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大全(16篇)

时间:2023-10-27 14:15:10 作者:文轩 最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大全(16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与上级和同事们分享工作心得和成果的机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月工作总结,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总结写作水平。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我村以农业为主,经济来源较为单一,严重制约着本村经济的成长,我作为村主任,积极与村支两委班子一方面结合我村实际形成共识,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紧紧围绕带动村民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村民活动阵地建设等,促进农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本年主要为人民群众办了以下几地方的实事:

1、调整土地。为确保土地种植规范化、合法化,我将本村土地开展调整,加大了对土地承包问题的监管力度。

2、修建水库、挖渠道。长期的农村工作使我意识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村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带领村两委采取向上争取、自身挤压、群众集资的办法,开展水利设施的修复和完善,修建水库、挖渠道以保证农田用水,生产交通的畅通。

3、和村干部一起做好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和新型养老保险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向村民宣传政策,讲明利弊关系,引导村民转变意识,提高认识。

4、帮助养殖户做好消毒和防疫工作。我村共有养殖户50户,以养奶牛为主。每年的防疫和消毒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这项工作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5、清理街道,对村容村貌开展卫生整治。在上级的组织领导下,我带领班子一班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擎”,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规定,加大村内脏乱环境的治理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深受领导和村民的好评。

6、成长入党积极分子,推动党建工作。按照上级的规定,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当中来。在现实操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规定、依党章、按程序的方针,积极慎重的做好成长党员工作。

8、看病难问题明显改善。自建立医保制度以来,通过村委会和村民组长的努力工作,连续两年医保参合率达100%。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的生活得到妥善的部署和保障。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针对以上自己的述职,我将虚心接受各位群众对我的评议,提出的宝贵意见越多,对我的进步帮助越大。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努力协调土地增值问题,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复自来水,修建水渠,着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设施。

3、狠抓惠民服务,全心全意为民办好实事,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做一些合乎民情的有益事业,修复村间道路,实现村间水泥硬化路面连接。

4、帮助村民贷款促进农业投入,帮助农民购买优良籽种、化肥。

5、作好发展规划,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我任村主任以来的时间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监督,离不开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监督,使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北淖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我镇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村帐镇代理”工作,不断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力度,从机构、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x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镇党委“一把手”亲自审定实施方案,并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政策,统一思想,具体做法:一是落实领导机构。成立了x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文书君担任,副组长由镇长x担任,成员由镇人大主席都安乐、副书记x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由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办公室,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办公室设在镇纪委,由x任成员。二是落实人员。在镇财政所成立了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代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对村级财务、帐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x担任会计主管,高福英担任会计代理员。三是为了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认识,我镇多次在村委干部会议、镇干部大会上强调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也对村级监管组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依法依规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的水平。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首先是做好清查登记。镇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和登记工作指导组,各村委也成立了“三资”清查和登记工作小组,对村集体“三资”进行清查、盘点,按照清查登记表的要求,对集体的每一项资金、资产、资源分门别类做好登记,确保不漏不错。其次是做好结果公布。每个村在清查登记结束经镇清查指导组审核后,都在本村醒目的地方将清产核资情况进行上墙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公示后报镇结算中心备案,统一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一是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资金管理暂由各村出纳员负责,待条件成熟后由镇资金代理出纳担任,同时实行备用金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坐支现金。大额的开支(村级xxxx元以上、组级xxx元以上非生产性)实行事前申请制度,由村(组)出具拟用款报告或提供合法的原始凭证提出申请,由报帐员报送镇代理中心负责人审批。三是报、结帐和财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季度结、记帐一次,组级半年结、记帐一次。村级在每季度末次月的x—xx号内报帐,组级在当年x月及次年x月x—xx号内报帐,并进行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示。镇代理服务中心于结账当月末前进行帐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并将有关财务信息反馈到村组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审核制度。在报帐前有关的会计原始凭证必须经村检委会审签,镇代理服务中心受理村报帐后,应逐一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严格把关,并有权拒绝不合理开支的票据入帐。五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各村的会计档案归村所有,村级有保存组级会计档案的义务。每届村(组)干部换届并进行离任审计后,会计档案由代理服务中心统一保存。如需查阅须,经镇监督管理人员批准。六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计划,、形成过程和利用过程管理。涉及到财产和资源的承包、出租、出让,须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或公示后方可实施。七是组级“三资”管理由村级代理。

乡镇2021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乡镇2021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总结xxxx年通济镇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针对xxxx年清产核资工作存在的数据不准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总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不断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报告一、基本情况杨柳街道共有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x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xx个,其中:开展农村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经济组织x个,开...

街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街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

优秀领导在2021年全县发展壮大优秀领导在2021年全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大家观看了xx基层党建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题片,县司法局、北塘疃镇、东铺村分别作了发言,...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x市农村经营管理局: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乡...

街道办事处关于2021年农村集体街道办事处关于2021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总结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我街道将xxxx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如下:一、...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摸清家底、化解债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x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方...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范文x镇自x市召开清产核资工作动员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将工...

委农工办关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委农工办关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总结x区地处x市西北部、川西平原腹心地带,辖xx个街道xxx个村(社区),复员面积xxxx平方公里,常驻人口xxx万人,有耕地面积xxxx万...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街道所辖两个村,一个是绿江村另一个是村。两个村所处位置都在城中村。总人口29760人。其中农业人口1127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自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街道认真贯彻市三资办的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明纪律、狠抓落实。两个村的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的做法,成立和长效机制。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乡村干部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切实实现乡村治,百姓安的背景下,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对我们加强农村干部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街道从市里召开会议后,成立了专班,以街道主任为组长,纪检书记、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三资”整治工作方案。随后各村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广泛宣传、群众参入的基础上,开展好此项工作,主要是对2018年以来的资产、资金、资源、各种合同进行审核、梳理、审查、核实,经过几个月的扎实、细致的工作,对两个村近几年的账目、合同进行审核和外设举报箱等。“三资”专项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问题整改落实已全面接近尾声。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自查、整改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集体资金、资产的流失。二是加大自查自纠工作力度,梳理问题及时进行了“回头看”对自查阶段力度不够,出现“跑、漏、丢”现象及时进行“补课”。三是市、街道两级加强了领导,提高了认识,不仅仅依靠村级上报来审核问题、处理问题。而是主动沉下去加强监督检查,帮助村做依规依据的挖掘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通过核实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的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建立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搭建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资产、资源、资金的规范管理。六是由于我们对“三资”的有效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对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农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进一步得到解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六是强化了干部“不敢腐,不能腐”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一项新型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而各乡镇街缺少相互交流的平台,难以在工作中取长补短。

(二)在统一支出单据不规范,农经收据不再印发、财政统一收据不允许使用、造成了农村收入无“收据”可用度尴尬局面,也弱化了收入管理,大部分收入不入账埋下了隐患。

(三)村组的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工程项目建设和承租等各项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下步工作。

针对这次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发现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检查力度。将问题整治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农民群众身边的“四风”腐败问题。

(一)完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

(二)狠抓落实,有议整改,在全面整改阶段我们要找准各类问题特点,对症下药,不留工作死角,弥补工作漏洞,消除制度缺陷。

(三)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流程操作,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四)加大查处力度,把纪律挺在前面。

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乡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过去由于实行分散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村组财务、资产、资源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正常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不断发生,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制约全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党委、政府把此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视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

在开展“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前,我们从全镇抽出40多名群众代表,和财政所全体工作人员利用两天时间,结合我镇各村实际情况,借鉴“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试点乡镇经验,制定出《××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三资”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职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六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

2、调查摸底;

3、集中整改;

4、规范管理;

5、总结经验;

6、建立长效机制。

实施方案的制定为我镇开展农村“三资”委托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依托财政所,成立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财政所长兼任服务中心主任。按照现代化办公要求,投资2万多元对办公场地进行重新装修;办公室进行了粉刷,并配齐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建成设备齐全、服务优良、电算化程度高的委托代理务中心办公场所。

1、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摸底方案;

3、落实专人负责,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立一名会计、一名出纳员,负责村级“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各村“三资”清理工作结束后,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工作进行了评比验收,召开“三资”工作专题会,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通报了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村机动地、闲置坑塘、荒地的清理统计工作中,只依据原来的统计数据,未重新统计,导致出现遗漏现象;部分村在对“三资”统计情况公示时未公示明细,群众产生疑虑;部分村在召开群众大会时违反规定,参与群众代表未达到全村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限定各村在两天内完成整改。

为使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开花结果”,我们加强了对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报帐员的资格审查和业务培训。同时,制定了《××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实施办法》、《××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镇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三资”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了“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在制度建设中,实行村财乡管,我们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三权不变、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户核算”,不干涉单位的内部事务,依靠制度、票据、技术手段完成工作,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不但规范了管理,加强了约束,同时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前提,人员落实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措施到位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保证;镇村配合、上下联动是做好“三资”工作的关键。实行“三资”委托管理后,规范了村组集体“三资”运营,保护了农村“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预防了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制度民主”向“程序民主”、从“暗箱操作”向“阳光操作”的转变。总的来看,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此项工作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总体水平还不高,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产生违纪违法的主要诱因。加强对农村集体所拥有的资产、资源、资金(简称“三资”)的管理,是认真贯彻《××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多次就集体资产监管问题在两委会上进行研究。06年底,我镇根据上级有关精神,针对镇村集体资产现状,成立了镇集体资产监督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由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07年初,我镇成立了以纪委为主体的镇集体资产监管办公室,配备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的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监管小组。同时配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各项制度上墙,工作职责明确,镇集体资产监管工作正式开始运作。为了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认识,我镇多次在村干部会议、镇干部会上强调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泛宣传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办公室也多次对村级监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依法依规管理集体资产的水平。

(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我镇用两年(2007至2008年)的时间,按县纪委的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了“四项清理”工作,期间填报各类报表26种,总结材料8份,典型材料5份,整编资料5册4卷。清资产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清查资产、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监管办组织人员对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了盘点后,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惠农资金清查登记表》、《货币资金清查登记表》,较为全面详细核实帐内帐外资产及其实有价值。对资源性资产特别是林业资源,按林改面积为基数,按照当前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并备份合同向监管中心备案,对一些面积,数量有疑义的资源、产权,进行实地丈量、核实、界定。

(三)实事求是,合理处置。

摸清家底后,监管办根据审核后的资产审批表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实有和虚有进行界定,由“中心”指导村做出财务调帐和销帐,两年共盘点处置195万元的不实资产。对实际价值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村两委提出处理意见,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后上报审批;对实际价值50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由村两委提出意见,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后予以公示,无异议之后,填写集体资产处置审批表,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后上报审批。只有经过这些程序,才能进行资产处置,处置结果张榜公布,并将处置结果报镇监管办备案,会计服务中心调帐、销帐。

(四)明晰台帐,管好资产。

通过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合理处置,各类经济合同的清查、补签后,镇集体资产监管办根据审核后的资产呈批表,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及时做出帐务调整,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建立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经济合同台帐,详细登记每项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建立管理台帐,各种台帐一式两份,村级存档一份,监管办存档一份,切实做到帐目清、底子明。在此基础上,我镇对所有村级经济合同进行了清理和规范,特别是对口头合同重新履行了文本手续,并建立经济合同管理台帐。通过清理,进一步规范各类经济合同350份,标的额50多万元,真正做到村级资金来源清楚,依据清晰。

(五)、精心组织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008年认真执行《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通知》,抽调财经所骨干组成审计小组,对各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状况进行了审计,清理审计资产总额达到1000多万元,锁定村级债务193万元,审计中查出违规违纪资金550笔,25万元。根据审计结果,对个别村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审计,农民因农村财务问题引发的上访问题比审计前下降了55%。

1.精心布置,成立机构,取消帐户,统一报帐。

成立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其人员从财经所抽调责任心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员组成,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集中开户统管二十六个帐户。经镇村两级研究,中心与各村签订“村帐托管委托书”、“村帐托管协议”、“村级帐户托管协议”。取消了各村原有帐户,由核算中心开设统一的银行帐户,取消各村出纳岗位,设立报帐员,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向中心报帐。

2.落实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收支平衡。

根据核算中心的工程程序,及人员的相关职责制订了上墙《会计核算中心核算流程图》、《中心会计岗位责任制》、《中心资金出纳岗位责任制》、《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工作,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各村所有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解入中心帐户,不得挪用、坐支。小额支出由报帐员按报销程序以备用金直接支付,再由报帐员到中心报帐,经中心会计审核后由中心出纳付款。各村的大项支出,经单位申请,领导审批后采取转帐的形式或由报帐员向中心预借一定的款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到中心结帐。

一是支出入账严格把关。“中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五不入账”:即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并签署意见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账。“中心”要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账。

二是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农村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中心”。监管办深入村组核查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入账。“中心”要加强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入账时,应当留存会议记录和相关合同等资料备案。

四是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至少每季度汇总一次行政村“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中心”印章后交由各村向群众公布。村民有权到“中心“查询本村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不得拒绝。五是动态监管,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核查。每年应至少对所代理的行政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维护好农村稳定,管好、用活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白沙镇严格按照“三资”管理方案,逐阶段进行,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措施,认真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

一是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将村级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镇财会中心,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使用专用票据、统一支出审核把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实行任期审计制度。在村委换届、村干部离任等监管环节中,对村级财务收支、经费使用、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做好财务衔接,防止村级财务“一任会计一本帐”等问题的发生。

三是实行“三资”管理台帐制度。对村级资产和村集体所有资源进行清产核资,填写清查登记表,并分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台账,村委会和网镇政府各保管一份,由镇政府统一管理,每半年盘点一次。

四是实行“三资”招投标制度。成立镇“三资”招投标领导小组,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报镇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镇纪委、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保证资产、资源处理公开、透明。

自白沙镇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以来,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满意度高达98%,因村级财务纠分上访率下降50%以上。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征管工作将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征管总体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抓手,健全税源管理体系,深化落实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社会化,提高税收征管质效,逐步推进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一是深化信息综合利用,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业务变革和制度创新,优化征管制度和征管流程,简并操作环节,提升管理效能。二是强化纳税评估,将纳税评估作为风险应对的主要手段,实现疑点选案由人机结合为主向计算机自动选取为主的转变,健全各税种、分行业的纳税评估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扩大疑点库和风险库的使用效能,提升纳税评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构建涉税信息分析平台,通过定时加工、集中推送、关联链接等方法,实现管理信息的综合化、集约化,为各类业务岗位从事税收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为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平台。

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立足于全省地税系统的应用,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为重点,以采集、分析和利用大集中系统、企业、社会综合治税网络组织以及税务机关掌握的各类数据资源为主线,通过开发应用满足多层次使用和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利用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纳税人涉税信息之间逻辑合理性判断以及与警戒值比对,评估其税款申报入库合理性,发现主要风险点,识别、预防和解决纳税遵从风险问题,并实施标准化有效控制和解决的过程。

1、根据省局要求,全面做好网络发票和网络版国际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工作。

2、进一步完善发票查询功能,在建筑业发票入账认证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发票认定范围。

3、加强对发票开票信息的采集,加大对纳税人发票开具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的比对。

4、加强对行政事业票据的清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的使用。

1、推进欠税的分类管理。开展无欠税责任区建设活动,逐步实现欠税由事后清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2、加强个体和集贸市场管理。分行业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治理工作,深化集贸市场国地税管理机制,初步建立集贸市场税收管理长效机制。

3、优化业务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全面取消ca用户的纸质资料报送,进一步扩大影印件系统的使用范围,规范纸质资料的管理要求,实现业务档案资料的长效管理。

(一)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5815万元,同比增收64659万元,增长3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4万元,同比增收56842万元,增长39.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1009万元,同比增长29.3%;地税部门完成134078万元,同比增长42.3%;财政部门完成47087万元,同比增长35.1%。

2、收入结构情况。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52218万元,同比增长41.5%,增幅高于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3%。

3、支出情况。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19523万元,增长13.8%。其中:上级专款支出67416万元,增长2%;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107万元。

(二)主要工作。

1、千方百计抓收入,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始终坚持把财政增收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协调征收,定期组织财税分析会,认真落实财税银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收入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紧扣目标,在完成年初人大通过的收入任务的基础上,紧盯市委市政府新的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做到均衡入库;三是因素分析,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做好税收收入走势分析,关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坚持属地纳税原则;四是狠抓非税收入征管,积极探索非税收入税式化征管。

2、加强税源建设,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适时成立税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了全市税源建设政策措施,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源建设意见的通知》,突出重点挖掘潜在税源、培植增量税源、管好存量税源,建立协税护税网络。20xx年利用涉税信息,市国税、地税局通过查补税源共取得收入3386.53万元。

3、积极筹措资金,强力推进新区园区建设。

坚持加大新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和政府融资力度,通过融资平台融资、土地出让等方式筹集资金15.85亿元。强力推进“一区五园”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

4、发挥财政杠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全力争取上级财政各类补助资金12.2亿元。安排2.2亿元县域经济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筛选了湖北三宁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帮助企业解决周转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发放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10余家。积极争取到工业转型升级及技术改造、产业集群及中小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项目等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重点支持了枝江酒业、三宁化工、宜昌力道起重、湖北浩元科技、宜昌峡江矿机等企业发展,支持了三宁公司10万吨湿法精制磷酸项目建设,驱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三是向市金桥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注入资本金5000万元,金桥担保公司全年共为17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600万元;四是通过与中国民生银行宜昌分行合作设立中小微企业产业发展基金,最大限度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市政府首期注入的引导基金20xx万元,中国民生银行宜昌分行使用授信2亿元,支持了施扬工贸、明皇木业、大江纺织、宏安化纤、友愿棉业等52家中小微企业。

5、加大民生投入,发展成果惠及城乡。

始终将“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的重点,财政支出重点继续向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事业等方面倾斜。民生相关支出合计239025万元,较去年同期支出增加33937万元,增长16.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xx年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8亿元,主要用于枝江北站到弥陀寺道路工程、南岗路刷黑工程、仙女四路排水工程、姚港晋宁道路排水工程、城市日常维护管理、规划编制经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火车站站前广场二期建设绿化、石宝山垃圾处理场扩容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百姓“住有所居”。20xx年保障性住房、危改改造、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资金累计拨付到位4674万元。

支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财政教育支出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加强学前教育投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888万元,用于全市13所幼儿园校舍改扩建。全年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公用经费1448万元。同时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总数15%的比例即每人每年7200元的标准落实骨干教师补助政策,并结合实际出台了教育系统效能考核政策,即每人每年4800元的标准考核奖励,该项当年财政预算追加1600万元。全面启动中小学塑胶运动场项目建设,计划利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7500万元,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部建成塑胶运动场。已投资1700万元完成枝江二中、安福寺中学等9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

支持三农加速发展。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4.5亿元,克服了罕见的夏伏连旱,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小农水重点县七星台片区和玛瑙河流域紫荆岭集镇段治理通过省级验收,七星台董家湾农业综合开发、问安官垱粮食产能项目完工。安排配套资金265万元,解决全市3.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筹集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77万元,支持880户农民使用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8个,沼气服务网点4个。落实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等各类惠农补贴政策,整合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工作,发放资金1.02亿元。启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汉宜高铁沿线房屋改造工程。通过竞争立项争取到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资金6000万元,第二批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水产养殖项目资金3000万元。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xx年度金狮湖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和凤台省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1月21日开工建设。全年新增硬化农村公路13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渡改桥项目3个,危桥改造项目5个。

支持社会保障全面覆盖。20xx年城镇社保扩面新增23143人次,社保费征收突破6亿元。全市已有15.09万农民参加新农保,参保率达99.13%。城镇职工养老金标准月均提高146元,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提高900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及孤儿补助资金4016万元。落实优抚对象补助3987人1477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0笔、2946万元。支持城镇新增就业88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45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91人。20xx年xx市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度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3.69%。当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949万元,现有贷款余额5761万元,无逾期贷款。

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医疗卫生支出28321万元。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新农合补偿130.6万人次9233万元,参合率为98.9%。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55782人,基金收入2116.57万元。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1901万元,提供贫困群众医疗救助6359人次637万元。20xx年落实计生事业费1233万元,兑现计生奖扶、特扶等扶持政策专项资金986万元,同时将乡镇企业退休职工纳入独生子女奖励的享受范围,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提标政策。共筹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资金527.2万元,主要用于血吸虫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和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等。

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枝江。20xx年保障公、检、法、司日常办案业务支出2230万元。不断充实警力,保障巡逻队员待遇支出82万元,推进第三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支出240万元,形成全覆盖监控网络。加强城镇网格化管理、社区矫正投入270万元。

6、注重创新,切实提高自身监管水平。

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创新。全市287家实行部门预算单位全面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全年集中支付资金总额625561万元。其中:直接支付569853万元,授权支付55708万元,直接支付率达91%。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理重点检查;全年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310个,采购金额4.1亿元,资金节约率为5.5%;全年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201个,送审资金为17.78亿元,审减金额2.7亿元,审减率为15.19%;做好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清理登记,资产清查覆盖面达到100%;创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定了《20xx年xx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并严格执行,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20xx年共有48个项目列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资金9.92亿元,年底被省财政厅表彰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等奖。完成对系统内部单位的检查任务,对相关科室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局直属单位经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对镇街道13项民政救助专项资金、两项物资(大米、衣被)的收支及领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扎实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认真抓好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全年共下达处理决定36份。建立了“三公”经费统计报表制度,全年累计处理、传递各类资金请示报告1307份。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圆满完成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全面掌握各镇街道资金项目额度等信息,建立了监管工作台账,不定期开展抽查巡查。全年印发镇街道财政资金监管信息31个,涉及财政资金14043万元。认真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xx年全市共开展一事一议项目369个,村民筹资400.68万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200万元。

7、强化管理,全力加强系统内部建设。

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六条意见”以及中共xx市委枝发[20xx]1号和枝办发[20xx]15号《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提倡“三短一简”,认真执行会议和学习纪律,建立违纪行为通报批评制度,纳入量化考核;进一步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安排专人负责预算编制的下达、单位日常公用经费的拨付、增人增支的调整、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等工作,统一所有涉农资金的监管,简化政府采购工作流程;推行驻村财政专管员“痕迹”工作法,积极开展规范化镇街道财政所创建活动;以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为载体,开展以“坚持群众路线,争做清正表率”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党性观念、廉洁意识;修订完善《xx市财政局行政管理制度》、《xx市财政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安排部署了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公开主体责任,公开政务信息367条,公开党务信息102条,在xx市政府信息网公开资金64项,公开资金总额5.4亿元;在“政风行风热线”上,局长走进枝江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介绍财政工作情况,与主持人对话交流,解答问题。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级主管部门的亲切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认真坚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一项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工作”的指导思想。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县委县政府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经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是保持农村大局稳定的基本前提。在党委政府的具体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农经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本年度我镇农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全镇统一按照县农民负担监督领导小组审批方案执行,计算收费,全年应收农业水费133万元,抽放水费22万元。通过对17个行政的农民负担审计,全镇无一例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和增加农民负担的其他收费,11份农民负担监督卡已6月5日前全部发放到在家务农农户手中。

2xx年党委政府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镇村、社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组织镇、村、组干部和农经人员认真学习了县政府〔2xx〕69号《罗**县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农经管理文件,年内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增加农经管理人员2人,利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各种会议培训村、社农经财会人员、民主理财人员9余人次。

坚持每季度进行了财务收支原始凭证审核制度、对集体资金实行由镇监管,所有村社集体经济组全部在金融部门设集体帐户,预留村委会公章、镇农经管理人员印章,凭印件存取集体资金,村社固定资产通过审计后逐一登记造册并落实了责任人和管理制度。

2xx年落实兑现农村各项补贴773万元,其中:种粮直补45万元,综合直补267万元,良种补贴53万元,农机补贴115万元、其他各项补贴293万元。上述款项都在年内兑现到享受补贴农户。

全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后的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和处理,对各项土地流转实行统一合同格式。共流转土地119起,面积54余亩,除农户之间转让、转包,其他流转土地都做到有合同、实行公开招标的方式。

全村除正在进行灾后重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村,其余村、社均建立了固定的村务、组务公开栏,镇民政、农经每季度进行检查,村、社全部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各级理财、民主监督小组人员83余人。

2xx年由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对全镇17个行政村、229个村民小组、一个社居委会及其它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内部审计。

2xx年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农经管理工作涉及的主要问题存在村、社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报酬偏低、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库存现金余额过大、基层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2xx年已向党委、政府提出对村、社财会人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的建议,建立健全村、社区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点加强“村财民理、镇管村用”的具体操作。加强农经人员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为全镇农经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而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以三个一流为目标,树立风险意识,创新税源管理模式,深化征管改革,建立健全零散税源社会管理机制,强化数据应用,构建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数据模型,夯实征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确保在省局三个一流考核中争先进位。现总结如下:

今年,我们积极探索建立起流程式税源管理新模式。2月份在三分局和xx县局开始试点,4月份在全市全面推行。在全市构建起了以税源信息采集为基础,以纳税评估为核心,以核实处理和税务稽查为重点,推进数据增值利用,实现以工作流为驱动的贯通各层级、各部门的税源控管运行机制,形成了税源管理“精细的分工、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制约”的新模式。

(一)构建三级互动的税源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随着税源结构的变化和税源规模的提高,单纯依靠税收管理员单兵作战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税收征管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税源风险防范管理,从市局、分局、管理员三个层面构建完整的税源风险管理体系,将税源管理分为日常税源控管和动态税源监控“两大板块”。市局加强分析预警、纳税评估、核查处理等措施的重点监控;基层分局加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日常监控、数据管理等措施的日常管理;税收管理员则按征管流程设置日常管理岗、纳税评估岗、核查执行岗和综合岗,并将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管责任分配给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员承担,逐步建立了按照风险级别和征管流程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源管理模式,形成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三级税源管理体系。

(二)实施流水作业、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流程。

按照优化纳税服务、税收专业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等不同特点和要求设置税源管理工作岗位。打破原有税源管理中“责任田”,实施“流水”作业。市局税源监管部门进行税收分析,制定行业税收预警指标体系,定期对重点行业进行预警分析,指导基层征管单位对重点税源户进行单户分析和纳税评估,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监控,使税源管理做到了有的放矢,通过税收分析对税源进行监控。县(区)分局按照税源管理流程设立户籍管理、税源采集、纳税评估、日常稽核等相关部门,将原有的税收管理员“责任田”按照税源管理流程进行分解,实施“流程”化管理,对税源管理每一环节实施团队化、专业化管理,做到“管事不管户、管户不下户”。明确管理员工作重点和风险防控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

(三)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工作流程无缝衔接。

原有的税收管理员负责包办纳税人从办理税务登记直至注销登记的所有环节,造成窗口前台与管理后台缺乏有机衔接,以及弹性执法、人情执法,给纳税人带来不便,也加大了执法风险。我们按照“依事项设流程、依流程设岗位、依岗位定职责、依岗责建机构”的税源管理思路,对综合业务、税源管理、信息采集、纳税评估、稽核执行等五个类型进行职能整合,设置了日常管理科、纳税评估科、核查执行科、综合科,日常管理科负责信息的采集、漏征漏管户的清理以及催报催缴、有关的文书送达等事务性工作;纳税评估科负责纳税评估工作,按行业或区域进行纳税评估;核查执行科负责涉税事项审批后的核查工作、注销检查、日常检查工作;综合科负责税收分析、纳税鉴定、定额核定、任务分派等具体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推进落实到位,该局制定了推进落实制度,按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配备岗位,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行能级管理,这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四)加强涉税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

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是税源管理的基础。我们利用地方税收保障平台采集国税、工商、房管等第三方信息,通过专门成立的数据分析加工部门对信息进行交叉比对,把握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此来缩短实际税源与潜在税源之间的差距,找出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严密监控各类税源信息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分析预警、综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对企业涉税信息的监控力度,实现了税源管理信息由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综合利用信息、信息监控全方位的转变。同时,市局机关所有业务部门所需数据均由数据中心扎口提供,各部门不再向基层要数据,为基层减负、为纳税人减负。今年以来,我们共更新机构和人员代码500多个,清除作废数据2万多条,补充采集数据1万多项,调整数据20xx余项,完成岗位配置近300个,配置功能角色1万余项次,组合应用工作流240多条,提出各类问题100多个,目前,地方税收的纳税(费)人基础信息、地方征管业务操作流程以及纳税人网报业务需求全部纳入了新税源管理模式下的省级大集中系统平台管理,这标志着我市新型税源管理模式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设定流程节点时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为解决大集中系统内、外节点衔接能否高效执行问题,提高工作效能,市局于8月9日至11日,按照省局关于配置流程节点时限的工作要求,充分结合我市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的初步实践,本着“紧张有序,高效服务”的原则,在认真研究,全面衡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各流程的总体办结时限,并于8月12日至13日完成了对整个税收征管流程1000多个节点的时限配置,增强了税收业务内部流转的紧迫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构建政府牵头、地税主导、乡街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协税护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均设有协税护税办公室,统筹所辖村、组、居委会协税护税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有人负责协税护税工作的局面,有力地调动各级力量参与到协税护税工作中,使零散税源的征管力量成倍增长。

2、明确岗责,形成动力。制定下发了《xx市个体及零散税源社会化征收工作管理办法》。办法要求:(1)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定期分析税源信息,确定协税护税工作目标,与协税护税办公室协调沟通,督促协税护税办公室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每季度(半年)组织一次零散税源清查。(2)实行目标考核。各级税务机关要分析个体及零散税收税源状况,每年确定对社会化征管工作信息采集、征管质量、组织收入考核目标,提请有关部门按照考核目标对各协税护税办公室进行考核,保障目标实现.

3、细化任务,形成压力。在社会化管理的协税护税模式中,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坚力量,主要负责包括税源监控,个人出租房屋的委托代征,零散税源征收,漏征漏管户清理,负责本区域内纳税人准期申报率、入库率、登记率,专业市场管理,协助地税机关办理其它涉税事项等各项工作。我们对具体操作办法、工作时限、工作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协税护税办公室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使他们明确知道做什么、何时作、如何做、做到何种标准。

(二)创优管理,构建税源管理、信息交换、委托代征的社会化管理网络。

强化管理,实现零散税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实现协税护税工作可持续发展。

1、构建税源管理网。税源是税收工作的基石,是协税护税的基础工作。税源管理网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好社会力量开展税源清查,实现零散税源征收的透明公开,及时掌握零散税源的变动情况,以便合理调配征管力量。第三税务分局组织乡镇办事处对新浦地区沿街沿面的固定工商业户、土地信息、房产信息实行拉网式税源排查,并将清查结果与征管系统内信息进行比对,共清理漏征漏管户1800余户,清理出土地、房产等财产税税源2200余万元。

2、构建信息交换网。由于国地税及工商等各部门掌握信息的不对等或缺失,不利于信息管税。我们要求各县、分局与国税部门建立定期信息交换制度,每月10日前进行共管户信息交换,每季度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比对。

3、构建委托代征网络。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款征收一直是零散税源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不同地段不同经营类型的房屋出租价格不同,造成此类税源信息准确性的难以把握,征收难度较大,征收成本较高。这一问题,委托代征网络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各乡镇办事处以及街道居委会熟悉掌握本辖区的个人出租房屋情况,对租金标准也比较了解,并且能够不受工作时间限制开展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地税部门的征管压力。今年,各通过委托代征网络征收的个人出租房屋税款就达2500余万元。

(一)加强涉税数据比对、提高利用水平。

转变传统的税源管理理念,将省级大集中系统中的海量信息数据与纳税人账簿报表中的反映出的会计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深度加工分析,与税收要素进行深入对照比较,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整合征管、计财、税政、稽查等各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能,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加工部门,负责各项数据的加工分析。同时,制定下发了《xx市地方税务局数据大集中系统数据标准》,明确了涉税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的具体标准,规范涉税数据采集程序,提升了我市涉税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今年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筛选出个人所得税申报异常的108户企业,下发到各单位进行纳税评估,评估税款200余万元。

(二)构建评估模型、提高评估质效。

一是突出评估“重点”。根据“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思路,将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建立建全了重点税源纳税评估基础档案,分行业、分区域进行纳税评估。二是注重提高评估质效,加大对重点评估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主动了解来自工商、国税、海关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征管系统数据信息,加强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资料共享,丰富评估信息资源,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性,第五税务分局及时获取证券交易所的公告信息,对辖区内某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收益实施评估,把税法要素与企业生产经营联动起来进行分析,逐步核实股权转让的计税成本,最终确定该公司补缴税款20xx余万元。三是注重特点规律的总结,分析专项纳税评估对象的经营特点和纳税规律,研究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式和方法,努力实现“评估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今年,我们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制定出房地产、餐饮、物流三个重点行业的评估模型,对全市纳税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

(一)深化国地税个体联合管理,逐步实行委托代征。

为保持共管户在双方征管信息系统中数量、信息、状态一致,我们从问题存在的根源着手,在xx县国、地税局率先开展个体共管户委托国税代征工作。5月份,xx县国地税局通过协商达成了委托代征事宜,并从6月开始稳步推进,到9月份已成功实行了共管户委托国税代征。实现了共管户国、地税无缝隙管理,最终达到省局“在数量、信息、状态”三个方面的一致,形成了地税、国税、纳税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总结xx县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全市逐步推行委托国税代征共管户个体税收。

(二)推行ca认证,提高网上办税应用水平。

为贯彻落实省局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我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网上办税应用水平,我们准备在全市网上申报户中推广ca认证,目前我们已和认证中心签定了22000户的推广协议,其中已经使用19400户,ca认证的推广有效解决电子申报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传输问题。

(三)做好税控收款机推广、发票换版工作。

1、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工作。是对全市餐饮、娱乐、服务行业的纳税人进行梳理统计,做到心中有数,全市拟推广餐饮行业为3100户,娱乐业500户,服务行业为1400户。共计5000余户;截止目前,我市共计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35台。

2、做好发票发票换版工作。根据总局、省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统筹做好发票换版工作,理测算各种新版发票的用量,备足发票库存,保证换版期间发票供应不脱节。核对新版发票模版,监制新版发票的印制,盘点旧版库存发票,做好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库存旧版发票缴销、销毁的各项工作。

(四)按期发布数据质量通报。

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今确立了我市基础数据和征管风险监控状况发布月制度,截止到11月底,共发布九期数据质量通报,使用185条规则对全市的数据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共计修改数据八万余条,还清了历史的数据质量欠账。为今后的数据管税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省局的肯定。我市的基础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征管风险显著降低,在省局前三个季度的征管数据质量通报中,我市征管质量均排列在前五名之内。

(五)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提升综合治税水平。

积极贯彻《江苏省地方税收保障办法》,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目前,我市综合治税成员单位为28家,向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平台提供80余类涉税信息。全年共计采集各类涉税信息81万条,其中建设局、水利局工程信息1万条,国土局地籍信息、土地转让信息近2万条。经地税部门分析利用,实现新增登记1600多户,新增地方各税35000万元。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

坚持四个原则。

1、要坚持依法办事原则。

推行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制,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要坚持做到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保持不变。“三资”代理服务机构不准利用职权平调村集体资金,不准借支和挪用村集体资金,不准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报销与村里无关的开支费用。

2、要坚持服务群众原则。

实行“三资”代理服务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资”代理服务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贯穿于代理服务工作的始终。

3、要坚持民主理财原则。

要严格执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五个规程,每项支出都要实行联签会审,大额支出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情要缓办活不办,决不能强迫或命令。

4、要坚持强化监督原则。

“三资”管理指导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代理服务机构的指导,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

代理服务机构在自觉接受监督的同时要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进行严格审核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不予办理,并及时向村民理财小组反馈情况。

处理好三个关系:

1、要处理好积极与稳妥的关系。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开展这项工作,态度一定要积极,但具体方法、步骤则要稳妥,环节不宜过多、程序不能过于繁琐。特别是在“三资”清理工作中既要注重解决问题,又要强调稳妥,不翻历史旧账,把工作重点放在今后的规范管理上。对历史上存在的违法违纪要进行纠正,但宜粗不宜细,防止引发大规模上访。

2、要处理好规范与高效的关系。

要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规范运行。同时要注重效率,本着便民的原则,从方便群众办事、有利于群众监督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设定办事环节,对村集体合理的财务支出及出纳业务要及时办理,不能出现办事拖拉,效率地下的现象和问题。

3、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各“三资”代理服务机构要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代理服务工作,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放在为村集体、为群众服务上,建立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把握好三个环节。

实行“三资”代理服务要抓好宣传发动、清查“三资”、公开清查结果、移交实施、总结完善和检查验收等阶段进行,尤其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1、清查“三资”。

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通过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草原、林地、荒山、泡沼、苇地等自然资源进行逐项核实,对村集体的房屋、农机等固定资产进行估价,对债权债务进行逐步核实,详细填写“三资”情况调查表,包括其数量、规格、价值、存放,使用状况和效益状况等,彻底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在清理集体“三资”的同时,也要把属于国有的资源一并清理,并登记上账。对权属不清的要及时申请确权。

2、公开清查结果。

调查登记情况要全面予以公示,对群众反映的漏登、登记不实情况,要再次认定,重新公示。公示结束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无异议后,报乡代理服务中心审批、备案建立台账。

3、移交实施。

清理“三资”工作结束后,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分期分批组织好正式的账务移交工作。移交工作要在县领导小组安排的专门人员监督下进行。移交工作要本着先易后难,成熟一个移交一个的原则进行。对难题多、情况复杂的村,采取先建新帐,把旧账清好后,再移交的方法办理。

(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实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县里成立了三资管理工作领导组,各乡镇也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二是成立代理服务中心。各乡镇都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接受所辖村委会为管理的资金、资产、资源,具体负责对村集体“三资”使用、运作、开发等等情况的审核、监督。三是配齐人员。各乡镇要抽调素质、业务能力强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四是落实办公场所和设备。乡镇服务中心要有办公地点,并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专用档案柜要做到一村一柜。五是抓好培训。要做好代理会计培训工作,提高乡村两级财会人员素质,保证代理工作质量。各乡镇要尽快将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

(二)宣传发动阶段。

各乡镇要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要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宣传农村集体在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针对基层干部一怕失权,二怕失利,三怕花钱不自由的思想,重点抓好“五个统一”、“四个不变”、“三个不准”的宣传教育。“五个统一”是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立以后,要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实行分村核算,按月反馈。“四个不变”是指要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不变,村级三资的管理主体仍然是各行政村,只要运作合理、审批程序规范、代理服务中心必须及时办理。“三个不准”是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受法律保护,不准平调、挪用,不准私分、截留,不准破坏、侵占,违者一律追究责任。

(三)清帐理财阶段。

县“三资”管理领导组组织有关人员配合各村进行摸底核查,首先对北徐屯、东小村两个试点乡镇进行全面摸底核查。对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审计,在清理过程中要做到严肃认真,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果园、沙坑等自然资源进行丈量核实;对村集体的房屋、机井、农资等固定财产进行盘点,价值不清的重新进行估价;对债权、债务进行逐笔核实。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区别情况妥善处理,能够在移交前处理好的,要抓紧处理好。对个别一时难以解决,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可以先将账册封存移交给“中心”,确保账册的完整和安全。待“中心”正常运转后,再集中时间抽调力量,查清情况,逐个进行处理,决不能因在清理中发现一些问题而影响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的推行。在清账理财阶段,要重点做好对资产、资源的清理登记。已经建立村资产、资源台账的,要根据村发展情况,核实资产、资源有无报废、变更和新增加的;还没有建立村集体资产、资源台阶或台账不全面的,要按照上述清理工作地步骤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

(四)公示审议阶段。

对核查“三资”相关情况,要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三天。同时要做好拍照存档工作。公示结束后,及时如开有村民代表等参加的会议,对公示“三资”情况进行审议。

(五)移交管理阶段。

清账理财工作结束后,乡镇代理服务中心要按照与各村签订的协议,制定出具体的时间表,分期分批组织好“三资”移交工作。移交工作要在县领导组的监督下进行。移交工作要本着先易后难,成熟一个移交一个的原则进行。对于特别复杂的村,也可以采取先建新账,把旧账理清后再移交的办法,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的监督管理是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利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廉政阳光工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我镇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全面清理整顿、建立健全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加强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成立机构,配备人员,确保业务有序运转。村级“三资”全面实行委托代理制,做到“五有”,有机构、有制度、有流程、有台账、有委托书。在坚持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与各村签订委托代理书,加强对村级财务开支、资产开发等动态监管;统一公开处置,群众参与。

2、制定职责和各项制度,确保村级账务、资金“委托代管”有章可循、规范运转。一是制定明确了会计、出纳员、审核以及中心主任的各自职责;二是制定了财经管理制度,重点完善了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制度、支出审批制度、村级票证管理制度、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资金代管流程,严格审核票据,控制非正规票据和不合理支出入账。3、进行村级财务集中清理。通过财务清理,编制出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平衡表。在清理结束后,我们立即组织核算会计及时对15个村的会计基础数据(现金、存款余额、内部往来余额、债权债务余额、财产物资余额等)进行了软件录入,太阳软件具有网络运行、财会管理、附件上传、信息查询、业务提醒、实时公开等六大功能,对农村“三资”实行信息化管理。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终端对各村账目、资产、资源实时监督,作为代管做账基础数据。

以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为基础,履行“三资”监管职责,民主监督小组则发挥沟通与反馈功能,对农村“三资”实施监督。

1、规范资产资源处置。严格执行资产、资源监管流程,对农村建设工程项目作了详细的规定,要事前报重大项目,待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严格执行规定,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处置。

2、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作经济合同的规范模本,制定统一的合同签订审核流程。建立经济合同电子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凡新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必须报乡镇经济管理中心按照规范流程审核后,经批准同意,加盖资产资源合同专用章,方能生效。

一是推行“委托代管”实现了村级财务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后,村报账员每月只需将当月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移交核算中心,就可以准确、快速、安全的自行记账、自动汇总、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

二是推行“委托代管”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农村财务核算中心每月都要对各村当月的财务活动结账,消除了过去经常出现的一任干部一本账、下台干部不交账的现象,保证了农村财务的连续性、完整性。

三是推行“委托代管”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实行集中核算、微机管理,对农村财务管理而言是一种有效监督。过去一个村的收支情况,开支是否合理,镇上不清楚、群众不明白,弱化了镇对各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弱化了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现在财务服务中心每月都要向镇相关领导提供会计报表及收支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情况,财务服务中心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检查村级开支,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度和村级资金使用效益。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以三个一流为目标,树立风险意识,创新税源管理模式,深化征管改革,建立健全零散税源社会管理机制,强化数据应用,构建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数据模型,夯实征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确保在省局三个一流考核中争先进位。现总结如下:

今年,我们积极探索建立起流程式税源管理新模式。2月份在三分局和xx县局开始试点,4月份在全市全面推行。在全市构建起了以税源信息采集为基础,以纳税评估为核心,以核实处理和税务稽查为重点,推进数据增值利用,实现以工作流为驱动的贯通各层级、各部门的税源控管运行机制,形成了税源管理“精细的分工、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制约”的新模式。

(一)构建三级互动的税源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随着税源结构的变化和税源规模的提高,单纯依靠税收管理员单兵作战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税收征管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税源风险防范管理,从市局、分局、管理员三个层面构建完整的税源风险管理体系,将税源管理分为日常税源控管和动态税源监控“两大板块”。市局加强分析预警、纳税评估、核查处理等措施的重点监控;基层分局加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日常监控、数据管理等措施的日常管理;税收管理员则按征管流程设置日常管理岗、纳税评估岗、核查执行岗和综合岗,并将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管责任分配给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员承担,逐步建立了按照风险级别和征管流程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源管理模式,形成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三级税源管理体系。

(二)实施流水作业、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流程。

按照优化纳税服务、税收专业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等不同特点和要求设置税源管理工作岗位。打破原有税源管理中“责任田”,实施“流水”作业。市局税源监管部门进行税收分析,制定行业税收预警指标体系,定期对重点行业进行预警分析,指导基层征管单位对重点税源户进行单户分析和纳税评估,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监控,使税源管理做到了有的放矢,通过税收分析对税源进行监控。县(区)分局按照税源管理流程设立户籍管理、税源采集、纳税评估、日常稽核等相关部门,将原有的税收管理员“责任田”按照税源管理流程进行分解,实施“流程”化管理,对税源管理每一环节实施团队化、专业化管理,做到“管事不管户、管户不下户”。明确管理员工作重点和风险防控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

(三)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工作流程无缝衔接。

原有的税收管理员负责包办纳税人从办理税务登记直至注销登记的所有环节,造成窗口前台与管理后台缺乏有机衔接,以及弹性执法、人情执法,给纳税人带来不便,也加大了执法风险。我们按照“依事项设流程、依流程设岗位、依岗位定职责、依岗责建机构”的税源管理思路,对综合业务、税源管理、信息采集、纳税评估、稽核执行等五个类型进行职能整合,设置了日常管理科、纳税评估科、核查执行科、综合科,日常管理科负责信息的采集、漏征漏管户的清理以及催报催缴、有关的文书送达等事务性工作;纳税评估科负责纳税评估工作,按行业或区域进行纳税评估;核查执行科负责涉税事项审批后的核查工作、注销检查、日常检查工作;综合科负责税收分析、纳税鉴定、定额核定、任务分派等具体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推进落实到位,该局制定了推进落实制度,按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配备岗位,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行能级管理,这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四)加强涉税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

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是税源管理的基础。我们利用地方税收保障平台采集国税、工商、房管等第三方信息,通过专门成立的数据分析加工部门对信息进行交叉比对,把握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此来缩短实际税源与潜在税源之间的差距,找出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严密监控各类税源信息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分析预警、综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对企业涉税信息的监控力度,实现了税源管理信息由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综合利用信息、信息监控全方位的转变。同时,市局机关所有业务部门所需数据均由数据中心扎口提供,各部门不再向基层要数据,为基层减负、为纳税人减负。今年以来,我们共更新机构和人员代码500多个,清除作废数据2万多条,补充采集数据1万多项,调整数据20xx余项,完成岗位配置近300个,配置功能角色1万余项次,组合应用工作流240多条,提出各类问题100多个,目前,地方税收的纳税(费)人基础信息、地方征管业务操作流程以及纳税人网报业务需求全部纳入了新税源管理模式下的省级大集中系统平台管理,这标志着我市新型税源管理模式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设定流程节点时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为解决大集中系统内、外节点衔接能否高效执行问题,提高工作效能,市局于8月9日至11日,按照省局关于配置流程节点时限的工作要求,充分结合我市转变税收征管方式的初步实践,本着“紧张有序,高效服务”的原则,在认真研究,全面衡量的基础上,确定了各流程的总体办结时限,并于8月12日至13日完成了对整个税收征管流程1000多个节点的时限配置,增强了税收业务内部流转的紧迫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构建政府牵头、地税主导、乡街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协税护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均设有协税护税办公室,统筹所辖村、组、居委会协税护税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有人负责协税护税工作的局面,有力地调动各级力量参与到协税护税工作中,使零散税源的征管力量成倍增长。

2、明确岗责,形成动力。制定下发了《xx市个体及零散税源社会化征收工作管理办法》。办法要求:(1)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定期分析税源信息,确定协税护税工作目标,与协税护税办公室协调沟通,督促协税护税办公室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每季度(半年)组织一次零散税源清查。(2)实行目标考核。各级税务机关要分析个体及零散税收税源状况,每年确定对社会化征管工作信息采集、征管质量、组织收入考核目标,提请有关部门按照考核目标对各协税护税办公室进行考核,保障目标实现.

3、细化任务,形成压力。在社会化管理的协税护税模式中,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坚力量,主要负责包括税源监控,个人出租房屋的委托代征,零散税源征收,漏征漏管户清理,负责本区域内纳税人准期申报率、入库率、登记率,专业市场管理,协助地税机关办理其它涉税事项等各项工作。我们对具体操作办法、工作时限、工作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协税护税办公室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使他们明确知道做什么、何时作、如何做、做到何种标准。

(二)创优管理,构建税源管理、信息交换、委托代征的社会化管理网络。

强化管理,实现零散税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实现协税护税工作可持续发展。

1、构建税源管理网。税源是税收工作的基石,是协税护税的基础工作。税源管理网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好社会力量开展税源清查,实现零散税源征收的透明公开,及时掌握零散税源的变动情况,以便合理调配征管力量。第三税务分局组织乡镇办事处对新浦地区沿街沿面的固定工商业户、土地信息、房产信息实行拉网式税源排查,并将清查结果与征管系统内信息进行比对,共清理漏征漏管户1800余户,清理出土地、房产等财产税税源2200余万元。

2、构建信息交换网。由于国地税及工商等各部门掌握信息的不对等或缺失,不利于信息管税。我们要求各县、分局与国税部门建立定期信息交换制度,每月10日前进行共管户信息交换,每季度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比对。

3、构建委托代征网络。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款征收一直是零散税源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不同地段不同经营类型的房屋出租价格不同,造成此类税源信息准确性的难以把握,征收难度较大,征收成本较高。这一问题,委托代征网络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各乡镇办事处以及街道居委会熟悉掌握本辖区的个人出租房屋情况,对租金标准也比较了解,并且能够不受工作时间限制开展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地税部门的征管压力。今年,各通过委托代征网络征收的个人出租房屋税款就达2500余万元。

(一)加强涉税数据比对、提高利用水平。

转变传统的税源管理理念,将省级大集中系统中的海量信息数据与纳税人账簿报表中的反映出的会计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深度加工分析,与税收要素进行深入对照比较,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整合征管、计财、税政、稽查等各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能,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加工部门,负责各项数据的加工分析。同时,制定下发了《xx市地方税务局数据大集中系统数据标准》,明确了涉税数据采集和分析利用的具体标准,规范涉税数据采集程序,提升了我市涉税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今年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筛选出个人所得税申报异常的108户企业,下发到各单位进行纳税评估,评估税款200余万元。

(二)构建评估模型、提高评估质效。

一是突出评估“重点”。根据“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思路,将重点税源企业全部纳入评估范围,建立建全了重点税源纳税评估基础档案,分行业、分区域进行纳税评估。二是注重提高评估质效,加大对重点评估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主动了解来自工商、国税、海关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征管系统数据信息,加强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资料共享,丰富评估信息资源,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性,第五税务分局及时获取证券交易所的公告信息,对辖区内某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收益实施评估,把税法要素与企业生产经营联动起来进行分析,逐步核实股权转让的计税成本,最终确定该公司补缴税款20xx余万元。三是注重特点规律的总结,分析专项纳税评估对象的经营特点和纳税规律,研究行业的纳税评估模式和方法,努力实现“评估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今年,我们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制定出房地产、餐饮、物流三个重点行业的评估模型,对全市纳税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

(一)深化国地税个体联合管理,逐步实行委托代征。

为保持共管户在双方征管信息系统中数量、信息、状态一致,我们从问题存在的根源着手,在xx县国、地税局率先开展个体共管户委托国税代征工作。5月份,xx县国地税局通过协商达成了委托代征事宜,并从6月开始稳步推进,到9月份已成功实行了共管户委托国税代征。实现了共管户国、地税无缝隙管理,最终达到省局“在数量、信息、状态”三个方面的一致,形成了地税、国税、纳税人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总结xx县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全市逐步推行委托国税代征共管户个体税收。

(二)推行ca认证,提高网上办税应用水平。

为贯彻落实省局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我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网上办税应用水平,我们准备在全市网上申报户中推广ca认证,目前我们已和认证中心签定了2户的推广协议,其中已经使用19400户,ca认证的推广有效解决电子申报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传输问题。

(三)做好税控收款机推广、发票换版工作。

1、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工作。是对全市餐饮、娱乐、服务行业的纳税人进行梳理统计,做到心中有数,全市拟推广餐饮行业为3100户,娱乐业500户,服务行业为1400户。共计5000余户;截止目前,我市共计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35台。

2、做好发票发票换版工作。根据总局、省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统筹做好发票换版工作,理测算各种新版发票的用量,备足发票库存,保证换版期间发票供应不脱节。核对新版发票模版,监制新版发票的印制,盘点旧版库存发票,做好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库存旧版发票缴销、销毁的各项工作。

(四)按期发布数据质量通报。

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今确立了我市基础数据和征管风险监控状况发布月制度,截止到11月底,共发布九期数据质量通报,使用185条规则对全市的数据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共计修改数据八万余条,还清了历史的数据质量欠账。为今后的数据管税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省局的肯定。我市的基础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征管风险显著降低,在省局前三个季度的征管数据质量通报中,我市征管质量均排列在前五名之内。

(五)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提升综合治税水平。

积极贯彻《江苏省地方税收保障办法》,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目前,我市综合治税成员单位为28家,向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平台提供80余类涉税信息。全年共计采集各类涉税信息81万条,其中建设局、水利局工程信息1万条,国土局地籍信息、土地转让信息近2万条。经地税部门分析利用,实现新增登记1600多户,新增地方各税35000万元。

农村三资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三资管理。

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焦点,也是农经工作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是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自2019年实行“村财乡管”,20xx年推行委托代理以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集体财产委托代理管理模式,在保持村集体财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和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由街道农经办对村级资金和账务实行双代管,村级所有会计事项由街道进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产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

(一)全面实行农村集体财产“委托代理”。从20xx年7月开始,在坚持集体财产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统一票据管理程序、统一报账程序、统一操作程序和统一财务处理程序的要求,对全街道13个社区,101个居民小组的村级财产核算等业务由街道(社区)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行委托代理,各社区、居民小组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本社区、居民小组财产、单据等财务管理工作。

规章制度。

*街道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原则,先后制定了《*街道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街道集体财务管理流程图》,《*街道“三资”委托代理管理制度》,以上制度和管理方法从民主理财、收支管理、用款审批、财务公开、票据管理等一系列方面作了祥细明确的规定结合农村实际,街道农经办统一制作了村级公务招待费用报销单封面,村组务工报销单、村(组)集体用款申请审批表,自办伙食购物清单等进行票据规范。

(三)严格制定日常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支出管理,实行报账制统一管理,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监督”的原则逐级审批后方可报销。针对实际,我们在村级财产管理中实行“双签制”“联合审批制”“四级审核办法”的管理新举措。“双签制”,就是在居民小组支出中除需具备一般要素外,还必须实行书记、主任两支笔会签。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一言堂”现象。“联合审批制”,就是根椐资金使用大小,按权限实行村级负责人,街道领导分级联合审批的制度。“四级审核办法”就是书记、主任双签,监委会审核把关,街道纪工委监督,代理中心审核。通过这些新举措的贯彻落实,较好的提高了我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基本形成“村财、民理、街道监管和组财、民理、社区监管”的管理体制。

(四)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作用。为认真执行财务监督,每个社区及有收入的村小组选任3-5名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的程序为: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特别是村内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植树造林、村庄建设与整治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需要兴办的其它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项目,要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财务事项进行过程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仔细监督财务事项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财务事项完成后,认真进行检查,查阅财务会计凭证、账目、报表、财务公开等财务会计基础资料,听取群众的意见,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一般事项民主理财小组应根椐经济业务量多少按月或季开展理财活动。重要事项应随时发生,随时理财。审核结束后,民主理财小组长要将活动内容记录在《民主理财记录薄》上。此外,结合村干部换届,组织对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以及要求审计的其它事项。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少数村干部对村财街道管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村财街道管是削弱了村级权力,有一定的抵解情绪,工作不配合,还有的村认为已经村财街道管了,与他们没有多少责任了,对村级财务抓的力度轻了,特别是对居民小组的财务一是认为没有什么收入,有点荒山、荒坡、荒地也比较偏僻,不会变成什么资源,就放松了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也认为不是自已造成的。

(二)村组干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村组报账员多身兼数职,均是半路出家,财务知识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票据的合规、合法性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有的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经济的办法。

(三)报销单据制作不够规范。少数村组报账员财经纪律意识谈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松懈,财务报销制度不够规范,单据审核把关不严,经办人,证明人手续不全。

(四)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经干部指定,个别村甚至没有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存在的意义。少数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水平有限,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少数村不按期开展理财活动,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其监督过程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

(五)集体水面、果园、山林等进行发包民主程序不到位。少数村组在处理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时,一事一议程序落实不够到位,没有严格遵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处理,损害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容易引发一些矛盾热点现象发生。

(六)村级财务公开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虽然省、市、县、街道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少数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打折扣。有的村组不按时及时公开,有的村组只是重公开,不重效果,内容形式空泛,没有让群众真正了解到财务公开的实质内容。

(七)街道代理中心自身存在的困难。一是工作经费无保障,《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条例有要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部保障,但没有得到落实,所以运转所需的打印费、设备维护费、下乡车旅费等难于得到保障,工作真是举步维艰;二是工作量大,但人员少制约会计委托代理工作,13个社区,101个居民小组的账目由街道代理中心进行代理服务,由于代理中心是挂靠农经站而成立,并没有成立单独的运行机构,农经办还要承担土地流转及纠份调解、数字乡村等一系列工作,如此大的的工作量,导致会计工作衔接不上,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对村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一)抓好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以会代训和下村指导为主要手段,加强对村组干部廉洁自律、报账员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村财乡管的重大意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好财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抓好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各村组一定要履行好工作职责,规范财务公开制度,按时采取张贴等形式在三务公开栏上进行张榜公开,及时对村民提出的质询进行解释,从源头上杜绝因财务公开不清引发的的各类矛盾纠纷。此外,应加强民主理财小组建设,让其发挥作用。

(三)抓好“三资”清理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在村干部离任审计中,要对本届任职时所经办的财务进行认真清理,按照“三清三查”的要求做好村干部离任财务审计工作。即:清理各项往来,审查债权债务是否明确;清理发包款、租凭款、拍卖款等,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历年遗留的财务问题,审查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在此基础上,对村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进行登记造册,由村委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签字盖章后,移交村委会档案管理。

(四)抓好收支管理。一是严格票据管理,定期将已使和末使用的票据进行清查,对开出的票据做到票款同行,及时入账用票据管收入。二是严格奖惩制度,对已实现的收入拒不缴入专户的,要及时查明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并严肃处理。三是加强支出管理,支出单据必须是税务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报销单、证明单、收条等,不得以白条或不规范的凭证入账,严禁无票据付款。对每张支出单据,都应对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单据坚决予以退回,做到“五不核销”,即:原始凭证要素不全不核销,不是正规发票不核销,单据没有经办人签名和注明用途的不核销,单据末经相关人员审核的不核销,违返有关财务制度的不核销。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少数村组报账员素质偏低的实际,一方面应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在报账时及时对单据及流程方面的错误进行认真细致的指正,并告诉其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应当鼓励报账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有条件的鼓励其进行继续再教育提高学历。此外,应适时的组织相关的培训,及时为报账员充电,适当考虑增加报账员的补贴,让其工作无后顾之忧,更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六)加强协调配合,争取各方支持。建议“三资”委托代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财政部门应提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落到实处。横向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纵向积极与上级汇报,争取在人员上给予一定帮助,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树立部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良好形象,强化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着力把问题转变为思路,把思路转化为典型,把典型上升为模式,把模式普及成常式。

(七)继续落实村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及征求民意制度。各村组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和公益事业项目的规划建设,涉及人民的其它事项,必须坚持集体决策和征求民意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事先征求、吸收合理意见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的贯彻执行力度。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既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对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xx]4号),明确要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求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服务。20xx年,《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xx]4号)明确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和民政部门要按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坚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履行民主程序,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确保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2019年,农业部监察部印发了修订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近几年,农业部还会同中纪委组织了几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检查和调研。

全市18个县(市、区),294个乡镇,3501个村,49113个村民小组,172万户农户,710万农业人口。据了解,xx县已由县纪委组织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

1、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根据调查,全市18个县中实行“村账乡代理”的村有3310个,占总村数的94.5%,其中签订了代理。

合同。

的村有1414个,占实行“村账乡代理”村数的43.7%。由农业部门代理的有10个县,其余由财政部门代理。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使用农村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票据的村有2486个,占总村数的71%。会计档案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有3291个,占总村数的94%,能够按规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的理财小组有2253个,占民主理财小组总数的68.46%。实行财务公开的村有3419个,其中每季度公开一次的村有2310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67.6%;每半年公开一次村有383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11.2%;每年公开一次的村有726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21.2%。2019年底,全市村集体总资产16.95亿元,其中货币资产3.75亿元,固定资产7.96亿元;负债6.86亿元,其中当年新增负债1585万元。2019年,对3127个村开展了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收入总额211980万元,支出总额186154万元。查出违纪案件数101件,查出违纪金额229.82万元,其中已处理案件数70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1人。

2、农村资源管理情况。据调查,全市有262个乡的2908个村建立农村公共资源管理台账,占总村数的83%。xx县、石城等县还在乡镇设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据统计,全市农村集体农用地总面积434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3万亩,林地3514.87万亩,养殖水面39.57万亩。

3、农村土地承包方面。截止2019年底,我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面积为4505126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1593286户。全市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总数1541857本,签订承包合同总数1584056份。土地流转总面积48.88万亩,其中转包17.57万亩,出租26.32万亩。有9个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37名。全市农业部门2019年受理土地承包纠纷753件,691件调处完毕,其中乡、村调解646件,仲裁委调解39件,裁决6件。

1、逐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2019年,我市开始推行村级财务“村有乡管”,全面实行会计代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代理面逐步扩大。20xx年,针对全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管机构权责不清、代理程序混乱、代理内容不全和截留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结合中央、省的要求,由市纪检、农业、财政、民政等四部门共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一是明确了代理服务工作要遵循合法自愿原则,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松、收益权不变原则,单村设账、不得取消村集体结算账户、资金支取“双印鉴”的独立性原则和收支两条线原则。二是从岗位责任制度、操作流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对开支原始票据取得、收款收据使用和账、证、表的形成等进行了规范。四是对代理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提出了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必须接受会计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知识培训等要求。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规范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2、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结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各地在乡镇成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建立了产权登记、经营管理、公开处置等制度。xx市为解决村集体资产、资源存在的产权不清晰、长期闲置浪费、流失严重、被挪用占用等问题,建立了“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由乡镇农经办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规范了“三资”管理。为摸清家底,xx县20xx年还在全县开展了清产核资,通过全面做账和查阅账目资料、实地测量、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对131个村集体所有的“三资”情况逐一核实,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彻底摸清底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县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民主理财、民主决策、财务公开等方面规范了“三资”管理。xx县在县纪委组织下,建立了农村“三资”网络监管平台。

3、组织了规范化试点。2019年,我市xx县丰州乡农经站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我市以此为契机,组织崇义、宁都等县选择了6个乡镇作为市级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20xx年,又组织各地开展村集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

4、开展了村集体财务审计。结合村委会换届工作,组织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兴国、宁都、瑞金、寻乌等县还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两到三年一轮审制度,每年抽审部分村集体财务,促进了财务制度的落实。

一是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我市的“村账乡代理”起步时基本由农业部门代理。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原由村民缴纳的村提留取消,村集体减少的收入由财政转移支付弥补,财政部门也由此要求由他们代理村集体的账务。但财政部门代理村集体账务只是管理转移支付这部份资金,村集体的其它资金、资产、资源则没有去监管,而农业部门在财政部门代理账务后,对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根本插不上手,摸不清情况,无法履行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能,最终谁都管不好。

二是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有的村收款不开具统一票据,长期不入账;有的村资产不纳入账内核算;有的村资源登记台账管理不规范,有的还没有建立。这些都导致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

三是民主监督不到位。有的村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有的村虽然设立了,但没有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甚至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章都在村干部手中。而农业部门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再加上基层农经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又缺少监督手段,也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议一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恢复农业部门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的主体地位,落实国务院将农经职能纳入政府行政职能的要求,以保障有人监管农村集体“三资”;二是要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要由政府牵头,安排人员、经费,用一年时间,精心组织一次村集体“三资”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为管好“三资”打好基础;三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落实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四是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建立网络监管平台,实时监管“三资”变动情况。

三资管理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关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的工作方案》农业农村局竹农发196号文件精神要求:20xx年7月7日上午,镇召开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推进会,农经分管领导,三资中心主任主持会议,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及财务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就我镇如何顺利推进系统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首先镇三资中心主任带领的`问题领导小组在各村、社区召开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系统治理自查工作推进会。

再次镇三资中心带领的问题小组对各村社区自我查找问题:对村、组集体耕地、四荒地、林地、水面、房屋建筑物等资源、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情况大清理。清理集体资源、资产承包、租赁、及合同签订内容是否合规,合同约定的承包、租赁、出让费,集体是否收归入账;对村、组在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经营不合规,“暗箱处置”造成资产资源流失等问题进行清理;对侵占集体资金,占用集体资金违规经营谋取私利的问题进行清理。

最后镇三资中心主任带领在领导小组到各村社就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系统治理进行走访群众,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建议。

通过走访、检查评估系统治理后的“三资”管理情况后,今后工作中要定期对资产、资源进行清理核实,并采取微信、电话等更多的公示方式进行公示使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其中。

农村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键之年,是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一年,xx村紧紧围绕总体工作思路,深化思想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目标,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严格按照年初的各项工作目标和要求积极进取、狠抓落实、凝聚人心,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上半年,xx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同时,带动优化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水平和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从政行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让百姓信得过的村干部。

村务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面对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做到多开会,早处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苗头,抓重点,抓落实,坚持原则立场。20xx年中,所做民生工作主要有:

1、土地复垦。位于xx村北高头土地今年进行复垦,面积80余亩;

3、全面落实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不断提高农保覆盖率;

4、做好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工作;

5、增添路灯36盏;

6、增添垃圾筒10个,新建垃圾房4座;

7、硬化李楼自然村道路20xx余平方米。

计划生育和人口工作一直是我村常抓不懈的基本工作,我村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今年我村深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计生氛围,整体效果虽然比上年度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理想指标,在接下来的计生工作中定会总结方法加大力度,以更好的完成任务。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村支两委高度重视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工作。

加强普法教育,按照六五普法教育规划和计划,利用宣传栏、横幅等宣传工具宣传普法知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各类矛盾的排查。做好民事调解工作,使村民的内部矛盾和纠纷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及时处理。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