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优质19篇)

时间:2023-11-15 23:28:32 作者:灵魂曲 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优质19篇)

心得体会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领悟。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合理规划和管理好时间和任务,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效率。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据炎陵县_网消息,中共株洲市委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同志,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于2019年11月29日下午不幸殉职,享年56岁。

今年8月,记者走进炎陵县深山采访。盘山公路两旁,不时出现购销两旺的黄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岭间,硕果累累的桃林一望无边。

“炎陵人都知道‘大黄(书记)抓小黄(桃),抓出金黄黄’。”中村瑶族乡鑫山村村支书朱景华告诉记者,这个村40多户贫困户靠。

种植。

黄桃脱贫,“我们村靠62824棵‘摇钱树’,几乎家家盖新房、买新车。”

炎陵县黄桃办主任邓纪平告诉记者,当地山区种植水稻“三年两不收”,但约40年前从外地引进的黄桃,却特别适应这方水土,“炎陵黄桃”果肉细腻紧致、口感清甜爽滑。

“天无绝人之路。”2012年初,在霞阳镇果农陈远高家,黄诗燕见到一棵每年能结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学农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们要把黄桃从小打小闹的‘珍品’,变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商品。”

“全县今年黄桃种植面积有8.9万亩,总产量5.18万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这些都是2011年的十几倍。”炎陵县黄桃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今年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贫困户户均种桃增收6200元。”

黄诗燕主政炎陵县期间力推的各类绿色农业,带动了全县约九成贫困人口显著增收。

学习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模板

x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学习毛相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模板

11月17日,本报报道x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x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x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x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x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x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很难想象,那副瘦弱的身躯,竟然蕴藏如此坚韧的力量:为改变落后面貌,他20多年执着坚守,矢志不渝。悬崖峭壁上,他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办法开山劈石,一干就是7年,终于开出一条出山路;为发展产业,他勇于尝试,失败了再重新开始,最终带领乡亲们打通脱贫致富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学习时代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为了改变下庄贫困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带头引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造福了广大村民,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20__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那条绝壁“天路”越来越热闹了。

自从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荣获“时代楷模”称号以来,这条路正迎来一波又一波客人。大家不辞辛苦,只为看一眼挂在绝壁上的“天路”和那修路的人。

毛相林就是那带领全村在绝壁上凿路的人。他生在下庄、长在下庄,一辈子工作在下庄。他没有读过万卷书,更没有行过万里路,但他身上却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激励他带着下庄人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形成了令人敬佩的“下庄精神”。

在偏僻闭塞的大山深处,这些精神是怎样在这位普通农民身上生长起来的?

带着这个疑问,cqdk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下庄。我们发现,毛相林血液里流淌着的这股能量,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与党的培养和教育有关,与乡亲们血脉相融的感情有关,与下庄的年轻人有关,当然,也与修路有关。

毛相林先进事迹观后感及感悟

在重庆市下庄村,有一位老人,他用七年光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只为修出那条通向希望的“天路”。他,名叫毛相林,是我心中的英雄。

下庄村,一个坐落在山谷底部的小村庄,在过去是一个相当贫瘠的地方。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交通也极不方便。面对深达千米的峭壁,他们只能如井底的青蛙般仰望天空。

毛相林身为村主任,痛心地看着受苦的村民,一股狂热的冲动曼上他全身:开凿一条路,送村民上去!

他立刻行动起来,叫上一群同伴,于1997年开始艰苦卓越的开凿。

这一凿,就是七年。

他先是拿出了母亲一辈子的养老费,后又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借了1万多元。没有路,用火药炸;路不通,用斧子凿。途中,不是没有艰险,遇到狂风暴雨,他们只能找山洞躲避。这样的艰苦并非常人所能忍受,有两位队员也在开凿途中失足掉落。可他们深知不能退缩,只有含泪继续向前。泥泞,只会堆砌出更坚强的意志。

一路上,他不知磨坏了多少双胶鞋,又不知磨出了多少个血泡、老茧。可那双紧握斧头的手从未放松分毫,因为在他身后是数千个受苦的村民,而在他身前的,是通向希望的路。所以他只能将汗水默默吞下,用笑,面对一切道阻且长。

抬手,挥下,这一动作持续到2004年才停止。在历经无数困难后,他终于开凿出希望的曙光。

之后,毛相林爷爷又展开脱贫攻坚的路程。他提出“三色”计划:蓝色、绿色、橙色。他率领村民种西瓜、南瓜,还手把手教村民挖窝种树。正是在这样的催化下,下庄村的村民年均收入过万,摇身一变,成为美丽富饶的村庄。

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坚定时,他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也许,他已年老,但他仍有一颗炽热的心!他渴望下一代不再受苦,他渴望将幸福留给下一代,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最艰苦的路,只为开凿心中的希望。

他是当代愚公,凭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撼动了村民心中的那座大山,铲平了村民仰望的那口深井!他也是我心中的英雄,用行动诠释了锲而不舍的真谛!

相反,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总是死气沉沉地窝在家里,没有方向,没有对未来的打算,沉迷于游戏、八卦和网剧。他们在热气腾腾的年纪选择沉沦,不知不觉被人超过,却怨天尤人,不思悔改。

我们更应该向毛相林爷爷学习,凿完路的他已年近花甲,但他揣着一颗少年心,领导村民摆脱了贫困,迈向了幸福。他做到了孙衍说的:“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我出生于1959年,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是集体食堂把我养大的。在那个年代,集体食堂也没啥吃的,村民们就用菜叶兑水喂我,这东西吃了也不长肉。大家都说我活不了,但还是一直坚持喂我。在那样的条件下,我最后还是活了下来,虽然个头小,但力气大,干活也不错。

cqdk全媒体:在下庄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毛相林:童年就是日复一日地劳作。我小时候很可怜,父亲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干不了活,我母亲身体也不大好。那时大家都在集体(生产队),靠挣工分吃饭,我家没什么劳动力,挣不了多少工分,自然就成了“缺粮户”,所以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后来我长大一点,又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4个妹妹,农活自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从10岁开始,我就可以一个人放一头牛,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到山上放完牛再去上学,天天如此,就这样到了14岁,父亲病情严重了,我初中上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集体(生产队)劳作。

cqdk全媒体:小孩都比较贪玩,您有没有趁着干活间隙偷偷跑出去玩的经历?

毛相林: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干活都是从天亮干到天黑。我把劳作当成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不去做,就没有粮食吃,全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我认为后来修路,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时大家都说这件事很难,但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因为如果不修路,下庄就永远没有出路。

cqdk全媒体:这样的成长经历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是自小就吃过苦的人,懂得“辛苦才能讨到饭吃”的道理,所以一直能吃苦,成熟得比较早,做任何事对自己的要求也高。过去饭不够吃,我饿着肚子也要去干活,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只要回顾过去,想到当年的经历,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

cqdk全媒体:下庄人一直这么团结吗?

毛相林:在我看来,下庄人一直是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的。我再讲一个小故事,以前村里穷,乡亲们都没有好衣服穿,村里有一户相对比较富足的人家,他有一件好衣服,其他村民如果要出去到亲戚家参加宴席,都会来他这儿借衣服。他这件衣服,很多村民都穿过,你说这是不是不分你我?正是因为下庄人有这种团结精神,所以修路那会儿我一组织,全村人都来了。

cqdk全媒体:下庄人这种血脉相融的感情,是您一直扎根于此不懈奋斗的原因吗?

毛相林:是这样的。不瞒你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到湖北省宜昌市打过工,但干了两个月就回来了,不是外面不好,而是村里给我写信,说需要我,让我回来。以前,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挣钱,我每次都说我肩负着责任,如果我丢下老百姓出去了,就是对党不忠,对老百姓不负责。我们这个地方虽然穷,但是再穷我也要想办法让它变好,带领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用真心,蹚出“致富路”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2005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2019年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强信心,走好“未来路”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18年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20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我父亲是一个当兵的人,性格比较火爆,也很刚毅。母亲则恰恰相反,她很温柔,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做事很细致,是一个积极面对生活,很正直、很努力的人。

cqdk全媒体:父母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的性格里有刚毅的部分,也有温柔的部分,应该是吸收了父母一刚一柔的性格特点。不过,我还是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我母亲是外嫁到下庄来的,那时候生活苦,她身体也不太好,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出工比谁都早。我母亲还是村里的干部,我从小就看着她处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看她如何和村民打交道。她处理事情非常公正,对村民也很和蔼,大家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

毛相林:入党,一定程度上还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从小听得多、看得多,而且我喜欢看电影,也被一些英雄故事所吸引,认为共产党更先进一些。我并不想做一个英雄人物,但很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村里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这是我决定入党的原因。

cqdk全媒体:交了入党申请书却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毛相林:当时我年轻气盛,老支书说我学习不够深入,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我母亲也指出我脾气暴躁、工作不踏实的缺点。

cqdk全媒体:此后,您5次递交入党申请,入党的过程这么曲折,没有想过放弃吗?

毛相林: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我还是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工作,如果不是党员,很难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况且,在入党的过程中,我能不断审视自己的缺点,也有机会积极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这是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以前不爱做笔记,做事情有些莽撞,和老百姓沟通也有问题,后来这些坏习惯都没有了。我最终是感谢这段经历的,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好,也为我更好地在基层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毛相林:我好像从小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不管再难,只要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就算失败了也要总结教训。我给你讲一个故事,1979年,那时我还是下庄村民兵连长,有位村民在林区里砍了5棵树,这在当时是违反了政策的。我发现后,让他补栽10棵树,他不愿意。后来,我天天去他家给他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他终于听进去了,不仅补栽了10棵树,还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如果没有这股劲儿,下庄的很多事情我都干不成。

cqdk全媒体:现在回忆起来,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毛相林:最大的挫折是路修完以后,频繁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故。当初,我没有想到养护道路比修路还难。下庄的山太陡了,当年条件有限,我们没能把山体处理得更安全。路修完以后,每到下雨天,就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没法通行,在外面上学的娃娃回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和土特产也运不出去。那时我压力很大,一到下雨天就紧张,感觉每时每刻都存在安全隐患。

cqdk全媒体: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毛相林:我召集村民成立了道路义务养护队,大家轮流对道路进行清理、维护。和当年修路一样,大家都毫无怨言地加入进来。从开始,在各方的支持下,才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

毛相林:坚持修路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大家都有一个盼头在。这路啊,是修一段通一段,我们看到前面修好的路,就觉得很有希望,是这种希望一直在鼓励着我们,所以说人还是得有盼头。

cqdk全媒体:修这条路,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毛相林:性格里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儿被磨砺得更强了。通过修路,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困难是一个接一个的,必须迎难而上;第二,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不要怕,只要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就会慢慢好起来。修路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都修得快,因为山不陡,但中间那段,我们熬了4年。熬过去以后,修后面的路就轻松了。

cqdk全媒体:那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毛相林:我刚才也说了,大家一直有一个盼头在,看到前面的路已经修好了,就要继续修下去。还有就是,当时我们队伍里年轻人特别多,都很能吃苦,我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最长的一次在山里住了两个月。那时候路修不动了,我每天晚上都要去大家搭的棚里坐一坐,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情绪好不好。每次去,大家都是开开心心的,我们坐在一起聊聊天,相互鼓励,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了。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每一位下庄人都有。

cqdk全媒体:后来想方设法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是不是也和修路这段经历有关?

毛相林:是的,其实最开始我想的是把路修通就好了,但路通了以后,我就想得更多,想得更长远了。看到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我就想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在发展产业上,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一次次备受打击,但修路都熬过来了,所以这些困难对我们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毛相林:过去下庄很贫困,是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下庄不仅整村脱贫了,而且还变得越来越美,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今天,我们的技术员刚去仔细查看了脐橙的生长情况,今年村里脐橙的产量又增加了,销售收入应该能超过80万元。目前,下庄的产业结构稳定,乡村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村里还在大力发展养殖业,未来,村民们的收入还将进一步增加。

cqdk全媒体:我今天在村里遇到不少年轻人,最近几年返乡的年轻人多吗?

毛相林:多,今年就有二十多个年轻娃娃留在村里没出去了。

cqdk全媒体:听说您把儿子也劝回来了?

毛相林:对,我前几年就把他从上海叫回来了。回来以后,他一直在村里工作,也入了党。现在,他已经不愿意离开下庄,想在这里为老百姓多干点事。

毛相林:我当然很高兴,而且也一直在邀请年轻人回到下庄、建设下庄。我们这辈已经老了,也没读过什么书,年轻人的知识水平我们赶不上。下庄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变化这么大,也多亏了这些年轻人。比如说我们的驻村干部周勇,他一周至少有4天在下庄,村民有任何问题,无论多难,他都能解决得很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由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础的实干精神。过去,我们下庄需要的是一条走出去的路,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下庄的发展需要知识和文化。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知识和文化,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回到下庄,我感到很欣慰、很高兴,他们也给了我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

毛相林:一方面,我们建成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充分展现下庄人修路的过程和精神,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准备在再新修一所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下庄培养更多的人才。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感动中国人物毛相林先进事迹

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

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

守初心,凿出“脱贫路”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用真心,蹚出“致富路”

出山的路通了,青壮年走出了下庄。看着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还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岁的毛相林留了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开拓一条致富路。”

年,老下庄村和两合村合并成一村,毛相林当选为新下庄村村主任。“作为群众选出来的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毛相林坚定地说。

毛相林学历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贫致富,除了先修路还得发展产业。听说漆树值钱,他就带领几个青壮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没想到当年夏天树全部热死了。

后来他又在村里养山羊、种桑树养蚕,但都失败了……。

为此,毛相林主动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学,不能蛮干”。虽然屡战屡败,但毛相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下庄村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他请来县里农业专家对下庄的气候、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确定了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产业。为打消村民顾虑,他积极争取县农委补助,组织村民代表到曲尺乡实地考察柑橘产业,还率先种植10亩柑橘,并让开车跑运输的儿子到邻近的奉节县自费学习技术,无偿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挂果,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

村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强信心,走好“未来路”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为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感动中国人物毛相林先进事迹

月18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毛相林同志,男,汉族,重庆巫山人,1959年1月出生,199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巫山县竹贤乡原下庄村民兵连长、团支书、会计、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任合并调整后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他艰苦卓绝、打通绝壁,带头引路、誓拔穷根的平凡壮举,造福了广大村民,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毛相林同志牢记总书记嘱托,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靠苦干实干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靠执着坚守铺就幸福生活道路,靠高尚风范赢得群众广泛信赖,展现出忠诚的政治品格、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天路”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

有了这条路,下庄与竹贤场镇的距离由过去的一天缩短为1小时车程。随着与外界交流的逐渐频繁,下庄人发现,邻近的村庄早已依托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把下庄村远远甩在了身后。

光修路还不够,下庄的村民更盼着脱贫致富。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不甘落后的下庄人向贫穷发起了挑战。

“要我说,打通村民的致富路,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中劈山开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们都拼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阻拦我们呢?”每次院坝会,毛相林都给村民们打气。

与此同时,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南瓜、芝麻、小麦等农作物,配套开设了厂房,加工麻油和麦子面条,使下庄村形成以瓜果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刚回家时,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树深深吸引。在毛支书的带领下,这几年,下庄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下庄村“电商达人”王石感慨道。21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前年,刚刚中专毕业的他放弃沿海的工作机会返乡创业。他巧识商机,将村里的农产品放在网上销售,第一年就挣了十多万元,“尤其是村里的柑橘,每年刚一上市就成了网红‘爆款’,行情最好时,我一天共销售出200多单。”

在下庄村,这几年,像王石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为下庄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庄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余元,比前增长了4倍。

时代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

下庄的地形像一口井,三面是绝壁,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米,村民住在井底,外出只能沿着东面的缓坡爬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悬崖上摔死的村民有23人,摔伤的有60余人,摔残的有15人。

山外的东西运不进来,下庄的东西卖不出去,一村人就守在下庄受穷。

19,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上修路。他在动员大会上说:“不修路没得出路,不修路还会死更多的人!”

绝壁上修路就是赌命。毛相林带头在绝壁上悬空钻炮眼、安放炸药雷管,带头搬石头、铺路。晚上,他睡在窝棚最外面,在腰杆上拴根保险绳,另一头系在老树根上,怕夜里翻身掉下悬崖。他说:“我是修路发起人,最重的活、最危险的活必须带头。”

刘恒玉的女婿、28岁的沈庆富第一个死在修路的悬崖上。50多天后落石裹着黄会元坠向深渊。

毛相林问大家:“这路修还是不修?”大家举起了紧握的拳头:“修!”

七年修路,没钱没物资了,毛相林带头贷款1万元,他甚至将妹妹临时寄存在他那里的3000元钱“挪用”了。

七年修路,6条鲜活的生命留在了这条绝壁路上。毛相林带领村民强忍悲痛,咬牙修路。

3月,一条2米多宽、8公里长的天路终于修到了山外。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10年内递交入党申请6次,带头学习党报党刊,坚守基层43年,毛相林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身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基层一线,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恪尽职守、积极作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毛相林同志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向贫困挑战、同命运斗争,做新时代的“愚公”,以最原始的方式步步向前凿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结束了下庄村与世隔绝的历史。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奋力推进重庆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向毛相林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毛相林同志始终保持纯真质朴的为民情怀,心里总是装着下庄村的父老乡亲,为修村里公路拿出自己的钱,为修文化广场、卫生室、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无偿让出自家建房用地,用真心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向毛相林同志学习,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

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先后有6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