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优质13篇)

时间:2023-12-05 16:39:48 作者:曼珠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有助于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如果你正在为教学工作计划发愁,不妨看看下面的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

2、反复吟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4、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反复诵读,感受五言诗的魅力,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

4、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案内容】。

一、知人论世。

1、认知作者。

陶渊明,又名--------,字--------,---------(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又自称作“------------”。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县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2、感受时代。

迷惘的年代。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政治败坏引发了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晋,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中原成了诸族争斗的战场。晋室南渡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偏安半壁,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不断,农民起义的高涨,最后刘裕取代了司马氏政权,建立了刘宋王朝。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3、文人风貌。

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於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著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正好反映了魏晋名士的时代精神。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二、析词辨义。

三、自主探究。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

2、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四、吟咏品味。

反复诵读诗歌,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从而受到感染。

一、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的诗歌,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把他们放在整个诗歌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另外,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就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通过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感受田园诗的取材及陶诗的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1)教学重点:品赏田园情趣之美,挖掘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思。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法。

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要认真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读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学习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释惑学习乐趣。

(2)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五、教学过程。

(1)画中有诗。

课前导入:给同学们展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陶渊明诗意图》册中的一幅画,让学生调动积累,说一说透过图画能够联想到的诗句。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着丰富的田园风光,可以说这幅画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陶渊明诗人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那么什么叫田园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

田园诗: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一位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陶渊明。

(2)识诗者、明背景。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老师检查,课堂学生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老师再补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以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经典教案

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要认真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读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

学习《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我们要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1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2学情分析。

学生对陶渊明比较熟悉,也能比较轻松地把握陶渊明诗歌的主题。

3重点难点。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

公元4(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文教案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从而受到感染。

一、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诗,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本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诗。可说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辞,迎新我的颂歌。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的诗歌,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把他们放在整个诗歌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另外,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就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通过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感受田园诗的取材及陶诗的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1)教学重点:品赏田园情趣之美,挖掘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思。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法。

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要认真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读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学习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释惑学习乐趣。

(2)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五、教学过程。

(1)画中有诗。

课前导入:给同学们展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陶渊明诗意图》册中的一幅画,让学生调动积累,说一说透过图画能够联想到的诗句。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着丰富的田园风光,可以说这幅画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陶渊明诗人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那么什么叫田园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

田园诗: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一位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陶渊明。

(2)识诗者、明背景。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老师检查,课堂学生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老师再补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以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文档为doc格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

这是一首人尽皆知的名作,是陶渊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诗界田园派的巅峰作品。其原文如下:

杜甫。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就)喜欢山川田园。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一去(转眼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囚禁在池中的鱼思念遨游过的深潭。(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我)归居(到)园田。住宅周围(有地)十多亩,(还有)茅草小屋八九间。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狗叫(在)深巷中,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门庭里没有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暇清闲。久在官场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

公元4(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这是第一首。

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读作“哎哎”,昏暗,模糊。

11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中心大意: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后世评价:

1,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学实录

生;陶渊明。

生:《归园田居》(其三)、《吟酒》等。

生:陶渊明回到了农村,过起了田园生活。

师:那作者之前干什么去了呢?

生:当官。

师:那他又为什么回来呢?归来后他的生活又怎样呢?他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默然后一阵私语)。

师:同学们,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要追寻的问题,那么要知道此事的原由,我们还得从原诗说起,我们今天分四个环节:仔细地听,投入地读,认真地品,好好地说(多媒体显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仔细地听,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来评价。

生1:读(个别字音不准确,语速过快,没有把握住节奏。)。

生2:读(对作者的感情把握较好,普通话标准。)。

生1:评:第一位同学声音洪亮,但对诗预习不够扎实,对个别字读的不到位。第二位同学有较强的朗读基础,而且感情充沛。

生2:评:第一位同学的语气我认为不符合本诗的感情基调,第二位同学的诗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较好。)。

师:看来这两位同学各有千秋啊,而且点评的这两位同学也是头头是道,下来我们就来听,第一遍听老师读,看和这两位同学读的有和不同?请同学们整体感受诗的意境,特别是诗的读音、节奏、语气、强弱、快慢等。

(师读第一遍。)。

(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分节奏,而且低声跟读。)。

师;下面我们听第二遍,这次是录音,看又和老师及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异同?这次听要求同学们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诗中那浓浓的田园气息。

生:听录音,继续跟读。

师:好了,听完后我们进入我们今天的地二个环节:投入地读。第一遍我们一起读,而且要富有感情的读,读出诗的情感,读出诗的原味。

(生放声大声地朗读。有部分学生闭起双眼,摇头晃脑地读。)。

师;第二遍我们带有欣赏性地去读,要读出诗里所渗透的情景,读出诗人的心理,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个性。

(生自由去读。神情多样,煞有介事。)。

师:看来这一次是同学读的最有感觉的一次,但老师觉的最后一句要读的更深情一点,这样才能体现诗的深意,才能把作者那种回到田园后的悠闲、自得感受的更真切。

(我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范读了一遍。)。

生:又自己感觉似的读了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多媒体显示。)。

生:我觉的这首诗的个别词语用的很好。如:“误”字,把作者不得已混进官场后的后悔很形象的写了出来。

生:对,这个字还应有几分感慨,似乎有一言难尽,又有几多眷恋的意思。

生:如果说是作者“误”落官场,我认为“尘网”更能体现作者的意悔。

师:那你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谈谈你的的见解?

生:好的,这里作者把“官场”用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为“尘网”更形象地说明了官场生活的污浊,庸俗。

师:很好,那老师如果把“尘网”改为“官场”,你认为怎么样?

生:不好,‘官场“体现不出那种宦官生活的庸俗,而且也使诗失去了谋种含蓄性。

生:其实我觉的还有一个词就是“樊笼”,也是来比喻“官场”的把官场那种使人失去自由的约束很形象的表达出来。

师:那同学们再看看,除了以上比喻之外,本诗中再有没有比喻啊?

生:有。

(全班同学鼓掌。)。

师;看来同学们看书很仔细,而且善于品诗,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些词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啊。

生:老师;我认为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烦。

生;我觉的是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生:老师:我认为把他们的意见合起来就是答案。

(全班同学大笑。)。

师:对,就是这位同学说的,通过我们学习就能体会出诗人对官场的厌烦,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生;我认为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有趣,很和谐,而且有动有静的的田园风光。如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

师:很好,,那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好的。如“狗吠”“鸡鸣”都是动的,而“深巷”“桑树”“方宅”“草屋”等都是静的,这就是动静结合。

生:读《吟酒》(多媒体显示原诗)。

生:我最喜欢《吟酒》,特别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觉的他给我们刻画了一个非常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生;是的,我也是,这两句诗把诗人回到田园的那种隐居生活很好的予以表达,我特喜欢,我奶奶也喜欢。

(全班同学大笑。)。

生;不好。“看”或“望”没有“见”形象,也体现不出诗人的悠闲。

生:对,“见”是在“采菊”时不注意看到的,而“望”或“看”则是有意行为,不符合作者的当时的情形。

(全班同学鼓掌。)。

师:是的,老师改的字很显然没有原诗中的好,同学们很聪明。其实在诗里用哪个字好,不在于字是什么字,关键是那个字更能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态,更能符合原诗的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远离官场后,回到田园生活的那种自得与悠闲,其实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是篇,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深深的人生思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文导学案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但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文档为doc格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讲课稿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释惑学习乐趣。

(2)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1)画中有诗。

课前导入:给同学们展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陶渊明诗意图》册中的一幅画,让学生调动积累,说一说透过图画能够联想到的诗句。学生的答案一般都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着丰富的田园风光,可以说这幅画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陶渊明诗人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那么什么叫田园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

田园诗: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等。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一位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陶渊明。

(2)识诗者、明背景。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老师检查,课堂学生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老师再补充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以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写作背景: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3)诗中有画。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鉴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学习目标】。

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

2、反复吟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4、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反复诵读,感受五言诗的魅力,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

4、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案内容】。

一、知人论世。

1、认知作者。

陶渊明,又名--------,字--------,---------(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又自称作“------------”。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县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2、感受时代。

迷惘的年代。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政治败坏引发了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晋,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中原成了诸族争斗的战场。晋室南渡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偏安半壁,但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不断,农民起义的高涨,最后刘裕取代了司马氏政权,建立了刘宋王朝。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优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3、文人风貌。

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於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著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正好反映了魏晋名士的时代精神。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代表人物是: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二、析词辨义。

三、自主探究。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

2、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四、吟咏品味。

反复诵读诗歌,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文档为doc格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讲课稿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的诗歌,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把他们放在整个诗歌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另外,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就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通过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感受田园诗的取材及陶诗的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1)教学重点:品赏田园情趣之美,挖掘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思。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翻译与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