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优秀22篇)

时间:2023-12-02 21:05:17 作者:JQ文豪

范文范本既可以是经典的、脍炙人口的,也可以是创新的、独特的。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启示。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考与反思论文

摘要:长久以来,在艺术教育中,感知与理智一直被分离开来,艺术与科学互相排斥。这是艺术教育的损失,也是艺术教育的误区。感受力和直觉力正是弥合感性与理性之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直觉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方式,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艺术直觉的阐释和对艺术教学中对感受力和直觉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的分析,引发艺术教育中对这种割裂的关注。

关键词:直觉;感知;艺术教育;整合。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学科,它和感受力有关,和一个人的整体性有关。传统的艺术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忽略了与艺术最为相契的感受力和直觉力。

一、艺术与整合。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一方面人们因为技术不断获得更多的便捷,技术替代了生存生活乃至复杂工作中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这种功能的替代也逐渐让人的整体性被割裂,人们成为“断片”的人,破碎的人。网络时代里,信息的“超链接”方式更是让人的思维模式在无限延伸中成为碎片。在麦克卢汉的观点里,艺术在历史中常常扮演着预言者和感知模式的调控者的角色。在今天碎片式的网络时代,更需要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重新提供一种整合式的感知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只有理智、逻辑才是获得知识最稳固的途径,这是最正式也最有效的标准。但在今天的艺术教育里,我们可能更需要一种面向感受和情感的整合的直觉型思维的培训和感受力的教育。

二、直觉与感知。

三、艺术教育中的直觉与感知培养。

1、多样化文化课程创造开放的教育语境。

首先,开设多样化文化课程是为直觉力和感受力的产生创作一种开放的环境。在艺术院校设立真正丰富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处于一种开放的可选择的教育语境之中。目前的艺术教育,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趋于标准化的培养过程。学分、技能、就业率,成为艺术院校追求的最大目标。大量的艺术院校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风气,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这着大量有心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也是一个不良的导向。艺术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局面下显得狭窄而充满功利。经常有人说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而思想正是激发艺术直觉最有力的因素。众多艺术院校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让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多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素质培养成为随意性的副科,思想和技艺的分裂,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培养目标,给很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带来误区。文化课程目前在很多艺术院校的教学系统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创作是将自己所有的心灵能量聚集在一起,这些能量不只是专业技能的熟练,更包括了所有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所有文化修养的沉淀。

2、从“训练”式到“对话”式的教学。

在艺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注重模仿和灌输。临摹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但单一的临摹和经验灌输往往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让他们逐渐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和学成为平等的两个维度,通过对话式的教学,让艺术创造在交流中碰撞,甚至这种对话可以是反叛和抗争。只有在这种真正的交流中,学生才可能激发“创造”,而不仅仅是在艺术史和教师权威的标准下畏手畏脚。艺术教学是要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一开始这些表达可能显得生涩,所以更需要一种更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标准系统”的压抑。而今天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足够的渠道获取“知识点”,这也让对话成为了可能。

3、多重实践和跨界整合。

在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可以开发更多共同创作的实践模式,和跨学科的联系和整合。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切身的实验去寻找真相开发潜能。各学科之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都可以建立起更多的关系,在实践的碰撞中逐渐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了让教育进入一种手与脑、理智与情感均衡发展的状态,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材料试验寻求真相。他们不应该被“导向”任何一个既定的方向,他的大脑不应该被固定的模型填满,阅读那些描绘二手经验、无助于活跃思维的书或那些超越了理解力的书,都为时过早。教育必须成为让一个人发现并形成自身表达方式的机会,必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融合,将社会传统与个人体验、实践与判断结合起来。共同创作的模式可以激活学生除语言和文字之外的各种品质,不是从形式到形式,或者从观念到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套用,不是枯燥的模仿,是在不断地寻找和积累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再返回到思维,形成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的直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恢复人的感受力和整体性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中都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更能触及生活的本质,我们的艺术教育最珍贵的功能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和延展,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教育。

注释:

1.(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9.

2.(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m].中国出版集团,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考与反思论文

不可否认,19世纪历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这种科学的历史学与作为叙述艺术的历史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也是建立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在艺术的真实性上涂上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截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3]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是对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再现。

历史学所追求的艺术的真实是内在于人类的历史进程本身之中的,这种艺术的真实就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展现出来的人类的文化精神。在某种意义说,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精神演变的进程。而文化精神就表现于人类的共同体中。因为共同体并不是与构成它的诸多个体对立的,其存在准确地说是因为这些个体在意识上的相互承认,并进而承认共同体本身。这说明有一种叙事结构:共同体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发展而存在,当其成员假定了相互认同的我们时,它还通过对这种发展进行反思性理解而存在。而在现代的共同体则是一个虚幻的、理性的共同体,它借助独立的个体生成的过程中对传统共同体的消解,把独立的个体彻底地排除于共同体之外,从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维度,以至招来后现代主义的反动。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的思考,我们也不应仅限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真实性――客观历史的真实――的反叛,而是要从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去理解。就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来看,其核心是对现代主义所代表的那种绝对理性的文化精神的反动。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因此就象后现代主义那样,把共同体的存在、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一起抛弃掉,应该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的进程中,重建人类的共同体,其核心在于揭示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而这一点只有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反思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追寻,是当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注释:

[1]c・洛伦茨:《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与“隐喻的转向”》,载《世界哲学》第2期,第21页。

[2]转引自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3]d・卡尔:《叙事与真实的世界:为连续性辩护》,载《世界哲学》第4期,第81页。

后现代主义下中学体育课程路径选择论文

3.1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对于体育类的学生而言,要采取各种措施和通过多种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的积极性。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构成了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因此,结合学生渴望成才的积极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就为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找到了一个有效的依附点。

3.2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用扎实细致的作风全面做好学生各项工作根据体育类学生思想实际、培养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应不同。

第一,优化教育管理,加速新生的转变。新生入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角色转换不适,不能迅速适应生活、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思想上产生了迷茫与冲突。但由于他们刚跨出中学的大门,其思想普遍单纯,学习积极性较高,组织纪律意识强,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兴趣。此时,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是在坚持疏通引导与循循善诱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教育,落实生活、学习细节,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二,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并重,全面开展对大二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做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干部工作制度化,采取具体的措施,及时处理不正确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落实教育管理细节,提高大三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三阶段,在不忽视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应落实日常的工作细节,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大三的学生普遍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因此,作好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加强实习与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四年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四学生有许多的苦恼、迷茫。此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实习、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步。[3]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调整就业期望值、促进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角色技能和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3.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在校内,除了紧紧依托深入一线的辅导员外,还聘请系内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和家长双向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作用,也可以更好地获取学生更多的信息。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亲子联谊会等形式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功能。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外聘法制宣讲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宣讲。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采用隐性教育手法,试图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思想教育。[4]比如通过校外教育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性质的志愿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入到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可以快速感悟成长,领会进步。所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从而拓宽了思想教育的途径。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考与反思论文

中西艺术教育应该是在历史的交流对话中发展的,将两者的历史发展与轨迹加以比较研究会给我们提供一系列十分有价值的启示,深化我们对当代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把握艺术发展必须借助国家意识与全民意识统一,遵循智性与非智性结合的内在张力,很好地应对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新形势等等规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交流对话中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我国当下艺术教育的继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对话交流和比较研究,立足本国,大胆借鉴,勇于创新,走有中国特色之路。这就是我们通过比较研究所得到的最重要启示。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中西交流对话和比较研究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中西交流对话与比较研究中可以通过“他者视角”,发现自己的差距,借鉴新的经验,获得新的动力。特别在艺术教育领域,我国属于“后发展国家”,在历史时间上大约比西方要晚一百年左右。因此,我国当下艺术教育发展只有在借鉴西方艺术教育的理论与经验中,发扬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艺术精神,才能大踏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1]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刑莉、常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后现代主义下中学体育课程路径选择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有其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依据调研数据,提出了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等思想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论文关键词:体育类专业;学风建设;思想教育创新。

1问题的提出。

体育类专业因其招生途径的特殊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等综合性因素而使得该类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呈现了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在当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由此出发来研究大学生教育创新的新路径,对于培养体育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调研情况及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2.1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对象为西安某学院07、08、09、10级体育类专业学生,采用的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走访学生、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法。问卷共发放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为98.5%。

2.2群体特征分析性格特点: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性格外向,对于集体活动比较热衷,与宿舍同学关系比较融洽。认为自己自信开朗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9.9%,在进入学院后96.4%的同学所交往朋友数量有大幅度增长。81.2%的同学遇到困扰时愿意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普遍缺乏组织纪律性,78.6%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过于严格的纪律约束。

行为习惯:有7.6%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71.3%学生的日常支出以食品和穿着为主,18.3%以娱乐和通讯费为主。65.1%的同学不喜欢高度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任务。善于表达自己,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倾向于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传统,不喜欢被人监督,75.4%的同学处事比较冲动,常不考虑后果,事后又懊悔不已。仅有3%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专心听讲,勤于动笔,热爱学习。51.2%的学生不吃早餐,吃饭不定时不定量,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在劳动习惯方面,65.8%的学生不愿劳动。56.9%的同学不会保护劳动成果。在网络方面,75.3%的同学上网全是为了娱乐,64%的同学曾经或者想要浏览不健康网页,半数同学有过逃课上网的经历,但61.3%的同学并不熟悉网络技术。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客观性的解构论文

摘要美本质问题为何长期困绕着人们?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美本质论进行批判地分析:它吸引历代研究者穷毕生之精力而不得其解的奥秘在何?它自身内在的悖论及逻辑错误是其致命的弱点和不得其解的根源。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而是只有体现美的动态性质的“美在什么”才能够包蕴的。

关键词美本质美本身美是什么美在什么柏拉图。

一、美本质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概述。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一系列对话,提出并阐释论证了“美是什么”[1]p180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思想家前赴后继,一直苦苦思索并希望找到或给出“美是什么”这一千古之迷的最理想的答案。诚然,这种执著的求真精神难能可贵,然而,对“美是什么”的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泄气和悲观失望。威廉・奈特(willianknight)曾十分沮丧地宣称:“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弃了。”[2]p22朱狄先生也不无感慨到:“美的本质问题经过了二千多年的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从客观上看,这一问题的解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2]p22甚至有研究者大呼:“美,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字样,为了探讨它的本质,竟耗尽了历代学者的心血!”[2]p22虽然这些言论不无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它们却吹响了从问题的另一个层面对其存在的症结及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省的号角,力图拨开美本质研究领域的迷雾,重新思索和建构深入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合理的方法体系,创造性地修复美本质论研究领域出现的尴尬局面。

二、对柏拉图“美是什么”论证的概说。

柏拉图从对各种具体审美实践现象的批判切入,经过精致的类比论证,提出了“什么是美”就是“美是什么”的著名论断,而且还通过试探性的诘难式的讨论方式对美是“有用的”、“恰当”、“有益的”、“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最后得出只有“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1]p184的形而上的结论。

柏拉图提出并论证“美是什么”的逻辑过程是:“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1]p178于是引出“你怎样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么?”[1]p178的美本质论问题。“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由于正义。”[1]p179“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1]p180因此,“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1]p180进而推论出“美即美本身”或“美本身即美”的论断。诚然,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诞生是与古希腊崇尚理性,追求真知的社会人文背景耦合的。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尽管论证的过程、方法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科学甚至是错误之处。

三、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批判。

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既有其丰厚的现实基础和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又有其本身固有的致命的弱点。对此,我们应该辩正地分析对待。

(一)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贡献。

1、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美的规律。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是丰富多彩、变化复杂的,由于实践主体的参与,它们之间因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更加繁杂。美的现象由于其物态化表现载体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本身的繁复多变而愈加繁复多变,审美主体本身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即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驱使其不止是满足于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而浅尝辄止,而是应该去探求各种审美现象之所以美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它来鉴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则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对美本质的追问和形上思辩都是根源于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需要,是对人由感性接受向理性探索升华的转折性推动力量。

2、有利于对审美实践的规范。

审美实践活动总是以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事体为其开展的物质载体和审美观照或体验的对象和内容。审美主体面对各种各样的美的现象,如何鉴赏、判断、感受美,如何维护、保持、创造美呢?这有必要首先对美的规律的认识、理解、把握。只有在遵循美的规律的前提下,审美主体才可能切实地感悟到美并真正地创造美。规律是客观的,并以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支配着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忽视甚至无视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犹如一个没有任何游泳本领的人却想游过河对面一样无赖和危险。美本质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力求寻找关于美的规律和准则,以此对美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认识并进而对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向、范围、性质等方面进行合理地规范和制约,以使其能有理有节地开展而不至于混乱、无序。

3、对审美实践的肯定。

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是源于对“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的具体的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就是说,他的美本质论的提出完全不是臆想出来的,更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现实根基和历史意义的。这充分证实美的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即使是在他对“美是什么”的推演论证过程中一味地无视甚至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存在意义而狭隘地从纯粹理性的抽象思辩层面进行逻辑求证的现象中,依然可以见出柏拉图没有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只是从反面以一种更加曲折隐晦的方式对其予以承认和肯定。因为肯定不只是否定的对象,更是其得以存在和运演的根基。这应该就是柏拉图美本质论受到历代研究者们穷毕生之精力不懈追求和研究的奥秘。

(二)柏拉图美本质论思想的缺憾。

1、单向度思维模式的程序化。

“美是什么”是逻辑模式“什么是什么”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思维模型的反映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单向度发展景象。全称肯定判断命题的显著的致命弱点亦在此。它仅仅强调是什么,而没有论述为什么,其内在关联,本质特征等关键性事项。即是说,它只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这种判断结果,而不能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主项和谓项之间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呢,即它们契合的纽带是什么;它们还有何本质特征……这样仅存有一个孤零零的结论高悬在那里摇来晃去,让人无所适从,关键在于将结论赖以存在的土壤完全被掘空,所探索的道路被切断。正是由于这种程式化桎梏致使许多研究者不顾实际研究成果和客观现实性,而是生硬套用“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的公式而削足适履,委屈研究成果。从而导致美本质论研究走进死胡同的尴尬局面,又由于研究者们仅仅屈从于这种单向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视角狭窄,进而致使美本质论研究方法单一化、论证机械化、结论片面化。

2、“美是什么”的内在悖论。

对美本质规律的追求应是由于审美主体对各种审美现象难以驾驭但又不愿意沉沦的时候萌发的。总之对美本质规律的探讨必须以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作为现实基础,脱离这种现实基础的理论追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美本质规律的思索与探求应该紧紧抓住审美实践的现实基础,并围绕此展开理论研究,这样研究出的.结果才不至于空泛、虚无。然而,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则体现出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的悖论:“美是什么”的论断模式是从纷繁复杂的美的现象和对审美实践不易甚至不能把握时提出的,即是说,它的产生是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的。但是,在对其论证的过程中,柏拉图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结构对美本质论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其显著特征就是完全以诘难式的反驳论证的纯思辩形式展开理论阐释,而完全忽略甚至否定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在论证中,处处鞭笞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从而将其驱逐出美的国度,而一味地追求那虚无漂渺的无影无形的美本身。这是一种梦幻式的追求,一种永远没有结果的追求。从其开始就意味着结果的尴尬和不可能性。在整个美本质论体系构架中,柏拉图无处不在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的否定,其实,应该看到,就因为他在论证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在否定的背后承认美的现实性及实践性。他否定得愈是彻底,攻击得愈是猛烈,愈是说明他对美的现实及审美实践的肯定和承认。因为没有承认其对象的存在,否定就不在场。可见,柏拉图在美本质论的建构过程中越是纯粹抽象地推演,就越是证明其本质论诞生并得以存在的美的现实基础性坚定不可动摇。简言之,柏拉图美本质论对美的现象及审美实践的扬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其肯定承认并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过程,更是证明其美本质论虚空性及自我否定的过程。

3、“美是什么”的潜在逻辑错误。

柏拉图在提出“美是什么”论断之前经过一番看似严密实则谬误百出的类比推论过程。首先是类比推理本身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存在臆测的偶然性。这意味着在论证开始的地方已播下了荒谬的种子。其次在于逻辑起点的错误。他认为:“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有正义,是由于正义”,“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在这里,他着重强调的是正因为有了正义、学问、善本身的存在,才使人成为有正义的,有学问的,善的人。即使正义、学问、善本身的确存在,倘若没有实践主体经过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意志,又怎么能够支配甚至决定人的行动呢?而且,即使它们已转化为人的思想或意志,倘若没有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外化为实践活动,一切实践皆失去方向。于是,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即美本身”的结论。在这种错误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结论自然是经不住理论推敲和实践验证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见出,正是由于其逻辑起点及论证过程本身的缺限,“美是什么”论断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潜在逻辑错误。“美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是以一种全称肯定判断的逻辑结构设定的。它在强调是什么的同时就预先肯定了该问题答案的必然存在。即是说,这种设问的思维方式是以一种虚设肯定前提为逻辑基础的。虽然,这种冥冥之中才存在的假想答案究竟为何物,居于何处,有何特征,性质又怎样,对于研究者来说,一无所知,但他们仍然坚信这种答案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为之奋斗。“美是什么”就是肯定美本身的真实性、独立性、客观存在性,却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予以否定。诚然,这使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美本身是一个仅在研究者们头脑中虚拟存在的,没有现实的基础性。换言之,美本身是一种想象性的在场,虚假的真实。这种预设前提的虚假性推理论证预示了其结论的不真实性和荒谬性。因而,美本质论在历代研究者潜心探索中,步履维艰,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的根源就在于其命题本身内在的毁灭性的逻辑错误。

(三)“美是什么”还是“美在什么”

美学研究领域因受到美本质论研究思路的束缚,导向出现偏差而陷入无助的窘迫局面。扭转这种研究格局须先正本清源,从问题自身存在的症结分析切入,寻找解决的出路和途径。

1、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

审美主体只有在对具体的美的现象的观照或体验中,才可能真正地发现或体悟到一种真实的美。美的事物是具体的,美的现象是复杂的,审美实践是多样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需求是变化的。诚然,世界是变化的,复杂而多样的,并非所有的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呢?具体说,就是事物的何种性质、特征使得它在特定的时空中显得美或呈现出美的。这种设问是要求从具体的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中寻求美的性质、规律及特征。它强调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和中介作用。也由于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它才成为审美主体发现美的规律、原因和利用这些规律去创造美的桥梁和纽带。倘若将此问题转化为“什么是美”即“美是什么”,那么审美实践存在的意义完全被取消,美的现象也被完全悬空,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被颠覆,一切问题简单化、程式化。离开美的现象的具体现实性来谈美的本质、规律无异于水中捞月,一场空。

2、美的现象之所以美的原因在何。

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美的现象,不同的审美主体由于不同的时空观,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不同对美的具体感受也是不同的。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总是作出不同的鉴赏评价,或者在不同的场合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时,它带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审美现象呢?即是说,美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美的效果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必须根基于美的现象的现实性,充分发挥审美实践的中介作用。美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为什么农村人与城市人对自然田园风光的感受不一样呢?为什么不同民族、种族、国家、语言、时代、知识水准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好恶和审美价值取向呢?对于这些各具特色的美的现象应从其特定的话语环境中去理解、阐释,而不能以“美是什么”的单一结构作为衡量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美的现象的标准。只有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出发,着眼于审美主客体间的交互关系及作用,才可能为美的现象之所以为美的研究指出一个光明的方向。

3、美在什么。

在实践主体向审美主体飞跃时,审美发生开始现实化并在一定的时限之内存在着。从这个时刻起并只有在这一时间段,世界才作为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的视阈里,并与审美主体产生交互作用。审美主体才开始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观照眼前的审美客体,并使其审美意识愈加明朗化、清晰化,即在意识里逐渐形成一种清晰的影象:审美对象在何种程度上以何样的形式展现出何样的美。简言之,“美在什么”。显然,对这里的“什么”进行具体化的关键仍然在于从此时此刻实际的审美体验中感悟到的美的具体的变化的形象,而不是远离甚至否定美的实在形象的“美本身”。“美本身”强调“美是什么”,而这种审美观照得到的现象及其变化属性则倡导“美在什么”,并突出了美的动态性质,否定了孤立的静止的“美本身”,还美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诚然,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求也只有在这种动态的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对美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方可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对美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要言之,美在变化,美在现象。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转引自赵惠霞《美本质问题研究批判》[j]人大资料《美学》.8。

后现代主义下中学体育课程路径选择论文

终身体育是指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其本身所参加的所有的体育锻炼和其所收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称之为终身体育。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质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并且需要进行终身体育,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体育教育,为其终身体育活动打下一个科学、实用的基础。在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当中,是由3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分别是婴幼儿体育阶段、青少年体育阶段和成年人体育阶段。在婴幼儿体育阶段当中,由于是起点,因此是对人的生命活动、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人阶段是指终身体育的扩展期,通常来说是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行体育;而青少年体育便是整个人的体育体系当中的入门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为日后成人期打下基础的同时也对当下青少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到体育教学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在通过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努力以及全民健身的倡导,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儿童和青少年的提高更是尤为显著。而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在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中,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体育设备、场地,以及提高体育健身活动制度的完善,来帮助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技能并且形成好的体育习惯,为日后的生活当中的健身提供基础性帮助。中学体育教育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关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兴趣,为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础,为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指导性作用。

优质的全民健身活动需要科学的健身理论的指导才能够发挥其作用,理论经过有效的指导转化为实践才能够帮助人们得到益处。中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具体的健身和体育锻炼方法,并且需要学会如何将方法转为实践,掌握锻炼和健身的技能。在学校里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健身中学习并且运用科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日后全民健身活动打下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其他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并养成运用科学方法的习惯。在婴幼儿时期,对体育的知识大多来自家庭父母,信息相对不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而成年后,体育锻炼的常识和习惯已经形成,难以改变。因此全民健身的指导最重要的阶段是在青少年时期,而中学体育教学对此产生的指导性作用便十分重要。在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都经过十分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对理论教学的认知十分全面,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也十分了解且水平较高,在教师的自身能力发挥下,能够帮助中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知识和技能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假如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使用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那么,不仅不会产生较好的体育锻炼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运用正确的方法是保证体育锻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中学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便起着指导性作用。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以及多大量的体育活动,还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个指导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使得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学生能够长久地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这样,学生在了解运动技巧的同时能够有个持续性的爱好。

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将身体健康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在长期日积月累的体育健身活动当中,人们已经将合理的经验逐渐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了科学的体育活动理论,全民健身活动需要一个途径来将这些理论和技能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学习并且使用。学生群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朝气、最为有生命力的群体,这一个群体的学习能力和宣传能力是巨大的,因此,在学生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当中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同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相比,学校体育教学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传播的途径,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通过教学,能够将体育健身理论宣传到学生当中,体现了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与其他时期不同,人在青少年阶段可以从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在学生青少年时期对全民健身活动起到很好的宣传性作用。在中学时期,学校和体育教师以及在校学生是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的中坚力量,发挥极其强大的力量,可以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为文化、科学等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这个层面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竞赛、板报宣传、文体活动、体育交流等体育活动,都能够提高学生和成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宣传。

4结语。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是整个人个体成长阶段当中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容易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时期,因此,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的成长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提倡“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通过中学时期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到体育对人的重要性,也能够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体育锻炼指导,帮助青少年在成人后能够进行正确地体育锻炼,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只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地位,并且使其主要作用得以发挥,才能够使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更上一个档次,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国的终身体育做出一个很好的引导。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客观性的解构论文

论文摘要:碧奴》是苏童先生在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小说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包括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论文关键词:碧奴,后现代主义,解构,重建,陌生化。

《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苏童先生在20以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作品。但是不得不说,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苏童先生混淆了神话与传说的定义。在《碧奴·自序》中苏童先生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年,神话流传的方式是从民间到民间,我的这次‘重述’应该是这故事的又一次流传,也还是从民间到民间,但幸运的是已经跨出国门了”。

“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故事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她是当时人们在原始思维基础上不自觉地把自然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而形成的一种幻想神奇的故事”。简单地来说,神话是神圣化的故事,它的讲述总于自然现象起源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等密切相关,其讲述过程常常与原始社会的宗教仪式相伴,具有神圣性,讲述的人物也大都是神或者神性的人。“传说主要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传说是历史化的故事,它的流传总是于一定的历史事件、传奇人物、地理风物相关,在讲述的过程中总是企图让人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其讲述具有传奇性。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属于传说,首先它产生的时间晚于神话,其次它的讲述关联人物(孟姜女)与地理风物(长城),再次在孟姜女传说形成的最初阶段孟姜女并不是神性的人,而是一个遵循礼教的楷模——杞梁妻。当然,神话和传说的概念只是学科上的界定,依据“从民间到民间”的方式,老百姓口中的“神话”和“传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除此之外,《碧奴》无疑一个非常成功的民间传说再创作,小说大尺度的对故事的原貌进行了改编,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上占优先地位。在小说中,苏童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一.解构传统,重述故事情节。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的“四大传说”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顾颉刚先生曾运用“历史层累”和地理流变的方法对孟姜女的故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顾颉刚先生研究了《左传》《檀弓》《孟子》《列女传》等史籍所述,指出“孟姜女的故事起源于齐国时期杞梁之妻拒郊吊的故事,在西汉以前故事中心是悲歌哀哭,到西汉的后期从悲歌而变为崩城,所崩之城不外乎齐国的附近,杞梁夫妇也总是春秋时的人,齐国的臣民;而到了唐朝才有万里寻夫、哭倒长城之说,开始与秦始皇挂上了钩”。后来随着故事的流传,由于受官方宋明礼教的影响和口耳相传中的变异,孟姜女由齐国人变成了南方人,孟姜女故事也加入了“葫芦生女”、“范喜良窥见孟姜女裸浴”、“新婚被抓丁”、“孟姜女投海而死”等情节。

这一系列严谨的考证相当有说服力地表明,我们现今记忆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是广大民众长久历史记忆的累积产物,是在原始的信息上逐渐叠加而成的传说。随着地域、时势和风俗等文化元素逐渐汇入这个传说,它“从民众的感情与想像中建立了一个或若干个孟姜女,……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虽说一般只被视为史学和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但它却突显出民族认同建构中的某些重要内涵。顾颉刚对这一故事本来面目的还原,暗含了他对历史记忆的真实性的信念:《孟姜女故事研究》把一种在文学中延续并不断叠加的“真实”与历史中的前后相继的真实事件区分开来。即,“孟姜女哭长城”虽然未必是个真实的事件,但从文化史的角度讲,它却是一种累积性历史记忆的具体化,而这种通过神话传说延续下来的历史记忆恰恰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的重要成分。

苏童则是通过一系列的陌生化逐步实现了《碧奴》的寓言化,从而消解了两千余年流传下来的孟姜女故事所携带的历史记忆。小说中除“千里送寒衣”和“哭倒长城”长城的情节没变,其他均做了较大的改动。苏童在改写中,并没有专注于孟姜女(碧奴)是怎样哭倒长城的,而将文笔大部分置换到千里送寒衣的路途中,由此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

碧奴送寒衣前慎重地为自己(葫芦)举行了葬礼,“埋个囫囵身子在桃村,埋好了我就可以安心走了”。一路上碧奴被人误认为是疯女人、女巫、泪人、刺客,经历各种磨难:在鹿王坟被当作祭品、被拷在死人棺材上哭丧、在五谷城被捉去熬五味泪汤、又被当作刺客示众等待杀头、还驮着大石头爬去大燕岭……,最后和她一同哭倒长城的是成千上万只的青蛙和成千上万只的金线白蝴蝶。青蛙是征夫们母亲的灵魂变的,白蝴蝶则是哭灵人的灵魂变的,她们与碧奴一起上演了惊天动地的“神话”。

这些故事情节都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将原有的故事情节解构、拆散、甚至扔掉,再重建一个奇幻的,完全不同的“碧奴千里送寒衣”。同时,苏童也没有像一贯的历史故事那样简单地将统治阶级设定为恶的,老百姓设定为善的。碧奴遭受的种种伤害,更多地是来自她北上途中所接触到的女工、车夫、鹿人、小偷、刺客等。通过这些非传统的情节的铺陈,苏童完成了对孟姜女哭长城的重述,神话性的.重述。

二、神圣化的身份制造:从疯子到女神。

在“神话重述”的过程中,作者首先改变了主人翁的名字,由孟姜女变成了“碧奴”,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而是为了“摆脱原来的孟姜女形象对我写作的束缚”(苏童)。

1、碧奴传奇性的出场身份。

首先,碧奴所在的桃村是哭灵人的后裔,在这儿哭泣是一种禁忌,人们从小练就了不用眼睛哭泣的本领。其次,碧奴是葫芦变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是生殖崇拜象征物,同时兼具女人的奴性和神性。徐杰舜在其论文《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根据伏羲女蜗与饱瓤的语音关系,“伏羲、女蜗莫不就是葫芦的化身。……葫芦是造人故事的有机部分”,又补充说:由于葫芦瓜内多子,“很多民族或族群以葫芦为始祖的化身。”同时刘尧汉先生也认为:“葫芦象征着繁育人类的子宫和母体的生殖力。”最后,出发前柴村的女巫为碧奴卜出了“人间最离奇的命运”,在她们脸上看见了“一半恐惧一半欣喜”。就这样碧奴以迷幻的身份出场,为后来的传奇经历埋下了伏笔。

2、文中的死亡意象。

首先,柴村的女巫给了碧奴一个“死亡预言”:“你别去,去了你就回不来了,你会死在路上”。其次,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为碧奴设立了一个“哭泣禁忌”,北山下的人是不允许用眼睛哭泣的,一旦用眼睛哭泣,就意味着人要死了。当这一哭泣禁忌被打破时,碧奴选择了一个“掘墓人”等待死亡。可是碧奴没有死,或者说在碧奴用眼睛哭泣以后,之前的那个桃村的碧奴死了,活着的是一个脱掉了奴性躯体的,自由追求真善美的神性意志。从此之后碧奴的哭泣开始显现神奇的魔力,就是这些神奇的魔力使碧奴一件件退去人的外衣,是她变成了一个哭泣着的女神。

3、“哭”的法力逐步增强和神性的最终实现。

在小说中“哭”似乎是碧奴对抗社会唯一的技能,而这一哭泣的技能随着碧奴遭受的苦难越来越多,“法力”也越来越强。在桃村时她只能用头发哭泣;岂梁被抓后,她学会了用手指和脚趾哭泣;被鹿人劫掠后她开始会用乳房、耳朵、眼睛哭泣,而从眼睛开始流泪之初,鹿人就感到了“悲伤地袭击”,这种袭击能够引发周围人的“思乡病”;在五谷城里她的泪水开始有五种味道,被詹府抓去取五味泪做熬药的汤水,这种药能驱詹刺史家的邪气;在五谷城门口,她被当做刺客关在铁笼时,泪水能够使铁笼生锈,能够使沾到泪水的人彼此忏悔;到达大燕岭,碧奴的泪水开始铺天盖地漫过每一块她爬过的石头;得知岂梁已死后,她泪水的“法力”达到最大,和无数来历不明的青蛙和一群金线白蝴蝶一起将长城哭得轰然倒塌。此时,碧奴完全实现了从人到神的转变,成为一个纯粹的反抗命运、追求幸福的精神符号。

碧奴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执著地赶赴千里之遥的长城为丈夫送冬衣,这种西西弗斯式的精神和英雄行为推进了她成为女神的进程。这种神性在碧奴到达长城并得知自己的丈夫葬身长城之下时,被彻底激怒而爆发出来,神圣的泪水哭倒的不仅是坚固的长城,而是在神话中摧毁由男性建立起来的封建塔楼。

4、青蛙意象对神性的强化。

“青蛙”是母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论》和傅道彬的《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都曾专门讲到古人把青蛙作为生殖崇拜象征物的事实。神话《碧奴》里的“青蛙”是“在沿河寻找儿子的盲妇人”的化身,她将自身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独自乘筏以河流为家寻找自己被征往北方的儿子,直到第一场秋水把她的生命带走,她把“另一半的梦留给了青蛙”。但这个青蛙承载的又似乎不只是这一个母亲的灵魂:它呼唤过岂梁的名字,依偎过马人雪骢粗糙皲裂的脚背、追寻过衡明君门客芹素的脚步……。她是每一个心底还存有良善的征夫的母亲,是一个母爱精魂的化身。在万里寻夫的漫长路途上,只有化身“青蛙”的“母亲”一直陪伴着碧奴,并且在快到十三里铺的时候,给她领路:“只有青蛙始终在她的前方跳跃,它的暗绿色的花纹在官道上非常醒目,看上去是一堆绿色的火苗”,给了碧奴继续前行的希望,这象征着婆婆们给儿媳带路去寻找远方的亲人。最后无数“青蛙”母亲排成一条灰绿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和碧奴一起赶赴长城寻找儿子。

马克·柯里认为,“个人的身份并不是真正包含在个人的身躯内,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我们解释一个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述这个人的故事,选择能表现其特性的事件,并按照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和他对话的方式将他表现出来”。在苏童的叙事中,碧奴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第三人称表述出来的,好像一个画外音,一直在描述碧奴的经历一样。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貌似理性和客观的描述使碧奴身份中的神性在哭泣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直到最后惊天动地的一哭。

三.时间与空间的剥离。

在《碧奴》一书中,作者没有给出故事发生的明确时间地点,而是运用后现代的手法,把故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在时间上,苏童把历史置换为一种“非历史”的因素:时间非常模糊。文中出现的“刀币”、“信桃君”、“衡明君”似乎映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但又无法确定。空间上,苏童只给出了一个从南到北的大概方向,“翻过那些山岗,一直向北,穿越七郡十八县,便能走到大燕岭去”。但这种时空的剥离又不是完全的剥离,岂梁修长城的大燕岭,恰恰印证了敦煌残卷中的记载“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的燕山;那个“死了三天,臭鱼烂虾也掩盖不了他尸臭”的国王,在历史中似乎也只有秦始皇。但《碧奴》中的秦始皇在一出场就死了,和碧奴没有任何交集,这和孟姜女哭长城里的秦始皇又是不同的。

此外,苏童还建构了一批符号化的人物形象:供贵族狩猎骑射的鹿人和马人,是动物化了的人。连主人翁碧奴都似乎是一个寓言式的精神符号,一只灌满了泪水的葫芦。这些形象的设计使整个故事富于魔幻色彩,让读者无法确定故事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四.人性的回归。

小说中,爱情是碧奴千里寻夫的唯一理由。岂梁是桑树,碧奴是葫芦,葫芦藤是要缠绕着桑树的,“岂梁不在了,什么都不在了”。岂梁到大燕岭去了,她的灵魂也被带走了,她要千里寻夫,把自己丢失的魂找回来。与其说碧奴寻找的是岂梁,不如说她寻找的是自己的灵魂,她要找回这个灵魂来补全一个现实中残缺的身体。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讲述则是出于对贵族阶层的礼制、礼仪文化传统颂扬——杞梁妻拒绝郊吊;后来演变成范喜良逃役,新婚被抓,孟姜女千里寻夫,突出的依然的封建礼制下的贞女形象,都是与人性无关。

在北上的途中碧奴所遇到的一些善良的人:那个语言冷漠但心存同情的驴车夫、不愿连累碧奴的刺客少器、十三里铺善良的农妇……,他们都是冷漠社会中人性的表现。大燕岭是一个神圣的所在,随着距离大燕岭越来越近,碧奴神性的逐渐增加,碧奴眼泪所带来的人性的光辉也越来越大,周围的人也越来越人性化一些。由此可见,碧奴千里寻夫,寻找的不仅是自我的灵魂,也是对人类的灵魂——人性的追寻。

五.结论。

苏童的创作,在80年代一直被批评家和当代文学史家视为“先锋派”的力作,后来又普遍认为他90年代以后的创作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和“新现实主义”的表率。而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发现《碧奴》的叙事借用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距离消失。《碧奴》的故事虽然主人翁是碧奴,但叙事主体是没有的,整个小说像一篇旁白,又像一个梦境。在小说中作者也没有设定什么特定的教育目的或者理性目的,碧奴的出发本来就具有疯魔的表征。所有的经历也都奇幻而不近真实,故事发生的时空都被陌生化处理。而对于碧奴,苏童感慨“:我试图递给那女子一根绳子,让那绳子穿越两千年时空,让那女子牵着我走,我和她一样,我也要到长城去!”,这样在叙事上就使《碧奴》讲述的距离感消失。综上所述,在《碧奴》一书中,苏童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解构、人物形象的身份重设、时空的陌生化和对人性的追求,完成了对孟姜女传说的颠覆,重新建构了一个碧奴神话。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

摘要: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深远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但文学不同于历史,历史也不同于文学,二者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并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关键词:文学;历史;历史小说。

一、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后现代主义是源自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潮,西方社会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不尽相同,其哲学思想和社会背景千差万别。然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代园林的确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在丰富了我国园林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造成了当代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多元化风格并存的格局;同时也向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代表了某种设计思想,而在于其转换一种视角看待园林的过去和未来。中国是有悠久传统历史的文明古国,后现代主义景观建设绝不是要抛弃传统和不考虑中国的背景。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将后现代主义园林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运用到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基础的园林实践设计中来,形成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方法,以指导园林实际工作。要注重在延续中华历史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及富于个性与创造性,注重人本和大众意识。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解剖和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思想,并引入符合我国国情的园林设计方法,实现中国特色园林之路。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摘要:关于《上海中环线道路的景观设计及其养护管理措施分析》的景观设计:为了中环线的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进言,同时给类似环线景观设计以启迪。并借鉴上海市已建成的环线交通景观的经验,从交通安全、视线景观、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环线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一个良好的环线景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绿色链接优势,以人为本,将环线景观和周边景观有机的结合,使环线使用者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受益。

关键词:中环线;道路景观;生态效应。

引言。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同样,道路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三大空间即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各个空间的组成要素,对城市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道路的带状环境特点更能直接地反映城市的面貌和城市的个性。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网络组成部分的环线高架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安全的特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国际大都市上海,为配合高速增长的经济,路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地面空中立体运行,继内环、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沪青平高架、沪闵路高架等多条城市高架道路的相继建成,4月,上海又在五角场打下了市区交通中心枢纽——中环线的第一根桩。本文拟从高架道路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上谈一点个人意见。

1中环线道路特点。

中环线以高架为主,路口采用立交,局部采用地道,为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和辅道相结合的工程型式,其设计车速为80km/h,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其位置位于内环、外环之间,是上海市的路网“三环十连”的重要骨干网络,其意义毋庸讳言。同时,也会出现车流量大、噪声大,废气多、粉尘多。

作为一条处于内、外环之间的市中心区的环状高架路,不仅要作为道路骨干网络,更要作为上海市的一条绿色项链,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作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都是以人为本,同样,在中环线的景观设计中,人的要求是首先要得到满足的。

(1)平视或俯视对中环线高架路和地面道路沿线景观设计要求。高架道路为全封闭的快速车道,根据人的视觉形象感受,高架下的地面沿线景观对高架司乘人员的快速通过,只能展现其连续的视觉画面。在长达70km的中环线上,除了城市的特色建筑和人文景观等以外,绿化景观就成了其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受绿化的吸引时间更长,而高速行驶给人带来的需求应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有统一性的韵律变化的视觉享受。让人的感觉如同进入一个展开的剧情,很自然的感觉到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能体会多个不同的“剧本”间的不同的风格。而根据人在观赏事物时眼睛集中于一点上的持续时间在高速行驶运动中很短的这一现象,地面景观的画面流畅是设计的关键。70km长的中环线应分成几个不同阶段,这样才能让观赏者在赏景时能经常保持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从而展现上海的城市美景,但是同时要让视觉在持续的兴奋中有一个缓冲空间,休息空间,避免因长时间的持续的视觉兴奋而引起眼睛和精神上的疲劳[1]。在具体设计应用中,这个空间的设计可采取在地面沿线用疏林式草坪作为过渡。在每一个路口之间采取不同的设计样式,但整个中环线又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可用文化、色彩等作为基调来进行统一。人们在统一中感受到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到一种基调的统一,而不觉其杂乱无章。通过各个路口立交之间的不同景观的演变,使高架上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同的高架路段,增强了高架路的形象识别功能。

(2)地面仰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根据人的视觉心理特征,长时间仰视容易引起人的不适应,但仰视却能让人调节自己,改变自己的视觉状态,平抑兴奋点,并且能够通过仰视引导人们视线的转移[2]。在中环道路景观设计中,高架路的垂直绿化就成了人们仰视景观的焦点。除了高架路本身需要用垂直绿化材料来软化硬质的道路和立柱外,通过高架立柱间空间序列点的景观组织,也能吸引人的眼光,如采用壁画等形式。垂直绿化材料一般采取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等,如能考虑应用常青植物,效果更佳。作为既是高架路上平视景观,又是地面路上仰视景观的高架路两边的种植槽,因其生长环境条件差而使之难以发挥作用。多年来,上海园林科研部门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栽培试验选择出黄馨、粉蔷薇等多个适宜品种,近期又选择出木本的红刺梅,已在高架路上种植。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象将在高架路上实现。

(3)高层俯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作为贯穿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骨干网,中环线的整体景观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路网的使用者,它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要为沿线的居民和行人服务,也要为居住在沿线高层住宅的居民服务,所以,中环线的景观的俯视效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考虑市区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对其赏景的要求。在具体应用中,可以用植物造景等方式来进行图案的组合、立体造型等,同时在景点的布局中,应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来考虑景点的位置。

2.2中环线景观节点设计中环线横跨市区多条道路和杨浦、虹口、闸北等多个行政区域,中环线的景观作用不仅在其自身,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对所跨行政区域所属的不同风格的景观进行协调,通过中环线的有效连接,各个景区将更加和谐统一,各景区之间也不会出现生硬的过渡。这样,所有的景观都在中环线的串联下,形成以中环为主线的动态、连续、多变的城市系列景观带。在中环线上,规划中的道路立交、大型绿地、和一些重要景点等都应成为中环线上的景观节点而进行重点设计,这也是中环线上系列景观的高潮部分。景观节点应能起到一种宣传作用,一种提升市民文化的重任,所以应有一种文化贯穿在这些设计中。园林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也应把它好好的利用起来。北京一位资深专家在引用“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后这样说道:造就一流的园林的必要条件,应该是创造园林的文化能力和社会对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应该强调发扬中国园林创造景观,特别是创造生活的优良传统,才是提高现代园林艺术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建园的实质内涵。因此,通过这样的景观营造,中环线沿线的园林景观的生命力就会更加长远。

2.3中环线沿线景观功能设计中环线的高流量车流,必然带来大的噪声污染和废气、粉尘污染。而在城市的道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一些措施来有效降低这些污染,如防噪墙的设置等。但植物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随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和粉尘飘浮在空气中,只有在植物的相应功能器官的滞留和吸收下,才能使沿线的空气更清新。植物在降噪方面也功不可没。也可利用一些植物对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敏感性作为监测手段来对中环线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辅助监控[3]。中环沿线在植物布局上应做到乔灌花草地被相结合,以期营造一个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式生态植物群落。以上海的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有效形成一个相交融的大生态系统,发挥其景观功能作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严玲璋教授在《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一文中对植物群落的结构、演变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一个合理、稳定、外貌美观的植物群落对于一个地方环境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4]。

2.4利用人们参与大自然的天性进行植物布局现在的园林景观都反映比以前漂亮,但是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如何达到视觉上的享受和人们心理上愉快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如何把设计者的创造美的环境和协调人们美的心灵这两方面有效地统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享受自然的天性,而不是通过设计创造了美,却把欣赏美的主体——人拒之于外,只有人们亲身参与到大自然中,人的爱美的潜意识才能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从而更好地让人们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这些方面考虑,则要求在设计中应多选用那些上海乡土树种,对人们特别钟爱的树种可以在考虑整体景观的设计时多加配置,并将之和周围的景观进行协调。著名景观博士俞孔坚教授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一书中,提出了“反规划”的概念,在提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一大景观战略中,就提出要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利用和培育[5]。

2.5地道出入口景观设计中环线在一些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了地道,地道出入口有一些光线特点:从非常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处时,由于暗适应,人们起初什么都看不见,而从暗处进入到明亮的环境处时,由于明适应,人们也会因为非常刺眼而无法立刻看清周围的物体[6]。因此,为减弱光线对人的影响,在中环各地道出入口周边应栽种高大乔木,并考虑太阳角度,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过渡变化,增加适应时间,从而降低了光线的变化对行车产生的不安全影响。对于中环线高架下的地面景观,因其完全受到上方高架路的遮挡,不能受光,不能接受雨水,这样在植物布局上只能选择耐荫植物,其实,在这些段面上,可以结合下沉式的花坛蓄水池,在花坛上面用小的湖石或其他石头做成假山,使其高度不影响行车视线,并可用小型的潜水泵让水从假山上流下,为高架下增加了一个活动的景观。

3中环线景观后期养护管理。

中环线建成后,在长约70km的沿线将增加46hm2的绿地,大量绿地的增加,极大的丰富了中环景观,也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绿地建成后的养护管理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以后制定切实的养护计划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3.2提高绿化成果保护对市民进行长期、成长性的环境教育,让他们了解区域的环境议题和相关知识,会对市民的参与有积极的作用,在中环线的绿化管护中,可以让附近的居民参与建绿、护绿,进行认养,对人性天性自私的心态要正确的理解并加以合理的利用。

3.3中环高架上绿化浇灌方式改革高架浇灌方式工作难度大。如用喷灌和滴灌可能更好,一能解决植物的水分需要;二能防止植物因高温而受损,三能通过水管上的雾化小喷头,增加高架路上的空气湿度,改善高架环境,而且雾化小喷头同时开启时,将形成一道壮丽景观。如市区世纪大道;四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迪克逊(美).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第二版)——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约翰.西蒙.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1。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1。

历史学论文范文

摘要: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立繁荣发展,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永续发展更是离不开对历史人文的传承和创新。

在物质文明日益繁荣的今天,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对历史人文进行传承,把历史文化当中优秀的成分充分的吸收过来转换为可供现代化的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已经成为时代的焦点。

高校的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直接体现历史文明和对历史文明更为具象的表达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融入历史人文内涵,不但可以增添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性,而且还符合现代大众的欣赏习惯,并且可以吸引特定的人群,可以说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以及环境艺术作品实践性和艺术性的提高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词:历史人文;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学;传承。

艺术设计是决定创意产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能够实现我们“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对艺术和设计教育的改革与高校艺术教育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必须与时俱进。

环境艺术设计之所以不同在于是以环境的本身为前提依据,以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共同实现,使得艺术设计达到最高的境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它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环境艺术实践活动与人类改造世界和影响自己周边环境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这一系列特征出发,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在历史人文的熏陶下进一步发展。

下面笔者将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出发来具体研究历史人文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的融合。

一、高校教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1、教学模式的僵化。

目前的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而很多教师都习以为常的按照美术教学的模式和思维来进行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加之受到美术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学生对于平面二维设计、电脑特效的设计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立体的思维能力。

这些就造成了教学课程的单一化、形式化,使得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走向了“形式主义”或者“装饰主义”的弊端,十分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这样的课程设计缺少对学生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的学习研究时,会因为综合知识尤其是历史人文知识的匮乏而无法对设计任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表达。

2、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多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虽然借鉴的国外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但是却与实践严重脱节。

很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只是在教室中进行,并没有深入的接触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课程,与实践脱节就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缺乏生命力。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多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很少鼓励学生或者带领学生进行艺术调查。

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造成了“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

二、历史人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的融合。

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历史文化浓郁的环境之中要将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历史人文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并与大环境想匹配的艺术设计作品;另外,也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古来的建筑中的经典的部分有机的结合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

2、人工环境的融入。

在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尤其是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要特别重视富有标志性的建筑的设计。

这种标志性的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帜。

这种建筑物的设计要和城市的发展背景、历史文化、人文特征和现代化发展的特征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人们看到建筑物就可以想到自己生活的城市的与众不同。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辅,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新思维,并对授课的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可以适当的压缩理论课程的学习,加大对专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感知能力,实现艺术设计的创新。

三、加大历史人文对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

高校的教育只有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深入的研究具有本民族文化才能够不断拥有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

基于民族文化立场的设计需要结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并借以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呈现出来,从而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在目前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具体探究了历史人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的融合;第三部分具体阐述了应该如何加强历史人文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不断吸收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长久繁荣和发展。

作者:刘静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1]雷洁清,秦海东.历史人文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j].艺术百家,(27).

[2]李霞.综合性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18).

[3]程静.历史人文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j].飞天,2013(23).

[4]王瑶.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究[j]林区教学,(02).

[5]江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野下————实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包装世界,(01)。

[6]侯爱萍,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

历史学论文范文

该校历史学研究生教育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高校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在博士点6个,硕士点8个,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21名。中国古代史学科拥有何兹全、黎虎、晁福林等著名学者,在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华民族史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国近代史学科拥有龚书铎、王桧林等著名学者,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世界史学科拥有刘家和等著名学者,在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专门史学科现有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外关系史三个研究领域,在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理论与方法、华北区域社会史、环境史、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等方面,有学术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历史文献学学科在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考古与博物馆学学科近年来在我院发展较快。本学科招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历史教育学科招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教育硕士(历史专业)研究生,面向具有3年级以上教龄的在职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

(二)南京大学。

该校的历史学专业中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历史学、考古学两个本科生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7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7个硕士点。该系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多名海外著名教授以及访问学者先后在此讲学交流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举办了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史、当代台湾研究、英国史等国际学术讨论会。现有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23人,讲师5人,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江苏省“333”工程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4人,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尚有博士毕业待评职称5人,其中1人为美国杜客大学博士、1人为日本京都大学博士、1人为日本九州大学博士。中青年教师有90%以上曾到美国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意大利进行长期或短期访问,仅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一年以上者即达8人。就业情况良好,在国家外交部、安全部、新闻机构、高校研究所、部队等单位,都可看到历史学系学生的身影,他们工作勤恳、认真踏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现任国家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和国家档案局局长杨东权就是该系的杰出系友。

(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中国古代史:实力绝对强大,从先秦到明清,每一个断代都很强,但最突出的要数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两个方向了,不仅有周一良、田余庆、吴宗国这样的老前辈,还有阎步克、荣新江等一批后起之秀。当然先秦方向在有了朱凤翰加盟以后,实力也不容小视。世界史:同样是学术上的'圣殿,其中最具实力的要数世界中世纪史、欧美近现代史。马克尧、高毅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良师。当然,愿意接收挑战的同学可以选择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这个方向,这绝对是一个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好课题。中国近现代史:这是北大一个相对的弱项,但也不乏茅海建这样的名角。而且该专业良好的分配前景加上北大这块牌子,相信对每个考生来讲都是不小的诱惑。

(四)复旦大学。

该校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获得优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耿淡如、田汝康、金冲及等长期在该系任教。现有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20名,副教授26名。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该系为国内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该系教师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180余部,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史学理论与中外史学史研究、中外文化史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研究等领域颇有学术建树。该系始终以教学与科研并重,强调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专业基本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四年学习,学生素质普遍有较大提高,适应能力强,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秦汉史、隋唐史、明清史、中华民国史等断代史;美国史、日本史等国别史;拉美史、南亚史等地区史;古典文明研究、欧洲社会经济史、世界文化史、第二次大战史、20世纪世界史、中国经济史、历史文献学等专门史;还开设史学论文写作、旅游文化、专业外语、方志学等。毕业去向都比较理想,各级科学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出版社和报刊等媒体,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部分毕业生可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五)南开大学。

19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20世纪代初期,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梁启超来南开大学讲学,在历史班授课,著名的《历史研究法》一书,就是在其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1994年,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历史学科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目前,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下辖20个专业,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历史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全院下辖,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涉及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含:拜占庭学)、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四个研究方向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史近两届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人中,有四人的博士论文在美国用英文出版,在美国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国内的世界史研究机构中,这是仅有的,可以说,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几乎涵盖了从断代史到地区国别史的各个方向。

(责任编辑:卜范龙)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经济法的启示论文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知识本身参与着这人的理解,而不是单纯被理解的对象。多尔提到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特点时,阐述了知识的不确定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知识系统的非线性化性等特点。这对科学真理、绝对权威等观点形成挑战。其理论基础具有深刻的反本质主义和怀疑主义倾向,直指西方自启蒙理性以来所形成的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为我们对法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肤浅的理性主义与狭隘的科学主义等不足,提供了批判和反思理论视角。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就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目的、教学关系和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第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的,要从理性思维转向生活存在性思维西方启蒙运动对于人的理性理解是:作为理性的自主的人,能主宰世界、摆脱宗教迷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传递法律知识,培养理性思维的人。法律知识不容质疑,课本中知识被认为普适性的、最权威的理性存在,它不以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所转移。教师拥有知识而取得权利和地位。传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的,就以追求更多理性为目的,通过合乎规律的严密的教学行为,将学生培养成熟悉法条的理性化的“完人”。“完人”的观念在斯塔迪许眼中,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以理性思维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思维,通过严密的合乎规律的,体现控制和征服的本质教学行为,培养理性的人。经济法课程中有大量的成文法内容,要理解立法者对法条的立法用意及思路,表面上看经济法课程教学似乎适合理性为代表的教学思维。后现代主义却认为理性话语体系包括了极权主义和知识暴力,它对现代主义的理性权威、理性至上提出质疑。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是交互作用的理解性产物,通过情境建构而生成。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视角判断,案例的分析结果不会是理性的客观的唯一存在,而是带有主体的价值、情感和差异性。典型情况是同一类型案件法院会有不同判决。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晒工资单被辞退案,法院认为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因为未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所以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该规定若符合民主程序呢,类似案例无锡中院以违反“同工同酬”认定公司规章制度中的“薪酬保密”违法。而上海二中院的一起截然相反的判决,认为双方应受薪酬保密制度的约束。这样,劳动合同法中的法律条文不应理性主义视角,当作权威的、普适性的、客观存在的知识,而应随情境从多角度理解。同一案例的分析往往带有主体的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福柯观点认为:一切知识都可被修正、质疑、甚至推翻,因为知识作为建构的产物,都不过是基于对个体的一种解释或假设。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中,法律知识不能被视作等待占有的对象物。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在生活情境中的建构,对知识不能有机械的、割裂的价值认知。后现代主义教学目的就是培养有价值、情感的、懂得生活、能者生存的人,即由科技理性思维转向生活存在思维。用生活存在思维解析经济法教学目的,使人从法律条文理性冰冷的世界中解放,进入具有真实情感、价值和态度的社会生活情境,成为一个活泼生动的实在者。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的,能寻找到被理性淹没的教学本意,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会生活的人,经济法课程独有的贴近社会生活特质,使教学能视为一种生活本身的存在。

第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关系,要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性思维教学关系即所谓师生关系。经济法的成文法条,从现代理性影响下的知识观角度,可认为法律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成文法条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这种知识观对教师课堂的权威寻找到合法基础。教师处于支配和控制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关系中具有话语霸权,而学生则弱化为课堂知识接受的机器。经济法课程有其特殊性,学生对于陌生法律条文的理解往往是一片空白与茫然,师生双方容易“主体一客体”两极对立,形成对象化的思维模式。在此模式中,师生关系成为简单的课程知识传递与接受关系,现代主义的机械控制观要求学生接受教师权威,课堂教学背后丰富的人性被掩盖或扼杀。教学关系中对象性思维主体一方的教师,会集中关注学习较好的学生,那些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被教师厌倦或无视,成为所谓的“边缘人”。这种现象在高职院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尤为明显,因生源的关系会产生部分“边缘人”,他们听课精神涣散,对枯燥的`法理解说无法集中注意力。边缘人在福柯的眼中就是被社会生活所排斥和忽略的人。这种课堂师生关系危机重重。后现代主义否认知识的现代理性特点,包括知识的权威性、绝对性、客观性、静态性等,认为知识有多重特点,体现在情境性、建构性、不确定性、多元性、动态性等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知识权威合法基础的质疑,影响了教师权威的存在。经济法课程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条文内容常常发生变动,如公司注册资本及缴付方式的几次变动,可以看出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存在。死背“知识”,掌握“知识”,随着经济法律法规的变动,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客观知识权威与科学真理的解构与去中心化,教师不能再霸占课堂的话语权,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存在,师生是平等的生命个体,从而解构了教师对于学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使得师生关系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性思维。在关系性思维下,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打破了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师生基于不同主体各自的特征,以各自的学识经历,在生活与教学情境中相互融合、对话、碰撞,实现对意义的建构,人精神的转变,对知识形成共识。在关系性思维中,课程是我们与知识相遇的不同情境,师生相互之间是一种共生性的关系,教师的原有的权威被解构,改变以教或学为主体的方式,尊重师生等同的主体地位。多尔提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建立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课堂。关系性思维中的师生关系是内在的、有机的,不是彼此分离的、非构成性的,要把握主体之间的能动建构性,要构建经济法课程师生课堂的新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多尔从生物学世界观的视角,提出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并不断自我完善。高职院校同一专业高职班与中职班生源差距很大,作为教师要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独特体验。关系性思维强调通过对话互动,淡化学生与老师之间固有的定型化概念,教师的身份随对话互动的过程而变化,答疑解惑时是一个教师,双向交流时又是一个聆听求知者,师生共同对求知探索的过程负责。所以,在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性思维看来,经济法课堂里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课堂教学就是相互讲述、聆听,特别是针对案例分析,不再刻意追求教师的绝对权威,案例本身有不同解读,师生更多是一种理解和沟通,承认课堂研讨交流的多元结果和尊重差异的存在。

第三、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要从控制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现代主义知识观预设了科学知识的绝对性、自我确定性、存在性,以此赋予真理以权威、高贵性和优先性,知识权利的分享是自上而下的、压抑式的、单一的线性传递过程。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系统,控制是维持系统存在的必要手段。经济法课程若在这种知识观支配下,其教学过程必然是谋求控制的过程。由于法律法规等知识目标被事先所预设,课程教学只是师生完成预设目标,掌握法律知识的一个简单的机械操作过程。教师的工作只是一个封闭的控制过程,就是使教学精确高效地完成预设目标,排除一切混沌、干扰和不确定因素,师生在此过程中皆成为受知识控制的机械对象。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下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的过程。转变性的自组织导致远离平衡状态的发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该结构包括了自组织、开放系统、非平衡状态三个条件。在普利高津看来,在平衡或接衡的系统中,转化性变化不会发生。当开放系统失去平衡状态时,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能达到或维持自身结构稳定。系统通过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转化,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系统的自组织能自行修复或更新。现代主义排斥复杂、混沌等不确定因素。后现代主义却容纳了“适量”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不平衡性、无效性、耗散性。经济法教学中案例富有的疑问性、干扰性、能赋予法律课程以丰富多样性及存在意义。多尔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框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可改变我们的观念,即学习依赖个体的自组织能力,而不是教学的直接结果,课堂教学该从灌输走向师生间平等对话,使得知识的吸收成为的一个建构与理解的开放性过程。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下,经济法教学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案例的解析,总是通过不平衡、平衡化、相互作用、交互作用而主动实现。多尔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因其不断变动及不确定性,使得师生在课堂必须通过交往对话,来实现“信息协调”。经济法教学过程作为开放自组织系统,其良性运行及优化离不开“干扰”的诱因。案例教学在不同的思路干扰下,答案处于不确定与混沌状态中,自组织在远离中心时发挥着不断转化的作用。这种转化体现为无序中的有序。学生通过这个学习过程,获得对于意义的建构和法律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经济法课程内容的自我创生。教学中,传统的刺激———反应模式的教学因其控制性与乏味性而被课堂抛弃,转而运用强调多尔认为的隐喻的、基于生活场景的案例教学方式。自组织发挥作用就是基于干扰、问题和混乱的出现。这理论推广到经济法的案例教学,因课程富有的疑问性、开放性、启发性和生产性,能使学生创造地加入到与自己、教师以及文本的对话中,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新的理解。史密斯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过程是一种对话式的舞蹈型课程,是一种自由开放之境界里的游戏艺术。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学过程观,使得课堂不再被作为接受预设知识、实现预设目标的机械生产过程,由此打破了理性主义控制模式的主导,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由控制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实现经济法课程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3]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经济法的启示论文

当代文化的精英主义抑制了大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重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而后现代文化消除了对种族、等级民族的歧视,关注弱势群体,讲究人人平等。因此,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许多图书馆降低了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文化一味的追求理性知识和真理,其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否成为精英、能否成为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限制了人们的个性和主体地位,遏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每个人都循规蹈矩,不能大胆的提出疑问,严重忽略了人文关怀。图书馆是传播知识和科学的重要工具,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从这一层面来说,后现代文化在认识上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图书馆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经常会有许多权威专家的一些理论和所谓的真理被质疑,这是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而怀疑能引起人们进行更深的探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图书的流,从而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强调差异性,否定统一性,同时反对思想上的独断性和封闭性。让群众开放、宽容、杂色的对待中国文化,这才是图书馆的应尽的职能。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能够超越现代主义,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场地是人们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人们选择优化环境、建设园林的宗旨是想要为自身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休闲的场所。所以场地作为现代园林设计里的核心要素,伴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环境要求,也变得愈加重要,它所需要提供的也不仅是多样化的体验感,在现代化的风景远离设计里,它还需要和气候特色相互配合,创造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开放式空间。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设计出适合当地的场地,必须结合气候的相关特点来开展规划等。比如说,如果身处温度较高的地区,那么在场地方面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减轻温度带来的不舒适感,增强人们的正面体验;如果身处日照时间长的地区,这方面就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得到更多的阴影面积,从而创造适合休闲、娱乐的空间;如果这一地区的风环境特征特别显著,那么设计中尤其需要着重针对风来进行考量,可以利用它来达到相应的特殊效果,也可以通过结合以及引导风的走向,设计出场内独立小气候。

3.2布局设计。

通常来说设计中常用的园林布局规律多种多样,有的是通过美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要素之间的配合和构造。但是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关注了美学方面的因素以及基于人的功能体现,还有最为核心的一点,是体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必然要求。气候是影响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需要着重从它入手来进行相应的布局规划等。比如说在沿海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海平面升高的情况,风口地区需要考虑到怎样通过设计来改善大风环境。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还得研究气候作用在不同的地形地貌的问题,怎样通过现实地形来进行相应的布局和规划因此风景园林不但能够成为优化生态环境的区域,还可以变成展现区域性特色的独有标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

3.3种植设计。

这是在整个设计里面最为核心的方面,园林主要的成分就是植物,它占据园林的较大面积,并构成了园林的主要景色,还是建设“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由于地球变暖的整体问题,种植设计需要达到减轻这一问题的任务。从微观层面来说,种植设计可以体现不同地区的植物差异和特色,如果没有总体性的思维,则会导致设计上的同质化,不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特点。风景园林种植具有相应的优化城市环境的特点。按照相关数据显示,在天气炎热之时,城市绿地中的温度相比马路路面来说,要少八至十六摄氏度,而树荫之下的温度则比裸露地面少三至五摄氏度,南京的一些监测数据显示,公园里的湿度高于城市,道路两旁的数目可以增加湿度。而且,较好的园林种植设计不但可以引导改变风向,还可以使风速降低。较好的设计还能够让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可以净化空气。比如说一个拥有较好植物设计的区域,它的含尘量比一般的街道要低得多。这种设计还能够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施展,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种植设计像影帝也体现了不同区域的风景特色等,气候以及地理地貌则是代表了地域特色的两大要素,因此在设计现代植物景观中,应该着重适应这两个要素,依照它们的特点,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总的来说,把握气候的影响来进行种植设计的考量,既可以达到优化宏观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可以打造地域性特色景观。

3.4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建筑从古到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考虑到人的使用、气候的特征等方面问题。这种辩证关系在建筑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利用资源环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清楚地论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岭南建筑空间明显地体现出了气候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在园林景观中的园林建筑,同样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分析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有利于营造本地的地域性的建筑。如果从气候的角度着手,建筑在设计上应该要考虑建筑内舒适气候环境的营造和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形式,风景园林中建筑的朝向、布局和间距,适应气候的建筑的构造设计,以及适应气候且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等,诸如此类都是在设计里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只有通过和气候相适应的设计,才能够让建筑真正体现其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实用的空间。

3.5水景设计。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里,水景不但是它的最突出的设计元素,而且还需要担负起生态方面的责任,特别是目前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干旱效应,急需利用水景来进行气候的相应调节。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针对水景的设计就显得尤为紧要。它不但需要承担起风景园林里休闲、亲水等基本功能,还需要承担调节气候的功能。例如说在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城市的发达使得建筑物密集林立,水景方面需要考虑到减低热岛效应的功能;在甘肃等较为缺水的城市,水景能够有效调节空气湿度。所以针对水景的设计不光要考虑“形态”,更应该进行认真的推敲,应该考虑不同地区的水源情况以及气候特征。

4结语。

文章重点论述了气候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展开讨论了气候产生影响的园林布局、场地、种植、水景、建筑等方面的设计。文中通过探讨气候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此为接下来对具体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经济法的启示论文

历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其根本的基石就是历史学自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历史学的科学性一直是以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为依托,以同样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建构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加固。”[1]但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客观中立性”进行了猛烈地解构和挑战。

一、历史学的客观性。

沃尔什曾经将历史学的客观性称之为“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重要的而又是最棘手”[2]的问题。王学典在《述往知来》也说道,“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是个弹性概念,具有量的而不是质的属性”[3]。在《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沃尔什认为所谓的历史客观性就是“每一个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人都必定会加以接受”[4]的东西。沃尔什对历史客观性的看法是以他对什么是历史事实的认证为基础的。而历史学的客观性概念,实际上借助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客观性的重要条件,乃是人们的普遍同意。”[5]我们永远无法要求历史学像自然科学一样客观―――从同样的材料或证据出发,按照严格的实验操作或是推理过程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由于历史具有流动性、易逝性和不可重复性,因而历史的客观性则比自然科学要复杂得多,如果以“人们的普遍同意”为尺度的话,历史学简直没有客观性可言。同时“,历史资料的残缺性、不完善性,历史过程自身的未完成性”[6],也使得历史学的客观性变得扑朔迷离。但历史本身确确实实存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及是否能够知道它的存在,所以历史学当然又有自己的客观性制约。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只有在一种弱化了的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

历史学长期以来建立的“客观性”、“求真”的形象,虽然具有真实可信的内核,但从总体上看,其实只是一种在追求客观性的强烈意志支配下的主观愿望,只是一个被夸大了的关于客观性的神话。“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认识的主观性贯穿于历史研究工作的始终”[7],历史学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约束主观性的程度而言。“历史认知活动的媒介、主体和方法的客观性,就决定了历史认知活动的客观性及其程度”[8]。“在最直接的意义上,客观性即非主观性”,“消除主观性因素是历史认识客观性分析的基本思路”[9]。而要做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在现在看来,是史学家学术良知的一种衡量尺度。同样,我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也是从不同层面上考虑的,例如“历史事实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解释客观性的要求”[10]。但是要做到以上几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史学研究中,我们期待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进而我们在此之上探寻更高层次的主体性。

历史学客观性的基本保证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由批判性的检验而确保史料的可靠;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要在研究过程中剔除个人的和主观的因素,而保持严格的中立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古往今来许多历史学家都极力强调历史学的客观性,比如西方的“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传世之作《历史》中指出,“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11]。

19世纪后期,法国史学家古朗治演讲结束之后在听众的欢呼声中说道:“请不要为我鼓掌,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12]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当代西方五花八门、流派纷呈的文化思潮中异军突起,以其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詹金斯曾说“:后现代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是应时势的需要,贵族的、资产阶级的和左派的理论家们,在诸多领域内所不得不进行的重新评价,其评价的基础根植于更为宽广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变迁之中。”[13]“从本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激进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挑战和反叛。”[14]他们抨击历史主义和其关注的重心―――人,认为“历史不是以直线形式展现,历史要经历变化无常的危机、混乱、中断”[15]。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作者本人主观构造出来的。它取消了是否存在客观现实以及历史著作是否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实的问题,而提出历史学家的叙述文本就是现实。当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符号的史料文本去理解、推断历史事件本身的时候,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学者质疑史学客观性的根源所在。而这种质疑又可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学知识背后的权力支配,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二是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根据其创作活动的特点,视之为一种语言游戏;三是将历史文本化,贬低作者,抬升读者,从而突出主观解释的意义。”[16]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詹金斯、怀特在内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们都不否认‘过去’的真实性,他们否认的是过去和对过去的叙述之间有任何的联系。认为任何试图揭示‘过去’真相的做法,都没有认识论上的保证”[17]。因为历史学家所要发现的东西,只是“某一过程的界限,某条曲线的转折点,某种调动运动的位置,某一摆动的界限,某项功能的极限,某一循环因果性不规则的瞬间”[18]。

三、后现代主义为史学研究提供新思维。

纵观历史学的发展,作为族类记忆和国家记忆的历史在突破了神权限制之后得到了与其他科学一样的学术地位。历史学不再是耶稣基督的时间表,而是在科学的英雄主义引领下向着人性和理性前行的精神火炬。但就以美国历史的编写为例,实质上是存在一个建构历史框架的思维指导,“美国人必须自创,即团结意识,一整套民族象征物、活跃起来的政治热情”[19]。

正是因为这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关注的是精英人物和主导人群,而很少关注普通的社会大众,这让人们误以为历史的编写和推进没有或者很少有客观性。“后现代主义正是这一情景中西方文明内部反思的产物”[20],“以对工业经济时代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全面解构和颠覆为特征”[21]。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更加广泛更加细致,洞悉了历史背后隐藏着的权力关系,学术研究呈现出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生活也进入了史学家的视野。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促使读者透过文本寻找历史背后的真实,从而突出了主观解释的意义。

其实“后现代主义最为核心和最为有价值的地方,或许不在它颠覆既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不在于它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而在其批判精神”[22]。但这种批判精神并不能无限的放大,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陷入癫狂、无助、虚无的状态。因而在批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尺度,例如“坚持史学研究中客观性标准”,“在历史研究中恰当运用史学工作者的主观力量”,“把握好史学客观性和主观性二者的合理度”[23]。那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历史是否有一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24]。在我看来,后现代历史学应该承认的这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是―――历史学并不是“任意虚构”。由于人类目前的认知条件和能力,“纯粹客观的历史认知只是一个神话”[25],所以历史学的客观性其实处于一种弹性状态中,它有一个伸缩范围。但是“人类社会有寻求真实、了解真相的愿望,这正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26]。

从另一角度而言,不论后现代主义怎样去摧毁现代史学的客观性基础,后现代主义还是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标准立于其背后。“后现代主义没有给历史研究提供成体系的框架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批评的眼光、质疑的态度、开阔的视野以及对角度审视问题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原因所在。”[27]最后它给我们提供了大写历史背景之下的小写历史的新思维。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选址和建造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营造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持续理念逐步兴起,所以在设计上如何搭配气候特色打造更好的环境,得到了大众的瞩目。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城市居民区、开放区域相关的微气候研究,而且出现了不少设计方案;但是在园林方面,虽然大众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植物对气候的改良方面的有效影响,也不乏一些具体的实验探讨,然而在园林设计上很少使用这方面知识,所以,目前针对园林微气候的相关探讨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2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构成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段(月、季节、全年或数年)天气的平均统计。它由作用于这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性质等长期相互作用决定。

2.1温度。

温度是否适宜,在评判风景园林是否能够成为绿色的、安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温度超过了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不但不方便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游玩,让人产生感官上的不适应,更不利于工作等的有效开展,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应的风险。所以。绿地设计的是否优秀,温度方面是一个考量的核心因素,优秀的设计可以冲扥发挥绿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从微观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和它之外的城市范围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温度落差,从宏观方面的话,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绿肺,直接产生了调节城市气候情况以及提升居住幸福指数的作用。

2.2太阳辐射。

这是影响各个区域的自然气候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使用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辐射,提供给人们舒适的感觉。反过来说,温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较多的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怎么样有效地利用风景园林的调节能力来改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阳辐射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度也非常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位以及相应设计会导致辐射强度的差别,它的'表层温度以及室内的居住感也会受到辐射的较大影响。这种辐射如果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外表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物室内的整体温度以及舒适度,使得居住的直观感受变差。太阳辐射对于人们身处风景园林敞开的区域时的感受也有较大作用。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大众进行相应的休闲、游玩或者娱乐时,会感到过于炙热而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切的室外活动都不能让人感觉舒服,这样的话,就破坏了风景园林本来应有的、给大众提供休闲环境的设计初衷。

2.3湿度。

大气环境方面的湿度情况是导致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湿润状态的主要因素。它指的是年降水量高过蒸发量。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人们感受到冷或者热,这种因素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景方面的安排以及设计。如果是处于干旱气候下,因为水景的蒸发量较多,想要达到使人感觉舒服的程度的话,就需要设计较大范围的水景。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设计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存在相应的不妥之处。因此,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水景设计。

2.4风。

风不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安排。比如说,为了使较大风力的风不会对人们游玩和娱乐造成影响,那么在设计中,植物的排布需要达到相应的隔离以及减慢风速的作用。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园林建筑的分布。总体说来,建筑的所在不应该位于某个地形的最高处,因为最高处需要承受的风力一般是最大的,也不应该建在山谷里,这是因为山谷中的风力太小,导致建筑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循环,造成空气的排放难、不新鲜等问题。

法史学论文

希望整理的法史学论文:论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基本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摘要:是职务犯罪中常见的、多发的一种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财物,进行权钱交易的犯罪,其实质反映了权力和金钱之间的对价关系。当前,这种犯罪给我国反腐倡廉、严惩的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成为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更对打击该犯罪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既遂与未遂界定的标准。

是一种故意犯罪,与其他故意犯罪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不同作用,完成犯罪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而出现了既遂、未遂等犯罪形态。刑法理论上,以犯罪人的行为是否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来区分行为的既遂和未遂,既遂犯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未遂犯是面对自己无法克服的阻力,被迫停止犯罪或者使得犯罪未能够完成。

按照我国刑法学理论的通说,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别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犯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备是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唯一标准。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处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犯罪或者使得犯罪未能够完成。对于导致行为人未遂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仅指客观情况的意外变化,有的学者认为还包括有碍犯罪既遂的主观因素。笔者认为一般可以将“意志以外的原因”定位在与行为人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志相违背的界限上。

的一般构成要件可以分析为若干方面:首先,在客观上基本要求: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因此,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一切财物。另外,对人而言,其所追逐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用价值。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权钱交易的行为。最后,在主观上是故意实施的利用职务行为与收取贿赂交易的故意行为[1]695-696。

二、既遂与未遂标准的学理判断。

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一般都认为,存在未遂的犯罪形态,但由于的客观构成要件较为复杂,对于该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划分标准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有若干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存在下列观点。

(一)承诺说。

收受财物型行为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索取财物型行为人完成索取财物的行为,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在收赂的形式下,只要人作出利用其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贿赂的承诺时,即构成既遂;在索取贿赂的形式下,完成索贿行为即为既遂。其主要理由是:行为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或实施向他人索取财物的行为,均侵犯了的客体,破坏国家的廉政制度。

行为人收受了他人财物或索取了他人财物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以人是否实际收赂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只要人收了人的财物,无论其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均构成既遂;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收受人财物的,属于未遂。

(三)谋取利益说。

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只要人为他人谋取了私利,无论其是否已经索取到他人的财物或收受了他人的财物,均构成的既遂;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构成的未遂。

上述观点主要是基于对构成要件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不同看法,这几种观点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承诺说以侵犯的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作为理论根据,单纯地以承诺行为的法律属性为出发点,去探求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这种做法显然无视的客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存在收赂和索取贿赂两种形态,其客观方面表现为收受、索取贿赂和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求行为人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可。如果行为人先承诺,承诺以后未来得及收赂就案发,这种情况完全符合犯罪未遂的特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