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的读后感(通用15篇)

时间:2023-12-24 00:08:24 作者:雅蕊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方式,可以展示我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阅读过程中,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利用闲暇时间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老师,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所教班级的学生。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后,我觉得受益匪浅。作者讲述了自己把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了一个天才的真实故事,然而,也告诉我们,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且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领路人,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就难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虽然,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有启迪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作为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老卡尔威特认为,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不同。对于孩子不同的天赋要有不同的后天教育,而父母的批评责骂只会导致孩子失败。

第二,在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培养孩子的能力。老卡尔威特就是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原则,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第三,教子有方。在游戏中对孩子开展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从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玩出孩子的各种能力。

第四,要与孩子平等相待。对孩子的批评要正确,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比如,老卡尔威特在吃饭时,就会把小卡尔威特当做大人对待,讨论饭菜的味道,而不是像一些父母,在吃饭时不允许孩子说话,严肃的吓人,让孩子感觉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受罪。

第五,不忘夸奖孩子的优点。当我们夸奖孩子的时候,他就会继续表现他的良好行为,并且感到满足和高兴,这也是孩子信心的来源。“你是非常聪明的,非常好的孩子”在对小卡尔的教育中,老卡尔最常用的就是这句话。当卡尔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对自己很没信心,当他战战兢兢把他第一篇文章给老卡尔的时候,老卡尔也发现了文章多么糟糕,但是老卡尔不能说不好,因为这不能解决问题。“非常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做的时候,比你差远了。老卡尔的这句话让孩子又兴奋起来,第二次的写作也明显不同了。

第六,要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不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一向认为良好的习惯比成绩重要得多,更何况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成败。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卡尔对孩子的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中。吃饭、玩耍、睡觉前、甚至每次饭后的散步都成了孩子学习自然知识的好时光。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从而也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觉得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老师的重视。我们老师也应采纳卡尔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非得局限于课堂的知识学习上,在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中都应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爱护公物,讲究卫生,诚实守信等。

第七,教育需要耐心加爱心。我们从老卡尔夫妇养育和教育小卡尔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爱心和耐心——孕育时的谨小慎微,幼时的精心喂养等等,都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炙热与执着,尤其是发现小卡尔是个弱智的孩子时,他们没有放弃,让他任由其发展,而是尊重他并给予更细微全面的关爱。

细想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因为学生的反应迟钝、兴趣的贫乏看不起他,甚至产生厌恶之情呢?从本质上讲,教师对待学生缺乏耐心,其实就是缺乏爱心。只有投入了爱,才能和学生建立感情,才能更好地与之沟通,才能进行成功的教育。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应该使用的方法,我想以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加高效的工作。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确实是一本育人宝典,正如有人所说:“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能成功地培养出极其优秀的孩子。”书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实我也都有认识,但是让我吃惊的是,老卡尔维特仔细而彻底地贯彻了他的教育理想,一坚持就是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这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这也使我想到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尽管这本书讲的是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中应该如何去做。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我将所学的科学方法更加高效的应用于工作中去。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这学期伊始,张静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细读之后,不仅对我作为母亲这个角色受益匪浅,也对我作为教师这另一个角色有着很大的启示。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十四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二十三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小卡尔是一位早产儿,因为先天的不足,被定位为智力低下的痴呆儿。不过全靠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因为他不觉得孩子的禀赋是天生的,反而认为通过后天有效合理地教育与培养,就算智商是一般的孩子也可以成才,他坚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也不取决与天赋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从他出生到五岁的教育。在老卡尔的精心培育下,一个低智儿终于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我明白了后天的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是多么重要,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有启迪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作为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

其一,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二,就是耐心加爱心。我们从老卡尔夫妇养育和教育小卡尔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爱心和耐心――孕育时的谨小慎微,幼时的精心喂养等等,都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炙热与执着,尤其是发现小卡尔是个弱智的孩子时,他们没有放弃,让他任由其发展,而是尊重他并给予更细微全面的关爱。

细想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因为学生的反应迟钝、兴趣的贫乏看不起他,甚至产生厌恶之情呢?从本质上讲,教师对待学生缺乏耐心,其实就是缺乏爱心。只有投入了爱,才能和学生建立感情,才能更好地与之沟通,才能进行成功的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信心、耐心、爱心,他必然会有他的闪光点。一个人的童年其实是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奠定下的基础。作为教师,虽然教的是初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付出耐心和爱心,让他们能够像小卡尔那样健康成长。

最后,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在教育上多用心,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愿每位有幸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把教育当成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给学生带来自信、快乐。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憨伐封和莩古凤汰脯咯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读后感《教育孩子书籍读后感》。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着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吗?但又是什么在三岁之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是早期的识字教育?早期的数学教育?还是早期的才艺教育?这些并非不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矗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的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并却倒塌得很大。”

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磐石上的房子,还是沙土上的呢?我想没有人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会教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行为,并将孩子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有效的目标上去。就像圣经里说的:“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在孩子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一书,细读之后受益匪浅,感觉对于我们在孩子教育理念方面有很大启示。

小卡尔是一位早产儿,因为先天不足被定位为智力低下的弱智儿,但是在老卡尔的精心教育之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老卡尔不觉得孩子的禀赋就是天生就注定的,而是在于通过后天有效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而且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就难以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老卡尔在早期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的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卡尔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这个关键期的。比如保持孩子健康的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使孩子在我们的呵护下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不仅有个愉快的心情,而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是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老卡尔教育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成为死读书的机器。他教孩子感知世界,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兴趣;教会孩子用科学的方法,放手让孩子去理解世界,学会创新;他也会严格管教孩子,在孩子事情做到一半想放弃时,让他知道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教会他品尝坚持所带来的喜悦;他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新城,始终要求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好的性格,最终拥有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他也没有忽略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承认生活的现实性,教会孩子认识原本的世界和应有的人际策略,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适应现实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抓住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尊重孩子和他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必然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四年前,从我成了一个准妈妈的那天起,便对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很有幸读到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部著作,并且深深的被她吸引。

老卡尔威特是一座小村庄里不起眼的牧师。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正是这位老牧师,用他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成功地将自己先天有点痴呆的儿子培养成了一名“天才”——小卡尔威特。这位有心的父亲,他把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记录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正是老卡尔威特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成就了小卡尔的非凡人生。

观点一: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老卡尔维特说:“想让孩子理解知识、愿意学习,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不会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培养小卡尔的过程中,老卡尔发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因为其他学科,比如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都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实地接触,在游戏玩乐中就学到许多东西,孩子的兴趣自然高涨。唯有数学,它是一门纯抽象的学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好动爱玩的孩子会觉得太枯燥。小卡尔自然也不例外,对数学他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天分。对此,他请教了罗森布鲁姆教授,教授让他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勾起卡尔学数学的兴趣。于是老卡尔在数学的培养上用到了很多游戏形式,比如把黄豆和硬币等倒进一个大碗里,然后跟小卡尔各抓一把,数数谁抓出来的多;吃玩西瓜后数一数谁吐的西瓜子多。他们最经常做的游戏就是掷骰子。最初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如果出现3和4,就把3和4加起来得7分。如果出现2和4、3和3,就得6分。这时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分别记在纸上,玩3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每次玩游戏不超过15分钟。理由是所有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玩的时间太长就会感到疲劳。

另一种是仿商店买卖情景的游戏,老卡尔给这种游戏赋予更多的数学知识。为了让小卡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卡尔和妻子给他开了一个“小商店”,里面的东西有按数量卖的,也有按重量卖的。价格是按着实际的价格,钱也是真正的货币。老卡尔和妻子拿着钱去买的时候,卡尔就忙着计价、收钱、找钱,认真的模样十分可爱。就这样,小卡尔学习数学的热情越来越高,不管是算术、代数还是几何都掌握的精而又精。后来,在众多的科目中,卡尔最爱的就是数学。这和童年时的数学游戏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这个例子使我很受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其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观点二:教会孩子辨别真善美。爱孩子,让孩子吃到最喜欢的食物,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爱孩子也必须也要教会孩子生存,也要教会孩子去辨别真善美,毕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有不阳光的地方。“阳光之下还有阴影……”这样简单的道理,是需要去渗透给孩子。卡尔说:“尽管使孩子保持纯净的心灵很重要,但我仍然主张让孩子尽早地了解生活的实质,尽早地将孩子向‘善’的方向引导,我知道很少有人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善’,更没有人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恶’……”这便是真的“爱”,没有父母可以保护孩子一辈子,正确的让孩子理解“真、善、美”,才能给孩子真正的保护。”

在《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帮助》这篇文章中卡尔记录的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让我不得不敬佩他的人生智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小卡尔和几个小伙伴一连几天都去给一个叫卡里莱恩斯的的人帮忙收麦子,而除了单纯的孩子,谁都知道卡里莱恩斯好吃懒做、奸诈狡猾。老卡尔知道了这件事问小卡尔:“你们割麦子的时候,卡里莱恩斯在做什么?”卡尔挠了挠头说:“他躺在麦草堆里睡大觉,醒了就夸我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我们好好干。”显然,欺骗了这些单纯的孩子们之后,卡里莱恩斯不仅不用花钱雇人割麦子,连自己也乐得清闲了。跟小卡尔分析完道理后,老卡尔教了他一种方法来惩罚那个可恶的农夫。第二天,小卡尔像往常一样跟小伙伴一起为卡里莱恩斯割麦子。天忽然下要下雨了,卡里莱恩斯连哄带骗想让这些孩子帮他把麦子运回家,小卡尔就让他给小伙伴们付这几天的工钱,那人没有办法只能妥协。经历了这件事小卡尔已经完全体会到“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帮助”这句话的含义,再也不会盲目的帮助别人了。

《卡尔威特的教育》带给我的启迪与思考还有很多,书中的教育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教育孩子和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我很庆幸,我拥有一本《卡尔威特的教育》,能时常聆听一位富有智慧的伟大的父亲讲述他的教育故事。(孟现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被誉为“家教奇书”,又被国外几所知名大学联合推荐。初读以后,觉得作者卡尔威特阐述的教育方式方法,体例周详、博大精深,“全”的特点十分明显。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多元”。

这本书忠实地记录了作者把自己的儿子从懵懂无知的婴儿,一步步培养成卓越儿童、杰出学者的过程。根据国情,出版社所设想的这本书潜在的中国读者,可能更多关心的是“了不起的孩子”这个结果,而容易忽略了卡尔·威特本人的教育理念,是多元化的——既有目标的多元,亦有方法的多元。前者,表现在他设定了孩子从身体成长到知识接受再到价值观形成的多个目标并一一实现,后者,表现在他使出浑身解数,要让每一个教育过程变得有趣,变得让孩子乐于接受,比如数学游戏的时间每次不超过十分钟,因为这耗费脑力,十分钟以后儿童会累!如此多元化的教学构思,恐怕很多热衷于追求分数的中国家长是不能真正理解和施行的。

第二是“实践”。

教育不是只坐着学习书本知识,教育还应该是走向大自然,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让孩子获得信息和知识。这是实践的教育,也把教育的形态从扁平的纸面拓展到立体的生活空间。从《全书》来看,卡尔·威特简直是以个人之力,完成了现今一所独立的学校都未必能很好完成的任务!“只要有时间,我就带着儿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让他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每次参观前,儿子都要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对要参观的对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第四章第十节)细想想,大概也只有个人,才可能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当今的学校,受到从上到下各种各样的压力,掣肘太多,离初心,相去太远了。

第三是“系统性”。

《全书》里每一节所说的具体例子,似乎都不难做到,只要家长有心,都是在寻常生活中可以实现的。可是把《全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求其全,就会发现,把孩子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培养成“柏林大学最年轻的法学教授”、“23岁研究但丁的权威”,这其中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所慢慢构筑的教育体系,所长久耗费的教学精力,难道是现今某个普通家庭可以完成的吗?难道是现今某所学校有条件实现的吗?我必须以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双重身份宣布: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如此的实践可能性微乎其微。

读完这本书,我很自然地想到了童话大王郑渊洁。出于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郑渊洁让儿子郑亚旗早早辍学,在家里使用他自己用童话体例编写的一整套教材进行学习;我还想到了作家范福潮在《父子大学》这本书里所记叙的,他父亲在文革时,当学校教育已经荒废后,在家自己教他读书、念“大学”的情境。中外教育,虽具体环境不同,但以上案例都有可供个体家庭借鉴之处。

当然,面对两百年前这位可敬的德国牧师的教育实践和奇迹,我的内心大概过于悲观了。时代在变,读这本《教育全书》,也应该师精神而去皮毛,不求培养卓越全才,但求教出有特点的学生,努力营构健全的教育环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天生禀赋并不能起决定性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自然也能成就一番令人瞩目的事业;教育不当,即使是再大的天长也会被毁掉。正是秉承着这一思想理念,卡尔的父亲通过因材施教和独辟蹊径的早期教育方法,把一个出生时看上去有些痴呆的婴儿一步步改造成了天才。

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卡尔的父亲,如何在卡尔的成长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孩子学习明辨是非和善恶;教孩子友好真诚的与人相处;尊重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时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好方法。

我对书中感触最深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习惯和性格”。确实,正因为柯兰迪的父亲酗酒、懒惰,柯兰迪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变得贪玩而不思进取,进而发展成一个赌徒。恩特斯的父亲要求儿子守约,可自己却没有做到对孩子的许诺,因此恩斯特也就会认为不守约也就不是什么错事了,而一再地去犯。相反,正是卡尔父亲的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才使卡尔。威特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活泼开朗、健康快乐、学识渊博的奇才。可见父母是孩子的模本,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明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做父母的“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的完成,做好孩子的表率。

诚然,我们也许无法像卡尔的父亲那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像个百科全书一样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但教育孩子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我们每个父母应不遗余力做到的。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懂得感恩图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引用陈教授的演讲稿,让我们的孩子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

第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第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第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已;

第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第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看完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我禁不住要写些什么。威特先生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向我们展示了其子卡尔成才的全过程。看到卡尔的成功,我想大家都会赞叹、欣赏他的早期教育。在卡尔成长的每个阶段,威特先生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他的方法培养出多才、健康、活泼、高尚的卡尔,不光让孩子得到了知识,更让其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流,怎么对待每件事情,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他从全方位对卡尔进行培养、锻炼,为以后他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本书中,我能深刻的感觉到,老卡尔威特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不仅仅是卡尔威特的聪明和天分,更多的还是卡尔威特的人格和品德以及他的综合素质。“神童”不仅仅是因为具有很高的智慧和很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良好的习惯、会与人友好相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童年其实是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作为小学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如何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又如何挖掘儿童的潜质,从这本书中我们都能学到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我们不仅是学生的百科全书,更需要让学生自己变成百科全书,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是19世界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8、9岁是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卡尔威特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和他自己学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像卡尔威特去教育自己的小孩,可能容易学习的是生活点滴情境的皮毛收获,因为家长可能错过的问题是“为什么有卡尔威特这样的家长,似乎他没有痛苦过自己能力的局限,呈现自己的错误经验”,他老人家似乎从不枯竭教育的能力。所以,在我看来,确实《卡尔威特的教育》可以解决家长教育的自我内心需要,并可以触发对教育的深思,读本书的收获是获得一种让人向往未来立即行动的“事业心”,感染对这个事业的智慧和耐心,但要剖析教育中的家长问题,本书是绝对不够的,如果存在阻碍着学习不到他的教育方法和精髓的东西,那么就一定是阻碍成人走向心智成熟的东西。

改造我们自己就是教育首要完成的任务。电影《和平战士》(深夜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说到我们不是缺少知识,我们缺少的是丢弃一些“知识”的智慧。读一本书是心理治疗的过程,也是我们渐渐丢下那些脑海里的关于教育的垃圾思想使得我们内心强大的机会,当一个成人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当成人的行动称得上智慧,我们才会体验有一种事业成功是在自己的家庭中,通过教育小孩让自我和他人真正的不负生命时光的正在成长。

我还没有像卡尔威特那样有把小孩教育得“接近完美”的雄心,我也认识到教育的无作为实际上不仅是放弃小孩还更是放弃自己,但让我面对这个教育小孩的事业的时候,一种更能有力触动去改变,去行动的是一种负罪感的可能性,就像正对小孩扬起头用玉石一般纯净的眼神给自己一种生命的喜悦和颤抖-----若不为他们未来做些什么,无疑是暴殓天物。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完全做到。作为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老威特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位乡村牧师却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虚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惊讶。他想,“这些人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给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他们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时侯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他们也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此,学校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的父母亲很早就把真善美的东西教给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可怜的生活。”正是抱着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儿子卡尔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早期家庭教育计划。老威特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对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标是在孩子还处于可塑阶段的时候,去引导和开发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从小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哑哑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辨认身体器官和家中的各种用具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可以磕磕绊绊地上下楼梯和走路之后,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他又尽可能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儿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他注意从小培养儿子对所有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平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老威特从来不像许多父母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儿子说话,也不会对儿子信口瞎扯。

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流利地表达。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卡尔不仅表现出一种超凡的理解力,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知识兴趣。卡尔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他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精确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语言方面也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卡尔的早期教育当然没有仅仅局限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为了使卡尔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养儿子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爱好。尽管他自己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总是想法激起儿子对于与艺术和科学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经常带着儿子游览许多地方,去参观各地的艺术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这种体验方式,老威特让儿子从中学到了活生生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知识。他让儿子学会如何去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去找到各种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则,如何去认清各种事物的真相。

除了这些外出的参观活动外,老威特还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常识,对儿子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他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养成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同时他也设计出一些小小的游戏,让孩子可以从中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的知识。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如果一开始我就告诉孩子去学习地理和物理等学科,孩子就会产生反感的心理。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一类的学科名词,是为了不要吓唬住孩子,也是为了增进他的自信心。”

正因为有了老威特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卡尔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在还没有满14周岁就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称号。16岁他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员。

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在传统的教育学观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被忽略。由于不重视学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学之后不堪重负。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即孩子早期的学前教育将决定他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两岁或三岁开始。“两岁或三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进行孩子的智力教育开发。如果耽误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父母应该做的是尽早唤醒孩子的知识兴趣,因为这种兴趣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知识的游戏中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让孩子在那些毫无意义的游戏中浪费时间。”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范本。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工作,把时间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尽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体力行。”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

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吗?但又是什么在三岁之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是早期的识字教育?早期的数学教育?还是早期的才艺教育?这些并非不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矗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的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并却倒塌得很大。”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磐石上的房子,还是沙土上的呢?我想没有人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会教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行为,并将孩子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有效的目标上去。就像圣经里说的:“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是一名早产儿,且被医生认定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全靠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这本书告诫我们: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即使再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位杰出的青年。

孩子上学之后,大多数都待在学校,我们就相当于孩子白天的家长,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孩子的权力,也是每个老师的义务。作为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递减法则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卡尔威特善于挖掘和运用各种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工具。甚至每次饭后的散步都成了孩子学习自然知识的好时光。老卡尔威特并不强迫孩子去死记硬背,而是在乐趣中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记忆尤深的是在让孩子学习乘法规律时。他并不是让孩子去背那些枯燥的乘法口诀,而是通过让孩子数豆子的方法自己去总结出了乘法口诀。这种方法一则是孩子自己总结的规律自己记的格外的清楚,二来让孩子明白好多规律定律并不是专家权威的专利,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去发现。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从而老卡尔威特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态度端正,互帮互助的习惯,认真记笔记的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等等。另一种是良好的品质习惯,比如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举止谈话等等,都需要家长和教师反反复复的关注和强调。好习惯的养成,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影响孩子的成长!

一个班级,如学生如果都很乐于助人,那么新加入的学生肯定也会乐于助人;如果学生每天早晨都集体阅读,长期耳濡目染,班里的学生肯定也会热爱阅读。同理,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每晚睡觉前都读几页书,他们的孩子也会养成这种习惯;如果父母每天对着手机,孩子也会成天抱手机。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些学习习惯养成了,不仅对学习有帮助,而且会终生受用。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书中讲述的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威特的教育》能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世界的奇才,证明了这本书的神奇和伟大。这本书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孩子造就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这本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老卡尔教育儿子的心得和教育方法。

他始终坚信,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使我们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老卡尔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练习,所以他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老卡尔的家庭教育中,很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是现在我们很多家庭忽视的,虽然我们很早就提出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只注重智力,用分数来衡量孩子。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教育孩子并不一定要准备很多专业的复杂用具,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习惯,尽早的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生活中事物的兴趣,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给孩子,鼓励孩子提问,帮助他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神童不仅具有很高的学问,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真正的神童应该是快乐和健康的。一个人的童年时其实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作为一位母亲和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了解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时非常必要的。

父母的知识和认识对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朝着对孩子负责的方面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