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六单元评语范文(12篇)

时间:2023-11-24 16:10:04 作者:纸韵 小学第六单元评语范文(12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组织,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理解和思考。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我一直想去爬山,上周周日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太平山森林公园,我一听一蹦三尺高。

我们先开车到山脚下,往前看,青山绿水的山像翡翠一样绿,挺高的,但我从不畏惧,奋力地向上爬。爬到了山腰,我们看到了龙泉瀑布,飞瀑如练的瀑布像电一样快。我们又看看到一颗颗挺拔的树,就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山。我站在平台上,一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爬到了山顶,美丽的彩虹瀑布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经过太阳光的.折射,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像一座拱形的桥,呈着七彩的颜色。

天不早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希望还能再来!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父亲驱车携带大家全家离开了喧闹的城市,来到了鸟语花香的鹤泉农家乐。刚下车,我迫不及待地往茂密的山间进发。一路上,有啁啾的鸟儿,在树上跳来跳去,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地上有缓缓爬行的虫子,满山遍野的野花五彩缤纷,在微风的吹拂下,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成长在城市的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觉得格外的新奇。前面不远处有户小小的农家小院——鹤泉农家乐,我欣喜若狂地跑了进来,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一杯杯清茶招待大家,连那只膘肥体壮的田园犬也摇着尾巴,不时的伸出舌头,像就是在对大家说:“欢迎光临!”我坐在农家门前,极目远眺,那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像就是仙女撒下的金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真就是美丽极了!

农家的前面有两个水平如镜的大鱼塘,鱼塘四周绿柳成荫,在水面上投下了一片片绿绿的浓荫。清澈见底的水中,三五成群的鱼儿聚在一齐嬉戏打闹,不时还有调皮的鱼儿奋力地跃出水面,仿佛就是想要探究一下外面的世界似的。我摆弄好鱼杆,拉开架势,悠然自得地坐在柳荫下垂钓,经过两个多小时耐心的守侯,收获颇丰:竟然钓得了十多条大大小小的`鱼!回到农家小院,农家主人早已筹备了丰盛的晚餐:鲜嫩的竹笋,香喷喷的糖醋鱼、别具风味的腊肉等等,让我垂涎三尺,胃口大开。坐在门前一边吃着,一边看着金灿灿的晚霞,归巢的鸟儿、向晚的微风,真让人有非同一般的享受。多么美的山!多么美的鱼塘!多么快活的鸟儿!多么和谐的农家小院!虽然比不上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但就是处处显出了一道道别具一格的田园风光!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崇高,科学精神是所有现代人必需的精神品格。

记得那一次,我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位科学家做实验的。于是,我决定按照中的步骤做做实验。

白糖能着火呢?我想:白糖是晶体,怎么会着火呢?我首先拿勺子掏出一勺子的`白糖放在一个容器里,拿来打火机,点了许久也没点着。只是白糖表面被烧成了黑色,并未燃烧。

妈妈看我用打火机,以为在玩火,就三步并作两步赶来,告诫我说:“别玩火了,小心引起火灾,快,拿灰把火给灭了。”

“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出口。

“没有什么可是的,快!”妈妈厉声说道。

我只好把灰铺在白糖上。可为什么白糖点不着火呢?这个问题仍然萦绕在我脑海中。不死心,我偷偷地拿起打火机又点一下,但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哈哈哈!”妈妈朝我这看,也微笑地点了点头,说:“瞧,你高兴的。”

我继续看着“啪、啪、啪”响着的白糖,不会儿过去了,声音没了。上前一摸白糖,“哇,好烫啊!”我不禁叫了起来。现在的白糖变黑了。

燃了……。

生活中还有许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件蛮好玩的一件事,所以说科学精神是所有现代人必须的精神品格。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平时我们在学校里,老师仿佛我们的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记得有一次放学,那天正下着蒙蒙细雨,虽然雨很小只是雨丝,但刮在皮肤上还是很难受。当时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因为走的晚所以同学们都走了。当我们经过办公室时,我们的芮老师也正好从办公室走出来,他看到了我们后微笑着说:“你们怎么还不走?外面下雨了,我这有伞你们用吗?”这时我的一个朋友张口了:“老师,我们不用您用吧!”“没关系,我想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我们都知道,老师是希望我们用这把伞不被雨淋着才这样说的。我听了又连忙说:“老师,我们也想和你一起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老师轻轻地说了一声“嗯”又露出她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我们都非常开心。现在,也许老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们依然会永远记住的。

六年,也许很长,但对于我来说,真的很短。谢谢我的老师,和陪伴我六年的同学!我们的笑容,会永远定格在那张简简单单的毕业照上。无论多少年后,我们依旧还会记得我们第二个家—六(1)班!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点点滴滴都是爱》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园地五中的作文要求而设计的。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会在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这样一组课文后安排学生“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必定有其深意。

因为现在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已经逐渐成为了“爱的麻木者”。他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殷殷深爱,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要一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爱自己,学生所举的事例就是类型化的,语言则是模式化的,内容是惊人的雷同。在情感上呢,总是让人少了一份真诚和细腻。所以在经过反复的研读教材后,我将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确定为: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透过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照,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细微之处去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具体地记录下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语言文字和道德情感的双重升华。

本次作文的教学思路主要表现为感知爱、体验爱和抒写爱三个大的板块。这三个大的板块融合了资料展示、口语交际、习作指导、学生片断练习和学生课后独立作文和作文的讲评、修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课前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收集关于父爱和母爱的资料,包括诗词、格言警句或者故事。

2.听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然后共同翻阅相册,寻找几张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照片。

一、情景创设,感知父母的爱。

(一)揭示习作内容。

上课伊始,首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屏幕上滚动出现本班学生和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教师伴随着音乐,导入:

师: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是温暖的港湾。家里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爱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并记录下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素材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父爱、母爱的资料。

1.教师讲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我准备的是美国职业演讲者、也是多产作家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因为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实需要我们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尤其是关于父爱的材料。因为学生通过课前收集,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关于父爱的名言和故事较母爱的文章来说,显得比较少。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父爱就不值得歌颂,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它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正如有人这样赞叹:父爱是深沉凝重的,是放在心中用一生慢慢咂摸品味的。

教师伴随音乐深情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中,父亲是如何不顾自己的安危,用手挖泥石,坚持了整整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谱写了一首伟大的父爱情深的颂歌。

讲述完故事后引导学生交流:

(1)同学们,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也感动了你呢?

(2)故事中的那个情节最令你感动?你由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

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学生交流、朗诵课前收集到的歌咏父爱、母爱的诗词和文章。相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知父爱、母爱的内容和形式。

因为正好“语文园地五”中就有唐代诗人孟郊写。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的《游子吟》,相信会有学生交流这首诗。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相机引导:母爱是什么?在这首诗中,母爱就是游子临行前,母亲在灯下为儿子密密的缝制衣服。

然后教师追问:这种事情,这种母爱是惊天动地的吗?但是你能说它不伟大吗?这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祝福与无尽的牵挂。诗人孟郊就选择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爱意。

就这样,在同学们每交流一则材料后的,教师都要对每一则材料用准确恰当的的语言加以点评。并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如果学生收集的材料很贫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相关课文,如《妈妈的账单》中,母爱就是不计回报的为子女付出;《给予树》中的母爱就是尽管经济拮据,也把辛苦攒下的100美元分给五个孩子,让他们购买礼物相互赠送;《可贵的沉默》中,父母的爱就是每年都会记得为孩子庆祝生日,送上精美的礼物,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日。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写作是情感的外射。激情可以直接引发作文的欲望和冲动。所以在“感知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音乐欣赏、照片展示和资料的分享,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互动交流,体验父母的爱。

因为根据课前的了解,我掌握到学生们准备的照片有的是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照片,有的和父母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但更多的是旅游时照的照片。乍看之下,觉得这些照片似乎和父母的爱之间好像没有太大联系。但其实仔细想来,带孩子去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却本身就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表现。而且,在旅游路上一定有许多父母照顾孩子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所以我在说课前提前了解了我班几个学生旅游路上发生的故事,中从选择严御寒在哈尔滨的这张照片。因为据严煜寒介绍,她刚到哈尔滨就发烧了。妈妈对她是呵护备至,平时十分严厉的爸爸也温柔了许多,定时喂她吃药。因为严御寒觉得头痛得厉害,她的父母为了她放弃了一两个景点,一直守在她身旁。第二天,她好些了,但爸爸还是执意背她走路。玩儿的时候,爸爸还一直想办法逗她开心。这个故事很具有典型性,于是我决定以这张照片为突破口,请严煜寒讲述这张照片的'故事,以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凝聚在照片中父爱和母爱。

在严煜寒交流后,教师小结:

给一两分钟让学生静静地回忆、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交流互动。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之间最温馨的瞬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

活动要求是弹性的,学生可自选活动方式。

1.激情解说——如果爸爸妈妈的爱就凝固在你手中的某张照片上,(就象严煜寒的这张照片一样)就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一切,然后为这精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解说词。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带的照片还不足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

2.故事派对——也许有些感人的瞬间没有用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但老师相信当时的一幕幕一定时常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情景,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身势动作,形象地再现这感人的瞬间。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启发,充分练说,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利用追问的形式指导学生按顺序把事情说清楚,尤其是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细微之处。

在“体验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直观的照片作为打开学生回忆之门的钥匙,通过参与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作文训练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表达,有内容想表达,有内容能表达。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写什么”的问题。

三、自由表达,抒写爱。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但怎样把我们嘴说的话用笔记录好,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了。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比两个片段的方式来学习写作方法。

1.请学生对比阅读下面两个片断。

(1)我坐在车上,父亲说要给我买几个橘子。他走到那边月台,跳下去,穿过铁道,又爬上来,买到橘子后按原路返回,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然后,转身消失在人群中了。

(2)父亲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很胖,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3.请学生勾画出你认为写得比较具体的语句。然后分析这些语句描写了父亲的什么。

学生通过勾画,就会发现,写的具体的地方其实就是在详细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还有自己的感受。

4.教师作必要讲解: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第一段写得不具体。这是因为它只是简略地写出了爸爸为自己做了什么,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忽略了。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就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详细地写下来。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故事写“具体”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写具体”不是字数多就是写具体了。而是要写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别是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在这个片断中,就重点抓住了父亲为他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来表现父亲对他的爱。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注重细小的环节的刻画。具体该怎么写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要“步步追问”加上合理的想象。拿这个片段来说吧。

(出示)一天夜里,天气很热。我怎么也睡不着。妈妈就为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我们至少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那天天气到底有多热?我总也睡不着觉,心里感觉怎么样吗?妈妈见我睡不着,对我说了些什么呢?妈妈是怎样为我扇扇子的?具体动作如何?我热,妈妈也热,看到妈妈这样照顾我,我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追问下去,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然就能把文章写具体了。

请学生按这个思路,口头补充这个片断。然后出示补充后的范例:

(范例)。

妈妈的爱就像是一阵阵清凉的风。一天夜里,天热得让人觉得脑子里总是“嗡嗡”地叫,哎!怎么熬得过去呢?这时妈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晓晓,睡着了就觉得清凉了。”我听了后,乖乖地点点头。刚睡了几分钟,我就被一阵阵扇子扇风的声音惊醒了,原来是妈妈坐在床沿上,轻轻地给我打着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大概分辨出哪些文章写具体了,哪些文章没有写具体。但要求他们说怎样才能把习作写具体就很难了。所以我利用对比片断的方式,加上教师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的过程。

1.学生进行当堂的片段练习。

要学生利用“步步追问”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来表达妈妈或者爸爸对自己的爱。写清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2.评说片段。

教师巡视抓典型:将写得较为具体的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3.课后习作。

要求学生把课堂交流的故事写具体,也可以重新翻阅自己的相册,聆听父母讲述关于照片的故事,再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

1.全方位点评:

(1)教师将学生的习作全部浏览后,选出优秀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2)在四人小组内,由小组长具体负责,围绕训练重点“如何写具体”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3)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随机性点评。

(4)请学生习作带回家,请家长参与点评。

2.学生二次修改习作。老师根据学生二次修改的情况,给学生一个较好的成绩。让学生意识到好文章是在大家帮助和自己努力下改出来的。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改习作的能力。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寒假的第一天,突然兴起,想模拟当保姆做家务,来尝试下保姆的这份工作,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一幕。

吃完了早饭,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也开始了我的行动——模拟保姆做家务。我学。

着妈妈的样子,首先将抹布洗干净,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地板,还没擦上一个房间,我已经热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想到妈妈每天都要做这些家务,今天我终于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我到洗手间洗了把脸,继续擦起来。坚持就是胜利!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将每个房间的地板全擦了一遍,地板亮了,我也累得趴在沙发上起不来了。但是看着亮得照的出人影的地板,我心里乐极了。

休息了一会,看看时间快十点了,我又开始了第二项行动——帮妈妈煮米饭。

我从米斗里舀出一些米放在盆子里,然后学着妈妈洗米的样子,用手反复将米在水里搓洗,等洗出的水变得比较干净了,再将米倒进电饭煲里,添了足够的水(妈妈曾经告诉我,水位要没过手面),盖上盖子,按下按钮。大约过了三十多分钟的时候,电饭煲发出声响,提醒我饭熟了,我闻到了米饭的香味,米饭终于熟了!我甚至有些激动,急忙按下电源开关,然后坐到沙发上等妈妈下班。

一会儿妈妈回来了,一进门看到干净的地板,惊喜地说:“哟,今天的地板怎么这么亮啊?”“是我擦的!”我从沙发上跳下来,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妈妈快到厨房看看,还有惊喜呢。”说着我就将妈妈拉进厨房,“看看,我还煮了米饭呢。”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今年春节我们去了奶奶家。我们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没有了汽车的喇叭,没有了汽车的尾气。空气如此清新,清新的风吹来。天空总是蓝色的,让人陶醉。偶尔,漂浮的白云会变成各种形状,你会想到无尽的.缺陷。

一路上,我们看到田野里有塑料大棚,旁边有很多卖草莓的摊位。我们抵挡不住诱惑,就把车停在路边,走了过去。看着一筐筐鲜红的草莓,我们还是不满足。我们和卖家商量,想自己去温室里摘草莓。卖家说价格会贵一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高高兴兴地跟着卖家来到一个大棚子前。我一打开塑料门,“哇!”迎面是一大颗鲜红的草莓,一颗颗挂在田埂边,像一盏盏小红灯,让人垂涎欲滴。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篮子跑向它。卖家告诉我们不要乱捡,就剩下我们一个人了。我左右看了看,摘了一个大的红色草莓放在篮子里,然后又摘了一个,但是看到前面的那个更红更大,我就忍不住想选哪个。一路犹豫着挑。过了一会儿,我篮子里的草莓堆成了一座小山。再看看爸爸。他低头仔细挑选。先看这个,再看那个。只有摘下来才一定是最红的。我妈妈虽然在摘草莓,但还是会时不时地整理一下衣服,看看是不是被泥土弄脏了。唉!我妈就是喜欢夸。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的篮子里装满了草莓,捧着自己摘的草莓,我们笑着拿它们和你的或者我的比较。

田园风光多美啊。你可以看到草地和红花,听到鸟语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让我们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这时,我忽然闻到了一阵清香,我便赶紧跑了出去,一看,原来是河水里面的荷花开了那亭亭玉立,高雅清香的荷花,可真是令人赞不绝口呀!

乡村好玩好看的景色实在是太多了,有山丘上的果园,有清澈的小河,有田里的庄稼,还有路边的花朵和野草,更有许多可爱的鸭子和鸡……光这些,我就已经看的眼花缭乱了。

到了傍晚,辛勤劳动了一天的农民们便纷纷回家了。傍晚的乡村可真是别有一番景色家家炊烟缭绕,饭香扑鼻还有些村民坐在石凳,说着一些生活的小事,看上去都非常高兴。

我喜欢这种乡村的这种祥和与安宁,但是我更加喜欢这种和城市风光大不相同的自然气息。

小学第六单元作文

有一天,我们全家去看望奶奶的家乡。

当我来到田野时,那里的小麦长得很高,肉眼看起来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各种稻子稻草人一起在这里形成一道风景;这里最特别的是属于农村家庭的房子。他们的房子前后总有一块菜地,菜地前面拴着一只养老院的狼狗。

那里的果园很茂密,有些树还是绿色的果实,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标志,便于区分。果园旁边有一条小溪。小溪清澈见底。小溪里有许多小鱼、虾和螃蟹。一群鸭子在那里游来游去,不停地吠叫,好像饿了,向主人乞讨食物!

这些旖旎的景观就像是一幅有趣、自然、和谐的田园景观。袅袅的烟雾,蒙蒙的云彩,朦胧的月光,让人觉得很舍不得,很缠绵。

三年级第六单元小学作文

2101年。这个时候的学校不是普通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请慢慢听我介绍。

未来的学校是线上学校,每个教室周长700米,每个课桌周长8米,上面放着一台高级电脑。

老师教语文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看电脑,因为老师说的所有意思、单词、中心思想都是输入到电脑里的,不需要人工输入。电脑一听到声音,马上把老师说的话放到电脑里,你不用自己动手,电脑会帮你保存。这样学生就不用在书上记笔记了。黑板、课本等学习用品将被淘汰。

数学课上,只要老师把题说一遍,很多数学题马上就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你可以在电脑上解决。如果你不能解决它们,计算机可以教你,直到你学会它们。做完题,按键盘上的“ok”,电脑会告诉你哪些问题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该上活动课了。只要告诉电脑“活动课到了”,一瞬间就带你去操场了。你可以喜欢在操场上玩。摩天轮,探险船,过山车,疯狂老鼠等着你玩。下课后,电脑会提醒你,然后把你送回刚刚参观过的教室。

未来的学校多神奇,未来的孩子多幸福!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范文

教学目标:

诵读三篇描写科学家的故事,了解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预习要求:

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科学家故事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一生,生命最为宝贵。然而在追求科学的征程中,有人竟不顾自己的性命从事科学研究。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为科学而献身》。

二、指导学习《为科学而献身》。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可敬的卡尔施密特博士去世了,但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作为却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你想对卡尔施密特说些什么?

三、学习《“笨头笨脑”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

2当后来有人问起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3出示“愿望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齐读。

四、学习《女宇航员的.故事》。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女宇航员?用自己的话说说她们的故事。

2出示“巾帼不让须眉”。齐读。

五、交流各自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

《亲近母语》第十四单元雷雨。

教学目标:诵读描写雷雨的一组课文,感受雷雨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奇特想象。学习《日积月累7》,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

预习要求: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组词语:雷声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暴风骤雨。

2这组词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过度:雷电、暴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少作家都曾把目光投向它。

二、学习选文。

1指名朗读这三篇课文,正音。

2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使我们感受到了雷雨的魅力。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画出来,好好读一读与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三、学习《日积月累7》。

1汉字解说。

(1)认读“比、丽”的古文字。

(2)根据古文字形解说“比、丽”的意思。

2词语。

(1)记一记这些成语。

(2)你能再说几个含有动物的成语吗?

3名言。

(1)指名读,正音。

(2)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来吗?

(4)背诵。

4古诗。

(1)指名朗读,正音。

(2)根据注释,试着理解诗意。

(3)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请背一背。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第六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练习课教学内容:p74―76的4―9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2、难点:使学生初步进一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准备: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堂练习口算56-945-3074+2068-737+818-559-926+942-30教师让个另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二、课堂作业1、完成p74页的第4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先算左边算式的结要,然后再和右边的数进行比大小。2、出示p75页的第5题。(1)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2)第一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第二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后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4)三个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3、出示p75页的第7题。(1)请学生看图口头编题。找出题目睥已知条件和问题。(2)小明擦的桌子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要求小青比小明少擦了多少张课桌,也就是求小明比小表多擦多少张课桌?该怎样列式?12-9=3(张)(3)学生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明比小青多擦多少张?小明和小青一共擦了多少张?………4、游戏――找朋友。给十们同学每人发一张算式卡片,请他们根据卡片上的算式算出得数,然后请得数相同的同学站在一起。5、出示p76页的第9题。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口述画面内容。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该怎样列式?6、独立完成p75页的第6题。全班进行讲评。三、全课小结。4.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p78页第1题,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退)位和进(退)位口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体会其实际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体会其实际意义。2、难点: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退)位和进(退)位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退)位和进(退)位口算。为了使大家进一步的掌握各种口算方法,今天这节课安排100以内口算内容的阶段复习。二、综合练习1、课件出示p79页的`第1题。(1)提问: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口算?这些题目包括了哪些类型?(2)讨论算法。a:42+30提问:结果是多少?说出口算方法。怎样想能够很快算出得数?b:76+8提问:结果是多少?讲出口算方法。怎样想能够很快算出得数?2、课件出示教科79页的第2题。(1)提问: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口算的?这些题包括了哪些类型?(2)讨论算法。a:72-50提问:结果是多少?讲出口算方法。怎样想能够很快算出得数?b:41-3提问:结果是多少?讲出口算方法。怎样想能够很快算出得数?3、学生独立完成78页的第1题在统一时间内开始。4、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应该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即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十位数加、减十位数。要算得既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及不退位、退位的计算。三、课堂练习1、第79页第3题。(1)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2、第79页的经4题。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二)教学内容:p78页第2题,练习十四的第5―8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应用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培养数学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2、难点:使学生掌握应用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也就是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答简单应用题。二、综合练习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78页的第2题。(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2)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让学生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可选择性的进行解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2、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第6题。(1)57比75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的意思,使他们懂得“小”就是指57比75少多少的意思。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2)58比39大()。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大”的意思,使他们懂得“大”就是指58比39多多少的意思。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3、课件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第7题。(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并把它改编成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2)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3)分组讨论这道题还可以提什么问题?(4)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有选择的出示完整的应用,让学生逐一列式解答。4、课件出示第80页的第8题。(1)让学生根据统计表,想一想要求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需要哪两个条件?(2)让学生根据口头编的题,进行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分组讨论想一想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三、全课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