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学论文(优秀16篇)

时间:2023-11-24 15:06:12 作者:XY字客

范文是我们自我检验与评价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在下面这些范文范本中,你会发现不少写作的亮点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论文

1、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沟通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之间友好互动的道德情操。当然在师生之间也要架起沟通的桥梁,确保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积极的情感获得。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情,对真理的追求,对破除万难、积极向上的情感需求。

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深入探究,从中挖掘深刻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现代化的设备来引入课堂教学,营造学习气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充实教材内容,声像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感官更为立体,将教材中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具体,很容易让学生掌握重点。与此同时,将传统的学习和练习结合在一起,巩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外课堂教学也要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对此,新课标还提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不能只是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而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经验或是学生乐趣所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引入,让学生从中获得新鲜感和好奇心,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学习活动应切实有效,不能浮于表面上的简单记忆,学习必须是技能的获得,必须会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且要求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自主交流获得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故而,学习方式、教学模式都应呈现多样化、综合化,让学习更具科学性。对于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数学的学习方法的探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在综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应局限于记忆和练习,还要求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和实践等等。多样化、综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更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学科的实际情况来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后,通过动手实践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渴望。除此以外,在学习之余加入动手实践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动手实践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进行联系教学。不同学科之间虽然区别不小且各有特点,但作为教学而言,都是有共通点的。数学教学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例如,体育学科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往往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引人入胜,非常适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提升也设置了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模式,这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综合运用。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性是今后小学数学发展的必要途径,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是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性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而设立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是今后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它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数学教学论文

一是抄袭实在太多。经核实抄袭自网络的文章就有17篇,由于一位老师送评的文章中有一篇系抄袭的,那这位老师的所有送评论文都不作评奖考虑,也就是说,有的老师尽管送来了十多篇文章,但其中有一篇抄袭,那所有的文章都将遭到“淘汰”,我知道这种处理有点过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的指导老师都不能把好这第一道关,而是放纵学生抄袭网文的话,那这种竞赛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了。这样做,也是期盼着我们的每一位老师要么不做这事儿,要做就要把这事儿做好,通过引领学生参加这种小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关心生活,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二是校际间差距很大。有些学校的老师根本就不懂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数学小论文,整个小论文就是一大段,没有细分成若干小段;有的小论文写的内容根本就没有一点数学上的东西,更莫谈标题的推敲与内容的.有趣了。在看了三年级的数学小论文之后,我曾写了份“五味杂陈”的体会,谈到了数学小论文的底线要求,至少要有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其实,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道题及其解决了,就是以童话的形式来呈现也显得份量不足了点。

我觉得,我们要在“小论文”上做点文章,要在研究的深入上做点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是建立在方法的指导与策略的引领上,而不是越俎代疱。

比如说这次有几位同学写到了“怎样滚得远?”这一内容,但给出的答案都缺少应有的严谨的过程,象实验材料的选定,要选择轻重不一以及体积大小有着一定差距的圆柱体,这样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实验方案的确定上,可以选择不同角度的斜坡,并在每个坡度上做出相应次数的实验,同时要把每次实验的结果用表格给列举下来,这样,答出的结果就具有了一定的可信性。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来分析:

一个学期的成功。

我来自贵州,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来这儿读书吗?这是爸爸、妈妈对我的寄托和希望,希望我在好的教育条件下能成材,不走他们的老路。为此,他们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都给我当学费和生活费,虽然爸妈不和我生活在一起但我知道他们的辛苦。所以我把我的精力全放到了我的学习上,立志要好好学习,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有时看见别的孩子有爸妈的疼,我好羡慕,想家、想哭……可是自己想想自己也是幸福的,我不是有姐姐和这么多老师的疼爱吗?我想够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就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就得回贵州了,时间虽短但我会在老师的关怀下珍惜每分每秒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一个学期的成功促使我步入正轨走向成功。时间是如此的短,我好留恋这里的教室、这里的老师、这里的一切。

数学教学论文

分层教学是分组分层教学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分层教学主要就是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小组里,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进行统计教学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并且利用统计相关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像,对于竞技组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非常的强,教师可以要求竞技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统计概念之后,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应用题,并且还要求学生运用一些的统计概念,解答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教师可以让竞技组的学生做一些实践题,例如,估计班级里所有同学一个月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等这样的习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对于应试组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的相关概念之后,解答一些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应对考试,提高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填空题,1、口袋里有一个白球,一个红球和一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有()种可能结果,分别是()。2、口袋里有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教师选择这些紧贴考试的题型,利于应试组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努力组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让学生逐渐的进行积累,打好学习的基础,在进行统计教学中,对于努力组的学生,教师需要学生掌握有关于统计的基本概念,会做一些基本的题型就可以了。

在进行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和分层作业,根据小组学习情况的不同,布置不同练习任务和作业任务,进而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进行更好的巩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以及作业情况进行审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对于竞技组的学生来说,教师为学生布置的练习内容和作业内容需要稍微的加大难度,拔高学生的能力。

像,1、一种混凝土沙子3份,石子2份,水泥1份拌在一起,沙子占混凝土的(),石子比沙子少,如果需水泥2吨,那么能拌()吨混凝土。2、一件儿童服装原价200元,打八折后现价是()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元。填空题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是较为难的题型,教师可以让竞技组的学生主要布置填空题。对于应试组的学生,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任务和课后的作业任务,教师应该以难度稍微低的选择题为主,像,1、18米的与()米的一样长。a、6b、30c、15d、202、两袋奶糖,第一袋吃了,第二代吃了千克,两袋奶糖吃掉的()。a、一样多b、第一袋多c、第二袋多d、无法比较。

教师对于应试组的学生布置相关的选择题作为练习的任务,能够相对的减少难度。对于努力组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判断题的练习任务,判断题的难度相对较低,像,1、1米增加它的就是1米,3千克增加它的,是3千克。()2、一班的人数的与二班人数的相等,则一班的人数比二班的人数少。()。教师让努力组的学生从较为简单的判断题做起,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逐步加深,提高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掌握全面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变化,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变化等,及时的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教学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对教育的重视,使得许多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空前增大,不仅是高中生、初中生,连小学生也有所波及,对此,很多人深有体会。如何能让小学生快乐的学习,自主的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界主要的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的专家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努力,经过学习国外的教育经验,然后结合中国的教育特点,最终决定,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最好的方法。

游戏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游戏,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认知方式。比如,大人之间的喝酒划拳,青少年之间的打篮球,小孩子之间的丢沙包等等。对于小学生,游戏可以给她们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幅和谐的画面。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去观察,去体验,然后经过反思,领悟到在今天的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便是游戏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自从我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教育正在不断地改革创新,现在国家重视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包括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创新培养正在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便是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经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简单的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很严肃,换句话说,可以形容传统教学课堂很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反应灵敏度相当差,学习效率很低,完全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上面认真的讲课,而学生全部都无精打采,感觉很压抑,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虽然老师很努力,但结果却是徒劳的。我们提倡在课堂上做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对于小学的加减乘除法,如果仅仅让小学生去死记硬背,去做一些很无聊的题目,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的心态,但是如果假设一个做生意找零钱的游戏,让学生们都去参加,每个学生手里一共多少钱,然后假设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们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结账,让学生们自己去算,一共用多少钱,应该找零多少钱,就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也就被激发了出来。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增强了,那么她们的学习效率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生游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还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看过动物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动物们从出生就开始做各种游戏,从这些游戏中,它们学习到了如何去和同伴相处,如何去捕猎,如何去在困境中谋取生存,这些游戏使它们后来的生活中受益匪浅。我们人类也是一样,从小就对游戏情有独钟,学生们从各种游戏中,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还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大多数游戏中充满了对智力的考验,而小学生们的好奇心又是天生的,在游戏中,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如果将游戏贯穿在数学的学习中,就会提高学习数学的动机,更好的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游戏也锻炼了小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就比如买东西,学生们彼此之间要进行交流沟通,去搞价还价,争取以最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游戏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卸下了精神“包袱”,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下那样产生厌学情绪,而是去努力的通过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发展了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以虚拟的小游戏,锻炼了它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应对解决困难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思维不流畅甚至中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多加以引导,把抽象的数学公式游戏化,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保证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阻塞。而数学游戏恰恰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因为过于抽象化的概念而是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这就显现出来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把学习过程游戏化,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的积极,以合作或竞争的方式使学生们爱上数学。比如讲几何图形时,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剪,比比看谁剪的比较好,对其进行一些口头上的夸奖,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解与模型展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把同学们进行分组,然后给他们留一些任务,看看哪一组先完成,哪一组完成的质量好,不仅促进了学生们之间情感的交流,更加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当然,教育游戏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在小学教学学科中有其自己的原则,总的说要适当,应该在合适的时间适度的引入一些游戏。教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只有适当的运用游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完成。最后希望,小学生们快快乐乐的学习,健健康康的成长,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数学教学论文

开题报告题目:

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研究背景。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越到高年级,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会这样?难到仅仅是因为知识难度的增加吗?我觉得这个原因影响不大,出教材的人会考虑这个问题的。很多老师就会说:“学生不想学。”真的,我也认为学生不想学,而且,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生为什么不想学?我也和很多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从客观上找原因:

1、家庭因素。大部分的学生家庭不重视对小孩的教育,也因为很多家庭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教育的意识和方法,或对小孩的教育缺乏认识,更多的是留守儿童,我们都知道这是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2、社会因素。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上网、贪图玩乐等等。

3、学生的先天因素。

学生为什么不想学?

我们找到三个客观的因素,但我觉得这三个原因不太恰当。学生学习的时间大部分在学校,家庭因素影响不大;如果说社会因素,那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能受到社会多大的影响?再说学生的先天因素吧,学生的学习的结果,可能因人而异,但是否爱学习,与先天因素的关系不大。因此,我觉得我们老师应从主观上找原因。

为什么要落实新课程改革?

但他知道什么是快乐的。新课改正是要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到知识。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轻视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结束语。

教材是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是一个载体,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还要用教材做“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中心,适应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教材,在这里只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和挖掘,应把新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用出个性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简单地“教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只是一种育人的手段,只为教师提供一个范例,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有意识地给老师留下研究和拓展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才能在教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更有效地挖掘教材内涵,轻松自如地驾驭教材,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

写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

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根据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互动;提高;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如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理念,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实施互动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适应学生发现知识与接受知识的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适合在知识直观呈现的具体情境中、在互动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的构建。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操作探究,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在动手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一节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喜羊羊的朋友送给她三根精美的金属条,喜羊羊十分喜爱。她打算用三根金属条制作成一面三角形的镜子,可是摆来摆去怎么也摆不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大家能为她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纷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木棒在桌子上摆来摆去,与同伴一起操作探究。最后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喜羊羊的三根金属条中的一条太长了,以至于它的长度比其它两根金属条相加的长度还要长,所以自然摆不成三角形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规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自我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开展数学活动,巩固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与探究,达到掌握与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加减法一节内容后,我在课堂上开展了“超市购物”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将教室设置成了超市的格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在购物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买多少商品花多少钱、需要找回多少钱的加减法运算问题。“顾客”与“售货员”彼此沟通,互动交流,共同计算。这一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运算,演变为了一种购物情境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与巩固了数学知识,掌握了运算技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将一些容易陷于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环节,整合为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互动合作能力,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喜爱游戏,教师可以融游戏环节于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平均数一节时,就引入了游戏环节,在课堂上进行了踢踺子比赛: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由4人组成,b组由6人组成,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组踢踺子个数最多。比赛结束后,教师宣布b组获胜,因为b组踢的踺子个数远远超过了a组。学生见状,都表示疑惑,有的学生说这样不公平。教师问:“为什么不公平?”学生回答:“b组的人数多,踢踺子个数多是很自然的事情。”教师又问:“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学生说:“把他们踢的踺子个数“均开”来看,就可以了。”学生头脑中有了“均开”的想法,说明“平均数”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了。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教师乘势导入了新课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交流中探讨,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了合作学习,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设疑激趣,促进小组合作探究。

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互动合作是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步。笔者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好、中、差平均搭配到各个小组中。要实现小组有效的合作互动,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值不变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有的学生在研究中取出两条长度相等的纸条,先在第一个纸条上截取二分之一,然后在另一个纸条上截取四分之二。最后发现所截取的纸条都是相等的,从而用直观的方法验证了分数的性质定理。我在复习课中,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小组内画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网络,并且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探究。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一小组向另一小组提出了“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什么条件下,才存在着一半与两倍的关系?三角形的各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与巩固。总之,构建互动式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开展数学课堂探究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xx(9).

[2]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24).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教学论文

就目前教育而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出成绩的理念一直统治着教师的思想,教师也知道,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获取直接的数学学习经验。然而,教师为了考试出成绩,往往避开这些认识,走为考试服务的道路,能力培养放在一边,需要学生操作认识的知识,教师取而代之,教师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的操作,教师的思维想象取代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期末考试前夕,教师身心疲惫,学生身心疲惫,这样的教学,学生成绩能理想吗?教师只注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导致了差生越来越多,教学质量整体的滑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让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实力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学生会学数学,学生学会学数学,教师一定充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由原来的教书转向教人,既让每一名学生学会,也让每一名学生会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真明白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学什么。践行既教书,又育人。

问题之二:课堂教学以中下等学生为中心,不重视优等学生的存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抛弃较差的学生,导致一些教师始终以中下等学生为中心,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多次重复,课堂教学回答问题由这些学生包办了,每一节课教师真正做到了对中下等生有备而来,这些学生每节课紧张有余,没有学习的乐趣,优秀学生无事可做,成了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教师既要照顾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有他们完成,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时由优秀学生解答问题,一些较难的问题由优秀的学生完成,不能把优秀学生放在一边不管,让他们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问题之三:教学方式简单单一,缺少创新意识。

教师教学形式简单单一,一些教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不管新课程还是旧课程,自己完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没有创新,没有激情,周而复始,学生能愿意学习数学吗?学生能学好数学吗?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研读,有过一些创新,激情四射,不过是过眼云烟,瞬间即逝。教师一定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被动局面,有创新意识大胆实践。例如讲授年、月、日时,打破照教材正常的讲解介绍,让学生自己计算一年的天数,学生兴趣高昂,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20xx年和20xx年的天数:1.317+304+28317+304+292.90+91+922912+922提高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问题之四:注重笔算,不重视口算。

为了追求正确率,教师要求用笔算检验,对口算能力培养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年龄的学生又喜欢口算,久而久之,学生错误率越来越高,造成了教学的得不偿失。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前提,教师一定注重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笔算并举。口算训练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综上所述,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宽阔的视野。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精湛的专业知识、精巧的教学方法,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让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发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激励兴趣中学数学学习效率。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们的关系可表现为: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从式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工作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丧失进取心;对成绩差的学生会来说或许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无精打采、开小差、不交数学作业等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应为好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励要注重时效性。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比如某某同学在数学全国竞赛中获得名次,应即使表扬,不要等到该比赛过了几个月了才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对于表扬无所谓了。

第一: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不能单纯地讲授课本“死”知识,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在数学教育中采用——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过榜样〔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有了榜样,使得大家学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号召力大。

第三: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课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第四:开拓学生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激励不仅仅局限用于企业,激励鼓励员工的行为动机,使员工做出努力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可以广泛运用到机关、学校、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领域。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主编。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教学论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堂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由校内、校外课堂资源和信息化课程共同组成的课堂资源,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和合理开发。其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课程教学被提上日常教学,因为其应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以及在展示教学知识时的生动性,更加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科内容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长久以来,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数,把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教学目的,把教材当作教学的唯一固定的教学资源,不仅难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更加不利于学生养成创新性的应用思维。在新时期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固定、偏执的教学方法,把眼光着重于培养学生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技能拓展,与专家学者、与学生一同构建新课程体系。目前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第一,对教材的认识不够准确。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还是难以对教材有一个准确性的判断,不能把教材的位置地位摆放正确。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对教材的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把握,没有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有框架的讲解,造成学生难以将已学的数学知识完整地搭建起来。第二,教学假设情境过于古板老化。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往往需要借助真实的操作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从而结合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把数学教学内容加以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推断。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教师创设情境过于抽象从而脱离学生所能实际接受能力的问题,虽然情境的创设看起来合理有趣,但是学生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和运用,从而导致情境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还应该针对高中生的注意力重点以及高中阶段学生智力、兴趣的发展特点进行合理的数学情境假设,从而更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但是这些没有被教师应用到现有的高中数学教育中。第三,对学生实际数学知识运用的培养过于形式化。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涉及某些应用性的知识时,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实际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花费时间去收集资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仅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一,立足教材,准确定位,因材施教。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必须首先对授课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如对于本地区的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应该整体把握编写组在知识层次上搭建起来的体系,把握课本中例题的着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教材基础知识,合理进行知识点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数学体系,以适应目前高考既注重考查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考查对知识的应用形势。例如,在讲“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时,有这样一个例题,在路边安装路灯,路宽mn长为23m,灯杆ab长2。5m,且与灯柱bm成120°角。路灯采用锥形灯罩,灯罩轴线ac与灯杆ab垂直,当灯柱bm为多少米时,灯罩轴线ac正好通过道路路面的中线?解决复杂的应用题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基础公式对问题和应用条件进行分析,最终进行整体应用,并经过多次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和基础知识的调动能力。第二,多形式教学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多媒体应用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把实验操作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把本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和其他学科延伸相结合,真正领悟到新时期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改掉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发展和思考空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合理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等数学教学论文

在成教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尤其是在讲课的方式中,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要把握住“度”。比如,函数的概念在各个教材中对函数的定义写得都比较抽象,那么在面对成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学生们抓住函数定义的关键词“唯一”,对于自变量的任意一个取值,因变量必须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所以在理解函数定义的时候,最关键就是理解“唯一”两个字[3]。在授课过程中,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放在首位,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必过分追求高等数学的严密性。又比如讲解导数定义时,可以引入物理学中速度的相关知识,从路程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引入导数的定义,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导数的概念。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降低知识的难度。

当代的高等数学知识已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比如工科、经济学、管理学,但是绝大多数高等数学教材重理论轻应用,对于高等数学在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高等数学的讲授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讲授的侧重点不同,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授课教师不仅仅掌握数学知识,对其他专业课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在讲授过程中,应尽量与该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比如对于经管类学生,当讲到函数单调性判别的时候,应把该节内容与价格策略的制定相结合,把经济学中价格弹性的概念与函数单调性的判别相结合,以此为根据,制定价格策略,并可以把此概念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结论,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如电脑、手机,应该适当地提高商品的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如粮食、商品房,应该适当地降低商品的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

3.1.3把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运用于教学。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软件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如matlab、lingo等,对于数学上繁琐的计算,借助于数学软件更容易实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运用到成教的课堂上,并借助数学软件来实现,可以让学生们见识到数学强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面对成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把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运用于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2.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成立小组讨论等方法。根据笔者多年在成教授课的经验,多种教学方法的搭配,不仅增加了课堂活跃的气氛,也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成教学生,可以启发他们多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习方法上,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联想沟通各个概念、定理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

3.2.2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在多媒体出现之前,高等数学的教学仅仅是黑板加粉笔的模式,多媒体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这一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而且能够形象生动地讲解高等数学概念,比如导数的几何意义,仅仅借助于黑板加粉笔,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尤其是导数的定义本质上是一种极限,而极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可以很轻松地实现曲线的割线是如何随着自变量的改变量而趋向于零,使学生能够更形象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又比如定积分的概念,由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完全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去描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可以运用数学软件设计动画图像,动态地描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以更加深学生们对定积分定义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当然,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可少,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应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3.2.3通过互联网建立答疑系统。

由于成教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抽象的高等数学知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及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对题目的解释,而忽略解题的思维过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师对题目的解答经验放在互联网上,建立解答系统,并定期更新,不断地丰富解答方法和思路,使学生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相关知识,并建立“解答问题聊天室”或者是通过“yy语音”及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解答问题聊天室”中有很多题目同学们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教师只需做适当的引导即可,这样不仅把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使得同学们通过讨论,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成绩、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过程来实施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4]。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我国教育教学的很多学科中都有分层次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但是对于如何将分层次教学运用于成人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中,相关的理论叙述很少。鉴于全日制学生和成教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直接把已有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运用于成教高等数学教学中,未必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必须结合成人教育的特殊情况,针对成教学生设计更适合的分层次教学方法。比如,针对不同数学基础的成人教育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改革分班授课的传统模式,引入分级分班授课。

4结束语。

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对于成教学生的高等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不仅仅要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应该“因人施教”,成人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该始终将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日常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为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质的科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芯蕊.浅谈成人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j].高校教育研究,,(4):177—179.

[2]黄翔,李开慧.基于数学新课标的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116—118.

[3]邵志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6—37.

[4]冯保平.成人教育中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6):121—122.

小六数学教学论文

一、在思想上,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考试,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刘月霞、付艳华等老师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校内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班主任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本学期担任六年二班班主任,首先进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惟有慎重地选择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其次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训练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加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另外,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第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由为重要。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四、提高素养,努力工作。

在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本人的努力下,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出全勤,每天坚持六点半前到校,从不请临时事假,把全部的经历用在教育教学上。这学期本人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但是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如何作好班级管理,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地监督,作出批评指正。

数学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为人们提供更好地交流和学习机会,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要落实新课标就必须做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改变以往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和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呢?下面,作者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进行知识的讲授。由于时代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而课本上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难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学中的有效内容偏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就不能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在当今社会中,教师要想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把时代性最强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气息,也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最新的、和学生实际情况最接近的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对本班学生的身高、年龄、体重、爱好等情况做一个小调查,然后制作成简单的网页通过多媒体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教师所提供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由于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选择了教学资料,教学和学生更加贴近,因此,学生们对这些资料都充满了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发现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兴趣高涨,数学课堂“活”了起来。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疲惫和枯燥,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新课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就必须做好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在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自己进行了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而且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更多的教学内容,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使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加丰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后,多媒体教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被吸引,课堂参与性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动画的效果进行画角的示范步骤。教师点击鼠标,画面上出现一个点,这个点闪烁几下出现“顶点”这两个字;接着教师继续点击鼠标,从点上延伸出两条边,两条边闪烁几下出现“边”这个字。通过形象的展示,学生们更加清晰的感知了角,对角的绘制也更加清楚。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们也兴致很高。

在传统的练习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做习题集,或者给学生发试卷。这样的练习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这种练习形式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了解。在进行数学练习时,教师同样可以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把练习题目呈现在大屏幕上,给学生留出试题的必要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时,对于所输入的答案计算机会自动进行判断,当结果正确时,大屏幕上会出现表扬性的语言、动画或者声音;当结果错误时,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哭脸,但是同样鼓励性的语言也会出现。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提示、指导或者建议性的信息出现在大屏幕上,以对学生形成引导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习题演练,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也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只要教师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一定能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黄兴龙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湖坪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育人育心,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悦情境,进行心情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苦囗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的现象。这是因为师生的心向不一致,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来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形成乐观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1.调控情绪。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讲课有条有理,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釆、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在学习活动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课的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高涨,笔者釆用了猜一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这一最为直接、最有效办法引入新课。它既能极快地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又使学生产生兴趣,进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地。(1)让学生相互竞猜。教师手上分别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全体学生竞猜这三个三角形內角和各是多少度?这一设计是抓住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有意让学生竞猜:以上三种三角形的內角和不一样(多数学生误为钝角三角形內角和最大),以此激发学生不甘失败的好胜心理,同时引起对新课内容的注意。(2)让学生动手实验。由于学生在上场竞猜失利后不甘心,促使他们在实验中去发现。学生产生疑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此时,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智力活动异常活跃。于是,老师就在学生这种“愤悱”心理状态下进一步验证以上三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否一样。总之,教师应极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2.挖掘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素材,教师们应积极认真去挖掘。如笔者在教学“倍数与因数”的课堂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写出6的所有因数1、2、3、6后发现,1+2+3=6,又回到6本身。

二、预设客观情境,进行自评教育。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折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主要釆用以下形式。

1.在发问后自评。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因为学生的发问是思考了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使学生思考。学生的发问比答问更值得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评价。发问后还应让学生分析比较,及时反思,从而对学习方法和心态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如教学“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大屏幕上的中国国旗(尺寸大小不一样的三面),这时大多学生发问:“老师,虽然这三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看上去比例很协调、很美丽的。”有个别学生质问:这三面大小不一样的五星红旗究竟哪里相同呀?笔者抓住这一极好的时机对学生的发问予以积极的评价,同时也让大家进行自我客观的评价。接着,笔者用方格把这三面国旗全覆盖,让学生分别数一数三面国旗的长边与短边各是几格?长边与短边的比都是多少?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新知识。

2.在创新后自评。创造性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我们不但要提倡创造性地教,更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教育指出:要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可采取激励办法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地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最佳的独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笔者用“李大妈按年利率5.85%存了3000元钱,到期共取回了3877.5元,李大妈这笔款存了几年?”这道题来测试学生的解题策略。笔者把学生列的算式都一一板书并及时地给予评价,接着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中获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心态,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巧设障碍情境,进行挫折教育。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就会出现某种失败的心理挫折,此后教师所要讲究的接触方式就是及时鼓励。只有鼓励才能帮助学生转化受挫的心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釆取不同的方式,使之尽快在克服挫折后获得重新尝试成功的勇气和力量。

1.巧设障碍。教学中可巧设一些似是而非的、有意让学生一时陷于学习困难的失败情境,其实就是教师故意为难他们,目的在于教育他们懂得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会有失败,从而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如笔者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课前巧设一场师生判断比赛(指名数学科代表上台在黑板上任意写出一个最简分数,让全班同学与老师判断这些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副班长做公证员用计算器验算)。在学生没有发现规律前总是将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判断结果总比老师慢。这样设计是有意让学生比赛失利受到挫折,并让学生在学习挫折中产生质疑。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暴露错误思维过程的机会,又是为学生对自已的学习能力评判有个正确的心理暗示。

2.迎战挫败。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迷茫挫败的感觉会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使他们产生郁闷急躁、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开始厌学。这时教师要巧设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信任、期待”的情感去影响他们,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望的眼神,把师爱的阳光和雨露洒向每一位挫败者,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寻找教训并激励他们迎战挫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真心专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一样能从公式、定理、性质、规律、概念、例题等这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素材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多媒体技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数学的枯燥,因为是一种符号性的语言;数学的难学,因为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是因为枯燥和抽象降低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图形、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弥补了这种不足,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直观,大大缩短了事物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有效的思考知识的空间。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变化把形与数有机结合,将运动和变化展示给学生,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讲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动画演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讲述圆中角的相互关系,以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运动的角度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

2.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加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例如讲述平移时,网上搜集生活中的平移图片,加深了学生对平移的印象,丰富了平移知识面。课件适时地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形式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诚然,多媒体技术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因为时间限制不宜在板书上一一列出的练习题得以呈现,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在黑板上书写最重要的内容就可以了。

3.促进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讲述统计调查时,学生自己网络查询并收集相关资料,学生接受就很容易。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底蕴。

4.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弊端。

1.追求形式,为使用而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然而,不难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只有选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顾教学内容追求形式,为了使用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弥补传统的“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缺陷,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一些教师把一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融入课件之中,连一个小小的提问都不放过,本应教师做出的由电脑代劳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完全放弃了直观的教具、板书。一些教师为了课件的漂亮,制作上花费了高倍的时间和精力,不研究教学方法,本末倒置。

2.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

课件是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提问的问题都是安排好的,上课时,教师按部就班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每一个步骤。教师圈定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轨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沿着轨迹走前行,不能雷池半步,这种程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

3.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技术增加了信息量,迫使学生眼睛紧跟课件的演示,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和质疑,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的速度。教师忙于课件的顺利衔接,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减少了。

4.造成教师对板书的遗忘。

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导致一些教师把能搬的知识都往课件上搬,造成了课件质量的下降、板书的冷落。数学学科是抽象的,要重视结论,也要重视过程,要重视形象思维,也要重视抽象思维。教师板书的过程中是带着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忽视的。把所有的过程集于课件之中,表面上看学生可能懂了,做题后发现了不少问题。

5.追求快节奏,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节省了教师作图、板书时间,课堂节奏加快,密度增加,然而欲速则不达。学生思考这一页的问题,屏幕已经显示下一页的问题。学生正在解题,屏幕上显示出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思考。学生学习是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多媒体技术则起到了负面影响。

6.学生产生疲劳厌倦。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不好,会导致学生疲劳厌倦。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与否,一律运用,一次性做好课件,每一学期没有变化。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疲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获取最大教学效益。只有认清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利与弊,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孩子们都很爱玩耍,也非常喜欢玩游戏,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增加学习兴趣,还能调动起孩子们积极参与,积极地去亲自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又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这些游戏证明了适当的游戏教育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教学,那么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效果的。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课本的数学上册数字“6”的读与写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准备好想用游戏来学习这课程了:安排六名学生玩一个围绕五张椅子转圈的游戏,安排其他学生唱歌,当歌曲结束时,让他们去抢座位,看看谁先抢到座位。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们对数字有了一些了解,“6比5多1”还知道了“5比6少1”,通过游戏既能复习以前学过的关于“5”的课程,又能从中启发学生对学习新课的爱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在数学教学中,加、减法计算是在一年级数学教学里最主要的内容,数学计算不仅单调而且枯燥,它要进行反复练习跟计算,也可以在反复练习中采用一些“找朋友”“送信”“摘桃子”等方式学习。这样的课堂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爱好了,我们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从游戏中学到了充足的知识,又能让学生有紧迫感,还培养了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在游戏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计算熟练的时机,并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的精神。

二、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数学。

生活中时时都会用到数学。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就应该从学生感兴趣与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从实际生活当中去创造学习数学的机会,去了解数学,感觉到数学时时就在他们的身边,让他们从中感觉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所以,我们要把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出发,去创造有趣而且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在生活环境中去体验跟思考,从中知道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性,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学好数学。

三、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低年级的学生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我们可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数学中的问题来描绘出来,这样能够引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把书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编一个小故事,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跟氛围,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小学一年级“加法跟减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出题:在一片大森林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就邀请了她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小熊带了3桶蜂蜜,一会小猴子带来8个桃子,小象子带来20个苹果。小猪是最后来给小熊过生日的,小猪不但没送小兔子礼物,而且还偷偷吃了3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小兔子知道后非常不开心,那么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算一算小兔子一共收到水果礼物?小猪偷吃后又剩几个水果?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很快就算出来结果。教师还激励学生用编故事的方法去学习算术,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浓厚。

四、创造活动环境,培养想象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的知识、思想跟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与实践中去掌握、去理解,而不是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亲自到问题情境中去,在做、听、说、看、想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册“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教师要按学生的各项特征,来组织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动手搭建积木,在游戏中感觉到物体形状的不同,并且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对一些物体的分类要明确,并且要学会观察物体,让后拿出正方体、球跟圆柱体等图形,来认识这些图形的形状,鼓励学生亲自去去摸一摸体会一下这些物体的特征,最后在游戏结束是跟同学们说说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特点,形成形状不同物体的表现。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游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知道观察跟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对不同物体加深了解。比如,当学生们学到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的一道教学题时,教师按照平时学生值日分组,每一小组按照身高排成一组,然后让学生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这一组共有几个人,说完后填写在表格中,然后再组织学生去分析一下每一位学生说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去讨论,然后给教师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去做、去理解数学题,学生就会越来越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五、总结。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让我们看到,只有我们在课堂上抓住教学中的机会,适当地去创造情境,就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进取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感受学习数学的神秘感,使学生的上进心得到加强。对教学环境良好、合理的创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技能知识很好掌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改变,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跟综合能力不断加强。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寻求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融入,探讨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体现,并对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做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教材中应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还可以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建筑、计算机科学、遥感、ct技术、天气预报等),这样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1.了解数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对有兴趣的科目学得特别好。一直以来数学都是让学生感到苦恼头疼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眼里数学内容都是由精炼的公式、定理、干巴巴条文组成,觉得枯燥乏味,关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要把数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数学史的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史故事的学习中,学生们了解了数学知识的来源,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它们,懂得数学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要挖掘这种乐趣,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都能学好这门基础课程,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学习黄金分割后,笔者就让学生知道0.618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由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而成了举世闻名的完美之作;画人像时腿长与身高的比是0.618的人体最美;二胡的“千金”分弦的比为0.618时奏出的音调最和谐;华罗庚的“优选法”也采用了0.618等。另外,阅读材料中介绍,天文学家开普勒指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不仅可使学生将已学习过的新知识和前面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

2.深刻、全面地了解数学史,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学习数学只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史知识帮助学生对有关的数学概念和理论作深层次的理解。如数的发展:原始人在“数一数”、“量一量”的分配猎物方式实践中,逐步形成自然数。但在分配、度量过程中常产生分不完与量不尽的情况,为解决这些矛盾,于是就有了分数。随着生产的发展,负数也就应运而生,从而产生了有理数。在计算直角边长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时,产生了无理数。由于解方程的需要又产生了虚数,从而建立了数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些数学史的资料介绍,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3.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起源及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联系的历史。知道了数学史的发展,就知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教学中数学史内容的渗入,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以及这些理论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认识了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使学生受益匪浅。

1.章节导入中融入数学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数学史作为新课前的引入材料。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关键在于是否有必要,决不能牵强附会。在引入数学史料时,应该做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自然地过渡到教学中去。例如,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较为普及的算书,许多问题浅显有趣,其中下卷第31题“雉兔同笼”流传尤为广泛,飘洋过海流传到了日本等国。“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旨在暗示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成就,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住数学历史名题,丰富教学内容,展现学习数学的新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为有趣;许多历史名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大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曾难住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享受,这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再如: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p176中,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又度过了一生的,他结婚了;再过5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痛苦中度过了4年,与世长辞了。问他去世时的年龄是多少?”丢番图研究过大量方程,包括多元一、二次方程和多元不定方程,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个方程式,既代表了他的生平,又是对数学家的最好纪念。假设这位数学家的寿命为x岁,则:5++4=x得x=84,因此,丢番图是33岁结婚,38岁得子,儿子寿命为42岁,在丢番图80岁时去世,他自己终年84岁。为了纪念丢番图的功绩,后人把仅含加法、乘法或乘方,系数为整数的不定方程,称为丢番图方程。

3.开展有关数学史的课外活动。对于数学史的教学,除了教师在课堂适当的穿插外,也可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操作,具体措施如下:

(1)在布置作业时,可挑选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如可以搜集勾股定理的相关历史及多种证法,使学生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经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学生搜集数学史的材料出墙报并进行评比,如数学家的典故、古今中外的名题和难题等;如在讲解轴对称,密铺图形,图案设计时,可欣赏一些艺术作品中的对称,镶嵌,密铺,组织学生设计图案并参与评比。学生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行数学美的欣赏和创造。

(3)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写出研究的报告,并在同学之间交流,这个可以作为假期作业来完成。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对有关的数学史内容作形象化的处理,例如,利用图片、录像、计算机等,这样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数学史教学,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或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数学新课程的要求,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和对自己来说是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文化的提升,应该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数学史的渗透。同时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数学史的学习,只有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