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库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大全(20篇)

时间:2023-12-11 21:28:30 作者:曼珠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在阅读这些范文时,我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工作情况,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

水库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河口村水库自开工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服务重点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优化施工环境,广大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大力支持水库建设,保证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促进了前期工程的进展顺利。

一、加强领导,全力支持。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强对前期工程的服务协调,成立了服务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事机构,抽调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吃住在工地,蹲点负责协调工程前期建设。党委政府定期听取服务河口水库工程工作汇报,研究服务协调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镇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拿出近50万元用于群众附属物、赔青等先期赔偿垫付,群众得到了赔偿,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主动出击,强化服务。

前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方方面面,直接牵扯到一家一户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到位,必将影响工程建设。为此,我们把群众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教育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使得工程局与村、群众建立良好的邻居关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建立矛盾排查制度,积极与建管局和施工单位沟通,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每周排查一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矛盾隐患提前介入,主动参与,有的放矢,提前协调,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凡是涉及占用群众土地、树木的,深入到群众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讲赔偿政策,讲工程大局,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取得群众谅解和支持,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工程建设。

三、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镇党委将村服务重点工程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奖惩序列,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四定”办法,即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定措施,与干部工资挂钩,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奖优罚劣,确保任务落实。

四、组织务工,增加收入。

本着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服务的原则,我们当好红娘积极与施工单位协调,村里成立劳务输出组织,有组织的参与到工程中去,有近百人常年在工地上务工和从事运输,极大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从而有力的支援了工程建设,实现了业主、施工企业、群众三满意。

由于一系列有效的协调服务,工程在五龙口镇辖区内施工环境良好,工程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前期工程2号、3号、4号、5号施工道路、金滩大桥、业主和工程局营地等协调任务,受到了水库建管局、市协调办、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协调任务还很重,要以此次刘省长视察为契机,贯彻落实好省长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为工程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好服务协调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强化服务力度,保证不出现因环境问题影响工程施工。配合建管局月底前完成2号渣场附属物登记核实和协议工作,九月上旬完成定界、附属物清理等工作,交付使用。

二是做好遗留问题善后处理工作。对于前期出现的个别遗留问题(地界纠纷、林坡赔偿等),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做好处理工作。

三是加快里河村发展步伐。聘请规划设计人员,结合水库后期开发整体规划,结合牛王滩景区整体开发,对里河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服务工程,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把旅游服务业作为里河村的发展产业,做好规划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发展意识,进而把里河村打造成为以吃、住为主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以避暑度假为主的休闲旅游中心。

水库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伊宁县是实施国家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县之一。县畜牧兽医站办公楼搬迁于20xx年x月,总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其中化验室面积208平方米。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化验室建有独立的细菌室(含无菌间)、血清室、寄生虫室、洗涤消毒室及病理解剖室,配置化验器械、设备39种55件,20xx年县财政拨经费15万元,购入全套共6件瘦肉精检测设备,今年4—5月国家二期项目已到位26件设备,目前正安装调试。试验试剂由县站自己购买和州站供应。化验室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各种仪器设备均按其使用功能放置于相应的工作室,对常规器械、器皿、化学试剂、消毒液及生物诊断试剂,按照相关要求分别采取了相应保存方式,对剧毒试剂和易燃、易爆试剂采取了专门管理措施。

时,全县1370户养禽户,只查出5户零抗体户、36户不合格户,起到了以检促监、以检促防的良好作用。20xx年对秋季口蹄疫免疫工作实行化验室效价检测考核制度,在全县146个村中,共查处11名不合格的村级防疫员。20xx年11—12月份开展了瘦肉精监测工作,共检测出6户阳性户、10头牛,并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今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检测任务,到目前我县站化验室已完成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428户,有6户不合格。完成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500份、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200份、猪瘟免疫抗体检测150份。完成牛结核检测1400头、布病检测500头只、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牛羊育肥户、屠宰场、活畜市场、运输等环节进行瘦肉精检测1581头牛,共检测出阳性户7户、14头牛,并依法进行了处理。县下达牛口蹄疫检测任务1000头,现已完成采血,正在化验检测。

通过实施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续建项目,一是进一步完善化验室设施,增强其化验功能,满足当前疫情监测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动物防疫工作。二是开辟肉、蛋、奶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业务,确保上市动物食品质量安全。三是结合动物疫病诊疗,开展常规化验、检测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生产服务。

伊宁县畜牧兽医站。

20xx年x月x日。

xxxxxx信息系统于20xx年x月x日正式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自筹建xxxx信息系统以来,我中心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升级经办中心专线网络,改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还存在资金缺口。业务办公软、硬件设备配置相对落后,未达到使用标准。临时租用的adsl+vpn专线网络带宽不足,严重影响经办操作,并且此专线属于外网网络,业务数据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自xxxx系统上线试运行至今,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仍未完成,截止目前已进入数据核对的第二阶段,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并不准确,还不能投入正常使用。xx公司的配合工作不够及时有效,工作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回复、解决问题速度慢,并且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及时解决我区信息系统中的问题,造成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停滞不前。

加之没有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实践演练,我中心工作人员以及镇、办事处社保所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各环节操作仍不够熟练。

二、建议意见。

由于我单位经费困难,希望市局能给与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帮助,以及相关软硬件、专线网络的支持。尽快督促协调长天公司与我单位工作配合等相关问题,组织提供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需要。我校按照《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评估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以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现将我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我校牢固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的文化内涵,是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打造品牌学校的重要载体的重要认识。用校园文化建设统领学校的管理工作。

2、学校通过认真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动员会,使全体师生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召开了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研讨会,认真挖掘学校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整改深化措施。召开了分工会,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实现了层层抓落实,人人有任务的局面。

二、挖掘精神文化内涵

1、学校严格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管理规范》要求,确立了“ ”的办学宗旨和“塑有心的教师,育有责任的学生 ”的培养目标,并把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为全校师生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并形成了重管理、打基础、抓科研的办学特色。

2、学校形成了 “负责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的校训,和“求真、崇善、尚美”的校风,“敬业、爱心、责任、奉献”的教风,“乐学、会思、合作、探究”的学风。确立了学校的校旗、校徽、校花月季、校树合欢树和校歌《高高扬起理想的风帆》。在 “三风”建设中,从细处抓起,开展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点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要求:班主任要把班级值日生一天中检查反馈出的问题进行汇总,第二天晨会进行点评。年级值日教师负责将一天中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通知班主任进行相关点评。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以及班主任会、教师会,对一周校值日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在师生例会上进行点评。

3、在学校班子建设中,确立了教育即服务的办学理念,树立起领导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的领导作风。为了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学校定期举行领导干部与教职工谈心、与学生谈心活动,广泛征求办学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意见,设立校长信箱征集意见,并发挥好工会小组和学生校长小助理的作用,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学校的财务支出,做到校务公开,学校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

4、深入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每位教师辅导10名以上

的学生,实行教师全员育人;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疏导教师,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形成了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的师生关系。

5、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努力建设书香校园,并通过辐射所在社区文化和评选书香家庭来发挥积极地影响力。

6、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较高的文明礼仪素养、能做到知法、守法。

三、细化制度文化建设

1、学校重视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和修改中充分争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使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2、学校加强对规章制度的解读,使师生能熟知和认同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落实执行过程中,学校重视监督检查,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过程性考核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催进师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建设精品课程文化

1、学校严格落实国颁课程计划,开展好三级课程的研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好课程。

2、学校立足实际,开发了《古诗文素养》校本教材,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为提高校本课程教育效果,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实行学校有一个总的培养目标和课题,各年级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子课题,每位课任教师有从子课题中选取一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校并组织开展古诗文朗诵比赛、读书笔记评选、颂诗小明星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经典文化的热情。

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好生本教育和多-维互动作文教学。确立示范班级和教师,实行示范带动策略,并在考核中对在两项教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奖励分值。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德育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校园清洁,秩序井然,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全面、协调、有序发展,已经真正呈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德育工作计划和指标,开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崭新局面,现对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德育管理,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注重引导,确定教育目标:几年来,我校始终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德育工作的第一位。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德育工作总目标是为创建黑龙江省德育先进学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确立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分别是保持在校师生犯罪零纪录;校园常规管理井然有序;市级德育竞赛榜上有名;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宁静校园、洁美校园。加强学校德育目标建设。以上各类目标的确定,有效促进了德育工作开展。达到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材为志,形成了“学校——年组——班级——个人”为一体的教育目标体系。

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由于上述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效促进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教师政治学习,提升整体思想素质:我校每学年依据各级党政机关要求和教师思想现状制定《五市一中政治学习计划》,通过间周三政治学习,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实事政治、法律法规、教育典型案例等,激发教师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拓宽教师的视野,树立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价值观,有力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优化环境建设 营造德育氛围

近年来,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意营造德育氛围,优化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影响。学校环境优化中主要从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

人文环境建设:学校从领导到老师,十分重视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校领导在加强学校管理中,首先从自我做起,净化自身人文思想的同时,带动全体教师,组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加强教师自身环境建设,要求教师上班期间着装整齐,教态自然,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上班不许饮酒、校园内不许吸烟,不穿奇装异服,上课不接打手机,女教师不化浓妆、不佩戴手饰等等,从而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感化、教育、引导学生。

的积极作用。

三、依托时代载体 科学开展德育活动

量化考核,科学管理班级:为了克服传统操行评定的弊端,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我校在班级管理体制上实行了改革,对班级操行评定实施量化考核。即运用检查、测评的手段,用具体的数据对操行加以评价。实践证明,量化考核有助于操行评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能够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理和自律的能力,为强化班级管理创建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确立德育工作常规:我校多年来严格落实德育常规工作,坚持每周一次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每周一次年段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月考核;每月一次仪容仪表检查;各个处室工作周总结;年段工作周总结;学校整体工作月小结等,这些常规工作,有效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德育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围绕《武隆府发〔2011〕47号》文件下达的目标任务,我镇自我加压,多措并举,序时完成了城乡建设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于后:

一、认真调研,高起点规划

我镇年初请相关设计部门对长坝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工业园区发展,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思路,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修编的过程中邀请了县人大主任刘武华和政法委书记余建华到我镇进行调研,对场镇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我镇科学定位为“新兴工业重镇、区域商贸重镇”,精心塑造长坝片的门户和窗口。到今,已圆满完成了长坝镇总体规划修编,并经县政府2011年第五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同时县设计院也对红光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红光村规划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初全面完成。

二、强力推进危房改造,农村面貌大改观

我镇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d级危房的改造,通过拆建和加固等方式,圆满完成了130户改造任务。对拆建农户由政府按风貌建设的有关图纸进行指导,完成巴渝新居建设40户,占年初下达任务的80%。此项工程的实施,不但有力提高了农民的安全幸福指数,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大改观。

三、加大投入,完善场镇功能

一是总投资100万元新修长坝公墓和搬迁烈士墓,现已投入60万元,目前,烈士墓已全面完工,占总工程量的80%。此项目属车站调整项目,因无新的用地指标,导致车站无法开工新建,经请示县政府批准,同意我镇调整项目。二是加大市政、环卫设施投入。投入10余万元,购买果皮箱60个、维修和更换路灯一批、维修和新修建垃圾池4个,场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变。

四、狠抓关键,亮点工程显现

我镇多次向县水务局申请治理石梁河东岸(场镇段)防洪堤建设。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530万元,现已全面完工,防洪堤的建设为场镇建设新增加用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准备再次投入资金对新增地块进行改造绿化,完工后将成为场镇一道靓丽工程。

附:相关图片

县人大主任刘武华、马奇柯副到长坝调研工作。

农房风貌、路灯、防洪堤工程建设。

峪泉镇地处嘉峪关市近郊,辖嘉峪关、黄草营和断山口3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924户,2999人,耕地6031亩。是甘肃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毗邻市区,地域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旅游资源丰富,镇区内有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悬壁长城、黑山石刻等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目前已形成旅游餐饮、交通运输、劳务经济、绿色蔬菜种植、现代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甘肃省文明乡镇”、“甘肃省明星乡镇”、“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甘肃省双拥模范先进乡镇”、“甘肃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2017年,嘉峪关村被评为甘肃省新农村试点建设先进村。201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87元,比2017年的6756元增加1231元,年均增幅8.8%。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及“四带动一加强”发展战略,立足我镇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利、镇区旅游资源丰富、毗邻工业园区等有利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在美丽的太原科技大学内有这样一个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三省自身,强化学风,奋战于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们坚持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教学机制,促进学院与学生的同步发展,在20xx年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于20xx年3月,本科设有材料类和机械类等14个专业(方向),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西省品牌专业2个,校级品牌专业3个。研究生培养设有“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钢铁冶金”等二级学科硕士点,还具有材料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

为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不断满足、适应现代化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材料学院多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采集教学最新信息,探讨更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新模式。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省部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项目100余项,总进款4800余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uit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大型轧钢成套装备、材料加工设备与集成制造技术、大型锻造理论与新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及制备技术、环境工艺设备的研究和模拟仿真、固液分离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20xx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基础实验中心”获省本科教学示范实验室;20xx年,“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一级博士点学科。

在教学管理机制方面,积极建立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和机制,强化教代会具体职能和内容设计,进行全面的推荐、推选,切实保障教职员工参与管理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广大教职工对工作计划、年度总结、经费使用情况、内部分配方案、教职工考评方案、教学科研计划等进行审议和评价,充分展开讨论、听证,监督、强化教师工作。

在学生教学工作上,材料学院注重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召开学生干部培养会,学生干部工作学期总结大会,学生党员民主生活费,了解学生干部的思想状况,促进其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开展“麦克奥迪杯”金相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大赛,无碳小车省级赛、传统文化大赛、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等多个赛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学院工会认真贯彻《工会工作条例》,强化日常管理,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开展教职工运动会、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谊赛,加强职工的相互交流,培养团队凝聚力。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和爱心捐款,关爱弱势群体,教育教职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关爱弱势群体,作出表率。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山西省第十一届“育人杯”先进集体,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劳动光荣,光荣劳动,材料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作为众多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代表,在其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祖国栋梁的培养,散发着属于他们的光芒。

名师工作室建设汇报材料

徐翠荣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等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我始终努力,在工作中有收获,也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借此机会,我对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以汇报。

一、思想感悟:

名师工作室办公室宗旨是加强对名师的管理和有效支持,促进名师工作健康高效的运作。参加名师工作室以来,我虚心学习,努力钻研,以课题为载体,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辱名师工作室成员这一光荣称号。经过近一年来的学习锻炼,我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技艺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质的飞跃。我衷心感谢徐翠荣老师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具体工作:

个方面的能力。

2、改变了随堂课听课模式,由”一帮一”转变成了“多帮一”,承担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本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相互听课学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一年多来,我多次为校内外老师上示范课,汇报课三次。工作室成员相互听评课达20余次,每堂课后都会互评互议,撰写了听课纪录,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

3.工作室的成员充分利用校际间的交流机会,学习并领悟同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积极与专家们交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交流,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加主动自觉的学习,不断完善,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进。

文在省级以上国家刊物上发表。

三、教育教学业绩:

范课,3堂汇报课,为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增添了许多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名师工作室工作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我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艺,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学业绩。我主研课题,撰写的《优化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论文,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终期优秀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7年9月我执教的《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一课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届教育教学节上获得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1月与通辽市市教研室乌兰老师一起承担了我市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评审工作。

《名师工作室建设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水库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水库建设作为生产建设项目之一,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建设期间须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控制水土流失,单纯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法已小能满足人们对水库多功能的需求,而现代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刚好能对其功能进行大幅度提升,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有湘l结介,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1工程概况。

刘湾水库位于郑州市东南约9km处,水库南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绿化带,北接郑州市十八里河治理工程,地理位置}一分显要。水库建于1958年,总库容280万m2,大坝为均质土坝,自以来水库基本断流、干涸,一自闲置,南水北调和配套工程建设给刘湾水库重新带来了生机,根据水源保护要求及郑州市总体规划,本次工程对水库清淤和改造后,将其按生态型水库采取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弥补郑州市南郊水域资源c乏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使其更好地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2环境状况分析。

2.1水土流失情况。

项目区位于平原区,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300c,平均降水量640mm。项目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库区以林地为主,分布有少量耕地、荒草,林草覆盖率约25%。项目区无溶洞、黄土崩塌等小良地质,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好,土壤以壤土为主,土质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弱,易造成水土流失。

2.2景观潜质。

自然景观: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充库后,围介成宽广的水而水域成为库区景观的主景,水域依周边的地形在库中形成了湖区,在库尾则形成浅滩湿地,逐渐形成从水而一草湿地一灌木湿地一乔木的几种景观层次。

人文景观:刘湾水库规划了南水北调文化展示区,一些工程挖掘的文物将在水库迁建和保护,使得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相映成趣。

动植物景观:水库周边野生植被较为丰富,一些乡土树种,多是城市公园无法见到的,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素材应尽量借用和借鉴自然的动植物资源。

3设计理念。

设计时将库区清淤弃渣与库中生态岛建设结介,库区总体采用大而积保护绿地、少量硬质铺装和部分生态护坡有机结介的手法,植物环境配置上采用对比统一的艺术处理手法,追求春华秋实、夏荫冬青的绿化效果,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讲究女全、美观、和谐、自然。

4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

4.1总体布局。

按照工程分区与环境结构分析,将水库进行了区域划分:北侧接i一八里河治理区域规划处自然湿地展示区,既是对现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也增加了库区的科普、展示功能;西侧入日管理区域规划为南水北调文化展示区,通过文化墙、主题雕塑、文化柱等形式集中展现南水北调的水文化;库区中央区结介清淤弃渣利用,规划3座生态岛,既为库区生物提供了自然栖息地,又暗介了中国传统园林中“一池三山”的规划理念;另外库内设置多处观景平台、临水场地和栈道,库四周设置防护林带。

4.2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措施体系。

措施体系按照工程与植物结介、生态与景观结介原则,包括微地形堆塑、生态护坡、植物防护、环库道路与栈道、临水场地、景观建筑及小品、灯光照明、给排水工程等。

4.3设计要点。

4.3.1微地形堆塑。

水库清淤扩容,产生了大量的弃土弃渣,设计在库中间堆置3处人工生态岛,高出正常蓄水位2一3m,方便景观布设的同时又利用了多余的土方,可以减少弃渣场的占地及因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另外清淤施工期间,尽量进行土方的就地“卜衡,结介景观设计进行介理利用,创造更丰富的立而景观,形成丰富的自然空间。

4.3.2生态护坡。

刘湾水库大坝现状坝坡植被覆盖较差,部分堤坡出现浅沟侵蚀,山于筑坝时夯填碾压,大坝土壤结构紧实,自接种草成活率低或难以达到景观绿化效果,为更好地防治坝坡水土流失,在水库下游坝坡和上游坝坡水而线以上区域采用铺种草皮绿化防护,草皮品种选用狗牙根草,铺设方法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注意定期养护。

库中3处人工岛,堆置时采用边填筑边碾压的方式,边坡根据景观需要和地形要求,坡比缓于1:1.50蓄水后,水而线以下部分长期浸泡在水中,难免出现失稳坍塌的情况,可能影响到水库的水质和生态岛的整体美观,为防患于未然,在人工生态岛四周水而线以下采用铺设生态砖进行防护。生态砖采用预制混凝土材质,铺设时在修整好的边坡坡而上从下至上码放,上下相邻两块砖体的相应孔眼对齐,采用钢钎连接固定,铺填种植土后在生态砖内种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品种可选用芦苇、浮萍、苦草等。

4.3.3植物防护设计。

依据景观结构与功能将本项目分为四大类型种植区域,即生活游憩区、文化展示区、自然原生区、绿色防护区,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规划相应的植物种类。生活休憩区,以林荫空间和滨水步道为主景,突出生态功能,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为骨架,搭建林荫广场、步道,为游人提供运动健身、生态友好的功能空间,种植以景观特色鲜明的植物为主;文化展示区,结介南水北调文化,种植色叶及观花植物,结介常绿树种及宿根花卉的种植,形成色彩亮丽、特点鲜明的植被景观,突出其观赏功能;自然原生区,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适当补植部分观赏乔灌木,实现乔、灌、草、藤的植物多样性,在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同时,增添景观的丰富性,对原有生境尽量少十涉;绿色防护区,充分考虑其功能性,介理配置植物,既体现地方景观特色,又发挥植被的生态作用,主要设计方式采用乔灌草相结介的植物防护带配置模式,形成垂自方向上幽闭的植物景观,空间围介较好,增大水库四周绿化量。

4.3.4环库道路与栈道。

坝顶设计5m宽交通主线路,与水库进日道路连接,满足巡库功能需求及电瓶车观光需求,环库道路贯穿各个景观节点,满足景观亲水和市民休闲要求,局部节点处设置1.50一5m的二级园路及滨水栈道。道路及栈道的铺装材料和铺装形式根据周围环境要求,做到协调统一,朴素典雅,在主要景观节点及道路转弯处设置指示牌,便于交通组织。道路类型采用路堤型块料路而和透水砖,而层采用整体路而或各种预制块料铺装,尽量减少施工对原有地貌的扰动。

4.3.5临水场地。

工程中结介水库水而形态,布置了5处临水场地,采用台式构筑,其中2处与滨水栈道连接,另外3处分别为观光码头、观景环廊和休憩平台,临水场地供群众集散、健身、娱乐、观景等活动之用。

4.3.6景观建筑及小品。

各类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结介南水北调和郑州文化特色,造型宜简洁雅致,并与环境充分协调,起到u龙点睛的作用。沿环库道路设计多处特色廊架、凉亭等景观建筑,分布于各个景观节点处,平面形态多样式变化,采用防腐木十钢架结构及张拉膜结构,独立成景,形成休憩、赏景的佳境;雕塑及文化墙等展示南水北调概况、历史沿革、郑州历史文化、现代农业文化,水利文化及区域特色文化等。

4.3.7灯光照明。

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庭园灯、路灯、草坪灯等,灯光的方向和颜色的选择以能增加树木、灌木、花卉的美观为主要前提,除要满足夜晚的照明效果外,同时也要考虑自天的景观协调性。

4.3.8给排水工程。

植物灌溉与道路广场喷洒可利用水库提水,幽水排放采用生态排水沟,沟内植草防护,汇集的幽水可有控制地排入植被绿化区域、湿地等,利用地表植被对fij水进行净化同时防水径流对表土的冲蚀。

5结语。

通过水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设计与生态景观设计的结介,提升了刘湾水库单一的水利功能,使水库形成了生态保护、景观、旅游等新的复介功能,预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水土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燕,梁文流.复合生态型水库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2]王治国,张云龙,刘徐师,等.林业生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王若盯,赵凯.水库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12).

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根据会议议程安排,下面,我结合xx镇小城镇建设实际,作简要工作汇报如下:

我镇位于xx县城00公里处,总面积00平方公里,全镇辖00个行政村,0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00户00万人。城镇区面积00平方公里,总人口00万,城镇常住人口00万人。按照总体规划预计到城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0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将达到00万人。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xx镇的小城镇00年曾被00爱委会和文明办表彰为创建“花园式单位”先进集体,并被列为乡镇建设重点示范镇。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三月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城建提县”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以健全组织作保障,以加大投入为关键,以建管并重为措施,在镇财政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挖掘内力、吸引外力,大举全镇之力,全力实施“一规、三场、两厅、一街、一配套”工程建设。目前,有关各项工作,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其中,小城镇新一期规划正在修编,0000正在紧张施工,镇区干道硬化铺油、安装路灯,林带绿化综合配套,农贸市场陆续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提高,整个镇区美化、净化、亮化,面貌焕然一新。

重点抓好了“一规、三场、两厅、一街、一配套”建设。

一规:即按照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标准,对镇区规划重新进行修编,制定xx镇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地域面积大,交通便利的条件,把镇区建设与镇工业园区统筹考虑,“三位一体”连接发展。

一配套:即成立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抽掉专人组成各类(卫生清洁队、00社区服务队、抗震安居房施工队、园林绿化队等)工作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服务。

旁绿化带,以观赏性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绿化覆盖率达00%,镇区绿地率达00%,《花园式单位》比例达00%,《绿化合格单位》比例达00%。新建垃圾收集站点(垃圾房)00个,公厕00座,现有环卫工作00人,垃圾掩埋和公厕清洁率达00%,镇区环境清理坚持做到了及时、干净、清洁、卫生,镇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00%,积极推广“舍饲圈养”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全镇00所中小学校,00所医院,00个站所已完成抗震加固任务,完成率为00%。从长远的角度着眼旧村改造和村容整治,在村庄规划中着力解决农村的交通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和燃气等民生工程建设,对农村林、渠、路、园、圈、宅周围的环境卫生,按照“五清五改五通”的要求予以规划整治,坚持安居房遵循民风规划设计;居住区、养殖区和种植区科学管理;生活垃圾按村组集中处理的方式,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使规划后的村庄整洁优美、庭院干净漂亮,路面平坦宽敞。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公共活动等设施已基本配套。

00年建设的项目共有九项:0000(正在浇注地基)、街区干道及分支干道硬化、铺油(已完工)、垃圾转运站(已新建垃圾房00间,摆放垃圾桶00个)、林带绿化(已启动)、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农贸市场改造(门面房改造工程已完工,正在搭建彩钢篷)、主干道两边路灯安装(已完工,已安装路灯00盏,广告牌立柱0组)、人行辅道铺路面砖(已启动)、镇办公场所集中供暖、锅炉改造(已启动)。镇区共内供、排水、集中供热工程正在申请立项,镇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正在规划新修。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基础建设,增添强大的发展后劲;

(四)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五)严格小城镇管理,塑造良好的小城镇形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

各位领导,在下步工作当中,我们将加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镇区对主干道两侧建设混乱、整体效果不佳的现象,集中人力、物力,坚持按照镇域总体规划建设标准,拆除残垣断壁、低矮破旧等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对镇区的环境管理,我们进一步制订详细的管理办法,统一规划定位临时摊点群,认真落实门前卫生“三包”制度。突出抓好今年九项工程的建设不放松,按照地、县“创建花园式单位”工作要求,强力抓好小城镇建设,切实搞好小城镇的规划、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彻底治理“脏、乱、差、毁”现象,提高小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领导和同志们:以上是我镇今年以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汇报完毕,谢谢!

生态旅游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雍熙镇河尾巴村位于纳雍县城西南面,地处纳雍县至水城干线公路旁约1公里处,距纳雍县城8.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平均海拔1120 米,最高海拔约1621米。山高坡徒,有河流从该村最低处穿过,约5公里。

全村辖9个村民组,24个自然村寨,有农户656 户 ,人口2656人,耕地面积为903亩,其中田303亩、土600亩,用材林173亩,荒山荒坡420亩,人均耕地0.33亩。

河尾巴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下,全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群众的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村已修通组公路6.5公里,农网改造已经完成,全村农户基本用上了照明电,电视覆盖率为95%,通电话198户,比重达40%。建有村办公楼一栋115平方米,内设有村计生室。

二、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地、县农村经济工作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目标,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厕、改路、改圈、改灶)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大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村容村貌逐渐优美,精神文明逐步加强,各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发展思路:

按照“五园新村”整体建设要求和基本建设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完成河尾巴村“五园新村”的基本建设任务,把河尾巴村建设成为“五园新村”建设精品示范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具体来说,一是动员群众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中来,以群众为主体,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对现有房屋进行黔西北民居改造。新建的建筑,按照黔西北民居建设,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民族元素,打造特色“五园新村”。二是整合农村“一事一议”工程项目和村庄整治工程项目资金,实施“一池三改”,修建垃圾房和公共厕所,改善卫生条件。硬化村内通组路和联户路,硬化农户庭院,建设修建特色院门,修建、亮化围墙,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河尾巴村村民的传统种植和养殖习惯,打造一个蔬菜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公司化经营,带动村民致富,扶持“斗鸡”等特种养殖,发展庭院经济,动员当地外出办厂村民回乡创业,吸收闲散劳动力。四是争取资金,建设寨门、小广场、生态小公园等基础设施,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建成一个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 建设一条“宣传文化长廊”和布局合理的“文化墙”,展示“五园新村”建设规划、建设成就、村寨新旧面貌对比图,展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和睦相处的村规民约、歌谣、民谣、诗词、图画。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常性全民健身运动,建设农家书屋,保证发展需要,经常性开展花草、绘画、书法、对联等艺术作品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娱乐活动,淘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五是提高村民自治觉悟和能力,建立一支治安联防队伍,加强村民治安管理,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济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参合,村寨鳏寡孤独人员集中到乡老年公寓供养, 帮助村民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等规章制度。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三、工作情况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建设原则”

今年3月,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结合我镇实情,制定

了《雍熙镇2012年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河尾巴村五园新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河尾巴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作了总体规划和安排,建设工作中坚持脚踏实地、重视实效,不盲目铺摊子、搭架子,不搞形象工程,通过一点一点地干,一步一步地走,一件一件地落实。

《生态旅游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人生的路。接下来是本站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供大家阅读参考。

站在xx县寄宿小学的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校园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楠竹青翠,亮丽的办公大楼,宏伟的学生公寓,青青的草坪,七彩的花坛,加上那憨态可掬的熊猫、回首翘望的梅花鹿雕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校园内处处显示出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

五年来,xx县寄宿小学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在学生公寓前,刚建起来的30米长的文化长廊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学生不管是早上起床、课间休息,还是晚上睡觉时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寄宿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学校正门挂着“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请勿吸烟”、“让孩子安全回家”的温馨提示牌,综合楼上张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校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走进校门,左侧的墙上贴着“祖国在我心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五爱、五心、五自、教育三个面向等瓷砖画,这些画掩映在绿树丛中,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烈的人文气息;学校每一处都是宣传的阵地,从校园的橱窗、广播站、提示牌,到走廊的名人画像,到班级的。

黑板报。

国旗班训《八荣八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到图书阅览室的书刊报纸,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图文声像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寄宿小学是咸宁市“绿色学校”,今年,学校又开展了争创省级绿色学校活动。为了全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将校园卫生区责任到班,严格执行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厕所、食堂、餐厅、寝室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学校开展了“护绿保洁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绿地及树苗的养护工作,让孩子们亲自来管理,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更加懂得爱护这份难得的美丽。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绿地写上“小草在睡觉,请别吵醒它!”、“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我们呵护”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护绿。

口号。

标语牌。整个校园桂花飘香,翠竹青青,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子,学生从当初的8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00余人,连邻省江西、邻县崇阳也有80多人慕名前来就读。

寄宿小学善于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环境大课堂,使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道德教育净化灵魂。学校开展了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观看爱国影片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了“塑造文明学生形象”、“文明礼仪知识”、“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爱心救助”、“美化家园”、“环保卫士”、“学雷锋讲奉献”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节日活动异彩纷呈。在国庆节、元旦、“5·8”“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汇演、游园猜谜、植树造林等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学雷锋日到街道打扫卫生,科普宣传月到街道宣传科普知识。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代理妈妈”倾注真情。在寄宿小学,有700多名留守学生,学校为他们建立了档案,开通了“亲情热线”电话,聘请了“代理妈妈”。“代理妈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子女,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耐心辅导,心灵上贴心抚慰,行为上倾心教育,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关爱。

以活动吸引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自主张扬的空间,是寄宿小学建设课延文化的一大特色。

艺术活动活跃校园。每周四的晚上,寄宿小学校园内琴声悠扬,号声铿锵;操场上,呐喊连连;教室内,挥毫弄墨;微机室内,轻点鼠标。这是学校特长班在开展活动。学校成立了学生鼓号队、舞蹈队、象棋、体育、微机、美术等十几个兴趣特长班,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自由自在地参与活动,他们学得有情、有趣、有味,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各得其乐。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文艺汇演、才艺大赛、运动会以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丰富的文艺活动,不仅展现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营造了文化氛围,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发展。

寝室文化彰显个性。走进寄宿小学学生公寓,你会发现这里又是一个天地:墙壁洁白光亮,地板干净照人,物品摆放有序,被子叠放整齐。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手工作品用来装饰自己的寝室,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放在床上,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小花、小草放在窗前……学生们把自己的宿舍美化成一个个可爱的家,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发展,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快乐与和谐。

远足拉练锤炼意志。在寄宿小学,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远足拉练活动。学生们背着行囊,带上干粮,向小鸟一样在大自然中飞翔,或开展爬山夺红旗比赛,或在沙滩野炊并举行垒球赛。大自然毫不吝啬,赐给他们知识,熏陶他们情操,锤炼他们意志。

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800多人次,20xx年在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画大赛中有36名学生获奖;20xx年,学生合唱《留给我》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学生严一萱在市“金钥匙杯”少儿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年湖北省第五届“楚风杯”师生书画大赛中,有49名学生获奖。20xx年“放飞希望”文艺晚会充分展示师生风采,获得社会好评。学生余若涵、吴晟等被评为“湖北省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学生在《咸宁日报》、《南鄂晚报》、《明天》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管理经验丰富的何成林校长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师生行为,提高了校园文化底蕴,促进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办学思路指引文化方向。办学伊始,学校整体规划,制订了“配套建校、文化美校、规范立校、特色兴校、改革强校、科研活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狠抓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教学科研,推进素质教育,充实活动载体,促进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了“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建特色学校,建快乐学校”的办学目标。正确的办学思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文化制度促成良好校风。在寄宿小学,教师一律穿西装打领带,配证上岗,端庄大方;学生统一穿校服,戴安全帽、红领巾、学生证;花坛旁,一群学生围着老师正在亲切交谈着,那么和谐,那么温馨,这一切构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分管校园文化建设的杜校长告诉我: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订了《xx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师生文明行为“十不准”》、《xx小学少先队员十个良好习惯》、《xx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综治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学校文化工作有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部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积极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工作。健全的文化制度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而且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学校广泛开展了“文明班级、寝室、路队”、“十星级学生”评比活动;建立普通话监督岗,人人讲普通话;编写校本教材《学会做人》、《学会自护》并开展安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坚持每周二、四、六和每月“1234”的政治业务学习不动摇,每学期派出很多老师赴外学习,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进行了《德育教育》、《寄宿班教学与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出版了两本成果专辑,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以公平、民主的管理理念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可以说,校园内每一个人身上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师生们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积极上进,形成了良好的师风、教风、班风和人人关心校园文化,人人参与校园文化的新局面。短短五年,寄宿小学的校园文化在积淀,力量在凝聚,个性在凸显,品位在提升。

孩子们说:“在寄宿小学学习开心,生活愉快”。

老师们说:“在寄宿小学工作有压力,但有激情和惬意”。

家长们说:“寄宿小学校园美,老师好,质量高,把孩子放在这里读书,我放心,也很满意”。

雨露润花蕾,温馨满校园。经过几年的努力,xx县寄宿小学已成为一所花蕾绽放的花园、温馨幸福的家园。目前,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为争创省级“绿色学校”和“100强”学校而努力奋斗!

当阳市官垱小学创建于1945年,座落于漳河东岸河溶镇红日村,是一所历史悠久、设备齐全、环境怡人的全日制传统老校。先后开办过小学、初中、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0xx年7月经中共当阳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合并官垱小学,组建官垱中小学。20xx年7月,经中共当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初中部,合并原得胜小学,组建官垱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7133平方米,现有在岗教师38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级职称25人,宜昌市级学会会员2人,大学本科毕业3人,专科2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曾经涌现出两位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和一位宜昌市师德标兵。多名当阳市、河溶镇优秀教师。目前全校共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6人。

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熔铸了官垱小学良好的校风,在“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主导下,学校制定了“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八字校训,形成了“求真、务实、敬业、乐教”的良好教风。学校坚持以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创新的德育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健康活泼,素质全面,富有个性的学生,为高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倡导全新的校园文化理念,探索并逐步形成高雅的、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和谐发展,自由发展提供最优的发展空间。学校立足校本培训,全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将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创建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成长的环境,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育人新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学者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教师有1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20多节优质课分获省、地、市级奖项。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校风、优异的成绩广受社会赞誉。被省、地、市各级各部门授予多项荣誉称号,仅过去的一学年,学校被评为宜昌市示范家长学校、保育寄宿制合格学校,被评为当阳市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春,学校被评为当阳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当阳市文明单位、实验操作优秀考点、当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中考w值全市第5名,上重点高中比例达16.9%,居全市第4名。小学部20xx年秋镇统考6科,取得一个第1名,二个第2名,三个第3名好成绩。20xx年春镇统考6科,取得二个第1名,二个第2名,二个第3名的好成绩。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自觉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七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女子组第5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八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男子组第5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九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男子组第6名,女子组第7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女子组第4名,20xx年4月,获得当阳市中小学毽球赛初中女子组第7名,20xx年7月,获得当阳市中小学毽球赛初中男子组第8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小学男子组第七名。20xx、20xx两年体育中考均取得当阳市第3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教师有1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20多节优质课分获省、地、市级奖项。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校风、优异的成绩广受社会赞誉。被省、地、市各级各部门授予多项荣誉称号,仅过去的一学年,学校被评为宜昌市示范家长学校、保育寄宿制合格学校,被评为当阳市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春,学校被评为当阳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当阳市文明单位、实验操作优秀考点、当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中考w值全市第5名,上重点高中比例达16.9%,居全市第4名。小学部20xx年秋镇统考6科,取得一个第1名,二个第2名,三个第3名好成绩。(全镇5所小学),20xx年春镇统考6科,取得二个第1名,二个第2名,二个第3名的好成绩,总成绩居全镇第二。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自觉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七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女子组第5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八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男子组第5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九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男子组第6名,女子组第7名,20xx年11月,获得当阳市第十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女子组第4名,20xx年4月,获得当阳市中小学毽球赛女子组第7名,20xx年7月,获得当阳市中小学毽球赛男子组第8名。20xx、20xx两年体育中考均取得当阳市第3名的好成绩。

学校始终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育人目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有切实可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明显激励作用的校训,有言简意赅的校风、学风、教风的文字表述,形成了鲜明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符合学校文化传统,并体现在学校整体精神风貌上。

学校特色鲜明,符合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队伍,如先后涌现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陈慧琳、姚丹,宜昌市师德标兵姚丹等。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学校前生官垱中小学在官垱地区深受群众赞誉,广大家长和社会人士普遍认为,官垱小学是一所宜教宜学的好学校。我们和教研室合作,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办专刊、贴标语、看视频、上廉政课、树立廉政行为习惯等工作,从小培养廉政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活动常规机制,比如五四、六一、十一、元旦文娱活动,六一、元旦团员、少先队纳新,教师节集体宣誓等。师生员工生活方式健康文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推行校园集体舞和“两操”活动。组织校园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参与率在50%以上。学生群体素质优异,积极参加竞赛、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读书活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干群、同事关系和谐,教师工作幸福度高。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满意度高。我们与甘肃庆阳集邮、当阳长坂坡集邮协会广泛开展联谊活动,两个邮协为我校集邮小组联合开办青少年集邮专刊,在海内外产生极大影响,也丰富了校园文化。

不足:学生社团活动不足。

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区明晰,整体性强。校园建筑装饰风格富有特色,有整体美;反映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寝室、食堂、厕所等场所的布置,整洁大方,突出其功能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绿化,有与学校面积相匹配的绿地和园林。植物品种合理配置,景点设置恰当,管理规范。

不足:建筑物色彩不够和谐。

加强标识性文化建设,校园内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得以挖掘、保护及利用。悬挂的。

格言。

警句,树立的提示牌等内容,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悬挂位置醒目恰当,制作美观;注重调动师生积极性,进行了广泛征集。文化墙、廊位置恰当、大方美观、内容充实;旗台旗杆等基础设施规范;其他文化设施形式多样,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师生参与校园楼宇、道路、广场、楼道、景墙、花木等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及管理工作,公共场所设施完好无损,布置内涵丰富、规范精致并富有教育性。有办学思想、育人目标、校训、教风、学风的固定文字展示。

不足:标志性文化没有个性。

建立了符合规范化学校管理要求的学校、处室、班级三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制定民主、科学;设立教职工大会,机制健全,运转正常,作用积极;监督和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打印成册,按规定悬挂。

各项制度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落实到位,成效显著。规范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国旗下讲话内容教育性强,记载完整。主题班团队会等形成制度,定期活动,并有记录。师德教育扎实有效,不搞有偿家教,不推销教辅资料,无乱收费行为,能为人师表,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教师精神风貌好,言谈举止文明,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好。校园语言文字规范。有常规督查机制,师生文明习惯好。整个校园整洁、赏心悦目,无卫生死角,物品设施摆放有序,车辆停放整齐。落实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法制等专题教育,建设“平安”校园,学校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发生,师生员工无违法犯罪行为。

不足:推普工作还不到位。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镇于2012年9月29日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

一、基本情况

嘉川镇幅员面积96.8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8个村、136个小组,总人口达6.5923万。是四川旺苍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区域类食品加工园区,机械加工园区,煤化工园区已基本建成。境内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乡镇企业1269家,其中既有攀钢旺苍焦化公司、川煤集团广旺发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又有达钢、合众化工等民营企业,2012年工业产值达39.7亿元。辖区内安全涉及水陆交通、消防、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在建项目、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等行业.另有加油站4处,液化气冲装站1处,液化气销售网点3处,烟花爆竹销售网点28处,农村客运站1个,有小二型水库4个,塘79个,堰14个,地质灾害的点28个,客运码头1个,中小学幼儿园16家,在校生4000余人,文化娱乐场所16处,集贸市场1个。嘉川镇政府有工作人员80名。

二、组织机构

目促进工作小组,同时组织筹建了指导员队、安全劝导队、

志愿者服务队三支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队伍。

三、强化宣传教育 。我镇始终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在旺苍县电影院组织了聘请安全社区建设专家赵全洲同志专题讲座一次,镇级机关干部、企业、村(社区)负责人、群众代表共计300人参加。二是利用召开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共计30余场。三是在村(社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醒目的位置设置了安全社区宣传栏80余个。四是制作大型挂幅标语60幅,建立以省道202线石龙、红旗村为安全文化宣传长廊1个,以庆寨路为和谐大道1个。五是利用“安全宣传月”走访群众等形式,发放安全手册5000余本,各类安全宣传单2万余份。志愿者服务20余次。群众知晓率达96%。

三、狠抓示范建设 打造了三条安全文化大道。一是把庆寨路建成为和谐大道;二把石桥路建成为人口与计生文化大道;三是把省道202线(红旗至石龙嘴)建成为安全文化宣传大道。

四、深化项目建设

五、改善安全基础条件

2

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县的支持,一方面督促企业、村(社区)、单位自身增加安全经费投入,同时镇政府从工作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到安全基础建设和隐患整治中,一年来,我镇投入资金40余万元,完善了一批公共安全设备,增设了100个安全警示牌,购买了50个灭火器。另外督促企业整改隐患和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

六、建立长效机制

我镇建立完善了安全社区工作例会制、部门联席会议制、项目组会议制度、项目督查、检查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各类事故评剧伤害预防制度、日常报告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实施了基础台账系统化、教育培训普及化、促进项目规范和持续化,巡查经常化、隐患整改快速化等,镇政府每日坚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社区促委会成员会议,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的安全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七、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五是促进项目建设和持续改进还需大量资金投入,镇政府财力有限,希望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企业职工、人民群众创建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企业职工、人民群众从要求投入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转变到主动投入到参与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

2、进一步完善事故与伤害监测体系。派出所、消防、安监、卫生等专业部门建立事故监测网络,企业、村(社区)定期主动收集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3、进一步加大对辖区企业及九小场所的检查力度,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情况,并督促更多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4、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企业、村(社区)、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开设信箱等多种渠道,广泛了解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安全诉求。

5、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持续开展安全促进项目。在优化原有项目基础上,通过新的伤害监测、问卷调查等工作,增设安全促进新项目,切实解决居民生活和工作中安全与健康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街道共有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五个为村或经联社加挂社区牌子),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经联社党委、10个党总支(4个村总支、文明城管、教育、政法、财贸、机关)、1个直属支部(亚太小学支部),共有党支部43个,党小组119个,共有17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街道辖区共有党员8396人,其中单位党员7650人,居民党员353人(包括离退休、下岗党员)以及这次接转的党员(实际接收678人,报到只有106人),流动党员265人,学生党员234人,党组织关系在街道的党员874名。

一、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平等、互助、互信,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同志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毫无疑问,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定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虽然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但打造良好社区无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强调我们在执政时更多的是要讲“协调”与“协商”,科学、有机、柔性的“整合”和群众自觉自愿的认同,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坚持把抓好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作为打造和谐社区的龙头工程,借龙头效应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全面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一些成功和全新的经验。通过“三级联创、非公党建、社区党建、发展党员“两票”制、流动党员管理等一系列的创新,使街道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独具凤凰特色,为全市党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全市社区党建现场连续两年在凤凰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在市作经验介绍,街道连年分别被省委、市委授予六好、五好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1、以“领导班子好”为目标,切实加强了街、村(社)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凤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街道着力加强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党工委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社会矛盾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街、村(社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加强。菜园头村、街道党工委2004年分别被市委授予“五好村级党组织”和“五好街道党工委”。社区组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02年,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原有8个居委会进行了调整,按地域、人口配置,资源状况、居民认同感等社区组成要素,划分了15个社区,设置15个居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共有专职人员50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大学学历一名,大专学历20名,高中文化程度25名,初中文化程度4名,这些人员全部通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居民选举等程序,公推公选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配齐配强了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做到一个社区一支部、一个楼栋一党小组,及时成立社区党建联系会,使社区下岗党员、流动党员有了新的“娘家”。为了保证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能够正常开展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保证了居委会干部工资“三个一点”中本级财政分担部分的及时到位,并通过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帮助五个社区居委会落实了办公用房共计650平方米。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多渠道建设各种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免费和低偿向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全街共有社区居民活动之家8个,配备健身器材73套,设置便民利民服务点66处。

2、以“党员干部队伍好”为目标,切实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街道副科级干部和站、所、办主任都被送到市党校进行了培训,使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坚持把《党章》的规定容入辖区党员、直管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之中,通过创新管理思路。首先是建立起了凤凰辖区8小时之外管理模式,让辖区党员在社区楼栋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区还将辖区党员的表现情况反馈单位,并给予评优评先的鉴定。再是由于该项制度的建立,使辖区双重身份的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其次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卡、册跟踪管理制度。每个进入外出凤凰街道和社区的流动党员,都要到流动党员管理站登记建卡,领取《流动党员管理证》原后再在单位由单位进行跟踪,经过跟踪,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对于直管党员的管理,主要是让群众来评议每个党员,使直管党员的学习、工作表现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近一段时间来,我们积极适应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认真做好辖区下岗党员和退休党员关系的接转工作,目前已经接收上述退休、下岗党员678多名,报到106名。我们还敢于突破,进行大胆全新的探索,最先在全市非公企业组建独立党支部、靠挂党支部,派驻党组织党员联络员,实践证明这一创举,使党的组织领域得到延伸扩展,为新时期加强党员的管理,企业增效提供了保证凤凰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会在我街召开,按照市委组织的安排,我上台作了经验介绍。最近,我们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对全20个村、经联社、社区辖区的的79家非公企业和1320户工商户的党员队伍和“一建带三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共登记287名非公企业党员和47名个体工商户党员,通过调查,摸清了底数,保证了我们在规划全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3、以“工作机制好”为目标,积极推行各种创新活动。街道党工委坚持用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每年年终设立创新奖。对创新出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既给精神上的奖励又给物质奖励。为创新拓展了平台,通过总结挖掘新的思路,形成创新良性循环。又如:发展党员98年在全市推行“公示”制以后,今年又成功地创新了“两票”制,更好地延伸了“公示”制的领域。这也是在总结和探索中得到挖掘和发挥的,主要是通过百子畈曹金林同志入党的问题,得到了启示,曹金林被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后,个别群众连续两年向上级越级举报,经过专班调查又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总由于要调查而又不得将该同志纳新放下。后来我们就考虑到用“两票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即1、所在单位群众满意票达70%以上;2、党员表决票应到党员半数以上。为了严把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按照十六大新《党章》“发展党员要党外群众多数拥护”这一要求,于是街道党工委就制发了文件,文件抄报市后,七一前很快就被市组织部在全市推广,后又被市委用市委文件推广。

4、以“工作业绩好”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事业。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围绕将凤凰街道建设成为“鄂州有地位,全市第一流;湖北有影响,全省争上游”的楚天明星街道,力争实现在全市率先建成富裕型小康街道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奋发争先,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工作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台阶,实现了行行争上游、整体创一流的目标。街道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六好”乡镇党委、楚天明星街道、全省抗洪抢险集体一等功、全省乡镇企业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城市体育工作先进社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责任目标工作先进单位。

5、以“群众反映好”为目标,大力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党员示范岗、党员旗帜工程、吴天祥小组、便民服务队”等一系列载体工程,进一步密切了社区的党群关系。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解难,把“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难我解、民盼我做”落实在行动上。例如:莲花社区的党员旗帜工程:用“爱心启迪、阳光接力、文明传递”三步曲,把社区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家,帮助“弱智、贫困、缺教”家庭分别送去“科技致富”、“脱贫扶助”、“法律、文明、文化知识”等,重塑了新时期党的形象,为社区撑起了一片绿荫。找到了新时期党联系民心新的结合点。莲花山社区的旗帜工程还被省委组织部、《党员生活》杂志社分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全市作了经验介绍。在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之间架起连心的桥梁。党员在群众中的向心力进一步提高,百子畈经联社周启水等10多名共产党员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思路,积极开展双带活动,带领100多名群众到外地种树,养猪致富,为城区无地农民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街道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条件的限制,与市委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

(一)街道的组织设置与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的要求不大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名义是城市街道,但在工作任务、机构设置等方面却脱离不了乡镇的影子。根椐《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应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但事实上,我们却不得不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经济上、保障吃饭上来,街道不得不承担与税收体制不符的工作任务,由于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限制,我们在发展工业项目的空间十分有限,而第三产业税收街道又无权收取,街道承担着与自身财政实力明显不相符的社会任务,因此在加大社区投入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

(二)由于思想认识滞后,社区共建意识和党建意识淡薄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社区组织结构多样性、复杂性,增加了社区党组织的调控难度,阻滞了组织协调机制功效的发挥,党组织活动载体陈旧,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现在社区活动方式多数是靠走访、会议、联谊等,如何依靠更深层次的利益纽带、依靠共同利益驱动,还缺乏应有的措施。由社区物质基础薄弱,人财物不足,直接制约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一些加挂社区居委会牌子的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不大适应,经联社组织的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少数非公企业党组组织观念比较淡薄,非公企业组织生活不够正常。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有时还受企业经营活动的制约,党员组织关系难以到位,党员管理存在难度。

(三)由于历史上软硬件投入。

欠账太多,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目前社区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体系是“头重脚轻”。总体上讲,社区建设发展现状与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承担职责任务和市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差距,可以讲是人少、事多、权小、责大,”行政化倾向明益明显。“小政府、大服务”让被喻为“小巷总理”的居委会干部感到实在是太累了,一些单位、部门和干部对社区居委会不重视,安排的工作可做可也以不做。反过来却把自身职能的一些都交由社区居委会,什么事都要讲“进社区”如计生、综治、教育、服务、卫生、医疗等什么都要进社区,只要求做事,却不给人员经费。“上头千根线、下只一根针”,曾有一名居委会深有感慨地说,居委会有“五难”最伤脑筋的事是城市低保工作;最困难的是社区的自身建设;负担最重的事是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最呕气的事是居委会干部的待遇没有得到落实。

2、工作条件是“借屋躲雨”。基本的办公、服务用房都没有完全落实,我们凤凰街道15个社区,只有5个社区有办公用房,仅占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租用或者时借用办公场所。社区居委会这种办公条件“借屋躲雨”的现状,主要原因是社区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较多。城市呈加速发展态势,凤凰作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地区,寸土寸金的房地价格决定了仅靠街道、社区的自身力量,很难解决这一困难,市里虽然曾经出台过一些扶持政策,便落实不到位。除了办公场所外,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也极度缺乏。居委会没有收费项目,社区服务项目多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一般居委会每年办公经费至少都在3000元以上,仅打字复印费就达1500元,除干部工资外,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经费和其它福利金全靠自筹或街道补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刘县长、金县长、程县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县委、政府组织在我镇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办公会,这不仅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我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成就的肯定。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瑞塔铺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证。

瑞塔铺镇位于桑植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是张桑、桑慈、桑官等公路主干线交汇之地。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5个村(居),222个村民小组,5986户,28805人。是红六军团司令部驻地和长征出发地,是桑植县重要的白族聚居地之一,是文化部授牌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国务院授牌“中国花灯之乡”。近年来,我镇按照打造“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的工作目标,积极配合桑植县城东扩战略,提出了城镇建设“西进”思路,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镇区面貌不断转变,城镇功能逐渐提升,城镇建设稳步推进,,被确定为湖南省城乡统筹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

一、坚持“三高”,摆好城镇建设的“八阵图”

(一)领导重视,高规格推动。

省委常委许又声部长亲临我镇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胡伯俊书记曾多次过问和关心,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鼎力支持;赵晓明市长亲自到我镇检查指导,提出了把我镇建设成为张家界市模范镇的要求;胡建国主任、刘越高、向佐谊、李常光副市长和政协副主席刘德湘等领导深入我镇调研,在充分肯定建设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出谋划策,扩大宣传影响。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了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和小城镇建设推进会,制定了资金扶持和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政策。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我镇小城镇建设构建了灵活的政策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保障。

(二)科学谋变,高标准规划。

一是把好脉。为了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目标,我们投入100多万元,聘请市规划设计院规划“把脉”。在《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确定了以白族特色作为我镇城镇建设风格的思路,提出了打造“桑植门户和湘西北民族重镇”的目标及“抓城、强工、带农”的发展战略。

二是开好方。在规划布局上,打破了“一字长蛇阵”的传统理念,按照“一心、两翼、三区、三带、四路”进行组团式布局。一心就是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实施桑植东城项目,实现城乡统筹战略;两翼就是以鸟儿岭、杨家洛为两翼,实现镇区西进和北扩,实施杨家洛物流园和鸟儿岭降坡工程;三区就是以“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为基础,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实施华新水泥、边贸民族市场、四横四枞商业街、岭欣佳苑、安置新村、白族街等统建房工程;三带就是以旅游观光带、文化休闲带、农业产业带为依托,促进城镇发展。修建白族文化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中心卫生院、公墓区。实施蓄水景观、沿河风光带、老城区穿衣戴帽、老街改造、集镇供水导管网、油茶基地等项目;四路就是以打造交通枢纽为目标,拉通祥瑞路,改造桑慈路,延升纬一路,新建移民街。

(三)精益求精,高品位建设。

我镇小城镇建设分为“三大步四小步”实施,第一步,完成集镇整体布局,建成集镇道路的“四纵四横”;第二步,在条件成熟时实施鸟儿岭降坡工程,建成小溪三岔口―甘溪24米的街道;第三步,完成老城区集中改造,打造白族特色,与新城区相对应,把我镇建设成为桑植县商贸交易集散中心。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保质量的原则,合理有序的推进。先后投资1.5亿元,修建了新城区街道4条2200米,统建了白族风情商业街400米,修建岭欣佳苑住宅小区统建房396套,吸纳民间资金1800多万元自建房87套,修建了大桥一座。实施了硬化、亮化、排污、供水等基础工程。小城镇功能日臻完善,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和“一城三区”的城镇格局。

二、推行“三化”,演好融资渠道的“连环计”。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上,实行“草船借箭”战略,坚持走“社会化、市场化、部门化”来拓宽融资渠道,共投入了资金近1.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进程。

(一)借企业之“箭”,推行投入市场化。

通过有效盘活土地资产,做好“引企建镇”文章。我们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采取主要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的'“bt”投资方式,选择资金雄厚的张家界康茜置业公司为投资主体,镇政府从开发的土地收益及争取的相关项目资金来偿还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整个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350亩,投资规模4.5亿,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25亿,有效的确保了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

(二)借民间之“箭”,推行投入社会化。

通过广泛聚集民间资金,做好“引民建镇”文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城镇建设,促使城镇建设投入走上社会化之路,一是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激发群众投资建房积极性。二是制订优惠政策,大力推行不限身份、不限户籍、不限资金来源、不限建房面积的“四不限”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全社会广大农民、干部职工和个体私营业主到城区建房置业。从而加大了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投入,共吸纳包括周边乡镇在内的农民进城建设投资1800多万元,修建房屋120多套。

(三)借政策之“箭”,推行投入部门化。

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做好“项目促镇”文章。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将重点工程项目向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申报,积极争取纳入计划“笼子”。省直12个对口部门每年给我镇小城镇建设资金600万元;市、县各部门给共拔付资金500多万元,用于修建政务大厅、幼儿园大楼、政府办公楼和安装集镇排污管网等。目前,有环境综合整治、农贸市场、卫生院住院楼等项目分别被列入了省环保厅、省民委、省卫厅等部门的项目计划。

三、打造“三宜”,出好城镇发展的“三张牌”。

我镇小城镇建设突出了商贸、生态和民族特色,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城区。

(一)打好“商贸”牌,建“宜商”之城。

我镇交通便利,是桑植县城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的区位优势。我们按照建设商业城镇的要求,计划建设包括广场、汽车站、边贸民族市场、商业街、酒店的新城综合区,积极打造农民务工经商的高效平台。目前长1000米宽24米的经一路和长660米宽18米的纬一路已全面完成路面的硬化,长260米宽18米的经二路和长280米宽18米的纬二路路基及平整工作已全部完成,长60米的大桥已经竣工,同时,启动了农贸市场和气车站的基础工程和以及物流小区的规划建设,边贸商镇的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为我镇的发展吸引了人气,汇聚了商气,增加了财气。

(二)打好“民族”牌,建宜居之城。

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桑植县白族集居地之一。我们注重白族这一历史文化底蕴,把白族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主基调,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具有白族风情的居住小区,实现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转变。具体包括白族风情一条街、岭欣佳园(棚户区改造工程)、华兴水泥项目安置区。目前,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白族风情商业街统建房已基本完成,整个建筑彰显民族风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飞檐串角和粉墙画壁。同时,建筑面积达3.96万平方米的岭欣佳苑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华兴水泥项目安置区已完成三通一平基础工作。

(三)打好“旅游”牌,建宜游之城。

我镇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和绿色的家园,境内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我们根据镇区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把洪砂溪规划为绿色屏障,把横穿镇中的河流规划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河景观区。高标准规划修建红六军司令部旧址、白族文化广场、蓄水景观、沿河风光带等。同时,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集镇环境。目前,修建了河堤1000米,实施了集镇垃圾治理工程和排污管道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宽带网、数字电视、排污等七通一平的基础,启动了新城区的亮化、绿化工程。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我镇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极富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山水园林城镇。

四、强化“三业”,唱好农民进城的“双簧戏”

为了力戒农民进城的“空城计”,让小城镇真正变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平台”,我们在合理布局城镇功能的同时,重点围绕“三业”强力推进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1200多个,吸纳了农村劳力3000多人。

(一)筑巢引风,吸引外商投资兴业发展工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瑞塔铺城镇面貌的改观,整体品位的提升以及优惠政策的出台,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创造了优良环境,吸引了投资目光,促进了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华新水泥、湘铁、桑瑞铁矿等企业纷纷“安营扎寨”,共投资近6个亿。镇内的传统企业杨旗山煤矿、分水岭煤矿和天子公司等主导企业健康发展。民营企业蓬勃兴起,目前已达57家。全镇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实现工业税收1200万元,对财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挖渠放水,吸引农民“洗脚上岸”发展商业。

为了吸引农民进城创业,促进集镇人气,我们在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降低城镇准入门槛,鼓励农民进入城镇生活、生产。一是降低土地购置门槛,鼓励相对富裕的农民修建住房和商铺;二是提供经商环境,把商贸体系建设作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产业的“蓄水池”,三是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房和开店经商。通过一系列“挖渠放水”的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岸”进城创业,集镇居民由7000多人增加到1.2万人。目前,经一路街旁白族风格的自建房达到了87套,商业街的108个门面已全部销售一空,新增大型超市4个,高档酒店3家,新增工商业网点200余户,呈现出了百业齐兴的局面。

(三)因地置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发展农业。

我们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走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合的道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建立了定家峪、甘溪、东旺坪、新村坪3000亩油茶基地,初步形成“一基两带”的油茶支柱产业新格局;二是发展蔬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初步形成以杨家洛、甘溪、火盆峪为辐射带动的蔬菜产业链,建立了油菜、水稻丰产示范片2个。三是发展畜牧产业。依托港越公司的辐射带动,抓大户,发展专业户,全镇发展养牛大户12个,养猪大户30户,养羊大户20户,特种养殖大户2户。

各位领导,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刚刚起步,在高速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拆迁难度较大。我们现行的拆迁补偿政策依据是张家界市34号令文件。由于时差较大,物价和工价全部上涨,农民抵触情绪较大,给拆迁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小城镇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专项资金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三是小城镇管理功能受制约,城管队伍的非专业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管理设施和经费的的严重短缺,都给城镇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各位领导,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借此机会,我们请求支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请求县政府出台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减免土地出让返还的手续费,土地开垦费返还到乡镇,耕地占用税、城镇建设维护税、建安税、营业税等按比例返还给我镇。

(二)请求发改局、交通局、建设局、国土局、公路局、规划局,对鸟儿岭降坡工程和祥瑞路予以立项和开工,并尽快启动桑慈公路的改造工程。

(三)请求水利局支持我镇的蓄水景观和沿河风光带工程申报立项。

(四)请求商务局支持我镇农贸市场的申报立项。

(五)请求建设局支持我镇污水处理厂的申报立项。

(六)请求环保局支持我镇垃圾压缩站的申报立项,并解决环保车一台。

(七)请求交通局支持我镇二级车站的申报立项。

(八)请求发改局、民政局支我镇老城区穿衣戴帽和易地搬迁工程以及修建公墓区申报立项。

(九)请求民族事务局加强与省民委对接,将我镇的市场纳为民族边贸市场。

(十)请求卫生局支持我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打造桑植县第二人民医院。

(十一)请求移民局支持安置新村的移民街道建设。

(十二)请求财政局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50万元。

(十三)请求交通局将康x桥的渡改桥工程立项。

(十四)请求公路局拔小官线改线资金。

(十五)请求林业局支持小城镇绿化资金30万元。

(十六)请求工业园区支持我镇老街道改造资金50万元。

(十七)请求文广新局、电视台支持解决数字电视终端设备和文化音响设备。

(十八)请求城建局支持清洁车1台、洒水车1台。

(十九)请求城管局支持成立瑞塔铺城管中队,授牌授权。

(二十)请求人社会局给我镇新增20个公益性岗位,以加强小城镇的管理。

(二十一)请求公安局和安监局加大对我镇的砂场管理力度。

(二十二)请求公安局加大队伍建设,增加警力,将我镇派出所建设成乡镇一级所。

(二十三)请求规划局协助我镇做好镇域规划和集镇控制性规划。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镇的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做法及建议请求,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对我镇的城镇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完善思路、明晰路径、推进工作。也希望各位领导多来瑞塔铺,更好的了解瑞塔铺,推广瑞塔铺,鼓励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瑞塔铺的开发和建设中。我们将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强化措施,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共瑞塔铺委员会。

瑞塔铺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站在xx县寄宿小学的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校园主干道,两旁绿树成荫,楠竹青翠,亮丽的办公大楼,宏伟的学生公寓,青青的草坪,七彩的花坛,加上那憨态可掬的熊猫、回首翘望的梅花鹿雕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校园内处处显示出浓厚的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

五年来,xx县寄宿小学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在学生公寓前,刚建起来的30米长的文化长廊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学生不管是早上起床、课间休息,还是晚上睡觉时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寄宿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学校正门挂着“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请勿吸烟”、“让孩子安全回家”的温馨提示牌,综合楼上张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校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走进校门,左侧的墙上贴着“祖国在我心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五爱、五心、五自、教育三个面向等瓷砖画,这些画掩映在绿树丛中,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烈的人文气息;学校每一处都是宣传的阵地,从校园的橱窗、广播站、提示牌,到走廊的名人画像,到班级的黑板报、国旗、班训、《八荣八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到图书阅览室的书刊、报纸,无处不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说,文化教育的图、文、声、像已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寄宿小学是咸宁市“绿色学校”,今年,学校又开展了争创省级绿色学校活动。为了全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将校园卫生区责任到班,严格执行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厕所、食堂、餐厅、寝室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学校开展了“护绿保洁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绿地及树苗的养护工作,让孩子们亲自来管理,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更加懂得爱护这份难得的美丽。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绿地写上“小草在睡觉,请别吵醒它!”、“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我们呵护”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护绿口号标语牌。整个校园桂花飘香,翠竹青青,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学子,学生从当初的8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00余人,连邻省江西、邻县崇阳也有80多人慕名前来就读。

寄宿小学善于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环境大课堂,使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道德教育净化灵魂。学校开展了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观看爱国影片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了“塑造文明学生形象”、“文明礼仪知识”、“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爱心救助”、“美化家园”、“环保卫士”、“学雷锋讲奉献”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节日活动异彩纷呈。在国庆节、元旦、“5·8”“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汇演、游园猜谜、植树造林等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学雷锋日到街道打扫卫生,科普宣传月到街道宣传科普知识。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代理妈妈”倾注真情。在寄宿小学,有700多名留守学生,学校为他们建立了档案,开通了“亲情热线”电话,聘请了“代理妈妈”。“代理妈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子女,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耐心辅导,心灵上贴心抚慰,行为上倾心教育,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关爱。

以活动吸引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自主张扬的空间,是寄宿小学建设课延文化的一大特色。

艺术活动活跃校园。每周四的晚上,寄宿小学校园内琴声悠扬,号声铿锵;操场上,呐喊连连;教室内,挥毫弄墨;微机室内,轻点鼠标。这是学校特长班在开展活动。学校成立了学生鼓号队、舞蹈队、象棋、体育、微机、美术等十几个兴趣特长班,学生打破班级界限,自由自在地参与活动,他们学得有情、有趣、有味,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各得其乐。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文艺汇演、才艺大赛、运动会以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丰富的文艺活动,不仅展现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营造了文化氛围,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发展。

寝室文化彰显个性。走进寄宿小学学生公寓,你会发现这里又是一个天地:墙壁洁白光亮,地板干净照人,物品摆放有序,被子叠放整齐。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手工作品用来装饰自己的寝室,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放在床上,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小花、小草放在窗前……学生们把自己的宿舍美化成一个个可爱的家,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发展,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快乐与和谐。

远足拉练锤炼意志。在寄宿小学,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远足拉练活动。学生们背着行囊,带上干粮,向小鸟一样在大自然中飞翔,或开展爬山夺红旗比赛,或在沙滩野炊并举行垒球赛。大自然毫不吝啬,赐给他们知识,熏陶他们情操,锤炼他们意志。

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800多人次,20xx年在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书画大赛中有36名学生获奖;20xx年,学生合唱《留给我》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学生严一萱在市“金钥匙杯”少儿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20xx年湖北省第五届“楚风杯”师生书画大赛中,有49名学生获奖。20xx年“放飞希望”文艺晚会充分展示师生风采,获得社会好评。学生余若涵、吴晟等被评为“湖北省百名优秀少先队员”,学生在《咸宁日报》、《南鄂晚报》、《明天》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管理经验丰富的何成林校长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师生行为,提高了校园文化底蕴,促进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办学思路指引文化方向。办学伊始,学校整体规划,制订了“配套建校、文化美校、规范立校、特色兴校、改革强校、科研活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狠抓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教学科研,推进素质教育,充实活动载体,促进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了“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建特色学校,建快乐学校”的办学目标。正确的办学思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文化制度促成良好校风。在寄宿小学,教师一律穿西装打领带,配证上岗,端庄大方;学生统一穿校服,戴安全帽、红领巾、学生证;花坛旁,一群学生围着老师正在亲切交谈着,那么和谐,那么温馨,这一切构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分管校园文化建设的杜校长告诉我: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制订了《xx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师生文明行为“十不准”》、《xx小学少先队员十个良好习惯》、《xx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综治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学校文化工作有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部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积极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工作。健全的文化制度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而且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学校广泛开展了“文明班级、寝室、路队”、“十星级学生”评比活动;建立普通话监督岗,人人讲普通话;编写校本教材《学会做人》、《学会自护》并开展安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坚持每周二、四、六和每月“1234”的政治业务学习不动摇,每学期派出很多老师赴外学习,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进行了《德育教育》、《寄宿班教学与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出版了两本成果专辑,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以公平、民主的管理理念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可以说,校园内每一个人身上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师生们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积极上进,形成了良好的师风、教风、班风和人人关心校园文化,人人参与校园文化的新局面。短短五年,寄宿小学的校园文化在积淀,力量在凝聚,个性在凸显,品位在提升。

孩子们说:“在寄宿小学学习开心,生活愉快”。

老师们说:“在寄宿小学工作有压力,但有激情和惬意”。

家长们说:“寄宿小学校园美,老师好,质量高,把孩子放在这里读书,我放心,也很满意”。

雨露润花蕾,温馨满校园。经过几年的努力,xx县寄宿小学已成为一所花蕾绽放的花园、温馨幸福的家园。目前,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为争创省级“绿色学校”和“100强”学校而努力奋斗!

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本人,自本年初开始任开三队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现将本人在20xx年7月份的安全生产工作述职如下:

20xx年7月份,矿安排我们开三队负责二水平轨道大巷420米标准化工程及21172上巷840米标准化工程。

接到生产任务后,我立即深入第一现场,根据国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集团公司、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迎接煤层注水现场会胜利召开,我能够自觉履行职责,制定严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执行“五优”矿井建设施工标准。在矿总工程师和队党政班子和安全生产等各部门的正确指示和领导下,严格履行职责,组织全队职工积极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将集团公司和矿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会议指示精神及时贯彻到每一名职工心中,使得人人心中有标准,每天取得新进步。

7月份,在队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我矿和我们队,严格做到服务于生产,服务好生产。3月份,我共出勤31天,其中深入井下19次,跟班12次,并根据现场生产实际,详细地编制了《二水平轨道大巷质量标准化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21172上巷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主井更换钢梁剔梁窝安全生产措施》、《开三队防冒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制定七月份的安全生产措施,以及预防事故的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坚决做到"一工程,一措施",保证了我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矿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受到了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党的各级领导都严格强调"安全生产只有加油站,没有歇脚点",我始终牢记党的"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在协助矿上和队里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科技兴矿的精神,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和技术革新,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学习,不但使我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得到很大提高,也使我的安全生产知识视野更加全面和开阔,做到了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7月份检修中,我们开三队负责配合机电三队硫化胶带打点杆,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化,详细制定以“四压两戗”的方法施工,确保点杆万无一失,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矿领导和安全生产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在工作中,我能够自觉地和队班子一起,严格做到不迟到早退,与职工同下同上,跟好班,值好班,协助我们队夯实各项工作基础,在现场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把不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作好区队科技的排头兵,做好区队的左右手,受到了队领导和相关安全生产科室领导的表扬和充分肯定。由于区队工作繁忙,队领导安排其他事项,我都牢记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为我队的安全生产和构建和谐区队尽到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在矿领导和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队班子的正确带领和安排下,我能够自觉坚持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按照组织上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自觉学习集团公司和矿的安全生产和各种会议文件精神,深入第一现场,使编制得作业规程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忠于规程,高于规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队的生产实际。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党对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规定,一心奉公,廉洁自律,在各个方面争做科技管理人员的表率,克服自身存在的如轻率急躁等毛病,严格听从我矿和我队的合理部署和科学安排,使自身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奉献于矿山,为集团公司和我矿的科技兴矿作出应有的贡献和义务。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自去年11月我镇通过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备案后,我们在各级专家、领导的指导下,严格对照安全社区建设标准,整合社会各类资源,统筹建设进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实现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活动,为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镇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辖14个村90个社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837人,常住人口8507人,其中羌族人口占98%。辖区现有5家行政事业单位、11家企业(其中,茶业生产企业5家)、1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所小学及1所民办幼儿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4%,境内有县道公路两条29公里,通村路39.25公里,通社路57.8公里,人行索桥21座,各类机动车辆1017辆。

xx镇承担着清漪江流域三乡三镇物资集散、人口流动、交通运输等多重压力。辖区群众居住点分散,且大都居住于半山以上,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其生产、生活基本条件艰苦。一是大山中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上升,有的甚至是举家外出,吊脚楼里留下了许多的老年人和儿童在家。二是近百公里的通村、通社路均以盘山路为主,坡陡弯急、道路狭窄。群众出行以骑、乘摩托车和搭乘面包车为主。现无牌、无证车辆占30%,驾驶人员未考取驾证占40%。三是辖区森林覆盖率达74%,房屋以木结构为主,加上群众用火、用电防护意识差,安全压力空前。因此,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保障羌乡儿女共享健康和安全,迫在眉睫。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权利”的理念,结合xx镇高山贫困山区实际,去年底,以社区居委会、裕华村为试点,年初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1.落实制度体系保障。为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镇长任副主任的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结合xx镇工作实际,设置了7个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明确了职责,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制发了《安全促进项目制度》、《安全社区建设机构制度》等制度,规范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2.落实工作人员保障。推进委员会在镇政府划设了3间办公室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室。抽调了7名精干、年轻的同志到推进办工作,每个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均落实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并确定1名联络员,同时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等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3.落实经费保障。争取县交通、财政、民政、国土、农业、红十字会、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达2769.3万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拨专项配套工作经费15万元;xx镇在镇工作业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也投入3万余元,用于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工作。

(一)宣传教育有特色。

1.用好四个平台。一是电子显示屏。把消防、防汛、地灾、交通等视频宣传和安全事故教训视频资料整合,利用镇文化广场大型led每天滚动播出;对辖区单位和超市的led显示屏统一进行安全社区宣传。二是宣传栏。以社区、学校宣传栏、各村公示栏为平台,用张贴、书写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镇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制作统一的宣传栏20面,进行安全社区建设知识长期固定宣传。在平通镇与xx镇交界处,树立宣传牌坊,将社区建设工作及xx镇发展规划上墙。三是印发宣传资料。印制5000份安全社区建设宣传手册,30余种宣传标语、标牌、标示。对辖区住户、流动人口进行入村、入社、入户全覆盖的发放;协调配合县公安、消防、国土、卫生等部门,进行专项宣传,发放资料给辖区群众。四是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增设安全社区建设相关书籍资料,设置为安全社区建设阅览室。同时充分利用各村的会议室、大喇叭、远程教育,为辖区群众自主获得安全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

2.突出七个重点。一是安全社区建设骨干培训。先后参加安全社区建设省级培训2次,市级建设现场会3次,先后3次邀请市安全社区建设专家组、县安监局领导和联络员进行安全社区建设现场指导。二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与培训。针对辖区内5家均为季节性生产茶业企业,由镇安办在每年春茶采摘前严格督促五家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三是学校安全教育与培训。对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交通、防雷电等各类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应急逃生演练”、“安全疏散演习”等活动。四是农村群众安全教育与培训。宣传推广组召集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等人员深入各村(居)以居家安全、工作场所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安全为重点,在各村举办村级宣讲15场,入户宣讲35次。五是消防队伍培训。镇安办组织派出所对辖区的14支义务消防队进行了14场以“火场自救知识及消防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六是敬老院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每季度,镇监安办组织卫生院到敬老院对老年人进行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义诊、体检。七是烟花爆竹经营从业人员培训。20xx年11月底由镇安监办组织带领8名从业人员参加市、县安监局组织的从业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二)工作开展有结合。

我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以来紧密结合全镇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推进,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紧密结合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公路、河道两线整治为主线,延伸至各村、社、院落,划定场镇停车位,建临时农贸市场,规范乱停乱放、乱摆乱倒的现象。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居家环境,20xx年6月获评“xx省环境优美示范镇”。

2.紧密结合“万亩茶叶基地”建设,xx的农村以茶业为主,结合万亩茶叶基地建设,全面普及茶叶栽种、灌溉、采摘、烘焙中的安全常识。发动堡子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对茶叶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做防滑处理,设立安全警示提示牌,时刻提醒茶农生产中的安全。

3.紧密结合信访维稳防邪工作,结合xx老上访、信访积案较多的现状,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大排查大调解,率先在全县开展政法综治群众服务中心试点,整合派出所、司法所、镇综治办、维稳办的力量,统筹国土、林业、农业等部门资源,集中办公,对涉及到的信访和群众工作统一及时有效处理。

4.紧密结合“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讲活动,由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宣讲团,深入村社开展了15场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中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内容。

5.紧密结合羌历新年庆祝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知识、用火用电常识、安全生产知识、居家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羌乡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三)隐患治理有成效。

1.加强基础设施日常排查整治。对场镇先锋老桥破损的石墩桥栏和桥面、场镇街道损坏的人行道、排洪沟、污水管网、路灯等进行修复,完善场镇各类交通标志标牌,规范划定停车位线。争取协助县交通部门完善县道公路20公里的安保设施,全面整治索桥9座。

2.加强洪灾隐患的排查治理。针对今年的恶劣天气,加强灾后食品药品及饮水安全的排查治理力度,给群众发放消毒药片,对地质隐患点实施24小时轮班监测,对重大雨情预报及时通知到各户,组织群众进行提前转移。对洪灾造成的威胁房屋大孤石及时爆破排危。组织各村社群众对通村通社路的跨方、排水沟、路基悬空进行排危处置,确保灾后群众出行安全。

(四)项目推进有亮点。

1.项目实施准备。一是推进办组织辖区各村(居)进行居民伤害抽样问卷调查、未成年人问卷调查、老年人问卷调查、残疾人问卷调查,结合公安派出所、学校、卫生院、镇安监办提供的日常检查记录、隐患排查记录、事故与伤害记录等数据开展了辖区危险源辨析与风险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分析等,根据综合结论,确立了辖区的重点场所为加油站、滨河路(河堤)、学校、旅馆、小超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重点关注交通、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居家安全;重点人群为儿童和农村40岁以上的壮劳力、机动车驾乘人员;高风险环境为通村道路、平林路急弯处、森林管护区、烟花爆竹经营点、加油站;高危人群为摩托车驾驶员、在家留守的老年人、学校儿童和农村在家的壮劳力;弱势群体为辖区残疾人。二是根据辖区危险源辨析与风险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分析综合结论,制定下发了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设置7个安全促进项目。做到了每个项目有人管,每个环节有人抓,各安全促进项目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项目实施内容。

(1)交通安全。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从安全社区建设以来已累计联合开展客运车辆驾驶员培训9次,135人次。在14个村落实了义务交通协管员,重大节假日期间对各村辖区事故多发路段、车辆集中路段进行值守指挥。二是增设安全防护栏、标示标牌。完善通村公路波形护栏、标示标牌12公里,每条通村公路入口更换统一的钢质安全告知牌。三是加强通村水泥路建设及路面养护。20xx年10月以来,新建通村水泥路25.5公里,顺利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各村两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通村公路养护义务日常维护,确保公路畅通。四是设立场镇临时停车点。对场镇街道进行规划,划设临时停车线,规范停车位80个,设立警示牌6个。

加强机动车管理。由派出所牵头建立xx镇车辆动态监管数据库,对辖区机动车辆及其驾驶员造册登记。充实完善村(居)义务交通巡逻队伍,及时劝止、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在xx镇设立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站,实施摩托车上户注册、摩托车驾驶资格申领考试等便民业务。

xx镇桥梁改造工程。20xx年至20xx年共改造人行索桥9座,设立索桥安全告知牌18块;新建跨河永久桥梁4座;完成紫荆村古桥修复;在场镇大桥设置限高限重栏杆,并悬挂标牌和告示牌。

派出所直管交通。多年来,清漪江流域道路交通一直由18公里外的林家坝交警中队管理。随着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和机动车的迅速增加,林家坝交警中队警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六个乡镇的需要。经争取xx镇率先实现由派出所民警直管交通模式。

(2)消防安全。

优化消防环境。特别针对农村砍火地、铲火灰、烧炭、上坟、燃放烟花爆竹等用火行为进行消防宣传。组织羌族群众积极开展火塘周边环境整治,对柴草归类堆放。对辖区学校的消防通道、食堂、宿舍进行消防隐患排查检查。累计清理更换失效手提式灭火器(干粉abc4型)7具。在重大节日前后开展小超市、小旅馆消防安全检查,让经营业主了解消防安全常识,掌握灭火、疏散、逃生的技能。

护林防火。组建14支义务消防队伍共474人。统一制作了警示牌及护林防火村规民约,悬挂张贴于辖区各林区入口,购置了扑火用的铁铲、铁扫帚、皮拖把等工具。给各村配置预警的铜锣、喇叭(扩音器)等器材。以社为单位实行“林区农户轮流挂牌值班制度”,做好森林火险的排查、监测、预警。

加油站消防安全。对加油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规范加油站工作人员操作行为。邀请县安监局进行日常巡查,对日常排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消防项目工作组监督其限期整改完善。

(3)学校、儿童及体育运动安全。

完善学校安全防护配套设施。每个月开展一次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更换损坏的相关标识牌6个,标注楼道上下识别线120米。对学生床铺尖锐物进行清理,更换维修床铺15架,投入资金1300元对130架床铺爬梯进行包装处理。

安全知识进校园。由交警现场开展乘车安全专题教育讲座,鼓励在校学生、家长、党员志愿者对搭乘学生不正规车辆的车辆进行举报。“。

开学第一课。

”针对火灾、地震及各类突发事件,在校园内进行应急疏散演练。积极开展防雷电、防溺水主题教育和低年级学生卫生习惯教育,体育运动伤害预防教育,积极开展校园“小红帽”活动。共举办专题教育培训5场次,体验活动2场次。

食品安全。完善食堂设施设备,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严把从业人员入口关。由项目工作组联合镇安办、镇中心卫生院、居委会定期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副食经营点、场镇超市等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检查,现场处理下架过期的小面包、葱油饼干、袋装泡凤爪16袋。

(4)居家和老年人、残疾人安全。

安全用电、用火常识宣传。由县天然气公司技术人员对场镇186户用户进行隐患排查,指导安装排气装置。供电所牵头检查场镇群众房屋用电线路覆盖率100%,更换老化线路13户;检查农村群众房屋用电线路覆盖率30%,更换老化线路19户。辖区华丰村、松柏村完成农网升级改造,两个村的农户改造率达100%。

老年人安全。组织老年人坚持参加坝坝舞和羌族锅庄等体育锻炼,引导老年人的家人给老人更多的关爱,指导老年人选择合适长度的拐杖,避免在湿滑、不稳的路面走动。对公共过道和楼梯提供充足照明。全力抓好xx敬老院建设管理。项目组协调志愿者队伍随时到敬老院进行关爱活动。

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以县残联组织开展的“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平台,对辖区24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入户摸底,发动组织捐款9800余元。发放拐杖20副和轮椅4架,公共场合增设残疾人通道2个。全面完成134名残疾人残疾人证办理工作。

(5)工作场所安全。

规范易燃易爆品市场经营。由镇安办、派出所每月开展一次燃油安全隐患排查,共取缔非法经营点3处。在辖区开展烟花爆竹销售安全整治,查获摆地摊经营业主2户,烟花3件,鞭炮2件,监督各经营业主配备了专柜8个、灭火器12具、警示标志8个。为规范场镇不规范桶装买油等行为,成功招商引资建设加油站一座。

安全生产培训。坚持在元旦节、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后深入辖区5家茶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下发整改。

通知书。

1份,整改率达100%。企业新增加安全宣传标语3幅,安全警示标志标牌4个。开展安全培训10场次,培训从业人员180人次。

(6)社会治安安全。

预防矛盾纠纷引发打架斗殴。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开展“拉网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建立健全村、派出所、镇调解中心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印发“打架成本计算法”提示卡片。20xx年8月,xx镇在全县率先试点成立政法综治群众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了调解的时效性和工作的有机结合性。

预防农村入室盗窃。组建镇村两级治安巡逻队,把镇安办、林业站、派出所、居委会、供电所、卫生院等人员充实到联防队。为巡逻队配备橡皮棍、强光灯、喊话器、红袖章等巡逻装备。完成天网工程xx监控点建设,落实24小时监控卡点巡逻。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5家超市安装了监控,有效预防偷到事故发生。

(7)防灾减灾与环境、涉水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充实调整了监测预警队伍16支301人。采取自筹、请拨等形式储备丰富的应急物资,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汛、地灾应急演练。开展防灾减灾进“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宣传活动。争取项目对先锋村大河里、裕华村魏家湾两处大型地质滑坡进行整治。对20xx年洪灾造成的新滑坡体,邀请省、市地质专家进行实地勘验准备实施工程措施,修复滨河路河堤303米,新建延伸滨河路河堤477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20xx年底开展实施的“创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镇”活动中通过“六进”宣传,整治“五乱”,实施“四清”达到“四化”。利用上级部门设置的公益性岗位指标,招聘清洁工5名,每天负责垃圾的清扫、保洁;购置洒水车1辆、垃圾车1辆,积极协调联系邻近的平通镇,将场镇生活垃圾清运至平通镇生活垃圾处理点,共同进行生活垃圾处置。场镇实施门前“安全、卫生、绿化、秩序”包干,张贴“门前三包、安全社区建设责任牌”;发动农村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进行生活垃圾清理。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活动21次,出动人员近1600余人次。20xx年6月获评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裕华村获评“xx省环境优美示范村”。

通过安全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制度健全,宣传教育及培训平台到位,

应急预案。

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群众安全意识提高,自我分析辨识能力提升,应对不安全行为措施明显。全镇的事故与伤害数量明显下降,连续三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居民的意外伤害人数呈下降趋势;道路交通事故从20xx年的41起,下降到20xx年的19起;火灾次数明显下降,20xx年上半年未发生火灾事故;社会治安行政案件在20xx年反弹后,20xx年得到明显控制;老年人、残疾人伤害率呈下降趋势。20xx年7月,向辖区14个村1个居委会随机抽样下发了400份调查问卷,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满意度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调查表共394份,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结果统计,辖区群众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在xx镇的开展总体而言是满意的,满意程度达到93%。

通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辖区的安全状况有了整体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提高。但通过评审自查,由于财力、人力等方面问题,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要在后期工作中进一步的改进。

在交通安全方面还需进一步树立防患于未然的交通安全意识,完善辖区内所有交通安全设施;在消防工作方面需切实加强小旅馆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天然气供气站、加油站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在学校、儿童及体育运动方面应加强校舍整改,加强地面防滑处理和尖锐角防护改造,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在居家和老年人、残疾人工作方面需持续开展家居安全隐患排查,宣传安全用气用电、防止中毒等安全知识,关注老人、残疾人安全,倡导健康生活习惯,持续开展便民服务;在工作场所安全方面应继续加强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加强安全监管,继续保持零事故伤害;在社会治安方面应继续加强治安巡逻队伍建设,派出所民警不定期对各村进行检查,确保治安巡逻工作持续有效进行;在防灾减灾与环境、涉水方面应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点恢复项目问题。对洪灾期间毁损的桥涵、通村通社路进行修复。继续以宣传服务车为流动宣传站点、以村广播、文化广场(避难广场)为阵地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培训。继续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强辖区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学校等部门日常信息交流力度,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打造平安和谐美丽xx。

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对在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此次省级安全社区建设验收评审为契机,在各位专家、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以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为抓手,带领xx八千余名羌乡儿女在清漪江畔展豪情、迈阔步,共同谱写茶乡xx和谐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大通镇位于铜陵市南郊,古名澜溪,历史上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曾有“小上海”美誉。xx年5月,原大通镇与原新建乡整建制合并。现区域面积70.72平方公里,辖9个村、2个社区、1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约8400人,流动人口近xx人。为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根据市总体规划要求,先后委托铜陵市规划设计院、省城乡建设设计院编制了大通镇总体规划,确定规划用地面积和布局,在对居民住宅和供电、供水、道路、绿化、排水等一些基础设施以及敬老院、卫生院、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社会公益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乡镇合并和全市“一主两副”总体规划出台后,对小城镇规划进行了相应调整。强化小城镇规划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一书两证”发放,实行建设和实施跟踪管理,对不按规划建设、没有设计图纸的坚决制止并依法拆除。

几年来,投资近700万元,使整个镇区道路形成网状循环畅通并全部实现“硬”化。投资近100万元安装了200多盏路灯,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夜间生活,而且“靓”化了大通。投资近600万元铺设了排污管道,使整个新镇区基本上实现了雨污分流。吸纳投资50万元并争取财政补贴近50万元,建成了秸秆气化站,让农民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既有利于环保又使500多户居民用上新型燃气,降低了生活支出。吸纳民间资本200余万元新建了日产5000吨的自来水厂,使整个镇区的居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吸纳民间资本150万元,新建了占地3300平方米的农贸大市场,完善了集镇功能。吸纳民营经济投资1500万元,在镇区建设了高档住宅,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档次与品位。我们在着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更注重了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陆续新建了中、小学校、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红十字医院、公安分局、法庭、邮政分局、医药分公司、农行、信用社以及商场、酒店等,极大地方便了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

二、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镇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xx年至xx年,分别实现财政收入474万元、1005万元和1695万元。xx年,建成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4元。全镇主导产业为建筑建材、生态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业,xx年实现产值分别为2.8亿元、0.3亿元和0.2亿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总产值)比例为17:66.3:16.7。建成区现有农贸市场1个,年交易额在xx万元左右。建成区现有企业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

大通小城镇建设借助国家移民建镇政策机遇。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其中国家投入移民补助资金4249万元。近三年来,上级补助资金110万元,镇财政先后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20余万元,使城镇基础设施状况不断改善。今后,我镇城镇建设投入的重点将是道路交通、卫生和公共文化设施。

四、主要做法。

1、科学编制规划,高起点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大通以水路交通方便、发达而兴旺,也因陆路交通不便、水患不断而“萧条”。要想发展,首要必须解决“久安”问题,群众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因此,我们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条件、环境以及方便和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入手,慎重选址,科学规划。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贯彻“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立足大通经济发展综合考虑。突出大通人居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建设皖中南生态重镇,突出大通矿产资源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发展建设皖中南工贸重镇,突出大通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优势,发展建设皖中南旅游重镇。乡镇区划调整和大通划入市郊区管辖后,镇党委政府针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及时对小城镇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确定了“皖中南工贸、生态、旅游重镇和独具特色的铜陵南部生态山水花园式城区”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小城镇向新一村和工业商贸园方向拓展对接的发展思路以及“跨江、跨河”、“沿江、沿湖”发展的构想,并始终坚持把“生态立镇”的理念贯穿小城镇发展的全过程,体现自身特色。由于编制规划高起点,大通小城镇规划荣获安徽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2、严格实施规划,高标准管理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小城镇各项工程建设。规定凡在新区建房的,一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办理有关手续,统一提供设计图纸、统一平整宅基地、统一施工管理,并做到建房政策公开、宅基地划拨公开、操作程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坚持没有详规不实施,图纸未经审批不放线,要求各类建筑物在施工前必须将建筑效果图送请区、市技术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坚决杜绝不按规划盲目建设的现象发生。在此基础上,严把工程质量关。由于高标准执行规划,我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xx、xx、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铜陵市小城镇建设一等奖。

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实施“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基层党建工程”和“党建网联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我市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长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狠抓贯彻落实。年内组织开展一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轮训,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对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贯彻落实意见中涉及组织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的细化分解,切实增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性。

2、认真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五个贯穿始终”(即:坚持把深化理论学习、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贯穿活动始终),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抓好重点村、难点村、矛盾突出村的专项整治。抓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拓展延伸工作,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积极转化、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促进全市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召开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的有关工作。

3、扎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完成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班次调训任务。继续办好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办好市委干部教育暨理论学习“每月一讲”。继续与市纪检、计生、综治等部门联合,在市委党校各类班次中开设党风廉政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专题培训和讲座。进一步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培训管理严肃培训纪律的规定》。实行学时学分、电子档案和跟班督学等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4、强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全国干部教育改革纲要的贯彻落实,加强对干部教育改革的宏观指导。积极加强与中央“一校五院”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两期应急管理和领导力提升培训班,探索开展境外培训,着力构建竞争性开放式大培训工作格局。积极整合市内外各类优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市、县党校(行政学院)。

教学。

质量评估和资源整合工作,申报筹建“太行干部学院”。全面落实《山西省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实名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按照组织要求、职业需要、干部需求“三统一”的原则,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完善培训体制。

二、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5、加强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中央《2010一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办法。适时召开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对全市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以规范干部提名制度、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不适合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办法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促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管重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统筹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6、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突出岗位特点,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全面准确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努力提高选拔质量。适时公开选拔一批县处级领导干部。继续推行重要干部全委会票决制度,逐步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的差额选拔干部制度。

7、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选任干部事前审核、考察对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办法。加大对领导干部函询力度。加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运用好民意调查结果。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开展干部选任原则、条件、方法、程序、职数、空缺职位和拟任人选基本情况“七公布”工作。充分利用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和“组织部长信箱”,进一步建立健全“12380”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络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

8、构建面向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中考录一批乡镇公务员和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抓好2009年市、县、乡三级党群系统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招考工作,积极推荐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的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全省乡镇(街道)副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从县乡两级遴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级党政机关工作。

9、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积极做好各级领导班子的调整补充工作,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保持各级领导班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研究解决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适时开通“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市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结构定期分析制度。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大力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

10、健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积极推进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建立党代会代表视察、提案制度。

11、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市管后备干部人选的考察确定工作,充实完善后备干部库,研究制定动态管理办法。突出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加强后备干部的日常培养和管理。制定出台《长治市挂职干部管理办法》,采取下派、上派、外派三种形式,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的锻炼培养。继续选派新提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外、信访岗位、重点工程和基层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干部挂职培养锻炼的经常化、制度化。

12、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抓好“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即:争创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注意利用社区资源搞好对老干部的服务和管理。

三、以实施“党建网联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3、大力实施“党建网联工程”。积极引深“三级联创”活动和“强班子、建队伍、创机制”基层党建工程,在全市实施以“网格化管理、联动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网联工程”。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个个网格,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工作联动,进一步整合党建资源,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推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学习借鉴潞矿党委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办法,探索推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绩效管理。

14、积极创建“长治红色e支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部署实施,在全市创建以“长治党建网”门户网站为主网站、13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红色“e支部”为子网站的党建网络格局。积极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党校、网上服务中心、网上党务公开等工作。

15、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改造扩建一批、转化利用一批)的思路,开展新一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即:定职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考核监督。抓好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两个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16、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在街道社区大力开展以落实“三有一化”(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重点的“三级联创”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着力实现“全覆盖”目标。在国有企业广泛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即:争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党组织,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化、群众评价优的共产党员)。统筹抓好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

17、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山西省2009—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五大重点工程”(即: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新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干部党员培训、“两新”组织党员培训、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探索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和驻地服务机制,联系培养一批流动党员骨干,利用网络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咨询工作。重视加强信教群众聚居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站)建设,构建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七一”期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18、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探索建立党员信访举报受理、查核和反馈机制。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在基层党支部开展“两推一选”试点。开展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并逐步扩大到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

19、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高标准选聘,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结构。继续开展大学生村干部siyb创业培训,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指导。推动各县(市、区)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并做好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干部正常流动渠道。严格大学生村干部管理考核工作,扎实开展“六好”争创活动(即:思想好、学习好、工作好、作风好、形象好、业绩好),评选、表彰一批“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

四、以从严管理干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20、把从严管理干部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制定出台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推进措施。制定完善干部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认真总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后管理监督、科学决策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加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和各项配套法规体系。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市管干部任前档案审查制度,实现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

21、切实加强干部的考察考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度考核,强化日常考核,完善实施《长治市县(市、区)党政正职责任考核评价办法》、《长治市市直部门正职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22、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检查整治。开展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年内开展一次《干部任用条例》学习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抓好市委组织部《关于对科级干部选任程序监督审核的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实施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信访案件调查核实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五、以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重点,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23、抓好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指导各县(市、区)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各职能部门抓紧编制本地本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形成全市上下衔接的中长期人才规划。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4、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研究制定《长治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认真做好我市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使用、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千人计划”和全省“百人计划”人选,申报全省第二批、第三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基地。评选十个全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25、积极盘活本地人才。开展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工作,积极推荐我市的优秀拔尖人才参加中央和省委联系高级专家评选工作,开展全市“享受特殊津贴及相关待遇拔尖人才”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级专家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充分发挥长治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基地作用,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的平台。

六、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26、深化拓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认真总结全市“组工干部下基层”和“组工干部调研月”活动经验,巩固提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把与干部谈心谈话、开展结对帮扶、参加信访接待等干部群众欢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努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组工干部队伍。

27、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切实抓好《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工作制度汇编》的贯彻落实,推行每月一汇报、半年一督查、全年大检查的督查制度,建立重点工作、重要部署督查督办制度,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强化效率意识,改进文风会风,重新修订组织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严格执行“十严禁”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推动和谐机关建设。

28、全力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建立党建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与新闻媒体定期沟通制度,在《长治日报》开设每周一期的党建专版,在长治电视台开设每周一期的党建工作专栏,切实加强组织工作新闻宣传、网络舆情工作。扎实开展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大对重要来信来访的督办力度。继续抓好《长治组工》、《长治组工信息》、《长治党建网》。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去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指导,整体推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用发展的思路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区基层组织各项的开展。根据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现就我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区直属党(工)委20个,其中直属机关党工委1个,街道党工委8个,部门党委11个。20个党(工)委下辖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492个。

全区农村120个,有1个党委,4个党总支,138个党支部;社区85个,其中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2个,党支部104个;非公有制组织35299个,应建党支部82个,已建72个。

截至底,全区在册党员9577人,其中:农村党员4155人,社区直管党员1202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516人,机关及其他党员3704人。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中央和省、市委下发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文件后,我区就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专门进行了座谈和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我区的四个落实文件。

(一)从关心党员思想进步和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一是不断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了区、街、农村(社区)三级培训网络,制定了详细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区委先后培训区级中层正职党员领导干部110人次,培训近几年进入区机关的转业干部和毕业学生440人次;区委组织部和区党校共同组织培训全区中层副职党员领导干部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90人次。按照区委的要求,各党(工)委每年也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者进行集中培训;各基层党组织至少每季度安排党员集中学习一次,切实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阵地建设力度。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三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为了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能力,区委组织部一方面统一给区级中层以上干部办理了省图书馆借阅卡,还拿出2万元党费为全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征订了党建杂志。另一方面组织编写下发了《农村干部必读》、《社区党务者必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者必读》等辅导读物,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四是妥善解决教育经费。区委要求把党员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使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真正落实了到基层。各党(工)委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将每年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培训。

(二)从健全制度和创新载体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

一是实行联系点制度。按照区委的安排,区街两级分别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通过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创新载体,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情系社区,心系群众”和“两为一创”等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大部分区级部门与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党员与基层困难群众结成援助对子,积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后和困难户结对子823对,慰问困难户1142户,捐资24万元,资助贫困生350名;为下岗失业党员举办就业培训班4期、培训党员118人,帮助34名下岗失业党员实现了再就业。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各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的要求,在农村、社区党组织中相继建立了一批党员服务站,在人口较为密集的3个集贸市场和2个商务楼宇建立了14个党员服务点。四是探索建立基层矛盾解决机制。自2005年我们在全区推行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制度以来,全区120个农村和85个社区相继自发组织建立了民间调解组织。通过召开乡规民约评理会和社区议事会,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60多件,大大减轻了基层组织和干部的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六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我们按照“服务发展、依法依纪、真实公正、注重实效、积极稳妥”的原则,在全区基层党组织推行了党务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组织建设等事务,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通报;对适宜向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党。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是对照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整改承诺。每个党员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在整改中作出整改承诺,建立整改台帐,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统计,全区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承诺整改突出问题4000余个。二是对照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做出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每个有服务能力的党员都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的职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承诺。延北村党员承诺在旧村改造中,不仅不带头扩建房屋,而且制止家属、亲戚不扩建房屋,为旧村改造实施带了好头。波涛眼镜行党员根据各自岗位,分别作出服务承诺,为顾客做好优质服务,树立党员形象。目前,我区党员承诺为民办事2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950余个。三是对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作出形象自律承诺。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履行党员义务、当好群众表率等方面作出承诺,塑造党员诚信守诺、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

(三)明确方法步骤,认真实施兑诺。一是定诺。广大党员结合具体要求讨论和搜集整理群众意见,提出了个人的承诺事项。二是履诺。党员承诺的事项正式确定后,党支部逐一登记备案,并采用板报等形式,将党员的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向群众公布,督促党员兑现诺言。三是述诺。由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每名党员作践诺报告,对照承诺,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对没有完成的承诺,提出进一步落实的措施。四是评诺。党支部安排各党小组组织党员代表对党员的述诺情况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报支部。支部认真分析评议意见后,及时向党员反馈,争取与党员达成共识,帮助其实现承诺。同时,将评议结果存档,作为年末全面评议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建立农村党员责任区,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一是明确责任。党支部将全村按区域划片,每片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每名党员向党支部递交承诺书,党支部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员的评价。二是定期。党支部组织党员根据实际,责任党员按其职责和任务定期填写《――区党员承诺制手册》。党支部每月检查一次,当月,填写《党员责任区》,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会,交流党员责任区开展情况。三是检查指导。街道党工委、驻村队和包村科室加强指导,帮助村党支部和党员做好责任区,督促、检查、指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及时、如实、正确、规范填写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

四是全面考核。党支部对党员半年考评一次、全年总评一次,通过开展群众评议、满意度测评、公示党员表现情况,对党员进行考优评差,让群众监督。去年,我们在丈八街道陈家庄村进行了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全区80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涌现出了秦川社区、西京社区等无职党员在岗位上做出的事迹。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近年来,――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后备干部缺乏的实际,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建立街道和村级发展党员的双平台,以街道党校为阵地,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缓解了农村青年入党难、后备干部缺乏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我们通过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是从初在鱼化寨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推行的,当年底在全区其他7个街道全面展开。目前,全区第一期街道党校共招收的439名学员中,发展党员91名,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已有7人进入了农村党支部班子,有22人通过竞争和村民选举进入了村委会班子,有26人进入了农村妇联、共青团及村民小组等各种村级组织。按照区委要求,为了使街道党校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真正取得实效,各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模式。各街道党工委分别在街道党校成立了党支部,建立培养发展党员的新平台。第一步是招生培训。各街道在辖区内所有农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35岁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党校学员。第一期439名学员是从全区15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农村青年,在两年的半脱产培训中,通过对法律、党建、行政管理、历史、科技、公共关系等课程的学习,在街道党政机关进行实践锻炼,使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第二步是发展党员。在街道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各街道党校党支部按照标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对学员在校期间成绩合格并表现突出的,毕业后由街道党工委作为村两委会后备干部,安排到本村挂职(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治安主任、妇委会主任等)锻炼,协助两委会。这一做法为更好的培养造就优秀农村后备干部搭建了平台,为农村优秀青年的公平进步畅通了渠道,提供了机会,也为农村培养储备具有现代意识、竞选知识和在新形势下具有竞争力的年轻后备干部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三是提高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战斗力、竞争力。在村委会换届时,以党支部名义推出特别优秀的青年党员参选村职,与其他候选人平等竞争,接受村民的选择,通过竞选进入村委会,成为农村组织的骨干。

(二)初步成效。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一是培养发展了一批文化程度和素质较高的年轻党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党员结构。街道党校在招生时,通过精心组织,按照条件和程序,严把入口关,学员的年龄比较轻、基础比较好、素质相对比较高。党校党支部根据各人实际,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再培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学员积极分子和党员。正如老烟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元所说,由于农村的家族、帮派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党员特别是发展年轻党员难度较大,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通过街道党校发展党员,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农村党员的结构。学员薛小敏说,自己作为一名农村妇女,“街道党校园了我的入党梦”。可见,街道党校对于迫切入党的农村青年来说,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培养了一批政策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改善了农村干部的结构。通过在街道党校的系统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改善了这些学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实践的能力。通过挂职锻炼、协助两委会等形式,强化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农村干部,不断改善农村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座谈中,鱼化寨村党委书记张永利认为,现在农村已经基本实现民主选举,但是要实现农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任务还很艰巨,通过街道党校的培养,成功培养了一批素质和水平较高的农村干部,他们有理论基础、有现代思想、有法律意识、有管理知识,将是推进农村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学员杨军说,通过街道党校的培养,自己在处理问题时知道了路子,处理起来更从容,干更得心应手了。

三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长远发展储备了一定的人才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是基础。街道党校的培养教育,为农村培养储备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具有竞争力的年轻后备干部,不仅为改善农村“两委会”班子结构打下基础,更为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增添了动力,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战斗力、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西晁村党支部书记尤秉生认为,当前农村干部难选、选上了难当,主要还是农村人才短缺,而通过街道党校培养人才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街道党校不仅为农村培养了一批人才,而且带动了更多年轻人积极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五、全面推进第二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我区有1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列入省、市需要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其中列入第一批建设的有2个村,已经建设完工,列入第二批的村有8个,正在建设中。为了加快第二批的建设,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三落实”:

一是落实责任。按照《――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案》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相关街道党工委的责任,要求必须有专门负责的领导和干部,全程做好建设服务和督促检查,全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各街道党工委明确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和落实了领导责任制。

二是落实资金。我们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采取“奖、帮、补、筹”的办法,多措并举,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顺利实施。我们在各村自筹和中、省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的18万元配套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区委组织部在区管党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经区委同意,拿出20万元党费用于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各街道党工委根据辖区各村的实际情况,也分别给予2―7万元不等的补助。同时,区文化局、市容局等区级部门从政策和资金上也给与倾斜和支持,如免费为项目村修建公厕、配备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

三是落实质量。为了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对第二批的8个项目村,从区、街到村普遍实行全程监督。首先是严格确定工程队。邀请专家绘制建设图纸,进行资金预算,制作简要的招投标书,在区、街纪检部门监督下严格把关,确定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队。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区、街聘请监理师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要求随时整改,项目村的两委会也积极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我区第二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8个村建设进展顺利,其中2个村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其他6个村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完善内部装修,有望在7月底全部建成。

六、上半年的主要。

上半年,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和区委安排,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1、以加强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一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全区“三级联创”活动和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深化党员承诺制,经过调研和不断征求意见,修订完善了《――区“三级联创”手册》(街道、农村)、《――区社区党建手册》、《――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手册》、《党员承诺制手册》,有力规范了全区基层党建。二是健全完善了全区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动态信息数据库。经过调研摸底,逐步完善了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党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党员档案,健全了农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档案。规范了农村党员管理,维护了农村稳定。四是完善调整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联系点。五是在去年对剩余的30个基层党支部进行电教设备补充配置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对党员电化教育进行检查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区做好基层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程宣传报道的通知》两个文件,要求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党员电化教育,确实发挥电化教育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近期,我们正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两委会”班子建设。在去年底对农村两委会班子进行考核和廉政谈话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农村两委会班子进行了调整,其中对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免职,对一名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停职。二是进一步完善落实“指导员、队、办实事、多开会”农村方法。结合新农村建设,我们对驻村队、选调生、指导员等进行检查指导,定期召开会议,经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督促协调有关街道,全面完成省、市第一批两个村的建设任务,做到资金到位、资料到位、配备到位、管理到位等“四到位”,顺利通过市委组织部验收,随时迎接省上验收。对第二批建设任务,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加大督促力度,完善有关,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四是检查完善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上半年,我们对全区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和。上报的《街道党校是发展农村党员的新平台》一文在《组工挚友》上已经发表。

3、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社区党建力度。一是全面完成了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我区社区党组织换届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全区104个社区党支部全部换届结束。新一届社区党组织班子年龄明显降低、文化程度明显提高、能人明显偏多、结构更趋合理。二是深化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各社区继续深入开展“情系社区,心系群众”和“两为一创”主题实践活动,拓展了社区党建内容,巩固和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三是社区党建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了社区各项的顺利开展。

4、创新思路,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一是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我们通过“党工共建、党团共建”的进一步深化,有效扩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今年上半年,采取单独建的形式,新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3个。二是全力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我们在全面摸底,掌握情况的基础,召开了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会议,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进行全面部署。目前,我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0家,已经单独建立党组织的23家,联合党支部覆盖的企业9家,未建党组织的企业38家(其中:没有党员的18家,有3名以下党员的3家,有3名以上党员的17家)。三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整体上台阶。先后完成了省、市委组织部调研组到我区对天驹公司、亚辉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等党支部进行的调研任务。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亟待加强,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是社区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是无党员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的难度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一是区、街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两委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市、区应出台农村干部长期培训和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的长期规划。

二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的管理机制。尽快给予落实党支部委员的待遇问题。

三是由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业主或管理者的思想,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

各位领导,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兄弟区县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努力提升水平,进一步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务公开栏、电子屏幕等形式进行公开,充分保证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从全面覆盖和健全网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我们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集中难”的特点,深入调研,强化指导,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是延伸领域,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为了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区新市民党建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去年底开始,我们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建筑工地、综合市场等新市民相对集中地,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就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党员548人,流进464人,流出84人。其中,社区中有流动党员269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流动党员195人。同时,我们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流动党员证发放的有关要求,对全区所有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核对人员,及时增减,并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新管理系统(2005)》设定的编码对《活动证》实行统一编号发放,确保在册流动党员人手一证。为了方便流动党员,我们设立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将中央和省、市、区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及时告知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和咨询。各街道党工委和区直属有关党(工)委依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定期排查登记,全面清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健全了信息管理网络,为流动党员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流动党员集中地党组织建设,积极为流动党员安“新家”。为使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集中力量抓好在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其它流动党员集中地的党组织组建,尽快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条件。目前,已经在红专南路社区、天驹商贸有限公司、太白南路建材市场等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对党员流动频繁、不易建立常设党组织的,根据实际情况,各街道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和联合支部,使一部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或先行建立工青妇群团组织等措施,开展相关,争取尽快建立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好落实接收单位的流动党员,我们依托街道、农村、社区等单位,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站,组织其参加辖区内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接受教育管理。

三是创新教育和管理模式,为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面,我们根据新市民党员从事行业及分布、流动等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抓好系统培训;对流动性较强、不易组织集中培训的,搞好分散、随机教育。同时,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我们从新市民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出发,突出抓好政治信仰、党性觉悟、政策法规、从业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其、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的办法,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主动理顺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联动共管体制,灵活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不方便转移组织关系的新市民党员,本着便于过组织生活、便于组织监督、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让他们可以同时接受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持有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新市民党员,各党(工)委及时将其编入一个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也可以单独组建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实行双重管理的新市民党员,其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在输出地党组织;有关党内表彰奖励或纪律、组织处理由输出地党组织为主决定,同时征求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我们在积极探索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的同时,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联系流动党员责任制,引导本地党员做好流动党员的思想,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流动党员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主动亮明身份,实现了从“埋头致富”到“带头致富”的转变。比如,丈八街道陈家庄村在流动党员中开展“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建立监督责任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波涛眼镜行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每位党员制作胸牌佩戴上岗,亮出党员身份,以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党员新形象,带动其他职工竭诚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从去年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这一情况,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依托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延伸手臂,不断推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我们又先后在有条件的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爱心银行14家,大张旗鼓地号召本地党员带头为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是采取多种渠道,确保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到位。去年底,按照中组部和省、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等有关的通知》精神,我们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相对集中的契机,采取多种方式,集中精力做好流动党员证的发放和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发放。通过宣传、摸底,我们重点抓好了各街道以及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单位《活动证》的发放。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对84名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新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专人送达。对于少数无法直接通知本人的外出流动党员,一部分党工委采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包片、基层党务者包人的方法,切实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具体落实到专人。三是走访座谈。以春节临近、一些流动党员集中返乡为契机,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流动党员是否领到《活动证》,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确保《活动证》及时发放到位,区委组织部建立了两项保障机制: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全面负责,各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活动证》的发放。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每周定期上报发放《活动证》情况,区委组织部根据进展情况,适时深入基层发放点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使用好和管理好《活动证》。

(四)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

一是分级负责。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所有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并指导一个先进村,帮扶一个后进村。各党(工)委也相应地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建格局。二是各负其责。按照区委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党(工)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同时,不断强化区、街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抓基层组织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定期研究。区委每年研究3-4次基层组织建设,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各党(工)委党建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重要问题,督促完成党建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去年初,我们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了党员承诺制。随后,我们又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运行机制有保障。一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专门编印了《――区党员承诺制手册》,要求各党(工)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督促、引导党员落实好“党员承诺制”。二是我们把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的重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承诺制的情况进行考评。三是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了解掌握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明确承诺内容,目标任务落实处。一是对照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整改承诺。每个党员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党组织的评议意见,在整改中作出整改承诺,建立整改台帐,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统计,全区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承诺整改突出问题4000余个。二是对照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做出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每个有服务能力的党员都结合“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的职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承诺。延北村党员承诺在旧村改造中,不仅不带头扩建房屋,而且制止家属、亲戚不扩建房屋,为旧村改造实施带了好头。波涛眼镜行党员根据各自岗位,分别作出服务承诺,为顾客做好优质服务,树立党员形象。目前,我区党员承诺为民办事2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950余个。三是对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作出形象自律承诺。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履行党员义务、当好群众表率等方面作出承诺,塑造党员诚信守诺、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

(三)明确方法步骤,认真实施兑诺。一是定诺。广大党员结合具体要求讨论和搜集整理群众意见,提出了个人的承诺事项。二是履诺。党员承诺的事项正式确定后,党支部逐一登记备案,并采用板报等形式,将党员的承诺事项、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向群众公布,督促党员兑现诺言。三是述诺。由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每名党员作践诺报告,对照承诺,哪些已经做到了,哪些还没有做到;对没有完成的承诺,提出进一步落实的措施。四是评诺。党支部安排各党小组组织党员代表对党员的述诺情况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报支部。支部认真分析评议意见后,及时向党员反馈,争取与党员达成共识,帮助其实现承诺。同时,将评议结果存档,作为年末全面评议党员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建立农村党员责任区,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一是明确责任。党支部将全村按区域划片,每片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每名党员向党支部递交承诺书,党支部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员的评价。二是定期。党支部组织党员根据实际,责任党员按其职责和任务定期填写《――区党员承诺制手册》。党支部每月检查一次,当月,填写《党员责任区》,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会,交流党员责任区开展情况。三是检查指导。街道党工委、驻村队和包村科室加强指导,帮助村党支部和党员做好责任区,督促、检查、指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及时、如实、正确、规范填写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

四是全面考核。党支部对党员半年考评一次、全年总评一次,通过开展群众评议、满意度测评、公示党员表现情况,对党员进行考优评差,让群众监督。去年,我们在丈八街道陈家庄村进行了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全区80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涌现出了秦川社区、西京社区等无职党员在岗位上做出的事迹。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近年来,――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后备干部缺乏的实际,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建立街道和村级发展党员的双平台,以街道党校为阵地,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缓解了农村青年入党难、后备干部缺乏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我们通过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是从20初在鱼化寨街道试点的基础上推行的,当年底在全区其他7个街道全面展开。目前,全区第一期街道党校共招收的439名学员中,发展党员91名,年龄均在18―35岁之间,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已有7人进入了农村党支部班子,有22人通过竞争和村民选举进入了村委会班子,有26人进入了农村妇联、共青团及村民小组等各种村级组织。按照区委要求,为了使街道党校发展党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真正取得实效,各街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模式。各街道党工委分别在街道党校成立了党支部,建立培养发展党员的新平台。第一步是招生培训。各街道在辖区内所有农村公开招录年龄在18―35岁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毕业生及退伍复转军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党校学员。第一期439名学员是从全区1500多名报考者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农村青年,在两年的半脱产培训中,通过对法律、党建、行政管理、历史、科技、公共关系等课程的学习,在街道党政机关进行实践锻炼,使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第二步是发展党员。在街道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各街道党校党支部按照标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将接受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并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学员发展为预备党员,再经过一年预备期考验,合格的转为正式党员,毕业后组织关系转回所在村党支部。党校党支部全面负责学员组织发展,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对学员在校期间成绩合格并表现突出的,毕业后由街道党工委作为村两委会后备干部,安排到本村挂职(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治安主任、妇委会主任等)锻炼,协助两委会。这一做法为更好的培养造就优秀农村后备干部搭建了平台,为农村优秀青年的公平进步畅通了渠道,提供了机会,也为农村培养储备具有现代意识、竞选知识和在新形势下具有竞争力的年轻后备干部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三是提高党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战斗力、竞争力。在村委会换届时,以党支部名义推出特别优秀的青年党员参选村职,与其他候选人平等竞争,接受村民的选择,通过竞选进入村委会,成为农村组织的骨干。

(二)初步成效。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一是培养发展了一批文化程度和素质较高的年轻党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党员结构。街道党校在招生时,通过精心组织,按照条件和程序,严把入口关,学员的年龄比较轻、基础比较好、素质相对比较高。党校党支部根据各人实际,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再培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学员积极分子和党员。正如老烟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元所说,由于农村的家族、帮派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党员特别是发展年轻党员难度较大,党员老龄化问题严重,通过街道党校发展党员,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农村党员的结构。学员薛小敏说,自己作为一名农村妇女,“街道党校园了我的入党梦”。可见,街道党校对于迫切入党的农村青年来说,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培养了一批政策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改善了农村干部的结构。通过在街道党校的系统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改善了这些学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实践的能力。通过挂职锻炼、协助两委会等形式,强化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农村干部,不断改善农村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座谈中,鱼化寨村党委书记张永利认为,现在农村已经基本实现民主选举,但是要实现农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任务还很艰巨,通过街道党校的培养,成功培养了一批素质和水平较高的农村干部,他们有理论基础、有现代思想、有法律意识、有管理知识,将是推进农村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学员杨军说,通过街道党校的培养,自己在处理问题时知道了路子,处理起来更从容,干更得心应手了。

三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长远发展储备了一定的人才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是基础。街道党校的培养教育,为农村培养储备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具有竞争力的年轻后备干部,不仅为改善农村“两委会”班子结构打下基础,更为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增添了动力,提高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战斗力、竞争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西晁村党支部书记尤秉生认为,当前农村干部难选、选上了难当,主要还是农村人才短缺,而通过街道党校培养人才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街道党校不仅为农村培养了一批人才,而且带动了更多年轻人积极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五、全面推进第二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我区有1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列入省、市需要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其中列入第一批建设的有2个村,已经建设完工,列入第二批的村有8个,正在建设中。为了加快第二批的建设,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三落实”:

一是落实责任。按照《――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案》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相关街道党工委的责任,要求必须有专门负责的领导和干部,全程做好建设服务和督促检查,全力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各街道党工委明确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和落实了领导责任制。

二是落实资金。我们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采取“奖、帮、补、筹”的办法,多措并举,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顺利实施。我们在各村自筹和中、省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的18万元配套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区委组织部在区管党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经区委同意,拿出20万元党费用于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各街道党工委根据辖区各村的实际情况,也分别给予2―7万元不等的补助。同时,区文化局、市容局等区级部门从政策和资金上也给与倾斜和支持,如免费为项目村修建公厕、配备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

三是落实质量。为了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对第二批的8个项目村,从区、街到村普遍实行全程监督。首先是严格确定工程队。邀请专家绘制建设图纸,进行资金预算,制作简要的招投标书,在区、街纪检部门监督下严格把关,确定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队。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区、街聘请监理师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要求随时整改,项目村的两委会也积极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我区第二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8个村建设进展顺利,其中2个村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其他6个村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完善内部装修,有望在7月底全部建成。

六、上半年的主要。

20上半年,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和区委安排,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1、以加强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一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全区“三级联创”活动和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深化党员承诺制,经过调研和不断征求意见,修订完善了《――区“三级联创”手册》(街道、农村)、《――区社区党建手册》、《――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手册》、《党员承诺制手册》,有力规范了全区基层党建。二是健全完善了全区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动态信息数据库。经过调研摸底,逐步完善了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党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党员档案,健全了农村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档案。规范了农村党员管理,维护了农村稳定。四是完善调整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联系点。五是在去年对剩余的30个基层党支部进行电教设备补充配置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对党员电化教育进行检查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区做好基层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程宣传报道的通知》两个文件,要求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党员电化教育,确实发挥电化教育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近期,我们正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两委会”班子建设。在去年底对农村两委会班子进行考核和廉政谈话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农村两委会班子进行了调整,其中对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免职,对一名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停职。二是进一步完善落实“指导员、队、办实事、多开会”农村方法。结合新农村建设,我们对驻村队、选调生、指导员等进行检查指导,定期召开会议,经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督促协调有关街道,全面完成省、市第一批两个村的建设任务,做到资金到位、资料到位、配备到位、管理到位等“四到位”,顺利通过市委组织部验收,随时迎接省上验收。对第二批建设任务,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加大督促力度,完善有关,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四是检查完善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上半年,我们对全区街道党校培养农村后备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和。上报的《街道党校是发展农村党员的新平台》一文在《组工挚友》上已经发表。

3、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社区党建力度。一是全面完成了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我区社区党组织换届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全区104个社区党支部全部换届结束。新一届社区党组织班子年龄明显降低、文化程度明显提高、能人明显偏多、结构更趋合理。二是深化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各社区继续深入开展“情系社区,心系群众”和“两为一创”主题实践活动,拓展了社区党建内容,巩固和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效果。三是社区党建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了社区各项的顺利开展。

4、创新思路,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一是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我们通过“党工共建、党团共建”的进一步深化,有效扩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今年上半年,采取单独建的形式,新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3个。二是全力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我们在全面摸底,掌握情况的基础,召开了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会议,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进行全面部署。目前,我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0家,已经单独建立党组织的23家,联合党支部覆盖的企业9家,未建党组织的企业38家(其中:没有党员的18家,有3名以下党员的3家,有3名以上党员的17家)。三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整体上台阶。先后完成了省、市委组织部调研组到我区对天驹公司、亚辉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等党支部进行的调研任务。

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亟待加强,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是社区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是无党员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的难度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一是区、街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两委会干部的培训力度,市、区应出台农村干部长期培训和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的长期规划。

二是进一步理顺社区的管理机制。尽快给予落实党支部委员的待遇问题。

三是由工商、税务等部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业主或管理者的思想,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

各位领导,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兄弟区县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总体部署,加强调研,不断创新,努力提升水平,进一步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