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漏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3-12-06 19:04:29 作者:GZ才子

教案不仅是教师备课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工具,因此编写教案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三年级教案案例。

小学三年级教案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字帖临摹。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三年级科学教案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流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流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学生观察流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流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流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流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流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流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流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流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三年级音乐教案

1、扮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一位小同学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1) 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 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 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同学的识谱负担。

(1) 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 两个乐段要处置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身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2)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3)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三年级语文教案

1、明白倒叙的特点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习倒叙的方法,能运用倒叙进行作文。

明白倒叙的特点,学习倒叙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实验法,与学生上次的学习情况作对比,总结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交流导入。

1、《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2、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倒叙。

3、小结:学生现在对倒叙的认识情况。

二、认识倒叙

1、ppt出示倒叙的定义。

2、播放微课,生动的认识倒叙。

3、ppt出示倒叙流程。

4、结合课文《燕子专列》《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理解倒叙及倒叙的好处。

5、总结倒叙的好处:文章开头适当地运用倒叙:

(1)、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2)、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3)、还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三、学习倒叙的写法

1、睹物回忆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忆

举例说明

2、对比回忆法 由对比冲突引出矛盾

举例说明

3、情境回忆法 由描绘情境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4、抒情回忆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

采用倒叙的手法写一写你父母对你的爱吧!

五、作品展示。

三年级音乐教案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三年级音乐教案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一、导入: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可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2)解决轮唱难点

(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

(4)学习歌词

(5)学习轮唱

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

三、器乐练习:

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

教学反思:能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三年级音乐教案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他*的情感。

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他*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指导学生吹奏“6、3、2” 三个音

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1、听一听。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大部分同学都能吹准新学的三个音,并能为歌曲《牧童谣》伴奏,学生吹奏的兴趣很高。

三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投影片、铁丝等。

一、准备

二、诱发

投影:例1动物园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小狗花花绕篮球场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课件展示:小狗花花围着篮球场走一周。教师: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计算出来?(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26+14+26+14=80(米)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三、释疑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3、展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26x2+14x2=80(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x2+宽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个长,再走一个宽。提问:这时它走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着走完全程。教师提问:剩下的路程是长方形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学生进一步观察后,推导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第三种方法。

(26+14)x2=1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5、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6、教师出示例2(投影),学生独立解答。

7、教学例3,学生读题后,教师操作:拿一段长50厘米的铁丝,先量出一个长,用铁钳拧成90度角,再量出一个宽,用铁钳拧成90度角拧成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铁丝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此题。

8、投影:(让学生在课堂独立做两道题)

四、转化和应用

投影: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2、量一量各个长方形的边长,计算各个长方形的周长。

课件:展示黄、红、蓝三个长方形。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生字及新词,认读4个字。

2、能摘录并积累相关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或第4自然段。

5、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集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和美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及新词。

2、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flash动画,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不丢字,不加字。)

2、指名读。(纠正学生的字音,能够读出自己的语气。)。

3、小组互相读一读,进行评议。

4、默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美丽的?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3)在课文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相应的词句。

5、汇报。读一读画下的句子。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勒嵌且嚼

(3)重点指点字形:锡腾嚼

2、出示生词:欢腾矫健飞翔安闲马驹内蒙古偶尔牵牛花锡林郭勒一碧千里

(个别读、小组间互相检查读一读。)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三、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己默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找到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自读,已经画出的语句。

四、练习。

1、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词语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

2、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摘录并积累相关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或第4自然段。

4、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新授: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指名回答: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

2、结合练习题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同桌讨论讨论:草原上有()、()、()、()、()、()。

3、在已经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自己找出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尝试背诵。

5、小组互相背诵。

三、作业:

1、按要求从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摘录词语。

2、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一篇小短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激发写作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写作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总结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写作心得。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写作心得。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更有帮助。

三年级教案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该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案例1。

《买文具》教学实录(一)。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

学生准备: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1.出示要写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板书设计:

为什么

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正确、规范的默写课文。

3、在理解课文中三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背诵并默写课文。

从中学习古人的那种学习精神。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论学习这篇古文。

1、自由读这篇古文。

2、试着背诵。小组互相检查。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对上节课知识的巩固。)

5、结合你现在的学习,你能从课文中学到什么?(自由发言,谈感受,同时也是对这篇古文的理解。)

6、这篇古文指引了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那么让我们把它牢牢的记住吧!试着默写。

7、小组检查,有错误的地方,再默写。

大家能够把你学习的感受说出来,老师希望你能用这三句话指引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面对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同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这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还要实在。

三年级语文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关键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关键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早上广播站的播音你听了吗?今天早上有一篇故事是

讲雷锋叔叔的,那雷锋是谁呢?大家都是细心的孩子,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雷锋有关的文章《温暖》。

看,仔细听。

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一起来闯关,请看我们今天的第一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

1、划一划:划出雷锋关心战士的句子。

2、议一议:雷锋发现小韩棉裤上的洞时,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这些词好在哪里?

(六分钟后比一比谁完成得好)

第一关完成得非常好,那第二关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3—6自然段

1、用“”划出雷锋做了好事后的表现的词语。

2、抓住“不吭声”“大惊小怪”等词想一想: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3、讨论“又是班长……”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4分钟后赛一赛哪一组最棒)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小韩觉得心里暖哄哄的?

1、写作技巧渗透: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围绕雷锋

帮小韩补裤子为线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描写。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大胆的运用这种方法。

2、收集雷锋语录:

今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雷锋叔叔说的话,大家看一下: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雷锋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那我们以后的生活中,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事。今天回去之后呢,大家就可以学一学雷锋叔叔,不留姓名的做一件好事,明天的课堂中,我们一起交流心得。

板书设计:

17、温暖

轻手轻脚

缝棉裤一针一线关爱战士不图回报

捅炉子一声不吭

三年级作文教案

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对着干。

过渡: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我发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对着干就行。比如说,我说“站”你就“坐”,我说“立正”,你就“蹲下”。反应要快,做错的和反应慢的就淘汰出局。(被淘汰的同学请自觉地站到走道当观众,强调一定要自觉)。

胜利者可以获得一块魔法石(词语)要想取得胜利,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窍门。

1)认真听好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2)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1、第一轮学生进行玩游戏。

过渡:记住了吗?同学们,请注意,游戏开始”(举左手,举右手、站,坐,站站站)。

2、第二轮挑战赛。

过渡:现在场上的同学都很不错,哪位愿意上来继续挑战?(8人)好,其他同学请回到。

座位上当观众,还请观众们准备好你的高清摄像头,用你明亮的双眼把精彩的画面拍下;把有趣的动作拍下(板书:动作、神态);用你灵敏的耳朵把这精彩的瞬间录下(板书:语言、心理活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都准备好了吗?游戏继续。(向左转,向右转,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戏玩到这里,不得不恭喜你们。你们就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获胜者听着,立正。(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戏,他们全军覆没。)。

1、指导学生写游戏过程。

过渡: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短暂。游戏结束了。怎样才能让这份快乐延续呢?要学会把这份快乐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老师想跟你们分享有趣的的镜头。请看。(出示例文)解说,看前面的那个镜头是吴老师适用全景拍摄,抓住人物在融入当时紧张的气氛。红线画的部分就是特写镜头。

2、学生交流拍到的精彩镜头。

1)出示(玩游戏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点评1:抓住场上的人物,还融入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给人留下热闹非凡总的印象。能分享一下你拍到的特写镜头吗?(3个学生说)(出示:玩游戏时,某某同学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说了些什么?自己又是怎样做的想了些什么?)。

点评:观察得很真切,很细腻,仔细。把同学们玩游戏很投入的镜头拍下来了,拍下同学们千姿百态的表情,还录下选手们这么多有趣的镜头。多么有趣的一个镜头呀。

很多同学都想分享,这样吧,把他写下来。要是把你拍的精彩镜头写进作文里就可以给读者再次呈现玩游戏的过程。

过渡:写得时候只写游戏过程,题目开头结尾不用谢。可以参考老师提供“写作指南”(出示)在描写时,要注意捉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生动有趣。希望老师送给你的魔法石能帮你的忙。请动笔写在稿纸上字数不定(时间15分钟)。

过渡:时间到,我们一起分享某某同学的精彩镜头。假如你也拍到同样的镜头你也可以补充。

1、朗读优秀作文(投影学生作文)。

2、哪位高手也拍到这个镜头,有什么想说的。

3、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

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融入紧张的气氛)。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是否写具体了;

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把画面写生动了)没有;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针对写得不够具体的:哪位同学也拍到这个镜头,你来补充一下,你看到当时他是怎么做的,谁帮他改改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细节描写。

过渡:请修改明显错误的标点符号,字,词,句评改作文分以下步骤:

1、自读自改。

2、互读提建议。

3、自己再修改。好的作文都是修改而成的。

改作文时,我们做到:齐读(仔细推敲,认真修改,开动脑筋,勤于动笔)。

板书:游戏过程: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评课: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周边事物,总觉得写作文无事可写的局面,又或者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几乎称不上作文指导的作文课,我用鲜明的现场体验激发表达需求,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使他们“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确定写作内容范围,个个有内容可写拓展思路,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激趣学生敢于表答。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到里。

三年级语文教案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导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读读背背——格言警句

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清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1)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2)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

三、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的最清楚。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写一个有美德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从小培养美德

三年级语文教案

1、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南极风光。

2、简介背景,导入课文。

南极大陆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学附小的杨海蓝和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吴弘,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顺利到达南极乔治岛长城站。当天下午,考察队队长高伯伯带领他俩游览了企鹅岛,还同小企鹅合了影。(板书课题:登上企鹅岛)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标出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里生字的读音。

3、出示词卡:你能正确读出下面这些词语吗?

登上企鹅大陆尽管厘米鱼鳞状帽子捕食

4、小组合作,记忆字形。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对哪些字记忆最深刻?为什么?

1、出示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的8个字。

2、提醒学生注意:

“陆”字中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帽、嘴”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鹅、所”两个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两边。

3、学生学写生字,每个字写两个。

4、互评,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1、辨字组词。

状()、境()、挠()、捕()、驴()

壮()、镜()、绕()、铺()、驱()

2、积累本课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登上企鹅岛

鹅、所:左右相等

陆、帽、嘴:左窄右宽

帽:右上角不是“日”字

陆:右边的一竖不能分开写

三年级语文教案

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1.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2. 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3.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 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

2. 集体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 学生准备。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 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

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

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生: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要一致,才能达到目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

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通过两张账单的对比,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一、导入

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3、出示课题,读题,理解“账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停止。

2、出示难读的词: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指名读,结合理解

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3、默读课文,用上“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师:课文所写的这件事中有两份帐单,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份帐单。

1、学习彼得账单。

a、出示彼得账单。

b、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指读。

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妈妈当时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读“妈妈的账单”。

(1)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呢?这是一份()的账单,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

(3)、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妈妈每天做的饭菜都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时,妈妈()

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想起了(),妈妈()……

(妈妈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4、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吧

师:妈妈的爱,记不清,也数不尽。当小彼得感受到妈妈无处不在的爱时,面对这份自己开给妈妈的账单,你一定能猜到小彼得此时此刻的内心。

出示:羞愧万分。什么叫“羞愧万分”?

5、你们从那些词句中知道小彼得羞愧万分的?

四、联系生活总结。

1、我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的爱陪伴着我们长大的,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呢?

2、师小结:一句真诚的祝福,一杯浓浓的热茶,都是回报妈妈的一种好方式。老师希望,大家对妈妈的回报不仅是表现在今天,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语文教案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笼罩”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

重点: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阅读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

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词语卡片课件录音机课文磁带

2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下雪的经过;学习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板书:雪。你看到“雪”字会想到什么?

2.在“雪”前板书“瑞”,(完整课题)“瑞”读音(),意思()。(:吉祥,好。)字形比较:瑞()端()

3.说说题目的意思。师: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学了课文我们会更明白。

4.认真抄写“瑞雪”2遍。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的一场雪?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

2.交流:读读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语句和段落。同时,利用语言环境教学部分生字。

字音:凛冽()霎()时间笼罩()分()外巍巍()三层()被枕()掷()追逐()(在括号里注上读音)

字形:凛冽、霎、巍、罩、掷、眉(各写一个)

字意:霎时间、分外、巍巍群山、眉开眼笑

3.认读生字词语。

三.自读课文

1.字词学得不错,课文能读正确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评哪个同学读得好。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3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指名读,并框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

3.齐读这些词语。

4.细学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请标上句序。

用“--”划出描写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划出描写下雪时情景的句子。读读划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写下雪的经过,还写出了这场雪的一个特点--雪下得很大。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一段,用“o”圈出写雪大的词。

(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a.点击课件:下雪时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霎时间、全都笼罩”。

理解:山川、田野、村庄一片白蒙蒙的景象。

b.朗读训练,读出雪“大”的语气。

c.试背这一段。

5.指名读读1--3段课文。

(1)哪几句是具体描写雪后美景的?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6.默读第3段。把第2句话改成“被字句”说说。(雪后的大地被一轮红日照得分外耀眼。)

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吗?用赞叹的语气读第4句话。

7.书面练习填空:

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国风光

巍巍群山()好一幅()的喜人图画

8.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练习

1.填空:

( )的寒风刮起来了,( )地刮了一个下午。()的雪花从天空中()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在()的大雪之中。

2.抄写生字词语。

3.辨字组词

瑞()冽()馒()分fen( )

端()列()慢()分fen( )

教学要点

学习第4、5自然段,知道课文之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总结全文学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3.听写第3节的第3、4句话(作业 本第6题)

二.学习第4、5段

1.默读课文第4、5段。思考:为什么老农笑了?

2.点击课件,欣赏雪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板书:供水“雪”杀菌保暖

3.哪个词写出了老农喜悦的心情?理解“眉开眼笑”。

4.朗读训练。

5.出示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6.齐读第5段。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用“o”圈出动作的词。

7.朗读训练。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所以我们叫它“瑞雪”。

2.引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一( )红日一( )雪白一( )喜人图画一( )风光

2.完成作业 本第5题和第7题.

三年级音乐教案

2.歌表演《摇啊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