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班会授课教案(热门13篇)

时间:2023-12-26 14:20:08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创新思路。

秋季班会设计教案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大雁南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小朋友们的衣服叶渐渐厚了起来。

活动目标。

1、教育儿童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够朗读儿歌,感觉儿歌中秋天的神韵,进一步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背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孩子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四季景物的图片,视频,幼儿用书,儿歌《秋风吹》。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播放有关秋天风景的视频,让幼儿猜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让幼儿说一说,秋天来了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参考视频和图片回答问题)。

3、学习儿歌。先播放两遍儿歌让幼儿静听,再向口述诗歌大意,!.快思.教案网出处!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幼儿逐句背诵,直到幼儿能齐声背诵。

4、让幼儿分别上台朗诵儿歌,看谁朗诵的最好。

5、教师带领孩子表演儿歌。

教学反思。

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可以了解到神秘的季节更替和秋天独特的自然现象。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很投入,孩子们认识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互动中兴致很高,了解到了秋天的各种现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记忆、朗诵、表演、配合等能力。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教育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如果有计划再次教学,一定在活动中延伸加入学生对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同现象想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尝试去观察,去发现。从而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素质。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通过涂涂画画,学习制作关于秋天的图书,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书的内容。

3、体验制作图书的乐趣,感受秋天的多彩。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图片,用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难点:制作图书。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画(半成品)、水彩笔、订书机、胶水。

活动过程: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秋天的颜色》含ppt课件。

2、出示枫叶:它又是谁?他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图文诗句,枫叶说:秋天是------(请幼儿回答)。

3、出示松树:它是谁,又会怎么说呢?

出示图文诗句,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4、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那么在它们脚下的大地会怎么说呢?(出示五彩斑斓的大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出示图文诗句,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5、完整朗读诗歌。

三、分组活动,制作图书。

秋天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把秋天画出来,让更多的人来知道秋天的颜色呢?

1、半成品展示,告诉幼儿如何操作,讲述规则。

2、分组活动,适时适当地指导幼儿涂色。

3、涂色结束,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画纸,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组织幼儿讨论,根据诗歌句式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还见到了什么颜色,可以重复,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和成功心理,为创编儿歌做好铺垫。

5、制作图书。

四、展示图书。

讲述故事(教师适当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勇敢的说)。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一起去感受秋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秋季班会授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思维、想象、操作等能力。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大胆表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思维、想象、操作等能力。

活动准备。

1.各异的树叶,有真的树叶,也有用色纸剪的树叶。

2.各种颜料让孩子们印树叶。

3.营造宽松、自由、有序的活动区域。

活动过程。

我带领孩子们到公园里观察树木,捡拾各种树叶,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1、豆豆跑过来说,老师:我也捡到了一片树叶,看,它变成什么了?

2、我拿起这片叶子让孩子们观看。

3、孩子们说:老师,你们想不想也使你们捡到的树叶变一变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你准备把你的树叶变成什么呢?幼儿根据树叶添画造型:

1、把自己捡到的树叶用双面胶贴在纸上。

2、用记号笔、蜡笔大胆构造、想象。

3、可选择一片或多片树叶自由组合创造。

4.给树叶画上手,脚,让它变成一片会跳舞的叶子。

师生交流分享:

1、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对幼儿的创造意识给予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功感,体验和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响亮地介绍,语言能完整、流畅。

3、老师对幼儿的今天活动情况作适当评价。

4、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不仅了解了各种树木,知道了树木名称,形态,作用,并且对它的叶子也有了一些了解。在捡叶子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创造,使幼儿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体验秋天的美,美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的雨的生意特点。

2.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3.跟读并理解散文的美。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

2、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五彩缤纷的颜料。

3)呈现果实画面,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准备好的水果篮拿到幼儿面前,让他们闻一闻,并用“_____的”说出自己闻到的味道。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第四关:视频观赏(进一步倾听、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编。

4.1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再次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说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认真看视频。

4.3边听边做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反思。

这堂课让幼儿对秋天的雨有了一定的了解。

秋季班会讲课教案

1、看图学习诗歌,感知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黄色的菊花、红色的枫叶、绿色的松树、彩色的大地。

2、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图编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师:现在是秋季了,你们觉得秋天美吗?(美)那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由回答)。

师:出示菊花的图片,看,菊花姑娘来了,我们来听听她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带领幼儿一起说。)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说出菊花本身是黄色的原因。

3、出示枫叶的图片。

师:瞧,枫叶也来了,你认为枫叶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鼓励幼儿编一编诗歌,依次类推。

4、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句子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5、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师: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师示范:苹果说:秋天是红色的。请你们也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仿编活动。

教师将幼儿仿编的内容话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

1、讨论法:

因为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更何况诗歌这是语言的范畴。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积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联系法:

图片联系实际,让幼儿把已有经验与事物图片进行联系,这是对幼儿已有经验更好的体现。

3、游戏法:

游戏法是万法之首,游戏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让实物图片与颜色图片想匹配,才能达到幼儿理解、巩固的目的。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听课老师给的建议是:如果有实物效果会更好,因为是县里的孩子,这些实物都是不难找的,或许孩子的理解会更深刻,课堂效果与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会更好。这一点很值得我去学习。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幼儿感知事物都是从具体到形象的,光靠枯燥无味的欣赏和讲解,幼儿可能会知道秋天的颜色,但都是机械的,无法理解的,更谈不上去仿编了,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仿编,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和听,教师启发式的运用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二部分:通过出示图片,教师板书让幼儿复习巩固诗歌的内容。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定的图片参考,让孩子学习仿编句子。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季的特征,认识秋季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种子。

2.学习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图片内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散文,体验创编活动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

2.秋天的花木果实的照片若干张。

3.西瓜、荷花、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呢?

2.寻找秋天的图片,尝试用一个优美的词语形容图片的内容。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图片上的内容。

(请8-10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然后将图片贴到黑板上。)。

3.图片分类。

师:黑板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图片,他们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块儿呢。

(先将黑板上的图片进行分类,然后请其余的幼儿按类别将自己的图片送到相应的地方。)。

4.根据图片的类别,尝试用一句好听的话概括秋天的某个特征。

……。

5.教师帮助幼儿将优美的词句编成散文。

师:如果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连在一起,就能变成一篇好听的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

(2)幼儿集体朗诵。

(3)为散文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好长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那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孩子们敏捷的思维、脱口而出的优美词语深深撞击着我,孩子们第一次创编散文的那股高兴劲儿深深感染着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学书上的散文,那些优美的散文通常与儿童的生活有一些距离,所以孩子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画面以及老师空洞的讲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含义,更不能领会散文所蕴涵的意境。如何突破这一界限呢?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建议和支持下,我大胆地尝试了让幼儿学编散文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幼儿谈谈看到的秋天的变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图片,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它,接着将图片分类,用“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的句式分别进行概括,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编出的词句整理成散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创编散文的最简单的过程,也体验到了集体创作的快乐,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为今后的创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编活动需要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储备,为了让孩子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变化,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我们提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到公园去寻找秋的足迹,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实装扮活动室。为了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秋天的特色,我们将秋天的花木果实拍成照片供幼儿欣赏、选择、介绍、分类,这些精美的、写实的而又简单自然的教具也为活动增色不少。

当然,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幼儿词汇较贫乏、重叠词出现过多,如:大大的、红红的、香香的,而金灿灿、圆溜溜、香喷喷等abb形式的形容词只有少数几个幼儿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讲故事、欣赏诗歌等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秋季班会讲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季的特征,认识秋季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种子。

2.学习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图片内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散文,体验创编活动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

2.秋天的花木果实的照片若干张。

3.西瓜、荷花、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呢?

2.寻找秋天的图片,尝试用一个优美的词语形容图片的内容。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图片上的内容。

(请8-10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然后将图片贴到黑板上。)。

3.图片分类。

师:黑板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图片,他们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块儿呢。

(先将黑板上的图片进行分类,然后请其余的幼儿按类别将自己的图片送到相应的地方。)。

4.根据图片的类别,尝试用一句好听的话概括秋天的某个特征。

……。

5.教师帮助幼儿将优美的词句编成散文。

师:如果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连在一起,就能变成一篇好听的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

(2)幼儿集体朗诵。

(3)为散文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好长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那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孩子们敏捷的思维、脱口而出的优美词语深深撞击着我,孩子们第一次创编散文的那股高兴劲儿深深感染着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学书上的散文,那些优美的散文通常与儿童的生活有一些距离,所以孩子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画面以及老师空洞的讲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含义,更不能领会散文所蕴涵的意境。如何突破这一界限呢?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建议和支持下,我大胆地尝试了让幼儿学编散文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幼儿谈谈看到的秋天的变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图片,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它,接着将图片分类,用“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的句式分别进行概括,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编出的词句整理成散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创编散文的最简单的过程,也体验到了集体创作的快乐,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为今后的创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编活动需要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储备,为了让孩子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变化,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我们提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到公园去寻找秋的足迹,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实装扮活动室。为了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秋天的特色,我们将秋天的花木果实拍成照片供幼儿欣赏、选择、介绍、分类,这些精美的、写实的而又简单自然的教具也为活动增色不少。

当然,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幼儿词汇较贫乏、重叠词出现过多,如:大大的、红红的、香香的,而金灿灿、圆溜溜、香喷喷等abb形式的形容词只有少数几个幼儿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讲故事、欣赏诗歌等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诗歌,感知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黄色的菊花、红色的枫叶、绿色的松树、彩色的大地。

2、彩色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图编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师:现在是秋季了,你们觉得秋天美吗?(美)那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自由回答)。

师:出示菊花的图片,看,菊花姑娘来了,我们来听听她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带领幼儿一起说。)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说出菊花本身是黄色的原因。

3、出示枫叶的图片。

师:瞧,枫叶也来了,你认为枫叶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鼓励幼儿编一编诗歌,依次类推。

4、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句子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5、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师: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师示范:苹果说:秋天是红色的。请你们也来说一说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仿编活动。

教师将幼儿仿编的内容话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

1、讨论法:

因为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更何况诗歌这是语言的范畴。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积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联系法:

图片联系实际,让幼儿把已有经验与事物图片进行联系,这是对幼儿已有经验更好的体现。

3、游戏法:

游戏法是万法之首,游戏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让实物图片与颜色图片想匹配,才能达到幼儿理解、巩固的目的。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听课老师给的建议是:如果有实物效果会更好,因为是县里的孩子,这些实物都是不难找的,或许孩子的理解会更深刻,课堂效果与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会更好。这一点很值得我去学习。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理解——感受——体验”三大块,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幼儿感知事物都是从具体到形象的,光靠枯燥无味的欣赏和讲解,幼儿可能会知道秋天的颜色,但都是机械的,无法理解的,更谈不上去仿编了,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仿编,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和听,教师启发式的运用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二部分:通过出示图片,教师板书让幼儿复习巩固诗歌的内容。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定的图片参考,让孩子学习仿编句子。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3、产生喜欢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简单了解秋天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秋天的农田和果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

教师告诉幼儿参观的地点,并讨论外出参观的注意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遵守集体的规则,与同伴一起关注秋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带领幼儿参观农田,认识几种常见的果树和农作物。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果园里果树,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果树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农田,说说:农田里的农作物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向幼儿做简单地介绍:秋天到了,除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许多农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黄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还有一朵朵可爱的棉花、圆圆的大南瓜。

(4)、丰富幼儿关于农作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3、了解秋天农民的工作,知道要爱惜粮食。

4、音乐活动《逛公园》并尝试进行仿编。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难点: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活动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读书氛围,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感受秋天。

秋季班会讲课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季的特征,认识秋季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种子。

2.学习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图片内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散文,体验创编活动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

2.秋天的花木果实的照片若干张。

3.西瓜、荷花、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呢?

2.寻找秋天的图片,尝试用一个优美的词语形容图片的内容。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图片上的内容。

(请8-10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然后将图片贴到黑板上。)。

3.图片分类。

师:黑板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图片,他们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块儿呢。

(先将黑板上的图片进行分类,然后请其余的幼儿按类别将自己的图片送到相应的地方。)。

4.根据图片的类别,尝试用一句好听的话概括秋天的某个特征。

……。

5.教师帮助幼儿将优美的词句编成散文。

师:如果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连在一起,就能变成一篇好听的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

(2)幼儿集体朗诵。

(3)为散文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好长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那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孩子们敏捷的思维、脱口而出的优美词语深深撞击着我,孩子们第一次创编散文的那股高兴劲儿深深感染着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学书上的散文,那些优美的散文通常与儿童的生活有一些距离,所以孩子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画面以及老师空洞的讲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含义,更不能领会散文所蕴涵的意境。如何突破这一界限呢?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建议和支持下,我大胆地尝试了让幼儿学编散文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幼儿谈谈看到的秋天的变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图片,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它,接着将图片分类,用“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的句式分别进行概括,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编出的词句整理成散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创编散文的最简单的过程,也体验到了集体创作的快乐,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为今后的创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编活动需要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储备,为了让孩子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变化,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我们提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到公园去寻找秋的足迹,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实装扮活动室。为了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秋天的特色,我们将秋天的花木果实拍成照片供幼儿欣赏、选择、介绍、分类,这些精美的、写实的而又简单自然的教具也为活动增色不少。

当然,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幼儿词汇较贫乏、重叠词出现过多,如:大大的、红红的、香香的,而金灿灿、圆溜溜、香喷喷等abb形式的形容词只有少数几个幼儿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讲故事、欣赏诗歌等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秋季班会教案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思维、想象、操作等能力。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3、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大胆表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思维、想象、操作等能力。

1、各异的树叶,有真的树叶,也有用色纸剪的树叶。

2、各种颜料让孩子们印树叶。

3、营造宽松、自由、有序的活动区域。

我带领孩子们到公园里观察树木,捡拾各种树叶,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1、豆豆跑过来说,老师:我也捡到了一片树叶,看,它变成什么了?

2、我拿起这片叶子让孩子们观看。

3、孩子们说:老师,你们想不想也使你们捡到的树叶变一变呢?你准备把你的树叶变成什么呢?幼儿根据树叶添画造型:

1、把自己捡到的树叶用双面胶贴在纸上。

2、用记号笔、蜡笔大胆构造、想象。

3、可选择一片或多片树叶自由组合创造。

4、给树叶画上手,脚,让它变成一片会跳舞的叶子

1、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对幼儿的创造意识给予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功感,体验和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响亮地介绍,语言能完整、流畅。

3、老师对幼儿的今天活动情况作适当评价。

4、共同收拾各类教玩具。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不仅了解了各种树木,知道了树木名称,形态,作用,并且对它的叶子也有了一些了解。在捡叶子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创造,使幼儿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

秋季开学班会授课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节奏,学唱歌曲。

2、学用响板给歌曲伴奏。活动重点:感知音乐节奏,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用响板进行伴奏。

活动准备:

ppt、响板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1、感知音乐的节奏。

(1)秋天到了,看树叶慢慢的变黄了,都飘落下来了。(视频)。

(2)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呀(动作),那我们一起来跟树叶一起来吧!(教师示范,再师幼共同跟这音乐拍手打节奏)。(坐着)(音乐)。

(3)树叶飞来飞去好像的样子好像在跳舞一样,那我们一起也来跟着树叶来跳个舞吧,看老师的样子(示范)(搭肩叉腰)(音乐)。

(4)树叶飞来飞去都落到哪里去啦(地上)那我们一起来捡捡树叶吧!提起我们的小篮子,准备好了(捡——放——捡——放)(音乐开始)。

2、学唱歌曲。

(1)师:宝贝们,听,哪里传来了好听的声音呀?在唱什么呀?(播放音乐)。

(2)你听到了什么?那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教师清唱)。

(3)图谱学歌词。你听清楚了吗?秋天呀秋天呀,树叶到处飞呀飞,树叶到处飞呀飞,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可爱。

(4)那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好听的歌吧?(看图谱唱一遍)。

(5)教师点评,再唱一遍,

(6)加上动作,演唱一遍。

3、打击乐伴奏。

(1)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能让这首歌曲更加好听,看,它是谁呀?(出示响板)。

(2)现在请小朋友来唱歌,老师来用它来给你们伴奏。(伴奏2遍)。

(3)用它来伴奏,我们的歌曲是不是变的跟好听了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伴奏吧(伴奏2遍)。结束后点评孩子的表现。

(4)现在请几个宝宝上来跟和老师一起来用它来伴奏,其他的小朋友来唱歌好吗?(伴奏2遍)结束后点评孩子的表现。

(5)在请所有的宝宝来一边唱歌,一边伴奏。(伴奏2边)。

(6)现在请想上来表演的宝宝都上来表演。我们下面来做观众。

4、结束:今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学到了好听的歌曲,又给好听的歌曲伴奏了,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好听的歌曲唱给托班的弟弟妹妹们听吧。

一、主题来源。

秋天来了,大自然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树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庄稼熟了,天气转凉了,树叶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小草渐渐枯萎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毛衣。然而,小班幼儿对大自然的这些变化,还缺乏一定的感知能力。设计主题活动“秋天多可爱”,就是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秋季这一喜庆季节的欢乐,丰富多样的树叶,色彩鲜艳的花卉又给孩子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孩子们共同享受秋天的丰盛果实,知道这一切和成人的劳动是密不可分,初步形成“秋季”的概念,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积极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二、预设主题目标。

1、认识秋季主要的花卉树木和丰硕的果实,感知气温的变化,初步掌握秋季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有顺序的、细致的观察事物。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4、让幼儿懂得劳动果实是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应该珍惜。.

三、主题网络:

四、环境创设:

1、师生共同制作树叶贴画,手印画布置墙饰。

2、在自然角放置各种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供幼儿观察。

3、将幼儿的捡到落叶串接起来挂在活动室内,适时附上幼儿关于秋天的童言稚语,营造秋天浓浓的氛围4、用树叶与孩子玩游戏,如小小叶片来追我,铺树叶小路等。

五、日常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水果,看看若干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午餐后,品尝各种水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品尝过程中的感受。

吃水果时请幼儿说说其名称及味道,并探索水果的果皮,果壳等。

3、利用散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落叶,,并看看那些树掉叶子,那些树不掉叶子4、开展“树叶像什么”的谈话。

5、欣赏秋季的花卉,加深对秋季特征的印象。

六、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

2、提醒家长在家应多鼓励幼儿自己剥瓜果的皮。

3、请家长在双休日带领幼儿去公园等地方,踩踩树叶,采集叶片;上幼儿园时带到班里,放到自然区工大家观赏。

4、请家长带领孩子检拾和请扫门前的落叶。

5、针对秋季干燥的特点,让孩子注意护肤,多饮开水。

七、区域活动美工区:

给各种水果涂色;泥塑水果娃娃;撕贴水果;树叶压印,压印后请幼儿自由添画;手印画;树叶拼拼乐。(将树叶自由拼成某一形象);手工:一串红;益智区:提供各种水果玩具,引导幼儿按物点数。

将水果图片与实物或水果玩具一一对应。

提供大小、颜色不一的树叶,让幼儿按颜色或大小给树叶分类。

语言区:各类有关秋天的幼儿读物。

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阅读《蛤蟆种瓜》、《树叶蝴蝶》。

打电话:提供电话机让幼儿自由交谈。

科学区:提供果酱、水果糖等,供幼儿观察、摆弄。

收集各种水果核、用小塑料袋装好,供幼儿观察、摆弄。

提供树叶、塑料袋、羽毛、自动降落伞等,供幼儿探索飘落物体的特征。

秋季班会授课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算式,理解数字及符号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看图列算式的过程中积累加减运算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清楚地用语言表述算式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4幅。

3.幼儿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学习解答加减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学习解答加法应用题。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大树、草、花等)。

师:瞧!这么美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了?(瓢虫)。

师:花丛中飞来了几只瓢虫?(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师:看,又飞来了几只瓢虫?(2只)又飞来的2只瓢虫用数字几来表示?(2)。

师:现在花丛中一共有几只瓢虫?(5只)5只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我们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3+2=5。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花丛中原来有3只瓢虫)2表示什么意思?又飞来了2只瓢虫,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一共有5只瓢虫)为什么要用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又飞来了,变多了所以用加号)等于号表示什么?(一共有)。

2.学习解答减法应用题。

师:看!草地上有几只蜻蜓?(5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咦,飞走了几只蜻蜓?(1只)飞走的1只蜻蜓我们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蜻蜓?(4只)四只蜻蜓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4)。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5-1=4。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树叶上原来有5只瓢虫),4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爬走了4只蜻蜓)1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还剩下1只瓢虫)这里为什么用减号?(减号表示爬走了、变少了)等号表示还剩下。

三、看图解答应用题并列式(每次出现3幅图)。

1.出示毛毛虫图。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什么昆虫来了?(毛毛虫)老师手指第一幅图,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树叶上有3只毛毛虫)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又爬来了2只毛毛虫)现在树叶上一共有几只毛毛虫呢?我们一起看第三幅图(树叶上一共有5只毛毛虫)怎么列算式?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用加法?(因为又爬来了,原来少,最后一幅图中的毛毛虫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2.出示蚂蚁的图片。

师:看,这又是什么昆虫?土坡上有几只蚂蚁?这幅图师什么意思?走掉了3只蚂蚁,现在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完整地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土坡上有5只蚂蚁,走掉了3只蚂蚁,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谁来列算式?说说这里为什么用减法?(因为蚂蚁又走掉了,原来多,最后一幅图中的蚂蚁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3.出示蜘蛛和蝴蝶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昆虫?(蜘蛛和蝴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动你的小脑筋,这两大幅图应该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呢?(蜘蛛用加法,蝴蝶用减法)为什么蜘蛛用的是加法?(因为蜘蛛又来了,原来少,最后变多了)为什么蝴蝶用的是减法?(因为蝴蝶又飞走了,原来多,蝴蝶最后变少了)谁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蜘蛛网上有2只蜘蛛,又爬来了3只蜘蛛,现在一共有5只蜘蛛。2+3=5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花丛中还剩下3只蝴蝶。4-1=3)。

总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学会了看图解答应用题,并且列出了算式。

四、幼儿看图练习。

1.讲解、示范。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完成一张作业单。先说一说三幅图的意思,然后在下面的空格里列出算式。数字写在日子格里,符号写在圆圈里。

2.幼儿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巩固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秋天背景图、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谈话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一切好象都在悄悄的变化,我发现苹果丰收了,红红的大苹果真好吃,你发现了什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有很多果实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秋季果实博览会吧。"(放音乐"秋天多么美")。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棉桃,引起兴趣教师:"这是什么?你知道吗?你看它正咧开嘴在对着我们笑呢,多可爱啊。我们叫它棉桃姐姐好吗?(引导幼儿观察露出的棉花就像她的小白牙一样)你知道棉桃姐姐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吗?"。

2、教师范唱两遍。

(1)教师:"它好像在笑着对我们说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你觉得秋天美不美,那你也笑着告诉棉桃姐姐,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我还想到了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就是秋天多么美,我唱给大家听听好吗?"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遍,听完了告诉大家。"(教师再次范唱并用图片提示)。

3、语言节奏学歌词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来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歌词。(用唱的形式学习"来来来"这一部分)。

4、幼儿整首跟唱。

(1)提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

(2)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教师:"小朋友刚才都说到听到这首歌曲感到很欢快很优美,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唱出秋天多么美。"。

5、分组表演唱教师:"小朋友唱的可真好听,从小朋友的歌声中,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就能感到秋天真的是太美了,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做动作表演呢,谁想上来表演一下让听课的老师也看看。(唱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唱?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演唱后两段引起幼儿再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唱的好极了。这首歌曲啊还有两段呢,唱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来来来我唱给你们听听。"。

2、带幼儿出教室教师:"你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这么开心,我还带来了照相机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个像,作个纪念,你愿意吗?好给老师们再见,我们去照相啦!"(放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在课堂中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3、个别幼儿对歌词记的不太好。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通过倾听和参与表演,感知、理解和记忆儿歌内容。

3.能相互合作,积极有序地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实物。

3.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头饰。

4.幼儿已经积累了关于秋天有哪些水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秋天的水果”提问,导入活动。

1.教师提问,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尽量想得与别人不一样。

教师:秋天到了,许多水果丰收了,有哪些水果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秋妈妈”,感知儿歌中的角色。

1.教师身披大披风,将水果娃娃都藏在腹部,装扮成秋妈妈,坐在幼儿的面前。

教师:我是谁呀?我的肚子怎么样?肚子里会有什么呢?

(三)教师边做形体动作边念儿歌,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1.“秋妈妈肚皮大”——手轻摸肚子。

2.“生下许多果娃娃”——手做球状动作,表示多。

3.“苹果、梨子和香蕉,还有石榴和葡萄”——逐一从披风里取出这些水果。

4.“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摇手。

(四)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用说给秋妈妈听的方式,鼓励幼儿学发音,尽量每一个幼儿都练习。

(五)教师指导幼儿边玩游戏边朗读儿歌。

1.教师以点兵点将的方式帮助幼儿分配好“水果”和“盘子”里的角色,扮演“水果”的幼儿分别戴上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头饰,藏在老师的大披风里,扮演“盘子”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表示盘子。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相互交换角色的交往情况,特别是水果头饰的传递,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玩“水果商店”的角色游戏。

活动反思:

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从而体现活动的趣味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幼儿学的开心,学的轻松。

大班秋季班会教案

活动意图:

秋天来到,伴随着瑟瑟秋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各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陆续上市。秋季的水果很多如: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等数不胜数。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身体十分好。特别是秋天的水果,那真的是聚集了一年的精华。结合实际开展了此次活动《秋天的水果》。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秋天水果的特征。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水果,比较水果果核特征。

2、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实物。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秋天水果果核的特征。

活动难点:

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们都吃过什么水果?

小结:好多水果都是我们喜欢吃的,秋天有好多水果多成熟了。

二、幼儿观察,讨论。

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出示ppt1)。

小结:原来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都是秋天成熟的。

这些水果里有果核吗?

(幼儿根据经验讲述)。

三、果核配对。

看一看!(出示ppt2)。

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果核是哪一种?

水果果核连线,出示食物进行验证。

小结: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再找找还有哪些是秋天的水果?看看果核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活动通过说说,看看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活动中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需要,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秋天的颜色。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诗歌,感知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

2、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

2、图片:黄色的菊花、粉色的枫叶、绿色的松树、彩色的大地。

活动过程:

2、引导幼儿看图和老师一起编诗歌。引导:

(1)老师用秋天的菊花,编了一句诗,你们听:“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枫叶说:——”谁愿意接着往下说?教师和幼儿编一编诗歌。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念一念诗歌《秋天的颜色》。

3、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诗歌的内容。

(1)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为什么说——(依次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示范:苹果说:秋天是红色的。请小朋友也来说一说,好吗?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纺编活动。将幼儿纺编的内容画在板上,并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纺编的诗歌。

5、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先看图朗诵诗歌,再根据诗歌的句式在空格处画一画,再念一念诗歌。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在本次活动中多加入一些师幼互动环节以及游戏就更好了,另外再多加入一些关于秋天的知识,幼儿会更感兴趣。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看图说出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体验讲述和创编故事情节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单幅秋天的大背景图。

2、小鱼、小虫、小燕子、树叶图片各1张。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秋天的背景图。

(1)教师:秋天到了,小树叶落在了地上,它碰到了一条小虫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它又碰到了谁?小鱼会说什么呢?

(3)教师:最后,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小燕子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二、教师配乐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图片里的小树叶碰到了谁?它和小树叶说了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讲述一遍。

(2)幼儿集体讲述一遍。

四、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1)教师:小树叶还会碰见谁呢?他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2)教师做小树叶,幼儿做小动物,巩固学习对话。

五、结束活动。

放歌曲《秋天》的音乐,幼儿做小树叶律动"飞"出教室。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较贫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散文欣赏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活动中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孩子们形象的理解掌握了散文诗的内容,很快地掌握了散文诗里的角色对话。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并为幼儿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较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秋季班会授课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通过倾听和参与表演,感知、理解和记忆儿歌内容。

3.能相互合作,积极有序地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实物。

3.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头饰。

4.幼儿已经积累了关于秋天有哪些水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秋天的水果”提问,导入活动。

1.教师提问,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尽量想得与别人不一样。

教师:秋天到了,许多水果丰收了,有哪些水果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秋妈妈”,感知儿歌中的角色。

1.教师身披大披风,将水果娃娃都藏在腹部,装扮成秋妈妈,坐在幼儿的面前。

教师:我是谁呀?我的肚子怎么样?肚子里会有什么呢?

(三)教师边做形体动作边念儿歌,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1.“秋妈妈肚皮大”——手轻摸肚子。

2.“生下许多果娃娃”——手做球状动作,表示多。

3.“苹果、梨子和香蕉,还有石榴和葡萄”——逐一从披风里取出这些水果。

4.“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摇手。

(四)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用说给秋妈妈听的方式,鼓励幼儿学发音,尽量每一个幼儿都练习。

(五)教师指导幼儿边玩游戏边朗读儿歌。

1.教师以点兵点将的方式帮助幼儿分配好“水果”和“盘子”里的角色,扮演“水果”的幼儿分别戴上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头饰,藏在老师的大披风里,扮演“盘子”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表示盘子。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相互交换角色的交往情况,特别是水果头饰的传递,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玩“水果商店”的角色游戏。

活动反思:

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从而体现活动的趣味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幼儿学的开心,学的轻松。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算式,理解数字及符号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看图列算式的过程中积累加减运算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清楚地用语言表述算式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4幅。

3.幼儿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学习解答加减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学习解答加法应用题。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大树、草、花等)。

师:瞧!这么美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了?(瓢虫)。

师:花丛中飞来了几只瓢虫?(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师:看,又飞来了几只瓢虫?(2只)又飞来的2只瓢虫用数字几来表示?(2)。

师:现在花丛中一共有几只瓢虫?(5只)5只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我们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3+2=5。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花丛中原来有3只瓢虫)2表示什么意思?又飞来了2只瓢虫,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一共有5只瓢虫)为什么要用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又飞来了,变多了所以用加号)等于号表示什么?(一共有)。

2.学习解答减法应用题。

师:看!草地上有几只蜻蜓?(5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咦,飞走了几只蜻蜓?(1只)飞走的1只蜻蜓我们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蜻蜓?(4只)四只蜻蜓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4)。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5-1=4。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树叶上原来有5只瓢虫),4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爬走了4只蜻蜓)1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还剩下1只瓢虫)这里为什么用减号?(减号表示爬走了、变少了)等号表示还剩下。

三、看图解答应用题并列式(每次出现3幅图)。

1.出示毛毛虫图。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什么昆虫来了?(毛毛虫)老师手指第一幅图,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树叶上有3只毛毛虫)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又爬来了2只毛毛虫)现在树叶上一共有几只毛毛虫呢?我们一起看第三幅图(树叶上一共有5只毛毛虫)怎么列算式?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用加法?(因为又爬来了,原来少,最后一幅图中的毛毛虫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2.出示蚂蚁的图片。

师:看,这又是什么昆虫?土坡上有几只蚂蚁?这幅图师什么意思?走掉了3只蚂蚁,现在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完整地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土坡上有5只蚂蚁,走掉了3只蚂蚁,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谁来列算式?说说这里为什么用减法?(因为蚂蚁又走掉了,原来多,最后一幅图中的蚂蚁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3.出示蜘蛛和蝴蝶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昆虫?(蜘蛛和蝴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动你的小脑筋,这两大幅图应该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呢?(蜘蛛用加法,蝴蝶用减法)为什么蜘蛛用的是加法?(因为蜘蛛又来了,原来少,最后变多了)为什么蝴蝶用的是减法?(因为蝴蝶又飞走了,原来多,蝴蝶最后变少了)谁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蜘蛛网上有2只蜘蛛,又爬来了3只蜘蛛,现在一共有5只蜘蛛。2+3=5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花丛中还剩下3只蝴蝶。4-1=3)。

总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学会了看图解答应用题,并且列出了算式。

四、幼儿看图练习。

1.讲解、示范。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完成一张作业单。先说一说三幅图的意思,然后在下面的空格里列出算式。数字写在日子格里,符号写在圆圈里。

2.幼儿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秋季授课班会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感知、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尝试仿编。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一:美丽的秋天。

准备:安排一处秋季特征明显的郊外。

过程:(通过郊游和观看录像带,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富饶。)。

师:秋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幼: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

幼:淡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

幼:黄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白白的棉花。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幼:甜甜的水果味,清香的稻谷味。

幼:桂花、菊花的香味。

幼:烤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

师:秋天一过,冬天就要来了。动物、植物是怎样为过冬作准备的呢?

幼:燕子飞往南方,青蛙、蛇、熊准备冬眠。

幼:蚂蚁、松鼠储藏粮食。

幼:喜鹊忙着搭房子。

幼:有些树叶变红了,有些变黄了。

幼:风一吹,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

活动二:凉爽的秋雨。

准备:在园内户外场地进行。

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秋雨,感受秋雨中的景物及其变化。

师: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雨声是怎么样的。

幼:小雨滴滴答答,大雨哗啦哗啦。

师:秋雨落在身上有什么感觉?

幼:很凉快,很舒服。

师:一阵秋雨过后,你觉得周围有什么变化?

幼:天气越来越凉。

幼: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片片飘落下来。

活动三:欣赏《秋天的雨》。

师:我们来听一篇很美的散文《秋天的雨》。

教学反思:

1、优美生动的多媒体运用,突破了幼儿学习的难点。

《秋天的雨》篇幅偏长,容量偏大,特别是散文中一些优美的比喻,描写的意境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秋天画卷。其营造的生动形象、诗情画意的动态画面,把孩子们带入了秋的美妙意境,不仅激发了幼儿兴趣,而且在轻松愉快中突破了幼儿学习的难点。

2、形式多样的感官欣赏,激发了幼儿美的情感体验。

为了保持幼儿欣赏的积极性,始终能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其中,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段的欣赏形式:色彩美的段落先感知、讲述再欣赏作品,并开展送颜色的游戏;味道美的段落,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倾听富有情感的配乐朗诵,孩子们闭着眼睛陶醉之中,而想象之舞、情感之舞却慢慢随之展开;活动美的段落教师则让孩子们分角色表现。这些丰富而又富有变化的欣赏形式,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3、富有感染力的教师语态,演绎了活动过程的精彩。

优美的文章需要美的语言来传达,教师的语态能不能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上备足了课。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语言富有感染力,朗诵声情并茂,始终与作品的情感、意境相融合,注重感染幼儿,提升幼儿,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品。

主题说明:

冬去春来,四季不断地轮换。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春天的到来使孩子们那么兴奋,他们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四季的轮换规律,但小脑袋里仍然装满了问题,他们急切地想了解多变的自然现象:四季为什么轮换?四季是怎么形成的?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春天来了小草就变绿了?彩虹到底有几种颜色?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一会儿像绵羊,一会儿像狮子?我们怎样才能提前知道天要下雨了?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让幼儿惊叹不已。

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中,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四季是怎么来的,让他们再次感受四季的花草树木以及各个季节天气的主要特征,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并感受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我们将引导孩子关心自然,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激发孩子对生活得热爱,对自然界的变化感兴趣,在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到大自然中去找找答案,到大自然中去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资源,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大自然,形成对自然界常见的变化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态度,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经验。

主题目标:

2、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3、了解四季中常见树木花草和他们的变化,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他们的意义。

主题反思: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随着主题活动的结束,小朋友对四季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活动前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答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感知和认识能力逐步从具体走向了抽象,从单一走向了连贯,从一个角度走向了全方位地感知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及各种表达能力也出现了飞跃的发展趋势。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完整地感知认识四季特征的平台,让幼儿通过音乐、美术、语言、科学、社会等各科活动,感知比较一年四季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全面感受四季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季节天气的主要特征,了解四季变化的顺序,并感受季节变化对人们活动的影响。

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主题进行了主题墙饰的布置,把《四季畅想曲》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主题墙上,我们布置了粉红、嫩绿、鹅黄、天蓝四个色块表示四季,在四个色块里分别写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有春天的花园、夏天的池塘、秋天的果园、冬天的小屋。孩子们收集来各个季节的资料,各自喜欢的季节的理由,照片、图片、实物……使他们对四季更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更完整全面地感知四季的变化和特征。有生活经验才会有创造、探索,如何引导幼儿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更加形象、直观的感悟?除了鼓励孩子们积极大胆地运用多种媒体,在有暗示的环境中加以验证,是我们支持幼儿进行探索的重要体现。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区域中投放适合了适合孩子发展的材料,“井字棋”、“词语图片对对碰”、“果园丰收”、“四季拼图”、“青蛙跳跳跳”……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互动、教育价值。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把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实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探索更贴近生活。随着主题活动的逐步深入开展,我们继续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运用环境的暗示,支撑幼儿的自主探究开放性的环境创设,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老师及时点拨,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带着孩子走进四季,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遨游。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1、认识身边不同的农作物体验秋天丰收带来的喜悦心情。能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进行替换,并用儿歌的方式进行表述。

2、学习新的词语。比如:“石榴”,“小麦”,“玉米”……。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身边不同的农作物,知道把儿歌进行表述。

2、知道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儿歌挂图。

2、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可以先让幼儿想一想,在农田里见到了什么。复习汉语词语的发音。

2.教师出示儿歌挂图。

(1)老师边说儿歌,边用手指指图中的每一个画面。

(2)教师:“我指挂图,请小朋友听录音”。

(3)教师:“请一名小朋友将词语卡片贴在挂图相对应的位置上。”教师可请多名幼儿上前面来贴词语卡片。

3.借助动作及情景图(实物)学习儿歌。

(1)教师:“请听磁带,我们一起来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2)请幼儿上前面来点指挂图,再请几名幼儿上前面来跟说儿歌,边表演。

4.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语言”同桌相互指图说一说儿歌。

教学反思。

首先,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插图充分起到服务学习的作用。小朋友们仿佛去了一个新的世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自然很活跃。并且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没有想到的是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为什么田野翻金浪?”……我正好顺着问题讲下去,我也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小朋友们自已解决,让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小朋友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最后,教学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不足体现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讲的时间太久,占去了一大半的时间,以至于后面二,三节时间显得不够用,并且使这节课设计好的许多环节没有时间去完成。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揣摩学习,才会有进步。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童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散文诗《美丽的秋天》运用简洁、明快的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美丽的秋景图。这幅秋景图正好契合的幼儿的心理,不仅能使幼儿结合生活引发无尽的联想,同时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充分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体验秋天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丰富词汇:分外好看、黄澄澄的。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诗内容。

活动准备。

秋天美景图片:花园、田园、果园和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用优美如诗的语言导入。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酸酸甜甜的果实挂满了枝头,金黄的稻田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就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美丽的秋天》。

2.尝试描述秋天,激发对语言运用的兴趣。

(1)提问:你们见到的秋天是怎样的?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一说?

(2)老师也很喜欢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

3.逐一播放花园、果园、田园的图片。

(1)提问:你们能用好听的词句形容这些景物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景物都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吗?

4.教师朗读散文诗“美丽的秋天”,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提问: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散文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多种教学方式朗读散文诗,比如:播放优美的音乐,图片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熟悉和理解。

5.游戏。

幼儿带上秋天景物的头饰,让“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园、果园、田园)。

6.自然结束活动。

老师:你们喜欢秋天的美景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吧!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幼儿注意听,大胆表达。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在导入后,提问:“你们见到的秋天是怎样的?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一说?”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认真倾听。借助图片,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敢说。这节课让幼儿体会了语言美,达到会用优美语言的目的,这节课下来,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说话有点啰嗦,语言不够精炼,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语言的精炼,多积累精炼、优美的词语。后面的游戏时间也有点仓促。

大班秋季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看图说出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体验讲述和创编故事情节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单幅秋天的大背景图。

2、小鱼、小虫、小燕子、树叶图片各1张。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秋天的背景图。

(1)教师:秋天到了,小树叶落在了地上,它碰到了一条小虫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它又碰到了谁?小鱼会说什么呢?

(3)教师:最后,小树叶落在了哪里?小燕子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二、教师配乐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图片里的小树叶碰到了谁?它和小树叶说了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图片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讲述一遍。

(2)幼儿集体讲述一遍。

四、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1)教师:小树叶还会碰见谁呢?他会对小树叶说什么呢?

(2)教师做小树叶,幼儿做小动物,巩固学习对话。

五、结束活动。

放歌曲《秋天》的音乐,幼儿做小树叶律动"飞"出教室。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较贫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散文欣赏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活动中我借助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孩子们形象的理解掌握了散文诗的内容,很快地掌握了散文诗里的角色对话。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并为幼儿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较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活动意图:

秋天来到,伴随着瑟瑟秋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各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陆续上市。秋季的水果很多如: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等数不胜数。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身体十分好。特别是秋天的水果,那真的是聚集了一年的精华。结合实际开展了此次活动《秋天的水果》。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秋天水果的特征。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水果,比较水果果核特征。

2、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实物。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秋天水果果核的特征。

活动难点:

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们都吃过什么水果?

小结:好多水果都是我们喜欢吃的,秋天有好多水果多成熟了。

二、幼儿观察,讨论。

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出示ppt1)。

小结:原来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都是秋天成熟的。

这些水果里有果核吗?

(幼儿根据经验讲述)。

三、果核配对。

看一看!(出示ppt2)。

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果核是哪一种?

水果果核连线,出示食物进行验证。

小结: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再找找还有哪些是秋天的水果?看看果核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活动通过说说,看看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活动中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需要,完成了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通过涂涂画画,学习制作关于秋天的图书,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书的内容。

3、体验制作图书的乐趣,感受秋天的多彩。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图片,用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难点:制作图书。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画(半成品)、水彩笔、订书机、胶水。

活动过程: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秋天的颜色》含ppt课件。

2、出示枫叶:它又是谁?他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图文诗句,枫叶说:秋天是------(请幼儿回答)。

3、出示松树:它是谁,又会怎么说呢?

出示图文诗句,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4、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那么在它们脚下的大地会怎么说呢?(出示五彩斑斓的大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出示图文诗句,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5、完整朗读诗歌。

三、分组活动,制作图书。

秋天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把秋天画出来,让更多的人来知道秋天的颜色呢?

1、半成品展示,告诉幼儿如何操作,讲述规则。

2、分组活动,适时适当地指导幼儿涂色。

3、涂色结束,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画纸,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组织幼儿讨论,根据诗歌句式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还见到了什么颜色,可以重复,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和成功心理,为创编儿歌做好铺垫。

5、制作图书。

四、展示图书。

讲述故事(教师适当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勇敢的说)。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一起去感受秋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秋季班会设计教案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大雁南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小朋友们的衣服叶渐渐厚了起来。

活动目标。

1、教育儿童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够朗读儿歌,感觉儿歌中秋天的神韵,进一步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背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帮助孩子了解四季更替与自然现象的联系。

活动准备。

有关四季景物的图片,视频,幼儿用书,儿歌《秋风吹》。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播放有关秋天风景的视频,让幼儿猜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让幼儿说一说,秋天来了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参考视频和图片回答问题)。

3、学习儿歌。先播放两遍儿歌让幼儿静听,再向口述诗歌大意,!.快思.教案网出处!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幼儿逐句背诵,直到幼儿能齐声背诵。

4、让幼儿分别上台朗诵儿歌,看谁朗诵的最好。

5、教师带领孩子表演儿歌。

教学反思。

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可以了解到神秘的季节更替和秋天独特的自然现象。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很投入,孩子们认识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相互交流的互动中兴致很高,了解到了秋天的各种现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的记忆、朗诵、表演、配合等能力。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教育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如果有计划再次教学,一定在活动中延伸加入学生对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同现象想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尝试去观察,去发现。从而更好地开发孩子的综合素质。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通过涂涂画画,学习制作关于秋天的图书,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书的内容。

3、体验制作图书的乐趣,感受秋天的多彩。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图片,用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难点:制作图书。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画(半成品)、水彩笔、订书机、胶水。

活动过程: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秋天的颜色》含ppt课件。

2、出示枫叶:它又是谁?他会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图文诗句,枫叶说:秋天是------(请幼儿回答)。

3、出示松树:它是谁,又会怎么说呢?

出示图文诗句,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

4、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那么在它们脚下的大地会怎么说呢?(出示五彩斑斓的大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出示图文诗句,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5、完整朗读诗歌。

三、分组活动,制作图书。

秋天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把秋天画出来,让更多的人来知道秋天的颜色呢?

1、半成品展示,告诉幼儿如何操作,讲述规则。

2、分组活动,适时适当地指导幼儿涂色。

3、涂色结束,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画纸,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组织幼儿讨论,根据诗歌句式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还见到了什么颜色,可以重复,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和成功心理,为创编儿歌做好铺垫。

5、制作图书。

四、展示图书。

讲述故事(教师适当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勇敢的说)。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一起去感受秋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活动意图:

秋天来到,伴随着瑟瑟秋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各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陆续上市。秋季的水果很多如: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等数不胜数。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对身体十分好。特别是秋天的水果,那真的是聚集了一年的精华。结合实际开展了此次活动《秋天的水果》。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秋天水果的特征。

活动目标:

1、观察秋天水果,比较水果果核特征。

2、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实物。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秋天水果果核的特征。

活动难点:

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们都吃过什么水果?

小结:好多水果都是我们喜欢吃的,秋天有好多水果多成熟了。

二、幼儿观察,讨论。

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出示ppt1)。

小结:原来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都是秋天成熟的。

这些水果里有果核吗?

(幼儿根据经验讲述)。

三、果核配对。

看一看!(出示ppt2)。

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果核是哪一种?

水果果核连线,出示食物进行验证。

小结: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再找找还有哪些是秋天的水果?看看果核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活动通过说说,看看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活动中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需要,完成了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列算式,理解数字及符号在算式中的意义。

2.在看图列算式的过程中积累加减运算的经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清楚地用语言表述算式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4幅。

3.幼儿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那儿有什么?

二、学习解答加减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学习解答加法应用题。

师: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大树、草、花等)。

师:瞧!这么美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了?(瓢虫)。

师:花丛中飞来了几只瓢虫?(3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

师:看,又飞来了几只瓢虫?(2只)又飞来的2只瓢虫用数字几来表示?(2)。

师:现在花丛中一共有几只瓢虫?(5只)5只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我们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3+2=5。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花丛中原来有3只瓢虫)2表示什么意思?又飞来了2只瓢虫,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一共有5只瓢虫)为什么要用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因为又飞来了,变多了所以用加号)等于号表示什么?(一共有)。

2.学习解答减法应用题。

师:看!草地上有几只蜻蜓?(5只)。

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师:咦,飞走了几只蜻蜓?(1只)飞走的1只蜻蜓我们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师: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蜻蜓?(4只)四只蜻蜓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4)。

师: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5-1=4。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这些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树叶上原来有5只瓢虫),4表示什么意思?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4表示爬走了4只蜻蜓)1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还剩下1只瓢虫)这里为什么用减号?(减号表示爬走了、变少了)等号表示还剩下。

三、看图解答应用题并列式(每次出现3幅图)。

1.出示毛毛虫图。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什么昆虫来了?(毛毛虫)老师手指第一幅图,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树叶上有3只毛毛虫)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又爬来了2只毛毛虫)现在树叶上一共有几只毛毛虫呢?我们一起看第三幅图(树叶上一共有5只毛毛虫)怎么列算式?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用加法?(因为又爬来了,原来少,最后一幅图中的毛毛虫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2.出示蚂蚁的图片。

师:看,这又是什么昆虫?土坡上有几只蚂蚁?这幅图师什么意思?走掉了3只蚂蚁,现在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小朋友完整地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土坡上有5只蚂蚁,走掉了3只蚂蚁,土坡上还剩下2只蚂蚁)谁来列算式?说说这里为什么用减法?(因为蚂蚁又走掉了,原来多,最后一幅图中的蚂蚁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3.出示蜘蛛和蝴蝶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昆虫?(蜘蛛和蝴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动动你的小脑筋,这两大幅图应该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呢?(蜘蛛用加法,蝴蝶用减法)为什么蜘蛛用的是加法?(因为蜘蛛又来了,原来少,最后变多了)为什么蝴蝶用的是减法?(因为蝴蝶又飞走了,原来多,蝴蝶最后变少了)谁来用一道算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说说这三幅图的意思。(蜘蛛网上有2只蜘蛛,又爬来了3只蜘蛛,现在一共有5只蜘蛛。2+3=5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花丛中还剩下3只蝴蝶。4-1=3)。

总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学会了看图解答应用题,并且列出了算式。

四、幼儿看图练习。

1.讲解、示范。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来完成一张作业单。先说一说三幅图的意思,然后在下面的空格里列出算式。数字写在日子格里,符号写在圆圈里。

2.幼儿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