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论文幼儿园礼仪教育(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6 12:49:10 作者:雅蕊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高。1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精彩和与众不同。

幼儿园教师实施爱教育论文

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正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处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幼儿,有发展成长中的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疏导和帮助,将会对幼儿的成长及适应社会形成不利。因此,“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刻不容缓。在这里,笔者将就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发展性”教育的概述。

“发展性”教育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把幼儿园教育中若干要素,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与原理,以及幼儿发展的规律与需要,加以科学合理的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发展性”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人类个体出生后必须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才能走向成熟,在幼儿阶段,这是个体加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幼儿园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表现为哭闹、紧张、恐慌与不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运用“发展性”教育来改变这一现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途径。

“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实施是势在必行的,实施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在这里,我想先举一个幼儿厌学的案例,看看在“发展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究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在苏州某幼儿园,有个叫彬彬的大班幼儿,他是班上很不起眼的幼儿。但以前他上小班和中班的时候,都是教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宝宝。可到了大班,由于他父母的离异,他的性格也随之变的内向了,表现在平时寡言少语,对教师和同伴的交往态度也变的很尖刻。不是攻击其他的幼儿,就是对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强烈抵触,不配合。渐渐的,同伴们都疏远他,教师也开始冷落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有1个月都借故生病不上幼儿园。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幼儿自卑症,以前他是乖小孩,得到教师的宠爱、同伴的羡慕、家长的呵护。然而进入大班,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的情绪低落,在家得不到爱,在幼儿园他同样也没有得到。所以他不喜欢幼儿园,不愿意来上课。我认为,这个幼儿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如何运用“发展性”教育多元化的途径来帮助这位幼儿呢?笔者在这里归纳了几点:

(一)教师与幼儿的交流。

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是师幼互动的基础,师幼间如果缺乏交流,那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刚才例子中的幼儿彬彬,在大班出现问题以后,就开始不愿意主动和教师讲话,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导致彬彬自卑的关键因素。因此进行“发展性”教育,关注每一个个体发展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学会尊重。

人是需要被尊重的。幼儿也有被尊重的需要。随意伤害幼儿的感情,扼杀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那么这个幼儿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发展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尤其不要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师幼间要互尊互爱。

2、学会鼓励。

幼儿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所以情感的冲动性很强。一旦受到批评、冷遇就马上情绪低落、失去积极性。而教师的激励可以成为幼儿的动力。鼓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幼儿的喜怒哀乐,理解幼儿各种行为表现的动机,以鼓励性振奋性的语言来重新唤起幼儿的自信和希望。

刚才幼儿自卑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告诉他其实他是最棒的。老师一直都是最喜欢他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呵护,让幼儿觉得在幼儿园可以得到关爱,可以得到安慰。结果显示当幼儿听了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后,状态日趋的改善,并且在不久之后,他的情绪也恢复了正常,又变回原来那个又乖又聪明的彬彬了。笔者认为,这种“发展性”的教育不光对彬彬现在,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运用尊重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发幼儿的自信和乐观向上的品质有相当好的效果。

(二)幼儿互动。

1、游戏中的互相帮助。

幼儿园,游戏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玩游戏这样的交往互动中,幼儿可以得到言语信息的交流、思维火花的撞击和情感体验的传递。[2]在游戏的互动中,幼儿能够不知不觉得到帮助并达到共同发展。

2、人际上的互相关怀。

幼儿阶段,归属感已经很强烈了。幼儿中人际交往也是个人归属心理的需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幼儿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幼儿通过集体活动中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集体规范、伦理道德和各种学习生活能力。

彬彬的自卑,我们可以运用幼儿互动,也就是通过游戏上的互动帮助和良好人际关系,来帮助彬彬摆脱自卑的障碍。教师可以动员全班幼儿,亲近彬彬,并且给他鼓励和帮助。在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里,能够使彬彬体验到归属感以及幼儿园的快乐和温暖,这样,在全班幼儿的互动帮助下,他很快找回了自信,他笑容又回来了。

因此,幼儿之间的互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每个个体都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笔者认为这是幼儿达到共同进步的捷径。

(三)家长辅导。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启蒙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上面例子中的彬彬从小班到中班都是老师眼中的乖小孩,所以家长寄予她很高的期望,给予他的爱也很多。但当家庭发生重大事件,加上他在大班的表现滑坡,家长的心理反差太大,一时无法适应,错误的以为是她主观上的不听话,并且一腔怒火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出气桶是。如此过重的压力,只上大班的彬彬小小的心灵是很难承受的,这也是导致他自卑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开展“发展性”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者先受教育。

家长应该重视自己文化素质的提高。积极只动地参与各种渠道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如进修自学、家长学校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子女树立“勤劳好学”的良好榜样。这样,孩子眼中的家长就是有素养讲道理的,他们也会相应的配合家长的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2、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模仿他人就是从模仿家长开始的,家长的言行、思想、品德、作风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有高度的重视,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把孩子当“出气桶”,努力创造和睦、向上、公平、爱学习的家庭气氛并坚持正面教育。

3、学会和孩子的沟通。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几个生命的碰撞。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表达爱、交流思想感情和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家长要在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霾。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这里,我们依然来看彬彬自卑的例子。教师得知彬彬这样的家庭状况,通过家访,希望家长能运用“发展性”教育提供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后来,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家长态度的转变,从先前的不理解、不耐心、非打则骂的态度,转变为关爱孩子了,并且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彬彬沟通谈话。渐渐的,彬彬的情绪稳定了,又变成一个可爱的乖孩子了,彬彬和他家长的脸上都展现出了灿烂的微笑。

因此,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家长,还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尽量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的把各种教育溶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配合学校开展的“发展性”教育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沟通中掌握孩子的信息,更有效的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总之,幼儿时期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了解幼儿心理素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后,就要对症下药,坚定“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必要性,并采取多元化的实施方式来达到“发展性”教育的目的。愿“发展性”教育能真正为幼儿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玉国.教会幼儿向同伴学习.[j].学科教育,(8):61.

[2]周玉荣.浅谈同伴交往互动的语文教育功能.[j].学科教育,(8).

[3]张玉勤.试析人际交往与教育价值.[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4).

[4]沈扬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幼儿心理健康.[j].广西教育,(31).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设计礼仪教育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2.1创设礼仪环境,为幼儿创造礼仪学习的良好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实施礼仪教育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创设一种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的礼仪氛围,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与礼仪。要把创设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作为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首要途径来抓,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园各个班级要根据礼仪课程的主题进行墙面的创设,可以将幼儿、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幼儿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在活动区创设娃娃家、茶艺区、戏剧表演区、语言区等区域,并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2.2规范教师、家长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榜样。

观察和模仿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规范。因此,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经常与孩子们接触的教师在幼儿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因此,教师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在生活中注意自身的礼仪行为,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为了让家长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幼儿园可以定期给家长进行培训,组织家长学习成人的礼仪知识。

2.3提供实践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礼仪学习的效果。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幼儿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之星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不仅给充当礼仪之星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了舒心,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机会开展礼仪教育是保障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应对教师队伍进行礼仪培训,以有效提高教职工学礼、懂礼、守礼的积极性,使其进一步将外在的学习内容内化。以爱心教育为主导,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为目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在具体开展日常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通过挖掘民俗和民族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走进家庭、社区,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礼仪,如在“九九重阳节”,组织孩子们看望孤寡老人、关爱长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和生活,同时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文化熏陶。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争创礼仪宝贝”“幼儿交往礼仪”“幼儿生活礼仪”“我与文明手拉手”“小手牵大手”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继而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六一”大型茶艺表演也是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体验传统礼仪之美感的好机会,值得幼儿园和教师精心策划与认真组织。总之,幼儿礼仪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还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途径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幼儿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给幼儿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寓安全知识于常规的教育活动当中,从小培养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

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呢?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他们对事物注意的时间都比较短,心理活动和行为随意性比较大,对事情、道理的的理解往往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靠单纯的`说教、强调,效果不会太明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是从直观、形象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丰富的色彩、曼妙的声音加上生动的形象,是吸引孩子注意的法宝。介于此,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进而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使安全教育变得具象化、趣味化,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下面,笔者联系实践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内容,优化信息来源。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一大优势,在幼儿安全教育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筛选、整合、创编,不断优化信息来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导向功能。

1.播放系列专题片。

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制定幼儿安全教育计划,按照年段、季节、类型给孩子播放专题教育片。内容可以涉及幼儿的游戏安全、行为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诸多方面。具体可以细化到防火防水防电,冬天要特别注意防冻防滑倒,出行时如何遵守交通法规,饮食时有哪些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如网上有系列专题片《米卡好习惯》,就包含了很多内容,非常适合幼儿观看。幼儿在观看中可以学到面对火灾、震灾时安全逃离的方法,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平时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一些安全教育的课件,以帮助幼儿理解、接受教材内容。如大班在学习《安全用电》时,我通过信息技术,用动画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各个小动物在用电时的不同做法,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幼儿们通过观看、讨论,很直观地懂得哪种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然后我再配以儿歌,让孩子们诵读,孩子们学得轻松,掌握了安全用电的最基本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起感知刺激,提升教育效果。

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静态形象(画面)变为动态形象(画面),刺激幼儿的感官认知,提升教育的效果。比如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对于一些常见的交通标识,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将它们动态化:步行要走人行横道,这时的人行横道可以设计成流动的线条,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强化记忆。而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制作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图案,让幼儿去比较。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定的动态画面,让幼儿讨论、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幼儿一般都非常喜欢卡通形象。我通常还会给幼儿设计一些卡通向导,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交通规则,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小游戏,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感知刺激,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例如生活中有不少关于安全的标志,应该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游戏“嘟嘟的旅程”,在旅程中,呈现各种情境,包括“禁止攀爬”“小心触电”“小心坠物”“有野生动物”等,游戏中,孩子避开各种各样的危险顺利旅行,同时也加深了对安全标志的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共育是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安全教育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每学期安全教育的计划、方案、具体内容、实施过程记录等放到幼儿园的网站上,引起家长共同关注;另一方面,通过网上学校,与家长实施互动。可以给家长提供有关安全教育的讲座,可以聆听家长的意见和需求,还可以聘请一些特殊行业(医生、消防、食品)的家长通过视频等形式讲解相关知识,让安全教育的资源更加广阔,让安全教育活动也更加起到实效。

总之,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幼儿在生动、形象、具体的画面感知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丰富的安全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论文幼儿园礼仪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经验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形成坚强、勇敢、自信、谦让和友爱等良好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等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1]。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2.5~6岁这个最佳养成期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社会与国家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指引下,礼仪教育已经受到了国人的重点关注,小学、幼儿园也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实现。研究发现,智商相同的学生分别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和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是相同的。也可以说,知识和技能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到;而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幼儿个体来讲,礼仪是今后生活、工作中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幼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外界事物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接受状态,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和刺激,他们的一些行为能力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形成,并产生久远的影响。幼儿园时期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加以科学的教育和积极的指导,就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现在的中国家庭中,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富足,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幼儿转,长期的溺爱使幼儿的礼仪意识变得淡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跋扈,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因此,幼儿园担负着重要的礼仪教育责任,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礼仪教育发展。

环境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应当充分挖掘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礼仪学习资源,使整体环境布局更具科学性,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文明和礼仪习惯[2]。首先,教师要重新认真审视幼儿园大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就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文明礼仪的存在。比如,教师可以在卫生间和水龙头旁贴上“请节约用水”的标识图片;幼儿休息的地方可以设置“不要吵闹喧哗”的趣味小提示,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教室的环境布置也非常关键。比如在布置活动室墙壁时,每个班级都要开设“文明宝宝”“礼仪之星”等活动专栏,并根据每周不同的教育主题对墙壁进行装饰和调整。在教室的阅读角要设置有关幼儿礼仪、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图片,让幼儿在观看画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另外,教室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整洁、清新的环境,并设置一些礼貌和文明用语,让他们在美好的氛围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促进礼仪教育持续发展。

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做到常规化;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是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常规化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发动幼儿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深入探究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并且把征集到的优秀教育活动方案编辑成册,纳入幼儿园礼仪教育资源库中。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把抽象的'礼仪道德知识具象化,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为了使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深入幼儿园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比如,教师可以以幼儿喜欢和熟悉的故事、儿歌和舞蹈表演等为素材自创礼仪教材,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符合自身状况、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最后,幼儿园还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和礼仪素养的培养。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而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让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礼仪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三)家校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礼仪教育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在家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教师。要使得礼仪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实施幼儿教育。幼儿不仅仅在幼儿园里接受礼仪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进行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幼儿,并配合教师解决幼儿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教育策略。比如,针对一些个性较强、比较调皮的幼儿以及个性内向、不爱说话、胆小害羞的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家校教育的统一。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开展礼仪教育。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实际的生活情景,为幼儿礼仪知识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如幼儿园可以设置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场景,当客人来访时,应当使用礼貌用语主动打招呼问好。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与人交往的礼仪。

三、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在生活细节上渗透礼仪教育,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和趣味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2]刘晓乐.浅析如何进行幼儿教育[j].好家长,2018,(16):34.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论文幼儿园礼仪教育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奉行着爱的教育,其致力于建造真诚、和谐以及论文范文的教育的氛围。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更需要加强爱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从小处于真善美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爱的关怀,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会用充满爱的眼光看待论文范文事。

一、营造充满爱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主观感受的引导之下幼儿才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为了让幼儿体会爱自己、爱他人的内涵,就需要在整个园内营造出充满爱的氛围。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的乐乐同学病了,已经有一周没有来上学了,你们想乐乐同学吗?

生1:非常想,我和乐乐最要好,我买了新的`故事书还想和乐乐一起来看呢。

生2:是啊,我还要和乐乐一起做游戏呢。

生1:可以做些什么啊?我们又不能代替乐乐生病。

师:生1同学还挺幽默的,我们虽然不能代替乐乐生病,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乐乐举办一个欢迎会呢?欢迎乐乐健康归来。

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那我可不可以给乐乐表演节目呢,前段时间我刚学习了一个舞蹈,乐乐还没有看过呢,我想表演给他看。

生2:我还可以给乐乐拉小提琴。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多啊,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将乐乐当做了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对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用爱来进行对待,学会善待他人,这样他人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们。

通过让幼儿齐心来举办生日会,这样就会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爱的氛围,让幼儿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充满归属感,用爱的眼光来看待同学和教师,怀着爱心进行成长。

二、体验充满爱的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爱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乡和对祖国的爱等,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节日来开展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对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

师:端午节快到了,你们想怎样度过端午节呢?

生1: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会在一起做粽子,感觉非常的温馨。

生2:我奶奶会给我做香包,佩戴在身上,感觉特别漂亮。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的时候还有什么风俗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生2:在端午节的时候还要赛龙舟呢,我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的情景,感觉特别有气势。

(幼儿面面相觑。)。

师: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以及纪念屈原的缘故。在我国古代是有春秋这个一个时期,在春秋以前就有端午节了,但是当时的端午节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因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了,所以就变成了纪念屈原和缅怀论文范文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的时候,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对屈原进行回忆。

生: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

师:这主要是因为屈原很爱自己的国家,就给国家的君主提出了意见,但是君主不听取屈原的意见,也不重用屈原,因此屈原就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

教师利用端午节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来源进行了解,然后幼儿就会理解屈原身上那种爱国主义情怀,幼儿就会从小在心里埋下爱国家的种子,长大也能够爱国家。

三、实施充满爱的实践活动。

教师还的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来体会爱。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过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在活动中就能够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会用爱心来对待他人。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都想好去哪里玩了吗?

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

生2: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

生:好,我们愿意去,这些小朋友太可怜了,我要帮助他们。

师: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非常棒。

生1:老师,我想把我的故事书送给那些小朋友,我有许多故事书,我可以和那些小朋友分享。

生2:我可以把我的油画棒送给那些小朋友,他们就可以画美丽的画了。

生3:我把我的漂亮裙子送给他们。

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天使,那些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教师让幼儿去孤儿院里面去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幼儿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幼儿也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小朋友,去践行自己的爱心。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而爱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在爱的引导下幼儿才会怀着温暖善良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许蓓毓.幼儿园“爱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生活教育,2013(1)。

[2]刘雪.爱,教育的根本——对幼儿园实施“爱的教育”的几点思考.好家长,2014(10)。

[3]何苗.将“爱的教育”根植于幼儿园.商,2015(3)。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途径论文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工作中,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运用信息技术更加适合幼儿的心理认知和年龄特点,可以将与安全相关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教育活动变得直观形象,富有情趣,引起幼儿关注,调动幼儿参与,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论文幼儿园礼仪教育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现阶段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如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以幼儿园礼仪教育为研究视角,针对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展开讨论分析,旨在为幼儿园有效的开展礼仪教育提供和借鉴,使得礼仪能够从人才的启蒙教育阶段开始得到重视。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艺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所以若想使得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必须将礼仪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礼仪的魅力,养成讲礼仪的行为习惯。

1.礼仪教育生活化的需要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使得其在学习和理解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如果单纯进行课程化、理论化的礼仪教育,效果一定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融入礼仪教育,能够使得礼仪教育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相整合,进而使得礼仪教育能够脱离生硬的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2.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能够使得幼儿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种状态、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礼仪的魅力,在脑海深处能够建构出礼仪的“模型”,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各项礼仪进行使用,最终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

1.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学科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若想使得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必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进行正确的把握,使得礼仪教育能够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将原本生涩的礼仪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小熊做客》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轻敲门、如何与客人进行问候、做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礼仪进行重视,使得幼儿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礼仪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将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的目的。2.礼仪教育与生活细节相融合幼儿园教育是根据不同儿童年龄段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势必与周围的伙伴、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将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将礼仪教育与每一个生活细节进行整合,使得孩子能够随人、随时、随事、随地、随境的接受礼仪教育。例如,在午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排队、礼让、节约等礼仪内容进行渗透,使得能够认知礼仪是一种美德。通过此种日常化的渗透,儿童可以对礼仪教育的内容在现实中具有实践的经验,进而使得生活与礼仪更加贴近,促进儿童自然的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的行为中,进而达到礼仪教育的真正目的。

1.礼仪教学形式多样化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诸多家庭呈现“4+2+1”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名家长、一个孩子”,使得“公主病”现象严峻,导致儿童礼仪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孩子创造讲礼仪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针对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寓教于乐,所以教师应该将故事启迪、游戏童谣、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礼仪教学相整合,使得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礼仪常识、养成礼仪习惯。2.构建鼓励性评价机制若想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构建鼓励性的评价机制非常关键。幼儿教师应该对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关注,对于一些在礼仪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小朋友进行及时的鼓励,促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礼仪保持高涨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结语。

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的要求,是促进幼儿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礼仪、了解礼仪、认知礼仪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洁.幼儿园礼仪教育浅谈[j].艺海,2014,(03):128-130.。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经验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形成坚强、勇敢、自信、谦让和友爱等良好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等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1]。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2.5~6岁这个最佳养成期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社会与国家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指引下,礼仪教育已经受到了国人的重点关注,小学、幼儿园也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实现。研究发现,智商相同的学生分别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和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是相同的。也可以说,知识和技能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到;而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幼儿个体来讲,礼仪是今后生活、工作中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幼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外界事物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接受状态,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和刺激,他们的一些行为能力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形成,并产生久远的影响。幼儿园时期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加以科学的教育和积极的指导,就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现在的中国家庭中,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富足,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幼儿转,长期的溺爱使幼儿的礼仪意识变得淡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跋扈,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因此,幼儿园担负着重要的礼仪教育责任,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礼仪教育发展。

环境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应当充分挖掘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礼仪学习资源,使整体环境布局更具科学性,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文明和礼仪习惯[2]。首先,教师要重新认真审视幼儿园大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就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文明礼仪的存在。比如,教师可以在卫生间和水龙头旁贴上“请节约用水”的标识图片;幼儿休息的地方可以设置“不要吵闹喧哗”的趣味小提示,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教室的环境布置也非常关键。比如在布置活动室墙壁时,每个班级都要开设“文明宝宝”“礼仪之星”等活动专栏,并根据每周不同的教育主题对墙壁进行装饰和调整。在教室的阅读角要设置有关幼儿礼仪、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图片,让幼儿在观看画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另外,教室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整洁、清新的环境,并设置一些礼貌和文明用语,让他们在美好的氛围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促进礼仪教育持续发展。

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幼儿园礼仪教育要做到常规化;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是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常规化的基础和保障。首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发动幼儿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深入探究幼儿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并且把征集到的优秀教育活动方案编辑成册,纳入幼儿园礼仪教育资源库中。活动方案的实施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头脑中把抽象的礼仪道德知识具象化,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还要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为了使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传统文化深入幼儿园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构建礼仪教材体系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创造出具有本园特色的礼仪教材体系。比如,教师可以以幼儿喜欢和熟悉的故事、儿歌和舞蹈表演等为素材自创礼仪教材,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符合自身状况、切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最后,幼儿园还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和礼仪素养的培养。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力,而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让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礼仪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三)家校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礼仪教育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在家里父母是他们的第一教师。要使得礼仪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实施幼儿教育。幼儿不仅仅在幼儿园里接受礼仪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进行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幼儿,并配合教师解决幼儿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教育策略。比如,针对一些个性较强、比较调皮的幼儿以及个性内向、不爱说话、胆小害羞的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家校教育的统一。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开展礼仪教育。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实际的生活情景,为幼儿礼仪知识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如幼儿园可以设置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场景,当客人来访时,应当使用礼貌用语主动打招呼问好。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与人交往的礼仪。

三、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在生活细节上渗透礼仪教育,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和趣味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2]刘晓乐.浅析如何进行幼儿教育[j].好家长,,(16):34.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途径论文幼儿园礼仪教育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

关键词:爱,感受,贯穿,和谐。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他们天天感受着“人人爱我”的滋味,却少有“我爱他人”的体验。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曾经,有一位专家说:“今天的教育缺乏的是爱,而不是资源!”我国近代教育家夏d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是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

那什么是爱的教育呢?我认为,这里面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倾注于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爱;另一个层面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启迪孩子心中对大千世界广义的爱。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的、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热爱、尊重,感受爱。

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适当的爱会让孩子懂得爱,并使他珍惜爱。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热爱、尊重,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真切的语言表达爱。

孩子从他出生时起,就在父母呵护下成长,当他进入幼儿园,却需独自面对其他的孩子,面对形形色色的老师。在于各种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的压力下,经常会有不如意的感觉或遭受失败,这时,作为教师,要告诉孩子:你爱他,他并不孤单!让孩子从你这里获得力量。每次开完“亲子运动会”,总有个别的孩子会哭闹,这时,我就会对他们说:“宝贝们,想哭就哭吧,都到陈老师这儿来哭。”孩子们过来后,我搂搂他们的小胳膊,亲亲他们的小脸蛋,揩揩他们像小河一样流淌下来的泪水。等他们哭一会儿后,我又对他们说:“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个个既懂事又勇敢,我们如果哭得太久,就会影响别的小朋友上课。哭过了就舒服了,对吗?”他们对我点点头。不久,他们一个个就雨过天晴了。

(二)真实的行动传达爱。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要时时刻刻让孩子体会到:你很爱他,你希望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传达你对孩子的爱,并让孩子从你那里获得温暖。午睡后孩子不愿起床,先站在孩子床前满怀爱意地注视他几秒钟,然后拍拍他的额头,再弯下身去吻吻他的小脸蛋,最后轻轻地趴在他的耳边对她说:“宝贝,该起床啦!”用你的爱去唤醒孩子,他会特别愉快,并很乐意就起床,开心地开始他下午的生活。

(三)尊重的批评渗透爱。

每个班里总有些淘气的,不守纪律的孩子,不管如何,都别讽刺、挖苦、谩骂和恐吓孩子,千万别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那样会使他们思想上抵触,情绪上对立,无法接受正确的教育。要使尊重寓于批评之中,在批评中体现尊重,批评只对事不对人。对孩子进行批评后,教师应表示对孩子的爱,或拥抱或亲吻,并告诉他:做错事没关系,只要能改正就是好孩子。使他明白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的行为,是出于对他的爱。有一次课间,扬扬突然叫我:“陈老师,大笨蛋!”猛然间听到,真有点生气。可转念一想:童言无忌,不就是孩子嘛!于是我笑着对他说:“哦,陈老师老了,有时反应还真得有点慢呢!不过,很高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既聪明又活泼。但是,你刚才对老师说的话好像不大礼貌哦!”扬扬听了,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我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以后,他再也没有对我说过此类的话。

二、日常活动,贯穿爱。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教师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同伴间亲密的帮助,能使孩子感受小社会的温暖,养成关心他人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只有当社会充满爱,爱才能发扬光大。

(一)教育教学,理解爱。

在幼儿园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是以对孩子“爱”的教育为基础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制订相关“爱”的行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爱”的素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1、教材中“爱”的素材。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些“爱心”教材可充分利用。像童话剧《小熊请客》,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色花》、《小狐狸的鬼主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等,都蕴含着美好情操的主题,给人以爱的思考,给人以快乐。如讲完故事《七色花》,我让孩子们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让他们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萌发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再让他们说说“假若你也有七色花中一片花瓣,你想用它做什么事呢?”孩子们的爱心让我感动,有的说:“假若我有一片神奇的花瓣,我要让所有的盲人都能看见东西。”有的说:“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快乐。”每讲完故事,再结合身边的事考考孩子,帮助他们分清是非、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效仿故事中的语言说话、做事。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人带来快乐,也让自己获得快乐。

2、主题活动中“爱”的素材。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应当特别注重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在《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中,从小班的“哭哭笑笑”,到中班的“妈妈和宝宝”,再到大班的“你快乐我快乐”,这是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在各个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社会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同情与共鸣,学会去爱。

(二)游戏活动,尝试爱。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是幼儿阶段最适合并最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运用这一特点,我们可将爱心教育自然地贯穿于游戏中。

1、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和技巧。

在游戏中,幼儿为有趣的游戏所吸引,为了把游戏玩好,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觉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扮演角色本身就是按照角色的职责说话和行动,也就是根据社会行为准则行动,行为准则寓于角色扮演之中。把客观的道德观念和人们的交往方式变为幼儿扮演角色的主观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游戏中教授幼儿一些安慰别人的语言、方法和技巧的要领。比如:当别人摔倒时扶起他,给他揉揉;当别人伤心时微笑着给他拥抱,然后对他说“相信你很勇敢”,等等。有了这些技能和技巧,幼儿的爱心就有了用武之地。

2、模拟关爱行为,创设情境表演。

利用游戏进行教育,最最有利的一点就是让孩子“置换角色”,即让孩子去感受别人的酸甜苦辣,去体验不幸者的不幸,从而让孩子献出自己的爱。如:在玩娃娃家的游戏中,我对孩子们说:“娃娃生病了,妈妈不在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快把娃娃送到医院去吧。”我说:“娃娃妈妈不在家,娃娃没有钱那怎么办?”大家都说:“我们有钱,我们给娃娃送医院打针。”

(三)各个节日,实践爱。

利用节日教育,即利用各个节日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是培养幼儿爱父母、老师、长辈的好契机。我们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在这些节日主题活动中,有意强化了幼儿的意识培养,并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平常简单的说教相比,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三八”妇女节。

开展“不再麻烦好妈妈”系列活动:

(1)“我心中的好妈妈”、“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等系列谈话活动;

(2)“漂亮的妈妈”绘画活动;

(3)对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4)“家庭服务日”活动。

2、感恩节。

开展“学会感恩”系列活动:

(1)了解西方人的节日;

(2)绘本故事:《我有多爱你》;

(3)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4)“我要感谢的人”谈话活动;

(5)布置“爱心作业”,请幼儿回家给爸爸妈妈洗洗脚、捶捶背等。

3、“六一”儿童节。

开展“传承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1)玩具分享日;

(2)爱的故事大巡讲;

(3)义卖活动。

4、父亲节。

开展“我爱爸爸”系列活动:

(1)亲子活动:为爸爸化妆;

(2)征集幼儿与爸爸的笑脸照片,评选最佳上镜、最佳风采奖。

5、教师节。

开展“谢谢你,老师”系列活动:

(1)我当小老师;

(2)为老师设计新衣;

(3)歌曲:《我为老师唱首歌》;

(4)小记者(采访各位老师)。

6、重阳节。

开展“亲亲爷爷奶奶”系列活动;

(1)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2)慰问演出。

(四)生活环节,强化爱。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爱”的教育应渗透于生活中,生活即课程,教师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隐性课程资源。对于幼儿生活中的细微处所暴露的问题,教师应学会敏锐观察,捕捉活动的生成点;学会适宜追问,有效引导,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学习。这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进行。

有一次,因为额头不小心在柜子上撞伤,在家休息了一星期的对对,突然来了,他一走进教室,就引起了小朋友们的议论。“咦,你们快看,对对的额头上怎么了?”“你疼不疼呀?你是怎么摔的……?”在孩子们的问候声中,对对默不做声地低头坐在了小椅子上。我赶忙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大家说说,对对的额头受伤了,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呀?”“老师,你放心,我们会小心照顾他,不会把水溅在他的脸上的,不会让他跑很快……”

1、早上来园。

师生特殊的见面礼:小鸟张开翅膀扑到鸟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2、国旗下的讲话。

以“讲故事”、“谈话”、“讨论”等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3、起床。

帮助同伴系鞋带,扣钮扣;帮助教师整理床铺等。

4、餐后。

5、值日生工作。

为全班小朋友分饭菜,放凳子,擦桌子;为小朋友分发上课用的油画棒等。

6、集体过生日。

把孩子过生日当成一件大事,每月第一周的周一点心时间,为那一月生日的幼儿共同庆祝生日,让大家为其唱生日歌,让老师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在这些过程中,幼儿为同伴服务的精神、责任心和能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自豪感将油然而生,并从中感受到自己这样做,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了快乐,从而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幸福与快乐。

三、家园一致,和谐爱。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通过家园之窗、校讯通、家访、电话、家长会等,与家长密切联系、配合,积极宣传爱的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意识,并经常与家长相互交换意见,共同商讨好的育儿方法。

(一)小事做起,渗透“爱”的意识。

家庭教育是在物质供养和深厚感情密切结合下进行的,它有着学校教育所没有的自然化效应。“遇物而诲”、“相机而教”,父母应从实际出发,从身边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循循善诱,以情导行,以事明理,寓教于乐,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爱心”启蒙教育。有这样一个实例: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和我一样,也喜欢看动画片。”妈妈笑着对孩子说:“爸爸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但为了让你高高兴兴地看动画片,就不看其他节目了。你爸爸总是这样,遇到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考虑自己,你可要向爸爸学习哦!”这是多么自然生动的爱心教育。

(二)言传身教,树立“爱”的典范。

言传身教,即随时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给孩子以正确的潜移默化的诱导和暗示。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沃土,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父母首先要作榜样,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和教育。父母和祖父母、邻里之间密切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孩子置身于这样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行,仿效长辈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一则公益广告是这样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给奶奶洗脚,等妈妈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时,儿子拿着一脸盆水,步履蹒跚地走来:“妈妈,洗脚。”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举动,可这位母亲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孩子关爱他人。

(三)提供平台,给孩子“爱”的机会。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儿爱他人的机会。爱是一种天性,关键还需要我们成人给予他们的爱心美丽绽放的机会。换个位置,换个形象,让孩子做高山,孩子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能顶天立地。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父母要重视自己的生日和老人的生日,这样,才能使孩子意识到家庭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有生日,也该庆祝,自己应该向他们表示爱意。在长辈过生日时送上一些自己制作的小礼卡,或者画一幅画,说一句祝福语,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分水果,先送给老人,再送给父母,然后才是自己的;鼓励孩子为大众服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等等。孩子会在做这些事情中得到长辈们的喜爱,得到大人的赞扬,从而强化他的爱心意识。

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爱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爱是一缕阳光、一盏明灯、一种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它让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用爱的情感使孩子感受一份温馨。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他们将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报答父母、师长,报答社会。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高职院校现在正在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发展着,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人才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所以现在高职教育的未来不可限量。既然都是要培养为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那自然要从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怎样才能让人才具备的能力更全面,创业教育就是其中的必要环节之一。所谓创业教育,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才能,如果在学生时代锻炼他们的这种素养,那么未来的中国很有可能多几个成功的企业家。本文就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激励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首先,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现在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创业例子,尤其是在美国,90后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屡见不鲜,中国的学校中也在不断涌现这样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和社会经验,如果能对他们开展创业教育,相信更能让他们跃跃欲试,取得不错的成果。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实力雄厚的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为内蒙的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其办学口碑和办学质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如果能够在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学校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势必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生到这个世界上,必然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时候闪光点发现的早,有的人发现的晚,而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发掘出来。开展创业教育就是发掘学生创业潜力的一个最佳机会。通过创业教育,很可能会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发现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说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开展创业教育。

(一)在校园中积极宣传创业思想。

校园是一个活动量和人流量特别大的区域,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校园里的设施和资源进行创业思想的宣传。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大,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因此除了在校园进行思想宣传外,还可以组织开办这样的专题演讲会,或者学校安排专门的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开办这样的课程,鼓励更多的学生选修这门创业课,从国内外活生生的实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也是为了更好地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团队中去,树立未来靠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让自己的目光变得长远,不拘泥于现在的视野和生活。因此,在校园中进行创业思想的宣传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步。

(二)举办创业大赛,开创创业平台。

内蒙古地广人稀,但是各种资源比较丰富,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于乌海市,距离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距离都不远,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所以适合在校园里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外适合做的创业项目也比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学校有义务也有能力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鼓励学生参与。为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还可以采取奖励制度,对那些创业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也为了能够更好激励其他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挖掘他们自身的能力。相信这样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兴趣来,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三)学校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提供帮助。

创业初期,每个学生不可能拥有客观的创业资金,那么学校既然要举办创业大赛,就应该解决本金问题。既然乌海市的地理位置如此优越,那么学校就应该在筹集创业本金上多下工夫,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请求周围大企业的赞助,以后多为这些赞助过的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些赞助商也一定乐于投资,因为一方面能够为自己公司的未来打下基础,更能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所以学校要努力筹集相应的创业资金,合理分配给每个参与创业的学生,让他们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最核心的地方,这样一来相信他们最终的创业成果也不会让学校让自己失望。有了这三个途径,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育一定可以开展的顺利又有效,也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宝贵的经验。

四、结束语。

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每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创业在如今的21世纪大环境下,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白手起家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但至少每个坚持创业的人都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马云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阿里巴巴不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吗?十几年前的中国,当这个小个子的男人放话要建立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黄页的时候,试问又有哪个人不觉得他是在痴人说梦?所以说,创业的梦想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实现,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为了未来不懈奋斗的精神。高等院校有这个责任支持每个学生的创业梦想,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只有努力支持学生实现他们的抱负,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我们所掌握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尖端,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家。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立足社会、为人处世所必需的。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一个具备良好礼仪素养的人深知如何自尊、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更懂得如何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礼仪使人际之间的感情更容易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之后,应引导学生树立长久的“习礼意识”,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习惯。

强调礼仪知识普及的重要性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普及礼仪知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生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同时也关系到学校的精神面貌。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普及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改变将礼仪课当作公选课不加重视或根本不开设礼仪课的状况,礼仪课作为人文素质课程之一应提高到必修课的地位。

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环节经过我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努力,礼仪课程已经被作为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我校旅游专业礼仪教育的具体做法是:(1)不断进行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礼仪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求主讲教师讲课要注意理论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已经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特色,利用模拟实训、视频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课程组教师实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攻关的形式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2)加大实践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实践环节是礼仪教学中最为欠缺的、但却是最关键的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礼仪课的实践环节主要集中在站、坐、行、表情、手势、举止、体态、仪容仪表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根据贯穿课内课外、贴近专业特点的原则,从“强化实践意识、树立当下实践的理念、创建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建立了实践课教学体系。我校的礼仪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还注重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践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礼仪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包括认识性实践、理解性实践、拓展性实践三个环节。

1.课内实践——认识性环节。课堂模拟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模拟演示礼仪规范,加深理论学习的效果。利用课堂讨论、演示、播放影视片等方式,创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针对礼仪课实践性强的特点,我校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大胆创新,在教学计划上将礼仪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设置为1︰1,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单双周交叉进行。同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由不同的教师授课,积极引入校外人才,给学生讲授化妆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并根据礼仪课的教学内容,研究探讨上课形式,排练礼仪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塑造形象、提升素质。

2.课外实践——理解与体验性环节。课外实践是礼仪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通过组建义务礼仪服务队进行课外实践,使学生克服胆怯羞涩的心理,进一步掌握礼仪服务的技能技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反响良好。义务礼仪服务队承担了我校历届运动会的颁奖仪式礼仪服务,并根据学校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接待活动的服务工作,学校各项活动均有礼仪队队员的身影。通过课外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实训效果很好。

3.社会实践——拓展性环节。我校与当地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实践。我们经常选派学生参与马鞍山市大型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如马鞍山市户外旅游节、马鞍山市团市委大型颁奖会、马鞍山市旅游行业先进表彰大会及马鞍山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等市级重大的庆典活动等,深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利用马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我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刻牢记“做一个文明有礼的马鞍山人”的承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增砖添瓦。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用出色的礼仪服务展现了自己,服务了社会。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礼仪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增强了责任心和自豪感,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进行多渠道、大力度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育,学校应不断整合资源,为礼仪课程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大礼仪教师培养力度,投入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接受专门的礼仪培训,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训的优秀的礼仪课程教师队伍。近五年来,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培养青年教师:(1)大力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2)定期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重视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

(3)开展同行之间的交流,经常派青年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开阔视野。

(4)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技术培训,如“双师型”教师培训等。

(5)通过产学研项目培养教师,如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通过多渠道、大力度的培养,提升了礼仪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为高质量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礼仪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大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普及开来,充分发挥礼仪的德育作用。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之能够根据高职院校的定位及专业特色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现阶段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如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以幼儿园礼仪教育为研究视角,针对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展开讨论分析,旨在为幼儿园有效的开展礼仪教育提供和借鉴,使得礼仪能够从人才的启蒙教育阶段开始得到重视。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艺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所以若想使得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必须将礼仪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礼仪的魅力,养成讲礼仪的行为习惯。

1.礼仪教育生活化的需要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使得其在学习和理解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如果单纯进行课程化、理论化的礼仪教育,效果一定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融入礼仪教育,能够使得礼仪教育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相整合,进而使得礼仪教育能够脱离生硬的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2.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能够使得幼儿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种状态、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礼仪的魅力,在脑海深处能够建构出礼仪的“模型”,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各项礼仪进行使用,最终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

1.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学科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若想使得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必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进行正确的把握,使得礼仪教育能够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将原本生涩的礼仪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小熊做客》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轻敲门、如何与客人进行问候、做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礼仪进行重视,使得幼儿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礼仪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将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的目的。2.礼仪教育与生活细节相融合幼儿园教育是根据不同儿童年龄段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势必与周围的伙伴、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将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将礼仪教育与每一个生活细节进行整合,使得孩子能够随人、随时、随事、随地、随境的接受礼仪教育。例如,在午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排队、礼让、节约等礼仪内容进行渗透,使得能够认知礼仪是一种美德。通过此种日常化的渗透,儿童可以对礼仪教育的内容在现实中具有实践的经验,进而使得生活与礼仪更加贴近,促进儿童自然的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的行为中,进而达到礼仪教育的真正目的。

1.礼仪教学形式多样化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诸多家庭呈现“4+2+1”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名家长、一个孩子”,使得“公主病”现象严峻,导致儿童礼仪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孩子创造讲礼仪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针对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寓教于乐,所以教师应该将故事启迪、游戏童谣、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礼仪教学相整合,使得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礼仪常识、养成礼仪习惯。2.构建鼓励性评价机制若想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构建鼓励性的评价机制非常关键。幼儿教师应该对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关注,对于一些在礼仪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小朋友进行及时的鼓励,促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礼仪保持高涨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结语。

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的要求,是促进幼儿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礼仪、了解礼仪、认知礼仪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摘要]新入校的高职生对新环境有多方面的不适应,搞好入学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同学关系教育、安全法纪教育、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励志教育等,主要途径有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先入为主地为新生设计奋斗蓝图,为新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大专院校普遍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入学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组织新生进行,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应该再多一点、细一点,并且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初半年更应该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相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为:

(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和途径。

1.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寝室里又是七、八个人住在一起,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如,学院软硬件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和本地风土人情等等,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家都想对学院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相互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共同形成一种“守家”意识等等。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是可怕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院保卫处电话,最好将学院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法制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高职新生对前途感到迷茫,部分新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所以要认真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效果会更好,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这就要求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新生虽然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却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向新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以及新生本人所学专业目前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为实现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一个较好的做法就是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除了要搞好专业教育外,还应该努力抓好学习方式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不同,许多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进行自学,导致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4.心理教育与励志教育。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从内容、方式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感到不知所措,而产生自卑心理。具有以上两种自卑心理的新生常常会情绪萎靡不振,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万万不可忽视高职新生的良好心理发展教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教导新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可以用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实例以及许多省、市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如,目前深圳市的高级技工就享受硕士生待遇等的事实引导教育新生。还可以请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1.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其个人言行和品德会毫无遮掩地真实展现出来,这时观察到的新生情况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再结合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为今后班级管理、班干部选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储备好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2.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

班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有计划地开班会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不可走过场。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阶段小结;还可以举行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或各种主题班会,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式教育等都可以通过班会进行。只有将班会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新生的特点,满足新生的求知,关心时事政治,抒发思想感情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新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外活动是新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培养新生的志趣、丰富和活跃新生的生活,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新生课外活动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1],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有些活动还可以让愿意负责这些项目的新生组织,让有特长的新生一展才华,不参赛的新生当好拉拉队和做好后勤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新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3.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新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集体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而在教育个别学生的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什么情况下适体教育,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教育,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教育工作应该偏重于集体,教育全体新生树立爱校、爱专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的思想;大约一个月后,就要偏重于个别教育。当然要做好个别教育,必须熟悉每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了解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需要提及的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2],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与新生个别谈话并不仅限于发现了问题,其实在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与新生轻松地个别谈话,新生会感到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会促使他(她)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而且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而应该依具体情况,穿插在军训中、平时学习中,分期延续性地随时进行。

[参考文献]。

[1]肖雅琴,胡现敏.搞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我见[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5.

[2]肖雅琴.高职院校辅导员语言运用技巧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77.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让高职学生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知识,能帮助他们在校园内与同学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用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习礼仪知识有利于高职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社会礼仪的基本原则;讲究仪容及仪表礼仪,有利于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有人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简称为“两个教育”,即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能做事是高职毕业生的生存之本,而会做人则为能做事之基础。礼仪教育可指导学生如何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并学会换位思考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代社会高职毕业生礼仪素养的高低也逐渐成为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考核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礼仪素养的高低。其次,在应聘过程中得体的着装及谈吐、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无疑是高职毕业生迈向工作岗位的一块敲门砖。

(三)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礼仪具有教育的功能,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可以纠正高职学生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帮助防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倡导学生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生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有助于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有利于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培养高职学生明善恶、知是非、辩美丑,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将礼仪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普遍开设,但就教学效果而言并不理想,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礼仪修养的现象屡见不鲜;礼仪素质诸要素发展水平不平衡,礼仪的认识、情感、品质、言行四者之间,有的成分超前,有的成分滞后,有的逆向发展;尤其是“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非常普遍和突出。纵观校园,不文明、低素养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注重仪容整洁,夏天穿着背心、拖鞋进教室者不在少数;课堂上时不时能传出卡通的手机铃声;校园课桌上乱写乱画随处可见;课间的走廊上时不时有男生聚集在一起抽烟;常常有单位抱怨部分学生过于傲慢,不懂基本的商务礼仪和社交礼仪,情商不高,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自身的修养和文明素质令人失望。此外,部分学生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际关系冷漠、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集体观念淡薄等不良的礼仪现象。虽然各学校已经逐步意识到礼仪课程的重要性,但部分高职院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部分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礼仪素养的教育。大部分学校仅将礼仪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开设,采取大班上课的模式教学,学生数量多,课时少,教学模式传统,缺少互动和实践,使得礼仪教育效果很难保证。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礼仪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礼仪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高职院校学制短,而礼仪规范所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对高职学生礼仪课程内容的选取,应该紧紧围绕时代,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意识的培养,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及与其岗位需求相关的礼仪教育上,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就业指导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如针对营销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拜访礼仪、电话礼仪等内容,针对文秘专业学生着重培养办公室礼仪、接待礼仪等内容,使教学贴近工作岗位,使学生能学为所用。

(二)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视频观摩、情境演练、小组讨论、项目化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礼仪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培养的是学生的意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训练中揣摩和体味礼仪的规范及要求。同时,通过不断的训练,强化正确的礼仪的掌握,从而达到熟练运用并内化为良好的习惯。在实践教学中,可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除了在课堂内的情境演练、对照训练等训练外,还可以结合第二课堂等课外教育形式,利用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礼仪情景剧的拍摄。由老师分组并指定相应的拍摄事件,让学生组织语言对话、场景及实施拍摄制作,最后将学生拍摄并制作好的最终成果在学生中分享与观摩。采用这种情景剧拍摄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体会礼仪规范的运用,并通过情景剧的拍摄,进一步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个人风采。例如,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寻找校园中不文明现象活动,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等等,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形成良好的礼仪氛围。

(三)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在高职礼仪教育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具有一致性。利用真实的职场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到工作中。如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实训场所安排在学校食堂的包房内,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味酒店服务礼仪的规范及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在教学中应着重针对面试礼仪展开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求职面试的基本礼仪及技巧,为学生解决求职难打下基础。同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模拟招聘会,让学生通过模拟招聘,体会求职中礼仪的规范并在面试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论文

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教授给幼儿数学知识以浅显基础为主;第二,将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第三,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开展教学。我们的分析思路是:充分考虑幼儿的在生理上限制的基础上,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出发,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幼儿进行一些数学运算知识,还要让幼儿热爱这门学科,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出发,兼备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从小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我院各班就具体制定了以下课程体系。

1)图文并茂,认识数字1到10,并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目;

2)会比较事物的快慢,对事物的粗细、厚薄、高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

4)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

6)对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要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

7)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观念;

8)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跟数字既联系又简单的概念,比如数量、颜色、距离、重量、方位以及时间。

2.1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按照教学目标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教育之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实施受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限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情感、态度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片面性,教师都认为幼儿数学教育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也是只要学会知识就行了。针对这个现象,幼教教师应加深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知道如何去学习的学生,这才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从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智力技能出发,幼儿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很多事物能感受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幼教老师的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反映生活。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数学教育,与此同时幼儿数学教育满足了儿童生活上的需要,也满足他们认识事物的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应当从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在结合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幼儿发展目标,使各教育活动围绕实现目标开展下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

2.2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单调。表现在课堂中,习惯从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出发,单一地强调了数学教育的直观性,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采用教具进行演示,由此引入数学概念,主观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比如说,单以铅笔和水果为教具,教师就上完一节课。下课以后教师也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不太理想,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保守,单调枯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打破这种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才能提供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但要在课堂之中为幼儿讲授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比如说,让小朋友回家后,去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还有在自己家里桌子有几个位置,放了几张椅子等,在生活中去教育孩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传统教学中的实物教学法为主和以采取情境设置法为辅。教师设置适宜的场景,比如说“喜洋洋和灰太狼”,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小朋友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准备衣服,城堡等等。用小朋友生活中所熟悉的故事来设置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只要情境设置的合适,不但巩固幼儿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为将来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地基础。

每个幼儿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环境与资质上各有差异,从而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区别,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要注重关注幼儿的个体性发展。每个幼儿在教师眼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促进所有的幼儿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的幼教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看到了幼儿教育的一般性,没有看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特别体现在忽视儿童的个体差异上,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分层次地去对待每一个都个性不同的幼儿。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参考依据,实施差异教学。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个孩子的智能都各具特色。教师应在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的过程中,去重视幼儿具有的多元智能,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客观充分尊重幼儿存在的个别差异。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都备受关注,包括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从个体上来讲,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之间又是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因此,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提升数学能力。

3.1开展情境教学,利用适宜的问题生成一个个情景。

这样是运用最少的时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主动的以较好的状态投入教学过程中去。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如故事、谜语、游戏、图画等,让幼儿触景生情,有所思,有所问。在情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幼儿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小班数学活动《认知数字5》的教学目标是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利用5个人、5张椅子、五个碗等图片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幼儿以自己的家为具体情景,在介绍自己的家人、自己家里的布置的时候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找一个合宜的时间,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周围的事物哪些东西也有5个?从游戏中活跃气氛,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3.2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为幼儿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整个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对传统教学内容输入新鲜的血液。

使幼儿了解到数学的适用性,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教材上增加以钟表与时间、旅行线路、价格与购物、生活用品的面积、体积等为内容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所有数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问题解决,使幼儿体验到数学实用价值。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们创设了小商店这样一个情境,提供了玩具汽车、各类学具、故事书等作为商品,并分别标上1元、2元、5元不等的价格。为每位幼儿准备了1元、2元、5元的钱币,引导幼儿学习加法:花5元钱买商品,你可以怎样买?每样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会让幼儿采用尝试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如:1+1+1+1+1+1=1+1+1+2=5、1+2+2=5。幼儿在提问、思考、讨论和探索中成功地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3.2.2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幼儿总是通过动手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满足好奇心的目的。探究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需要适宜的材料。为此,我们要注重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的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材料,以便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亲历探究过程并发现规律。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长短不一的绳子、玩具棒、竹竿、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让幼儿自选,自定测量对象:课桌、门、窗、柜子、小朋友的身高等,将测量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最终获得结论。

3.2.3多样化的探究方法。

我们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归纳为abc三种形式:a.问题―操作―发现、结论。b.问题―猜想―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c.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我们以大班数学活动《交集分类》为例,在此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a。由于“交集分类”是很抽象的概念,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含义。我们从男孩女孩最喜欢的玩具作为载体,请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图片放入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男孩女孩会有一些共同喜欢的玩具,如何为这些共有的玩具造一个新家,而这个新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既是男孩喜欢的玩具的家,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家。

3.3加强交流,深入反思。

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有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第一,将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问:你如何评价他人的探究成果?这样的问题方式,不但丰富教师开展幼儿活动的经验,加深对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幼儿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二,自我反思。幼儿可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思考:我是如何进行探究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通过这样的反省,有利于幼儿深刻认识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提高以后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幼儿的推理和解题的能力,并不是单纯让幼儿获得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幼儿用多种方法证明他们的答案、思考过程以及推测的结果的这种行为进行鼓励,树立幼儿独立思考的信心,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随后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方面存在的具体不足,最后围绕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给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有益参考。

目前,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虽然非常普遍,但是具体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幼儿园并没有掌握好这一手段的应用技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的背景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幼儿园能够更好地掌握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做到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实现礼仪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提升教育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将游戏运用在幼儿礼仪教育领域,寓教于乐,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对于正处于3—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基于幼儿的这一身心特点,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礼仪教学,将礼仪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礼仪知识。

(二)提升教育实效性。

礼仪教育要想具有实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幼儿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中做出比较恰当的行为,展现出来良好的礼仪。而通过游戏营造相应的教育情景,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就可以让幼儿在学以致用的情境中自然展示所学到的礼仪知识,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准。

目前不少幼儿园对于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一种观念就是认为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价值并不大,因此没有必要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礼仪教育;另一种观点则是无限地放大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教学价值,对于各种礼仪教育,不管适不适合采用游戏,都要通过设计游戏来进行教育。

(2)游戏与礼仪内容结合不够。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过于追求游戏形式,忽视礼仪内容的问题。很多游戏看起来幼儿都很喜欢,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却与礼仪教育内容脱节,结果导致利用游戏进行礼仪教育看似幼儿非常配合,但是因为没有做到围绕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精心设计,礼仪教育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例如:礼貌用语游戏设置方面,因为没有做到与幼儿平时的生活环境相融合,结果导致幼儿只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却很少。

(3)游戏出现了失控问题。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毕竟对于幼儿来说,其自制能力比较弱,生性活泼好动,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如果不能够摸清孩子天性,对于游戏进行较好的控制,很容易就会因为游戏的失控而导致教育效果的不断走低。例如:在很多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中,游戏应用往往就是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甚至会出现幼儿发生纠纷、幼儿相互大闹的情况,从而导致失控局面的产生,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4)缺少相应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育评价是不是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游戏应用的效果。从目前幼儿园游戏的应用来看,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工作,没有及时对于游戏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这使得没有办法及时把握游戏应用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也难以全面了解游戏应用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游戏的应用就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从而影响礼仪教育效果。幼儿园也没有做到基于教育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来激励幼儿更好地遵循相关规则,从而使得礼仪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一)正确认识游戏教育价值。

教师要思考在哪些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引入游戏,哪些礼仪教育方面不适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对于适合的要尽量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升礼仪教育的生动性、互动性,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各种礼仪,并能够较好地去按照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情景表演、礼仪小游戏、儿歌等,可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内化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不适合采用游戏的礼仪内容,也不要勉强采用游戏,毕竟游戏也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搭配其他一些教育方法,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在游戏应用方面,需要幼儿教师寻求礼仪教育内容与游戏之间的结合点,充分做好游戏应用的准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在礼仪教育方面的价值,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效果。

(二)努力做到游戏与礼仪内容融合。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能够结合礼仪教育内容设计出非常好的游戏方法,使得游戏与礼仪内容做到更好地融合,这样自然可以提升游戏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结合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精心思考,确保不同的礼仪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法。例如:尊老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在重阳节带领幼儿到养老院去慰问;在排队吃饭礼仪方面,则可以要求孩子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做出对错判断,全面提升幼儿对于礼仪的认可。对于游戏的形式,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讲故事、体育竞赛等,不要拘泥于某一种。

(三)做好游戏应用的管控。

鉴于游戏在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这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做好管控,通过一些奖惩、引导措施的合理使用,让幼儿能够按照要求参与游戏、做好游戏,从而实现游戏应用的效果。例如:在做好精心筹划的基础之上,结合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及时进行引导,全面提升这一方法的应用水平。

(四)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评价,重点评价游戏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游戏应用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进行后期游戏应用的改进。幼儿园可以将pdca循环引入到游戏应用教育评价中去,借助pdca循环的指导方法对游戏的应用进行合理改进。还有就是要将教育评价结果与幼儿的奖惩挂钩,做好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幼儿有压力以及动力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礼仪。

综上所述,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用好游戏将会让幼儿园礼仪教育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文献,从而给幼儿园用好这一手段来进行礼仪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具体实践方面,积极探索游戏的应用技巧,精心组织、设计礼仪教育小游戏,做好对于游戏应用的掌控,完善相应的评价措施,从而推动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文明礼仪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16).

[2]张晓晖,高霞.游戏活动中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11).

[3]王兴华.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j].考试周刊,,(38).

[4]杨银霞.文明礼仪教育从娃娃抓起[j].新课程上旬,2017,(10).

[5]高旻烨.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交往礼仪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6,(30).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所体现出的鲜明特点与明显短板并存,要想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辅导员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思路与途径,逐步形成一套成熟体系,以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文在透彻分析高职学生特点与存在的短板后,依据多年学生管理经验,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多途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动态。

1.1留心关注学生的入学资料。

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辅导员除了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实时表现之外,还要要经常查看所带学生的入学资料,在这些资料中,辅导员可以粗略了解该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如学习成绩、有无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掌握了这些信息,在今后的管理和教育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为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创造条件。

1.2经常到访学生宿舍并召开主题班会。

根据笔者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逐渐放松,不再那么拘谨,这样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被逐渐拉近,学生们也愿意把他们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另外,通过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就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观察视角。

2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2.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学生对人生观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学习、工作态度。因此,我们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要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和爱国教育,让学生自己的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2.2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对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我们辅导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建议及时转诊进行心理治疗。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感情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一旦在这方面遇到困难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往往会逐步走向误区,出现偏执、自闭等心理问题。对此,辅导员应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感情和人际关系问题,摆正它们与学业、成才的关系。对陷入误区的学生,辅导员要耐心的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和解压,使受困的学生迅速走出误区。

3培养好骨干学生干部。

就目前各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情况来看,辅导员往往都带好几个班,一二百学生,因此,能否培养好学生干部成了决定我们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辅导员需认真进行考察,让那些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敢于管理的学生干部脱颖而出,成为班级的骨干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途更换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这在学生管理方面会带来较大的波动。因此,辅导员要多与学生干部沟通,悉心的进行教育和培养。在学生干部的实际使用中,要做到信任但不放纵,适时进行指导和引领,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4建立谈心制度,避免形式主义。

谈心制度是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有效形式,也是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此项制度的重点是辅导员要经常找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绩较差学生、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等进行交谈。通过谈心,及时纠正他们工作、学习中的错误倾向,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感。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们客服自身无法客服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家庭较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正确认识贫困与成才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是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完成学业。

5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进行科学定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对那些乐于学习且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全面发展,正确学业上的更大进步;对那些文化功底较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在补缺短板的同时,注意朝着技术能手方面发展;而对那些小毛病较多的学生,辅导员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多于他们沟通交流,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带领他们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逐渐将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