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精选5篇)

时间:2023-09-14 16:22:07 作者:念青松 最新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精选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篇一

2020年,我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改革办的精心指导下,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 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实践、锐意攻坚克难,强化改革落地,在人防总体规划、人防组织指挥建设、人防工程建设、人防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xx目标作出贡献。

(一)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2020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组织召开了局党组会,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建良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仁宝、朱俊、胡建军、胡建人任副组长,各处(室)处长及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筹划、组织实施、工作协调等工作,着力做好、做细、做实我局重点项目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年度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二)积极筹划,突出重点亮点。年初,我局就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专门制定了《2020年度重点创新工作项目责任分解表》,重点突出加强人防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编制人防工程专项规划、建设市人民医院战时医院、制定并落实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并落实市级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市人防基本指挥所智能化建设、修订城市防空袭预案、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10个重点创新项目建设,并专门指定分管领导负责,由相关处室具体负责实施,确保年内改革创新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三)主动作为,改革成效明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传发〔2020〕115号)要求,完成城市供水系统防护、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等试点任务,在市人防基本指挥所建成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视频管理系统,完成与市“雪亮工程”视频对接,《城市供水系统防护分析》论文在《中国人民防空杂志》发表,试点任务得到了国家人防办和省人防办的充分肯定。根据市委改革办要求,结合人防“放管服”改革工作,为加强防空地下室建设和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制定出台了《xx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实施细则》《xx市自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考核办法》《xx市自建人民防空工程项目审查实施细则》《xx市住宅小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实施细则》。为加强人防工程设施和人防警报设施建设,年初就启动了《人防设施专项规划》,目前人防警报设施规划已初步完成。

(四)加强指导,提升服务能力。对各级人防主管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局着重抓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在完善日常监管的同时,利用人防工程信息系统、项目并联审批在线监管检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要工程的风险防范工作,做到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自觉纳入政务服务平台实行依法规范办理,把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不见面”事项,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压缩时限、提高效率,建立岗位职责清晰、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2020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们将继续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作示范、做好领跑者,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强富美高”新xx提供重要保障。

一是加强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始终是各级政府部门重中之中的工作,我们要加强对改革任务的责任分解,积极深化研究,努力探索创新,把改革任务确实落到实处,努力建设成为本行业的标杆示范领跑者,积极推动全市人防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人防部门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继续抓好人防审批 “放管服” 改革、人防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人防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重点环节,增强改革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推动人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狠抓落实。始终把改革责任落实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夯实主体责任,建立层层负责机制,把改革责任不断压紧压实,确保改革任务出成果。

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篇二

今天来到这里听,各位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讲解节能改造的技术,是我个人的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学习的过程!希望能与大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

我个人的理解“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是对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没有被利用的余热、余压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利用后,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效益的经济活动的支持和鼓励,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我们的建议呢奖励资金合理利用,真正要它的发挥鼓励作用,对于节能效果显著,投资收益合理的项目建议采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推广,政府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融资贷款困难或指导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实施。将奖励资金用在节能效果显著,但投资回收期长,技术改造风险大,符合国家地区发展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面,资金的使用偏向商业化推广有难度的技术改造项目上。使节能技改奖励资金发挥奖励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针对20xx年的申请项目,从支持鼓励推广模式来看,我们认为第一项公司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第八项公司发电厂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工程项目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都可考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来实施。

从技术方面来看,本次申报的项目中有6个以上的工程涉及电机节能,其中有5个采用电机变频节能。电机变频节能方面呢,不是所有的泵都可以做变频节能,具体哪些泵适合做变频节能,建议参考《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条件》(gb/t21056-)。另外,第十四项公司电机节能技改项目计划将大量的电机(556台)更换为高效电机,电机的节能不一定要全部换为高效电机,改变电机的运行调节方式(如变频)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具体采用什么手段,要具体比较分析。

另外,我们认为第二项公司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的余热回收工艺上应作充分论证,炉渣余热回收方式多种,换热器直接回收、热泵间接回收等方式都可实现,建议从系统的可靠性方面多做考虑,充分论证后再决策。

第八项,拆去锅炉,汽轮机的高压缸抽汽供热的方式是否经济合理,值得探讨。两台生活锅炉只需要生活热水,完全可以发电再抽取蒸汽供应,也可以考虑采用吸收式热泵将汽轮机冷凝热量回收以提供热水,满足生活用热水需要,同时增加发电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第十一项公司没有明确余热蒸汽的利用,看不出问题。

第十四项,纺织公司的中央空调还可考虑中央空调的其他一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例如双温温湿分控技术,在这些行业里面的应用时非常成熟的。这方面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针对这次的申报项目,我们的意见就是这样。

谢谢!!

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篇三

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方案。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收集的学科团队建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开展力,根据区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总目标:抱团开展,相互促进,建立学习型团队,培养魅力型教师。

集体目标:1、形成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2、打造勤教善学,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3、营造拥有爱心、敬业、感恩、负责任、共赢的团队。个人目标1、提升教育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努力形成教育教学的特色和风格。2、提升学科知识拓展能力:能够按照学科教与学的需要,多渠道、多手段、多层面地进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构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3、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召开全体教师会,发动部署教师团队建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团队,明确意义。学习团队建立筹划意见。

第二阶段:组建教师团队初步形成框架,每位教师明确职责,扮演好角色,为如何构建和谐高效卓越团队出谋献策,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力,提高凝聚力。制定好各团队目标和行动方案。第三阶段:践行提高阶段各团队按团队方案有目的实施。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或教学实践来使教师超越自我,激发潜能。第四阶段:总结各团队对团队的创立工作进展总结表彰,提炼经历,改进缺乏。1、语文核心团队组长:成员:导师:2、数学核心团队组长:成员:导师:3、品德核心团队成员:导师:4、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以教研组为团队,教研组长即团队组长。

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篇四

一、联建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建筑企业自身优势,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以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双方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联建原则

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的原则。

三、联建内容

甲方:

1、主动与乙方研究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及时与乙方加强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共建环境。

2、积极发挥甲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整合作用,坚持召开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部门共同参加的每季一次的创建和谐示范社区协调小组会议,以“和谐示范社区创建”为载体,注重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自觉履行义务,使施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3、认真牵头组织由各部门参与的,每半年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的考核,共同为提高社区施工管理水平而努力。

4、承担居民区施工管理党建联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对业委会的政治领导,严把业委会成员人选关,支持和保证业委会依法履行职能。

乙方:

1、积极履行企业职责,主动加强与甲方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共建活动,自觉成为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成员,切实服务社区、服务群众。

2、引导和支持本公司党员在社区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并能积极参与和谐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社区为老助残、扶贫帮困结对和文化联谊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加强企业自身的党建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4、主动接受甲方在社区管理上的指导,取得甲方支持协调解决社区物业管理中的矛盾和纠纷,共同维护社区的稳定与和谐。认真落实考评中的各项整改措施。

5、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变动情况,努力为社区提供就业岗位。

6、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积极输送员工参加街道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

(公章)

代表(签名):日期:

乙方:×××工程四标项目部

(公章)

团队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企业创新改革工作计划篇五

为深入学习贯彻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决策部署,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总体目标:2019—2021年,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突出示范引领、建优扶强、协同创新、促进改革,按照“择优遴选、培育建设一批,优中选优、考核认定一批”的总体思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专业,分年度、分批次、分专业遴选建设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做好省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按计划、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群)、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具体建设目标:经过3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通过高水平学校领衔、高层次团队示范,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一)国家示范,分级创建。教育部支持建设国家级团队,探索建设模式,集聚优质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引领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建设省级、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点带面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

(三)择优培育,严把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岗位(群)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团队建设。规范遴选流程,竞争择优,严把入口关。注重过程培育,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考核验收,保证团队高水平建设和项目高质量实施。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的学校条件和专业基础,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全面和特色相结合,分类遴选、立项建设国家级团队,省级和校级团队建设可参照执行。

国家级团队立项条件如下:

(一)团队师德师风高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个相统一”,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团队教师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广受师生好评。团队负责人及教师无违反师德师风情况。

(二)团队结构科学合理。团队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骨干成员一般15至20人且相对稳定。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一半,中职、高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相关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教师分别占30%、40%以上;骨干成员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其中,中职不少于2名、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少于3名。

(三)团队负责人能力突出。团队负责人应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较高学术成就、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熟悉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标准,具有课程开发经验。牵头建有省级以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优先。

(四)教学改革基础良好。学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及时将最新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承担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含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等)开发,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建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五)专业特色优势明显。校企合作基础良好,积极承担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培养等工作,承接过国家或地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或研究课题。学生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师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省)级特色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入选专业或承担国家级教师培训任务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优先。具备一定的中外合作基础,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

(六)保障措施完善健全。学校高度重视,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团队建设工作专班,加强组织管理,充分保证团队建设所需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先进,能够满足专业实际需要。建有教师发展中心(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健全。具有学分制改革的工作基础。

(一)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制订国内一流、对标国际的团队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组织团队教师全员开展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持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

(二)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按照专业领域,由若干所立项院校建立协作共同体,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团队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增强立项院校之间的人员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在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等方面协同创新。推动院校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建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或实习实训基地,在人员互聘、教师培训、技术创新、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促进“双元”育人,切实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服务“1”与“x”的有机衔接,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制订完善课程标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研究制订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设置方案,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课程,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每个专业按照若干核心模块单元开发专业教学资源。组织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协同教研,规范教案编写,严格教学秩序,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四)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开展国家级团队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支持每位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明确团队教师职责分工,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程标准开发、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五)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经验成果。与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并不断进行优化改进团队建设方案。总结、凝练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推广应用于全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落实“走出去”战略,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总体安排。2019—2021年,每年分批次分专业进行遴选立项、培育建设、验收认定、成果推广,建成360个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年度工作通知由教师工作司另行印发。

(二)实施流程

国家级团队建设的实施流程如下:

1.遴选立项。学校自愿申报,填写《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申报书》,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全国行业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教指委)提交申报材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指委(或教指委)根据教育部要求组织遴选、推荐,统一报送教育部。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公布立项院校名单。

2.培育建设。各立项院校根据建设目标任务,细化团队建设方案。按专业领域加入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合作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任务;按年度提交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和诊断改进报告。

3.验收认定。团队建设任务完成后,教育部统一组织成果验收,验收通过后正式认定为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4.成果推广。总结国家级团队以及各地各校团队建设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凝练可复制、可应用的典型成果,在本校及协作共同体所在区域乃至全国职业院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一)明确职责分工。坚持国家示范支持,地方为主实施,学校自主建设,由教育部、地方和项目学校按照职责分工分级管理、分级建设。教育部做好总体规划,教师工作司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和国家级团队建设组织实施工作,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及课程开发工作的指导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各职业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团队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师资配备规划,落实团队建设、管理、激励和奖惩的制度举措等。

(二)加强政策支持。教育部设立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课题和项目,支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实施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成建制、分批次选派团队负责人和教师出国培训和进修。立项院校团队建设情况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评价因素。团队教师参加国家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评选,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立项院校要为团队建设创设必要条件,将教师参加团队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工作机制。教育部组建专家工作组,由团队优秀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家共同组成,加强团队建设工作的咨询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采取“结对子”方式,由相关基地联系对接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完善工作机制,系统开展培训,加强资源共享,协同研究创新,推动共同体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四)加强经费保障。教育部列支专项经费,支持国家级团队立项院校开展课题研究、研讨培训、资源开发、绩效评估等工作。各地各校要根据本地本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支持实施省级、校级团队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