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家的杏熟了教案(模板19篇)

时间:2023-11-11 10:20:43 作者:书香墨

使用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备课准备。掌握一个合适的教案模板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一些经典案例,大家可以借鉴。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麦子熟了”,这是我儿时听到最喜悦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愿意听到最盼望听到的一句话,它意味着一种收获,意味着一种满足,意味着一种回报,意味着一种愿望的实现。

从我记事起,村里就一向种着麦子。听父亲说,从爷爷的爷爷开始就种小麦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麦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我也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过麦子。此刻麦子虽然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在过去则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和期望!

儿时的许多高兴事或不高兴事几乎都和麦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拿挖蒜蒜菜和割麦地菜来说吧,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播种完麦种后,不几天绿油油的麦苗就会长出来,伴随麦苗儿一齐出来的还有蒜蒜菜和麦地菜。

蒜蒜菜是我们村民的叫法,其真名叫薤白(xiebai),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小蒜、野蒜,它的样貌像韭菜,叶子窄窄的长长的,茎秆儿露在土层上方的部分是绿绿的,埋在土里面的下半部分则是白白的,根部有一个类似蒜瓣的圆圆的白白的嫩嫩的.小器官,吃会有一种辣辣的甜甜的味道,如果和鸡蛋炒在一齐会,吃起来会别有一番风味!

麦地菜是一种野菜,我们村的人们都这样叫,它的真名是什么至今我都不知道。这种野菜能够直接炒着吃也能够煮到稀饭锅里当菜吃。在那个没有蔬菜能够吃的年代,麦地菜但是我们村民的绿色蔬菜!

挖蒜蒜菜和割麦地菜的最好季节是每年的春天。每到这个季节的星期天,我总是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儿一齐拿上镰刀提上篮子早早出发,一上午下来都会有十分满意的收获!不用说中午饭必须会尽兴了。:

等麦子长高后还能够捉麦织鸟。麦织鸟体色土黄色,头上有一个尖尖的角,叫声很悦耳动听,正因它这种喜爱把自己的爱巢筑在小麦地里,因此我们就叫它麦织鸟。它一般是四月产卵,麦熟时节小鸟正好出窝。茫茫的麦地里一般人要找到麦织鸟的窝很不容易的,我们这些玩伴很有经验,只要偷偷藏在麦地不动,用不了多长时刻,有鸟窝的地方麦织鸟就会经常飞出飞入的。

等麦织鸟卵孵出小鸟后我们就把它捉回家关进笼子里,每一天喂以小米或蚂蚱,等鸟儿长大后就会唱出百灵鸟般的歌声:

橘子熟了小班教案

1、能在较窄的路上行走,行走时能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在游戏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1.4个果篮,橘子若干。

2.人手一根长约70cm的棒子。

3.轻松欢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1、准备活动:

幼儿手拿棒子,骑竹马进场。随音乐跟教师骑竹马做做运动。

2、幼儿自由玩棒子,尝试一物多玩。

棒子可好玩了,除了可以骑竹马,还能怎么玩呢?来.源快思教.案网请小朋友动脑筋区玩一玩,然后一会来告诉老师哦。

3、游戏摘橘子。

※教师请幼儿简单介绍后小结,让幼儿观察教师搭建的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排,教师交代玩法。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熟了,让我们一起骑着竹马去果园里摘橘子。去果园还要经过一条小路,到了小路那,我们要放下竹马,走在小路上,千万不能走到小路外面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走到果园后,每人摘一个果子再走回来。

※幼儿玩摘橘子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游戏进行2-3遍。当橘子摘完后,结束游戏。

※教师小结游戏。

4.幼儿跟着教师抬着橘子自然地回到教室。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游戏活动中,玩的特别快乐。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等收割机的储藏满了,开辆车接了麦子直接卖给了收购者。

这样快速的收获,让我们忘记了以前拿着镰刀在炙烤的阳光下挥舞半天也割不到地中心。数年以后我站在麦田边给孩子讲,当年我拿着镰刀在地里干了一个上午,当年为麦忙要耗上一个月的时间,当年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坐在地头吃着五分钱一根的冰棒,孩子会不会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很遥远。

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走进了快速的时代,人是有空了,但是却没空做梦。我们一直追求幸福,却越觉得迷茫。

麦子熟了,我不知道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已经成熟了呢?是否拥有了一个成熟的心态,给孩子适当的锻练,让孩子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不要进入一个人生的误区。否则这样不仅是贻误了孩子的终生,更会让社会停滞!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主题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感受农活的乐趣,体验麦收的快乐。

3、知道珍惜粮食。并能用小麦制作加工各种产品。

活动一:你认识我吗。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录像一盘: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你认识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一说。

b、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4、带领幼儿到麦田里去拾麦穗,体验农民的辛苦劳动。

5、幼儿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二:我来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

活动准备:麦子、平衡木、圆拱桥、小桶、瓢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木、钻桥洞;。

3、天快下雨了,(雷声)我们快来帮农民伯伯把麦子运回来吧!

4、幼儿自由结伴分组游戏。

5、把麦子送到磨坊。

活动三:麦秸制品。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对各种麦秸制品的兴趣。

3、引导幼儿在认识麦秸的基础上,学习用剪、贴、粘等方法制作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

1、麦秸、线、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麦秸制品。水如粘贴的小船、穿的各种彩条、编织的小鱼等。

b、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2、讲解几中麦秸制品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展示作品并讲评。

活动四:我是面点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各种面制品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面粉制做各种食品。

活动准备:。

1、用水、西红柿汁和的各种颜色的面;面点用的大小盘子、电锅。

2、各种面点若干(馒头、花卷、蒸包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面点的由来,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

1、带领幼儿参观农家饭庄,观察各种面点。

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幼儿学习制作面点。

示范:制作馒头、花卷、麻花的过程。

3、幼儿洗手后动手做面点,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喜洋洋)。

4、蒸面点。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面点放在锅里。

5品尝面点。

请幼儿品尝劳动的果实。(背景音乐《厨师乐》)。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麦子熟了,最忙坏的是那些青年男女,他们组成“麦收青年突击队”,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奋战在抢收麦子的第一线,在过去那个没有收割机的年代,他们就是用手中的镰刀把全村上千亩的麦子一块一块割完!

麦子熟了,它没有亏待关心它呵护它帮忙它的人们,它的根儿深深埋入大地化作营养肥沃土壤;它的秸秆粉身碎骨化作纸浆变幻成一张张洁白的纸张,期盼人们在它上方描龙绘凤;它的种子被加工成面粉和麸皮,其中的麸皮能够作为饲料用来喂猪喂羊喂牛,以改善人们的餐座饮食,面粉则成为我们人类能够进行最多加个的食品原料。

用小麦面粉加工成面食的方法很多,能够煎、炸、蒸、煮、炖、烤,也能够揉、搓、捏、擀、压、挤、打,透过这些制作工艺能够把面粉做成面包、馒头、饼干、蛋糕、面条、油条、油饼、麻花、散花、烧饼、煎饼、水饺、煎饺、蒸饺、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面、年糕、意式面食、加州面食、山西面食等食物。

人们常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晋南。我们家就处在晋南腹地,各种面食的制作和吃法琳琅满目。就拿馒头来说,小孩出生后分别有生日馒头、满月馒头、百日馒头、周岁馒头、成人馒头,结婚时有喜庆馒头和嫁妆馒头,老人过寿时有寿桃馒头;每逢节日还有节日馒头,如五月端午有粽子馒头、八月十五有月圆馒头、正月十五有汤圆馒头……就连出殡人时亲戚朋友送来的礼都是一个个大馒头,关联最近的亲戚一家就要送五六十个这样的大馒头(每个馒头2。5斤重)。尤其是过春节时,一般的家庭也要蒸两大缸各式馒头!

家乡的馒头不仅仅花样很多,而且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和科学。一般地方做馒头时要放碱面,这样蒸出来的馒头除了有一股碱面味道外,还有就是太硬,不虚,不香,不白,不亮。家乡做馒头时从不往面里加碱面或发酵粉,而是利用面粉自然发酵的原理。经过发酵、发面、揉面、切面、醒面、蒸面等工序,制作出来的馒头有一股面粉本身的清香味儿,那味儿让你久久不能忘记。

所谓的“发酵”用的不是市场上出售的发酵粉,而是我们家乡每家每户的面罐里都有的一块叫做“酵子”的面团,这是上一次蒸馒头时专门留下的。蒸馒头之前先把这块“酵子”在面盆里弄碎并加适量的水,在必须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发酵,等里面的面冒出气泡即可。发好酵后再把所需蒸的面粉和发好的酵面混在一齐适当的搅动几下进行下一步的发面。发面很关键,时刻不能长也不能短,时刻长了蒸出来的馒头是酸的,不好吃。时刻短了蒸出来的馒头太实,也不好吃,因此时刻务必掌握得恰到好处,有经验的主妇都能掌握好时刻,只有掌握好了时刻,蒸出来的馒头才会味香,色白,蓬松,有弹性,像烤出来的面包,我经常说家乡的馒头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好吃面包!

面发好后就开始揉面,俗话说三分发七分揉,可见揉面的重要性。揉面的目的主要是透过人手力的不断揉搓,使面团更加均匀,使面筋更加有力,使面团结构更加合理匀称,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弹性大口感好。面团在揉搓过程中就能够把它变成长条状,这样就能够根据需要用刀切出所需大小,或二两的或四两的或其它大小的,切好后还要根据需要把每一馒头团进一步揉搓,直到揉出所需形状的馒头样。馒头样做好后,还要把它们摆放到比较暖和的地方,上方用较厚的棉被盖住,这一过程叫做醒面,时刻大约需要20分钟,等馒头样拿在手中有点轻飘感就能够上锅蒸了。最后这一步也同样重要,首先锅内的水不能用热水,正因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粘结,容易使馒头夹生。因此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这样蒸出来的馒头不仅仅光滑明亮,而且松软可口。

杏儿熟了教案

1、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奶奶朴实、善良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学会8个生字,理解依偎、吩咐等6个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给课文分段,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1、自由朗读,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读懂的畅所欲言,教师不必做任何评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每次杏儿熟了发生了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

1、练读,争取做到四个不,读通课文。

2、找伙伴赛读。

3、交流生字学习情况,不会的相互帮助。

1、快速读课文,三次杏熟中作者主要写哪次杏熟?又写了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3、检查反馈,说说段落大意。

4、研读第二段,我和奶奶对待小淘淘偷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想想。

5、学生自由研读。

6、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1)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淳朴善良)。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有福同享、有价值、有意义)。

7、小结:面对这样一位奶奶,你想说什么?

过渡:前后两次杏儿熟了又写些什么?跟这一次杏熟有什么联系?

1、自读,每段写什么?

2、说段落大意。

3、理解段落中的重要句子。(略)。

4、这两段与第二次杏熟有什么联系?

读读课文,积累词句,完成作业。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夏夜里,站在宿舍楼走廊尽头,透过那扇破成锯齿状的玻璃窗,看到天空淡淡的星辉与越过麦田尽头的那条如光的河流般流淌的公路。有夜风掠过大片的麦田,然后飘荡进窗口。我闻到了熟悉的麦香,透过麦香我看到了遥远的童年,童年里金黄炽热的夏季,在白天里,孩童提着茶水与面条,光着脚走在洒满麦秸的小土路上,有点烫,就收紧脚心,步伐愈加快了。不喜欢在家吃饭,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凑热闹,抓一把麦秸垫在屁股下面,坐在地头的一株枝叶茂盛的泡桐树荫里,在这里吃饭比在端坐在家中吃要香的。想到现在城市人喜欢野炊,周末时一家人带着食物到郊外过,那种刻意营造出来的气氛远没有农民在地头吃饭真实。当然,一个是在享受,一个是被迫无奈。

喜欢夜里在麦场里看场,躺在被石磙压的瓷实平整光滑的麦场里,一群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讲讲鬼故事,神话,民间传奇,村里的奇人异事。这样的夜里,或月花满天星点稀疏,或残月一轮星辉灿烂,躺在地上,看着那条灿烂的银河,会有夜行的鸟鸣叫着飞过,星光流落在它的羽毛上,再滴落在我们的眼睛里。孩子最兴奋的是后半夜里下雨了,就会把预备好的盖麦子的雨布拿出来,倚麦垛而搭建成临时避雨处,躺在里面,听雨布外的世界风走过麦垛时沙沙的脚步声,雨点落在雨布上清越的响声,在风雨中,一群只穿一个裤头的孩子你挤我我枕着你的拥作一团,睡的安静无比,好像雨布外的风雨怕吵醒了孩子响声渐渐小了,不过会时不时有泡桐上巨大的雨滴啪嗒啪嗒地砸在雨布上。

麦子熟了,巨大的机械奔走在田地里,把麦子与回忆一起收割掉。我们喝着冰霜的可乐,站在地头指手画脚让师傅放低点割刀,然后坐在桐树下抽根烟,气定神闲。等收割机的储藏满了,开辆车接了麦子直接卖给了收购者。

这样快速的收获,让我们忘记了以前拿着镰刀在炙烤的阳光下挥舞半天也割不到地中心。数年以后我站在麦田边给孩子讲,当年我拿着镰刀在地里干了一个上午,当年为麦忙要耗上一个月的时间,当年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坐在地头吃着五分钱一根的冰棒,孩子会不会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很遥远。

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走进了快速的时代,人是有空了,但是却没空做梦。我们一直追求幸福,却越觉得迷茫。

麦子熟了,我不知道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已经成熟了呢?是否拥有了一个成熟的心态,给孩子适当的锻练,让孩子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不要进入一个人生的误区。否则这样不仅是贻误了孩子的终生,更会让社会停滞!

杏儿熟了教案

1.帮助学生体会奶奶和“我”让邻居分享劳动成果的欢畅心情。

2.会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

3.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4.以“奶奶笑”线索,了解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1.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

2.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课文录音。

2.投影片、杏儿实物

(修改内容用红色)

环节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积累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预习后检查

三.讲读课文。

四.作业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课文

三、

四、拓展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课文。

三、全文

拓展

描写植物的词或句。

1.师出示实物或投影片,简单介绍杏儿,并板书。

1.出示书后“预习提示”,指名读。

1)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平翘舌音。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生质疑。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1.指名读1―3节,画出描写杏树的词句,想想:作者哪几方面写出了杏树的特别?

2.朗读指导。

3.说话训练:这是一棵( )的杏树,( )。

4.看着自己亲手栽的杏树结满了杏儿,奶奶:(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词语:( )慕 依( ) 不知所( ) 笑容可( )

2.明确这节课的任务

1)奶奶笑了几次?理解每次为什么笑。

2)进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1.整体理解

1)听课文录音,思考:奶奶笑了几次?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

2.学习“第一次笑”重点理解这一句话: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1)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2)奶奶到底笑什么?这句句子怎么理解?(出示学法一)首先读句子,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

3)(出示学法二)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关键词语的语句。

4)(出示学法三)联系找出的有关内容,理解句子意思。

5)理解句子的写法。

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道填空题,你能做吗?出示填空题:我家有棵大杏树,有一回,我数杏儿,奶奶( )地笑了,她为( )而笑。一天,奶奶把杏儿分吃,为孩子们吃得( )而嘴角又挂上了( )。并( )地说服教育我( )。

1的说服教育下,“我”态度有什么变化?读第8节。

1.生自己按要求进行预习。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指定词语。

2.摘录、积累所划的叠词。生边听边思考。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读以上划出的句子。

1.读奶奶“第一次笑”的句子,理解爽朗的意思。

2.指名读第3、4节,思考:第一次奶奶为什么会爽朗地笑?用曲线划出语句。奶奶笑什么?用虚线划出语句。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3―4节。学习“第二次笑”小组学习,交流。说话练习: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嘴角挂上了微笑,心想: 。

1、从文中摘录描写笑的词语。

2、除了课文中这些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让学生扩散、积累词语。

3、把表示不同笑法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请学生说说。生完成练习。全班交流。用课文中的内容说话:杏儿熟了,( )。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根据之一段的意思试着画一幅图。

资料

教学得失

杏儿熟了教案

1、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奶奶朴实、善良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学会8个生字,理解依偎、吩咐等6个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给课文分段,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1、自由朗读,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读懂的'畅所欲言,教师不必做任何评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每次杏儿熟了发生了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

1、练读,争取做到四个不,读通课文。

2、找伙伴赛读。

3、交流生字学习情况,不会的相互帮助。

1、快速读课文,三次杏熟中作者主要写哪次杏熟?又写了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3、检查反馈,说说段落大意。

4、研读第二段,我和奶奶对待小淘淘偷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想想。

5、学生自由研读。

6、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1)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淳朴善良)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有福同享、有价值、有意义)

7、小结:面对这样一位奶奶,你想说什么?

过渡:前后两次杏儿熟了又写些什么?跟这一次杏熟有什么联系?

1、自读,每段写什么?

2、说段落大意。

3、理解段落中的重要句子。(略)

4、这两段与第二次杏熟有什么联系?

读读课文,积累词句,完成作业 。

杏儿熟了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奶奶。

教育。

小伙伴。

送我。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最近几年,每逢麦收的时候,老公都会开车带我到离城市不远的近郊,去拍一组麦田的照片。这时,麦子或捆扎着,或铺散着,田野里到处弥漫着淳朴的麦香。偶尔,有一两个农民在收麦子,顶着日头,默默地劳作。这次,一个农民大姐见我们在麦田里穿梭,丢出一句,干啥哪?我有点难为情地说,照相哪。

今年不知是晚了一些时候,还是其他的原因,感觉麦子不像往年那样金灿灿的,而是寡淡的黄,但却依然不能阻挡我那一刻的`喜悦与欢欣。万顷良田,一望无际,我穿着旅游鞋,在麦田里行走、奔跑、坐下,感觉天高地阔,自在无比。

已经越来越不喜欢多愁善感,也不太愿意记录生活的琐碎,着意关注的是自然界演绎的春夏秋冬。过去愿意对季节挑三拣四,喜欢热烈的夏天,讨厌冬天。一到冬天,内心的格局就变小,畏手畏脚,总是打不开自己。现在发现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妙和意境,得怀着一颗欣赏的心,去感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阴晴冷暖。

所以每一季都要跑出去,用镜头、文字,记录岁月和心情。如今,既喜欢仰望春天的新绿,也喜欢轻拾秋天的落叶。既喜欢沐着夏天的细雨,也喜欢迎接冬天的飞雪。无论是哪个季节,无论遭遇什么,都喜欢做从容、快乐的自己。学会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淡漠、藐视影响心情的一切阴霾,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一颗安静的心,保有一个喜乐的心境。

就像李银河说的,先修到宁静,再修到喜乐。

《杏儿熟了》教案

1、帮助学生体会奶奶和“我”让邻居分享劳动成果的欢畅心情。

2、会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

3、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4、以“奶奶笑”线索,了解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1、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

2、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课文录音。

2、投影片、杏儿实物

(修改内容用红色)

环节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积累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预习后检查

三、讲读课文。

四、作业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课文

三、小结

四、拓展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拓展

描写植物的词或句。

1、师出示实物或投影片,简单介绍杏儿,并板书。

1、出示书后“预习提示”,指名读。

1)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平翘舌音。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生质疑。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1、指名读1―3节,画出描写杏树的词句,想想:作者哪几方面写出了杏树的`特别?

2、朗读指导。

3、说话训练:这是一棵()的杏树,()。

4、看着自己亲手栽的杏树结满了杏儿,奶奶:()。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词语:()慕依()不知所()笑容可()

2、明确这节课的任务

1)奶奶笑了几次?理解每次为什么笑。

2)进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1、整体理解

1)听课文录音,思考:奶奶笑了几次?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

2、学习“第一次笑”重点理解这一句话: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1)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

2)奶奶到底笑什么?这句句子怎么理解?(出示学法一)首先读句子,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

3)(出示学法二)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关键词语的语句。

4)(出示学法三)联系找出的有关内容,理解句子意思。

5)小结理解句子的写法。

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道填空题,你能做吗?出示填空题:我家有棵大杏树,有一回,我数杏儿,奶奶()地笑了,她为()而笑。一天,奶奶把杏儿分给大家吃,为孩子们吃得()而嘴角又挂上了()。并()地说服教育我()。

1的说服教育下,“我”态度有什么变化?读第8节。

1、生自己按要求进行预习。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指定词语。

2、摘录、积累所划的叠词。生边听边思考。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读以上划出的句子。

1、读奶奶“第一次笑”的句子,理解爽朗的意思。

2、指名读第3、4节,思考:第一次奶奶为什么会爽朗地笑?用曲线划出语句。奶奶笑什么?用虚线划出语句。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3―4节。学习“第二次笑”小组学习,交流。说话练习: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嘴角挂上了微笑,心想:。

1、从文中摘录描写笑的词语。

2、除了课文中这些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让学生扩散、积累词语。

3、把表示不同笑法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请学生说说。生完成练习。全班交流。用课文中的内容说话:杏儿熟了,()。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根据之一段的意思试着画一幅图。

参考资料

教学得失

《杏儿熟了》教案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体会奶奶和“我”让邻居分享劳动成果的欢畅心情。2.会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3.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4.以“奶奶笑”线索,了解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教学重点1.读会写会默本课的生字,区别指定的形近字、同音字、会讲本课新词的意思,并会用“羡慕”“笑容可掬”造句。2.能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1.课文录音。2.投影片、杏儿实物。

教学过程:(修改内容用红色)。

环节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积累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二.预习课文,预习后检查三.讲读课文。四.作业一.复习引入二.讲读课文三、小结四、拓展一、复习引入二、讲读课文。三、总结全文拓展第一课时描写植物的词或句。1.师出示实物或投影片,简单介绍杏儿,并板书。2.把课题板书完整,杏儿成熟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听:课文写杏儿熟了之后的几件事?1.出示书后“预习提示”,指名读。1)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平翘舌音。2)正确区分形近字。3)生质疑。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指名读1-3节,画出描写杏树的词句,想想:作者哪几方面写出了杏树的特别?2.朗读指导。3.说话训练:这是一棵()的杏树,()。4.看着自己亲手栽的杏树结满了杏儿,奶奶:()。第二课时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词语:()慕依()不知所()笑容可()2.明确这节课的任务1)奶奶笑了几次?理解每次为什么笑。2)进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1.整体理解1)听课文录音,思考:奶奶笑了几次?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2.学习“第一次笑”重点理解这一句话: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1)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说出对这句话的理解。2)奶奶到底笑什么?这句句子怎么理解?(出示学法一)首先读句子,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3)(出示学法二)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关键词语的语句。4)(出示学法三)联系找出的有关内容,理解句子意思。5)小结理解句子的写法。布置作业第三课时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道填空题,你能做吗?出示填空题:我家有棵大杏树,有一回,我数杏儿,奶奶()地笑了,她为()而笑。一天,奶奶把杏儿分给大家吃,为孩子们吃得()而嘴角又挂上了()。并()地说服教育我()。1的说服教育下,“我”态度有什么变化?读第8节。2展开想象,说一段话:“我”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以后,奶奶第三次笑了。出示材料:题目:奶奶又笑了开头:打那回起,我牢牢记住奶奶的吩咐:杏儿熟了,别忘了给乡亲们尝个鲜。今年,在我和奶奶的精心照料下,杏儿挂满了枝头……板书:7杏儿熟了有一回我熟杏儿爽朗地笑杏儿丰收一天奶奶送杏儿(微笑笑容可掬)打这回起我送杏儿1.生自己按要求进行预习。2.有重点地进行反馈。生思考:“杏儿熟了”以后三个不同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其中主要写了什么?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指定词语。2.摘录、积累所划的叠词。生边听边思考。用直线划出表示奶奶笑的句子。读以上划出的句子。1.读奶奶“第一次笑”的句子,理解爽朗的意思。2.指名读第3、4节,思考:第一次奶奶为什么会爽朗地笑?用曲线划出语句。奶奶笑什么?用虚线划出语句。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3-4节。学习“第二次笑”小组学习,交流。说话练习: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嘴角挂上了微笑,心想:。1、从文中摘录描写笑的词语。2、除了课文中这些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让学生扩散、积累词语。3、把表示不同笑法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请学生说说。生完成练习。全班交流。用课文中的内容说话:杏儿熟了,()。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根据之一段的意思试着画一幅图。

参考资料。

教学得失。

《杏儿熟了》教案

目前,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理解句子意思的好方法。多数学生能在朗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根据不同的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经过上面一个单元的复述课文的训练,多数学生可以复述课文的重点部分,可以按提示、提纲或提供的词语、写作线索等,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详细复述。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可以简单地复述课文部分内容。

此外,学生的提问和探究意识,想象能力等都在逐步增强,会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提问,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目标一:认识本课生字6个,积累有关词语。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将这8个生字分散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目标二: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并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句子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与人分享好东西时的心情,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积累下来。

目标三:创设情景进行说的练习,学生们可以说杏儿,说奶奶、说文中的“我”,也可以夸夸刚才在吃杏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愿意分享的同学。

目标四:本课的复述,要求复述第二件事情。第二件事虽然文字不怎么多,但是内容比较复杂,要帮助学生整理一下思路后再进行复述。

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一、朗读指导,体会感情:

学生在自读中发挥主动性,能基本读懂课文,教师要借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并适时地加入朗读指导,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小组学习,培养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多次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反馈交流后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人人参予到学习中来。另外,我还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请学生到文中找找奶奶是如何对小伙伴们的句子,以此来了解奶奶,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三、发挥想象,读写结合: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重要的还是让他们走近课文人物。于是我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如果你是小淘气,或是和小淘气一起去偷杏儿的小伙伴的其中之一,现在当你看到奶奶颤颤巍巍的打杏子的样子,你最想说什么?这一题目的设计,让学生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教授方法,复述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复述课文内容,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趣,更为了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锻炼,这里给出了三个提示,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和复述的思路,让学生掌握方法,使复述课文变得生动,简单,激发了学生复述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杏儿熟了》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奶奶的三次微笑,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第三次微笑这一环节时,奶奶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不应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奶奶微笑的与众不同之处,体会出奶奶笑声中饱含的宽容,笑声中饱含的幸福,从而实实在在地感受奶奶微笑地独特魅力。

一、比一比,组词:

橙()喂()揉()馋()。

澄()偎()柔()晚()。

一、复述课文中的第二件事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各写两个)。

1、绿油油:

2、明明白白:

3、学习学习:

4、描写表情的词语:

四、读短文,做做练习: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总是让他画鸡蛋,画了一只又让他画一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样想就错了。在一千只鸡蛋当中,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的技巧,要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从文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复杂()困难()。

生疏()错误()。

3、填空:

(1)文章中的“眼力”指:()。

(2)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他认为()。

把课文中的这句话摘录下来。

这句是()。

(3)第一句讲达.芬奇认为()是错的。第二,三两句讲老师告诉达,芬奇画鸡蛋并不简单的两个原因。第四句讲老师告诉达.芬奇,()。

4、你能用一两句话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眼中的鸡蛋吗?

探究实践活动。

若干年之后的一个夏夜的晚上,星光灿烂,小淘淘等当初的小伙伴齐聚在杏树下,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动笔写一写。

案例片断。

学习课文5—8自然段,感悟奶奶的慈祥、善良。

(学习自由读书,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得。)。

生:小伙伴多么想吃杏儿,他们爬杏树,但是摔了下来。

师:还有哪个组交流的第一个内容?

生:小伙伴多么希望能吃到那么香甜的杏儿,可是,他们怕奶奶不给他们,就悄悄地爬上树去摘杏儿。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你眼中的奶奶是怎么样的人呢?

生:奶奶很慈祥,她满足了小伙伴们吃杏儿的愿望。

生:奶奶很慈祥,不仅不怪他们爬树,还给他们吃杏。

师:对,奶奶不但不责备,还给他们吃杏儿。(师边板书,边说:小伙伴是多么想吃到杏儿,奶奶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使他们尝到了杏儿。)。

生:老师,我虽然被奶奶的慈爱感动,但我觉得奶奶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师:为什么?

生:是啊,小时候养成坏习惯,长大了就改不掉了。

师:那么奶奶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抓住时机,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交流:

生1:我组认为奶奶的做法是对的,既照顾了小淘气的自尊心,又解了小淘气的馋嘴,是个好奶奶。

生2:我组认为奶奶的做法放纵了小淘气,这样会延长甚至扩大小淘气的错误,奶奶的做法很不对。

生3:我组认为奶奶的做法既合理又不合理,理由是前面两组的理由都合理。

生4:我组认为争论毫无意义,因为课本说的就是正确的。

…………。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是否可以达成共识呢?

生:我们要理解奶奶的善心,不要谴责奶奶,作为像小淘气一样的孩子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而做出令人不高兴的事。

(掌声……)。

读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精神的“千盅粟”,发现心灵的“黄金屋”,发现生命的“颜如玉”。有时候读书如看山,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课文,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觉。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在语文的大课堂上,没有唯一,无需千人一腔。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陶老在《创造宣言》中表达了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毕生追求:“创造之神!你回来了呀!只有你回来了,才能保证参天大树的成长。”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说,善于想,能言人不能言,说尽方休,坦率表白,流露真我。

学生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说要说的话,这是我们多么期盼的啊!回归本色,不刻意揣摩老师的用意,不刻意迎合老师的胃口,不刻意挑选华丽的辞藻……一切,由自然而成,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而这个过程,就是自己挑战的过程,先进去再出来,出来后,再得以提升。

上述案例中,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在自己的思辩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平等而又真实的交流中尝到了参与的甜头。课堂教学就成了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

麦子熟了活动教案

夏天到了,洋洋从老家带来了煮熟的麦子,孩子们吃着麦粒,都讲起了麦子的由来。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生成了一系列活动:

主题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感受农活的乐趣,体验麦收的快乐。

3、知道珍惜粮食。并能用小麦制作加工各种产品。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一:你认识我吗。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录像一盘: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你认识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说一说。

b、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4、带领幼儿到麦田里去拾麦穗,体验农民的辛苦劳动。

5、幼儿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二:我来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

活动准备:

麦子、平衡木、圆拱桥、小桶、瓢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木、钻桥洞;。

3、天快下雨了,(雷声)我们快来帮农民伯伯把麦子运回来吧!

4、幼儿自由结伴分组游戏。

5、把麦子送到磨坊。

活动三:麦秸制品。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对各种麦秸制品的兴趣。

3、引导幼儿在认识麦秸的基础上,学习用剪、贴、粘等方法制作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

1、麦秸、线、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麦秸制品。水如粘贴的小船、穿的各种彩条、编织的小鱼等。

b、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2、讲解几中麦秸制品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展示作品并讲评。

活动四:我是面点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各种面制品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面粉制做各种食品。

活动准备:

1、用水、西红柿汁和的各种颜色的面;面点用的大小盘子、电锅。

2、各种面点若干(馒头、花卷、蒸包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面点的由来,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

2、带领幼儿参观农家饭庄,观察各种面点。

师生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3、幼儿学习制作面点。

示范:制作馒头、花卷、麻花的过程。

4、幼儿洗手后动手做面点,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喜洋洋)。

5、蒸面点。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面点放在锅里。

6、品尝面点。

请幼儿品尝劳动的果实。(背景音乐《厨师乐》)。

《杏儿熟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奶奶把杏儿分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故事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

3、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后面奶奶说的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理解“颤颤巍巍”;奶奶身子这么弱,为什么还尽力摘杏儿?)。

(3)理解句子意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4)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总结全文。

小作者从奶奶身上受到了启示,那么我们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朗读全文,再一次体会奶奶说和话的意义。

小结学习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预习16课。

《杏儿熟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教学设想。

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联系生活,层层剥笋地让学生自悟自得,争取使德育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自读中发挥主动性,在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抓人物语言和动作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想法和人物的性格品质。加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实际分杏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有快乐应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杏儿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看到这些杏儿,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家院子里的这棵大杏树,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朗读第二大段,读读找找:在这个故事中,主要讲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交流汇报,随机板书(小淘淘、“我”、奶奶)。

3对整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吗?

他们各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1)小淘淘有什么举动?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淘淘想吃杏儿偷杏儿。

你能理解小淘淘的做法吗?说说你的见解。

(2)而“我”是怎么说的?

学生反馈,出示句子:“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如果是你,当时你会怎么说这句话?(让学生试着读,并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你觉得“我”的说得有没有道理?说说你的见解。

(3)奶奶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4、分小组讨论:你觉得这是一位_____的奶奶。

2、交流汇报:你从哪儿感受出?

找出奶奶表示动作的句子,细读体会。

教师随机出示奶奶动作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并指导朗读。

(果子成熟,奶奶开心,看孩子吃杏儿奶奶也开心。多好的奶奶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

奶奶还说了一句让人回味的话。找出奶奶说的这句话并出示:“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导: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让我们一起再把奶奶的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

6、是啊。分享是一种喜悦。可“我”就不高兴了,当时奶奶说了这么一句话。

7、出示“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往杏儿熟了,送给乡亲们尝尝鲜”

这“香甜”是不是就指“果子的香甜”呢?理解并齐读这句话。

8、是啊,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分享是一种喜悦,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9、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奶奶的宽容大度。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学生说,并及时写下来。

2、交流汇报。

3、那么文中的我又是怎么对待的呢?齐读课文第九小节。

四、创设情境、总结全文。

引:这不,他也给老师送来了一些(出示杏儿)。

1、看着这些杏儿,此刻你想干什么?

创设情景:

b、尝杏儿(说明:教师特意造成学生多,杏儿少的局面,从而引导学生分杏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

c、说……说你想说的(可以说杏儿,说奶奶、说文中的“我”,也可以夸夸刚才在吃杏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愿意分享的同学。)。

2、课堂总结:奶奶宽厚待人的品格,以及她说的“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不仅影响了她的孙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有快乐,要与人共享。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变得更快乐。

小淘淘想吃杏儿偷杏儿。

“我”没好气不高兴“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奶奶宽厚善良送杏儿“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杏儿熟了》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学习重点:

“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学习难点: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有人想去偷他们,你会怎么做?谈谈自己的经历。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读、正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查互评。

三、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

2、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从哪些内容感受、体会到的?找出相应的段落。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观察插图,选择你喜欢扮演的人物角色,给自己起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

2、进入角色,朗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对待你们的。找出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3、在小组内交流句子,谈谈感受。(教师示范)。

4、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5-8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样影响着我?

2、指名回答。(板书)。

3、自由读。齐读。

六、回到课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

1、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

2、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杏儿多、杏儿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3、分角色读。

七、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杏儿。

奶奶小伙伴。

香甜。

影响。

杏儿。

“我”乡亲们。

快乐。

《杏儿熟了》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一课时。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