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心得体会(热门13篇)

时间:2023-11-03 10:10:25 作者:文轩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心得体会(热门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和思考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案例,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心得体会

两会年年开,时势各不同。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就是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映入眼帘。你的期待,我的关切,“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由是成为本次两会的关键看点。

逾百万名网友参与的人民网“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成为目前排名前三的热点话题。网络民意的集中流向,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普遍关切:如何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如何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呼应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应当充分体现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里,体现在会场内外互动、讨论的细节中。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各项改革都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攻坚期,谋民利、惠民生需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予以整体考虑、综合推进。尤其要看到,今年我们既有“四个没有变”的整体经济良好形势,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和挑战,会给造福于民带来一定压力。“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通过两会这个“中国式民主”制度平台,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提振发展精气神,从而为奔向全面小康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落实有力,发展才有含金量。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进步,或许不难理解,为何有外国民众会发出“学中国把钱花在民生上”的感慨:2011年到,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均预期寿命预计比2010年提高1岁;截至去年末,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只会垂青永不停步、勇于进取的探路者。让幸福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角落,尤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在怎样打通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多做谋划,多下苦功。

系统改革,发展才有持续性。以农村精准扶贫为例,无论是实现贫困地区7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还是推进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要害都在于通过协调谋划,让贫困人口连上生产、消费网络,进入整个社会的分工系统,从而共享改革红利。从消除信息联通障碍,到协调解决改革推进难、落实难,补齐管理短板、提高部门运行效率,着眼于完善整个社会治理系统工作的转型升级,改革举措才能早落地,见实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群众视角来看,判断政府工作好不好,服务到不到位,最主要的就是看承诺兑现了没有,生活改善了没有。正因如此,那些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干部,总是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那些遇到“复杂问题”先算百姓利益大账的改革,也总是能收获群众的点赞和口碑。同样的道理,当今年两会这个政治生活的窗口,再次与时代风云际会的大窗口重合,代表委员们更需要展现自己“为民代言”的智慧、决心和勇气,汇集众智,凝心聚力,奔向“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为此,国务院于2018年出台了《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这一行动方案从多个方面着手,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国家的各项发展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我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些变化和收获,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自由化的市场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推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如设立诸多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国企改革、完善三大板块创业板、新三板和科创板等。这些改革方案的出台,改变了以往一些部门或机构的垄断性质与惯性思维,让市场化、法治化的经济环境得以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生产和交易自由度大大提升,企业家和创新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企业家们的追求成果的动力也更加强大。

第二段普惠性公共服务,提升了民俗福祉。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不仅关注经济问题,还涉及到了广大民众的福祉问题。例如,加强居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学前教育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等等。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了更好的公共服务,并使得这些服务向着更加平等、普惠的方向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广大民众能够分享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

第三段对贪腐现象的遏制,建起了更加公正的社会制度。

对于我国当前的问题,在“反腐”问题上一直是排第一位的,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也没有忽略这一点,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公开透明的执行过程,让人们有了更多信心,并且可以在更加公正的社会制度下,生活和工作。因此,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在反腐、创新之路上的不断探索,也构建了更加美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使得我们拥有更加公正、透明、阳光的社会环境。

第四段践行绿色环保,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也关注了环保和生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如严格环保标准、推行绿色能源、重视生态保护等等。这些策略的执行,使得我国的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成效不断提升,可以让我们在更加整洁、舒适、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同时,对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第五段共同的理想,推动国家的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深深地体认到,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需要每一个人的全力配合,它的每一个改革措施和可能经过的短暂的牺牲,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在这个使命的号召下,我们应该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走向更加繁荣和强大的国家为目标,不断激励自己,鼓励身边的人,一起推进改革的进程。只有通过共同的协作和共同的努力,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了我国全面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它具体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等多维层面来促进改革发展,并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希望和前景。而我们普通市民也应该从中感受到若干的成果,与国家共同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心得体会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是中国政府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5年起,中国国有企业在各个领域纷纷开展改革,旨在提高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项行动涉及各个方面的改革,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革、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等。经过三年的努力,国企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段:国企改革的成果与体现(300字)。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国企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国企在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效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治理结构调整方面,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的决策机制得以明确和优化,企业的管理效能大幅提高。同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国企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不断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段: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300字)。

国企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首先,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国企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企业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阻力,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一些地方性国企改革进展滞后,改革力度有待加强。此外,国企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和风险也是一个难题。由于涉及到资产重组、员工安置等问题,在一些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利益的博弈和分配等矛盾。而且,在部分企业改革中,出现了贪污腐败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与启示。首先,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国企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其次,市场经济是推动国企改革的第一动力,市场竞争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国企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防止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五段:国企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0字)。

国企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国企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国企改革也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国企改革也为国有资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结: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是中国政府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和推进技术创新等措施,国企在管理水平、运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国企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与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克服。国企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改革措施的创新和实施,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三年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三年改革方案自实施以来,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深切体会到了改革的实际成效。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三年改革方案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改革是三年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活力和韧性,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许多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市场的活力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也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在三年改革方案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也发生了积极的变革。政府加强了对基层社区的支持和管理,提高了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高,社区事务的处理更加高效和民主,社区环境的改善和居住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法治建设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加强了司法独立和公正,有效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之一。三年改革方案提出了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通过加大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优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此外,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段: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

三年改革方案还推动了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施。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我国的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的提升、水源的保护、土壤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外,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重要目标,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施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尾段:总结。

通过三年改革方案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果。市场经济改革、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以及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努力。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三年改革方案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心得体会

深刻领会涉税内容。

州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原文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迅速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省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税收改革任务,按照报告涉税内容和要求,积极贯彻落实报告对组织税收收入、税制改革、“营改增”扩围、“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固定资产抵扣政策调整、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要求的各项税收工作。

融会贯通抓好落实。

把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州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州财税工作会议等结合起来,继续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加强依法治税,深入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各项税收政策措施。依法依规抓实组织收入工作,推动国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深入落实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农业产业领域税收服务,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职能作用。积极融入“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推动税务标准化试点,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拓展国地税深度合作,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积极做好5月1日起实施的“营改增”扩围准备工作,全力支持经济发展,确保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更好更优的成效,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

突出重点推动发展。

把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与落实好今年各项税收工作有机结合。按照省局对“十三五”税收工作规划,以及对20xx年国税工作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税收新常态,有力推进组织税收和深化改革各项措施,全面分解细化落实州局党组确定的今年8项重点工作任务、10个具体目标和30项督查内容。从观念、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税收工作创新力度,进一步深化组织收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信息管税等工作,进一步落实系统和谐和维护稳定、依法履职和防范风险、队伍建设和廉洁从税等工作,完成好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楚雄国税“十三五”税收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三年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三年改革方案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在特定时间内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旨在推动国家或组织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三年改革方案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此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三年改革方案的心得体会,并讨论改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段:对改革的认识(大约250字)。

改革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挑战。在三年改革方案的实施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正如《论语》中所言:“陋室铭心,独具慧眼”。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它要求我们抛弃过去的惯性思维和陈旧的观念,去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只有敢于创新和求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通过改革,我们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改革对个人的影响(大约300字)。

改革对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改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发了我追求进步和学习的动力。在三年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找到了改进自己的途径。其次,改革鼓励我超越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我。正如乔布斯所言:“只有破了,才有再造”。通过改革,我学会了面对挫折和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最后,改革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取得突破。这些经历不仅改变了我的态度和行为,还给予了我成长和成功的机遇。

第四段:改革对社会的影响(大约300字)。

改革不仅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改革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通过改革,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激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通过改革,我们可以打破阶层的壁垒和利益集团的束缚,建立起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人都能有发展的机会。最后,改革改善了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福祉。通过改革,我们可以提高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让人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环境。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大约250字)。

三年改革方案不仅是对过去三年改革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通过对三年改革方案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我们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参与到未来的改革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对三年改革方案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改革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通过改革,我们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改革创新,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梦想,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意味着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主要从:“一个方向、七大内容、五个发力点”着手。

深化国企改革,发挥国有经济制度优势。

以“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

济的制度优势”为方向,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所有制改革,突出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主力军作用。2020年,“全民战役”取得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证明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和我国国有经济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及更高的总体效率,更加明确了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创世界一流企业。

(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

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对于董事会,要用权力清单来约束,“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经理层,要用负面清单来管理,“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监事会,则用责任清单来监管,“法定责任必须为”。从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来看,对于股东会的改革,就是“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董事会,要落实董事会职权,发挥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作用;对于经理层,就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发挥经理层的“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

(二)加强党建工***治理的深度融合。2018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治理各环节,将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相结合,建立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能,可以看出,国企改革下一步要进入改革深化的过程,关键是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机制活起来,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国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改革可以做好三件事:体制、机制与制度。其中机制是企业效益和经营者、劳动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中长期激励等手段来实现;制度是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是所有者、经营者、决策者、执行者之间的关系;体制则是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高效运作的国资监管体系,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四)稳妥分类分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重点推进国有资本、***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坚持“以混促改”的“真混改”,杜绝“只混不改”的“伪混改”。通过混改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提高战略投资者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

(五)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201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联系起来了。聚焦主业、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本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集中,打造高水平“双创平台”。

(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企改革“施工图”的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更有利于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功能作用,由国有资本投资、***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合理确定政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和国有企业四个层次的权利边界,确定授权代理链条,建立授权监管闭环体系,最终实现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为创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七)大力推进“双百行动”等专项工程。近年来,国企改革鼓励基层创新,“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做法,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推广经验。

三、突破“五个力”,实现改革目的。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方案发力的关键方向,把党的十九大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落实到三年行动当中,把近年来“1+n”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在三年行动里落实落地,发挥央企、国企的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在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上取得突破,实现改革目的。

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会议主题点到“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改是4月27日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有抗疫的紧迫性,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0-2021年)》,则有对四中全会精神承上启下的意义。

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

2

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

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

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

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5

两个“一以贯之”继续强调。

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6

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

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国企改革积极推进、加速破局。

改革的内容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九个字。这是对扭住关键,突出实效而言。因为具体内容并没有公布,不可妄言。但是“抓重点”中重点,还是可以想到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肯定是重点。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在“深化”,意味深层问题要解决。给人联想到,大多数充分竞争领域的企业上市,优先股将推出,支持建立管理层骨干员工持股,探索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监管制度。这些,如果写上去,便显出探索意义了。作为承担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上接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机构、下接资本运作和企业经营的“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改革也会加速推进,成熟一批,组建一批,是可以期待的。

“补短板、强弱项”,给人感觉特别在意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协调性。有戏看的是抓重点。方案主考虑三方面重要问题:一是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落实到三年行动当中去。二是把近年来“1+n”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没有落实到位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要在三年行动里加快落实落地。三是把这几年在“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等改革试点示范工程中基层所创造的一些经验,推广到下一步的国企改革过程中。

7

改革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结合。

201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现在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联系起来了。主责主业是写入两会报告的。央企的设立都有各自的职责,聚焦主业、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央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重新厘定央企主责主业,企业严格执行新版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主责主业集中。未来国有资本将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主责主业还有一个任务,剥离非主责主业的业务,实际上是完成两个剥离:剥离非主责主业的业务剥离办社会职能。这样一来,使得国企放下包袱。

8

“三做五力”是国企改革的目的。

2020年国企改革进入关键的历史阶段,随着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综合效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将更加成熟定型,国有企业将更加具有活力和效率。我估计,做强、做优、做大,肯定会说的。最后的目的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两会报告因为短,只留下竞争力。

9

预计在半月以后公布。因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是2015年8月24日通过的,发布时间是2015年9月13日,时间是20天,按照规律推测预计半月后将系统地全面公布《方案》内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提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范文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中观层面行业升级创新突破的主攻任务,更是微观层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目标。

翁杰明再次强调,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

“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翁杰明说。

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翁杰明表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同时也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企业有效互动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同时也要构建新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在产业链、供应链整个领域探索新的有效的金融运行模式,提升产融结合的效果。

此外,围绕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建立央地合作的良好机制。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力争2022年央企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达5%以上。

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科创局,并从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190亿元,同比增长了17.5%。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以上。

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要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加速国有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此外,还将持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国资委将积极履行出资人职责,制定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一、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要以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国有企业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要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力。根据不同行业集中度要求,推动形成比较好的市场结构。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中央企业要坚决压缩管理层级,防控好各类风险。

四、国有企业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做好制度安排。对国有企业承担公益类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现。

五、国有企业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一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

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一,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对于需要进的领域,以做强做优做精为明确的目标,支持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配置相应的资源,提高他们的效率,也提高他们整体竞争力。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主要是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同时也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企业有效互动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同时,要构建新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在产业链、供应链整个领域探索新的有效的金融运行模式,提升产融结合的效果。

第三,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建立央地合作的良好机制,也充分运用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第四,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我们经常说的几个原则,就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工作底线,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具体路径,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分层分类推动改革。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

第二,合理设计和优化股权结构。鼓励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应的股比还可以再大一些,也就是刚才说的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

第三,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集团对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希望混改的企业在劳动人事分配机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四,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五,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一定要做到混改进行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覆盖到哪里。

近年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落实落地,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批改革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全面加强,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

一批改革举措取得重大进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转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蹚出新路,“处僵治困”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组整合与结构调整取得关键进展。

一批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已经破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重大突破,落实董事会职权、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中央企业要准确理解把握其重要意义和核心要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抓好改革重点任务,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大的力度推动落地见效,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作表率。

一要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企业实际制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董事会要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法定权利;经理层要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推进管理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

二要突出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央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巩固“压减”工作成果,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2020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确保2022年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

三要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牢牢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务求改革实效。重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集团公司要对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推动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要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具备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商业类子企业,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充分用好已有明确政策,并支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骨干员工跟投机制,实施更加多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激励方式。

五要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将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基于出资关系,更加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能,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把监管重点聚焦到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分类监管、分类授权放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授权经营、结构调整、资本运营、激发所出资企业活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功能作用。

六要突出抓好“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凡是要求面上企业做到的,纳入有关试点和专项工程的企业要成为样板、率先实现。

七要突出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高度信任、充分授权,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企业领导人员,给予更大力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切实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干,做到重点任务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

二是逐级压实领导责任。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要层层立下“军令状”,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上下贯通、“一竿子扎到底”。

三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完善本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

四是切实加强督查考核。要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将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硬指标,倒排工期,动态跟踪,对明确要求今年或2021年、2022年年内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要全力攻关,确保如期。

五是着力做好宣传引导。要着力做好宣传引导,回应各方关切,讲好改革故事、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改革深入推动。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北国春回,万物生发。在黑龙江绥化市,由黑龙江省建投集团负责的阁山水库供水工程管线项目施工建设正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为附近城乡供水,发展农业灌溉面积143.84万亩。与此同时,海外项目也频频传来好消息,由省建投集团承建的援冈比亚上河区路桥项目,法托托大桥最近也胜利合龙。

一个个项目成功落地,背后是省建投集团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实施。“随着改革的深入,‘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已经成为省建投集团最本质特征。”省建投集团董事会秘书、改革发展部总经理蔡智军介绍,2020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19%,年末在手合同订单767.5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我们制定了《黑龙江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黑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xx介绍,省国资委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从复工复产、保能源安全、稳定就业、加大投资、脱贫攻坚等方面率先行动、争做先锋,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向省内18家银行推送61笔融资需求,拓宽企业复工复产融资渠道。

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黑龙江省国资委不断积蓄人才力量,开展市场化选聘,释放吸引人才的强烈信号,初步形成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相同职级,按照综合绩效考核后,工资差距可高达2.5倍。”蔡智军介绍,省建投集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和全员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市场对标结果,建立健全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拉开工资分配差距。587个中层管理岗位通过市场化选聘,有7名优秀干部充实到二级权属企业领导班子队伍当中,有108人在竞聘中没有“坐下来”。

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方面,黑龙江充分发挥省级产业投资集团的战略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两新”投资占七成。

与此同时,省国资委与省财政厅、人社厅等单位共同推进,地市和企业密切配合,全面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任务,退休人员165.98万人如期移交。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累计分离移交供水90.06万户、供电105.43万户、供热80.13万户、供气17.91万户,物业管理82.73万户。

“2020年,全省地方国企实现利润22.40亿元,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实现利润14.13亿元,13户出资企业实现盈利,占86.67%。”王xx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力争超过6%,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龙江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心得体会

两会年年开,时势各不同。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议程之一,就是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映入眼帘。你的期待,我的关切,“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由是成为本次两会的关键看点。

逾百万名网友参与的人民网“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成为目前排名前三的热点话题。网络民意的集中流向,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普遍关切:如何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如何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呼应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应当充分体现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里,体现在会场内外互动、讨论的细节中。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各项改革都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攻坚期,谋民利、惠民生需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予以整体考虑、综合推进。尤其要看到,今年我们既有“四个没有变”的整体经济良好形势,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和挑战,会给造福于民带来一定压力。“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通过两会这个“中国式民主”制度平台,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提振发展精气神,从而为奔向全面小康提供重要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落实有力,发展才有含金量。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进步,或许不难理解,为何有外国民众会发出“学中国把钱花在民生上”的感慨:20xx年到,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均预期寿命预计比20xx年提高1岁;截至去年末,全国96%的县城实现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只会垂青永不停步、勇于进取的探路者。让幸福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角落,尤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在怎样打通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多做谋划,多下苦功。

系统改革,发展才有持续性。以农村精准扶贫为例,无论是实现贫困地区7000个建制村通硬化路,还是推进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要害都在于通过协调谋划,让贫困人口连上生产、消费网络,进入整个社会的分工系统,从而共享改革红利。从消除信息联通障碍,到协调解决改革推进难、落实难,补齐管理短板、提高部门运行效率,着眼于完善整个社会治理系统工作的转型升级,改革举措才能早落地,见实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群众视角来看,判断政府工作好不好,服务到不到位,最主要的就是看承诺兑现了没有,生活改善了没有。正因如此,那些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干部,总是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那些遇到“复杂问题”先算百姓利益大账的改革,也总是能收获群众的点赞和口碑。同样的道理,当今年两会这个政治生活的窗口,再次与时代风云际会的大窗口重合,代表委员们更需要展现自己“为民代言”的智慧、决心和勇气,汇集众智,凝心聚力,奔向“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百姓之心为心,唱出民情民意“真声音”“好声音”,方不负代表、委员身份背后的万千期待。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年9月27日,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以“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定准了基调。

2020年9月29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对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强调中央企业要准确理解把握其重要意义和核心要义,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作表率,切实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抓到位见实效,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020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0年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谈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报告提出,着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一、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要以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国有企业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要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力。根据不同行业集中度要求,推动形成比较好的市场结构。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中央企业要坚决压缩管理层级,防控好各类风险。

四、国有企业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做好制度安排。对国有企业承担公益类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现。

五、国有企业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一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

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四、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一,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对于需要进的领域,我们以做强做优做精为明确的目标,支持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配置相应的资源,提高他们的效率,也提高他们整体竞争力。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主要是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同时也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企业有效互动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同时,我们也要构建新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在产业链、供应链整个领域探索新的有效的金融运行模式,提升产融结合的效果。

第三,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建立央地合作的良好机制,也充分运用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第四,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我们经常说的几个原则,就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工作底线,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具体路径,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分层分类推动改革。我们的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

第二,合理设计和优化股权结构。我们鼓励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应的股比还可以再大一些,也就是刚才说的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

第三,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我们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集团对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希望混改的企业在劳动人事分配机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四,我们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五,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一定要做到混改进行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覆盖到哪里。

六、中央企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重要成果。

近年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落实落地,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批改革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全面加强,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

一批改革举措取得重大进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转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蹚出新路,“处僵治困”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组整合与结构调整取得关键进展。

一批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已经破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重大突破,落实董事会职权、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改革不平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我们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完全攻克,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总书记对国企改革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企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七、突出重点任务,确保中央企业改革抓落地见实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中央企业要准确理解把握其重要意义和核心要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抓好改革重点任务,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坚定的意志、更大的力度推动落地见效,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作表率。

一要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企业实际制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董事会要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法定权利;经理层要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推进管理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

二要突出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展实体经济,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央企业带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巩固“压减”工作成果,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2020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体工作,确保2022年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

三要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牢牢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务求改革实效。重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集团公司要对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推动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的监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要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具备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商业类子企业,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充分用好已有明确政策,并支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骨干员工跟投机制,实施更加多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激励方式。

五要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将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基于出资关系,更加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能,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把监管重点聚焦到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分类监管、分类授权放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授权经营、结构调整、资本运营、激发所出资企业活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功能作用。

六要突出抓好“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凡是要求面上企业做到的,纳入有关试点和专项工程的企业要成为样板、率先实现。

七要突出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高度信任、充分授权,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企业领导人员,给予更大力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切实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八、加大工作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央企改革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把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干,做到重点任务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

二是逐级压实领导责任。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要层层立下“军令状”,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上下贯通、“一竿子扎到底”。

三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完善本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

四是切实加强督查考核。要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将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硬指标,倒排工期,动态跟踪,对明确要求今年或2021年、2022年年内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要全力攻关,确保如期。

五是着力做好宣传引导。要着力做好宣传引导,回应各方关切,讲好改革故事、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改革深入推进。

一张图看懂国企改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