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

时间:2023-11-18 14:17:42 作者:薇儿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多媒体资源等。请大家仔细研读以下的教案范文,相信会对各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小学数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自己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自己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学习资源:

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说一说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间。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活动一。

(1)吃过午饭,淘气一家到动物园游玩儿。淘气在动物园看到下面这些动物(出示书中“练一练”第1题的动物头饰)。请几个同学戴上这些头饰,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体现动物的特点,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2)你能把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3)有的同学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会飞的,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你按照这种方法把会飞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活动二。

(1)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做游戏了,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看看老师发给大家的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什么。(玩具、文具、服装鞋帽)。

(3)小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哪三类呢?

活动三。

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各组充分交流展示。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独自完成课本58页练一练第三题,教师订正。

预习先行整理自己的书包,完成课本60页练一练第一题。

《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初步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有序、美观。

2、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生活用品。

活动一:激趣导入(讲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的选择,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发现整洁的标准:干净、有序。)

1、由“爸爸去哪儿”情景引入(播放片头)

2、任务卡:选房子(1号房间干净整洁、2号房间凌乱)

3、小结:孩子们,大家都喜欢……(整洁)的房子,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整洁的房间是……(干净、分类、有序)

4、过渡:可是这样的房间只有一间,刚刚已经被节目里的其他人选走了,剩下这间怎么办呢?(帮助他收拾整理打扫)节目组要考考大家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

活动二:整理书包(习得方法)

(设计意图:自学,学生马上利用所学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任务卡:整理书包

2、出示活动要求。齐读。

3、学生活动,师巡。

4、学生交流展示。

5、小结:瞧,整理书包的好方法就有……(从大到小)(分学科、分种类、分课程)(合理利用空间)。

6、过渡:现在咱们就来试试,用上这些方法从新整理整理我们的书本学具吧!刚刚整理得好的孩子可以试试用别的方法,不会整理的孩子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7、学生活动,师巡。

8、活动结束,学生交流展示:

9、小结:瞧,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可以……(分学科用途整理),还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整理等好的整理方法。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10、过渡:恭喜你们通过了栏目组的测试,你们顺利晋级下一个任务,请每组的主长上来领取任务卡。

活动三:整理房间(应用方法)

(设计意图:互学,分小组利用所学整理比书包更大的范围。)

1、任务卡:合作整理房间。

2、出示房间的分区图:

a学习区

b休息区

c玩耍区

3、出示活动要求。(抽生读)

4、学生分组活动,师巡。

5、活动结束。生交流展示。

6、小结:通过这次任务,孩子们互帮互助,用上了整理的方法,完成了栏目组的任务,真了不起!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感谢大家的帮助,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

活动四:拓展延伸(良好的习惯)

1、过渡:今天咱们课堂上的“爸爸去哪”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你们把节目中学到的方法和家人一起试一试,并能养成自觉整理的好习惯。

2、出示评价表,请学生每天为自己的表现评分。

总结: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我们知道了整理的好方法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棒的整理小能人。下课!

板书设计:

让我自己来整理

干净、分类、有序

(从大到小分学科、分用途、分课程合理利用空间……)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是……(爸爸去哪儿)是啊,今天“爸爸去哪儿”来到了我们班里,邀请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参加游戏,大家愿意吗?(愿意)

师:请看,第一个任务……(“选房子”)

这里有两间房子,你想选哪一间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想选1号房间,因为1号房间很干净。

师:是啊1号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一点垃圾都没有。

生2:我也想选1号房间,因为1号房间东西放得很整齐/不乱/好。

师:真是这样,整齐有序的摆放让房间变得很漂亮。

生3:1号房间东西没有乱放。

师:你真会观察,对了,不同类的东西,咱们要分类摆放。

(如果生说喜欢某件玩具——如果没有这个*这件屋子你还喜欢吗?)

(如果没人能答到分类,就追问“整齐”还有什么意思呢?)

预设:

生1:从大到小放

师:你们都注意到了摆放的顺序,为了方便大家一般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摆放。这个规则用得好!

生2:将语文、数学或书籍、本子分类

师:老师也学到了分学科、分种类摆放的方法。

(如生分类的方式不齐师可追问还可以有哪些分类方法)

生3:水杯、纸巾、绳放在书包的侧袋。

师:不错,合理利用空间也是整理的好方法。

师:你是怎么整理的?

预设

师:请主长告诉组员们你们组的任务是什么?请全组的孩子大声读出你们组的任务。

师:活动前,咱们先读读活动要求。

学习区:

第一组:

师:你们是哪个小组,整理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整理的?

(……)

师:哪个小组也是整理学习区的?你们有什么意见或补充吗?

(……)

师:其余的同学认真听,他们组用上了哪些整理方法?

师:老师为大家制作了一张“整理习惯”养成表,每天做到了一项,就给自己画个笑脸,一学期后,大家可以比比看谁的笑脸最多,谁是咱们班上最会整理的小能人!

一年级《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分类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学好分类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较大的作用。本节课的分类活动非常简单,仅要求学生把一些原来无序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但却是渗透分类思想的一个启蒙教学,它对学生后续认识数、发现数的特征、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正确认识统计图都有重要的迁移作用。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由于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充分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分类的方法、含义及作用。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超市物品摆放的观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操作,体验简单分类的标准,学会简单分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知道为什么要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怎样整理。

两课时

1.准备6个储物箱,箱内零乱地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无危险的生活用品。

2.同学们带齐学习用具。

(一)从准备好的箱中找东西,比比哪组快。

(二)请最后一个完成的组说说为什么这么慢,怎样就能快?

(三)把箱中的东西整理后再进行比赛,说明东西摆放整齐有序的好处。

(一)看看明明小朋友的课桌内的东西摆放得整齐吗?(放录象)

(二)你们能帮帮他吗?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该怎样整理,再动手摆摆。)

(三)同学走下座位看看别的小组的同学是怎样摆放的,谁的整齐,怎么整齐。

(四)说说谁整齐,为什么?

过渡:

(二)师:我们可以根据第二天有什么课,要带什么书去上学来整理。

1.出示课程表,根据课表把需要的东西放入书包。

2.学生活动后,评议谁摆放的好。

出示第55页图,学生说出哪些你会做,哪些不能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

课后小结:通过游戏使枯燥的整理活动变的有趣,也使他们为自己会整理东西而自豪。并通过第53页图指导他们学会整理更多的东西。

一年级《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总结出来,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

1、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

2、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了加强对分类的体验,我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修改,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学生能看得到、摸的到、想得到。展示了数学较深层次特有的美丽及生命力。

3、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如: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中找“人”的分类标准,有的学生说可以按男女来分,这时我抓住机会问他: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见到过按男女来分的呢?有个学生就说:“上厕所时就是按男女来分的”。很形象的体现了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学价值。

4、始终关注学生的感受,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本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很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感受,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5、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课堂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与演示,而是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总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为此,教师要先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探索学习进行铺垫。其次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就能博采众长,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作战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

1、 《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2、学情分析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程。小学生要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礼仪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内外兼修从仪表、举止、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示出高雅的教养通过主动学习、热爱劳动、诚信友善等来体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3、教材分析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通过读故事、观察,学会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

2、通过情景体验,学会有条理的整理东西。

3、通过活动学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任务一:通过读故事、观察评价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收拾、整理书包的掌握情况。

任务二:通过情景体验,评价学生对收拾、整理书包的正确使用情况。

环节一激发兴趣(2分钟)

活动一(2分钟)

(一)激情导入:

猜谜语方方正正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引导孩子了解书包构造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环节二听故事,明事理。(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二)引出新课

1、了解整理书包的作用,问学生:会整理书包吗?

2、观看视频了解书包的发展历史书包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书包自古以来都是学生密不可分的好伙伴)

3、播放多种未整理的书包照片、凌乱的抽屉照片。问:“这样的书包你看了会有什么想法呢?”

4、师:“孩子们让我们看一看谁的书包比较干净谁的书包需要洗澡了。谁的书包里面乱十八糟大书、小书杂乱无章:废纸、通过通过听故事,完成评价,懂得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的重要性。(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开展活动(20分钟)

活动一(10分钟)

(三)学习淘气和笑笑,一分钟整理书包。播放音乐音乐起就开始音乐结束就停)

1、互相展示

2、说说每天的书包该怎么整理?(出示三个要求)

3、整理书包时该怎么做?(出示选择题)

(四)师小提示

1、书、本有卷起的页面要压平。

2、注意分类整理分层摆放。

3、贵重物品、钱币不要装进书包,以免丢失。

通过开展活动,了解学生生活基础。(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

(五)实践活动(接着刚才的1分钟整理进行)

1、比一比谁能用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最快整理好书包。

2、说一说整理书包的小诀窍。

3、评一评谁是整理书包的小能手。

环节四活动扩展延伸(10分钟)

(六)活动扩展延伸教师提供一些任务:

2、学习清洗书包的方法。

(七)总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需要经常整理,整理时也要运用今天整理的方法,要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取拿方便。今天自己回家后,可以试着整理整理衣柜或书桌还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习寻求帮助。两周以后我们将再组织一次评比,请家长和小伙伴来当评委评选最佳“小能手”。

通过实践学会正确整理书包收拾房间。(评价任务二)

板书设计:

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小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每天的生活环境,提出整理房间的要求,组织学生和同桌说说怎么来整理房间,体验分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分类的思想,由于整理房间的物品都是具体,直观的,学生可将房间的物品按三类进行摆放,或者按四类进行摆放,并且说说这样摆放的理由。使学生认识到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分类,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这对学生们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有帮助。

3、体现数学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上不仅学会了分类,还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1、在教学中,小组合作还有欠缺。孩子还不会和小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这有待于以后逐步训练。

2、评价性语言不规范。今后我会规范自己的评价性语言,使评价性语言更有针对性。

小学数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案范文

《整理房间》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在“整理房间”的情境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对房间里物品的整理过程,体会分类需要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我就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与数学实践进行了很好的整合。本节课我以“以图图的妈妈出差”为教学线索,来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教后,我对整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处:

1、营造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上课一开始,我先问学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老朋友,快来看看是谁啊!”引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图图,然后设计情境,置于图图妈妈出差这样一个情境中,营造了一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不但习得知识技能,更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地融为一体。

2、教学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通过帮图图整理房间,分水果和蔬菜、分铅笔、教室的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到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把一些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在让学生学会分类方法的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意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在总结的时候,我让学生把目光转向生活,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安排一个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整理自己的房间,做一个生活的小主人。

不足之处:

1、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到位。

帮图图整理房间这个环节,我本来是安排一个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想怎样帮图图整理房间。但是我说完没多久,很多学生就举手说,他已经想好了。我迫于无奈,也急于求成,马上请同学起来说。没有花一定的时间让同学讨论。

2、评价单一。

没有让学生互相评价,只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就造成评价比较枯燥、乏味。

3、学生良好习惯还未养成。

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的倾听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欠佳,还有待于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培养。

《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认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豆豆,最近豆豆搬了新家,大家想不想到她家去看一看呢?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豆豆家去参观。

2、出示挂图,内容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

(1)看过豆豆的房间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2)的确太乱了,那我们一起帮助豆豆整理房间好吗?

3、活动一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像这样把物品分类摆放,房间显得整齐多了!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豆豆虚心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现在她已经把房间整理好了,不信大家去瞧瞧!放录像或出示挂图,内容是整理好的房间,与前图进行对比。

4、活动二

(1)刚才我们替豆豆整理了房间。豆豆妈妈买菜回来后,看到豆豆把房间收拾得整齐干净,夸她真能干!豆豆接过妈妈手中的拎兜,要帮妈妈把买来的东西进行分类。你知道豆豆是怎样分的吗?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桌上的蔬菜水果进行分类。

(3)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5、活动三

(1)吃过午饭,豆豆一家到动物园游玩儿。豆豆在动物园看到下面这些动物(出示书中“练一练”第1题的动物头饰)。请几个同学戴上这些头饰,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2)你能把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3)有的同学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会飞的,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你按照这种方法把会飞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6、活动四

(1)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做游戏了,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看看老师发给大家的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什么。(玩具、文具、服装鞋帽)

(3)小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哪三类呢?

7、活动五

(1)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如:老师、学生;戴眼镜的、没戴眼镜的;脚上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男的、女的;……)

二、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帮助豆豆整理了房间,还做了一些分类游戏。我们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现在老师看到大家的桌子上有点乱,请大家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三、课后实践作业。

回家后,自己主动整理一下房间,明天向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整理房间

文具

玩具

衣物

课后反思:b

小学数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案范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整理房间。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52页的内容和相应的练一练。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整理房间”是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活动——整理房间。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分类,学会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并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观念,进而为今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会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5、教具准备:蔬菜,水果,文具,服装鞋帽等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始终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活动,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助,提供多项交流的机会,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好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有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分类、学会分类,享受成功的喜悦。

2、游戏教学法。以生动活泼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分类的乐趣。

3、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为此,在本节课的设计当中,我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过程,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三)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四)课外延伸,运用分类。

(五)互动评价,课堂小结。

第一个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精彩的课堂开端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我创设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课件演示。请看,通过动画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并自然引出课题:“整理房间”。

第二个环节是:

(二)、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1、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说说如何整理房间,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后,我边请学生回答边在课件上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经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把物品按文具、玩具、服装鞋帽进行分类。(出示整理后的画面),能使房间显得更加整齐。

2、我适时地教育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物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有相同特点的物品可以归为一类,初步感受分类、学会分类。

3、经过前后两个画面的对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分类整不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好处。“淘气凌乱的房间”这一儿童熟悉的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使学生感受分类的重要性。

第三个环节是:

(三)、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学生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课件)每一个环节所举的事例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时常运用的,第一个活动是:

摆一摆。

“淘气要请同学吃水果,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出示水果和蔬菜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蔬菜类,用桌子上的水果、蔬菜的学具来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这些水果和蔬菜,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容易产生亲近感,提高学生分类的兴趣。本环节的目的: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分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之后我出示一首小歌谣:小白免,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水果和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歌谣简短有趣,含义深刻,不仅能让学生知道水果和蔬菜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不挑吃的良好生活习惯)。

第二个环节是。

涂一涂。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淘气和他的同学观看《动物世界》出示淘气的话,让学生先讲讲动物的特点,再来进行分类。我选用了“会飞的和不会飞的“分类方法,让学生给会飞的小动物穿上花衣裳,涂上喜欢的颜色。把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在展示仪上展示,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类。

圈一圈。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淘气和他的同学在观赏鱼缸,

(出示金鱼缸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要求学生用圈一圈的形式对这些鱼进行分类。我想方设法让学生说出了不同的分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又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一分。

本环节我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帮助淘气整理生日礼物,先发给每一位学生3个牌子,“青蛙”是玩具柜,“大皮箱”是文具柜,“大皮靴”是服装鞋帽拒。接着让学生看课件出示的物品,你认为它是哪一类的,就把哪个牌子举起来。

本环节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生感到有些疲累的时候进行游戏,让让学生放松放松,体验分类。又可在轻松愉快中巩固了分类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外延伸,应用分类。

淘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分类现象,

之后还出示了运用到分类的一些图片,包括图书馆、超市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互动评价,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再让小组内互相评价本小组成员的表现。

出示课件淘气的话:“我今天过得很愉快,谢谢同学们!”淘气和他的小伙伴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小伙伴纷纷表示回去也要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因此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课件出示“整理自己的小房间”)。

这道作业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对学生们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有帮助。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整理房间》一年级教案

一、活动一“看录像带学生逛超市”

(一)教师谈话

秋天到啦,香山的红叶红啦,老师和你们一块去秋游,咱们一起去玩好吗?玩时带点吃的,想买点什么?(出示图片:面包图、热狗图、汉堡图、牛奶图)

咱们一块去买好不好?

(二)播放视频:超市

1.出示百货区:这儿能买到吗?为什么?

2.出示玩具区:这儿行吗?为什么?到哪儿能买到呢?

3.出示食品区:你们说快到了吗?为什么?

4.出示面包货架:选多纳高吧.

5.出示牛奶货架:这么多牛奶选一盒吧.

(三)教师提问:

1.这么多东西都买好了,怎么这么快就买好啦?

2.超市在摆放东西时怎么摆放的?

教师板书:分类

3.有什么好处吗?

二、活动二“把水果和蔬菜分类”

(一)出示图片:水果和蔬菜

1.教师谈话:顾客不断地采购,货架上的东西需要不断地补充.

2.教师提问:超市里进了这么多的货物,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打算怎么摆放?

3.学生动手实践分类.

4.汇报反馈.

三、活动三“分一分”

(一)出示图片:分一分

1.刚逛完超市,看得出大家对买东西已经有经验拉.想亲自买吗?

2.这么多东西,让你们每组四人共同去买,怎么能最快买回来.

3.小组内商量一下,哪组商量好啦,你们打算怎么买?

5.反馈交流.

四、活动四:整理房间

(一)出示图片:整理房间

1.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他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2.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请你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4.课件演示:整理房间

5.观察整理好以后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五、活动五:游戏

(一)游戏1:我是小画家

1.出示图片:涂色

2.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你能把会飞的涂上颜色吗?

3.请涂好颜色的同学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二)游戏2:分图形

1.出示图片:分图形

2.我们比一比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

3.学生活动分图形.

4.展示分的结果.

小结:看来不同的标准,就会分出不同的结果.

六、课后作业(任选一个)

1.整理图书角.

2.整理自己的书架.

3.整理教室的卫生用具.

4.整理自己的房间.

本节课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引入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再观察、思维、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2.导放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活动,如:帮售货员摆放货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得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分一分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3.渗透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

通过整理房间,多媒体演示学生整理的过程,学生愉悦的看到整理后的房间时,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

4.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挥的余地。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黄、浦、江、架、什、夜、前、进”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认读。正确描摩“浦、江、进”3个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点水,“辶”走之底及笔画横折折撇。

3.能看图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4.通过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上海在前进,对家乡有种自豪的感觉。

教学重点:

1.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黄、浦、江、架、什、夜、前、进”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认读。正确描摩“浦、江、进”3个生字。

2.掌握部首“氵”三点水,“辶”走之底及笔画横折折撇。

教学难点:

能看图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做一问一答的对话游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大竖琴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

2.交流,出示:竖琴。谁来拼一拼?

3.揭示课题:30、大竖琴(指名读,齐读)。

4.竖琴我们可以用“架”来数,出示:一架大竖琴。

学习生字:架。

二、整体感知,学习儿歌,读拼音识字。

(一)学习课文1-4句话。

1.今天,老师要介绍两架非常特别的大竖琴给你们。

听课文录音,思考:文中的两架大竖琴指的分别是什么?

2.交流,出示南浦和杨浦大桥图片。

3.那这两架大竖琴在什么地方呢?(黄浦江)。

学习生字:黄、浦、江。

4.师引读1-4句,学习生字:什。

5.奇怪了,大桥不是琴,为什么要叫它大竖琴呢?出示图片,交流。

6.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指导朗读1-4句。

(二)学习5---7句话。

1.桥不仅长的像大竖琴,它也和大竖琴一样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自读课文,思考:弹的什么曲?

2.交流,出示5-7句。

学习生字:夜、前、进。

3.让我们来听听大桥弹奏的乐曲。播放图片,交流感受。

身处美丽上海的你们,对上海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呢?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感情呢?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4.我听出了你们都是非常热爱上海、为上海感到自豪的,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种自豪的感情读出来。(齐读最后一句)。

三、复习巩固及拓展练习。

1.看,大竖琴又开始弹奏美妙的音乐了。(认读词语)。

2.游戏“你问我答,难不倒”。

出示例句。

(1)黄浦江上两架琴。

什么琴?

大竖琴。

(2)黄浦江边有座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并找到优化方法。

2、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3、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多种方法解决解决问题,初步体验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快速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排除多与条件。

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多媒体课件卡片奖励贴

同学们今天大头儿子想带大家一起去玩闯关游戏,大家想去吗?可是大头儿子遇到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了,那怎么办呢?好,我们去帮帮他。

(一)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课件出示:14—8=?

师:你们知道差是几吗?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呢?

生: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我们要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最快最准确的方法去算。只要能快速算出正确的答案就是最的。

下面就和大头儿子一起去玩闯关游戏吧。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口算

下面是一些百宝箱,里面是大头儿子给大家准备的一些小礼物,但是只有口算正确百宝箱下面的算式,才能得到小礼物。

13—5=8 12—3=9 16—9=7 12—8=4

8+3—7=4 12—7=5 15+2—9=8 6+10—3=13

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大头儿子为什么要给大家送一些可爱的橡皮擦吗?因为橡皮擦能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犯错误,但我们都要勇于改正错误。

第二关圈一圈,算一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题单上写,写完展台展示)

第三关:我会看图列式

第四关:解决问题一

生:获得的数学信息是:踢球的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红队踢进了5个球。

问题是:踢球的女生有几人?

生:解决这个问题有用的信息是什么?

生: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

师:谁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14—8=6

师:式子的最后要写上单位。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排除多余条件。(板书)

总结:踢足球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遵守规则,学校里也要遵守学校的规则。

第五关解决问题二

生:小鸟有16只,小猴有9只,小兔有11只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小猴比小兔少来了几只?

师:谁会列式计算这个问题?

生:11—9(只)

师:小鸟比小猴多来了几只?

生:16—9=7(只)

师:谁比谁“多几”“少几”要用减法(板书)

师:小鸟、小猴、小兔虽然是不同的动物,但是他们相处的很好,那我们平时也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同时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最近仔细看了《辅导员》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孩子,你快乐吗?——天津市“关注儿童快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校期间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同龄人的情感认同让孩子感到快乐。

2.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到快乐。

3.高素质的老师让孩子感到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在德育战线工作的教师,以上三个方面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尤其是第三个方面给了我最大的感触。

的确,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影响孩子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好话冬天暖,坏话六月伤人。一个老师真诚的赞美,一个赞许的微笑,能让孩子快乐很久。相反,老师的冷淡足以浇灭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种。所以,孩子渴望遇到善解人意的老师,社会欢迎高素质的老师,这是合理的。

孩子在学习和成长,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天津的这份调查报告也表明,孩子们会喜欢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开朗活泼的老师,并从中感到快乐。爱我,爱屋及乌,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是孩子首先喜欢的老师。只有这样,他的课才能更容易激活孩子思维的火花;他的谆谆教诲可以被学生接受为像长辈或朋友一样的关怀;只有这样,他的心才能真正与孩子们的心相连。

所以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善于发现快乐,构建快乐,给孩子带来快乐,被孩子喜欢的人。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态度积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新一代!

小学一年级教案反思

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桥、没、方、要、力、打、因、为”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

3、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教学重点:

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精确理解课文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指引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听写生字:桥、没、方、要、力、打、因、为。

2、认读词语:架桥、没有、便利、努力、探听、计划、因为。

二、揭示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架桥》。

2、设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为什么要架桥?桥是怎么架起来的?是谁架好的?)。

3、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可以高声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找伙伴一起读。总之,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2、出示图画,请你依据刚才课文中懂得的内容,试着讲解一下。

四、以读代讲,引出问题。

1、为什么要架桥呢?(齐读经第一自然段)。

理解词语“便利”的意思。

2、引出问题:谁想在河上架桥?(小猴和小熊)。

板书:小猴小熊。

3、小猴是怎么架桥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4、出示句子:

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

(1)齐读这一句。

(2)提问:大家是怎么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试着模拟一下。

(3)比较句子:

a、小猴跑来跑去,说他的造桥计划。

b、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

(理解“每天”、“到处”两个词的意思。反复朗读,体会小猴是怎样不行动,只顾整天四处游说的。)。

5、小熊又是怎么造桥的呢?(小熊没有多说,努力地做着架预备。“努力”阐明什么?)。

6、议一议:到底谁能架好这座桥呢?为什么?

7、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8、噢,原来桥是小熊架的。大家是怎样表彰他的呢?

9、听到了大家的褒奖声,小猴哪去呢?

10、出示句子:

小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

(1)指句读。

(2)思考:小猴会怎么不好意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向大家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长。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应当向谁学习?

2、如果你是小猴,今后该怎么做?

六、齐读课文。

我在教学一年级第三单元的课文“架桥”一课时是这样教学的。我首先用录音机把小明和小红要给敬老远的奶奶打扫卫生的故事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我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你喜欢小熊,还是喜欢小猴?为什么?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听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说喜欢小熊,因为小熊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不像小猴只知道说却不做。在学生讨论完以后,我让学生汇报,结果和我巡视所听到的一样。在听完了学生的汇报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中间有没有喜欢小猴的?没有学生回答。然后我说:小猴虽然没有架好桥,但是他最后是怎么做的呢?他以后还会到出说大话不做事吗?学生恍然大悟,学生纷纷举手说:其实小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他最后也知道自己错。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就像文章中的小猴和小熊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像小熊一样,不能像小猴只说不做;我们更要让学生明白知错就该的道理。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怎样整理?

(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

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

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

2.排列情况:

第一种: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种: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

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

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

做游戏:找朋友

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

以帮助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于是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减法表及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要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小学数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案范文

《整理房间》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使学生能对具体的物品进行分类,让学生懂得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为让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我设计了导入、探究、练习、游戏、小结五个环节,以下是我本堂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课插上飞翔的翅膀。

1、图片对比,分块探讨,初步认识分类及分类的好处。

2、做练习时播放动画,在屏幕上拖动物体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在“拖出来”再“加进去”的挑选再聚合的分类过程中,不仅能展示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而且学生能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批判,最终形成对标准的认识,将平时生活中的分类提升上一个新的思维高度。

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学生的每一次分类整理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在提问中,我们应该更多得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多问“你可以怎么分”而尽量减少“把他们按照会飞和不会飞的分出来”。

三、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认识分类整理房间的方法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分类的必要性有所体验和总结。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感受到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有效得支持教学。

规范的教学语言,首先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有针对的评价能有效拉动学生积极性,是组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单纯的“你真聪明”、“知道的请举手告诉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明显不足。

不足之处:

1、在新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课堂组织这有待加强,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意识不强。

2、让学生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分类,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而此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分,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来说,题意是不明的,因此重复解说,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应变能力还很欠缺。

4、板书时出现了错别字。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既有得也有失,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督促我成长。

一年级《整理与复习》教案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 13-6= 15-7= 16-8=

11-7= 17-9= 15-6= 13-9=

11-9= 12-6= 13-5= 14-7=

18-9= 15-8= 11-3= 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小林的老师见我们班同学那么能干,她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告诉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同学认真思考,男同学积极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们男女同学进行个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二轮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第三轮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整理房间》教案范文

《整理房间》一课是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使学生能对具体的物品进行分类,让学生懂得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

成功之处:

1、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每天的生活环境,提出整理房间的要求,组织学生和同桌说说怎么来整理房间,体验分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分类的思想,由于整理房间的物品都是具体,直观的,学生可将房间的物品按三类进行摆放,或者按四类进行摆放,并且说说这样摆放的理由。使学生认识到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分类,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这对学生们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有帮助。

3、体现数学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上不仅学会了分类,还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小组合作还有欠缺。

孩子还不会和小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这有待于以后逐步训练。

2、评价性语言不规范。

今后我会规范自己的评价性语言,使评价性语言更有针对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