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案例18篇)

时间:2023-11-01 10:20:40 作者:纸韵 2023年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案例18篇)

教学计划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安排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阅读教学计划范文时,请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思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轴

1.经历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关于轴对称现象的一系列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

2.在画、折、剪等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感知、认识、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学习的价值。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

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纸、剪刀、彩纸。

1.情景引入帮小蝴蝶画出镜子里的另一半。(练习纸)。

2.观察、比较(媒体展示)仔细观察原来的一半和你画的那一半,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对称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3.猜测、验证如果把完整的图对折,请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媒体演示:重合)(板书:重合折叠,合在一起)。

1.尝试分类(媒体出示数学城堡里的物品,并抽象出各种图形)小组合作分类。

2.交流、验证阐述分类依据,验证分类结果。

3.揭示课题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4.认识对称轴。

(1)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直观演示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2)小组活动:寻找另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反馈、媒体演示)。

5.独立判断。

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皇冠图、茶壶图、盘子图以及禁止符)。

1.观察、辨析观察,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寻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对称轴,完成练习。

1.欣赏、感受媒体展示“爱心”、昆虫、乐器、千手观音、建筑、京剧脸谱、中国结、剪纸,体验对称美。

2.设计、创作运用轴对称原理,自主设计、创作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1.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小蝴蝶会带回去什么?

2.延伸从各个角度观察生活中的雨伞,寻求新的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4.67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15150。

除数550500。

商()()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

(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11.7÷2.6=4.54.48÷3.2=1.4。

3、练习:书上24页的作业。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测试题

一、我会填。

1、钟面上一共有个数字,短针是()针。

2、你早上大约()时起床,晚上()时睡觉。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10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5、两个加数都是10,和是()。被减数是17,减数是7,差是()。

6、20里面有()个十。

二、我会选。

1、()时整,时针和分针完全重合。a、3b、6c、9d、12。

2、分针指向(),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a、3b、10c、12d、15。

3、11时后1小时是()时。a、8b、12c、10d、11。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测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在下面的()里填上“+”、“-”号。

3、在()里填上“”“”或“=”。

4、用竖式计算。

二、基本知识。

1、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3、笔算加法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位加起,个位满十,向()位进1。

4.笔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位退1,在个位上加()再减。

5、比18大6的数是();比35少10的.数是()。

6、淘气看一本84页的书,已经看了19页,接下来应从第(20)页看起。

7、在32、64和13三个数中,()-()=19。

答案。

三、基本经验。

列式:

答:爸爸今年岁。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陆续教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以及千克、克等质量单位,本单元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较大的质量单位吨。

千米和吨都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个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他们对这些单位不够熟悉。因此,教学千米和吨,首要任务是体会千米和吨,感知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建立1千米、1吨的初步观念。教学千米与米、吨与千克的进率及简单的换算,也是让学生联系已经认识的米和千克,体验千米和吨。学生是否体会了千米和吨,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检验,一是能否联系实际,举身边的例子说说1千米大约是多长、1吨大约是多重;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里正确使用千米和吨。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第44~46页教学千米,第47~49页教学吨,第50~55页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认识千米、吨的线索和活动。

首先,在现实的情境里引出千米和吨,让学生感受它们都是较大的计量单位。第44页的四张照片上都有“千米”,配合这些照片,教材中说: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学生从照片和文字说明中,体会了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第47页的三张照片中,物体很多、很重,教材指出:计量比较重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在引出吨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它是较大的计量物重的单位。

然后,寻找千米与吨的生长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千米和吨。在引出千米和吨以后,需要知道1千米是多长、1吨有多重。教材选择100米为生长点,既感知千米,又带出千米与米的进率。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想想10个100米是多长,接受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这样1千米=1000米就很自然地得出了。100米作为千米的生长点,它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对1千米的感受。多数学校都有100米的跑道,在课前要带领学生在跑道上反复看看、走走,对教学千米是有好处的。教材选择100千克为吨的生长点,从1袋大米100千克,推算10袋大米1000千克,体会10袋大米的重,意义接受1000千克就是1吨,感知了吨,带出了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扩大感知背景,继续体会千米和吨,积累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校里的跑道,一般是一圈米、250米或400米,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里跑道一圈的米数,推算几圈是1千米。一个小学生的体重25千克,推算40个小学生的`体重是多少;一棵白菜1千克,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1桶水重10千克,多少桶水重1吨;2块砖重5千克,多少块砖重1吨。这么多的推算,都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载体,通过40名小学生、1000棵白菜、100桶水、400块砖都重1吨等事实,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与1吨。如果学生对其中某种物体感兴趣,记住多少个这样的物体长1千米或重1吨,他对千米和吨的感受就清晰而深刻了,而且不会忘记。

2.在应用计量单位时,进一步体验单位。

教材三次安排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的练习,第46页第4题是选择长度单位,第49页第5题是选择质量单位,第50页第1题是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综合应用。在这些题里不仅使用本单元教学的千米和吨,还使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选择单位时,要加强对单位的体验。对于熟悉的物体,学生很快能说出应该选择的单位,如小华的身高132(厘米)、一个苹果重(克)。要让学生体验如果选了其它单位,将会闹出多大的笑话。如果一个苹果千克,那么这个苹果要许多人抬着吃;如果小华身高132米,那么他有20层楼那么高。对于不熟悉的物体,可以用筛选排除的办法,寻找合适的计量单位。如1筐稻谷45(),如果用克作单位,这筐稻谷只要用手轻轻一托;如果用吨作单位,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搬不动这筐稻谷,于是选择千克作单位。

解答实际问题,也有助于体会千米和吨的应用,从而丰富生活经验。如计量河流、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卡车的载重量、鲸鱼等大型动物的体重,要用吨作单位。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计量单位的感受也会深刻。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千米。

“了解千米”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走看看”。通过走100米要多少步和多少分钟,推算走1千米的步数和时间,借助步数与时间体验1千米的长度。还组织在离开1千米的地方大声说话,试试能听到吗?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了这些数据和经验,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估计1千米。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9加几》的教学设计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1、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2、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一、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3)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轴

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

活动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对称的图案和各种现实生活中有关对称的实例,作为教学时互相交流的资料。

一、看一看:

1.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3.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议一议。

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做一做。

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2.弄清楚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的,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有没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能重合的特征。

小结: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对于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较清楚,但是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较难掌握,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上课的气氛较好。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认识年、月、日。

教材。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多媒体各年份的年历卡。

1、填空。

1时=()分1分=()秒。

1时=()秒240分=()时。

1分25秒=()秒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教师根究学生的回答内容,板书:

一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229天或28天。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巩固。

3、记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小学三年级第六单元数学知识点

1、口算乘法:

(1)能从具体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3)能完成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笔算乘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算法(包括不进位的.、一次进位的、连续进位的、有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并能用估算结果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4)在正确掌握运算顺序的前提下,能正确完成包含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5)能解决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探索规律的习题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1.47与33的和,除以16,求商,列式为()。

2.750减去25的差,乘20,求积,列式为()。

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求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列式为()。

4.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288÷3=96(个)表示()。

288÷4=72(个)表示()。

288÷3÷4=24(个)表示()。

1.

2.

441+285=726726÷2=363综合算式。

1.直接写出得数。

40+80×5=6×8-24=。

11×6×100=70÷2+84=。

654-0÷78=900÷3×2=。

54×20÷27×0=12×3÷12×3=。

125×8×0=0×45÷9×123=。

2.计算下面各题。

146+180÷95×(400÷8)。

230×3-490(240÷5)×6。

4.3辆卡车共运480箱。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整理复习》设计。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学、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9页中找到答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整理复习》设计》。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练习巩固。

练一练,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基本练习。

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

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六单元《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15~117页。

【教学目标】。

1备惺苌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

2本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备惺苌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

1.开门见山,指出学习课题:对称。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情况。

4.全班交流。

抽代表在全班交流,有不同的发现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现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认识还是个别认识,如果有个别认识,应说明是谁认识到的。

亮”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2)抽代表全班交流,相互学习。

在解释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认识。

(1)书上第117页第2题“做墨渍图”。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许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19页练习二十第1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原因。

五、通过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方便。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

六、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

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漂亮,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知识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它。

实践活动: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23~124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称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测量、计算等知识的能力。

2.经历测量、计算、设计、选择方案、探讨交流等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渗透审美教育,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的教室(或参观其他教室)。

1笨唇淌。

教师:同学们长时期在这个教室里学习,想仔细看看它吗?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情况。

学生独立观察后向同伴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2苯涣。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觉得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教师:想不想美化我们的教室呢?(想)。

教师:怎样美化我们的教室呢?

二、获取美化教室的相关信息。

1笨词。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醒学生可看书122~123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2苯涣。

教师:对呀,怎么办呢?大家想想办法吧!

教师:你的意思是说先分组,再每一组负责美化一处,对不对?

教师:大家认为呢?

三、分组设计美化方案。

1比范美化的处所。

以自愿组合为原则,个别学生由老师协调安排,然后协商定出每组负责美化的处所。

2碧教置阑方案。

以组为单位探讨美化的方案。动手测量前强调分工合作:谁测量,谁记录,怎样计算等。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测量要准确。

设计方案时,提醒学生:可参考书上提供的信息,也可参考自己在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提醒学生可看书122~123页,从而获取相关信息。

3.提出购买方案。

包括在哪里买、单价、总价、质量怎样等都应作出具体建议。

4.写方案。

让同学根据自己的购买方案,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写出方案。

5.交流、点评方案。

其他同学点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设计方案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可修改。在自评、同学评、师评中渗透美育教育、环保教育、消费观教育,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体验创造的乐趣、合作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四、修改、完善方案。

教师:刚才展示了方案,交流了方案,想调整修改吗?

给出时间让他们修改。如有不想修改的小组,可让他们检查方案,看看有无算错的地方,以便及时纠正。

五、小结。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之后提出课后建议:看看自己的家里需怎样美化,给父母提出美化建议;看看居住的小区或小院需怎样美化,给居委会或邻居提出美化建议。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沟通旧知,建立联系。从树上摘苹果,课件出示苹果树图,看谁摘得最快?

600÷627÷3240÷8160÷43)99)37。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沟通旧知,建立联系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2.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生: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课?42÷2=。

4.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小棒的方法,摆好42根小棒,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出示图片:

生:口算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植树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书学的信心。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探索竖式: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第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树立选择最优方法的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p20做一做。

2、请你当小法官,别判错。

14221。

2)283)694)84。

2684。

890。

89。

00。

3、买作业本:小红去买了3本同样的作业本,一共花了3元6角,每本作业本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好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同学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学生已具备知识点是二年级已经会求两位数的近似数,已经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加几百几十。.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教材习题。

提问:这里接近200的有几个数?其中最接近200的是哪个数?小结:估计时看实际情况,有时候是需要估到整百,有时候需要估到几百几十。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a、求准确数解答问题。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b、估算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c、阅读教材。

d、教材投影板书,师生一起进行书写格式的训练。

e、做一做。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96+226<441200226196+226<441200230小结:和例题比较,例题是尽管把数据难看小点,和还是大于441,所以座位不够。做一做是尽量把数据看大点做比较,结果和还是小于441,所以座位一定有多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8的教学内容《归一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情境图,画出数量关系,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因为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或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模型的思想。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答疑引导法;数形结合法。

(一)导入新课

1.一个面包4元,我要买8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先出示: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

谁能算出来?为什么不能算出来?

预设:缺少一个条件。

再出示(一个水杯8元)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超市图片,引入情境

a: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个盘子18元,要买8个盘子)

b: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c:抽学生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2.课件出示题目:3个盘子18元,我要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3.质疑:要买8个盘子,能直接算出来吗?

(三)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1.独立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这道题能一步解决吗?如果不能,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写出算式。

3.完成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你是怎么画图的,怎么列算式的。

【学情预设】

预设1:画的实物碗的示意图。

预设2:画圆圈图。

预设3:画线段图。

1.展示圆圈图。

师:你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意思吗?他的这幅图有没有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表达完整呢?那你对他的图有没有建议。

师:那你能说一说他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2.展示线段图

师:为什么每一段都画的同样长?你能在题中找到对应的话吗?

教师相机提问:18÷3=6(元)求的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呢?

学生:问题要求8个盘子的价格,所以必须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

3.教师相机将学生的意图总结成板书。优化解题思路。

师:结合图示,怎样能表示清楚题目所要求的问题呢?

生:(板书)

18÷3=6(元)一个碗的价钱?着重提问!

6×8=48(元)求多个碗的价钱。

师:我们把一个碗的价钱也叫作“单价”,8个碗叫数量,最后算出的是“总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方法?

预设: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18÷3×8

=6×8

=48(元)

师: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这件事很重要!

师: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4.(反归一)想一想: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学生自主解答。

(2)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分步列式)。

18÷3=6(元)

30÷6=5(个)

预设2:先算出一个碗多少钱,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师:为什么18除以3要加小括号?(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也就是先算18÷3,而18÷3在右边,所以要加小括号。)

对比一下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学情预设:

生1:相同点,第一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个碗的价钱。

生2:不同点,求总价要用乘法,求单位数量就要用除法

(四)拓展延伸

对比

1.课件展示对比两个问题的解法。

讨论提示:4人小组讨论。

a:仔细观察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

b: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

2.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课件出示。(2-3人说清楚即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种问题所用的解决方法的区别)

3.总结: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第一步,先算出1份是多少)

课件出示: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

预设:知道了3个碗是18元,但不知道一个碗的价格,都是要先算出一个碗的价格,才能计算后面的问题,这就是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问题。

预设: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6是多少?是求“总价”。而第二道题是在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是求“数量”。但不管我们要解决 什么问题,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4.买6个碗需要多少钱?

生1:一个碗6元,6个碗36元。

生2:3个碗可以看成“一份”,6个碗就是有这样的2份!所以18+18=36元。

预设:着重点出“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些。

(1)一个碗6元,买9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一个碗6元,买1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3)一个碗6元,买2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4)一个碗6元,买10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预设:无论条件如何改变,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碗多少钱”,我们就可以求出9个、10个、20个、100个……甚至更多个碗需要多少钱?(知道了“1”,就能知道更“多”)

(买到的碗越多,总价越多,但不变的是什么?单价、一个碗的价钱)

(五)检测达标

1.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分别抽4名学生上台投影汇报自己的做法。其它同学做裁判。

(1)和(2)哪个题最好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接着,如果让我们算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让我们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用除法计算。

2.把一个、一条,一天看做一份,就是先求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数学上常说的归一问题。(板书:归一问题)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电脑课件。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推理的结果:淘气、笑笑、小明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哪一项。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足球航模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

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小明说:“我们三个人分别吃的是其中的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有吃桃子”。

妈妈说:“我没有吃葡萄,也没有吃桃子”。

它们分别吃的是哪一种水果?

葡萄草莓桃子。

爸爸。

妈妈。

小明。

爸爸吃的是:()。

妈妈吃的是:()。

小明吃的是:()。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下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

让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做p87页第1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4、指导学生做p87页第二题。

课件出示本题情境图,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