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热门13篇)

时间:2023-11-28 06:44:51 作者:LZ文人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总结,提高我们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请看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关于写作和总结的新思路。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心得体会

感谢园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全员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培训充实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理论与班级实际相结合,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幼儿在幼儿学习生活中起到的重要性。了解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内容非常详细,分别对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托班幼儿入园时间短,习惯养成还需要培养,我把习惯养成贯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让幼儿时刻感受到习惯和规则熏陶。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非常重要。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体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活动要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同时要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要设计制定活动简单而有趣、好学易懂的活动。

幼儿阶段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时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要给幼儿母爱般的关怀,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好工作。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幼儿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此次培训,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在一次次的反思中不断提高,我得到了很多教学上的启迪,。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教育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扮演好幼儿教师这个角色,信心百倍的走好教育生涯中的每一步,努力为自己的幼教生涯留下一个个深刻的脚印!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心得体会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破立并举、多点发力,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办教育、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纠偏了传统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同时对新时代人民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也倍感责任重大,惟细照笃行,不负初心。

用心用情,立德树人是根本。

《方案》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这是新时期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一日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培养,更要关注思维发展,着力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上做好启蒙,为未来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课题。记得在我们小时候,聪明懂事听话、学习名列前茅往往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倾向长期以来都存在。记得寓言般的故事:有人问到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获奖者这样答道:“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答案,却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以德树人。

新时代,智商、分数不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五育”均衡的观念尤为重要。幼儿就像一张白纸,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却无法正确的判断是非。都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很重要,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坚持以德,智,体,美,劳“五育”新型教育观为指导,从实现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日常教育教学目标出发,在活动中突出“德育”的统领地位,全面把握“德育”教育“方向盘”,让每个孩子都能以德为基、以德树人,切忌强行用单一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幼儿个人的活动行为。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寓德于教、寓德于学呢?我认为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游戏、日常教育的开展,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向幼儿传递真善美,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确保德育成效。

比如,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集体教育活动、舞台表演、国旗下讲话、观看革命传统影片等方式,了解我们党的成长历程,熟知那些优秀党员的动人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可以利用“雷锋日”、“重阳节”等契机,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孝敬老人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形成诚实、勇敢、谦虚的思想品质,培养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优秀品德。再比如,开展“小熊请客”、“乘火车”等游戏活动,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感染到角色中模范人物的力量,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将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铭记初心,为爱坚守是前提。

《方案》要求:要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一个时期以来,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突出,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实际与初衷。《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克服小学化倾向”的要求,指明了中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风向、新目标,是发展学前教育、幼儿园办园、幼师育人的根本遵循。

清澈童年,青纯幼师,幼儿园启蒙教育就应该永葆清新之色,常吹清爽之风。落实《方案》要求,都是局中人,没有旁观者。我认为铭记育人初心、践行服务理念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幼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孩子初次接触社会的引路人,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百分百投入百分百的爱,用爱诠释对党的幼教事业的绝对忠诚,让孩子能真正健康快乐成长。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乱了孩子们的开学节奏,虽然我深知,孩子们在家长身边是安全的,但对这些“小可爱”的牵挂却始终萦绕在心头。孩子们在家听不听话?有没有认真吃饭?面对未知的疫情,会不会感到害怕?本着对孩子们的深切关爱,我第一时间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自我防护知识,每天在群里发布疫情最新信息,通过微信、qq视频和家长们热切交流孩子的健康情况,随时关注孩子们每一点动态。此时我虽不在孩子们身边,但我希望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热切关怀,而孩子们也时常通过家长的微信与我视频、问候我,让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绕在心头,给予是相互的,爱亦是如此。

在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之前,我总是怀疑自己不太适合这份职业。但是回顾自己从教10多年的点点滴滴,我认为我在工作中不断磨砺,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不断成长。看着这些孩子从黏人的“小不点”到成熟的“小大人”,从曾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如今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在育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丰盈充实的满足感,收获了沉甸甸的爱与快乐,更看到了幼教工作的意义所在,明白了自己的牵挂所在。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守。幼儿教育工作看似单纯,实则责任大、任务重,选择做一名幼儿教师,就选择了一份特殊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中难免会有倦怠之感,但什么样的力量伴我同行,我觉得可以是一个拥抱、一次感动,可以是一个渴望的眼神,一句温情的话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读懂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老师与孩子的爱,存于空气中,融于点滴间。

强化师德,提升自我是关键。

《方案》也对教师考核晋升标准作出了根本性规定,强调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尤其作为幼儿教师,给孩子一小杯水,本身更应该有一大杯水,更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调研时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问,要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我对师德认识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也认真思考了“我是谁,我该怎么做”这个命题。

学习实践要“两手抓两手硬”。要深入学习《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时刻保持学习的劲头和热情,通过学习以更好地引导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不断提升自我。

言行举止必须打铁自身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高线,时时处处事事有“师”的样子,以身立德、以身立教,美其道、慎其行,重言教、更重身教,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因为在乎所以付出,无论再苦再累,我也始终无怨无悔;因为责任所以坚守,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幼儿教师要勇敢的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全面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始终满怀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孩子们付出所有的青春与心血,让祖国的花儿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心得体会

当前,教育整体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就世界范围而论,各国都在寻求一条能够发展经济,促使社会进步的教育改革之路。在国内,这也是时代和历史提出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合乎逻辑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管理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育整体改革的真正内在动力。下面我就教育改革提几点想法,和同仁们共勉。

教育整体改革,首先是一场思想变革,关键是端正教改思想。整体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育人环境,使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办学效益,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整体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开展起来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思想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整体改革的先导,一定要在转变教育思想上下工夫,注重用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论观点武装教师。首先,坚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其次,注重研究国外教育整体改革的信息和动向,“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教育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用教改新经验刷新老师耳目。要明确整体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深化学校教改的一个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良好的教学必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低消耗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成果。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落实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

1、主体参与。

就是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开动脑筋来主动地学习。

2、分层优化。

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中等学生有所提高,优秀学生学得更好,都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都有所获,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及时反馈。

教师应从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课堂练习、互相议论等方面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还应该从观察学生的听课表情、姿态、动作、秩序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控,通过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

4、激励评价。

这个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中能起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

这十六字原则的核心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对教学走出困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且有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各种形式,如知识竞赛、对话表演、趣味游戏、社会调查、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使学生从周围世界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的,以此为动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一个学生学习上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好坏,而一个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的训练上,力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让学生找到成长的光源。

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按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中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办事。

(2)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关心爱护理解学生,又要做到关心爱护适度,理解入微,既要强调自我教育、个性发展,又要抓住根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当然,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教研,就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心得体会感悟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郑新民谈英语教学与研究"深感在这里花点时间来讨论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对课堂教学管理的所思,所想,所为来积极参与这场重大的教育评价改革,因为有效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造和维持一个有利于提供最佳环境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之处,也因此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挑战。据了解,在大部分的英语课堂里,教师都会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来教学,如教授专业知识,传达期望,分析批判,鼓励表扬,加强纪律(现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提出规约)等。多年以来,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理念,即避免使用母语(汉语)来教学。但我们认为如果使用得当,汉语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课堂管理工具。如果我们不说汉语,有时候很难让学生立刻弄懂一些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定义或语法/语义上的规则等,反而增添了学习上的负担。由此可见,适当地使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建设健康的课堂文化至关重要,甚至为学业成功奠定基础。我们认为师生关系融洽很重要,我们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们进行全班或一对一的谈话。教师简单的举动,比如课前在教室外问候一下学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正效应。但是,对于学生的考勤工作我们应该大胆抓起来,管起来,要做好过细的核实工作,及时跟班导,辅导员,直至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通气和汇报。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出发点是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是为他们负责任。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守规矩,懂纪律,努力向上的英才。不少教育家指出,教师平衡温暖和强大边界的能力是成功人际关系和课堂管理的关键。

有一点必须重申,保持相互尊重并不意味着我们跟学生只是朋友,我们可以对学生友好和支持,但我们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我们在严以律己的同时,也要负起我们该负的责任。教育人士普遍认为,为学生们建立恰当的课堂行为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努力践行的。现在的不少学生随意在上课期间进食,例如是菜包和肉包这样味道很重的食物,我们应提醒他们要遵守课堂所需要的基本礼仪。我们很有必要经常性地向学生传达我们的期望与要求,做到苦口婆心,这对于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我们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在课程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对他们的期许。开学伊始,我们就要跟学生说清楚课程目标,行为规范,让他们要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主动自觉争取多发言,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和社会实践等。

为了让50分钟教学更有效,我们要善于学习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在一节课内教学模式不宜单调,要多变化活动形式。过于沉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分心,并可能导致行为不端。现在的课堂大都有多媒体,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而要注意视觉提示的多样化,例如,把照片/绘画贴在班级的黑板上就可以用来帮助组织活动,不要老是使用ppt,何乐而不为?在备课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堂活动顺序的安排,是先听写,还是先练习会话?是先讲语法,还是先做语法习题?要经常反思我们之前的课程是否成功。利用我们获得的教训来更有效地安排各种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管理之目的。

学习深化教育改革评价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使我们国家尽快走上繁荣富强、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应该对教育问题形成共识,抓紧抓实抓好。

《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

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我们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我们既应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应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

我们要真正做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力求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们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文档为doc格式。

深化教育改革个人心得体会

在7月5日举行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同时指出,“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为我们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动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动。这次改革不是简单加减法,而且是整体性的智能优化协同高效;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大刀阔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建梁加柱。这次改革力度大、影响广,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共识、焕发了生机。

坚持党对机构改革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坚持和加强这个“统领”作用。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民群众优势,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结合,不断激发机构改革向纵深推进。

严明整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律规矩严明是全面完成机构改革的有力监督,要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切实推动改革平稳推进、有序运行。

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机构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机构改革凸显的有力实效。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点关键,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履好职、尽好责。扎实履职尽责、忠诚许党报国,在履职尽责中展现人民公仆风采,在履职尽责中书写壮丽奋斗青春,在履职尽责中推动改革蹄疾步稳向前迈进。

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本领。创业敢担当本领强的干事,是机构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生力军力量。要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本领,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守人民立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只争朝夕、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尽锐出战。越爱艰险越向前,抓好工作落实不迟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随笔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深化教育改革心得随笔,仅供参考。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

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今天,我认真听了教育局领导《改进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讲座,深有感触。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总体方案》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虽然不是专业教师,但从事着接触学员的一线工作,更要深刻领会《总体方案》的精神实质,以《总体方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教育评价改革的排头兵,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育工作者,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训练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念。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化:各地间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训练后在当地参与升学考试的政策,“流淌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讨论生训练深化改革,将推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讨论生分类考试;”学校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剧烈、制约训练事业科学进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动身,深化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训练改革扎实稳步推动。

人才培育模式是训练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审慎、科学地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育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将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高校,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疆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高校,正是得益于“面对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方案'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高校梦。将更多优质高等训练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讨论生招生改革、通识训练与创业训练、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热词'。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连接贯穿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动各级各类训练体系的连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训练阶段还是高等训练阶段,无论是职业训练还是一般训练,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育朝向“共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渐渐搭建。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训练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训练资源配置,提高训练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更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6月,《关于推动中学校训练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看法》出台,通过品德进展水平、学业进展水平、身心进展水平、爱好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同学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养训练和为同学“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分散、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训练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拥有一支素养过硬的老师队伍是训练事业进展进步的根本,老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训练事业的成败。

训练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老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老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老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

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育一支素养过硬的老师队伍成为训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训练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看法》和《义务训练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亮,”一票拒绝'措施严峻,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老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状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老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头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老师培育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育'模式,学校和幼儿园老师实行全科综合培育;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学校老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老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老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举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日,中国训练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状况、新问题、新冲突,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究。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9月23日,我局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了县委十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了勇当“五个表率”、建设“五个枣强”的大讨论活动,并观看了“发飙女警”警示案例。通过学习讨论,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加强对国家、省、市新形势下,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跟着形势走,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利用,政治理论知识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的基础,只有丰富的政治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少走弯路。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和《失业保险条例》,熟悉精通自己工作的业务知识,为群众搞好服务。时刻遵守局机关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无论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装在心间,只有心中有了人民,你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就不会存干好干坏都与自己无关的想法。其实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认真履行自己神圣职责,不徇私情秉公办事,特别在劳动部门工作就应把群众随时装在心间,站好岗,履行好职责,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做事,对得起自己从事的职业。

提高自己的素质,时刻认清自己的位置。劳服处工作繁琐,涉及面广泛,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打交道比较多,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来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时刻笑脸想迎,给他们一个座位,沏一杯温暖的茶。耐心细致的`解答国家的政策法规,使群众尽量得到满意的结果。

我觉得有时间或抽出一定的时间观看违法乱纪警示教育案例,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会起到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的作用。通过观看,自己就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或甚至不会走弯路,因为案例经常会提醒自己,让自己摆清位置。

总之,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素质,才能为我局在“十二五”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有着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深化教育改革。

希望大家喜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xx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xx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xx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xx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今天,我认真听了教育局领导《改进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讲座,深有感触。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什么?思考怎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什么?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加强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

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我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长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加强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

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2、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虽然这几年,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还认识到,作为基层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这次学习后使我明白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化教育改革个人心得体会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