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说课稿(实用17篇)

时间:2023-12-08 20:36:34 作者:琉璃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思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请阅读以下教案模板,它们来源于一些教学专家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初中历史说课稿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历史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的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的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的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的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1、导入新课。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著名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最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軍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中学历史说课稿范文

一:教学目标设计与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课标要求(1)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2)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说教材。

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它所建立的*共和制成为了代议制的典型,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教材从四个方面: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两党制加以阐述。我认为第二部分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第一,三,四部分,课标未作要求的,可作为1787年宪法的背景和发展一般掌握。(依据:突出主干知识)。

(三)说学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前提。

(四)说三维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认识影响及评价:探究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搜集美国大选热点资料,关注现实与历史的联系。(2)在学习1787年宪法中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3)通过材料分析英美政体的异同,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制度因。

历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局面的形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学情,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冀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的12课,主要介绍二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美苏关系。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极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关系史,对学生今后正确认识、分析复杂的国际关系的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在世界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道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建立的事实。

2、能简述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知道冷战的表现。

3、能正确认识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这是战后“冷战”的根源,同时也是学习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基础。

难点:对冷战的理解。这是因为九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难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现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根据“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主要采用:引用法、合作讨论法、图片展示法、问答法。

(二)学法。

并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提问(4分钟)。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利用课前5分钟给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提问重点问题,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节选纪录片《突破柏林墙》为导入,通过震撼的画面,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并通过丘吉尔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幽默形象比喻,进一步过渡到本课学习。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按照本课内容,我的新课讲授将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冷战政策(是本课重点)。

1.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一部分脉络框架,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据此再次熟悉课本内容。然后由老师以组为单位抽选学生回答部分框架内容。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熟悉课本内容,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框架补充完整后,我将引用两段文字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原因。采取小组抢答的方法让学生回答,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用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后自主归纳冷战具体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第一部分具体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参与讨论并个别指导。在学生归纳发言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对美苏争霸意义的分析与启示的升华。

让学生讨论归纳(ppt)出美苏争霸的影响,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后我再对美苏冷战的启示进行升华。

(四)小结巩固(5分钟)。

依据本课的结构,通过知识框架表进行小结。我先把知识框架打出,学生看书。然后要求学生闭卷回答。这主要是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效果比较好,再一次的回忆会让更多同学记住更多知识点。

(五)随堂检测(5分钟)。

在ppt上依次显示五道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根据题目难易层次,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了解他们知识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通过适当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我通过批改作业认识到本节课教学疏漏处,于下节课开头进行复习巩固时可以完善。

六、板书设计。

我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并要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七、教学反思。

我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等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美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辩论,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正式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及时进行反思。

历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写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第二个部分,板书,夏朝的发展。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过度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2)在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中,首先,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设置讨论问题: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族的强大,引导学生推断:商灭夏。接着,板书商的建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商建立的时间、都城。

其次,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板书:盘庚迁殷。通过地图册,使学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书商代的发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学生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3)在第三个子目“武王伐纣”中,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板书:西周的建立。学生归纳时间、都城。接着,通过书本议一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书西周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学生讨论归纳西周在经济上的发展。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再次,板书东周的建立: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4、〖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中学历史说课稿范文

本册书从内容编排上看,主要以时间顺序,以章节体形式编写;从线索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1、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重要的*关系。

(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争夺世界霸权斗争)。

3、民族解放斗争。

美国*战争、拉美*战争——**风暴——*、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运动的发展。

4、*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从每课的内容看,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构建,并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各线索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整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能力培养功能。

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课程内容来培养学生能力,包括知识构建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地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作功能。

初中历史说课稿

过渡语: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第3课,与第2课俄国改革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共同构成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本课讲授随着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矛盾加剧最终演变为南北内战的经过,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完本课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掌握。但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多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及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意义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实;了解《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林肯的历史活动,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内战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渡: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三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作业。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时政新闻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2020年美国明尼苏达暴乱事件,提问学生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7分钟致死反映了美国社会什么问题呢?这种问题是从什么时候显现的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时政常识引发学生思考,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我会引导学生自主读教材和“美国南方种植园”图文,在我事先下发的导学案中从社会经济条件归纳美国内战的背景。随后我会引导学生读教材和图文史料,分析并交流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学生明确后我会总结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导火线是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重点的研学后教。

(二)过程。

这一部分我会引导学生先读教材,分析内战初期的战争形势。随后播放美国电影《光荣战役》片段,分析讨论林肯对待黑人奴隶制态度的演变。

由于两部法律在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会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节选提问:两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一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有何作用?根据学生回答我会进行总结:《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三)内战的意义与林肯的.个人功绩。

这一部分我会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美国内战的性质和他的历史意义。之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帮助学生明确:美国内战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安排学生同桌合作探究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的比较,并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接着我会举办一个历史故事会,分享华盛顿的主要活动是什么?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有何贡献?学生能认识到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战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北美人民称他为“合众国之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从而与马克思对于林肯的评价:“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历史故事会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适当引导从而难点。

1.小结:为了检验本课的教学效果,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

2.作业:课下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种族问题在南北战争后有没有彻底解决,美国的种族歧视后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历史说课稿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及具体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后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与整课学习的快乐,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学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2、新课学习:通过设置6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学习课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3、课堂小结: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四、巩固练习。

历史说课稿

从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来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过程中,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继出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从高考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意义。

(1)透过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做出的反应,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原因。

(2)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具体表现形式。

(3)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以及成因。

(4)多角度剖析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从学生学习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重要性。

(1)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2)运用“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进行探究,提高探究历史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特点以及成因。

(3)通过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1)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及其影响。

(2)民族经济的举步维艰。

重点: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难点: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

说明:

1、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工业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渗透,客观上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转型。同时,中国面对这种形势,做出反应,政府和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启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因此,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对我们把握近代经济转型的表现以及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故为本课重点。

2、中国近代经济转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在中国近代的`文明演进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呈现出步履艰难、道路坎坷的特点,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现实社会中改革意义的理解,故为本课难点。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回答:

(2)根据上表资料,与第一时期相比较,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有哪些变化?结合1895年以后的有关历史分析说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技能比赛说课稿《中国近代经济转型》。

初一历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电子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3)通过“历史论坛”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说课稿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的掌握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同学总体把握远古居民的概括及其发展的历程。

难点: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他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火的使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形式。

依据: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学生掌握远古居民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情况有利于理解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完善自身并推动社会的发展。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七年级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说课稿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喜欢!

历史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为下一课打下基础。

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能力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对哲学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主体意识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疏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高中历史说课稿

首先,我说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xx第xx单元第xx课。本课的知识、理论、方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的作用。

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主要史实,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老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大量史实、图片等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授……,培养或激发学生……。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是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基于本课的特点,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基于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此,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会答”向“学会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1、合作学习:首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由各组派出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通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大环节,具体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2~3分钟)学生尚未进入状态,可以通过讲故事、谚语、歇后语、笑话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由上节课讲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性提问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从背景、过程、结果三方面入手,着重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首先,(1)通过展示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以及教材提供的资源,总结……。

其次,(2)通过设置问题,……,讲明……,使学生理解……。

再次,(3)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最后,(4)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资料,小组讨论……。

3.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知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在新课讲完后,简单扼要地总结本课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布置作业。

最后,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我进行分层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历史说课稿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本课所讲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从此以后,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本单元的其他课节所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情况。第一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通过后两个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来体现的,而后两个子目又是第一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认识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改革。

开放后家乡巨变、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图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互动、情境设置、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讨论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欣赏图片,感受家乡的变化,导入课题。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让学生看书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通过活动“情景剧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师从“转折”二字重点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喜悦之情,憧憬美好未来,教师提出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内容及作用。学生思考讨论:家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是什么?通过讨论,懂得这种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3、教师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让学生看表格,思考讨论“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完全正确的。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接下来欣赏图片“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面貌”,感受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2、学生讨论: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城市:对外开放。

高二历史说课稿

一、课程信息。

本课程是高中一年级历史课《经济发展史》,属于文化课,美术特色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三部分,分六学期完成,参考学时数每学期60课时。

二、专业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09-8班,该班专业美术特色,是预备参加普通高考的班级,历史是必考科目。该专业对应的几个岗位是:一是升学,参加高考。除对美术专业如素描、色彩等达到与高考同等水平及以上之外,文化课上要求达到高考水平;二是从事美术设计及相关工作。要求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美术技能,适应相关工作要求。

本课程在该班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据:一是参加高考的必考课程,二是增强历史素养,增加历史鉴赏力。

三、目标的制定。

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并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知识能力方面,提高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经验方面,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国情,继承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理解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高中历史核心课程包括三部分,即政治文明史、经济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技术史。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能力方面,通过图片、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树立对外开放意义,认可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四、课的思路。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采用歌曲和文史材料导入,主要采用设问法、对比法及讲授法,其中采用讲授法时应注意条理,注意引申内容的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

重难点突破上采用讨论、引导、分析来加以突破。

依据本课内容与现实比较贴近,学生基本上都对某些史实有所了解,采用歌曲、图片、文史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教材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得出结论,能够使学生了解对外开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因而本次授课未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调整。

五、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人数24人,班级学风整体状况良好,其中对历史课感兴趣的5-7人,不愿学的3-5人。学生基本处于15-17岁之间,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学习能力。但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同时从目标、兴趣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六、评价方法。

1、习题评价:准备2-3到典型试题,通过测试评价课效;。

2、提问评价: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提问、课堂设问方式进行评价;。

3、学生参与课堂程度评价: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精神状态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过程。

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及相关史料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本课第一个内容——经济特区的设立,通过图片——深圳成为城经济特区前后的图片对比、史料分析——经济特区发展的数据资料等,使学生了解特区设立的成就和影响,并进入第二个问题,经济开放区的开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的设立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此时,可将本课第一个内容经济特区设立与第二个内容经济开放区的开进行联系、比较,得出对外开放由点、线、面的发展过程。对于本课第三个内容,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突出浦东开发对长江沿岸经济发展的意义,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八、课程实施的条件(略)。

历史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赵姗姗,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我将从理念、教材教法、学情、流程和反思五个方面为您展示这一课。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辅助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图片、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

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图片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

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图片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

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政权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政权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

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

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图片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

看图识变——观察图片,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娱乐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学生活动2:】。

认识“瓦子”——回归课本,探究瓦子的秘密。

认识“瓦子”、理解“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特性又是一个难点,教材上精炼、明确的表达为学生学好这一环节提供了支持。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阅读与分析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4.宋代的“住”与“行”

住房的变迁,出行方式的增加充分反映了两宋物质文明的进步,

【学生活动:】。

图说“住”与“行”——学生使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将两宋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房屋在《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上标出,并使用截图的功能将之分类排列。

第五步:温故知新。

1.温故。

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很多,《清明上河图》便是一幅形象的宋代风俗画卷,我设计的图说“住”与“行”活动,把课堂教学这个舞台再度还给学生,让他们再度体会到积极参与教学的乐趣与成就感。此外,我还使用聚光灯和放大镜功能根据学生的自由发言,协助台上学生辨别和寻找,真正做到师生共同探究,并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大家的学习成果。

【学生使用白板】。

填写板书——学生依据自己的发现与归纳将“住”与“行”的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第五步:温故知新。

1.温故。

【教师使用白板目录】。

——使用白板目录回顾本课所学。

传统教学中对全课的回顾多为教师讲述,在这课中,我借助白板自动生成的页面,把学习活动成果——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板书一幕幕呈现,此举令学生很是兴奋,在此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收获的乐趣,进而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培养兴趣。

【学生活动:】。

大家来找茬——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完成为短文改错的任务。

改错是近年来在各地中考中普遍出现的一种新题型,我设计了为某位同学的短文改错的活动,仍然由学生操作白板的绘图功能自主完成,使之尝试运用新知,感受自己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2.知新。

【学生活动:】。

为了使本课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延伸,我预备了两个课后探究问题让学生选择探讨,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出人类进步过程中历史背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至此,课堂教学活动全部结束。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从教学设计的实施看:我预设的各版块活动多次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配合和电子白板手写文字、彩色绘图、资源图库、白板目录、放大镜及截图、遮屏、聚光灯等各种功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投入教学活动,引导他们步步构建知识,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基本实现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教学中的游戏、讨论表现得十分积极,此外,他们对使用白板组织教学倍感新鲜与兴奋,并乐于尝试使用白板和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尤其在本课回顾的过程中,白板生成的目录成为让学生最有成就感的教学资源,令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倍增。

从设备使用的角度看:我在教学设计中所用的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我认为只要以把握教学新理念为前提,经过潜心研究和精心设计,应该可以使电子白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交互功能可以即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资源库可以成为教材的有力补充,生成性资源可以长久保留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从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依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彻底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历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以下是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共向学生展示了十幅外国绘画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战争、历史和宗教故事为题材。课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课时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课时二主要是学生了解17-19世纪的历史画作品并对当时的各个画派有个初步的认识。整个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自主学习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最后能感受到历史画的独特艺术美,并通过交流讨论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

八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的欣赏教学,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方法与要点已有所领会,但历史画却有所不同,它的题材往往是主题性的,内容独特,意义重大。欣赏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点,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接受艺术陶冶,提高文化修养。

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

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

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

二、然后,进入新授阶段。

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补充了“浪漫主义”这个概念。

紧接着,开始欣赏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浪漫主义绘画《梅杜萨之筏》。

三、接下来,欣赏了西班牙画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法国画家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历史、宗教画的相关知识,着重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步骤;在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在教具使用方面,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深层次挖掘教材,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勃鲁达的投降》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

(二)、然后,进入新授阶段。

因为这节课涉及了好几位浪漫主义画家,学生对“浪漫”这个词语有些误解,对浪漫主义绘画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补充了“浪漫主义”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把这个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找一名同学读出来。

紧接着,开始欣赏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浪漫主义绘画《梅杜萨之筏》,我把这幅画作为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这幅画取材于1816年7月法国一起严重的海难事件,舰长和军官们只顾自己逃命而将150名乘客抛弃在一张临时搭制的木筏上任其自生自灭,经过13天的漂流,木筏上发生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惨剧,最后只存活10人。但是法国政府却因为惧怕舆论的谴责而对此事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引起受难者的不满,席里柯在人民有冤无处诉的情况下愤然拿起画笔,经过走访生还船员、搜集素材、现场写生,最终用18个月完成了这幅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写实”巨画《梅杜萨之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欣赏、理解这件作品,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列出了欣赏提纲,并先让学生来介绍作者,讲述此画的历史背景、作品内容,并揭示主题,然后教师再在与画面相和谐的音乐背景中将此画的精髓部分娓娓道来,不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且渲染了气氛,进行了情境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向学生讲述了有关“梅杜萨”的希腊神话故事,丰富了教学内容。

接下来,我又带领学生们欣赏了西班牙画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法国画家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每件作品,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于书上的大画面,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述,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拿破仑和他妻子约瑟芬的奇闻轶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为了拓展学习内容,我巧妙设计了“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历史画不能被摄影所取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绘画作品要比摄影更典型,更具有感染力,而且其含义也更为深刻。

(四)、在自我评介方面,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心得,归纳有三:第一,通过欣赏书上的绘画作品,使我们看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所以我们应该呼吁世界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并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美好生活。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画家所具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伸张正义的良好品格。第三,我们还应该学习画家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

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历史画——《最后的晚餐》、《勃鲁达的投降》、《希奥岛的屠杀》。

浪漫主义。

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说明,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