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2-05 16:16:33 作者:笔尘

学习的成果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好成绩,更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一些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论文

1.1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仪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院实验中心承担了全校理工科学生的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包括材化、化药、生工的全体学生。上物理化学实验课的班级有50个,学生人数达到1500余人,而物理化学实验室仅有4间,上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全体师生是走“流水线”的形式,再者,师生总体受“重教学,轻实验”思想的影响,学院领导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实验技术人员都产生一种消极应付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心理,敷衍实验教学。

1.2实验教学过程未严格遵循管理制度。

我院物理化学实验室制定了相关实验室运行规章制度,要求每次实验要安排值日生,仪器要严格按照使用步骤操作,仪器损坏要及时登记等。但是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为方便学生实验,或者节约实验时间,没有按照仪器正常操作规程操作仪器,比如,使用旋光仪一定要预热至少十分钟,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做到。同时,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较多,指导教师不能一对一指导,大部分学生都在摸索中完成实验过程,结果导致学生实验做完后,仪器也损坏严重。

目前,定位化管理在很多行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王晓础等等报道了在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仪器管理中采用双向定位的方法进行管理,周清武报道了对药房药品进行定位化管理,辛晓东报道了对煤矿井下人员进行定位系统管理,刘建东等报道了在小包装中药饮品库房进行定位化管理,张玉琢报道了在高校图书馆自习区有限定位管理。现在我们把定位化管理运用到物理化学实验室教学仪器的管理中。

2.1定位化管理实验仪器理念。

定位化管理就是将物理化学实验室教学仪器统一定位,放置于实验室,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首先,制作好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布表模型,在模型上标注好各种实验仪器的摆放位置,通过该模型可以正确找到仪器;又在每个实验仪器上粘贴标识来表明它原来的归属位置,通过仪器上的标识反向找到它的归属位置,可以有效提高实验仪器的管理。

2.2定位化管理实验仪器的初步构想。

仪器分布表模型包括实验室房间号,仪器名称和维修情况,将各种仪器制成不同的`小模型并写上名称粘贴在上面,不同仪器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将仪器分布表模型放在实验室的最前方,即黑板下方,方面上物理化学实验课全体师生查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实验技术人员在上课前首先对上实验课教师说明要求定位化管理仪器,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仪器分布模型要求学生将实验仪器摆放好,如果在实验结束后,仪器如果损坏或缺失应及时上报给实验员,实验员检查通过后,师生方可离开实验室。3.3定位化管理实验仪器的预期效果通过采用定位化管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仪器,其预期效果有:首先,方面师生教学,教师能轻松演示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时也能快速找到所需仪器,改变了以前学生满教室找实验设备的现象;其次,学生实验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在实验进行中,能及时发现仪器问题并进行维护;最后,将实验教学仪器按照仪器分布表模型还原,能够减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实验技术人员更加有效的管理实验仪器。

3结语。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是拥有仪器设备较多,因此采用定位化管理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降低实验仪器的损耗率,延长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实验技术人员要针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时总结管理经验,借鉴先进的教学仪器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果,要推广定位化管理仪器设备,提高仪器维护管理水平。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论文

课本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课本的指导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对于将要学到的新知识先自学,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看书时往往只重视回答问题,寻找答案,忽视思考探索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提出一些关键的有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看过程。二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看书,一般是新授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有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的内容学生看书就能看懂理解的,教师不必讲解。如比例中什么是前项、后项、比号;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等。三是指导学生课后自读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长或难记忆的概念,则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另外,课后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教师推荐的数学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比较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教师引导得力,则会对这些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如一些数学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学的兴趣和能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学会动手操作。

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往往需要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来实现,正确的操作才能真正发挥操作的功效,而学生正确的操作来自于教师对操作方法的指导。如学习“长方形的计算”时,为什么长方形的在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我们让学生摆面积单位学具,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问:“如果求长方形操场或更大的长方形面积,用这种方法行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拼好以后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2)这些图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厘米?(3)你发现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随着操作,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正方形。再通过直观演示和共同讨论,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仅理解了公式的含义,更明白了公式的由来。

三、学会质疑问难。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是学习过程中极重要的一环。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或者学生的讨论得到解决,则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从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更多的是难以把握知识要点,不知所云,不会质疑问难。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在引导学生按角度的不同把三角形分成三类后,为了使其更进一步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外延,可以启发学生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质疑: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根据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就可以判断,为什么锐角三角形要根据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能得出呢?对此设疑进行分析:逐个用纸板遮住三角形的两个角或一个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后,学生自己提出的疑问得到了解释:因为三角形的三个角中,钝角、直角最多只能有一个,而锐角可以有三个,所以判断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能确定。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个知识达到真正融会贯通。对小学生来说,虽然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开始时较难掌握,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但养成习惯后,他们会提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学会总结学习过程和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注意在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一点一滴零散知识的学习中揭示出学习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中、高年级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不仅可以领会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圆柱几何图形有概念和探索掌握圆柱体图形特征的两个阶段学习后,圆柱的空间观念已经形成,于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今天是怎样认识圆柱体的,怎样发现圆柱特征的,进而意识到学习的新知识是通过观察、操作、读书、想象、练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去尝试,去认识,去发现而得到的。再如学习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时,在总结出小数乘、除法实际上就是在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积、商的小数点定位知识,进而意识到小学数学新知识大都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学习新知时就能主动地“见新思旧,化新为旧,以旧学新”。

总之,把学法指导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体系的工作完善。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教学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创新学习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次研究从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入手,希望通过掌握切实有效的网络英语翻译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意识,在实际的知识学习翻译知识点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基础,并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翻译理论经验,并结合到实际的生活、工作当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实际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

伴随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级,我国社会对于专业的英语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广泛。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政策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进行英语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综合的英语应用水平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大学英语翻译知识的重要性源于其能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实际交流水平,对于学生的英语知识利用能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教学工作开展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能够实现语言文化的转变思维。针对当下大学生展开的网络自主学习方式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将翻译工作的内容进行全新的解读,实现对外语交流人才的培养,更加有助于提升传统的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西方研究学者提出的自主学习研究理论,实现了新时期下的教学思维改革,也将自主学习的理论正式的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识,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思维、认知的培养,这种理论和意识的构成是他人无法干预的,也是他人无法强加执行的,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身能动性。自主学习的方式之所以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的能力与水平,主要是源于这种成熟的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真实的情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学习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中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配合合作学习的方式最终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此实现对英语翻译学习的能力提升需求[1]。

2实施大学英语翻译网络自主学习的具体路径。

2。1构建翻译教学网络体系。

英语翻译能力和翻译知识理论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的交流和沟通需求。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良好的指导性建议能够保证英语翻译教学的稳定进行,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具有科学性质的翻译教学工作开展,减少了传统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面对当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和辅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平台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资源环境,从整体的学习理论和框架基础上进行观察,优越的网络工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与应用。学生在构建的翻译教学网络体系中能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网络模板的形式进行专业学习内容的规划,这样的学习策略更加有助于提升英语翻译学习的效率,也为学生实际的翻译知识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总结性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选择,在一定的基础上合理、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为传统教学的枯燥方式增添了一份学习的乐趣[2]。

2。2构建翻译工作体系。

构建翻译工作的体系,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实践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英语翻译思维模式,而不是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枯燥单一的英语翻译知识学习。通过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能够发现,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主要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日常的训练工作执行效果,其余才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工作环节中,而教师的实际指导工作执行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培养远远超过课堂的教学工作。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因为这种教学和练习方式更加能够吸引当下的大学生群体,教学方式的改革成功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网络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介,对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非常之大。构建一个翻译工作的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情景之下进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为学生树立英语思维,转变学生脑海中的汉语固有模式,理顺翻译工作的思路,实现对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3]。

2。3通过使用电子认知工具实现对网络翻译资源的收集。

英语翻译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使用和记忆的环节当中,还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英文文化知识,以及英语使用国家的历史背景,综合多方面的元素实现对英语语言翻译的'准确性,进而保证大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专业的过程中,必须还要认识到自身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实现对英语翻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识程度。运用先进的电子工具也属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途径,在认知电子工作重要性的过程中掌握了先进的学习理论,通过对英语翻译信息的充分掌握达成了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目的。在网络的支持下了解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与能力,成功构建一个网络资源收集的平台,综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完善大学生英语翻译的能力提升需求,借助网络电子翻译工具简化翻译工作的流程,借助网络电子工具引导大学生英语翻译更加精准化,就是提升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性途径。掌握和利用网络电子工具,对于大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节省了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还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了社会发展的进步需求[4]。

2。4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强化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

翻译教学并不是传播式的,而应该属于合作构建模式的。对于翻译学习过程来讲,应当强化合作学习的概念,探究具体的合作翻译学习的枢纽作用,使得学习者通过和教师、同伴间的合作活动进行积极合理的思考,在共享的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之上实现翻译能力的自主化建设。可以说,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网络信息技术也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翻译合作交流方式,使得可使用的英语翻译平台更多更大。其中msn、qq、博客、论坛等网络社区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交流工具。通过多模形态立体式的交互手段,可以使学生之间搭建开放性质的互动公共空间,并且通过人机之间与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同步异步交流,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共享发布与多个用户之间的协作。通过多种网络形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对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作讨论交流,群体内部的成员与外部世界可以实时对话。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多种形式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5]。

2。5构建科学的网络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英语学习的翻译来说,应当建立形成以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以及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特色评价体系,使整体的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工作中环环相扣。通过对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对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过程的反复研究、观察与反思,综合其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翻译的程度以及作业情况所反映出的翻译策略,可以发现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一体系做出全面客观的过程性评价,进而起到监督学生英语翻译的目的。监督时应重点督促学生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使学生能合理的调控自主翻译学习过程。通过不断发现翻译学习中的不足可以及时调整改变自身的学习翻译策略,并有更加开阔的思维去面对英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6]。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从大学英语翻译的自主学习理论基础入手,希望在掌握相关教学和在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体系。通过具体的方式进行大学生自主学习路径的培养,从构建科学的翻译教学网络模式入手,在完善体系的基础上搭建翻译工作的制度,通过使用电子工具让学生掌握实际适用于翻译工作的网络资源,丰富收集资源和数据有效几率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合作学习目标,并且强化自主学习理论的重要作用。实现对网络英语翻译教学体系的评价和认定。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认知理念和成熟的学习思维,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奠定社会需要人才的基础,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并且满足我国社会与国际交流往来的基本目标,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良好的基础作用。

作者:程佳佳单位: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苏蕊,胡宗锋。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4)。

[2]徐修鸿。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翻译自主学习—动因与制约因素[j]。疯狂英语(教师版),(2)。

[3]苏蕊,高淑玲。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现状与对策[j]。科技视界,(24)。

[4]王雯秋。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

[5]张秀芝,杨红梅。基于网络交互教学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与调查[j]。唐都学刊,(4)。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论文摘要:自主学习是集学生、教师和技术人员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因而要求学习者具备相关的学习素质,要求教师和技术人员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并为学习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提供方便易用的学习资源。

一、学习因素与条件。

学习是一个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结果,更应理解为一个过程。我们有必要弄懂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应涉及四个因素:1、学习动机(对知识产生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2、做中得学(从实践-尝试――失败――成功的过程中学习);3、从反馈中学习(从他人的评价以及学习结果中学习);4、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我知识并掌握它)。实现学习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学习进度须使学习者感觉合适;2、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学习;3、经常得到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服务;4、得到必要的学习评价。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以及如何构建学生支持性服务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自我约束或自律(self-discipline);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自我监控学习进度、自我评估学习成绩;明确目标、积极主动。

从根本上讲,多数学习属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对象及途径将自主学习者分为以下几类:

1.接受他人知识传授――这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主要来源于“课”后的自主消化过程,这也构成了此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2.从实践中学习――这部分学习者通过个人亲自实践或从同事、同学中的学习实践中学习;3.从学习资源或材料中学习――如图书馆、资料中心或家中储存的学习材料,这部分学习者通常以独立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的方式学习;4.借助开放或公共的学习资料学习――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取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各种学习援助及精神鼓励,得到做中得学的机会以及及时的学习反馈信息;5.学习者之间相互学习――从很多方面讲,这也可被视为自主学习。他们不需要教师的陪伴,这种形式所呈现出的自主学习的特点是最显著的,因为学习者可自由地安排学习活动(包括制订学习时间、地点以及学习节奏)。

1、来自老师的帮助。

尽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但这并非否定老师的作用。例如,老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1)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资源;(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4)帮助学习者更深理解所学知识。

2、来自学习伙伴的帮助。

现代教育注重开发学习这个人潜能,激发学习者个人的自觉学习能力和自觉创造能力,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精神,倡导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共享教育资源,小组学习方式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学习小组内,每个个体的学习者被集中在一起,他们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可以陈述观点、向伙伴讨教、交流学习经验、共享他人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活动还包括角色分工,每个成员承担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缺一不可。这样就激发了每个学习者的创造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来自学习资源的帮助。

完备的学习资源对于自主学习者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地点和节奏上有较大的特殊性,因而,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可用性。它必须能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服务,如从知识的理论讲授到实践应用,从知识点的介绍到学习者的接受和理解,从重点、难点的剖析到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参考资料的推荐,从学习方法的建议到学习过程的指导,从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信息。

在设计学习系统、安排学习过程以及建立学习资源以便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的同时,应该对以上诸因素给予充分考虑。当学习者的人数远远少于正常水平或为学习者提供的辅助性学习资源较缺乏时,则更应给予学习者一方较多的侧重,而不能只强调教师一方的作用。学习资源应具备以下要素:(1)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2)强调任务学习(task-based);(3)包含自我评估内容(self-assessment);(4)利用方便、质量好(easyaccessandhighquality)。学习资源包括:(1)人文资源,如:老师、学习顾问、学习伙伴;(2)人工资源,如:书籍、资料库、网上信息库、学习包、课堂笔记、学习材料等等。过去,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文字形式的,尤其是书籍、文章、学习辅导材料和学习笔记,这些资源曾一度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最便捷的渠道。同时,这些印刷的文字材料也是学习者做中得学的主要依赖。

1、对于学习者来说,具备足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独立学习的责任感,学习资源必须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作为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必须是高质量而非粗制滥造的产品。

2、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做中得学,学习者将收效甚微如果他们只是在阅读和探讨学习材料。因此,作为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的学习材料必须包含精选的学习任务和供学习者实践的习题,这样的学习材料才能真正让学习者做中得学。

3、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需要经常得到学习反馈以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这样的反馈信息也是学习资源。

4、自主学习者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他们可以在从事学习任务和获取学习反馈信息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另外一条途径是学习伙伴或学习小组。

六、现状与问题。

现代教育为人类提供的教学媒体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可谓纷繁多样。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是不可能的。每一种不同的教学媒体都需要各自独有的专业知识体系,现代教育媒体专家从事媒体的开发研究工作,而他们又远离学科教学领域,所以只能被称为技术专家,他们会专注地探讨所针对的某种媒体,而忽略了如何应用,乃至最高效地应用这种媒体这一初衷。最糟糕的是这种教学与科研的割裂现象,最容易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越来越远离使用多媒体教学,或借助媒体设计教学资源,又不得不返回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传统的面授方式中。

七、解决途径。

1、教育技术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明确方向。在当今这个学习技术时代,某个学科的专家应景不能在独立无援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工作,离开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协助,或不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就无法利用到多种媒体为其提供的教学资源。反过来,专业技术人员也需实施接触和了解教学的最新进展情况。

2、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应有必要的相互交流。因为高质量的媒体教学不仅和计算机编程以及良好的屏幕效果有关,更重要地是它应该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援助,使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巩固学习成果。

3、学习资源的设计不应背离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而服务的宗旨,因而,教学媒体的设计也不应脱离这样的精神。媒体的应用对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增加做中得学的机会;(3)为学习者提供反馈;(4)提高学习效率。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所有这些优势都必须最终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芸.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电化教育研究.(3).

[3]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

[4]姚一平.网络英语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资源的搜索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3).

[5]郑华.英语网络资源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研究.考试周刊,(14).

[6]胡茶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与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0).

[7]何远德.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2).

[8]边玉芳.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5).

[9]张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成功(教育),(3).

[10]高翔.完善自主学习机制开发大学英语学习资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师: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生: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师:你会解答吗?

生1:20+40=60(个)。

生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0+6=36(个)。

师: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4+3245-32。

12+2126-13。

…………。

54+2723-15。

(除了进位或退位的两位数加减算式外,教师把其余的'算式分别写在口算卡片上,在最后的送礼物游戏中可以用。)。

【评点】: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孩子们可依自己的学习情况复习旧知,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还存在困难,那就要在这里复习铺垫;另一方面,又为孩子们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了积极参与的意识。对出现即将要学的知识,让孩子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己选择处理办法(或放进“问题银行”,或由教师把它们分别写在口算卡片上,放在课后解决)。

二、探究算法。

[1][2][3]。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论文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也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式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

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

我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这样的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升了学习数学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数学学习的长效性。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小学生虽然想象丰富,但知识经验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提出的问题较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感,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

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知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新授课结束后,教师诱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启发提出问题,很快就有两位学生分别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我认为三角形还可以按边的特点来分类。

”对于这两位同学大胆质疑和新奇的想法,教师先引导学生分别用两组两根之和小于第三根,两根之和等于第三根的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可想而知,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一质疑不但开阔了同学们的思维,而且为后面继续学习做了知识的铺垫。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教师在肯定这位同学积极动脑、富于创新求异的精神后,将此问题作为本节课留下的思考作业,在学生心里设置了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疑是学的需要,疑是思的源泉,是创的基石。

“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

教学中,把数学知识通过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呈现出来,易于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及各种个性化的理解体验。

当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现差异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比较,让他们在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优化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其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尊重儿童生活,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重开放性训练,让课堂活起来,从而充分地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

五、创设猜想式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猜想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对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标。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断地在改变和完善,从之前的双基发展到三维目标,更多的是传授给学习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如今的社会中,能够促进变化才是唯一有意义的教育目标。罗杰斯这样定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不断学习和促进变化,真正的受教育的人是能够理解并做到不断地改革自身,懂得终身学习的人。学习应当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使自身的知识得到升华。罗杰斯的教育目标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促进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的感情与精神和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学习。2.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思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教育不是一定要分为学生和教师相对独立的中心,两个个体本来就应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经验,学生进行学习和吸收。所以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控制权。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以相互学习者的姿态参与整合学习过程中。因此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综合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这正是罗杰斯所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会给予学生理解、关注、真诚,把学生当成敏感的、有意识的人来对待,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行为表现也会更好。

二、非指导性教学特征。

1.重视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是比较重视合作性的学习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知识的掌握和未知的探索。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者的素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不是两个完全冲突的概念,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合作,在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需要他人的帮助以此解决自己的疑惑。探究性学习依赖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基于个人的思维局限,每个人对问题的认知存在不同,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既侧重自主探索,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2.尊重个体差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受教育者因为其原有的背景和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推崇的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受教育者是具有独创性的个体,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鼓励每个学生做自己,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评价上,不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多样化的个体,不做横向比较,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侧重评价学生动态性的学习过程,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侧重考察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

三、非指导性教学对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启示。

1.注重体验式学习。研究生学习阶段就需要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这一阶段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指导,比较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适合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体验式的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重视体验式的学习,这个和目标式的教学目标不同。目标式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成果,注重的是最后的结果。体验式学习更多的是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习的氛围和整个情景式的体验学习。这样在研究生自主学习期间可以更好地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研究生在研究课题或者钻研自己的学习内容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契约、社会实践、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等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2.倡导学习契约。学习契约又叫作学习合同,是由受教育者和知识传授者一起围绕情景展开共同的协商,设计、实施、评价的学习计划、步骤,以书面协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当倡导学习契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技能和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契约的最终是要在契约开始前明白契约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能够从契约中学习到什么。但是这份契约不都是以教授者或者是学习者相对独立的中心,需要相互结合使最后的发展更好,学习的知识经验更多更丰富。对学习者而言,学习任务的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教授者要避免过多地指导将承担学习责任的机会给予接受知识者。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利用学习契约更好地解决在学习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问题。3.重视讨论与交流成果。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重视互相讨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研究生在自主学习之后也应当和他人互相交流和讨论学习成果,成果分为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是一些实质的成果,如报告、展板、刊物等。隐性指的是一些学习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技能等。交流无论与何种形式展开都不能流于形式,因为交流成果也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技能的提高和自身人格品质的提升,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所以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锻造独创性,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的同时重视讨论和交流成果。

作者:宣海宁蒋大霞陈迪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丽丽.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吴启迪.“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3]何永军.中学历史“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

自主学习论文

学习水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提高人才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情感方面,对学习任务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二是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才能高效率地学习。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需要走出学校以后不断地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力就是工作能力”。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首先,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高成绩的学生也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

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共同承担;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

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是以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以学习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需要。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

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学习观。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树立动态的结构化的`知识观。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既要重视学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要重视对“怎么做”的知识的学习。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能力较差”等苦恼。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的学习习惯,这成为他们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其中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条件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等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实际上,这种自由选择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认识是教育机制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宽容度和信任度。而这种宽容度和信任度取决于主导教育机制的教育思想和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习者本身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期望。教育思想的革新和对教育的期望的转变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困难。当然主观认识还包括学习者本身对自主学习的愿意程度和自信心。

首先,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一般地,学习的动力来自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等,通常内部的激励相对稳定。学习活动的有序化、规律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习动力。另外,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教师引导学生确立富有挑战性的、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制定得具体且有一定挑战性,具备充分能力和对目标的高度承诺,目标越难,成绩就越好。

2.良好的教学模式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第一,努力实施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让学生充分享有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掌控学习进程的权利。

第二,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少一些“注入式”,多一些“启发式”。教师通过课前活动,如美文欣赏、演讲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通过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问题。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

第三,开展合作性学习,大力营造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树立各种榜样人物。在学生中广泛推进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在建立团队学习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寻找合适的成员;(2)建立友好、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3)建立共同的可预见的学习目标,使得大家能够真心投入。

第四,在教学中要经常评定自学标兵,发奖学金,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王超.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国冶金教育,2006(4)。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初中自主学习政治论文

在对初中学生培育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师方式不能够灵活变通,基本上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够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个性来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政治教学,使得初中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显得事倍功半,让人文精神在给学生传递的渠道上出现了问题,使得传递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

(二)教学模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围绕课本来进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提升社会化的文化修养,在教室中进行初中政治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不仅显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让学生降低了对人文精神的感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逐渐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政治教学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活用教材内容。

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仅增添了许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更是丰富了理论知识,加入了许多的漫画、小故事、实际案例、名言警句、社会现象等,在所有的改变中,增添的人文内涵是初中政治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增加政治学科内涵和外延的重要内容。初中政治教师要能够活用初中政治教材,能够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授课方向,以培育初中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政治教学,把课本以外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拓展课本的厚度和学生的认知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积极性。这样经过不断地拓展教材,活用教材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让课本成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载体。

(二)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

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治课本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社会实例来讲解,更需要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要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手段,更需要拥有优秀的政治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知识水平。能够在日常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做到表率,能够以自身的人格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真实的情操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态度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政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话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实时动态,能够对国际新形势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够研究和挖掘其中隐含的问题,能够提炼出自己看问题中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政治观点,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世界观,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会初中政治理论知识,必须要有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政治教学课堂,这是学生能够学习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到政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能够不断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有序激烈地讨论,使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把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方式。初中学生感情比较丰富,如果在情感浓烈的课堂上进行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能够使得自身的情感得到升华,将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

(四)创设社会或者生活情境。

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社会或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和了解人文精神在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以根据政治课本中特定的教学内容,制定和引入生动的具体实例,或者营造一个虚拟的社会或生活环境和场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政治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能够加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在选择情景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认真仔细筛选,挑选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具有代表性的情景,要将那些不好的情景排除在外。另外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己的情绪,能够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掌握教学情境的每一个步骤,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联系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真正让情境教学服务于初中政治课堂。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当成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政治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能够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能够让初中政治课堂充满人文精神,进而逐渐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张向林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白塔中学。

初中自主学习政治论文

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政治课堂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所以,政治教师应致力于探究和实践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该把政治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紧追时代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与时俱进。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传播者,只有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为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榜样,带动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从多方面下功夫。第一,教师对教材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探索教材提供和包含的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并吃透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第二,教师多多关注学生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清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从而完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开展教学,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质量,教师任务重大。

二、注重师生课堂交流。

在政治课堂上应该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在整堂课上都应该互相交流。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意见的机会,师生只有进行有效交流,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只是师生交流内容的一方面,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和学习体会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内容。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因此,不能单单看教师教得如何,还应注意学生对教师教的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况。除了师生交流外,生生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传递知识的一种途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效的教学课堂需要师生之间良好沟通和交流,这一个过程应该是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要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交流不但是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还包括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的记忆和探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发挥主体作用,课上有疑问就应该积极发言,表达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积极提问,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教学疑难,从而提高政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新课标要求初中政治课应该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政治课帮助学生讲课成长和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热点,还可以通过分析热点现象了解其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结合时事热点的重要性。

时事热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了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时事热点,可以发散思维,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分析时事热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看到事情的`本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热点的分析和总结,学生会了解外界的情况,从而利用热点时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注重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政治不是单独存在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传授政治知识的同时,跟学生讲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所有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之间能够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政治教师首先要对政治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其次,要建立政治教学体系和知识点网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再次,在全面掌握政治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好知识迁移工作。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教学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政治教师应不断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政治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和时事热点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和输送栋梁之才。

初中自主学习政治论文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延伸、拓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迎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做意志坚强的人》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对“挫折面前也从容”“人生难免有挫折”“让我们选择坚强”等内容的学习体会,以及对自己今后人生的影响和意义。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做小老师,给大家分析和讲解知识,而教师要做好点拨和引导的工作,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以及合作表演、竞争、访谈、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政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基础进行合理分组,尽量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均衡,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提高小组合作协调的能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政治教学不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功能,而是以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将学习变为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敞开心扉,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实话实说”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勇敢的走上讲台,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想,帮助学生深刻反思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时,教师应让学生踊跃阐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的学生说:“我们现在花的是父母的钱,所以应该节俭”;有的学生说:“我有名牌意识,买衣服就得买名牌”。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很多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的消费观念,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研究和探索,寻找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世界上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强制逼迫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学习时不依赖他人,不受他人的控制和干涉,自己判断,自主学习。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

在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了,学习起来就会干劲十足。

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

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给孩子自主学习的自由。

不少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会为孩子包办很多事情,比如上兴趣班,上补习班,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无形中孩子的自主意识就被抹杀了,学习中也会缺乏自主意识,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是选择逃避或求助于他人。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流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个“师道尊严”的老夫子,一个压抑沉闷的课堂不能指望学生成功地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世界”、“儿童乐园”,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这一要求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初读后,充分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中心词语积极去思考,寻找出相应的语句、段落,仔细品味。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二、鼓励质疑,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唤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蛇与庄稼》,教师让学生对课题质疑: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后引导学生通过读、议而认清“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一重点内容。

三、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其次,可以以问题引起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探究性的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哪里?通过自学探究,学生懂了诸葛亮因为识天文、知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此外,还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即在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也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四、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使唤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在小学阅读教材中,有些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揣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用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才智来填补这些“空白”,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如《穷人》写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的内心活动时,多处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表示句子的停顿及语气和结构的强化,而且有助于传情,丰富形象和增添文字的魅力。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去挖掘这些“空白”的蕴含,体会桑娜美好的心灵。

几何画板自主学习论文

“变换”是几何画板中的重要命令,这里的技巧是非常多的,要变换,就要有所依据,所以在实施变换之前,一定要先“标记”,可以标记中心,可以标记向量,可以标记比等等,选定要变换的图形,按照标记,进行相应的变换。其他软件的变换很多都不符合数学的要求,有时我们需要复制一个图形,并且要求复制的图形会随着原始图形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绝对不是ctrl+c和ctrl+v所能实现。如下图就是利用变换命令制作的等于已知角的另一个角。

二、颜色填充技巧。

在很多的绘图软件中都提供了颜色填充的工具,在几何画板中却没有在工具栏中提供这一工具,其实这是它的特点,因为几何画板中的图形是要变动的,填充颜色的部分也要随之而变化。

首先,要选定添加颜色的图形,如图形是一个圆,则选择菜单“构造”中的“圆内部”;如图形是一个多边形,则选择菜单“构造”中的“多边形内部”;如图形是一段弧,选择菜单“构造”中的'“扇形内部或弓形内部”。这里要说明一点,为多边形添加颜色,一定要选择多边形的顶点,选择边是没有用的。

三、绘制点的方法。

前面提到的画点工具,可以画出两种点,一种是自由点,即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到处移动的点,还有一种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的点,例如,画好一个圆后,在圆上画上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只能在这个圆上移动,不能离开此圆。

下面是另外一种点的画法,选择“绘图”中的“绘制点”,在出现的窗口中可以输入要画的点的坐标,在上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角坐标系”,选择它就表示该点是在直角坐标系里面;第二种是“极坐标系”,选择它就表示该点是在极坐标系里面。

四、利用数学思想制作基本图形。

在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图形,像圆、圆弧、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等,在几何画板中如果想使用某些图形,需要我们结合画板的基本功能和数学的有关知识来制作,下图是一个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椭圆。

利用“轨迹”命令可以得到下图中的椭圆,其他无用的对象最后可以隐藏起来。其中的数学原理是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具体教程可参考:怎样利用椭圆定义构造椭圆。

五、工具栏的使用。

几何画板启动之后左边是默认的工具栏,从上至下依次是:选择工具、点工具、圆工具、画线工具、多边形工具、文本标签工具、标记工具、信息工具、自定义工具。要使用工具,只要用鼠标的左键选中相应的工具即可。

当在工作区画出某个图形时,图形都有系统默认的名称,如果看不到,可以用“文本工具”在图形上单击一下即可,再单击,名称消失;如果想修改名称,则双击名称,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新的名称就可以了。另外,在工具栏中有一些隐藏的工具,选择工具有“平移、旋转、缩放”,画线工具有“画线段、画射线、画直线”,调出隐藏工具的方法是左键单击对应按钮,按住左键不放,在右侧出现其他工具,再将鼠标箭头移到想选择的工具上,松开左键即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自主学习政治论文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跟生活细节有关的知识内容,他们可能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也可能是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的积极性,政治学习与生活细节的相关联性,都是学生体验生活的鲜活与精彩。如在学习《多彩的情绪》这一章节的时候,有一个小节叫做《走进情感天地》。初中的学生思想细腻而敏感,处在青春期,对生活的阅历也变得丰富,使他们有了自己的小情感,他们懂得了喜怒哀乐之外的情绪,懂得了“沉默是金”的道理。这时教师利用各种生活小细节去开导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这样的政治课堂,展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学生对教师的感激之情。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情感对待青春期面临的各种问题,保持身心健康,这也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积极作用;反之,不正常的、消极的或不良的情绪则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妨害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抓住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敏感点,让学生在慎独与反思的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闪光点。

二、细品日常琐事,论理之以真切。

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多彩多姿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好戏,每一场剧都有特定的剧情,上演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在政治课堂中,这种小事中却蕴含着大道理,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将这些日常琐碎事情引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中,会让课堂更亲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来自生活的亲切感。在学习《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学到“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用生活的实例,给学生例证生活与初中政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新课前,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小短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短片中,一个骑电动车的人因为闯红灯撞到了一个横穿马路的人。紧接着怒火冲天矛盾冲突加剧。但是最后画面却是定格在一个交警和两个低着头的人身上,之后教师提出猜想,引出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规矩,会怎么样?这就很好地引出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主题,就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教师利用看到的一些日常琐事去导入课文,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感悟到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受到规则的约束。

三、观察身边人情,解德之以高尚。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作为我们的榜样,而这些正是政治课程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为人之道理。观察身边的人情事物,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看到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相互比较,了解为人的.道理。如在学习《让人生更有意义》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三个一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练习,模拟情景对话,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相互交流,主题就是谈谈自己的理想。小组间讲了很多,有的学生想要成为教师、有人想成为医生,但是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师收集的一些小短文,内容主要以志愿服务、抗震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事例为主,向学生展示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让他们感受到雷锋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充斥着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虽然有的早早地终结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是他们却将无限的伟大精神留给了社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这就是生命、人生的意义所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德育教育的框架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认识的主体、活动的主体、道德内化的主体,教师则成了德育工作的领航者,让学生的德育水平不断提高,让他们不但知道了榜样的力量,还能够在生活中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四、践行社会服务,显行之以无私。

政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人,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标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不断地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珍惜生命,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真正了解身边的事情,并且能够自己动手,坚守服务社会才是最正确的事情。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笔者将地点定在了社会福利院。在社会福利院,学生面对的都是失去父母的,先天有着缺陷的儿童,他们有的年纪相仿,有的年纪更小。笔者让学生了解到了这一群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困难,以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去帮助他们,在行动中展现自身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爱心,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同情帮助弱势群体,做一个不自私自利、有爱心的人。让他们了解到亲近社会首先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参与到社会服务实践中,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不但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内在的生活情感,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意义,同时对政治课程有正确的认识。

初中自主学习政治论文

教师应当如何解决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呢?这一问题长期困扰广大初中、政治教师。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传统教师话语“霸权”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出现“一堂言”和“满堂灌”的教学乱象。虽然从表面来看,传统教学观念主导下的课堂十分充实,课堂上教师几乎从头讲到尾,学生也是埋头苦干,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全盘记录,但细究之下便可发现,充实只是表现,学生获得的除了文本内容外别无他物。新课程下,势必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摆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帮助学生学习初中、政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思维,做好学生学习政治知识“领路人”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能力。

(二)注重分层教学。

由于知识基础能力不同,不同学生对教师课堂所授的知识理解、接受水平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策略。如教学初中、政治“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节时,我在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这一概念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实行分层教育。对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简单、有趣的故事导入方式,而对学习基础坚实、理解能力高的学生则采取哲理讲述与理性深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学,收效显著。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政治学科教学方法应当与时俱进。其中,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最近几年不断被搬上教学舞台,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初中、政治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优化。如教学《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一课时,由于现在距离奴隶社会已经很远,因此如果单凭教师用言语苍白地描述,那么学生根本无法深刻理解当时的社会意识和形态。作者便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描述奴隶社会时期的视频录像。学生在观看录像中清楚明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奴隶的地位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既强化了教学效果,又增强了知识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三、结语。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品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知识的灌输不应当是重点,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健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总而言之,要想切实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摆正教学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学识储备,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打造政治高效课堂。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