小学数学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时间:2023-11-15 05:45:33 作者:文轩 小学数学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目标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一种方式,对培训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这次培训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使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18日上午在临高县思源学校听了陈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专家指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如果仅仅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还有有效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起着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问题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用“新”唤起学生的“心”,学生才会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熟悉的内容更要善于变换角度,改变方式地提出,并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才会启动思维神经,才能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动手操作和活动是激活学生兴趣的舞台,是促进发展的战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增设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这些活动可跟学生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可跟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听了xxx老师《搭配》的展示课,陈老师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找搭配,使我懂得对学生的引导要有耐心,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显得轻松而又活跃,是一节优质课。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在本次培训中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1、以前只对一、二年级教材有所认识,有所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青岛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本教材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

3、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回顾这十几天的学习培训历程,虽然感到很忙碌,很疲惫,但是也很充实。培训又让我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我认为这次培训后要改善自己,改善就是智慧,改善就是行动。

听了成玉立老师的报告,使我认识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学生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尝试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消除学生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敢问”。

2、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机会让学生问,使学生“爱问”。

3、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如:去商场、超市购物时,发现数学问题及时提出,并写成数学日记,搞好积累,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会问”。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培训感受颇深,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次培训对我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暑期培训中,当老师们谈到培训的感受,有兴奋、快乐的,当然也有抱怨、烦恼的。但不管怎样,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为这次暑期充电而感到快乐,毕竟我们收获了许多。

一直感怀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大凡自己追求的愿望基本都能实现,甚至还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也许老师们会说:这种说法太“宿命”,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执着进取与心怀快乐是成功的源泉。

人生如河,行走于人生的河流,河中时而有暗流涌动,时而有硕石出没,我们撑杆前行,卷进漩涡和被石头搁浅都在所难免。成功到达彼岸的人,除了要有娴熟的技巧,还需要有迎难而上、苦中求乐的快乐心态。

从满腹牢骚,到快快乐乐的接受,从改变风浪、改变世界和社会,到首先改变自己,执着的人生态度与快乐的生活心境远比眼前的“第一”重要。把收获与付出看得淡一些,把成功和成长只当作是一段距离,在一片清静的天地间,怀抱执着,心存快乐,当你到达人生的彼岸时,你会发现曾经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连接成功的辅助线。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8月5日——7日,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数学教师暑期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曾经蒙着神秘面纱的多媒体电脑正以空前的速度“飞”入教育教学领域。这不,集体备课也要开始实行网络集体备课。

备课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知道: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句俗话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集体备课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平台,集大家之思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所以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必须学会网络备课。

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网络备课的特点是: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实施网络备课后,通过网络教学信息的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师备课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准备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网络大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交流,取长补短,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高,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3、个人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完全不适应时代及新课程的要求,而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4、网络大集体备课的优点我们都知道,只是能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点。

总之,集体备课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深深感到它的好处,也从中收获很多。但愿集体备课真的可以取长补短,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并借鉴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我觉得数模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它是用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在参加这次培训之前,我并不知道数模是怎么回事,感觉它很神秘,可能是比较抽象、难懂的。经过几天的学习渐渐的对建模有了不少的了解,知道了它能够解决不少的实际问题,而且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定量的,甚至定性的分析事物的变化,能给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不少方便。

我们的培训一共10多天的时间,开始的几天主要学习了两个软件lingo和matlab,这两个软件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首先,lingo是用来求解线性和非线性优化问题的简易工具。lingo内置了一种建立最优化模型的语言,可以简便地表达大规模问题,利用lingo高效的求解器可快速求解并分析结果。其中,适用代码解决问题简洁明了,但是它的结果不能用图形形象的表达出来。而matlab作为线性系统的一种分析和仿真工具,是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工具,它作为一种编程语言和可视化工具,可解决工程、科学计算和数学学科中许多问题。matlab建立在向量、数组和矩阵的基础上,使用方便,人机界面直观,输出结果可视化。其中,编写代码较为繁琐,但是它能将结果用不同的图像直观的变现出来,研究人员可以直接读出被研究的事物或数字的变化规律。

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我收获颇多。我们培训期间,南昌的天气是非常的热,而且食堂超市都放假,可以说是没吃没喝,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坚持下来了。这无非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不难发现在我们培训期间,不少同学当了逃兵,没能坚持到最后。我觉得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坚强的意志力和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少了这些必定会被困难,挫折打败,胜败不用我说了。

团队合作是基础。参赛队有3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必须有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每个人都明确的分工,在做完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有尽可能的帮助自己的队友,问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这样一来整个团队的工作效力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在互帮互助的同时,我们还收获了友谊,更加了解对方。

我感觉我很幸运,因为我没有中途退出,我坚持下来了。不管结果怎么样,过程也是值得欣赏的,通往成功的路上不一定都是荆棘,还会有美丽的风景。对于那些中途退出的同学,他们少了不少经历,我只能说很遗憾......

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4月27日,县培训办组织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在县第二思源学校听了xxx专家的讲座和王崇青老师的展示课,经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xxx老师跟我们讲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仅要深入钻研、把握教材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在讲课前就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站在学生学的位置,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的问题,把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提前消化在课堂上,写作业时就不会出错了。

xxx老师还在今天的讲座里给了我们关于提高小学数学学业成绩的六点建议:

1、以正确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

2、组织与管理好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3、围绕着细化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4、作业一定要及时修改、及时反馈、及时改正。

5、抓好口算训练是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的捷径。

6、抓好后进生的辅导。

我觉得每一点建议可操作性很强,我要认真地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下午王崇青老师《打电话》那节展示课让学生懂得数学来自生活,她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优质课,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数学的暑期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教学时经常遇到学生计算出错。例如:

9+6=35-3+2=025×3=9549+1-49+1=035÷7×5=1……。

诸如上类题可以说经常出现的学生的错误中,刚开始以为是不是学生还没有弄明白算理,可是类似的问题一给他们点出,孩子们一眼便能明白哪里出错,怎么修整,可以马上改正,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学生不明白算理,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正好在观看小学数学培训录像时,吴正宪老师及各位专家重点讨论了小学时期,学生在计算时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教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及措施。我们教师经常把它归结为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听完专家们的讨论后,豁然开朗,引起类似错误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

1、个别学生口算基础不实。

低年级学习的口算包括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和乘加口算。尤其是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针对这些基础性的口算问题,学生应能够脱口而出,夯实基础。

2、低年级学生缺乏细致辨别的能力。

这方面原因牵扯到孩子的心理发展方面。看题不仔细,导致看错了数字,加法当乘法,减法当加法,遇到类似问题,老师不能先着急,要教育引导孩子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动笔计算,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中。

如果学生出现错误,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千万不能因急于求成,单纯强化训练,而应该在重视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强调量的练习,而前一个是关键,才能让小学生的计算达到知其然与所以然。

总之,学生严谨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虽然天气炎热,有时很困很乏,但培训团队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教学智慧、老师们精彩的发言,令人如饮甘露一般舒畅!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两点:

我们知道:只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只有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那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呢?那就是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好吃”的数学就是适学生口味的数学,即孩子们喜欢的数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特点,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真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数学。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校这几年来一直深入研究一项课题,经过这几天的研讨、学习,又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下面简单谈一谈: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项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认真解答,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不仅能打消学生提问的恐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再次提问的热情,养成不断提问的好习惯。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什么意义,我们也必须认真解答,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更有意义。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有一个学生嘲笑他。我请那位嘲笑他的学生讲给大家听,结果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似是而非。于是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真正明白了余数如果比除数大,就是没有分完,可以再分一次或几次。我及时表扬了那位大胆提问的学生,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样平时一点一滴的表扬鼓励,就会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的习惯。

我们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发展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小学数学科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有一位年近50岁的大姐,对于医院开出的'病休通知视而不见,和我们一样认真参与培训活动,思索着、记录着、收获着,她就是博兴县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刘金秀。

当我知道刘老师的身体状况后,关切地问她:“这几天头还晕吗?学了八天了,累吗?”刘老师平静地说:“能坚持,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因为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果我不学习,就跟不上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啊!

在学校培训的课间,也很少见她休息,多是和几个青年教师在一起说着什么,我知道,不是她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讲给青年教师听,就是在向他们请教新课程下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

小学数学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三位优秀老师的课和姜校长精彩的讲座,使我对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思维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材。三位老师都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现实情境入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拉近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数学并不陌生就在身边。如任永久老师在执教《平行线》一课时,让学生在周围找平行线,让学生感受平行线无处不在。王艳老师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游乐场创设情境,用分食物为题材,带领学生认识“二分之一”,结合实际情况理解“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化难为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任永久老师在执教《平行线》一课时,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找不同”抽象出,两组直线。

王艳老师创设的游乐园的教学情境,王苏伟老师用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麦咭套圈游戏导入,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学习做好了情绪铺垫。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意识地渗透了数形结合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姜校长从教师的角度为我们开设了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姜校长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构化的呈现材料;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加强课外动手操作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期待下一次的培训。

小学数学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7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由实验中学主办。这次培训分为镇、县交替培训:

对于为期15天的暑假集中培训阶段,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充实”。是的,的确是太充实了,每天在县由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教材分析,下午分组讨论提出困惑共同解决,也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让我的思维豁然开朗。

虽然教小学数学已经快30年,自己也觉得对于教材还是蛮熟悉的,但是听了名师老师和骨干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更多教材的`内涵。以前,每次上研究课的时候,总是挖空心思,想改变原来教材的内容,想更加与众不同,更加吸引人。其实,专家在编写教材时有着一套承上启下的脉络。以前,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抱怨教材中,单元太多,有的单元只有一、两个课时。有个专家在讲座时候,把小学阶段的每册书的每个单元都整齐地排列出来,有个专家甚至把小学阶段的每册书每个单元分别属于哪个认知领域也列成表格,非常的清楚。这些都让我不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这样做。心中不由地发出感慨,专家就是普通教师想得更多一些,想得更深一些。

我今年任教的是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次培训确实使我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当看到一小宋春京老师及三小的老师代表关于综合实践课的解读时,我感觉眼前突然一亮,原来数学的综合实践课也可以上出特色。综合应用是一个新增的领域,这一领域对许多教师而言也是全新的,如何针对其开展教学无疑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从这两位教师的解读中不难看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但有的时候,教师害怕一旦放手给学生,学生会跌跌撞撞,会错误百出,学习会偏离既定的方向,课堂会不可收拾。所以,教师认为自己必须善于尽保护、帮助的责任。殊不知,对于学生发展而言这样的帮助更是束缚,更是枷锁。如果教师长期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帮助,而学生也习惯于依赖教师这样的帮助,那么,他们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驱赶者和搀扶者。

在数学课中,尤其是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小学的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在时经常遇到学生计算出错。例如:

9+6=35-3+2=025×3=9549+1-49+1=035÷7×5=1……。

诸如上类题可以说经常出现的学生的错误中,刚开始以为是不是学生还没有弄明白算理,可是类似的问题一给他们点出,孩子们一眼便能明白哪里出错,怎么修整,可以马上改正,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学生不明白算理,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正好在观看小学数学培训录像时,吴正宪老师及各位专家重点讨论了小学时期,学生在计算时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教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及措施。我们教师经常把它归结为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听完专家们的讨论后,豁然开朗,引起类似错误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

1、个别学生口算基础不实。

低年级学习的口算包括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和乘加口算。尤其是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针对这些基础性的口算问题,学生应能够脱口而出,夯实基础。

2、低年级学生缺乏细致辨别的能力。

这方面原因牵扯到孩子的心理发展方面。看题不仔细,导致看错了数字,加法当乘法,减法当加法,遇到类似问题,老师不能先着急,要教育引导孩子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开始动笔计算,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中。

如果学生出现错误,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千万不能因急于求成,单纯强化训练,而应该在重视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强调量的练习,而前一个是关键,才能让小学生的计算达到知其然与所以然。

总之,学生严谨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小学数学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从7月13日开始,全县的小学教师都参加了教材培训,尽管每每天感觉很累,但收获很多,通过学习,我对青岛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在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了心中有数。特别是对教材中的情境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每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读懂情境图,了解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信息的整理也很重要,可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留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时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青岛版的教材还有一个特点是新知识点出现在自主练习中,因此教师要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遗漏知识点。总体来说,青岛版教材情境串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编排有新意,在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课标,把握教学目标,创新地使用教材,更好地体现青岛版教材的优点。

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暑期培训如约而至,没有往日的慌张,但多了一份渴望,渴望知识的心灵,已飞进了名师们的讲堂。2018年7月7日,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生涯。

做惯了讲台上授课的老师,现在变换角色,以学生的身份坐在台下听课,三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学的开心、学得有趣、学的真实!

学的开心。

钱惠仙老师在《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提出一句话的影响,强调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需要我们有感性(热爱工作)、理性(遵照发展)、悟性(善于思维创新)、灵性(掌握教育技巧)、韧性(持之以恒),让理念成为一种引领,让目标成为一种动力,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追求,让特色成为一种品牌,让合作成为一种分享。最终,让师德之树根深叶茂,当我们如实做到,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会大大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同样会有所发展!

学的有趣。

高子阳老师在儿童创意写作方面颇有建树,通过现场教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作文课,课堂上老师通过不同效果的老鼠作为导入,并采取让孩子们听故事的方法,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中外作家笔下塑造的老鼠,不同的故事,引发他们的思考,让孩子们分享交流,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让学生自己找到兴趣点。鼓励孩子们能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说,水到渠成才有所写。

高子阳老师像一个百科全书,纵观全局。但凡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是在小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它成为热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里,才有可能长成参天的智慧之树。

这让已为人父母的老师们深思,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为他买过几本书?读书,就要读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特点的书,比如培养孩子们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儿童哲学书籍,心理健康书籍等。

他还谈到,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幽默风趣的鼓励老师多提笔去写!

学的真实。

刘惠臻老师强调,语文学习要回归根本,这样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才不会受到阻力。在设计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定目标一定要具体,如今中考高考试题出炉,老师们都发现,学生出错失分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书写字。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的课时目标达成度不高,课件太花哨,活动太频繁,课堂太喧闹,这就分散了注意力,助长浮躁之气。出现学生虚假学习、疑似学习、不在学习的现状。细思极恐,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定会认真设计目标,目标中以学生为主语,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真实的教学!

有人说:“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话是有道理的。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教师,还是耕耘多年的老师,我们都需要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经营好自己的课堂,悉心育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让学生能学的开心、学得有趣、学的真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