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优秀19篇)

时间:2023-11-30 20:14:10 作者:JQ文豪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注重因材施教。掌握一份好的一年级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认记生字,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植树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正确,读对了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她。有读错的地方,你来帮他改正。

3.说说课文共几小节?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识字游戏。

1.出示文中要认和要写的字。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在文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如果同桌都读对了,你就在他的书上画一朵小红花。

(2)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教师随机正音。

翘舌音:植春厂。

平舌音:色走。

(3)教师随意指生字,考考学生是否会认。

3.巧识字形。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1)四人小组讨论识记字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歌谣/谜语巧识巧记)。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4.巩固生字:

(1)摘桃游戏:黑板上画一棵大桃树,结满桃子,每个桃上有一个生字,学生摘一个领读,再齐读,再让大家组词/说话。

(2)找朋友(拼合体字:让/河/多/坡/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指名读第3小节。

师:科学家怎么说的?(出示绿树制造空气的课件)。

师:在这样舒适美丽的环境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甜蜜、幸福。

师:试着读读,谁能读出这种感情(生练读)。

指名读,生评议,再指名读,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全班齐读。

师: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一棵树一点绿,千棵万棵一片绿课件)。

师:这些树染绿了祖国的大地,多美啊,谁来读读。请学生推荐班上读得好的2名同学读。

师:大家来和他们比一比(全班再读)。

师:你还请哪位同学读?(请一位读得少的同学读)激励男女生比赛读,读后选一人评价。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汇报:防风固沙……。

3.哪些地方可以植树呢?

自由读第二小节组。

师:通过读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根据回答板画:荒滩、河岸、山坡、路弯……。

师:哪个词不懂?理解“安家落户”

师: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兴奋。

师:读出愉快,坚定的语气,重读“走”字小组比赛读。

5.请同学们快到黑板前面,画出你们植的树。(生到老师板画的荒滩、河岸……等处画出大大小小的树)。

师:座位上的同学讨论我们的学校和家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汇报:

6.全文美读、背诵。(1)齐读全文,边读边想像祖国美丽的景象。(2)试背诵课文。

7.思维拓展、口语训练。

出示课件(1)观赏树林为我们遮风挡沙,挡住洪水的图片。模仿课文3、4小节编儿歌。

如:妈妈说:

树林可以为我们挡住风沙……。

师:(配乐读全文)今天我们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祖国大地上到处都会有挺拨的大树。

二、指导书写。

1.学写:亲、老。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认读)出示2个字的笔画顺序(学生书空)。

指导观察两个字的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占格位置)。

老师范写,讲解(一笔一笔跟着)“立”字旁要写得扁些。

2.学写“走、河、户”

出示田字格生字“走、河、户”(学生认读)。

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字占格位置,老师边听边写(学生可以上台说一说,笔画及占格位置)。

师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自主学习写“让、工、厂、多、今”

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小组讨论每个字占格位置,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比较“今――令。

板书设计:

3、我们去植树。

净化空气。

染绿大地。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oeiu{”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pnf、dtnl、gkh、jq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c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c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z”。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zz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c”。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cc。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4)教师范读“s”。

(5)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s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一、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味酸。2、梅花。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从肉,从巴。肉作偏旁变写为月。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可灵活识记为:懒人整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为土地富饶、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春夏交替”。“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当然是“菜”了。比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处理课后练习。

1、连一连。

2、读一读。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写一写。先读后写。

4、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背一背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关心与爱的世界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学习3个新偏旁,“夕字旁”“双耳”“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指导识字,写字。

感情朗读,体会蕴含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

1、课件出示:雨中,一只小鸟飞来飞去,羽毛全湿了,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

2、提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只小鸟时,你们会怎样做呢?

3、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阳台上的小鸟。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注意读好生字“台”。

二、带着问题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识字。

2、说说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用了什么办法?

3、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三、结合课文,认读生字词。

1、出示自做的生字卡,小组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认读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结合学习新偏旁:阝(阳)女(妈)夕(外)

3、同桌互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4、做“摘果子”的游戏。(在黑析上贴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带有序号的果子,每个果子的背面是生字词,让学生摘一个读一个。)

5、分组做“找朋友”的游戏。(让每个学生读一个生字,其他学生运用这个生字,写一个词,另一位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对了——就找到了朋友)。

6、重点指导书写:身、家、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看见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雨丝里飞来飞去,最后停在一家阳台上。现在,你们想知道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吗?老师和你们一同到主人家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了解主人是怎样对待小鸟的。

三、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书中描写鸟的样子的句子。

2、我看见这只鸟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悄悄地瞧)

3、谁能读读第二自然段。

“啊,可怜的小鸟!”这句应该怎样读?谁来试试?

4、指名一生到讲台上,边读边做出同情、关爱的动作和表情。

5、读后同学评议,全班齐读。

妈妈发现下雨了,要去收衣裳时,我是怎样做的?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在书上找出我关爱小鸟的动词,用“”画出。

引导感悟“连忙拉住”、“轻声说”。

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说说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明白什么?

板书:连忙拉

轻声说

雨停了。我是怎样做的?

五、进入情境,再次感悟。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画出我高兴时说的话。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高兴地说。

3、同自己喜欢的动作,边读边演示此时高兴的心情。

4、指名演读,读后评议。

5、全班感情齐读全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说说理由。

7、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想的和说的句子。

六、课后延伸,拓展生活。

假如在生活中,也遇到小动物,你会怎样做?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梅花。

涌动盛开挨着片片彩云。

人流一朵一朵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散发清香。

(多)(美)。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难点:书写“前、蚁”。

1、导入: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认它们的名字吧!

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认读生字。

a、自主认读。(出示所有注音的生字词)

b、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

c、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展”、“蜘”、“蛛”;“结”读第一声。

d、愿意读的小朋友一齐读。

3、识记生字。

a、自主识记(看板书:盯着这些字,读一读,把它们记在脑子里。)

b、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c、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4张生字卡片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蜻蜓、蝴蝶是小动物的名称,“展”、“运”、“网”不是。注:如果学生以偏旁归类也可以。)

4、巩固练习(生字去掉拼音):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和小动物有关。

a、小组讨论(带有“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b、全班交流。

出现所有的“虫字旁”的字,印证学生的发现。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a、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出示: 蜻 蝴 ……

虫 青 虫 胡

b、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c、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宇旁”时,一横改一提。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的字。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a、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b、“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怎么样写才好看。

c、“再看”黑板。同生指导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自由练读课文(写字快的学生可以多读几次,慢的学生可少读几次。)

1、我会认。

a、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三次。

2、我会说。

a、“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上台来举着那张图卡先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个动物朋友。

b、“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c、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过今天学习的生字?

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学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学唱、生表演唱。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我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学生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1、出示课后实践要求。

听,我们的学习伙伴在说什么呢?(播放录音)

2、提出实践要求:小朋友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5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难点:书写“前、蚁”。

1、导入: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认它们的名字吧!

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认读生字。

a、自主认读。(出示所有注音的生字词)。

b、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

c、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展”、“蜘”、“蛛”;“结”读第一声。

d、愿意读的小朋友一起读。

3、识记生字。

a、自主识记(看板书:盯着这些字,读一读,把它们记在脑子里。)。

b、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c、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4张生字卡片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蜻蜓、蝴蝶是小动物的名称,“展”、“运”、“网”不是。注:如果学生以偏旁归类也可以。)。

4、巩固练习(生字去掉拼音):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和小动物有关。

a、小组讨论(带有“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b、全班交流。

出现所有的“虫字旁”的字,印证学生的发现。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a、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出示:蜻蝴……。

虫青虫胡。

b、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c、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宇旁”时,一横改一提。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的字。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a、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b、“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怎么样写才好看。

c、“再看”黑板。同生指导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自由练读课文(写字快的学生可以多读几次,慢的学生可少读几次。)。

1、我会认。

a、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三次。

2、我会说。

a、“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上台来举着那张图卡先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个动物朋友。

b、“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c、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过今天学习的生字?

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学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学唱、生表演唱。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我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学生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1、出示课后实践要求。

听,我们的学习伙伴在说什么呢?(播放录音)。

2、提出实践要求:小朋友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认识11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竖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自己像小树一样成长。

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感悟、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1.识字、词语卡片。

2.图片、课件或录像。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激情引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盼来了美丽的春天。我们小朋友该怎样为春天增添色彩呢?

2.展示课件:你从画面上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三个小学生在植树。)。

3.板书课题我们去植树(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1)哪位小朋友读读课题。你知道什么是植树吗?对,植树就是种树的意思。

(2)那好吧,我们一起植树去吧。

(二)初读课文,初悟情感。

1.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感受。

2.谁来说一说,你们听出老师是什么心情?能说说你自己的心情吗?

3.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朋友找出来,多读几遍。

4.同桌的小朋友轮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5.我们一起在春天里去植树,该怎样读呢?自己再练一练。

(三)随文识字。

1.(出示生字卡)生字宝宝从课文中着急地跑出来,要和你们做朋友呢,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采用多种方法读。

(1)开火车读。

(2)小老师带读。

(3)去掉拼音读。

2.走进“聪明屋”自主识字活动。

(1)从聪明屋中任意摘取生字宝宝,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和宝宝对话,说说你对宝宝的了解。

(2)自主识字我最棒,我有识字小窍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比如:有的同学可能归类识字,把独体字与合体字分开记忆。

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用旧字换偏旁识新字。

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本课生字比较简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新笔画竖提,并提醒“洒”字右下边没有横。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义规律:

为什么“们”是亻旁?

为什么“树”是木字旁?

小朋友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宝宝:看它们在字形、占格上有什么特点?

2.重点描红:独体字——衣里成。

3.抄写字头,请小老师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人人闯关,小老师互查。

2.为生字找伙伴,比比谁组的词语最多。

3.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看图,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读书来回答这个问题。

3.体验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小朋友植树虽然辛苦,却很快乐。

(1)你能读出小朋友的动作吗?(端、铲、洒、载)。

(2)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小朋友,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呀?

(3)师:你们植树这么累,为什么你还读得这样高兴呢?

4.你们到哪里植树去了?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马路、小山、河岸。

(2)师引读,引导学生感悟:

你们来到马路植树,马路对你们说:“。”

你们来到小山植树,小山对你们说:“。”

你们来到河岸植树,河岸对你们说:“。”

(3)你们听了,想对他们说:“。”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表达自己的感受。)。

5.你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

(1)当你们和小树一样快乐、健康长大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呢?

(2)带着你的感受,背诵课文。

(三)自主积累。

1.小组间背诵课文大比拼。

2.积累词语我会用。

(1)把词语娃娃请到自己家:我会读、我会写。

(2)带词语娃娃去旅游:我会用。(比一比,在课文中我会用,在课文外我会用。)。

(3)课外词语大展示:四人一组,在组内交流自己课外积累。

(四)总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一年级语文第三课教案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复习两拼音节及声调,掌握轻声的读法。

2、比较形近字的音形义,重点区别字形。

3、进行补充句子和看图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分类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卡片,表格,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情景图片。

由各种图片引出分类的定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做分类)。

二、教学互动。

1、小组合作用老师分发的卡片分类。

2、用例1的水果图的练习用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1)出示水果图。

(2)引导学生上台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结果。

a、按水果种类分。课件演示统计过程,学生归纳统计结果,引导记录统计结果。

b、按图形形状分。课件演示统计过程,学生归纳统计结果,引导记录统计结果。

(3)学生试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结果。

a、按水果种类统计。

b、按图形形状统计。

(4)分小组合作完成课前老师分发的卡片记录。

(5)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6)总结归纳:

a、什么叫分类?

b、分类的时候,可以用图表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c、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作业:实际运用。

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小结。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0+6=16。

16-6=10。

10+7=17。

17-7=10。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分类与》

(1)知识与技能:会按照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

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出示表格: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生:球形气球最多,长气球最少。

(2)按颜色分类。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生:按颜色分成3类。

3、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4、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5、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给出大小不同的篮球和足球若干,让学生进行分类。

要求:按照不同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并将结果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现。

2、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四)小结。

1、引出生活中的分类情况,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这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我们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

(五)作业布置。

1、把自己抽屉里的书本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做简单的统计表。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类,课后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设计。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相同。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2.每个学生准备与教师相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

游戏过程。

1.教师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让学生看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拼摆.

3.教师将自己的玩具展示给学生看,全班同学一起评选与教师玩具相似的作品.

4.谁的作品与教师的玩具最相似,哪个学生就获得“小小设计师”的称号.

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学生熟悉的家园来描写家园的美好。但对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课文所描写的山村、水乡是他们所不熟悉的。《小山村》是一篇很优美的描写农村新面貌的写景的短文,而《水乡歌》是一篇诗歌,描写的是南方水乡小城的秀美景色。在单元后还有一个《语文天地》。

本单元共要会写14个生字,认识30个二类字。并认识一个多音字“曲”。另外从本单元开始课文取消了拼音协助学字的一贯方法。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培养探究兴趣。

2、学习30个生字,巩固学过的字,巩固“单人旁、三点水、提手旁”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思。学习书写14个生字。

3、背诵《水乡歌》,熟读《小山村》回答课后的问题。

4、自学故事、自读短文,理解内容。

5、培养爱问的好学习习惯。

自制课件、卡片等。

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去掉拼音识字、读课文还需要适应,预习时间应留长一些,加强自主识字方法的指导和主动性的调动;对南方的景物孩子了解很少,所以要自制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江南的美。

共6课时。

课题课时。

《小山村》2课时。

《水乡歌》2课时。

语文天地2课时。

《小山村》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师板书“家园”二字,示意学生读出来,然后问:你怎么理解这个词?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得出广泛的理解。即家园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乡。说到这里,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了?齐背诵《我的家》夸完了自己的小家,也夸一夸咱们的大家。鼓励学生说说对家乡的了解。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的鸟瞰图,近景图。从总体上认识居住地的环境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诗,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认读生字词。

1、教师读课文,如果有学生跟着读,不去制止,相反用表情肯定。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反问:你怎么也读了?课文中的生字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巩固预习的好习惯,重点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自主识字。

1)多媒体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哪个字不认识,就在书上的生字表里面画出来,拼一拼,或请教旁边的同学。

2)齐读生字词,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帮学生总结出几项好的方法。比如偏旁归类法,形声字识字法。

4)在小组内把刚才画出来的认识困难的字进行交流,记忆。并宣布下面要进行识字游戏的比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

5)把生字从词里面抽出来,再进行认读。用游戏“摘蘑菇”。

6)用“”组词。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快速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感受家园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小朋友都夸了他家乡的什么?用笔画出关键词来。(学习做简单的阅读笔记)交流。

2、果树林有多美啊?读一读。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景色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样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样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

3、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自己试一试。(给学生自己体会,提高、练习的机会)。

老师再说:“你们来读,让老师闭上眼享受一下家园有多美”“听你们读得这么好,我都想跟你们比赛了,咱们换个位置,我来读,你们想象。”

4、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四、自由练习朗读,可以找人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快速认读字、词。

六、作业:把课文朗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帮助考察生字的记忆情况。如果都会了,就奖给自己一个星星。

一年级单元教案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1.学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认识“站、坐”2个生字。

2.认识笔画撇、弯钩,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3.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

1.认识笔画:撇、弯钩。

2.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耳”、“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书空笔顺、口头组词)。

2.昨天我们认识了有关人的器官名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人的姿态动作的知识。

二、播放歌曲《中国功夫》,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屠洪纲的《中国功夫》。

2.了解歌曲中的歌词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相机出示这两句话。

3.师介绍:这两句话是古人规范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

【设计意图】。

用歌曲引出学习内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情。

三、学习名言“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学生自由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学习“站如松,坐如钟。”

2.学习生字“站、坐”。

(1)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

(2)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左右结构。

(3)给生字扩词。

注意名言与生活相结合,感受古文之美,古人之智,激发对国学的热爱。

3.结合近期的常规训练加强理解,边读边练习坐姿和站姿。

4.读名言,学习“行如风,卧如弓。”,出示图片理解。

5.师相机补充介绍这句名言的意思: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觉时象弓一样绷直身体。

6.结合图片加深理解并简单介绍我国的京剧文化。

【设计意图】。

把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名言并以名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一举两得。

四、认识笔画,指导写“耳”、“手”字。

1.出示生字“耳”和“手”,学生观察。“手”的'第一笔平撇,第四笔弯钩。

2.认识笔画撇、弯钩,师范写笔画,生练写。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讲解(“耳”字写的时候里面的两个短横间距要均衡;“手”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弯钩压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撇为平撇。)。

(2)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3)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

(4)学生在课本上练写,师巡指导。

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2课时。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一)读二、三段。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抄在资日记本上。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讨论结果略。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分类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路线和各个专业教室。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专业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专业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专业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淘气与我们一起上课,参观校园”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顺序。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变化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推理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