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7 06:07:12 作者:梦幻泡

教案模板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有序的框架,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三、六年级《羽毛球正手发高平球》技术。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羽毛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小学生参加羽毛球活动,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羽毛球正手发高平球,球的运行弧度不太高,球速相对较快,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发球,因此学好该技术对羽毛球运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小学生参加羽毛球活动能锻炼判断能力和思维力,提高反应、观察能力、对速度、耐力、弹跳、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很好的锻炼作用。经过练习可以使练习者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正手发高平球的正确技术动作,知道发球的动作要领和发球规则。

2.技能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70%—80%的学生能够正手发高平球将球击出一定的距离和速度,30%—40%的学生能将球击到后场指定区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重点:动作连贯、协调,强调手腕的内旋发力

难点:如何运用手腕、腰腹力量发力和重心转换问题

教法:讲解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

1.开始部分2分钟

一是教学常规内容。

二是队列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反应速度。

2、准备部分8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绕羽毛球场进行“8”字跑

(2)羽毛球操

踏步一字步并步跳上步吸腿4次

(3)专项练习

追逐接发球游戏,目的是复习上一节的学习内容基本握拍法和正手发高远球,同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基本部分25分钟

(1)先进行导入,导入我是这样进行的,教师示范两种动作让学生说出两种动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区分正手发高远球和高平球。

(2)讲解示范正手发高平球的动作方法,强调动作的要领。

(3)组织练习分为2个环节:

a、无球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的动作连贯协调

b、有球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前臂和手腕的内旋发力,以及利用腰腹部力量将球以一定的速度击出一定的距离。

通过一节课的正手发高平球的学习和练习,回到准备部分的游戏——追逐接发球,游戏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高远球和高平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和纠正错误动作。

第二部分,课课练部分把学生分成4组,分别进行弓步运球,跳绳,仰卧起坐和蛙跳,采用分组轮换的方式进行,2分钟轮换一次。采用上述四组动作是因为由上到下锻炼到学生的手臂,手腕,腰腹部和腿部力量,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4、结束阶段5分钟

首先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形体手位练习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其次课堂小结,回收器材,师生道别。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下面进行重要环节的模拟上课。

小学说课稿

本课是一堂铅笔字笔法教学课。在卧钩教学前,学生已学过竖钩、竖弯钩、横折弯钩、横钩等钩画,对钩的写法和有弯度的笔画并不陌生。但卧钩与后一课的斜钩和以往所学的钩相比,其书写难度较大,首先,卧钩行如长空新月,弯度圆转而富有张力,学生掌握不好弯度常常把卧钩写得过平或出现折角。其次卧钩的运笔过程动作丰富:起笔尖落,行笔渐渐加重,弯度自然,挑钩前稍停笔,然后向左上方挑出,整个过程要求连贯圆转、提按适宜、快慢适当,这对二年级的书写基础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困难。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突出教学重点,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卧钩”和“心字底”字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写字课不仅是汉字书写的训练课,而且是书写艺术的启蒙课,具有美育、智育、德育等多项功能,所以增加了“心”字的运用练习和唐楷的欣赏等内容,体现技能、欣赏、情感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技能目标:学习卧钩写法,掌握“心字底”结构。

(二)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底”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卧钩和“心字底”的写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欣赏古代碑帖,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学用“心”字、听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卧钩和“心字底”的写法。

教学难点:卧钩的弧度把握,“心字底”结构教学。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

组织学生去“心字岛”旅行。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爱心队、专心队、信心队,在《月亮船》的音乐声中,乘坐“心字号”大船来到“心字岛”。欣赏“心字石“。揭示课题。

(二)形象比喻,掌握要领(10分钟)。

1。形象比喻,初识形态。

提问:卧钩像什么?(月亮、小船、镰刀、香蕉等)。

2。观察比较卧钩与月亮的形态,突出卧钩的弧度。

课件显示卧钩与月亮相叠的情景。

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重叠的。)。

3。运用儿歌,掌握要领。

弯弯月儿小小船,(形态)。

轻轻起笔重重弯,(起笔与行笔)。

挑钩之前要停顿,

对准左上再出尖。(收笔)。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6。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学写“心”字,寓教于乐。(10分钟)。

1。根据课件演示参观“月亮湖”夜景,看月亮姐姐和三颗小星星的游戏,对“心”字的结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明确三点位置,学生操作课件,参与星星们的游戏。

3。演示课件,学习“心”字的笔顺和笔画。

4。观察“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织拼字游戏,小组合作,齐心协力拼“心”字。

5。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学用“心”字,体验成功。(5分钟)。

1。参观“心”字花园,读一读心字词。

2。说一说,还有哪些心字词。

3。填一填,谁的“心”字最漂亮。

4。学生互评,每组选出一副佳作。

(五)碑帖欣赏,德艺教育。(5分钟)。

1。欣赏碑帖。

(1)参观“心”字林,欣赏唐朝四大楷书家的“心”字。

(2)讲一讲柳公权的故事。

(3)板书“心正则笔正”,并解释含义。

2。悉心教育。

送给学生一句知心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学生做事要有爱心、专心和信心,祝愿每一个学生心想事成。

(六)小结本课:背诵儿歌,巩固卧钩书写要领。表扬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小队。(5分钟)。

(七)课后参观佳作园,互评互学。(5分钟)。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以鼓励,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成就感,他们就愿意去写字,写好字。所以我每次上完写字课,都要进行评价。

总之,我力争为学生的写字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将来能弘扬我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

小学说课稿

《起死回生》一课,通过扁鹊治好已被人们认定是死了的虢国太子的病,而表现出这名古时医生医术的高明。根据教材特点和本单元的目标。这篇课文的第一个目标是认识生字6个,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第二个目标是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第三个目标是通过学习,感受扁鹊高超的医术和谦虚的品德。学好这篇课文,为后面的几篇描写人物的文章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

而这篇课文中的课外知识的含量很大,一是扁鹊这个人,二是了解春秋这个历史背景,三是通过扁鹊了解我国古代的名医。课前,我让学生进行预习的时要求了解有关课文的一些资料,但并没有以我的观点要求学生必须查阅哪些内容,而是给学生参考,并让他们自己有选择地去查阅自己喜欢的方面。这样,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知识性的小问题就能自行解决了。

作为一篇阅读文章,教学上最关键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然后抓住重点问题逐一攻克。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由于让学生自由提问题,面比较宽,为了避免让学生牵着我走,在备课时,我就想到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国王为什么说扁鹊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因此,考虑将这个问题作为“碉堡”。在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之后,将此大问题作为难关,其余小问题穿于其中或者视情况解决。

文章表现扁鹊医术的高明,是从三个方面描述的。一是扁鹊通过询问侍卫官,断定太子并没有死。二是通过扁鹊的一系列动作,三是从太子的变化迅速方面。估计学生基本上能将第一二部分找出来,刻画扁鹊治病的动词,学生应该也不是问题。而文中出现的“凝神”一词,可以让学生找出另外一些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把学生的知识做一下规类。而第三部分何以显示出扁鹊的高明,可以从太子的变化之快体会到,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而第一部分要考虑一下才能寻找出来。所以备课时做的课件采用可以跳跃的,这样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出现内容。第一部分都是扁鹊和侍卫官的对话。寥寥数语中,扁鹊便可以肯定太子并没有死,而决定要为太子治病。这三个方面让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侧面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基本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感悟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人。最后引导一下,象我国这样的名医还有很多,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孕育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种子。

小学说课稿

让学生善于行动起来。

:图片、课件。

一、谈话交流。

只是站在那眺望大海,你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仅仅站在那仰望山巅,你永远无法攀上高峰。别在徘徊观望中懊恼后悔,别在时间的岸边看他流逝。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己实现。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心动赶紧行动。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二、观察体验,观察岛。

出示图片: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活动体验,活动营。

1、勿再徘徊。

在班级内进行一次“心理课堂小天使”的招募,报名时间只有五分钟,看有多少同学报名。

招募。

职务:心理课堂小天使。

条件:懂得心理学小知识的同学。

报名地点:讲台前。

有神秘大礼包哦!

你是否渴望神秘大礼包。

你是第一个报名的吗如果不是,你有什么顾虑你是否为自己感到惋惜。

在你的学习中,是否有很多没有实践的想法谈谈你的感受。

2、明星面对面。

模拟电视访谈,邀请班级几位“学习之星”上《明星面对面》栏目做客,请他们谈谈“心动不如行动”的学习经历,分享个人经验。其他同学模拟现场观众,与他们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

四、课外拓展。

在心中许下一个有关学习的愿望,勾勒一个本学期你期望打到的目标。然后轻轻地告诉自己:“心动不如行动。”

立即拟定执行方案,请爸爸妈妈评估方案并帮组修改。最后形成确定的执行计划,并签上自己的承诺。期末与爸爸妈妈一起评评计划执行的结果。

小学说课稿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单元活动主题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本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了解世界各国风情的基础上,体会世界的奇妙。本课的教材只有几张各国代表性事物的图片,一段国家别称介绍的文字。教材内容很简单,但点太大,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比较少,对世界的了解还是非常的缺少。三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大多数还是来自于直观的感受,所以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真奇妙,激发孩子们了解世界的欲望是我课前苦苦思索的。经过课前的收集资料,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我反复斟酌,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奇妙的别称、礼仪和文化。

2、情感目标: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

3、能力目标:掌握一定了解信息的方法,能主动去了解世界。

教学重点是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一些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别称和礼仪等。难点是学生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

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世界真奇妙”这一主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因为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肤浅,对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也是违背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等活动,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

整堂课设计我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学:“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欣赏俄罗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鹅湖》、日本的樱花、各国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格及多样性;“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让学生取取别称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各国的主要特点;“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学一学各国的礼仪,了解中西礼仪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从而更加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美丽的世界。这样从知到行,从课内到课外,构成了品德教学的整体性。

在本课中我本着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成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收集资料,去了解世界各国的别称、礼节等,在课堂上我通过表演、模仿等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感官全方位参与的过程。本堂课我主要分成四个活动来组织教学。

(一)我们同住一个地球,让学生猜猜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使学生知道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受世界之大。

(二)各国标志大猜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事物。因为学生知识的贫乏,所以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观看《四小天鹅舞》和欣赏日本樱花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各国代表事物用图片配以音乐的形式出示,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异景观。

(三)各国别称知多少。通过说一说各国的标志,以“国家别称我来说”的交流,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得出规律——各国的别称跟他们的特点有关。然后让小组合作进行实践,给各国取别称。这里出现了三个,前面两个对学生来说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们的特点,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小组交流中我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

(四)争做礼仪小标兵。通过大拇指的手势的不同意思,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各国的礼节也大一样。然后通过小组汇报,学做各国礼仪,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体验活动中了解各国的礼节,感受到世界真奇妙,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

(五)活动总结,布置实践作业:上网查阅资料来了解这奇妙的世界或去上海看看世博会,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实践,从课内走向课外。

因为本人能力有限,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小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孝心献老人》。

品德教学不应该是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孩子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收获,在参与中提高,达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这次说课的题目定为《引生活进课堂,盈体验润课堂》。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教材特点剖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定位,践行的品德教学理论,教学流程设计。

本单元“温馨一家人”是继品德与社会三上“我的家庭”单元后又一个关于“我与家庭”的教学主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社会生活内容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我的家庭”旨在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温馨一家人”重点在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付出,激发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情感。《孝心献老人》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以生活中尊老爱老的图片导入,然后介绍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中外的老人节,接着是一个重阳节和爷爷、奶奶出游的小故事,表达了对祖辈的孝敬和感激之情,最后设计的以了解祖辈、尊敬祖辈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与祖辈的沟通,激发学生对尊老敬老的道德认同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白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们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就要懂得回报,要了解老人的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孝敬老人。

学生在三上《我的家庭》单元中了解了家庭成员的组成,交流了家人的故事,体会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感受了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了感激之情。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在家庭生活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付出最多的长辈,往往最不知道感谢。我国社会目前面临老龄化,老人们往往只想着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需要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不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把长辈们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有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或者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在做法上存在偏差。在此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敬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了解老人的需求,知道要孝敬老人首先要了解老人。

能力目标:培养孝敬老人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孝敬老人。

情感目标:了解家中老人曾经对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的需求,关注老人的晚年生活,学会孝敬老人。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的需求,在生活中做到孝敬老人。

第四板块:我要践行的品德教学理念。

课程源于生活,离开了“真实”的生活,那课堂也只能变成学生“高呼口号”的场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进学生的生活来充实教材,用于教学。因此,在这堂课中重点安排了“朱子怡爷爷的照片”“奶奶的一天”,让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让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而“行动”必行“心动”,体验正是促使“心动”的催化剂。本堂课中模拟打电话,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给祖辈打电话中的感悟和体验,了解老人的需求,从而学会关心老人、孝敬老人。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活动、体验,获得认知发展,走向智慧人生。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安排了填写孝心卡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如何关爱老人。

本课教学我共设计了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照片设疑导入,感受老人的今与昔。

(设计意图:学生的兴趣就是一种课程资源。通过新旧两张照片的对比,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意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望。)。

第二板块:回顾祖辈的付出,感悟真情。

(设计意图:扎实有效的品德教育应该是跳出教材与课堂的束缚,适时地开展“生活教育”。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老人年轻、年老时为社会、为家庭的辛勤付出,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们的付出与无私,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体验,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板块:创设情境,交流内心感受(视频:奶奶的一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以视频中奶奶辛劳的一天作为切入点,在学生的交流体会中感受老人们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表达出对老人辛劳的感激之情,并自然地引出课题。)。

第四板块:主体参与,学生多向互动。

分两步操作:

第一步:群体互动。

读文中故事,了解老人的心愿;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第二步:生生互动。

模拟打电话,填写孝心卡。

(设计意图:品德课的课堂绝不是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停留于表面,而是要触动他心灵深处的琴弦,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模拟情景剧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句话说“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可见活动体验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写孝心卡,让他们更明确了自己该如何向老人行孝。)。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展示全社会的行孝活动,以一首小诗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品德课堂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品德课堂最后更应该向社会延伸,真正起到让儿童实现良好的社会化的目标。)。

本课的设计和教学,始终遵照课标精神,努力地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未来生活的水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播撒入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小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爱我的家》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家庭、学校、社区这些学生的生活舞台为范域,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本课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与时空相结合,引申出相关知识,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本课是本册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要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总目标为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本课由两个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两个活动天地组成四部分内容组成。

二、说设计理念:。

1、科学整合重组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创设情境,重视情感的陶冶。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家庭的了解和对家深深的爱。

3、体现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看温馨家的图片情境导入、介绍家庭生活、讲述我家的故事、汇报家庭调查表等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加深对家的了解,认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家,激发爱家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观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画一张自己家居的图画或拍摄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绍自己家故事的准备。

教师:搜集人们的家居图片、准备音乐《回家》、《让爱住我家》、家庭资料、照片;做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四)活动四。

小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三借芭蕉扇》,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三借芭蕉扇》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选取于名著《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次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小故事,表现了孙悟空的美好品质。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除了23课《古诗两首》,其余三篇分别涉及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样的中国名著,让学生去感受名著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的着眼之处。

根据课程标准和湘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3、了解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刻画。

1、通过查工具书或借助注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学习孙悟空不怕苦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根据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难点:了解孙悟空这一人物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重在的是学生的学,体现出自主性,老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因此本堂课我采取的是教师引导法和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法,让他们自主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需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不需花大量时间精讲,所以我安排为一课时。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三)精读课文;(四)课堂小结这四个方面来实施。

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动力,从课题获取信息则有利于学生大体上把握本课的内容。

学生初读课文,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提出问题: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是怎么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的要求。

一借:礼不肯借。

二借:逼借假扇。

三借:骗得真扇。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问题下有目的地自由朗读,自由思考,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得出答案。

学生在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品味文章。

1、快速阅读课文,找到三次借扇经过的自然段。

这里涉及到学生平时分析文章结构的知识,是课文的重要内容,老师在学生分析的时候适当引导。

2、与同桌合作读书,找到这三次借扇的过程中,描写孙悟空言行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首先让同桌之间合作,相互找,读一读;其次,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品读。

品读语句,评孙悟空: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他向铁扇公主行了个礼,说:“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有礼貌)。

第八自然段的两句话:

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小飞虫,从门缝里飞了进来。看见铁扇公主正在喝茶,他就飞到她的茶杯里。

第十一自然段的一句话。

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

第十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孙悟空爬到铁扇公主的嘴里,把头伸到外面瞧了瞧,看见铁扇公主手里拿着。

芭蕉扇,这才呼的一下跳出来。

(机智、灵活、敢于斗争)。

仔细体会,评孙悟空:

(有勇有谋、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此环节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找出典型的能体现孙悟空个性的句子。

人物的个性主要从他的语言、行为等方面体现出来,这里提示学生主要从孙悟空的言行方面去找。这样既能掌握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也能较快地得出答案。

把本课所学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小结:

作者运用巧妙的写作方法写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故事,表现了孙悟空智勇双全、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机智、勇敢地去面对!

26、三借芭蕉扇。

一借礼不肯借。

孙悟空二借逼借假扇机智勇敢。

三借骗得真扇。

板书设计是结合课文重难点而设计的,让学生能在此板书基础上明了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人物所具有的品质。

唐僧()一晃()菩萨()砰()的一声。

1、前面有一座大山,()地燃着大火。

2、铁扇公主没留神,()把孙悟空喝到肚子里去了。

3、天空起了乌云,()地下起雨来,好凉快哟!

作业只设计了三个题:第一题是对学生自学生字的要求,也是对教学目标第一点落实的检测;第二题是考察学生对拟声词的恰当运用以及对课文熟悉程度;第三题主要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也能对本课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小学说课稿

本节课《认识word》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认识word》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块操作”及“美术创意”,同时为学习其他“修改文档”、“板报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加上学生的来源不同,本地生之间的差异性,本地生与外来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电脑技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个性差异。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鉴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3.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4.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具体阐述如下:

师:展示用word编写出的各种诗歌、日记、短文等作品。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认识word的教学埔平道路。

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教师所展示的各种文学素材。

师: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的。word功能强大,我们可以做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学习word吧。

活动1:word的启动。

教师示范。

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word20xx”,单击“microsoftofficeword20xx”命令,打开word20xx窗口。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学生上机尝试,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做示范。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通过学习让学生顺利地启动“word”窗口的方法,并对其窗口进行初步的认识。]。

活动2:word窗口的组成。

1.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打开word窗口,教师介绍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

3.小游戏:

游戏1:在菜单栏中找命令。

游戏目的:熟悉菜单栏中的命令,每小组至少说出5个。指出相应命令所在的菜单,最好能说出命令的功能。

游戏2:在工具栏中找命令。游戏规则同上。

教师: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可以找到,你们相信吗?

与教师比一比:学生考教师,由学生说出工具栏中的命令,教师在菜单栏中找出相应的命令。

4.小练习:输入“实践园”中的文字。

活动3:保存word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2.在对话框的“保存位置”框中选择d盘中自己的文件夹。

3.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

4.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完成“实践园”。

活动4:退出word。

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ord的方法。

[培养学生:

(1)动手能力(敢于大胆操作,掌握正确的word操作方法)。

(2)动脑能力(敢于思维、想象,有探索精神,有求知欲)。

(3)动口能力(敢于师生对话、同学交流,观点互动、取长补短、共同分享)。]。

现在每组推选一名本组中画的最好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大家分别给每个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小小打字员。

(学生进行自主点评,打分,说说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六.教学理念。

纵观本课的学习活动的预设,我始终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说课稿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培养对书法的热爱及简单的审美。

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1.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

:练习纸课件。

:一课时。

一、导入。

示《坐姿要求》。

1、学生自由读;齐读。

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正。

二、新课指导。

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一起认识两个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

1、“写写偏旁”。

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1)示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书写时首笔为侧点。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第三笔写垂露竖,与侧点对齐。末点靠近竖画起笔处,并注意与首点的变化。

2)衣字旁:与示字旁同理,撇点和末点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应。学习书写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相似之处和细微区别,力寻求教学突破口。

2、讲“穿插”

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边空间有余,而另一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如“祝”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

三例字指导。

1、学习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

1)学写“示字旁”:首笔写右点,俯点启下;第二笔写横撇,横宜短,左低右高,夹角莫大;第三笔垂露竖写在点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右点。横撇可张扬一些,以显神采。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

2)学写“祝”“福”两个字。

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示字旁的字,你还记得吗?指名回答。

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祷的意思。出示“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如何写好“祝”和“福”这两个字。请你观察观察我们如何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指名回答。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学生书空。

“祝”,左右结构,左小右略大。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

“福”,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福”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展示评议。

指名回答:这幅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鼓励学生多发现同学作品的优点。

5)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改。

2、学习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

1)学写“衣字旁”:俯点启下,横撇的夹角莫大,折角对点。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撇点和右点。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

2)学写“衬”“衫”两个字。

“衬”,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横短,竖钩长,点偏上,靠近短横,“寸”的横可穿插衣字旁最后两笔撇点的上面。

“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笔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点得下面,三笔撇由短到长,间距相等。

3)同桌互评,看看谁得的红星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说课稿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十分可贵的个人品质。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诚信的道德原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各个领域里的欺诈、不守信用等现象比比皆是,导致了诚信教育相对缺失。学生中说谎、缺乏责任感、不守承诺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可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诚信教育这一主题。

下面,我就我所执教的《诚信就在身边》这一课,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这是科技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

1、懂得什么是诚信,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2、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诚信档案,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展开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情感主题为线索,一明理实践为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活动的开始,我为学生播放故事《曾子杀猪》,让学生讨论交流:你觉得曾子的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耳熟能详的故事、形象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到:曾子宁可杀猪也要实现对孩子的承诺是难能可贵的。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你认为什么是诚信?让学生懂得:诚信就是为人处世,诚实守信。这样的设计直奔主题,是学生对于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的体验诚信、实践诚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社会生活中的诚信事例和大家分享。这些小故事从正面为学生树立了讲诚信的榜样,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诚信的可贵。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位的,而离开了“真实”的生活,那课堂也只能变成学生“高呼口号”的场所。确实,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社会,不诚信的事例在我们周围也是比比皆是,作为老师,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倡导诚信,让诚信之根深深扎根于学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回避这个社会阴暗的一面,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下,而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在不违背真实的情况下努力向学生展示一个积极阳光的社会,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安徽阜阳nai粉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让真空的生活生成教材,让学生真正“回到生活”,更深刻地认识诚信的重要,呼唤诚信,从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然后再回到课堂开始例举的图片,骇人听闻的事例,义正词严的言语,此时,学生心中的道德星火已被点燃,他们的道德情感空前高涨。我想这令人震惊的事例会让学生刻苦铭心的,从而也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的活动从反面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讲诚信的危害,让学生理解只有诚守信,才能获得相互的尊重和信任,诚信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品德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明理践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关于诚信的问卷调查,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诚信度。接着让他们写出自己以前不诚信的经历,旨在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敞开心扉,勇于面对自己不诚信的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对诚信的渴望。健全学生人格的形成,为今后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奠定基础。

当我在试教时问到学生诚信和不诚信的事例的事,学生说到诚信的事是潦潦无几,而一说到不诚信的事却能滔滔不绝,于是我一直在思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还是我们学生看不到生活的阳光之处呢?我陷入了深思。我想:尽管我一个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会以我的微薄之力去努力改变学生这种观念,改变这个社会。

小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第一场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的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三、学习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感情朗读法”利用极富感情的语言表达,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学法:教给学生“四读”的学习方法,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趣阅读。

先让学生回顾下雪前,下雪时的情景,接着播放《雪绒花》课件,激起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2、回顾学法,整体感知。

3、精讲细读,释疑拓展,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先让学生边读边想,捕捉关键词语读出雪后景象的特点,再引导学生质疑并品析好词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话语赞一赞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最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悟景悟情,并结合课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着还会说什么?”

4、揭示背景,情感升华。

先介绍本文作者峻青的写作背景,接着以一个反问(如此:“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我们能不高兴?)升华情感,最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5、研读运用,深化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先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6、作业设计:以生为本,高度自主。

这次设计的作业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小蜜蜂》积累本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7、板书设计。

19、第一场雪。

雪前:骤然变冷一读:呈现画面。

雪中:纷纷扬扬二读:品词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欢喜爱三读:领悟情感。

联想:瑞雪兆丰年喜悦四读:以情带读。

这个板书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学法;既展示了文章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既新颖别致,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师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大”学生了,第三课《珍惜时间》。这一单元分为三个主题活动:我懂事了、我与小伙伴、珍惜时间。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校园中虽然已经生活了三年,养成了一定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是对于自己的学习和作息时间不能自觉、合理的安排,常常出现拖拉、浪费的情况,对于时间没有概念和认识,不懂得时间的宝贵。

《品德与社会》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他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都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整合成3个部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体会时间的宝贵、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每个教学环节都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内容上体现了源于生活的理念。在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提高学习、做事的效率,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并能够严格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

2、方法与过程:通过直观感受、激趣游戏、小组交流、辨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感受在生活中时间的宝贵。

难点: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应当拥有讲授不同内容,训练不同项目,攻克不同难点的众多教学方法,才以游刃有余,从容施教。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辨析讨论法、激趣游戏法等。为使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愿望。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感受,攻克重点,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时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学法有自主探究法、交流法、观察法、情感体验法。加深学生对时间宝贵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学目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知识,切实增强课堂实效性。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让他们通过生活主动学习就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共同营造。

我营造了医院里的医生抢救病人、游戏中小伙伴激烈的竞赛等情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知识和金钱等等。并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时间对于生活中自己的意义。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走近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同学的做法是否合理,这样安排时间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合理安排的方法告诉他们。然后,请学生自己制定出每天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并在小组中交流。并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升华的环节,教师为学生设计精美的书签,并启发学生写出自己收集到的时间格言。

小学说课稿

《小露珠》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一篇优美的童话。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花、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方法完成本课时教学。

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说、演、评、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说说小露珠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从而唤起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再现小露珠的形象,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图文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课件出示小露珠形成图,让学生仔细看图,然后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学生读出图中的情景。写小露珠形成的有关句子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要读得慢一些,读出小露珠的可爱。

2.课件相继出示文中的三幅图:青蛙蹦到荷叶上,蟋蟀爬到草秆上,蝴蝶飞到花朵上,分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动物说的话,表达出小动物对小露珠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组织学生分小组表演。指名小组戴头饰上台表演,众人评议。

通过评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增强学习主动性。

小学说课稿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的动态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旨在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环境,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内容及视觉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已达到更加完整的画面效果的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画面掌握能力,为以后的相关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本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设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特点。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任务的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的背景。提高学生美术的表现力。进而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想象力,加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本着对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条件下我设定了一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还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根据相同的人物动态,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本节课我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后,结合新课程理念,设定了一下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和发现法。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切教法和学法的确立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最终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引入。

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可以更直观,更便捷,让学生一目了然。选择婴儿作为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过程中使用了能激发兴趣的猜谜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果学生深切体会到相同主体不同背景的画面,背景对主体的说明关系。学生兴趣浓厚,寓教于乐。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继续播放,出示人物,我用激将法再让他们猜,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思路大开,结果也是五花八门。通过以上对画面的逐步认识学生已经懂得,背景并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是对主题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环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欣赏比较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2.动作相同,位置不同,联想到的画面内容不同。

展示书上所提供的一对人物的图片,是他们的位置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联想这是我们可以通过背景的变化得到怎样不同的画面效果。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提问。提问后结合书上给出的范例进行讲解。

在本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以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3.同样姿势的人物通过旋转得到的不同效果。

展示出一个跳跃的小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在之前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这是我用将这个任务旋转不同的角度,再提问“现在你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小人在干什么?”答案便会变得更加五花八门。欣赏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得出,同一个姿势旋转一下角度,添加适当的环境,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一环节中,运用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自由创作教师辅导。

在学生创作前,给出作业要求。让学生有创作的大方向。

在学生的创作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走下讲台,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业展示、评价。

作品完成后,进行评价。在此环节中,对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做适当的补充。鼓励具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则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发展方向。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说课稿

尊敬得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得题目是《学会赞美》,将从主题选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得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得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得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心理特点和本节课得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得。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得要求以及本节课得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得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得主体性原则。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得参与性、情感性得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得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得。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得氛围,我有意识得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得衣服真漂亮。”“你得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得课堂情绪,自然得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得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得是:在小獾有点泄气得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得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得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得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得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得: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得是真诚得发自内心得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得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得阳光!”。所以我设计得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得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得幸福和快乐。活动是这样得: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得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得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得发现别人得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得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得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得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

这样,参与得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得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得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得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愿赞美得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得阳光普照在每个人得身上。

最后总结延伸:同学们,在我们得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得人值得我们去赞美,(相机出示图片):辛勤得园丁、勤劳得清洁工、尽职得警察、还有保家卫国得解放军??慷慨地送出我们得赞美吧,这样我们得生活将充满和煦得阳光,我们得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通过准备这节课使我深深得感受到赞美得巨大力量。做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得用我们得实际行动去赞美我们得学生。一句真诚得话语,一个甜蜜得微笑,一道赞许得目光,一个竖起得大拇指??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得收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得教学设想和反思,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小学说课稿

该内容是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的第四课,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相关的内容标准是:“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祖国的自然概况”和“了解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课的主题是珍惜和节约资源。按照这个主题教材分为三个版块?nbsp第一版块“没有水的日子”、课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开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缺水的感受,体会到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紧接着呈现出一系列的数字、图表和案例说明我国是个“贫水国”,激起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忧患意识。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再次拉回自己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对自家用水的调查,揭示出我国水资源浪费的惊人现状。进而顺理成章地进入第二版块“节约用水”学习,提出节约用水的号召,并提出一些学生可以接受和操作的行动方案,倡导学生投入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行动中去。对第三版块“节约纸张”的处理仍然采取从学生的情感出发的方式,用拟人的手法设置了“我是一张被丢弃的纸”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表达“心情”的方式谴责丢弃纸张的行为,课文还通过呈现一幅纸张生产的流程图,拓展学生的认识:节约纸张就是尊重劳动,就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就是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接着让学生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纸张的,完成对学生正确行为的引导。最后安排“回家做一做”,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在明白纸张来之不易的同时得到“节约纸张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丰富,思想性和实践性很强。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将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懂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第二课时通过演一演、做一做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纸其实就是在保护水资源。

下面我着重来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认知: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情感:通过对“水”的了解,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内在需求。

技能: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了解中国淡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及每一个家庭中浪费用水的现象,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制定切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水措施并能身体力行去实践,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并确立珍惜人类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与学生对水资源缺乏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认识的表面,并不能真正从思想上产生忧患意识,产生珍惜人类资源的意识。

教法主要以讨论法和讲授法为主。学法主要采用调查法和动手操作法。

教师通过媒体出示水滴图,由此引出课题:从一滴水说起。

1、教师提问: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你能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水吗?通过这样的提问,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需要出发,逐步扩大到社区生活需要,从生存需要出发逐步扩大到发展需要。然后出示一张图表,从图表中的一系列数据中了解在生活生产中所需要的用水量,以加深水对我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是啊,不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的身体同样离不开水。你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多少呢?知识就是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财富小考场。

(1)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

(2)水参与了我们体内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当人体内缺水达到(20%),生命就随之中止。

(3) 没有水,人最多能活(3)天。

(4)人体含水最多的部位是(眼球)。

过渡:是啊,水真的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啊。我们一天也离不开水。

出示地球的图片,了解地球表面的组成部分,知道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所覆盖。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撕纸的方式,即让学生拿出一张蓝色的正方形纸,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然后通过逐步撕去整张纸中的部分表示在这些水中被撕去的是人类不能用的水,知道最后,仅剩极小的一部分表示这就是地球上能为我们人类所用的淡水。认识到在这些水中能被人类所用的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大概是百分之零点三。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希望通过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能很直接地体验到地球水资源的匮乏。再通过图表让学生知道在这样匮乏的水资源中,中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排列世界第六,但因为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缺水地区的生存状况。阅读书本上的水危机的资料,交流学生收集到的缺水资料,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水资源的缺乏。这一环节的设计期望通过图表、画面的内容比较直观地反映现状,给学生在情感上以比较强烈的震撼。

1、谈感受——体会在停水日子里的煎熬

(1).导语: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

2、小调查,——了解家庭生活浪费用水现象

(1).小组交流调查内容。

(2).学生汇报调查发现的家庭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并谈谈认识。

3、定措施——制定切合生活实际的节水措施

(1).学生讨论节水措施。(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想办法)

(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

1、出示一些节水广告图片,写一写,写出一句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

2、总结谈话:小小一滴水引发了同学们的节水意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灵感,也让老师从你们身上学到了许多,谢谢大家。

从今天开始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