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学术论文读后感(专业22篇)

时间:2023-12-22 21:04:04 作者:BW笔侠

读后感是对书籍的回应和思考,也是培养个人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为大家撰写读后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学术论文读后感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即设备间的验证。在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如pc、pad和手机)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当手机在使用时,可以自动的检测周围是否存在这些已经连接的设备。如果系统发现无法连接到其他设备时,将会提高手机的安全级别,用户需要使用涉及隐私的手机应用时,将会需要更多的身份验证。

实验的目标有以下四点:1、减少验证开销2、寻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折中3、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高低不同的推理逻辑4、很少的能量消耗。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文中提到了fr(false rejection)和fa(false authentication)两个概念,即概率统计中“弃真”和“纳假”。fr表示一个合法的用户被不正确的要求身份验证的概率,而fa表示一个不合法的用户没有被验证的概率。在实验中,作者自定义了一个变量r,当r越高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便利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a;当r越低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r。

论文通过实验最终证明该验证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对于银行账户等安全性级别要求高的应用来说,fa的比率一直为0,即绝不会出现非法用户不经过验证即使用这些应用的情况;而fr的比率一直在96%以上,即对于一个合法用户,随着r的升高,被错误的要求验证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在论文最后,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该技术消耗的能量很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之内,这也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读过该论文后,使我不仅了解了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知识,而且也学习到了一篇经典论文的脉络结构应该如何组织。这两篇论文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相当的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了作者很强的科研能力。

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字

摘要:随着二元论世界观的由盛而衰,从传统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纯粹客观”到与实存主体融合的过程,这对实存生命价值的呈现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间;客观;实存主体;生命价值。

从哲学上定义“时间”是件困难的事情,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时,我倒清楚;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时,却茫然了。”1,205页但西方的哲学家并没有停止探索何谓“时间”这一问题。

一、西方传统时间观。

古希腊哲学家基本把时间看成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以亚里士多德为例,他这样定义时间:“时间正是这个――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2,219页。即时间不等同于运动本身,但是通过运动和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此时,时间是主体可以感受,却不会随主体状态而变迁的。

中世纪时对时间做出解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这位神学家认为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可见时间在此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仍停留在二元论的思维框架内。不过,上帝创造了时间之后,“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247页,“时间不是自在之流,而是思想的延展”3,253页。时间不再是独立的自在存在,时间客体由此出现了融入主体的萌芽状态。

康德突破了从经验中得出时间概念,他认为,事物经验中的同时存在或者彼此相继是以时间为条件才可能的;康德也避免像神学家一样从神学的角度规约时间,他认为时间是感性的主观的形式,康德说时间的特点在于它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是(我们灵魂的)内部出现的直接条件,从而就是外部出现的间接条件”,“是我们(人类)的直观的纯然主观条件(我们的直观总是感性的,即在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限度内),而离开主体,在其自身说来,是无意义的”4,75页。康德创造性地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提出时间的“经验的实在性”。时间这一感性的主观形式唯有在应用到感性的现象上,才有实在性,也就是客观有效性。也就是说,时间这一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必须与感性的现象相结合。这二者,彼此脱离对方,即会落空,成为“空观念”。康德所说的感性的现象,也不是我们日常所指的现成的自然中存在的客观的现象,而是感性所挑起、呈现的,与感性主体发生关系的现象。可见,康德的时间观中已然呈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呈现、相互成就。

二、西方近现代时间观。

跨出传统的时间观范畴之后,西方哲人的时间观进一步由外在而走向内在。

胡塞尔的时间观即是如此,他的时间是主体的内在时间。此一内在时间是纯粹意识时间。这种内在时间意识整理和统摄心理体验、感受、情绪和意志,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本身,而是把体验与体验连在一起的这种必然形式。“不可能有延存的体验,除非它被构成与一个作为过程或绵延统一物的诸所与样式的连续之流中……‘当下’的连续性是一种永远更新的内容形式的连续性”5,205-206页。这些相互分离,零散杂乱的心理感受内容之所以能以统一化的绵延形式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就在于它们被纳入了一个统一化的秩序之中,而这种先验的统一化的秩序就是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包含有时间的对象性和自我性两方面的功能。对象性是指绵延的时间意识将诸多零散的内知识材料统一化,从而实现了内在时间;自我性意味着内在时间在构造对象的同一性的时候也依其自身实现了自我的自身构造。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则将时间内化到本体中,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中,此在由时间的视野而领会着、解释着存在的一切。所以,时间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紧密相连的。此在、存在都是时间性的,所以,必须先要理解时间。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有众多的特点,如立体的、动态的等等。

在人们日常的观念中,时间是单向流动的、是线性的,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是“将来”、“过去”、“当前”三种时间样式的共同到时。“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着’,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6,375页,“到时不意味着诸绽出样式的‘前后相随’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6,398页。其实这就意味着,时间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交互伸达的立体的整体。时间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时间并非先是一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6,375页时间的这一系列特点,与此在的存在状态直接相关。在三维交互伸达、动态变化的时间中来理解此在,则“此在并没有一个它只是停留于其上的终结,而是有终结的生存着”6,346页。此在的存在的终结就不是简单的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终结问题,而生存与终极的时时并存,使得此在的存在处在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状态中。

三、时间观变迁的意义。

西方人对时间由外在而内化地看待的、不断哲理化的过程,是与西方人基本的世界观变化相一致的。传统西方以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看问题,强调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中立地分析问题,在走向近现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质疑,尤其是科学、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破除二元对立的格局,关注人的实存问题。随着这种变化,时间也就由外在的一个标尺,而内化到实存主体的生命品质、生命尊严,乃至生命价值之中。所以,时间观的变迁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时间不再是传统的衡量人生命长短的、外在的、恒定的度量单位,而是有助于实存主体体尝生命价值、实现甚或创造生命意义的内在视野,是实存生命本然性的必须。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2、亚里士多德著,张明竹译:《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学术论文读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

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

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

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

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

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

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

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

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

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

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

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

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

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

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摘 要: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大教学论》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有效教学的思想,在强调效率优先的今天,学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300年后的今天《大教学论》仍焕发着新的活力。

本文就是从《大教学论》中的有关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有效教学更好的开展,为教师们形成一个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策略,找到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夸美纽斯;有效教学;启示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这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理念不谋而合。

所以《大教学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被埋没,相反书中的有些教学思想后来都得到了验证,今天再来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教学论》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有一些可以给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启示。

一、对教育力量的坚信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夸美纽斯生活于欧洲宗教改革爆发以后的动荡时期,他经历了民族压迫、宗教迫害和30年战争的磨难,一生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从来没有中断教育理论研究和编写新教材的工作。

他长期担任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一直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这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教育力量的坚信。只有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

卡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适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比如,马是天生合于作战用的,牛是合于拖物用的,驴是合于负重用的,犬是合于守护与狩猎用的,鹰是合于捕鸟用的;但是在我们训练它们,使它们习惯于它们的工作以前,它们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也就是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具体到每个人,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只有不合适儿童的教育。

“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最好的良驹的。”[1]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根本前提。因为,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教师可能成就一个学生,使他成为杰出的人,也可能毁了一个学生,使他误入歧途。所以,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坚信教育的力量,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相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就都能成才。

二、对德育的重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不能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有效教学更加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是,应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关注。

近一两年来,学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么多恶性犯罪事件,我们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反思,到底学校教育怎么了?学生怎么了?当然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阐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

尊重他人,具有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3]但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的德育教育模式,夸美纽斯的答案是预防-实践-榜样。德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在今天,鼓励被更多的老师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惩罚被越来越模糊化。鼓励固然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免受伤害,但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有时很有能由于没有进行应有惩罚,使学生的是非观念也模糊化,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教育的正常进行。

所以,我认为选择合理的惩罚手段,适当的进行惩罚,更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

三、注重感官教育和和谐教育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五章写到“我们除了身内有个理性的灵魂外,还有感官,这些感官可以比做密使与间谍,灵魂得到它们的帮助就可以支配身外的万物。

它们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随便什么东西都不能够逃避它们的注意。”[6]所以在学习中如果让你的身体各个部分都动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在低年级阶段,多设置一些活动课程,开发学生身体更各方面的机能,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官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

因为世界本身就像一座大钟,这座钟有许多转轮和铃子,并且组合得很巧妙,全钟的各个部分互相依靠,使转动持续与和谐;人也是这样的。”[7]《纲要》(试行)中也强调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不能不说夸美纽斯有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

所以促进教学有效性,就要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教的是否有效,而是要看学生是不是得到了发展。[8]所以,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学校确是教我们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希望自己变聪明的”。

[9]新课程的理念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精神,也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作用不是你教的怎么出彩,而是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他能不能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这里他说的可能不完全准确,但不可否认也许是个法子,增强学生的能力,重视生-生关系,也是教师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思路。

五、班级授课制是实施有效教学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一主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班级授课制这种基于学生共性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特别是在以知识传播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时期,班级授课制仍有许多优势,并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重视。

实践证明,采取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传播新知识、传授新理念和提高教学对象的整体素质,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点。所以说,班级授课制是实施有效教学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8] 崔允.《有效教学》[m]?华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字

摘要: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键词:论文写作;规范;心得。

前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进行如下总结。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2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3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的心得和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好题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

第二,选题的价值性。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

第三,要有现实意义。选题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选题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一方面要“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题目是否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这两点,论文就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做好开题,架好桥梁。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做好开题工作,就能架起课题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构思真正地开始付诸于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导师多加沟通,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

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论文写作,重中之重。

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阶段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3~5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以下内容:

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俗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v^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是论文写作中的通病。列举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谢。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即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精心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文献与学术论文读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文档为doc格式。

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

原以为“教育教学科研”离我们教师很远,是一件难以逾越的事情。然而当我拜读完了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文章后,感触颇深。原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做的,教育教学科研并不神圣,只要用心和坚持,掌握方法,同样也可以搞出名堂来。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文章中提到叶澜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一句话提醒和警醒了我,难到自己就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吗?我不甘心,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应该有事业感,必须干点名堂出来,也要成为名师,至少要让众多的人在谈论的时候和学生回忆的时候:你是一个非常优秀和令人尊敬的教师。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一、我们也能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我们也能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围绕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展开。

要研究就要从问题的发现入手,提出问题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则是研究的终点。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或是从学校、学科中确定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哪些值得花时间研究?自身能力能否完成?分析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

教师分析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后,就要制定计划。计划是自己对活动有意识的设计、设想、大算。计划不是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有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有了计划就要付诸行动。行动总是和情景结合在一起,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是在不断调整的。收集行动过程的资料,对教师及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全面观察。在行动和观察之后进行反思,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只要我们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订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实践质量就会提高。

五、灵活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形式。

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让我们老师能灵活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郑金洲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举例,让我们轻松上路,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蓝本。我认为教育日志、教育反思这两种形式非常好,也极容易做到。当然,无论什么事都要围着问题转,不断在反思、总结,不断解决日常实践中的问题。

总之,熟读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既为我们教师如何做教育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也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和实例让我们掌握了基本方法,让我们充满了搞好教育教学科研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

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字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

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

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

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

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

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

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

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

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

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

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

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

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

文献与学术论文读后感

摘要:佛教文献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文学,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佛教文献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现如今,随着我国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发现,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对这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来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文学多样性,丰富文学内容,促进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实现中国文化走向繁荣进步。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佛教文献;促进文化繁荣;新文体的诞生。

引言。

从文献的定义可知,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佛教文献则是记录佛教一切知识与活动的载体,佛教文献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保存下来,不像佛教文学那样不可以看见。

我国研究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则是通过佛教文献来完成的,由于佛教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在其传入到我国的时候,佛教文献也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部分文学作用,佛教文献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佛教文献,总的来说,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悠长的,本文着重说明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影响,从此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一、佛教文献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

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戏曲、小说及俗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佛教文献成为很多文人进行文学创作所借鉴的情节,其思想渗透到古代文学各个领域。

创作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比较明显的是唐代,唐代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这项政策加强了唐代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使这个时候的文学展示了空前的活力[1],让我国在文学发展上跨入了一大步,这个跨越性的发展与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在唐朝广泛流传是离不开关系的。

自从佛教文学传入我国以后,文学创作也开始改变以往的陈旧思想,渐渐取材于佛教故事,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佛教里的故事结合,充实自己的文学创造内容,使文学作品更加有内涵、有深度,比如流传甚广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及其部分情节就是借鉴了佛教的经典情节。

并且,佛教文化的传入也改变了一些词的含义,比如“龙”的含义发生变化就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六朝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诗体,即“宫体诗”,佛教文献影响到佛教僧侣文人,大量比较华丽的诗歌从他们笔下诞生,中国的戏曲则是由印度传入,其中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思想就是佛经里面的鲜为人知的代表观念。

二、佛教文献影响文人的思想观念,促使中国古代文学理念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原本也有形、神、言、意只说,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形、神、言、意,而一些成绩比较显著的文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学作品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佛教文献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形、神、言、意的追求,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愈加丰富,文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独特理念,即“境界说”。

佛教文献的“形近神不灭”打破了文人们对原来的“形神”关系的理解局限,将文学当中的“形神”关系的论述推向一个历史高度,并促使中国新的文学理念的形成,比如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和重神轻形理念。

佛教文献解放了文人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认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同时,佛教文献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学新的理念形成,至今这些理念还被应用到现代文学创作当中[2]。

三、佛教文献创新了古代文学的体裁,对今天的文化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文学影响到古代的文学创作思想与理论,从而影响到文学体裁与形式,另一方面,佛教文献的传播方式对于文体的产生也具有一定意义。

在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中,佛教文献对文人的思想形成冲击,使其寻找更加新颖的创作体裁与形式,满足自己对文学的追求,比如“永明体”的出现,这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发生变化的根本性标志,也使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方向彻底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文献促进了中国古代文体形式“俗文体”的诞生,从此,俗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佛教文献对我国今天的文学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学的进步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复杂的国际形势又使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3]。

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重大,虽然其中有不少负面影响,但进步作用是主要的,我国应辩证地看待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今天各国文学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更要正视佛教文献作为外来宗教文化典籍的事实,直面其中的文本形式与思想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深入剖析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4],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积极推动中国古现代文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文化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

[2]韩洪波.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研究[d].扬州大学,.

[3]王永丹.佛教传播对唐传奇小说通俗化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

[4]杨瑰瑰.《维摩诘经》文献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用世精神【2】。

摘要:儒家用世精神是我国历史经验与文学积累的产物,具有广泛的使用性,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个性。

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但其中都包含着儒家文化思想。

本文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用世”精神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方面探讨我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儒家用世精神,从而了解儒家用世精神在推动我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儒家用世精神探讨分析。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者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儒家用世精神。

这种精神突出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期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入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体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用世精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创作者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下,以当时社会等级秩序为目标而奋斗。

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慷慨激昂,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多以立志、立功、立德为思想主线。

其次,是创作者处于失意时期,选择追求精神乐园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处于这时期的创作者大多游山玩水,享受自然风光,文学作品多以娴静悠然为主,向往在世外实现人生价值寻找人生乐趣。

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儒家用世精神的基本内涵。

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用世精神”,在很大从程度上表现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其主要意思是说明人生于世需要为整个世界、社会作出贡献,从而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儒家用世精神的主要思想是提醒世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对人生充满激情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磨难,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事情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儒家用世精神主要是警示人们,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作用力非常小,无法逆转人世间出现的很多不幸与磨难,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即使不能有很好的收获也可以做到无悔于心。

孔子可以说是儒家用世精神体现最为突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都面对着入世不成的打击,空有治国方略却不得伸展。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整个社会以及统治阶层的治国之道而奔走。

虽然他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圣人无疑是他不放弃积极追求的结果。

孔子所处的社会发展时代中,并没有社会主义也没有民主选举,更没有任何的革命运动。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唯有被君主赏识,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以此从政治层面来看需要真正做到有所作为,很多文学作者唯有通过文学创作的途径让世人知晓自己的用世才能。

纵观我国古代的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李白、范仲淹或是苏轼、辛弃疾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各自的用世精神,在文学表达过程中由于作者在用世道路上的发展不同,具有不一样的文学情感表达。

2、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载体上的体现。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作品载体中儒家用世精神体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以儒家用世精神的角度上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要体现儒家用世精神,需要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文学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精神思想,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催生出了各种文学体裁类型。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不同程度上都凝结了作者的用世精神,其中有部分文学作品积极表达了作者的个性与思想,在体现出儒家用世精神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的独特性。

如李白的文学作品极具个性,被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悠然自得的田园派代表。

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治国用世之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当作虽然表达出了儒家用世的精神,但也带有浓厚的个人性格特征。

在我国优秀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文学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朝代的更替,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体裁。

除去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中这条重要引线外,唐代传奇也是其中辉煌的一页。

唐朝的传奇小说最初创作的目的带有十足的实用性,注重用创作文学作品验证文学作品创作者的诗文以及写作造诣。

传奇小说具有创作过程连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创作时间长等特点,在表达儒家用世精神时虽然没有诗歌的方便快捷,但是表达的意义深远,并且通俗易懂便于百姓阅读。

从两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分析发现,以诗歌表达自我理想抱负的作者通常积极寻求能被君王赏识的方式,而传奇小说更注重在百姓生活中进行警示实现自我思想,例如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的三部短片小说,无不教导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3、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从儒家用世精神角度上来说,自诗歌出现时期起,大致从“言志”、“情态“到“写意”最后发展到“传神”,这一连串的思想模式都表现出,这一体裁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重点向创作者的心理转变而发展,在于强调创作者的内在精神与神韵的统一。

由此看来我国大部分的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均属于表现型的创作者,而非再现型创作者。

例如在杜甫的诗词中很少提及现实主义细节,主要以抒发情怀为主。

又如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路诸侯,以此希望得到君主任用。

尽管最后孔子并未如愿,但在后续的文学创作中并未提及在用世追求中的事迹,而是注重表达自我感受与以及感悟。

由此表明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者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

结束语:

在儒家用世精神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呈现出两面性。

既以通过进入仕途实现个人理想,或至于世外对他人进行感悟,实现自我价值,本文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促进有关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应佩.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夏至轻.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学术论文读后感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即设备间的验证。在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如pc、pad和手机)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当手机在使用时,可以自动的检测周围是否存在这些已经连接的设备。如果系统发现无法连接到其他设备时,将会提高手机的安全级别,用户需要使用涉及隐私的手机应用时,将会需要更多的身份验证。

实验的目标有以下四点:

1、减少验证开销

2、寻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折中

3、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高低不同的推理逻辑

4、很少的能量消耗。

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文中提到了fr(false rejection)和fa(false authentication)两个概念,即概率统计中“弃真”和“纳假”。fr表示一个合法的用户被不正确的要求身份验证的概率,而fa表示一个不合法的用户没有被验证的概率。在实验中,作者自定义了一个变量r,当r越高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便利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a;当r越低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r。

论文通过实验最终证明该验证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对于银行账户等安全性级别要求高的应用来说,fa的比率一直为0,即绝不会出现非法用户不经过验证即使用这些应用的情况;而fr的比率一直在96%以上,即对于一个合法用户,随着r的升高,被错误的要求验证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在论文最后,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该技术消耗的能量很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读过该论文后,使我不仅了解了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知识,而且也学习到了一篇经典论文的脉络结构应该如何组织。这两篇论文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相当的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了作者很强的科研能力。

另外,通过读这篇论文,也使我认识和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的辉煌。但是伴随着事物的发展也会相应的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2、科研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3、任何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论文中提到了很多新兴的手机验证技术,这些技术都各有所长,但却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缺点,取长补短,才能促进手机验证领域的更好更快发展。

4、手机验证行业的价值。手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验证技术的空前繁荣,但危害手机安全性的事件也在不断发送,手机安全验证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供用户使用。

总之,正如一句名言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更高的成就,我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自身修养,尽量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学术论文读后感范文字

摘要:同权论认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同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制度保障说则将大学自治视为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制度保障说准确界定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对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同权论;制度保障论。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一项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认为,如果被法律或公共观点支持,学术自由可以在大学自治缺失的情况下存在。但是又有情况显示有些外部干预会或明或暗地侵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有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精神和保护这种自由免于外部的攻击。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都是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这一大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但二者之间具有何种内在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论,二者同权论和制度保障论就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本文试图在分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澄清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渊源“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闭,大学争取自治是从建校时开始的,在中世纪产生之初,大学就产生了自治的诉求。大学具有国际性,其成员来自世界,主张普遍教学的自由,它的领域是基督教世界,而且冲破了城市的范围。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教会、王室甚至是普通市民进行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手段是罢课和迁校,斗争的结果是大学有了自己的特权。

而学术自由概念的产生则要晚的多,作为大学探索真理的原则学术自由首先被德国大学接受,其思想奠基者是洪堡、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等人,认为大学必须将研究提升到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开展学术研究就需要确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这一思想逐渐形成经典大学的基本理念并被欧美大学普遍认同。学术自由在最初仅仅限于学校内部,是学校自身的行为,却无法防止来自外部力量的侵害,因此需要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到了20世纪初期,则上升为宪法基本权利,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开始明确保障学术自由。因此,从历史上看,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先于学术自由而产生。

二、二者同权论二者同权论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大学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体,大学自治是一种团体性的学术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合理延伸和当然结果。确实,随着学术自由权内涵的发展,权利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学者向普通公民、从个体向组织转化的过程,许多国家将学术自由的主体扩展到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机构,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自在情理之中。同时,这种观点立足于自由主义的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种自然法上的正当性,使学校在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结构中能够形成一种对峙而又互动的良性格局f3],更易于直接明确的论证大学自治的合法性依据。不过,把大学自治权直接等同于宪法学术自由权,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掩盖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大学自治以实现学术自由为旨归,具有手段性价值。与学术自由权的实现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并非等同关系。相反,如果一所大学自治的主体是学校的行政系统,反而可能会带来对学术自由的伤害。事实上,学术自由并不必然产生于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也不必然以学术自由为最终目的。大学自治不包含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等权力诉求的意义,而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需要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权力诉求。大学自治有可能损害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知识分子进入学院化的大学校园后,大学里烦琐的规定成为最麻烦的学术障碍,??大大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问因此,当大学自治行为损害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时,应该受到限制,大学自治作为手段并不是无限的。大学自治要受到国家合法性的监督,使得大学自治在保护学术自由、学习自由以及大学成员其他宪法性权利前提下展开。

其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内容并非完全等同。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内容包括学术思想自由、学术研究自由以及研究成果的传授、交流与发表自由等三个方面。而大学自治则是指大学必须由自己的机关独自负责并且不受国家之指示以完成事务之意,亦即大学之管理、运营系委诸于大学内部之自主性决定。嘲大学自治内容上则要丰富的多,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来看,大学自治分为实质性自治和程序性自治;从自治权的分立和运行来看,又可以分为立法权、行^v^和监督权;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的自治权包括人事的自治、学生选择的自治、教育课程决定的自治、研究计划决定的自治、财源分配的自治等。

再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学术自由权的主体一般适用于全体国民,但大学自治的主体却有很大差异。德国大学自治权的主体主要是教授,形成了教授治校的大学自治模式;而美国则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大学自治模式。我国教育法规定办学自主权的主体是大学。而高等教育法中主体是大学和校长,而没有作为大学重要构成人员的教师和学生,特别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但在大陆法系许多地区,学生一直处于大学构成主体的地位。可见,在学校这一集体之内,仍然存在着自治权主体的差别,而这一差别可能使之对学术自由的保障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三、制度保障论制度性保障理论最初由德国威玛宪法时期学者施密特将其体系化,意指在宪法规范之下,某些具有特定范畴、任务及目的的制度应为国家宪法所承认,受到宪法的特别保护,立法者不能通过立法而将其废弃。制度性保障的功能在于避免某些先存性法律制度免受立法者废弃,这是一种消极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性保障理论的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文献读后感

读后感:要达到科学膳食,就必须通过一整套的烹艺工程,以满足人们摄入食物后,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和增进健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烹饪工艺促进人体健康。运用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对食品原料进行科学解剖,通过营养素互相配制,烹调技术的合理运用,才可达到“食疗,食养,食补,食冶”的功效,真正地做到合理膳食。

一、合理搭配:(一)、荤素搭配,望文生义(二)、酸碱搭配(三)、蛋白质搭配。二、合理烹调合理烹调是实现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全面营养,除了合理搭配使食物本身含有营养成份外,还取决于通过合理烹调使这些营养成份的消化程度提高,中国的烹调技术常见的有20多种,对于比较科学的方法,对于营养素保存较好的,就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那些营养素保护较差的,就应该像罗丹对待“巴尔扎克”雕像那样把附赘悬疣坚决去掉。

三、

烹调疗补:古人很早就建立了“医食同源”的理论体系,用食补虚,用食冶病的观点至今流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食代药”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古老的中医食疗在现代科**流的冲下获得新的活力,光是味的选择对于患病者就大有讲究:(1).辛味:能宣散,行气血,润燥,用于感冒,气血瘀滞,肾燥,筋骨寒痛,血瘀痛经。(2).甘味:能补益气,和中,缓急作用,主要用于虚证。(3).酸涩味:能收敛,固涩,遇气虚,阳虚不摄而致多汗虚,以至泄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症状,均可食用。(4).苦味:能泄,能燥,能坚,用于冶热症,湿症,气逆症。(5).咸味:能软坚,散结,润下,用冶热结,痰核,瘰疠等不利症状。但营养素的选择对不同疾病的需要也有讲究:比如肥胖病患者的膳食要有计划的减少热能;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膳食要高热能,高维生素,高蛋白质;而肾脏病患者的膳食则要减少食盐。

5.碳酸饮料加工工艺。

碳酸饮料汽水混合原理即碳酸化原理,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碳酸饱和或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在碳酸化器(汽水混合机)中进行,实质就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7.曾庆梅砀山酥梨汁超高压处理和降压措施的研究。

食品0801许明军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20083325。

文献的读后感

(2)梳理出文章的论证框架、思路和方法;。

(3)将文章嵌入到作者当时的研究背景中考察,即了解作者的研究背景、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什么学术意义?比如,张五常的“企业的契约性质”就是沿着coase和alchiananddemsetz对企业的本质的探究,这条研究进路所做的扩展和深入,这样来考察文章的话,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学术意义。

(4)因此,难免会牵涉和扩展到对其他相关文献的阅读。比如,acemoglu的文献研究的是国家理论,那么最好也顺便研究下诺斯、奥尔森、巴泽尔,或者哈耶克、罗斯巴德的国家理论,做个横向对比研究也很有趣!其他的,比如研究企业理论、契约理论也一样。

(5)此外,还要详细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数理模型,包括假设、变量使用、推导等,尤其是经典的ghm模型,陈老师对这方面要求比较高,现代经济学研究,模型就是灵魂。

(6)最后,不仅要读,还要写,所以,希望大家都写点读后感。

(1)读书笔记的几种类型(可添加):

第三种是论文式,篇幅一般较长。

(2)下面重点介绍第三种论文式的读书笔记写法:

一般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作者的个人背景、学术阅历以及社会影响(尽量精炼);。

第二,作者写作本篇文章的问题意识,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并适当阐述问题重要性;。

第三,文章主要的脉络线索与分析框架,可以借助图表进行阐述;。

第四,本文章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突破口;。

第五,可以适当联系与本作者相关的理论学派,或者持有相反观点的学者进行比较研究;。

第七,对本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或者政策意义进行探讨,如果有的话;。

第九,总结,作者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展望。

第十:附录部分,可以是作者的背景介绍、个人网站、或者读书笔记中的数学推导公式以及相关数据。

第十一,不要忘了文章中的脚注或尾注,以及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要如何规范化

规范化是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学术论文编辑加工的重要内容。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明确标示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和数据,既体现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又表明了学术的继承性和严肃性。正确规范的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具体体现。因此,参考文献规范化是期刊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论文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记录了科学的渊源,反映了某一课题的来龙去脉,著录参考文献表明言之有据,并交代出该论著的起点和深度,为评估论著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依据,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论著中涉及到的他人研究成果应规范著录参考文献。2019年最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个人研究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情况下使用该作品,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这样不但可以反映出论著者的的科学态度,也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真实的科学依据,以及论文的起点和深度。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审读,可以大概判断作者占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初步衡量论文的水平。科学技术的研究都有继承性,论文作者的现在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将自己的论文与其他论文之间的联系告诉读者,可以分辨相关领域前人的贡献,便于开拓视野,促进交流。

2、著录参考文献可以有效杜绝剽窃现象的发生。著录参考文献能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他人成果区别开来,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如果对他人观点、研究数据、所得结论不作标注,或大量运用别人成果而只标注少量内容,都属将别人成果窃为己有的剽窃行为,若对所引用的别人的研究内容加以著录,可以遏止抄袭、剽窃现象,避免大段抄袭、整体移动,督促作者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独立创新发明。

3、论文著录参考文献,对已有文献包含的内容,只在对应处注明文献即可,不必长篇累牍再次阐述,这样,精练了文章,节约了篇幅,突出了作者个人的研究重点,避免了文献资料的堆积和一般性的内容。

4、规范著录参考文献,可方便检索,有助于科学情报的研究,按标准著录,能提高录排功效,便于计算机存储、检索和输出,有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另外,参考文献也是评价源期刊和源论文学术水平的指标,美国著名sci(自然科学索引)就是一种论文索引,被收录sci的论文越多,说明这个刊物的水平越高,一篇论文被引用的越多,则该论文的学术价值越高大。

1、规范著录文献意识淡漠。著录参考文献,表明作者在写作论文时查阅的有关资料,体现论文的研究起点和深度。但是,目前,一些学术论文的作者的文献意识并不强,具体表现在:(1)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不著录参考文献。虽然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主要用于表现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在涉及别人研究成果时,即使是一个论点,一个数据,一个图表,一段语言都应著录参考文献,既体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出作者自身的科技道德。不著录参考文献,应属于一种抄袭行为。(2)有的作者虽然在文章中著录了参考文献,但在编排查对时,却并未引用在文中,自欺欺人,为了引文献而引文献,使得参考文献著录失真。(3)一些作者,著录参考文献只是为了应付格式上的需要,随心所欲,随便拼凑几篇,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很难保证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准确、全面。

2、参考文献在文中的的标注不规范。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注的位置是期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一些学术论文文中标注的位置混乱,著录不规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有个别作者甚至一些编辑认为,只要在文中标注参考文献,反映出所引用资料的来源,就算有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端正的学术风气,而不用太在意其标注的位置。其实,参考文献文中标注位置选择合理与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标注的不科学、不规范、不统一会影响到读者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完整理解和审美欣赏。

3、文中标注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不符。参考文献既有文中的著录规范也有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规范,两者之间相互对应,相互统一。在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一定会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逐一按规范排列。在抽样核对文献时发现,文中标注序号与文后序号不符,特别是对一篇文献多次被引用时,标注错误较多,序号不能统一。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应将其序号置于一个方括号中,如……[1,3,6-7];一篇文献被引用多次只编一个序号,每次的引文页码被放在方括号外,如……[2]2-13。只有真正掌握著录规范,才能减少错误,维护学术论文的严谨性与学术性。

4、转引参考文献问题较多。转引参考文献不是在原始文献基础上引用文献,而是直接引用中介文献或二次文献等给出的信息。在科学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学术论文为了维护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应强化规范要求,强调作者按规范著录,在自己的文章中要认真查阅并著录原始文献,强化作者规范意识,让作者真正认识到,著录原始文献是严谨求实学术研究的体现,是对科研成果的尊重。但是目前,鉴于有些原始文献难以获取,有些书籍已绝版,有些论文著录的参考文献不清楚,使获得参考文献的途径被切断,只能转引,在编排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转引,在正文右上角标注“[转引……]”或“[转引自……]”,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再将中介文献按规定著录,绝不能不加提示地将转引文献按原始文献著录。

5、网络参考文献著录混乱。网络文献属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指因特网上发布的信息。目前,网络参考文献著录非常混乱,具体表现在:有的期刊著录参考文献,有的期刊不著录参考文献,有的只在正文引用处,用括号注明“见http:/……”的形式进行说明,属于注释性使用,而不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标注。另外,对于网络参考文献的不同文献类型的标识著录混乱,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用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但是,目前一些学术论文要么不著录参考文献,即使著录的也不按规范著录。

《陶行知文献》读后感字

民主教育是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的潮流,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重大议题。陶行知对民主教育进行了集中阐述,希望通过民主教育“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提出“民主是中国的精神维他命”、“教师是民主的酵母”、“在民主生活中学习”,以及“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等主张,充分说明自己对于民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独特见解。

结合奥体实验小学对学生平民化贵族气质的熏陶,需要从我们小学教师做起,重视民主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民主素养。比之照搬西方的民主教育举措,形成教师民主的教学风格有其必要性,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平等相处。开展全班范围内的民主教育,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班级师生民主化进程。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指出: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而陶行知提出的“三力”对于当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意义。

“三力”即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未来,我班也将通过语言、数学、科技、艺术、信息等课程,培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国际理解能力、团队与合作意识、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幸福的认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核心素养基本规定。全方位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实现历史中陶行知期许与当下现实学生教育的对接。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文化思潮,对以往的教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和重构。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因素,因此,结合奥体实验小学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建造理念,对于我进一步思考与解决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处理好现实和教育理想的关系,避免颠覆性革新,同时到全力建设我的班级。最后,在崇尚金钱至上的“后现代”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进一步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朴素真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无疑对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陶行知教育学说的精神主旨是建设性思维。这是由他特殊的成长经历与环境决定的。通过全面分析传统教育、洋化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的弊端,陶行知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的思维不是盲目、抛弃式的大肆破坏,而是批判性吸纳与继承。在我的教育过程中,需汲取陶行知式的“建设性思维”。

在教学方面,我应该学习陶行知的“理性对待,注重建设”思维精神,客观理性分析所面临的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探寻新的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需要正确分析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重在转变学生的参与态度,使其为班级共同体文化建设做出具有自己优势的贡献。在道德观念方面,需塑造学生正确的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并在意识形态传递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十一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与合作都离不开创造力,具体而言,这是一个比以往更需要创新能力的时代。创造力关乎着国家与民族,也关乎着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处于潜力发展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因此,回顾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陶行知明确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冥思苦想的理论产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办学实践,在与传统教育的斗争中不断磨砺得出,因此具有中国本土特色与实施可行性。

结合陶行知主张“活的人才教育”,学校和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他倡导“自动”、“自助”、“自导”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倡导全面的“常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将具体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手脑并用,弘扬试验精神,解放儿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先行后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终在集体中学会创造。

综上,对于陶行知,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更要从教育现实与奥体实验小学实际情况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这是聚光灯下给我的教育任务,也是我的应尽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并弘扬陶行知本人的精神与教育理想,使生活教育理念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培育祖国的花朵、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应尽的力量。

会计文献读后感

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一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部――财务会计内部――管理会计。

会计职能有评价经营业绩,会计核算,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

首要职能――核算(确认,计量,计算,记录,报告)。

核算特点:1、以货币量度为主,实物及劳动量度为辅。

2、完整,连续,系统。

3、预测未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知未来。)。

第二个基本职能――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

监督特点:1、价值指标,2、事前事后事中监督,3、合法性、合理性。

两者关系:会计核算与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核算是监督的依据,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会计目标: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关注的是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报酬(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利润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是财务状况,经营业绩。

企业职工――关注的是提供的就业机会的稳定性,劳动报酬,福利情况。

社会公众――企业的兴衰及其发展情况。

会计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静止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体现动态的经营成果。

会计对象即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是会计的对象。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价值运动,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资金退出指的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企业拥有/控制,货币表现,带来利益的流入,过去交易事项形成。

资产重要的几个:有融资租入的设备,委托加工的商品,无形资产。

负债:货币计量,偿还劳务/资产,偿债的现时义务,过去交易事项构成。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及福利)应交税金应付股利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所有者权益:不偿还可长期使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按照比例承担风险,分利,货币计量。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有:注册资本增加、利润增加、资本公积增加、盈余公积增加、公益金增加。

费用:经济利益流出。

收入:经济利益流入。

补充:收入类,费用类,损益类月末一般没有余额。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引起会计等式发生变化的九种业务。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会计核算服务对象,特定单位。

界定了空间范围,会计信息仅与该企业的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持续经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界定了时间范围。是核算的基础和假定前提。

会计分期:期间划分越短,信息质量越不可靠。

界定了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原则。

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1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谨慎性,相关性,客观性,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性,及时性,清晰性。

2、其他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补充:资本性支出:不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

收益性支出: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

会计处理方法: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确认是基础,核心是计量。

确认分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发生交易或事项可否用货币计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

再次确认账簿――会计报表。

确认标准:可计量性,可定义性,可靠性,相关性。

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计量单位――货币量度为主,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为辅。

计除了经营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

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即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现值。

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假设也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

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现行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

会计记录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

简单介绍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

1、企业财务状况。

2、偿债能力。

3、筹资能力。

4、分析企业资产。

5、负债。

6、所有者权益构成的合理性。

7、财务状况的优劣。

8、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安全性。

利润表――经营成果。

1、企业利润构成情况。

2、盈利能力。

3、分析企业利润形成的合理性。

4、评价经营业绩优劣。

会计循环:基本步骤:

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

(一)联系:

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2、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不同点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只说明一定经济业务内容。账户:具体记录经济业务内容,提供具体数据资料。具有登记增减变化的不同结构。

(二)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的格式:1、账户的名称,2、日期,3、凭证号数,4、摘要,5、增加和减少的金额。账户的借贷计增加或减少根据的是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与账户性质。

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的对应关系。――对应账户。

分类:1、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成本类。

2、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对总分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两者是平行登记:同依据,同方向,同时间,同金额。)。

3、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盘存类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期间账户,跨期摊提账户(已取消),成本计算账户,计价对比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调整账户。

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缺点是:造成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没有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全面的,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

复式记账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特点: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的,系统的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复式记账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借方与贷方的记录是根据每个账户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试算平衡: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相等。(全部账户借方=全部账户贷方)。

试算平衡表无法查出:重记,漏记,方向相反的,科目弄错的。(不能由试算平衡表来发现的错误有漏记,重记,一笔业务同时借贷金额错误,颠倒记录,会计分录借贷双方或一方,在过账时误记了账户。)。

凭证分类:

会计凭证按照用途和填制程序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方法不同: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按照格式不同:通用凭证,专用凭证。

货币资金业务有关,转账凭证与货币资金业务无关。银行和现金之间的划转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

记账凭证按照填列方式不同:复式凭证,单式凭证。

一次凭证有购货发票、销货发票、收据、领料单、借款单、银行结算凭证、收料单、工资结算单等。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自制原始凭证绝大多数是一次凭证。限额领料单是累计凭证。

累计凭证有限额领料单。

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同属于会计凭证,但是二者存在以下差别:

1、原始凭证是由经办人员填制的,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填制的。

2、原始凭证是根据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

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整理。

4、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填制时间:

原始凭证的填制时间是填制当天,记账凭证按编制的当天,帐薄的日期是填会计凭证上面的日期(即使你不是同一天登记帐薄的)

对上一月的损益账户进行结转,填制凭证日期为上一月末。

记账凭证有如下内容。

(1)填制单位的名称;。

(2)记账凭证的名称;。

(3)凭证的填制日期和编号;

(4)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5)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金额;。

(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7)会计主管人员、复核、记账和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凭证还要出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

原始凭证审核: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

记账凭证审核:合规性,完整性,正确性。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

(1)审查记账凭证所根据的原始凭证的内容。如名称、张数等与记账凭证所记的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否相符。

学术论文中为要写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申请和发现新论题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空间。文献综述具有清晰厘定学术问题,驱散研究迷雾的作用。设定研究论题、进行文献搜集和分析整理,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实施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合格的文献综述要求做到遵守一定写作规范和学术伦理。

1问题提出的背景。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的时代现实,而信息技术在让全球化成为日常化的同时更加尖锐地显现了自身。

将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样的麦克卢汉式的断言表述为人是信息网络中技术的人,或许更贴切。转瞬间,人类就从对技术的欢欣鼓舞转变为对技术的愁眉不展了。可是,爆炸性的信息冗余并非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它往往比因缺乏信息更容易使人处于世界的边缘。人需要在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眼光、自主观点以及检视素养的人才不至于受限于自己经验,或像傻瓜一样被丢弃为宅居者。所以,韦恩等人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中指出: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做研究,政府、机关、行业与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从实验室到大海深处,从洞穴到外层空间都在进行着研究,研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且,只有“能确实地做研究或评价他人研究的人”,才能分享到可信赖的信息。

世界一体化对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而言,意味着被纳入全球机制,并以国际标准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生产与思想贡献。也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型计划,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学术贡献。从研究生到专家学者,从政府机关到行业单位以及各级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议都在鼓励研究,倡导学术。这一潮流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研究方法的空前强调。中国的论文产量已跃居第二,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术贡献率远远匹配不了生产量。即是说,中国学术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困境。

如何用西方学术规范表达中国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学术合法性也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

突破这种困境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

因为,文献综述是“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包括分析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它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综述文献的重要性,每年文献综述、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综述类文章都数以万计。例如,我们以综述作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就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均以超过一千篇的数量递增。不仅如此,综述类文章还常常是高引用率和高下载量的文章。可当我们检索有关指导或阐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时,却不无惊诧地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虽然有很多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章,但却极少有涉及文献综述写法的。同时,指导人们怎样做研究综述性研究的着作也极少见。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及如何进行写作的问题,以期对这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

2文献综述及其在论文写作中的意义。

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它既是进入学术门径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同时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影响与学术地位。相反,一位不会写作文献综述的学者,或者一篇没有文献综述的论文通常都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文献综述的学位论文,更会引发人们的质疑。文献综述是一种规范的、系统性的研究训练,也是推动创新的关键方法。就像莱布尼兹总结的学术原则所说的那样,“研究旁人的创造发明方法是成为成功的创造者的前提”.人们总是在前人思考过的地方,才会发现重新思考的空间。

“文献综述”,英文称为survey、synthesis、overview、review.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研究综述(researchsynthesis)、研究述评(researchreview)、及元分析(meta-analysis)这些称呼尽管互有指涉与交叉,但通常被认为是以往研究结果、方法、理论等所做的独立研究、点评并以此构建相关主题的严格的研究活动。

是在对某个事先设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分析、综合和思考。迈克尔认为文献综述是“列出与你的研究计划相关的历史研究,并解释你的论文是如何建构并超越过往研究的。”

劳伦斯和布伦达对文献综述的定义是:“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争。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可见,选择研究论题,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与考量,在分析、综合、思考的思维活动中揭示发展趋势以及做出科学评价的不断循环过程就是文献综述的过程。文献综述基于不同的对象和重点具有不同的划分,比如说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之分,定量与定性研究文献综述之别以及理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之归类等,但其基本旨趣并无根本不同。

文献综述首先是对主要学术观点和富有影响的理论方法的整理,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其次是研究者就设定的研究论题与目标依自己的眼光、学识和兴趣对现有的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再次是对该研究的未来提出建议或展望,以凸显出将要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当于研究论题的历史地图,撰写综述就是勾画出研究论题相关性的代表性成果,并对此作出评述以给予其相对客观公正的坐标,借此建立自己的问题框架体系进而显明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所带来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何在呢?首先,对课题涉及的相关成果,包括思路、方法、观点等具体问题作总结,绘制研究问题的路线图以突显实施的研究计划在问题域中的位置与价值或给读者呈现较为清晰的研究历程,提供启发其进行新的研究可能;其次,在关联问题上作了分析和评价,拓展了对研究的深刻认识显示对研究问题的熟悉和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最后,文献综述建立了某一问题的研究框架,使人获得研究计划的原创性所在以及发掘新的研究方法、思路的必要。总之,文献综述是在学术问题与学术传统中发现出新的研究可能,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去证实如何从可能变为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贡献。另外,文献综述在申请学位论文、申请基金项目、撰写研究计划或资助申请、描述或阐释研究现状、寻找研究方法和新课题、寻求科研伙伴以及满足个人的研究兴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

芬克认为文献综述涵盖七项任务:选择研究论题、选择文献来源、选择检索词、拟定筛选标准与方法、进行综述、综合结果。

库珀概括为五个阶段:问题形成-数据收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表述研究结果。

劳伦斯描述必经的`六步骤: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对于主题选择之后,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方法把问题具体化,并聚焦中心问题;文献搜索包括发现、查询、浏览、分析文献从而凝练主题;展开论证包括建立论证方案、论证过程、形成论断;文献研究包括归类、综合、分析收集的资料;文献批评是一个充满隐含推理、论证与反驳的过程;综述撰写则是通过写作使问题明晰以便自己和他人理解的过程。

这些论述都启发了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问题实施之初,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随着材料的丰富和思维的改进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因此,文献综述既不是初期行为,更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贯穿研究始终不断生成的研究活动,这是必须树立的对文献综述的意识。

3.1问题的形成阶段。

从现实问题的兴趣出发,将之与相关学术领域或具体问题域相勾连然后细化该兴趣点,通过将日常生活图式借助特定的学科话语模式转化为学术科研形态,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一般途径。兴趣是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很好的动力,如果在生活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比较具体的兴趣,被动进入某个论题的话,这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我们获得对某些问题的兴趣。比如说,请教领域内专家学者、博学之人,阅读专业学术刊物,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学术组织等等。这里说的“现实问题”并非单纯指社会现实问题,它也涵盖个人经历(比如说研究女性主义理论的多为女性)、学术积累和关注的内容(比如说优秀的历史学家总是那些爱好历史之人)等。而且,务必谨记,越具体的问题越是有可能成为研究对象和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具体”是说有具体的对象所指和明确的论题边界、明确地问题聚焦、鲜明地研究视角。

当然,问题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但也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和外在目的考量的现象。学术前沿与热点的激发、交叉学科的影响、特殊资料的占有以及奖学金、项目申报和职业前景的考量等,也时常是一种促发与诱因。问题形成过程中,综述者的决策和思想变化也会影响综述的效度,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变量定义里概念的广度和在研究中搜索基本关系调节量使用的操作细节。”

但从根本上讲,学术问题的形成离不开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论证,它是从学术史和问题域中诞生出来的,而不是灵光闪现。好的研究论题往往被认为是那些可让学者得以安身立命、长期耕耘的极具延展性的研究论题。

3.2文献获取与阅读。

文献综述撰写之前,需要获取与研究论题相关且对研究起到参考作用的目标文献,即那些有价值的文献,所以对研究对象做严格限定和目标文献的仔细确定,是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率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文献检索的渠道范围和方法。人文社会科学获取文献资料的渠道分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数据库与期刊网、专业会议论文库等,非正式渠道包括个人联系(田野作业和民族志考察)、恳请邮件(外国很多期刊论文提供了写作者邮箱)、互联网搜索(谷歌图书与学术搜索)等。特别是一些著名数据库,像webofscience、ebsco、jstor、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periodicalsarchiveonline,为论题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来源。教科书、以往学者的相关综述能为初次进行文献综述工作的人提供捷径。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给自己树立一手资料(primarysources)的文献搜索目标。像原典着作、经典论文与书籍(即通常所说的初级原始资料、二级原始资料和三级原始资料)都属于一手资料。穷尽所有研究成果是综述者的追求,但遗漏却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借助高水平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则可以化解部分难点。这里,应该告诫研究者须“非常注意那些不可获取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这些研究与已经检索到的研究的区别”.

“如果你埋首于毫无计划的数据搜索,可能会让自己陷于一堆书籍及论文中而失去方向。各式各样的原始资料可以把你带向任何地方”,这需要设定筛选原始资料的方法和合理的检索方法。任何一位想成为有经验的文献综述者都必须熟悉如何选定数据库,熟悉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语法确定关键词、主题、标题,进而成功找出相关研究。依靠那些信誉良好的出版社、有名望的学者、权威期刊和数据库等更容易让我们得到有价值的文献而免于被大量无用的低质量文献弄的焦头烂额。熟悉相关数据库的检索语法(比如布尔逻辑运算法则),采用关键词搜索还是主题搜索,具备相关的图书管理学知识,或上相关课程以及与管理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等则会让研究者在检索时受益匪浅。

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必须了解如何在个人工作电脑上进行信息分类和存储。缺乏管理的文献资料,会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对检索的文献进行条目存档是很有必要的。条目包括作者、题名、时间、刊号以及参考页码等。下载一些像endnote,citation之类的软件便可轻松解决。

接着就是阅读文献,尽量对每一篇文献进行编码、做一个读书笔记,记录其中的重要结论、研究方法和启示,还包括批判性或建设性的评价为后来进行综合和文献撰写奠定基础。具体说来,“在阅读每一篇文献时,需要考虑哪些是该文献所没有回答的问题,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方法上的问题,所提出的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是什么”.

思考不同文献之间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特别是它们与个人正在进行的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用连贯性思维和逻辑顺序表述文献综述。阅读文献就是要在阅读中找出难题、提出论证和寻找出论点的证据。

3.3文献论证与评估。

阅读文献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不是立刻投入到文献综述的撰写,而是开展文献的评估和论证。文献综述的作用是寻求研究成立的合法性依据,从以往研究中发现学术传统与有用的方法论,通过批判以往权威研究---这个假想敌而凸显出本研究的意义。该目的的达成建基于扎实地文献评估和论证过程。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衡量文献的价值和关联性、研究的合理性、阅读收获和方法的恰切性,并力求把综述者主观因素的干扰成分降到最低。分析研究进展、文献对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的有用性,并制定论证方案是必须的。论证方案是文献-论题-逻辑-方法-理论组成的路线图,也是要解决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如何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棘手的问题。论证是逻辑地呈现论据并推导出意图结论的思维过程。对此,文献综述中,常用“两类论证建立论证方案。第一类论证是发现式论证,讨论并解释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知识。发现式论证就是呈现于你的研究兴趣相关的现有知识。……论证的第二种类型是支持式论证。支持式论证以发现式论证为基础,对发现式论证中通过资料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论,并解决研究问题。这一论证的结果就是你论文的主题陈述”.

方案的实施完全依据扎实的文献作为事实根据,通过令人信服的推理得出结论或前瞻性意见。不管论证的过程提供了多少文献,或多么高质量的文献,也不管使用了什么高明的论证方法,其论证过程必须在逻辑上能证实研究的结论。文献综述的价值不只在于文献本身的价值,更在于综述者对文献的加工处理是否准确客观、自我阐释论证、告知以及发现问题与规律上。论证解决的是以什么线索来安排文献的,这个关键问题。这也是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姿态性综述和堆砌材料的惯常毛病的有用方式。

文献评估是对搜集的文献加以阐释、解读,并探求这些文献中的结论是如何成功解答问题的。文献评估包括作者论点与阐释是什么,该研究的重要性何在,作者要得出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问题详细度是否与重要性匹配,有没有对论点和论据做核实,是否客观对待观点的不一致性,参考文献是否密切相关,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你如何评价该研究,它与你的研究有何相关联性,是否揭示了论题的最新进展、最新态势,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等方面。“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归纳分类、加工整理,使材料围绕某个论题的逻辑化、精确化;“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学术的、深入地、系统性理论阐述。文献评估就是“述”,它是上升到发现新研究和只有通过新研究才能解答的问题的高度的必然要求。文献评估要遵循从前提到命题的合理性原则,不能断裂逻辑规则的链条以保障结论的有效性。有效地批判性评估可以窥视文献与正在进行的研究见解的粘合点,准确定位文献价值,厘定概念范畴,揭示研究的问题所在,层次清晰地论证出研究目标和研究价值。

在完成文献搜集、分类管理、阅读分析、方案制定以及论证性思考之后,便自然进入到撰写环节。综述撰写从设想最终模式起步,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才能完成。在撰写中,综述者要意识到该过程是“先通过写作弄清自己想要说什么,然后再通过写作弄清应该如何说”,才能“促进他人理解自己”

和自己的研究结论。

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建构一个纲要,然后写一部分初步的草稿。综述者一是切忌“把研究中的每篇文献或每个概念、数据都视为同等重要”,否则,那样写出来的论文“甚至变成四不像,那绝对不是一篇好的论文”;二是切忌“使用作者原话”,除非不这样就无法表述。否则,就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研究课题的语言),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将原文的思想表述出来”,舍此无他。

文献综述是基于某一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评述性论文,其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稍有差异。

通常说来,文献综述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前言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相关概念和综述范围,扼要说明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给人以基本轮廓。主题是综述的主体,无固定模式、格式。可按问题史综述,可按问题横向关系综述,也可进行比较综述或以理论带动。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个人独创性的研究呈现。总结是研究结论,包括发现、前瞻与建议。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深入探讨有关问题的指向。因此,内容务必准确无误且有典范性又不宜过多。

文献综述是规范的研究论文。它讲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合理、结论令人信服又能给人以教益。综述者须研究遵循学术规范,操用特定的学术话语,从学术问题生成学术问题。既不要把文献综述写出报告文件,也不要把文献综述写成了演讲稿或材料汇编。

4文献综述的规范。

4.1堆砌材料而不批评评述。

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文献观点和自己观点就需格外小心区分,明确其他研究者的文献在文献综述中只是作为论据和评述的对象出现的。也就是说,综述者的研究论题、理论思路和论证逻辑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思考、发现。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文献综述就是把相关研究成果综合一下,让阅读者去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那么,就很容易把文献综述写成材料单或其他研究者的众声喧哗。放弃评判的权力,模糊了综述者与其他研究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被材料带到被动境地。这样带来的后果要么是直接转译、摘抄他人文字,要么是通篇充斥“有学者指出”、“某某人认为”、“某某论文或着作写到”,诸如此类的文字。综述者应该明白文献综述“重点是利用文献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所讨论的问题服务,而不是强调到底是哪些人干了什么事情,得出什么结论”.

止步于文献而没有建设性观点,不对文献的未来可能研究做探讨,是只有“综”而没有“述”的文献汇编,不属于文献综述范畴。

4.2对他人文献的随意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对人耐心、细心、判断力、思维以及写作的全面考验,是一件苦差事,也是衡量学术能力很好的试金石。有些投机取巧,自以为聪明之徒很容易犯了随意挪用他人文献内容而不做标注,任意下断言而不给出论据支撑或不进行论证阐释的毛病。更有甚至,完全利用他人的文献综述内容,以为这种方法很讨巧。其实,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会把述者带入一个远离已经设定的研究论题的方向之外,或者严重伤害文献综述的逻辑顺利,最终会让个人研究论题流产,由此引发版权与学术道德的讨伐也是可能的。

4.3文献资料的主观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基于事实之上的科研学术活动,对其他研究者成果的评判必须是基于学术的公正、客观认识,要避免不负责任地主观化断言。尽量避免个人利益考量,不要因为与研究者有师承、学统关系或学术争论就奉承或棒杀;不能不指向论点而情绪化地指向作者本人,也不要因为学者个人问题就一概否定其学术成就;不能因为地域、时间问题而选择性批评研究者;也不能为了综述结论的需要而人为性地取舍文献,甚至过分夸大自己研究的意义,陈述一些莫须有的价值。对他人研究成果保持一种尊重,以平等开放、谦卑有礼的态度进行学术定格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谋篇行文犹如为人处世,要遵守学术伦理还要不断体悟修德。倘若如此,述者便超越了利害得失,并最终发现尊重他人及其研究,也是最有益于自身的。

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之处,贯穿与研究始终,讲究研究论题与文献之间的无数次打磨,历经深思熟虑之后的反复修改而最终成型的研究论文。它富有逻辑而不是文献的串联,它富有理论而不是不同对象和话语的任意夹杂,它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建基于事实基础之上的科研推理,而不是想当然地主观评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对于研究开展的意义不可小觑,需要严格的学术训练方能达成。而能否写出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根本,在我们看来在于是否把研究作为研究来对待。

学术论文中为要写参考文献

因为文献综述在科技论文和毕业论文、硕士、博士论文的协作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写文献综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更新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演变规律、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发展趋势,它的主题新颖、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信息浓缩。因此,不论是撰写还是阅读文献综述,都可以了解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2)有利于选择科研方向。

综述通过对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因此写文献综述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有利于查阅相关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要全部阅读这些文献,时间和经历都是不够的,通过阅读综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节省大量的时间。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作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最常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表: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它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各种未定义、未说明类型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

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

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9(3):1-3.

[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

[6]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

[9]科技报告:——[序号]……[r]。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禁忌一:参考文献重复累赘。

具体表现为参考文献引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并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一一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三倒四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

一般而言,论着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着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着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

禁忌二:参考文献引用错误。

写过论文的童鞋都知道,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医学期刊一般采用改良的温哥华格式着录参考文献。近年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因参考文献着录格式的不规范或引用不当而延期发表或遭到退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3)在正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无法证实参考文献的实际用途;。

(4)引用不当。未公开发表的观察资料、内部交流资料及涉及保密的资料等均不宜作参考文献。由于内部资料尚未得到公认且不够成熟,其原理、论点、论据及论证尚需修改、变更或充实,又因其发行量很少,读者面窄,无从查考,起不到参考作用。

禁忌三:所选择的参考文献陈旧过时。

写一篇毕业论文,对于参考文献的选择,一定要新颖,不能是陈旧过时的。新颖,新就是新鲜,颖是引人注意。新颖的参考文献一方面能增强毕业论文的现实性,使入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能保证论文查重有较低的相似率。

要写别人没有写过的,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取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新出现的有特色的参考文献。有的论文,选择不新颖,而是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调,摆出的参考文献是“陈年烂谷子”,没有新鲜感和现实性,文章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相对而言,引用5年内的文献越多,则普赖斯指数越高,过时的文献越少,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的前沿课题。实验性文章的年代距离越远,参考价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的50%——70%应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

如果一篇文章中,陈旧的文献所占比例很大,这就说明该论文的内容也比较陈旧保守,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对同行研究成果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之深。

但是,请注意,如果所研究的课题确实很重要,并且你很难找到近5年内的相关文献,这时有必要引用5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文献了。

引用参考文献可谓是学术论文写作过程重的必要环节,参考文献的存在不仅能提高论文的质量,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写论文的严谨和修为。要想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必须知道参考文献的正确表示方式是怎样的,写作过程要避免出现哪些问题,这些文章都有讲解,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文献读后感

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同时,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特别是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越来越显示它的咨询与决策作用,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界所关注。

一、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和它所发挥的作用,使得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都热衷于地方文献的研讨。由于人们认识理解的不同,于是便衍生出数十种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来,几乎有多少人研究地方文献,就有多少种地方文献的定义,谁要探讨地方文献问题,谁就要首先申明他对地方文献概念的见解。让我们先看看西方及东欧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1)英国。在《哈罗德图书馆员术语》(《harrod’slibarians’geossary》)一书中对“地方文献”作如下表述:“图书馆所收藏的有关当地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地图、画片以及其它资料”。此外,在1962年英联邦颁布的地方政府法案中规定:“给地方当局以通过捐赠购买或接受寄存等方式,获取地方文献(记录)权利。这些地方文献(记录)或者其中的大部分,是有关某地利益的。因此,允许一个地方当局单独存贮,也允许与其它地方当局联合存贮”。

(2)美国。图书馆学学者爱德华・g・伍尔夫认为:地方文献包含某一地区生态变化的文献,这些生态变化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人与变化中的环境和人与一些政治行政集团权力范围相互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区域的相互影响。

(3)苏联。著名的目录学家h・a・兹多勃洛夫,在《地方文献目录基础》一书写道:“地方文献书目,本身就包含着内容方面带有地方性的各种出版物的著录,不管它出版和印刷的地方如何……”。他还把“地方文献”定义以明确和具体化:“如果出版物中报导、记载、分析或总结着以下几方面,那么它们在内容上就是属于地方性的出版物:(a)在某一地方范围内所观察到的现象;(b)在某一地方范围以外所观察到的,但是由于这个地方的力量的活动所产生的现象;(c)在某一地方范围以外所产生的、但为了影响或研究某一地方而由与这一地方无关的力量的活动所造成的现象。例如,叙述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北方工作委员会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帮助雅库梯自治共和国的活动的出版物,就是属于雅库梯的地方文献”。

我国图书馆界近期兴起对地方文献的讨论,又给出了不少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和界说,总的说来,不外乎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这是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的意见。另一种观点认为地方文献就是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点作为划分的唯一标准,这是以甘肃、湖南省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为代表的意见。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地方文献仅指内容涉及该地区的文献,还是包括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不管内容如何。于是又有人把这两种观点引伸为狭义与广义的概念,并提出图书馆应从广义上搜集地方文献,狭义上保管利用地方文献的意向。上述国内外诸多的地方文献概念,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述,如何从中选择、评价、总结出一种新的科学概念,我认为应从分析地方文献的特点入手,才能揭示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文献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而人类的出现首先就是分地域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创造自己的文化和文献,因此,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其内容、形式都应与区域有关。所以,它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其次,地方文献在时间上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界限,我们对一切文献,尤其是历史文献,都有一个认识、应用的价值观念问题。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志、地方史、谱牒、地方年鉴、方言、风情、经济等,大多出自当地名人手笔或机关团体的编纂,而且多经过实在调查、采访,有比较确切的统计数字,资料翔实、可靠,所以,地方文献在价值观上又具有史料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地方文献的内容涉及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语言学、宗教学以及农业科学、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医学地理、自然地理、动植物学等,几乎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地方文献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认识地方文献的特性,对探讨地方文献的概念,有很大的意义。概念是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它适用范围的反映,要科学地表达事物的概念,必然首先要对事物的本质特性作全面分析与了解。既然地方文献具有空间的区域性、价值的史料性、内容的广泛性,故其概念一定要反映这些本质的特性,所谓特点决定概念。据此,我们试图这样来界定“地方文献”的涵义: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外部联系,是本质的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人们通过斗争,不仅可以认识自然界的现象、性质和规律,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不断加深对人和人的关系与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地方文献主要体现这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反映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体――人的群体本质、群体现象。它主要对群体也包括对个人的描述,但仅体现个人特征和现象,就不能构成全部地方文献。人类活动方式是一种较广泛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七个主要方面,这是人类文化现象最基本的内容。正因为这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人的活动方式,成为群体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依据,并产生和构成了各区域地方文献的内容、特色和重点。而人类通过各种斗争和智慧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软文化),它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腐朽之物,所以地方文献主要指那些有价值、有实用性的软文化。

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概念和涵义。认识这一概念,对于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范围的厘定、工作重点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有人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某一区域的一切文献,这个“有关”是指内容有关还是形式有关?抑或两者皆有?而“一切”显然含有史料应用价值的文献,也包括没有史料应用价值的文献,我认为这一观点没有抓往地方文献的特点,显得含混概念不清。科学研究是探索认识事物发展规律,而实践活动则是具体的生动活泼的一种过程,如果概念过于含混,对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都是无所适从甚至是无所作为的。

二、地方文献的范围及其中的几个问题。

“为了使地方文献概念具体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地方文献的范围。划定事物的范围,关键的一点是确定标准,这一标准既要考虑科学研究的目的,又要考虑实践工作便于掌握。可以这样说,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实践工作是为了发挥事物的潜能作用,范围的划分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对地方文献范围的划分,也应作如此考虑即如何深刻地认识地方文献工作规律?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服务的作用?如何更有效地选择、存贮、整理与开发地方文献等等。为此,我认为地方文献范围,应包括下列三个方面: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区域出版物。

区域事物。主要指在特定区域内所存在、发生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历史上和社会上所发生的事,如事件、事故、事变、事情以及社会形成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在文献的表现方式上,有地方史、地方志、大事记、地方年鉴、区域经济以及地方风情等;另一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所存在的一切有形的物质,如动物、植物、矿物、物产等,在文献的表现方式有动、植物学、农业科学、地质科学、矿藏学、土特产、名胜古迹、金石碑碣等。上述文献,都能从宏观或微观上反映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认识与开发某一区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地方文献的主要部分。

区域人物。人是构成一地区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建设开发地区的主要力量。同时,人物是某一行政区域或某一地理范围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的体现,民族素质的高低,反映了该地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本状态。因此,有关区域人物的记载,是地方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人物一般以籍贯作为划分标准,但人具有职业的选择性,居住的流动性,并非所有人都能长期固定在一地工作与生活,但他们的地区与民族属性(如语言、生活习惯、地方观念、气质情感等),却是十分明显的。对表述他们一生的事迹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等,无疑是研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因此,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与现代的重要人物(不以官阶划分,而主要看影响),包括社会活动等,都属于地方文献。区域人物,应不以政治制度或政治态度去划分,当然,我们要尽量反映新社会新制度的进步人物,但不能完全摒弃旧社会的“反动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孝子”、“烈女”等人物,自然可不必收入。至于地区人物的著述,是否可收入地方文献?我认为应以是否反映该地区的事物作为划分的标准。本地人写本地事是常有的,本地人写外地事也是有的,历史上如宋济南人李格非撰《洛阳名园记》、宋建安范致明撰《岳阳风土记》、清道州何绍基撰《金陵杂述》、近人新会陈垣撰《明季滇黔佛教考》等,如果都归入作者原籍的地方文献,就显得很不协调。因此,我们对待一切著述,应紧紧围绕地方内容这一要点而决定去舍,这是一个明确的界限,不然,将会造成逻辑概念与实践工作的混乱。

区域出版物。地方出版物,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水准的标志之一。同时,也能反映这个或那个地区在本地区文化、科学、经济发展上的成就和地位。然而,从内容上来说,地方出版物并非完全反映地方性的,尤其是科学理论著作。可以这样说,一切出版物相对地可分为三类:(1)内容完全涉及这个或那个地区的出版物;(2)内容部分涉及一个地区的出版物;(3)内容仅是一般性问题或科学理论的出版物。我认为地方文献只能包括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的出版物。综观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它具有古代出版业的垄断性、近代出版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以及现代出版业矛盾斗争的错综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地方出版事业,由于受出版与发行、经营与管理的制约,出版物的内容未必反映当地的特点。目前,我国地方出版社有近二百家,过去一直坚持以“三化”(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为出版方针,近年来,又提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方针,出版的范围、内容都扩大了,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出版社,如安徽的黄山书社、山东的齐鲁书社、河南的中州古籍出版社、陕西的三秦出版社、湖南的岳麓书社、四川的巴蜀书社等,这些出版社出版过一批地方文献。但由于经营上的问题也出版了一些小说或稀见古籍,并不一定具有地方内容的图书,如山东的齐鲁书社在1987年出版的文史哲图书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仅有一半左右,其它类型的地方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文艺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科技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比例,自然要比上述出版社更低些,有的甚至还出版了外地史料的图书,如近年来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雷峰塔奇传》,岳麓书社出版了《闽产异录》等。因此,把所有地方出版物都作为地方文献,显然是不恰当的。

上述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区域事物是以内容体现地方文献的,过去古人有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真”“以一方之人修一乡之书,其见闻较确,而论语亦较详也”(章学诚语),所以,区域事物的著述,往往多出于当地人手笔,并由当地出版,因此,这是地方文献的主体。区域人物则是以居民与民族的关系作为地方文献的,他们当中不少人以家乡事物为题材,写出了不朽的著作,即使有的人(如孙中山、郭沫若等)长期在外间工作,但他们的事迹往往在故乡或他乡广为传颂。可见,人物与地区有着一种自然的维系。区域出版物之所以作为地方文献,主要从文献角度去考虑的,因区域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或多或少反映地方的特点,如古代有谓“蜀本”“浙本”“闽本”“麻沙本”“平水本”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哲学观点看,地方文献也同样具有相对性与绝对性,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种地方文献,都可能同时具有上述三者之一以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以区域事物而展开,我们可以图示: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a:区域事物b:区域人物d:区域出版物。

从上图结合演变,地方文献可以产生如下方式:

(1)区域事物是由区域人物著述的,如图一。

(2)区域事物的文献是由区域出版社出版,如图二。

(8)区域人物事迹是由区域出版社出版,如图三。

(4)区域事物是由区域人物撰写并由区域出版社出版,如图四。

在地方文献的范围中,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注意和掌握的。

(1)地方文献的地域范围,应考虑该地区的历史、自然、经济和民族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时有古今,地有沿革,各个时代的行政区域多有所不同,如历史上的广东,包括海南岛及北海,如今北海钦州划归广西省建制,海南岛单独建省,地域范围有较大的变化。又如甘肃,历史上原属陕甘总督管辖,明代分设陕西和甘肃建制,民国又将青海、宁夏划出分建行省,所以,西北陕、甘、青、宁数省,历史上关系密切,故他们把地方文献的地域范围,扩大到整个西北地区。因此,我们考虑地方文献的地域范围时,除应以现行区域为主外,还应注意本地区的自然、经济及民族特点以及历史上有密切关系的邻近地区的文献。

(2)地方文献的收藏应有重点,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文献除应全面收藏外,还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如自然、地理、物产、民族以及其他因素,去考虑收藏的重点。如我国旅居国外的华侨,广东籍华侨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约为820万人,华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地。同时,广东地处我国南疆,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约有一百多种,水果品种达二百七十多种。木材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木材重要产区之一。广东还是我国南大门,毗邻港澳,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是历史上就已发展形成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口岸。因此,广东的地方文献可以华侨、外贸史意义通商和热带及亚热带作物作为收藏的重点。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有少数民族二十五个,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与文献,故少数民族可作为云南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其他地区,也相应地有自己的特点,如上海的工业、外贸,陕西的名胜古迹,山东的齐鲁文化,辽宁的矿产与满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收藏的重点。可以说,没有重点,就没有特色,如果事无大小、面面俱到地收藏,就会削弱地方文献的应有作用。

(3)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掌握处理问题。我国历来以世居之地作为一个人的籍贯,相沿为袭,是否科学?先不作讨论。但人要生存要交往,从此地到彼地,或由彼地到此地,因而时间长了,又产生寄籍、侨寓等问题。在地方文献中,对历史人物如何掌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人长期任职或居住在外地,他们对当地有一定贡献和影响,到底算不算区域人物?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值得探讨。以广东为例,历史上的韩愈、苏轼、阮元、林则徐、张之洞及近现代的鲁迅、朱光、陶铸等,他们在广东的业绩,是尽人皆知的。现在一般的做法是,有关外地人的传记不入此地的地方文献,如他们的著述内容与该地区有关的,应作为地方文献,否则,从略。

(4)关于地方文献中有关文艺作品的问题。文艺作品是作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物或事件经过选择、提炼、集中和概括之后,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文学作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虽有虚构、夸张之处,但不少作品,还是以一定的事实作为基础去描写的。如《歧路灯》,这部小说对在康熙至乾隆年间、河南地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是河南前清时期的风俗史。又如著名的小说《聊斋志异》,在近五百篇故事中,绝大部分是记载山东,尤其是作者家乡淄川县(今淄博市)的故事,书中虽多叙仙鬼狐魅之事,涉幽冥虚幻之境,但一般都以“耳目所睹记、里巷所传闻、同人的籍录”为依据,并非完全出于作者的虚构,有些还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所以,《歧路灯》、《聊斋志异》,可以作为河南和山东的地方文献。同样,欧阳山的《三家巷》、佚名氏的《三春梦》等文艺作品,也可作为广东的地方文献。

(5)关于现代文献的问题。现代文献的`出现和发展,突破了文献的传统出版形式,朝着文献缩微化、文献存贮磁性化和文献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地方文献当然包括现代文献类型,并且要积极收集这方面的地方文献。在现代文献中,收集视听资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其中尤以唱片和影片具有较大的地方特色。在唱片中,表现了我国民间歌曲的曲调丰富多彩,有优美抒情的地方山歌,有节奏强烈的劳动号子,有流利畅达的地方小调等,如东北民歌、陕北民歌、四川民歌。唱片中还有我国传统的地方戏曲,如京剧、评剧、豫剧、昆剧、沪剧、汉剧、川剧、粤剧、越剧等,极富地方色彩,是表现一个地区的方言、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艺术。在影片与录象中,主要指那些具有地方内容的部分,大体有这些类型:历史故事片,如“甲午风云”、“怒潮”、“西安事变”等;民间故事片,如“刘三姐”、“五朵金花”、“芙蓉镇”等;名胜风情片,如“漓江漫游”、“南粤风采”、“瑶族风情”等;人物传记片,如“孙中山”、“节振国”、“林则徐”等。这些影片,都具有浓厚、形象的地方色彩,可以作为地方文献收藏。

三、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

地方文献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早在周代,周官分别掌管“方、策、版、简”,有谓“小史掌邦国之志”(即皇室家族谱牒),“外史掌四方之志”(即诸侯国之志,如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祷》),这些都属于地方文献,只不过当时没有意识地把它们聚集在一起,我们再通过《隋书・经籍志》查检,仅地理记一类就收地理书139部,1400余卷,其中大部分是地方史和地域地理,如《洛阳记》、《荆州记》、《会稽古地记》、《南州异物志》、《隋诸郡土俗物产》等,可见专记一地事物的文献越来越多了,据王欣夫先生考证,地方文献书目。约创始于北齐与北周之间、在宋代刘知几《史通・书志》一书中,载有宋孝王《关东风俗传》,内有“坟籍志”一项,专录邺下(今河北省)文人学士所著之书、此书虽已亡佚、但仍可认为是开地方文献书目的先河。在现存最早的地方文献书目中,恐怕要推宋高似孙《剡录》了,剡为今浙江乘县,该书载有“先贤传,和“著述”两栏,内容一取本地人及其著述,二取侨居本地名人及其著述,如收外籍人戴逵、玉羲之、谢灵运等名流。书中所录文与诗,皆取与剡有关内容,并不一定是本地人之手笔,如有白居易的《沃洲山禅寺记》、舒元舆的《吊剡溪古藤文》等。《剡录》的体裁与内容,对后来的地方文献工作有所启发与影响。

利用地方文献编纂地方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经久不衰,而地方志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献向纵深方向开展。所以,以明清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地区为范围专收一地文献的丛书,即“郡邑丛书”,如有的认为最早的一县丛书――《海盐志林》,就是明人樊维城编辑的。此外,还有一府之丛书,如《绍兴先正遗书》、《常州先哲遗书》;《武林掌故丛编》等;有一省之丛书,如《畿辅丛书》、《岭南丛书》、《豫章丛书》等。据《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的郡邑丛书就有七十六种之多。民国以后,出现了一些专门收集、编纂地方文献的地方文化团体和机构,编印了许多地方文献,如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编印的《东北文献丛书》、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的《山右丛书初编》、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纂委员会的《吴中文献小丛书》、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的《广东丛书》、绍兴公报社的《越中文献辑存书》等。在湖北由石荣璋、刘契园等人组织了“楚学精庐”,专门搜集、整理地方文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鲁迅先生对地方文献工作也很热心,亲手编制了《旧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目录》、著录乡邦文献80种,选录极为精审,为研究浙江地方文献提供了重要资料,广东地方文献工作,从明代开始,就有一定的基础,曾被誉为“广东文献学者”的黄佐、香山县人,正德进士,主修过《广东通志》、《广州府志》、《罗浮山志》、《广州人物传》等书,对乡邦文献的编撰与收集,于后来都有深远的影响。以后的郭编撰《广东通志》、《粤大记》、《岭海名胜志》、《西樵山志》、《粤东名臣志》《岭南诸夷考》,屈大均编撰《广东新语》、《广东文选》等,都名噪一时。在明清两代广东曾编有《岭南文献》、《广东文献》、《岭南文钞》、《粤东文海》、《广东文征》等图书。民国以来,番禺冼玉清女士,执教岭南大学,收集粤人著述甚多,撰有《粤人著述过眼录》、《广东文献丛谈》.与其同时的还有黄荫普先生、李景新先生、分别撰有《广东文献知见录》和《广东研究参考资料叙录》。专门从事广东地方文献的收集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更应提出的是杜定友先生,他对地方文献的研究与贡献,是十分令人钦佩与赞扬的。他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等一系列文章中,首先提出了“研究乡邦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口号,并大声疾呼“各地方的图书馆,对于保存地方文献,尤为专有之责”,他身体力行的,既研究又实践,对推进广东地方文献工作,作了卓越的贡献。”

现在,地方文献已成为社会和图书馆所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许多出版社都在编印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丛书”。如广东、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甘肃等地出版社,分别编印了《广东地方文献丛书》、《齐鲁英杰》、《山左名贤遗书》、《杭州掌故丛书》、《安徽名特产》、《桐城派文选》、《八闽文献丛刊》、《闽台史料丛刊》、《福建历史人物传记丛书》、《江西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丝路访古》、《敦煌研究》等等。台湾地方文献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他们成立了“中国地方文献学会”的专门研究组织,除每年出版年刊外,还编辑出版了《四川文献》、《湖南文献》、《山东文献》等各省地方文献。1987年,台湾还出版了《中国地方文献社团会要》,是近三十年来台湾地方文献工作概况和实录。

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早在194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要“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还多次发文,收集保存地方文献作了专门指示,为此,一些省市图书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工作来抓,有的馆还成立了“地方文献部”,把这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起来,有的馆则编排地方文献目录和设立地方文献阅览室,专备读者查阅、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目前收藏地方文献已达十八万多册,仅1984年,使用广东文献的读者已达七千五百一十九人次,流通文献四万四千余册,该馆还特建“孙中山文献专藏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加强对地方文献的现代化管理,该馆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缩微技术抢救稀有文献和破旧文献,并且还特别应用了电脑技术,建立了“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这一新的技术,已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和获得文化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为地方文献的有序存贮和快捷检索,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和基础。我国西北、东北及其他省的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方面,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

在国外,地方文献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苏联在建国初的1921年,在文化部下设立了地方(文献)研究中央执行部,发行专业杂志《地方研究》。1926年,著名的图书馆活动家克鲁普斯卡在全苏图书馆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地方文献和图书馆”的专题报告,对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59年,苏联又制订了《各州、边区和共和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条例》,1960年,召开了全苏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会议,对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并就贯彻上述《条例》提出了积极意见,因此,苏联地方文献工作能得到持久深入的开展。苏联学者还著有《地方文献目录学》、《地方文献书目基础》等专著。在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萨维奇很热心地方文献工作,他是倡导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研究的英国图书馆馆长之一,他曾一手组织著名的考文垂和沃里克郡藏书,并为之悉心设计了一个直到现在仍在使用的特殊分类法,其水平在当时的地方藏书中,是首屈一指的。美国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也很好,近年来,美国《图书馆杂志》发表了八位著名的学者对图书馆未来的看法,他们认为,在今后十年内,技术将在图书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文献将会成为图书馆馆藏的主要成分。

综观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具有如下特点,(一)开展比较普遍,尤以公共图书馆系统更为突出;(二)得到上级行政机构的重视,不少部门还专门为此制订条例,发布文件;(三)地方文献的作用、地位,越来越明显,(四)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五)地方文献的研究,正逐步开展起来,并有了新的突破。

四、文献工作与地方文献学。

文献工作在我国汉代已有开展,刘向、刘歆整理宫廷典籍,就是一项文献工作。以后魏晋、隋、唐各代多次大规模整理古籍,尤其是明代编纂《永乐大典》、清代编纂《四库全书》,也都是大规模的文献工作。可见文献工作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文献学的出现却姗姗来迟,大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才由郑鹤声、郑鹤春在《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提出的。他们对文献概念的理解,仅限于古文献,因此,文献学是指考订和论述古文献在分类、目录、校勘、编纂、翻译、版本等方面的源流和做法,与章学诚、范希曾、张舜徽等所说的”校仇学”相似。八十年代初,张舜徽先生又新著了《中国文献学》,他在书中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为校仇学家。所以,校仇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凡是有关整理、编纂、注释古典文献工作,都由校仇学家担负了起来”。这可说把我国传统文献学的涵义、内容、范围和任务,作了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总结。根据张先生本书的内容,文献学是指研究我国古文献的分类、目录、版本、校勘、辨伪、注释、编纂与印刷、源流和整理等的一门学科。不久,我国又出版了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和王欣夫先生的《文献学讲义》等新著,但从内容上说,都没有脱离古文献的范围。如王欣夫先生说:“广义的文献学是无法在课堂上讲授的,然而,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要掌握怎样来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他把目录、版本、校仇三个部分作为该书的主要内容,“编目录是为了介绍文化遗产,讲版本为了检择可靠的材料,校仇是整理材料的方法”。这几部有关文献学的专著,有的已标明是古文献学,无所非议,而称“文献学”的,实际也只是古文献学,没有涉及近现代以及国外文献的基本情况和研究的问题。

其实,现代的文献学和我国传统的文献学,在涵义、内容、范围和任务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产生,因此,文献学不但内容、范围相当广泛,而且涉及许多理论、方法和新技术的问题,并由此派主出各个学科的文献学,如“文学文献学”、“史学文献学”、“经济文献学”、“医学文献学”、“化学文献学”、“社会科学文献学”等。但是,总体的文献学却被人忽视了,以至出现对文献学与文献工作定义的纷争,甚至有人只承认文献工作,而不承认文献学这种状况,反映了现代文献学还不很成熟。如英国文献学家s・c・布拉福德认为文献学“是搜集分类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动记录的技艺”,德国学者r・s・泰勒认为文献学“指一系列的技术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有条不紊地提供组织传递记录的专业知识,使所包含情报达到最高的取得率和利用率”。美国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家j・h・希拉认为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新的分析、组织与检查方法以充分利用各种记录得来的知识”。上述论述大多侧重于文献处理的技术和方法,并没有全面系统地阐明文献学的定义。我国袁翰青同志在六十年代曾发表《现代文献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他指出“文献工作是组织知识的工作。……通常的所谓文献工作实际有两个方面:知识组织工作的一方面和情报检索工作的一方面,只有经过科学地组织起来,检索工作才有基础。组织工作是本,检索工作是用,这本和用的两方面,构成文献工作的基本内容”。后来郭星寿同志在《社会科学文献学》讲义中又有所发展:“文献工作是以特定的文献为工作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评价和选择文献,并通过书目索引、主题索引、文献题录、文献综述或述评等多种途径,以传递社会科学知识为目的,来满足广大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对社会科学情报和资料以及文献检索方法等的要求的一系列的活动”。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中可以看出,现代文献学的定义和内容已大大扩展了,现代文献学研究和现代文献工作,比传统文献学传统文献工作,已有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囿于文献的分编、校勘、版本、典藏等模式,而是注重于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利用等规律的探讨,它的明显特点是对文献从收集典藏转到开发利用,即从静态特征研究转为动态特征研究。这是工作与研究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文献学的研究,应与传统的目录学、校勘学,版木学结合以外还应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学以及教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学科结合起来,而且有的学科内容已成为文献学本身构成的有机部分。

地方文献属于文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地方文献工作呢?我认为地方文献工作,就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方针和任务,对地方文献进行系统地开发、科学地整理和有效地利用的一种过程。

系统地开发,主要根据地方文献的范围内容与地区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采访收集(包括古今中外的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反映地区特色的重点文献,更要系统地全面地进行搜集。

科学地整理,主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对地方文献进行了加工和组织,使之序列化与标准化。

有效地利用,就是运用必要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及时地便捷地把文献传播到读者和用户手里,使之转化为新的知识或生产力,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区域文献的形成发展及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区域文献与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学、目录学与情报学的原理为基础,探讨区域文献如何系统开发、科学的整理、有效地利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地方文献学的内容和任务主要有两个面:一方面,要研究与揭示地方文献的内容、特点,掌握地方文献的分布与存贮的规律,为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研究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区分文献的类型与探讨地方文献的工作规律,使之迅速转化为新的知识或生产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是任何学科不可缺少的认识活动,其目的在于使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特别是使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获取新的知识,达到新的认识阶段。方法既是以往研究的理论结果,又是以后研究的出发点和条件。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必然伴随着研究方法上的革新。在实践中,方法与理论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不以理论为依据的方法,也没有不籍助于方法的理论。

地方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具有科学研究方法的普遍特征,他们是互相统一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地方文献学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进行研究与探索呢?我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1)哲学方法。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人类认识的历史表明,最基本的哲学方法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我们在地方文献的研究中,可籍助哲学方法,去研究地方文献工作的性质、方针和任务,探索地方文献的基本原则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数学方法。又称数学化方法,是运用数学语言对客体加以精确的定量描述,建立理论模型以及进行可靠的分析判定的方法。特别是运用数学中计量学的原理,去探索地方文献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统计与评估以及科学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情报学。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构成、特性、分布和社会情报交流全过程的规律。具体地说,情报学是研究有关情报的收集、整理、存贮、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与方式方法的学科。情报学与地方文献学不但关系密切,而且还要借助情报学的原理方法去探索地方文献的获取与筛选、组织与控制、检索与咨询、报导与分析以及现代化技术在地方文献工作的应用等等。

地方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当然还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基本方法,这里只选择上述要者加以简单的阐述。

地方文献要成为一门科学,就需要对它的概念、范围、特点、作用、类型、整理利用规律等,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基础去研究,只有深刻的认识与高度的理论升华,才能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工作方法的描述与工作经验的总结,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构筑一门学科的。

〔出处〕《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年第3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术论文中为要写参考文献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authentication:decidingwhentoauthenticateonmobile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一、安全性和可用性。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二、多层验证。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三、实验结果。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即设备间的验证。在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如pc、pad和手机)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当手机在使用时,可以自动的检测周围是否存在这些已经连接的设备。如果系统发现无法连接到其他设备时,将会提高手机的安全级别,用户需要使用涉及隐私的手机应用时,将会需要更多的身份验证。

实验的目标有以下四点:1、减少验证开销2、寻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折中3、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高低不同的推理逻辑4、很少的能量消耗。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文中提到了fr(falserejection)和fa(falseauthentication)两个概念,即概率统计中“弃真”和“纳假”。fr表示一个合法的用户被不正确的要求身份验证的概率,而fa表示一个不合法的用户没有被验证的概率。在实验中,作者自定义了一个变量r,当r越高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便利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a;当r越低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r。论文通过实验最终证明该验证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对于银行账户等安全性级别要求高的应用来说,fa的比率一直为0,即绝不会出现非法用户不经过验证即使用这些应用的情况;而fr的比率一直在96%以上,即对于一个合法用户,随着r的升高,被错误的要求验证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在论文最后,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该技术消耗的能量很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读过该论文后,使我不仅了解了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知识,而且也学习到了一篇经典论文的脉络结构应该如何组织。这两篇论文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相当的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了作者很强的科研能力。

另外,通过读这篇论文,也使我认识和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的辉煌。但是伴随着事物的发展也会相应的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2、科研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3、任何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论文中提到了很多新兴的手机验证技术,这些技术都各有所长,但却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缺点,取长补短,才能促进手机验证领域的更好更快发展。

4、手机验证行业的价值。手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验证技术的空前繁荣,但危害手机安全性的事件也在不断发送,手机安全验证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供用户使用。

总之,正如一句名言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更高的成就,我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自身修养,尽量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献的读后感

1、topic主题是什么(重要吗?)。

2、theory理论背景是什么(充分吗?)。

3、issue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趣吗?/有意义吗?)。

4、hypothesis研究假设是什么,推导的逻辑是什么(合理吗?)。

5、study求证的方法是什么(科学吗?)。

6、result主要的结果是什么(令人惊奇吗?surprise?)。

7、explanation结果的意料/意外是什么,基于文献如何解释,有什么意义和启示,存在的问题(有价值/不足吗?)。

8、implication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什么启发,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借鉴(有实用/收获吗?)。

9、如果让你来做这样一个研究,你会这么做吗?你还能怎么做?

一篇文献阅读笔记都要对以上问题给予回答,从读每一篇文献开始积累idea,为今后的study积累素材。

上一个读书笔记的要求是把具体细节都给说清楚了,下面是关于读书笔记写法。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以上只是简单的对网络上关于读书笔记写法的一个汇总。有点乱,但是还比较全。等自己写出一篇像样的读书笔记后,再结合自己的写作过程好好修改整理下该日志。

做好读书笔记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笔记的结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本人阅读经济管理类外文的经验,做这类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简要说明作者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主要成就、主要书籍、论文和研究方向。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追叙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或concludingremark中就有。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从学术理论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价,也可以指出论文的应用之处。

六、思考或扩展或者表达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地方(furtherresearch)。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和读书笔记?

1.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2.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3.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最近一段时间,我又重新阅读了一下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很多感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想谈谈我学习毛泽东思想所得到的感触和启发。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时代的主要特点是战争与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毛泽东思想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里面有一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我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下提出这一点,足以看出毛泽东的高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么大的一股力量,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利用好。另外中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不可能是和平的革命,只能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农村就适合开展土地革命。并且当时反动统治力量一般是聚集在城市的,我们的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在城市中难以立足。我们可以先占领农村,巩固农村政权,动员农民参军参战,发展壮大军事力量,然后等实力得到提高之后再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我觉得这点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先做简单的事情,再做相对难的事情,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策略,这样的话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自己也觉得轻松一些。

毛泽东思想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里面还有一点是“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势”这就是他说的一句名言“抢杆子里出政权”。我对这句话具体的理解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才能战胜武装的侵略者。在那个时候的形势下,中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创造出新的社会。因为封建统治阶级,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是不会跟你讲任何的道理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内心早已是残忍毫无人性可言。如果我们还寄希望于他们的良心发现,能够放弃他们的统治,放弃他们的侵略,那么我们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很悲惨。我觉得这一点对于现今时代也是很有启发的。我们这个时代是和平的年代,要以和平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不能够放松警惕,我们的军队建设一定要做的很好很到位。因为在当今的世界,仍然有不可预知的危险存在,仍然有许多潜在的因素可能导致可怕的冲突,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军队,掌握高科技的军事技术,保护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从来没有想着侵略别的国家和地区,从来都是主张友好和平与发展的,但是提防之心一定要有,历史的教训要牢记。有句古话说的很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毛泽东思想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里面还有一点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一点的提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并且结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首先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中国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是领导力量,但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少,力量薄弱。所以他们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其次,民族资产阶级也有着某种革命的要求,无产阶级还要团结他们。从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还有封建主义,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团结和争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另外在敌人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我们要与敌人内部的某些派别结成统一战线,以达到打击最主要敌人与分化,瓦解敌人的目的。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不仅必须要有一个革命统一战线,而且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我觉得“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我们现在非常的有意义。小的集体,比如说学校的一个班级,在面对共同的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相互鼓励,共同的迎接挑战。比如说在一个班级的同学要迎接很重要的考试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当成是一个统一战线,把考试当成困难甚至是敌人,大家齐心复习备考,互相的加油鼓劲,这就好比是在班级里面建立了一个“统一战线”。这样的效果往往会很好。我也有过切身的感受: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我们班上的同学统一思想,为自己的前途,为班级学校的荣誉,齐心备考,努力复习。我当时感觉到班上同学虽然各自的理想不一样,有的想考这个大学,有的想考那个大学,但是大家的心好像都拧在一起了,因为我们大的理想是一样的,班级的荣誉也是一样的。

文献读后感

我是大二上学期才开始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尽管大一下学期也学过消费心理学,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消费心理学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对于企业如何更好的销售产品的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一到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来了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是来睡觉的,上课聊天的。我从来没有觉得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没有用的课程。只要是开的课程就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不然学校也不会花精力来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社会心理学给我很多的知识和见解,使我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更近一步,准确性也多了一些。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平时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很大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虽然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也比较的乏味,但是真正学习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尽管我上课的时候有时也会去看小说什么的,开小差,但是我不会不来上课,不会去和别人说话从而影响老师的讲课,也不会上课的时候睡觉的。开小差我落下的内容我也会用晚上的自习时间给补回来的,不会一下课什么就不管的。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产生以来,有关其学科性质的争议就从未平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母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要想获得对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完整解释,就应该从多角度出发。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这个大的整体出发的,起先就是阐述一下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和认知这个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社会。同时叙述了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认知的内容、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归因、社会认知的过程以及对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和偏见,还叙述了社会认知中如何认知他人,以及对他人的看法。

在社会认知中,每个人都是会存在社会认知偏差的。

于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号或坏的印象后,人们偏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定式效应,定式是由过去经验造成的、比较固执而往往有意识不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由社会认知就产生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是我们人们产生认识的基础和对于看待一切的社会和他人事情的有机体之基。没有它,我们每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和对社会的认知都不会成立。自我意识的内容广泛,理论众多,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好的、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推动我们每个人的前进和进步。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决定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进行怎么样的人际沟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进而决定他的人生的方向和价值。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方法:1、注重自我评价-----剖析自己;a、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b、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评价自己,c、通过和自己比较来评价自己。2、调整自我体验----接纳自我;3、强化自我控制-----发现自我。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决定自我行动的方向,但是,如果不掌握自我行动的方式与技巧,自我行动很可能受阻,从而挫伤个体的自信心。

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开始有了我们人类对于一切的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和处理这个社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及技巧。有了社会的自我意识,便有了我对社会的态度,认识和了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动机,就是我去对社会的一些行为和行动,产生的对他人有用的利他行为,甚至也有产生的侵害他人的行为。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我们在众多的群体中生存,更离不开某些我们相处的群体。群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每个人一打出身就融入了某些我们面临的群体。从而社会群体影响这我们的成长。我们在伴随着的社会影响之下,逐渐产生某些具体的特征,特点和不同于外在的行为,当然我们也会受某些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样的约束是我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慢慢地的形成的,这样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地域,甚至一个国家特有的共同属性,使这里的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一种特征就是民族心理。这样的心理对于巩固和发展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我对于本学期社会心理学的感受和体会,我相信社会心理学在我以后的人生中还会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毕业以后我们都是社会上的人,我们离不开社会这个大集体。更离不开我们所属的某些群体,社会心理学我也不会学完就不管的,有时间还是会拿起来看看。正所谓“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都将做为指导我前进的必要因素和知识储备。学习必要的社会心理学,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很有用的,不论以后是否继续学习深造,还是工作,坚持心理学的学习和感悟是必要的。学习心理学你将会获得很多重要的处理问题事情的技巧和方法,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事业成功的秘诀。

会计文献读后感

作为申报者的自荐书,当然要着重写成绩、写贡献,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赞美几句,无伤大雅。当然,人无完人,瑕不掩瑜,对于一般的缺点或失误,少写甚至不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没有的事写成有,把一分成绩放大成十分成绩,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功劳,抄袭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来,个别申报人员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现,尤其在专业论文方面,请人捉刀代笔或从网上下载论文,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创作,有的甚至一未动地将原文中的错误也一并拿来,闹出不少笑话。高评委的成员多数是会计专家,此类问题一经发现,都予以严肃处理,不仅被取消参评资格,还会对你的道德诚信形成一个污点,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其实,会计实务工作者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会计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同,评审中对论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现行规定除了对破格申报人员适用破格条件第三项时,有论文的数量、数和刊物等级等求以外,正常晋升人员的论文,只要求能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具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论文即可。应该说,对于要求晋升高级专业职务的人,这个要求并不很高。大学毕业后工作十来年、数十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炼和不断的继续教育,只要是有心人,总不会毫无体会、心得,把它们梳理一下,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命题,进行探讨,只要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没有写过论文,也可以提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建议书等能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资料。我想,只要认真对待,应该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高师申报人员必须具有最起码的道德诚信水平。决不造假。造假会被戳穿,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而获得晋升,也于心有愧,一辈子背包袱,何苦呢!

这里需要提醒: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论文内容必须与财会工作直接有关,与财会工作无关的其他专业论文,高评委难以评价,无法确认。其次,如果有多篇专业论文,在总结中可只选一、二篇代表作,介绍其写作的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以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等,其余论文可只作概括叙述。

范本

送审的业务工作总结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雷同,千人一面。最常见的是有关财会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内容,许多业务工作总结中都有类似“建立、健全一系列财会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内容,列举了一长串制度的名称,附送了一本本或一份份装订整齐的各种制度,但很少介绍制度的特点和具体作用。有的人每到一个新岗位,就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似乎他的前任从未有过任何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会计离不开制度。不过,要在一个单位真正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财会管理制度,并得到认真贯彻实施,取得成效,绝非易事。一般情况下,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初稿,征求各方意见,多次修改补充定稿,经单位领导拍板,然后布置施行。施行后还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需要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监督执行,逐步见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理解、配合。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岗位职责、分工权限与利益,实施中矛盾重重,不足为怪,会计人员特别会计机构负责人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沟通、协调,化解矛盾,取得共识,才能真正落实,贯彻执行,不大可能一订而就。这种笼统的描述,有点应付的色彩,可信度不高。所以,建制度改制度,必须写出背景,写出特色,写出实践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