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精选19篇)

时间:2023-12-08 15:14:31 作者:薇儿

工作汇报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资料,它能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表现和成长。最后,请谨记,工作汇报是一个反映自身能力和表现的机会,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写出更出色的工作汇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发展定位和战略地位,加强规律性认识、注重创造性落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多年接力奋斗,我们与全国、全省一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也要看到“全市仍有边缘户xxx户xxx人、重点监测对象xx户xx人”,基本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人员,这类群体脱贫基础还比较薄弱;有些地方扶贫产业初具雏形,技术、资金等支撑不够有力,抗风险、稳收入能力还不强。要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优化市县(区)两级扶贫工作机构职能,用足用好x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确保脱贫成果更加稳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我市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xx亿斤左右,用不到全省x%的耕地产出x%的粮食,这相对于“中低产田占比超过xx%”的实际生产条件来说,非常不容易。从目前形势来看,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价格”,现在玉米收购价持续上涨、已经达到x.x元/斤、创xxxx年以来历史高位,农民种粮积极性非常高;另一个是“人力”,受疫情和市场用工需求影响,部分青壮年选择留乡,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以实施种植结构调整“xxxxx”工程为牵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要牢牢守住xxxx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黑土地保护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在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有更大提升;又要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量质量“双升”,突出“良种、良法、良技”结合,优化调整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等重要农作物面积,为全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作出xx贡献。

三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这几年,xx农业改革基本保持“小步快跑”的推进节奏,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等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要牢牢把握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以抓好“两块地”为重点,牵动农村改革全局。一块是宅基地,这项改革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情况非常复杂,必须在做实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前提下,稳慎推进杜尔伯特县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推动取得实质性试点成果;一块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随着《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已经破除,但在交易要求和程序、权能完善、收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如果在这方面先人一步作出成功探索,就能够高效激活农村最大的“沉睡”资本。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等重点改革,创新农村产权交易、乡村建设债券等制度措施,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后半篇文章”。

四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是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我们一定要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加快编制重点村实用性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选择一批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中小乡镇和村庄开展示范建设,总结推广可行模式、扎实迈好第一步。要把“基础硬件”建设好,既注重整村覆盖、又突出向户延伸,全力实施xg、物联网等乡村新基建项目,全面提升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条件,使农村宜居更宜业。要把“服务软件”开发好,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要把“环境要件”管护好,持续开展五项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综合运用政策、法律、宣教等手段,加快村庄绿化、屯内净化、庭院美化,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要全面加强乡村治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乡村治理也是一次大考,特别是前段时间省内多地出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基本都是“农村包围城市”,暴露出的治理短板在xx也有所体现。比如,有的地方责任落实不细,开展工作走过场、敷衍了事;有的地方缺乏精准措施,执行政策一刀切、简单粗暴;还有的地方陋习久治难除,在防控紧要时期还发生聚众赌博现象,等等。要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巩固扩大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法打击村痞村霸、宗族势力和利用宗教邪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传承弘扬xx精神铁人精神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持续加强农村生态治理,重点抓好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等治理修复,把农村打造成为美丽的绿色田园。

六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去年,我市县域经济占比为xx.x%、加上大同区能够达到xx%,尽管比重有所提升,但整体实力不强。前几天,省里公布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排名,我们四个县都处在“中下游”,xx县是第xx位、xx县是第xx位、杜尔伯特县是第xx位、林甸县是第xx位。xx经济要振兴,县域经济必须先振兴。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稳财源、富百姓、促繁荣的关键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全要素、全地域、全产业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各县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向县域产业园区集中,力争每个县区都培育形成x-x个主导产业,切实把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20xx年以来,x市严格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总要求,围绕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念好四字“真”经,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真金白银”,加大资金投入,筑牢防贫底线。一是强化资金整合。市级财政投入×亿元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万元用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示范激励,全年共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个,投入资金×亿元。×市每年拿出×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返贫资xx,并通过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募捐资金不断充实资金池。2021年,全市共监测返贫致贫风险户×人次,落实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万元,坚决守住零返贫、零致贫底线。二是开展“暖冬行动”。从全市摸排出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突发重病罕见病、丧亲孤儿等×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精准帮扶,安排市级慈善捐助资金×万元,要求县级同步1:1进行配比,点对点发放到群众个人账户并制定长效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安度春节。同时,将这些户纳入市级暗访核查“回头看”抽查清单,确保帮扶不间断。三是落实“应兜尽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工作举措》,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及时落实救助政策。2021年以来,共支出各类救助资金×亿元,全市累计×万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兜尽兜”。

(二)“真抓实干”,推动产业发展,夯实衔接基础。一是管好扶贫资产。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历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确权登记,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确保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二是推进消费帮扶。印发《×市促进消费扶贫的若干激励措施》,持续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大扶贫产品认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企业达×家,发布扶贫产品×个;全市共开设消费帮扶专区×个、专馆×个,铺设专柜×台,展销特色产品×款,2021年累计销售农副产品×亿元。三是强化衔接服务。开展第八批选派干部工作,全市、县区×家单位,共选派帮扶干部×人,组成96个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以“1+n”模式组建×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团,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总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成立分团,选聘160名机关干部、一线技术专家作为分团成员,投身乡村振兴、信用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市累计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教育培训×场次,培训各级干部×人次,帮助各级乡村振兴干部进一步熟悉政策业务、提升能力水平。四是提升“双基”水平。全年共实施农村配电网工程项目×个,改建10千伏线路×公里,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全年新建农村公路×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1%;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消除成效持续巩固,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医保参保率达100%。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全市范围内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结合起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在全市共选择×个基础条件好、村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开展试点,计划2022年内,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村占比达35%。

(三)“真情实意”,加大帮扶力度,助力共同富裕。一是狠抓稳岗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实现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对就业困难的群众,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二是动态清零。全市共举办以村庄微型推介会为主的招聘会×余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个,带动脱贫户就近就业×万户以上,2021年全市务工就业脱贫劳动力总数较2020年度增长×%。三是做到精准帮扶。建立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机制,在全市确定×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个重点帮扶村,市级领导挂帅帮扶联系;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人,为全市×个村(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并采取“1+1+1”模式配套×名工作组组长、商会进行统筹指导和产业扶持,立足村情,注重实效,找准发展新路子;创新设立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x优保”,面向全市基本医保在保人员,不限年龄,不限病史,统筹捐助资金×万元,为全市2021年新识别×名监测对象购买2022年度“芜优保”,切实消除因病致贫风险隐患。目前,全市共安排帮扶联系人×人,制定帮扶措施×万余条,有力实现民心凝聚、风险可防。四是发动社会帮扶。成立×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县市区工商联、各商协会与×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安排全市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让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四)“真枪实弹”,压实各级责任,严格督查考核。一是“真督导”。结合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市直、定点帮扶单位考核细则,明确市直部门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主体责任,对调研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倒追相关市直部门责任。参照脱贫攻坚市对镇评价奖惩办法,出台市对镇(涉农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估办法,配套出台奖惩措施。二是“真排查”。组织开展监测户集中排查并坚持动态调整,共排查×个村居,×万户农户,发现各类问题×个,制定整改措施×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设立动态监测网格×个,选优配齐网格员×人,确保动态监测不遗漏,帮扶责任不削弱;定期采取“四自”方式开展暗访,形成“发现-反馈-整改”的工作闭环,全年共组织3轮全覆盖暗访。三是“真整改”。将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2020年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同历次省、市集中排查和暗访调研发现问题,一体部署、一体研究、一体推进。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收到及认领问题×个,落实×条整改措施,已全面完成整改。四是“真奖惩”。秉承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平时考核的原则,开展镇年度评价和定点帮扶工作考核,高规格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对评价考核等次“好”的镇、定点帮扶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对排名靠前的×个镇实行物质奖励,对×个后进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今年以来,县商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消费帮扶、国企合力团帮扶、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把消费帮扶、国企合力团帮扶、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我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我局消费帮扶、国企合力团帮扶、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对全县扩大群众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成立消费帮扶专班,助力乡村振兴。县商信局高度重视消费帮扶工作,把消费帮扶作为全局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为成员的消费帮扶领导专班,制订了全县消费帮扶领域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消费帮扶领导专班具体负责帮扶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服务、督导等工作。

二是加强产销对接,设立商超消费帮扶专柜和专区。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造成的卖难问题,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积极开辟消费帮扶产品“绿色通道”,广泛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在多美汇连锁超市、县城扶风老实人超市、陕西多美汇连锁配送有限公司惠鲜生超市、陕西新贸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百合生活馆等超市设立了2个消费帮扶专区,并进行了升级提升。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积极联系消费帮扶产品供应商,组织消费帮扶产品入驻超市消费帮扶专柜,通过消费专柜直销,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三是实施龙头企业带销,拓宽消费帮扶新渠道。发挥陕果集团扶风公司、民香果业、华泰果蔬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局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其产销的辣椒、花椒、木耳、香菇及特色设施蔬菜进行收集、分级、包装、检测、品牌设计、商标注册,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实现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的精准对接,达到统销统售。

我县共实施国企合力团帮扶项目2个,分别是由省国资委系统脱贫攻坚宝鸡合力团团长单位陕汽集团牵线搭桥,山东雷帕得汽车悬架板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2万吨商用车悬架板簧生产线产业化项目;江苏海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签订了计划总投资3.5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县高度重视国企合力团产业帮扶工作,将国企合力团产业帮扶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全县乡村振兴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长等为成员的扶风县省国企合力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国企合力团帮扶规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国企合力团帮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导国企合力团帮扶工作的落实。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帮扶成效。为确保雷帕得商用车轻量化悬架板簧产业化等国企合力团帮扶项目顺利实施,我县及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我局包抓领导和责任股室积极配合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从技术力量、科技研发、物流配送、电力保障、天然气供应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帮助指导企业采用“师带徒”方式,为农民工传授自动化操作技能,通过企业内部培训,提升职工的业务水平,使农民工快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壮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陕汽集团在产业布局、技术嫁接、就业带动等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优势,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成长型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大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陕汽控股集团结对帮扶扶风县的机遇,依托雷帕得、海鹰汽车等现有汽车零部件项目,继续引进汽车电子电器、汽车新材料、模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形成集研发、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打造西部一流的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四是拓展工作领域,实现产业帮扶双赢。支持现有的上通泊车、沃克动力、金泰昊等从事汽车配套产业研发生产企业改造升级,发挥全县劳动力密集等优势,继续加大汽车配套产业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力度和频率,积极为陕汽集团等汽车上下游企业输送一批技术好、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产业工人,促进产业帮扶和稳定就业“双赢”。

扶风电商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持续推进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充分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广泛动员电商企业,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10月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11.34亿元,同比增长97.9%,其中网络零售额达9.7亿元,同比增长125.6%。农副产品线上销售额2.69亿元。

一是项目带动,全面覆盖。依托项目建立了覆盖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快递网络。一是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入驻38家电商企业和创业工作室,免费为全县企业提供网店运营、美工设计及人才孵化等电商业务指导,被认定为“宝鸡市电子商务直播基地”。二是升级改造了7个镇级、5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配套电商设备并开展培训和多种增值服务,打造首个“电商助农示范村”,凤鸣村获评“中国淘宝村”。三是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建成12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配置分拣机等基础设备,整合圆通、韵达、申通等物流快递业务,实现了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最后一公里”的贯通。

二是“三专”建设,筑牢基础。设立了5个消费扶贫产品展柜,共展示了30多种扶贫产品,其中1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产品实现了原产地可追溯管理。扶风强峰贸易等相继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扶风消费扶贫线上体验馆及“扶贫832”销售平台,销售苹果、猕猴桃、桃子、黄桃、甜柿子、红薯等产地应季农副产品水果10多万元。

三是广泛发动,助农兴农。引导电商企业、农户联通合作,通过就业用工扶贫、帮销产品、电商认养的方式开展电商扶贫和乡村振兴,吸纳3100多名贫困户就业,可实现户均年增收2.6万余元;与5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电商帮销、认领协议,平均每年帮销贫困户红薯、李子、土鸡等农产品逾千万元。先后举办樱桃采摘节、柿子节、电商消费扶“苹”销售季、双十一网络直播等60多场电商助农活动,2021年电商平台和微商销售农副产品累计达2.69亿元。

四是培训帮扶,直播“催化”。成立县级电子商务标准化创业中心,免费面向全县群众提供网店运营、直播、美工设计以及人才孵化等电商业务指导。成功打造宝鸡市电子商务直播基地,举办多场大型直播带货培训和大型直播带货活动,带货逾700万元。挖掘、培育县域电商达人、电商致富带头人达50余人,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销售扶贫产品,传授扶贫技能。培育了一支30多人的直播带货团队,一支本地化电商服务团队以及一支20人规模的讲师团队。

虽然我局已设立了消费帮扶专柜,但扶贫产品入驻率低;国企合力团扶贫前期设备流动资金投入较大,存在一定的资金短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电商培训转化率低。

下一步,我局将开展高质量消费帮扶活动促进增收,加大“志智”双扶力度深挖消费帮扶潜力,发动“爱心帮扶”践行“e”心助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口帮扶,助力我县农产品“走出扶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继续加快国企合力团帮扶步伐,巩固建成项目产业帮扶成果,通过项目赋能,最大限度的释放产能;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将以2021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大县电商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教体局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原则,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教育扶贫整改落实和教育扶贫“清零行动”,实现全市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现将我市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生资助。

按照学籍地管理的要求落实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按“双负责制”要求,在属地乡镇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异地就读台账。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52所,在校学生75.28万人,每年受资助贫困学生7万人左右,其中建档立卡学生约3万人。2019年,全市共资助贫困学生7.15万人,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923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3125人,受助比例100%,发放资助金4070万元。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约占受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总数的46%,资助金额约占总金额的44%。2020春季学期全市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81万人,共发放各类资助金378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27159人,发放资助金1468万元,受助比例100%。通过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二)控辍保学。

构建控辍保学责任体系,强化控辍保学措施,健全控辍保学制度,创新控辍保学方法,巩固教育脱贫成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共计21934人,2019年以来组织了297名教师为438名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及补建学籍,还为1003名在校就读无学籍学生注册学籍,全市无一例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因贫辍学。

2019年5月,广昌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单位在全国控辍保学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相继返校复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部返校学习。

(一)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整改落实。市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的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市委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已完成4个子项目的整改,并已结项销号,6月底将完成1个子项目的整改。

(二)认真开展调研,确实督查传导整改压力。纪检组长和分管局领导定期带领教育扶贫调研组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赴乡村,调研控辍保学、学生资助等教育扶贫问题整改的落实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

(三)及时沟通比对,做到教育扶贫精准施策。每学期初,各县区推进实地摸排的同时,认真进行大数据比对。把学期初的全部学生信息和扶贫办的建档立卡贫困库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出的学生名单再与上门摸排的学生信息进行比对,确保识别精准。每学期末,再次比对,做到精准发放。

(四)全面反复核查,确保资助政策落实落细。根据省厅统一部署,配合我市教育扶贫“清零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情况核查工作,县区自查,市局抽查,确保应助尽助,一个不漏。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的整改行动,确保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在教育系统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保障政策落实。以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为抓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双管齐下,确保教育扶贫政策更好地落地见效。

(三)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切实扛起教育扶贫整改主体责任,并传导压力,统筹调度,协调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工作,并长期坚持,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巩固教育扶贫整改成果。

(四)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主动与各类主流媒体联系,加强教育扶贫宣传力度,宣传教育扶贫成就,传播决战决胜声音,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也是因为车头带不动,动能不足。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龙头建设,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坚强阵地,铸造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心骨、领航人作用;二是必须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要深入研究村情,立足资源实际,做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发挥政策优势,以市场为杠杆,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稳定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企业拉动、产业带动、政策辐射作用。笔者认为炮台村要脱贫摘帽,要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在“靠海吃海”上下足功夫才行;三是必须实施抱团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发展需求,抱团发展是产业发展常态。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大力倡导和推动抱团战略实施,通过组建合作社、非经组织等模式,实施农村产业抱团发展战略。同时,还要通过大力鼓励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好乡贤和致富能手的作用。

注重舆论宣传,对群众实施“头脑风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主观认识不到位,有偏差,都极大制约和影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必须抓好舆论宣传引导,实施“头脑风暴”,让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首先,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政策。要强化政策正能量方面的解读和引导,不搞政策变通,严格政策标准,不养闲人、不养懒人。其次,强化乡风建设。要按照“乡风文明”要求,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代乡风,强化扶志扶智,杜绝扶懒,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廉耻”感。再次,描好方圆。要结合本村实际,积极为群众描好乡村振兴的方圆,制定具体的乡村振兴措施,切实加大“新时代新型农村、农业、农民”的宣传力度,让乡村振兴更具体化,让新时代新型农村、农业、农民更形象化,带动广大农民实践和模仿。最后,灌输危机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成功没有捷径,机遇稍纵即逝,要强调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律,灌输“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观念,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典型,打压“好吃懒做、社会寄生虫”的腐朽思想,引导好个体危中寻机,危中抓机。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猪场乡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猪场乡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离距县城6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1亩,退耕还林2273亩,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487户2387人。属贫困村,2019出列村,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9户98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6人,脱贫易致贫户2户9人,该两类人员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针,结合xx村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城镇化助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三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猪场乡水箐村根据猪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通过落实“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实现了水箐村脱贫对象无返贫风险,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全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摘责任方面”。

一是组织学习总书记、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是由驻村领导牵头,负责全盘工作,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全村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负责,同时将各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压实责任的,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三是村支两委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每周五开展坏境卫生大整治,每个周重点突破一个自然村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我村省、市、县、督查中未发现问题。虽然未发现问题但是我村也不丝毫不敢放松,通过走访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问题出现。

2.“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就业、人居环境等内容,组织帮扶干部29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8人,对全村辖区内487户农户开展2次一户不漏全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按照“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整改,村级不能整改的上报乡党委政府,排查现问题2个,分别为:阿尼箐组饮水工程不通水,现在已整改结束;上棚子组王伟杰户熊贵英生病,自费费用超过2000,现已帮助申请两次临时救助,现已整改结束。目前所有问题是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村地理条件发展种养殖业,全村种植皂角3000亩,种植土地1300亩,玉米800亩,养牛254头,养猪320头,养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促发展。我村村有扶贫项目1个,恒大帮扶养牛场一个,400头规模,项目建设完工并已全部完工报账,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有效的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让群众学到了先进的养殖经验,带动群众养殖的激情。

3.“不摘帮扶方面”。

一是分清责任强化帮扶。将水箐村209户脱贫户和3户边缘户分给市、县、乡29名正式干部进行包保,每个季度走访帮扶一次。

二是强化激活内生动力。帮扶干部走访前通过学习《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服务手册》后强化业务知识,开展走访工作。对农户通过“十联户”和“党建+积分”的乡村治理方式开展“智志”双扶提升农户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为村级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个,100%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20年底实现分红9万余元,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不摘监管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乡政府要求,加强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摸底排查,每季度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三是建立预警台账,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无返贫致贫对象。

(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股异地产业2020年实现分红9万余元,覆盖全2096户贫困户和3户边缘户,村集体目前积累4万余元。

2.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14次和开展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员群众素质,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633人次,增加群众收入。

3.组织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引导动员发展,从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和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名优秀年轻同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实现了全脱产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来。同时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生态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全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和国储林建设工作,发展皂角种植30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招募护林员22人进行管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文化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建成法治广场1个,村图书室1个和老年活动中心1个,通过群众会、讲习所等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从精神上转变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1.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社发展有待加强。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党建+积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特此汇报。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县发改委结合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集合

xx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xx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xx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五是做实安全住房保安全。继续落实“1+7”帮扶政策,对273户818人易地搬迁对象中有劳动能力207户392人,省外转移就业4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18人,县内转移就业31人,公益岗位安置87人,涉农就业111人;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七是做实兜底保障保民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户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一档340元、二档270元提高到一档410元、二档360元、三档310元。目前,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77人,发放资金32万元;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三)紧盯工作落实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周排查、月研判、季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四支队伍”每月入户走访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排查工作台账;召开了第一季度联席会,对辖区内行政村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全方位监测,经研判,无风险户和边缘户。二是切实规范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对2016--2020年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权,移交等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管护台账,完善长效机制30个,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对2013--2015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摸底、统计、确权,目前正在移交当中。健全了饮水安全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安排各供水单位采取重点监管、定期巡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饮水安全薄弱村集中进行巡查和走访,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资产移交,全面实行路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管养责任主体,成效显著。三是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认定扶贫产品389个,涉及供应商49家。举办“红红火火闹元宵,消费扶贫唱大戏”扶贫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农、绿色促农、品牌强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根本上打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基础。

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高效配置要素资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资源要素市场化,基本路径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市xxx个行政村及x个村级单位拥有村级资产xx.x亿元,折股量化资产xx.x亿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xxx万人,推进“三变”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这两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xx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生成产业项目xx个、引进承接主体xx个,流转土地x.x万亩、引入资金xxxx多万元,年纯收益达到xxx多万元。要系统总结“三变”试点经验,充分借鉴xx等地先进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农村市场体系,以“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主动进入市场,加快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的股份化、资本化,使产业经济组织与农户结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真正让农业“不只是营生、更是经营”。

二要树立产业化思维,加快三产互动融合。农业全链条产业化,直观地讲就是“一产起步、接二连三”。比如,xx县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优势,成立“xx糯玉米”产业联盟,高标准建设“老街基食品产业园”,万亩,xxxx年销售总额突破x.x亿元,在“接二”上迈出了新步伐;大同区林源镇规划x处总面积近xxxx亩的药旅观光基地,药材花海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点、年接待游客x万人次,在“连三”上取得了新突破。要坚持全域化、全链条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宏福、北园、鲶鱼沟等龙头企业做大种养基地、延伸体验功能,带动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观光花园、采摘乐园、市民农园等多元业态,配套提升农产品冷链加工和运输体系,集中打造一批生产基地、特色小镇、生态园区综合体,最大限度延伸农业产业链、壮大市场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链。

三要实施品牌化战略,构筑区域竞争优势。品牌是产品溢价、获取利润的重要砝码。一般来说,经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比普通产品价值至少提高xx%以上,特别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地域冠名,既传承农耕文化、寄托风土记忆,又具备品质保障、拥有市场认同。比如,xx大米品质优良、“食味品质值”达到世界顶级的xx分,过去一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产品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近些年,xx县成立了大米协会,加大了品牌塑造、营销力度,不仅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两次获得国际大米节银奖,今年春节期间xx大米日外销量达到xxxx吨、成为xx最抢手的年货。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全面发展绿色有机生产的基础上,有序组织企业申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录,积极参加农业博览会、产销与电商大会等大型展会,综合运用电商平台开展整体包装和品牌推介,切实把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要用好科技化手段,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总的来看,xx农业生产走过了依靠地力、肥力、政策、种力、推力、科技和投入、综合技术x个发展阶段,正向着以生物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迈进。这些年,我们除了在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机械装备等传统领域保持优势外,也在现代科技育种等新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比如,我市xx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x”水稻品种亩均增产xxx多斤,荣获xxxx年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鉴评”金奖。要继续向科技基础运用环节聚焦发力,坚持一手抓技术装备,提升大马力深耕等现代农机普及水平,补齐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物质装备短板,加快物联网、卫星遥感监测等信息技术试点示范应用,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一手抓技术推广,依托省农科院xx分院、八一农大和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一对一培训、新媒体培训及考察学习“五位一体”模式,打通种植养殖、检疫防疫、防灾减灾等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通道。

五要搭建组织化载体,培育现代服务体系。抓农业既要抓生产效益、也要抓市场风险防控,核心是搞好生产成本控制,关键是创新经营方式、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起来、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比如,林甸县润琦集团发起组建果蔬、玉米、农机和奶牛养殖x个合作社,吸纳农户xxxx余户,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xxxx余个,促进农民增收xxxx多万元;杜尔伯特县恒盛农业为托管地块购买大灾保险,最高赔付额可达每亩xxx元,有效规避玉米现货价格下滑风险。要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组建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创新实施无人机“飞防”、庄稼医院、测土施肥等社会化服务,全面开展土地全程托管示范创建,确保全市全程托管经营面积达到xxx万亩以上,推动小农户与大农业衔接、小主体与大市场对接进程大幅提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

20xx年以来,x市严格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总要求,围绕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念好四字“真”经,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真金白银”,加大资金投入,筑牢防贫底线。一是强化资金整合。市级财政投入×亿元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万元用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示范激励,全年共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个,投入资金×亿元。×市每年拿出×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返贫资xx,并通过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募捐资金不断充实资金池。2021年,全市共监测返贫致贫风险户×人次,落实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万元,坚决守住零返贫、零致贫底线。二是开展“暖冬行动”。从全市摸排出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突发重病罕见病、丧亲孤儿等×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精准帮扶,安排市级慈善捐助资金×万元,要求县级同步1:1进行配比,点对点发放到群众个人账户并制定长效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安度春节。同时,将这些户纳入市级暗访核查“回头看”抽查清单,确保帮扶不间断。三是落实“应兜尽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工作举措》,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及时落实救助政策。2021年以来,共支出各类救助资金×亿元,全市累计×万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兜尽兜”。

(二)“真抓实干”,推动产业发展,夯实衔接基础。一是管好扶贫资产。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历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确权登记,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确保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二是推进消费帮扶。印发《×市促进消费扶贫的若干激励措施》,持续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大扶贫产品认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企业达×家,发布扶贫产品×个;全市共开设消费帮扶专区×个、专馆×个,铺设专柜×台,展销特色产品×款,2021年累计销售农副产品×亿元。三是强化衔接服务。开展第八批选派干部工作,全市、县区×家单位,共选派帮扶干部×人,组成96个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以“1+n”模式组建×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团,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总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成立分团,选聘160名机关干部、一线技术专家作为分团成员,投身乡村振兴、信用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市累计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教育培训×场次,培训各级干部×人次,帮助各级乡村振兴干部进一步熟悉政策业务、提升能力水平。四是提升“双基”水平。全年共实施农村配电网工程项目×个,改建10千伏线路×公里,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全年新建农村公路×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1%;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消除成效持续巩固,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医保参保率达100%。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全市范围内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结合起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在全市共选择×个基础条件好、村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开展试点,计划2022年内,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村占比达35%。

(三)“真情实意”,加大帮扶力度,助力共同富裕。一是狠抓稳岗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实现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对就业困难的群众,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二是动态清零。全市共举办以村庄微型推介会为主的招聘会×余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个,带动脱贫户就近就业×万户以上,2021年全市务工就业脱贫劳动力总数较2020年度增长×%。三是做到精准帮扶。建立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机制,在全市确定×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个重点帮扶村,市级领导挂帅帮扶联系;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人,为全市×个村(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并采取“1+1+1”模式配套×名工作组组长、商会进行统筹指导和产业扶持,立足村情,注重实效,找准发展新路子;创新设立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x优保”,面向全市基本医保在保人员,不限年龄,不限病史,统筹捐助资金×万元,为全市2021年新识别×名监测对象购买2022年度“芜优保”,切实消除因病致贫风险隐患。目前,全市共安排帮扶联系人×人,制定帮扶措施×万余条,有力实现民心凝聚、风险可防。四是发动社会帮扶。成立×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县市区工商联、各商协会与×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安排全市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让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四)“真枪实弹”,压实各级责任,严格督查考核。一是“真督导”。结合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市直、定点帮扶单位考核细则,明确市直部门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主体责任,对调研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倒追相关市直部门责任。参照脱贫攻坚市对镇评价奖惩办法,出台市对镇(涉农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估办法,配套出台奖惩措施。二是“真排查”。组织开展监测户集中排查并坚持动态调整,共排查×个村居,×万户农户,发现各类问题×个,制定整改措施×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设立动态监测网格×个,选优配齐网格员×人,确保动态监测不遗漏,帮扶责任不削弱;定期采取“四自”方式开展暗访,形成“发现-反馈-整改”的工作闭环,全年共组织3轮全覆盖暗访。三是“真整改”。将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2020年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同历次省、市集中排查和暗访调研发现问题,一体部署、一体研究、一体推进。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收到及认领问题×个,落实×条整改措施,已全面完成整改。四是“真奖惩”。秉承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平时考核的原则,开展镇年度评价和定点帮扶工作考核,高规格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对评价考核等次“好”的镇、定点帮扶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对排名靠前的×个镇实行物质奖励,对×个后进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深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进一步优化农村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市县两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深入研究解决瓶颈问题,各级党委农办要履行好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等职能。现在,乡村换届已经启动。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引领发展能力强、依法治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两好三强”标准,加大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推荐力度,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干劲足的农村工作队伍。

二要加大政策投入。“十三五”期间,我们通过优化项目摆布、加强基础配套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xxx.x亿元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效果。要牢牢抓住今后xx年这个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研究把握农业农村领域重大政策导向,对可纳入规划的布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能争取的项目尽最大可能争取,该配套的资金积极有效投入,不断加强与省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市农业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涉农企业股权融资、农业保险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同时,要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市县两级要加大农业、粮食、畜牧、水利、农机等领域资金打捆使用力度,持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三要夯实人才支撑。据媒体报道,万人、其中我省占xx%,引不进人、留不住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虽然我们通过实施“村级千名后备力量”计划,公开选拔包括xxx名本科生在内的优秀人才xxx人到村任职,一定程度缓解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但引才留人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要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全市工作大局,统筹乡镇事业编制和涉农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常态化“打捆引才”力度,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工作;整合组织、人社、农业等培训资源,依托驻庆高校、职业院校和各级农广校等平台载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离岗创业等制度,鼓励引导xx籍优秀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回乡就业创业。

四要健全考评机制。坚持把抓好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纳入县区党委和政府、涉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市级层面要因地制宜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充分赋予县区更大工作自主权;四县和大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目标考评制度,让胡路、龙凤、红岗三个区要立足“只有x个乡镇”的区情探索精准化考评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审计、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乡村振兴资金安全和绩效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整改纠正发现的问题。

当前,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农村常态化疫情防控,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措施,一旦出现散发病例,第一时间阻断传播链、扑灭疫情;二是抓好春耕生产,扎实推进种子、化肥、柴油等物资下摆,支持农民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合作社广泛拓展“订单”渠道、作业单位抢前抓早开展设施检修,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三是抓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禽养殖、屠宰、运输等全过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备足备齐防疫、灭病、消杀等物资;四是抓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强化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压实落细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属事责任,确保全国“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期不发生有影响的安全稳定事件;五是抓好秸秆禁烧任务落实,引导采取秸秆还田等方式科学整地,鼓励生产企业加快秸秆收购存储,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六是抓好向上对接争取工作,结合全市“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重要项目谋划,及时向国家部委和省相关部门请示汇报,力争将更多涉农项目纳入市级规划盘子。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拼搏奋进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xx“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以更加优异成绩庆祝建党xxx周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范文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守住底线,防返贫致贫机制有效健全。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靶向施策。抓好预警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分类设定“红黄”监测标准,强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每月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排查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xx户xx人符合监测标准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同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开展督导排查,实现动态清零。抓好重点帮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目前,全县xx名已脱贫人口中,xx人获低保保障,xx人获特困供养保障;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是深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定。坚持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要途径,拓展提升收入水平。抓好产业帮扶,x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xx户,xx户脱贫户发展xx个自种自养项目且达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抓好稳岗就业,大力实施“春风行动”,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比去年xx%,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xx个,和去年基本持平。抓好资金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全县共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全部匹配到位。截至8月31日,全县共匹配衔接资金项目数90个。项目已开工数xx个,开工率xx%,其中已完工xx个;已拨付资金xx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xx%。

三是健全机制,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有序推进。调整县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县扶贫办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6月xx日与市里同步挂牌。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政策,谋划制定“2+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在原有xx个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加xx个队,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已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从7月份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暗访调研以及平时我们督查暗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有撤摊子、松口气的想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新要求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办法不多。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减弱,对乡村基层的督导指导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联系群众较少,甚至没有走访和电话询问;集中排查流于形式,网格化管理不完善,监测对象排查不彻底,台账资料不规范,问题整改没有针对性。三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不到位。部分拆迁农户现有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危房,部分脱贫户前几年搬入新居后原有老房至今未拆除。部分农户因农村建设出现供水管网损坏导致供水不足等。四是精准帮扶不到位。制定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帮扶措施不及时,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长时间都没有落地。五是重点工作推进不到位。衔接资金项目不愿谋划、不会谋划,有的乡村进度滞后,长时间没有进展;动态监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不愿报,又没有跟进帮扶措施,甚至不管不顾;有的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未按时签订协议,无纸质考勤记录、管理办法;部分乡镇今年以来的发放的小额贷款为0,进度缓慢;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未及时更新,户档资料更多停滞在去年的内容。六是资金项目管理不到位。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村里未规范建立台账。七是乡村建设不到位。部分村存在改厕建后管护不到位,有的村组不通水泥路,一下雨泥烂路滑。部分农户家中杂物乱放,人居环境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作为乡村振兴部门来说,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然是首位的工作,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网格化动态监测,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保持常态化联系帮扶,继续填写帮扶手册,确保在10底前所有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抓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加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底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进一步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县乡村振兴局会同民政、卫健、医保、人社、教体、信访委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行信息月报送制度,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比对,对发现的困难人群,要及时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户易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帮扶、早清零。

四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xx等特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持续做实乡村特色产业,深化消费帮扶,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稳定增收,让农民富起来。

五是进一步抓好稳岗就业。认真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两个不低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摸清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相关信息,确保系统录入数据与相关人员务工就业实际保持一致。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就业技能,确保“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

六是进一步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全面摸清扶贫资金项目底数,严格执行扶贫资产“运行、维护、处置”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定期对扶贫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做到账实相符。建立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核查经营状况,消除经营性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侵占,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进一步抓好金融帮扶。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八是进一步抓好社会帮扶。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队履行好职责。深化县域结对帮扶,与xx县共同谋划中长期帮扶规划,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干部挂职和人才交流。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

九是认真做好迎接后评估工作。今年11月-12月之间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是把前几年的第三方评估和交际考核结合起来,在总体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差别不大,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性考核。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像对待脱贫攻坚考核一样来对待此次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4个方面10项指标(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底后评估工作不出问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建立健全省级领导联系包抓、省直组长单位统筹协调、省直牵头单位归口管理、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发言,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由省委组织部和我局共同举办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视频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春节之后在有效衔接工作方面举办的第一次全省性培训会议,培训班以视频形式开到村一级,参训人员覆盖了县乡村和驻村帮扶干部x万余人,参训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是近年来少有的。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传达和宣传解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部署安排和政策举措,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帮扶干部政策业务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推动全省帮扶工作开新局、上台阶。

下面,按照这次培训班安排,我重点围绕为什么开展培训、帮什么和怎么帮这三个方面,结合省级考核、第三方评估和平时督查暗访等渠道反馈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开展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驻村帮扶工作是我们国家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xx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在去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和《通知》都对驻村帮扶工作总体要求、职责任务、管理考核、组织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去年以来,广大乡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上引领向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多点发力,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上冲锋在前,成为群众最亲近的“贴心人”、最信赖的“家里人”,帮扶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驻村干部选优派强。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选派xxxxx名干部组成xxxx支驻村工作队,实现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村(社区)、乡村振兴重点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覆盖。

二是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立健全省级领导联系包抓、省直组长单位统筹协调、省直牵头单位归口管理、帮扶单位到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等六项制度,逐级压实帮扶责任,推动帮扶工作高效顺畅开展。

三是帮扶能力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展帮扶干部分级培训的基础上,在xxxx个乡(镇)、xxxxx个村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xx万名乡村干部参加练兵,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去年xx月x日,省委书记对全省帮扶工作省级示范培训工作作出批示,“这个培训班时机、内容都选得好,要关注新一轮驻村干部在过渡期开展工作遇到的新问题,鼓励帮扶干部探索实践。”今年x月x日,省长在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省乡村振兴局对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新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开展全覆盖培训,体现了部门作为,带动了全局工作。

四是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广大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用情用心帮、尽心尽力干,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宣传政策xx.x万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x.x万个,解决群众急事难事xx.x万件。全面排查xxx万户困难群众情况,万户xx.x万人温暖过冬问题,去年xx月xx日,省委书记在农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报告上批示,“很好。继续关注落实和问题解决情况。”可以说,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上联党和政府,下接广大脱贫群众,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全省有效衔接工作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代表省乡村振兴局,向大家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x节刚过,我们就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视频培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适应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的迫切需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标志着“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加强新时期帮扶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帮扶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中央要求看,今年x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xx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并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等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去年xx月底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也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发挥、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实际看,虽然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稳定消除风险的难度较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和产业发展等后续扶持任务较重,疫情灾情不确定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增加了返贫致贫风险的不确定性,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任务还很艰巨繁重,仍然需要持续开展驻村帮扶,齐心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从考核评估看,在国家和省级有效衔接评估考核和第三方评估中,都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检视人员选派、干部管理、帮扶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在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考核内容中,重点检验的还是县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能力、业绩和作风。帮扶工作的成效如何,不仅影响和决定着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有效衔接工作的最终结果,也直接关乎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全面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水平的客观要求。从督查考核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全省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和挑战。一是思想认识上有所松懈。有的驻村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驻村帮扶可以歇歇脚、缓口气,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感、紧迫感不够强。二是工作思路上不够清晰。部分新调整的驻村干部对有效衔接重点政策掌握不够,对帮扶村情况还不够熟悉,对村情民意不够了解,特别是对防返贫监测政策、“三类户”底数等不清楚,仍然当情况不明、底数不清、数据不准的“大概先生”“基本掌柜”,对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思路不明晰,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不匹配。三是日常管理上有所放松。

有的县乡没有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对省市选派的驻村干部存在不敢管、不愿管、不严管的畏难情绪和思想顾虑,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帮扶单位没有落实跟踪管理责任,甚至不了解派出干部是否真驻村、是否真帮扶;个别驻村干部没有严格落实吃住在村要求,出现“两头跑”“驻村不住村”等现象,有的甚至虚假打卡。四是作用发挥上有待加强。有的驻村干部没有真正俯下身、沉下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个别帮扶干部把到村帮扶简单理解为到村“打卡”,没有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去,签个字就走,帮扶措施不聚焦、不精准、不具体;有的驻村干部工作不上心、不上手,在帮扶村资金项目的使用监督、推动落实上不够到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市县和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高度重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彻底整改解决。

三是培养锻炼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渠道。去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明确要求,勉励广大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嘱托。有效衔接比脱贫攻坚范围更广、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既是对我们责任担当的考量,更考验我们的工作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群“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扎根乡村、服务“三农”。从目前选派情况看,选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无论是学识、见识都比较广,再加上许多干部自身还有一些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帮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帮助脱贫村、脱贫户巩固拓展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带动强村富民,改变乡村面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大家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向基层和群众学习,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因此,我们要把五年过渡期作为守底线、补短板、强弱项的最大机遇期,及时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农民主体地位,既立足当下推进重点任务,又着眼长远稳扎稳打,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乡村建设工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长本事、长才干,提升能力、锤炼作风。

四是建强村党组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有着在群众中间、离群众最近的优势,能够经常联系走访群众,经常嘘寒问暖,推动完善乡村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所忧所盼。从平时调研和开展“十查十纠”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关爱服务行动不扎实,“四类人员”摸排不够彻底,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帮办实事紧贴群众需求不紧密,破解群众突出难题、燃眉之急上有差距。一些地方单纯地把关爱服务行动当成做好事,未建立长效机制,在软件、硬件建设上没有实质性举措。一些地方练兵比武对象没有聚焦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以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第一书记,范围过于泛化,分散了精力,影响了效果。练兵比武科目与推动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看似轰轰烈烈,实际成效不显著。我们要树牢“乡村振兴为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民而建”的理念,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满腔热情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第二,关于帮什么?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发表的xxxx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提醒,集中指向的是“两不愁、三保障”,念兹在兹的还是让脱贫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既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接续奋斗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坐标。

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的安排部署,今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考虑是:立足“三新一高”目标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一条底线,贯穿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一个主线,突出乡村振兴重点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两个重点,以产业就业为抓手推进乡村发展,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不难看到,随着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我们面临的工作头绪更多、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全省帮扶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帮扶工作任务,着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及农村党建等工作。

一要聚焦一个底线,推动成果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提升足,是各市县和乡村干部、帮扶干部的首要任务,必须持续响鼓重槌地抓细抓好。要抓牢“两个环节”,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发挥一线工作主力军作用,针对监测帮扶政策宣传不深入、排查工作不细致,农户不知道、不会报,部门预警难、参与少,“三类户”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监测不精准,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一兜了之”等问题,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环节,按照“六必访”“六必查”要求,深入农户家中摸清家庭基本情况、主要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家庭刚性支出等情况,面对面分析返贫致贫的风险点在哪里,今年要种什么、养什么、享受哪些惠农政策,预期收益怎么样,倒排时间节点算清楚收入账,有计划、有重点地完善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

特别是要紧盯控辍保学、劳务输转、帮扶车间等关键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扶持措施,防范和消除潜在返贫致贫风险。要坚持“七不消”要求,严把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坚决防止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的现象,做到稳定消除、有序退出。要抓细“两个重点”,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xx个国家级和xx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以项目为支撑,紧扣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两个主题,精心论证储备一批可操作、能落地的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把国家倾斜支持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在全省巩固成果中赶上来、不掉队,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

同时,针对个别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未成立居民(村民)委员会和居务(村务)监督委员会,有的搬迁户还要回原村办理相关事务等突出问题,紧盯易地搬迁群众配套产业发展、家庭人口就业、户籍随迁、惠农政策落实、就医上学等重点难点问题,逐点逐人建立工作台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帮扶政策,确保群众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致富。要盯紧盯牢“风险点”,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果。教育、医疗和住房安全既是衡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核心指标,也是巩固成果后评估的重要内容。个别地方“三保障”等工作还有不托底的情况,教育保障上,部分脱贫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仍存在控辍保学成果反弹风险。健康帮扶上,有的地方政策宣传不够到位,个别患慢病群众慢病卡办理不及时或未办理,有的地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不规范、续签不及时、卫生室日常管理不规范。

安全住房上,一些农户没有享受危房改造(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一些农户虽建了新房,仍居住在有安全隐患的旧房中。安全饮水上,个别地方小水源还不够稳定,部分自来水有冻管现象,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还需强化。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排查工作,摸清基本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问题,确保在上学、看病、住房和饮水等底线任务和基本民生上不出问题。

二要聚焦“两个高于”,促进乡村发展。脱贫群众之所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主要原因还是家底薄、收入低而不稳。要把帮助脱贫村、脱贫户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稳岗就业、创新创业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帮助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脱贫群众和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实现“两个高于”的目标。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去年我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xx元、同比增长xx.x%,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同比增长xx.x%,增速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但部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增速较慢,甚至不增反降,增加了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风险。要依托当地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

要更多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达标奖补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引导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效嵌入产业链,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成果。在促进稳岗就业上,去年全省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xxx.x万人,比上年增加x.x万人,实现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升。但有的县务工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不够、针对性不强,就业培训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个别农户外出务工奖补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帮扶车间就业带动能力较弱,帮扶车间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人数少。一些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够严格,人员选聘不精准,作用发挥不充分。要把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督促落实好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和帮扶车间等各项优惠政策,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探索开展市县间的劳务协作,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力争比去年有所增加。在拓宽增收渠道上,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充分发挥业务精通、联系广范、视野开阔等优势,积极引导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电商、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等,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比如,光伏扶贫方面,目前全省xxxx个确权村每村收益平均超过xx万元,共有x.x万人通过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增收。但部分县区村级电站运维管护措施不到位,电站故障处理不及时,收益资金使用没有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要求。要根据所在村光伏电站建设情况,毫不放松抓好村级电站运维管理和户用电站管护,帮助村上规范管理光伏公益岗位,严格执行公益岗位实名制、工资发放季度通报和出勤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稳定发挥效益。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亿元,村均万元,村级经济造血功能仍然不强。要最大限度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探索发展“村级+企业”合作模式和设施出租、股权投资等新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再比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方面,去年全省新增发放xx.x万户x亿元,累计xx万户xx亿元,贷款到期量大、时间集中、清收压力大等问题日益凸显。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根据贷款发放情况和贷款户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帮助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具备贷款发放条件的农户申请并协调落实贷款,帮助农户精准用好贷款,防范逾期风险,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用在刀刃上。再过几天,就是雨水节气了,农事活动也将陆续展开,要抓住春耕备耕和年后务工人员集中外出的关键时机,提早帮助农户对接帮扶项目,备足备齐生产资料,制定落实种养殖计划,加强外出务工培训指导,确保各项增收措施尽早启动、尽早收益。

二是提升服务,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推动实施“xxxx”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去年以来,省里选择了x个市(州)、xx个县(市、区)、xx个乡(镇)、xxx个村,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顺利完成xxx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今年要完成xx个省级示范乡镇建设任务,并新增建设省级示范村xxx个。要对照示范建设xx项具体任务,科学规划,统筹实施,xx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助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问题厕所排查整改,但部分村改厕模式选择不合理,有些村自来水供应都不稳定,还要搞水冲式厕所;有些村质量管控不过关,改建后的厕所由于防冻、粪污处理等没有解决,造成闲置或不能正常使用;有些村搞了“零费用改厕”,农户没有出资投劳,导致对施工和质量不关心,个别厕所成了储藏室。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是问题厕所摸排和督促整改的主要力量,要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分类推进问题厕所整改,推进完成好今年xx万座改厕任务,帮助指导农户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同时,要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帮助健全“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着力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要聚焦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聚焦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一手抓协调推进、形成工作合力,一手抓试点示范、推进基层创新实践,促进乡村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首先,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推动探索建立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清单,推进农村各类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让农民群众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渠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治理活力。要协助村“两委”规范村务运行,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其次,要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经验,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注重加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宣传,及时挖掘和总结推广乡村治理的新鲜经验和创新做法。再次,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帮助完善村规民约,崇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要聚焦特困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外流明显,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还有五保户、残疾人、单亲母亲等特殊困难群体,他们缺少照料,看病、上学等面临很大困难,有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去年以来,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行动一活动”,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动员组织身边的组织和个人,为身边困难的人做身边的事,温暖身边人的心,凝聚身边人的神。活动开展半年多来,累计办实事x万次、x万件,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下一步,各地要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一行动一活动”的安排部署精神,着力在求实效、见真章、建机制上下功夫。

要积极探索创新,丰富内容形式,从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把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做细致、做到位,用真心真情去温暖、感动农民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软件硬件一起抓,统筹当前和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避免帮办实事一阵风、走过场。要持续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帮助基层干部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切实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县乡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的指导和帮助,在政策完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提供倾斜支持,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支部有更多的渠道和手段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

第三,关于怎么帮?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各县乡和各级帮扶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精准的措施、更加严实的作风,真正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要落实捆绑责任,确保“下得去”。目前,全省选派的xxxx个驻村工作队、万名驻村干部,已经全部到岗到位。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捆绑”责任,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帮扶村给予更加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跟踪管理,定期了解掌握干部驻村帮扶情况,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要确保选派的驻村干部集中精力开展帮扶工作,不得安排承担原单位业务工作,落实好各项保障待遇,让驻村干部真正下沉到村、一门心思开展帮扶。

二要严格日常管理,确保“蹲得住”。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是对驻村工作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只有植根一线,才能掌握实情,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县级党委政府要履行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主体责任,注重了解作用发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乡两级驻村工作队总队长要切实发挥具体领导和管理作用,敢管敢抓、严抓严管,决不能当“挂名队长”。乡镇党委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工作调度和具体指导,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敢于批评、大胆管理、严格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广大驻村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乡村振兴作为锻造本领、锤炼作风的广阔舞台,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防返贫监测帮扶等重点任务精准发力。要正确处理工作队与乡村两级的关系,驻村工作队要坚决服从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上下同心、形成合力。

三要加快角色转换,确保“融得进”。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要按照分级分层、全员培训的原则,逐级加强对帮扶工作的培训指导,通过专题轮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帮扶干部掌握政策要求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对新调整选派的驻村干部,要采取“一对一”帮带等措施办法,引导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业务,努力成为懂政策、接地气的农村工作行家里手。驻村干部要抓紧熟悉掌握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尽快实现从“机关干部”到“帮扶队员”的角色转变。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队要勤走访、常入户,每月对帮扶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低保户、残疾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众开展x次走访;每季度对脱贫户、一般户开展x次走访,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帮扶责任人要时刻谨记自己是推进有效衔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开展x次走访,准确掌握“三类户”基本情况,对“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低保、养老、社会救助等保障政策落实,做到心中一本账、情况一口清。凡是驻村工作情况不清楚、履职不到位、任务完不成的,一律由驻村工作队负全责。驻村工作队对发现的问题,要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协调解决,需要统筹解决的,要及时逐级报告,但不能一说了之、一报了之,要全程跟踪反馈情况,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四要严管厚爱结合,确保“干得好”。从严管理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根本保障,管得好才能用得好。驻村帮扶干部常年在一线工作很辛苦,生活上也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一方面要突出“严管”,靠实各级各方面的管理责任,严格落实考勤、公示、例会、报告、自律等制度,真正做到人到岗、心到位、住下来、沉下去、干实事。另一方面,要体现“厚爱”,县乡党委政府要对驻村干部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各项保障政策,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他们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驻村帮扶。省上将持续开展督查检查和随机走访,对发现履职尽责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将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并及时跟踪整改落实。

同志们,做好帮扶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有组织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有广大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倾情投入,我们一定能够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

xx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把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作为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的有力抓手,创建“大数据+”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巩固兜底保障成果,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xx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优势,通过入户查、数据比、线下核,建成汇集300余万名低收入人口数据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一是汇聚部门数据。推动救助同乡村振兴、医保、公安等14个部门18类数据共享。二是完善预警功能。围绕“防漏”“防错”,突出数据分析、对象查询、异常提示,强化预警功能。三是落实闭环管理。实行“省级统筹、市县督促、乡镇核实、平台监管”的闭环管理,形成“一横两纵”数据核查比对预警机制。

强化主动发现,完善低收入人口“防漏”监测机制。一是紧盯风险人群。将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和重病重残人员、高费用支出患者、重灾人员、失业人员等风险人群数据全部纳入监测,预警核查36.2万余条信息。二是科学比对筛查。将风险人群数据与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数据比对去重,对未享受救助人员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比对筛查,形成“防漏”预警线索6.6万余条。三是及时线下核实处理。依据预警线索,同步入户核实,共将2300多名预警人员纳入兜底保障。

着眼精准救助,完善低收入人口“防错”预警功能。一是重点防范错保问题,将死亡人口、车辆、公积金、企业登记、房产、财政供养人员、婚姻、殡葬等数据汇聚起来,作为“防错”监测预警比对数据源,动态筛查对象家庭的财产、人口变动等情况,比对筛查数据3000余万条。二是实时开展比对筛查,自动生成“防错”预警信息5700多条,经入户核实,及时将1500多名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退出,有效破解财产和隐性收入核查难问题。

聚焦综合施策,完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依据预警人群困难类别和情形,通过“民政兜”“部门帮”“社会扶”等方式综合施策,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一是落实“民政兜”。对排查发现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落实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兜底保障政策,共将21.8万人纳入兜底保障,占监测人口总数的53.2%。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低收入人口提供有力保障。出台《xx省养老服务条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高龄独居、留守老人等定期探访制度,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5%。二是开展“部门帮”。对排查发现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困难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落实专项救助。xx年,xx民政部门推动相关部门落实教育救助630万人次、医疗救助1905万人次、住房救助14.5万户、就业救助50.4万人。三是动员“社会扶”。对排查发现困难程度深、救助资金需求量大的急难家庭,在进行政府救助的同时,积极动员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xx年,全省发动63家慈善组织募集款物1.58亿元参与急难救助和乡村振兴。

镇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做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上后评估工作验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扛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补齐短板弱项,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四个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一、基本情况。

水域面积xx平方公里,占xx%,总耕地面积xxx亩,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群众收入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收入。

xxxx年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人xxx人,截止目前已完成xx户xxx人致贫返贫风险消除)。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学习。

在“两金”收缴、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中,各村“大村长”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全部下沉到村督促指导镇村社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工作,“三长制”作用发挥显著。三是通过每周工作调度例会、镇纪委入村督查通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干部作风纪律,层层靠实责任、倒逼工作落实,有效推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见效。三是全面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充分运用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等方式,结合举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培训会、政策理论夜校培训班及“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全面传达学习了安全饮水、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各项政策知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二)完善帮扶机制,落实责任担当。

全镇现有就业工厂xx家,产品涉及服装、膏药、假发、测温器、食用腐竹、豆制品、木雕工艺等,累计提供就业岗位xxxx个,现有稳定务工人员xxx人,其中已脱贫人口xxx人,月平均工资xxxx元左右,最高月工资达xxxx元。四是人居环境方面,坚持把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农房抗震改造、旱厕改造、土地增减挂、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结合起来,全镇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摸排出整户危旧房xx间、已拆除xx间,部分危旧房xx间、已拆除xx间,残垣断壁xxx米、已拆除xxx米,柴草房xxx间、已拆除xxx间。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xx户,已竣工xx户,主体已完工x户。全镇旱厕改造任务xxx户,已完成xxx户,完工率xxx.x%。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折达路(xx段)沿线等种植百日菊、八瓣梅等花卉xx.x公里,房前屋后整地x.x公里,栽植花卉x.x公里。五是贷款发放方面,截止目前xx镇上报放款需求xxx户,通过审核xxx户,已放款xx户xxx万元。六是光伏产业方面,各村严格按照《关于拨付光伏帮扶奖励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印发《xx县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资金使用和运维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严格规范使用资金,资金使用计划及拨付情况已建立台账,并报请县乡村振兴局审核通过。七是驻村帮扶与基层组织方面,各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xx州关于对驻村帮扶工作队两个盒子、七个夹子(xx项)台账资料的要求,通过邀请县乡村振兴局业务人员现场培训指导,均已规范完善台账资料。

(三)保持攻坚力度、巩固脱贫成效。

(四)聚焦为民服务、推进“两项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xx镇以近期重点工作为抓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举办“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暨“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现场观摩交流、知识竞赛、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等形式,使“岗位练兵”的过程成为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推动工作落实的好载体,营造了互学互鉴、互提互改、互查互补、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各村深入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众摸排上报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摸排上报“三留守”人员xxx人(其中留守儿童xx人、留守老人xx人、留守妇女xx人),每月规范开展农村低保核查评议及残疾人服务、助学等工作,将救助困难群体、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宗旨、优化民生事项办理、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服务水平和条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解决关键人、解决关键事、解决关键抓手,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绿化向彩化转变,从园林向园艺转变,确保看得见的问题抓紧解决,确保看不见的问题方案化、分阶段推进。

提高风险稳定消除的质量,特别是收入,实现错退率为零;

提高档案资料整理质量,无漏项、错项现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人相符,确保系统数据“零差错”;

提高人居环境改善质量,确保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好;

提高群众对政策享受、驻村帮扶和成果巩固满意度,实现成果巩固率和群众满意度xxx%。

三是底线再强调。坚决守牢“四条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因为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政策措施棚架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信访舆情问题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进一步做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上后评估工作验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扛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补齐短板弱项,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四个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县西南部,xx东岸,东西辖长x公里,南北xx里,距xx县城xx公里,距xxx公里,距省会xxx公里。总面积xx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xx平方公里,占xx%;水域面积xx平方公里,占xx%,总耕地面积xxx亩,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群众收入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收入。

全镇辖x个村,x个社区,xxx个社(组),全镇现有xx户xxx人,其中汉族xxx人,占总人口的xx.x%,少数民族(xx族、回族等)xxx人,占xx.x%。全镇已脱贫户xx户、xx人,共有两类户xxx户xx人(其中xx年两类户x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x人xxx人,已于xx年全部致贫返贫风险消除;xx年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人xxx人,截止目前已完成xx户xxx人致贫返贫风险消除)。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学习。

一是结合全镇实际,调整充实了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督导各村成立了村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并通过党委(扩大)会、重点。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工作调度会和推进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传达学习了省、州、县巩固脱贫成果有关会议精神xxx余次;针对上级部门巡察核查反馈问题,xx镇全面认领并认真开展整改销号和自查自纠工作,党委专题研究整改举措、严格责任人员、量身定做整改方案,认领并整改完成了国家省州县等各类督查反馈问题。二是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继续沿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三长制”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了责任人员不撤、监管力度不弱、帮扶措施不减,实现了村有复查员、户有监测员,有效强化了户情动态监测,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在“两金”收缴、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中,各村“大村长”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全部下沉到村督促指导镇村社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工作,“三长制”作用发挥显著。三是通过每周工作调度例会、镇纪委入村督查通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干部作风纪律,层层靠实责任、倒逼工作落实,有效推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见效。三是全面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组织全体干部充分运用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等方式,结合举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培训会、政策理论夜校培训班及“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全面传达学习了安全饮水、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各项政策知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二)完善帮扶机制,落实责任担当。

一是防返贫动态监测方面,xx镇严格按照《xx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动态清零”的要求和“农户申请、联户干部摸排、行业部门主动预警、社会监督”四种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镇村两级集中入户核实、逐项分析研判,严格按照识别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同时及时加强与行业部门的对接沟通,全方位、无死角开展监测工作,xx年全镇共纳入“两类户”监测对象xx户xxx人。二是产业帮扶方面,全镇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今年以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在各村培育种植花椒、杏子、桑果等经济作物xx余亩,在xx村、xx村套种西瓜、甜瓜、南瓜等作物xx余亩,其中栽植花椒xx余亩,年产xx万斤,产值达xx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xx%。同时,今年成功举办了xx县xx瓜果采摘节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创收xx余万元;在原有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累计修建暖棚圈舍xxx户,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发放产业奖补资金xxx户xx.x万元,发展养殖户及大户等xxx户,发放种羊xx只,万元,全镇形成家家修圈舍,户户搞养殖的发展氛围。三是就业帮扶方面,万人次、创收亿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xx人,聘用生态护林员xx名、草管员xx名,除省级公益性岗位人员外,今年重新纳入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xxx人;累计完成xx年县职校技能培训任务xxx人(其中已结业xxx人、在训xx人),完成率为xxx%;全镇现有就业工厂xx家,产品涉及服装、膏药、假发、测温器、食用腐竹、豆制品、木雕工艺等,累计提供就业岗位xx个,现有稳定务工人员xxx人,其中已脱贫人口xxx人,月平均工资xx元左右,最高月工资达xx元。四是人居环境方面,坚持把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农房抗震改造、旱厕改造、土地增减挂、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结合起来,全镇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摸排出整户危旧房xx间、已拆除xx间,部分危旧房xx间、已拆除xx间,残垣断壁xxx米、已拆除xxx米,柴草房xxx间、已拆除xxx间。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xx户,已竣工xx户,主体已完工x户。全镇旱厕改造任务xxx户,已完成xxx户,完工率xxx.x%。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折达路(xx段)沿线等种植百日菊、八瓣梅等花卉xx.x公里,房前屋后整地x.x公里,栽植花卉x.x公里。五是贷款发放方面,截止目前xx镇上报放款需求xxx户,通过审核xxx户,已放款xx户xxx万元。六是光伏产业方面,各村严格按照《关于拨付光伏帮扶奖励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印发《xx县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资金使用和运维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严格规范使用资金,资金使用计划及拨付情况已建立台账,并报请县乡村振兴局审核通过。公号:办公室秘书材料范文七是驻村帮扶与基层组织方面,各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xx州关于对驻村帮扶工作队两个盒子、七个夹子(xx项)台账资料的要求,通过邀请县乡村振兴局业务人员现场培训指导,均已规范完善台账资料。

(三)保持攻坚力度、巩固脱贫成效。

(四)聚焦为民服务、推进“两项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xx镇以近期重点工作为抓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举办“数家珍、说变化、话未来”暨“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现场观摩交流、知识竞赛、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等形式,使“岗位练兵”的过程成为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推动工作落实的好载体,营造了互学互鉴、互提互改、互查互补、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各村深入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众摸排上报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摸排上报“三留守”人员xxx人(其中留守儿童xx人、留守老人xx人、留守妇女xx人),每月规范开展农村低保核查评议及残疾人服务、助学等工作,将救助困难群体、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宗旨、优化民生事项办理、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服务水平和条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思路再明确。xx镇将把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一次机遇、一个抓手,重点围绕“人”的巩固、提升、振兴,做到“三集中、三聚焦、三解决”: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高效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干部受锻炼、确保群众得实惠;聚焦重点、聚焦难点、聚焦特点,结合实际,转变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点线面结合,“条”抓“块”统,确保责任链条衔接到位、确保工作闭环管理到位;解决关键人、解决关键事、解决关键抓手,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绿化向彩化转变,从园林向园艺转变,确保看得见的问题抓紧解决,确保看不见的问题方案化、分阶段推进。

二是重点再突出。切实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六提高”:提高监测对象排查、识别、程序质量,做到应纳尽纳,实现漏识率为零;提高风险稳定消除的质量,特别是收入,实现错退率为零;提高档案资料整理质量,无漏项、错项现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人相符,确保系统数据“零差错”;提高人居环境改善质量,确保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好;提高群众对政策享受、驻村帮扶和成果巩固满意度,实现成果巩固率和群众满意度xxx%。

三是底线再强调。坚决守牢“四条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因为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政策措施棚架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信访舆情问题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

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平稳转型、统筹纳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的精神;。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科学设施过渡期,整体部署,一体推进;。

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政策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

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将聚焦个体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发展,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

2、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帮扶队伍的衔接、考核监督衔接、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政策。

(三)重点任务。

1、设立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20**-20**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20**年以后,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期,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安排。

2、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对政策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

3、重建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在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20**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压实工作责任;。

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统筹对接乡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20**年后的乡村振兴。编制20**-20**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发展规划,与20**年后的乡村振兴规划保持衔接;。

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类型划分要求,将脱贫村纳入乡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统筹考虑乡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一村一图,一户一张,入室张贴,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村振兴指南;。

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聚集区、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发展结构空间、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弹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一)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x大工程的**个项目,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进行衔接。其中:代缴养老保险,代缴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保、低保、电费、高龄津贴,残疾补贴,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计生补贴等x项,纳入调整完善类;。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农村安全饮水等x项,纳入接续保留类;。

危房改造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健康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x项,纳入转换退出类。

1、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县商务粮食局承担的电商扶贫项目、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项目。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将每年****万元左右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排的****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三是接续保留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粮食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四是取消旅游扶贫项目(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2、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由县人社局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3、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予以保留延续,提高政策普惠性(由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4、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5、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将其并入乡村振兴政策的民生领域,形成乡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县民政局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6、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防止“悬崖效应”(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7、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交通、水利和人居环境,对脱贫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项目加力推进、加快见效,不能因脱贫摘帽而擅自终止或调整;。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互联互通,让已建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加快完善管护机制,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8、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将其调整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9、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保留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充分调动组织、科技、市场、人才等力量,进一步汇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二)帮扶队伍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比,任务更重,更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因此,乡村振兴阶段,保留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

保留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继续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力量。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振兴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持续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选派人员上,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在派驻时间上,以2—3年为宜,对确需更长时间帮扶的村,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做好考核衔接。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成果为主。20**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建立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机制。

(四)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到乡村振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具体领导机制,从研究部署、精力投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约束性和可量化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发挥好乡村振兴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三是建立“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表彰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懂两爱”干部、农民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划。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成立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脱贫攻坚牵头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协调各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完善政策性保障。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振兴聚集,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调研,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的部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口上联,确定政策调整的方向、内容、操作要点等。部门“子方案”要在干部群众中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对口把关,争取不“打补丁”或少“打补丁”。

(三)创新思维,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发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模式;。

以二产加工为主导,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模式;。

以三产加工为主导,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x”模式。

——在生态宜居上。

提升基础设施,美化村景,亮化夜景,塑造现代化乡村之“形”;。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农业节庆乡村庙会、乡村艺演,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塑造现代化乡村之“神”;。

以“最原味”的生活,“最闲适”的体验,“最绿色”的人居,“最人性”的治理,塑造现代化乡村之“魂”。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务监督”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银行+企业”、“两权抵押”的乡村振兴投资模式;。

依托小额信贷,探索建立“只贷不存,活化民间金融资本”的投资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大型农业服务商+金融”、“信用贷款+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模式;。

依托融资租赁,探索建立“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

依托众筹,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理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村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落实“四不摘”要求,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xx村为圩镇所在村,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山地面积xx亩。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总人口x户x人,常住人口x人。脱贫户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低保户xxx户xxx人、五保户x户x人。全村共xx名党员。有村定补干部x名,聘用干部x名。村民收入以柑橘脐橙产业及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脐橙、蜜桔、猕猴桃、红薯等。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为xx万元(含光伏收入xx万元)。

(一)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识别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已脱贫户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措施,坚持现有的各项帮扶措施不动摇,保持帮扶工作力度不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加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帮助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对账销号制度,截止目前,涉及上级督查及自查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xx以来,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x个,其中,安排住房安全保障项目xx个,投入xxx万元;安排改厕项目x个,投入xx万元。我们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

1.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虽然脱贫攻坚时期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但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如澄江中心校至澄江卫生院路段水沟破损、唇咀头小组村主干道道路被雨水掏空等问题。

2.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目前村民收入以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xxx族村村集体产业主要依靠光伏、xx林补助、土地租赁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

1.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主动干预,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今年争取村集体经济收入过35万元。

3.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把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入到乡村振兴大局中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产业、组织、文化、人才、生态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

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_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点军区_乡_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_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_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_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_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_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

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_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

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_年度改造指标65户)。

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

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_年全部完成。

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

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

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_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

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

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

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

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

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

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

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县发改委结合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x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市民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安排,扎实履行政治责任,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深化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等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落实党组织责任。

市民政局通过党组会、党组(扩大)会、党组中心学习组、党组中心学习组(扩大)、工作例会等,全年共计召开xx余次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和中央、省、xx市、xx市决策部署,以及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定期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

(二)落实班子成员责任。

民政局党组安排x名优秀干部到xx镇xx村、xx镇xx村、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主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所有班子成员不定期到联系村开展调研活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每月x个工作日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

(三)落实驻村帮扶责任。

民政局党组选派x名优秀干部组建x个工作队驻xx镇xx村、xx镇xx村、xx村开展帮扶,坚持“五天四夜”驻村工作要求,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上门开展帮扶走访活动,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因户因人施策,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确保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切实到位,巩固提高脱贫质量。

(一)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一是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市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xx户xx人,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xx万元。二是落实农村特困供养政策。全市共纳入农村特困供养对象xx户xx人,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xx万元。三是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全市累计开展临时救助xx人次,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四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20xx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xx人xx万元。

(二)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实现了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xx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xx万元。其中:农村低保xx人xx万元;农村特困xx人xx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及时给予临时救助xx人xx万元。

(三)落实兜底保障标准。

落实社会救助标准量化调整自然增长机制,采用“消费支出法”动态制定和调整了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含孤儿)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x政办发〔20xx〕xx号)规定,20xx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经济下滑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不同程度下降。按照“标准不降”的原则,xx市20xx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xx元/人/年;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为xx元/人/年。

(一)落实推进监测救助。

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回头看”,对未在救助范围内的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弱、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以及边缘易致贫人口等重点对象共计xx人开展了摸排核查,及时将符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条件的x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二)落实推进精准救助。

一是完善了社会救助对象审核确认,制定了《xx市城乡困难居民家庭入户调查、收入核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低保和特困人员死亡书面报告制度,开展了社会救助年度全面核查,提高了对象精准度。二是从20xx年x月起,推行了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银行存款等金融产品查询工作。三是继续运用省纪委大数据开展了常态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巩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果。20xx年省厅运用省纪委数据源比对社会救助发放对象反馈问题线索对象共计xx人,经调查核实共计取消不符合条件对象xx人。

(三)落实推进高效救助。

一是畅通求助渠道,确保救助服务热线畅通,推动了救助热线与“xx”平台对接。20xx年共计收到xx市政府公共服务“xx”热线平台交办xx件,所有信访件处理情况均与信访人进行了反馈,并进行了解释沟通,做到了信访人满意或理解。二是实行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有关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了低保对象认定、特困人员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申请人承诺后,通过部门自行核查,无需申请人提交证明。低保申请只需提供“一证一书一表”,即:身份证、申请及授权书、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促进社会救助申请受理高效便民。三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作用,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困难。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临时救助备用金xx人xx.x万元。四是利用大数据缩短低保申请审核确认时限。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开展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低保审核确认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取消民主评议环节,将低保申请审核确认时限由xx天缩短到xx天以内,加快低保审核确认进度和频率,提高办事时效,进一步方便服务困难群众。

(四)落实推进温暖救助。

一是全面建立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病重残低保对象等重点人员联系帮扶机制,落实了监护或包保责任人,落实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镇、村、照料人、对象“四方”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相关职责,不断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开展温暖救助行动,共走访慰问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重病、重残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党员、万元;协调xx农商银行,在每次发放救助补助金时标注资金项目名称,推送“党和政府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救助金已发放”等体现温度的公益短信。

(五)落实推进关爱救助。

一是落实“三留守”关爱服务。为全市xx名农村“三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留守儿童xx人;留守老人xx人;留守妇女xx人;孤儿xx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xx人)。二是关爱留守老人。各乡镇(街道)落实村干部、党员、帮扶工作队、志愿者等与农村留守老人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每一名留守老人都有专人联系,20xx年依托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设立了农村留守老人活动中心xx个,为留守老人免费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排解留守老人寂寞。三是关爱留守儿童。全市共选配xx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xx名村(社区)儿童主任,通过电话了解、上门探望等方式每季度定期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了家访,对其学习、生活、安全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帮扶。四是关爱留守妇女。开展了两癌免费检查、就业技能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家教讲座服务。五是发放了20xx年x至x季度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xx万元。

(六)落实推进创新救助。

一是开展“物质+服务”照料护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社会救助专项资金中安排xx.x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选择蒲圻街道、x马港街道,对共计xx名社会救助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照料护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包括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期间的护理;提供困难帮扶、社会融入、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社会康复、权益维护等专业服务。二是开展了农村福利院管理改革工作。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xx市农村福利院管理改革总体方案》(x政办发〔20xx〕xx号),加快推进农村福利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理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主管、乡镇配合”的管理体制,实行乡镇农村福利院市级直管。目前,对基础设施较弱、居住环境较差、服务水平较低的xx镇、xx镇农村福利院完成了撤并,其中:xx镇农村福利院并入xx镇农村福利院,计划将xx镇农村福利院建设成区域性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xx镇农村福利院搬迁至xx村农村福利院。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务实笃行,高位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xx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充分借鉴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着力做好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等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做好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衔接。坚持完善落实脱贫攻坚期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成立以xx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高规格推进工作。定期召开xx市委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度会等,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市领导联系镇分包村、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脱贫村、企业联村等继续实行。建立纪检专项监督机制,成立强化作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督检查组,对干部作风进行专项督导。借鉴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建立区直部门、区属重点企业联合分包x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工作机制,打造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二是做好各项政策体系衔接。建立危房改造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将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及新增危房纳入监测范围,确保农户房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时,及时实施改造。继续实施增孝关爱政策和“慈善爱心超市”帮扶举措。同时继续实施大学生资助政策。每年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大学生提供xx元的生活补助。三是做好干部队伍衔接。持续强化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完成xx个脱贫村驻村干部轮换,其中xx名干部进行轮换,xx名干部继续留任。通过工作日志、工作台账、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队“五天四夜”在村在岗,有力促进帮扶工作开展。目前已开展现场明察和实地暗访10批次xx人次,电话抽查和微信抽查5批次xx人次。财政列资xx万元统一为驻村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综合保险等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扎根乡村、干事创业。

(二)真抓实干,精准落实集中排查帮扶。

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开展以来,xx把“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作为底线,认真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坚持上下联动,精心部署集中排查。先后召开了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推进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度会等一系列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返贫监测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在xx集中开展防返贫政策宣传“六个一”活动的通知》,安排部署防返贫监测帮扶相关工作。在集中排查“五必到”的基础上,对受灾户、受灾村、监测对象空白村、农村人口较多村、信访不稳定村等五类对象进行重点排查,实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截至x月x日,识别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合计x户x人,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二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落实了监测帮扶联系人,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开展了针对性帮扶。目前已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危房改造、保险保障、小额信贷等共性和差异性措施。三是坚持实事求是,规范管理档卡资料。按照化繁为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xx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档卡资料“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档卡资料“回头看”,每个镇确定2个以上档卡资料示范村,全市共确定档卡资料整理示范村x个,同时组织相关村到示范村观摩学习,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档卡资料规范化水平,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档卡资料、系统数据与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对照一致。

(三)众志成城,全力降低灾情影响。

第一书记汛期“5+2”、白加黑时刻驻守在村;

从扶贫基金中列支x万元,各市直单位、社会企业、群团组织、爱心人士也积极捐款捐物、协调物资,用于救助受灾脱贫村、脱贫户,共计捐助物资x万元,极大帮助了灾区恢复重建。在水毁扶贫项目恢复重建方面,xx乡村振兴局与财政金融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毁扶贫项目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和《xx水毁扶贫项目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水毁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方式、完成时限、资金来源、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建立了周报告和月通报机制,实时反馈和监督重建进度。截至目前,纳入台账管理的x个水毁项目已完工x个。

(四)多措并举,着力拓展增收渠道。

截至x月x日,xx全日制公益岗安置x人,非全日制公益岗安置x人,二次安置全日制公益岗x人,二次安置非全日制公益岗x人,监测户公益岗安置x人,乡镇自筹资金(利用光伏发电等)开发岗位x人,共计x人。三是消费帮扶方面,通过开展“党员消费扶贫助农”带头助销、乡村旅游推介会专项推销、传统节日集中帮销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三专建设。截至x月x日,共帮助销售扶贫产品x亿元,建设消费扶贫专馆x个,建设消费扶贫专区x个,布放消费扶贫专柜x台。四是金融帮扶方面,持续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精准扶贫企业贷工作,完善提升金融扶贫四大体系,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印发《进一步做好扶贫小额贷款风险防控的通知》,对小额扶贫贷款主办行定期督导和实地调研,防控信贷风险。截至x月x日,当年新增小额贷款x万元,带动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x户,余额户贷率位居全省第一。继续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款政策落地,当年新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帮扶脱贫户x户,帮扶率位居全省前列。五是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方面,根据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2013年以来的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扶贫资金、x产业扶贫基金等投入形成的资产纳入扶贫资产管理,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分年度、分部门建立资金台账,分类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资产移交,并纳入xx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体系。截至x月x日,已确权登记项目资产共计x亿元,项目总个数x个,其中,经营类资产x亿元,公益类资产x亿元,到户类资产x亿元。

(五)转变作风,全面做好问题整改。

始终把问题整改作为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全面排查问题,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着力补齐工作短板,确保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一是全面做好国家、省反馈问题整改。召开了国家、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导调研反馈问题整改专题会,各单位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国家、省反馈问题与xx督查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限时办结销号。二是专项纪检监督促进整改落实落地。召开xx强化工作作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精准监督,以监督问责传导压力,倒逼各单位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问题整改,提升工作质效,切实以过硬作风为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挂牌督战确保限期整改。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挂牌督战办法》,对各项工作进展缓慢或督查、考核中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挂牌督战,实行“一周一分析、一报告、一反馈”,督促限期抓好整改,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挂牌督办期间,涉及的单位不能进行干部调整,不能参与评优评先。截至x月x日,暗访反馈的x项共性问题和省级调研监测发现的x项共性问题、x项个性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省督查巡查、驻地调研、暗访发现的各类问题全部动态清零。

二、亮点工作。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优特色动作和创新动作,涌现出了一些具有xx特色的亮点工作,走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今年以来,按照《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实现特色产业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打造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落实带贫减贫机制、做大绿色蔬菜品牌的助推器。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谋划项目。坚持以规划引领未来发展,围绕做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大、特、优项目,今年以来共谋划实施了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核桃产业示范园项目、食用菌种植项目等x个特色产业项目,围绕蔬菜、核桃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二是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受汛期降雨影响,项目建设工期压缩,施工任务艰巨。为确保项目按期交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级领导每日组织召开早餐会,实行日报告制,组织多组施工队交叉作业,抢抓工程进度,快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对部分进展缓慢项目进行挂牌督战,日调度,周通报,确保项目和资金支付按时完成。三是着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项目谋划实施过程中着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谋划实施的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建成后由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运营管理,保底收益用于增加xx等镇的脱贫村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强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的通知》,组织各镇(街道)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每月督导检查,每双月组织x个镇和街道进行对调互评并打分排名。三是建立月点评工作机制。每月召开市级工作点评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安排,并发放流动红黑旗。自x月份开始,将点评会以视频会形式直接开到各村(居),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落实。活动开展以来,共督导检查x个村(居),交办问题台账x余处,村庄及干道沿线形象有了明显提升。

(三)着力加强政策宣传培训。

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文艺轻骑兵”等文艺下乡活动,提升xx等现有扶贫剧目,创作编排更多反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作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以基层一线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期“两不愁三保障”、社会保障、公益岗安置及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等政策进行细致解读,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确保基层一线干部熟悉掌握最新政策措施、工作方式方法。截止目前,已累计培训干部近x多人次。

三、问题不足及下步打算。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xx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脱贫群众增收压力较大。今年xx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基数较大,持续保持较高增速压力较大。二是脱贫村和有脱贫任务的村发展不均衡。随着脱贫攻坚期的持续帮扶,脱贫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逐渐和部分有脱贫任务的村拉开差距,部分有脱贫任务的村仍需加大政策倾斜和帮扶力度。

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研究制定普惠性政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二、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情况。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五、下步打算。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充分把握今年以来工作调整和政策衔接的空窗期,对攻坚期内推开的扶贫项目资产、扶贫档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全面清底,不留尾巴。一是全面开展攻坚期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在2020年基本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完成xxxx个项目的清理核查,进一步厘清资金来源、查清资金去向、核清项目情况、规范运营管护、规范项目档案。二是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完成xx个部门、xxx个贫困村、xxx个非贫困村及xx万卷一户一档的资料整理,全部完成后,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移交县档案馆。三是全面进行攻坚期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重点对小额信贷、光伏补贴、雨露计划、孝老爱亲等到村到户政策进行全面盘点,发现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兑现。共核补小额信贷xx户、雨露计划xx户、孝老爱亲xx万元。同时,对照国考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发现的xx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总结形成《xx县脱贫攻坚成效汇编》《xxx县贫困村脱贫档案》《xx县百户脱贫案例》等三本资料汇编,全景式再现、全程式记录过往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紧紧盯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由村到乡到县自下而上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确定390名乡村两级信息监测员,返贫风险每月监测;与医保、残联、民政、教育、水利、住建等部门,自上而下建立信息共享预警机制,重点数据每月调度。二季度动态调整后,脱贫人口自然减少xx人、新增xx人,全县脱贫人口变更为xx户xx人。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新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原有“两类户”按照xxx元收入标准重新归类后,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x户xxx人、严重困难户xxx户xxx人。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上半年资助学生xxx人次、xxx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低保户xxx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xx户、贫困残疾人家庭xx户、贫困边缘户xx户;1-8月住院xxxx人次、综合报销xxxx万元、报销比例xxx%,慢性病报销xxx人次、xxx万元、报销率xxx%,双签约服务xxx户次。五是接继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向x个易地搬迁安置村派驻工作队xx支,联合移民党支部或迁入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新安排资金xxx万元,对移民小区后续产业进行扶持,充分吸纳搬迁劳动务就业,有劳动力xxx户搬迁家庭,实现就业劳动力xxx人,达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要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围绕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对标中央和省市的政策举措,全面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保证务工就业、乡村建设推进等方面工作落实,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迈好第一步、破好第一局。一是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安排资金xxx余万元,重点支持旅游康养、中药材产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在成功进行xx、xx等村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借助全市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政策机遇,重点支持xx个村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促进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安排专项资金xxx万元,对包括非贫困村在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网络信号等问题进行支持,特别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对中心村和空心村分类支持,逐步解决视觉贫困问题。三是全力推动务工就业,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扎实推进稳岗就业,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xx人,比上年增加xxx%;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守住底线,防返贫致贫机制有效健全。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靶向施策。抓好预警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分类设定“红黄”监测标准,强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每月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排查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xx户xx人符合监测标准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同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开展督导排查,实现动态清零。抓好重点帮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目前,全县xx名已脱贫人口中,xx人获低保保障,xx人获特困供养保障;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是深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定。坚持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要途径,拓展提升收入水平。抓好产业帮扶,x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xx户,xx户脱贫户发展xx个自种自养项目且达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抓好稳岗就业,大力实施“春风行动”,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比去年xx%,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xx个,和去年基本持平。抓好资金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全县共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全部匹配到位。截至8月31日,全县共匹配衔接资金项目数90个。项目已开工数xx个,开工率xx%,其中已完工xx个;已拨付资金xx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xx%。

三是健全机制,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有序推进。调整县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县扶贫办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6月xx日与市里同步挂牌。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政策,谋划制定“2+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在原有xx个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加xx个队,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已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从7月份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暗访调研以及平时我们督查暗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有撤摊子、松口气的想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新要求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办法不多。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减弱,对乡村基层的督导指导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联系群众较少,甚至没有走访和电话询问;集中排查流于形式,网格化管理不完善,监测对象排查不彻底,台账资料不规范,问题整改没有针对性。三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不到位。部分拆迁农户现有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危房,部分脱贫户前几年搬入新居后原有老房至今未拆除。部分农户因农村建设出现供水管网损坏导致供水不足等。四是精准帮扶不到位。制定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帮扶措施不及时,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长时间都没有落地。五是重点工作推进不到位。衔接资金项目不愿谋划、不会谋划,有的乡村进度滞后,长时间没有进展;动态监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不愿报,又没有跟进帮扶措施,甚至不管不顾;有的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未按时签订协议,无纸质考勤记录、管理办法;部分乡镇今年以来的发放的小额贷款为0,进度缓慢;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未及时更新,户档资料更多停滞在去年的内容。六是资金项目管理不到位。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村里未规范建立台账。七是乡村建设不到位。部分村存在改厕建后管护不到位,有的村组不通水泥路,一下雨泥烂路滑。部分农户家中杂物乱放,人居环境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作为乡村振兴部门来说,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然是首位的工作,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网格化动态监测,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保持常态化联系帮扶,继续填写帮扶手册,确保在10底前所有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抓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加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底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进一步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县乡村振兴局会同民政、卫健、医保、人社、教体、信访委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行信息月报送制度,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比对,对发现的困难人群,要及时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户易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帮扶、早清零。

四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xx等特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持续做实乡村特色产业,深化消费帮扶,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稳定增收,让农民富起来。

五是进一步抓好稳岗就业。认真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两个不低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摸清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相关信息,确保系统录入数据与相关人员务工就业实际保持一致。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就业技能,确保“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

六是进一步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全面摸清扶贫资金项目底数,严格执行扶贫资产“运行、维护、处置”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定期对扶贫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做到账实相符。建立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核查经营状况,消除经营性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侵占,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进一步抓好金融帮扶。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八是进一步抓好社会帮扶。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队履行好职责。深化县域结对帮扶,与xx县共同谋划中长期帮扶规划,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干部挂职和人才交流。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

九是认真做好迎接后评估工作。今年11月-12月之间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是把前几年的第三方评估和交际考核结合起来,在总体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差别不大,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性考核。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像对待脱贫攻坚考核一样来对待此次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4个方面10项指标(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底后评估工作不出问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x委、x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x委新决策新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稳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检测,全x“两类户”共x户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主要的致贫返贫风险类型为家庭成员患病和劳动力较弱两类。针对主要致贫返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稳定户扎实巩固,边缘户不再陷入贫困。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弱劳力或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组织帮带等办法稳定增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继续为全x所有脱贫户投保返贫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构筑最后防线。目前,x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x户,纳入社会兜底的x户,返贫险投保率达到x%,已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拓宽“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和社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建好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培训卡、岗位信息数据库、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员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x脱贫人口就业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用好用活后续产业扶持、光伏收益等资金,有效提高搬迁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小区物业公司,争取环卫、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尽量让60岁以上群众有合适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x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x人。积极推进迁出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xx率先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着力解决搬迁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产业和生态共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以“三实三清”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责任压实,目标任务清楚,x月x日我x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启动了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责任进行了细化,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将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排查扎实,短板弱项清底,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乡村为排查主体,所有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参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逐户查验、逐户摸排,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逐村逐人进行排查,全x不存在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的现象,x名残疾儿童全部实行送教上门;住房安全情况正在排查中。整改务实,问题隐患清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督办。x医保局针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人员,联合x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上门鉴定,确保全x符合慢性病标准x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水利局对全xx个乡镇x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对隔离措施不完善等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后续管护,做到“动态维护、静态清零”。

抓好巩固衔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我xx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档。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按照“三个一批”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方面,接续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制度,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做到“应管尽管”。在住房安全方面,严格执行《xx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乡村两级住房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保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在饮水安全方面,稳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全力保障脱贫群众供水安全。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巩固拓展资产收益成果。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特别是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扶贫项目,根据实际运行现状分类管理。对当前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经营性扶贫资产,保持现有经营模式,重点做好后期的风险防控;对长期闲置、效益差甚至亏损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在突出带贫益贫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市改革、盘活利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综合评估,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全x“xxx”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建好项目库,今年以来,共批复巩固提升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x个商贸物流交易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真正用市场牵引拉动两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面提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优势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以品牌促发展,以品质促增收。积极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培育壮大x户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典型、串点成线、辐射扩面、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村更富的目标。

(一)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抓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远近结合抓规划。结合5年过渡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快完成我x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分类布局,有序推进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统筹做好乡(镇)村体系和村庄建设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补短强弱抓建设。坚持把农村“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不断创优发展“软实力”,不断厚植民生福祉。统筹兼顾抓改革。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完成x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试点任务,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的“股权证”变成“分红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前期准备,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x个搬迁村整村流转,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二)实施农村环境提质工程。以“田园美、生态美、家园美、生活美”为目标,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打造x个示范村和x个衔接样板村,以点带面,串点连线,以区域性打造带动整体性发展。加大“三化一改善”力度,着力推动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创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社城、郝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x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效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着力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

(三)实施乡村治理提效工程。坚持“三个狠抓”,把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奋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第一,狠抓党建引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开展“xx”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持续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大力引才回乡,重点在“能人”选育用管上下功夫。持续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以“五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第二,狠抓自治创新,夯实村民自治基础。着力构建“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xx农村干部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持续推行爱心超市、孝善养老等机制办法,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全x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启动殡葬改革,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第三,狠抓法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树立法治理念,发挥“德治润化”作用,努力实现以“三治”成效促“三零”创建。持续推进“三治三零”工作创建,加快“全科网格”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倾,落细落小网格治理服务单元,确保实现“三零”达标村(社区)达到x%以上的目标。持续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推行“网格+x”模式,缩网赋能提质,管理服务做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打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苦干实干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xx“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报告、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和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xxxx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今年纳入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x户xx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xxxx人,已外出务工xxxx人,占比xxxx年xxx.x%。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xxx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x月x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xxx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xx个,共上架x馆帮扶产品xx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xx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xx个,投入扶持资金xxxx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xx%,竣工率达到xx%,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xx%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xxxxx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xx万元,培育一批过xxx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集锦

xx乡位于东北25公里,全乡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全乡总户数462户,1761人。和为省定脱贫村,其中村20xx年已退出,村计划20xx年退出。

为了确保贫困村顺利退出,我乡加强了对“五个一”帮扶力量的选派和管理,对两个贫困村各派县级帮扶领导1名、第一书记1名、帮扶联系单位1个、下派农技员1名、年轻驻村干部3名。

全乡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49户189人,贫困发生率为10.7%。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20xx年退出贫困户5户18人;20xx年退出贫困户7户30人;20xx年退出贫困户16户58人,村整村退出;20xx年计划退出贫困户21户84人,村整村退出。

二、主要做法。

(一)紧抓队伍建设、充实领导班子新“血液”。抓住了县乡20xx年换届契机,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干部考核中突出脱贫攻坚实效,激发贫困村干部的内生动力。

(二)抢抓发展机遇、发展党员带富新“路子”。根据贫困村开发规划和产业实际,制定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致富带头人,支持他们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狠抓基层建设、强化脱贫攻坚新“堡垒”。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和实施脱贫攻坚系列重点专题培训,大力提升农民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利用春节、“七一”等节假日对困难党员、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开展入户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积极开展村“三分类三升级”转化提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党组织提升方案。

(四)准抓选派“五个一”帮扶力量、发挥选派干部新“作用”。发挥“五个一”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县级联系领导廖锦标切实发挥作用,为村带来302万元的帮扶援建项目资金;县级联系单位疾控中心定期为村民开展体检,并请来华西医院专家为贫困户进行会诊;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乡上妥善安排好了“第一书记”的生活、住宿、办公等方面,消除他们驻村的后顾之忧。

(五)强抓落实关爱慰问政策措施、呈现脱贫干部新“气象”。我乡利用“七一”对“第一书记”开展表扬慰问,并将优秀“农技员”和“第一书记”推荐省州县进行表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让脱贫干部干的安心、干的顺心。

三、存在的问题。

党员扶贫示范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没有体现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组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范文

xx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xx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xx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五是做实安全住房保安全。继续落实“1+7”帮扶政策,对273户818人易地搬迁对象中有劳动能力207户392人,省外转移就业4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18人,县内转移就业31人,公益岗位安置87人,涉农就业111人;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七是做实兜底保障保民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户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一档340元、二档270元提高到一档410元、二档360元、三档310元。目前,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77人,发放资金32万元;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三)紧盯工作落实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周排查、月研判、季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四支队伍”每月入户走访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排查工作台账;召开了第一季度联席会,对辖区内行政村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全方位监测,经研判,无风险户和边缘户。二是切实规范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对2016--2020年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权,移交等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管护台账,完善长效机制30个,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对2013--2015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摸底、统计、确权,目前正在移交当中。健全了饮水安全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安排各供水单位采取重点监管、定期巡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饮水安全薄弱村集中进行巡查和走访,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资产移交,全面实行路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管养责任主体,成效显著。三是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认定扶贫产品389个,涉及供应商49家。举办“红红火火闹元宵,消费扶贫唱大戏”扶贫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