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实用22篇)

时间:2023-11-22 18:20:25 作者:笔尘

调研报告需要注重信息的精准性和可信度,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和数据的真实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写作要点,下面是一份精选的调研报告范文,请大家一起学习和分析。

检察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完善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如何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活力的专业化检察队伍显得日渐迫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检察院队伍建设。

供大家参考借鉴。

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不断探索检察队伍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情况如何至关重要。最近我们对xx县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目的在于总结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队伍建设工作,推动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县人民检察院是一个三类检察院,内设反贪wu贿赂局、渎职侵权检察局、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办公室等两局四科一室。现有干警38人、职工2人,其中在职党员32人,占总人数的84.2%;正副检察长4人,党组成员6人,检委委员7人;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6人,主任科员2人,科员20人。检察员职称干警14人,占总人数36.8%;助检员职称干警4人,占总人数10.5%,书记员11人,职工2人,法警3人,分别占总人数28.9%、5.2%、7.9%。

分析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队伍具有以下特征:

1、队伍年轻化,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全院干警及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35岁以下干警14人,共占总人数36.8%,35岁至45岁干警14人、职工1人,共占总人数39.5%。党组成员平均年龄43.7岁,检委会委员平均43.9岁,中层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2.4岁。

2、队伍专业化,文化程度较高:队伍中本科文化程度29人,占总人数76.3%,其中法律本科22人,占总人数57.9%;专科文化程度6人,占总人数15.8%,中专1人,占总人数2.6%。院党组成员中本科文化程度5人,专科文化程度1人。检委会委员中本科文化程度5人,大专文化程度2人。中层领导干部中本科文化程度6人,专科文化程度1人。

xx县检察院坚持以“强班子、抓队伍、促工作”的工作思路,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创优”的良好氛围,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的公众形象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全院干警在县纪委、政法委、人大、信访局均无一人被举报,无一件信访件。近年来,该院各项工作先后20余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的表彰奖励。xx县检察院被省院评为“4321”千名人才工程先进单位、被xx县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xx市院评为监所检察先进集体。渎职侵权检察科被省院命名为最佳渎职侵权检察科,监所检察科先后两次被市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同时有25名干警受到上级检察机关xx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干警李蓉被评为“感动旬邑十大人物”,牛宝玲被xx市院命名为“优秀接待员”,监所科科长樊周卫同志被xx市院荣记个人三等功。检察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维护班子团结。近年,该院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组和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凡涉及全院的重大问题和干警比较敏感的热点问题,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能主动与其他成员通气协商,交换意见,由集体研究决定。党组各成员能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对党组决定的事项,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现任班子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意识强。

2、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近年来,该院在紧抓业务工作的同时,以“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干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刻理解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结合学习,切中主题教育活动怎样促使干警理论素养的提升,业务素能的提高,纪律作风的好转,查摆整改的实效和活动内容的入心,深度思考,采取有效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去年该院爱心捐助、支援旧村改造、交纳“特殊党费”21000多元,展现了检察干警的良好风貌。关于检察队伍建设情况的。

调查报告。

在省政法委开展的人民满意度测评中,该院人民群众满意度名列全市第三、全省第十三名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被县委政法委列为市委政法委的检查点,受到了市委政法委、市院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好评。

3、坚持制度建设,推进机关“精细化”管理。

通过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实行每周一全体干警大会、每周三院领导成员工作学习会、每月一次工作了解会、每季度一次业务工作汇报点评会“四项会议”制度,形成了定期分析研究、推进工作的经常性机制,使全院做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上下同心。

4、坚持从严治检,注重内部监督和管理。

该院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组和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严格落实检察机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bai体系实施纲要》,认真执行《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干警执法档案》、《干警廉政档案》。坚持开展检务督察,开展执法规范化检查,强化内部监督制约,落实“一表三卡”审查制度,加强对干警党纪政绩条规的教育和学习,充分利用警示训诫室、干警违纪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经常性地开展训诫谈话,加强了对干警8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全院干警严格遵守纪律,无办案事故的发生。

5、坚持素质强检,加快队伍专业化建设。

近年来,该院以队伍专业化建设为目标,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计划,从时间、经费等方面制定政策,组织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专升本学历教育、司法考试,利用检察图书室认真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活动,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加快队伍专业化建设。20xx年,在xx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怀支持下,该院新增党组成员2名,检委会委员1名,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检察委员会成员;先后开展了关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网络使用及维护知识的系统培训6次,选派32人(次)参加了省、市院举办的业务培训,有6人通过了全国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的人数占全院干警的18.1%,分别被省、市检察院授予司法考试先进单位,组织奖。

6、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干警文化生活质量。

该院在从严治检的同时,还尽量做到从优待警,坚持政治上关心,生活上贴心,注重改善干警的文化生活质量。对20xx年以来新招录的8名大学生,坚持经常性的开展谈心排忧工作,做到早培养、早加压,促使早独立、早成才;对xx县发生的局部传染性疾病蔓延事件,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措施得力,杜绝和控制了病情蔓延,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积极协调,多方争取,及时落实了检察官津贴和司法警察补贴。在日常工作中,院班子成员还坚持做到“五必看、六必谈”,即在干警生病时、生活困难时、结婚时、亲人去世时、子女婚庆时,必须登门看望;在干警思想波动时、工作岗位变动时、工作出现失误时、家庭出现变故时、评先晋级落榜时、与同志发生矛盾时,必须开展谈心。把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每位干警的心里,以优待赢得广大干警的心,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20xx年该院大力开展检察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设计制作了表现检察文化和旬邑悠久历史、县情特色的浮雕安装在门厅,同时我们精心选材、制作激励警示干警的版牌36面悬挂在办公楼内,用先进文化和廉政提示引导干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检察事业建功立业。院上还组织干警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缅怀英烈、重温。

入党誓词。

检察官进校园关心下一代等活动,参加县上举办的文艺汇演影视赏析全民运动会等活动,活跃干警的文化生活。

尽管xx县人民检察院在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冷静地分析检察队伍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

1、机构设置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该院现在内设的两局四科一室是按照2019年机构改革时的“三定方案”设置的,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现有的两局四科一室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职务犯罪预防科未单设。随着党中央对预防腐bai的更加重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惩罚并举、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重在治本成为反腐bai工作的指导方针。但该院职务犯罪预防科仍设在反贪局内,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司法警察未编队管理,不符合上级院编队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司法警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未设立政工科,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和调研宣传等政工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将政工工作混杂于办公室工作,极不利于政工工作的开展;四是尽管该院向马栏监狱和xx县看守所派驻了检察室,但这两个检察室均属于无编制、无级别的机构,不能适应监所检察工作的要求。

2、干警专业知识和法律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尽管该院干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76.3%,但是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且是法律专业的仅有4人,只占总人数的10.5%,大多本科学历的检察干警都是自考、函授等五大毕业,未经过正规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对刑事法律和其它法律法规缺乏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大多是凭个人的是非标准和工作经验对照法条办案,检察干警普遍对实践中接触和使用较多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比较熟悉,对民法、民事诉讼法、金融、证券、公司、保险、房地产等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较少,特别对医药、化工、财税商务、电子信息、涉外贸易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经营规则感到陌生;复合型、专家人才少,干警知识结构较单一,司法文秘、司法会计等检察技术人才缺乏。在宣传文秘工作上,人手不足;研究型人才缺,干警在日常的检察实践中接触各类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因此不光是要办案,也要加强调研,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发现存在问题,研究对策,作为上级机关决策的依据,但是,目前存在的倾向是重办案、轻调研,在业务工作中重视法律条文的运用,轻视对法理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检察业务科室反映动态的数字材料多,深层次调研材料少。检察研究型人才少,整体理论基础薄弱,理论指导作用发挥不全面。

3、干警待遇偏低,部分干警的职级待遇得不到解决。

目前,尽管该院干警工资、津补贴能按时足额发放,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收入仍然较低,特别是受有关比例的限制,部分干警的职级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该院目前有两名检察员仍然是科员级检察员,有几名干警任副科级科长已经十年之久,但职级待遇仍然得不到解决,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缺乏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现有人才特别是近年招录的大学生已经存在潜在流失现象,目前该院无一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缺乏专业带头人。近年招录的大学生,无疑为该院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法律理论水平,但是由于xx县条件较差,难以吸引留住人才,已经出现部分干警报考先进发达地区有关机关公务员的现象,这必将影响该院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修定“三定方案”,合理设置机构。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修定2019年机构改革时的“三定方案”,设立职务犯罪预防科、政工科、法警队、驻马栏监狱检察室、驻xx县看守所检察室,均按副科级建制,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抓教育,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检察官法》要求,检察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恪守职业道德。要建立健全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一是抓理论武装。要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思想武装检察干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检察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树先进典型。典型引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检察系统涌现出了不少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要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唱响正气歌,并注意发现、总结、培养自已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全体检察干警,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保证广大检察官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三是常抓“警示教育”。要坚持干警思想分析制度,找准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谈心制度,帮助检察干警解决思想问题。要坚持提醒制度,对个别检察干警的违法违纪苗头及时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落实岗位责任制。为使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思想政治建设实行下管一级,严格责任追究。

4、抓管理,不断完善检察队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检察人员管理责任制。要逐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错漏案责任追究制》、《检察干警重大问题报告制》、《检察干警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等,使检察干警进一步明确在执法、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以利于自我约束和院党组的检查监督。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检察干警考核机制,遵循客观、公正、公开,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依法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奖优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公正执法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障检察干警依法履行职责。三是实行检察干警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我国现行的检察机关人员混编混岗,不规范管理是历史遗留的,作为检察院初建和发展前期,与当时的国情和国家法治水平、人才水平是相应的,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明晰,检察机关也应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化道路,对从事不同工作的检察干警实行分类管理。

5、抓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建立选人、用人激励机制。选人、用人是检察人事管理的中心环节,要通过在选人、用人上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创造一种鼓励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形成崇尚知识、崇尚才能、崇尚勤政、崇尚廉洁的氛围,激发爱学习、创实绩、争一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带动和促进检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人,是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的源头,是基础。要确立进人的高标准,宁缺勿滥。用人,要有全面观点,看干部优点缺点,把握整体素质,要有发展观点,注意发挥干部潜在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任用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者。应以实绩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要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制,用竞争手段实现优胜劣汰,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全体干警懂得“今日不爱岗敬业,明日将下岗失业”,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强化从严治检的监督制约机制。素质的提高,还有赖于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以保证用好权力,防止权力失去制约而导致滥用、产生腐bai。一要加强外部监督。要自觉接受、认真对待党组织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要重视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主动征求和倾听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查纠,及时改进。二要强化内部监督。要切实落实办案责任制、错案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重大、重要案件,要发挥检察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对检察人员的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查处。三是完善履行检察职责的保障机制,以解除检察干警执法的后顾之忧,保护检察干警秉公办案的积极性。

6、从优待检,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问题。

要把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相结合,把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与关心干警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检察人员的切身利益。切实加强检察机关检务保障建设,积极改善广大检察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机关食堂条件,为干警提供良好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环境;积极帮助干警解决生病住院、家属就业、子女升学等困难,解除干警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要联系组织部门,破格解决有关干警的职级待遇问题,使他们心情舒畅的投身检察工作。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领导干部问题,对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标准、新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好干部“五个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我们当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可见,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国家阶段性目标的组织保障,能否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地位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增进民生福祉的问题。

按中央、中组部和省委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城管工作的性质和实际工作,成立调研小组,由xxxxx同志任组长,就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执法局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1、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法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各部门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履行好新时代新使命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

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确保队伍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

强化基层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主动与辖区街道、企业沟通,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新基层支部党建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党务力量,提升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合格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二)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各项制度,坚持依法办事,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把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一是规范执法制度。

健全完善各项执法标准规范,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动态更新执法依据、权责清单。编印执法手册,内容包括队伍管理行为规范、执法工作行为规范、执法工作依据、行政审批事项、特殊情况处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相。

关法规、工作流程、工作纪律、装备使用,做到人手必备。

二是完善执法程序。

规范执法文书、办案流程,健全行政处罚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法人员要对本职工作达到“应知应会”,减少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严明工作纪律。

局属各部门人员要严肃执法纪律,杜绝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执法公信力。

一是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执法禁令。

严格遵守执法纪律。严禁无证从事执法工作;严禁故意损毁,非法査封、扣押、处置相对人物品和乱罚款;严禁吃、拿、卡、要;严禁私用执法车辆;严禁威胁、辱骂、殴打相对人;严禁包庇、纵容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全面执行《吉林省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执法人员在执法执勤过程中,要文明执法,做到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依法规范行使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

三是加强协管人员规范化管理。

督察科制定协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协管人员辅助执法行为。协管人员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对发生执法责任事故,不适合继续留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要依法依规予以辞退或调离。

(四)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

各部门执法人员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客观公正、完整地记录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证据,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塑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

执法人员要能够正确使用、管理执法记录设备,每次重大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场所,要使用2部以上执法记录设备进行全过程音像记录,对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听证、行政强制、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进行音像记录。

二是强化记录应用实效。

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在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舆情应对、行政决策等工作中的作用。

(五)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践行“共同缔造”理念。

开展城管进社区、进市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广泛收集并解决社会各界反映的城市管理执法问题,调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践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二是要增强为民便民亲民意识,通过设立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岗亭、社区工作站、便民窗口等方式,主动对接社区居委会和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扶助、行政调解等非强制行政手段,引导当事人遵守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快速处置、非现场执法等新型高效执法模式,充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拓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监督指挥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效能。

(六)加强执法督查,强化监督考核。

局督察加强对执法风纪、履职履责、廉政勤政、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监督,树立典型,奖优罚劣。

一是加强执法督查。

围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履职尽责能力,坚持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不断提升执法督查质量和水平。领导干部要定期带队检查,对违反纪律规定的,通过纠正、约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方式及时处理,自我监督、自我净化。

二是加强考核评优。

要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树立良好执法形象为目标,将“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细化考核标准,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三是拓宽公众监督。

扩宽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应用程序(app)、便民服务热线等公众参与渠道,开展行风效能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城管体验日”活动,邀请媒体、公众全程参与观摩现场执法活动,适当开展网络直播,促进队伍规范执法、高效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通过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全局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明显到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组织纪律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理论水平低,专业素养不足。一是普遍存在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有部分干部认为学习为可有可无,不学习、不看报,习惯于靠老经验、老办法决策、办事,与时代发展要求格格不入,或者视学习为支差应付,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二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执法局各部门都有针对性的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但仍有部分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干部感到工作吃力,压力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2、高素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紧缺。从全局看,执法队员的年龄普遍大,文化程度偏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员总量偏少。缺乏策划能力强、能深入研究、提出好思路,善于把领导意图转化成实施方案的谋划人才;缺乏有管理专场,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综合人才,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快培养。

三、建议和措施。

1、开展全员培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定期开展全员培训。培训以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不断增强队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履职能力。

一是加强经常性培训教育。

局法制控申科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拓展教育培训渠道,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法律类、专业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加大对基层骨干和一线执法力量的培训力度,构建城市管理执法的培训体系。

二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优秀案卷评选、军事化训练等系列活动,系统提升队伍依法行政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破创新能力。

三是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局指挥中心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基本策略、责任分工、工作流程等,并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发生执法冲突事件的,要认真调査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处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招才引智。

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首先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措施,逐渐使“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次利用各种途径,在外广泛宣传我市引进和吸纳优秀人才的有关政策,倡导城市管理的积极意义,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关注城市管理事业,加入到城市管理的事业中来。

3、加强和改进干部职工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从注重实效和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抓好短期培训教育。在培训内容上,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为基本内容。鼓励干部多渠道地进行学历提高教育,相应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创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的短期培训为主,进行专题培训。制订干部培训计划,分层级对干部开展培训,确保干部每年参加一次集中培训。

4、拓宽晋升渠道,完善轮岗制度。

一是加强干部的培养和选用,特别是对年轻不敢的提拔和任用。

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逐步优化中层管理干部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打破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注重推进交流,拓宽选用干部视野,加强干部跨条跨领域交流,加大党政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推进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

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向上级提出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以来,我办坚持业务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有效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党风政风。

扶贫办党组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党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整体上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不断强化监督检查。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认真抓好《扶贫工作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督促工作。从严要求,明确目标,保证工作件件有人抓,目标层层有落实,进一步推动反腐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从而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充分发挥制度在惩防体系中的保障作用。按照深。

化改革,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资产管理规定,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各类扶贫资金的安排与使用,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全县范围里进行公示。加强对各项资产的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强化规范管理,确保各项扶贫资金项目安全有效运行。

(三)增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在选拔任用干部和用人问题上,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组织协调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检查和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量化评价,使一些政治可靠、作风正派,业务精通的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抓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落实,认真贯彻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规定,推进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的落实。

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局机关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施政活动中,贯穿党员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方方面面。

(六)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按照县纪委的部署,对每年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私自变更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规模以及违反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等违规问题。同时,加强对本单位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教育和严格要求,决不能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

这些年来,我办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严格有效的制度约束,科学全面的检查监督,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实事求是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就当前的情况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有待进一步增强。有些同志对目前党风现状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科学的态度,仍用封闭陈旧的观点分析党风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得出一些不正确的结论和看法。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势必造成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上的无所作为或急于求成,因而客观上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难度。

(二)对反腐倡廉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同志认为,扶贫部门的确不是权力部门,但也决不是反腐倡廉工作的真空地带。扶贫部门如果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会给扶贫队伍造成巨大危害,而且还将对整个政府工作造成直接的损失。如果我们看不到扶贫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严重性,就做不好扶贫部门的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

(三)对反腐败工作重点有待进一步明确。要通过加强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各级扶贫部门执行党纪政纪的自觉性,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反对弄虚作假,以铲除滞留、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还扶贫工作一方严肃科学的净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促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不断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端正。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没有全新的思维,没有创新的举措,那么我们的工作将难以取得成绩。实事求是讲,绝大多数同志对此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少数同志还存在思想上的疑虑和偏见,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工作难到位。

败体系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为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设。要继续坚持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做好以"清正廉洁,永葆先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提高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要深入开展权力观和政绩观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继续推进扶贫工作建设,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要继续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不断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二)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加大力度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要严肃信访处理工作程序,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既要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又要注意关心和保护干部;要认真坚持信访排查制度,在排查的基础上,做好专项清理与专项调查工作;要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查办发生在扶贫系统内部的违法案件,尤其是人财物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办案质量。要加强对办案规律的研究,综合运用纪律、法律和组织的措施,充分提高办案的政治和社会效果,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调查报告是调查组对被调查对象的问题进行调查后,所写的说明案件事实真相,提出定性和处理意见的书面综合材料,是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调查成果。同时,调查报告也是反映案件事实真相以及呈送领导报批的正式材料,是对被调查对象的问题作出处理的主要依据。撰写调查报告是案件检查工作程序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名办案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要求,调查报告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案件的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从一些地区或单位纪检监察机关上报的有关案件调查情况报告看,还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规范。今天,我就案件调查情况报告的撰写与报送需要规范的几个问题,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共同学习和研究。

上级交办件,是指上级机关或者上级领导交给承办单位办理并要求报送办理结果的案件或者案件线索。目前自治区纪委向所属单位交办案件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一是信访室以“内纪信字”、“内纪群字”发函,要求报告办理结果;二是案件检查室以“内纪×发”、“内纪×信”(直接发给主要领导同志)发函,要求报告结果;三是案件监督管理室以“内纪案督”发函,对交办件进行督办,并要求报告办理结果。

(一)报送时限。

自治区纪委对上级交办要结果件的上报时限规定,承办单位未进行立案查处的案件,一般应在收到交办件后3个月内报告结果;立案调查的案件,可在6个月内报告结果。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限的,应作出书面说明,可再适当延长。

(二)报送方式。

凡要求报结果的案件,承办单位在报送案件办结报告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给交办案件的具体部门或交办函明确要求的部门或领导同志。上报材料应一式两份(如属中央纪委交办要结果的案件,上报材料应一式四份)。2、案件承办单位上报查结报告时,要以纪委、纪检组、监察局(室)名义形成呈报函,并加盖公章,不准用复印件上报。3、必须一案一报,不得一个呈报函同时报告两个以上案件。4、原则上不得多头报送,不得越级报送。坚持谁交办报送谁,非特殊要求不得直接报送领导同志。

(三)呈报函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1、标题。关于对反映××(单位、职务)××(姓名)××问题调查(初步核实、初步了解)情况及处理意见的报告。

[年份]××号。

3、主送单位。一般应直接报送交办案件的具体的厅(室)。如果需要给其他部门上报,应另行文上报。

4、正文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核查工作的依据。即根据哪一级机关或领导的交办或决定、批示要求,进行的初步了解、初步核实或者调查工作。

第二部分:核查工作的简要情况。包括调查组的组成情况、核查的主要问题、核查的起止时间及工作的大体经过。

第三部分:核查结论。对于初步核实类的核查结论通常有三种:一是反映问题失实、未发现违纪问题或未发现举报反映的问题。下此结论时,建议不要一律使用“反映问题失实”这样的结论,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核查中没有查出来或暂时没有发现,对于这种情况就应如实的反映我们核查的结果,最好使用“经核查未发现××有违纪问题”或“经核查,未发现××在××工作中没有××问题”。二是反映问题部分属实。三是反映问题属实。对于部分属实或属实的,还应简要说明处理情况。

对于立案案件的调查结论通常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有违纪问题并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移送司法机关给予刑事处罚的。应说明主要违纪行为、经研究决定给予何种处分,以及何时移送司法机关给予了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等。二是有违纪问题但不给予党政纪处分或给予相关组织处理的。应说明主要违纪行为、但违纪行为轻微,经研究决定不追究纪律责任,但给予何种组织处理等。三是销案的。应简要说明销案的理由和审批情况。

第四部分:呈报单位对核查情况的处理意见。呈报单位。

应对核查的问题或案件提出“我委同意调查组意见,建议了结、建议结案”或其他建议等具体意见。

(四)上报查结报告必备材料。

一是对交办要结果件进行初步核实或初步了解的情况报告。必备的材料有两种情况:(1)失实了结件。附:初步核实或初步了解报告。(2)适当处理件。除附初步核实或初步了解报告外,还应附有关适当处理的文书,如书面检查材料、批评教育材料等,如对被反映人的工作或职务进行调整的,还应付有关文件或通知等。

对署真实姓名的举报人,尤其是上访人员,应将调查核实结果向其进行通报,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不同意见应做出书面说明。这些情况也应作为上报查结报告的必备材料。

二是对交办要结果件进行立案调查的情况报告。必备的材料应包括:(1)调查报告;(2)纪律处分决定及相关组织处理的文书;(3)错误事实见面材料及其相关情况说明;(4)与署真实姓名举报人的通报情况及相关情况说明。(5)如移送司法机关并作出刑事判决结果的,还应附带刑事判决书。

在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除初步核实情况报告还包括初步了解情况报告,初步了解是为了提高初核成案率在初步核实前所采取的一种外围调查了解方式,在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没有规定。

致,只是在调查结论和建议部分有所区别。初步了解的结果:一种是对初步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结,一种是建议进行初步核实。经初步了解不能直接建议立案,不能建议采取“两规”措施,也不能建议对被调查人员进行工作岗位或职务调整;实践中,经初步了解后,可以对被调查人员进行警示性的谈话或批评教育或作出检查。

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简称初核报告,是调查人员对违纪违法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后,向有关组织或领导写出的书面报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纪检机关受理反映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后,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初步核实后,由参与核实的人员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纪检机关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是作出立案决定的重要依据;是为被反映人澄清事实并了结违纪线索的重要依据;是对核实的问题作出结论和处理的重要依据。

初步核实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标题;2、导语;3、被核实对象的简况;4、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核实情况;5、存在的疑点;6、处理建议;7、署名。

今年来,办事处纪工委根据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不断加强街道、社区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促进纪工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调查,也发现了纪检工作在机制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办事处事处地处老城区东北部,面积**平方公里,居民**户,**余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省、市、区出台了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文件和工作措施,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街道纪工委紧紧依据上级精神,在落实制度建设,监督机制、方式等方面大胆实践,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的问题,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每年都查处了一些违纪的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一是强化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通过实行监督途径,整合群众资源,调动了群众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纪工委监督力量不足和查办案件难的问题,确保了每年处理党员违纪任务的完成。

事日程,纪工委科级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4次,对股级以下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谈话3人次,落实监督责任,有力地推动了对街道和社区领导班子及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

三是加快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工委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低保、廉租房、独生子女费、环境卫生、小区管理、综合治理等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帮助解决信访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今年,纪工委参与解决信访问题8起,消除影响稳定的隐患问题7起。

一是办案力量不强。一是人员不足,虽然街道纪工委都配备了1名纪工委书记和2名纪工委委员,但这些纪检监察干部都兼任了其他事务,从事多项工作,疲于各项工作任务,主动监督的精力很有限;二是业务素质偏低,主要是人员调整频繁,即使他们工作很努力,但由于业务不够熟悉,缺少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功,更谈不上监督经验,主观上造成监督工作的低效率;三是专业知识缺乏。当前,违纪违法行为带有相当的隐蔽性,手段不断翻新、五花八门,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普遍缺乏,有的显得无从下手。

的追究。其次是街道纪工委是在同级党工委的领导下,对主要领导存在监督不力的现状,同时在同事之间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现象,导致这种对身边的党员干部监督不力,对远的又监督不到的窘境,完全是靠举报得到案件线索。

三是监督手段有限。根据有关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手段无非是问询、调查、查看资料等,在办理案件时,特别是对一些社区党员和干部的查处,显然是比较虚的,既不牵涉提职,也不影响工资,如果涉案人员不配合组织的调查,就更缺乏硬的措施。四是违纪手段隐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纪的手段逐步向隐蔽化、边缘化、“合理化”方向转变,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有的社区以办理低保之际,强行搭车收卫生费,以社区办公经费缺乏为名,强行收取居民盖章服务费,对不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低保户就收取其公益劳动金等;有的以办理低保为借口收受居民贿赂;有些党员干部、社区干部千方百计钻法律、纪律、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谋取所谓“合理、合法”利益的行为。

一、拓宽监督渠道。一是把那些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信息作为重点,经过调查核实,及时立案上报和总结;二是在街道和各社区设立信访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同时各社区还聘请了党风廉政监督员,从而拓宽案源渠道;三是从源头上发现违纪线索,重点是加强对财务、民政、城建部门和管钱的干部的监督,主动从中查找线索。

二、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干部的教育与管。

理,以廉政文化进社区为载体,着力扩大反腐倡廉教育的宣传面和覆盖面,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积极调动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加强制度建设。街道纪工委通过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信访网络,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来信来访日,主动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坚持把解决信访问题与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四、强化民主监督。为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街道纪工委建立了基层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制度,同时与社区干部签订廉洁自律责任状,评议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在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素质好的党员和居民作为党风廉政监督员,负责反映基层意见和建议,监督干部贯彻执行各项政策,经常收集基层干部廉情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问题。

五、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加强对现有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到外地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学党纪党规条例,熟悉纪检监察工作,掌握查办案件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纪检监察工作能力。

设,重点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整合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完善社区监督组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抓好落实。

七、发挥监督作用。一是制定编制和人员配备标准。联合组织、人事等部门,制定纪工委或纪检委员的人员设置标准。保证街道配备专职纪委工书记和两名专职干部。二是积极探索基层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

八、加强监督水平。一要优化干部结构。明确专职纪检干部任职条件,严把入口关,注重选调35岁左右、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政治素养高、原则性强、有专业知识的优秀干部到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二要加强干部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全覆盖。新任纪工委书记、副书记、专职干部必须进行培训。三要规范干部管理,确保人员稳定。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干部上挂、下派和多岗位锻炼等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任用。适当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激励,落实纪检监察干部享受的办案补贴。

九、健全监督网络。一要健全社区监督组织。社区在监委会的基础上都要配备纪检委员。二要明确社区监督职责。社区监督组织的职责是协助纪工委和社区“两委”做好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三要完善社区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社区干部行为的制度、监督组织整合力量开展监督的制度、对干部进行评议和考核的有关制度等。

根据20xx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xx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对全县辅警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x月x日,调研组实地调研了xx派出所、交管大队、特(巡)警大队辅警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关于辅警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参加座谈。调研情况如下:

一、全县辅警队伍建设管理现状。

(一)辅警队伍已成规模。

目前,县内辅助警力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县政府公安机关聘用管理的公安辅警x人(截至20xx年x月x日),其中男性xx人、女性x人;按照岗位职责划分,勤务辅警xx人、文职辅警x人。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各基层所队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交管大队(x人)、特(巡)警大队(x人)、xx派出所(x人)。该部分辅警自19xx年开始陆续入队,人数与正式干警人数基本持平。二是县监委使用、县公安机关管理的留置看护中队辅警x人,全部为男性。三是县人民法院聘用、管理的聘任制司法警察x人,其中男性x人、女性x人。该部分人数是正式干警的x倍。

(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县公安机关辅警在街面巡逻防控、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和治理、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及窗口服务、报警接转等岗位上为我县公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部分警种辅警人数是正式干警的x倍,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

县人民法院聘用制司法警察弥补了正式干警年龄断层,缓解了用警矛盾,是目前法警队伍的重要力量,在审判辅助、案件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近年强化案件执行工作中,促进了案件执行高执结率成绩的取得。

(三)建设管理逐步规范。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15号)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6]72号),县人民政府研究通过了《xx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推行了以定编制、定岗位、定保障和统一工资发放、统一辅警招录“三定二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公安辅警队伍管理改革,基本扭转了以往公安辅警招聘上的各行其是、使用上的各自为政;各用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日常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如xx所的《辅警月工作清单》、《积分制考核》等制度,特(巡)警大队的《队员日常考核管理办法》、《辅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等制度,促进了招聘、使用、管理逐步规范化。

县人民法院制订了《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法发[2005]23号),按照正式法警有关要求管理聘用制法警,目前正按司法改革相关要求,衔接辅警的经费保障和人员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辅警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各单位辅警招聘工作不规范,学历层次有高有低,少数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二是岗前培训时间短,主管部门培训不到位,缺乏系统正规的职业化学习和训练。三是后续教育跟不上,部分人员业务、作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队伍思想不够稳定。因为待遇保障等原因,部分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的辅警仅仅将辅警工作作为“临时岗位”,一有机会就另谋出路。同时,因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积极进取的导向功能缺失,部分辅警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三)队伍活力有待增强。在优秀人才留不住的同时,一些需要及时更替人员的岗位,没有形成有效更替机制,已有淘汰机制“形同虚设”,队伍竞争氛围不浓,岗位危机意识不强,少数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辅警仍在聘用中,弱质人员难消化,长此以往影响队伍活力。

三、几点建议。

(一)做好“进口”文章,夯实人员素质基础。一是要科学设定进人计划。人数规模既要满足当前警务执勤的需要,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测定需求趋势,严格实行员额管理;要考虑人员年龄结构,分年度按比例进人,确保队伍力量基本保持均衡;要从严执行进人计划,定期进人,坚决防止随意进人、临时动议进人。二是要合理拟设进人条件。要把政治合格放在首位,确保所进之人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操守;要完善按岗位职责要求分类确定进人条件,确保所进之人适应岗位履责需要。三是要精心组织招聘。确保招聘程序公开、公平、公正;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确保所进之人符合岗位履责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加强教育管理,提高队伍能力水平。一是要加强队伍政治思想教育。要依照《人民警察法》有关警察义务和纪律的规定,以必要的形式加强辅警的言行约束;要善于发现队伍中的不良苗头和思想倾向,运用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方法,帮助辅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增强工作责任心。二是健全长效培训提升机制,加强队伍工作业务培训。要按依法履职、依法执勤原则,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经常性培训,不断提高辅警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三是不断完善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量为主的原则,促进辅警履职尽责。四是建立完善必要的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辅警公权私用风险。五是要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警务辅助力量执勤时处辅助地位的规定,结合各单位实际健全完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加强依法用警管理。

(三)加强勤务保障,确保队伍基本稳定。县人民政府应统筹县内各部门辅警队伍的用工员额、保障标准和用工要求。相关部门要按规定的分工,积极发挥作用,平衡各部门的辅警用工薪酬和基本福利标准,共同促进全县辅警队伍的健康发展。一是健全完善适应岗位特点、满足用人需要、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工资报酬标准体系,建立岗位、履职与报酬相关联,注重工作绩效的、呈梯级晋升的薪资办法,逐步减少报酬与岗位要求不相符的矛盾。二是用工费用要严格收支两条线,由县财政科学预算定额保障。三是要保障相关装备条件满足工作执勤需要,确保规定的包括统一着装在内的警务装备按时按质配发。四是各用工单位要落实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辅警的人事管理工作,及时关心他们在思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并尽力解决。

(四)畅通人员“出口”,保持队伍活力。要探索健全适应岗位需要的淘汰机制。一是完善用工合同,按合同用工。对工作表现差、思想漂浮、作风不实、难以胜任工作的人员,充分运用工作考核评价结果,依法解除用工合同。二是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对触犯党纪国法、违反相关纪律规定的,一律予以及时清退。要探索建立优秀人才荐用晋升机制。对符合条件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岗位的,予以支持和必要的推荐;积极汇报争取出台从优秀辅警中选录正式民警政策。要探索符合辅警实际的退养机制。针对辅警中一些岗位的特殊性,积极研究争取老、弱辅警作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病退等政策;探索建立符合政策规定、对年轻辅警起激励作用的内部退养机制。

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班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局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尽管年初我们专门出台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关举措,但在具体执行各项规定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履行检察职能时体现服务大局的意识欠缺,有时存在着单纯的办案观念,导致考虑办案的法律效果多,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相对较少。

二是责任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能够按照职责分工,对分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但往往重视分管线的`业务建设,在抓队伍建设问题上的精力相对薄弱,存在着重案子、轻脑子倾向。

三是协作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能够做到团结协作,始终做到分工不分家。但还存在站在全院性高度来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和队伍建设的一些举措等情况相对较少,合心、合力、合拍在来开展工作的意识比较缺乏。

四是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中往往重视一些常规性工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现象也时有存在,同时对抓一些特色性、亮点工作相对较少。同时也没有发挥好班子成员各自应有的特长,来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的进取性不强。表现为少数干警对工作只就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自身要求不高,导致上进性和进取性缺乏。

二是工作不够用心。表现少数干警工作不饱和,过于清闲,惰性重。少数科室负责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少去考虑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精力不是很集中。

三是个别干警纪律观念单薄。主要表现在遵守办案纪律上存在着通风报信、违反规定自作主张、办案纪律观念不强的现象。在遵守工作纪律方面存在着抓而则紧,不抓则松的现状,自觉养成、自我约束、遵循规则的意识不强。

五是钻研业务的氛围不浓。对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不够重视,往往工作凭经验,方法老一套,尤其是对新形势下相对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研究不够。全院缺少叫得响的业务尖子和办案骨干。

六是少数干警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缺少善于打硬仗、打恶仗、肯吃苦的作风,有时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时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自感疲惫想轻松贪懒现象也时有存在,同时在困难时刻、关键环节意志不够坚强。

三、班子成员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是抓全局工作的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重视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而忽视对分管部门的队伍建设,同时全院性工作考虑的较少,没有真正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

二是自身业务学习不够重视。表现为对业务学习抓得不够紧,满足于现状,没有静下心来去钻研一些业务理论,来指导办案实践,缺少悟心。

三是管理上缺乏大胆严格。有时放松对所属人员的严格管理教育,怕得罪人,往往考虑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从而出现对一些制度、规章的执行流于形式。

四是相互交心通气坚持不好。往往只立足于抓工作,缺乏相互间的及时沟通和联系,并提出一些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的合理化建设。

针对上述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经全体班子成员共同研究,特制订以下工作措施:

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对xxxx区检察院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队伍基本情况。

xxxx区检察院现有在编人员80人,具体结构为:所任职务方面,班子成员12人,专职检委2人;获取司法资格方面,具备司法资格的55人,不具备司法资格的25人,司法警察9人;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24人,36-45岁21人,46-55岁23人,56岁以上11人;学历组成方面,硕士(或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54人,专科17人;干部级别方面,副处级2人、科级44人(正科级16人、副科级28人)、一般干部29人。具体特征为:

1、干部配备仍需加强。近年来,虽不断通过招录、调用等方式增加干部实际数量,但应有编制仍存在不少名额。特别是与xxxx区检察院所承办案件数量来比较,案多人少、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年龄结构仍需优化。xxxx区检察院干警平均年龄42岁。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9岁,46岁以上的干警有34人,占全院干警的43%,致使活力不够,不符合形势发展。

3、专业程度仍待提升。xxxx区检察院硕士学历所占比重约10%,未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为31%,要使队伍专业化满足日益发展的执法形势,提高高学历比重、加大司法考试通过率方面需要较大的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xxxx区检察院干警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但与新的时代形势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1、案多人少仍是现实矛盾。修改后的刑诉法要求检察机关必须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严格履行各项执法程序,对案件精耕细作,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由于办案任务重、时间紧,办案中仍存在着图简单、走程序的现象,办案质量和效果存在巨大的隐患。

2、理念转变还需一定时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提出了新的执法理念,但执法理念的引导和转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干警学习、消化和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

3、待遇需要保障和提高。xxxx区检察院处城区,消费较高,干警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不高。同时,还有不少老同志级别待遇多年未得到解决。

三、问题的`原因。

1、对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检察机关工作运行来看,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还没有形成系统化、长效化、专业化体系,主要还是零敲碎打式的培训。而且对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考核指标操作性不强。

2、执法理念没有彻底端正。近年来,通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执法理念教育、执法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检察人员执法理念和执法思想在整体上有较大的改观,一些旧的执法观念和错误做法被摒弃,与法治文明相适应的执法理念正逐步得到普及。但是,少数同志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行为仍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和执法工作的新要求,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在一些干警头脑中根深蒂固,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办案轻监督。

3、科学的管理及从优待检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从基层检察院的管理发展状况来看,基本都是根据上级院要求,参照有关单位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院实际,进行一些探索和创新而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新时期、新形势对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从高检院到省检院,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可以借鉴的、具有指导性的行政、业务管理制度,尤其是队伍工作考评制度。基层院从优待检措施,没有形成具有法律、法规、规章层面的制度,仅限于各基层检察院,根据自身实际,和当地党委沟通协调,从而导致从优待检力度不够,效果不佳,不能够充分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继续加强人才招录、引进工作,优化人员配置。为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在今后要继续进行人才招录和引进,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根据现有人员状况,尽量参考个体特长等情况进行优化配置,着重将年轻干警纳入一线业务部门进行学习、培养。

2、继续加强培训力度,着重提升青年干警的素养。继续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逐步选派人员参加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专项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对获得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干警实行重奖,激发干警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积极性。通过竞争上岗等方法,选拔一批具有清明廉洁、业绩优秀的年轻干警成为中层骨干,完善管理层的活力。

3、完善和强化队伍管理机制,铸就务实清廉的队伍。一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推行和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二是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定量定人定单位。同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警的考核办法,建立德能勤绩廉五位一体的考核制度,通过个人总结、单位审核、群众评议、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干部的工作成绩予以客观评价并将其作为奖惩依据,增加考评公正度。三是建立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4、加强协调,切实解决干警的实际问题。取得党委、政府、上级院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解决干警的经济困难,提高政治待遇,使老实人不吃亏,干事的人无后顾之忧。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党的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近一段时间学习和思考,结合正镶白旗实际,就如何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近年来,正镶白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推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紧紧扭住加强xx-xx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键点,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全面启动“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构建“选任、监督、管理、激励”四位一体制度链,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xx-xx村干部队伍;围绕“服务群众、作群众工作”新定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促动“双服务”上下延伸,推行结对服务、点单服务、承诺服务和代办服务,开展了“十星级xx-xx村党组织”创建、“百日大调研”、“五个一”千村帮联及“党代表下基层”等系列主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职责意识和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础和执政地位。

二、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培养选拔上做文章,优化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我们要通过抓源头工作,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把握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的选用关,特别是选好“领头雁”,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带动整体水平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严格标准“选”。这是解决“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样选人”的核心问题。要灵活采取“两推一选”、“双推一考”及“差额直选”等方式,并逐步推开“公推直选”、“公推公选”方式,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思想上能改革创新,在党员和群众中有威望”的人选进xx-xx村“两委”班子中来。要在选举前,对xx-xx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全面考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让群众根据每个干部的工作实绩,选好选准xx-xx村“两委”成员;在选举时,切实明确“两委”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并在候选人酝酿提名阶段公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从村民根本利益和本地长远发展出发,严格对照资格条件,充分酝酿和推荐提名候选人,真正选出靠得住的xx-xx村“两委”班子。要采取适当方式,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防止那些品行不端、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口碑不佳的人进入xx-xx村“两委”班子。

二是加大力度“派”。要坚持“上下联动、定向培养”的机制,采取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苏木镇、xx-xx村工作、抽调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有效形式,推动优秀干部融入xx-xx村服务管理。同时,探索开展选派机关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xx-xx村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这一方面,近年来正镶白旗通过推行旗级领导结对包扶贫困xx-xx村,选派机关干部到后进xx-xx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选聘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xx-xx长(村主任),安排试用期干部联系xx-xx村等具体举措,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在教育培训上做文章,提高基层党员和干部的能力水平。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要统筹规划、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教育形式。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施教的原则,把xx-xx村干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坚持和完善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新途径新方法。实行组织调训与干部选学、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切实增强培训效果。采取巡回宣讲、流动课堂、送教上门等方式,深入农村牧区开展培训;通过“帮带”培训、现场观摩、案例教学等途径,促进学习借鉴和实践运用;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基层干部特点,积极倡导和鼓励参加函授、成人自学和电大等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学历水平。

(三)在管理监督上做文章,进一步规范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强调“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加大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力度,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批示精神,对于从严治党、筑牢党的基层基础和战斗堡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针对基层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民主议事方面,健全和完善党员代表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为核心的“两议会”制度,特别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方面,进一步完善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xx-xx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xx-xx村委会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在党务(村务)公开方面,不断完善公开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程序。在民主理财方面,健全财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度,全面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2015年,正镶白旗结合旗情,探索建立了xx-xx村“五议三审三公开”民主管理机制,使xx-xx村级党组织的决策权、党员的审议权、村民的决议权、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有效保障和落实。

二是完善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孟子讲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对权力的监督,就会有权力的肆意,监督是克制权大于法的有力武器。要建立健全以xx-xx村主要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xx-xx村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切实加强xx-xx村干部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工作。要扩大农牧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权,特别是加大对土地草牧场征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等村务的监督力度。要制定xx-xx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完善任前谈话、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制度。认真开展xx-xx村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和运用好审计成果。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xx-xx村一级,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体系。

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增强考核效果。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勤政廉政不佳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及时予以诫勉教育,督促整改提高;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或不能履行竞选承诺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四)在激励保障上做文章,调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处在生产第一线,肩负的任务重,面临的矛盾多,事无巨细全都管,非常辛苦。要建立完善以“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xx-xx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切实让基层干部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干头、生活有奔头。

一是在经济上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注重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把人、财、物等更多资源投到基层。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农村牧区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基层经费保障机制。要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鼓励xx-xx村采取转变土地经营方式、培植主导产业、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等渠道,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鼓励财政性资金参与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是在待遇上保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探索xx-xx村干部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将xx-xx村干部所承担的责任及其所取得的成绩与其所应获得的待遇挂钩,建立xx-xx村干部“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制度,激发农村牧区基层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同时,建立离任xx-xx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为在岗的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在政治上激励。按照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从优秀xx-xx村干部中选拔苏木乡镇领导干部、考录苏木乡镇公务员、招聘苏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拓展xx-xx村干部发展空间。要进一步畅通xx-xx村干部参政议政渠道,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xx-xx村、村委会主任(xx-xx长),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候选人。要分类开展选树、评比和表彰奖励活动,大力宣传能够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的基层典型,形成学先进、创一流、争贡献的氛围。)

近年来,黑英山乡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这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组织部的安排,黑英山乡党委对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黑英山乡现有基层党支部13个,机关党支部1个、兽医站支部1个,文教支部1个,全乡共有党员476名,其中在岗职工95名、农牧民党员360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25名、妇女党员97名、少数民族党员463名、35岁以下党员35人、36-59岁党员284人、60岁以上党员112人。

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二是着力构建领导责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科学管理、政策保障、活动带动“七项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按照“有组织载体、有活动阵地、有工作保障、有政治优势、有工作成效”的“五有目标”,稳步推进村(牧场)组织党建工作。四是以“五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全乡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总体上扎实推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我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995万元,较去年增长20.6%;其中:农业收入3104万元,畜牧业收入4222万元 ,林果业收入126万元;二,三产业收入54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070元,比上年人均增收775元,其中:农业收入人均因受灾减少75元,畜牧业收入人均增加679元,林果业收入人均增加12元,二,三产业收入人均增加65元,劳务创收收入人均增加94元(外出务工人员2708人)。

二、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对党建工作认识偏差,有庸俗的“实用主义”观念满足于应对日常工作,不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二)部分基层组织建设能力薄弱

部分基层组织建设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有的村队班子在科学谋划村队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发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等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班子成员年龄老化,素质能力不高。目前,全乡村队干部中,35岁以上59人,占74%;大专及以上学历有7名,只占8.9%。一些村队能人选择自己经营或者外出发展,大学毕业生和复转军人返乡少,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二是一些村干部安于现状,求稳怕变,缺乏创新精神和创先争优意识。三是个别村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缺乏奉献精神。

(三)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对党组织作用发挥形成制约 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基层组织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为群众办实事方面能力不强,对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形成制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村队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思路窄、办法少、途径不多,主要依靠有限的集体土地发包收入,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

(四)部分党员先进性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党员不能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的党员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有的党员在农村“四个文明”建设方面不能体现先进性。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二是有的党员能力素质较差,一些党员缺乏致富本领,生活困难,甚至需要帮扶救助。家庭困难,缺乏创业就业能力,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强化党建责任,建立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包联帮扶机制,整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进一步完善党建责任机制。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定档、奖惩激励、责任追究机制。在强调“书记抓、抓书记”的同时,落实“具体责任人”和“共同责任人”责任,使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成为“一把手工程”和班子成员“共建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组织进取活力。

2、推行基层组织建设分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基层党组织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分类界定。结合村(牧场)基层组织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巩固创新、转化升级、整顿提高等措施。

3、建立“五好”基层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针对“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率较高而有的村(牧场)重创建工作、轻巩固提升,创建命名后水平下滑的实际,建立整改机制,对名不副实的“五好”党组织经行整改。

4、强化包联帮扶机制。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抓党建工作中,主要领导包联帮扶班子软弱、发展滞后、问题较多的村队基层组织。在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中,建立“以强扶弱”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基层组织能力建设

用技术人才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服务农牧民群众、服务新建设。

2、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员干部教育的首要位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坚持按需施教,“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现实需要的问题,又要从更高层面着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代乡村有关知识以及干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使干部素质体现先进性要求;在培训形式上,注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调研式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在培训考核上,探索建立一种不完全以试卷分数论高低,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制。努力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局面,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宽广眼界、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引领群众谋发展、促稳定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3、创新干部考核机制。结合推进“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规范完善基层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村(牧场)的党员、群众参与基层班子考核的工作机制,推行群众质询制度,让党员、群众行使对基层班子和基层干部工作的知情权、质询权、评判权。通过明晰目标责任、严格业绩考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措施,对基层班子和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评定考核等次,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向基层党员、群众公布,考核结果与奖惩、评先和选拔任用直接挂钩。对服务意识淡化、工作业绩不佳、群众满意度低的班子和干部,根据相关办法及时作出处理。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长期滞后的基层组织及主要领导严肃问责。

提高为民办事能力、村队自我发展能力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只有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创新发展模式。要打破 “以地生财型”的习惯思维,改变主要依靠集体土地发包收入的单一模式,创新思路,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地缘资源等各种优势和政策机遇,通过整合集体资源、参股村队专业合作社、发展临街商铺租赁、争取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发展潜力,精心选好发展项目,实现多元化运作、多举措推进,切实拓宽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2、坚持因地制宜。既要积极推进,大胆创新,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又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一村一策,务求实效,可在部分村队先行试点,坚决避免出现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劳民伤财、无果而终的问题。

3、注重调动干部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带头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乡党委审核批准,可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奖励,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以充分调动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四)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创新党员示范引领机制。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者、党员承诺服务、党员结对帮扶等载体活动,开展“党员服务标兵”、 “党员道德模范”、“周明星”“月明星”评选等活动,建立党员评比制度,激励党员比贡献、创业绩、作表率。

2、创新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机制。探索进一步落实党员民主

权利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党内情况通报、调动党员参与基层事务管理、发挥自身作用的积极性。

3、创新党员创业致富带动机制。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工程”,支持村(牧场)党员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主动开发致富项目;切实使基层党员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共同富裕的推动者,科学发展的引领人。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教非所学、年龄老化现象,“民转公”教师正值退休高峰;教学点分散,班额小,农村小学“超编与缺编问题并存”和“实质缺编导致教师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面以xx小学为例:

xx小学下辖xx村、xx村、xx村,生源半径10公里。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81名学生,教职工11人。是所规模较小的完全小学。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30岁以下教师2人(20xx年9月新进的特岗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8.2%;30-45岁教师2人,占18.2%;45岁以上教师7人(其中女2人、1人即将退休),占63.6%。

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中师以上,中师学历2人,占18.18%;大专学历5人,占45.45%;本科学历4人,占36.36%。

从数据上看,81.82%的教师在合格学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历层次,但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按《安徽义务教育实验课程设置安排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现有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1人,英语专业教师1人(均为20xx年新补充的特岗教师)。七个教学班共有每周共有210课时,人均19.1课时,每天近4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班主任工作等,工作量超负荷。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另农村教师多是“半边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之余还要回家干农活,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根据中央编办发[20xx]72号(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只能配备4名教师,严重超编。

四是教师培训机制难以形成,培训效果不佳。一是教师少,教研、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二是工作量过大,教研、培训时间难以保障,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三是“萝卜煮萝卜式”的教研模式,重实践轻理论,缺乏针对,缺乏专业引领,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现有的教师补充机制已在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新补充留用难度较大。

六十年代的“侯王建议”顺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中“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对当下农村教师“补充易,留住难”的现状有借鉴意义,大力实施教师本土化培训。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实施定向培训,吸引本地优秀大中专毕业从教。同时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乡农村小学何家坊小学、xx小学、教学点师生比分别是1∶11.94、1∶7.36、1∶4.9、1∶7.85,师生比远高1∶19。班师比分别是1∶1.59、1∶1.66、1∶1.72、1∶1.79、1∶1.84、1∶1.91、1∶1.98、1∶2.04、1∶1.86、1∶1.86。班师比分别1:2:43、1:157、1:1.67虽然中央编办发[20xx]72号等文件没有对农村小学的班师比作出明确规定,但班师比明显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实际却属缺编。

受现行的编制依据师生比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虽超编,但其工作量重(每周19.1节课)。教学点班多学生少,多以复式教学,以师生比或班师比都不能很好解决解决这一矛盾。建议配置师资时应该考虑班师比、师生比、教师课时数等多个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学校在校生数、班级数(年级数)、课程数、教师课前课后工作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教师工作量来配置师资能够做到因校而异,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一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应尽可能安排在节假日进行,以便解决工学矛盾。二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老师培训,针对农村小学存在学科薄弱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一专多能型教师,满足农村教育需要。三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并向农村倾斜,使其成为新一轮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加强远程培训管理测。网络学习平台应开发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程序,既解决培训硬件条件不足问题,又能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施训单位、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任职单位之间的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对参训教师采取多方参与的全程综合测评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引子。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体察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和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场所;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步伐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转轨合并,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失业、失地……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如何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它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之重要,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是以前信访工作所没有的。从信访问题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和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群众承受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涉及深层次的.、群体性的问题增多、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

信访,直面深层次的课题。

二、新形势的要求与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一)新形势呼唤高素质信访工作干部。

1、坚定的政治素质。

当前,群众上访所反映的问题,80以上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80是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的,80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可以解决的,80是基层应该解决的问题。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增强群众观念,增强公仆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信访工作接触到的多是社会阴暗面,听到的多是老百姓的冤声。面对这一切,信访干部更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些社会问题,才能不被这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流问题所迷惑,不被这些改革开放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撼动信念。

2、系统的文化知识。

上访反映内容的多样性,对信访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与以前相比,申诉类减少,求决类增加。当前群众信访内容以反映现实问题为主,约占总量的80。涉法信访问题不断增多,约有40以上是涉法信访问题。这就要求优化信访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应有不同专业人员,如计算机、心理学、法律等专业人员。

3、健全的心理素质。

群众信访总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集体访越来越突出,且频率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烈。串联群访、背榜、举旗、静坐、下跪、拦车等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市1―6月份,50人以上集体上访人次占全市上访总人次的91.2。在组织上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并有组织倾向。面对整天高分贝的吵闹声、群众极端不满怨气的发泄和莫名其妙的辱骂、攻击,要善于随时调整好情绪,免受影响;面对集体访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面对异常上访,要勇于制止,无所畏惧。

4、较强的协调能力。

社会转型期,一件信访往往牵涉多个政策区域和多种利益关系,信访工作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它是一项上下齐抓共管的事。很多信访问题,仅靠一个部门使劲,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共同协调处理,才能解决问题、满足群众的要求。信访干部必须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增强全局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出现,大规模的集体访剧增,社会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日益增多的政策性信访对信访工作者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5、强健的身体素质。

信访干部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当前的信访工作形势严峻,随着近年来各地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中都作出了“有事找政府”的承诺,信访机构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主渠道,仅1―5月,全市受理的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7,其中来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48和57,群体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79.8和76.9。然而,信访工作队伍编制却相对紧缺。全市核定编制37人,实有人数42人,平均每个局6人。在信访总量呈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人员非常紧张,每天应付于接访和处访,信访工作强度很大。双休日经常用于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活动;平时遇到集体访和缠访户,就不能按时下班,常常影响按时就餐。

6、深入的研究能力。

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引子。

信访是党和政府体察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和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场所;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步伐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转轨合并,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失业、失地……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如何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是新时期信访的重要课题,它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重要,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是以前信访所没有的。从信访问题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和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群众承受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涉及深层次的、群体性的问题增多、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

信访,直面深层次的课题。

二、新形势的要求与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一)新形势呼唤高素质信访干部。

1、坚定的政治素质。

当前,群众上访所反映的问题,80以上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80是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的,80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可以解决的,80是基层应该解决的问题。做好信访,信访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增强群众观念,增强公仆意识,在具体中实践“三个代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信访接触到的多是社会阴暗面,听到的多是老百姓的冤声。面对这一切,信访干部更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些社会问题,才能不被这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流问题所迷惑,不被这些改革开放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撼动信念。

2、系统的文化知识。

上访反映内容的多样性,对信访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与以前相比,申诉类减少,求决类增加。当前群众信访内容以反映现实问题为主,约占总量的80。涉法信访问题不断增多,约有40以上是涉法信访问题。这就要求优化信访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应有不同专业人员,如计算机、心理学、法律等专业人员。

3、健全的心理素质。

群众信访总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集体访越来越突出,且频率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烈。串联群访、背榜、举旗、静坐、下跪、拦车等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市1―6月份,50人以上集体上访人次占全市上访总人次的91.2。在组织上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并有组织倾向。面对整天高分贝的吵闹声、群众极端不满怨气的发泄和莫名其妙的辱骂、攻击,要善于随时调整好情绪,免受影响;面对集体访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面对异常上访,要勇于制止,无所畏惧。

4、较强的协调能力。

社会转型期,一件信访往往牵涉多个政策区域和多种利益关系,信访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它是一项上下齐抓共管的事。很多信访问题,仅靠一个部门使劲,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共同协调处理,才能解决问题、满足群众的要求。信访干部必须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增强全局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出现,大规模的集体访剧增,社会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日益增多的政策性信访对信访者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5、强健的身体素质。

信访干部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当前的信访形势严峻,随着近年来各地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中都作出了“有事找政府”的承诺,信访机构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主渠道,仅1―5月,全市受理的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7,其中来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48和57,群体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79.8和76.9。然而,信访队伍编制却相对紧缺。全市核定编制37人,实有人数42人,平均每个局6人。在信访总量呈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人员非常紧张,每天应付于接访和处访,信访强度很大。双休日经常用于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活动;平时遇到集体访和缠访户,就不能按时下班,常常影响按时就餐。

6、深入的研究能力。

件的发生,从表面看好像是偶然因素造成的,但其背后却有必然因素存在。如果我们能加强分析研究,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种必然的、规律性的因素,就能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求信访干部增强研究问题的能力。

7、良好的文字功底。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访的报结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快速反映,准确处理。既要符合政策,又要解决问题;既要把握原则,又要有说服力。这都需要信访干部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访地位的不断提升,领导对信访的重视,信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比较好,理论水平比较高,业务能力比较强的信访队伍。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与信访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编制相对紧缺。

目前大多数信访机构虽已按照一级局设置,但在人员的配置上,仍停留在二级局上,实际上还是县(市)委办公室的内设处室。人员配备上约为5-8人,与当前急剧上升的信访量不相适应。

2、结构不尽合理。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信访队伍无论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来看,还是从专业结构来看,都与信访形势不相适应,急需改善。

年龄结构不合理。调查表明年龄偏高:50岁以上的有7人,占16.6;40-50岁的有20人,占47.6;30-40岁的有20人,占23.8;30岁以下的有20人,占11.9。

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学历偏低,本科以上学历17人,占40.4,不到一半。

专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专业人员比较多,文秘、管理专业多,熟悉经济、法律、城建、卫生等方面知识的人员少,全市只有一个法律专业人员。

3、干部缺乏交流。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信访干部反映信访太辛苦,权利与职责不相称,如果有可能都表示能换个单位。然而统计发现,从事信访以上的10人,以上的3人,干部缺乏交流,整体活力不够。

4、调查研究欠缺。

信访干部由于整日忙于具体繁琐的接访、登信等,很难保证平时对法律法规、经济知识和各项政策的学习,深入研究相对缺乏。近三年全市发表文章12篇和参与课题19项,平均每人不到1篇(项)。这就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访,难于驾驭信访局势。

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目标明确: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

(一)把好信访干部选拔的“入口关”

信访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和纪律性,因而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尤其要从严。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积极拓宽用人视野,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以好的作风选拔作风好的人充实到信访干部队伍中来。要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慎重选人。善于和敢于挑选一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年轻干部,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二)把好信访干部培养的“育人关”

1、加强学习,明确职责。

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明确职责,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

――加强职业思想教育、提升职业价值是职业培训的首要任务。只有将职业的价值提升到与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相一致的高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使个体投身于,并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前信访的繁累苦与待遇极不相称的现实下,更应注重干部的敬业思想教育,切实做到让干部带着感情接待来访者,诚心诚意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大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学习贯彻最近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信访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牢固群众观,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开展热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四心”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切实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是保证处理信访质量提高的必经之路。信访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大兴学习之风。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学习;坚持结合当前的热点难点学习;坚持结合处理信访实践案例的学习;坚持同事相互交流学习。当前着重进行新颁布的《浙江省信访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加深新时期新阶段信访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职责。

2、建立培训制度。

(1)要科学规划信访干部培养选拔目标,尽快制定明确的、量化的、硬性的、操作性强的培养措施。注重科学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只有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才能指导、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特别是对当前的经济政策信访问题,只有了解经济政策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适应程度,寻找两者之间的矛盾症结所在,才能真正站在理性的高度,提早做好化解政策性信访矛盾的准备。

(2)要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每年开展“十佳信访处理案例”评选活动和“信访论坛”活动等等,激发信访干部内在潜能和动力,引领干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处理好与学习的矛盾,克服忙于应酬、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毛病,挤出时间多读书、多思考问题,不断走向新起点。

(3)有计划选拔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进修,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切实提高科学判断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3、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要建立健全信访管理制度,使信访有章可循,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信访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建立信访评价制度,坚持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德能勤绩,注重考核实绩,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考核结果和年终奖励挂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干部的效能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优胜劣汰,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激发干部将政治、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信访干部的高素质。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信访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正确决策的必要途径,信访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展调查研究,做到像陈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讨论解决问题。”信访干部要身入心入,全面分析情况。要善于研究信访对象。只有弄清了信访对象的真正意图,才不至于被信访对象所左右,才可以灵活运用思想疏导、经济补助、法律援助等综合手段,既满足其合理要求又拒绝其无理要求。要善于研究信访事件。信访事件的类型很多,既有老百姓合理反映问题的,也有少数人想借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对于老百姓反映的合理问题,要认真对待、合理解释,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或其他部门反映。特别是经济政策问题,要研究经济政策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适应程度,寻找两者之间的矛盾症结所在,以至站在理性的高度民主,提早做好化解矛盾的准备。

5、健全干部交流锻炼制度。

以推进干部横向交流和轮岗交流为重点,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

(1)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信访部门作为干部培养锻炼基地的职能。组织部门继续将信访部门列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定点单位。积极发挥基地作用,把中青年干部到信访培养锻炼制度化;注重培育基地自身建设,组织部门要对定点单位的进行检查和指导,不断增强培养锻炼干部的实效。

(2)挂职锻炼重点培养。对表现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可安排到信访部门挂职1―2年,让这样的干部在风口浪尖上经受摔打,接受考验,这对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问题局面的能力是最有效的锻炼和考察。

(3)实行干部双向交流制度。通过实行干部双向交流,扩大信访对培养锻炼干部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进得来出得去,进来的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出去的能带走成果发挥作用。

6、营造良好的环境。

队伍建设关键就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是满足个体不同层面的需求。一是提高待遇。政府要加大投入,市财政每年要有所增长,加大对信访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实现电子化办公,提高处访效率。尽管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信访,去年还实行无障碍保障,对设备也有较大的改善,添置了许多现代化设施,特别是信访网站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信访。然而,信访干部的福利待遇,横向比较却不尽人意,要进一步关心信访干部,提高福利待遇。二是提高地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信访在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三是创造发展机遇。要积极做好推荐、输送等,使干部有发展机会,大力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事业心。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三)构建信访队伍大网络。

构筑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访大格局,形成“人人皆是信访干部,人人都有化解矛盾义务”的共识。构建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信访队伍网络,健全以各级党政领导信访责任制为主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信访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和村级组织建设,将信访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干部身上,充分发挥基层信访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驻村干部的职责,把做在基层,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建立兼职信访干部队伍,将机关离退休干部和律师、经济师等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吸收到信访干部队伍中来。让群众意见有处提、烦恼有处说,即使是偏激的情绪,也有地方得到宣泄,从而理顺情绪、缓解矛盾、凝集人心,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

(四)关于信访干部队伍的几点理性思考。

1、高度重视和加强机构建设。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在当前群众来信来访数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的情况下,信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高度重视信访机构的设置和信访人员的配备,结合机构改革的实际,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做到“两个适应”。即:信访机构的设置与信访面临的形势相适应;信访人员的配备与当前的信访任务相适应。

2、积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政府及部门做出决策、制定政策一定要慎重。重大问题决策必须事先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要带着感情去做事,设身处地地从老百姓一方想想,使考虑问题更周到,更细致。否则,就是有再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也难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3、进一步落实信访干部的职权。

信访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事多人少、有责无权”,解决信访问题的主体错位。目前的信访处理效率,往往处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而不是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程度,没有独立性。对一些敏感的问题,难开展,如村级财务问题。如何真正赋予信访干部的职权,加强信访的督查力度,是当前信访的重点。

(本文作者系**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

检察院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不断探索检察队伍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情况如何至关重要。最近我们对xx县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目的在于总结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队伍建设工作,推动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县人民检察院是一个三类检察院,内设反贪腐贿赂局、渎职侵权检察局、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办公室等两局四科一室。现有干警38人、职工2人,其中在职党员32人,占总人数的84.2%;正副检察长4人,党组成员6人,检委委员7人;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6人,主任科员2人,科员20人。检察员职称干警14人,占总人数36.8%;助检员职称干警4人,占总人数10.5%,书记员11人,职工2人,法警3人,分别占总人数28.9%、5.2%、7.9%。

分析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队伍具有以下特征:

1、队伍年轻化,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全院干警及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35岁以下干警14人,共占总人数36.8%,35岁至45岁干警14人、职工1人,共占总人数39.5%。党组成员平均年龄43.7岁,检委会委员平均43.9岁,中层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2.4岁。

2、队伍专业化,文化程度较高:队伍中本科文化程度29人,占总人数76.3%,其中法律本科22人,占总人数57.9%;专科文化程度6人,占总人数15.8%,中专1人,占总人数2.6%。院党组成员中本科文化程度5人,专科文化程度1人。检委会委员中本科文化程度5人,大专文化程度2人。中层领导干部中本科文化程度6人,专科文化程度1人。

xx县检察院坚持以强班子、抓队伍、促工作的工作思路,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创优的良好氛围,检察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的公众形象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全院干警在县纪委、政法委、人大、信访局均无一人被举报,无一件信访件。近年来,该院各项工作先后20余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的表彰奖励。xx县检察院被省院评为4321千名人才工程先进单位、被xx县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被xx市院评为监所检察先进集体。渎职侵权检察科被省院命名为最佳渎职侵权检察科,监所检察科先后两次被市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同时有25名干警受到上级检察机关xx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干警李蓉被评为感动旬邑十大人物,牛宝玲被xx市院命名为优秀接待员,监所科科长樊周卫同志被xx市院荣记个人三等功。检察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维护班子团结。近年,该院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组和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凡涉及全院的重大问题和干警比较敏感的热点问题,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能主动与其他成员通气协商,交换意见,由集体研究决定。党组各成员能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对党组决定的事项,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现任班子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意识强。

2、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近年来,该院在紧抓业务工作的同时,以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引导干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刻理解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结合学习,切中主题教育活动怎样促使干警理论素养的提升,业务素能的提高,纪律作风的好转,查摆整改的实效和活动内容的入心,深度思考,采取有效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去年该院爱心捐助、支援旧村改造、交纳特殊党费21000多元,展现了检察干警的良好风貌。关于检察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在省政法委开展的人民满意度测评中,该院人民群众满意度名列全市第三、全省第十三名。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被县委政法委列为市委政法委的检查点,受到了市委政法委、市院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好评。

3、坚持制度建设,推进机关精细化管理。

通过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实行每周一全体干警大会、每周三院领导成员工作学习会、每月一次工作了解会、每季度一次业务工作汇报点评会四项会议制度,形成了定期分析研究、推进工作的经常性机制,使全院做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上下同心。

4、坚持从严治检,注重内部监督和管理。

该院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组和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严格落实检察机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贪腐体系实施纲要》,认真执行《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干警执法档案》、《干警廉政档案》。坚持开展检务督察,开展执法规范化检查,强化内部监督制约,落实一表三卡审查制度,加强对干警党纪政绩条规的教育和学习,充分利用警示训诫室、干警违纪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经常性地开展训诫谈话,加强了对干警8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全院干警严格遵守纪律,无办案事故的发生。

5、坚持素质强检,加快队伍专业化建设。

近年来,该院以队伍专业化建设为目标,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计划,从时间、经费等方面制定政策,组织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专升本学历教育、司法考试,利用检察图书室认真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活动,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加快队伍专业化建设。20xx年,在xx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怀支持下,该院新增党组成员2名,检委会委员1名,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检察委员会成员;先后开展了关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网络使用及维护知识的系统培训6次,选派32人(次)参加了省、市院举办的业务培训,有6人通过了全国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的人数占全院干警的18.1%,分别被省、市检察院授予司法考试先进单位,组织奖。

尽管xx县人民检察院在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冷静地分析检察队伍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

1、机构设置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该院现在内设的两局四科一室是按照2015年机构改革时的三定方案设置的,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现有的两局四科一室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职务犯罪预防科未单设。随着党中央对预防贪腐的更加重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被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惩罚并举、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重在治本成为反贪腐工作的指导方针。但该院职务犯罪预防科仍设在反贪局内,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司法警察未编队管理,不符合上级院编队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司法警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未设立政工科,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和调研宣传等政工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将政工工作混杂于办公室工作,极不利于政工工作的开展;四是尽管该院向马栏监狱和xx县看守所派驻了检察室,但这两个检察室均属于无编制、无级别的机构,不能适应监所检察工作的要求。

2、干警专业知识和法律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尽管该院干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76.3%,但是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且是法律专业的仅有4人,只占总人数的10.5%,大多本科学历的检察干警都是自考、函授等五大毕业,未经过正规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对刑事法律和其它法律法规缺乏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大多是凭个人的是非标准和工作经验对照法条办案,检察干警普遍对实践中接触和使用较多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比较熟悉,对民法、民事诉讼法、金融、证券、公司、保险、房地产等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较少,特别对医药、化工、财税商务、电子信息、涉外贸易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经营规则感到陌生;复合型、专家人才少,干警知识结构较单一,司法文秘、司法会计等检察技术人才缺乏。在宣传文秘工作上,人手不足;研究型人才缺,干警在日常的检察实践中接触各类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因此不光是要办案,也要加强调研,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发现存在问题,研究对策,作为上级机关决策的依据,但是,目前存在的倾向是重办案、轻调研,在业务工作中重视法律条文的运用,轻视对法理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检察业务科室反映动态的数字材料多,深层次调研材料少。检察研究型人才少,整体理论基础薄弱,理论指导作用发挥不全面。

3、干警待遇偏低,部分干警的职级待遇得不到解决。

目前,尽管该院干警工资、津补贴能按时足额发放,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收入仍然较低,特别是受有关比例的限制,部分干警的职级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该院目前有两名检察员仍然是科员级检察员,有几名干警任副科级科长已经十年之久,但职级待遇仍然得不到解决,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缺乏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现有人才特别是近年招录的大学生已经存在潜在流失现象,目前该院无一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缺乏专业带头人。近年招录的大学生,无疑为该院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法律理论水平,但是由于xx县条件较差,难以吸引留住人才,已经出现部分干警报考先进发达地区有关机关公务员的现象,这必将影响该院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修定三定方案,合理设置机构。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修定2015年机构改革时的三定方案,设立职务犯罪预防科、政工科、法警队、驻马栏监狱检察室、驻xx县看守所检察室,均按副科级建制,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抓教育,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检察官法》要求,检察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恪守职业道德。要建立健全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一是抓理论武装。要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思想武装检察干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检察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树先进典型。典型引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检察系统涌现出了不少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要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唱响正气歌,并注意发现、总结、培养自已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全体检察干警,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保证广大检察官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是常抓警示教育。要坚持干警思想分析制度,找准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谈心制度,帮助检察干警解决思想问题。要坚持提醒制度,对个别检察干警的违法违纪苗头及时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落实岗位责任制。为使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思想政治建设实行下管一级,严格责任追究。

3、抓培训,不断提高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4、抓管理,不断完善检察队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检察人员管理责任制。要逐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错漏案责任追究制》、《检察干警重大问题报告制》、《检察干警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等,使检察干警进一步明确在执法、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以利于自我约束和院党组的检查监督。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检察干警考核机制,遵循客观、公正、公开,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依法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奖优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公正执法和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障检察干警依法履行职责。三是实行检察干警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我国现行的检察机关人员混编混岗,不规范管理是历史遗留的,作为检察院初建和发展前期,与当时的国情和国家法治水平、人才水平是相应的,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明晰,检察机关也应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化道路,对从事不同工作的检察干警实行分类管理。

5、从优待检,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问题。

要把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相结合,把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与关心干警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检察人员的切身利益。切实加强检察机关检务保障建设,积极改善广大检察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机关食堂条件,为干警提供良好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环境;积极帮助干警解决生病住院、家属就业、子女升学等困难,解除干警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要联系组织部门,破格解决有关干警的职级待遇问题,使他们心情舒畅的投身检察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1建立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组组长和学校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的办法。

2结合省、州、县教师全员培训的有关规定,全县教职工至少参与了一轮以上的师德师风培训任务,培训面达100%,全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涌现出一些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4根据省、州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职工考勤管理的规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越西县教育系统考勤管理制度》(越教发[2007]65号),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教职工的考勤管理办法。

5结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及绩效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第一位,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其它考核均不合格,不享受30%的奖励性工资的分配。不能参加评优、晋职和调动。

6从主管局到基层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近、中、长期培训计划。

(二)实施越西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根据省、州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推荐的要求和《中共越西县委、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05]49号),结合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培训办法,做到梯层次培养、选拔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共计246名,学级骨干教师790名,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增强自主研修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教职工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

1根据省、州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校长推荐选拔的实施办法。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依据川编办发(2005)23号文件和近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炊事员和管理员配备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核定的标准,我县中小学应有教职工4066人(其中专任教师应为2902人,教辅人员1164人),而目前实有中小学教职工2257人,尚差1809人。全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6.5岁,再过几年,就将迎来退休的高峰期。尽管我县每年都要公开招考教师,由于调离、退休、辞职、转行等原因每年教师自然减员达70多人,教师紧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缺教师,许多学校不得不大班额教学,将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合班就读。为了上学,一些边远农村的孩子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步行数小时,学生辛苦,家长心疼,教师心酸。为了保证这些孩子往返安全,一些学校不得不采取压缩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提前上课、提前放学的办法。对一些必须保留的村小校点,各学校只能临时聘请代课教师应急。但目前代课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学校面临代课教师不好找、也不好管的现状,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人得不到较好的专业发展,于是也纷纷加入了跳槽的行列。

3工作激情调动难。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后,虽基本做到了“六个全额预算”,但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用于学校公业务开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其它经济来源,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由于学校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相应经费,工作“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师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责任感减弱。

4岗位设置与教师职称晋升及教师交流和轮岗的矛盾。自2009年实行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制后,学校中高级职务比例规定了上限。一方面直接导致部分学校中高级职称比例超标。导致这些近三至五年内难以分到中高级职称指标。教师职称与工资直接挂勾,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岗位的限定,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交流和轮岗。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和轮岗制度的执行。5受编制的影响,农村初级中学学科不配套仍然突出。

三、思考与建议。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要构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彻底实现教育公平。温家宝总理说过:“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比,则他们的工资待遇就不算太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保障制度和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2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按实际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保证教师配备需要。

3制定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应包括: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支教教师生活补贴制度、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优惠制度、农村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等,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一是在基础教育“百千万工程”中,注意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的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教师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干教师)送教下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校帮校,培训、辅导乡村教师。

5建立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以上经历者,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现行政策只限于评高级职称);鼓励合格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宣区人才[2013]1号文件要求,我委对全区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xx区辖26个镇乡办事处,177个村,42个社区。总人口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2万人,农业劳动力45万人。现有各类实用人才1.55万人。

(一)开展多种培训,努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1、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根据我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需求安排新型农民培训内容,授课方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操作性强,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培训面、增大培训力度,2012年共组织农民培训910场次,培训农民达8万多人次。

2、开展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系统的专业培训。每年市区农委都举办农技人员培训班,请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教授为农技人员集中培训。分析讲解当前最新的农业生产形势、种养殖技术。通过培训,让农技人员学习了解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为农服务的本领。

3、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广大农技人员按照包村联户制度要求,每人联系10个大户和一个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大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培养他们成为种、养殖能手。今年参加包村联户的农技人员219人,联系服务2184户。

4、组建农业科技人才咨询服务团。根据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各类咨询服务活动。通过专家答疑、播放光盘、散发科技资料等现场培训形式,为农民解疑答惑,每年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份。

(二)树立典型,带动发展农村实用人才。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注意发掘先进典型人物,树立一批科技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及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专业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实用人才科技致富、艰苦奋斗的事迹,表彰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热情。通过"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实现"树立一批典型,带动一方群众,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

(三)依托协会,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积极引导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将同行业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搞好联合经营,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为人才发挥用武之地搭建舞台。目前,我区建立粮油、植保、畜牧、蔬菜、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70个,集聚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扩大了技术辐射半径。另外,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6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更新、产销对接、优质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如我区朱桥乡种植大户吴本生,成立了建成粮油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种植,建立自己的稻米加工企业--本生米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已成为我区粮油生产龙头企业。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业活力。

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中国共产党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农户、农村经纪人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凡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5万元、2万元;对当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一次性奖励1万元。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统筹安排1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扶持2-3家规范化程度高、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区级优秀实用人才、种养大户、农村科技经营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激发实用人才创业的热情。利用专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重点宣传一批优秀实用人才带动周围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实用人才荣誉感。

(一)取得经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才培养,从外界强化各种措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引导使培养对象从主观上形成一种强烈愿望,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成才的氛围。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典型示范的作用不能忽视。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一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是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我区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生产操作是传统技术,老法老样偏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继续教育。同时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的数量很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在家从事农业的实用人才年龄大部分都在四十岁以上,缺乏创新精神。

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水平较低。农村分布面很散,普通农民多,水平较低,多为分散型作业,且生产品种多样。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但目前培训经费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

三是农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较高,而大中专、高中级职称人员少之又少,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加之视野狭窄,小农意识强,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环保型、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活存量,扩大总量,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教育培训网络,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2、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增强,基本建立与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3、更新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创业人才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完善扶助机制,创建良好环境。一是服务上支持。建立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开放式农技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二是技术上支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打造"技术+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院校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三是资金上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实用人才倾斜,给予资金扶持。

2、完善聚才机制,扩张人才总量。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工作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撑。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才用才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人才工作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我区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流动等环节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等方面采取的新举措、新成效,大力营造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各位领导:

根据****关于开展队伍建设调研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全区**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人员结构。

(二)年龄结构。

(三)文化结构。

大学本科及以上53人,占总数的56%;大学专科及以下42人,占总数的44%。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局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按照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有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使全体干警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以“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的实际行动开创**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干部人事管理,健全选拔工作机制1.抓好编制管理,提升队伍建设水平。我局机关内设六个职能股室,办公室、宣传教育股、公证律师管理股、基层工作管理股、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工室(副科级);下设基层司法所35个,法律援助中心1个(事业)。2012年6月增设社区矫正管理局(高配副科级)。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局党组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自学和调研基础上的集中学习研讨、专家授课与学习讨论相结合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3.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从改进推荐方式入手,在首要环节采用竞争性选拔机制,积极运用领导推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会议推荐等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规范民意表达程序,提高推荐质量。

(三)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水平。1.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通过举办新提任干部培训班、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班提高业务素质。

2.加大监督,实现公正廉洁执法常态化。通过日常督查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系统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予以通报、限期整改,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在重学习、严制度、抓整顿三管齐下抓队伍建设的同时,把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促先进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学习日、领导干部在职自学等制度并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每季度组织各部门之间对大家的学习笔记进行展评,以评促学。通过周一集中学习、举办专题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组织职工就工作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对策开展研究讨论。

三、当前我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区**队伍与新时期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干部缺乏交流。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局无一人参加政法系统内部岗位交流。

(二)工作主动性不够。

少数干部没有理清有为与无为、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对待工作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开展工作还习惯于老思维、老办法,缺乏新意。有些职能例如人民调解工作还缺少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这都影响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机构设立不全导致职能残缺。

作为一个拥有190万人口的大区,我区没有设立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机构,直接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职能不全,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群众的法律维权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四、引发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

(一)理论与业务学习抓得不紧。

少数干部对新时期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偏差,紧迫感不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二)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少数干部对新时期**工作的地位和职能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研究探索针对新时期工作特点的思路不够,还习惯于凭经验和***惯办事;有的同志进取意识不强,甚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认为**工作属于“软职能”,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工作热情不高。

(三)组织与管理体制不尽科学。

干部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岗位职责不够清晰明确,人员配臵不够优化合理。这些组织、管理体制上的弊端都严重制约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不搞“一言堂”,凡“三重一大”事项(研究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调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应采用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二是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将开展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领导水平,带领全体干部开创全区**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局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举行一次中心组学习,及时学习传达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会议精神,或围绕重要政治理论、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问题,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讨论。

三是实施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六必谈”(鼓劲谈、警诫谈、安慰谈、帮助谈、廉政谈、勉励谈)制度,经常主动地、经常性地找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谈心。谈话形式包括个别谈、集体谈、会议谈,谈话内容包括谈工作、谈学习、谈生活。

(二)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是教育管理出人才。争取组织人事部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大投入,定期选拔精干人员参加全脱产1-2个月的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建立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干部学习创新、沟通协调、为民服务和自我调节四种能力。

二是廉政教育警人才。按照“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要求,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加强警示教育,在思想上为干部打一剂“预防针”和“强心针”,严格约束履职行为,以铁的纪律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服务态度“冷硬横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队伍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起好表率作用,多干好事、少干错事、不干坏事,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从严要求,严格自律,要从纪律上加强约束,从制度上从严管理,推进队伍履职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三是加大内部交流力度。建立政法系统内干部交流制度,畅通交流渠道,落实定期轮岗交流,进一步激发干部创业干事的活力。

(三)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结合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分别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办案质量抽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指导各法律服务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公开办案程序,建立承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争创文明单位。

二是强化跟踪监督管理。通过随机抽查、派员旁听、听取当事人反映、走访公检法机关征求意见等形式,加强对法律服务质量的监管;开通投诉电话,聘请机关、群团、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法律服务监督员,加强对全体法律服务人员的行风监督。

(四)按照立户列编、分类使用、保障有力、监督严格的要求,加强经费保障机制建设。

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将**业务经费合理分类,按照有关标准核算,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体系,并按照合适比例逐年递增,同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发挥好经费的绩效。

(五)按照强区扩县、公平正义、方便群众的要求,健全**机构。

县区一级既是执行法律、落实政策、服务群众的主体,也是主阵地。为此,应当加强县区**机构建设。对我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健全法律服务体系,重新设立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机构,直接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截至20xx年12月,南坞一中县编制办核定教职工人数为 人,实有教职工数 名,其中专任教师 名,职工 名,平均每班教师数 ,师生比为1:,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高级中学教师 名,平均每班教师数 ,师生比为1:,本科学历 名人,达到%,其中专科%。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数量除部分紧缺学科外基本满足,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主要有如下特点: 全校35周岁以下教职工 名,占教职工总数的%;36~45岁教师名,占教职工总数的%;46~50岁教职工 名,占教总数的%;51~55教职工 名,占总数的%;55岁以上教职工 名,占总数的%。

教师队伍中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高层次学历比例高(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省级学科带头人 名,市级学科带头人 名。县级学科带头人 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职务有 名,中级教师职务有 名,初级教师职务有 名。在职教师具有中高级职务人员占教师总数的%,其中高级职务占%。学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较合理。

1、校长人数、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我校教科局直接考核任命的校长1人,具有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2、校长的选任、考核、奖惩等情况。

为全面掌握校长履职及办学绩效情况,学校组建了校代会,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局对校长的考核,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进行考评。对学校校长工作完成情况的综合考核、常规教学和常规管理考核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两次,行政、民主评议每年一次,实行百分制加分与扣分方式。

考评领导小组对优秀校长按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对不达标的校长采取诫勉谈话,对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将视其情况进行调整工作或解聘。

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校长交流、轮岗的依据根据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今后5年内将是教师退休的一个高峰时期,故及时补充新教师是缓解今后5年内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瓶颈的一大关键因素。经报上级政府部门批准,近2年共招聘特岗教师8名,补充教师队伍。

3、加强师德教育,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师德水平。

每学期我校都举办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班,集中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师德水平。

4、严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务晋升条件审查关,努力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规定,认真审查申报晋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教研、科研条件,侧重审核其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从事教科研能力,并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对违反师德规定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教学工作“备、 教、改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或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决,坚决不予申报,有效地遏制了职评工作中只讲申报条件,不讲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教科研能力,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从而净化了人才队伍风气,使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真正成为教育人才队伍成长的有力推手,促进了教育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5、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通过年级选拔,对有发展前途的教师,定向给予指导和培养。近年来,我校先后有 名教师在市以上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为了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 不但让他们承担各级课题研究及教学试验工作,而且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和专业成长的通道。

6、加强教学研讨活动。

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同行听课等业务学习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组织老教师上观摩示范课,开展教学评议活动,通过同行互动合作,解决其教学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专业成长。学校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工作内容,期末开展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7、推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各级组织的培训,让他接受系统理论学习,提高其理论素养。

近年来,我们共推荐 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师观摩培训。组织 名教师参加县级教师观摩培训,组织 名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并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培训。成立了领导组,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及检查评估细则,认真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8、认真开展校本培训。

按照“坚持结合教学改革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的原则,要求教师自修,抓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工作。鼓励教师参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在职进修,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予以时间保障。近年来,有 名教师取得了本科学历。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严格执行教职工请假制度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落实了教师绩效工资,严格兑现奖优罚劣。加强教师量化考核。按照《南坞一中学科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全面客观评价每位教职工,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骨干认定、绩效工资兑现、职称评审、调整调动和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10、抓安全,促进各项工作得到稳步发展。

为统一指导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印发了《南坞一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的安全工作责任。为了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各班利用集会、班会、安全警示牌、板报、标语等,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关注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教育。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在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期间进行安全演练,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了狠抓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学校配合镇食品药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学校饮食安全大检查,健全了食堂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各种食物原料定点采购和索证制度,并建立台帐。为了全面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编制教职工数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按照开足开齐课程要求,我校每年女教师请产假多;学校到退休年龄的教师人数不断上升,造成学校编制教职工数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二)音乐教师稍有短缺。

按照标准配备音乐教师,我学现有18个教学班,还缺音乐教师1名,加上学校教师有到外地支教等因素,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活动。

(三)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就目前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而言, 其主流是好的。但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作风不实。部分教师敬业意识不强,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

二是敬业意识不强。

个别教师对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消极对待,出勤不出力,不能 “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四)教师工资待遇低。

教师工资待遇低,除正常的档案工资以外,几乎没有其它收入,加之学校管理严格,对因病因事请假的教职工在绩效工资中扣除工资较多,与其它行业的干部职工相比工作强度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教职工中多数人员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教师感到社会地位低下。

(一)健全机制,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

通过定编定岗,不断增添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可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不光要留住现有的好教师,同时要招进更多的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健全教师的补员机制。

(二)加大教育投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通过严格的教师考核评价,建立切合实际的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起关键作用的骨干教师予以重奖。奖励要按实际大小分别确定,拉开档次,不能搞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三)提高教职工师德师风个人修养。

认真组织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提高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结合《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化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育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近师德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经常弘扬先进、宣传典型促使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断加强教师敬业爱业教书本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四)加大教职工的培训力度。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骨干教师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要增加培训经费,扩大教师的培训面,让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的优质资源培训。

(五)建立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度。

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动真格建立竞聘上岗、能上能下、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效能和办学活力。

(六)切实提高农村教职工待遇。

1、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农村学校教职工的办公条件,为相关教职工配备电脑。加大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力度,并区别不同的教职工数量和住房条件,安排不同数量的周转房建设规模。

2、职称评聘给予倾斜。建议适当提高农村中学中、高级教师职称聘任比例,并适当放宽评聘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竹教党组25号文件及县政协民主评议教育系统行风具体实施方案,我校校务会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并深刻领会其精神,成立了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对行风评议的主要资料进行了自纠自查。

针对社会、教师反映强烈的、关心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使自查自纠真正找出问题,并落实解决。为全面提高我校的行风建设,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现就我校自查自纠的状况汇报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均衡和谐平安”教育为目的,不断加强校园教育行风建设,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校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树立校园教育的良好形象。

组长:(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支委、副校长、工会主席)。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太祥同志负责行风建设的日常事务。

1、完善制度,依法管理。我校坚持以法治校,以德育人,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领导班子的建设,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少先队红领巾监督队伍和卫生监督岗、安全监督岗建设,强化教务处工作力度,细化各种量化评估工作,完善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校园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

2、抓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大对教师队伍管理:

一是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抓师德建设,树立务实、奉献、服务意识;

三是抓基本功的训练,技能训练;

四是抓业务理论学习培训。

3、优化班子,强化管理。以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为重点,以修订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用心性为突破口,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卫生工作末尾淘汰制,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决策的管理机制。各项工作透明度强,理解群众监督,民主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校园坚定不移地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及《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收费。幼儿园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收费。收费做到及时规范并开具财政统一发票。

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校园当眼处公示收费项目、标准,理解社会、群众监督。2月18日,校园行政一班人深入到各班级督查收费状况,未发现一例乱收费行为。

3月上旬,透过老师调查摸底、学生申请、村居委推荐、公示138名贫困家庭学生免缴课本费;83名较为贫困的寄宿生每月享受生活补助25元、40元不等,校园每月造表统一发放,累计发放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0500元。

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校园的财务管理井井有条。

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大竹县教育局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八要”“十不”》及《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做到每个办公室张贴一份,校园要求熟记熟背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

围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对教师体罚、讽刺、侮辱、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教师体罚学生追究职责制度。

校园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行风评议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坚持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违规教师处理结果,虚心理解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校园班子里中层领导的任免、教师职称晋升、评模选优等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群众研究决定,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我校始终把综治、安全、卫生等工作列入校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当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来抓,坚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与各班主任及每一位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职责书》,职责到人;健全了门卫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档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行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关键,目前,在自查自评中发现我校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教师的职责心不够,师德师风尚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业务水平亟待提高;部分中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教缓慢;个别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强。

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到位,乱扔果皮纸屑、吃零食、进电子游戏室、进网吧等现象没有彻底堵绝。

三是个别老师在必须程度上还存在着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三峡移民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注意到以万州为库区中心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为加快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移民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区抓住三峡移民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区工业企业与重庆主城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近邻涪陵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万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目标,必须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明确人才工作目标,以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为主要举措,努力建成以优秀经营管理者、技术(学术)领军人、优秀营销人才和技术能人等四支队伍为核心的企业人才大军。

正确认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建设企业人才高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通过对我区企业比较广泛的调研,并对毗邻地区的学习借鉴,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选任、激励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区已逐步建成一支由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营销队伍和高级技工四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并已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企业人才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后备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实力有所增强,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1.总体数量。到20xx年底,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现有职工约42700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约4180人,占职工总数的9.78%。在各类人才中,经营管理人才736人,占职工总数的1.72%;专业技术人才1156人,占职工总数的2.7%;营销人才495人,占职工总数1.16%;技能人才1793人,占职工总数的4.19%。

4.职称构成。在约2500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138人,约占上述人员的5.5%;中级职称408人,占16.3%,初级技术职称1954人,占78.2%。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中、初职称的结构比例为1:3:14。目前尚无职称的主要是中专以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1680人,约占人才总量的40.2%。

(二)、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成效。

我区抓住三峡移民搬迁的历史机遇,对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调整和改革,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而又深入的探索,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1.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渗透至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人才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资源是各类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重庆昊元生物产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培训已经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企业重大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之中,像抓经营一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工作。重庆飞亚实业公司在对企业现有员工积极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能力的同时,多种渠道搭建平台广招优秀人才加入公司,20xx年,在该公司新的工资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为吸引优秀人才,采用了“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的过渡性措施,率先对员工的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在招聘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两年多来,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通过学校招聘、社会招聘等各种形式,共招聘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共100余人,试用合格50多人,对这批员工,公司在各项政策以及后勤保障上都予以倾斜,例如:公司将招待所开辟为单身宿舍;对住家较远的提供交通(住房)补贴。现在这批新员工,尤其是部分拥有工作经验的成熟员工已经逐渐成长为企业各条战线上的主力。该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由20xx年4月的12%上升到现在的20%以上。二是初步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共识。不少企业开始摒弃学历即人才的传统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高度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创新能力。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新的人才标准衡量,认为本公司人才队伍已占全体职工的35%。该公司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对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晋升渠道,除了大力引进营销、财务人才外,也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术能人的引进和培养,每年中秋、春节定期举办联谊会,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区外优秀人才加强交流、增进感情,用事业发展、感情和适当薪酬待遇吸引了5名业内高级专业人才加盟该公司的发展;通过“技术比武”等多种手段,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对企业忠诚的高级技工,如该公司高级技工熊继国参加重庆市“车工技能大赛”获得全市第一名。对那些优秀的技术能手,每年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参加产品展览大会,这既是对技术能手的一种褒奖,又为技术能手提供了与客户直接交流的平台,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企业把关心、重视人才培育放在和生产经营、企业兴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州港口集团等企业形成了共识,认为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人,只有有了好的员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经过精心培育与呵护,**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类人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竞相迸发活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批的中青年骨干进入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绝大部分经营管理者已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职称,知识面得到拓宽,基本掌握了任职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其中一部分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多个单位工作的经历。经营管理者参与市场竞争,面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和兼容意识,具有能正确对待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胸怀;在决策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人才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公关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策略能力、领导艺术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大提高。

2.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对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选择任用制度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任。企业领导体制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转变为厂长负责制,并逐步推行聘任制,从“行政干部系列”的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了公开选聘,如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精通财务和融资的副总经理,通过层层把关,优选了一名重大毕业的mba学员,使公司的融资与财务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二是部分企业深入推进以全员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改革,构建“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重庆索特集团、重庆万光电源、等公司与员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立劳动关系:对公司原有的老职工按照国家规定依法管理;对新进员工一般签订1年期的劳动合同(含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公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和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通过自愿办理提前离岗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三是在企业内部打破经营管理者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推行以“公开竞聘、量化考核”为主体的改革,构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鱼泉榨菜有限责任公司、万州运输总公司等部分企业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各级员工尤其是中层岗位实施了竞聘上岗,有的企业还对生产车间部分管理和生产岗位开展了岗位竞聘,通过竞聘,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岗位来之不易,强化了员工爱岗敬业、主动学习的精神。

3.在调动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方向、多形式的探索。既重视物质激励和利益驱动,又重视经营制度建设,同时能解放思想,从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入手,由传统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更重要的是重视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统一,使讲理想,讲奉献,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新观念,逐渐成为企业各类人才的基本思想道德基础。如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每年由区委区政府召开重点企业表彰大会,对优秀经营管理者既给予隆重表彰,由从财政资金中挤出资金予以物资奖励。部分企业对营销系统人员实行以销售业绩和货款回笼挂钩提成的目标考核工资制度;对科技人员(主要是产品研发人员)逐步推行“一票到底”的奖励提成制度,即新产品投放市场,收入超过盈亏平衡点后,可实行销售收入提成奖励制度和4年利润比例提成制,或期权激励等办法;对行管系统采用了岗位评估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工资级序表”,实行岗位工资制。上述措施,充分调动了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4.在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监督、约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法律法规方面,按照《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管条例》等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从组织制度方面,既强调党组织的监督保证,又重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还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专业监督;财务管理方面强化了审计制度,包括阶段审计、离任审计等。所有这些制度与措施,加上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形成了一些成形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我区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客观上培育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有优良作风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5.初步建成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培训体系,培训出了一。

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区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党的xx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有计划地组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理论培训,切实解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书记、工会主席、纪检干部、后备干部共400多人进行了轮训,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二是强化素质建设,着力增强经营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20xx年2月,区委与重大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并从财政资金中挤出100万元用于培养首期100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通过2年多的刻苦学习和精心培养,这批学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并将所学知识及新的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推进了企业的管理、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的拓展,尤其是在振兴我区工业经济中,不少学员肩挑大梁,勇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组织部门的认真考察和选拔,有68名学员相继走上了企业的高层管理岗位,有4名学员分别担任了万光电源、飞亚实业、江东机械、运输总公司等区属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结构调整,多渠道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注入后备力量。从20xx年开始,区委本着全方位锻炼干部和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有计划地先后选派了38名事业心强,有发展潜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到挂职培养;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党政、事业单位干部离岗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先后有14人踊跃离开机关跨入了商海,为企业输进了新鲜血液。每年还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和选择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我区企业工作,并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培养锻炼,搞好传帮带,让他们尽快成为推动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如重庆索特集团,先后吸引和接受了300多名重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经过3至5年的实践锻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骨干。四是强化企业自主培训。不少企业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员工参加继续学习和学历教育,如港口集团、昊元集团等企业从20xx年起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合同,成为其会员单位,积极把各个专业、各个层面的员工送出去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万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的提高速度严重滞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偏小不成规模。目前万州规模以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人才队伍只有2852人,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仅有1328人,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总量的不足致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差强人意。

2.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文化程度较低。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区工业企业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54.2%。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相比,显得十分落后;二是专业知识较窄。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缺乏所需领域较宽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我区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阶段,企业各类人才队伍的原有知识结构在转轨后明显缺乏效用。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这种非学习型组织表现更加突出。三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弱。文化程度处于低层次,知识结构陈旧,其产生结果必然是经营管理能力低下,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尚处于经验管理和直觉管理阶段。四是从业年龄较大。统计标明,我区规模以上的企业人才在40岁以上的有2156人,占51.6%,30岁以下的438人,仅占10.5%,年龄结构偏老化。如万州建筑总公司、三峡水资源开发公司等企业因为人才后继乏人,不得不继续反聘留用已经退休的总工程师。五是高端(拔尖)人才奇缺。在企业各类人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能够起到学术(技术)领军人物作用的拔尖人才十分奇缺,这是我区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体现之一。

3.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企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领导素养和个性特质与所在岗位不相适应,与产业发生错位,造成了企业人才队伍的人才浪费。二是在高、中、初级三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际上认为三者科学之比为1:2:2.5,而我区实际为1:3:14,反映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中构成比例不够合理,高级人才所占比重偏小。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现象凸现。我区企业特别是机械设备装配工、焊工、机修钳工、数控铣工及高级食品检验工,严重短缺且青黄不接,并呈现老龄化趋势,高级技工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65%以上。

4.民营企业创业活力不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开放多元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封闭保守和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压抑了我区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活力,不少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拒绝外来资本的参与,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封闭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小富即安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把企业经营发展、扩大资本当作一种成就感,超越了金钱本身的意义。

5.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择机制的推进和建立相对落后。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行业分界、部门所有、难以流动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突破“按行政官员的要求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路,以致造成能上不能下,条块分割,横向流动难的局面。从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者队伍数量不足,高素质的不多,人才资源开发不力,渠道单一,视野狭窄,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比较规范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

6.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国企经营者积极性方面,缺乏配套的改革试验与系统的制度建设。在精神激励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奉献精神,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其合法权益和人格地位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者关于改进宏观经济调控和组织经济运行的意见,不能及时反映到区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少数国有重点企业实行年薪制外,对国企经营者的分配方式,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的延续,经营者收入与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对应,与经营的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挂钩。在管理上,缺乏有利于一大批职业化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政策和环境。

7.约束制度尚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向道成现象”、“五十九岁现象”在我区的国有企业中应不完全是偶然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党内监督不到位,党委的同志由于担心越位,影响生产经营决策中心的权威,往往协作多,监督少,或者只是在生产经营的社会政治大方向上把把关,对具体的经营决策的运作了解不多,致使客观上导致了一言堂的情形;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监督制度规范的内容比较原则、抽象,弹性较大,缺乏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监督体制不规范,有时决策者、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自我监督从思想政治方面是可行的,但就制度而言是不妥的;纪检监察工作滞后,财务审计不能防微杜渐,往往是发生问题才去监察审计;实现群众监督缺乏可操作性,从理论上群众是主人翁,但在实际中群众很难有制度化的权力去让他们行使监督等。

原因浅析:

1.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价值取向将大批社会精英集中到党政机关,致使企业人才队伍来源较窄。在充分肯定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质上只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还相当滞后,因为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一直是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完全做为党政干部来看待,完全按照党政干部的要求来选拔、培养、管理、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度时期,给企业定级别,对经营管理有方、经济效益显著者,奖励职级,或者直接提拔担任行政官员。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大批社会精英都涌向党政机关。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党政机关积压了大批优秀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党政干部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不能完全背离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原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自身的特殊性明显地凸现出来,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并正确地纳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轨道,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

2.万州重农轻商和政企不分的传统使企业人才队伍土壤浅薄而贫瘠。万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万州长期以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以农业而自立自豪,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更是政企不分,成为行政机关的补充和延伸。民营企业再次走上历史前台,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生长的土壤浅薄而贫瘠。

3.体制转轨不到位。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进程慢,磨合周期长,适应企业人才成长的新体制和机制远未形成。

4.识人选人、育人用人和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企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宽松。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选材范围较窄,尤以国有企业表现突出,再加上我区较重庆等大城市区位优势不如人意,使我区企业在吸引重点院校毕业生和其他人才有较大的难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呆板,培训效果不理想;用人机制承袭了党政事业单位任用干部的传统,仍以上级组织任命为主,没有将党管干部原则与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输入与输出渠道不畅,部分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工作机会太少,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才交流也不多,没有完全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xx年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看,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形式。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确定国家(所有者)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将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经理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出现的企业,是以法人的组织形式出现的。对于一个法人组织来说,法人机构的运行和职能的履行都必须通过法人代表来推动和实施。而法人代表是企业家的主体或主要部分。因此,培育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建立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

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必须注重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切实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从调研考察来看,企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万州要在参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必须从着眼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为万州工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了解国际通行经济规则,掌握国际经济、法律、贸易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营销人才和技术熟练、爱岗敬业的高级技工。只有抓住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我们才能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才能推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步伐。

3、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激活区域经济的正确选择。

区域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缺少企业家”。就万州而言,能否有效激活区域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成败是其关键,总结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可以将国有企业改革宏观上成败,企业微观上兴衰存亡归结为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一是体制问题,二是人的素质问题。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到位,但是人的素质问题,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据对全区1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企业亏损是由于人才匮乏,尤其是经营管理者管理不善造成的。经营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最为迫切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国企改革解困的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资本短缺、技术落后,但最为缺乏的还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外经外贸知识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适应经济大循环的需要,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才能激活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和重庆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万州努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工作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企业人才队伍。总体目标:实施“5152”工程,即:力争5年内培养选拔10名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者、500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才、20xx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二)政策措施。

努力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在建立健全育人识人机制、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流转机制、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和启动市场需求等方面狠下功夫,为企业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

——教育培养。

构建培养平台,在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求突破。

1.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我区的盐气化工、建材、食品、制药、轻纺机电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教育培养网络,定向培养人才,缓解紧缺的需求。区国资委继续承办好区委与重大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为万州培养“本土企业家”,区人才交流中心每年输送3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

2.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围绕万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课题,区国资委、经委每年各举办一次较高层次的论坛、学术沙龙或专家会诊等活动。每年选派2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对口支援省市的先进企业学习考察。加快实施高级人才培养工程,区国资委、经委、人事局在三年内将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次,重点加强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外经外贸、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能力的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区国资委每年对国有出资企业在岗副职以上领导人员组织3至5次专题培训。

3.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机构培训、网上教育、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途径,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在三年内,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将全体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岗位培训。企业每年选送1—3名爱岗敬业职工到各类院校深造。

4.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一职选一”或“一职选二”的方式挑选企业领导后备人才,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库。每年选拔20名左右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思想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交任务、压担子,促其更快成才。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1、市委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市委统战部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女同志2名,少数民族1名,中共党员10名。

(1)职务构成情况:主持工作的副部长(正县)1名,副部长兼侨联主席1名,助理调研员1名,科室负责人3名,主任科员2名,科员1名,司机2名。

(2)年龄构成情况为:35岁及以下的2名,36岁至40岁的2名,41岁至45岁的1名,46岁至50岁的2名,51岁至54岁的3名,55岁以上的1名。

(3)学历构成情况:大学本科8名,大学专科3名。

2、县级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我市13个县(市、区)共有机关工作人员75人,其中女同志12名,少数民族1名,中共党员69名。

(1)职务构成情况:13位统战部长中,有6位是由县(市、区)委担任。正科级的副部长19人,大部分兼任民宗办(局)负责人。其他副部长14名,主任科员5名,副主任科员3名,科员和办事员8名,司机13名。

(2)年龄构成情况:35岁及以下的18名,36岁至40岁的11名,41岁至45岁的21名,46岁至50岁的14名,51岁至54岁的8名,55岁以上的3名。

(3)学历构成情况: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24名,大学专科33名,中专7名,高中及以下10名。

二、对统战部机关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基本估计。

总体来讲,我市各级统战部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好的,用“思想好、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来概括是较为恰当的。具体体现在:

1、敬业精神较强。统战部门多年来被不少人看作是清闲、休闲、休身养性之处,似乎都是些软任务,干好或不干都影响不大。但从我市统战干部的精神状态看是振奋的,特别是不少从外单位进入统战部门的领导干部,能够很好地平衡心态,进入角色,干一行,爱一行,甘于清贫,打破寂寞,干出新思路,增强统战工作的影响,打开工作新局面。

2、大局意识较强。统战干部能够跳出部门意识小框框,从整体发展的大局出发定位统战工作思路,围绕发展想招、出招,出成效。如增强服务经济建设意识,紧扣大力促进光彩事业发展重点,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牵线搭桥活动,以实实在在的统战方式在经济工作中的作为赢得党委、政府重视。如吉安县开辟的金华招商平台、永丰县开辟的香港招商平台都在县里影响很大,大大提升了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的影响力。

3、操作能力较强。统战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不少工作很敏感,难度较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大部分统战干部能够认真学习和领悟统战工作的有关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原则性又把握灵活性,虽然工作协调难度大,但敢于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创新工作方式,及时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在宗教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就有不少县创新了许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服务意识较强。统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统战部门的权力影响因素很弱,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则成了推动工作的主动力。我市绝大多数统战干部能够加强自我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将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精神贯穿于具体工作中,以为人就是为己的态度对待和做好感情联络和沟通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可以说,一些较大的有影响的活动都是争取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统战部门主动服务结出的硕果。

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对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是比较重视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1、争取党委重视,加强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一是20xx年县级换届或届中调整中,我部领导主动向市委领导汇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统战部长由担任的精神,并提出了具体的安排建议,经市委会研究,一次安排了6个县的统战部长进。二是争取分管领导支持,在召开全市性统战工作会议上,由分管领导向出席会议的县(市、区)分管书记提出加强统战部干部安排力度,加强班子建设。截止到20xx年底,由统战部门科以上干部交流到外单位的有14人,外单位科以上干部交流到统战部门的有31人,虽然进多出少,但对盘活干部资源,增强统战部门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加大干部使用力度。到目前止,我市除吉州区外,其他县(市、区)都形成了统战部与民宗办(局)合署办公的格局,13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光彩事业促进会办公室,大部分与统战部合署办公,部分县成立了侨联,归口统战部管理。这些机构的成立,为统战干部的培养使用建立了新平台,一批统战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大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健全制度,在规范干部管理中增强统战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是部机关建立健全了考勤、学习、考核等制度,注重平时的培养和管理,在平凡的工作中培养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勤奋好学的精神。二是领导干部谈心制度。部领导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在非正式的氛围中沟通思想,解除思想疙瘩,去除工作包袱,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开展工作。三是建立统战干部与党外人士交友联谊制度,要求统战干部在与党外朋友的交往中,自觉注重加强经常性的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品味,努力成为人缘好、人格好、形象好,深受党外朋友欢迎的统战干部。四是建立调研制度,每年通过承担一定的理论研究或调研课题,要求统战干部深入一线掌握情况,踏实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经验。

3、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举办基层统战干部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统战理论和各领域统战方针政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二是及时推荐统战干部参加组织部门举办的中青班学习,全面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通过协调,参与干部年度考核或干部考察工作,了解其他部门和单位领导同志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通过间接学习,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组织比较大的活动,给统战干部压担子,在活动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统战干部及时向党委推荐予以提拔使用。五是将统战干部纳入全市“大教育、大培训”的自我教育和专题培训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自学或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领导科学等,并以学分制予以考评。六是通过参与中心工作或挂钩扶贫工作使统战干部了解基层,通晓相关知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夯实培养基础。七是通过外出考察扩大视野,拓宽工作思路,提高统战干部应对新形势、新情况变化的能力,及时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本地问题之“玉”,开创工作新局面。

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力量。

国土资源管理是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就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调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行政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解放、能力强、技术硬、作风扎实的队伍就成为应对挑战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取胜因素。近期,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按照国土资源厅开展“四个一”活动(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创造一流好业绩)要求,我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国土资源队伍基本情况。

**市国土资源局共有在职职工118人(在岗职工114人,退二线3人,关系未转1人),中共党员83人,女职工21人,少数民族职工5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有73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5人;年龄在35岁以下职工36人,在51岁以上的8人。

局党组由6名同志组成,有调研员1名,副调研员2名。局机关行政编制25名(实际27人),机关后勤服务编制3名,内设办公室、地质矿产科、土地利用规划科、耕地保护科、地籍管理科、监察室、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科7个科室,党群机构有局机关党委、工会、团支部;下设**市地籍管理站(编制27人,全额拨款)、**市土地勘测规划整理中心(编制21人,全额拨款)、**市矿产资源管理所(编制21人,自收自支)3个事业单位;局派出古城、上桥、东塔、板桥、金积、高闸、扁担沟、金银滩、马莲渠、郭桥、孙家滩11个国土资源管理所(编委批复为10个乡镇所,编制22人,全额拨款)和太阳山国土资源分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直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编制10人)。

(二)国土资源队伍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厅党组的领导下,市国土资源局大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基层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扎实构建反腐倡廉体系,努力探索构建国土资源特色文化,使国土资源队伍综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跃上新的台阶,行风政风出现新的气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业绩。

一是以班子建设为重点,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建设一个好的班子,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市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了领导分工,充分发挥每位领导统揽全局、驾驭工作、处理问题、贯彻执行的能力,使领导班子切实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抓学习、抓业务培训、抓作风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带动全局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显著改善。

二是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夯实国土资源工作基础。通过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制定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工作规则》、《考勤考核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激发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切实纠正“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等不良现象,强化了职责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国土资源各项基础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三是以基层建设为起点,树立国土资源窗口形象。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体制调整前,市区国土资源所为乡镇办事机构,业务上受上级国土资源局领导。体制调整后,改为市国土资源局派出机构,人员全部依照公务员管理,通过加强国土资源所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服务群众中发挥出窗口作用。

四是以廉政建设为要务,打造廉洁高效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精神,将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全局廉政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行为制定了《**市国土资源系统廉洁从政若干规定》;以推进阳光政务为重点,坚持做到政务公开,并积极拓展公开的范围与渠道,全面公开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开展“三服务一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对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考评,并作为领导干部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效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

二、当前国土资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也相对短缺,现有研究生学历2人,但属非国土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专业;本科学历23人,占全局人数的20%,大专学历50人,仅占全局人数的40%,从当前发展形势看,国土资源主要技术业务方面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伴随着事业发展带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年龄梯次比例不当、青黄不接等问题比较突出。

2、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发和调动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人才的激励机制包括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近几年国土资源工作内容来看,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配机制不完善。高度统一具有刚性的工资制度使得工作人员的利益分配与工作成果没有多大的关系,造成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思想认识比较普遍;二是奖励机制落实难。由于缺乏财力支持,各种奖励的经济利益不高,对干部职工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落实奖励机制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

3、队伍培训不规范、培训效果不明显。首先是培训不规范,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一旦遇到其他活动或重要工作,学习培训就要让路,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计划,培训效率低下;其次是培训效果不明显,现行的培训教育政策关注领导层人才多,关注普通工作人员少,培训方式单一,存在赶形势、走过场问题,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队伍精神状态不佳,事业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有的干部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主动考虑和履行岗位职责,办事拖拉无效率,安排的工作敷衍了事,甚至误事;只讲报酬、不讲工作,只讲索取、不讲奉献,造成局长推着科长干,科长推着一般干部干的局面。二是不钻业务。有的干部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学习缺乏钉子精神,没有带着问题去学,没有深入进去学习,没有及时掌握近几年出台的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学习效果不明显,业务不精通,不懂装懂。不能与时俱进地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不能适应本职岗位需要。三是大局意识不强。部分干部本位思想严重,缺乏大局意识,科室、同事之间沟通、配合不足,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机关重大工作进展;还有个别同志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爱当评论员,不琢磨事,爱琢磨人,影响了团结,影响了国土资源局的形象。

5、队伍思想观念不新,开拓精神不够。有的干部思想因循守旧,缺乏锐气,不推不动,满足于一般常规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的干部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研究新政策,不分析新形势,不适应新变化,不善于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无法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6、队伍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有的干部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脱岗串岗,无所事事,习惯于传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有的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工作没有目标追求,对自己要求不严;现在需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工作多,这就要求我们体现出超前服务意识。如果仍然习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标准低、效率差,就会影响工作的运转效率。

7、队伍建设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机关各项制度都比较完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但有的制度执行得不到位,没有完全按制度办事,还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难以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面对新形势,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国土的原则,按照国土资源厅“四个一”活动的具体要求,坚定不移地继续重视和加强国土资源队伍建设,以队伍建设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保障土地管理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完善一套好制度,规范队伍行为。依据“以人为本、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对现有各项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坚持按制度办事,按制度考核,按制度奖惩,保证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目前,我局工作规划、党建工作制度、效能建设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政务事务工作制度、人事管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规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督查督办问责制度等各项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改完善。制度再好,不严格落实,就是一张废纸,下一步关键抓制度落实,通过对违反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警示整个队伍,才能在全局形成“行为规范、动作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才能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的队伍。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室目标责任考核的奖惩作用,以调动科室的工作积极性来推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建设一个好班子,增强队伍凝聚力。要紧紧围绕厅党组决定和精神,不断推进班子建设。对国土资源厅和市委、政府已出台的有关班子、干部人事管理办法和规定认真梳理,建立科级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建立科级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鼓励科室负责人竞争上岗,以点带面,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科学合理地调整领导分工,充分发挥每位领导统揽全局、驾驭工作、处理问题、贯彻执行的能力;坚持每月中心组学习制度,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科学谋划全年的工作,大胆探索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增强系统队伍的向心力,推进各项工作进展。

(三)注重素质培养,提高队伍战斗力。要重点加强队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提高工作,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将队伍各项培训工作纳入分管领导考核内容,保障必要的培训经费,采取扎实有效的培训方式,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集训结合,切实增强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服务发展的本领、依法行政的本领,切实解决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高和事业心不强”的问题。要教育队伍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奋发有为,敢为人先,把工作人员的激情引导到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上,形成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气、暮气、惰气和俗气,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打造出一支“出能战、战能胜、不出事”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四)注重基层建设,改变队伍形象。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按照国土资源厅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六个一”建设的要求,加强基层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队伍的软件建设,注重体制创新,要理顺好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达到互相支持、协调配合。要继续开展“标准化国土资源所”创建活动,抓典型,树标兵,使创建活动和基层建设再上新台阶。

(五)注重文明建设,增强队伍活力。发展国土资源事业必须注重文明建设和行政管理水平提高,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以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国土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保持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同心协力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六)注重廉政建设,改善队伍作风。面对新形势,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进行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追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定期调整机制,加大科级干部轮岗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交流力度,落实干部轮岗、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制度。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注重预防为主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对一定期限内发生的主要行政对象及服务对象进行阶段性回访并将回访反馈的情况公布,针对反馈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切实改善国土资源行风评议落后的面貌。

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普洱市辖9县1区,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几年来,市委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遵守《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2006]3号文件),高度重视县(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一是在培养选拔上重视。注重在艰苦地方、复杂环境、综合部门多岗锻炼和培养干部,注重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经受住艰苦环境锻炼、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能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作风扎实、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全市县(区)委书记队伍中,大多数经过市、县、乡多岗锻炼,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绝大部分一把手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统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在教育培训上重视。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县(区)委书记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参加专题培训、短期培训和理论培训,到省外、市外考察学习,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市委有针对性地组织县(区)委书记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群众观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县(区)委书记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增强驾驭全局、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在监督管理上重视。不断加大对县(区)委书记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用人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注重监督县(区)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加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特别通过县级党委换届,选准配强县(区)委书记,较好地发挥了县(区)委书记队伍在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发展、保稳定工作中,在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目前,全市10个县(区)委书记,除1个县委书记因提拔到省直部门,接任人选正在按程序考察外,其余9个县(区)委书记平均年龄42.4岁,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2人,占22.2%;40岁至45岁5人,占55.6%;46岁至50岁2人,占22.2%。大学本科学历5人,占55.6%;在职研究生4人,占44.4%。其中,经济管理专业5人,占55.6%;汉语言专业1人,占11.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人,占11.1%;行政管理专业1人,占11.1%;社会学专业1人,占11.1%。无女性和少数民族县(区)委书记。

二、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市、区)委书记队伍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状况总体是好的,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明显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支队伍是靠得住,能干事的队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与新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极少数县(市、区)委书记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孟连“7.19”事件发生后,普洱市委及时对孟连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整。二是任期制执行力度不够。对任期制的管理要素缺乏相应的规定,比如,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考核等,一些地方县(市、区)委书记变动频繁。三是选拔标准难把握。《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6条基本条件和7条应当具备的资格相对概念化,在考察时不好把握。比如:在考察中难做到全面了解人选的熟悉领域、主要专长和发展潜力,难判断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态度和业绩以及人选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考核评价难,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有差距,认为考察干部是一个程序和环节,有的认为是走过场,不愿意反映真实情况。

三、加强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中油xx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xx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x市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32.3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22万人、技能人才8.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92万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7%。(此次调研未含高层次党政人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1078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8.8%和全市人才总数的3.3%。其中国突7人,国贴99人、省突46人。(见附表)。

从职业分布上看,方面占34.5%、工程技术方面占28.3%、卫生技术方面占13.1%、经济方面占7.6%、会计方面占6.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6%。(见附表)。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见附表)。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管),民营企业2472人(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经营管理人员)。

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见附表)。

近几年来,xx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比较重视,注重通过岗位锻炼和继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向高层次方向迈进。xx石化公司把人才兴企战略作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举措,提出力争到20xx年培养300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办机电一体化和化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培训班,培养公司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年来他们选送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培训班学习,使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迅速增长。他们还注重在业务实践和项目攻关中培养高层次人才,既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又使公司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北华大学建立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设立跨领域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学校为他们提供资金、设备等一切必需条件。几年来,学校共确立了350多个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学校还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xx化纤集团注重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门培养。根据企业长远规划,集团近几年先后选送100余名优秀干部到青岛纺织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公司还推出了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宽恕失败。他们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小实验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课题实验。目前,该公司已有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研奖。[]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实施了“学科带头人三个梯队建设标准”,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人才向高层次发展设计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为了促进人才成长,医院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人才培训、进修和外出考察学习。

2.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利用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xx市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让域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我所用。xx华星集团公司为引进和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在上海市成立了研发中心,吸纳了一批国内电子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xx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门在北京设立了投资公司和销售总公司。这样,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生活、工作在北京,为企业效力,有效解决了北方城市引人难的问题。市中心医院几年来引进十几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安家落户,使心内科、心外科、骨科、烧伤科、消化科等科室迅速壮大,业务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吸引、引进人才,磐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规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策、服务、待遇、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保障措施。该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度。几年来,配合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区创业发展。他们除了建立大学科技园、归国生创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园等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进区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外,还制定实施了许多激励举措,如给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以特殊贡献津贴;给在国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进区领办、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以资金支持等。几年来,高新区吸引了近千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区工作。

针对内陆城市引才困难的实际,一些企事业单位创新观念,实施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层次智力柔性引进办法。xx石化公司通过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研究,提高对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几项国家863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取得可喜成果,有的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心医院规定所有的业务科室都要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的对口科室或知名专家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手术示教、学术讲座、专题讲课、技术答疑。通过实施这样的举措,该院不仅解决了棘手的针对疑难病症和重大手术缺少专家的难题,同时智力引进带动该院一大批人才的快速成长。

3.运用科学激励手段,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激励机制,给一流人才以一流报酬、一流待遇。xx石化公司提出,让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回报。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发挥工作效能,他们规定博士的高层次人才月工资最低50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硕士月工资最低20xx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此外,他们积极建立两级专家队伍。目前已经评出20余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专家,单独发放专家津贴。xx永大集团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进企之初就先给买一套住宅,并根据技术水平给予7至10万的年薪。对带有成熟高科技产品的科技人员,他们还允许其以一定比例进行技术入股。一汽xx轻型车厂为了抓住关键人才,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了100名人才为企业“核心人才”,规定不管企业经济效益如何,这些人才的工资都不得少于年薪3万元。同时,厂里为了体现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价值,在企业非领导职务中建立三级主查制度,让他们分别享受厂级、处级、科级待遇。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现有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启动了“优秀人才工程”,提出设备、经费、待遇向高层次科研人员倾斜,实现人才、设备、经费、待遇的有机整合。他们提出,每年在研究人员中评出10名优秀人才,除奖金奖励外,在市内为每位优秀人才购置一套价值在20万元左右的住房。远东药业集团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施了高薪高职、技术入股、期权奖励等一系列激励制度。

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xx和振兴xx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相比,目前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1.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xx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偏低,尤其企业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少。从数字上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3%,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自认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但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明显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

2.高层次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只有一少部分在企业。据xx市人事局今年开展的人才调查数据表明,xx市所属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3.23%在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的仅占16.77%。(见附表)。

此表由市人事局提供。

企业是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有1/6在企业这种结构显然对建设创新型xx极为不利。

从职业分布上看,高层次人才多分布在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就专业技术类人才来说,仅教育方面的人才就占1/3强。而在经济部门,特别是生产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则非常少。高层科研人才仅占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3%,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01%。

3.高层次人才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市被列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万余人当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为1831人,仅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7%。xx市有不少大学、科研院所和吉化等中直大型企业,但院士级国家高端人才却一个也没有。xx市被列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近五千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374人,占7.7%。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还仅仅是一个大体的人才范围和数字上的把握,即“数”的概念,而不是“质”的概念。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卓越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微乎其微。

4.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好,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0%左右的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在单位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而60%左右的人认为工作任务不饱合或无事可做;10%左右的人认为在单位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尤其严峻的是,近几年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属单位流失到外地的高层次人才达220余人,其中多数是各单位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各类专家近30人。流失的人才中,从专业分布上看,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和工程技术专业流失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流失总量的50%、32%和12%。

综上,目前xx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另一个是即使以往认为储备比较多、目前相对占有份额比较大的人才也正变得越来越少,比如卫生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

(二)障碍性因素。

客观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弱。

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开发和配置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就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地区,人才培养投入也就相对要少,那么产生的功效也势必要小。就人才流动来说,受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不易留住人才而往往要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出地。显而易见,xx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主观方面:人才工作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

1.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缺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意识,对人才重视不够,在选人、用人上感情用事多,重才、惜人、爱才不够。因不能被有效使用而导致的人才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2.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脱节。一些单位虽然比较注重培养人才,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长处不够,培养和使用脱节。从整个社会上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也缺乏有机的结合,人才培养不是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向培养,而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年来,我市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都存在很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工作机制。

3.人才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投入少,作用小。主要表现在基层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意识普遍还不够强,没有树立起“人才投资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投入很少。人才工作的投入主要靠政府投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没有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4.人才评价和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致使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实际落实。

1.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树立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通过宣传,引导各单位树立人才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和事业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的意识,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变成一种自觉。

2.强化培养,完善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素质。一方面要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搜集数据,了解掌握全市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人才培养,解决当前高层次人才缺口和人才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提升高层次人才层次、素质、能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利用四到五年时间重点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培养100名左右通过自主创业、带领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学科建设,重点加强我市学科、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善于搞科研攻关和技术攻关的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要充分利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东北之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及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高等学校松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振兴xx老工业基地急需人才海外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载体,提高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工、农、医、教育、、社科等十大类100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和附着于企业的100个左右创新团队。要全力推进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机械、化工、电子信息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到“十一五”末,全市要较“十五”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其中培养新技师不少于5000人。要实施城镇和农村创业人才及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镇、乡村创业“小老板”和一大批扎根农村,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的高层次涉农技术人才。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层次人才“四位一体”社会化培养和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社会化培养和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以及人才投入资金“瓶颈”问题。建立并完善单位、个人、政府、社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人才开发上的导向作用和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面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支持、倾斜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用才和育才两个主体作用。同时让人才本身分摊培养成本,并且广泛吸收社会支持、捐助资金。

4.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及领办、创办企业的人才政策;要建立并完善以技术或创新成果入股的相关制度;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奖励给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突出贡献人才、实际应用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处于爬坡阶段、攻坚阶段和起支撑作用的人才支持、扶持力度;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采取不同手段,实施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5.完善“绿色通道”,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及智力的引进力度。要围绕全市汽车、化工等五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积极吸引海外、域外人才;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吸引人才;要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作用,让域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我所用。

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当前党员队伍建设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四大考验”对党员队伍建设带来哪些重大影响?当前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四大转变的新情况:

1、政治地位的转变。建国后,我们党就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由被统治者变为统治者,这一转变对党员队伍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执政,所以存在权力的诱惑,因为执政,民众要求高,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因为执政,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导致党政不分,难以做到党要管党。

2、政策方针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近年来党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等以民生为导向的新政策,这些转变使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先富与后富的矛盾;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城市与农村的矛盾;党员的纯洁性与党员成分的多样性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矛盾等等。

定,“党员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如何解决辩证地看待这一矛盾,是每个党员面临的严峻考验。

4、外部环境的转变。上世纪末,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90年代美国经济连续10年持续增长。目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进一步调整中,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能力,正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此产生的政治冲击波,使得一些党员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结论的正确性,进而产生政治信念动摇。同时,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我们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地向我国渗透西方政治思潮和西方文化,也影响和动摇着部分党员的政治信念。

二、近年来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哪些主要经验?近年来,xxxx区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以前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上万人,从以前的狭窄范围发展到现在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是在抗击自然灾害中,党员队伍作为一支骨干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我们。

总结。

出了以几条经验:

1、必须牢牢抓住思想。党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而思想领导就是要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来,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这些年来,在中央的号召下,我们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党内教育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党员才能够在各种考验中站稳脚跟,才能够团结得像一个整体一样,才能够战胜各种困难。

2、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每一名党员都来自群众,每一名党员都离不开群众,党员队伍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就在于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些年来,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中,我们把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在落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中,我们以党小组为单位将全区划分为372个党员责任区,动员广大党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工作。2856名人民勤务员(党员)深入基层工作10565次,发放民情联系卡12882张,挂钩联系3398户困难户,帮助责任区理清发展思路951个,督查项目建设148个,协调资金21xxxx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287件。因为党员帮助了群众,所以群众才支持党员,党员队伍才能够有力量。

3、必须扩大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些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云仙乡党委开展的村干部自评、支部大会评、群众评,评议结果公开、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整改措施公开的“三评议三公开”活动。六顺乡党委实行的凡与党支部、党员、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项,都要通过党员“首议”进行民主决策“党员首议制”。如在南屏镇南岛河村开展村民小组干部或分支部书记进行述职,由各村民小组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镇驻村工作组人员组成评议组进行测评“一述五评”制度。制定出台党代表任期制“一意见七办法”,在全区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切实保障党代表职权,发挥党代表作用。

三、从党员队伍自身状况看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宗旨意识弱化。有的党员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发生动摇甚至产生怀疑,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心存疑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丧失信心,个别党员甚至争名逐利,挖空心思捞“好处”。

2、组织观念淡漠。少数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观念上却没有入党。有些党员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不能认真对待,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的党员工作中不能坚持组织原则,或自由散漫,或另搞一套,甚至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和光荣职责。

3、党性观念淡化。有的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不愿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党费,或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起党员作用;有的党员在单位或工作中的表现似乎具有先进性,但在家庭、在社会活动中表现一般,甚至道德缺失,有损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党的威信。

4、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少数党员对本单位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心存困惑不解,甚至埋怨;有的党员缺乏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缺乏党员的先进性,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1、主要做法: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目标制,把好发展计划关。要求各基层党委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分析,依据积极分子成熟状况,提出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具体措施,形成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二是强化结构制,把好发展结构分布关。发展党员要注意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分布结构,重点是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工作。xxxx0年发展的新党员中,女性占31%,高中以上学历的占36%,35岁以下的占91%,来自生产一线的占96%。

三是实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制,把好党员质量关。坚持以“三培养”为目标,实行“三级培考”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由支部进行培养,在时间、材料、手续完备情况下,党委组织委员负责审查,然后报党委会议审批。

四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把好党员标准关。在发展新党员工作中,将新发展党员对象的有关情况在党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切实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五是强化预审制,把好程序审核关。坚持审查发展计划,预审发展党员材料,审查履行入党手续一体化手段,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2、突出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入党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党员大多持这种态度,而事实也确是如此。一位支部书记坦言,自他上任以来就没发展过一个党员。一位学校支部书记去做年轻教师的思想工作,想发展他为党员,书记苦口婆心地说,得到的回答却是:

“工作我会认真地干,但党我是不会入的”。“入党有什么好处?”“没好处谁还入党?”“还好我没入党,否则又得······”持此等态度的人是不少的。在调查中,笔者深感共产主义信仰有被庸俗化的趋势。面对现实,为了发展党员,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必须提高党员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有的干部认为不应该下硬性指标,否则会因为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3、对策建议:

既要严格入口,又要疏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动态平衡。建议加强共产主义宣传,特别是对于青年人,要用鲜活的现实而不是死板的教条宣传马列主义,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真正让信仰发挥吸引力。

六、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和创新探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是什么,有什么具体对策建议。

1、主要做法:对党员实行分类教育:

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把教育重点放在加强理想信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以及履行职责所必备的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国有企业党员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保障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提高党员破解生产经营难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农村党员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社区党员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社会工作知识,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水平上。“两新”组织党员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增强广大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上,增强党员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2、突出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难,这和开会一样,比较难于召集。

书记这样说。没有老师就自己讲,可老是那几个人讲也讲不出什么新意。

三是脱离实际。只是照本宣科,不讨论,不分析,不与党员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党员“学”和没“学”一个样,自然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策建议:

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多派会讲的老师到基层讲党课,同时各党委之间也应给互派人员讲党课;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鼓励普通党员读原著、学马列,并将理论运用与实际。七、在党员管理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和创新探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是什么,有什么具体对策建议。

1、主要做法:

员示范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主动服务社区居民。“两新”组织党员实行“竞争管理”,制定考核评比办法,通过开展岗位奉献、技能竞赛、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引促进企业创业发展。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制度、要情告知制度、联系制度等,完善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库,跟踪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使他们始终在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

2、突出问题:

管理制度一大堆,但真正能够执行的很少,很多流于形式。组织开会比较难,一方面是由于居住分散;另一方面是由于忙于生计,难于抽出时间来,这是主要原因。此现象在社区犹为严重。党费收缴的困难是不能定期按时缴纳,大多是一年一次交清,不交的现象倒很少见。有少数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但是基层党组织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最难的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可谓是来无影去无踪。出去不领证,在外不联系,回来不报到,党费家人交,这是普遍现象。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不是没有,只是难于执行。问题的关键在于流动党员缺乏自觉性,使得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管理。

3、对策建议:

对社区中居住比较分散的党组织进行重组,使之相对集中;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和不缴纳党费的党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对于流动党员,除了电话联系,还应该采取邮寄的形式加强教育管理。更重要的是在入党考察期间就应该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使之树立牢固的组织观念。

八、在党员服务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和创新探索,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抓手是什么,有什么对策建议。

1、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坚持各级基层党组织为重点,以党员干部为服务骨干队伍,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设区、乡、村三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区级成立“流动服务团”,乡镇设立农民服务站,村级设立“农民服务点”,形成窗口服务、流动服务、代办服务等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全区设立农民服务站7个、农民服务点40个,有力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共建活动。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积极探索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融洽、协调推进的党建工作新路子。目前,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部与60个村、10个社区党组织结对,1215名党员与农村党员结对,形成了“多对一”、“一对一”的互联共建对子,有效推进了城乡党建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认真落实流动党员“双联双管”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外出流动党员全程管理、动态管理制度。区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乡(镇)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村(社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点,建立上下三级一条线的服务体系,构建起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互助、交流平台。

2、突出问题:

评级体系,对此项工作布置下去了,真正抓落实和检查的少,缺乏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体系,对联系效果和作用没有明显的界定和要求。这一问题直接导致部分党员无形间产生对比心态。同样联系贫困群众,有的党员竭尽所能,倾力帮助,而有的党员干部“蜻蜓点水”,应付了事,因为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结果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员积极性。同时,因为对个别群众的具体情况和个别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超出了联系党员的能力范畴,导致工作流于形式。个别党员干部无奈地表示:

“联系村其实工作要好做得多,只要几个部门齐心协力,还是能够为群众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联系个人反而更难,有的贫困户主要是生病缺劳力,无法从技术支持,也只有送钱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科学严格的考评机制,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每个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内容。年终考评结果在党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记入党员干部个人档案。同时,要在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外部环境上下功夫,加强教育管理、考核激励和舆论宣传,用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教育引导,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九、在加强对党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保障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什么具体对策建议。

1、主要做法:

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付几笔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党员发展经济扶持资金每年35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每年60万(连续3年),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每年每个村(社区)2-3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年每人50元,农村困难老党员关爱资金每年15万。

2、突出问题:

党员发展经济扶持资金在滚动使用的中有逐步萎缩的趋势,少数乡(镇)账上时常还有一部分滞留资金,研究转贷不及时。农村困难老党员关爱资金的主要问题是新增人员与核定人数之间的矛盾,70岁以上的老党员不断增加,但是原先核定的人数又不能改变。

3、对策建议:

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力行监督,杜绝资金变性;认真核实,防止资金无故流失;及时更新老党员补贴人数,彰显党组织的关爱之情。

附送:

党员预备期思想总结。

金、人力、物资源源不断投降灾区;然而祸不单行,4月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造成数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的惨剧,国家特将4月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举行哀悼,我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似乎近些年来自然从来没放过中国,然而众志成城成,对抗灾难成为中华儿女面对自然所秉承的精神统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在党和国家积极态度的引导下,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旗帜作用,带领全国人民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而正是这样的斗志和凝聚力让我们国家在困难中一点点进步,多难兴邦。

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大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属于非学历性教育,有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不同于全日制学校的教育,因此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在职教师队伍。如何管理好教师队伍,是学校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xx老年大学为例,就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xx老年大学成立于19xx年9月,至今已满20年。本校现有兼职教师40名,男女各半,在职教师1名,共担任52个教学班的面授工作。

1、教师来源

目前xx老年大学的教师主要来自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艺术学校和团体、党政机关、各类协会、企业、自由职业者,其中在职10人,退休和自由职业者31人,大多数是由学校根据对各行业人才了解的情况而物色聘用的,也有教师相互推荐或学员推荐的。根据学校开设课程的需要临时物色,或根据已了解的人才资源信息而开设相关课程,偶然性很大。

2、教师待遇

老年大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聘请的都是兼职教师,在薪酬上无章可循,又难以按职称、学历等来给付报酬。从20xx年的每学期700元、800元、900元不等,到20xx年的每学期每人1200元、1300元,逐年增加,并按班级人数、教师职称等大致分档。从20xx年开始,每学期每人增加50元并逐渐拉平。目前每学期1500元,按16个半天计算为93元/半天,非本市区教师适当补贴公交车车费。这个数字大部分教师还是满意的,特别是有退休工资、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师。但与社会上开办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讲座等上课报酬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另外,我们在夏、冬两季以及教师节等为教师发一份劳保用品,折合人民币500多元。20xx年给任教10年以上教师颁发了奉献奖;20xx年年底组织了教师、学员、工作人员的联欢活动,发一份纪念品。平时教师生病、住院,学校能带着慰问品前去探望。对被聘用的教师颁发聘书,增强他们在老年大学任教的荣誉感,提高积极性、激发责任心。总之,以各种形式感谢教师的积极支持,努力增进与教师的感情,使他们乐于为老年大学服务。

3、交流培训

老年大学非全日制学校,每个班级每周上课时间只有半天,2个小时。教师除了上课时间一般不在学校,相互之间很少见面,缺乏交流与沟通,而专业不同,更让许多教师缺少了共同语言,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了困难。以前,都是大家各上各的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有的教师,特别是没有接触过课堂教学的人,缺乏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的基本功也不够。如交谊舞班20xx年曾聘请过一位男教师,自己跳得非常好,对舞伴的引带能力也很强,但面对几十人的班级,不整队伍,不讲分解动作,自顾在人堆里边说边跳,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整支曲子,谁也看不懂,谁也跟不上。近几年,随着老年大学的发展,教学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去年以来,嘉兴老年大学开展了教研活动,书画、瑜伽等专业开设了公开课,我们组织了相关老师去听课,让老师们更新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普遍表示学到了课堂教学的好办法、好经验。去年下半年,我们自己也首次组织了公开课,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原xx师范国画专业老师魏老师执教花鸟画,课后组织了说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20xx年我们制订了相关规定,如《教师聘用和管理考核办法》、《教师工作职责》、《教师会议制度》等,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xx老年大学目前的41位教师中,除1人由本校在职工作人员兼任外,其余全部为外聘教师。20xx秋至今离职的20位教师中,由教师主动提出不愿再教的有15人,其中2人于今年春季又重新回来任教;由于学员人数不足,学校停止开班而离职的有3人;因病离职的有2人。外聘教师队伍经常因各种原因离职,有的因年龄大,身体差,不能继续任教;有的退休人员需要照顾子女的生活,而中途停止任教;有的在职教师因与本单位管理制度有冲突,担心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评职称而不愿来任教。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必须尽快物色到合适的教师,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工作较被动。

2、教研活动少,质量难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单一的教学活动,开设的专业种类多,平行班少,任课教师相互间联系很少,大量的教学又仅限于每周半天的面授活动,教师备课、查阅资料等均在校外完成,相互间缺乏交流讨论,更不用说集中的教研活动了。教师习惯了各行其道,对教研活动也不是很热心。如去年的教研活动,要求书画4个班的教师参加花鸟画班的公开课,其他教师自愿参加,结果书画只有2位,其他专业只有1位老师去听了课。再者,教师来自各个行业,部分人连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很清楚,重点、难点很难把握,对老年人的身心规律也缺乏了解。学校也无法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研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学期下来,各班总有部分“流生”。

3、素质差距大,评价无标准。外聘教师各方面素质差异很大。就xx老年大学来看,论学历,最高的研究生,最低的初小;论职称,最高的高级职称,最低的无职称;论年龄,目前最大的77岁,最小的23岁。有的教师在专业技术、技能上有过人之处,但缺乏教学经验;有的教师为在岗人员,年龄尚轻,但不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有的退休人员与学员思想观念有相通之处,但脾气固执,难以接受他人意见。还有,所教班级差异也很大,如学员数量最少20人,最多100人左右;动态班、静态班的备课方式、备课量不一样,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很难用同一尺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

4、教学要求高,待遇尚偏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大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对老年大学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不仅要在教学上因材施教,要求得当,还要掌握一定的老年人的心理,给予个别的辅导和照顾。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工作任务也更重了。自从20xx年省里进行了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评创后,一些具体的要求也非常明朗化了,单就教师这一块,要制订教学大纲、定学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课前要备课,有的专业课后有作业要批改。热心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般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相比之下,目前的待遇还是偏低的。

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也是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访才纳贤,建立教师人才库。老年大学在教师的聘用上,根据专业丰富、教学内容多样这一特点,应遵循“能者为师”的理念,热心老年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较好、某一学科或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可以成为老年大学的教师。平时需要广泛了解师资信息,要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了解各专业师资情况,如有合适人选,哪怕目前未开设此专业班级,也应把人员基本信息登记下来,建立起教师人才库,变“按岗求师”为“按需择师”,增加选聘余地,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2、搭建平台,注重教研提质量。老年大学的老师因为是外聘的,他们在老年大学需要有归属感,因此要求我们努力地为他们在教学上创造各种条件:

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必需的资料、用具,如挂图、教学用乐器、多媒体等;

二、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认为:老年大学的专业划分宜粗不宜细;研讨课题的共性应大于个性,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上;开展教研活动事先要有布置,安排好时间、讨论的中心议题等;活动后要有总结,好的经验要加以推广。此外,还可以通过召开教师会议来布置一些共性的要求,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组织联欢活动来相互认识,展示特长,增加彼此间的感情;按专业定期组织小型的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经验;聘请名师作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讲座;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三、要提供备课的场所,如电子阅览室、教师办公室,避免来去匆匆的状态,增强他们的老年大学主人翁的感觉。

3、情感投入,温馨评价促发展。老年大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有为老年教育事业作贡献的精神,但课时酬金比较低,要想留住优秀的教师,除了酬金外,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投资,实行人性化管理:

一是学校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教师真诚相待。教师到校热情相迎问好,教师离校殷殷相送道谢。教师生病、住院应及时问候、探望,尽力解决任课老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学校领导、工作人员要经常听取教师意见、建议。

二是在学员中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学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鼓掌致谢。遇到学员有意见时,不提倡在课堂上直接向教师提出,应在课后与工作人员交换意见,由学校根据情况与教师交流、沟通。给教师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三是学员评教设计的题目相对婉转。如可设计此类问题:你认为李老师在教学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王教师在教学中哪方面还需改进?均为多选题,既能让评价内容灵活、广泛些,又避免不着边际。对教师的评价应以挖掘优点、放大亮点为主,有效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温馨灵活的方式将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掌握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促进老年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多方支持,提高队伍稳定性。在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中,还应进一步争取上级领导、教育、财政、卫生、农林、文体等系统和教师家庭等各方的支持。

一是适量引进任教兼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继续重视在职教师兼管理人员人才的引进,增加人员编制,如若不能参照公务员管理,要让教师在职称评定、学习进修等方面享有与普通学校同等的待遇。

二是各单位应合理安排到老年大学任教教师的工作量。在本单位的评比中为这些人员开绿灯,有关部门在制订评定职称的细则时,增加评分条件,吸引更多的在职人员来老年大学任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降低教师平均年龄。

三是适当再提高教师的待遇。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投入。除了课时报酬、各项活动经费适当提高外,可以采取出资为每位教师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提高教师待遇,这不仅是一种感情投入,也是校园安全建设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四是老年大学平时要关心教师,关心教师的家庭,通过定期走访教师家庭,听取意见建议的途径,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师在校安心任教。只有取得多方的支持,让大家觉得在老年大学任教是光荣的、神圣的,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氛围,才能使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更稳定,更加适应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老年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上观点我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