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后感(通用16篇)

时间:2023-12-23 18:22:03 作者:笔舞

读后感是对作者用文字向我们传递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回应和思考。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篇精彩的读后感作品,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党史学习重在“知行合一”学习《论中国***历史》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日,*********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同志《论中国******历史》一书,由***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鉴往事,知来者。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深刻思想洗礼,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党员干部要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必须要明确重点、把握关键、知行合一,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明“来处”,党史学习要“有热情”。知所从来,方知所去,学习是知史明理的第一步。革命战争时期,一些战士在行军的干粮袋中除了放粮食还会放几本马列小册子。毛泽东同志说,“打完仗后,就读它一遍或者看它一两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工具更加便捷、知识内容更加丰富,越发需要我们发扬这种“干粮袋里放马列”的精神。当下,极少数党员干部提到学习就打不起精神,借口“业务忙”“没工夫”,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如饥似渴的热情。党史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不是靠一次集中学习、几页读书笔记就能够汲取的,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党史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其当做一种习惯和追求,在常学常新、反复重温中增强理论修养。

重“吸收”,贯通领会要“静下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党史的重点不是“热热闹闹”地去看趣闻轶事、逛教育基地、拍学习照片,而是要能够静下心来,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深入思考、贯通领会,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西柏坡为什么是******员的精神家园?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的故事为什么总让人热泪盈眶?党史的字里行间,都有着最真实也最深刻的回答。在学习党史只有结合实际学、带上问题学,才能够深刻理解中国******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够在追寻革命原点中倾听历史回响、在缅怀前辈楷模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回顾奋斗历程中坚定历史自信、在追忆峥嵘岁月中叩问为民初心。

能“转化”,本领提升要“见实效”。陈云同志在《学习是******员的责任》中写到:“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简单明了地概括出学以知之、思而笃信、用以促行的道理。同样,观照现实、解决问题、提升本领、推动工作是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要注重提高党史学习的“转化率”“变现率”,不能“看过就算翻篇”“感动一下就忘”。要力戒学用“两张皮”,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坚决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提升履职能力的真招实策、立足工作实际的创新实践、践行宗旨意识的一言一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锤炼过硬本领作风、鼓舞攻坚克难勇气,为续写百年华章贡献力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终于完整的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更加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确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行”不单单指行动,而更指要听从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欲,不断用心地在“事上练”!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王阳明先生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自己内心真的收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过度考虑外界的各种评价,要敢于尊崇内心良知的指引,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这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让心震撼,让心清明,值得反复研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一书作者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来叙述王阳明的一生,究其要义并非一时就能明了,我结合《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仔细研读后有所感想:

一是关于王阳明“四句教”,我不禁想起之前旅行时展开的思辨:理工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究竟哪个更重要?本人一直崇尚理性唯物。如今看来,理工科学本质为工具也,人和社会才是根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中提及的既非唯物、又非唯心的世界万物为一体的理论深得我心。这本书理论构架逻辑清晰、内容简明。书中提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下的人生观,可以用练心的方法去提升自我修为。这让我大有收获。

二是纵观王阳明之后心学信徒,明代的王艮、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有的.剑走偏锋追逐个人自由,有的敬业实干将理论落到实处;清代的曾国藩、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心怀天下,身先士卒;近代的孙中山、宋教仁等人,为了正义,愿为釜薪,舍生忘死。其心学信徒,无名小卒不知多少,有名大家名列其上。作为后世人来看,撇开纷繁冗杂的学术分异,其理论终究还是个思辨的正能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开放平等的看待每个人、每颗心,自省“良知”,向善向上。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平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平定南赣汀漳(盗匪),平定宁王(王爷叛乱),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平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而我独独偏爱王阳明!

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王阳明,只记得王阳明在我的想象中,是个圣人般的存在!渐渐地开始痴迷于他!过去了解王阳明,多是通过百度直接搜索,对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很是着迷,不过那时候仅仅只是知皮毛而已!

度阴山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一经面世,做为后知后觉的我,便迫不及待地买了下来!想从书中为自己启发奋斗之路!

王阳明的整个人生其实跟正常人都一样,有高潮,也有低谷,甚至他的低谷差点要了他的命!但是他却迎风破浪,最终苦尽甘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说:心学,并且影响力达到海外!

从书中,我看到王阳明从小高远的志向:成为圣人!并且一生都为之奋斗,从小熟读道儒佛三家经典,储备了足够的知识功底;积极出世,拿下科举,进入朝堂,为自己创造平台,以一颗善念兼济天下;为官一方,都能尽职尽责,造福百姓。即使深陷牢狱,发配荒蛮,都没有彻底磨灭他心中的志向,敢于把磨难当成磨刀石,在磨难中成就自己!

“心学”,这颗中国思想史上最炫彩夺目的明星,横空出世!

成功不是偶然的,自己若想成功,自身的成长很重要!平时的学习积累,夯实了自己的基础,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够迸发出火花,不然即使再多的机遇,都是枉然!

志存高远,加强学习,积累自己,抓住平台,一步步坚实地前进,热爱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成功终有可能!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初步的思考。28岁,通过会试,进入中央部门当了个小官,接下来几年,他又对佛学、道家学说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思考,终认为这二者非真正的道,有个传播非常广的故事,一个得道高僧坐禅3年了,王阳明问他是否想念母亲,和尚从入定中回神,满脸泪回家去了。王阳明志向高远,对于仕途上的发展并不太感兴趣,朱厚照上台后,34岁的王阳明因为一次上书事件,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也正是因为这次遭遇的历练,才造就了心学的产生。

35岁至58岁,是他实践心学的阶段,是他的学术升华阶段,是见山还是山的阶段。在未开化的贵州龙场地区,王阳明用他坚忍不拔的气魄,用他博大宽广的胸怀,还有精深渊博的学识,在当地一步步站稳脚跟,他用心学来教化当地民众,逐渐声名远扬,38岁时,由于刘瑾倒台,王阳明得以回归京城。王阳明的人生巅峰在6年后到来,也就是他44岁的时候,经王琼的推荐,他赴江西、福建剿匪,王阳明大展才华,从未在战场上实践过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军事上的天赋,化解人心、虚实结合、各个击破,他用最小的成本换来了战争的胜利,被土匪占领过区域的百姓自此视王阳明为神明。15,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在没有皇帝旨意的情况下,在没有后备力量支撑的情况下,用35天时间将朱宸濠活捉,这又是一项军事上的奇迹,按照王阳明自己的说法,做这件事,是知行合一,是良知告诉他,即使没有命令,也必须要做这件事,不然生灵涂炭,遭殃的是江西的老百姓。15,朱厚熜即位,对王阳明有过一段时间的赏识,加封王阳明为新建伯,世袭,次年,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制,1526年,54岁的他辞官,开始在家乡讲学。1528年,身体极度衰弱的王阳明被再次授予重任,赴广西剿匪,虽然他所到之处,仍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神话延续,不过,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越来越差,按照现代医学,他应该换上了肺癌,最终,1529年1月9日,他在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病逝。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关于心学,书中也用了大篇幅做解读,甚至用了很多浅显的比喻,比如说,用太阳和乌云的关系比喻良知和物欲的关系,用冶炼黄金纯度来比喻修行的过程等等,又与佛家道家和朱子的理学作了些对比,让读者在比较中领会不同,从而对心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有几个关键词。

一是格物致知。朱子理学也讲格物致知,但王阳明说,格物致知不用向外求,内心就有良知,文中已吃烤鸭为例,解释了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的不同,若理学家来格烤鸭,那会研究鸭子怎么做,什么样的鸭子最适合靠,放什么调料最合适,哪块肉最好吃等等,理学家最后可能也会成为美食家,成为饲养专家,成为顶级厨师,高度再拔高点,就是要吃好的烤鸭不容易,要很多步骤,要花很多心思,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而心学家不同,吃烤鸭,吃完了就完了,自由而洒脱。

二是知行合一。我们心里就有良知,比如看见一个小孩从高楼坠下,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去接住,而高楼掉下一个冰箱,我们第一个念头是赶紧跑,强盗也有良知,因为你叫他强盗他不高兴,这就是良知。心学讲知行合一,更加强调的是行动,有了良知不够,要去实践它,就像王阳明自己所做的事,他觉得对的事,即使没有旨意,他也会去做,做善事,做良心的事。

三是存天理去人欲,理学家也提存天理去人欲,对人性产生了很多的禁锢,心学也讲存天理去人欲,是从修行上来讲的,对人欲的解释也人性化,清晰化,人要吃饭,要结婚,要生孩子,这些是本能的欲求,是不能去掉的,在基本的欲求之外,还要贪恋的,那是物欲,是私欲,就要克制,怎么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的做法,一是善护念,有好的念头留住,坏的念头摒弃,二是知行合一,要行动,并拿这一点和佛教做了对比。

四是致良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是他心学成熟的标志,是心学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内心最深处(或是佛家说的本体)都有成为圣人的基因,只是被现实的很多物欲蒙蔽了,就像乌云遮盖了太阳,太阳的光芒还是存在,乌云飘走了,阳光还会普照大地,但物欲太多了,乌云就可能很深很厚,很难重现天日。要崇尚心学,实践心学,要做的就是致良知。

五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心学四句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善去恶是格物”。也是对自己心学的一个总结,说到四句偈就让我想起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慢慢领会吧,还有王阳明弥留之际,说的八个字,也让人很感动:“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又想起了弘一法师圆寂前提的四个字:“悲欣交集”。让人感怀!

知行合一论文

4月14日下午,管理利用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车俊书记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学习李波馆长在馆务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讲话精神,同时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5种具体表现,结合巡视整改,举一反三,梳理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胡元潮副馆长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主题党日活动。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在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意义影响十分重大。作为党员,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扛起“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和7方面重点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践行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推动省档案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要把巡视整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大整改大落实大提升。支部党员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推进年度重点事项任务上,实现支部建设和业务建设“双提升”,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档案力量。

在活动中,支部书记为党员上了一堂《旗帜鲜明地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微党课,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分享了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精辟论述。为随后开展的对照25种具体表现进行剖析,做好思想铺垫。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意义,把集中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危害和根源,推动问题解决、作风改进,为省档案馆营造敢于争先、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尽好党员应有之责。

胡元潮副馆长用“主题突出、学习深入、准备充分”肯定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情况。他指出,管理利用处支部响应快、站位高、接地气,通过“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了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的良好氛围。胡元潮副馆长对抓好学习贯彻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按照省委、馆机关党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在学深悟透上狠下功夫;二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目标新定位,主动靠前作为,努力使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知行合一的过程,推动浙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积极践行“三个走向”,更加精准有效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档案工作与浙江“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政治要求相适应,使省档案馆成为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生;四是要强化责任担当,打造与建设“重要窗口”相匹配的干部队伍,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忠实记录者、忠诚维护者、积极传承者和坚定践行者。

《知行合一》读后感

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知行合一》读后感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知行合一意思]知行合一随笔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随笔【第一篇】:由“敬天爱人,知行合一”想到。

敬天爱人,知行合一,敬畏天地父母公司领导和员工以及客户。爱护所有的人爱护社会及公司,知行合一,要努力学习找到正确的方法,言行一致,用做人的良知去完成一切事务。用理念来约束沟通,要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从培养人格开始,让团队有明确的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有所畏惧,有一种敬畏的精神,做有道德有良知的员工。

要经常学习业务知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抓质量创品牌,以实际行动敬爱公司,带领员工参加各种训练,让团队学习正确科学的方法,使产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使企业更加强大起来。

用制度来管理和监督,让团队知行合一,统一执行。要对生命和人性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好的制度不仅总结企业过去,规范企业的现在,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未来,没有制度的约束,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更好,要对制度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必须绝对服从,要维护制度的完整威严,发挥出制度该有的作用。

最后通过学习,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从专业到专家最后到真正的赢家,以更加丰富的阅历和知识为公司发展壮大做贡献,使企业大步前进,勇于担当言行一致,行有所止,做人的道德行为一致,说做合一,努力学号“弟子规”,使我们更加有责任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敬天爱人,知行合一,克勤克俭。

知行合一随笔【第二篇】:读《王阳明知行合一》有感。

“知行合一”是习主席推荐六次的哲学理念,《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我看这部书,也是把它当作一本国学书籍来看了。

王阳明,1472年生于浙江余姚,父亲是状元。他一生的核心主张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指良知。每个人的良知与生俱来,看到小孩落井,自然会动恻隐之心,见到父母受苦,心中自然痛苦万分。这份道德感和判断力绝非后天习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王阳明认为,只要时刻遵循内心的良知,就不会有做不对的事,也不会有做不成的事。外在环境再怎么复杂,我以良知一以贯之,就能制胜决断,了然于心。

王阳明前半生是不得志的,甚至是坎坷的,但他由于有做圣人的强烈愿望(他认为:做官只是风光一代,而我却要建功立业流芳百世),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大量的积累,所以后半生才能大放异彩。或者说前半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一个人生的理论支撑,后半生是将这种理论支撑运用到实践中去。

王阳明通过半生坎坷,精研儒、佛、道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儒家学说的轨道上来,在流放南蛮的孤野危僻之地――龙场,终于悟道。

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王阳明心学中“心即理”和“事上练”的延伸。心即理是说,我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呈现;事上练是说,凡事从良知出发,去实践中锻炼。出于良知的行为就一定要做,反过来,所做的事一定都是出于良知。如此,便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困惑求解明朗中循环度过,所以人的认知、总结、规则、理论、规律、真理……,总是一个不断积累、升华的过程。《金枝》的作者弗雷泽说,当人类的思维之舟“从其停泊处被砍断缆绳而颠簸在怀疑和不确定的艰难之海”时,他们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抹平这种痛苦,消除这种困惑,那就是,思维之船必须重新进入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和实践的体系中”。更关键的是这个人要有不断进取探索之心,有宏伟志向,比如王阳明。

知行合一随笔【第三篇】:知行合一与止于至善。

喝水是因口渴,读书当为求知。若知梨味道,唯有亲口尝。这些个普通而又简单的道理恐怕是三年级的学童都能一目了然的。

鄙人年轻时因为家境贫穷,除了那些语录式的课本外,从未读过什么外国文学或中国名著之类的书籍,就连许多孩子滚瓜烂熟的唐诗宋词儿也未曾颂咏过一篇。记得是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三天,鄙人兴冲冲地去图书馆借了一套《红楼梦》,准备好好地欣赏一下被人们传扬为津津乐道的宝黛爱情故事。谁知一翻开那竖排版的带有浓烈油墨味道的石头记,自己的脑子像进了水似的根本就看不下去,没等看完三页就呼呼睡着了。如此这般在同学面前硬着头皮坚持翻了顶多半本书的样子,书中究竟说了什么只有老天才知道,实在是有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感觉。这所谓的古典名著比起那朗朗上口的《毛主席语录》简直就是天书。

后来因为成家立业的缘故,鄙人始终对这些古今中外名著保持了那种近而远之的不良姿态。转眼天命之年,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时不时地涌上心头。面对着书柜里已经沉睡了不知多少年的摆设书籍,自己真的是觉得内疚万分。万一百年之后远行西天,恐怕是无颜面对孔老夫子的。鄙人一向对吃穿不甚讲究,也没有多少家产可以留传儿子,只是觉得此生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人走了家中的书还未读完。呜呼哀哉!鄙人书柜之中的颜如玉岂不要空耗了自己的美丽青春,那痴情的林黛玉莫非真是要死不瞑目了?如厮,鄙人真的算作是枉活于人世,或许只能算作是个一介莽夫而已。

一个靠背书起家的人,能从黄土地拼了性命转移至水泥地营生,虽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成了家也立了业,其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心知肚明。鄙人浑浑噩噩在茫茫人海之中匆匆地游走了几十年,不过是以耗费大半的阳间之寿为代价,纵然略晓“知行合一”之大概,然“止于至善”却是收获甚微。倘以知性天命比兑知行至善,实为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亦可谓知之匪艰,行之亦惟艰矣。

小学二年级时曾因行知不一而遭遇启蒙老师的大发雷霆,那掷地有声的“言必信,行必果”至今响彻在耳边。几十年后的一次校友聚会,当那位老师说起这件事儿之时,我是感到那样的亲切和温暖,甚至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厚重而难言的感恩之情。

随着年岁的痴长,鄙人那愚钝之脑袋终于有所开窍。知先行后者,乃可雕之才也;知轻行重者,乃实干之才也;知行合一者,乃栋梁之才也。人生旅途本来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或者还是边行边知,若能以知为行,以知定行,则万事皆可成矣。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如有人好好色,亦有人恶恶臭。见色而不动心,见利而不忘义,是谓止于至善也。

依鄙人知性天命之心路历程,知之匪艰,行之亦惟艰矣。虽知易行难,然知行合一则更难矣。

农夫种田,尚有知行之别,讲究的不过是个工夫而已。除去温饱口粮外,适合种些什么东西,应当种多少为宜,市场行情至关重要。盲目跟着别人种土豆,只能是丰产不丰收。倘若别人都在种西瓜,自己则大量种些甜瓜,焉有不赚钱之理?物以稀为贵,恐怕连文盲农夫也懂得这个道理。

种田营生尚且如此,人生经营更当知行合一。鄙人以半百之坎坷经历换得练世心经,实为人生之一大意外收获。虽说“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人生最高境界,但修心固志毕竟是终生大事,由不得半点马虎。以鄙人之领悟能力,当然明白这样一种道理,那就是以知为行者,善谋大业也;以知定行者,始可立业也;知行合一者,终成家业也。英雄与狗熊,其实就是一念之差;知与行,无非就是一刻功夫而已。

鄙人虽然一生都在追求止于至善,或者是上善若水那种几乎完美的状态,但说句心里话,自己究竟不是那种喜欢被约束或刻意去约束别人。既然自己在尘世诱惑之中做不了一名真正的隐士,那就只能好自为之了。虽然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倘若真是百年人生而功成不能名有,岂不枉活人间而空耗了青春和时间?种了大半辈子的人生田,虽说有点儿辛苦甚至还有点儿辛酸,可上帝是不会轻易原谅那些计较人生得失之人的。既然上帝他老人家已经将那一亩三分人生责任田分配给了自己,这深耕复垦之事儿也得由自己来做主。清理心灵浮尘,打扫精神卫生,谋求知行合一,自然就是鄙人下半辈子经营人生的重中之重了。真可谓:知之匪艰行亦难,止于至善心勿满。深耕复垦休言苦,修身养性忌空谈。

知行合一随笔【第四篇】:佛法也讲知行合一。

最近在看明月兄的《明朝那些事儿》,其中说到王阳明先生的伟大事迹,不禁令我顶礼而无限崇拜并向往之,可见佛菩萨与圣贤并不局限于某宗某教,也不一定是某行某业,王守仁先生的最伟大的见解便是“知行合一”,他本人也是这方面最彻底的执行者与混乱时代的终结者。

圣人的见解,都是相通的,王阳明先生说,心体合一,这个和佛所说的色空不二,是何等的一致,甚至可以说,王阳明先生的悟道,也有本师的启迪也未可知,可见圣人都是一脉相传的,这里的传不是指血缘,谁和我说辈分说衣钵传统,我跟他急,这里的一脉相承是指其思想,其精髓。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这个是明月兄给他的评语,也是许多人的评语,其实何止如此,凡是本质的东西,都是永放光芒,永垂不朽的,王阳明先生应是中华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放眼世界,王阳明先生作为全人类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过分。

呜呼,王阳明虽已不在,但其思其行,仍影响无数中国好汉,世界男儿,本师虽已灭迹,但其思其行,仍影响无量悲苦迷惘众生,世界虽多愚昧黑暗,但时有明灯指路,你我当奋发有为,为众生而粉身碎骨,不求其它,方不虚此行。

南无阿弥陀佛!

知行合一随笔【第五篇】:知行合一,天下无敌。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矛盾的东西,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就认为知易行难,而同时有人则认为知难行易。

看起来这是一个矛盾,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认为知易行难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梦想家,而认为知难行易的人一般都是实干家,他们各自都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们都没有错!梦想家喜欢构想,不管其是否能够实现,想法多多,但能实现的毕竟很少,而实干家则少了很多想法,一味努力做事,孺子牛一般,虽然敬业,但是少了许多想象。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天下无敌!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终于完整的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更加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确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行”不单单指行动,而更指要听从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欲,不断用心地在“事上练”!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王阳明先生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自己内心真的收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过度考虑外界的各种评价,要敢于尊崇内心良知的指引,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这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让心震撼,让心清明,值得反复研读。

知行合一作文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