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案范文(20篇)

时间:2023-11-30 17:31:48 作者:翰墨

合理的教案结构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品德教案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小学品德教案

1、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感受社区成员对于共同家园的普遍关心。

3、增进对社区地情感。

督促学生完成家人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1、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庭作业(阅读24~25页)谈谈的书中说呈现内容地感受。“在你生活地社区种有什么样地活动?有什么样的`新鲜事?讲一讲,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提问:“书中出现了两个‘大家’,是什么意识?你是怎么理解的?”

3、小组讨论。“作为社区的一员,同学们应当关心自己的社区的将是。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同学们询问一下家人,对社区建设有些什么具体的希望,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分小组谈自己听到的希望。

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汇总的情况。

6、教师建议学生将讨论中大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纳入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哪些做不到地将其转告给居委会,作为他们今后工作的。

继续完成第27页填空。

小学品德教案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课件。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板书:服务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板书:尊重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cai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小学品德教案

1、感受新学期的变化。

2、学习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形成积极的自我期待。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醒、督促自己的行为。

1、学生自由组合,观察教师、校园、师生、书籍等个方面的`变化。

2、组织“我的发现”汇报会,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1、画一画、写一写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打算改正的坏习惯等。

2、小组交流。

1、讨论:怎样自我提示、督促自己实现愿望?

2、自己设计各种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1、全班同学共同设计“我的愿望”的墙报。

2、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愿望贴杂器墙报上展示出来,大家互相督促,发展并记录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进步。

小学品德教案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3、提醒学生完成调查。

4、准备小组汇总活动所需要的大纸和彩笔。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3、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小学品德教案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风的利用。

3、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通过玩风车感受到风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产生。

1课时。

1、制作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2、收集一些可以表现风存在的物品:小手绢、羽毛、扇子、蜡烛等。

3、收集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系的资料。

4、学生准备好画画用品。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了解风的形成。

2、画出风的感受。

1、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树枝摇晃、红旗飘扬、手绢飘动、头发飞扬……)。

2、风吹到身上是什么感觉?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五、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1、结合自身的经历,探究风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影响。

2、学习制作风车,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1、你知道风的哪些事情呢?(散热、助燃、传播花粉、发电等)。

2、风对人们有什么害处呢?(沙尘暴、台风等)。

3、我们能不能治理沙尘暴呢?(植树造林)。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2、到户外玩风车。

小学品德教案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1、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3、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5、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

小学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课时:一个课时.

一、教学活动与过程:。

1、导入.

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

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3、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

5、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

6、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

7、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小结.

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以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小学品德教案

1.懂得男女同学之间不仅应该相互尊重,也可以友好交往。

2.懂得人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3.初步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1.教师事先掌握所教班级内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及典型事例。

2.教师要事先学习一些有关小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讲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新的烦恼,在学校生活中同样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化解这些烦恼?”由此引出课题。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0页的课文——“小文的烦恼”。“你们遇到过与小文类似的烦恼吗?你们是如何看待解决这些烦恼的?”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0页下面的文字,引导全班讨论:“教科书中的同学们遇到的烦恼,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呢?除了这些烦恼外,你们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其他烦恼吗?”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各种烦恼写在黑板上。

3.讲解与作业。“在生活中,每个同学都会有高兴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不同的情绪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请学生完成教科书第71页的表格。

4.全班交流。以自由发言的形式,交流自己所完成的表格。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到,积极的情绪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情绪又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同学们平时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情绪的呢?遇到令自己感到气愤的事情,怎样发泄愤怒?遇到伤心的事情,怎样排解痛苦?哪些是恰当的方式?哪些是不恰当的方式?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现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2页上方的文字,然后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验,可以是自己用过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教师以插话的方式给予适当引导和。

6.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1.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男女同学相处的问题是比较敏感的,教师应该从正面引导。对班里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教师在处理上要慎重。

2.在自由讨论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参与讨论,向学生介绍各种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3.教师可以用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对小文的烦恼给出有益的方法,说明包括小文和其他同学在内,既要调节情绪,也要正确认识,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应当有健康大方的态度。

4.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要做出及时反馈,特别要帮助学生签别那些不恰当的方法。

根据讨论,完成教科书第72页的填空。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书面,可以鼓励为主。

小学品德教案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3、感受合作的乐趣。

先准备一或两份以学校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轮廓图。不必画出具体内容,但要清楚地画出主要的`道路和各个小组的调查范围。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40页的课文。让学生像小文和他地同学们一样,把学校周围的社区描绘出来,再为虎子画一张社区平面图。

2、布置任务与分组。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社区轮廓图,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范围,询问学生回家地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了解学校不同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后完成这个方向的地图。

3、小组分工及准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角色: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个角色,并说明各自职责。

4、各小组制定计划。

5、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使每个小组地计划合理可行。并强调安全问题,确定实施计划和完成调查工作的时间。

小学品德教案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小学品德教案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体验和喜爱之情。

2、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注意安全。

1、启发儿童收集、整理春天的图片及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并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我和春天”作品展。

2、儿童制作春天的花、树和蝴蝶等。

3、引导儿童互相交流和欣赏春天的.作品,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成功的乐趣。

启发儿童用画笔绘或用彩纸、植物、废旧物品等做成各种春天的景象,来为春姑娘打扮、装饰。

三、春季游戏坊。

引导儿童分组负责在教师里布置各种游戏角,开展各种与春天有关的游戏。

引导儿童利用假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化装,开一个有趣的纯日舞会。

儿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有关春天的说唱游戏。

1、学习春天的儿歌。

2、学习用动作模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儿童通过讨论、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春天常见的疾病及其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小学品德教案

(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

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经线、纬线和赤道;大洲和大洋;美丽的地球村;世界上的国家。

2课时。

第1课时。

一、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1、展示缩小的地球仪。

2、学生读文中第一段的文字,理解意思,回答问题:

你从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

3、学习经线、纬线和赤道。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地球仪来进行探究性学习。

4、从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所处的位置。

二、学生一条龙式读有关小资料。

然后同学们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订正所学过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记七大洲、四大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识。

二、了解地球村。

[1]“绿色走廊”

[2]“珠穆朗玛”

[3]“亚马孙平原”

分小组活动,从书上找出地球之最和风景图片,来增加同学们的印象。

[1]撒哈拉沙漠。

[2]安赫尔瀑布。

[3]珊瑚礁——大堡礁。

三、同学们打开书104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

小学品德教案

老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官科的保护;这节课,我们再来讲讲内部器官的保护。(出示课题)。

(1)为什么要保护骨骼?

a骨骼的作用:骨骼是身体的支撑,像盖房子的墙与柱子;

b重要性:医学上讲人体有两大痛:骨痛和神经痛。骨折,使人走不了路,干不成活,生活不能自理。

(2)如何保护骨骼?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b老师讲: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保护好脊柱);

c我们还要多喝牛奶。(补钙,多晒太阳);

d注意安全,不乱闯红灯。(防止骨折)。

(3)看书复习骨骼的保护。(书上p8页内容)。

(1)为什么要保护肠胃?

a肠胃的作用:听《种子的旅行》故事及《食物的旅行》书上p11页内容;

b重要性:肠胃的消化作用。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肠胃。

a吃饭不要吃多,导致积食;

b冷热搭配;

c坚持吃早餐,预防胆结石。

(3)做选择游戏:胃喜欢谁?(书上p9页内容)。

(4)现场发头饰表演《食物的旅行》。

小学品德教案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不便。

2、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范例,从而敬佩那些付出了比正常人更多努力的残疾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参与自己所创造的残疾人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调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间接,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和自我感受。

2、能够与同学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

本课为学生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坤洲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及应用计算机课件。

实地考察:走访社区内的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实际体验自己与残疾人的情感。必要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搜集资料:查找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事例及社会普遍问题。

计算机课件:世界激励大师約翰.库提斯光盘。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由于残疾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心中有他人的。

(一)组织讨论: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残疾人,怎样做?

(二)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真诚地帮助他人。

1、布条、拐杖。

2、《张海迪》故事光盘。

3、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活动一: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

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提示来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1、2小组试着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第3、4小组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中走一圈。

第5、6小组扮演聋哑人向其他同学问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你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在“资料互传递”中认识到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都是可亲可敬的。

1、把自己课前查阅的残疾人的优秀事迹讲述给同学们听。(谈谈在生活中见到的残疾人是怎样顽强地生活的。)。

2、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要赞美这些残疾人?

分小组讨论:你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后,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我做“画中人”,让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

1、先分小组,选出组员做途中的残疾人。

2、其他组员做残疾人的家人。

3、出示76页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扮演角色。

4、如果你就是图中的残疾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活动四:召开“爱心工程金点子竞标会”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出主意,想办法。

1、请同学们就前面提出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2、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不能实践的“金点子”写下来,交给有关部门。学生分组行动,实践自己的“金点子”,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献爱心。

3、验收“爱心工程”。由“工程负责人”以不同形式汇报工程实施情况(表演、活动随笔、录像、请被帮助对象讲述)然后评选出“优秀工程”和“优秀工程师”。

引导学生利用报纸、杂志、络等载体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会收集有用的信。

小学品德教案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课件。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该做什么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找找岗位。

小学品德教案

1、进一步学习采用访问的方法搜集信息。

2、了解“四大件”的变迁及其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3、初步形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1、在课前,教师应当让学生访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社区里的老人,问问他们: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问问爸爸、妈妈:20年前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现在的“四大件”又是什么。

2、教师要适当的了解过去和现在“四大件”的变迁,特别是现在的“四大件”,看看都有哪些说法。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新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在新走过的半个世纪中,你们自己家里都发声了怎样的变化吗?我们的小伙伴小文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自己的家人,小文的家人讲述了生活中‘四大件’变迁的故事,让我们一看小文的采访结果吧,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56页。”

2、阅读与讨论.请同学看看课本上的图,说说在小文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以及20多年前,家里的‘四大件’分别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四大件’是家庭生活中必需的耐用品。

3、自由讨论。“课前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你们访问一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调查自己家里‘四大件’的变迁,下面同桌之间或是在小组里面先交流。”请学生说说调查到的不同时期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久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教师板书:

我家“四大件”的变迁。

生活年代我家的“四大件”买齐“四大件”

花费的时间花费的金额。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从‘四大件’的变迁,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这些年来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可是变化程度有多大,我们就需要用数字来描述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教科书第57页豆博士的话,你能明白吗?请同学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算一算最近20年来,在你家的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把课上学习的内容讲给父母听。在父母的帮助下,算算最近20年来,用来购买食品的消费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小学品德教案

1.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

2.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3.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

教师可以与学校少先队联系,配合少先队展开手拉手之类的活动。

参见46~47页。

1.导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强调教科书中呈现的是两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因为它们都非常真实,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感情。

2.阅读与思考。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2页的文章。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要点:感受和体会人们在援助行动中普遍的、没有国界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性别、不分健康与残疾。

3.阅读与思考。请学生阅读“瑞恩的井”一文。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

1.在学生朗读时。可以为烘托气氛准备一些背景音乐,如《让世界充满爱》。

2.可以将这一课的学习与少先队或班级活动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做好记录。

小学品德教案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

(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

(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2)北极黄河站建成。

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二、讲解。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认识地球经历漫长过程。

(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地球是个球体。

三、讨论麦哲伦环球航行。

四、师生共同讨论96页问题。

五、作业。

(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2)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3)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小学品德教案

1.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2.了解公益活动,并能列举出几个公益活动。

3.明白“志愿者”的含义。

请几个学生把教科书第78页的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改编成一个小剧本。

1.导入。请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剧本《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

2.全班交流。教师以问题引导;“从课前读故事和看同学的表演,能不能说说故事表现了出租车司机的`什么品质?”

1)“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抗击非典人人有责的责任心,为他人负责——锁上后备箱、给急救中心打电话、留住客人、劝行人绕道而行、自动隔离。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肠——主动提出替客人负担在北京的花销。)。

2)让学生从反方面去想,“要是这位出租车司机没有留住这位客人,会有什么后果?”

3)教师小结“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有一颗高尚的心,正是他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观察交流。

(1)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79页上的三幅照片,读一读照片说明文字,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你看见过这样的活动吗?有没有参加过?如果参加过,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这些活动都被称之为“公益活动”。

(3)教师出示“青年志愿者标志”或是请学生看教科书第80页,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标志的含义。(不必求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是爱心、热心、真情的奉献;作为一名公民,不能心里只有自己,还要时刻准备着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4.教师总结。总结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去采访一名志愿者,听听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心声。

2.读教科书第81页上的阅读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