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鱼的梦(优秀15篇)

时间:2023-11-30 15:30:45 作者:雅蕊

教案的编写可以借鉴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习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大班教案吗?下面是一些值得一看的范文。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鱼游》

活动目标:

1、愿意意听音乐或教师的演唱做小鱼游戏的动作,学习小碎步。

2、借助对金鱼的认知经验,尝试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鱼游戏。

3、初步学习按规则游戏,在与教师个别身体接触的过程中增进师幼儿间的情感。

活动流程:

一、幼儿观察模仿过的小鱼游的样子。

二、小鱼游水的视频。

1、出示电脑小鱼游水的视频,激发幼儿学习小鱼游的.兴趣。

(1)教师:看谁来了?

(2)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欢迎小鱼,向小鱼问好。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教师:小鱼是怎么游的?谁来学一学?

(2)幼儿回忆观察过小鱼游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教师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地模仿学习。

(3)教师引导幼儿教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鱼游。

(4)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教师唱歌曲艺——2句为幼儿伴奏。

(5)教师幼儿幼儿学习小碎步。教师:小鱼在池子里是怎么游来游去的?

(6)幼儿尝试行进间做鱼游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强调:小鱼游得轻轻的,快快的。

(7)幼儿听教师唱歌练习做行时宜间小鱼游戏动作,教师提醒幼儿找空地方“游”

3、游戏:小鱼游。

(1)教师:小鱼今天要和妈妈做游戏,让我们听听鱼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唏歌词“我要捉住你”。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

(4)教师用鱼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鱼宝宝,快回到池塘里去吧!

4、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提醒幼儿做小鱼游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提醒被促住的“小鱼”和“鱼妈妈”抱抱。最后,幼儿做小鱼游的动作出教室。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狼》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在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活动准备:

1、各类打击乐器(铃鼓、沙球、撞铃、圆舞板)人手一件。

2、录音机、韵律活动磁带歌曲《走路》、《麦当劳》、《母鸭带小鸭》。

3、幼儿熟悉乐曲《理发店》。

活动过程:

1、伴随音乐《走路》入场。

2、韵律活动《麦当劳》。

3、复习歌曲《理发店》。

4、学习用击掌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1)逐一学xx—xx等节奏型。

(2)幼儿尝试用击掌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为乐曲伴奏。

5、请幼儿根据节奏型。歌曲情境选择乐器。

(1)幼儿自由讨论。

(2)根据乐器特点选择。

(3)所有乐器合奏(是否好听,不好听怎么办?)。

6、将节奏型与乐器匹配起来。

7、根据乐器制定节奏型的符号。

8、根据符号用不同的符号演奏。

9、听音乐根据符号伴奏。

10、教师小结评价。

11、结束活动韵律活动《母鸭带小鸭》。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理发师的神韵和动作,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一些表演内容,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给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理发,这样能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在游戏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还有一些挖掘的余地,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师幼互动显得很自然。同时,我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能创编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动作中,和大家分享。

整节活动幼儿都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参与进来,和教师的选材是分不开的。选取了幼儿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职业作为切入点,幼儿感兴趣,自然能全身心的投入进来,学习歌曲中又采取了游戏的形式,幼儿能始终保持情绪,学习效果明显。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都要选择些孩子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也更加主动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b:我看到树在摇摆(手臂挥动)。

幼c:我看到小鸭子在叫,这样是哭(做擦泪动作)。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幼:第1、2、3格是空格,没有小图片。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4)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提示幼儿在小图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贴进1、2两格,学唱1、2两句。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幼:把小花鸭抱起来。

引导幼儿贴第3格,连唱1、2、3句。

(3)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幼:啦啦啦。

引导幼儿贴第4、5格,连唱第1~~5句。

(4)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6、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7、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听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遍。

8、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活动总结。

大班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歌词的理解上,我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讲述和理解歌词,通过幼儿对珍珠被及摇篮曲的描述中,不仅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记忆、歌词的理解,也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了歌曲宁静、优美的意境。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

2、若干乐句(幼儿人数的3倍);

3、人手一个头饰(上写有一个小节的乐句);

4、唱名1、2、3、5、6的小卡片;信封等。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2、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秘密。

二、玩一玩。

幼儿戴上乐句头饰,随着音乐找与自己拍子相同的乐句。

三、听一听。

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不同拍子的曲子,并分辨三首曲子的拍子。

1、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2、幼儿互相交流。

四、编一编。

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唱名及拍号,编出自己喜欢的乐句。

五、唱一唱。

幼儿自由互相唱一唱自己编的曲子。

评析: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狼》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abc结构。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一段、ppt课件、老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入场。

二、初步感知音乐:

”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请你从音乐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乐里的这个游戏,小羊在天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第一遍)。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师:“你们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吗?我看见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现出来了,张老师也找出来了,而且我还把它画了出来。”

三、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师:“请你告诉我,我画出来的这个游戏什么颜色是老狼,什么颜色是小羊?”

2、师:“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着上面的游戏图来听听音乐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手中的小红点点来一起听哦。(第二遍)(边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

3、师:“这下听出来老狼和小羊了吗啊?”小结:原来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戏图谱分析角色:

1、师:“小羊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欢快)老狼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样?(凶猛、吓人)。

2、听音乐看着游戏图谱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玩一玩。(第三遍)(师幼一起做动作)。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师:“这次我们用口型和动作来表现音乐,不发出声音哦。”听清楚什么地方师小羊,什么地方师老狼?(第四遍)(师幼无声表演,感受两种不同音乐)五、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1、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们做游戏,不被老狼发现(提示小羊不乱动,不让老狼发现)老狼转身的时候小羊要变成木头人哦,不被老狼发现。

2、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独特的幼儿——鼓励幼儿变成不同的造型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第一次:教师当老狼,孩子们当小羊(面朝听课老师们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当老狼说晕了晕了的时候,两两相抱的小羊不会被老狼抓走。(第七遍)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活动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梦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梦”,初步唱出歌曲的优美情绪与意境。

2、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并创编歌曲替换词,尝试用简笔画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创编的成功感及抒情歌曲所带来的情趣与氛围。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图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一盒蜡笔;音乐磁带;已学会唱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唱摇篮曲开始导入过渡语:“听着优美的摇篮曲,有些客人都做梦了,它们的梦就藏在一段音乐里,一起来听听”

二、学唱新歌:

1、听音乐弹奏一遍,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3、再听老师唱一遍:“还有几张卡片,他们也想来加入,请你们仔细的听,看看他们要放在哪里?”请幼儿上来对应摆放图片,要求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如:小草的梦,绿绿的。

摆好后一起听音乐读歌词。

4、一起看图唱: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听着音乐,来唱一唱吧!

这首歌有个名字叫“梦”。(出示字卡梦)练习对唱,重点提醒幼儿注意听清前奏,用优美的声音来唱,注意那里唱的比较响亮。

(1)老师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

(2)请一位孩子和大家对唱。

5、取掉部分图片,逐步加难练习唱歌曲。

(2)我多拿掉一些行吗?那我们再来(取掉宝宝、天空、小草四张图片),现在能唱吗?

(3)如果我把图片全拿掉,你们能唱吗?

(4)小朋友你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

三、创编歌曲的替换词:

刚才我们唱了他们四位的梦,还有谁也会来做梦,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1、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鼓励孩子进行交流。

2、个别说,教师示范简笔画:把想的画出来,在右边涂色做个标记。

画满四个就一起唱一遍。“变成了一首新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四、替换歌词并练习歌唱:

1、把一位幼儿的作品拿出来,这是xx小朋友的,我们一起来用优美的声音来唱唱他的梦吧。

2、替换上另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集体唱。

3、拿着自己的图唱给客人老师听。

回家可以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现在把你编的梦唱给好朋友听听吧!

五、延伸活动:

继续提供纸笔,鼓励孩子创遍自己的《梦》的歌词,并唱给同伴听。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大班音乐教案与教学反思

1、通过欣赏乐曲,知道乐曲的名称,初步理解乐曲的内容和性质。

2、对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有所认识。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创设内蒙古大草原环境(包括草原背景图及若干匹可抽拉的马)。

2、录音磁带:开飞机音乐、《赛马》乐曲。

3、民族乐器:二胡。

一、开飞机进活动室。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内蒙古大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玩,我们开着飞机去吧。

2、指导幼儿看图。

二、初步欣赏乐曲《赛马》。

1、欣赏第一遍乐曲《赛马》后提问。

师:小朋友,听出来是一场什么比赛?(幼:是骑马比赛)对了,是蒙古人民在举行赛马比赛,你们是从哪里听出来是在赛马?(幼:有马跑的声音、有马叫的声音)。

2、听故事、看图片欣赏乐曲《赛马》。

教师边讲边操作活动教具:各位观众,赛马比赛开始了。现在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枣红马,马背上的小伙子很得意。后面一匹大黄马追上来了,骑马的还是个小姑娘呢!多勇敢!加油呀,后面又有一匹大马追上来了,比赛越来越激烈。观众有的喊加油,有的跳起了舞。比赛继续进行着,快到终点,马儿都不愿落在后面,使劲跑,看,枣红马一大跨步过了终点,它高兴地叫起来,向大家报喜!

3、由“马叫”引起幼儿对二胡的兴趣。

三、介绍二胡,分段欣赏,感受乐曲的内容及性质。

1、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特点。

师: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它是用木头制成的,有两根细细长长的叫弦。右手拿的叫弓,弓毛是用马尾做成的,弓一拉一推就会发出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用二胡模仿马叫的声音)听,这又是什么声音?(教师通过拨弦模仿马跑的声音,让幼儿了解“拨弦”。)。

2、教师用二胡现场演奏《赛马》。

3、分段欣赏乐曲《赛马》,了解各乐段的不同内容及性质。

a教师演奏第一段。

提问:这一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讨论)。

小结:第一段音乐的速度很快声音越来越响,好象比赛开始了,很多马从远处跑来。

师:小朋友,你们会骑马吗?现在老师来演奏第一段音乐,你们来赛马,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让草原上的'马也跑起来,比一比哪匹马跑得快。(要求按音乐节奏做动作)。

b教师演奏第二乐段。

提问: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好象看见了什么?(讨论)。

小结:第二段音乐速度比第一段音乐慢,很优美、抒情,好象看赛马的观众在喝彩、送奶茶、拍手、跳舞。

c教师演奏第三段。

提问:第三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这段音乐好象讲了些什么?(讨论)。

小结:第三段音乐的速度更快,比赛更激烈,快到终点了,马儿飞快地向终点跑去,最后,取得胜利的大马高兴地叫起来。

四、区别三段音乐,巩固感受音乐的结构性质。

师:听,这是第几段?为什么?(放录音)。

五、通过身体动作的表演进一步感受乐曲。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举行赛马比赛?好,我们一起骑上马,比赛马上开始。

在音乐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很荣幸有机会观摩xx幼儿园优质课展示课,感触很多,收益颇多。听了育苗幼儿园王雅琼老师的《有趣的节奏》这节课,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1.入场的形式很新颖,像是在表演节目一样,老师插着一对翅膀说,小朋友们,带着你们的梦想跟我一起飞翔吧,小朋友就从两边随着音乐做动作入场,表演。表演后小朋友搬好凳子坐下。

2.导入,老师说,小朋友们,你们把梦想跟大家分享吧,分享完后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有的小朋友说想当英雄,保护地球,保护森林,,有的说当老师,教小朋友学本领等等,然后老师就说自己的梦想时做一名魔术师,你们想看我表演魔术吗,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3.老师表演完之后,问小朋友你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小朋友说一个,老师就揭开一个动作图,然后小朋友就看动作图学习动作。学会动作之后老师又说了,小魔术师们,你们知道吗,这些魔术动作里还藏着节奏呢,让幼儿把节奏图和魔术动作图配对。把找到的节奏图放在动作图的旁边。

配好对之后就学习节奏图的不同标志,它的节奏图都是用左右手画的,认识之后小朋友自己拍拍节奏,老师指导。学会之后老师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拍一遍,然后再配上音乐徒手表演一遍。徒手表演完之后又问,你们想当表演家们,看,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军鼓,拿上乐器拍一遍,然后配上音乐演奏。

最后,老师和小朋友合作,小朋友伴奏,老师来表演,教学自然结束。

发现了。并且老师都是以表扬激励为主,比如,不怕困难的小朋友时最勇敢的。表演得不错嘛。把头带上,显得特别精神。

小朋友的表现也很棒,语言能力发展很快,比如老师问:你看到老师做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就说,从四面八方找魔法,大班的孩子就会说成语了,而且孩子的表现力也很强,很大方,不拘谨。专家也说了,孩子们先看老师表演,老师的表演不是为表演而表演,是为后面的节奏,让孩子们看老师的动作而表演,跟我们以往的音乐课先听音乐,再学动作不一样。为了让孩子记住动作老师配上了语言。第二遍做的时候让孩子记住做了哪些动作,出示帽子图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老师跳舞蹈的动作,培养孩子的表现力是我们艺术领域的目标。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孩子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

这时我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幼儿自己对歌曲、舞蹈和各种音乐游戏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体验。这种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结合我园开展的《如何促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的教研活动,更好的贯彻《纲要》精神,我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动力,它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所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对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第一环节:猜谜语时有的同学反应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别的学生还没有理解谜面。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熟悉这一种动物的特征,我又故意问了猜中的同学是怎么知道谜底的,学生便列举了这种动物的特征。老师出的谜语猜完了,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猜谜语。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悉了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我力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个性,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主动性便得到培养。二、以游戏贯穿始终。

二、以游戏贯穿始终。

幼儿为十二生肖排序;再选十二名学生来做“生肖火车”的游戏。总之,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观整堂课,能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

当然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又如课堂缺少一个评价,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是好的等。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动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运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具有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狮、大象)接着播放flash课件,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老师称大王”“大狮子很害怕”“蚂蚁扛树”“大象没力气......“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

反思: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二是学念学唱儿歌,感受韵律。当我出示图谱边念儿歌边贴出儿歌中相应的事物时,就让幼儿为我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幼儿学念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体念、个别念等,念时边引导有节奏地拍手念歌词。

反思: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反思:部分幼儿由于在中班老教材中接触过这个歌曲,一下子就说出了小鸟儿游泳在海洋里,小鱼儿飞在蓝天里。而其他的幼儿也能都感受并理解颠倒国的世界中的颠倒。并学着把歌词填进去。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临近毕业,小朋友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有好多话要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特别是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歌曲《老师,老师再见了》中,充分体现了小朋友的心情和情感。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我们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

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激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敬爱、依恋之情,个个表达要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小学生。幼儿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1、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2、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

在这节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对活动很感兴趣。在教师出示图谱的时候,因为图片有点小所以导致坐在后面的幼儿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师在与幼儿讨论设计动作的时候应该多问问幼儿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自导自演。我觉得通过这节活动幼儿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对这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有所把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去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并且多去发展幼儿的情感、知识技能和积极的个性。

大班音乐教案与教学反思

1、感受乐曲旋律与音乐变化,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景。

2、尝试用合适的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朵造型和蝴蝶飞舞的姿态。

3、会适时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幼儿已经初步掌握《花儿与蝴蝶》的舞蹈物质准备:不同颜色的手腕花、音乐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感受理解音乐,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儿与蝴蝶",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游戏、表演。

一、复习舞蹈,引出主题

花园里有好多漂亮的蝴蝶,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呢。我们和蝴蝶打个招呼吧,红蝴蝶在哪里?红蝴蝶在这里;黄蝴蝶在哪里?黄蝴蝶在这里。绿蝴蝶在哪里?绿蝴蝶在这里。

小蝴蝶还记得我们一起跳的蝴蝶舞吗?我们再来跳一次吧!

二、提出创编要求

2、个别示范:谁愿意来试试看?手掌还可以怎么做?

3、自由尝试:除了手的'不同造型,还可以放在手提的哪个方向呢?请你做做看,一会请小朋友来表演。

三、理解乐曲情境,表现网蝴蝶情景

2、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怎样可以网到蝴蝶,把手举起来网就打开了,手放下来网就关上了,试试看。

6、集体表现:这一次请你们一起来,请哪一种颜色的蝴蝶和我一起玩呢?红蝴蝶吧,红蝴蝶请进来,蝴蝶网快拉好。

四、完整表现,感受乐趣

1、鼓励幼儿和同伴在音乐声中完整表现花儿和蝴蝶——让我们重头开始,耳朵挺好,哪种颜色的蝴蝶要来钻网哟!

2、选出小组队长,进行指令——刚才是我发出的指令,你们能自己说说指令吗?请同样颜色的蝴蝶聚在一起商量,选出蝴蝶队长。

——队长选好了,让我们把蝴蝶网拉起来,队长请到中间来,哪一队先来游戏呢?用什么办法?(黑白配)好,哪一队赢了,哪一队队长先来发指令。当老师做出"嘘"的动作时,请队长到中间来黑白配。

3、完整几次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发出指令。

五、自然结束让我们回到教室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跟随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首次进行铅笔屑贴画,显然幼儿的兴趣很浓,能跟着老师的讲解的方式,进行卷的练习,但是平时幼儿缺乏这个尝试,所以卷出来的铅笔屑经常会断,不够完整,而做出来的蝴蝶也不是很漂亮。同时,因为铅笔屑相对比较小,使用油画棒添画蝴蝶的身体部位就比较难,以后还是要准备一些彩色笔,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小鱼篓》音乐教学反思

【案例描述】。

那天我正在教一首新歌《小乐手》,小朋友都在投入地唱着、跳着,表现很好,李洋一个人趴在桌子上玩,我看他也挺可怜的,就笑着温柔地说:“李洋,你乖一点,宋老师送你一样东西玩。”于是,我就顺手拿了一个小铃(一件打击乐器)给她,告诉他怎么敲,并示范了一下。李洋拿到小铃后开心地不得了,两眼发光,马上敲了起来。一开始,他是乱敲的,可当我弹起《小乐手》时,他居然能和着音乐敲起了节奏,而且敲的.很不错。我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的。我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夸李洋聪明。只见李洋也露出了笑脸,很兴奋的,因为像他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得到称赞的。老师和同学真诚的笑脸给她带来了快乐,同样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快乐,这堂课上得特别开心。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惑: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唱谱、打节奏、听音程……又叹息孩子的悟性怎么这么差,教了好几遍,总还是似懂非懂。我们是否想过其他的原因呢?孩子是无辜的,他们需要的是音乐的源泉,而非枯燥的乐理、技术;他们需要音乐给予的欢乐,而非畏惧;他们需要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而非怯懦、紧张。

《小鱼篓》音乐教学反思

前不久的一节课,上了二年级的歌曲《小渔篓》,这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四二拍五声宫调式,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歌曲,歌曲的节奏舒展而有规律,旋律进行以小跳为主,跌宕起伏,生动表现了生活在海边的孩子在赶海劳动中与小渔篓建立的感情,反映了他对劳动的乐观态度。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以不同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编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和表现力。

在导入部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放映了一个动画片的选段,影片中生动的小金鱼、贝壳、海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开始引导让学生听海浪的声音,把学生带入海的意境中,接着我拿着小篓让学生边听歌曲边看我表演在海边捡鱼的愉快情景,学生惊奇的看我从小篓里拿出鱼虾和小泥鳅,他们都兴奋的大叫我也要到海边去,我逗学生说你们想到海边,在路上要过两道关卡,第一关就是要学会歌曲《小渔篓》,因为孩子们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了,并且之前聆听的歌曲为他们演唱做了铺垫,在我们朗读了歌词后,学生们很容易的能开口唱歌,在随后的练唱中,没多久时间,学生便都能掌握的很好了,这比我预想的快得多,在音乐知识顿音记号的演唱时,我巧妙的运用小泥鳅的形态,让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在演唱“姆”这个最后的语气词时,我说小朋友玩累了,歌声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很自然的引导了学生掌握渐弱记号。第二关就是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分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跟着音乐,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拉起小手编创起拾贝壳、踏浪等动作来表演海边的情景,玩的不亦乐乎,载歌载舞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后,我发现在这次教学中依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像是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不是记得动作就不会唱,就是能唱不能演,这还需要在练唱时反复多加练习,并且学生在前倚音的演唱技巧上还有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男生,不能既轻巧有自然的过渡,在这些点上,我还需再仔细的推敲和研究。

总的来说,我认为音乐课并不是简单的弹、唱、跳,年轻教师应当从细节入手,要善于经常总结经验和不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期,我班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主题活动,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我设计了音乐游戏《蝴蝶飞飞》,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并能跟着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能力目标:幼儿合着音乐节奏,大胆创編动作,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本次活动,熟悉音乐旋律,在旋律的节奏做出相应反应。

2、难点:幼儿在律动游戏中的团结协作及交往游戏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三原色蝴蝶手环(红—黄—绿),背景音乐,录音机。

2、经验准备:课前欣赏过蝴蝶标本和图片,观察蝴蝶的基本形态。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分发蝴蝶手环,引导幼儿观察蝴蝶颜色及做岀蝴蝶飞舞的动作。

师:小朋友还记得上次我们的《花儿朵朵》吗?(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做出花开放等姿态的动作)。

师:蝴蝶蝴蝶在哪里?〔带领幼儿做岀蝴蝶飞舞的动作)红蝴蝶飞红蝴蝶飞,紅蝴蝶飞完黄蝴蝶飞,黄蝴蝶黄蝴蝶飞,黄蝴蝶飞完绿蜩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完大家飞(教师边念唱边带领幼儿再次感受蝴蝶飞舞的动作)。

(二)播放音乐,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音乐,把花朵绽放的动作及蝴蝶飞舞的姿态动作试着带入音。

师:小朋友们花儿除了开在身体的这个位置,试着想想还能开在什么位置呢?(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创编动作)。

(三)通过游戏,深入理解。

师:蝴蝶如此美丽,我们该用什么网住蝴蝶呢?我们一起来说一个网住蝴蝶的游戏吧(教师哼唱歌曲的旋律,边带领幼儿做岀蝴蝶网的动作——所有的幼儿手拉手)。

师:那老师来当蝴蝶,你们当蝴蝶网,来试试扑捉蝴蝶吧(教师随着音乐播放开始示范游戏的动作)。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跟你们做游戏的呢?(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游戏规则)。

(四)迁移巩固,幼儿内化。

师:红蝴蝶飞红蝴蝶飞,紅蝴蝶飞完黄蝴蝶飞,黄蝴蝶飞黄蝴蝶飞,黄蝴蝶飞完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完大家飞(教师边念唱边带领幼儿蝴蝶飞舞的动作,同时巡视纠正幼儿的动作,并且慢慢的从游戏中淡化出来)。

五、活动小结。

再次播放音乐,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在愉快的旋律伴随动作,结東本次活动。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音乐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充满热情,情景交融,乐意把自己当成一只蝴蝶尽情地飞舞;明朗了乐曲多段式的形式能听辩出乐曲的每一个乐句并积极的表现。在蝴蝶的飞与落中加深了感观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