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线段的认识数学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6 08:19:16 作者:ZS文王

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和提高的保障。教学工作计划范文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数学四年级《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案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这些线有什么线有什么不同点?并明确:这就是线段、射线和直线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本特征:线段有2个端点、直的,不能无限延伸,可以测量长度;射线有1个端点,直的,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不可以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直的,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不可以测量长度……(先让学生观察、口说,在集体归纳)教师同时板书。

2、给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定义。

课件出示:

3、教师:能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线段、射线和直线吗?学生回答略。

课件出示,学生观察回到。

4、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命名。

5.线段、射线和直线测量。

课件出示: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在教室巡视、指导。

6、区别。

(三)巩固练习。

()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没有端点,向两边可以无限延伸。

2、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线段有两个端点。………………………()。

(2)一条射线长3厘米。………………………()。

(3)小明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直线。…………()。

(4)射线pq的端点为p。…………………()。

(5)线段可以向两端无线延长。…………()。

(6)直线有0个端点。……………………()。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归纳总结:

猜谜语(打一数学名词)。

1、什么有始有终?线段。

2、什么有始无终?射线。

3、什么无始无终?直线。

《认识线段》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以为新朋友给大家认识,想见见它吗?

生:想。

师:要见到它,可不容易,除非你能猜对老师的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服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生:毛线。

生:弯的。

师:说的没错。你能像办法让它变直吗?同桌讨论一下,然后把变直的毛线举起来。

生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棒!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用手拉。

师:一只手可以么?

生:不可以(说说理由)。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的比老师还周到,真好!你们知道吗,刚才新朋友已经悄悄的和我们见过面了。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线段。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用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感知线段。

师:线段可以用表示。

仔细观察这条线段,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征?

生:直直的,有两个小竖线。

生:“立”字旁。

师:对了,端点就像两个小人儿立在线段的两端。读一读。

生读。

师:线段有几个端点?

生:两个。

师:谁能把线段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

生: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说的好极了(掌声),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什么样子?

生想。

师:线段可调皮了,一眨眼就躲到图形的队伍当中去了,你能找到它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生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并说说理由。

师:第2个和第4个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个是横着的.,一个是竖着的。

师:总结:虽然他们的位置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都是线段。

竖着放,是线段吗?

生:是。

设计意图:借助毛线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的毛线,让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源。

三、找线段。

生找线段并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线段。

生汇报自己找到的线段。

师:我们每天用的数学书,它的封面上也有线段呢。

生找并指一指。

师: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生:4条。

师:瞧,这4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隐去书的封面)。

生:长方形(四边形)。

师:孩子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多边形,哪些是由线段围成的?

生: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

师:小朋友的反应真快。那么圆是由线段围成的吗?

生:不是,因为它是弯的。

师:说的真棒!那你知道下面的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四、做线段。

生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做得线段。

生展示。

师:他做的和老师做的一模一样。

课件展示:把纸折一折,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比一比,看谁折出的线段长,谁折出的线段短。

生比一比展示。

师: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怎样比才公平?

生:把线段的一端对齐。

师:从刚才的比较之中,我们可以知道:线段有长有短。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画一条线段呢?

课件展示画线段。

生画线段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找线段、做线段、画线段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讨论交流展示,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五、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老师忍不住要考考大家了,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

第一关,想想做做第3题。

生读题连线。

师:连接这两点,还能连出其他的线段吗?

生:不能。

师:连接两点,只能画出1条线段。

第二关:想想做做第4题。

师:能连成几条线段?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生:3条线段围成了三角形。

第三关:想想做做第5题。

生连线展示。

师:4个点,连接每两点,连出了几条线段?

生:4条。

师:有不同想法吗?

生:6条。

课件演示连线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拓展练习。

猜猜图中有几条线段?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这两个特征。

认识线段的教案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一段线、练习纸。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老师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

2、完成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2个端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探索并发现、理解三种线的特征,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说一说。

1、师板书:线。

2、谈话:这是什么字?说说你平时见过的线。

3、导入:刚才大家谈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线,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三种线,这三种线分别叫做直线、线段、射线,同时板书课题:线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4、引发思考: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活动二:看一看。

1、课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图。

2、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线表示一条斑马线。

(2)学生试着用线表示:斑马线、射灯发出来的光线、铁轨。(学生在纸上画一画,教师及时展示,并相机对比用上直尺和没有用上直尺的同学的作品,适时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课件演示抽象出来的三种线。

活动三:想一想认一认。

1、思考:你们觉得这三种线都可以叫做什么?为什么?

2、认一认(课件演示三种线的名称,并认识端点)。

3、闭眼想象,动手描描。

活动四: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讨论:这三种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认可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当学生汇报时没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师可以出示:

名称。

共同点。

不同点。

直线。

都是直的。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不可无限延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

活动五读一读。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种线,请个别学生辨认。

2、学生在本子上分别画出三种线,同桌相互辨认。

3、提出问题:其实这些图形都有自己的名字,书上16页告诉大家怎样读。(学生自学课本)。

4、同桌相互读一读。

5、提出问题:射线ab和射线ba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

活动六闯一闯。

1、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有始有终无始无终有始无终。

2、找一找。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射线、直线吗?总结反思。

1、说说收获。

以生活中的线引出数学中的线,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开门见山引出三种线的名称,直接切入课的主题。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整理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直线、线段、射线的过程,为进一步体验、对比三种线的特征做基础。

在起名和说原因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三种线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三种线的表象。

这个环节重点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汇报整理,进一步理解三种线的特征、联系、区别。重点引导学生从线的形状、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线的认识。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

教师在总结时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画、辨认加强对每种线的特征的认识。

自学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练习设计,通过几个成语的出现猜线的名称,沟通学生对语文文字理解和数学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

此练习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三种线之间联系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题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p45第3题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3.p45第4题。

(1)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小学数学四年级《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案设计

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表示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命名。

认识线段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产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8、师小结过渡.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

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数学教案的认识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4的组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线段的教案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注重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支撑理解,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3、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学具准备:一根毛线,一把学生尺,一张正方形纸,

1、感受线段的“直”。

(1)出示跳绳和拔河的情景图。师: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请问跳绳的绳子和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沿绳子画出曲(直)线)。

跳绳甩出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是直的。

(2)毛线由曲变直。

a请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

b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c(屏幕出示)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学生齐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d追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线段都是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指名拉出一条线段)问: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放开一只手)现在毛线怎么了?(弯了)要让毛线再变直必须怎么样?(捏住线的两头把它拉紧)现在绳子又怎么样了?(直了)。

一定要两头都捏住拉紧,两只手捏住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学生读一遍。

追问:请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请大家拉出一条线段,同桌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端点在哪儿。

3、感受不同方向的线段。

(指名拉出一条线段,竖起来)问:看,线直吗?可以看成线段吗?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斜着放,问:这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只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你会把手中的线段变变方向吗?自己试一试。

4、感受线段有长有短。

师:老师手里的线段和他手里的线段比,有什么不同吗?对,线段有长有短。那你有办法让老师手里的这一段变得再长一些吗?你来做做看。能再把你们手中的线段变短一些吗?试试看。

师:我们两只手捏的地方也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得越开,这条线段就越怎样?反过来呢?对了,线段有长有短,(板书:有长短)。

5、抽象出线段的图形。

1、识线段。(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哪些是线段,不是的说说为什么?

2、找线段。

b小朋友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线段。

1、数线段。

a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请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它们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

b汇报时:请你来指一指?(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说明: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2、折线段。

(1)(取出正方形纸)正方形纸上有线段吗?有几条?在哪里?

(2)请你拿出你的正方形纸对折一下,打开看看,纸上有线段了吗?在哪里?

(3)你还能折出一条比刚才那条短的线段吗?试试看。(实物投影出示)。

(4)下面请同桌两人各自折一条线段,然后两人再比比折出的两条线段的长短。

3、画线段。

(1)、尝试画。

那你会把线段画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拿出纸,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画法。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还可以怎么画?

在画线段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3)、再次画。

请你听了提醒后再画一条和刚才方向不同的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请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的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4)、你还能用其他工具帮助画线段吗?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这些工具都有直直的边)。

4、由点连线。

(1)连结两点画线段。

(黑板上画上两个点)问:连接这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小结: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有三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猜一下,能画出什么图形?请你在老师给的作业纸上画画看。

问,你们画成的是什么图形?投影学生作品。

师问:你是哪两个点连成了线段?

指出:上面这个点和下面的左边的点连成了一条线段,和下面右边的一个点也连成了一条线段。

(3)那想想这样四点,连结每两点最多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呢?快动手试试看。

(先画出过第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接着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4)那想想这样的五个点,连结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又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

(依次用不同颜色画出4+3+2+1条线段)。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叫线段,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认识线段的教案

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认识线段教案。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认识线段教案》。(板书:直直的)。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三)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

(五)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

(七)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八)画线段。

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画一条比它短的线段。如何看出的?

4、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呢?4点呢?

省独立画一画,再比较交流。

3.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图片,说一说、找一找。

四、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最好能有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不如用1、2、3等表示。

五、拓展。

出示线段图,画一画,说一说有几条线段?数这样的线段有什么规律?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简读: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设计理念:认识线段属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其一般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所以,教学中应力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体验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从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

设计思路:教材首先通过猜谜语的情景引入生活中的毛线,再通过观察将毛线拉直这一过程来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并用图表示,建立线段的模型。然后通过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边线,长方形纸对折后观察折痕,以及沿直尺边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练习安排了判断线段、数线段、及按指定要求画,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1)变曲为直教师出示毛线:看,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预设: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课件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请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设计意图:创设了让学生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求知欲。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设计意图:通过小法官对不同线的对比判断,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线段的本质特征。

(1)到生活中找线段。

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相信你们走出了课堂之后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

(2)到图形中找线段师。

其实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有线段围成的。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眼力大比拼。(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3)折线段谈话。

小结: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

指出:通常,我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来画线段。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画线段时,左手按住直尺,使他不能移动,再用笔贴紧直尺的一边画,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的,不能弯曲,再在线段的两端画上端点(即两条小竖线)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讲。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工具来画线段吗?

谈话:下面我们来玩个连一连的闯关游戏。准备好了吗。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画一画。

学生画好后,提问:连接这两点还能不能画出不同的线段吗?指出:两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齐读)。

2、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结:有3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3)条线段,画成的是(三角)形。

3、想想做做5题。

4、最后一关来了,有5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又能画几条线段呢?画出的是什么图形?明确:按题目的要求一共可以画9条线段,并连成一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趣味的“连”线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顺利掌握几点连线的方法,增强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认识线段教案

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板书:直直的)。

(二)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三)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

(五)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

(七)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八)画线段。

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画一条比它短的线段。如何看出的?

4、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呢?4点呢?

省独立画一画,再比较交流。

3.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图片,说一说、找一找。

四、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最好能有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不如用1、2、3等表示。

五、拓展。

出示线段图,画一画,说一说有几条线段?数这样的线段有什么规律?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1.认识梯形,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2.探索用不同形状的纸变出梯形的多种方法。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教具:教学挂图(一)中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等腰梯形各一个,不同大小的四边形和等腰梯形。

2.学具:幼儿用书第14页《认识梯形》的操作材料,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纸,剪刀、笔。

(一)认识梯形。

1.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并说出图形名称。

教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梯形和长方形相比,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梯形重叠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然后请幼儿回答。

教师: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是两条斜斜的边?

(二)运用已知经验正确判断图形。

1.教师出示倒放、斜放的梯形和四边形,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刚才得出的经验进行判断。

(三)幼儿操作。

2.教师:小朋友可以拿一张图形纸先折一折,让它变成梯形后再沿着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变完之后还要将你变梯形的方法记录在相应的图形标记上。变一次记一次,看看谁变的方法多。

(四)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做的?怎样记录的?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方法?

:数学区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索如何用各种小图形拼成梯形。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59页例题和60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

学情分析:线段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2、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能从生活中找到线段,能够数出一些简单图形中的线段,会画线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正确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直尺。

教具:课件、毛线各一根、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周末呀,老师去了趟动物园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表演,就随手拍了下来。看,第一幅是杂技演员和她的狗狗在表演跳绳呢!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第二幅呀,是大象与人在进行拔河比赛,你们猜猜谁会赢?(看课件,出示两根绳子,一个是跳绳,另一个是拔河。)。

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比较得出:一条是弯的,一条是直的。)。

同学们再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出示教具:毛线。看,这根毛线是什么形状的?(弯的。)。

不错,现在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变直呢?请学生演示把绳拉直的过程。

(一)感受线段的“直”

2、(课件出示拉线图)真聪明,我们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齐读线段。线段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指一指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指)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在数学上把这两头叫做端点。(板书:端点)齐读。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五)练习: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这位新朋友,它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它。现在它躲起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是线段(或不是线段)?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个好朋友,那么你能在我们的周围找到这些好朋友的影子吗?

3、小结:线段必须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和它的方向及长短都没有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认识了线段,还能找出生活中的线段,说明线段已经真正成为大家的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画出这位好朋友。(3厘米长的线段)。

教师先示范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试画。

1、出示想想做做。

师:给你两点,你能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2、出示想想做做。

师:给你三点呢?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演示)。

师:是什么图形?

3、出示想想做做。

师:给你四个点呢?先猜一猜?再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展示)。

师:我们在画的时侯,怎样画就能画全了、不遗漏?课件演示有顺序的画。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线段,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

(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1、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体验学习与操作的乐趣。

1、知识准备:已学习过正方形、圆形的特征。

2、物质准备: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梯形、圆形纸的胸卡、图片,圆形铁丝圈若干, 师幼共同收集3种图形的物品排放在活动室中。

一、以“小客人来做客”引题,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长方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物品像长方形?(门、窗、尺子等)

(3)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但长方形是对边一样长。

2、认识梯形。

(1)出示梯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两条斜边一样长,上面两个角与下面两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梯形?(梯子、花盆)

(3)比较长方形和梯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长方形对边一样长,梯形对边不一样长。

3、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城鸭蛋圈,圆圆扁扁真有趣,一个圆形在肚中)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鸭蛋、盘子)

(3)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椭圆和圆的边都是光滑的,但椭圆形比圆形更扁更长。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组操作: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

1、幼儿佩戴图形胸卡,根据胸卡上的图形找到相应图形的家,学说完整句“我是xx形宝宝,我找到了xx形的家”。

2、寻找活动室中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用“我找到了xxx,它像xx形”的句式向好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并将找到的物品送回相应图形的家。

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引导幼儿继续玩“图形变变变”的游戏。

2、回家后继续寻找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把它记录下来,带回班上与同伴分享。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1.师:今天老师从数学王国里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这位新朋友有点害羞,躲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去请它出来吧!请小朋友拿出发给你们的信封,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随意放在桌子上。不要动手碰,用眼睛观察一下。

问:这是什么?(毛线)它是什么样的?怎样把它变直?(动动手拉一拉)。

2.比: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3.多媒体演示。

总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它就是今天我们认识的其中的一位新朋友,它叫“线段”。引导:

1.可以从不同方向拉直。

2.线段有长有短(出示课题:认识线段)。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问: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做动作)用两只手捏住两端。

(2)总结: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3、出示线段示意图,说明线段可以用“”表示。(多媒体出示)。

4.从生活中找线段。

明确:如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同时要求学生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每条边。

小结: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5、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多媒体出示: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1、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那怎么办呢?(用尺)设想: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2、学生独立画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

3、交流画法,选择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示范画。

4、折线段。

(1)线段不仅可以画还可以折,请小朋友们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把你折的线段指给同桌看,并指出它的两个端点。

(2)你能折出比刚才那条线段更长的线段吗?短的呢?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线段的用途可大啦!不信,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宫”里闯关吧!

1、第一关:数线段。(想想做做第2题)。

(1)多媒体出示:这些图形各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书上。

(2)指名交流。

2、第二关:连线段。(想想做做第3---5题)。

出示两个点,提问:谁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线段,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出示三个点,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猜猜画出了什么图形?画一画然后检查。

师:从线段王国里走出来,你对线段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1.多媒体出示简笔画,让学生欣赏线条的美。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是用各种线画成的。

2.你能用线段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并且数一数它是由多少线段围成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