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学论文(优质16篇)

时间:2023-12-02 12:19:25 作者:笔砚

通过分析范本,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文体和体裁的写作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浅论我国历史上影响人口的文化文学论文参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数已近13亿,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在这个基数上每年净增约1000万,当时的世界人口约60亿,平均每4.6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惊人的现象。中国的人口优势并不是在18世纪以后才形成的,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根据金斯利·戴维斯等人的测算,他在《文化的起源》里说:“从国家首次出现到基督教开启的四千年中,世界人口从8700万上升到22500万,新人口的总数中近五分之四的人在罗马帝国、中国汉朝和印度古普塔帝国的疆域中生活。”据历代官修史书记载,18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口最盛时达到6000余万,其间在长期战乱之后,人口有时损耗到1000余万,但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很快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由于户口隐匿、虚报和人口流亡、疆域变动,这些数字的可靠性在立志复原人口数量的人口史学家那里曾产生过极大的怀疑,但是如果由此说中国在世界上长期保持了人口大国的地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如何理解如此旺盛的生殖力?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口史研究中影响人口的很多因素已被揭示了出来,其中自然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长率、水旱蝗灾、瘟疫疾病,社会因素如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政策、赋税徭役制度、婚姻习俗、财产继承制度、养老、宗教信仰、性别比例、战争等等,阅读这些文献时我们发现这项研究存在两个倾向性问题,在思想方法上由于接受了某些现成的理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先验之见,在材料分析上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系统的理解显得杂乱无章。请先从思想方法说起。

关于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至今最流行的解释是生产力理论,如杨宽谈到战国人口状况时说:“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口逐渐增加。”路遇、滕泽之也说“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人口的发展。”王育民说:“战国时期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急速上升,出现了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人口增至二千万。”持这种历史观的学者似乎认为只有在社会准备好充足的生活资料时,新增长人口才能降生。人口与生产力孰为因,孰为果也许并不如此简单,更为常见的是当社会财富应付不了人口压力时,开辟新的生产力才成为必要。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解决人口过剩的办法首先是迁徙。马克思曾说:“部落人口的增长使他们彼此削减生产所必需的地盘,因此过剩人口就不得不进行那种为古代和现代欧洲各民族形成奠定基础的、充满危险的大迁徙。”他的论断是有历史依据的,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开篇写道:“居住在莱茵河和多瑙河北岸一带地方的居民,由于那个地区既富饶又有利健康,从而繁殖很快,常常因为人口太多,一部分人被迫迁离乡土到别处寻求居住之地。每当一个地区不得不解除人口过多的负担时,往往采取如下办法:把全部人口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当中的贵族、富人和穷人的数目都相同,然后抽签,抽到签的那三分之一人口,就要寻找新的居住地区,其余三分之二留下占据原有乡土。”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访问巴西印第安人的'民族志里也说波洛洛人虽然过定居生活,但“实际上存在的村落难得在同一地点存在三十年以上,因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那段时间内就变得贫瘠”。南比克瓦拉族拥有“一块面积象整个法国那么大的地方,其中四分之三未被人探险过,只有一小群土着在里面迁移不定。”我国夏、商、周三代先民往来迁移、不常厥居的情形与此大致相同。人类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无处可迁时才肯采用新的谋生手段。这时他们面临的选择一是改变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或畜牧转变为农耕,二是实行强化生产,由园圃农业转变为集约农业。据我的理解,我国先秦时代的经济模式也经历了一个狩猎、采集、畜牧规模不断缩小,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漫长过程,而战国生产力提高的第一推动力仍然是人口的增长。陈独秀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时很早就说过“人类底人口递增固然是事实,食物随着递增也不是空想”。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在我们迎来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之际,又送走了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麦克卢汉当然不可能见过乔布斯,而从乔布斯的言行来看,对麦克卢汉想必也很陌生。然而,时或空都没有交集的学术重镇和商界领袖之间,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

“媒体即信息”又一参考个案:手机。

虽然麦克卢汉有着“媒介即信息”之类的断语,但国内媒介环境学当仁不让的译介大师、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坚持认为麦克卢汉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不过,曾经给莱文森留言否认自己是“媒介决定论”的麦克卢汉应该自己都会承认的是:他的确认为,技术对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手机的出现,无疑是其中之一。国内有论者甚至给手机加上了“第五媒介”的称谓(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虽然这种称谓在学术上未必能完全成立,但它所代表的那种“重要性”是确然的。

乔布斯不是手机的发明者,但正如他在iphone第一代上市时所宣称的:“我们将重新发明手机”,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让手机这样本来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的东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面这张图来自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kpcb(凯鹏华盈)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根据它的调研发现,人们今天在手机上只有32%的时间是用于所谓“传统的”功能的:打电话和发短信(图中的skype是一种通话软件,本质上也是打电话),而有9%的时间用在收发电子邮件上,12%的时间用于web式应用,47%的时间则在其他各种原来想都不会想到的功能上:地图、游戏、社交网络、各种工具,等等。

虽然这张图所描绘的时间分配是泛指所有手机,但很显然,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都同意,正是因为iphone的横空出世,才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前行――从谷歌的安卓系统,到微软的wp7,甚至逼迫诺基亚放弃了自己的塞班系统。iphone已经俨然成了“智能手机”的代名词。同时,也让手机不能再被简单地称为“移动的电话”,而真的成了“手上的机器”――也是人们最重要的几乎片刻不离身的数码设备。

但是,苹果的辉煌,乔布斯的巨大成功,和早已故去的`麦克卢汉,又有什么关系呢?

以“冷热媒介说”看手机。

让我们从麦克卢汉本人受批评最为强烈的“冷热媒介说”开始吧。

麦克卢汉认为,所有需要人们高度参与才能完成信息接收的,都属于冷媒介;而相对的,无需人们花费太多额外的注意力就能完成的,则属于热媒介。按照他的说法,电视是一种冷媒介,因为电视能够提供的形象不够鲜明和清晰,看电视的人需要尽可能地去深入参与,才能重构一闪而过但又略显模糊的图像。而电影则是一种热媒介,它的图像很完整,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使得看电影的人远比看电视的人“省力气”。

这个说法后来受到很大的抨击,因为电视作为一种设备而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今天客厅电视越来越像一个“家庭影院”,抨击者认为“冷热媒介”的区分,显得十分怪异和不合时宜。但事实上,麦克卢汉与其说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个预言家(他的预言倒是有那么点十中八九的意味)。冷热媒介并不是一种结论,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索过程。电视和电影究竟是冷还是热的,其实压根不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如果一个媒介且属于人们惯常使用不可或缺的媒介,不需要人们深度参与,它会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而一旦不可或缺的媒介需要人们深度参与了,它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麦克卢汉及其身后的媒介环境学所关切的重点。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根本上是要引出这样四个问题,也就是他的“媒介四元律”:1.这个媒介使什么得到提升或强化;2.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或取代了什么东西;3.它使什么过时的东西得到再现;4.它被极端挤压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或变成了什么东西。正因为人和媒介之间的互动多寡,才会使得这个四元律变得有其意义。而当我们将智能手机放到这个四元律中,就会出现一大堆有趣的思索和探究。

在乔布斯的iphone之前,智能手机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诺基亚是智能手机的第一代王者,但这种王者是建立在本来领域就不大的基础上的。大街小巷的诺基亚手机,基本上还是以“功能手机”为主。它被人们常用的功能只有两项:通话(听说)和短信(阅读)。

音乐手机事实上让我们的参与度更高(虽然听音乐总的来说是一件参与度不高的事,即便麦克卢汉还把爵士乐分为了冷热两种),因为它需要我们动手将音乐复制进去。音乐手机使得每个人的手机或多或少有了些差别:我的手机里放着周杰伦的乐曲,而你的手机则吟唱着帕瓦罗蒂高亢的歌声。

我们现在可以这么说:智能手机是一种冷得不能再冷的媒介了,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去再创造。这类创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有一大批人不断地为智能手机增加新的功能点,这些人被称为“应用开发者(商)”,iphone上今天有40万种五花八门的应用。第二个部分则是大量的使用者去下载这些应用,目前苹果设备上的应用下载已经超过了百亿次的规模。

媒体发展中的两个节点。

在整个媒介史的发展中,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介质和内容的分离”。无论是书本、报刊,还是石碑,都是无法分离的东西。而随后出现的电视机、收音机,乃至mp3播放器、电子阅读器,都使得内容得以脱离介质而存在。所谓的“无字天书”只存在于神话中,但“无纸之书”却存在于现实中。

介质和内容的分离,使得内容的传输更有效率。想象一下,把一本书从一个上海人手中转移到北京人手中,势必要发生物体(也就是原子)的位移。而一份电子文档的传输,则是比特式的,无需任何介质的位移。传输效率的巨大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信息复制的轻而易举。

而第二个节点就是介质和应用的分离。电视机作为一种介质,虽然里面播放的内容不同,但都是电视机。两户人家的电视机除了大小、色彩有差异外,主要功能是没有差别的。但以电脑为代表的介质和应用分离,使得两台电脑的功能都会出现显著的差异。一个程序员的电脑,显然和一个专业文字作者的电脑,是完全不同的。

介质和应用一旦分离,使得大量的数码设备成为“冷媒介”――但这个冷媒介的意思,和麦克卢汉笔下的,已经有些不同,或者说,延展了麦氏的意思。大量的开发者让媒介设备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功能,而更大量的人蜂拥而至,成为这些设备的使用者。而在这个趋势中,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可以随身携带的一部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手机的功用,它和3g网络一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对互联网一次根本性的提升和拓展。它也让社交这个古老的行为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无数人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在各种sns、微博上流连忘返,甚至业界还发明出了“弹性社交”的概念。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整个互联网越来越将“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抛弃。以iphone和ipad为两款重要移动设备为前驱的appstore(苹果应用商店)重新定义了产业界的法则,迫使wintel联盟解体。

过去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出门,必须带上手机、钱包、钥匙。但对于智能手机而言,这三样东西似乎一样就够了。智能手机和信用卡捆绑,能够起到钱包的作用,在机场用手机登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而随着物联网的诞生,用手机开门也不会是什么神话。一部小小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功用。它已经不再是游离于我们身外的一个配置,有时候,它就是我们自己。

不要忽略麦氏诊断的警告意味。

在媒介环境学的诸位大家中,从极度悲观的芒福德一翼,到极其乐观的莱文森一翼,麦克卢汉其实是位居中间(但稍稍偏于乐观)的。他的很多探索,被误解为热情洋溢的电子媒介鼓吹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有趣的花边信息是,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少让自己的孙女看电视)。他的名言“媒介即信息”如雷贯耳,但同样我们需要注意到,他还说过“媒介即按摩”(mediaismassage)。用按摩这一词,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在电子媒介的按摩中,我们必须警惕迷失自己。

他对冷热媒介的分析,正如前文所说,其实是一种分析媒介对社会影响的“方法论”,本身并不蕴含多少价值判断。他真正的价值判断在于“地球村”三个字。

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体系里,“地球村”指代着一种重归部落化的人类。机械量产时代所造成的面容模糊分裂切割的非部落人,需要重新向部落化回归:一个整体的人。电子媒介能够起到这个作用么?麦克卢汉并没有直接解答(正如他一贯喜欢用警句格言而不做直接判断那样)。虽然电子媒介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非大家都在沉默地阅读着长得一样的报纸,但他自始至终是一名技术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深刻地意识到:媒介对我们的作用,远远超过信息对我们的作用,故而,我们需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地去保护日益技术化的媒介。换而言之,技术,绝不可被滥用。

很难讲。比如,用手机上微博。这件事今天已经非常流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在饭店中,几个人坐下来并不是交谈或者开始吃饭,而是各自在那里发微博、看微博。我们可以用手机微博填充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发现,也正是因为移动微博,让我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动不动就想去看看微博上有什么新东西。

智能手机更是存在着一些很暧昧的应用,比如“弹性社交”这个类别。这种应用可以让你和周围不认识的人搭讪、社交。听上去不错,可以拓展我们的人脉圈,加强我们和社会的联系而不是一头扎进数字海洋中不能自拔。但事实却是: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现在被解读成另外一种lbs(locationbasedsex)。我几乎可以断言的是,这绝不是乔布斯自己想看到的。

乔布斯有助于我们咀嚼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曾经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他那位自称是“麦克卢汉不乖的孩子”尼尔?波兹曼则写道,“机器曾经被认为是人的延伸,可是如今人却成了机器的延伸”。自麦克卢汉以降,一位又一位的媒介环境学学者在呼吁对“媒介这个环境”的人文关怀和保护。同时,媒介技术,也在数字英雄们的努力下,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技术的最终走向,不是技术发明者所能掌控的。技术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利用。从这个意义出发,媒介环境学,恰恰不是“技术决定论”。

互联网诞生之初,就有所谓的“数字鸿沟”学说。但在摩尔定律(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吉尔德定律(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梅特卡夫原则(网络价值等于节点平方)的效用下,数字鸿沟正在慢慢弥合,越来越多的人接入了数字世界,享受信息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快感。不过,我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数字鸿沟的宽度可能的确在缩小,但它的深度很有可能在增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技术对我们的利弊,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掌控能力。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乔布斯这一路走来,给我们带来了不断的惊喜,他的成功,正如他一贯念念不忘的,的确在改变着世界。然而,确切地说,他提供了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至于这个世界,究竟如何改变,已然不取决于他。

今天,我们纪念乔布斯,不仅仅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富可敌国的商业组织,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们一个延伸的工具。而至于究竟是工具是我们的延伸,还是我们是工具的延伸,则需要我们更加去缅怀和反复咀嚼麦克卢汉,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些已经成真的预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需要看到的是,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一手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学派,弥足珍贵的地方。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内容摘要】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是不同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行政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同时,国家行政的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在变化。传统的命令服从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行政的需要,行政指导是在行政管理事务日趋专业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第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6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行政管理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的研究远远不够,对于行政指导的性质,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指导是“权力性的事实行为”;有的学者将其界定为“非权力行为”;也有学者称行政指导是“不属处分的行为”。笔者认为,行政指导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行政指导制度是“对独立、平等、民主、宽容、责任等最具实质意义的人文精神因素的认同”,充分体现了现代行政的发展趋势。简言之,现代行政的发展决定了行政指导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探讨作为现代行政重要管理手段的行政指导的性质,应该首先明确国家行政在现阶段的发展特点。

本文尝试从国家行政的演变角度,对行政指导的性质作界定,认为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

一、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

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其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执行和行使管理职能(行政职能)。行政是指社会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它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组织之中。

[1][2][3][4][5][6]。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产权不明晰,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导致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混乱,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等学校甚至出现财务危机。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从明晰高等学校的产权入手,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从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股权结构,以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健康有序进行。

一、治理结构的约束机制和我国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分析。

股份制自产生之后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都得到了推广并日益成熟,并被证明是最成功的和最具效率的组织形式,我们应当对规范的治理约束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股权集中度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国有产权一股独大的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国有产权带有社团产权或集体产权的色彩,但事实上任何公民都不能行使对国有资产的产权权项,国家产权的特性导致高等学校管理者“越位”和“错位”的现象并存,委托代理成本增高,甚至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机制。

(二)投资者的性质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投资者可以是个人、公司和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性质是对股权结构质的体现,在研究中多用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反映各类投资者的影响。guercio和hawkins通过实证研究后认为机构投资者提交的议案在治理机制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曹廷求和孙文祥认为,如果国有股比重大,出资人并未真正到位,就会形成实际上的内部人控制,同时,由于国有股股东的绝对控制地位,市场潜在竞争者对国有股东形不成威胁,使得治理约束机制中的竞争者约束链条发生断裂,从而影响治理效率。

(三)管理股权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

从国内外的研究看,管理股权与组织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管理股权比例越高,组织的治理效率就越高,绩效就越好,但在我国国家产权占主导地位的高等学校,没有管理者股权或高层管理人员持股的比例非常低,对高层管理者存在严重的激励不足。在精神激励效用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严重不足,亦会导致治理机制效率的低下。

二、对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产权改革问题的思考。

建立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产权明晰化。在我国产权模糊虽然表现在民办高等学校上,但重点是在公立高等学校上。这正如企业产权明晰问题不仅存在于私人企业中,而且更主要是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一样。研究高等教育产权明晰问题更应关注的是公立高等学校,只有这个领域的产权问题取得了突破,才能真正说我们开始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产权制度了。只有将高等学校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潮流中,高等学校才能健康发展。因此,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的治理结构,使高等学校政企分开,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才能使高等学校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使高等学校能够良性发展。

(一)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结果,是促进并推动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践表明,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1、国家绝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还不能完全实现以价格为信号的资源配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初期,考虑到我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公立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处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的相容性,其股权结构应采用国家绝对控股的方式,这种股权结构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优制度安排。

2、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立高等教育真正转化为现代教育体制,国家绝对控股的制度安排将逐步暴露出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此时,应当通过国有股减持的方式逐步向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转化。

3、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公立高等教育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兼顾中国整体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和制度突破的最终目标,在中长期改革目标的选择上,可逐步推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实现公立高等教育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战略投资者,选择时应考虑其投资的稳定性、独立性、实力和信誉,目的在于保持治理结构的稳定。在引进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非国有法人优于国有法人,境外的法人优于境内的法人。通过引进国际化人才,提高高级管理层的国际化程度,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

(三)加大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

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管理股权比例越高,治理效率就越高,高等学校绩效就越好。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物质激励的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以短期激励如工资和福利激励为主,缺乏长期激励手段;二是对高层管理者存在严重的激励不足;三是公立高等学校中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激励现象。对于公立高等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其收益以合同性收益为辅,而以控制权收益为主,控制权收益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的不合理的收入结构是公立高等学校无法摆脱政府干预的主要原因。而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可以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减少道德风险,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管理股权和各类投资者性质。本文在对治理约束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后,从股权结构的构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高等学校基于股权结构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得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股份制改革应遵循演进主义的方法论,由国有产权绝对控股逐渐向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转变,同时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战略投资者。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对于公立高等学校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给我国的体育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马斯洛的理论原理,分析体育教育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中,以学生为参照物,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创新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putforwordnewrequestinour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suchrespectsasteachingorganizationform,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etc.

thearticletriestoanalyzetheschoolp.e.coursegoalandteachingarrangementundernewsituationthroughthe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andhowtopromotethestudentstobeengagedintheactivityoflifetimephysicaleducation.

1前言。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中,应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理念,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论,使学生在校形成终生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2分析传统学校教育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学校体育作出了重大改革,但从总体上还没有突破性进展。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尝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体育课理论基础上适当增加加人文知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但回到教学中,教学方法仍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依据,新的理论、新的模式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目的'仍旧回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仍是以授课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淡薄,体育健身知识匮乏,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已日渐显露。

2.1培养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差,学生健身知识匮乏。

现在有很多地区初中升高中,必须进行体育加试。其中有一项是排球,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在一分钟内轻松垫七八十个,体育课不用想象,一切围绕排球中的垫球。考入高中,教师在排球中仍以垫球为主要内容,甚至到了大学还把垫球作为考核标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少再去练排球,偶尔碰一下排球也只是作为“工作小插曲”。这仅仅只是一个小例子,但反映出如果再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朝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方向发展的话,将来的终身体育将引人深思。

2.2以技术为中心忽视体育健身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

现在体育教师队伍中,约有90%以上是“正途出身”也就是说从体育学院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而这些教师在大学的学习中实际学的也是竞技运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即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一拿到教材,想的是自己怎样去教给学生,而不是考虑学生想要学什么;教师之间主要谈技术问题,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外行”;在一些学校引成开口训练,闭口打比赛的习惯。所以新的教学安排无法正常实施,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更不用谈终身体育。

2.3教育的创新意识差,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会毫不费力地去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不必动脑筋去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担任何风险,再说我们许多老师自己也没有学过,就很少考虑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文化知识、体育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会经常参加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并通过人来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发展的需要,人要求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配合德育、智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就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

体育应该刻在人的心中,给学生应施以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促进他们的身体,朝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新观念,不能只着眼于上好一节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外,应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品格。

3.1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理论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七个不同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较高级的需要,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比较低的需要之后才能出现。所以可以看出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强身健体的基本需要,还能满足学生社会交往,人格尊重,愉悦身心,实现自我价值等各种更高级的社会性需要。

教师就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爱好,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3.2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个教育,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学习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今后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如整个中学或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某一学年的学习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帮助他们设置和明确符合他们自身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真正把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排球课让一个无法扣球的学生确定一个月后能够扣球的学习目标,第一周进行教师抛球,学生原地起跳扣球的小目标,然后降低网高,来进行扣球,再逐渐上升网高的目标,随着一个个阶段性小步子目标的实现而达到最终目标,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自尊和自信,从而不断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强度和持续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快乐体育也好,成功体育也好,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喜爱体育的内驱力,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体育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以活动为主体。根据“能者为师”及“三人行必有吾师”,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角色互换,提高教学艺术性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同时教法的生动、变化、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编体育游戏、体育舞蹈,适当使用音乐伴奏,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活动,才能慢慢提高兴趣,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最后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版。

[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

[3]白凤瑞.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

体育与科学,2001年5月第3期。

历史论文范文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

(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

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教学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1)思想教育的贯彻;(2)历史知识的讲授;(3)教学质量的提高,(4)教学经验的总结,(5)教学艺术的研讨,(6)学生学习的考察;(7)教师业务的进修,(8)历史专题的论述。

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能够写的。

众所周知,客观历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本是不能跟别的部分、别的侧面割裂开来认识掌握的;只是在论述、研究时,因侧重点之不同,不得不突出什么、约略什么,于是表现为不同的历史论文类型与内容。从撰写人来说,仍应力争掌握史事全貌,才能从总体联系中深刻认知所要写的部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精确把握你要截而论之的各个阶段。为此,下些苫工夫、硬工夫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收精选,厚积薄发,深人浅出,由博返约。例如要写“太平天国”这个题目的历史论文,从三种不同的选题立意,可有三种不同的论文类型与行文风格。

(1)如果从加强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着眼,写出有一定学术质量的历史论文,则应写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深厚的时代背景;取材自基督教的上帝教经洪秀全加工改造而本土化,成为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新式发动群众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定都南京,震撼清朝统治,反抗西方侵略,预示着反帝反封性质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行将来临;对于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问题,则应指出它不只是人际关系上的利害纠葛,从本质上深刻分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条件下,只能砸乱旧社会,不能建立新社会,在取得若干胜利、进行某些“改革”后,要么是被旧有封建势力镇压下去,要么是自身蜕变为新的封建王朝。尤其应阐明,在总体性质上,太平天国虽然仍属旧式单纯农民起义,但《天朝田亩制度》已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露了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伟大尝试,预示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式斗争行将来临。

(2)如果历史论文的主旨是研讨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考察学生理解巩固程度,就应侧重于太平天国重点事件、人物、地点、年代的讲授方法,如何讲的清楚、准确、明白易懂;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巩固记忆,在记忆基础上更加深理解;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达到自觉、能动地掌握历史学习。

(3)如果历史论文重在怎样凭借太平天国这个波澜壮阔的、特富英勇战斗精神的伟大革命业绩之讲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要侧重总结在教学中是如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起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总结生动地、有感染力地讲述(朗诵、演示)的经验及效果。为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烘托历史场景,也应总结对革命文献等的利用,如太平天国的《天命诏旨书》中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同胆同杀妖”之类的词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壮烈牺牲时的言辞、气节等。

历史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还有不同。教学任务,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完整地、全面地讲给学生,各部分不能畸轻畸重,不可过详过简。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总结,也自然受到制约,基本上需是全面总结。而论文则有所不同,除全面总结性作品之外,可选择某一特定环节、章题、段落,选择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个侧面,加以研究、总结,形成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比起总结来,有更大的灵活性、选择性、伸缩性,能更深更广地进行探讨。可以认为,论文是在总结的基础上,知识的优化过程。论文源于总结,论文高于总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性认识上,亦即在理论分析上,论文比总结有所提高。对一堂课或一章书的讲授,是较为成功还是缺点很多?不仅从实践角度总结提高,“下次讲课注意”;而且要分析其优劣成败的原因及条件:史实掌握是否准确、纯熟?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教法是否科学、得当?把个别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用来指导一般。

历史教学论文

(1)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多专注30分钟。新课改下,全国很多学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武汉市十二中的教学课堂是这样的:前一节课结束时,老师会把新课内容印成预习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校有专门时间,供学生自学预习。上课时,老师只讲15分钟,梳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其余时间以学生讲解题目、讨论为主。在课堂最后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个自主时间设立出来,不是随意的,它应服务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预期目标,它的内容要由课程需求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归纳总结、提问释疑;也可以是练习、讨论;还可以是演讲、辩论和观看视频等。(2)阅读历史人文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作为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开放自由、潜移默化的细水长流过程,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科学习和成绩,是不可取的。除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阅读历史人文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好的.引导方法。此外,充分利用学科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事件或周年事件上,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2.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历史贴近现实。“学习金字塔”是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在24小时内所接受的信息保存情况的百分数,其中仅听老师讲授、被动获得知识能够保存下来的只有5%;而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立即向他人教授所学内容所保存下来的知识容量则相对更多,达到了50%、75%、90%。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跟上节奏。如可督促学生坚持“五到”法则,即: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头听课;要“耳到”,听课当然要用耳朵;要“口到”,就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手到”,就是指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当前面“四到”都具备的时候,自然也就“心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相信学生的能力。如在高二文科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在每节课后自己归纳知识要点和体系,定期检查归纳本,效果很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让历史贴近现实,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由老师作专题讲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以史为鉴的重要。(2)教学内容要抓中心。教学实践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学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奔命,丧失热情。一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原因何在?第一,从人脑的心理特点来看,人的大脑皮层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兴奋区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二,从学生思维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来看,一课一个中心,学生围绕中心能将纷繁的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教学内容要精整合。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己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教科书的内容,二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整合教科书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由于新教材知识重叠部分较多,有些课目甚至要敢于动大手术、作大整合,这虽然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却是历史新课程教学所必须为之的。(4)教学内容要深探究。探究学习需要依靠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探究。短短一节课内学生不可能凡事探究,如历史概念、历史名词、历史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课堂上依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教学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应围绕本课的中心,在教学重难点上展开,一般一课有一个深度探究的问题就够了,多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掌握。(5)教学活动要重实效。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是指为常规知识传授服务的学生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形式有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又有自由辩论、虚拟情境、角色扮演等等。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参加。一般来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一节课设计一个这类的学生活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类活动若设计多了,课堂反而显得华而不实,冲淡了主题。

历史

一块块铜版上,清晰地浇铸着位大屠杀幸存者的脚印,或深或浅,或大或小,它们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上令人揪心的一刻,让我们沉重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双脚印中,有朝夕相处的夫妻,有情同手足的兄弟,有拖着一条残腿的孤寡老人,也有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大法官。每一双脚印中间都刻下了他们的名字和年龄,每一双脚印逼真而精细,看锝见每条细微的纹路……哦,这是历史证人的脚印啊!

路的两边,醒目地竖立着两座铜像:一座是9岁时被鬼子的子弹打穿左肩的倪翠萍奶奶,瞧她袒露的肩头上,罪恶的弹痕深深地抠进了骨肉;另一座是0岁时被子弹打穿右腿的彭玉珍奶奶,她正拄着拐杖向人们痛诉鬼子的灭绝人性的暴行!

是的,双脚印记录了个血泪斑斑的悲情故事,浓缩了30万遇难同胞的弥天苦难啊!这些历史证人的脚印告诉我,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轻轻地,走在这永不磨灭的青铜道路上,我年少的灵魂在经受历史风雨的庄严洗礼……。

然而,我悲痛地知道,这一切不可能再现了!当年的血雨腥风早已化着今天无声的誓言,而这些记载历史的青铜脚印,将永远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将把杀人的侩子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将铭记住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残暴的一页!

轻轻地,我随着潮水般汹涌的人流,迈步在每一双铜版脚印上,一步一个脚印……。

历史小论文的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新课标以教学中师生的“双边”理论为核心,指出了教师是“教”而学生是“学”的角色关系。这表明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是很关键的,这对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学上的一致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在新课标形势下形成一套创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对教学质量来说尤为关键。初中历史教师同样要深刻地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加强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能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质,将互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教师没有肩负起引导者的责任。

历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尤其是针对课上的互动活动,都要提前做好筹备工作。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许能掌握好互动的规律,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学生自己在行动,而教师缺乏指导能力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偏离课程中心。所以说教师的主导性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给学生讨论空间的同时更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活跃的氛围。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间的交流和互鉴。对于传统的分组式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就减少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可能觉得学生之间的探讨过于浅显达不到效果,无法抓住课程的重点,会延误课程的进展。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共享的.学习过程着实让人觉得无趣。

(三)课堂互动内容学习价值不够高。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互动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太多的问题设置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过多地关注课程进展,只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给不同的学生讲解,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会给学生拘束感。目前我们需要的还是更加深入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要明白,与学生创造出融洽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睦的状态下学生会感觉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和教师互动就像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对历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和乐趣。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师要做好课前的预备工作。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导,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

现在的初中生可能处于比较桀骜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要用更温和的教学方式指引他们。相对来说他们的思维形式比较独特,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做出有效地应对方案。注意多带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体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于一些浮躁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一味地责问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敏感,走上叛逆的道路。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沟通,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多进行鼓励,多发现学生的讲课时要有历史情节感,将学生带入历史的发展中。

(四)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对历史人物情节的好奇心,针对课本里的故事情节加以扩展,将学生带入情节发展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过程。比如说在学习《春秋》这门课时,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典故,然后向学生提问,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历史知识渗入其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活动,还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扩充,学生有哪里不清楚不了解的要及时做出解释。

(五)通过多媒体形式教学。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并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习模式。这样最大形式上优化了历史教学。初中生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比较注重形象问题,历史原始的教材还是不够有吸引力,书本上的文字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历史情感随着教学视频慢慢地发散出来,整个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通过幻灯片观察硝烟的壮阔前景,同时思考当时的政治格局,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在初中历史互动教学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还对学生本身的学习互鉴有莫大的益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送同学互相探讨,得到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大作用。教师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渠道给学生,以互动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教学论文

高三历史教学既要抓实课堂教学环节,也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在时间上运用各种间隙时间复习巩固历史学习内容,在方式上相互帮助,借助于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历史学习薄弱环节的突破以及拾遗补缺效果,还可以在学习技巧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3、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掌握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效,教师应当在抓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推进。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知识点串葫芦想象记忆法”、“历史人物四步评析法”等,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理解的深刻性具有积极的帮助。另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和提炼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组成相互帮助的学习合作小组,寻找历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生动效果,避免学生学习不得法以及学习氛围枯燥等方面而降低历史学习效率。笔者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将复习要点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对缓解历史学习枯燥氛围、提高学习形象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构建立体化的历史教学体系,对提升高三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历史教学论文

(1)笔者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也注意到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学案“问题化”、“知识化”、“大众化”等问题,把学案设计成一本“练习册”,或简单地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思考题设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做效果会大打折扣。

(2)课堂操作不当。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差比较大,预习的程度也不一样,导致课堂上具体的环节很难把握,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学习小组效果不明显。在有的班级,学生的探讨和交流是很少的。以前没有上课交流的机会,现在给了这个机会,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用。还有一些学生在思想深处就打上了偏科的烙印,从而对于小科采取放弃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同时,小组评价机制仅仅适合本学科,不少学生对此根本不在乎,导致小组评价如同虚设,这些都会影响到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效果。

(4)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是不放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小组的讨论很难展开,又很难收住。有的放不开,导致课堂沉闷,根本就不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有些课堂过于活跃,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

二、思考与对策。

(1)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可以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学生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知识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很好奇,做他们感觉是有意义的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2)在使用学案前做好每个板块问题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预设等,设计出更符合自己授课风格的学案教学。可以找个别同学看看,做一做,根据其反映做调整,使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情。

(3)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导者,采取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比如小组长轮流坐庄,小组竞赛,评选最佳主持人或表现奖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要大胆尝试探索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学案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它会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从而使历史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

初中历史论文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解释是作者精神的重构,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乃是对已经被形成的东西的真实的再生产或再创造。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历史

翻看历史的画卷,如浪花淘尽,那过去的一幕幕岁月流转,一位位英雄伟人展现在眼前,我不禁走上前去同他们对话。

我看到了屈原,他沉吟着《离骚》,向汨罗江畔走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谗而见疏到流放汉北,最后放逐江南,一路均是奸臣当道,怀王偏听不明。他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洁的莲花,象征他不会被世俗所污。最后的最后,他纵身跃入汨罗江,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

我看到了张骞,他是东方的哥伦布,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第一次出使,张骞带领使团走在河西走廊,但是出使西域,哪有这么容易,匈奴扣留软禁了他们,威逼利诱,破坏汉朝与月氏的往来,一晃十年。张骞从不动摇,终于赢的机会,幸运逃脱,“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大漠灼黄沙,狼烟熏晚霞,夏季热浪滚滚,冬季寒风刺骨。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到达。二次出使,他去往了更多的国家,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这一次,几乎打开了大汉通往西域的所有道路,从此世界上多了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大道,从此大漠不再只有孤烟。

我走近嵇康,与他对话,他默默不语,只是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从琴音里我听到,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在死刑场上,三千多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嵇康,他其实不怕死,此时此刻,他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送给所有为他送行的人。铮铮琴声,从此刻在了汗青之上。

梦回大唐,我遇到诗仙李白,他时而高举酒杯,吟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而望着月儿,低语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他满是豪情;“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在蜀道,他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甚至在梦中,游历天姥山,也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放过美景。飘逸、洒脱,就是他的性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有雄心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自信满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告诉我要不畏强权......对话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我从历史的画卷走出来,回顾着与历史先贤的对话,屈原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张骞为国奉献,风雨无阻,嵇康洁身自好,不囿于世俗,李白自信豪放,洒脱自由......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也是不断地在向先贤们学习。

世界历史论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发展,肩负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保定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定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这些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保定人文历史的内涵。

保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文化相互交融,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笔者将保定的人文历史归纳为“悠”、“义”、“教”、“善”、“趣”这五个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保定的人文历史内涵。

(一)“悠”

“悠”取悠久长远之意,又有闲适自得之感,而保定的`历史文化便给人这样的感觉。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涞源阁院寺、易县燕下都遗址、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等众多文物古迹,年代久远,造型精美,气势磅礴,见证了古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彰显着保定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义”

“义”是古往今来君子所追求的高尚品格,即正义、义气。保定人文历史悠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秦王报国家的荆轲,桃园结义的刘备等,都体现着保定人文历史中的侠义之气。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更是“红色之都”,作为革命的主要阵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红二师“七六”**等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体现着保定人民的勇敢无畏,正义凛然。而狼牙山精神、白求恩精神、双拥精神等红色精神更是新时期保定人追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教”

“教”指因材施教,指导教导的含义。保定拥有丰富的学府文化,更是著名的体育冠军之城。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现今的保定更是堪称“大学之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保定还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多位世界冠军,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

(四)“善”

“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人民热情好客,道德诚信,涌现了无数的全国道德楷模。“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为商家做出了榜样;“河北农大9301班”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将真情传递,这些事例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精神风貌。保定人民积极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以迎接四方游客,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觉悟,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五)“趣”

“趣”取其美学艺术上的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志趣、情趣和意趣等。保定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河北梆子、北昆、老调、评剧、京剧等多种曲艺剧种深受人们的喜爱;曲阳石雕、白沟泥塑、徐水狮子舞等民俗文化在全国享誉盛名,“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更是让人民津津乐道,体现着保定人民生活的志趣。

二、保定人文历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各地区思想精华的总结与凝练,来源于地方而又高于地方。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是保定人民长期奋斗所凝结的思想动力。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同时又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政治、群众、地域文化等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政治保障,优先发展。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军事要地,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政治基础。一方面,保定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悠久古老的保定城池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爆发了黄土岭战役、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工业城市,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保定地区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保定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觉悟,形成了忠义的品格,这与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等内涵相得益彰,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另一方面,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战略中的组成部分,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策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保定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发展。

(二)群众支持,加快推进。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杰地灵的保定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提供了人的因素。一方面,保定是著名的“名人之乡”,赵国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精密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等,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保定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保定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与素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不断争先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保定人民的心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为其发展提供广大的人民支持。依托保定的人文精神,保定人民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文化支撑,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近年来注重打造“红色文化之城”、“旅游文化名城”等品牌优势,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保定又位于京畿地带,有着地域优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地域文化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有利于为核心价值观在其他区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

(四)增强认同,便于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它来源于地方又高于地方,因此只有将区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保定人文历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对保定的人文历史有着“悠”、“义”、“教”、“善”、“趣”等特点,这些都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相契合,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保定人文历史中,有利于保定人民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功能。

(五)实践平台,开拓空间。

保定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借鉴,搭建了实践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优良品格。

新中国建设时期,保定成为首批工业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保定人民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走在了国家的前列;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打造“中国电谷”;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新时期的保定紧抓历史机遇,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拉回到实践的层面,而积极的实践又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领作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依托保定的人文历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保定的人文历史中去,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认同感,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花.依托保定人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3):123―127.

[2]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历史论文范文

人工智能(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象人一样思考。这可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识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它的表现是什么,你可以说科学。

家有智慧,可你决不会说一个路人什么也不会,没有知识,你同样不敢说一个孩子没有智慧,可对于机器你就不敢说它有智慧了吧,那么智慧是如何分辨的呢?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如同泉水一样从大脑中流出,如此自然,可是机器能够吗,那么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学家已经作出了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等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仅仅知道这个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在定义智慧时,英国科学家图灵做出了贡献,如果一台机器能够通过称之为图灵实验的实验,那它就是智慧的,图灵实验的本质就是让人在不看外型的情况下不能区别是机器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时,这个机器就是智慧的。不要以为图灵只做出这一点贡献就会名垂表史,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就会知道,对于计算机人士而言,获得图灵奖就等于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一样,图灵在理论上奠定了计算机产生的基础,没有他的杰出贡献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个东西,更不用说什么网络了。

科学家早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希望能够制造出可能模拟人类思维的机器了,在这方面我希望提到另外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布尔,通过对人类思维进行数学化精确地刻画,他和其它杰出的科学家一起奠定了智慧机器的思维结构与方法,今天我们的计算机内使用的逻辑基础正是他所创立的。

我想任何学过计算机的人对布尔一定不会陌生,我们所学的布尔代数,就是由它开创的。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了,在以后的岁月中,无数科学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几个科学家的专利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这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现在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刚刚结束的国际象棋大赛中,计算机把人给胜了,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大家或许不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现在人类已经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人工智能也在下世纪领导计算机发展的潮头,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受到理论上的限制不是很明显,但它必将象今天的网络一样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世界各地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对人工智能的真正实现要从计算机的诞生开始算起,这时人类才有可能以机器的实现人类的智能。ai这个英文单词最早是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在此以后,因此一些科学的努力它得以发展。人工智能的进展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迅速,因为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还不完整,我们还不能从本质上解释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够思考,这种思考来自于什么,这种思考为什么得以产生等一系列问题。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以它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顺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来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在1941年由美国和德国两国共同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从此以后人类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台计算机的体型可不算太好,它比较胖,还比较娇气,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大家把线路重新接一次,这可不是一件省力气的活儿,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一下我想现在的程序员已经是生活在天堂中了。

终于在1949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样,编程程序总算可以不用焊了,好多了。因为编程变得十分简单,计算机理论的发展终于导致了人工智能理论的产生。人们总算可以找到一个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的方法了。

人类智力的结果都是一种反馈的结果,通过不断地将结果反馈给机体而产生的动作,进而产生了智能。我们家的抽水马桶就是一个十分好的例子,水之所以不会常流不断,正是因为有一个装置在检测水位的变化,如果水太多了,就把水管给关了,这就实现了反馈,是一种负反馈。如果连我们厕所里的装置都可以实现反馈了,那我们应该可以用一种机器实现反馈,进而实现人类智力的机器形式重现。这种想法对于人工智能早期的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1955的时候,香农与人一起开发了thelogictheorist程序,它是一种采用树形结构的程序,在程序运行时,它在树中搜索,寻找与可能答案最接近的树的分枝进行探索,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个程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思想方法有许多还是来自于这个50年代的程序。

1956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另一位着名科学家的麦卡希(就是右图的那个人)召集了一次会议来讨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那时起,人工智能的名字才正式确立,这次会议在人工智能历史上不是巨大的成功,但是这次会议给人工智能奠基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起了铺垫的作用。在此以后,工人智能的重点开始变为建立实用的能够自行解决问题的系统,并要求系统有自学习能力。在1957年,香农和另一些人又开发了一个程序称为generalproblemsolver(gps),它对wiener的反馈理论有一个扩展,并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别的科学家在努力开发系统时,右图这位科学家作出了一项重大的贡献,他创建了表处理语言lisp,直到现在许多人工智能程序还在使用这种语言,它几乎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到了今天,lisp仍然在发展。

在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受到了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的支持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美国政府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在冷战中保持与苏联的均衡,虽然这个目的是带点火药味的,但是它的结果却使人工智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后发展出的许多程序十分引人注目,麻省理工大学开发出了shrdlu。在这个大发展的60年代,student系统可以解决代数问题,而sir系统则开始理解简单的英文句子了,sir的出现导致了新学科的出现:自然语言处理。在70年代出现的专家系统成了一个巨大的进步,他头一次让人知道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类专家进行一些工作了,由于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人工智能得以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活动,如统计分析数据,参与医疗诊断等等,它作为生活的重要方面开始改变人类生活了。在理论方面,70年代也是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计算机开始有了简单的思维和视觉,而不能不提的是在70年代,另一个人工智能语言prolog语言诞生了,它和lisp一起几乎成了人工智能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不要以为人工智能离我们很远,它已经在进入我们的生活,模糊控制,决策支持等等方面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让计算机这个机器代替人类进行简单的智力活动,把人类解放用于其它更有益的工作,这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但我想对科学真理的无尽追求才是最终的动力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