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法结合律教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8 15:11:35 作者:雅蕊

小学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准备材料,它有助于教师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设计

1、上课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结构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也很恰当,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打开思维的闸门,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活性。

3、精心设计练习。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练习量,除了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我还补充设计了“填空题”,在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后,都安排了一组练习题强化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之加法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4、25页。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不仅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际问题体验,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的加法。

难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ppt。

一、旧知辅垫,引入新课。

1、按要求读数。

2、游戏(快速抢答。)。

师: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的合与分掌握得非常好。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第24页的主题图。

出示气球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数一数有几个红气球和几个绿气球?(指名回答)。

课件演示。(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

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点子图。(三个红点子和一个绿点子合起来)。

说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数一数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指名回答)。

全班一起数气球。

师:3个红气球用几表示?(生:3)1个绿气球用几表示?(生:1)(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师: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一共是4个气球,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板书:3+1=4)。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十”。(说明:“+”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算式里读作加。)。

领读两遍(3加1等于4。)。

2、“3+1=4”表示什么呢?谁能结合图片再说一说吗?(集体回答)。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让学生先读算式,再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揭示课题并板书)。

3、教学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列算式。(3+2)。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回答:生1:生2:生3:)。

(板书=5)。

集体读算式。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数学游戏。

四、全课小结。

你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

3+1=43+2=5。

加号。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法》教案

会填写未知加数。

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图片。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注意几减0还的几。

猜一猜左右手凑10。左右手凑9。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8块糖。

飞机图2块糖。

10-2=88+2=10。

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小学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法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 是几个 ? 是几个 ? 是几个 ?

(2)填空

是4个 是 是个 是个 .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1.导入 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 , 是1个 ,2个 加上1个 是3个 ,就是 .因此

(板书: )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 的思考过程.

4.练习.

(1)口答:

(2)计算并说思考过程.

提问:1用分数怎样表示?(可表示为 、 、 、 )

小结: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数.

小学数学《加法结合律》教案

加法结合律就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探索规律了。由于加法结合律一个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由三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所以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

我还注意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实学习材料,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课上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注意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即让学生踏踏实实经历了“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知识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法》教案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活动,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1.整理加法表。

师:先在小组内把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9等。

通过再次引导整理加法表时,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如:学生会发现:

第一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1。

师:想一想第二行的算式呢?

第二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2。往下写8+4、7+5……。

师:你还有那些发现?

师:你明白同学们说的意思了吗?请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学的发现开始整理,完成课本p87的表格吧!(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学生的合作。)。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再次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很多藏起来的秘密,请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

板书设计做个加法表。

把加法表填完整。

作业设计做个加法表。

(略)。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5盘橘子,5个盘子里的橘子数分别是1、1、2、2、3。

生1:我想可能会送第一盘和第二盘,一共是2个橘子。

生2:我想可能会送第四盘和第五盘,一共是5个橘子。

指出:把第一盘和第二盘的橘子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1+1=2;。

把第四盘和第五盘的橘子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2+3=5。

介绍: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如果送第一盘和第三盘,一共是几个橘子?算式怎么列?

如果送第三盘和第四盘呢?

小结:要知道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

二、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画面——鸡妈妈一家。

提问:图上有几只母鸡,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怎么列?

(2)观察画面——小兔一家,青蛙一家。

2.“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按顺序观察三幅图,再在小组里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图下的算式填完整,并进行交流。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一年级有2个班级,二年级有2个班级,一共有4个班级;(2+2=4)。

……。

四、独立计算,巩固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先看清算式,画一画,最后列出算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连一连,再交流。

4.“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小学数学10的以内的加法教案

活动目标: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

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

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

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

架飞机?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

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

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

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小学数学10的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⑨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法估算教案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1、出示电话机图。问: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电话机的价格吗?(请几生交流,师作必要的提醒)出示价格。

2、出示取暖器图。问:它的价格接近(板书:接近)300元,你觉得它的准确价格可能会是多少元?(同学们发言),出示价格。

3、师:妈妈准备买一部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300元够吗?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出示课题)那么你能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百元吗?(突出这两个词。同桌讨论思考的方法,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4、请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根据第2个学生回答,出示板书。(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估算这道加法题目的?(可以看加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

6、看来,知道哪个数接近几百,对于我们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a.出示其余商品,请3个学生分别说说各接近几百元。b.出示p45/1。(让同桌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7、出示 试一试1,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估算了两道题目,得到了两个算式。但老师对这两个算式还是有点不大满意,你知道老师对哪里不满意吗?问:这里用等号行不行?(学生各抒己见,体会以前所学习的符号都不能表达大约等于的意思,需要重新用一个新的符号。)

9、出示现在人们所用的符号。问: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用它来表示大约等于呢?(让学生体会既有等于的意思,又表示不完全相等)

10、师:介绍名称、读法。写法(学生跟老师书空)。读算式。

11、师:刚才我们已经估算出大约是800元。那么如果妈妈带了800元钱,能买回这两件东西吗?试一试2(点到即止)

14、出示p46/4、5(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交流订正)

15、出示p46/6(约等式的书写,学生写在作业纸上,交流:买什么,算式。)

小学数学10的以内的加法教案

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供了10以内的加法的'教案,希望对老师有帮助!

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

1.开火车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拿出一道加法题和一道减法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3+2=5想:3和2组成几,3和2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还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在3的后面接着数两个数.)。

(4-1=3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减1等于3.还可以用倒着数数的方法,从4往前数一个数.)。

2.6的组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xx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教后记。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案【】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8、小练习:填数。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

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

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7、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

三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教后记。

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字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机。

教学过程:

1、教学例1。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问题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了多少元?

(3)、小明和小方一共用了多少元?(4)、小方比小名少了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很多的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单位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呢?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1、探究问题(1)。

提问:你能用竖式来计算4吗?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探索问题(2)。

提问:我们刚才一起探索了小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小数的减法呢?

试做: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提问: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吗?

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进行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说化简的结果和根据。

4、总结和归纳。

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吗?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组内交流。

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才能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题目中错误的地方,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5、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指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今天学得怎样?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先试一试。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字精选

共10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小刺猬跟妈妈去捡果子,小刺猬捡了3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出3个苹果),刺猬妈妈捡了5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出示5个苹果)教学1、例题教学。教师在3个苹果与5个苹果下面板书大括号。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学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苹果。(教师板书:?个)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就代表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课本上。学生完成后交流:3+5=8。2.教学“试一试”。(1)教师出示“试一试”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师:看这幅图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寻找出: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个,求一共有几个。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10个,?个在篮子里。(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那大家能为第二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10个苹果,外面有3个,篮子里有多少个?(3)教师组织学生独立解答。(4)交流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三、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1)学生根据两幅图说说图中的信息及所求问题。(2)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2.“想想做做”2。(1)引导学生弄清两幅图要求的问题。(2)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3.“想想做做”3。(1)说说图中的信息。新课标第一网汽车上原来有9人,下车了3人。(2)根据问题列式解答。(3)交流想法。4.“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全课小结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练习设计:看图列式解答。1、2、3、4、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字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并能应用小数加、减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口算练习二第10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一组组口算,老师板书出每道题的得数。

指出:虽然算式里数字相同,但由于一个加数或减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同,所以得数也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这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

2.做练习二第1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题的计算对不对(或让学生通过验算判断)。

让学生在课本上改正错题。

依次提问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结合错题的改正,强调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做练习二第12题第一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做的。

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小数减法里当被减数小数部分位数少时,可以把末尾的数位上看做。去减。如果得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按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1、做练习二第13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第14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