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通用12篇)

时间:2023-12-28 08:15:50 作者:字海

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不断研究和调整教学计划的过程,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一年级教案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册四分类

单元教学内容:1、整理房间(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整理书包(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知识技能目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单元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教具准备:课件、玩具、头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1、同学们,老师认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妞妞,最近妞妞搬了新家,大家想不想到她家去看一看呢?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妞妞家去参观。

2、出示课件,内容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

(1)看过妞妞的房间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2)的确太乱了,那我们一起帮助妞妞整理房间好吗?

3、活动一。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像这样把物品分类摆放,房间显得整齐多了!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妞妞虚心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现在她已经把房间整理好了,不信大家去瞧瞧!出示课件,内容是整理好的房间,与前图进行对比。

4、活动二。

(1)刚才我们替妞妞整理了房间。妞妞妈妈买菜回来后,看到妞妞把房间收拾得整齐干净,夸她真能干!妞妞接过妈妈手中的篮子,要帮妈妈把买来的东西进行分类。你知道妞妞是怎样分的吗?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桌上的蔬菜水果进行分类。

(3)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5、活动三。

(1)吃过午饭,妞妞一家到动物园游玩儿。妞妞在动物园看到下面这些动物(出示书中“练一练”第1题的动物头饰)。请几个同学戴上这些头饰,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体现动物的特点,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2)你能把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3)有的同学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会飞的,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你按照这种方法把会飞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6、活动四。

(1)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做游戏了,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看看老师发给大家的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什么。(玩具、文具、服装鞋帽)。

(3)小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哪三类呢?

7、活动五。

(1)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如:老师、学生;戴眼镜的、没戴眼镜的;脚上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男的、女的;……)。

二、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帮助妞妞整理了房间,还做了一些分类游戏。我们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现在老师看到大家的桌子上有点乱,请大家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三、课后实践作业。

回家后,自己主动整理一下房间,明天向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册总复习北师大版一年级

课题教时(35)。

学习。

目标1、复习近平面图形与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2、培养学生能独立地对扬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

3、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学习。

重点复习近平面图形与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导入。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看看谁学习得最好。

二、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第一幅图。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你觉得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测量长度的单位是什么?

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的长度单位吗?

2、出示第2幅图。

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出示第三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4、出示第四幅图。

看着像什么?这些图分别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三、我的成长足迹。学生活动。

他们在测量身高。

测量之前可以先估一估要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有米和厘米。

先小组内交流,说说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然后全班集体交流。

说一说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请学生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用七巧板拼图后交流反馈。

与同伴说一说:我最满意的一次作业……。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大家来锻炼

1.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群体。

2.用迁移的方法,认识2.3.4.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2.3.4.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1.2.3.4表示的群体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认识加法。

(三)活动:小小足球场。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生:(异口同声地)想。

生独立观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互相说)。

生:我看到图中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生:他们都是1。

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蛋的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有多少?

师:我们就可以用“1”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

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

2.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

思考: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在队伍中的第几个?(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在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

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创设“小朋友请客”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认数。这个过程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凌乱的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板书设计:快乐的家园。

挂图。

表示一个人、一座山、一个箩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鸟、一筐箩卜.......还可以表示1号。

表示数量的:1、2、3、4、5、6、7、8、9、10。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有几辆车5以内的加法

1、经历整理书包的过程,明白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大量的时间活动,体会分类这一数学思想存在于我们身边。

3、初步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红、黄蜡笔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整理书包,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

三、练一练。

1、与老师对话,看图片。

2、根据老师的问题提示,自由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分类。

3、汇报分类结果。

按退的多少分。

按生活习性分。

按拿花的颜色分……。

大声回答老师:有信心。

1、整理书包。

把书包里的物品都放在桌面上,想想它们的用途,再想想如何方便平时取用。

2、积极汇报。

我的书有大、小两种,我就把它们分成两类,文具盒、水彩笔、学具核分为一类。

我分了五类,课内书是一类,作业本是一类,练习册是一类,课外书是一类,文具盒、学具盒、水彩笔为一类..

3、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位小朋友的分类标准分别是什么?他们这样分各自有什么好处?

4、踊跃上台进行操作。

两名学生按颜色分类。

三名学生按长短分类。

1、独立观察,汇报分类标准和结果。

2、独立完成,自由分类,全班汇报交流。

2、图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条腿?生活习性怎样?分别拿着什么颜色的花。

3、组织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

巡视,适时个别点拨。

2、组织多名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及结果。

3、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你能看出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吗?

1、出示第1题图,提问: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分?

课对学生进行必要指示。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让学生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整理自己的书包,经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过程,体会统一标准下的确。

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四、全课小结。

自由谈这两节课的收获,全班交流。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形成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整理书包。

给动物分类:根据腿的多少分;根据生活习性分;根据拿花的颜色分。

给红、黄色的蜡笔和水彩笔、粉笔分类:根据颜色分;根据长短分。

备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大家来锻炼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一)谈话引入。

(二)出示图片:学校平面示意图。

教师提问:

1.如果你是解说员,你都想给大家介绍学校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很多问题是关于操场的,大家都喜欢到操场上活动.。

你最喜欢哪种活动?

二、活动二。

(一)出示图片:大家来锻炼。

1.分组学习。

观察图: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独立填空.

3.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1)这里有5棵树.。

(2)有(10)名队员参加足球比赛.。

(3)这里有(3)排树.。

(4)有三个人跳绳,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一共有4人.(3+1=4)。

(二)分组讨论研究:根据图中的内容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

1.一共有几棵树?(5+10=15)。

2.一共有几盆花?(3+4+3=10)。

3.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3+10=13)。

4.踢足球的比做操的多几人?(10-4=6)。

5.爬铁架子的比跑步的少几人?(10-3=7)。

6.做操的比跳绳的多几人?(4-3=1)。

7.共有10人跑步,有4个女孩,有几个男孩?(10-4=6)。

三、小组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大家来锻炼

1、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10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2、通过自己整理加减表,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将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成表格。

教学(具)准备10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加减法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二、整理与复习。

2、分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

3、各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整理方案,并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全班讨论,形成最优方案。

4、独立观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横着看,每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一样的,如第一行第二个加数都是0等。

竖着看,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1。

横着看,每个算式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

整体看,算式的各数依次减少1。

5、小组活动,按照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整理减法算式,完成教材第49页的减法表格。

6、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7、独立观察,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1、让学生将10以内的数字卡片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2、组织学生分组排练2--10的数的组成。

2、我们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算式进行排列呢?

4、提问: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鼓励多名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补充。

一个学生说出规律时,问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了这个规律,是否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5、引导学生按照得数是0、1、2……10的顺序自己整理10以内的减法算式.

6、组织全班展示,集体订正。

7、提问:观察减法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为后面整理加减法表格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做必要引导。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根据前面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一练。

1、听老师的口令,迅速指出另一个算式。

2、积极抢答。

2、出示加减法表,盖住得数部分,任意指一个算式,让学生很快口答出算式的结果。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整理出的表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

加法表减法表。

(发现的规律)。

备注: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教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界首一中的数学教师张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版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直线与角》的第1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开篇,在此之前,学生习惯于数字运算,从本章开始由数量转入到空间形式,从具体运算转入到逐步进行演绎推理的学习。而本节又是几何教学的入门课,如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几何产生兴趣,是学习本节的关键,为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心里准备。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许多图形知识,但大都是直观形象的,主要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本节教学中关于体、面、线、点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的教学也应从直观教育入手,不易较多上升理性认识。因此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深浅尺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正是由代数运算向几何推理过渡的较好时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从本节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界首一中开展“现代化小班教育”的远程实验班,通过前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分组讨论的经验,这为我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目标。

初一几何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中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贯彻更为关键。因此,结合本节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了解体、面、线、点以及几何。

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间观念;了解学。

习几何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了解几何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小组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集体观念。

四活动设计。

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更好的得到贯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学观,采用自学、讨论、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学生发现问题、思维受阻、缺乏勇气时进行引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回顾、自学、讨论、精讲、练习五个阶段。

1回顾。

内容。

方式。

师生活动。

1本学期前三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有理数的性质与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概念与加减运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小结:这些知识属于数与式的运算,像这样的知识称为代数知识。

2在小学里也学习了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如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等),像这类与图形有关的知识,我们称为几何知识。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

5+88+68+3·。

8+52+84+8。

8+79+88+9。

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9.1—9.5。

生活中的数(4)。

9.8—9.12。

生活中的数(4)、比较(1)。

9.15—9.19。

9.22—9.26。

比较(2)、加减法(一)(3)。

9.29—10.3。

加减法(一)(2)。

10.6—10.10。

加减法(一)(5)。

10.13—10.17。

加减法(一)(5)。

10.20—10.24。

加减法(一)(5)。

10.27—10.31。

大家来锻炼(1)、分类(3)、位置(1)。

11.3—11.7。

位置与顺序(5)。

11.10—11.14。

认识物体(3)、加减法(二)(2)。

11.17—11.21。

加减法(二)(5)。

11.24—11.28。

加减法(二)(5)。

12.1—12.5。

加减法(二)(5)。

12.8—12.12。

认识钟表(2)、统计(2)。

12.15—12.19。

迎新年(1)、总复习(4)。

12.22—12.26。

12.29—1.2。

1.5—1.9。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

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

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

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案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棉线、中国地图等。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明的一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是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情境教材,教材根据小朋友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安排了6个整时和半时的时间让学生认识钟面,题材非常生活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能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单元的主脉后,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二)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重难点。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读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重点,在观察、对比之后了解整时和半时的特点后,在钟面上能拨出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明的一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闹钟。

师:对,它就是钟表,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二)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请同学们观察学具的钟面和屏幕上的钟面,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指名汇报: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你们的发现非常重要。(师指着大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围成一圈。(课件演示,学生边跟着读数字)还有两根针,谁知道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在学具上找出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表示几时。(认识完分针,让生在学具上找出分针)。

(3)分针和时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他们每天不停的朝一个方向向前跑,他们是朝哪个方向转动的呢?(课件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运动画面,生观察。)。

师:来,我们用手来比划一下。我们把顺着时针转的这个方向叫顺时针方向。

师:有了闹钟的帮忙,小明的生活就很有规律了,他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妥妥当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出示课题)。

师:你知道小明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事的吗?(生答)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怎么认钟面上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能根据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指向,把这些钟分分类吗?

(三)集中释疑。

1、认读整时。

(1)认读“7时”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是什么时候起床的。(生试着认读7时)。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会看时间,那谁来做小老师,说说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

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明确“整时”,认识“7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7:00)。

(2)认读8:00、12:00、4:00。

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两种表示方法,并完整地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3)练一练。

a.生说时间,师拨钟。(让学生对老师做出评价)。

b.师说时间,生拨钟。

(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

c.同桌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生生互评)。

2、认读半时。

(1)认读9时半。

师:小明正在做广播操呢,这时是……。

师: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谁还会认?

(2)认读“8时半”

师;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明要休息了,我们来看看他是几时睡觉的。

(3)出示钟面:8:30与9:30让学生观察时针,明确半时时时针是在两个数字的中间。

(4)师小结:分钟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明确“半时”)。

(6)练一练。

a.出示半时钟面,让学生认读,写在本子上。(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

b.师说时间,生拨钟。

(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

c.同桌合作,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生生互评)。

(四)展示提升。

(一)介绍普通计时法。

师:小明10时就__睡觉了,可我们10时还在上课呢,这是怎么回事啊?(上午、晚上),所以,通常,我们在生活中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几时来准确的表达时间。

(五)训练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小亮和小明是同学,想知道他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吗?

(出示练习“认一认”的4幅图,让学生认读相应的时刻。要让学生完整表述:几时谁在干什么?)。

2、练一练第2、3题。

(六)学习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