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的心得体会(优秀18篇)

时间:2023-11-06 17:14:06 作者:纸韵

心得体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字表达形式,既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又要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欣赏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思考和成长,唤起我们对学习的共鸣和勉励。

公共财政学概论心得体会

公共财政学概论是作为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政府财政活动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对国家财政的管理与运营的学科。它研究的范围包括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规模、分配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国家财政状况,掌握公共财政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为我们今后研究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概述公共财政学的基本内容和要点(200字)。

公共财政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预算和税收体系、政府债务以及财政资金管理等。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非税收入,而财政支出则是在预算约束下对各项支出进行调节和配置。政府债务涉及政府的借款、债务的偿还和管理等方面。财政资金管理则涉及对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的统一管理和运作。学习公共财政学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要点,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第三段:分析公共财政学的应用和意义(200字)。

公共财政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为实际生活和社会政策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活动对于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学习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评估和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我深入了解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我了解到政府通过税收和非税收入等多种方式获得财政收入,并将其用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我也学到了财政预算和资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在预算编制、资金筹措和使用等方面的运作中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这些知识给我在未来从事公共管理和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使我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该学科的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平衡财政收入和支出,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以防止财政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等。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加入到公共财政学研究中,并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为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发展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公共财政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学到了很多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税收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够在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中为公共财政学的发展和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公共财政学概论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公共财政学概论是一门涉及政府财政活动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公共财政学概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公共财政学概论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支出、债务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对于理解政府财政活动的运作机制和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理解这一过程。

在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核心概念,如财政平衡、税收弹性、支出效率等。其中,财政平衡是公共财政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状态。税收弹性是指税收对经济变动的敏感程度,而支出效率则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学习这些核心概念,我对政府财政活动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公共财政学概论的课程内容不仅限于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应用实践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例如,我学习了某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如何刺激经济发展等。这使我对公共财政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和实际的应用,也让我意识到公共财政学概论对实际问题的指导和作用。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我深刻认识到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财政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而公共财政学概论的学习使我意识到政府在财政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理解财政活动背后的原理和方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公共财政学相关课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总结(100字)。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我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体会到公共财政学对实际问题的指导和应用实践的重要性。学习公共财政学概论让我认识到政府在财政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明确了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财政学习心得体会2

在这“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很幸运参加了由巴中市财政局组织的《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及业务》第一期培训班学习。通过7天(5月2日---8日)的学习,受益匪浅,收益颇丰。

首先,由市纪委组织我们观看了“名星区长及我们身边的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警示片。同时在警示片中,对这些涉案人员的心里心态进行了分析。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远离违法、乱纪行为。身为一名财会人员,直接与经济打交道,尤其要带头遵纪守法,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廉洁自律,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切实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加强群众意识,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二要强化务实。做到尽心尽责工作。乡镇财政工作,面对的服务群体是广大群众和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排优解难,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三要强化自律意识,做到从我做起,工作中要做到严于律已,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办事,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其次,由市财政局相关科室的领导就针对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应用文写作、财政业务等方面工作中面临的新要求、新形势,包括各项惠农政策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全面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财政政策的理论水平,清理了工作思路,为经后进一步乡镇财政管理、业务水平的提高等各方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无论是廉政、还是财政政策、业务、法律法规,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急时雨”、“充电器”。使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牢记“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的准则。算好“七笔账”,正确处理并过好“五关”,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一步,做好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工作者。

财政学上机心得体会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财政学上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学习财政学的学生,我非常喜欢这门课的理论部分,但当我第一次尝试使用财政学上机时,我却感到了一些困难。然而,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机器的重要性,并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使我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财政学上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得学生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应用财政学的理论部分。财政学上机是一个多功能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各种财政分析,包括税收、预算和经济政策等方面。

第二段:遇到的困难。

虽然财政学上机是关键的一部分,但我第一次尝试使用它时,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发现我不知道如何安装和使用财政分析软件。这让我感到相当沮丧和失落。

第三段:不断练习的重要性。

面对这些困难,我决定不放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开始不断尝试和练习。虽然进展很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第四段:机器的重要性。

在不断的练习中,我深入认识到了机器的重要性。机器可以完成各种重复的和繁琐的任务,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我发现,机器不仅可以处理大量数据,还可以自动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使我能够专注于更重要的任务和思考.

通过这整个过程,我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我从困难中学会了坚持不懈,知道了练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机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了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通过这种方式,我已经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完成财政分析,从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财政学上机是财政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可能会遇到困难,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我们可以克服它们。机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重复和繁琐的任务,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分析和决策。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和尝试,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财政学上机,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准确性。

财政学上机心得体会

财政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涉及到国家财政收支、税收、债务等方面。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财政学已经逐步应用数字技术,使得学习财政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本文将分享作者上机学习财政学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计算税收的案例。

在上机学习过程中,作者收获最大的是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计算税收。例如,给定一个纳税人的工资收入和税率,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计算题目。但是,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我们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和工具,通过输入公式和数据迅速得出结果。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财政学学习的效率,也使得财政学更加具有实践性。

第三段: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实际运用数字技术计算税收,上机学习还让作者理解了债务管理的重要性。在财政学中,如果国家过度借债,会导致国家财政赤字,最终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债务,监测债务危机,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让作者在上机学习中开始认识到债务管理的决策对于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非常重要。

第四段:财政学的国际观念。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财政学的学科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也需要关注各个国家之间的财政政策和相互影响。数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和分析各国的经济数据,了解财政政策的差异和影响,这使得我们在财政学学习中获得了更加全球化的视野。

第五段:结尾。

综上所述,上机学习让作者在财政学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透彻的认识。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财政学的计算方法和概念,而且更加关注数字技术在财政学上的应用,也提高了自己对财政学国际视野的把握。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掘财政学的潜力和新特点,努力探索财政学实践的新途径。

财政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xx县组织全体干部进行在线学习,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举措。在线学习不仅满足了干部多样化、个性化、高层次的培训需求,缓解工学矛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比,在线学习能够使学员主动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足不出办公室就能听到国内一流专家讲课。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习,通过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学习的平台。个人认为,学习问题是个总开关,学习事关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学习事关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学习事关工作状态与精神风貌。总之,学习出境界,学习出状态,学习出思路,学习出能力。

在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认识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导。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少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不要学了。从外界的形势、环境来看,抱有这样的想法最终会落伍于社会的发展。从个人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开发,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观望等待,就能实现新的飞跃。

其次,要认清当下需要提升的个人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也是最活跃的创造力,还是最本质的竞争力。从个人角度来说,所谓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之总和。这也是动态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真正尺度。

二是演讲能力。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古人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人才不一定有好口才,但有好口才的一定是人才。"这些充分说明了演讲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

三是沟通能力。今天这个社会是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做市场的是一种沟通能力,做管理的又是一种沟通能力。做上级、做下级,围绕着一点就是一个沟通能力。人和人之间,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形成共识。我们既要学会有效地表达,让别人正确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做法,也要善于倾听理解别人。

在对自我有了足够的认识和激励之后,工学矛盾似乎也就不那么难以解决了。在学习中要想克服困难,可用"四大法宝"进行"修炼"。

一是自我超越。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上司,也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人自己头脑里的极限。这要求我们不断理清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实现自我超越。

二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看待旧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要想改善心智模式,必须学会"照镜子",看看自己心智模式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必须学会有效表达,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的传递给他人;必须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必须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个人的素养,打破了工作的固有思路和模式,使得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同时也保证了学习的随时性、能动性和实效性。

三是提倡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在现代组织中,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基本的学习单位。进入90年代后,人类所处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组织目标要实现就要靠知识,靠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组织团队学习,充分开发整个团队的人力资源。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同时个人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

四是系统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体思考;要防止静止思考,注意动态思考;要防止片面思考,注意本质思考。系统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完整的学习模式和思路,查漏补缺,认清学习需求,提升学习的针对性。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各项举措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更好地"修炼"自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应付式"为"自觉式",愿景是美好的,愿为学之心常在。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大学经济学专业接轨,为有志成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毕业生既适合到政府经济决策部门、金融研究机构、教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工作,也为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具备国际经济基本理论与较高的外语和电子商务运用等实践技能的`,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开阔的创新思维为竞争优势,有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3、金融学专业。

该专业在与国际上金融学专业教学接轨的同时,也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竞争能力。毕业生既有去国外名校留学深造的,也有选择到咨询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外资或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家部委机关等工作的。

4、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专业。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有专长、基础宽、素质高”,能够胜任国内外风险管理与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及风险管理与保险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人才。毕业生或者去国外名校留学,或者供职于各大保险公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金融证券机构。

5、财政学专业。

该专业顺应公共管理事务在中国的勃兴,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政府部门的公共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可任职于各类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等工作,还可以留在大学或是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6、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

该专业是一门兼有文、理、工三栖特点的综合型经济学科,侧重于环境、资源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毕业生将能胜任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国际组织等的管理与研究工作。

财政学心得体会范文

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及财政制度的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学术领域,财政学包含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财政学的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是基础。财政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我们掌握众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基本原理、财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和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等。只有将这些基本理论研究透彻,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才能真正理解财政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与讨论,不断强化对财政学理论的掌握。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化对财政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和政策是财政学研究的重点。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政策,因此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和政策情况是学习财政学的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阅读国家经济报告、财政年度报告和参与各类财政学研究活动,了解并关注国家财政状况的变化和政策调整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和财政机构的座谈会和研讨会,接触到一线的政府决策者和财政专家,亲身体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进一步提升对财政学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财政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财政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它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从事财政学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只有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财政学的相关问题。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视野和思维,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财政学的研究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最后,财政学的研究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财政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和不断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财政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实习,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应用财政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自我反思和提高,进一步深化对财政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践和思考,我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财政学思维,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结起来,学习财政学需要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财政状况和政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不断进行实践和思考。只有融会贯通这些学习要点,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掌握财政学的精髓和能力,为国家财政发展做出贡献。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读者,共同探讨和研究财政学这门重要学科。

财政学心得体会初中

财政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政府收支与资源配置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通常接触到的仅仅是财政学的基础知识,但这也为他们打下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财政学的基础。在初中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深入了解财政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段: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

初中学习财政学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我发现,通过读教材和参加课堂讨论,我们能够逐渐理解政府收入的来源,以及政府如何通过预算来进行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和税收是财政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供对实际生活中经济问题的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

第三段:认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在初中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还深入了解了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了解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对于分析宏观经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经济状况,还需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和政策定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第四段:运用财政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学习财政学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在于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学习财政学,我们可以对课堂之外的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比如,当我们遇到学校资金不足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财政学的知识,提出有效的建议来改善这种状况。此外,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学会如何进行个人家庭预算并合理支配财务。这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起到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财政学的价值与局限。

虽然初中学习财政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财政学的局限性。财政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复杂多变,很多问题并没有简单明确的答案。此外,财政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也受到现实制约,其应用往往牵涉到众多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非易事。了解这些局限性,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政学的知识是有益的。

总结:

在初中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经济意识、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心得体会初中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它关注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财政学不仅可以增加对经济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理财观念和财务管理能力。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财政学需要我们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经济动态、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作用。例如,我经常阅读报纸和网络媒体,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税收调整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实践应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财政学的概念和理论,加深对财政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财政学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是财政学的基础,而实践是财政学的检验。在财政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例如,在学习税收政策时,我们可以调查身边人的税收负担,与平时的购买行为相结合,从而理解税收政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实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内容,提高理论应用的能力。

另外,财政学的学习需要我们关注国家的财政状况和发展问题。我们应该了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理解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和执行效果。通过了解国家财政状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理论知识,并且了解到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例如,国家债务问题是当前热门的财政话题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国家财政状况、分析债务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进一步理解财政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此外,财政学的学习还需要我们关注个人的财政管理。财政学不仅仅与国家财政相关,也与个人财务密切相关。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个人理财知识,建立正确的财务观念和财务管理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合理规划个人消费、理解储蓄的重要性、学习如何避免财务风险等。这些财务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还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最后,财政学的学习需要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财政学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团队项目,锻炼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组织模拟政府财政决策的小组,通过角色演练和案例研究,了解并解决实际财政问题。这样的实践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应用,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习财政学是一个系统而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有一定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国家财政状况和发展问题,注重个人财政管理,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通过财政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不仅提高经济和财政领域的知识水平,还能培养财务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我的一些心得体会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学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职业状况:财政学外贸在沿海一带大小城市发展都非常快,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大,而且,浙江、江苏一带民营企业也开始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大量招聘有学历的新手,是毕业生们入行的好机会。缺点是有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做得比较差,很多不给员工缴纳“三金”之类的。主要职位设置包括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等。

薪酬现状:新人做财政学外贸,在外企待遇在5000元/月左右。而外贸就业机会集中的温州、义乌等地,新人的待遇大概只能在2000元/月左右。当然,在拥有一定的客户开发能力后,贸易提成是一笔更大的收入来源。

职业状况:财政学通过税务规划进行合法避税是很多公司的必然选择,另外,一些个人也将选择当时国外流行的聘请咨询师税务规划的方式来合法减少税务支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税务规划方面的职位将在需求和薪酬方面有大幅度的攀升。

职业状况:公务员受到毕业生大规模青睐的理由大家都很清楚:稳定、工作压力小、薪酬待遇中上……但上岗竞争空前激烈,经常出现几百人竞争一个职位的场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职位大都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划、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

薪酬状况:比上不足,比下绝对有余。特别是财政局和税务局等单位的福利待遇更让人眼红。

财政学心得体会范文

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收支和运作的一门学科,它对于了解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习财政学的学生,我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开设课程的重要性、实践探索的必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元化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财政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开设财政学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财政学作为社会科学范畴内的一门学科,与国家的财政政策息息相关。因此,学习财政学课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国家财政收支的运作规律,培养我们对国家财政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能力。财政学课程还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财务观念和理财习惯,为未来的个人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践探索在财政学的学习中是必要的。财政学不仅仅是理论与概念的堆砌,更需要我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探索和实现。例如,我们可以参与到学校的财务管理实践中,通过管理学校的财务收支,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这样的实践探索能够让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对财政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财政学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学习财政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财政案例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去揭示财政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形成系统的财政学知识架构,提高我们的财政学素养。

第四,多元化学习对于财政学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财政学作为一门广泛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我们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要多元化地获取信息,广泛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团队合作在财政学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财政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个人学习能力,还要有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完成财政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成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在学习财政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财政学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学习财政学的一些要点。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财政学素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财政学的知识,为国家的财政事业做出贡献。

财政学的意思和

财政分权形成了分级财政体制,当今世界上,除少数单一制小国如新加坡等实行一级财政外,大多数国家实行分级财政体制,即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以便每一级政府都具备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权力,为顺利履行各自的政府职能创造条件。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所以,必须正确认识财政分权的优点和缺点。

财政分权是财政收支和税收立法权等权力向地方政府转移,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能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处于基层的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财政分权的实质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职责和权力范围的划分,以避免信息的不对称,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所以,必须正确认识财政分权的优点和缺点。

一、财政分权的优点。

1.财政分权增加了地方经济独立性,调动了地方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信息优势,有利于硬化地方预算约束。单个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人口与地理状况更为熟悉,它们拥有中央部门一般无法掌握的诸如地方偏好、成本条件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发挥地方信息优势,有利于硬化地方预算约束。

3.财政分权鼓励政府之间的竞争,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财政分权理论假设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在此假设条件下地方政府必须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否则会导致居民流出或感受到更强的压力,很显然,财政分权鼓励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4.分权有助于防止过多的为公共支出融资的公共债务。现有家庭为避免因自己或自己的后代承担未来的税负,就会引起外迁,这种迁移也会降低财产的现有价值,因而过度债务是不受欢迎的。而地方政府更贴近当地居民,家庭的流动性同样有助于揭示当地居民对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偏好,分权有助于防止过多的为公共支出融资的公共债务。

5.财政分权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会促进公共产品供给的创新,地方政府更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创新能力,当地方政府考虑本地区财产价值政策的效应时,就不得不内在化流动性家庭的意愿支付,使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创新能力因此不断提高。

二、财政分权的缺点。

1.财政分权导致对资本的过度竞争等,影响地方福利计划的实施。财政分权制造了地区壁垒,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等。分权会引起财政竞争,而财政竞争会导致其区间福利平等化倾向,而地区之间福利平等化倾向会影响地方制定独立的福利政策,从而影响地方福利计划的实施。

2.财政分权难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从公平角度看,分设地方政府必须对辖区的贫困居民实施福利计划-转移支付,而社区之间的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并且流动成本为零(或很小),当地方政府实施福利计划时,其他低福利地区的居民就会流入,地方政府实现公平目标的支出逐渐增加,由此地方政府必须增加收入,结果是高收入者可能因税收负担增加而迁出。地方政府的再分配计划最终只能放弃,难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3.财政分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效率角度来看,有许多原因会导致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无效率,这些原因包括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地区间外部性、缺乏效率的税制、征税的规模经济问题等。

(1)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是指使用的居民达到一定数量时成本才最小。不同的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有些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在当地范围内无法实现,比如在一个普通乡镇建设体育馆显然是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当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公共产品在当地就能实现规模经济。而一些公共产品规模经济必须跨地区才能实现,这些公共产品由有关地方政府联合提供。

(2)地区间外部性。公共产品的地区间外部性包括地区间的外部收益与外部成本问题。如何理解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间外部收益问题?比如说,某地方政府提供九年义务教育,享受义务教育的居民有部分流动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就可能因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劳动力而受益。而污水处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间外部成本问题。当a地的生活污水未经合格处理就排入河流,污水给下游的地方带来成本。地区间外部性是地方政府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势必影响经济资源配置的改革。

(3)缺乏效率的税收。财政分权涉及税收分权问题。如果地方政府拥有课税权,地方政府对无(或小)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商品制定较高的税率,如果资本可以在各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这种税制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假设一国资本固定,中央政府对无(或小)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商品制定较高的税率,则不会有同样问题产生。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开放性增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性加强,中央政府的课税也会产生与地方政府相同的问题。

(4)征税的规模经济问题。征税的规模要求意味着地方辖区不能过小,如果辖区太小,每个辖区都设立税务机构可能无法实现征税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张新平.财政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馨.财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郑煜,孙晓华.财政与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崔满红,李志辉.财政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杨勇.比较财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近日在百度网上输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出现最多的可能是这样一条新闻“国家财政部部长经过讨论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原来的1600元每月上调到2000元每月”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个人所得税自17在英国创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世界各国广泛推广采用,并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我国于198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首次开征个人所得税,其后经历了两次修订.1994年分税制改革,颁布施行了现行个人所得税.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间接执行了财政的三个职能: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现就开篇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做几点引申分析。

税收是一个国家行使职能的根本保证,同时对个人的现期消费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开征较晚,但从古便有《捕蛇者说》等向我们宣告税收的渊源.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与其重压于百姓身上的沉重的徭役,赋税(即税收)有关.可见,税收的征收要有一个度。轻则国家的权力,职能得不到保障,重则影响经济的运行。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称之为“拉弗尔曲线”即“税率禁区”理论。小于该禁区则是无效率的,超过该禁区会导致经济衰退。

那么,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有关学者认为税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考虑到贫困线,即个人所得税是居民收入冲动减去劳动力价值(劳动力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后所得的剩余价值的一个比例部分。中国目前所公认的贫困线仍是几十年前确认的每年645元或675元。明星低于其他国家的贫困线。而今年,物价以惊人的速度上涨,即cpi指数上升。在此,cpi做如下阐述,cpi即消费物价指数,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央行会有紧缩的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元的货品及服务。当cpi3%的增幅时,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在网上又有另一则消息发布:“财政部部长谢旭人19日表示,在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确定:,货币政策将从“适度从紧”转变为“从紧”,财政政策继续“稳健””。由此反映,我国政府已经在采取措施防止物价上涨可能引起的通货膨胀。而这也是政府将个人起征点上调的一个原因。有人预测起征点还会上调,甚至有人建议调至3000-5000元。无疑,此次个人所得税调整受到了工薪阶层的欢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公布,把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2000元,将减少财政收入约300亿元;同时,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比例将由50%左右降为30%左右。而这从整体上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斯卢茨基方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收入所得税对穷人的挫伤效应要高于对富人的挫伤效应。而这是有违公平与税收的调节作用的。因而改变中等收入工薪阶层的主要纳税人地位是有进步意义的。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提出了“m型社会”概念--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的财富快速攀升,而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却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即“m”

的字形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这种“m”型社会显然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南辕北辙的。然而这却又是全球化经济状况下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压力。

国家统计局10月曾对当前重庆市收入分配现状做过调查,据测算,重庆市1%抽样调查样本的劳动力个人收入基尼系数为0.438,已经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0.4的“警戒值”,反映出当前重庆市一个较高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存在。由于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全国范围内的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户的收入状况又是按组计算后分别公布,因此本文无法将重庆市的收入分配状况与同一数据来源的全国水平进行比较。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中国基尼系数接近0.47的报告,以及赵人伟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进行的居民收入抽样调查计算的全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0.452的结论。基本可以断定中国分配不均,同时反映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力度有限,作用很不明显。

个税起征点的上调,有人会担心财政税收因此受到影响。其实,税收收入的症结在于税收流失现象严重,而非征收低收入者的税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来和渠道包括:(一)居民个人收入隐性化非常严重(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单位没有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的职责(三)纳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化整为零,虚拟冒领的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四)利用各种减免优惠规定,搭靠或钻政策的签字,骗取优惠减速免。京致通振业税收筹划事务所税务专家李纪有指出:“如果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按照《办法》规定的力度进行,预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可能增加3-5倍。”李纪有则认为,未来提高征税点后,国家将损失一部分财政收入,但通过对个人征管力度的加大,能够把该收的税款收回来。由于偷税、漏税严重,税收流失大量而普遍地存在,使得个人所得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徒有虚名。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调节也很难到位。不仅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初衷,反而有可能加剧个人收和分配的不公,引起社会的不满。根据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初衷,应该是对高收入进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应该是对高收入阶层征收个人所得税,然而实际上高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来源多样、隐蔽性强。加之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力,高收入阶层税收流失严重,而实际负担并没有主要落在高收入阶层身上。而主要由中等偏上收入的高工薪收入者负担。有的专家不这者不禁发问:我国个人所得税究竟调节谁?前不久在一期采访富二代的《鲁豫有约》节目中,最高职位总裁,最低职位副总经理的四位富二代的工资账面居然最高的只有2500元。富豪们能将个人的支出计入企业成本,而不给自己开工资,由于没有工资作为税基,税也无从征起。同时,又降低了企业利润的账面余额。而工薪阶层是无论如何也难跑得掉的。于是,富人很轻松的成为了“漏网之鱼”

总而言之,个人所得税存在,高调力度不够,公平分配职能不理想,歧视勤劳所得,不符合税收原则;税收征缴过程中,真正的高收入阶层逃税避税严重;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中的地位比较薄弱等问题。从而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使适应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平衡上入差距以经在为一项不可再延迟的任务。正如杨卫华所说:“但是,提高免征额治标不治本,这并不是个税制度改革的关键。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地物价水平不一。我主张分地区制定免征标准,实行浮动的扣除标准。经济发达地区物价高,消费范围广,免征额就应该定高一点;反之,就应该低一些。”还有专家表示,征管方式“一刀切”的现象也应改革,这与科学的财税制度相背离。应该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征税体制,以税收调节社会分配,体现社会公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也曾表示,明年将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我个人认为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收入来源明晰化,尽快消除目前个人收入来源多渠道化、隐性化和实物化的做法,这也是扩大税基的前提。(二)税率设计优化,合理税收负担.改变工薪阶层税率偏高,个体企业工商户税率偏低的情况。明晰工薪与资本性收益的区别。促进社会公平,降低基尼系数(三)加大征管力度,实施奖励、严惩制度。减除偷税、漏税现象。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真起码起到收入分配,促进公平的作用。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财政学,是指从一般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财政与政策体系。本文专门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不涉及财政学的阶段和学术流派的划分与认识等其它理论问题。

分配活动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随的。从原始末期开始,便出现了剩余产品的分配问题,也同时产生了财政活动以及支配财政活动的财政思想。这样,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财政关系。财政关系在出现了货币、国家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各种财政范畴、财政政策与财政理论。

西方最早对财政问题作专题研究的人当数奴隶社会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分(公元前430—354或355年)。他在《论希腊雅典联盟的收入》专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概念,详细研究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项目,并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分类,还有创见地提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主张。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与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对财政问题的研究也很深入。他认为国家机关、法官、军队等开支,都是靠行使国家权力从各盟邦中以缴纳和贡赋而征收来的,战争是获得财富的来源之一。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财务的概念,并对财务进行了分类研究。

由此可见,财政活动和财政思想早已广泛存在。进入封建社会后,财政活动已被国家拓展为众多的财政范畴,税收、公债、货币发行、关税等手段被广泛。思想家们也把注意力集中在财政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关国家财政活动的观点和主张。如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弗拉契斯科。彼得拉尔卡(1304—1374年)、法国的波丁(1530—1596年)等人,都在税收制度、公债性质、关税作用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成就。

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尚未达到建立专门经济学的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与王室收入没有分开,生产力落后,产业单一,商品货币关系没有扩展到主要生产和消费领域,财政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财政学的诞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事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从奠定基础的15世纪最后30多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算起,到19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产业革命为止,经历了350年左右的时间。在长河的这一阶段,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封建制度灭亡、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产业革命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的变革,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具备了理论积累及实践积累等条件,财政学的诞生,已是水到渠成。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探讨的是重商主义者。重商主义于15世纪末最初出现在贸易量较大的意大利和英国,16—17世纪流行于欧洲大多数国家。15—16世纪的英国,在资本主义生长过程中,对积累货币和扩大市场有着强烈的要求。要满足这种要求,当时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扩大出口,以贸易顺差达到货币积累和扩大海外市场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扩大出口?国家干预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英国的斯泰福(1554—1612年)、托马斯。曼(1571—1641年)等人主张通过国家财政对出口的奖励政策来实现。这便是重商主义的代表观点——贸易差额理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这种理论和主张虽然强调了国家财政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突出了财政的地位,但它考察的重点只在于流通领域。到了17世纪中叶,当资本的发展超过商业资本的时候,这种理论便失去了对经济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国家干预的主张不合时宜,财政的`作用和地位不被人们所重视。虽然如此,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与国家干预主张,连同它在财政支出、税收原则、国家公债等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一起,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理论积累,也为国家财政实践活动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为现代财政学奠定科学基础的第一人,当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1623—1687年)。威廉。配第的财政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针对当时英国财政经济的混乱局面,提出了全局性的理财观点,认为要从国家的人口、产业、财富等基本情况出发,推算出财政收入总量,再据以确定财政支出项目和数额,主张缩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他还对税收原则、具体的税收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他对商品的价值量作了正确的,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认为劳动和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根源,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配第认为,不管课征到哪种所得或收入上的税收,其税负最终都要落到土地和劳动上面,这就在实质上已经触及到了剩余价值问题,找到了税收和剩余价值的本质联系,为财政的分配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继英国学者的研究之后探讨财政收入源泉的经济学派应数德国的重农学派。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年)、魁奈(1694—1774年)等人对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领域并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生产才是财富的源泉。农业和畜牧业是国家的两个“乳头”,它们完全可以代替秘鲁的银矿。只有农业发展了,才有商业的发展,才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出总产量超过生产费用的“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土地所有者是唯一占有纯产品的阶级。如果国家财政收入短缺,便只能提高地租税的税率,对土地所有者课以重税。

无论是威廉。配第,还是重农学派,他们虽然探究了财政分配的实质和财政收入的源泉,但由于他们理论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他们对财政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局限与矛盾,建立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客观过程并没有完成。威廉。配第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理论的,错误地把苛重的税收与不公平的税负归罪于统治者的“无知”,认为只要减轻和公平税负,国家财政状况就可以好转。重农学派对财政与经济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不能说明工业生产、流通领域里的财政分配关系。在经济学中全面研究和阐述财政分配关系以及财政诸范畴,完成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建立过程的是英国学者亚当。斯密(1723—1790年)和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8世纪的英国,已出现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趋势,英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理论上的代言人,亚当。斯密强烈地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求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他认为,政府的活动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从而,国家的财政支出是社会财富的一种虚费,它严重妨碍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为了从根本上说明国家财政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斯密研究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和联系,探讨了财政收支规模,阐述了国家职能,比较正确地说明了财富的本质和成因,论证了财政是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并认定了生产对分配、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斯密还指出了财政分配与国家的本质联系,把财政看成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把财政支出看作是社会的一种消费,从而把财政确认为是一个与国家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中,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提出了税收原则,规范了税收分类,讨论了税收转嫁,批判了国家公债,分析了财政收入来源和财政支出用途,使第五篇实际上成了财政学理论的专篇。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但完成了财政本质、财富源泉、国家、生产、经济、分配、贸易、消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这些财政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而且还完成了收入、支出、税收、公债等财政范畴的确认工作。同时,斯密还通过他提出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关税政策、支出政策等操作性主张将理论和实践统一了起来,使得财政学在事实上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现代财政学的诞生,万事俱备,只等一声呼唤。

财政学这个新生儿呱呱堕地,即财政学名称的首先提出或命名,由德国学者抢了头功。德国旧历史学派学者卡尔。劳(1792—1870年)在其182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第一版中,明确提出了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给这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新分枝冠以财政学名称。以后在其1828年出版的《国民经济政策原则》一书中,卡尔。劳再次论及财政学独立的问题,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并主张将第三部分命名为财政学。此后他身体力行,于1832年出版了书名为《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专著。在这本著作中,卡尔。劳确定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了财政学的概念,强调财政学的应用科学性,论述了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国家经济政策等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卡尔。劳的许多观点虽然偏离了亚当。斯密的理论论述,但他毕竟使财政学脱离了政治经济学母体,并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卡尔。劳之前,也有不少学者论述过要把财政学独立出来的问题,如格莱弗。苏登、褚苏甫、曼斯科、肖恩等人。特别是曼斯科和肖恩,前者在1830年出版了《财政学教科书》,后者于1832年出版了《财政学原理》,但他们都没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在学术界的影响也远不如卡尔。劳,因此没有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和认可。卡尔。劳的《财政学基本原理》出版以后,财政学首先在德国,随后在欧洲其它各国被确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经济理论界迅速掀起了一股研究财政学的热潮。这股热潮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了顶峰,1883年出版了瓦格纳(1835—1917年)四卷本《财政学》巨著,1888年出版了第一本财政论文集,即列鲁阿的《财政科学论文集》。斯泰因(1815—1890年)、谢夫勒(1831—1903年)和瓦格纳被誉为19世纪后半叶创建德国财政学黄金的三大巨星。

为什么财政学的诸多范畴和政策实践在英法等国深广、久远,而作为独立学科体现的财政学专著却在相对落后的德国首先出现?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

前面的已经说明,现代财政学诞生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建立,商品货币关系的不断发展,要求国民收入、国家收入、生产经营单位收入以及个人收入彻底分离,并以某种规则来规范各收入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处理各收入主体之间的分配矛盾,以利于生产和国民的快速发展。这些规则的不断完善使国家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不断发展,财政实践活动也不断丰富和拓展。这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经济实践条件。另一个是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来,几代学人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不断积累和探新,使经济学理论、国家学说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等达到了既能联系统一,又能自成体系的学术高度。这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经济理论条件。

具备了经济实践条件和经济理论条件,并不能产生现代财政学。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还必须具备第三个条件。这第三个条件是什么?让我们再深入一步分析。

从15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到19世纪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为止的大约400年时间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一直处于自由竞争的主流状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只存在了一个较短的时期。当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便成为主宰。这种情况,使得国家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经济理论界不刻意强调财政的重要性是必然的。在“廉价政府”的背景下,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显然缺乏制度的牵引力。德国却不同。德国在17—19世纪中叶,仍处于邦国的封建割据状态在各邦国之内,专制集权是其特征,王室财务与国家财政合二为一,具有典型的封建财政特色。德国早期学者引进英法的重商主义观点和主张,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经济落后,政治封闭割据)的官房学派经济理论,强调的是集中统一。19世纪70年代初,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邦国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折。当德国刚刚跨入资本主义门槛的时候,西方先进国家早已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将世界瓜分完毕。怎么办?俾斯麦政府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即集中财力来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挤进列强的行列。这样,从封建的集中统一转换到资本主义的集中统一,中间并没有经过欧洲其它国家经历过的自由发展时期。这一特殊条件使得德国的财政理论具有了独特的发展动力。无论是斯泰因的再生产财政学,还是谢夫勒的社会有机体财政学,还是瓦格纳的社会政策财政学,都强调了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了财政的重要地位,强化了财政的职能。

上述分析表明,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能在要求突出财政的重要地位和加强财政职能与作用的国度里诞生。这就是现代财政学产生的第三个条件,即经济制度条件。这也同时回答了财政学专著首先在德国出现的原因。

关于现代财政学的诞生问题,学术界研究并不深入,但有一些不同观点需要加以讨论和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现代财政学内涵指什么?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就是资本主义财政学,只有资本主义财政的存在,才有资本主义财政学的存在。而资本主义财政是以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为标志的,因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财政。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以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即1640年建立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权为标志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是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将相当大一部分国民收入进行集中分配而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理由也是因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国家垄断时期的财政才体现现代意义。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以瓦格纳的四卷本《财政学》为标志的。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财政学就是指马克思主义财政学,因为资产阶级的财政学理论都是庸俗的再生产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的真理。按照这种观点,现代财政学的诞生应以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为标志,《哥达纲领批判》指出了初次分配之前的社会六项扣除,这是财政分配理论的科学基础。

上述三种观点和认识都有值得商讨的地方。第一种观点混淆了财政和财政学的界限。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性质的财政,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性质的财政学说,这也是肯定的。但我们讨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问题,是要回答财政学是什么时候,以什么为标志,才从政治经济学中分设独立出来,而不是讨论其性质。显然,用第一本以财政学命名的经济著作出现作为诞生标志是合适的。第二种观点混淆了财政学诞生与财政学发展的界限。作为诞生,只有一次,而作为发展,是有许多阶段的,可以说财政学在某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成熟阶段,或更具现代意义,但无论如何不能以成熟阶段代替出生日。第三种观点混淆了财政的共性和个性,以阶级性代替学术性,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第三种观点还同时混淆了财政学诞生与财政学发展的界限。

第二个问题是要不要研究财政学的诞生问题。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何在?有人认为,能不能只讲发展,不讲诞生,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源远流长的,很难以什么标志来划分其存在与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多少带有一点学术虚无主义的意味。实际上,讲发展就要讲诞生,诞生本身也是一个发展阶段。诞生讲不清楚,发展也讲不清楚。不能因为其研究的困难性而放弃某种研究。

也有人认为,研究财政学的诞生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许,这种纯学术性的研究对现实经济发展没什么帮助。但我们认为,其一,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建立在其基础理论之上,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是不以现实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其二,财政学的诞生对于财政理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财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后,使财政理论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德国财政理论就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财政学的。它们最早探索了财政理论与宪法、财政业务活动与财政实质、国家财政与财务、财政中体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税收自身的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财政结构与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与社会政策、财政与经济运行机制、财政与收入的合理分配、财政活动原则、财政支出、财政的生产性等等众多的理论问题,开创和深化了财政理论研究领域,拓宽了财政实践活动范围。所有这些,都是在财政学独立之前所无法做到的。可以说,现代财政学的诞生是财政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王传纶:《资本主义财政》,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

4.(苏)昌特拉捷:《财政理论问题》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

5.彭澄、倪平松:《外国财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苏)包德列夫:《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年版。

7.胡寄窗、胡永刚:《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图书用品社,1991年版。

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财政学的国债论文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为大家分享了关于财政学的国债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

3月9日,日本发生9.0级超级地震的前两天,在同一地区(即仙台外海)发生了一个7.2级的大地震。现在看来,7.2级的只是前震,11日的9.0级的才是主震。

20xx年9月15日的世纪金融海啸也已够大了,但要小心,它也可能只是个前震,主震还在后头。

星级债券基金经理被称为债券大王的葛洛斯(billgross)最近罕见地大幅减持了他手中的'债券,提高现金比例,要不就是把长债改为短债。

葛洛斯的举动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他倒是毫不保留地以3个问题讲出了他的想法与逻辑:

(1)谁买了国库券?

(2)谁正在买国库券?

(3)谁将来会买国库券?

葛洛斯的3个问题可以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1)有一家公司经营不善,股价大跌,跌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怎么办?必须想办法护盘。就是想出办法让股票有人买,不致一路跌下去。

(2)谁来买呢?谁来护盘呢?由子公司出面。子公司的钱从哪里来?向银行借。银行凭什么借钱给子公司?由母公司以资产作担保。

(3)母公司向银行做担保,银行借钱给子公司,子公司拿钱买母公司的股票,母公司股价就被“暂时”护盘护住了。

(4)接下来,就有两种可能:a.母公司趁股价拉高时,偷偷出货,让市场中许多不知情的散户吸货,来个金蝉脱壳;b.另一种可能,是还来不及出货,由子公司借钱护的盘就难以为继了,垮下来了,或者,散户也不上当,不跟进了。这就导致最终清盘下市。

现在,只要把美国比为母公司,债券比为股票,美国财政部比为银行,联储局比为子公司,美国政府以外的买家包括各国政府及法人基金都比为散户,就差不多了。

美国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赤字累累,不发债借钱无以度日,发债又怕没人买,因此只好由联储局自己印钞票买财政部发行理的国债了。这就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除了自己印钞票来买自己的国债(护盘)之外,更希望“诱使”其他散户跟进,共襄盛举,一同护盘。

于是葛洛斯的三个问题都有了答案:(1)谁买了国债?答案是众多散户(尤其是各国政府);(2)谁正在买?答案是美国联储局,七成的新国债是被联储局买的,因为散户不太愿意跟进了;(3)谁将来会买国债?指的是今后再发行的新国债谁来买?如果愿跟进的散户越来越少,那么只有以提高国债孳息才能产生更大的购买意愿,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持续膨胀的国债泡沫正在接近破灭的临界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关键,所谓“散户”(也就是除了美国联储局之外的其他购买者)对美国国债的兴趣与支持,除了看它的孳息外,也关注美元的价值。如果美元持续贬值,再多的孳息也难以产生购买的意愿。

最近美国犹他州众议院通过一项认可金银币成为法定货币的法案。这项法案认可居民可以自由选择用金银币或美元来支付税收及偿还债务。除犹他州,接下来还有12个州将要审议类似的法案。

联储局主席伯南克针对这种回归“金本位”的主张表示,“黄金不是万灵药”,而且他说,全球目前的黄金储量尚不足以有效支援美国的货币发行量。

伯南克为什么不以有关货币发行权归属的宪zhen问题作为回应呢。事实上,犹他等13个州的提案看似荒诞,却也凸显了一个有关美元信心的深层次危机。美国用尽心机,甚至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来维护美元作为全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如今却因为一再的破坏财政纪律及货币纪律,连美国自己的国民也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了——真是“祸起萧墙之内”矣。

全球债券大泡沫一旦戳破,恐怕就是世纪金融海啸真正的主震了。

论现代财政学的诞生论文

摘要:公共财政学课程在高校财经类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应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措施上,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关键词:公共财政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模拟。

1引言。

公共财政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属于核心主干课,也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安排的时间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是学生较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本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公共财政学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ppt的内容信息量大,课堂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即使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仍是注入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系统讲授概念与理论,而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再加上现在手机网络等诱惑,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目的,也无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更没有办法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2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对策建议。

如何完善公共财政学课堂教学方法,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和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建立公共邮箱、微博或者微信群等,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教师将日常接触到的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时事素材,幽默段子,网络热词,书籍评论等,让学生在非课堂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慢慢接近公共财政学这门课程,消除陌生感并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进一步的了解,慢慢理解消化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比如在讲三公经费之前,将关于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和全国监督公车私用第一人广州区伯的事例事先发送到微信群中。湖北省统计局局长叶青从自身做起进行公车改革,并曾连续8年给全国两会上书要求进行公车改革;广州区伯在微博上将涉嫌公车私用的车辆曝光,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学生像读故事般去了解这两个人的事迹,于是,很自然地就导入了三公经费中的车辆购置及运行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很接地气,产生了兴趣后,上课就会比较有吸引力了。

2.2重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山东财经大学的朱德云教授曾指出,为了更好的发展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讨论发言等多种方式,实行多次、多方式、多环节考核。这种改革,使案例教学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能够有所保证。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既要有典型性充分体现和反映财政学相关理论,又要贴近生活、真实生动,同时案例的设计要注重系统性,选取的案例应深入浅出,层层深入。案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景表演来展现整个案例,多种方式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刺激。案例导入时,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前导入,也可选择在讲授财政理论时导入,还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节之后导入。在案例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将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来,由学生讨论该方案的具体实施,如何解决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可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的方案。最后在案例教学结束以后,教师要对案例结论进行整理点评,归纳总结出案例中所包含的财政学理论,达到由具体财政现象反观财政理论的目的。

2.3组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摒弃“满堂灌”的做法,通过布置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文献的查阅,之后课上讨论,最后由教师来点评,进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以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的生动的财政现象,鼓励指导学生课下主动地自主学习,而不再是各种现成知识的`存储和提取,并选取财政热点现象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整个过程是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虽然教学内容偏理论性,但是教师可以辅之以数据经验分析,用数据来说话,让数据经验部分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搜索,在目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财政学课程中的几乎任一个章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相关信息数据。目前我校的图书馆开通了中国知网、中经网、国研网、维普中文期刊、中国资讯行、万方知识服务、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外文图书等常用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资料查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旁观变为主动参与,锻炼了学生在实际中利用财政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4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公共财政学课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践模拟,往往仅限于实验报告的完成。以财政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为切入点,以实务性特征明显的税收制度内容为例,我校目前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心购买了福斯特税务软件,里面涉及税收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和电子报税等几个模块。通过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有直观的印象,比如一个公司在一个纳税年度都需要缴纳哪些税,哪些行为需要交税,哪些财产需要交税,是交给地税局还是交给国税局,缴纳的时候税率多少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将陌生的税制变得身边化,也加深了税制的理解,同时对我国的税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在公共财政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此类的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软件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感观化、具体化,能让学生在实践模拟实验当中,自主地去汲取知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通过创造实践模拟机会,制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的桥梁,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不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使学生顺利产生符合教学需要的内在动机,对财政知识的理解效果比单纯教师讲授要好得多。

2.5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目前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由关注宏观制度改革转向有关理论、制度的更加具体问题的研究,比如,在对公共支出理论的研究,传统的财政学大都侧重研究总支出,对支出决策的政治过程不太关注,而现在的公共财政学不仅细化地去研究每类具体的公共支出及其经济效应,而且也将支出决策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公共财政学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关问题的学术前沿,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开展和推进科学研究。以一个学期为例,可以给学生布置1-2个3000字的小论文,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论文进行奖励,对论文进行指导,鼓励其投稿公开发表。同时,借助目前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机,设计和开发具备先进性、挑战性和现实应用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寻找公共财政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研究学习能力。

3结语。

如何使学生学好公共财政学,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更好的为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5]郑洁.论财政学案例研究与教学方法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7).

财政学的意思和

1,来说一说公共财政学。

2,从经济学与财政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建国初期财政体制及政策目标模式选择的基本经验。

3,把西方财政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学派之前的财政学、古典学派的财政学和凯思斯主义及其后的各学派。

4,其次,就各层次财政学设置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5,根据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分别论述了财政、财政体制、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定义及其本质。

6,公共财政学涉及,税收和我们的福利体系。

7,个人财政学是个日益复杂的世界。

8,目前我正在一个培训学校学习财政学。

9,公共财政学的一个课题就是,研究如何改进税收制度,使其更有效。

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教授赵锡军说:“许多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发现,问题处在美国的经济结构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