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能班主任读后感(模板21篇)

时间:2023-12-05 17:14:03 作者:曼珠

无论是读完一本小说还是一篇散文,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总结阅读过程,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感受。读后感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但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通。

小学班主任读后感

最近在读的是陈宇老师的《从合格班主任到优秀班主任》,书中有一章讲的就是“变“三座大山”为“三座靠山””,第一座“靠山”就是家长,陈宇老师写道:“班主任应该争取赢得全班家长的鼎力支持,如果家长都支持你,那么工作就可以放开手脚,再无后顾之忧。”并且前提是来自家长的支持必须是自愿的、自发的。那么如何赢得家长支持,我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用心。学生就是传声筒,用心对待学生,家长自然也会了解。第二,对家长也要有人文关怀。对于难教的学生,其实家长也很焦虑,我们的态度要应该亲和,理解家长的难处,切实的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第三,和家长保持常态联系。即使没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经常和家长联系,多沟通,等到有事的时候就会便于解决。第四,尝试和家长建立友谊。每逢节日可以发短信表示问候,顺便关心一下学生。

第二点我想要说的就是班级公约,陈宇老师提出:“班级软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级公约是软文化的一部分。班级公约的基本框架应该由学生来搭建,引领与升华靠班主任。这是我班孩子提出的`班级公约,结合班级整体情况和小学生的特点,我对学生提出的班级公约进行整理,分成了纪律、行为、学习、卫生、活动几方面,以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呈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班级公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做好这一点,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班主任读后感

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我读了许丹红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许丹红老师结合自己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78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了小学班主任在面对各种难题时的教育机智和应变技巧,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很多班主任在关注孩子心理问题时,都偏向于成绩较差的,或者家庭教育有缺失的孩子。其实,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且趋向普遍性、低龄化。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低层次需要有了保障时,高层次的需要就会突现。正因为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才会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情感上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遇到这些问题时,许丹红老师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谆谆善诱,或教会孩子发泄情绪,或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巧妙地化解了各方面矛盾,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对其他课堂上看课外书的孩子,她没有按照惯例进行批评,而是让学生评出“痴爱语文龙虎榜”,真心地表扬他并奖励了一本书。再如当班级自习课纪律不好时,她先进行自我检讨,然后让学生每人写一封批评老师的信。这种隐形的批评教育效果出奇的好。

班主任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琐碎的。三尺讲台、小小教室、青青校园承载着我们和几十个孩子的悲欢离合。可许丹红老师却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她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来的教育细节,耐心地叩问,静静地聆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如许老师从试卷上慌忙的涂改痕迹发现了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做错了事要有承认的勇气。最后,老师耐心地将错题的做法重新教一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谎话,一个异样的表情,一丝不屑的态度,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情况,剖析心理。其实这些小事正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

正如书的序言中写到的,做一个有心的'班主任,用爱心呵护孩子,引领孩子;能够细心察觉孩子生命成长中哪怕再细微的问题;能够诚心对待孩子,热心疏导孩子,耐心教育后进生,专心思考孩子的问题,一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精心研究,永不停步。

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许丹红老师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爱与智慧,让教育如此诗意和美丽。

班主任之友读后感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重读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这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记载了作者在其教师生涯中与学生“斗智斗勇”的经历,以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即实用又巧妙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工作方式上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万老师的日记布置和批阅是一项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方法,但这个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万老师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这源于他对学生深深的爱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做好教育工作离不开一颗爱孩子的心,要学会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老师只要流露出一点点的不耐烦或是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也许这个孩子以后就再也不信任你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语气措辞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这样的宽容是害了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在教育的第一线,接触到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一群不同个性不同情况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个错误,在教育不同个性的学生时也要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万老师运用多种多样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遇到怎样的学生用怎样的方法,懂得选择,源于万老师对于这些学生的了解,也源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万老师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向我们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万玮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总是能很巧妙地化解一些我们眼中难以解决的难题,我想他具备的不仅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宽广的知识面,如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名人传记,寓言哲理等等,正是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万老师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随意举例,让学生足以信服,也能提出很多优秀的观点来激励学生,也能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从万老师的身上,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班主任兵法》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把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有效。

班主任读后感

前段时间拜读了同事推荐给我的一本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万玮撰写的《班主任兵法》。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下篇为实践篇。无论是理论篇还是实践篇,万老师均通过一个个平常在教学中经常发生的小案例来分析、佐证自己的观点。读完以后,感悟颇深。下面我就书中的一些观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1、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

2、教师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

3、把工作做在事先,你就会很轻松。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学会“预”,首先,要“预”学生。特别是要预个别比较特殊的学生;其次,要“预”班级。对整个班集体,要做长远规划;再次,要“预”突发事件。

5、“人和”的班主任是有威信的。威信并非凭空产生,是要靠自己树立起来的。许多班主任因为被崇拜,所以有威信。

6、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7、做一个合格的交流家,要具备和学生、家长的较好交流能力。

班主任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万玮所著的《班主任兵法》,对其中的赏识教育颇有感触。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能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尤其需要充分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能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未来的社会需要充满自信而又有能力的人。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一个人只有拥有坚定的自信心时,才能同时具有一种内在力量,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老师自信而富有感召力的演讲激起的了全国人民学习英语的激情。然而有谁知道李阳老师曾经是个自卑、懦弱的人?李阳老师曾经说过:“因为没有赏识,我的一生充满自卑。因为自卑,我的成功变得艰辛、痛苦而又漫长。因为自卑,我的潜力被深深埋藏,可能一生都挖掘不出来!如果以前就有赏识教育,我的成功应该更早、更大、更完美!”

赏识教育其实是一种心态的回归。古今中外,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两百多年前卡尔・威特的教育观直至近代铃木的教育观,先哲们都用不同的形式阐明了同一个规律――生命潜能的激发需要赏识,中国的教育尤其需要赏识。

赏识教育具有传统的“批评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之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欣赏,得到肯定性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赏识教育方面堪称为典范。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期间,一次,他看到一个男生拿起砖头欲砸另一个学生,就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听候处理,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那位男生早已等在那里,陶行知掏出一块糖对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陶先生又拿出一块糖对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位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于是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这时那个男生哭了,并十分内疚的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用砖头砸他。”陶先生高兴地拿出第四块糖说:“你认了错,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先生用赏识替代了批评,避免了学生的对批评的抵触心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传统的“要你改正错误”变为“我要改正错误”,不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而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顶峰,让我们坚持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给每一个孩子增添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长成为参天大树,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文档为doc格式。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初听《班主任兵法》此书名,把班主任写成在战场上叱诧风云,运用兵法的大将军,觉得很有噱头,就像我们语文老师教小朋友写作文要取个好名字一样,很能吊人胃口,激起阅读兴趣。读了以后,觉得很有味道,在网络上被广大教师力捧,也是理所应当。当然网上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正如易中天所说,有多少人在说好,就有多少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批判,这是很正常的。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万纬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唉!

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渗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据说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有这么一段话,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跃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或许会有人说,这太偏激了。其实不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一个在学生时代优秀的人,是否也表现出了以上万老师所描绘的那种本性呢扪心自问,真有那么一点吧。说中了!撇开自己不说,想想我们的学生,曾经这么爱过他们,保护过他们,他们对我们表达了什么不奢望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字片语,有么他们回来过么看过你么。

看看现在班里的学生,表扬他们优秀的孩子,他们真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呵呵,是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这一点,大家n多年前就心里都有数,可是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又有多少的"恨铁不成钢"啊!但回头想想,难道"恨铁就成钢"了么(呵呵,一本书中,一个差生对老师的回话,经典!)

不知是不是我"眼神"有问题,还是自己"心理特阴暗"。呵呵,这一本在网络中盛传的教育经典之作,我居然看到的只是这个。或许其他的"招数",我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润物无声"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看了这本书,确实让我感到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闲暇之余,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还会把这本书再认认真真地多看几遍,相信随着我今后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一定可以从中感悟到更多,获得更大收获的。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前段时间,学校给每位班主任发了一本万玮著的《班主任兵法》。当时的我正处于比较郁闷,心情烦躁的状态下。由于班级出现了一些状况,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当时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我就只有这么多能耐?是否班主任真的如此难当?一种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地细细品读《班主任兵法》起来。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万玮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三十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我读过之后,感觉受益匪浅。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的中心、灵魂,如何才能把学生管好、教好,培养好?看来,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树立自己的多重角色观做起,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我从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第一:要爱学生。

万老师在书中多次指出,他使用班主任兵法,并不是把学生看作敌人,而是以爱学生为前提的。只有爱学生,才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想方设法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去影响学生,才会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当然所使用的招数也是为学生着想的。反之,使用的招数可能就仅仅是为了整学生,只是为了目前能够镇住学生,而全然不顾使用这些招数会不会有副作用,会不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二:想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达到高的境界,就要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状况、心理状况等。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知根知底,才能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窥见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的工作才有针对性,才可以有的放矢,才能选择有效的招数。第三: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懂得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顾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盲目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只有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去办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心想事成,才能使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下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第四:班主任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提高教育水平。最重要的是多读书,在书海中与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等伟人进行对话,从中吸取精华,博取众长,增长智慧,把“大家”的东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另外,要经常进行教育反思,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失败中汲取成功的营养。

令我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有,我发觉自己太容易满足以前的一些太不起眼的成绩,以为第一年班主任做得还算顺手就停止不前,以为以前积累的一些经验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总是在凭感觉在处理班级事物,没有成熟的,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方法可用,平时缺乏观察,缺乏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些都是我急待改进的地方。还好我平时也喜欢思考一些问题,没看《班主任兵法》之前我总是把想法闷在心里,不太高兴去交流(也没有机会),或者觉得这些问题每个班级都有,有些班级的班主任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又为何要去自寻烦恼?现在我终于有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感谢本书的作者,不过去实践时我肯定还会遇到困难,不过至少我的心态比以前好了。我羡慕万玮老师,也渴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天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踏雪无痕”的境界。我会为之而努力奋斗的。

最后忘了说,我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处理目前班级的问题,有了很大些改观,使我又有信心了,我会继续跟进!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做班主任工作已有六七年了,深深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中,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但是认真阅读了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后,有一种如沐清风的感觉:清新、实在,从他的带班理念和管理方法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产生了许多感触。

万玮老师的日记布置与批阅是一种极为成功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用日记交流,可以了解到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熟悉学生的苦与乐,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困惑与思想包袱,促进学生的学习。可是每次批阅学生的日记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万玮老师却排除公务繁忙、睡眠不足、个人爱好、外界诱惑等等困难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了。

又如万玮老师和学生一起背书,从一开始万玮老师就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背,要求学生怎么样自己也怎么样,并坚持到集训的最后一天。尽管其间也烦躁过,犹豫过,退缩过,但还是彻彻底底的坚持下来了。

我想若万玮老师没有那份执着和那份坚毅,他就不会成为学生的楷模,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成功。我想在我们的工作中也需要象万玮老师那样执着和坚毅,尤其是在面临困难,面临挫折,面临困惑时,我们要战胜自我,战胜一切不利因素,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很好的坚持下去。

有如智取孔圣许。当孔圣许因为自己的不良表现而破坏了整个班级的荣誉,重重挫伤了万维老师的心时,万玮老师即没有在班级将其大骂一顿泄一泄私愤,也没有叫他到办公室严厉训斥,让其写保证,作检讨,而是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利弊,采取策略,利用智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破心理给鼓励,及解决了问题,又没有招致学生的怨恨,还让他心存感激,不失为一个过人的招数。

又如项王事件。项王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学生,因为他的违纪,万玮老师一时情绪失控对项王做出停课反省的决定,而项王也果真背起书包回家,并在校门口与门卫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万玮老师非常恼火还要发脾气却忍住了,而且马上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持冷静,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到后万玮老师又感觉到自己的鲁莽,认为自己考虑问题过于简单,通过冷静的思考,万玮老师迅速改变了策略,本人也恢复到了冷静与理智的状态,并最终通过自己的睿智而拿下了项王这块硬骨头。

以上二例可以看出万玮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是非常细心的,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即使在自己出现失误时,也能很快的调节自己,总结得失,并找出解决问题最有效最好的的方法。我们在工作中也肯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我们是怎样做的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用万玮老师的话说:做工作要细致,要考虑周全,特别是把困难想的充分一些。在遇到问题时,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讲究方法策略,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错误思路,要用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万玮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他良好的个人素质,万玮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超高的育人能力。万玮老师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知道很多其它的知识,如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名人传记,寓言哲理等等。正是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万玮老师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随意举例,让学生足以信服,也能提出很多优秀的观点来激励学生,也能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

从万玮老师的身上,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如果不加强学习,自己就很难提高,就会象井底之蛙,只能看见自己头顶上一方天空。要想超越自我,就需要不但学习。

做全能班主任读后感

八月的色彩是用金子铸就的,明亮而珍贵;八月的色彩是用阳光酿造的,芬芳而灿烂。走进八月,你会看到八月的色彩如同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幸福,在田野上滚动,拂动着嫩绿的禾苗,在天地间升腾,映照着洁白的云朵,叠映在忙碌的身影里,抚摸着耕耘的喜悦。在这充满喜悦的八月里,我有幸品读了柳敬拓主编的《做一个全能班主任》这本书。

在慢节奏的暑假里,慢慢品味着《做一个全能班主任》这本书,在回忆的长河里回想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当班主任的情景,一直在摸索着怎么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更在不断挑战和刷新自己,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全能的班主任呢?读完这本书,我心中有了答案。我深深的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全能班主任,不仅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的做好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以及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读了《做一个全能班主任》这本书后,感觉自己的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做一个班级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核心,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的组织、制度、文化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力和影响力非常巨大。班主任除了注意班级目标、班级班规、班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外,还要把重点放在营造自律、自强、团结、互助的班级风气;营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的良好学风,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熏陶和浸润。

二、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娇生惯养的,在家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从小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慣。当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更多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为只有孩子做到这些的时候,才能够更多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化干戈为玉帛,重建良好的友谊。当孩子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其实很美好,每一天的心情都可以是很好的。

三、反思中的班主任研究。

书中班主任素质修炼中提到的反思中的班主任研究是比较深刻的。班主任研究指的是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对自己的学生发展的研里题、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班主任的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反思过程,班主任的反思实际上也就是研究。

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希望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能力和魅力都更上一层楼。(陈国霞)。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做一名关心热爱学生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思想上的关心是最紧要的关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

我认为每个同学都是天才,因此,我对学生的评价时,总想着不是单纯地评:优、良、合格等。我认为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例如书法本判阅时,有一次我给我们班的赵家兴打了“优”,发下去本子后,我看到他的眼睛瞪着自己的成绩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也看到他同桌的奇怪反应。我猜想他们一定认为我这个老师乱批。

于是我对全班说:“郝丽如同学的书法,以一般的标准看,我应该给他打良,但是我发觉,他的字里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写得漂亮不难,但是写的自成一家,别有风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书法家,必定都因为他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我把郝丽如叫到桌前:“你下次只控制自己的笔,不要写出框子,就会好多了。你想想,一个有才气的人,如果又能约束自己,脚踏实地的学,当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时候班上每个学生都看到了,他一天天进步。他的本子不再又脏又烂,他的字不再横涂竖抹。最后,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参加书法比赛。

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会做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班主任读后感

许多人谈到做班主任工作时,都离不开一个字——爱,是不是只要有了爱就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我以为并非如此。2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育并不仅仅需要爱;没有爱是苍白的教育,而没有智慧则是愚昧的教育。就如溺爱孩子的父母,收获的却是苦果。缺少了智慧,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和贯穿始终的催化剂,但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爱心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及其所存在问题采取欣赏和包容的态度,而智慧则直指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的艺术就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学生出现问题时,恰恰是教育、帮助学生的良机,也是教师不断修正自我、不断进步的契机。而如何抓住这些契机,实现教育目的,光有爱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敏锐地观察、灵活地分析、机智地处理、耐心地巩固。

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心,但更需要一颗智慧的爱心。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本领,而教育孩子则是件大事。很明显,爱孩子是教育者首要的素质,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没有了爱,教育将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和意义。但是,作为教师,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不能乱爱,需要方法、技巧。试想,有哪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越是被溺爱的孩子,越难以管教,成长越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他们的爱缺少智慧,缺少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赞可夫说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理智的爱应该是深刻的,不仅关注其智力、习惯,更关注其情感;不仅关注其表面行为,更关注其内心所想;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关注他们的明天。这种深刻的爱,来自教育者深厚的教育思想。教师应该像淘金者一样有信心,有耐心,不为表面的沙砾困扰,慢慢地去除沙砾,最终才能看见闪光的金子。

对班主任而言,爱心是工作的基础,但更需要一颗智慧的爱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需要引导、帮助的孩子,没有爱心,就不能承担工作,而只有爱心,不求方法、策略、技巧、规律,就难以开展工作。相信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常常把他们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上课提醒他们听课,有时间便给予个别辅导,发现有点进步便鼓励,但是一学期下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学生大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有的甚至收效甚微。原因何在?爱心不能包治百病,爱心更不能解决所有的学生教育问题。

爱心不是班主任的专利,对解决教育问囊起决定作用的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

解决教育中各方面的问题,教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全面接纳、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使他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智力类型、思维方式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然后帮助他找出困难所在,制定补救和突破的措施、方法,进而一步步建立自信,走向成功。其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智慧,是班主任能否走向优秀的关键。比如,学生在一起相处久了。难免产生矛盾。有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情发生了冲突,争吵了起来,甚至拳脚相加。这种情形,相信很多班主任都不陌生,但是仅凭对弱者的关爱、强者的宽容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教给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时,我们对弱者的关爱甚至会演变为一种依赖,最后异化成一种伤害。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动层面。这里的“爱”,是心灵对接的“触发点”,后面有效的措施和持续的行动,才是真正促成学生正视问题、认识错误、自我转化的“良药”。

教育智慧,并非单纯的管理技巧,更包含民主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问题研究意识及解决途径。我认为,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管”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是思考、研究、引导,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执行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的核心就是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体现着班主任的领导力,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

现在许多年轻班主任一遇到问题,就翻什么兵法,找什么技巧,却忽视了自我身心的修养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其实,再好的技巧,再强的妙招,离开了犹如深厚内功的教育智慧就无法施展。比如,尊重学生的理念、多种方案的预设、妥协多赢的策略等,都能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是一个班主任走向优秀乃至卓越的必然选择。这些策略、技巧都需要以教育智慧为前提,对班级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反思、总结,富有创造性地加以实施,才能发挥最佳的育人效果。

班主任读后感

我深爱着我的学生,当了几年的班主任,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们,我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则是一部极富感召力、极富智慧启迪的书,是班主任充电的重要书籍。

魏书生老师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顿时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沉甸甸的,这就是我的目标。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还为班主任量身定位、打造良好的教育形象,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详细、科学、实用。之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不是教给我们工作方法,而是向我们阐释了做班主任的一种超然境界,只有进入了这个境界,无法也是法,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读了这本书,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学会真正的爱学生。

我认为我是真心热爱我的学生的。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小事渐渐磨去我的耐心,难免有时河东狮吼。而魏老师说“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那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呢?魏书生给了我答案:“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索取不是爱,奉献才是爱”,要想走入学生心里,出色的专业知识、幽默意识是基础,攻心为上,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爱心呵护下的真诚付出是赢得学生的保证。魏老师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缺点,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也对学生深深的爱和满腔热忱的责任感。只有爱学生,才会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成长想奇招、妙招和实招;只有对学生有责任感,才会对学生未来的幸福明天找准支撑点和出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于是我多到教室转转,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与学生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正是因为自己吸取魏书生这种走进学生心灵的精华,才能让学生受我的情感打动,使我真正的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二、班主任要更新管理育人理念,要成为富于思考的人。

作为班主任,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比其他教师要丰富得多,也意味着要处理的事务也更繁多。曾以为班主任只要拿出自己的威严,就能驯服班内的所有学生,使他们乖乖听话。然而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却让我饱尝了管理工作的无奈,经常会碰到一些令自己手无足策的事情,感到那么力不从心。翻读了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领略了其中的思想精华,方才自觉育人理念的脚跟都未站稳,传统的“压、卡”方式,对于今天富有个性的学生来说,已不再奏效了。班主任要更新管理育人的理念,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缩短与学生的心距,真正从心与心交流的角度,富于技巧地去把持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共同管理集体,优化个人的行为品质。

班主任还要成为一个富于思考的人。多想多思,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无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管理智慧,它似一盏明灯,给了我以实际处理事务的指示。书中许多鲜活的教育案例,成为了我效仿的样本,也使我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有了更多的灵感。我努力地将书中的思想付诸实践,同时也延伸、拓宽着某些做法,最终在工作中见到了一定的实效。

三、对班级的管理要系统全面、持之以恒。

以前当班主任,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总感觉很累,总要操心,班内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得过问,不是纪律不好了,就是卫生不好了,要不学生打闹了,成绩上不去了,让我总是心急火燎的。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初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甚感不可能,魏书生当着班主任、教着语文,社会上很多兼职,整天演讲、作报告,班级却管理的井井有条,而我有时冥思苦想出来一种办法,学生感兴趣了一阵子后,就索然无味了,连我自己也觉得没有信心坚持了,虎头蛇尾的做法,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读后才感到,我缺少的正是一种系统全面的管理、监督和反馈制度,所以难取得长期效果。今后,我得多注重工作的创新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从而使老师和学生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让学校工作上新台阶。

魏书生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治班,在他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物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示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又能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实,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读了《班主任兵法》,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我在想我是成功的吗?第二遍阅读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难搞定了,深有感触。第三遍读懂了一个故事曾有一人在报上登载寻人启事,寻找教他的老师,原来文革之中他造老师的反,强迫老师跪在地上并把粪浇在老师头上。多年以后他事业有成但每想到此事却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师当面道歉便寝食难安。老师最终找到,已是白发苍苍。老人轻轻一笑,我不怪你,那时你还是个学生,不懂事。一番话,说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难当,老师骂他一顿他反而会好受得多。可是就这么轻轻一句话,反而让人心灵受到更大的惩罚。-----心罚。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在自己的心里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可不知该从何说起。也看过听过很多老班主任的经验,与学生斗智斗勇,当时也有一些印象,时间长了就忘了,没有哪次象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这么深。《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着。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位老师所写作,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读得太晚了,如果能在一开始走上教育岗位就读了它,相信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可能会有另外一种境界。

这本书主要是用《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思想,来细细地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一共分为引言、自保第一、攻心为上、战略战术、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谋攻篇、形篇、势篇、捭阖之术、手段与目的、掌握时机、虚实篇。这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记载了作者在其教师生涯中与学生"斗智斗勇"的经历,以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既实用又巧妙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工作方式上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万老师的日记布置和批阅是一项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方法,但这个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万老师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这源于他对学生深深的爱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做好教育工作离不开一颗爱孩子的心,要学会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老师只要流露出一点点的不耐烦或是对学生的不满,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也许这个孩子以后就再也不信任你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语气措辞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这样的宽容是害了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在教育的第一线,接触到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一群不同个性不同情况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个错误,在教育不同个性的学生时也要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万老师运用多种多样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遇到怎样的学生用怎样的方法,懂得选择,源于万老师对于这些学生的了解,也源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万老师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向我们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万玮老师在带班的过程中,总是能很巧妙地化解一些我们眼中难以解决的难题,我想他具备的不仅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宽广的知识面,如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名人传记,寓言哲理等等,正是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万老师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随意举例,让学生足以信服,也能提出很多优秀的观点来激励学生,也能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从万老师的身上,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班主任兵法》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把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有效。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当班主任已有也一年多了,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比较单一,缺少一定的管理经验,总想从前辈们那里吸取一些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于是,在课外买来了华师大出版的《班主任兵法》,从书名来看,觉得挺有意思,也利用假期阅读了一番。看过《班主任兵法》,着实让我恍然大悟,教育孩子,这里面还大有文章呢,书中的兵法,虽说不能完全套用,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利用好了的确能让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边阅读边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了一番思考。看看自己的班级,接手已近一年多了,仍有一部分孩子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用书中的话讲“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班主任除了守住自己的阵地之外,还得要进攻学生的阵地。”是我没能很好地守住自己的“阵地”,更没有进攻到学生的“阵地”。我曾一度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是孩子从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一度的想靠时间来慢慢解决,看来这是不对的,看来是我在“战略战术”方面做得不够,战略上过于藐视对手,在战术上过于轻视了对手,长此以往,不但解决不了根本,还会让自己处于失去阵地的被动局面。

其次,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前些日子,在网上无意中浏览到了《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便读了起来。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

收获主要有两点。

收获一: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收获二:我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我觉得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要机械的死搬教条,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绽开自己美丽的花朵。

班主任管理读后感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他的文化修养、工作方法和生活习惯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寒假读了本书,感触颇多,总结了一下:

班主任的人格形象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身为一名班主任,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表形象和语言形象是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平日里很少注意自己的穿着,认为天天面对的就是一群孩子而已,看了书才知道教师的穿着打扮也很有学问,以后真得要好好研究研究!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和学生交往和沟通的一座桥梁,它包括文明礼貌的言行、幽默风趣的谈吐、博学多才的见识、发号施令的语气和推心置腹的谈心等,这些无一不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种形象,带来一种影响,这是一门艺术。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说要做到三勤:眼勤、嘴勤、手勤,可眼勤、嘴勤有时不如自己的手勤。要求学生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做到!

班主任要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以心换心的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其奇妙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步伐和教育手段。”中国移动“有一句广告语”用心沟通“,是啊,商家和顾客之间需要用心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更要用心去沟通,用真情去感悟,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更加努力!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只教过这一批学生的班主任,虽然说对于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但是总是感觉自己的办法不是那么的有智慧。随着孩子们的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的和孩子们打交道需要非常大的智慧,而目前的我已经远远不够,迫切的需要学习,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加入了我们的心语团队,也正是因为加入了这一团队,才可以在学习优秀同事的基础上,接触到了这一本《班主任兵法》。

虽然只是读了一点,但是《班主任兵法》里一个个贴近我的班主任工作实际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的中心、灵魂,如何才能把学生管好、教好,培养好?看来,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树立自己的多重角色观做起,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好的班主任应该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也有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读此书,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像我们这样年轻的老师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兵法》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会坚持继续将本书读下去。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去实践--反思--再实践,争取做一名“有谋略、讲兵法”的班主任。

班主任读后感

不知不觉我已经做班主任半年了,要说成就也是有的,但更多的感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班级的管理使我经常觉得不知所措,经常要处理许多很琐碎的事,连教育局里组织的教研活动或是听半天的课,心里都栓着一根弦,生怕我不在的时间里班里的捣蛋学生又生出什么事端。班级秩序要管,班级学生之间要培养集体荣誉感,上课纪律出现问题要处理,所有的事情使我感觉到当一名好的班主任真难,当一名好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自己付出的心血较多,但是半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我所期待的结果。我带的班级成绩最差,班级纪律也是这几个班级里最乱的,让我觉得很无能为力。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许多的烦恼是自己不够专业所导致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在某些管理和教育方面给了我思考和借鉴。以下是我的感想以及对以后的工作的一些启示。

有一句话长期在教育界及社会中流传着,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自我从做班主任起,我就经常用这句话用来鞭策自己。但是当我读了王晓春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后,我对这句话才有了全新的认识。王老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夸大了学校和老师的作用,遗传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工作是有边界的,教师是学生一生的指导者,但不是学生一生的承担者。而班主任不过是他的很多帮助者中的一个而已。

这本书里,王晓春老师告诉我们,为什么用我们的爱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可这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没有办法转化他们,就是因为爱和教育并不是万能药。现在的社会,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过分夸大了,认为教师只要有爱就可以教好学生,其实不然。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去研究学生,研究他为什么不爱做作业,研究他为什么上课注意力总不能集中,研究他为什么总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甚至打架,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进步。新形势下班主任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班主任不在是班级内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与专制者,班主任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是学习者、心理工作者,还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者。

通过阅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结合我半年来当班主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我发现要想做一名好的班主任,首先是思想上转变。以往我总是觉得在校时间不够,班主任的工作耽误了我很多备课的时间。这首先就是一个态度上的问题。王春晓老师在书中讲到,不要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个苦差使,不要认为它会限制自己专业发展。从事班主任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引导班风的方法等等。通过读这段时间的阅读,我好像没那么讨厌做班主任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心中稍有些底了吧。确信,只有品尝到班主任的酸甜苦辣,才是一名教师。

其次是要科学地去做班主任。我们经常采取的教育方式表扬和惩罚,现在的教育理念似乎都在宣扬表扬的好处。但是表扬不能盲目,要发自内心地看到学生的优点。我常常想表扬班里一些特别调皮的让我头疼“问题生”,却一直苦恼没有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事会突然表扬一下某个学生,这样其实学生也很排斥,认为老师不真诚,其他学生看到我表扬他后也会很不服气,凭什么他没有做任何事情没有任何进步却得到了表扬,久而久之我的表扬在班级内缺乏威信与认同。所以表扬和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得多用心观察,时时刻刻关注到那个孩子的表现,下意识地去看看他是不是有所进步,即使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有目的地观察一个学生,不要被突发的事情牵着走,要感觉学生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这才是一个专业的管理者。

如前所述,我所带的班级纪律最乱,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说白了就是班风差,班主任管理不到位。因此,我着力阅读了第五章----班风建设和第六章---班级日常管理这两个章节。首先,何为班风,班风使一个班级以价值观位核心的、有特色的氛围、行为方式、习惯等。在班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舆论方向,一个好的班级应该以好学位荣,以厌学为耻。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趋于多元化,教师不可太古板,但是大的方向还是要把握住。在这方面我显然是做的不足的。记得有一次学生当着我的面抽烟,我在制止后不管用便不再想办法了,这种现象被学校内几个初三的“问题学生”看到了,结果跑到校领导那里说“学生当老师的面抽烟,老师都不敢”,甚至到了我所在的班级内向我的学生宣扬此时。此事我才发觉,即使是学校里最不好的学生也是有是非观念的,而且我这种不作为的方法也会给整个班级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学生们会认为他们做错错事老师不管,以后会更肆无忌惮,无所不为。索性学校德育处出面解决了这件事,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可见一个班的班风和班主任是有密切关系的。然后是纪律和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不学习,学校就是去了存在的意义。我校一名老教师也跟我传授,没有卫生就没有纪律,没有纪律就没有成绩,可见,纪律对于一个班班级建设的重要性。王晓春老师还在书中讲到,好的班风是靠老师引导的。在引导班风时,班主任只解决班风的主流,不能期望全班“众口一词,万众一心”。在班级里,只要掌握住主流,即使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学生及其言论,学生群体内就会自行处理掉。

班主任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有可能对班风也产生相当的影响。通过阅读此书,我发现以往我在处理问题时不够坚定,底气不足,学生抓住我的特点后就肆意妄为。王晓春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必须有坚定的底线,要让学生们知道平时小错误可以犯,但不能触犯到老师的底线,否则班主任会和他没完没了。需要指出的在班风建设方面,引导不是万能的,只是培育班风的一种手段。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真思索了我的班主任工作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俗话说的好“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是一个班级管理者,我希望我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教育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家长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用心享受其中的乐趣。

今后要做好班主任,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种角色意识: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做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我平时就有这样的角色意识,可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我以前没有这样的意识,从现在起,要从阅读、实践中自我教育,做好教育型的管理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

在以后工作中,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地尊重学生,少而必要的批评永远不能缺少,但把它减到最少是我的任务。具体可以采用记录对学生的批评事件,分析其中有几个可以转换为提醒、分析、理解、表扬等方式,惩罚手段也可以一一写在纸上,加以分类然后进行评估,这样一来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大大提高。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收获主要有两点。

收获一: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收获二:我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本书的内容简介中说:“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的内容简介不知是不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作者教育思想的局限性。我有两点疑惑。

关于教育目的。从这本书中,我感到作者运用兵法的最终目的是“管住”学生,或者是“杀一警百”镇住其余学生,使其不再捣乱不再犯错,只要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服服帖帖,就是最大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效果”?作者所工作的单位是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学生由于娇生惯养很难管教,能把一匹匹野马驯服实属不易,这一点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但是,作者没有想到,教育的目的是“唤醒”,是唤醒学生的内心,使其从心里产生一种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教会学生做人。

可是,我们非常遗憾地在第68页读到了这样的话:“我想继续看书,可是书上的`字却一个也看不进去了。俊伟向我揭发别人的过错,想立功赎罪,我却一点没有取得突破之后的欣喜。相反,我却开始厌恶起自己来,我厌恶俊伟,我厌恶整个的事情。以往那种和俊伟斗智斗勇之后的快乐消失地一干二净,我的心头满是空虚。”学生似乎“改恶从善”了,教师却高兴不起来,是因为什么?因为缺乏斗争的快感,缺乏征服的欲望!作者是一位xxx后出生的年轻人,为什么竟如此好斗?教师在与学生“交锋”过程中到底抱着怎样的目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是不是有些吹毛求疵的嫌疑,但我想,一本书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和探究,这便是它最大的价值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