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调查报告(模板17篇)

时间:2023-11-22 15:49:10 作者:灵魂曲 革命老区调查报告(模板17篇)

调查报告通常包括问题陈述、方法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几个重要部分。下面是几个实际案例的调查报告,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一个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

xx村老区建设调查报告

xx村位于xx镇西南4公里处,西与xx市相临,南接xx路,北与xx路临近,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00亩,有500余户1900多口人,辖10个居民小组,党员38名,该村“两委”班子共4人,全部实现交叉任职。蔬菜种植和外出务工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战争年代,xx村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支援前线,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解放初期,xx村地处偏远,通讯不畅、交通闭塞,群众生活相对比较贫困。改革开放后,xx村充分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来,该村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求稳定促发展,求发展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推进革命老区建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把村内各项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领域。

一、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上半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村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着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不断更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带领当地农户生产种植“新、特、优”蔬菜,公司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农户生产出的产品通过公司进入市场,解决了农户担心的销售难的问题。如今,全村蔬菜种植户达到500余户,种植面积达2500亩,蔬菜品种主要有洋葱、土豆、大葱、红萝卜等。另外,有50余户群众种植了白术、菊花等中药材。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增收250余万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洋葱大获丰收,为群众增收150万元,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劳务经济成绩亮眼。

在村干部的有力组织下,xx村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7年外出打工250人,每人年收入12000元左右;2008年外出打工300人,每人年收入18000元左右;2009年外出打工320人,每人年收入20000元左右;2010年外出打工400人,每人年收入25000元左右;2011年外出打工450人,每人年收入27000元左右.徐占国夫妻、徐小军夫妻,徐胜利夫妻等外出务工收入达到6.5万,回家后都盖了新房、买了新家电。

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为改变xx村的落后状况,近年来,xx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120万元新修了村内水泥路5条,总长度1500米,改善了群众多年来的行路难问题;向国家争取资金60万元,对我县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x寺进行了修缮,分别对xx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殿进行了维修;在寺东投资150余万元新建了地藏王菩萨殿和地下宫殿。今年上半年又投资80余万元建千手观音,并对慈胜寺门前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种植优质苗木80余株。待维修工作结束后,将对该寺进行科学化管理,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慈胜寺的知名度,再现昔日的辉煌。

四、生活质量切实提高。

近年来,该村两委积极谋划,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完成1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便民超市建设任务,村民自建超市3家,极大方便了群众购物;投资3万余元,建成了一处900平米的活动场所,使农民闲暇之余有了好去处;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村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100%,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该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对xx村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该村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大为改观,村庄更加靓丽,文化气息浓厚,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走进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最近的一次旅行,我有幸踏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老区。一路上,我目睹了一座座磅礴巍峨的革命纪念碑,听到了每一个乡亲们真挚朴素的故事,感受到了一代革命先辈曾经给予的无穷力量。这个旅程不仅仅是在风景名胜中穿梭,更是一次历史的感悟和心灵的洗礼。

第二段: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在革命老区,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安逸家庭生活,毅然决然加入到党的队伍中。他们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甘冒生命危险,为了信仰和理想孤注一掷。他们领导群众百折不挠地进行革命斗争,为党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崇高精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三段:老区人民的勤劳与善良。

革命老区的人民是勤劳而善良的,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重新建设起了曾经被战火摧毁的家园。在村庄的小巷里,我看到了一户户的农家,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在黄土地上,老人们忙碌地忙着农活。他们朴实无华的笑容中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勤劳和善良是对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段:老区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走访老区的各个农村和小镇,我被他们的变化和发展所震撼。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如今修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村庄。电力、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渗透到了每个角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为让我惊叹的是,老区的农民们不再只局限于传统农业,逐渐涌向城市,参与到了现代化建设中。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第五段:缅怀先辈、传承红色基因。

在回程的路上,我仍心有余悸地想起这次感悟之旅。走进革命老区,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更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奉献精神要在我们心中传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立志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努力实现中国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走进革命老区的旅行,我感受到了一种情感的升华和力量的传递。这些从地球上诞生并把自我的个体融入到大集体中的人不只有荣耀、崇高的一面,它们也有平凡、庸俗的一面。然而,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与祖国的忠诚,塑造了革命先辈的崇高形象,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启示。

我的心灵从革命老区的土地上拾起一颗颗黄土,感悟到了时间和历史的长河。在这片革命老区的土地上,我看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伟大,也看到了我们祖国从某一时刻开始慢慢走向辉煌的历史。

走进革命老区的体会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历史,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成为英雄的潜质。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牢记先辈的崇高精神,继承革命先辈们的遗志,立志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和繁荣。

参观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清明期间,我们滦阳“筑梦之队”开展了访革命老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颇深。

四月三号下午放假后,我们组来到了迁西县的一革命老区——黑洼村,这革命老区是我们组员李妍的家乡,由于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晚,我们就在李妍家先住下了。第二天,在李妍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激动和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访了当地的几户人家,听了当地老人讲述了抗战时感动事迹。

老人说,当时万国来一家人为创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做了不少具体工作,像筹措经费,购置枪、弹等,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他拿出卖地和做生意的140元钱买了“洋炮”10支,连同各方面购置的枪支,共26支,他还动员妻子和3个女儿用自家的布连夜制了红旗、袖标,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做了准备。当然,这只是其中故事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先进的事迹和人物,我就不一一说了。

通过李妍的带领,老人的讲述,我们寻找了先人的革命足迹,切身体会到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的英雄诗篇,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及当地百姓对祖国的热爱,到现在还令我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如今的这还是和当时一样的平凡,这里的居民也和当时一样的朴实、善良。我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参观了如今的革命老区,表达我们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凭山远眺,四周都是蜿蜒小山,想象过去,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和像万国来一样的先进党员的不惧风险的面容,如今,他们走过的山路上,种满了栗树,让后人领略到当年红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百姓热爱祖国的情怀。

红色革命,是人生的大课堂,参观革命老区,聆听了革命故事,我的心灵又怎么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么能不得到升华!革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它永远是我们努力奋斗、富国富民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

通过这次走访,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增长了我对共产党的认识,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作为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革命老区行心得体会

革命老区是指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取得重大胜利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深厚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革命老区的考察活动,对这片土地的变革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次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入体会到了革命老区的伟大历史和鲜活现实。

在这次考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浓厚革命氛围。无论是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还是革命纪念碑,每一处都体现了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站在这些地方,我仿佛能听到革命先烈们的呼喊声,感受到他们为我们争取独立和自由的伟大牺牲。这种浓厚的革命氛围使我倍感自豪,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奋斗的决心。

同时,在考察中我也看到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过去的革命老区因为长期战乱而落后贫困,但现在却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农民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乡村旅游的兴起让革命老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这种巨大的变化让我对革命老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此外,革命老区的人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老区的意义。在一次座谈中,一位老乡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没有从事高端科技产业,但他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方式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途径。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我们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

最后,这次考察给我留下了对革命老区的无限思考。革命老区作为中国革命的热土,为我们争取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然而,现在的革命老区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与保护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实现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保护好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革命先烈致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革命老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我将始终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革命老区的行程并不只是一次考察,而是我心中永远的信念。

走进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走进了中国的革命老区,探索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亲身感受了她的历史沧桑与现代繁荣。走进革命老区,让我深切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

首先,走进革命老区让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革命老区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前沿阵地,许多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弥漫着一股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我站在红色纪念碑前,仔细阅读烈士事迹,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上了眼眶。这些牺牲的先烈们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精神典范,使我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告诉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正确的信仰,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并取得胜利。

其次,走进革命老区让我意识到了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始终关注乡村发展问题,而走进革命老区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在革命老区,我目睹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红彤彤的火龙果和金黄黄的柠檬,无不显示着革命老区盛产农副产品的巨大潜力。而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人文上的繁荣。革命老区的优美风光、传统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无疑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走进革命老区,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走进革命老区还让我体会到了革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革命老区的风景虽然美丽,但更吸引我的是这里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在那里,我亲见了一幢幢宏伟的建筑,一个个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还参观了革命博物馆,详细了解了那段历史。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份份英勇的战斗报告曝光在我面前,使我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件事物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那段革命的传奇,每一处景点都充满着浓厚的情感和历史厚重感。正是这种革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使得这片土地独具魅力,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最后,走进革命老区让我明白了革命先烈始终是我们奋斗的榜样。革命老区曾经遭受过无数次战火洗礼,但它们始终用无私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仰扛起了民族复兴的责任。走进革命老区,我看到了壮丽的发展成就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勇于担当,努力使乡村振兴更具活力。只有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我们才能够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走进革命老区,让我体验到了世外桃源般的美丽风景和壮丽的革命历史。这是一次深刻的、难忘的旅行,从中我不仅感慨万分,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憧憬。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多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们将重塑这片土地的辉煌,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呼吁更多的青年人走进革命老区,亲身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xx村老区建设调查报告

(2012年2月20日)。

为更好的开展建设扶贫和“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受市委常委、秘书长委托,由市委副秘书长带队,调查组一行于近日赴**县**镇**村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该村是市委**书记联系**县的建设扶贫点,也是“四深入”活动**书记的联系村。从调查情况看,该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村组干部战斗力强,具备扶持发展的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南部,地处三南路与**国道交汇处,距县城5公里。现辖12个村民小组,295户,1080人,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全村稻田面积746亩,旱土200亩,山林面积3000亩,渔塘、水库面积200亩。

1、村级经济状况。2011年,全村农民年均纯收入4683元,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68元低千余元。因病、因残、特困低保户18户。村中大部分青壮年人外出经商或务工。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12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在本县工业园区务工人员50余人。其他村民大部分以渔苗养殖和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全村约60%的农户都培育鱼苗。全村没有自己的实体经济,但有集体收入。2011年全村集体收入为2.08万元,其中石头坳水库承包款12800元;4个红砖厂的管理费6000元;渔场管理费2000元。生猪养殖初具规模,有养殖大户5户,生猪存栏量1200头。总的来看,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无主导产业,种田种地、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不高。

2、村级组织建设。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是趋好的。村里党务公开较规范,村支活动开展较正常。村支书***同时兼任村委会主任,今年47岁,年富力强,经历丰富,有十几年的村支两委工作经验,是全村的致富能手。12名村民组长中,党员5名,平均年龄56岁。30名党员中,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高中文化4人;平均年龄59.6岁。全村党员年龄偏大、党员发展不多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型水库一座,是全村水稻灌溉和骨干塘的主要水源。整体来说,全村基础设施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

4、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大多数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一些村民思富、思进的愿望较为迫切。

为更好的建设村庄,充分发挥本村优势,加快村域经济发展,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村制定了2012年至2014年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

2、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建设。该村石头坳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水面面积100余亩,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年久失修,现已是病险水库,急需除险加固。同时,6处骨干塘、2500米水渠水沟急需清淤防渗。二是电力建设。增设变压器2个并增容,线路增粗。三是村道建设。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目标,总长4公里。四是通讯设施建设。全村12个组开通有线宽带。

3、安全饮水工程。全村12个组295户全部用上自来水。

4、村容村貌整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改厕295户,改厨295户。搞好亮化、绿化和净化。在亮化上,对全村所有房屋外墙进行粉刷、装修;绿化上,对全村所有院落、道路进行绿化,面积约10亩;净化上,建好垃圾池,配备垃圾运输车对垃圾进行收集转运。

5、学校建设。对学校操场和通往学校的道路进行硬化。

6、产业建设。一是扶持牲猪养殖大户,达到年出栏3000头的目标。二是建设绿色休闲生态农庄。该农庄集种、养、吃、住、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村级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壮大鱼苗养殖规模。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以规模带动产业,以规模促进效益。四是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种植绿色环保蔬菜,养殖农家鸡、鸭、鱼等,形成农家土产特色,做响农家土产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年发展规划,资金缺口巨大。

2、电力供应不上。**村各村组分布较散,电力线路长,全村只安装了一个变压器,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目前的供电能力不仅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电器化日益普及的需要,更难以满足**村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3、信息渠道不宽。由于未开通宽带及有线电视,**村目前的信息渠道尚不宽广。**村群众主要通过手机、人工等渠道获取信息,导致有时获得的信息较为滞后,甚至过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农副产品的外销,影响了**村经济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村是市县两级从多村中挑选出来的建设扶贫和“四深入”活动联系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在活动开展初期,我们建议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件事:

1、组建队伍,集聚合力。市委办作为联系**村的牵头单位,应及时组建驻**村建设扶贫工作班子。建议由市委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赴**县挂职的同志,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县委办、**镇有关领导为成员。组建好工作班子后,要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进行分工,调动参与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建设扶贫的工作合力。

局及县委办、**镇有关人员,再次深入各村组宣讲政策、调查研究。要对**村三年(2012年—2014年)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搞好规划的纵横对接,理顺发展思路,确保建设扶贫有规可依、取得成效。

3、突出重点,推动发展。搞好**村建设扶贫工作,应认真落实市委开展“四深入”活动、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户能力提升和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长。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应抓好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电力能源建设、现代通讯建设等。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基地建设。抓住今年1号文件出台的机遇,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油茶种植业,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利用已有基础,抓好以牲猪、鱼苗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场。三要加大劳务科技培训力度。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搞好示范带动,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扶贫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特别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

党员。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五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健全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全村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搞好农村低保与建设扶贫有效结合管理体系建设,将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及时纳入扶贫范围,提高他们的生产发展能力。

xx村老区建设调查报告

齐南村地处向化镇北部,靠近北海滩,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宽裕,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地理环境优越,距东滩湿地15公里,待越江通道建成后,到市中心只需半个小时车程,到崇明第二大镇堡镇只需10多分钟。东西向有南横运河和北横运河,南北向有六效大河和渡港大河,河道内可通行200吨以内船只。六效港码头可停靠500吨船舶。水陆交通便捷。行业优势明显,已设立“一业特强”工业园区,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金属制品和服装服饰业已成为齐南两大优势产业。永冠经济开发区,以其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条件,吸引岛内外企业注册落户,并在上海市区设有驻沪办事处。

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比较发达,拥有成人学校1所,有图书馆、影剧院、文体体育中心。村南侧正在开发建设占地600多亩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等为一体的长江沿岸观光带。全村优质水稻“寒优湘晴”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产资源丰富,淡水养殖、海洋捕捞全年总产量为3511吨。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1、部分干群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2、少数帮扶单位帮扶意识还不强,资金难以到位。

3、各种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合力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4、工作缺乏后续资金保障。

5、群众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从各地农村,特别是农民的具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这一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良心工程,变成新的强迫命令的“运动”、新的名实不符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笔者认真阅读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在赵集居委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均收入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等情况。群众接受程度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到目前建设还没有启动。这些情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考虑这些问题,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培育和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农村的发展速度、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只有把农民培育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保证农民和农村发展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保证广大农民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努力构建文明小康示范村。

三、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让农民自己办事,自己管事,自己选择项目,自己确定方式,自己决定速度,真正发挥农民在筹集和管理建设资金、选择建设项目、签定建设合同、监督工程进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忌政府越俎代疱、一厢情愿替农民作主。

四、规划要合理科学。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处理好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建设目标的关系。充分考虑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又要反对一刀切,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规划村容村貌,既要注重房屋、道路等的建设,又要有利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等。总之,要从每一个村组、每一户农家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科学、有利发展的新农村规划。

五、要面对现实,正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的实际,我们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农村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非常之多,农民的疾苦、需求、企盼都需要我们去关心、了解。因此,要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和农户,搞清楚他们有哪些疾苦、需求、企盼,分清轻重缓急,尽可能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真正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从而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逐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要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力度。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仅应该涉及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教育、文体、医疗、商贸、住房等硬件条件的改善、整治和建设,而应该同时覆盖软件系统的建设,村干部与村民的培训、村规民约的制订、村居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建立、村居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等。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毕竟是农民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要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看得到,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的益处。

制,为农村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八、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一村一品,一品一产业的发展格局,打造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九、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官”。当前,可以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把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事业心和自愿献身农业农村工作的年轻干部下派到村担任村支书或村副主任,通过他们带领农民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管理知识,同时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当好引路人。

十、要积极探索研究保持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第一轮示范村建设进入尾声,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申报工作已开始,如何克服“猴子掰玉米”现象,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积极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果长效。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示范村认识不足。个别群众对小康示范村概念模糊、意识不强,有的人认为,经济建设是关键,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小康文明示范村创不创都自然会达到。

2、有的两委成员素质不高。个别班子成员能力偏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高,管理力度不大;有的甚至与其他成员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拉帮结派,唱对台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性转变。一些居民还保留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要啥我要啥”等观念,在生产上那种从众和自发性的占大比例,对政府号召的即使极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项目,他们往往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愿积极响应,反应冷漠。同时居民“等、靠、要、小富既安”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很难发挥,影响经济的发展。

4、有的居民信念发生动摇。居民科技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追求实惠而不关心政治,不关心集体大局。

5、三个文明建设不协调,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较少。

四、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措施。

根据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工作的部署,结合居实际,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活动为切入点,围绕小康文明示范村标准目标,抓重点、树典型、求落实、讲效果,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前发展。着重抓好以下迹象工作:

1、提高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创建工作摆在居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同时要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创建小康文明村,促进全居稳定和经济发展。

训力度,注重培训效果,提高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

3、提高居民群众素质和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文化、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奔康致富的本领。

4、抓好信息传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设信息网,给居民提供各种信息,培养和发展各种经纪人,拓宽致富渠道。

5、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第三产业。通过试点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五、创建建议。

根据我村创建实际,对市创建办公室提出如下建议:

1、为加快村小康建设步伐,做好稻田养蟹的实事工作。村干部必须大力支持这个项目,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是能够给老板姓带来切身的福利。

2、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请镇里的领导经常来居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3、整个创建工作面广、任务重、资金投入大,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请上级部门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补贴。

4、抓好班子的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0春行政管理蔡晶。

革命老区行心得体会

革命老区是指我国革命斗争时期经历了长期武装斗争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浓厚的革命情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游览革命老区的活动,这一次的行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我将从文化传承、自然风光、人民风情、精神力量、历史教育五个方面阐述我对革命老区的心得体会。

首先,文化传承是革命老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在行程中,我参观了一些革命老区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感受到了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这些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展示和解说,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年的革命历程和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同时,在当地的文化表演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经典的革命题材剧目,这些剧目以其深情厚意、文化底蕴和触动人心的表演,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让人感受到了红色记忆的珍贵。

其次,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革命老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里的山水秀丽,自然资源丰富。在参观途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老区的著名景点,如武陵山、娄山关等。这些地方的山峦起伏、峡谷深邃、瀑布飞流等景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登上山顶俯瞰整个风景时,那种壮丽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壮丽。

第三,人民风情彰显了革命老区的独特魅力。在革命老区的许多农村乡镇,我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农民、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以及热情好客的乡亲们。他们对外来游客充满热情和友好,善于以自己的方式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气息和革命乡村的朴素与淳厚,这些都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人民魅力。

第四,革命老区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在游览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英烈们的壮烈事迹和革命精神。这些英雄和他们的故事都充满了无私奉献、坚定信念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令人肃然起敬。在面对困难时,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和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决心。

最后,历史教育是参观革命老区的重要目的之一。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热土,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红色基因。通过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红军长征等艰苦卓越的历史经验。这些都让我认识到,我们要珍惜革命老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革命老区的行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化传承、自然风光、人民风情、精神力量和历史教育等方面都让我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独特魅力。同时,这次游览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的祖国是靠革命英雄们的流血牺牲和英勇奋斗才得到新生的,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革命老区行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赴革命老区的行动,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对于革命老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这次行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仰,我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以下是我对于这次行动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次赴革命老区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伟大奉献精神。老区人民为了革命事业可以不顾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可以舍生忘死。他们在枪林弹雨中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为我们树立了伟大的榜样。站在他们的故乡,我常常不禁思考,为什么老区人民可以有如此牺牲奉献的精神,而我们这一代人却有时显得如此平庸和自私呢?通过与老区人民的交流,我明白了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对于革命事业始终充满了热忱和责任心。这让我深思自己是否也能够拥有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领域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这次赴革命老区也让我对于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革命老区是我们民族历史的重要节点,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舞台。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和困难,也看到了那段历史中我们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让我深思,我们作为当代年轻人,要不忘初心,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历史是连续的,只有在对历史的认识和敬畏中,我们才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与当地人民的交流使我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了老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在老区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一批批孩子,他们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对着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好奇和向往,他们希望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决心要走出革命老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感到骄傲和振奋,也明白到了自己身为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的梦想需要自己去追求,我们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也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赴革命老区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老区的自然环境一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这里,我亲眼见到了当地人民付出的努力和智慧,他们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政策,逐渐恢复了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而为了保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更需要经济的繁荣与生态的均衡相得益彰。

最后,这次赴革命老区的行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依然怀揣着刚刚接触到的那份初心,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之下,中华民族终将迈向伟大复兴的目标。

革命老区建设规划

一、编制依据。

根据曲财农[2011]23号文件《曲靖市财政局曲靖市扶贫办关于下达年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的际情况,对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作以下规划。

二、历史背景。

云南省滇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策源地——播乐中学就坐落于小海村委会境内。播乐中学的创始人温培群先生的故居也是在小海村委会建新村。1937年夏,中共党员樊子诚带着建立革命据点的重任来到学校,与温培群共同努力,先后办起了初中,简易师范和农业职业学校。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先后在沾益、宣威、平彝(今富源)、曲靖等县建立了40余个革命据点。1948年9月5日,播乐中学与附近农民武装一起,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的接应下,成功的举行了武装起义。之后,起义部队转战云南,为云南特别是为滇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小海做为重要的红色革命旅游基地所在地,具有地理位臵上的绝对优势。

三、实施村基本情况。

小海村委会行政村隶属沾益县播乐乡,地处播乐乡政府所在地,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3公里。东邻乐利村委会,南邻大海村、主任委会,西邻鸭团村委会,北邻奴革村委会。辖建新、小海、窄口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87户,有乡村人口2385人,其中农业人口2385人,劳动力14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38人。

全村国土面积10.97平方公里,海拔2060米,年平均气温13.1℃,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当归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84亩,人均耕地0.85亩,林地7241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3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4元。小海村委会属于温饱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截止2010年底,小海村委会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36户通自来水,有30户饮用井水,有5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524户通电,有4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2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46户。

全村委会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380人,彝族4人,白族1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84人,参合率99%;享受低保8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小海村委会距离乡卫生院0.5公里。全村委会建有公厕4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4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20户,占农户总数的22.9%。

小海村委会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拥有教师29人,在校学生301人,距离播乐乡中学0.5公里。目前整个村委会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5人,其中小学生301人,中学生104人。

全村委会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被县级评为“县级文明村”。

小海村委会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8人,其中男党员58人、女党员10人。村委会党总支部2006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总支”。村“两委”班子由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委员组成,下设建新、小海、窄口3个村民小组。小海村委会建有团总支1个,共有团员36人。村委会团总支2005年被评为乡级先进基层团总支;2006年被评为乡级先进集体。

小海村委会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较低;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业基础设施现状与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反差极大,农业增效钢性投入比重较大;经济结构单一,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人口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水利化程度不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来源少。

四、项目建设原则、目标及任务4.1建设原则。

认真贯彻上级扶贫开发有关精神,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揽,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载体,打绿色牌、走生态路,以红色旅游基地为契机,全力打造特色经济强村,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4.2.1目标。

——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农村贫困户户均转移一个劳动力;力争革命老区贫困村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改善革命老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保证革命老区100%通公路,100%的通程控电话;解决饮水问题;基本消除无房户和危房户,贫困农户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搞好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提高革命老区人口素质。保证革命老区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完备,全面巩固普九成果,扫除青壮年文盲;逐步提高贫困村科技应用能力,力争5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每户有—个劳力掌握1门以上的致富技术,保证所有行政村建有卫生室,基本消除地方病。

4.2.2建设任务。

(1)建设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基本做到重点村村村通公5路,加强县道、乡道、村道的联网建设和资源开发路、旅游开发路、经济开发路的建设。具体解决3个村缺路少桥行路难的问题。水利方面,要搞好改渠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贫困村防洪抗旱能力;加强水改工程建设,切实解决饮水困难。通讯、卫生等方面,抓好省扶重点村通程控电话、通广播电视工作;建村医疗室2个以上,基本控制地方病。

(2)开展科技扶贫。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四大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积极促进科技推广、科技培训,鼓励中介服务;实行农科教结合,组织贫困村农民进行科技培训。进一步扶持贫困村基础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文化教育活动,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帮助维修中小学校舍2000平方米以上,举办科技培训8次,培训革命老区青壮年和村组干部1500人次以上。

(3)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老区贫困村以生态林、经济林为主的林木生产基地。扶持农户发展种猪、肉牛、畜品羊、鸡鸭等畜禽养殖;大力扶持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力招商引资,发掘老区文化、旅游资源等,发展第三产业,强化服务功能。

(4)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搞好退耕还林,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超过20%,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村的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改善。

五、项目实施计划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46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133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3万元。资金使用情况:硬化村庄道路46.6万元,群众自筹35万元;修建排灌沟渠3km,投入专项资金35万元,群众自筹80万元;发展养殖业,共养猪660头,群众自筹1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3万元;科技培训(种植、养殖业务)5万元,共计培训8期,1500余人次;革命老区氛围打造:建小学大门1道,修建围墙10米,修缮烈士陵园和“九五起义”陈列室,安装有线电视280套,共计投资13.4万元。

六、实施步骤。

6.1调查研究、建档立卡阶段(2011年8月至9月)6.2实施方案编制阶段(2011年8月至9月)6.3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

6.4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6.5考核验收和总结阶段(2013年1月至3月)。

七、项目效益分析和环境评介7.1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看,该工程规划的实施,使我村在稳定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分困户脱贫步伐加快,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7.2社会效益。

从社会效益看,该工程规划的实施,使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将得到显著改观,更有利于群众发展生产。

7.3生态效益。

从生态效益看,该工程规划的实施,是我村经济林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壮大,到2020年,将初步获得效益。

7.4环境评价。

搞好退耕还林,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超过20%,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村的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改善。

八、组织保障和管理措施8.1组织保障。

成立以村委会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工作组,划分责任人,确保各项工程得以开工、落实。

8.2项目管理。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按照“长打算、短安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突出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里问题和关系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农田灌溉、生活交通、群众行路等重点问题。

8.3规划管理。

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有关规定,公开招投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

8.4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尽可能地直接用于增加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保证贫困农户能直接受益。

8.5宣传动员。

以召开动员会,刷写标语,悬挂横幅,办黑板报,广播讲座,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彩页等形式进行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同时也要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既依靠上级政府的支持,又积极主动地参与这项工作。

苏北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苏北革命老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苏北地区取得重大胜利的地方。这一地区包括江苏北部、安徽东部和山东南部。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这里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苏北革命老区的建立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北革命老区的战斗背景复杂多样,干部队伍缺乏,群众基础较薄弱。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在苏北革命老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他们注重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基层组织,深入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们注重农村土地革命,通过减租减息等措施改善农民的土地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根基。

苏北革命老区的成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我们要注重联系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以真诚的态度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其次,我们要注重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的建设,只有良好的组织才能推动队伍的壮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我们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土地问题,争取民主权利等,只有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的心。

尽管苏北革命老区的建立是在几十年前的事情,但其现实意义仍然不可忽视。苏北革命老区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尤其是在当前革命实践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注重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群众,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更好地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

对我个人而言,苏北革命老区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内外敌人的阻力,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让我深感敬佩。同时,苏北革命老区的建立也告诉我,困难和挑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仰,乐观向上,相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总结:苏北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他们注重联系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努力奋斗。

重返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访了某地的革命老区。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重返革命老区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被那里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革命文化所震撼;其次,我亲身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最后,我意识到了作为现代青年应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次旅行,我对重返革命老区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怎样行动起来。

首先,重返革命老区让我意识到了那里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革命文化。走进老区,我仿佛穿越到了历史长河中。革命遗迹、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无不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经历的哪怕是一丝的革命岁月。这些革命遗迹如同砺刀,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革命精神却历久弥坚。我在那里了解到了先辈们英勇奋斗的故事,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次旅行,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老区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也增强了我对祖国的认同感。

其次,重返革命老区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老区是我国革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人民在解放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用生命守护着家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精神。当我充满敬意地走进烈士陵园,看着无边无际的墓碑,我不禁深深反思。这些英勇的烈士,他们并非天生英雄,而是出生在一个历史的特殊时期,面对着如山的压力和敌人的无情追杀,他们选择了无私奉献,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种顽强奋斗的精神是革命老区烈士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最后,重返革命老区让我意识到了作为现代青年应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革命老区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这次旅行中,我明白了我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坚定了自己信念,我要抓住机遇,积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自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总之,重返革命老区的旅行让我从多个维度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的伟大。革命老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奋斗的起点。作为现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重返革命老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和内心的历练,它必将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奋斗的路上。

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经历过长期战斗,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地区。作为党和人民的坚强后盾,这些地区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和智慧,在新中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有幸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是我对革命老区的心得体会。

首先,革命老区的人民勇于奉献。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革命老区的人民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毫不动摇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许多刻骨铭心的场景。当年的革命先辈们,为了能让后辈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革命老区的人民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优良的品质。长期的革命斗争磨炼了革命老区的人民,使他们坚守信仰,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在革命老区的参观中,我看到了许多家庭信仰的宗教,他们尊崇祖先,崇尚家庭美德,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这种信仰和品质给予了人们内心的力量和勇气,使他们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的品质和信仰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品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信仰。

再次,革命老区的人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革命老区的人民在经历长期战争的洗礼后,不仅保持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还培养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在革命老区的参观中,我亲眼目睹了他们不屈的精神,以及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奋发向前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在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给了我巨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

最后,革命老区的人民展示了持久的革命斗争和奋斗精神。革命斗争需要长久的坚持和艰苦的奋斗,而革命老区的人民正是通过持久的革命斗争和奋斗精神,取得了独立和解放。在参观中,我了解到革命老区的人民经历了许多艰辛,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种持久的斗争和奋斗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坚持不放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总之,革命老区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历史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坚守信仰,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在革命老区人民的启发下,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步,我们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革命老区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老区,它们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也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无数牺牲和奋斗。前不久,我有幸前往一个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从中收获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这个革命老区位于一个山区,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青山起伏,绿草如茵,小溪潺潺,景色宜人。而更令人动容的是这里浸润着革命的精神氛围。我参观了当地的一座革命纪念馆,看到了展览馆中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照片和实物,这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震撼。这些照片记录了当年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也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站在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前,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坚定的革命信念。

在这个革命老区的参观中,我不仅了解到了革命的历史,更深刻感受到了革命信念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只有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西湖瘦西湖有位蔡和森老人的故居。看到他当年用舌尖筚路蓝缕令我发自心底的敬仰之情。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引导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第三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参观革命老区让我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信念。我们要时刻牢记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传统。在我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上。无论将来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锻炼意志,提升修养。

参观革命老区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个是铭记历史,一个是锻炼意志。当我看到革命先烈们战胜艰苦环境,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时,我深受鼓舞。他们身处最困难的环境,但他们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选择了坚持和奋斗。这种坚持和奋斗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意志的力量。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意志的锻炼,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参观革命老区的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更接触到了那些令人震撼的生活现场。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在革命先烈们无数牺牲和奋斗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肩负着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革命老区让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要牢记革命老区的历史,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始终保持对革命先烈们的尊重和敬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县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大约150字)。

新县作为我国革命老区之一,曾经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近年来,我有幸来到新县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这片革命圣地的历史、革命文化和发展情况。这次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新县作为革命老区的宝贵资源和独特魅力,也使我对新县的现实困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革命老区的宝贵资源(大约250字)。

新县作为革命老区,在长期的红色战斗中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资源。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孕育了许多革命先烈,屹立着无数英雄事迹。红色文化遗存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红色记忆。革命战斗的历史亦让新县形成了特有的节俭传统,在这里,人们勤劳朴实,懂得尊重劳动,注重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

第三段:新县的现实困境(大约250字)。

尽管新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在今天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境。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制约了新县的整体发展。在传承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宣传、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同时,新县面临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人口外流等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第四段:新县的发展前景(大约350字)。

新县作为革命老区的新起点,也正面临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振兴的时刻。近年来,新县积极布局、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吸引外来投资,加强企事业单位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新县的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同时,新县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也非常重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大约250字)。

新县作为革命老区,其宝贵资源和现实困境都凸显了它的独特性和发展挑战。然而,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县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目标。要进一步理顺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发展中不忘宣传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记忆和精神不断流传,为新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革命老区新县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

旅游革命老区心得体会

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认知拓展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旅游行业。在旅游“热”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老区的存在。老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保守的地区,但同样也具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开展旅游革命老区的活动,是探索、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旅游革命老区的一些感悟。

第二段:了解老区文化的重要性。

要走好一条真正的旅游脚印,首先要了解游览区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于老区,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去了解他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去年,我去到了一个老区——闽西大别山,这里因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径而闻名遐迩。在了解其丰富的红色文化之后,我觉得自己对这里的很多事物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因此,通过了解老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开展旅游活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这些地区的了解和认知。

第三段:弘扬老区特色的必要性。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老区的文化往往有着更深厚、更具象征意义,这也是我们需要用旅游来弘扬老区的特色。在革命老区的旅游中,不仅要欣赏美景、感受文化,还需要了解传统民俗,品尝地方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特色的纪念品等,来真正了解老区的文化特色,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

第四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行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革命老区,一方面可以将当地优美的风景、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向外宣传并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增加投入、吸引更多人才,带动更多元的经济资源,推进全体老区人民共同致富。

在旅游革命老区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发挥大众旅游的作用,通过游客的互动和体验、多元化的旅行方式和资源介绍,激活当地的旅游环境和人气。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引导、推广可持续旅游,呼吁大家一起保护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保障老区的文化和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并搭建全社会一起参与的平台,共同推动旅游革命老区的发展,并增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

旅游革命老区的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改善地方经济、推动现代化建设,还能通过推广、促进、改善旅游资源和环境,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找到旅游革命老区最适合发展的方向,带动全国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革命老区精神心得体会

近年来,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备受关注的是,革命老区精神开始深入人心,人们感悟到了它所包含的力量和意义。在实地调研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精神所带来的启示和冲击。以下是我对革命老区精神的心得体会。

首先,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着坚定的革命理念。曾经的革命老区历经烽火硝烟,百折不挠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他们铭记着革命的意义,从不动摇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这种坚定的信仰带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学习革命老区的精神,牢记初心,不断激励自己积极向前。

其次,革命老区精神弘扬着民族精神。革命老区所代表的是一种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他们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一种深深的民族精神,是国家坚定意志和勇往直前的象征。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发扬这种精神,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自己努力奋斗的过程中。

再次,革命老区精神传递着奋斗的力量。革命老区的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敢于迎难而上,永不放弃。他们通过长期的斗争,展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勇敢面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进步。革命老区精神教会了我,要有坚定的决心,勇往直前,勇于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最后,革命老区精神诠释了奉献精神的伟大。革命老区的先辈们始终以人民的福祉为己任,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把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置于人民的利益之上,忘我地为人民服务。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当向革命先辈们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奉献的理念,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革命老区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代的财富。我深深体会到,革命老区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革命老区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发扬这种精神,将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嘱托,继承革命老区精神,不断创造历史辉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