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免费备课教案参考(优质17篇)

时间:2024-03-05 16:03:16 作者:ZS文王

编写教案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下面是一份精选的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语文授课参考教案范文

一、由题质疑,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从课题的提示中,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想知道的有:“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表达什么愿望?他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第一遍读,要读准字音;第二遍读,要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第三遍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特别是要抓住重点语句找答案。)。

二、指导读书,深入感悟。

1、正确、流利地朗读。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在朗读的检查中结合正音的指导。要读准“卓越、沉浸、蓝盔、腕上、圣坛、呼吁、充满”等词语的读音。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学生第二遍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在交流时不要强求语句的一致,要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3、抓住重点语句感悟。

(1)对失父之痛的感悟。

引导学生寻找表达失父之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或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下面所举的句子,说得有道理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如:

句子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事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悲痛。)。

句子二: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联想中表达失父之痛。)。

句子三: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回忆中表达失父之痛。)。

(2)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

学生再读课文,提出有疑难的句子。问题比较集中的句子可能是: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先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和平之花”指的就是“和平”;“娇嫩的‘和平之花’”,意思是说,和平很容易受破坏。再引导学生举出具体事例,或教师补充有关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世界并不太平”。“具体事例”可以是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等。

举例: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还有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3)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不一定局限于哪一个句子,能读出情感就行。“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句话的朗读,要达到本文情感的最高潮。

四.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引导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五、全文朗读,升华情感。

(全班齐读:“敬爱的加利先生:人类家园。”)。

六、课外延伸,呼唤和平。

四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1、学xx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x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xx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x同事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强调x同事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x,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x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三、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什么是清贫?

(2)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x同事的这一可贵品质。

2、集体反馈交流。

3、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批注。

4、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注意学xx惯的培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

五、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2、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x“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事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辩一辩。

1、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2、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教师最后做正确的引导。

七、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有人说x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参考

1、出示诗歌:余光中的《今生今世》。

2、指名配图配乐朗读。

3、师: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余光中,你们知道他是为谁写下的这首诗歌吗?(母亲)是呀,母亲就像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黎巴嫩的一位文学家卡里。纪伯伦就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母亲,他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4、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从一份免费的账单里找到了无声、无私、无价的母爱,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找一找母爱。(板书:账单母爱)。

四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x第4自然段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c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d指导用“稠密”造句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f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x背诵。

(2)学x第5自然段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学x第1—3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x第4—8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课件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a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可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c练x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书上的词语)。

3、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介绍长城。

三、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内容,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

四年级语文免费人教版教案样板

教学目标:

1、学习方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习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方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方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强调方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三、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什么是清贫?

(2)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

2、集体反馈交流。

3、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批注。

4、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

五、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2、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拓展,辩一辩。

1、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2、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教师最后做正确的引导。

七、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有人说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读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1、人与人之间送礼物是友爱的表现,礼轻情意重,礼物的意义不在于价钱的多少,而在于付出了真情,传递了爱和友谊。现在,你决定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你父母、长辈或是朋友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2、在生活中,你有过像麦克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

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

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次序时间作者见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卧”?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四:总结。

四年级语文免费人教版教案样板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

2.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甘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试换小标题,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抓出重点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从徐帅教育子女的话中受到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和观看视频课件,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使少先队员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重点研读《看门老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两个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和体会三个小故事中蕴涵深意的词句,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等。

2.使学生体会到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质皆源于时时用“人民的公仆”来勉励自已,甘为人民的公仆是这一切品质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座右铭演示导入:

1.师板书:人民的公仆。试问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确:同学们,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够严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演示徐向前元帅头像)他就是我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为此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生答预设:布衣元帅)。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二)精读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现在就让我们随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帅。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不但新娘会这么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没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徐帅的住处、衣着、态度几方面去回答,并体会出朴实无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故事中写新娘用了几个没想到(令学生读读后师引读:新娘怎么也没想到,新娘做梦也没想到,体现引读)。

3.换小标题“比普通人还普通呢!(敬爱的徐帅啊,您的朴实无华,您的生活俭朴,您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布衣情怀,难怪人们会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那么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也要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

(三)学生分角色读第一和第三故事(重点研读故事三)。

2.学生汇报(一心想着国家建设,弃小家,顾大家;对子女严格要求,如“告诫”“审问”“继续追问”“常常”“反复解释”)。

3.换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在故事三的教学中教师相机点拨:

(1)引导体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出一片灿烂辉煌的成功来!同学们!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为别人,学会自立学会自强,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帅的这句话教育子女,教育身边的人,教育我们)。

(2)“铺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3)引导体会“审问”分角色读审问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读的评价)教师换位与学生延续继续追问(续审)。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图享乐,心系国家的元帅,他认为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元帅,他比普通人还普通,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他告诫子女“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向前元帅,(同学们,老师不仅要问,你认为徐帅能做到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时刻牢记,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爱的徐帅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以高声的说,您堪称“人民的公仆”

四、课件演示结束。

课件《布衣元帅》。

敬爱的徐帅,您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质的写照。敬爱的徐帅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请起立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徐帅啊!请接受少先队员最真挚的敬礼(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白鲸》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家庭生活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在这平凡之中蕴涵着深深的爱。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事情的经过。第一部分(1-3)麦克的准备。通过麦克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麦克的家境、父亲的辛劳以及小麦克的懂事和善良。第二部分(4—文章结尾)写麦克完成心愿。先写麦克挤奶前的紧张、激动的心理;完成心愿后写他的紧张与期待,父亲的惊喜、感动与幸福。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全篇通过人物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简洁的对话,细微的动作,使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引起了读者共鸣。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四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模板

1、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从读、品、观中感受泉的魅力,体会泉多、水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读中悟泉的特点、感受美,感官欣赏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泉城之美。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2、说说泉城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3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句子,交流。

(1)第一句,泉多(七十二泉)。

(2)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a指名读这句话后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b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c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d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第三句:最著名的泉水。

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

4、齐读课文。

(二)、品读四大泉:

1、为什么作者只介绍这几处?(最著名)它们为什么会在这七十二泉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自读描写这四泉的部分,出示要求:你最喜欢哪处泉?找出相关的文字介绍你喜欢的这处泉。说说它吸引你的理由。

2、帮扶部分为珍珠泉以及趵突泉,根据学生回答随意调节:

趵突泉部分。

“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大)。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清)。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美)。

a结合这句话,理解“冒”——泉水多但流速相对慢,高过泉面。

b出示趵突泉的图片,帮助感受“美”

c介绍趵突泉得名由来:大股泉水像拥有生命般日夜跳跃冒出水面,因此得名“趵突泉”,指导朗读。

d小结:是啊,泉池开阔、泉水清澈再加之喷涌而出时那如同白雪的层层波浪,趵突泉不愧名列(七十二泉之首)。

e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展现趵突泉的美?指名读、齐声品读。

珍珠泉部分。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池大水清)。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拎到了睡眠上来。”(形态美)。

理解“涌”——水流细而急。(可与“冒”比较)。

珍珠泉的美:体会三个“忽~忽~”——瞬息万变,“拎”——神奇、有生命力。

指导朗读。

3、放手自学部分:

五龙潭: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动作理解“汇注”

黑虎泉: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

4、小结:泉城的四大名泉果然各具特色,风光无限。齐读2-5自然段。

5、回读第一自然段。

游历济南,泉的美景一览无余。这些泉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文章读到这,你想说些什么?

(三)得名由来。

1、引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泉是济南的魂,那一汪汪千姿百态的清泉把济南装扮的万般风情、充满灵动。让我们再度走入济南,齐读课文《泉城》。

四、作业布置。

了解济南的其他名泉,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9、泉城。

珍珠泉神奇。

泉多五龙潭泉多。

泉美黑虎泉气势天下闻名。

趵突泉大、清、美(首)。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