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蜜蜂中班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2 02:44:47 作者:曼珠

中班教案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中班教案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小蜜蜂教案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2、说说看看,感知特征: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3、装扮游戏,了解特征: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4、活动延伸: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装扮过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

1、多媒体素材:录像一段、音乐一段。

2、装扮道具:小蜜蜂头饰、、衣服、尾巴等装扮材料人手一份;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3、环境支持:小蜜蜂图片、春天里的花卉。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重点:

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提问: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做客,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它?

小结:暖暖的阳光下,香喷喷的花丛中,是它最喜欢待的地方。

二、说说看看,感知特征重点:

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提问:小蜜蜂想跟大家做朋友,它说:我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我,如果你们能够夸夸我,说说你最喜欢我的哪里?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小结:

(1)触角(儿歌:长长触角找朋友)。

(2)身体(儿歌:身穿黑黄条纹衣)。

(3)尾巴(儿歌:尾巴上有尖尖刺)安全教育:我们能不能去摸小蜜蜂呢?

小结:不能随便去碰小蜜蜂,因为它的尖尖刺会刺你的。总结:哇,小蜜蜂高兴地唱起了歌。

三、装扮游戏,了解特征重点: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2、提问:我是怎么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呀?

小结:你们瞧!原来我是从头到尾变成小蜜蜂的。我像不像?

3、过度: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别忘了,先打扮头,再打扮身体最后再打扮尾巴。

(1)幼儿探索装扮小蜜蜂,教师以儿歌引导。

(2)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

(3)老师装扮后寻找自己的孩子,提示装扮有误的幼儿即时调整。

四、活动延伸重点:

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中班教案:小蜜蜂

3、能够辨别不同的乐段,表现不同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蜜蜂》、蜜蜂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难点:对不同乐段的辨别及反应;

重点:在不同的乐段能及时做出反应。

一、暖身活动——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蜜蜂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蜜蜂图片一,播放歌曲《蜜蜂》。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蜜蜂们!妈妈会跳一支蜜蜂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蜜蜂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蜜蜂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蜜蜂舞。

师:这支蜜蜂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蜜蜂上来和蜜蜂妈妈一起来表演蜜蜂舞吧!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蜜蜂舞。

师:蜜蜂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蜜蜂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蜜蜂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蜜蜂跟蜜蜂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蜜蜂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教师示范拿丝巾。

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舞步。

转圈圈做出舞蹈结束姿势后下课。

今天学习了小蜜蜂飞舞的样子,下朋友们还喜欢别的什么小动物,回去后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是怎样玩耍的,下节课进行表演。

中班数学教案蜜蜂飞舞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2、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3、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结。

4、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中班数学蜜蜂飞舞教案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一、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1、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2、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

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4、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5、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6、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二、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2、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三、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教师小结。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2、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中班音乐教案《蜜蜂做工》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进行节奏活动,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1.节奏图谱一张。

2.指挥棒一根。

3.录音机。

(一)导入部分1.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律动进场)。

(二)出示图谱。

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遍嗡嗡嗡嗡嗡嗡……)。

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口令帮助)。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

(三)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在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注意前奏让幼儿准备好)。

(2)教师:“小蜜蜂说你们学的太棒了,它还想看一次呢,你们愿意吗?

教师:“今天,我们向小蜜蜂学会了采蜜,真开心,大家一起来和小蜜蜂跳个舞吧!(小蜜蜂头饰)。

(四)结束部分教师:“谢谢你们我又要采蜜了,你们去吗?(出室)。

蜜蜂的教案中班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2、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3、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结。

4、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蜜蜂》教案

一、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二、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积累语言。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字词和多音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包括准确无误沿途。

陌生超常(多种形式读)。

闷了好久几乎尽管(指读,并用不同的音组词)。

2、指读全文。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作者做起了试验?

指名回答,师板书:听说辨别方向。

2、默读课文2—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3、交流作者实验的经过、结果、结论。老师板书:

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板书:捉放纸袋)。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板书:做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板书:两里外放飞)。

(4)、检查蜂窝。(板书:检查蜂窝)。

结果:飞回来十七只(板书:十七只飞回来了)。

结论: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板书: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本能)。

4、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蜜蜂靠的不是记忆力?并从中领悟作者的优秀品质。

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教师点拨,把握要点:

1)、装进纸袋:纸不透明,蜜蜂看不见去时的路。

2)、在两里外放飞:使蜜蜂认不得回家的路。

3)、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触到了地面:蜜蜂飞那么低,不可能看见回家的路。

师:这已经充分说明,蜜蜂能够回家,靠的不是记忆力。

从作者的做法里,可以看出作者做事怎样?

(周到,细致,严谨,善于观察)板书:严谨善于观察。

问:还可以从哪儿看出他做事严谨?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把握要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

3)、让小女孩在蜂窝旁等着,是为了准确记录蜜蜂飞回的时间。

4)、“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可以看出他精确计算时间。

5)、放飞二十只,先飞回来两只,后来又飞回来十五只。准确记录蜜蜂的数量。

师引导:作者“听说蜜蜂能辨别方向,就做试验”又看出什么?(敢于实践、敢于探索)。

从这个实验确实能充分证实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但靠的是什么呢?从这个实验能知道吗?(不能)这又看出什么呢?(求实)。

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这种求实的态度?

(放飞二十只,飞回十七只,是试验真实的记录。)。

四、归纳小结:正是这种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使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他用了一生的精力,一边观察,一边试验,一边记录,完成了长达十卷的科学著作《昆虫记》。

他的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

五、指名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我们学习法布尔边观察边试验的方法,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并记录下来。

《蜜蜂》教案

1、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3、发展爱劳动的意识。

2、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蜜蜂采蜜的情景,简单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

3、蜜蜂和蝴蝶的胸饰各一;黑板上画有蜜蜂采蜜的情景;小花每人一朵。

1、听音乐拍手、走步进活动室。《春天在哪里》。

2、复习歌曲《蝴蝶》。

教师扮做蝴蝶吸以游戏的口吻引幼儿的`兴趣,并回忆歌曲蝴蝶。

3、幼儿学唱歌曲《爱劳动的小蜜蜂》。

(1)教师启发幼儿议论:(出示蜜蜂图)小蜜蜂飞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蜜蜂为什么要去采花蜜?引起幼儿歌唱小蜜蜂的兴趣。

(2)教师边弹琴边示范唱(可录音)提醒幼儿注意听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并共同议论歌词的含义。

(4)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然后与幼儿一起重复歌词。

(5)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歌曲并练习几遍。

(6)请幼儿说一说是否喜欢这首歌,自己怎么学习爱劳动的小蜜蜂。

4、听音乐离开教室(开火车)。

《蜜蜂》教案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新课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8、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0、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蜜蜂》教案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进行节奏活动,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1、节奏图谱一张

2、指挥棒一根

3、录音机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律动进场)

(二)出示图谱

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遍嗡嗡 嗡嗡嗡 嗡)

(1)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口令帮助)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

(三)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在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注意前奏让幼儿准备好)

(2)教师:“小蜜蜂说你们学的太棒了,它还想看一次呢,你们愿意吗?

(3)教师:“今天,我们向小蜜蜂学会了采蜜,真开心,大家一起来和小蜜蜂跳个舞吧!(小蜜蜂头饰)

(四)结束部分

教师:“谢谢你们我又要采蜜了,你们去吗?(走出教室)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蜜蜂》教案

《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蜜蜂教案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3.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

(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换位,使学生入情入境,启发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最后一段,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导。

(1)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五、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2)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3)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2、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情感目标的落实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虫的相关知识制成一张手抄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蜜蜂》教案

材料: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附儿歌:小蜜蜂找花儿(小小)。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东,飞到西,

飞来飞去找花儿,

找到红花亲亲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颜色可灵活替换)。

《蜜蜂》教案

年 级:四年级(第一学期)

课 型:综合课

课 题:小蜜蜂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爱护蜜蜂,学习蜜蜂的优良品质,音乐教案-小蜜蜂。

(师) 同学 们 好(生)老 师 您 好 老师您 好!

本课教学内容有:学习音乐知识

节奏练习

视唱练习

学唱歌曲

顿音记号

1 2 3 4 | 5 4 3 2 | 1- | 1 0||

mi

ma

要求:声音圆润,连贯

x x | x - | x x x x | 1 - ||

5 4 | 3 - | 2 3 4 2 | 1 - |

七.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蜜蜂吗?它对人类有什么贡献?(生) “见过”蜜蜂能酿蜜,幼儿教案《音乐教案-小蜜蜂》。(师)对,蜜蜂勤勤恳恳为人类做贡献,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表现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1、 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2、 用什么感情演唱?

师:你们眼睛看着大歌片,耳朵听老师演唱,心里想着这两个问题。(范唱后提问)

(生甲)表现了儿童爱护蜜蜂。

(生乙)用亲切的感情去演唱。

随琴默唱二遍。

师弹琴轻声视唱

大声视唱

声音要轻

唱足时值

通过学习《小蜜蜂》一课,我们要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优良品质。

《蜜蜂》教案

这篇课文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

2、积累语言。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1、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一、交流导入。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辛勤采蜜的小蜜蜂。(课件出示几幅蜜蜂的图片)。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板课题、齐读,并简介作者法布尔的背景资料。

二、初读读文。

1、布置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a、出示字卡,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b、出示重点句,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c、分段读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2、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请生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b、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板书:听说)。

d、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并组词。

2、归类识字,观察字形:

a、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b、“途、超”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c、“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3、师范写,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学生抽读或开火车读。

2、“我”想做一个什么实验?

3、那“我”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做实验)。

二、研读课文。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a、抽生反馈,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b、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学习三、四自然段:

a、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b、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c、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第三、四段,大家评议。)。

d、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3、研读第五自然段:

a、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

b、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3、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板:结论)。

3)、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4)、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三、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外阅读《昆虫记》。

听说做试验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蜜蜂》教案

1.能正确的进行点与数的配对。

2.知道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收获,愿意向小蜜蜂学习,做爱劳动的好宝宝。

教学准备

1.教学内容相关ppt。

2.大底板两张,小蜂蜜胸贴、密封罐纸板与蜂蜜块纸板若干。

教学重点

与难点

能根据实物的数量和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匹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音乐导入、欣赏画面,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跳舞,进入情境。

2、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小蜜蜂吗?

3、提问:小蜜蜂们在做什么呢?

4、师:采蜜是坟场辛苦的工作,小蜜蜂真勤劳。你们愿意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吗?

幼儿认真思考回忆,自由讨论并积极回答,大胆发表自己对小蜜蜂的认识。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到蜜蜂是勤劳的小动物,并以情境的展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学习,初步了解小蜜蜂采蜜的规律。

1、出示画面,提问:花蜜在哪里?

2、师:每一只小蜜蜂喜欢采的花蜜,各不相同,我这只小蜜蜂呀,喜欢数字3的花蜜,我要去采花蜜了,采了一份有3朵小花的蜂蜜,再采一份有数字3的花蜜。

4、教师示范采蜜。

5、请个别幼儿示范采蜜。

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寻找花蜜的位置。

幼儿观察小蜜蜂的花筒上有什么。

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认真思考,积极猜测。

幼儿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通过画面的展示,让幼儿寻找出细节,发现小蜜蜂采蜜的规律。小蜜蜂的花筒上图案的数量,与采蜜蜂蜜的数量,应相对应相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的示范,帮助孩子们知道采蜜的正确方法。请个别幼儿的上台示范,激发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三、幼儿操作,进行实物数量与相应实物数量的匹配。

2、提出要求:先观察自己的蜂蜜罐上的给出的数量,思考过后进行采蜜。一次采一个花蜜。

3、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积极响应教师,表达自己愿意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幼儿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通过支持与鼓励的语气,来激发幼儿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并再次强调操作要求,引导幼儿进行正确操作。同时播放小蜜蜂的相关音乐,提升幼儿体验情境操作的乐趣。

四、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