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心得体会范文(17篇)

时间:2023-11-16 05:23:06 作者:BW笔侠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或团体在某一经历、事件或任务中的观察、思考和领悟的总结和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下面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分数意义心得体会

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应用。它能帮助我们表示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商业活动和日常计算中。通过学习分数的意义,我深刻体会到了分数的重要性,并加深了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首先,分数的意义是我们理解数学运算的基础。在学习分数时,我们了解到分数表达的是一个整体被等分的部分。这让我明白了数学是抽象的,它通过符号和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以分数加法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将两个不同的分数的相同部分相加,来求得结果。这需要我们分别识别和把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进行运算。通过学习分数的意义,我对数学的“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分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购物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品的折扣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如打7折,打5折等。通过学习分数,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商品优惠后的价格,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另外,在烹饪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分数来表示不同配料的比例关系。比如,1/2杯糖和1/4杯黄油就是一个常见的烹饪配比。学习分数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食材的用量,制作出美味的菜肴。分数还广泛应用于时间、长度等方面。比如,上下学的时间,路程的长度等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通过学习分数的意义,我认识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了我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学习分数的意义也能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抓住关键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深感数学不再是一个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培养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以前,我对数学一直感到困惑和无趣,觉得它只是一种枯燥的记忆和计算。但通过学习分数的意义,我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分数是数学世界中的一个奇妙的角落,它通过抽象的方式,帮助我们揭示了某些事物的内在规律,让我感受到数学所蕴含的智慧和奥妙。现在,我对数学充满了兴趣,愿意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

总之,分数的意义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分数的意义,我对数学的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实际应用的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心得体会

张齐华分数是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数学运算,能够用来计算复杂的比例关系。它的引入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分数,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分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张齐华分数的意义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分数的基本概念。

在谈到张齐华分数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所除的结果,分子表示被除数,分母表示除数。通常情况下,分数的分子是小于分母的,因为我们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时,每份的大小是相等的,也就是分母。分子则表示我们实际想要取的份数。例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分数是非常常见的数值形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数学教育等方面。

张齐华分数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数学运算:$a\overset{\frown}{bc}$表示分数a和分数b有连线,分数b和分数c同样有连线,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找到分数a和分数c之间的连线。这种运算的基本特点是:分数的分子可以自由变化,而分母需保持不变。通过张齐华分数的计算,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求得几个分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对于数学教育中的解题非常有用。

张齐华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日常生活、商业和科学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做面积比例题时,可以通过张齐华分数的计算运用分数的性质,快速确定所需面积的大小;在金融投资领域,也常使用张齐华分数来计算不同期限之间的利率折扣。因此,学好张齐华分数的意义和作用,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段:总结。

张齐华分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运算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和运用张齐华分数时,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需要灵活运用分数的性质,理解分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张齐华分数也是一种优秀的数学工具,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分数意义心得体会

分数是我们在学习数学时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通过学习分数,我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分数不仅仅是一种数的表示方式,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数告诉我们事物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将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分数的意义,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分数告诉我们事物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分数的应用。比如,我们在做菜时需要根据食材的比例来调配不同的材料。这时,分数就派上了用场。例如,菜谱上要求用1/4杯的盐来调味,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比例来确定自己所需的盐的分量。当我们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后,我们就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分数来解决问题。

其次,分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很多都需要我们用到分数的知识。比如,我们去超市购买商品时会看到商品的售价以及折扣信息。如果我们想要计算打折商品的价格,我们就需要用到分数的知识。通过将折扣的分数换算成百分数,我们就能轻松地计算出最终支付的金额。分数的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分数也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大小和进行排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或者进行排序,而分数提供了比较大小和排序的一种方法。比如,我们要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可以把小数转换为分数,这样就能够更容易地判断大小。同时,当我们需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时,分数也是很好的工具。我们可以将这组数据转化为分数,然后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这样就能够对数据进行清晰的比较和排序。

最后,通过学习分数,我对数学的学习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分数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一个数的表达方式,更是学习一种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分数,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和计算,这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同时,分数也是数学其他概念的基础,比如小数、百分数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分数对我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分数的意义不仅在于一个数的表示方式,更在于我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分数,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事物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大小和进行排序。同时,学习分数也提高了我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分数的意义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不可忽视的。

华应龙分数的意义心得体会

华应龙分数是一种由华应龙教育机构推出的评分标准体系,用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我在参与这一评分体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意义,并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产生了新的认识。

首先,华应龙分数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一评分体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专业的考试和评分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和各项技能上的优势和不足。这对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华应龙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参与这一评分体系之前,我对学习常常采取被动的态度,只注重课堂内容的学习,缺乏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和分析学习问题的能力。然而,在与华应龙分数进行接触并参与其中后,我逐渐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开始主动寻找一些辅助学习资源,如参加辅导班、参加学术竞赛等,从而提高自己在各个学科上的综合能力。

此外,华应龙分数体现了努力和成长的过程。在参与这一评分体系之初,我可能会因为一次不理想的成绩而感到沮丧,甚至丧失信心。然而,通过逐渐认识到分数的意义,我意识到分数只是一个反映目前水平的指标,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华应龙分数的反馈可以帮助我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实现个人的进步和成长。

最后,华应龙分数的意义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学校可以根据华应龙分数的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家庭教育方面,华应龙分数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和支持孩子的发展。

总之,华应龙分数是一种有意义的评分体系。通过参与这一体系,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于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意义以及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明白华应龙分数体现了学习的努力和成长过程,并对学校和家庭教育起到了指导作用。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业生涯中,我将继续借鉴华应龙分数的意义和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听分数的意义心得体会博客

从小学到大学,在学习的道路上学生们都离不开分数。分数是学生的升级法宝,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然而,听分数是一门独具挑战性的技能,需要学生们不仅要懂得读懂数字,还要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听分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表面的计量作用,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篇博客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听分数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听分数的实际应用。

听分数并不只是在学校教室里的一个抽象概念,它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过马路时,交通灯上显示的时间是分数,我们需要通过听分数来了解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安全过马路。在购物时,我们也需要听分数来确定折扣力度和价钱变动。另外,像体育赛事和音乐会等活动的场馆往往限制入场人数,我们需要通过听分数来了解还有多少席位可用。因此,听分数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第三段:听分数的理解与解读。

听分数不仅仅是泛泛地听到一串数字,它需要我们理解和解读背后的含义。例如,听到“四分之三”我们需要知道它表示3个部分中有4个部分被占满。这样的理解能力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学会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百分数,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分数所表达的意义。致力于理解和解读分数的过程将培养我们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四段:听分数的纠错和改进。

尽管听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技能,但错误的听取或解读分数会导致不准确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从错误中成长,通过纠错和改进来提高我们的听取分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的互助和合作非常重要。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分数的理解,并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听取分数。

第五段:听分数的启示。

听分数是一项基本的学习技能,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分数代表着我们努力和付出的成果,它是我们为梦想而奋斗的动力。当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成绩是80分时,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相对于满分还有多远,我们也可以明确自己需要更努力的方向。此外,听分数还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在零分的背后,我们可以找到失败的原因,并通过改进来取得更好的结果。听分数不仅局限在学术领域,它还帮助我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努力实现目标的意识。

总结。

通过听分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分数不仅仅是数字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和启示。听分数是一项基本技能,它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我们珍惜这个过程,并将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听分数,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全面发展和成功。

分数意义心得体会

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在我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分数的意义和应用方法,对此我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分数代表了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割的部分,其次,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它可以用来表示比例、比率、百分比等。最后,学习分数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需要经常进行练习。

首先,分数代表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割的部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个部分组成,分子表示被分割的整体中实际的部分数量,而分母表示整体被分割成的等份。这种平均分割的概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当我们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时,每个人所得的部分就可以使用分数来表示。再比如,在体育课上,我们常常需要将一个操场按照比例分成几份,然后让学生们在各自的区域进行活动,这也是分数的运用。分数的这种意义让我更加理解了分数的实际含义和运用场景。

其次,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数的应用非常多样,常见的有比例、比率、百分比等。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这件商品打八折”,这就是比例的应用,其实就是将商品的原价按照分数的形式减掉相应的部分。又比如,我们要计算股票的涨跌幅时,也需要用到比率。在日常生活中,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温度等。掌握分数的应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学习分数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需要经常进行练习。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分数的概念很关键。我们需要明确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能够准确地将一个整体分割成等份,并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此外,识别和绘制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掌握这些基本的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学会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这需要掌握一些运算规则和方法。最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总之,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一个整体被平均分割的部分,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学习分数需要理解和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学习分数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并且收获了一些学习分数的心得体会。我相信,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华应龙分数的意义心得体会

华应龙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分形模型,它具有很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并且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华应龙分数,我深刻领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并从中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华应龙分数的意义心得体会。

华应龙分数是由法国数学家华应龙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分形模型。其基本形态是通过维持长度不变,按照一定比例递归地折叠后得到的图形。华应龙分数固有的几何特性以及其美学价值使它成为了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数学工具。

华应龙分数具有迷人的美学价值,其图像呈现出复杂而精致的几何形态。这些形态在它们的自相似性以及不断递归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变化多样。这种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数学研究中,也被艺术家们广泛采用,应用于绘画、设计和建筑等领域。华应龙分数的美学价值使数学与艺术得以结合,增添了数学的魅力。

除了美学价值,华应龙分数还有广泛的科学应用。例如,在图像压缩和数据传输中,华应龙分数可以用来提高压缩比和减少数据传输量。此外,在自然界中,华应龙分数也能被用来描述一些自然现象和模式,如云朵的形状、蝉的翅膀纹理等等。这些实际应用使得华应龙分数的研究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华应龙分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递归、分数运算、图形变换等复杂的操作和推理。这些过程需要我们用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几何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应用华应龙分数,我们能够培养这些思维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华应龙分数的学习也能够锻炼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递归操作,直至得到最终的图像。

总的来说,华应龙分数不仅具有美学和艺术的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和思维培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华应龙分数,我们能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并且培养各种思维能力。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因此,华应龙分数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华应龙分数的原理,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美妙之处。

通过对华应龙分数的学习和探索,我不仅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受益匪浅。华应龙分数的研究和应用,为我打开了数学世界中新的大门,让我明白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能够将华应龙分数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和问题中,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探索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精神。

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激趣”教法设计:演示法

3、“乐学”学法设计: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课件

1、这些都是什么数?(分数)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课件:古时候,没有尺子,他们会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石头的长,发现这根石头长三段多一点,这样应该怎么记呢?) 师:测量得不到整数的结果,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2、了解分数。(课件) 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3、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一)分数的.意义

2、小组汇报。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用分数来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举例说明。 师:(指着板书)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1/4,那么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4) 那3份呢?(3/4)

4、一条1分米(一个计量单位)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一份用1/5表示,其中4份用4/5表示。

5、游戏:说一不二。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描述所给的情境,描述时只允许用数字“一”,不允许用“二”或比“二”大的数。(大屏幕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师: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都是一些物体。(补充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7、生尝试总结分数的意义,课件展示。

(二)学习分数单位。

1、3/5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3份。

1、课件出示: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吗?

2、课件出示:用分数表示下列图中的涂色部分。

3、课件出示:选择一副图,涂出它的2/5。

4、猜猜一共有几枝?

同学们你们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探索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精神。

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2、“激趣”教法设计:演示法。

3、“乐学”学法设计: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课件。

一、导入。

1、这些都是什么数?(分数)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课件:古时候,没有尺子,他们会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石头的长,发现这根石头长三段多一点,这样应该怎么记呢?)师:测量得不到整数的结果,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2、了解分数。(课件)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3、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学习新课。

2、小组汇报。(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举例说明。师:(指着板书)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1/4,那么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4)那3份呢?(3/4)。

4、一条1分米(一个计量单位)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一份用1/5表示,其中4份用4/5表示。

5、游戏:说一不二。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描述所给的情境,描述时只允许用数字“一”,不允许用“二”或比“二”大的数。(大屏幕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师: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都是一些物体。(补充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二)学习分数单位。

1、3/5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3份。

三、练习。

1、课件出示: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吗?

2、课件出示:用分数表示下列图中的涂色部分。

3、课件出示:选择一副图,涂出它的2/5。

4、猜猜一共有几枝?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四)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材第69页的例1、例2及第70页的“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重点难点。

四教具准备。

例1及例2中图形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而阴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l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老师再出示例2中图形的教具。

7.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8.比较,,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与1比较。学生观察图,试着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老师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整个圆,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1个圆还多,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2个圆还多,所以和都比1大。

9.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请学生举出一些假分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多举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

10.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

(l)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在分数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

2.在分数(a0)中,当a小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当a大于()时,它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写出两个大于的真分数()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假分数。

教材第70页的例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重点难点。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单位。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在经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自己发现分数单位。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师: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叫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明确目标:

(1)明确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3、预期效果

出示1/2,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分数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利用手中的学具表示分数1/4

(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1/4.

(2)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1/4表示什么意思。

2、自主学习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4.

把4个三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个三角的1/4.

把8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个圆的1/4.

(2)像一张圆形纸、一张正方形纸等都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4个三角、8个圆等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这节课我讲了两遍,前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第一次课前想法:不知道是幸运还是霉运,每次轮到我这个新手讲公开课总是有外校老师来听,感觉压力山大,本次也不例外,虽然那些派头大的山西老师没来,但有外校老师,总不像自家人那样自在,害怕出丑给学校的脸面抹黑。

第二次课前想法:也感觉压力大,有了校长一句不要怕暴露缺点,我思想也放开了,正好有教研员来指导可以查漏补缺,于是就没了像第一次那样紧张的状态,甚至说我感觉我是幸运的,借助这次机会锻炼一下自己在这种大场面下的适应能力,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第一次,听说有人来听课,我就赶紧找师傅常老师帮忙选课题,正好该讲《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常老师说就这个吧不是很难。接下来就让她帮我修改课件和预设问题怎么处理,就连早上来学我还跟师傅说一个填空题有点难怕学生不会,常老师说那就讲课过程中举个类似的例子,我们师徒俩举得例子不谋而合,本来信心满满,可是我觉得结果却很不理想。首先,温故互查的第二题应该让孩子们说说为新内容做铺垫,导学案没做认真检查,自己觉得不难,想着个别难题已有预设处理,但从学生方面考虑不够周全。

里面的练习题题量大还有超纲部分,有些习题过于尖锐,学生做起来确实有点困难,此外习题设计有些没能紧扣主题,这个问题听完课闫老师就直接说你的导学案得改。其次,我觉得我的应变能力欠缺,课上我就跟着导学案走,用的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结果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导学案任务,而没能让孩子们将“分数的意义”、单位“1”以及“分数单位”等这些抽象概念练习透彻,就是席争光老师所说的课堂上的这个“1”没抓好,结果导致导学案算是完成了,但孩子们心中还是迷迷糊糊的,所以总感觉很不理想。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和师傅们的指导,第二次我就知道在哪里下功夫了。趁周三上午第二节没课,赶紧找来常老师和莉莉帮我审查修改后的导学案及板书设计,下午放学又请晓丽帮忙修改课件到7点,晚上继续思考过程,在她们的帮助下第二次讲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也找回了点自信和勇气,发自肺腑的感激帮我忙的老师们。

收获更大的就是涧西刘老师对我课的点评。

一、她说:“教学分数的产生也应该强调指出是在不能得到整数的情况下产生的,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意义,课本这样编排说明它是一个知识点,是需要强调的。”其实我原以为书本上有的东西,还有从古至今的图形和文字介绍,最后还又总结了一段分数产生的原因,和几个老师商量这个学生自己一看都明白,为了节省时间,课堂上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就ok了,我还是没把教材挖掘透。

我想可能是自己的思维放不开,所以才导致课堂上的拘泥,另外就是对教材和课标挖掘的不够通透吧!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如果不经历第一次的失败,又怎么会几次三番地去给那些敬爱的师傅们添麻烦呢?之前还真没感觉到反思有如此大的功效,今天才发现:只有经过不断的交流、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一点一点改进,才能有所进步直至成熟。

五年级数学《分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主要学习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平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习难度。

指导练习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平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一、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将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习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习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4。

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一、回忆旧知

2.师:你们认识它吗?请大声地读出它?(二分之一)

它是什么数?

3.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分子,分母,分数线)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分数的产生

1.师:对于分数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

2.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几幅图,大家看(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1)。

3.师:古人把绳子按相同的长度打上结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两个结中间的一段就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指着图)如图上这样的一段就用1表示,这里有1、2、3三段就用(3)表示,剩下的不足一段,还能用1表示吗?(不能)

4.师:(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2)再来看,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的东西还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5.师: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6.师:你知道第一个发明分数的人,他是怎么写这个分数的吗?

7.师:(课件出示62页主题图)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人们借助椭圆表示分子为1的分数;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像这样上面摆3根,下面摆5根,就表示3/5;后来,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这种方法和我国的类似,只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分数线,直至公元12世纪,也就是大约800年前,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8.师:那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接下去我们就重点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和意义)

(二)探索研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师: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学生答)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创作分数。

(1)操作。

师:现在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4.认识单位“1”。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4根香蕉、8块面包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师:你能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5.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举例和学习,谁可以更准确地说说怎样才用分数表示呢?(两个学生讲后老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老师板书)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1、62页做一做

2、师: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7里面有几个1?26呢?

分数也有自己的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2页。

3.找生汇报: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3、练习: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课件)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2.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课件演示)

师:为什么都是,有的是1支,有的是2支,还有的却是3支呢?

师小结:虽然都是把全部的粉笔平均分成了5份,但是因为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就不同。因此说一个分数时,一定要强调是哪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即: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怎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分数单位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因此,课中我牢牢抓住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课一开始我由生活中的测量桌面长度得不到以米为单位的整数结果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明白分数产生的原因及历史。

通过四分之一,唤起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回忆,再从一盒巧克力既四块巧克力平均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再进行平均分时,先要把四块巧克力看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在8颗棋子和12根棉签中找四分之一的活动,通过同桌间的讨论与合作,不仅加深学生对一个整体的意识,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这个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现不同整体数量不同,认识到这些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通过举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此时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从单位“1”的数学意识到与自然数1的不同。多媒体演示及动手操作,加强直观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在做一做中,我由整数单位小数单位迁移到分数的单位,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分数单位。教学中通过闯关游戏,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说一说信息中分数的意义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后在精彩的分糖游戏中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加入到分数的意义的拓展练习中来。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2)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及视频,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题。

2、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3、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数。

总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整体单位“1”)(2)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3)再次研究、。

露出来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它的整体是怎样的吗?

134414143414的意义。(板书:)。

34(4)学生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认识分数单位:

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再交流,概括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它们有几个这345623样的分数单位。

5、课堂检测: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内容。

6、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五、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采用“自能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学生自我发现,在探究中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条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做了良好的示范。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

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负担加重,泯灭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也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各种能力发展缓慢。即使有点成绩,也是高耗低效急功近利的做法。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模式,变“接受性教育”为“创新性教育”;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

张老师采用“自主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在实践中让我们体会到:“自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