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实用24篇)

时间:2023-11-29 09:41:29 作者:碧墨

在四年级教案中,会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需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准确而熟练地计算。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四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且同时探究出研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二、验: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8×2=16(下)。

8×20=160(下)。

8×200=1600(下)。

这三题都是什么算式,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因数)乘号后面的数也叫因数?等号后面叫积?同学们这三道乘法算式的积变了吗,猜一下,积的变化与谁有关?是的,积的变化与因数之间藏着一个秘密规律,是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规律。

1、同学们,坐好了,小眼睛看黑板,请用数学的眼光来认真观察这。

三道乘法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一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随着变大)师: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

2、那么积到底是怎样随着因数的变大而变大的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三个算式标上序号。)。

一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乘儿,积就乘几。孩子们,老师突发奇想,我们的这个发现是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呢?大胆猜想一下在别的乘法算式里行吗?别急,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这还需要我们来验证一下,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举例)。

3、引导学生说出举例的具体方法-------。

师:通过验证,你们发现有这个规律吗?真是一伟大的发现,那就大声地把我们发现的规律齐读一遍吧!(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4、探索积随一个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1)梳理方法。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才总结出这个规律的呢?生:先计算出得数,仔细观察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最后进行验证。(板书: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大胆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总结出积的这个变化规律。

关于积的变化还有没有其它的变化规律呢?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来研究的,请运用这些学习方法,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这组算式,你又会发现什么呢?,先自己思考(1分钟左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我们选一位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2)、运用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愿意当一次小老师到前面展示一下。(指名板前讲解)。

生:我们从下往上看,仔细观察它的因数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积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是不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呢?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比如(),大家在练习本上也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师:我可以补充一下吧。)(生举例)。

生:谁能说说你举了什么例子?(指名)大家有没有和我们不同的意见。所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小老师讲的真是太有条理了。我们把这个规律读一遍吧!(课件出示)。

同学们针对老师总结的规律,大家还有没有想说的或想问的问题呀?老师:0要除外。

5、概括规律:

师: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太厉害了,这么一会就发现了两个规律。同学们,数学讲究简洁美,我们能不能把这两条规律合成一条昵。

四年级数学《商的变化规律》教案

2、增强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4、观察、比较、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1、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要先来做个游戏,题目是抢答,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要说规则,规则很简单就是要等老师说开始之后举手抢答,不可以乱喊乱叫。现在老师开始出题了,同学们看仔细了哦。

板书:80÷4=150÷15=。

80÷8=300÷15=。

80÷16=450÷15=。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抢答完毕了,真是抢答高手!

2、抢答结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左边的一组算式,其中的被除数、除数、商都有什么变化特点呢?同桌讨论下,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纠正错误,出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扩大)几倍。你真厉害真会概括。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右边的这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呢?可以采用刚刚的观察方法来说一说。还可以用刚刚概括地方法说一说规律。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几倍,商也扩大缩小几倍。

同学真会观察发现,这么快就找到了商的变化规律,除数和被除数变化时,商一定变化吗?怎么样商才不变呢?先认真想想,想好的同学举手告诉老师,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说说你的猜想。

1若学生没有得出猜想,举例引导请同学们列出三条商为4的算式如:

16÷4=。

32÷8=。

64÷16=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

看来同学们都有发现,那现在先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2得出一种猜想,你们可真是会猜想,现在打开书本93页,完成表格,验证下你们的猜想。通过表格,证明你们的猜想在表格中是成立的,那现在请同学们赶紧举个例子证明自己的发现吧。小组讨论,这些算式对不对呢?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我们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

3得出多种猜想时,同学的猜想可真不少,学生说猜想老师板书,请同学们举举例子证明自己的猜想。刚刚同学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猜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再一次验证下你们的猜想。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我们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齐读)。

3、巩固练习,光说不练可不好,现在老师就要让大家练一练。

(1)运用商不变规律口算。

120÷40=640÷80=810÷90=360÷60=。

7200÷400=2400÷200=6400÷800=。

哪一组举手的人最多老师就请哪一组开火车。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他们组的答案对不对。

(2)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为便捷,做一做。

196÷4=392÷8=1960÷40=19600÷400=。

28÷4=56÷8=168÷24=1680÷240=。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呢?起来说一说。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表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尝试探究。

教学时,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教学例3时,直接出示两组题,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让学生讨论:因数变化了吗?积变化了吗?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你能猜出现在的积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猜想的?让学生在主动观察、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感受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创设猜想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2.注重规律的概括、总结与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逐步探究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并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将规律从现象上升到文字表达。在此基础上,及时举例验证,强化规律理解,这样的探究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突破了思维和认知的障碍。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师: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1:其中一个因数相同,都是6。

生2:另一个因数分别是2、20、200,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生3:积也扩大了。

3.揭示课题。三个算式之间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例题算式没有以纯算式的方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情境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第一组算式:

6×2=12。

6×20=120。

6×200=1200。

(2)学生独立观察并思考。

(3)请学生说说所观察到的变化。

(4)集体汇报:

预设生1:第1小题和第2小题相比较,因数6不变,2×10=20,12×10=120,第二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生2:第2小题和第3小题相比较,因数6不变,20×10=200,120×10=1200,第二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生3:第1小题和第3小题相比较,因数6不变,2×100=200,12×100=1200,第二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找规律表教案

教学内容:第52页例题,第53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维。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体验,以激发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阶乘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会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拍照活动。

1、看书,知道拍照活动方式。

师:小军、小明、小红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什么叫不同的排法呢?

小军站第一个的不同排法:

如:小军、小明、小红(一种排法)。

小军、小红、小明(另一种排法)。

2、拍照。(教师当摄影师,选三位学生到讲台前)。

要示:这3个同学名字分别叫a、b、c,请其它同学把各种排法表示出来。

(边拍边出示简笔画,并板书排列的'字母。在多种方法比较中突出按一定顺序排列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abc、acb、bac、bca、cab、cba)。

3、小结。说一说你如果是拍照者,怎样才能每种情况都拍而不遗漏呢?

二、想一想,试一试。

如果在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想一想”可以引导学生分两步思考:每次选两人有3种不同选法,而每两人都各有2种不同的排法。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排列方法。)。

三、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8、2、5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先引导学生把用8、2、5组成的三位数一一排列出来;再启发学生根据排列的过程,抽象出可以用“3×2”求排出的三位数的个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正确理解“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的含义。连线后,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其中的规律,认识到比赛可以用“3+2+1”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三个小朋友打电话,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

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着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两个问题的不同含义,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加深对简单搭配的排列现象中规律的认识。)。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图形中的规律教案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用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吗?三角形还可以这样摆,出示图形。

1.三角形。

(1)学生看图填表。

三角形个数1234

小棒根数3579

(2)学生根据自己所填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3)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4)组织汇报。

教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各抒己见。

(5)解决问题。

摆2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2.正方形。

(1)学生看图填表。

正方形个数1234

小棒根数471013

(2)学生根据自己所填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3)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4)组织汇报。

教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各抒己见。

(5)解决问题。

摆2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商不变规律》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以及除数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规律和应用商不变规律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口算、笔算进行简算。我在这节课中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不错。课堂上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尝试练习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如:让学生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从大胆设想规律的用途到——验证,老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1、新课伊始,出现有趣的思维体操题目,来启迪学生思维,来诱发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扣住学生的心弦,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2、大胆地将教材提供的两组算式重新改编并打乱以口算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分类整理中初步感悟两组算式的特征,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特征从上往下观察、从下往上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去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形成探究规律的冲动,再通过研究交流得出“一个因数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适时进行验证。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逐步概括提升。之后对研究出来的规律进行解释与应用。最后总结归纳本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在研究规律时,因为张老师提供了大量的有规律的算式。学生建立在充分的感知上,所以水到渠成的总结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接着又请同学们讨论验证一下这个结果是否正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例子的基础上,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尤其是在探索第二组题由下往上观察时,能放手让学生探讨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让学生用刚才掌握的研究过程,实现方法的迁移运用,再让学生根据规律举例,充分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相互交流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

4、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养成善于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这节课中张老师在这方面做的特别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去总结积变化的规律,不急不燥。让学生充分自由的发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急于让学生跟着教案走。跟着老师走。虽然没有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设计,但是落实了知识点,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材58页例4,做一做,练习九第1—4题。

1.知识技能: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交流表达的学习精神,体会与人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改变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有序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1.初步感受问题。

2010年8月,舟曲、汶川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4.1班的同学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踊跃捐款,平均每人捐款约3元,照这样计算:

2名同学捐款多少元?(3╳2=6)。

20名同学捐款多少元?(3╳20=60)。

200名同学捐款多少元?(3╳200=600)。

(1)学生说出算式、口算;

(2)教师板书算式;

(3)进行德育。

2.研究问题。

观察算式,独立思考:以上算式有什么联系和规律?

3.归纳规律。

(1)小组交流: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商讨:怎样用清楚简洁的语言记录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4.验证规律。

(1)另外写一组算式,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2)根据发现的规律,在上面的算式下面再写两个算式。

二、探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几倍”

1.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刚才的算式组,感知问题;

2.研究问题:思考,有什么规律;

3.归纳规律: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的规律;

(2)全班交流。

4.验证规律:

(1)小组内举例验证;

(2)按发现的规律把下面的算式再写两个:

80╳4=320。

40╳4=160。

20╳4=80。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说出思考过程。

2.练习九第1题:独立完成;说明,补充。

3.练习九第2题:齐读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讲解。

4.练习九第3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讲解。

四、补充练习。

练习九第5题。供。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练习九第4题。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拉一拉,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第一次是对已学的一些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其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对线段围成的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由此可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很高。由于特性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将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来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拓展,课外延伸”来落实。

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分类的思想,学生也已经接触过,曾进行过数的分类。加上城区学生基础比较好,所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应该不难。只是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应用平时关注的较少,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1、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通过课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非常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图形的特点,思考分类的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借机引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分组尝试分类

提出分类问题之后,让学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学具分小组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集中交流分类标准

先让学生上台粘贴,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边分边交流分类的标准。

3、梳理思路,展示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

4、动手实践,探讨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桥、伸缩门等图片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果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再让学生回忆学生中应用了特性的实例,加深对特性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课外延伸

1、谁能说说图的意思(教材23页第3题)。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2、欣赏图片: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

3、课外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并对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学习给出一个评价吗?”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

四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内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教材以两组较为简单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两个因数相乘时,积随着基中的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本节教学流程是:“研究具体问题——引导发现规律——举例验证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着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把课本表格的数字编成应用题,请学生列式计算,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大量的举例、充分地观察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一是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算式,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二是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算式,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三是引导学生将两个发现总结到一起形成积的变化规律,形成板书,并揭示课题。

注重了练习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但学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同时训练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体验到发现规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四年级数学教案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一、了解预习情况: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

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认识1毫升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

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四、升和毫升的进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两杯)

3.问: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5.练习:20xx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说说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请学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个的时候指名说说列式理由。

先交流:做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喝?然后多请几个学生自然地喝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课后小记:“1毫升概念的确立”,让学生观察1毫升在量器、瓶盖中的情况、用滴管装,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学生感兴趣。认识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约10毫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寻找、认识毫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具。

授后小记:

前两课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学容量单位应该以动手操作及实物演示为主要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我利用学生群体收集了大量练习中出现的容器实物,在课上展示给所有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切实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个很小的容量单位及各种小容量容器的实际大小。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

2.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3.通过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教学难点;对直线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彩笔、线条、图钉、小电筒、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线的认识(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一)认识直线。

1、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手里拿的武器叫什么吗?(金箍棒)对,谁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能变长变大)并请学生说金箍棒是向哪个方向变长的?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金箍棒在不断变长,说一说它到底能变多长。

2、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用笔画一画。

3、学生分组汇报,并说一说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并介绍直线的特征: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4、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并请学生也给自己的直线标上名字。

(二)认识线段。

1、出示挂图(铁路和人行道)请学生观察,使学生感知:铁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说它象直线一样,而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能看到两头。

2、请学生也用线来表示其中的一条斑马线的样子,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

4、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三)认识射线。

1、用小电筒射向学生,请学生仔细观察。

2、让学生独立想办法用线表示出刚才看到的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画射线。

4、让学生自己讨论:射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教师强调:射线ab和射线ba不同。

三、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示它们。

2、做教材15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巩固练习。

p15看一看量一量第1、2题。

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猜对的给自己得一颗星,画在这道题的旁边。

五、课结。

今天学到什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给予补充)。

四年级数学教案

1、能正确辨认所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看的。

2、能正确搭出要求的图形。

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观察、发现法。

动手法,小组合作法。

小黑板。

1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在桌面上摆学具(文具盒和杯子)。

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观察这一组物体,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情景。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根据课本课本55页笑笑的指令分别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小组交流你们的看法。

(二)小组展示成果

四、点拨升华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图形。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56页第2图。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

七、知识拓展

2、在课桌上摆放水杯、文具盒、橡皮、铅笔,从不同角度说一说你看到的物体的情景有什么不同?先独立做。最后全班交流。

八、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略

四年级数学教案

4:00离校。口算出我们每天的在校时间。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计算同一日内经过时间的问题,今天我们要继

续学习有关经过时间问题的计算。(板书课题)

1.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的计算,我们可以借助于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一艘轮船从南京开往南通,什么时候开出的?是什么时候到达的?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在直线图上标出。

提问:这艘轮船一共行驶了多少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艘轮船从第一天出发到第二天到达目的地,经过的时间是由两部分合起来的:从第一天22时到24时经过了2小时,又从第一天24时(也就是第二天0时)到8时经过了8小时,所以一共经过了10小时。

追问: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是由哪两部分时间合起来的.?

2.做练一练。

提问: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10时,经过的时间是由几部分合起来的?是哪几部分了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是怎样想的。

1.练习十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是怎样想的。

指出:求两天间经过的时间,要先算出第一天用了多少小时,再加上第二天用了多少小时。

2.判断下面的每一种说法对不对。

(1)20时就是晚上10时。()

(2)0时就是晚上12时。()

(3)一、三、五、七、月是大月。()

(4凡是单月都是大月。()

(5)凡是双月都是小月。()

(6)8月30日的后一天是9月1日。()

3.练习十第8题。

怎样算出一共放假多少天?

请大家算一算,一共放假多少天,告诉老师。

4.练习十第9题。

向学生说明在生活里经常出现时间问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写出来,然后口答每次时刻。(老师板书)

让学生说一说,第二、三次取信时间各是下午的几时。

5.练习十第10题。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口答。要求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第11题。

让学生填表中的数,然后口答。

提问:这两列火车到达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在计算运行时间时,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始的时刻到24时经过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所用的时间。

1.练习十第6题,直接填在书上。

2.练习十第12、13题。

课后感受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在减不够的时候倒过来计算的,尤其是在跨2天的经过时间计算上,还是有点问题。也许是我讲的并不是很清楚吧。

四年级数学教案

1. 使学生知道素数与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会将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谈话:同学们,今天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世界数学史上著名的猜想。

课件播放:哥德巴赫是200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的和。另一个大数学家欧拉又补充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人们知道这一猜想是正确的,但一直没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数学家们把这一猜想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洞、陈景润先后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陈景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被公认为是最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和证明方面最好的成果。

提问: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数是素数等问题)

谈话:大家想知道什么样的数是素数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素数)

谈话: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正方形,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用2个、3个、4个、6个、7个、11个、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拼出的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引导:仔细观察拼出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

提问:为什么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呢?(2、3、7或11只有两个因数,而4、6或12都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

谈话: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1~20,并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将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你把这些数分成了几类?是哪几类?(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一类是只有两个因数的;一类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1只有一个因数,分为一类)

提问: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因数分别是1和它本身)

提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再问:为什么把1单独分为一类?(1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它只有1个因数)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然数分成了三类,并总结出了这三类数的不同特点,那么,它们分别叫什么数呢?打开课本第78页,把例题认真地读一读,填一填,并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之后,师生共同揭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补充板书:和合数),同时明确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在2~20各数中,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

谈话:关于素数和合数,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交流和探索,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出示题目:先找出21、23、29的所有因数,再写出这三个数分别是素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判断这三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先让学生按要求划一划,再说一说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练习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学生独立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举例检验。

谈话: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只是至今还没有人能从理论上完全证明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人能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之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典型的数学背景材料中激发探索新知的兴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节课的设计,教师独具匠心地把素数与合数的教学置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的开始,为学生呈现了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背景材料,这是一个200多年来诸多数学家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中国的数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的奇妙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这一情境中素数的概念学生还不了解,解开素数的奥秘自然地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课的结尾,再一次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举例检验猜想的正确性,使课的首尾呈呼应之势。同时,通过简短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对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有效的探索活动中逐步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中,教师寓素数与合数的概念于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长方形的种数之间的关系,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数的因数上来;接着,通过写出1~20的所有因数,并根据各个数因数的个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素数和合数的共同点;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数学思考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年级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48128。

×5×16×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区别。

四年级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10、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二、学习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3.练习。

(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

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4.扩展。

(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三、小结(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三角板、直尺。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9页6题怎样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年级数学教案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课件

格子图、色彩笔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会用你手中的百格图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生: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二)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单价是整元的文具)。

板书:文具店

结合文具店柜台上各种文具的单价,提出数学问题。

1、提问题与列式。

师:熊妈妈是个热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生:以前的价钱都是整数,现在的价钱都是小数。)

师:现在买3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与前面的乘法算式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数乘整数,现在是小数乘整数。

师:对,现在是小数乘整数。那么,怎样求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板书课题)

(一)意义

下面提出以0、3×3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义?

(二)交流算法。

1、引导探究

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连加。你是怎么加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转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画格子图。学生先画,然后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3个就是3个0、3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就是0、9元。

(三)小结。

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3块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个0、3等于0、9。(师板书完整,补“0、9元”并写答语)

师:下面我们来对上面各种方法作一个分析和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说想法)

1、利用整数乘法意义(连加)

2、化为整数乘法(转化)

3、画图(数形结合)

三、解决实际问题。

(一)做一做。课本p42“试一试”1、2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42“试一试”1、2题。独立完成汇报结果,交流算法)

(二)计算4×0、3。小组活动,交流算法。

(三)补充练习。

1、寻找小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时约生长0、03米,三时约长了多少米?

师: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吗?(生动手涂色)投影学生作品并点评。

(四)深化性练习(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42页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识拓展”(机动性练习)

小新爸爸去菜市场买菜,他买了三条鱼,每条鱼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反思,畅谈全课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叠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叠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学习之星”和“劳动之星”的获奖奖励,“智慧星”和“守纪星”的获奖奖励,集合名称的磁板,获奖学生名字的卡片,课件。

一、脑筋急转弯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评选出智慧星和守纪星。想要获得智慧星,那你课上需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想要获得守纪星,那你课上就要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书写规范。看谁这节课既能获得智慧星又能获得守纪星。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吗?想不想玩一玩?出示脑筋急转弯——理发师的困惑: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播放声音。

师问:进来的怎么只有三个人呢?你们能帮理发师解决他的困惑吗?生:略师:在这里爸爸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孩子的爸爸又是爸爸的孩子。身份在这里重复了一次,所以只有3人。(板书:既??又??)像这样的问题,数学上称之为“重叠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这类问题。

二、集合圈的深入探究师:根据同学们上一周的表现,李老师评选出了7名学习之星和5名劳动之星,那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吗?(12名)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谁获奖了?(课件展示获奖学生名单)师:从这张光荣榜里,你发现了什么?生:xxx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这个词用的真好,既??又??(板书)这样说我们就听得很明白了,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说说你的发现?生1:xxx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谁能把这两个同学的发现连起来说说?生2:

和都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你真会表达。下面请获奖的同学赶快到前面来,老师给大家颁奖。学习之星站到老师的右手边,劳动之星站到老师的左手边。你们俩应该站到哪儿?师:咦,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明明算了12名同学获奖了,怎么才来了10个人呢?那两个人呢?(学生举手,迫不及待的回答问题。)你们有话想说,那好,你来说说?生:

和都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所以他们两人在获奖名单里重复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同学真是理解了这两个同学的位置了,那这两边呢?谁来说说右边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右边同学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学习之星”还有中间的两个同学呢,我们只描述这5个人的获奖情况。

生:这5个人单单只获得了“学习之星”。

师:那谁来说说左边这3位同学的获奖情况?生:左边这3位同学只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真不错,这下我们弄清楚了。那老师开始颁奖了,左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学习之星”,右边的同学每人发一颗“劳动之星”,中间的同学每人既发一颗“学习之星”又发一颗“劳动之星”。(师边说边给学生发小星星)师:那刚开始我们算得有12名同学获奖了,在今天的这种获奖的情况下是不对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今天有10位同学获奖了吗?先听清要求:画图时,要画清同学们的获奖情况,还要让我们能直观的看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了,注意老师已经把这些同学的名字编好了相应的序号(课件展示),不要写这些同学的名字了,我们只用序号来表示同学就可以了。

生:独立画图。

师:画好的同学可以小组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小伙伴们画的图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师巡视学生画的图,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到前面投影。)师:老师选择了几位同学画的图,下面请这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来讲一讲他们画的图。

师:像这种重叠问题,我们可以用韦恩图来表示。它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在1881年发明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图叫作韦恩图,也叫集合圈。(板书:集合)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用集合圈的方式来画画图。(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集合圈)先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学习之星”,画好之后贴上这个集合圈的名字是“学习之星”。接下来该画什么了?生:“劳动之星”的集合圈。

师:那“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我们应该画在什么位置呢?师:为什么要把“劳动之星”的集合圈有一部分画到“学习之星”的集合圈里面呢?生:因为有人既获得了“学习之星”又获得了“劳动之星”。

师:再画一个封闭的椭圆表示“劳动之星”。下面我们把这些获奖同学的名字贴在相应集合圈的位置里。

师:这个集合圈我们就算画好了,那集合圈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阴影部分表示什么?师:根据我们画的集合圈在小卷子上列出算式(生列算式)。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列的算式,并给大家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生:我列的算式是7+5-2=10(名),“7”表示7名“学习之星”,“5”表示5名“劳动之星”,减去“2”是因为有2名同学重复了。

师:你讲的真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吧。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看这个图我们相当于把这些获奖同学分了几部分?(3部分)哪三部分?分别是几人呢?那你会列算式了吗?三、问题拓展师:这个问题我算式弄清楚了,现在老师又有想法了,我们下周还要选出7名“学习之星”,5名“劳动之星”,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有可能有多少名同学会获奖吗(出示课件)?今天的获奖情况是有2名同学重复了,有10个同学获奖了。那下次获奖可能多少名同学重复呢?生:3名,1名。

师:最多有多少名同学重复获奖?生:5名。

师:为什么?生:因为“劳动之星”只有5人,所以最多只能有5人重复获奖了。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下周我们班获奖的重复情况都想全了,并说一说。

生:没有重复、重复1人、重复2人、重复3人、重复4人、重复5人(随着学生说,课件出示)。

师:那每种情况下有多少人获奖呢?分组做师:没有人重复获奖的情况。

生:7+5=12(人)师:那这个集合图该怎么画呢?生:画两个单独的圈,没有重复的部分。

师:(找学生说重复1人、重复3人、重复4人、重复5人的算式,并让学生说3/4清这样列式的原因。)那重复5人的时候,这个集合圈又该怎样画呢?生:“劳动之星”的圈都跑到“学习之星”的圈里去了(课件展示)。

师:那这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有几人?(课件出示如下)学习之星生:这部分表示只获得了“劳动之星”,有2人。

师:我们来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有几个人重复了,就去掉几人。

四、练习提升师:班里获奖同学的情况,我们都弄清楚了,真了不起,那今天没有获奖的同学呢?比如xxx,我想把他的名字也贴在黑板上,我应该贴在什么位置上。(贴在集合圈的外面)为什么啊?贴在外面表示什么呢?师:所以我们班里其他没有获奖的同学,都可以贴在获奖集合圈的外面。现在班里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我们来帮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获得智慧星的有人,获得守纪星的有人,两项都获得的有人,两项都没有获得的有人,来上课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师:请同学们,在小卷上独立完成,要求画出集合圈,并列算式。

六、课堂小结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叠问题,还用集合知识解决了不少问题,谁来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画集合圈。

生2:我学会了重叠的问题可以用画集合圈的方法来解决。

生3:集合圈的画图方法能让我们很清楚得看清每个部分有多少人和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集合圈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有重复现象的问题以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就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和解决。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习发现规律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

设计理念:

在变化无穷的课堂里,到处充满着课改的气息,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我就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指导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给孩子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使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产生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方法: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彻底理解图形中的循环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体现是:

教就是为学服务的,教法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等特征。

我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说学法: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快乐地学习氛围。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各抒几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课堂里找到自信。

1、游戏激趣、回顾旧知。

回顾旧知,感受生活中的规律,便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延续学习。

2、游戏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

新课开始,我就以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并让学生进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

3、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这些图案都是内容色彩丰富,都是同学们平时喜欢的。使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使学生以xx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堂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出示小东家墙面、地面问题,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提示规律。

4、自由设计、深化新知。

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

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设计出不同的循环排列规律。

反复实践、巩固新知。

“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转盘游戏。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低年级儿童趋乐性理特点设计的,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得。课虽尽,味犹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