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9 09:41:32 作者:飞雪

民族团结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以下是一些民族团结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汇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这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引导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的充分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联系更加通畅、便捷。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扩大共识,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产生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程序、议程的完善和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列出了财政、投资、金融、产业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综合扶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发展等37个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仍需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主题,从宏观视野审视,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政治视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发展视野。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新发展措施,取得新发展实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

再次,要有世界视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两者相辅互相成,相互促进。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在大变局时代继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其中的重大关系。

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审视和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统筹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是统筹好“一”和“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是统筹解决好了“一”和“多”的关系,才使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健康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再次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统筹兼顾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混居,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民族团结党课讲稿范文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途径。

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其中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旋律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民族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高度,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推动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永远也不可能停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目前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理论体系主要是对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前30年等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还不深入,尚未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少观点和话语体系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学术话语跟不上实践的创新。既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也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民族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学术界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民族工作领域尽快形成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切实改进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效果。

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五、围绕“两个共同”目标,坚持并完善民族政策。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围绕上述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度基础。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好。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体系,民族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民族政策。调整政策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科学论证、严格评估,以减少某些过时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各地区、各民族的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团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六、妥善处理好民族多样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关系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主流,最后汇集成占据世界人口相当比重的中华民族,同时又在内部保持着多种多样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类型。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思想资源,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其中都涉及了如何处理多样性和整体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括多元。“多”和“一”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表述,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具体工作方向。民族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明确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在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强调各民族内在联系,促进共同体特征的增强,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

七、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原则,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不能以汉族代替中华民族,各民族更不能置身于中华民族之外。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即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这“五个并存”说明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事业尽管成就巨大,但也面临挑战。在这一阶段,大民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必须强调宪法权威,用法律来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歧视。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xx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xx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xx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xx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xx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xx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xx年9月王xx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汇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这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引导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的充分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联系更加通畅、便捷。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扩大共识,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产生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程序、议程的完善和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列出了财政、投资、金融、产业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综合扶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发展等37个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仍需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主题,从宏观视野审视,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政治视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发展视野。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新发展措施,取得新发展实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

再次,要有世界视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两者相辅互相成,相互促进。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在大变局时代继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其中的重大关系。

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审视和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统筹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是统筹好“一”和“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是统筹解决好了“一”和“多”的关系,才使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健康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再次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统筹兼顾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混居,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民族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歌词好啊,它激励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而不是只靠某一个人的力量。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因为这个“巴掌”没有团结的动力,没有去团结另一个巴掌。就好像我们人一样,独自一个人不团结别人得话,他的贡献也就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不管在集体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团结,因为团结的力量比铁还要硬,比钢还要强!

现在我们喊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oneworldone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如果我们不团结,哪来的同一个世界,更何谈同一个梦想。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加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只有懂得团结的人,才能明白团结对自己,对别人,对整个集体的意义。才会把团结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

有一天0--9几个数学,在一起比谁大。8说:“我是这最大的,谁也比不上。”9说:“你算啥,我是最大的。”它们争了半天。谁也没比过。就说谁最小,数学们异口同声地说:“0最小,0最小!”0非常伤心地看着9最大。它生气地跑到9旁边,你争我吵,最后组成了90,其它的小数都要和0在一起。可是0越来越傲慢,越来越,其它数字看它骄傲得委,都很怕它。觉得它变了,其它数字都不敢和它玩了,就连最大的9也下了台。一时平静,只见0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这下子可变小了,成了最小的数了。这时,0感到惭愧,它明白了,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够的,要团结,从此以后它们又成了最好的数字。

我们大家都知道彩虹美,彩虹的美丽就在于它的七色光彩,如果七色光彩不团结得话,哪还会展现出这么耀眼的光彩呢?班级的魅力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团结性。如果我们这个集体不团结,她就会像人毁了容一样,很难看,惨不忍睹,被人家笑话。而当我们所有人都把我们的智慧与团结的力量贡献给集体时,这个集体也会展现出比彩虹更加耀眼的光芒!

老农夫有七个儿子。这些孩子常常为了些小事起争执。一天老农夫生病了,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叫了所有孩子到床前。他准备了一些筷子,拿起一根,叫大儿子折。大儿子立刻折断。他又拿起两根,要二儿子折,二儿子也顺利地折断。接着,他拿起一把筷子,叫孩子一一折断。可是任由那个孩子使尽力气的试,都无法折断。老农夫借着机会告诉孩子,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如果大家各自为政,就会像一支筷子一样,很容易被折断。生命的联结才能不被折断。

团结,团结,越团越结!那就让我们更加团结,永远团结,让我们永远去散发这彩虹斑耀眼而美丽的七彩之光!!!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

4.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团结?为什么有些人任你如何折开,他们也不会分离?也许相互需要的利益是一个因素吧!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优美的歌谣飘荡在祖国大地时,我知道了,我们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共是中华一家!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回首望去,5·12汶川大地震时,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受到伤害。可是,在那一场灾难中,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帮助受伤的亲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那一刻,发生了多少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事啊!还记得温家宝总理说过的话吗,“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中华人民一定行!因为,我们懂得爱,懂得关怀。于是,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同救灾,一起战胜了大自然的毁害,一起经历了大自然的磨练。这次灾难,就像一张砂纸,把我们的心聚在一起,磨得晶莹,磨得圆润,就像一颗天然的宝石,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1963年,一名刚从扬州医专毕业的青年,满怀希望来到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乌恰县做了一名医生。他就是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来自江南水乡的吴登云没有被高原恶劣的环境吓倒退缩,而是兢兢业业地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他视柯尔克孜族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忠实履行着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的诺言,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鲜血,累计鲜血7000毫升,被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在中国,还有无数向吴登云这样的“白衣圣人”,为了同胞,为了人民,默默努力着,奉献着。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其实很柔弱,于是,上天交会了人类团结。“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祖国的明天吧!

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

我出生于新疆,两岁时我们全家搬到了牧场,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也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哈族朋友,每天跟他们一起玩耍,很开心,而且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哈族的交际用语,七岁时我们全家又搬到了镇上,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学的哈语基本都忘光了,但是我却依然记得,哈族奶奶送我的奶疙瘩很好吃,哈族爷爷送来的羊奶很好喝,他们对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那么热情,让人觉得无比温暖。这份温暖时刻推动我着我不断前进,时刻提醒我要常怀感恩之心,我感恩哈族朋友给我的关爱,我感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每当唱起那首歌“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便会热血沸腾,力量无穷,因为我有很多相互离不开的兄弟姐妹,还有一个强大的家,那就是中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中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我从来没有觉得新疆是独立存在的,从古至今,新疆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在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和祖国的呵护下,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校园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超市,商场随处可见,村村通上柏油路,宽带走进千家万户,而我所在的萨镇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所有各族萨镇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更是中国共产党英明决策,锐意进取,常抓不懈的结果。能生活在萨镇这片热土,扎根在萨镇这片热土,奋斗在萨镇这片热土,奉献在萨镇这片热土上,我觉得很有价值,有意义。

分裂**是祸,团结稳定是福,我们各族人民应该同心协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将祖国的安危摆在第一位,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把国家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始终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时刻清醒认识到“三股势力”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认识到泛清真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它将会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恶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最终造成社会**,以此来达到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目的;认识到问题教材的严重危害,它是最恶毒最无人性的卑鄙手段,连那天真无邪的孩子都不放过,何谈人道?魔爪竟然伸向纯净高贵的校园,居然忍心污染属于孩子们的这片净土,简直是丧心病狂;认识到宗教进校园的危害,穿上宗教的外衣,以为会瞒天过海,无人识破,“三股势力”纵然狡猾,但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更是顽强而威严的,他们想及早破坏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离间各民族的真挚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颠覆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我坚信淡化宗教是对的,否则只会为“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胡作非为给机会。我们常常在德育三分钟时间教育学生,也提醒自己,要看清“三股势力”的阴险用心、滔天罪行、丑恶嘴脸,利用校园广播,学生会阵地等方式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我的立场坚定从不动摇、我的态度坚决不暧昧、我旗帜鲜明不含糊,我与我的所有家人坚决不做“两面人”,也不存在任何思想问题,我们始终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我敢于时刻发声亮剑、我敢于揭批谴责、我敢于阐明真相。我坚信教育系统只有彻底清除两面人,才能消除混在教师队伍里的蛀虫,才能还教育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我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要坚持与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泛清真化作坚决斗争。我要秉承十九大会议精神,努力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坚定信念,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聚焦学生这个中心,支持国语教学不断深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融入祖国大家庭,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落到实处,与亲戚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工作、共同进步,师生一起感受尊重,感受爱,感受团结,感受美,并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xx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xx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xx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xx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xx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xx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xx年9月王xx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题党课活动党课讲稿:维护民族团结集合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标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建设着美好的家园。在这里,每一个民族都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近年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编造异端邪说,通过各种方式,从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法律规范、文化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对群众进行全方位的腐蚀、煽动和蛊惑,甚至把黑手伸向校园,想方设法利用宗教极端思想毒害、腐蚀青少年。因此,宗教极端势力已成为新疆社会稳定最现实、最直接的严重危害,必须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教育乃百年大计之本。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教师,我们自当不负所望,砥砺前行。然而在我们身边的教师队伍中出现像艾山江这样利用职务之便做损害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稳定的“两面人”,更警醒着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擦亮眼睛,维护校园的这一方净地。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分裂主义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传播分裂思想,向青少年的渗透,要从源头封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三尺讲台的纯净,守护好阵地,不给“三股势力”留破口,坚决与“两面人”作斗争,为伟大的祖国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不懈努力。创造一个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主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环境,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同时,我们要认清“两面人”、“问题教材”。“两面人”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仇恨。我们也要清楚明白“问题教材”背后的政治阴谋,其性质十分恶劣,危害十分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分裂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决不允许民族分裂主义打着民族宗教旗号鼓吹分裂思想。要坚定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拥护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的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真正做到在落实总目标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要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做出贡献。

当前,在新疆大地集中回荡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反对暴力恐怖、反对宗教极端、反对民族分裂的时代最强音,在天山南北强力澎湃着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誓与“三股势力”和“两面人”作坚决的斗争,铲除“三股势力”和“两面人”的强大正能量。

我从小在检察院的家属院里长大,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不分汉族,维吾尔族,过节时,相互拜年,婚礼,葬礼的时候,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慢慢地都变成了一家人;我们家也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内高班,学费和生活费全免,给我家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了汉族同胞最真切的关怀,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质量,使我考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我现在已经考上公务员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我决心以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等同志为榜样,理直气壮地向三股势力”和“两面人”发声,旗帜鲜明地向三股势力”和“两面人”亮剑,在落实总目标的实践中争当先锋、勇做表率,报答党和国家这份恩情。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纵观全球,哪个国家安定和睦,那里的人民就安居乐业;哪个国家分裂动荡,那里的人民就遭殃受难.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然而,特别是近几年,“三股势力”为了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大肆篡改宗教教义,编造异端邪说,通过各种方式,从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法律规范、文化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对信教群众进行全方位的腐蚀、煽动和蛊惑,想方设法利用宗教极端思想毒害、腐蚀青少年,成为宗教和谐的最大威胁。事实也早已表明,“三股势力”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基础是宗教极端主义,活动方式是暴力恐怖活动。少数人在极端宗教势力的教唆、蛊惑、欺骗之下,走上了极端主义歧途,坠入了与恐惧、饥饿、孤独、悔恨为伴的罪恶深渊,选择了与人民为敌,极其可悲地成为极端宗教势力的“炮灰”,成为被各族人民极度愤恨唾弃的犯罪分子。教训极其沉重、警示极其深刻。

比起肆意制造事端的暴恐分子,“两面人”更奸诈、更阴险、更可怕,危害更长远、更深重!不仅影响到反分裂斗争这场硬仗的成败,更会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进程,影响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对“两面人”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在立场上、行动上,更加自觉而坚决地与“两面人”划清界限,同“两面人”展开斗争。

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分子实施恐怖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公共社会中制造恐怖气氛,造成社会动荡和不安。大家回过头来看看,每次发生重大暴力恐怖事件之后,各民族之间的信任感就会减弱,民族隔阂就会加深。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仇视,伤害民族情谊,使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之间产生猜忌和戒备心理,这是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分子所渴望达到的目的,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珍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倍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本民族群众中具有独特影响力这一先天优势,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更加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亮明态度,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筑起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最后我承诺作为一名新疆少数民族干部,我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新疆的稳定,努力做好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坚决拥护中央的各项部署和采取的果断措施,要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同暴力恐怖势力作坚决斗争,严厉打击“三股势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努力通过学习,深化对反分裂斗争的认识,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自身免疫力。

我出生于新疆,两岁时我们全家搬到了牧场,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也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哈族朋友,每天跟他们一起玩耍,很开心,而且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哈族的交际用语,七岁时我们全家又搬到了镇上,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学的哈语基本都忘光了,但是我却依然记得,哈族奶奶送我的奶疙瘩很好吃,哈族爷爷送来的羊奶很好喝,他们对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那么热情,让人觉得无比温暖。这份温暖时刻推动我着我不断前进,时刻提醒我要常怀感恩之心,我感恩哈族朋友给我的关爱,我感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每当唱起那首歌“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便会热血沸腾,力量无穷,因为我有很多相互离不开的兄弟姐妹,还有一个强大的家,那就是中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中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我从来没有觉得新疆是独立存在的,从古至今,新疆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在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和祖国的呵护下,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校园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超市,商场随处可见,村村通上柏油路,宽带走进千家万户,而我所在的萨镇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所有各族萨镇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更是中国共产党英明决策,锐意进取,常抓不懈的结果。能生活在萨镇这片热土,扎根在萨镇这片热土,奋斗在萨镇这片热土,奉献在萨镇这片热土上,我觉得很有价值,有意义。

分裂**是祸,团结稳定是福,我们各族人民应该同心协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将祖国的安危摆在第一位,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把国家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始终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时刻清醒认识到“三股势力”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认识到泛清真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它将会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恶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最终造成社会**,以此来达到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目的;认识到问题教材的严重危害,它是最恶毒最无人性的卑鄙手段,连那天真无邪的孩子都不放过,何谈人道?魔爪竟然伸向纯净高贵的校园,居然忍心污染属于孩子们的这片净土,简直是丧心病狂;认识到宗教进校园的危害,穿上宗教的外衣,以为会瞒天过海,无人识破,“三股势力”纵然狡猾,但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更是顽强而威严的,他们想及早破坏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离间各民族的真挚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颠覆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我坚信淡化宗教是对的,否则只会为“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胡作非为给机会。我们常常在德育三分钟时间教育学生,也提醒自己,要看清“三股势力”的阴险用心、滔天罪行、丑恶嘴脸,利用校园广播,学生会阵地等方式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我的立场坚定从不动摇、我的态度坚决不暧昧、我旗帜鲜明不含糊,我与我的所有家人坚决不做“两面人”,也不存在任何思想问题,我们始终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我敢于时刻发声亮剑、我敢于揭批谴责、我敢于阐明真相。我坚信教育系统只有彻底清除两面人,才能消除混在教师队伍里的蛀虫,才能还教育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我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要坚持与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泛清真化作坚决斗争。我要秉承十九大会议精神,努力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坚定信念,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聚焦学生这个中心,支持国语教学不断深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融入祖国大家庭,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落到实处,与亲戚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工作、共同进步,师生一起感受尊重,感受爱,感受团结,感受美,并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民族团结的知识。这次的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共分六部分内容。分别是中华民族的由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和民族团结不光是大人的事。下面我就这六部分内容一一作以讲解,希望同学们能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有更深的认识。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建设起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可我们却发现夜晚的天空没有了闪亮的星斗,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原,辽阔的草原正被黄沙吞食。空气脏了、水不够了、能源枯竭了„„绿色的中国变成了黄色的中国,黄色的中国又将怎样?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作为小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为他人想想,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整体文化。这是极为珍贵的人类文化宝藏。

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容等精神的影响,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政教关系。

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1、维护社会治安。

2、使国内有稳定的、繁荣的文化和经济市场。

3、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交往中使他们有了后天的血缘交往。

4、中华民族是在我们56个民族都已经或基本形成的基础之上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目的基础上诞生的,因此中华民族包含现今我国各民族的血缘组成。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的,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刻把民族的千千万万民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经艰难曲折但却能我自岿然屹立。因而,是否具有健康、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六、民族团结不光是大人的事,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

1、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2、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

3、不勒索伙伴的财务;

4、不欺负弱小、残疾伙伴;

5、本地生和外地生不分彼此;

6、班级、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所有同学都要搞好团结。

民族团结专题党课讲稿

1、立足本职岗位。要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事业。

2、自觉加强学习。要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

3、坚持原则、明辨是非。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4、进取引导青少年。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引导各族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职责感,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民族团结提高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社区职责。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安排,依托社区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6、营造良好环境。社会要进取营造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良好环境。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是强大的力量”!

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所以,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似乎从来都不会担心会被遗弃,会被伤害。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中国很强大,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到!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又快又稳;

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__年奥运会举办成功了。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让我们每个人都投入到伟大的民族团结进步这一洪流中去,团结进取、弘扬正气、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用心、用爱,去传承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不断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民族团结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团结友爱,携手共进,小学生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稿。

团结友爱,是华夏民族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伦理道德支柱;团结友爱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德和准则,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炎黄子孙的美好品质。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发扬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团结同学,不与同学闹矛盾。尽自己所能为生活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携手共进。

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心、帮助。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友爱、关照的心,伸出友谊之手,携手共进,那等待我们的必定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艳阳天。

让爱充满校园,让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和我在同一蓝天下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不要让任何一名因困难而不能完成学业的同学离队。你的行动,将是他们实现梦想的阶梯!你的爱心,将是意义非凡的心灵洗涤。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民族团结教案专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民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2、在生活中调查、收集、整理主要少数民族风俗图片等资料,提高识图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民族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

了解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特有风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聆听。提问: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2)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华大家庭的每个成员。本课介绍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

二、走进民族花园。

1、汉族:你对汉族有多少了解?(学生讨论)。

教师补充介绍:(1)汉族广泛的分布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约为11.6亿。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3)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你能说出几个节日的风俗吗?(学生介绍,互相补充)。

2、蒙古族:

(1)主要分布: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甘肃省到呢个等地。(581.4万人),传统产业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2)语言文字、习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是一个游牧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白节)、“那达慕”大会、马奶节等。

3、回族。

1(1)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并散居在全国各地。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手工业和商业。(2)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3)习俗:回族女性普遍戴盖头,盖头颜色有绿、黑、白三种颜色。

(4)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简介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我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回民则称为“小尔德”。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入了斋月,男满12周岁、女满9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也叫把斋或闭斋。理智不清的、小孩儿、老弱有病的以及妇女月经期和产期都不封斋。封斋一个月期间,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开斋节清晨起来,回民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然后请阿訇为已故亲人走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艾祖哈”,含有“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赴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牲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

圣纪节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圣人的生辰和忌日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所以统称“圣纪”。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炸油香、馓子,然后到清真寺听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圣的嘉言懿行和功绩。之后,穆斯林在清真寺内聚餐。回族穆斯林举行圣纪的日子并不统一,一般在3月12日穆圣的诞生和逝世日,也有在希吉来历3月之内择日举行。圣纪节是回族穆斯林每年一次规模浩大的庆典。)。

4、藏族。

(1)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人口约为541.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习俗: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象征想对方表达自己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3)藏历年是藏族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5、维吾尔族。

(1)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湖南省也有少量的分布,人口数量约为839.9万人。善于种植粮、棉和瓜果。

(2)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3)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6、其他介绍:

这几个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舞蹈表演方面,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马头琴演奏、藏族的卓舞都各具特色。

三、播放各少数民族歌舞,学生欣赏。

课中活动:学生做“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民族韵律操”。

四、学生阅读短文:回族的号帽思考:

1、回族男子通常会戴什么颜色的号帽?

2、蒙古族的“马头琴”的名称的由来,是否与马的头部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节日?

五、小结:

这几课我们了解了汉族及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课后我们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专题

一、班会目的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会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3、准备两串塑料葡萄,一顶维吾尔族帽子,一幅日月潭的挂图,白族的小工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拼图和《爱我中华》的录音带。

三、班会过程。

1、导入。

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在每个小组中都有一些拼图,现在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完成这幅拼图。主持人乙:(手指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齐答:中国地图)。

主持人甲:每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

主持人乙: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主持人甲:碧绿的是草原。

主持人乙:金色的是沙漠。

主持人甲:蓝蓝的是大海。

主持人乙:弯弯的是江河。

主持人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各族同胞手拉手,一起来参加“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xx,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现在去看一看。

主持人乙:那太好了!

(各小组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准备,两个小导游来到各组中采访)。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少数民族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马本斋就是其中之一,请听故事《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主持人甲:同学们,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同样染着像马本斋这样少数民族烈士的鲜血。我们决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建立起来的。

(第六组表演《阿凡提的故事》。)。

主持人乙:同学们,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来到我们中间。你瞧,在那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在那金灿灿的油菜地里,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主持人甲:(出示:蝴蝶标本)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的蝴蝶最美丽呢?(齐答:台湾)对,台湾。在那里居住着许多高山族的同胞,下面请高山族的同胞为我们介绍宝岛台湾。(第七组同学诗朗诵《我知道的台湾》、讲述《日月潭的传说》)。

主持人乙: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组选两个代表把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省份,看哪个小组的代表贴得对。

主持人甲:现在开始。

(开始游戏,放《爱我中华》音乐。)。

主持人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作评判,看看同学们贴得对不对。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有一位诗人说:“新疆是一首令人陶醉的情诗,是一首古老淳朴的歌谣,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是一副爱不释手的画卷”。在这片美丽多情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我的家乡就在新疆```````,这里是麋鹿的故乡,这里生活着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而我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儿。

民族团结是这片土地的灵魂,稳定是这片土地的生命线。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不论年龄、不分民族、不论宗教,都深深眷恋着她、热爱着她,都愿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她的稳定与繁荣。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我们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我们是一个多情的民族,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尊重他人,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是我们每个小学生力所能及的,有困难我们互相帮助,互相诉说心里话。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同学们请付诸行动吧,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让民族之花盛开,让花儿更红。至情无言,大爱无声。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途径。

一、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其中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旋律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民族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高度,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推动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永远也不可能停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目前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理论体系主要是对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前30年等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还不深入,尚未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少观点和话语体系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学术话语跟不上实践的创新。既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也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民族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学术界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民族工作领域尽快形成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切实改进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效果。

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五、围绕“两个共同”目标,坚持并完善民族政策。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围绕上述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度基础。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好。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体系,民族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民族政策。调整政策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科学论证、严格评估,以减少某些过时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各地区、各民族的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团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六、妥善处理好民族多样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关系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主流,最后汇集成占据世界人口相当比重的中华民族,同时又在内部保持着多种多样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类型。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思想资源,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其中都涉及了如何处理多样性和整体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括多元。“多”和“一”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表述,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具体工作方向。民族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明确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在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强调各民族内在联系,促进共同体特征的增强,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

七、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原则,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不能以汉族代替中华民族,各民族更不能置身于中华民族之外。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即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这“五个并存”说明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事业尽管成就巨大,但也面临挑战。在这一阶段,大民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必须强调宪法权威,用法律来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歧视。

民族团结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知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

我知道56年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知道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双快又稳;

我知道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了……

是啊,我们的祖国,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五星红旗风招展……小小的我常常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所迷醉,常常流连在祖国这本丰厚的大书中。就在这时候,我听见诱人的青藏高原、那秀丽的江南水乡、那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向往的西藏之旅在向我偷偷讲述我没有触摸过的中华魂。

如果,你们没有听过,那就听我为你们讲讲吧!它们告诉我,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她说大禹治洪水,安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她;她说屈原忧愤满腔,投身汨罗江,是为了她;她说,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她说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于是,我忍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要去探索中华魂的足迹。

当我站在狼牙山下,那五位奋不顾身的勇士,已用尽所有的炸药,你看,他们举起石头砸向日本鬼子的头上,越来越多的鬼子围了上来,他们手牵着手毅然跳向那万丈深渊。当我来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白衣天使们正奔走在各病房间,他们很多人已连续工作了好多天,但布满血丝的双眼却依然那样的炯炯有神。啊!为什么那么多危重病人从病房中走出来了,而你们,优秀的医护人员叶欣、邓练贤、陈洪光和那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却倒下了。他们同样热爱生命,但在生与死的徘徊中,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与死神搏斗,置生死于不顾,忠实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我来到雅典奥运会一百米栏决赛现场,枪声一响,刘翔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是他,是他,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啊,我们中国人终于第一次站在奥运短跑赛道的领奖台上,终于打破了黄种人、中国人不可能在短跑项目上获得好成绩的预言。亿万中国人在欢呼——08年北京见。

到此时,你我难道还没有被这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所感动、震撼,你触摸到中华魂了吗?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灵魂。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民族团结党课讲稿

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共筑美丽中国梦》。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