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优秀19篇)

时间:2023-12-02 08:54:20 作者:笔尘

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应用,是对经历的回顾和总结。范文中的心得体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追求、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感悟。

观看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

4月23日,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出席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在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孙华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江华,县政协主席王世利等四大班子领导与修文县党员干部群众、修文县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与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负责人在修文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决定授予贵阳市委办公厅等1000个集体“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刘明兰等1500名同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谌贻琴、李炳军、刘晓凯、蓝绍敏等省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颁奖。

谌贻琴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省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志愿者,驻黔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鼎力支援我省脱贫攻坚的东部对口帮扶省市和中央单位,积极关心支持我省扶贫事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心和特殊关怀。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为“好”,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经过这场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战,贵州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山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村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群众精神风貌实现历史性转变,基层基础得到历史性巩固,实现了贵州大地的“千年之变”。

会议强调,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战中,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我们要向不幸牺牲的脱贫英烈致敬,永远铭记你们以生命赴使命、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品质;向坚守一线的扶贫干部致敬,永远铭记你们舍小家顾大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向无私援黔的帮扶干部致敬,永远铭记你们把他乡当故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奉献精神;向自立自强的干部群众致敬,永远铭记你们用实干拔穷根、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使命担当。各级党委要关心关爱每一位牺牲者亲属,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英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会议强调,贵州能够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和党中央坚强领导,要永远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重要的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最关键的是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上来,奋力推进“四新”“四化”;最管用的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用发展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研究问题、解决难题;最主要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解决好人民群众所急所盼所思所忧;最有力的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要不断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会议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要坚持不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足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乘势而上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回顾我省脱贫攻坚历程,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动员和激励全省上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新时代贵州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领导干部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脱贫攻坚精神,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发展之门,奋力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赓续“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精神,开启乡村振兴发展“合力之门”。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听党指挥、团结奋进,当好“排头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拧成一股绳,携起手来,协同作战,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心,使出“杀手锏”,切实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赓续“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启乡村振兴发展“动力之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推进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精准”二字。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而为,结合农村的资源禀赋,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加强分类指导,注重乡村发展规划科学性、实效性、长远性。同时牢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理念,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举措,下足“绣花功夫”,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赓续“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开启乡村振兴发展“定力之门”。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乡村振兴的新任务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让一个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掉队,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和住行条件,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八载风雨何其壮,筑梦前行续华章。2月25日,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树立起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战贫丰碑,唱响了新时代实干担当、心系群众、接续奋进的“三部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脱贫攻坚是一条党群心连心的奋斗之路、攀登之路,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实干之路、胜利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唱响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伟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万千扶贫人的辛勤付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战斗。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到坚持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从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到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这些受表彰的脱贫攻坚楷模和先进个人,是万千扶贫人的缩影,他们躬身耕耘脱贫攻坚“责任田”,甘当群众扶贫“孺子牛”,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厚植脱贫攻坚的民心沃土。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和感言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4月23日,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大会隆重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动员和激励全省上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在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而不懈奋斗。

大会的召开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全力以赴再出发,攻坚克难再出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蓝图。

山河为诗致敬英雄。

“你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贵州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老百姓能够摆脱绝对贫困,你们是立了功的,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党和人民永远感谢你们!我们要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黔西县委办副主任、县扶贫办(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李华平在会场听着谌贻琴书记的讲话,峥嵘往昔不时浮现眼前。

“在扶贫战线工作10年,能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倍感荣幸。谌贻琴书记的讲话,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舞。”李华平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立足黔西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确保全县肉牛存栏达30万头规模;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在现有猕猴桃种植4万亩的基础上,规划新增6万亩种植;以羊肚菌种植为主,发展食用菌种植5万亩,打造羊肚菌集散地;抓好黄粑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产业链延伸,把“小黄粑”做成大产业。

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光荣和自豪流淌心间。在大会现场,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党总支书记练琴抚了抚胸前的大红花说:“能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殊荣,并且到主会场参加了表彰大会,我感到无比激动、光荣和自豪。今生有幸参与了这一场伟大的‘战争’,让我真切感受了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见证了扶贫干部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感人事迹,也让自己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历练和收获!”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的无上光荣,是贵州全体党员干部的无上光荣!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广大下派干部以极高的政治站位、极深的民生情怀、极准的路径举措带领贫困群众实现了极佳的脱贫成效。”省生态移民局后续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罗龙说。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罗龙见证了贫困乡村的巨大变化:道路宽了、路灯亮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看病有保障了、搬迁群众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他说:“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鼓舞人心、提振士气。下一步,将认真践行脱贫攻坚精神,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区治理体系,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发展安置区配套产业,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的重大使命。能全程参与这场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战,亲身见证这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人生之大幸。”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王心猛表示,贵州有209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我流下了泪水,与这些不幸牺牲的脱贫英烈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农业科技是实施产业扶贫的关键力量,省农科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选派科技人员下乡驻村帮扶,积极投入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穆嵘坤表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省农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致知力行、守正创新,把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作为农业科研主攻方向,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能力,瞄准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开展科技创新,充分挖掘贵州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潜力,加快特色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新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整合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服务带动乡村振兴,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矢志为民。“经过这场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大战,贵州的山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省农业农村厅草地推广站质检科科长、纳雍县勺窝镇五一村驻村第一书记田维荣表示,再美好的事也要靠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是要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新三农”队伍。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五一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旅融合的产业经济,一定能够带领3000多名村民走上生活幸福的康庄大道,实现乡村美、百姓富!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字

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此次脱贫攻坚表彰,既是对之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项接地气、树导向、得民心的活动。每一名获奖同志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他们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困难群众的朋友家人,这群人肩上扛着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品味不懈奋斗的“金字招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当一以贯之地坚持。回望来时路,8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从起初全国无数贫困地区的真困、真穷、真难,到“最贫困的堡垒”相继被攻克、“最贫困的地区”相继脱贫,都离不开无数扶贫工作者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可以说,脱贫攻坚的致胜密码就藏在扶贫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中。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他们用自己的始终坚守、默默奉献,把双脚放在泥土中,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朴实干工作,尽己所能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放弃的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缺席的是孩子的成长,收获的是百姓的交口称赞和无数满意的笑脸。

品味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有的大山里的地区没有路,有的贫困的山村没有安全饮水,有的困难群众住的是危房……没路就修路、水不安全就安净水器、住的是危房就进行改造,村上没钱就立足实际、研究谋划产业项目,帮助村民致富增收。无论是困难群众自身有惰性,主观上不愿意行动起来的思想问题,还是看似无从下手的巨额负债,小到群众家里的屋顶漏水,大到整村脱贫摘帽“落后村”华丽转身变成“示范村”,都在他们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中逐一解决。在困难挑战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犹豫退缩,有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有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就这样,一块块攻坚克难的“金字招牌”在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品味团结互助的“金字招牌”。中国的减贫方略和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璀璨华章,也是人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璀璨宝贵的背后,是团结的力量。正是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形成万众一心、埋头苦干的大扶贫格局,才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才把扶贫方略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没有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条战线工作者们的紧密合作,就没有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就没有帮扶措施的有力有效,就没有扶贫项目的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因此,要擦亮团结互助这块“金字招牌”,将脱贫攻坚战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的劲头保持下去。

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让我们乘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东风,汲智慧和力量,扛起三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在前进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自10月11日正式挂牌开业,8年多来,贵州银行围绕“大扶贫”战略,在产业、交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截至12月末,贵州银行对66个贫困县的融资余额超950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6.85亿元;扶贫捐赠8450.63万元。

以产业扶贫纾民困。

贵州银行创新金融联姻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截至月末,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168亿元,其中支持生态家禽、食用菌、茶叶、刺梨等贵州12大山地特色产业项目125个、贷款104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近10万人,每年人均增收元以上。

以交通扶贫惠民生。

贵州银行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打通了农村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路、致富路。截至年12月末,累计发放贷款176亿元,支持全省近4万个村组、7.87万公里通村通组道路建设,项目沿线受益群众达116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人。

以消费扶贫增民收。

贵州银行创新打造“黔山翠宝”扶贫电商平台,累计销售丹寨县农副产品达1300万元;全行累计认购林下土鸡金额超400万元,采购丹寨县农特产品金额超870万元。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字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同一天,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不仅是机构的有效接轨、制度的长效衔接,也是脱贫攻坚伟力的赓续传承,充分展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为此,各地各部门要不断赓续脱贫攻坚伟力,再创彪炳史册的乡村振兴奇迹。

要笃信“万丈高楼平地起”,接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帮钱帮物,不如帮忙建个好支部”。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是人类史无前例的非凡事业,这不仅需要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持续推进,而这力量正是来自脱贫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他们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合力,不断推动脱贫攻坚走向胜利。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一样离不开党组织坐镇指挥、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各地要继续建强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抓好村两委这些“关键少数”,着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外出乡贤回村任职,特别是吸纳精通乡村治理、品牌运营、项目策划的“能人”,不断强化班子力量;另一方面,要配好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把作风扎实、攻坚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下放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线任职,切实将一流人才、优势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前沿。

要秉持“一把钥匙一把锁”,继续聚焦聚力“精准施策”。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只有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样,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各地农村千差万别,如果都用一个模式、一种思路,不顾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周围市场,一窝蜂发展乡村旅游或者一昧发展新兴农业,一哄而上抢下一盘棋,诸如此类,不仅会造成资金虚耗,也容易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因此,各地要将精准扶贫一整套有效机制办法同乡村振兴“打包配套”,坚持精准施策,强化“量身定制”,在实施项目前对项目的可行性、前景和长短期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确保项目和本地发展契合,从而让禀赋不一、特色不一的广大农村可以各美其美、长远发展。

要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持续激发激活“内生动力”。总体来看,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因此,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必须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激发激活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就要求各地在谋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时,把脱贫群众的后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为他们制定长期规划、安排技能培训,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创产业等战略布局中给他们设立岗位,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给他们留好“位子”,让他们在共享脱贫攻坚的红利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字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巧合”的是,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在同一天成立,这无疑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广大党员干部仍需铆足干劲,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争当乡村振兴中的“奔涌后浪”。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使命担当,做迎难而上的“有为后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经过8年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8年来,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在脱贫攻坚各大战场打了漂亮的歼灭战,兑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当前,乡村振兴正从谋篇布局的“写意图”阶段向深耕细作的“描摹画”阶段迈进,我们仍需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使命,继续奋斗、披荆斩棘,跨过万水千山,摈弃不干实事的夸夸奇谈,放弃无用的纸上谈兵,勇于担当责任,敢于干事创业,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艰苦奋斗,做百折不挠的“进取后浪”。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概,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广大扶贫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上山下乡察民情,走村串户解民忧,给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开方子”“指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自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明艰苦奋斗的意义,审视艰苦奋斗的方位,瞄准艰苦奋斗的目标,增添艰苦奋斗的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再创佳绩。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克难,做开拓创新的“拼搏后浪”。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广大党员干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克难精神,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现在,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峭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烟火气”走进了千家万户。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党员干部,还需时刻保持“热度”,继续攻坚克难“不打烊”,奋勇开拓“不停歇”,在乡村振兴中再续华章。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矢志奉献,做心系群众的“初心后浪”。“将心比心为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义,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走田埂”“爬陡坡”“入深山”,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从用生命照亮扶贫路的黄文秀,到绝壁上用血肉之躯凿出“天路”的毛相林,从带领牧民过上好日子的“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到“把信仰种进石头里”的周永开……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见诺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可敬的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广大党员干部当向楷模看齐,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群众干实事,解决烦心事,甘当人民的“驮担马”,在乡村振兴中再谱新篇。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八年的接续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了目标任务。

继续当好“领跑者”。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躬身为民勇担当”的第一书记文伟红、有“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贵州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有“用生命诠释最美青春”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他们倾情投入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艰苦奋斗,为一方百姓摆脱贫困,出谋划策,不懈开拓;他们立足实际,履职尽责,用一片丹心为贫困群众撑起一片天——他们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跑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当好巩固脱贫成效路上的“领跑者”,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继续当好“贴心人”。“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脱贫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在基层一线用心用情、苦干实干,解决好群众息息相关的难事要事枝叶事,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继续当好“主心骨”。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各级党委政府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勇当“急先锋”,知难而不怕难,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向贫困发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总攻,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展望未来,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群众最需要、问题最突出、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要拿出统筹力、协调力、决断力,引领群众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新路子”。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继续披坚执锐、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实干作风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驾护航。

要肯吃苦,在解决相对贫困方面乘势而上。伴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的挑战摆在了我们面前。而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面临的持续增收、多维贫困、体制创新等挑战更为复杂。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克服骄傲自满、松劲歇脚情绪,持之以恒发扬我们党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乘势而上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要在建立持续增收机制方面花大力气,发挥好贫困地区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将乡村产业打造成为持续增收的源泉;要在强化保障方面下苦功夫,紧盯教育、医疗、住房全等方面的脱贫指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

要敢担当,在强化内生动力方面再接再厉。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除了继续加强外在帮扶外,更应下力气强化内生动力。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坚定斗争意志,紧盯“蹲在墙根等小康”“畏难情绪”等“看不见的贫困”,持续用力、再接再厉,注重培养、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努力帮助困难群众既富口袋,更富脑袋。要通过先进典型宣传、榜样示范引导等感染贫困群众,杜绝单纯“给钱给物”的养懒汉措施,约束“不劳动”“占便宜”等行为;要摸清贫困群众需求,加强教育培训,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化解“怕”的心理。

要善作为,在衔接乡村振兴方面接续奋斗。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善于作为、继续奋斗,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勇立新功。要从产业入手,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做好发展衔接;要从治理入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好服务衔接;要从机制入手,统筹考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情况,做好政策衔接。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大家在收看大会直播后纷纷表示,要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斗,深入持久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蓝图,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数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把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市扶贫办副主任肖兴国说,作为扶贫干部的一员,能够参与脱贫攻坚战,见证这场伟大的胜利,感到光荣和自豪。他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我们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市工业和能源局局长骆亚表示,全市工业和能源系统要抓好工业招商引资项目、抓好项目建设,从龙头企业、高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等方面着手,培育市场主体,做强产业链,通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倍增行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位于新蒲新区的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是此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骆弟益收看完大会电视直播后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贵三红公司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公司将继续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和重担,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观看学习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感悟

20世纪80年代,被称作“苦甲天下”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30多个山全是荒山秃岭,土地沙化贫瘠,粮食广种薄收,房屋破烂不堪、家徒四壁,群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存在4人使用3个碗情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当时的贫困程度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在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助下,现在海雀村变了,变美了,变富了,有了今天的“绿色银行”。

绿色改变了命运。

三十多年来,海雀护住了这片林,也护出了绿色生态,土壤肥沃了,水源充足了,2016年该村出列,2020年仅剩的贫困人口1户10人全部清零,现在老百姓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海雀村共260户995人,有93辆轿车、200余辆农用车。

苗族姑娘朱跃花动员母亲做背小孩子用的背带,她通过网络直播,在网上销售母亲手工制作的产品,2020年,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2020年10月,海雀村成立助农直播间,朱跃花成为了海雀村的代言人,直播销售海雀村的优质农产品,成了“网红”主播。

“我们是新时代的海雀人,我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带领村民追梦。”朱跃花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这里的村民富起来了。

2020年5月,上级组织部门为弘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文朝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精神,在海雀村建立了毕节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该村党支部依托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领办了村集体合作社,将村民空余的房间入股给基地作为培训民宿,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基地共培训贵州省委党校厅干班、中青班等52个班次2800余人次,共接待全国政协、台盟中央和中组部等46个单位55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考察调研,基地建设模式和培训教学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培训学员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实现培训收入220多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12万元,民宿户按股分红22万元,有效探索了“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组织振兴路径。现已被省委组织部纳入备案管理,成为全省5家省级党性教育基地之一。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3元提高到2020年的1.62万元,目前,村集体经济积累140万元。

2020年,王兴方靠着民宿收入近2万元,准备把民宿重新装修打造,吸引更多学员入住。“我要把民宿办好,争取明年民宿收入超过3万元。”王兴方满怀信心。

此外,海雀万亩林海的松果、松籽每年户均采收5000余元,海雀村的林木价值达到了8000余万元,人均约10万元。2020年起,国储林项目群众就获得4110万元收入,收入最高的1户达到20余万元,碳汇林使50户群众户均增收1400元。

这里的村庄靓起来了。

现在海雀村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空气常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房,全村林地面积有137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38%,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提升。

被王光德称为一片“宝地”的山林,在文正友的眼中,则是全村人现在的“致富银行”。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介绍,村里打算试种50亩独角莲,“独角莲经济效益可观,预计50亩每年可为村里带来600余万元的收入。”

30多年来,海雀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发展之路。如今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2021年1月,海雀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定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基层党组织要把扶贫攻坚工作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扶贫攻坚中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激发群众致富愿望。通过项目带动、生产帮助、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发挥引导作用,寻求加快发展新路,集中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认真研究分析优势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用好党的惠民政策,成为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依靠政策推动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

五、发挥阵地作用,推广先进经验。如:贵州省安顺“塘约经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典型宣传和推广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把农村中创业致富、积极扶持贫困户的党员作为带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党员学习的榜样;把积极转变观念、依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的贫困户作为致富典型宣传,使之成为农民学习的榜样。

六、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站在“十四五”开局之机,展望未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将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攻无不克,关键在于党群一心,团结奋斗。脱贫攻坚中,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道奋力迎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即便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最复杂严峻的形势,也能够齐心协力、和衷共济,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信仰一致,戮力同心,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思想一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切行动的指引,上下联动协同,步调一致前进。要目标一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接续奋斗,让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一条坚韧丝线串起亿万人民的幸福。

开拓创新者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永动机。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创新了许多方式方法,突破了老旧制度阻碍,有效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这是探索,也是经验。社会发展需要金科玉律,更需要开拓创新。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电子商务、文旅结合、大数据等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因为创新发展而欣欣向荣。“芳林新叶催陈叶”,党员干部要接续前辈先贤“闯”的精神,永葆“创”的劲头,在伟大事业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独辟蹊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勇于提出新思路新举措,面对新问题要敢于尝试新办法;要敢于打破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锐意进取,在“闯”中进步,在“创”中发展。

攻坚克难者勇。求真务实、较真碰硬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要解决九千多万人的贫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敢打硬仗一直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体党员干部迎着困难行,向着挑战上,把攻坚克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易地扶贫搬迁从源头解决问题;贫困群众知识文化水平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制约脱贫的瓶颈,教育扶贫精准拔除穷根,点对点技能培训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社会适应性;贫困群众没有持续稳定收入,产业扶贫助力发展。一道道关卡被我们闯过,一个个硬骨头被我们战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党员干部当锻造攻坚克难的本领,面对困难挑战要有一股子“拧”劲,较真碰硬,敢拼敢上,争做破难“尖刀兵”。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在实干中提升斗争本领,做狭路相逢胜出的“勇者”。

以人为本者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脱贫攻坚战的方方面面,数百万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同志……这些闪亮的名字镌刻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每一个都是一面夺目的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党员干部要像他们一样,坚持人民立场,不谋私利,始终同人民想在一处,干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赢得伟大事业的胜利!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已退出“历史舞台”。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八年漫漫征程,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脱贫攻坚”这把坚实的“锁”终于被广大扶贫干部用最真挚、最热烈的精神“密码”解开。

打赢脱贫攻坚战,应树立“愚公移山”的远大志向。截至底,中国仍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面对如此一座巨“山”,全党全国以“愚公”姿态迎难而上,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一寸一寸地“挖”动贫困“巨山”。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在遭受村民质疑和冷眼之后,仍坚持凿石修道,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修路后村民人均收入提高了42倍,他的“胜利”源于他立下的要改变下庄村落后面貌的远大志向。也许,愚公移山的远大志向确实带着点“傻气”,但是这“傻气”中却带着毅然与决绝,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正是八年“脱贫攻坚”所传递的精神内涵。

打赢脱贫攻坚战,应抱定“水滴石穿”的信念坚守。八年来,累计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共同描绘“涓流汇聚成汪洋大海”的美好蓝图。48年坚守科技兴农情怀的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由他推广种植的180万亩应时果品,给农民带来25.5亿多元的收益,他的“胜利”源于他抱定了要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念坚守。也许,水滴石穿的信念坚守需要忍受漫长岁月所带来的“孤独寂寞”,但是穿石而过的水的甘甜,只有亲身经历过方能体会,这正是八年“脱贫攻坚”所给予的精神馈赠。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这些“脚下有泥、手上有伤、心中有党、身后有光”的扶贫干部写下的精神“密码”,将成为照亮“脱贫攻坚”后半程路的永恒光芒!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感悟

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幸福新生活。在过去的几年里,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各级党委及干部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打消他们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切实为想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建立资金、技术、项目的扶持机制。接下来要继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在脱贫攻坚战的这些年里,各地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各地党委政府保持着冷静与镇定,秉承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操守,逐步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以产生了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切实解决了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了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了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享受到了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在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时,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用生命照亮扶贫路的黄文秀,绝壁上用血肉之躯凿出“天路”的毛相林,带牧民过上好日子的“草原之子”廷·巴特尔,“把信仰种进石头里”的周永开,“用人性的光芒照亮别人”的张桂梅……无数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为百姓脱贫殚精竭虑、笃定前行。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楷模们的名字历久弥新,当永记在心。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扶贫是庄严的使命与承诺,在以初心赴使命的时代征程中行稳致远,道虽迩,行则至;路且长,期有为。在广袤的大地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蓝图接续展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畏向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全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持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年底,“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利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人类减贫史上最好成绩,首次实现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创举。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的贡献。

自党中央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决策开始,北京与内蒙古、福建与宁夏、宁波与贵州……开始了结对牵手,全国各地精准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新路径,比如安徽省与江浙沪的人社厅签订家政劳务对接合作协议,推动贫困劳动力与家政市场精准对接;浙江省余姚市纪检干部直播带货,帮助贵州省望谟县扶贫主打产品“哆吉栗”板栗等黔货快速“出山”;浙江省平湖市投资10亿元,与四川省屏山县共建时尚产业园,为当地补上产业链短板等。经过20多年的接续努力,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还需要继续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继续走好走稳“东西部协作路”,乘势而上,助推乡村振兴。

走好“东西部协作路”,要从思想上接续助力乡村振兴。虽然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东西部协作路也走上正轨,但是某些地方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就业渠道单一、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不高等隐患,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继续绷紧思想之“弦”。虽然全国各地都已经走上脱贫致富路,但是接下来如何继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不仅任务重、压力大,而且情况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不能够出现思想的松懈。宁夏青年经由“闽宁劳务协作”和“扶志扶能”助学项目前往福建,学习技能、增长知识、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汇聚了力量;山东青岛与甘肃陇南加强东西部协作,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协作、资源共享,为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蓄力;甘肃和政县依托东西部协作,引进鞋业、包袋、食用菌种植等企业,助力产业发展带动增收……由此可见,党员干部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意义,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用好用对东西部协作的重大举措,要坚决打破狭隘封闭、消极等待的落后思想,以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走好“东西部协作路”,要从行动上接续助力乡村振兴。走好“东西部协作路”,并不是一方一味地给予和帮助,另一方坐等帮扶,而是需要双方协作才能成功。甘肃临夏通过与福建厦门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主动邀请优秀技术员到种植基地指导技术;四川通江通过与浙江遂昌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优势,成功引进先进企业落户通江,同时还引入赶街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下乡”和“村货进城”的双向链接……走好东西部协作路,必须要从行动上做好主动对接,结合本地实际,整合优化、充分利用,切实形成乡村振兴的合力。只有从行动上抓好落实,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向着更精准、更深入、更务实的方向迈进,才能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反响

《进城记》里学习为民“三招”

《进城记》是一部脱贫攻坚纪录电影,围绕贵州省遵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反映了搬迁后群众生活、工作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上映至今,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激烈讨论,取得热烈反响。

看完影片,耳边回荡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过去历经千难万险,克服百般困难,我们兑现了曾许下的承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如今“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我们当从“进城”中汲取营养,学习为民“三招”,砥砺“新进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再一次交好为民“考卷”。

这一招战无不胜,增进鱼水之情共闯关。随着镜头移动,伴随鞭炮声,父老乡亲们阔别山里的老家,相伴欢声笑语走进城来,可离开他们熟悉的黄土,众人就业困难、生活不适等问题接踵而至,当地社区党员干部邀请企业供岗位、规划土地谋发展、组织活动添温暖,真心实意做好“服务者”,得到了群众积极参加招聘、献计产业方向、党群关系亲如一家的强烈“回音”。细细观想这一幕幕,便能从中窥探出我党百年来无往不胜、永葆活力的强大秘诀。此刻鉴往知来,回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我们“为换新天”冲前线,群众送粮消后顾;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我们用心画好为民“蓝图”,与群众共力谋崛起。事实证明,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谊、剪不断的牵挂,常同“家里人”聊聊,为“自己人”办好实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定能一起开好这艘“复兴船”。

这一招披荆斩棘,强化责任担当破万难。影片中幸福社区党支部争分夺秒召开了一场又一场会议,讨论搬迁后续工作规划,每个人皆面红耳赤,他们为什么讨论得如此激烈、如此认真?是因一份责任,一份担当。群众把权力的“方向盘”交到了我们手中,寄予无限的期待和嘱托,当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但是有部分党员干部漠视身上责任重担,净说“明天再来”的懒话、“领导不在”的瞎话、“不归我管”的推脱话,常常“甩锅”,把办事当作语言游戏,说得好听,做得难看,背离我党的初心使命。因此我们要明确自身责任归属,提高政治认知,清楚究竟为谁服务,讲好“我来办”“现在就行”的老实话,并严格准守规章制度,高标准要求自身,勇扛责任,攻坚克难,像影片中党支部书记一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决心,把群众事办漂亮,纾好民困,解好民忧。

这一招越战越勇,提升能力本领奋前行。“体育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电影中主人公杨多宴用体育精神激励儿子努力学习,成长成才。而党员干部何尝不需要时刻勉励自身,鞭挞自己,我们过去或许成绩显著,但“功劳簿”上的印记只属于昨日,唯有以“忘记”去谨记,学习新的本领,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面对未知的新挑战。所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党员干部应当勇于冲锋、探索求真,锤炼出善于创新的新思维,解决好当下新问题,将群众的“没有底”的担忧转换成“就这样”的放心。同时,在面对飞速发展下越发复杂多变的为民工作时,学好政策措施、用好系统应用、走熟窗口单位,练就为民“十八般武艺”,做到“白纸黑字”了然于胸,“如何操作”脱口而出,“走向哪里”心里有数,持续发力提本领,久久用功奋前行。

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反响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党员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引,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乡村振兴开新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知责于心,上牢思想“螺丝”。知者行之始,且知之愈明方可行之愈笃。“知责之心”于党员干部,是一种精神追求,蕴含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清晰明确的奋斗目标;是一种思想境界,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更是一种不竭动力,激励共产党员立足岗位职责,践行使命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必将带来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化,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紧咬“责任”二字,以“舍我其谁”的高度责任感激发出“时不我待”紧迫感、“不负众望”使命感,从思想根源上治理“庸、懒、散、拖、奢”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稳中求进的工作举措,加快推进乡村经济向稳向好发展,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担责于身,吹响冲锋“号角”。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自古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新时期下党和人民赋予当代党员干部的时代课题,是历史机遇也是责任担当。八年脱贫攻坚战,一大批党员干部走出城市机关,扎根农村带领群众“挪穷窝”“挖穷根”“创产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脱贫攻坚显担当,乡村振兴再启航。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肩负着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重任,要带头直面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主动化解农村发展难题纠纷上做表率,以强烈责任心担当光荣使命,发挥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抓住村级工业园提升改造、“三旧改造”等利好政策,发挥农村的内在资源优势,找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履责于行,拧紧实干“发条”。实现乡村振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将“响应乡村振兴新战略,投身共建美丽乡村”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磨刀石”、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坚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既立足当下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政策实施、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做表面光鲜、违背民意的“政绩工程”,用脚步丈量乡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如此方能充分调动和激发更广泛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起更伟大的磅礴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