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字(优秀18篇)

时间:2023-12-04 06:04:19 作者:雁落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读后感的片段,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历程,从而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揭示了深陷泥淖的普罗大众应该如何突破各种心灵枷锁,从而找到最本质的真我,也就是那个苦求不得的自己。

结构很清晰,开篇先是点题,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未知的自己,苦苦寻找爱、喜悦、和平而不能得之。从而引出全书的主旨,为了“遇见”这个未知的自己,我们需要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依次去寻找这个心灵成长的方法论。最终的结论是,身体需要联结,情绪需要臣服,思想需要定静和观照,身份认同需要觉察。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饮食与运动对自我修炼的影响、情绪与身体能量的相互影响、投射原理等等,甚至有一小部分探索了家庭教育、生命知识、宇宙能量之类的简单讨论。

但是就书中的内容来说,却总有一种感觉——作者借鉴并融合了很多已有哲学思想或者著作的内容,进而进行组合,杂糅到这样一个论题下进行二次生产,包括荣格心理学、《秘密》和灵修原理等等。当然也加入了很多个人经历中的领悟,从而诞生了一条全新的思想体系。有时候甚至感觉到了作者为自圆其说,而刻意为之的痕迹。尤其是到最后关于心想事成的部分时,有一点脱题超纲,对于一个很理性的经济社会人且没有接触过相关灵修成长课程的人来说,恐怕会有论据不全,说服力不足的感受。

关于本书,有几个存疑点。首先,我看的这本书是2012年再版的,最后三章的增编部分,似乎是为了后面基本书做铺垫的,至少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脱离了此书最开始的立意,大有重新立意而不承接主旨的感觉。其次,有关于,身体能量等与常规科学不相符问题,应该如何去验证真伪,是另外一回事了,空说无凭,不能深刻感受。最后,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很多东西恐怕还是引人而异的,所以最后身体力行去不断验证和修正。当然有的验证是不能带有存疑的去做的,甚是有趣。

即使不能全好评,我还是感觉受益匪浅,除了学到这么多自我修行的知识之外,更大的收益点在于,将曾经看到的相关书籍和理论很好的结合起来,系统整合起来。所以,这本书很好的提供了一套方法论,大可以借此延伸开来,以此为切入点去读更多相关的著作,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原理。

最后,虽然不是精装版,但是这种双色插图版的书加上纸质偏厚,真的很难折叠,略偏重不说,放在桌子上和拿在手上读都不方便。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上了大学后,很少有机会坐下来静静地看书,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细细品味,沁入心脾。校园里刮起了一阵读书月的风潮,于是整个校园沉浸在了这片书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读着这本书,发现它与我以往接触的这类型书是那么不同。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要是环绕了女主人公白领李若菱与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对话,揭示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突破了大多数传统书籍对这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直接论述,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读者走进作者论述的观点里,进而走进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你是谁?这是第一次见面时老人问李若菱的第一个问题,我叫李若菱!我问的不是这个,名字只是个代号。我在一家外企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营销经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自己是谁?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开心,即使我们拥有了很多财富、金钱、美色。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以为我们就是财富、金钱、美色。的代表。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东西呢?我们总是习惯地去观察模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拥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寻找的地方,表面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找解答和快乐,结果都是徒劳无获的,主要是我们找错了方向,找错了位置。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每个客体其实都是李若菱,我们都迷茫过,我们都徘徊过,但请给自己一个机会。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部关于身心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简简单单的写作风格揭示了人们烦恼和痛苦的深层原因,以其简简单单的文字诠释了深刻的人生真理。

书中解释了我们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也是五个字可以表达的,那就是爱、喜悦、和平。

为什么付出努力后我们还追求不到我们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远离真实的自我?我们不是每天都在演戏吗?扮演各种各样的主角,但是在场景中,我们心甘自愿扮演的有多少呢?这是我们看不到真实自我的原因之一吗?我想是的。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你内心的反映,就像一面反映你内心的镜子。当外界的任何东西接触到你时,记得看看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哪一面被再次触摸,看看自己的哪些阴影没有被整理好。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外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事物上。首先在内心层面达成和解,然后专注于外部能够改变什么。

因为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不知道自己是谁,盲目地执着于不代表我们的东西。快乐依赖于外在的事物,一旦让你快乐的环境或事物不复存在,你的快乐就会消失。另一方面,快乐来自内心。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这个世界无法将其夺走。

因此,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积极的想法,那么好人好事就会与他产生共鸣,被他吸引。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悲观和愤世嫉俗的倾向,坏事就会发生在他身上。这可能是书中提到的意气相投,物以类聚。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想我们诠释了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这本书主要是围绕了女主人公李若菱与指着老人的一次次对话,解释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在指导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我们为什么常常不快乐?书中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是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而正因为我们失去了真是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意外的东西,所以占有才越来越多、迷失越来越严重。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的思想基础,从来不去检验我们思想的正确性。

李若菱的生活里充斥着不幸,虽然她有令人羡艳的美丽容貌,在公司里身居要职,但她并不开心。由于婚后多年不孕,背地里常遭到婆婆和小姑子的嘲讽一级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里又总有小人对她指手画脚尔虞我诈······她的脑海中甚至闪现过轻声的年头,那是在一次和丈夫吵架后离家出走后漫无目的地走,遇到了那位老者,与老人交了朋友并诉诸了自己的心事,她终于开始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人生的定位。

这本书开篇一章就让我们首先思考“我是谁?”你的名字不能概括你,几个标签也不足以定义你,那我们到底是谁呢?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去效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渴望什么。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就像我们的眼睛,虽然可以有很广的视野,但我们的注意力其实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狭窄的范围。平时做事的时候,你的身体除了在动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适应和感知着周围负责的范畴,我们心思的注意力其实是集中在其他比较明显的事物上。

一直听着老师讲,用身体感受,面对每一次的状况,用身体感受你的感受,一直在心理默念,但是真心没有体会到,用了两天时间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文章中一次次的身体触碰,胃部,心口、喉咙每一处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我们真的需要放下头脑妈妈,更多的用身体感受,身体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回应!

心理学真的很神奇,可以一次次触碰我们的内心,直击要害。我们一次次面对真实的自己,一次次从黑暗辗转迎接光明,这种内心的喜悦是油然而生的,每一次的触碰我们都刻骨铭心,每一次的成长我们焕然一新,这种内在成长受益匪浅!

报名了孙培丽老师的团体课程,为期1年,每周五9点开始,特别期待,愿这次我能更好的突破自己,层层放下傀儡,找到最理想的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在心理课程的陪伴下,我一次次遇见真实的自己,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与身体对话,得到最真实的回应,身体的种种反应是最直接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生活脚步太快,快的我们早已忘记寻找内在的自我,太多的在意外在的自我,因此我们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太多的在意他人,我们终究失去了自我!心理学一次次帮我们回归,回归最真实的旅途!

遇见未知的自己:若菱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老人,身心重生,幸福满满!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初识此书,源于师傅的推荐,看到书名——《遇见未知的自己》,顿觉新颖,好奇心的驱使让我对此书颇具好感,蠢蠢欲动地想阅读它。

拿到这本书,大致浏览一番,惊讶于如此深奥晦涩的书籍竟以小说为体裁,里面生动的描写、精彩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了我,未做好任何吸收大哲学思想的心理准备,已看到了几十页。犹记得扉页上的那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想想平日里的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忧心忡忡,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怒发冲冠,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心神不宁。其实,别人的所做所为并无它意,只是自己的意识在作祟、在捣鬼,是自己扭曲原意而活让自己受罪。

书中以一个叫若菱的女子和一位身居山林的老人为主角,讲述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而他们的主题则围绕着“发现真我”,书中的真我即“爱、和平、喜悦”。本书以小说情节的层层推进带动了寻找真我的整个过程的推进,把人的思想诱导进入我们未曾深入的世界,令人深感奇妙与兴奋。

在意识层面上,我们并不能察觉到“真我”的存在,原因是那个“真我”已被外面的东西团团包围起来,这些东西由内而外分别是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要发现“真我”,必须去除这些东西。

首先是破除身体的障碍,重新与身体联结。与身体重新联结的方式便是运动,而且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等可以让我们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像羽毛球、乒乓球等竞争性的运动并不符合。呼吸也是和身体沟通的有效途径。呼吸可以采取腹式呼吸法,呼吸越慢越长则活得越久。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营养均衡、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具体表现。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之上,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留意自己的身体,也是与身体联结的方法。

其次是情绪的障碍。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困扰,悲伤、愤怒、焦虑、恐惧,而当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时,我们往往压抑和打压下去。而书中的那句“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尤令我记忆颇深。每每当自己伤心难受之时,总是想尽千方百计逃脱它,用各种娱乐活动取代或是填埋内心的伤痛,殊不知这丝毫不起作用。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臣服,臣服于不可改变的事实,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带着爱的知觉之光去消融它们。

再次是破除思想的障碍。我们总是完全信服于自己的思想,丝毫不去质疑和检测它们的正确性。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事情以及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正是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在操控着,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有选择地把事情揽入自己的视觉范围之内,并以自己的思想为之定性。书中有个印象深刻的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这就印证了开篇的那句话: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不再被自己的思想干扰,然后站在外部全方位地觉察和检测自己思想的正确性。

最后是认同的解离。觉知是身份认同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彻底了解到自己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并不是也不属于自己的,就可以从这个外境追逐的噩梦中醒来。

读完此书,道理虽懂,却未能够发现真我,还被带进了更深的思想洞穴之中,黑暗一片,进退两难,只怪自己修行不够。所以唯一能做的,便是学习、经历、成长。或许有一天,我能退去层层外在的包裹,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等待着。。。。。。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上次跟x去锦汉展览中心逛书展时买的。第一次逛书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欢看书的人还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没啥收获,就买了几份香港的英文报,一本考公的理论热点书,还有就是这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断断续续翻了几天,总算读完一遍。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时,再仔细想想里面讲什么,却都很模糊了,也记不起几句完整的句子。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专业的,也懒得去多领悟。书的封面写着“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等字样,标榜的内容似乎很大,但其实就讲了一都市白领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数心灵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无非也是告诉我们要寻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爱、喜悦、和平。但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更深体会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可以改变很多现实的东西。

说句实在话,确实也有点像在推崇“唯心论”的意思,但是,一定程度上的“唯心”确实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时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现实,会很辛苦的。想要简单的快乐,平凡的幸福,从“心”开始,从意识上稍作些改变,其实可以变得更容易。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没有多大的感触。但看完整个故事,才知道这话的意思: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则”差不多,积极乐观的意识可以吸引到积极的光芒,很多不好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消极想法招惹过来的。所以,要关心内在,要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这本书时,喜欢泡杯绿茶,听着柔柔的钢琴曲,安静地翻动书页,放松自己,享受着宁静,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娱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刚刚放下《遇见未知的自己》,感觉心情很沉重,同时也很庆幸。沉重的是,如果我不看这本书的话,也许我会永远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中,找不到我真正需要的,从而让生活中外在的事务主宰着我自己的情绪,就这样度过一生。庆幸的是我及时发现了这个称不上秘密的秘密,能从中学到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并真正了解自己,联结自己的内在,找回真正的自我。

看了张老师的书,我觉得我现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心理。而消除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纳这种感受,这种怕别人笑话的感受,自卑的感受,我闭上了眼睛,充分去感觉这种感受,觉得心里很难受。然后我问自己,这种感受对我有帮助吗?很显然,没有任何帮助;这种感受我需要吗?我当然不需要。可是它是存在的,我允许它存在吗?是的,我允许它存在。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并不能代表任何东西。那么我是否可以放下这种感觉呢?是的,我要放下这种感觉。我深呼吸,告诉自己,放下这种感觉。

忽然,我觉得心里真的很平静。想想我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点不屑的感觉,觉得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平静了呢?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是能感受到一种平静。如果所有负面的情绪,感觉都能就此放下,同时再加入一些正面的情绪,感觉。我相信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我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一个是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翻一翻这本书,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想不开的时候。另一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以后写的东西都要和你们分享,我不再认为我的写作能力很差了,我会在不断的读写锻炼中加强我的写作能力,因为我可以,我可以写出好的东西!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令我印象深刻。这是一本关于身,心,灵修行的书,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莫名,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反复看了几遍后觉得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金钱、名利、地位、权势等等,还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有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做。但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你就会觉得很无趣。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找到真我的人只是微乎其微吧!

书中还提到了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那个隐藏在身体里小小的真我吗?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上角色扮演、身份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要写到“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认为书中所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自己就是自己,跟现实的一切都没关系。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想着负面,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说不定这样就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即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但这臣服,决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它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应该就能到达这五个同心圆的最中间――活出真我了吧!

还有,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的事和老天的事。我的事和他的事或许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老天的事――意外的发生就没那么简单了。但你要知道外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反映你的内在,当外面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的内心哪个地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心里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千万不要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上浪费精力。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另外要记得,每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份幸福。但如果你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特别的包装,或许你会享受到它的内在蕴含着的美好,而且明白这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总之,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觉得遇到挫折时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实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没有学会放下,对于已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学着接受,更别提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所以即使现在我还小,我也应该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遇见未知的自己――做个小小的真我,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来到爸妈在线工作不久,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当听到《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顿感新奇,单是书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工作闲暇间,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份神奇的礼物,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线暗线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德芬,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搭乘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以,当你论断时,或许你只看到了片面。所有让外面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很多忧虑和焦躁都是自己编造的,把别人强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制造麻烦。有时候换个角度想一下,事情就会有另一个表情。如果非要编故事的话,为何不编一些美好的情节呢?让生命温馨一点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文学作品是对外部现实世界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张德芬的这部现代都市版的灵修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堪称现代都市人的心灵鸡汤。作者试图通过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借助“我”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向我们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复杂与痛苦,并通过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导,逐步自觉践行身心灵修,最终从日益异化的现实困境中走出,寻到最初的自我,实现自我心灵的拯救,求得内心的归宿。

小说开头以故事的形式,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缘由,间接隐喻了现代人陷入迷惑与痛苦的原因,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犯了最简单的错误,而且一直没有被发现重视和改正,在现实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简单错误的逻辑,被外在的物质欲望紧紧锁住,生活越来越糟糕,内心越来越沉重,越发感觉不到现代社会物质极大化带来的乐趣,却陷入生活的索然无味和莫名的累,需要进行一次心灵的旅途,寻求一条回家的路,不再被外物所迷惑,在错误的方向上寻求人生的出路,迷失在尘途中。

主人翁,李若凌,正是陷入上述可怕的逻辑中而不自知,生活中遭遇各种不如意,最终引发与老公的争吵而离家出走,邂逅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慈祥长者,在老人的交往与引导下,深入探讨: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们到底要什么?等充满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悬思,并通过长者的引导,分析出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戴着面具生活,迷失了最真的自己,将自己缠裹在层层内心城堡里;通过老人的理论结合现实社会生活,分析得出:世界的本质是能量争夺战,人们根据吸引力法则来招引人和事物,最终在自我选择中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并在老人的推荐下,与老人的几个灵修成功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领悟出潜意识人生模式及其表达。

通过回溯童年的记忆,发现我们身体的障碍,我们被外界影响的小我所控制或支配,诸如金钱、名利、地位和权势等,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心,它们被潜意识控制,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去争,做到得到之后又不能真正快乐,即便快乐也是发自外界的短暂的快乐,一旦外界的源头消失,自己就会十分痛苦,而身体里面的真我却不会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甚至在我们离开尘世后,这个真我也不会消逝,它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爱,喜悦与和平。

人类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我们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思想,而就是这种思想使得我们变得难以捉摸,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看清,最终导致有些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找不到自己的方法,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这就使我们需要不断地与潜意识打交道,与它相处,接纳它,多留意身体的感知,把潜意识扩大,而且要学会臣服,接纳不完美,接纳那些已经发生的中立事实,不要抱怨,不要嫌弃自己。通过情绪控制,摆脱生活中负能量的控制;通过重新建立与身体的连结,卸下人生沉重的光环,摆脱负面情绪的支配,送上最美的祝福,就会在低谷里遇到阳光。

主人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对老人理论的检视,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职场好友的欺骗与老公的背叛),将情绪治疗和臣服体验,进一步检视自己的思想,进行深入的转念作业,克服思想的瘾头和困扰,经过自我认同的解离、身份认同的体验,最终战胜胜肽,破解心想事成的密码,并在结尾指出在没有实现真我前要怀揣感恩的心,去拥抱世界,接纳不完美。

通过描述主人翁不断与长者的交流与探讨,揭露出现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那种喧嚣动荡充满欺骗与背叛的生活方式构成的巨大反差,它不在生活经历的广度,而在内在体验思考探索的深度。现代都市人在社会中不断异化,不断为生存财富理想而奔波、忙碌。每个人都在忙碌,每个人都在追求,但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身心疲惫,最终可能被社会家庭抛弃,成为异己的存在物,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且不断地迷失自我,即使在自己最亲近的亲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和关爱,最终沦为都市繁华背后的心灵流浪汉,难以找到自我内在的心灵归宿。

最后破解这种可悲、可怕的现代都市人境遇的钥匙,那就是通过身体的连结、臣服的情绪控制检视自己的思想,通过身份认同察觉自我,实现真我,追求爱、喜悦与和平。套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此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总可以确定要去的地方。无论人生处丁-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还是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丁平淡的踌躇关头,唯有依靠自己的检视,自觉践行身心灵修,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才能走出自我创造的层层枷锁,寻求真我的解放与实现,求得内心的自在与释然。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一个最大的感触是直视自己的阴暗面吧,接受臣服于那些已然发生的是事实。

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是,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回忆起过往自己的一些经历经过,会发现我也有老人说的,胜肽,我执意寻找,所以能量场吸引来的,自然而然就是我想要把自己营造成受害者的样子,其实人这一生,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内在的一个投射。

而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产生胜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学会敢于直面,学会让情绪的能量场来去自如。这样活的才自在。

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所以要自信的经常暗示自己,才能更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停留过去和未来,而是要关注当下。杜绝胡思乱想的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关注自己的呼吸,学会冥想,再遇到已然发生的事情,不要被情绪带着走,先去接受。

我们一生会有很多身份,很多途径去寻找认同感。但是那些都不是真我,事物其实都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认知也是。所以先学会认可自己,才能一步步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看过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净化你的心灵。在自序中,作者以一则故事开始:“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你大概在哪个位置,怎么掉的?”女子指向另一个暗处,说:“在那儿掏钱包出来的时候掉的。”男子诧异道:“那你怎么不在那里找?”女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那里没有灯呀,怎么找得到。”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可笑的故事,但它却很好的让我们来思索:其实我们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乐时,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错了方向。因为我们寻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的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求解答和快乐,结果却都是徒劳无功。原因就是:我们找错了地方!

书中告诉我们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

最喜欢的一段话: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的去面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些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做人的态度与原则,让我学会了更宽容,更包容,让我学会了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让我在心灵成长的路上又有了新的进步,让我开始真正的关心自己,并且学会如何真正的关心自己。让自己的心慢慢平和,沉淀下来,去慢慢体会喜悦,和平。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每一天都会认真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心灵修行书,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原本痛苦浮躁的心,静下来了,静静的反思,静静的梳理,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的引导下,找到了那个丢掉的“自我”。

这本书是台湾张德芬写的,她曾是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20xx年开始,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一样心灵成长课程和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20xx年出版了这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这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最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真实的自我,这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体内的那个“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它能够目睹、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不会随着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而“真我”是被团团包围起来的,被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主角、身分等层层包围起来了,“真我”的本质是爱、喜悦、和平。“任何能丢弃自我不实的身份认同,并且不被自我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真我的本质。”

我深信吸引力法则,人的话语和意念是有能量的,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欢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产生共鸣,并且会被他吸引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倒霉的事总是发生在他的身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与我们自我有关,仅有改变了自我,改变了自我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生,随之而改变。

一本修心养性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是一本类似帮忙心灵成长的心理辅导书,可是是以小说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引导课程,既通俗易懂也不觉得那么乏味,深入看进去后发现十分贴近现实生活,很多话语都耐人寻味。

看书时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领导,比较关心我的工作与生活,聊天时曾送我两个字“妥协”。当时虽然我工作很认真负责,但多少有些钻牛角尖,纠结于一些不能如自我意的事情上。领导让我学会妥协,或者能够让对方妥协,或者自我妥协。之后这些话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平淡了很多,既然做不了主那就乖乖服从吧,不必困在那里自我为难自我。生活渐渐变得简便了许多,当然这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

这世界的事仅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的事,他的事。

管好自我的事,别理他人的事。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应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这些东西,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阴影』,被我们否定的、压抑的、抗拒的内在特质。这些我们压抑下去的阴影,还有我们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环境认同的各种情绪,这些都是没有释放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细胞记忆里。它们不时会浮上台面,造成我们的困扰,可是我们并不想去看它们。于是,我们怎样做?于是我们就发展出很多策略来逃避这些蠢蠢欲动的不安、浮躁、突如其来的暴怒、莫名的忧伤,还有脑海里面喋喋不休的『你不够好、你是错的、你不如别人、你不够完美』的紧箍咒。

我们人类所追求的东西,也可是五个字就能够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喜悦与欢乐是不一样的:

欢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容易消失;

喜悦—由内而外的感觉,一旦拥有,外界是夺不走的。

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却都是徒劳无功,反而适得其反。我们不明白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我身上,只要改变了自我,改变自我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先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并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忙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书中智慧老人的那封信,我百读不厌。书的最终一章,有一封老人写给女主人公的信,资料如下: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了。我看到你的茁长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的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仅有你自我。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我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我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能够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些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愤怒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能够是一个灾难。也能够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心细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完美,并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停下来思考的书。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忘了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我的价值,以至于连忙什么都不知道,连快乐在哪里都不知道,每天只是机械地运转而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

这句话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说到底每个人都是在追求“爱、喜悦、和平”,当我们运用“吸引力法则”,让自己保持乐观喜悦、谦卑感恩,相信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美好。

你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渐看到让你喜悦的东西,它们是无所不在的。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下闪亮的树叶,一句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

当你心怀喜悦,你也会发现并感受到周围的一切是这么的美好。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不好的事,我们坦然地去面对它,能改变就改变,不能改变就接受现实,调整情绪,坦然面对。

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1,万物都是空,是能量的集合,情绪也是,你的所有正面负面的情绪都能被感觉,被共鸣,并接收到相应的回应。

比如,你以真诚热情的笑脸迎人,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正面能量,你们会容易有较好的沟通;如果你脸上带笑心里却不以为然,这种情绪的负面能量对方完全接受得到,不用假设对方是傻子。

2,当你是一个有佛性的人(即你是一个时刻准备感化别人,拯救别人,愿意帮助他人更积极面对事物的人),请务必是真心关心对方,而不是害怕承担不好的结果带来的责任,(比如你提醒恋人要积极进取,请考虑是不是真心希望对方进步,或是怕对方落后了会给你丢脸),如果你的关心、叮嘱或者帮助掺杂了半点害怕的成份,对方会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能量。更加不能在提供帮助时设一个期望值,你的出发点只是关心帮助,对方愿不愿接受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不可强求,你不是救世主。你不是,你真的真的不是。

3对你爱的人要表达出支持和理解,理解对方的情绪,而不是指责或者修正,如果你告诉他他的情绪很可笑很无厘头,他会感觉被抛弃,这一点在男女关系中,尤为如此,女生抱怨哭诉的时候,请不要告诉她她的情绪莫名其妙,请不要告诉她怎么办怎么解决,你只要理解她的情绪就好了,你只需倾听,这种时候她要的就只是你的同情你的理解,如此而已。

如果你有话要说,请在表达出你的理解之后再说,你理解对方的情绪了,对方才有被认同的感觉,才有可能信任你并听你说下去的耐心。

4我们活在这世界上都在扮演各种角色,找各种身份认同,其实你的身份不是你,你的思想不是你你的情绪你的身体都不是真正的你。你是什么呢?不知道,我们都在忙着弄明白自己是什么,或者有人相信自己是什么了,他会努力证明自己真的是什么给别人看,证明的好累,好卖力......最近看过一些我信任的人推荐的书单里头的几本书,挺不错啦!都是些关注内心变化关注成长并研究这些变化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书,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些书,真是智慧的结晶啊,可是我还有很多没看哪,怎么办,时间不够确实是借口,可是借口往往也勉强成立,要不,我列一些书,信任我品位的朋友或者此刻正有需要的朋友不妨看一看,看完欢迎找我分享读后感,我最好这口了@......

如果你正恋爱ing,又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不知如何把握,可以看看《女人的成熟比成功重要》,如果你恋爱好多年,感情稳定,但小摩小擦经常弄得不知所措,可以看看《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缺陷想改却总发现改不了,并且暗自下决心以后自己教育的孩子不要有这样限制人生发展的缺陷,可以看看《把家变哈佛》,你会看到是幼时哪些经历导致了今日的你这般的性格,如果你大学上的很迷茫不知前方路怎么走,或者对自己认识不是很清楚,或许看看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能对你有所帮助,就只记得这些了,对了,如果你对神神秘秘的催眠解梦之类的东东感冒,可以参看巫昂的新浪博客,她会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滴......

再拜个年吧!祝好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

“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我也曾思考过这样类似的问题。追求权利?财富?健康?正如书中老人所说: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是——爱、喜悦、和平。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从书中我懂得快乐与喜悦是多么的不同。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则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时常检视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信念。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好的事情时,产生的所有负面思想都只能让我们自己更狼狈而已。我们得想想,当我们将手指着别人批评的时候,又有几根手指对着我们自己呢?老人教导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臣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劳无功的。而臣服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可预见的好处,当你接纳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所以,破译情绪障碍最重要的是臣服”。

“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我们应该学会把那些已经或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好的或不好的事件都当成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用心去体会、享受并臣服。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拼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走出洞外,我们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我们都未学会放下,做不到老人那般超然物外。但是,我们可以试着看淡一切、学会臣服、活在当下!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浅显的把它理解为两个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个来完成,那意味有点像我的一样。

(2)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个一样,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

这本书我看的既艰难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个衔接很顺畅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艰难的是,里面有好多“专业的术语”甚至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艰难的是,看的时候有点点震动: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过去和思想都被颠覆了。

这本书我看的缓慢。靠着每天清晨公车上的时间终于把它啃完。如果可以,再看一遍当然是好的;而更好的是,要有人分享感受体会。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至少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做更好更快乐的人。它告诉我们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最后一章,老人写给若菱的信,我很想安静的亲自敲打一遍。嗯。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刻了。我看到你的茁壮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是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总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书中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心想事成的秘密”,通俗的说就是想什么就会有什么。那么,好吧,只希望我们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