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学期教案大全(21篇)

时间:2023-12-08 07:30:14 作者:梦幻泡

教案的编写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接下来是一些三年级教学计划的示例,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俗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可是,孩子们大多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主题设计了“宝贵的一分钟”“不让时间溜走”两个故事内容。

1、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

2、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3、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1、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2、每位学生自带一只小闹钟。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说谜面,看哪位同学脑子转得快: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有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学生猜谜语。)。

二、教学活动:宝贵的一分钟。

活动设计一:感受一分钟。

1、时间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并说一说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用闹钟演示一分钟的时间,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

2、下面我来采访大家,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自由汇报)。

活动设计二:交流调查情况。

是呀,一分钟特别短,转眼就过去了。那么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课下我让大家调查了自己的家长。我们大家来交流交流你的家长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的情况。)。

活动设计三:自己动手体验一分钟。

1、咱们的家长在一分钟里做了那么多事情,大家想不想试一试,看自己在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学生自由试一试)。

2、学生汇报自己在一分钟里做了哪些事情。

3、一分钟是短暂的,但是却非常宝贵。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课件里演示的情境,谈谈你的感受,好吗?(播放课件)。

三、活动总结:

上完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设计一:再谈对一分钟的感受。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交流,现在再谈谈你对一分钟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说得真好,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可不能让它溜走呀!

活动设计二:看图画谈感受。

1、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分钟的时间同样是宝贵的,下面看这些同学的做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课件播放)。

2、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活动设计三:读故事,受启发。

2、想想你平时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有什么打算?

活动设计四:交流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诗句。

2、这些格言就像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大家把他们制作成卡片。

4、学生制作卡片。

四、谈收获。

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

2、老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正如我们开始上课时说的谜语一样,我们真的要去珍惜它。最后让我们伴着音乐,在朗读《匆匆》中体会时间的珍贵。(课件播放。)。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3、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请学生制定“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

2、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己的贡献。”

2、布置任务。“课前,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计划变现实,需要付出许多努力。首先,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他们的计划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小组准备。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地计划内容,一级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

5、教师。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3、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并写在书中。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一课时

多媒体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品德与社会是从三年级起开设的,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是本课程教科书的起始册,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后续的学习内容。三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每一主题表达了明确的学习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育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因此本册教材内容是更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侧重在个人、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确定的。以个人、家庭、学校生活为基础,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的人们之间的联系,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的联系;理解在家庭、学校的各种环境中活动要遵守相应的规则;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景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和不同责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尊自护、热爱劳动、富有责任心的意识以及乐观向上、有爱同学、真诚宽容的态度,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打好基础。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主题下设三个活动主题,每个主题都通过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继而又生成多个小话题同时有卡通猫以及主线人物东东、兰兰参与其中,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教材的亲切和可信。

本单元是学生进入小学中年段学习的起始单元,也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起始单元。家庭是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领域,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教科书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贴是自己幸福成长的源泉。本单元通过 “我的一家”、“爱的港湾”、“安全地成长”三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中,认识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人员关系,培养学生爱家、爱家人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表准“我在成长”和“我与家庭”中的相关内容。

主题一、“我的一家”重点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大家庭成员,感受父母及长辈们对自己的关爱之情,体验家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中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知道家庭生活中的文明礼仪。

主题二、“爱的港湾”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爱是双向的,父母爱子女,子女也要爱父母。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来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学生的家庭生活事件感受爱的内涵,关心爱护是爱,责备批评也是爱,进而引导学生要多关爱自己的长辈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帮助学生认识家是爱的港湾,可以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安全、给人以快乐。

主题三、“安全地成长”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护自救的方法。

建议开展的活动:

1、 故事会 让学生将自己最难忘、记忆最深刻的事件。

2、 体验活动 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为他们做一件事。

3、 访问 访问家长和长辈的生日,为他们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

4、安全知识竞赛 组织安全知识的比赛。

本单元的是在标准框架内容内选取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事例,这些内容更贴近教室里的学生真实生活,能更好的体现教材中的孩子与现实中的孩子进行对话,互动。由此帮助学生在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中学会客观、积极的评价自己、评价同伴,增强自信心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学会真诚的赞美她人、欣赏他人,和同学友好相处,体验在集体中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本单元通过“说说我自己”、“夸夸我的同学”、“同学之间”这三个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尝试从多角度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说拿自己,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他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表准“我在成长”和“我与学校”中的相关内容。

主题一、“说说我自己”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名字来历的调查活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同时对自己的名字有认同感。教材通过几位同学充满自信的内心独白揭示了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因此才有我们每个人的不同。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发展自我意识,建立自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被人关注和了解的快乐。

主题二、“夸夸我的同学”这一主题从“我”引向他人,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和长处,由衷地赞赏和夸奖同学,并能在行动上学习同学的优点、汲取别人的长处,在赞赏同学的同时感受到愉悦和快乐。同时引导同学们讨论“什么样的人最受大家的欢迎”,让学生去探寻受人欢迎的原因。

主题三、“同学之间”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方法,学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理解并尊重别人;学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学会宽容、理解、体谅他人。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同学之间的矛盾。

建议开展的活动:

1、自画像 画出自己的特点,看看象不象自己,增强自信心。

2、猜一猜 夸一夸自己的好朋友。

3、介绍会 介绍别人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

4、说说心里话 让学生将自己的烦心事或与同学之间的不愉快的事讲出来,并帮助他们解决。

5、演讲会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班上发言,感受发言的快乐。

本单元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同学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加强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本单元通过“我爱我们班”、“学习交流站”“大家一起玩”这三个主题活动开展学习活动,教材选取了一些儿童在其社会性发展中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并在班级生活中磨练本领,不断成长和成熟。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表准“我在成长”和“我与学校”中的相关内容。

主题一“我爱我们班”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班级中的生活,回顾同学友情、老师关心,体会班集体生活的快乐。同时对学生进行为班集体增光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为集体争荣誉是每个人的事,要靠大家的努力。设计班徽主要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班集体。

主题二“学习交流站”重点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进入三年级后的学习变化,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宝贵,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教材采用了学习交流站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与同伴交流、与教材中的孩子对话。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好好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题三“大家一起玩”通过儿童游戏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规则就在身边,遵守规则很重要。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中感受到什么是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规则,知道规则能使人们生活更加有序,能给人们带来安全和欢乐,并知道要自觉遵守规则。

建议开展的活动:

1、我的快乐事 讲一讲自己在班级生活中感到快乐和温暖的事。

2、我最敬佩的同学 赞扬为集体争荣誉的同学,并为他们一期黑板报。

3、夸夸我自己 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的好习惯。

4、定班规 全班同学共同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班规。

5、设计班徽 每个学生都为班级设计班徽并附有说明。

本单元学习从辨别方向开始,学习相关的地图知识,让学生在画学校这一具体活动中学习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经验,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了多样的形式和祖国的空间。本单元通过“画画我们的学校”“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学校的变化”这三个主题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学校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了解学校的过去与现在,以及将来,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表准“我与学校”中的相关内容。

主题一“画画我们的学校”通过画学校让学生学习一些地图的知识,如学习辨别方向、学习图例、设计图例、常用的图上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出本校的地图以及自己上学的路线图。本主题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同时注意学校的方位,不能出错。

主题二“学校里工作的人们”教材以学生采访的形式呈现,主要是通过采访活动,让学生知道学校里有不同的工作人员,通过访问了解他们的不同工作性质,但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他们每个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我们要敬佩他们并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为了组织好采访活动,教材列举了注意事项,以此提醒教师和同学一定要认真组织,带着问题去采访,才能有收获。

主题三“学校的变化”通过对长辈的调查访问了解学校的过去,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现在的学校,让学生感受校园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憧憬学校美好的未来。

建议开展的活动:

1、欣赏 走出教室感受学校的整体美,为华学校做准备。

2、画学校 让学生画出学校“地图”。

3、采访 分小组采访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并记录他们的工作。

4、我的心愿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交流会,说说自己准备为学校做点什么。

5、我心中的学校 画一幅学校未来图。

6、我们的画册 把学生画的学校“地图”和“未来图”装订成一个册子,让同学们学习欣赏。

本册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知道学习本门课程可采取调查、访问、参观、查阅、讨论、研究、制作、汇报、交流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在教法上可采用谈话式、互动式、活动式等方法,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教师要注意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了解平面图的基本知识,会读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了解学校工作人员的职责。

2、了解学校的昨天与今天相比发生的变化,了解学校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3、知道自己家乡哪儿最美;了解春游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春游安全的重要性。

4、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以及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是怎样过这个节的。

5、了解一些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事例以及“希望工程”等面向儿童的全国性公益活动。

6、了解一些健康安全方面的常识,知道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对身体的好处。

7、掌握一点安全自救的小知识,知道该怎样玩游戏机以及一些暑假知识。

1、课前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资料或实践活动。

2、课堂上注重情景创设,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并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3、对课后的延伸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深化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并利用恰当时机展示、回报,对表现优秀的进行表杨、奖励。

1、在学习中感受学校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感受到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

2、在活动中,培养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公共秩序和注意公共安全的意识、习惯;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了解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爱护生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本册教学重点:

1、使学生深化对学校的认识,体会学校工作人员的辛苦。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六·一”,并感受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4、让孩子知道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本册教学难点:

1、在认识学校,体会学校工作人员辛苦的同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初步理解公平、民主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读图、调查、实践体验等自主探究的能力是难点所在。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和爱学校、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在实际探究中的合作意识。

经过两年半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已基本形成。了解了一些学习、生活的基本常识。学习优秀的孩子,除了可以轻松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外,对课后布置的延伸活动,课前布置的准备作业也都可以教高质量完成。因此在上学期等级评定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几位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由于家庭教育环境和个人智力因素的不足,在学习上仍然感到吃力,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根本不参与课后延伸活动和课前布置的准备活动。本学期在教学中将以此为重点。

1、本册教材内容与孩子们的学校、家乡、个人生活的实际紧密相连。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结合学生认知安排教学。

2、针对每个主题,每课具体内容,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以便于课堂上组织合作探究活动。

3、课后,加强课外延伸活动的检验和交流,对优秀的进行表扬和奖励, 达到督促孩子实践、乐意动手的目的。

4、充分、有效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功能,把学校电教资料及时展示给学生,以便增强感性认识,突出教学实效。

五、全册课时安排

1、了解平面图的基本知识,会读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学校的位置、环境,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2、认识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及职责。

3、了解学校的昨天与今天相比发生的变化,了解学校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能力目标:

学习简单的读图技能,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生对学校、对老师的亲切感,激发热爱学校、尊敬老师、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1、使学生深化对学校的认识,体会学校工作人员的辛苦。

2、在认识学校,体会学校工作人员辛苦的同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初步理解公平、民主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1、知道自己家乡哪儿最美;

2、了解春游的一些基本知识。

3、知道春游安全的重要性。

1、培养初步的独立购物和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2、 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2、 读图、调查、实践体验等自主探究的能力是难点所在。

1、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以及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2、通过设计“六一”活动方案,知道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合作探究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一些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事例以及“希望工程”等面向儿童的全国性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1、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2、了解“六·一”,并感受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1、培养学生珍爱命,尊重他人,关心集体。

2、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

2、了解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4、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5、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a)教学课件

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

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

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c)同学们,我们知道,交通有规则,待人接物有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比赛有比赛的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真烦人,玩要被管,吃要被管,买东西也要被管,一点自由也没有!”我们的新朋友扬扬现在心里头也正这么想呢!

a)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没有规则行不行?

b):古人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可见规则由来已久,我们的工作、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没有规则,这世界就乱套啦!

a)规则多种多样,指导同学们看图,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

b)看图,参与讨论学校有哪些规则,完成表格,评讲。

a)看图说说规则的作用,重点指导观察图的对比,体会遵守规则的好处。

b)现场采访:

指名分角色读50页小同学的话,按要求进行现场的讨论采访,完成51页表格

c)各抒己见

提要求,让学生积极发言,向学校提意见。

a)先说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

b)在游戏过程中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适时点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规则的作用。

c)游戏结束,出示小扬扬语录2:以前我讨厌规则,现在我觉得规则是帮助我们的好朋友!

a)讲故事《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b)结合学校的一次防火演练加以举证自觉遵守规则的可贵。

c)现身说规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违规带来的恶果,谈谈感想。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三课时。

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

第一课时。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

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化发展的综合课程。三年级是该课程的起始,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部的学习内容。这一阶段是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因此,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心理学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现实生活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本课设计我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中心,从学生的出生、成长切入,以学生能听到的故事、能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内容为载体展开活动,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等各种体验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和理解长大的含义,形成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知道长大的含义,了解自己的特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2.积极参与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的能力,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

长辈的感激。

学生实态: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感受到家庭的温暧,感受到亲情,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把爱化作无微不至的关怀,而这些独生子女由于年龄较小,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不高,所以他们很少(包括父母也很少引导他们)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更不知道自己愉快的成长和父母是分不开的。因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理解成长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体会长大的快乐和感恩父母尤为重要。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儿时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等资料,记录自己刚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

2、整理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时用品等。

3、向家长调查自己的成长趣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情引趣。

1.游戏:猜一猜。

让孩子们观察班上几位学生幼儿时期的照片,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言揭题:

1)他们就是咱们班上的同学,大家为什么猜不着?

2)观察对比,畅谈发现: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3)引导孩子发现小朋友的变化后引入课题。

二、体验活动,感悟成长。

1、出示一张出生证:请小主人说说有关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输入相关数据:体重:3千克;身高:50厘米。

3.体验活动。

1)3千克有多重?

2)捧出一个西瓜:你小时候就跟它一样重。

3)让小主人请出好朋友来抱抱西瓜和现在的他,。

4)称出小主人现时的体重,输入电脑。

5)谈感想,体会长大其中的一个方面:体重增加。

4.对比体会:高度增加。

1)用手比划50厘米的长度。

2)拿出一个50厘米的娃娃,立在小主人旁边。

4)量出小主人现时的身高,输入电脑。

3)谈感想,体会长大的加一个方面:长高了。

5.体验活动:我来试穿。

请学生拿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如小衣服、鞋、帽等,自己试着穿一穿,看还能不能穿上。

(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往身上穿,但怎么也穿不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很好玩。通过这些情景体验,将身体长大了的主题形象化和具体化。)。

6.小组交流:除了身高和体重,想一想,还有哪些方面说明你们长大了?

7.引导学生概括出长大的其他方面:增长知识、有特长、懂事等。

三、故事引路,深化认识。

1、听故事:妈妈夸我长大了。

3、还原生活,畅谈感受。

让学生说说自己体贴他人的事。

4、深化认识:同学们,当你们变得懂事的那一刻起,你真的长大了。

四、学会感恩。

1.播放有关动物世界“亲情无敌篇”的录像,唤起学生的回忆:自身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2.请学生将自己调查到的成长中难忘的事讲给大家听。

3.采访互动。我们的变化父母看得最清楚。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家长,现在请他们说说自己孩子成长中难忘的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体会家庭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4、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学会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2、懂得感激父母。

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父母的疼爱》等)、亲情树及纸做的树叶、道具(爸爸用的茶杯、报纸等,妈妈用的围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篮球、吃的食物、喝的饮料等。)、每人一张亲情卡。

1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小朋友,有一首歌,我会唱,你会唱,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唱出了每个孩子的心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灵。(音乐声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心去感受一下父母的疼爱。齐读课题。

(二)回忆疼爱——亲情故事会

1、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父母疼爱自己的事

2、四人小组交流。

(三)体验疼爱——亲情表演会

每当我生日时……

有一次生病了……

有一次天突然下雨,而我又没带伞……

2、小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3、家庭剧场。教师随机采访。

(四)、深化认识,学会回报

在爸爸妈妈生病时……

在爸爸妈妈劳累时……

在爸爸妈妈忙碌时……

2、学生任选一个题目,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会怎么做?”

(五)深化情感,亲情绽放

1、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下面我们就用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们对父母的一份敬意吧!(大屏幕显示《父母的疼爱》)

爸爸妈妈

你们是树,

我是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朵花、一个果。

是你们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在你们的疼爱下,

我一天天快乐幸福地长大……

2、读了这首诗,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吗?请你选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在心型的亲情卡上。

(六)

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都充满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希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也做一棵这样的亲情树。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做一件事,你就在大树上贴一片树叶、一朵花或一个果,争取早日让亲情树枝繁叶茂。最后老师祝大家在父母的疼爱下茁壮成长、天天快乐!孩子们,我们也一块儿来祝福爸爸妈妈:(生齐念)祝爸爸妈妈天天快乐!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能力: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知识: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在校已经和同学们共同生活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彼此都很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学间往往因为不理解对方的选择和想法而产生了矛盾。他们还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看问题,去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对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不够。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对男女生之间的差别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为什么不一样了解甚少,并且他们对于这样的不同往往持一种盲目的崇拜或是较深的自卑。所以引导他们了解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受农村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人与人的差异认识不足。并且,他们对这种差异也不太愿意去探寻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认识人与人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认识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有不同,从而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想法和选择。通过“猜自画像”,让学生初步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然后借助画“圆的想象画”,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最后通过“寻找班级小明星”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画自画像。

1课时。

完成话题“我的自画像”“我和别人一样吗”的教材内容。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播放动画:不一样的你我他]

小结:我们的长相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板书:不一样)

【设计意图:确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异。】

活动二圆的遐想

[播放课件:圆的遐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大家同是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

小结:由于我们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所以画的画各不相同。看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板书: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活动三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播放动画: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班有哪些各具特点的同学,他们给班级带来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明星。

小结:正因为这些“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板书: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不一样的你我他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1.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一、认识学习时间表。

1.老师展示自己的一项才艺。

(2)老师进行才艺展示(如:朗诵、弹琴、书法等)。

2.看了老师的展示,你们想说点什么?

3.你们知道老师的这项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吗?(让学生充分地想像,说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4.教师:老师的秘密就在这里。(出示老师的作息时间表)你们知道吗,老师每天都是这样严格按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来做的。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工作多忙,老师始终这样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要我说呀,老师的成绩全是这张学习时间表的功劳。

5.讨论交流:从老师的作息时间表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如做事要有计划,要制定学习时间表等,教师适时点拨)。

6.教师小结:学会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很重要。也许,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收获。

二、小记者采访。

1.教师过渡:在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时间的主人,现在我们来一个现场采访。

2.教师现场采访一位学生。

3.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觉得我们班谁是时间的主人,你准备向他学点什么呢。

4.学生之间互相采访。(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别人在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可取之处)。

5.学生交流:通过刚才的采访,你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

6.教师小结:从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只要做时间的主人、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就会有快乐、有收获。

三、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1.教师导语:时间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怎样做时间的主人呢?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大讨论。

2.小组内交流,我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学生说出自己在安排和利用时间上的好方法,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言,总结归纳。(如:按计划做事,做事不拖拉,今天的事今天做,珍惜每一分钟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4.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也知道了怎样做时间的主人,今后就希望同学们好好的利用这些方法,做一个真正的时间的主人。

四、制定学习时间表。

1.教师过渡:知道了怎样安排时间,你能不能给自己制作一张学习时间表?

2.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学习时间表,给学生以示范。

3.教师讲解学习时间表制定的要点。(如一天之中哪些时间最重要,可以用来干什么,等等)。

4.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时间表,并说说自己这样制定的理由。

6.教师提问:你怎样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呢?(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坚持按照学习时间表学习,要严格按照计划表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事贵在坚持。为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约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些适当的办法,如将时间表贴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等等)。

五、总结。

我们都已制定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下一步就要遵照执行了。希望同学们一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过一段时间老师再来检查总结。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让学生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进而增强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3.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4.通过资料搜集,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自己的爱。

教材中安排了四个具体活动:

1.调查采访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的活动安排,首先要通过调查采访学校的老师,或者学校的一两名工作人员,使学生了解被采访人员的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工作中的辛苦,从而深深体会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受到许多人的关爱。

2.畅谈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听听老师的心理话,汇报情况交流感受,从而开阔学生思维,使其更全面的去体会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爱,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和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爱。

3.观察了解 学生自由观察、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同时可以用照片、图画的形式将警示语、标志牌记录下来;搜集一些社会各界对我们儿童关心、爱护的事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爱。

4.总结体验 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教师总结全课,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汇报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爱,从而深化本课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根据我的了解,平时学生很少开展调查采访活动,而且学校也没有树上图片上的医务室,食堂等所设施,所以我对一些内容稍做了调整,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让爱贯穿始终,沿着爱的足迹,追寻爱的脚步,以旅途见闻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畅游在爱的世界,感受爱的熏陶,激发学习斗志。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环境,我充分分析了教材,在教学设计方面主要突出爱的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爱的熏陶,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了解社会的一些知识。

我以故事情节引入,发起爱的呼唤,通过真是感人的故事,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受到许多人的关爱,并讲出自己心中的故事,首先感受到学校中各种爱以不同的形式包围着自己,然后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发现社会上关爱自己的人和事,主要发动学生深入思考,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爱的伟大,产生爱的共鸣,从而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并通过瞭望台让学生了解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从而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在总结体验环节,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社会上许多人在关爱自己的时候,激发学生学习斗志,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从而深化本课主题,渗透思想教育,达到爱的升华。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爱的呼唤)故事----我的老师 以故事引入,唤起学生爱的记忆。

(二)学生畅谈 学校的爱(爱的记忆)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讲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爱等,教师适时引导总结。

(三)感受了解 全社会的爱(爱的共鸣)

1.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来自社会的关爱。

2.然后通过学生描述的,适时引导,并补充出示更多的图片和相关的资料,实例引导体验真情,比如社会各界救助失学儿童,救助白血病患儿的倡议等,通过插入歌曲引起学生爱的共鸣,感受爱的无私和伟大。

歌曲:《爱的奉献》,启发引起爱的共鸣。

3.最后通过瞭望台,让学生了解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从而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四)总结体验 回报社会(爱的升华)

1.教师总结 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同学们手拉手,感受社会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2.感谢有你 回报社会 感恩行动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学生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意,回报社会,感谢那些曾经关爱着我们的人们,激发学生学习斗志,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从而深化本课主题,渗透思想教育,达到爱的升华。

3.总结并布置作业:搜集并讲述自己身边爱的故事。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1.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使学生初步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1.拍摄孩子出门时,父母叮嘱的场景。

2.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

3.拍摄本地城市交通秩序录像。

4.文字图片——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险。

5.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故事)统计数字。

1.师讲述故事并问:这样的故事,你听过或见过吗?

2.生讲述自己看到或听过的交通事故故事。

3.师小结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讨论的问题:(1和2)。

1.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能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找出发生交通事故的最多原因。

1.师出示本地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和统计数字。

2.生谈观后感。

3.把你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见,用你喜欢的形式(做安全警示卡、画安全警示漫画等)表达出来,然后在班上交流。

请学生结合前面所见、所感,开动脑筋设计有创意、有意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此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找小伙伴或家人合作。

1.学生介绍展示记录表(依据p74表格记录)。

2.老师放拍摄的交通秩序情景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1.请3-4组上台展示。

2.评选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红领巾”交通安全宣传行动。

2.交流、汇报。

3.各小组开始按商量的方式准备(a.可以办一期交通安全小报张贴到社区;b.发传单,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小常识;c.表演节目《交通安全十不准》;……)。此活动可延伸一个月,让学生按活动计划去实践,活动完毕,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小组。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初步懂得长辈操持家务、养育自己的辛苦,要感激、孝敬他们。

2、初步养成尊重、理解、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

3、学会与父母谈心和撰写爱心留言条。

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

2课时。

1、小品表演:一男生一女生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男生很不高兴的样子。女孩跑上去关心地问:“什么事不开心?”男生边走边沮丧地答:“今天早上妈妈不给我签字”。“为什么?”“她说我作业做得太慢”。“那你怎么做的?”“我就赌气跑出来了”。(两人边谈边走向座位)女生向全班同学求援:“这个问题请大家帮帮忙吧。”

2、同学们自由交流后,相机揭题:与爸爸妈妈有冲突,可以跟他们谈心,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心平气和地解决,千万不能赌气。

1、出示课本内容:“我的心事”(听录音)。

2、提向:假如你是滔滔,你会怎样做?先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当爸爸,一人当滔滔,父子好好地谈谈心(角色可互换)。再汇报交流,请你把老师当爸爸,谈谈你的想法。

3、你知道爸爸对你有多大的期望吗?出示教科书范例:《画笔的故事》(听录音)。

4、师:当年奶奶希望爸爸好好学习,这也是爸爸对孩子滔滔的希望啊。

师:在家里你有什么心事?请你写在小纸条上,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人说出自己的心事,其他三人帮他出主意,可以说说该怎样与父母谈心,最后全班交流。

1、你想成为孝敬之星吗?下面我们就要开展这样一次活动,首先请大家汇报课前一周的调查情况。学生自由交流,调查内容或调查小报告可以展示出来,随机选择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活动,例如:爸爸老抽烟,爸爸、妈妈吵架了,爸爸生病了,妈妈下岗了。

2、小组模拟活动:各小组白选(或自定)一个内容,分角色进行摸拟表演活动。

3、选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4、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平时在家里要多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望,也要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及时告诉他们,做到心灵相通。

1、请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和收集到的“爱心留言条”: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改一改。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并说一说与“爱心留言条”有关的趣事。

3、师总结:看来大家对“爱心留言条”已不陌生,它确实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调味剂,利用好它,会使我们的家庭更温暖。

1、比一比,看谁的“爱心留言条”写得好。

(1)小丽的奶奶生病住院了,请你代小丽写一份“爱心留言条”。

(2)星期二下午学校要放学晚一点,请你中午给爸爸妈妈写一份“爱心留言条”,免得他们担心。

2、比赛开始,限时5分钟。

3、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评出前八名。

4、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设计更新颖、更漂亮的“爱心留言条”,别出心裁地把它放在父母能找到又有些意外的地方,给他们一份惊喜,效果必将出人意料。

1、师:其实孝敬父母的方法还有很多,谈心、撰写爱心留言条之外,还可以怎样做?说一句知心话,送一张爱心卡,画一幅画,写一首小诗,生活中给父母夹菜、倒茶、让座、捶背、学习上主动自觉,与父母一起写爱心日记等都是孝敬父母的好方法。

2、出示《游子吟》,齐声吟诵。

议一议:哪一句最能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请摘抄下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

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

强社区的凝聚力。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

查找《地名志》。

社区设施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1、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教师出示示意图)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列举:学校、居住楼、公园等等)

2、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1)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

(2)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

(4)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学生交流,教师选出每组优秀的作品。)

5、请画的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1)展示“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2)点评“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6、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1、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

2、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3、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通过向父母长辈赠送礼物,表达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制作礼物。

2、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停下来。做好的先上来展示,还没完成的我们课后继续完成。

3、师生共舞《让爱住我家》轻松结课。

师总结:爱心之家收到这么多礼物,老师会转交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学会互相关爱,让爱永远驻我们的家!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随着《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一起唱吧,跳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份爱带回你们的家吧,再见!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认识平面图,愿意绘制平面图。

能力: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学习画简单的学校平面图;能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知识: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方位感与空间感,对依图找物有浓厚兴趣,他们对方向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体验与认识,如知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等。但三年级的学生对平面图没什么概念,不知道平面图的作用。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受生活范围的局限,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运用平面图的经验,他们很少看到平面图,接触平面图的机会比较少。

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及困惑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平面图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平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很少用到平面图,本课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尽可能利用当地现有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调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看到的平面图,初步了解平面图,由此获得对平面图的初步印象。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计游玩路线等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及图例,再指导学生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点的位置,为学画学校的平面图打好基础。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地方,通过画学校的平面图,加深学生对平面图的了解,初步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相关课件。

查看、搜集在生活周围看到的平面图。准备彩色笔。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平面图”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画画学校的平面图”的教材内容。

第1课时

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

1.调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商店、餐馆、医院等平面图,并结合平面图介绍这一地方的概况。(板书:平面图)

: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会看到平面图,学会了看平面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看到的平面图,初步了解平面图。

活动二学习认识平面图

1.[播放动画:认识图例、方向标]

2.[出示图片:辨别图上方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图上其他方向应该怎么确定?完成书上填空。

3.[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平面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这些平面图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怎样看懂平面图?(板书:生活中的)

:通过图例,我们可以知道平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我们还要记住平面图上方向的一般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设计意图:通过学看简单的平面图,及认识平面图中的图例和方向,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活动三设计游玩路线

[播放动画:游动物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这两个同学想看熊猫、狮子、老虎、猴子和黑熊。我们来帮他们设计一条游览路线,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走。

设计意图:能从平面图中找到指定的地点。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平面图

图例方向标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2课时

活动一实地观察校园

1.了解观察校园的方法。

(1)确定校园的一个固定观察点(校门口或操场上),面北朝南,辨认一下实际的方向。(板书:确定方向)

(2)从固定点看校园,面北朝南,看看学校的各种设施处于怎样的相对位置上,并做好记录。(板书:记录各种设施的位置)

2.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观察校园。

:我们在观察时,要辨认清楚方向,做好记录,注意遵守纪律和安全。

设计意图:实地观察校园,辨认实际的方向,记录校园各种设施的相对位置。

活动二画平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辨认校园实际的东西南北方向。

2.确定校园内主要景物的相对位置。

3.把用符号代表的实际景物画在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

设计意图:掌握画平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活动三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平面图。(板书:画画学校的平面图)

2.将画好的平面图在全班展示,相互观摩和交流。课后可以人人都画一张平面图,向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

设计意图:通过画学校平面图,加深学生对平面图的了解,初步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画画学校的平面图

确定方向

记录各种设施的位置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做中学”出示了学生调查、观察、做小实验、修理自行车等图片,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学生谈谈“从做中学”的收获和感受,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课时。

主题1: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

2、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一、你是如何写作业。

指名汇报。

大家评议谁的`方法好。

活动二、评一评,讲一讲。

说说在自主学习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三、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

活动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早预习,有计划;。

多提问,善观察;。

常积累,勤总结。

主题2:勤思善问。

1、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思善问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激发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1、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奋的故事。

2、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故事导入。

1、教师提问:你的脑海里有哪些小问号呢?

2、教师讲一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和“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活动一、召开“勤思善问”故事会。

1、召开班级主题故事会,将自己搜集到的中外名人勤思善问的小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随机补充。

3、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

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

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对书本和老师质疑等都是勤思善问的表现。)。

四、格言和谚语的教学。

2、学生搜集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以小组汇报交流。

3、学生选取一句或自己写一句座右铭。

主题3:从做中学。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引导学生明白调查、实验、同学合作完成一项小制作等都是学习。只是不仅要通过书本来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

活动二、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业。

这项作业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调查、实验、社会实践等,并谈谈自己在完成作业时的感受。

活动三、总结学习的途径。

课堂是个小天地,生活是个大课堂。

会生活,会学习,会观察,会合作,

动手又动脑,收获真不少。

活动三、紧急任务。

1、搜集身边会学习的同学的事迹,找找学习的榜样。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请“有心人”介绍经验。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案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1、学生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

2、学生准备硬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

两课时。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个性。

第一课时

一、初识名片,激趣导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名片,看看别人在名片上介绍了什么。

3、导入活动主题:同学们愿意为学校制作一张名片吗?

二、找出学校的特点

1、你对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荣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开展过的大型活动。)

2、汇报结果。

3、游戏--“校园之最”快速抢答。

如:学校最有名的人是()。

学校最美的地方在()等。

4、教师小结。

三、开始制作

1、剪一剪

找张硬卡尺,剪成同学们自己喜欢的形状。

2、写一写,画一画

把同学们自己设计好的内容写上去,并配上图画。

3、涂一涂

涂上同学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添上同学们自己喜欢的花纹,自己同样和相近的颜色不要涂在一起,会看不清边界。

师小结:这样我们学校的。名片就做好了,给自己的同桌欣赏一下你们的名片吧。

四、总结、拓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复习如何做名片,回顾一下我们找到了校园的哪些最美的地方。

二、让同学们理解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能为学校做的事很多

三、为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发动同学们给教室扫扫地。

2、发动同学们给学校的花浇浇水。

3、班级的物品丢了,让同学没找一找。

4、班级的扫帚坏了,让同学们修一修。

5、让同学们谈谈还能想到什么好主意。

四、说一说

如果你是校长,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