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精选16篇)

时间:2023-12-26 15:35:06 作者:笔尘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不仅总结了经验,还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作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守护的是三峡库区到青藏高原的地灾防治。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保障库区120万移民地质安全是重中之重。殷跃平持续跟踪研究库区地质安全问题,成为三峡库区地质安全的著名专家。他把三峡库区防灾理论,成功运用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特大滑坡工程治理。

传统看法认为每个滑坡都不一样,预警监测是世界难题。殷跃平提出滑坡有“共性”,均属斜坡运动,可以进行普适性监测,通过成灾机理研究,找到滑坡共性,建立预警模型,地灾监测预警走上科技支撑之路。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大鹏,是“与金子打交道的人”。金矿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山东探明黄金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但勘探开采深度较浅,超深部勘查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李大鹏所在团队通过创新成矿理论,实现鲁西归来庄矿田深部金矿资源量增加20余吨的新突破;在莱州焦家金矿带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在近3266米处发现厚达25米的目前我国最深金矿体,攻克金矿深部资源勘查难关。

任秀波,作为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两次参加珠峰复测。2005年珠峰复测,他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达43天,在海拔7028米的营地写下入党申请书,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冒着双手被截肢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获取三维坐标并攀登到海拔8000米。

2020年珠峰复测,任秀波有近两个月时间几乎一直坚守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多次前往海拔5400米的二本营和5800米至6300米的登山路线,给年轻队员培训登山和设备使用技能。

最美自然守护者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赵洁,一个80后的合同护士,于xx年4月30日下午6时30分,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门口凭借专业经验和精湛的护理技能徒手将生命危在旦夕的40岁左右男子抢救苏醒,在被救男子和家人还未来得及对其道声感谢时,已悄然离去。这是职业坚守的使然,更是对生命的敬畏,网络将赵洁同志赞为“咸阳最美护士”,我个人认为她不愧于这个称号,无愧于最美,因为她美在内心、美在精神、美在展现了人性的光芒,温暖了社会,可堪称“最美”。

在当前医患关系微妙紧张、医护人员形象被无形歪曲之际,医疗行业被大家已经看做为一个暴利的行业,此时,各种不信任和质疑以及各种负面报道,似乎表明了医疗行业道德的滑落及丧失,果真如此吗?不是的,赵洁同志的事迹瞬间让大家看到了医疗行业是人民的行业,医务工作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任劳任怨、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着。同时,她的事迹再次树立了一名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更为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护理价值做了深入的诠释,成为建设和谐护患关系道路上的又一道曙光,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平凡而又高尚的信念。

赵洁,一名临床一线的护士,她的事件是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当我们了解到她日常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我们便不会认为这是偶然的了,我们会坚定地认为是必然的,因为她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在她的身上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她伸出了专业的手救助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她更表现出了天使的真诚和温暖,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能在这样的时刻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施救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我为自己的姐妹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我知道你不是火炬,却照亮了生命前进的方向;我知道你不是泉水,却滋润着每一个渴盼的心房;我知道你不是花朵,却在人心的土地上绚丽地开放。无论多少的赞美也不过分,但我愿意以这样的行为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我的内心一样坚定地回答道:我能!

赵洁,我的好姐妹,你的事迹在感动我的同时,也给我身边的每个人带来真实的感动和心灵深处的震撼。然而,感动之后更多的是激励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一个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只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几年,人们在发展生产时不注意环境的保护,碧水蓝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还有,人们还不断浪费干净的水资源,极大影响了我们的生存条件,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小女孩,她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因为在她的生活中缺少生存用水,她的家深居在茫茫的大沙漠中,那里气候十分干燥,一碗又苦又脏的水对他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他们家五十公里外有一口淡水井,想喝那口井里的水,还要花很多钱去买。可他们家一贫如洗,只好去更远的地方拉一缸“珍贵”的浑水来。在那里,几年来才下过一场蒙蒙雨,在他们那这算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了。

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深受教育,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作好节约水源的工作。不再让那碧水蓝天再受严重的污染吧,有力保护环境,也是保护自己!

最美自然守护者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余朝晖,中共党员,退役士兵,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现为温州市公安局扫黑办副主任、刑侦支队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

历年来,余朝晖同志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兢兢业业,连续作战,不怕艰辛,创造了温州扫黑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成绩。自余朝晖任扫黑大队长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取得了连续8年打击绩效排名全省第一的史无前例的成绩。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在连续8年下降的基础上,再次同比下降8.1%。社会治安状况持续转好,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实战引领,全国首创“驻点打击”模式。

余朝晖同志一心投身公安事业,凭借在部队养成的忠诚担当作风、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心理素质,敏感的抓捕战机能力,先后参与指挥破了“.1.21南浦”持枪抢劫杀人案、“.5.19温州”首起特大电信诈骗案等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特大有影响力的案件。

自20任扫黑大队长以来,余朝晖同志以实战引领全市,积极指导、服务全市扫黑战线实战工作。—,余朝晖率领市局扫黑专班下沉龙港、龙湾、乐清等地,分别对各地黑恶势力开展为期数月的驻点打击,战果显著。余朝晖结合其长期在一线工作累积的经验,在全国首创“驻点打击”技战法,形成独特的温州扫黑模式与作战体系,在7月公安部打黑徐州会议与多次省级扫黑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与推广,并于斗争初期受邀前往浙江警察学院为全省扫黑指战员授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扫黑战线同事的高度认可。

二、专业引领,雷霆扫黑持续攻坚克难。

余朝晖同志发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军人作风,按照“四个不放过”的要求,以攻克省市挂牌督办案件和重大影响涉黑恶犯罪团伙为重点,打破常规,深度挖掘,强化专案攻坚、审讯突破、综合施策,深度打击各类黑恶犯罪,攻克了一大批重大黑恶团伙。余朝晖发挥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合理利用各作战单位与办案民警的优势特点,在实战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市扫黑队伍摧毁乐清卢某峰、苍南白某宝等黑社会性质组织28个,查封涉黑恶资产10.3亿余元。面对涉黑恶犯罪网络化的新趋势,余朝晖依法利用法律武器,创新运用各种手段组织把握全案,一举摧毁了一个影响全国的部督涉网型套路贷犯罪集团,共移诉犯罪嫌疑人300多人,为温州乃至全省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三、创新引领,抽丝剥茧打好线索核查“合成战”。

余朝晖提出以“有证立案、有据查否”为目标,组织市县会同核查,线索核查质效得到质的提升。在线索核查工作中,余朝晖始终坚持对每起核查线索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涉及黑恶犯罪的举报线索。在对核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他充分发挥军事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组织专家会诊拿出合理方案。

据悉,温州市在全省率先高效完成中央督导组交办核查件并从中打处黑社会性质组织3个,犯罪集团4个,查扣非法资产达2.5亿元,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高度肯定。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于生存的家园。地球母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茂密的森林,可爱的动物,清新的空气……人类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一切馈赠,而是肆意地毁灭。直至地球母亲向人类发出警告,人类才有所觉醒,才懂得要拯救已失去的或正要失去的一切。于是,人们开始进行恒久的“创绿”活动了。

当前,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对环保教育和环保活动达到共识: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必须从儿童抓起,才能从根本上决解问题。

“绿色学校”的创建就是环保教育的具体体现。我们学校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大力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构筑素质教育平台,促使学生素质更全面、更成熟地发展。

为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绿色人才”,我认为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创绿”的意义。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共识。这样才能向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和环保知识教育,并把环保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畴。

其次,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规范来履行。在学校本次“创绿”活动中,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自觉节约能源,让学生知道不浪费水、电、粮食、纸张,就是保护环境。

2、变废为宝,把可回收垃圾分类。

3、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让学生懂得这样有利于健康。

4、爱护动植物,让学生明白这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

5、讲究卫生,不使用白色污染的用品。

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自觉按照环保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青少年。

而作为教师,我更明白应把环保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在数学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数字,让学生自己计算出一天里全国小学生家庭白色污染的数量。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体会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环保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前几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书名叫《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有一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很吸引我。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个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把锋利的斧头,人们用这把斧头砍树,用木材做房子,做家具。后来,树木越来越少,在一个雨水极多的八月,小山村被咆哮的山洪冲得无影无踪。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树木的用处大的很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抵挡风沙,建设四化,减少噪音,蓄水保土……这些都是树木的作用。正如《云雀的心愿》中云雀妈妈所说的:森林是可以蓄水的。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雨水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枯枝败叶也能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的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都能储存起来。森林也是一个空调器,夏天,林子里枝叶茂盛,挡住了太阳光,所以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热量不容易散去,所以暖和些。所以,我觉得森林十分重要。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森林不仅是人类的家园,更是鸟类的家园。

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和哥哥来到了郊外的一块土地上,准备在这里野餐。

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人们特别爱惜我们这些树木,尽心尽力的搞好绿化,保护大自然,当洪水来袭时,我们还可以阻挡洪水,保护你们的生命。这难道不好吗?伟大的人们请你们放过我们吧!放过我们也就是放过你自己啊!

人类做得每一件事,哪一件能让地球妈妈得到安慰,反而更加让地球妈妈痛心,更加烦恼。

地球妈妈在哭,它在伤心,它在悲痛它对人类已经提出了警告,是的,过不了多久,人类如果再沉迷在这种自私的环境中。地球,这个原本可爱的家园,它将会被破坏、魂灭了。你相信吗?到时候,我们人类再悔改,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啊!我爱大自然,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大自然吧!让我们一起携手创建美好的未来吧!

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沿途观景,走着走着就与美丽的、淡雅的走散了,迎来的是另一副面孔。

原来绿荫荫的一片,放眼望去,心胸顿时宽广,感受草的气息,体会花的韵味,享受树的奉献,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极了。倒是现在,大自然还是那样,依旧的绿,远望没什么差别,但近品味就出问题了。草还是那样中无杂色吗?不。那就是花的五颜六色?不不,要是那样岂不是更好吗?而迎来的却是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啊、易拉罐啊,甚至还有“点缀”的烧烤棍,“壮观”极了。

我被这眼前的这一切所震撼了,怎么可能?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大山是纯天然的,人们都会自觉保护的,哪可能成垃圾海?万万没想到,竟然打脸了,人们当时只顾图一时快乐,高兴完就走了,丝毫没有考虑大自然的心情,她是伤心的、痛苦的,也是无奈的。本来被花花草草点缀着,结果却被一堆垃圾所环绕,心酸啊!大自然丢失了以前美丽芳香,以前的生机勃勃,全都是因为那些称与自然为友的朋友们,是人类亲手害了自己的朋友,多么可耻!

其实吧,话说过来,人们保护自然的心早有了,到处打着“保护自然,人人有责”或比这还有韵味的话来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都是心动,从来没有行动过,貌似那些话早已经成为了耳旁风,可能人们从没有想过实际吧!但那却是很简单的问题,自己在做完事后,每个人都看看自己有没有丢下什么,或张开那张嘴,去提醒别人,就像“爱的传承”一样,人人接一棒,大家都保护环境,当破坏者来临时,也不忍心去打破这份平静而祥和的气氛了,传开了也就当成习惯了,就由心动转为行动了。

所以,我们这次就行动了起来,不管别人怎么做,反正我们是以身作则,希望别人能看见,模仿起来,把一切由我们制造下的人为东西都带走,保留大自然的纯净。

“最美自然守护者”宣传活动个人有感心得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昔日的.春天报春的燕子往来逡巡,空中充满了他们呢喃的繁音。夏天苍翠欲滴的盛装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秋天,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了枝头,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冬天,鹅毛般的大雪飘飘柔柔的落了下来,如柳絮一样。

而现在由于我们的影响,尤其是人们乱伐森林、滥垦草原,以及环境污染,造成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或生长地的丧失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人们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世界上许多种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那些优美的景色也随之消失了!

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例如:水、汽油、树木……保护这些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进入20世纪后,工厂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走向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资源在等待着我们去保护。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让他们知道不环保的危害。还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要以少成多。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存亡!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为地球、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

每当妈妈说起他们小时候在河里摸虾、捉鱼,我就羡慕得不得了。硬拉着父母,让他们陪我去摸虾、捉鱼。可到河边的时候才知道,那里早已没了鱼虾的踪影,整个的是条‘抹茶河’。我才知道,原来大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们啊!请保护大自然!

如今,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小河不再清澈;鸟儿不再活泼;树木不再茂盛;花儿不再芬芳;草儿不再葱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的。试想一下,假如没了植物、动物,那我们人类还能生存下去吗?当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一个一个的灭绝,那么下一个会是人类吗?我们人类虽早已经脱离了大自然,但同时又离不开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可人类却与之背道而驰。不但不保护大自然,竟然还破坏大自然!

蚂蚁能预知下雨,老鼠能预知地震……这些动物的‘预知未来’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人类没有呢?如果我们人类能像老鼠一样拥有预知地震的能力,那么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员伤亡,就不会使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那为什么我们人类就没有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呢?一定是因为我们破坏大自然,导致地球母亲震怒,便剥夺了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就是为了让我们保护大自然!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去。

我们人类应该学会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当与地球上的生物携手,一起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幸福、美满!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他是我们心目中新时代的孤勇者,他是当地百姓口中的“马国土”——山区基层的定海针。他就是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的马银国。

来自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的马银国,获评中共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最美自然守护者”的称号。参加工作42年,他始终坚持巡护在高川乡的山山水水之间,护佑着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是当之无愧的“自然卫士”。

此次获评首届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的马银国,不仅在全国10位“最美自然守护者”评选中位列第一,他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参选者。60岁的马银国是服务山区的“孺子牛”,是自然资源系统里的“最美守护者”,他既有扎实牢固的业务技能,又有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还有心怀保护资源的神圣使命。

高川乡是绵阳安州最远的一个乡镇,这里山高路陡、沟壑纵横、地势险象环生。“5·12”汶川地震后,辖区内形成了最大滑坡体“大光包”次生地质灾害非常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年平均发生15次。而马银国爬坡上坎、趟水过河现场勘察,逢雨必到,汛期24小时待命。四十多年来早出晚归是常态,经常一个月内穿破3双解放鞋,摩托车轮胎也要补换6、7次。高川乡173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16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镌刻了他的足迹。马银国在高川乡当了10多年广播员,近30年国土员。

尽管40多年的人生经历普普通通,但马银国在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乃至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都小有名气。许多人是从新闻报道中熟知马银国的——他是“马国土”,是四川好人,是四川“最美地灾防治卫士”是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而再成为现在的最美自然守护者,马银国获得的大大小小的荣誉称号已经有40多个,而荣誉的背后是他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3000余次连续实现地质灾害11年“零伤亡”的光荣业绩。是他带领着一支深山共产党员服务队,数十年如一日上门帮扶6000余名有需要的父老乡亲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忠诚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是马银国作为一名基层自然资源人的坚持,亦是我们对国土自然的坚守。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介绍

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苏木山森林公园花香鸟鸣,风景如画。很难想象,眼前这片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几十年前曾是寸草不生的荒山。沧桑巨变的背后,有这样一位“塞上愚公”—苏木山林场原场长董鸿儒。

从昔日的荒山到葱茏的林场,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苏木山第一代务林人无私奉献,接续奋斗,建起了一片18.6万亩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如今,新一代务林人接过接力棒,努力让青山变金山。

从北京参加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发布会回来,83岁的董鸿儒心里依旧惦记着苏木山;已经入秋,天干物燥,他时常叮嘱苏木山林场现任党支部书记,也是老人的儿子董存战,要他带领林场职工注意防火,时刻巡山。

此时,36岁的护林员袁东东就在苏木山上巡山。防火关键期,他每天都要上山巡护。袁东东从小在林场长大,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老一辈艰苦奋斗,再造和扮绿苏木山的过程,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2016年,他从城市选择回到这片山林。袁东东感慨地说:“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老一辈造林人,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绿色宝库,作为新一代的护林人,我将会坚持以林为家,精心呵护好苏木山的一草一木,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身后的这片绿水青山!

对于这次获得的国家荣誉,董鸿儒十分珍惜。在老人看来,这份荣誉应该属于他心中的苏木山。他说:“能去北京参加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发布会,我从内心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今后我要继续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中,当好最美自然守护者,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再做新贡献。”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太阳渐渐落下,月亮姑姑悄悄的降临。森林里唱着优美的催眠曲,陪小草们聊天说话的是一个个美丽的小星星,凉风习习,森林了的动物们和树木们都在睡觉,整个森林里非常安静。

可是谁也不知道,一场灾难正在悄悄来临。

第二天早上,最先发现情况的小鸟对年长的老槐树说在森林的边缘地区发现有人开着卡车,来到森林里,老槐树急忙召集大家,准备开一个简短的会议。今天一大早,老槐树清了清嗓子,空中的侦查员小鸟发现一种用两条脚的走路的的动物,率领一只只着圆圆的脚的东西来我们这里走来了,据说用两条腿走路的是人;而脚是圆圆的是卡车。我们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所以才召集大家开会。“他来干什么?还用问,一定是来找东西吃的。”多嘴的小柳树说。“不,事情没那么简单。”梧桐树的话让大家思想了很长时间。忽然,大家感到一阵剧痛。低头一看,原来是人在用电锯锯着树,后来树一个个都倒下了。

几年过去了,森林里变成了一片沙漠。再也没有葱葱郁郁的森林,也没有可爱的小动物了。

所以我们不要乱锯树木,不然,我们的地球也会变成沙漠的!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介绍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举国欢庆,世界瞩目。为了获取更多数据,登山队员们在峰顶连续工作两个半小时,创下了中国人在珠峰顶停留时间最长纪录。

在珠峰大本营,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手持对讲机与峰顶队员保持通话。由于太过紧张和专注,两个多小时里,他一直双膝跪地,浑然忘我。直到测量顺利完成,他才发现自己的双腿早已麻木了。

任秀波与珠峰结缘于2005年。

那一年,我国开展大规模珠峰高程测量,25岁的任秀波入选登山队。测量期间,他曾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时长达43天,并在海拔7028米的营地庄重写下入党申请书,时刻准备好为党和国家的测绘事业献身;在海拔7500米时突遇特大暴风雪,为方便操作仪器以获取准确数据,他曾冒着双手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的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高度,获取了三维坐标,创下当时我国重力测量的最高纪录。

他长年奔波于野外测绘一线,先后参与中国公路网、国家重力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30多项国家重大工程。

对于从事的测绘事业,他的表白简短而有力:“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同样无怨无悔的,还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无论是汶川、芦山等地震灾区救援现场,还是三峡、金沙江等灾害处置现场,都留下了殷跃平忙碌的身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他一干就是40年。

作为防灾减灾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带领团队创新和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地质工程防治减灾理论与系列技术,同时荣获我国地质科技界最高奖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我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奖项“中华环境奖”;他所在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机构,4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联合授予“世界滑坡减灾杰出中心”荣誉,而他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授予“李四光学者”光荣称号,并当选为国际滑坡协会主席。

如今的殷跃平又踏上了新征程——为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筑牢“安全岛”。

地质科学领域向来人才辈出。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在山东地质科学研究院的红色小楼里,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大鹏办公室的灯总是明晃晃地亮着。这是他在胶东半岛深部发现25米厚金矿体期间,废寝忘食工作的画面。

2012年12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的李大鹏迈进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大门。考虑再三,他放弃了令许多人向往的留京机会,带着妻儿来到泉城,只因情系桑梓、魂系山野。

虽是85后,但李大鹏早已生出白发。面对长年野外奔波、披星戴月的工作,他乐此不疲:“你不知道,地科院凌晨三点的星空最美!”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他们是哨兵,从高山平原、大海小岛到塞外林场,看护着山水林田湖草沙,预报着地质灾害、海洋风暴,坚守着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这是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即将联合发布的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他们包括9位个人、1个集体,代表着自然资源管理系统150万名自然守护者。

守护是一辈子的事。

那一年,董鸿儒19岁。他惜别新婚妻子,背起行囊,步行到县城40公里外的苏木山当起护林员。这一去就是一辈子守护。

如今已83岁的董鸿儒,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护林员、工程师、林场场长并兼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县政协副主席。

无论当林业局长还是县政协副主席,他都有一个要求:不去机关上班,留在林场。他带着林场职工,用42年,把荒山秃岭变成18.6万亩森林。

对姜文凯来说,小岛就是一辈子。千里岩是黄海中部一座孤岛,作为我国北方环境十分艰苦的海洋监测站,地处海路要道,观测数据对发布风暴潮预警报、确保航行安全十分重要。

从东边到西边240步,从南边到北边820步,从码头到70多米高的观测站370级台阶,在这个0.13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姜文凯守了25年,加上守护其他小岛13年,他把青春献给了海洋监测。

对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马银国来说,高山峡谷就是一辈子。高川乡平均海拔1500米,山高路陡、沟壑纵横、险象环生,有汶川大地震形成的亚洲最大滑坡体“大光包”,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

马银国自编《守护生命安全》等宣传稿350余篇,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区内家家户户。173平方公里土地上,41年,他累计走了12万余公里。

用科技叩响自然之门。

作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守护的是三峡库区到青藏高原的地灾防治。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保障库区120万移民地质安全是重中之重。殷跃平持续跟踪研究库区地质安全问题,成为三峡库区地质安全的著名专家。他把三峡库区防灾理论,成功运用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特大滑坡工程治理。

传统看法认为每个滑坡都不一样,预警监测是世界难题。殷跃平提出滑坡有“共性”,均属斜坡运动,可以进行普适性监测,通过成灾机理研究,找到滑坡共性,建立预警模型,地灾监测预警走上科技支撑之路。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大鹏,是“与金子打交道的人”。金矿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山东探明黄金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但勘探开采深度较浅,超深部勘查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李大鹏所在团队通过创新成矿理论,实现鲁西归来庄矿田深部金矿资源量增加20余吨的新突破;在莱州焦家金矿带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在近3266米处发现厚达25米的目前我国最深金矿体,攻克金矿深部资源勘查难关。

任秀波,作为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两次参加珠峰复测。2005年珠峰复测,他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达43天,在海拔7028米的营地写下入党申请书,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冒着双手被截肢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获取三维坐标并攀登到海拔8000米。

2020年珠峰复测,任秀波有近两个月时间几乎一直坚守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多次前往海拔5400米的二本营和5800米至6300米的登山路线,给年轻队员培训登山和设备使用技能。

他们身后就是红线。

他们是不可侵犯的岗哨,守护着一条条红线。

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从2015年起牵头组织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通过多规融合、优化生态、集约用地、都市农业、农耕传承创新模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4万亩,被原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评价为“杭州样板”。

对耕地保护无限热爱、对违法占地疾恶如仇,张辉作为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办公室主任,先后组织召开会议28次,出台文件16份,下发通知72次,暗访督导各县区28次,核查整改违法用地1100多宗、8300多亩。

钮栋梁是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多年来,他通过组织“夜鹰”“春隼”等行动,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9名涉案人员被判刑。随着崇明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实施,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越冬小天鹅从2016年冬天的60只增长到2021年初的600余只。

守护岂止在深山。“最美自然守护者”还有一个集体,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6位工作人员都是党员,均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成为服务民生、方便市民的“店小二”。

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

马银国的办公柜有5本手写日志,上面记录着他从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天的工作经历。翻看日志,每一页都被他画出整齐的小格,每一天做了什么事,马银国都记录在上面,一天一行,从未间断。

作为一名基层自然资源工作者,马银国肩上担子不轻,办理土地使用证、征地拆迁安置、地质灾害点治理、矿产开采秩序等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基本上‘地上’的事情,都与我的工作有关。”马银国说。

2020年7月25日,马银国在日志里提到:值班;与贺松、叶亮到泉水、二郎、新桥、甘沟、茅香村核查灾情并转移人员。

而在地质灾害防灾值班记录表上,马银国记录了当晚险情:因近日雨水较多,比较饱和,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请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崩塌、滑坡等隐患点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雨前排查,雨后复查,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4个村18个灾害点提前转移人员90户、181人。

惊心动魄的连夜转移群众,工作日志里表述不长,其中点题的只有两个字——“转移”。谈及这些经历,马银国却很平淡,“泥石流、山洪是最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已数不清预警转移多少次了。”

50多岁学会用无人机排查险情。

驱车前往高川乡的路上,不时能看到巨石散落在山脚下,大山上还有滑坡的痕迹,宛如青山上的一道道伤疤。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高川乡只有两个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震后这一数字增至165个。

近年,随着治理推进,高川乡隐患点逐年减少,2022年已减少到72个。但高川乡海拔高,山林多,一到汛期,防灾形势仍很严峻。

守土有责。从2008年起,马银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隐患排查、地质灾害预警上。原本做事就认真严谨的他,面对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时,更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每年5到10月,马银国像上紧发条一样,神经紧绷,睡不踏实。

高川乡最远的两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骑摩托车、步行、涉水,即使是土生土长的高川人,也要2—3个小时才能走完单程,而巡查全部隐患点需要4天时间。40余年来,他累计行走12万余公里,高川乡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暴雨后山路难行,有时会有石块树枝挡住山路。为此,马银国50多岁时学会了操作无人机,当无法通行时,他就用无人机进行查看。

结合当地夏季易出现暴雨的特点,马银国总结了一套方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同时自编宣传稿350余篇,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各家各户。在他的指导下,每次灾情出现,村民都能迅速进行避险转移。

自学气象知识多次成功预警。

根据气象知识与地理情况,马银国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地的暴雨天气预报。通过关注高川乡的云层和风向,以判断降雨时段、降雨量以及降雨集中区域。

这个方法很管用。2012年8月17日,晴空万里,可马银国却预测“可能会有暴雨”,建议“多留值班人员”,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在开玩笑。当晚,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41起,幸好马银国提前制定应急方案,使得全乡400余户1300余人成功紧急避险。

高高的大山,让很多当地人想走出去,但马银国却舍不得离开。这些年,他多次放弃调到条件更好、离家更近的岗位的机会。“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我放不下173平方公里的热土,也舍不得6000多名父老乡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