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读后感范文(17篇)

时间:2023-11-26 14:25:13 作者:QJ墨客

读后感不仅仅是书中情节的简单再现,更是一种思想和感情的汇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礼记大学读后感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呀,其实非常的熟悉。也是《大学》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初次读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受,我只是觉得写的好好呀,但是我不是很能找到这句话和我的一个相关性。

一直到有一天,在会议上,我们的领导对这一句话进行了一个讲解。

她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那怎么做呢?大学中说,在明明德,这个德是什么德呢?是明德,是高尚的品质,而不是暗德。那怎么样去获得这样的一个明德呢?是需要你去亲民的,是进入到这个社会当中去与人打交道,你在互动当中去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在锻炼完之后,你才能够做到止于至善。

虽然我常常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在听,但是在那一刻,我放下了我的批判性,而仅仅只是去感受,我自己,是否做到了。

这段话的白话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德行算是高尚的呢?

我的回答是:文明的用语,是规范的行为,是懂得课题分离,是拥有边界感,是礼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但我能想到的真正的高尚的德行,是让人舒服的,是让人感到被尊重的,是让人也想要尊重对方的,是让人感受到美好的。而当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在与人互动的时候,他是拥有高情商的,他最后达到的境界,是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胸,而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哈哈哈,有点空,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如何让人感受到美好,如何拥有高情商?是需要学习的)。

【二】知止而后有定,定了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当中,有几个关键词,那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

什么意思呢?就是呀:“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再通俗易通一些就是,要明确心中的目标,只有自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够拥有稳定的内核,才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在外界浮躁的时候,也能安静下来,去感受每一个时刻,去活在当下,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的大脑是清醒的,这样他能够更好的思考问题,也更容易有所收获。

所以,《大学》在提醒人们人生中其关键的因素,实际上是在提升人们的认知,去引导读者在认知的基础上有所行动。

所以,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从中获取智慧,并采取行动,在行动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本末和终始。

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出生也有死亡;

就像一段关系,他有开始,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就像一天当中,有早上也有晚上。

只是呢,我们很容易忘记本末与终始。

当某个人离开我们,或者说,我们团队当中,有一个我们喜欢的人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太能够接受的,那个时候可能我们才想起来,原本那个让我们感到舒服的人,他不是时时刻刻的都会在这里的,他也是会走的。

实际上我们本身很少会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这样一个意识。即使有,也是比较难接受的,这么想的话,那其实还是没有把这句话的精髓植入到内心深处。

倘若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意识,那么会珍惜每一段关系,珍惜每一个当下,也会对于他人的离开,会看的开一些。

那“知所先后”呢?就像到了30岁,其实人生当中的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要开始进行排序了,就像要结婚要生孩子,然后是工作,当你把顺序排好了,你才能够更好的去把事情给发展好,这是我理解的“知所先后”。(当然,其实人家这里更聚焦的是本末和终始,但是不影响我拓展,嘻嘻。)。

只是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还没有做到。

这句话的译文是: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句话,可以说真的很精彩,非常的经典。他把事物的顺序给讲得很清楚,其中有两个关键点,分别是:修身和格物致知。

在《大学》后面的内容当中,也一直在强调,一个人想要治理好国家,需要先处理好自己家庭中的事情,要处理好自己家的事情,那就得先做好自己。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修好了,有爱心,懂得沟通,懂得和自己相处,他才能更好的与外界进行互动,他也才能更好的处理公司中的事情。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心思端正,意念真诚,要不断的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

这里看起来说得有点空呢,实际上,在阿德勒心理学当中说,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在人性当中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在互动中容易因为碰撞而产生矛盾。

而修身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去看到更加多的可能性,去放下以自我为中心,去放下分别心与偏见,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等等,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能更好的与外界相处。

当然,并不是让一个人闭关,等准备好的再出门,实际上修身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这就是“亲民”的意义,即在与人互动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所以这段话的译文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你看,其实事物都是有相关性的。也让我更欣赏那些能够注重修身的人。

其实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当中,除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还有一个也是“格物致知”。

包括《认知觉醒》这本书当中,也提到,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懂得消除模糊的,这也是一种“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就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能够持续这样做的人,或许也会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他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总有一天他会达到一定的境界,或许是豁达,或许是开悟的境界。

所以,厉害的人都能够找到事物的本质,并且落实到行动当中。其实我们每个人能够做好我们自己,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五】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呀,我看懂了几个字,哪几个字呢?那就是恶恶臭,好好色,自谦,君子慎独!

更让我困惑的是紧接的后面这句: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困惑我的是,为什么他在这里用了一个“故”,我在最开始读的时候没有想明白,也是带着这个疑问,在“亲民”的时候,我明白了。

就像这句话的原文后面紧接的内容一样,为什么君子要慎独?因为你的言行举止,你喜欢也好,你讨厌也好,你想要隐藏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透过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无形当中透露出来,你以为别人看不到,但实际上别人看得很清楚,只是别人不说而已。

就像你讨厌一个人,如果你想要隐藏内心的真正的想法,不想让关系那么的僵,不想让别人知道,不管你怎么隐藏,那种讨厌还是会从某个小细节中体现出来。

所以,要“诚其意,毋自欺”,所以君子要慎独。

那是不是不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说出来呢?其实这里所谓的慎独,除了要小心自己的行为以外,我认为最重要是要小心你一个人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式。

当一个人带着评判看世界的时候,他就已经倒向了他的价值观那边,于是就会有认知偏差,人是很难接受除了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的,那事实是什么呢?为什么一个人会那么的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为什么不能接纳关于一个问题的其他观点呢?实际上不慎独的人是很容易掉入到自己的思维陷阱当中。

相比于局限于自己的认知,不如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这样内心更坦然。在这个基础上的诚其意,不自欺,就显得容易多了,也不必伪装自己,即使是不喜欢也是在看到了多方面的角度后表达出来的,在表达过程中,即真正的表达了不喜欢的点,也能赞美他人的优点。

这句话的译文是:所谓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讨厌不好的气味、爱好美好的颜色一样,这就叫做自快自足,毫不造作。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可随便。

好啦,《大学》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虽然国学有点难懂,但是却有不少人把它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古人的智慧在引导着我们去深入的去思考,给予我们做人做事的底层逻辑,初读感觉晦涩难懂,但是那却像一颗种子一样植入内心,在实践与思考中,种子将会生根发芽,助力我们成为一个内心平和,有爱并且拥有大格局的人......

好啦,大学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礼记大学》读后感字

只有当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阅读了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来自心灵上的触动。这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也是对我们后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了解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意,不能出尔反尔。在古代人们非常看中诚意,甚至还把他当做君子的评判标准,这足矣证明这句话在当时的分量。然而在科技发达经济腾飞的新时代我们反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出现了的诚意问题屡见不鲜,如长春长生的毒疫苗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汽车漏油事件等等。这些问题都在说明当今的出厂商只是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的诚意文化。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难杂症,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大大下降,以至于人们不再相信产品的质量,信任危机也就此种下了种子。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这是必然的结果。虽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还是有像华为一样给我们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光明的生厂商。他们贯彻科技信息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将诚意捡起而不是丢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学里面的一个小部分,但却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大部分。现在的社会不缺颜值高的人,随随便便化一个妆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点,可是心灵的丑陋却不能轻易的去掩盖。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明星、网红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颜值去赚钱,利用互联网平台去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但有一些人依靠这个平台随意的发表一些错误的观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别人,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等等。这些都让他们屡试不爽。现在许多人的价值观也开始扭曲,只是单纯的看外表,不在乎心灵是否与他们外表成对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认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不会因为外表的缺点而被遮盖住,反而会把外表变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这是作家罗素写的。我很喜欢这句话。《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陈澔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现实中有许多做了好事最后都没有好结果的案例,为什么?因为他们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至善的行为无疑会滋养接受者的贪欲,引发旁观者的不公:凭什么他就那么富有,既然他那么富有贡献一点是应该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适得其反。“止于至善”,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你克制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应该适可而止。

这篇文章让我对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观,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的身上。你认为的善良可能只是你个人的想法,要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当你反复读《礼记·大学》,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还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这便是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礼记大学的读后感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国学经典礼记大学读后感

《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礼记大学的读后感

《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共十一章,仅有1700字左右。虽然很短,但却讲出了一个人由凡转圣的途径,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觉得这条可以作为所有大学的校训,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吗?再看看当今的大学,仿佛离这三条基本的方向还相差的挺远,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后这本书还说了实现这三条基本方向,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八条途径又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是给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寒窗苦读十几年多数是为了金榜题名。但上了大学我又不免迷茫,我们要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呢?再没有老师象以前那样时刻监督自己了,我们只能靠自觉。所以我们要去认识事物,接触事物。只有彻底研究事物的原理我们才可能获得有用的知识。关于做学问,《大学》里引用了一句《诗经》中的话“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学问就像磨制一块精美的玉器那样,需要反复的为之,精益求精。做学问如此,磨练德行也是如此。接着又提到了诚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我们可以不求自己有多高尚,但在待人接物方面至少要做到真诚吧。以心换心才能走得更远。

把《大学》读了之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醍醐灌顶的感觉。希望此类的国学经典能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启发。

《礼记大学》读后感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弃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论学的能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希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判断。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判断时,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礼记大学读后感【】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闲暇的时候,读点好文章,顿觉神清气爽。

礼记大学读后感

读完《礼记大学》后,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需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理想,因为这对我们一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拥有更好的人生,我们还需要有完美的德行,要能做到不欺骗自己,以及要去掉自己的不足。

如何拥有完美的德行?何谓德行,德行就是指美好的道德品行,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决定人们的言行,支配着人们对人、对物,对事的取舍。只有大家都成为德行兼备的人,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国家才能更加富裕强大。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我觉得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是我们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最基本的行为。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

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生的事情,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或者帮助弱势群体,进行无私奉献,端正人生态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例如,关于励志或者成功的书籍,做积极的心理暗示,端正人生态度。要乐观。乐观的心态,可以成就一个人,我们要做乐观的主宰者,不做悲观的奴隶;生活中要经常面带微笑,每个人都会喜欢面带微笑的人的,他能给人以鼓励,给人以赞许,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充满乐观与热情,事情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如果我们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相信我们天天都会愁眉苦脸的。这就告诉我们端正态度是多么重要了。

如何去掉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首先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那么我们才有办法去解决我们的缺点,努力克服。其次就是我们在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善于控制别人对于我们毛病的话语,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控制好我们的情绪,不要让别人的言语打扰我们的进步。还有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像我们可能有时候自卑,那么根源可能我们对自己的长相不太自信,这样我们可以在别的方面建功立业,这样就平衡。

以上就是我对《大学》的感想。(黄丹)。

礼记读后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古人们对《诗经》非常的熟悉,秦始皇时期曾经焚毁过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

上学期我们背过一首《诗经》里的一首诗叫《诗经·秦风·蒹葭》。全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为了追求河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诗人用短短几十个字把这个情景精彩地描绘出来。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和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与希望。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中。那么和谐,那么执着,那么崇高,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上的灵魂。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滞不前,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古诗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留下的宝贵结晶,所以吕老师让我们多背一些古诗。

《礼记》读后感

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家九家为中国最早的九个学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现的最早。儒家的礼仪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实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时就出现了。但《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所以,我觉得还是儒家更主张中道。

我认为《儒行》这篇文章就是写君子(儒士)的各种行为的。我体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会把它翻译为:儒士拿忠信做甲胄,礼义做盾牌;头戴仁而行,怀抱义而居。这就是自立。可我更愿意把它译为:儒士用忠信捍卫自己的思考,用礼义来保护自己那颗纯洁的心;脑子里有一种意念是要怀着仁爱去行动,心中怀着义来处事。虽然有暴政,但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这就叫做自立。

举两个例子吧!

周朝时,西伯(周文王)不喜欢纣王荒淫无道的统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来治理国家。这可惹怒了纣王,于是纣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终还是打败了纣王(只不过是把他的大道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王)。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犹太人摩西的。

犹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埃及人便开始排斥犹太人,后来又要把所有刚出生的犹太男孩都杀掉,只有一个叫摩西的小男孩获救了。他支持犹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后带领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后来的以色列),自称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会独立做饭、扫地,这不叫自立,必须有了这颗心才叫自立。

《礼记》读后感

最近,通过认真阅读了《礼记》,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谓受益匪浅。在贺州市图书馆举行的“礼记读书心得演讲秀”比赛中,妈妈和我同台参赛,并且分别取得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呢!

说实话,我觉得《礼记》中有些文章对我来说太难懂,比如《大学》、《中庸》等,而《冠义》一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比如文中的“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家忠诚,对长辈顺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这与《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妈妈是个国学“发烧友”,她常对我说“读书要善于思考,并用书中的道理去指导生活”。那么,通过学习《礼记》--《冠义》,我得到了什么启发呢?那就是---要做个尽孝道的好少年。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尊敬师长、孝顺长辈,孝顺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常说,其他事情或许可以等,但是尽孝不能等,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有一天,远在老家的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动身赶回了老家。爸爸妈妈和姑姑日夜守护在爷爷的病床前。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爷爷很快康复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爷爷出院后,我们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带他去旅游,每天都让他过得开开心心。

孝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举动,也许只是爷爷累时帮他捶捶背、长辈回家时为他们送上拖鞋,或是端来一盆洗脚水,这些点点滴滴就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田。

读书让我明事理,懂孝道,成为一个尽孝道的好少年。今后,我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泛舟,汲取知识,更加茁壮地成长!

《礼记》读后感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弃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论学的能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希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判断。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判断时,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家九家为中国最早的九个学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现的最早。儒家的礼仪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实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时就出现了。但《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所以,我觉得还是儒家更主张中道。

我认为《儒行》这篇文章就是写君子(儒士)的各种行为的。我体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有人会把它翻译为:儒士拿忠信做甲胄,礼义做盾牌;头戴仁而行,怀抱义而居。这就是自立。可我更愿意把它译为:儒士用忠信捍卫自己的思考,用礼义来保护自己那颗纯洁的心;脑子里有一种意念是要怀着仁爱去行动,心中怀着义来处事。虽然有暴政,但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这就叫做自立。

举两个例子吧!

周朝时,西伯(周文王)不喜欢纣王荒淫无道的统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来治理国家。这可惹怒了纣王,于是纣王便囚禁了西伯。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终还是打败了纣王(只不过是把他的大道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王)。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犹太人摩西的。

犹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埃及人便开始排斥犹太人,后来又要把所有刚出生的犹太男孩都杀掉,只有一个叫摩西的小男孩获救了。他支持犹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后带领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后来的以色列),自称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会独立做饭、扫地,这不叫自立,必须有了这颗心才叫自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礼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其中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依旧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古人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牵制学生;鼓励学生去思考,而不是训斥他们。这样才会使师生关系更加的融洽,师生之间更加亲近。学生愿意和老师主动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而老师也愿意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因此也被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老师对于此状,也有更加饱满的情绪去教学。强而弗抑,才会使学生学习时感到轻松;开而弗达,才会让学生们真正地去动脑筋思考,学习心态才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做到了这三条,才可以真正的说是善于诱导了。当然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你去讲了多少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才是最关键的。教师向来被看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思想注定了双基教学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启发性特征。

当然,于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而对试卷的分析就是对学生的一个正确的引导。

平日里学生考试后,当课代表把批改好的试卷发下去时,发到试卷的。

同学脸上却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像各个都得满分似的,而且都忙着在打听、比较其他同学的成绩。当时我想:他们为何不先去查查失分的原因。难道考试的目的是求个分数?试卷分析课是为了让他们相互比较分数的高低?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分析试卷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否如同学所理解的呢?我们知道,考试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方式。那么,什么是“教”呢?只有弄清“教”的目的,我们才能明白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考试”的目的以及“分析试卷”的目的。《礼记学记》中对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教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中国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说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轴——“长善+救失”。教育的的目的就是长养学生德行保持学生的好习惯;纠正学生的过失,导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功半,又从而怨之。”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精辟的讲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因此,分析试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老师自己反省教学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试卷的分析衡量自己教学上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的标准,而不是将分析试卷课看作是又一次批评学生的机会和衡量学生好差的尺度。古语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若我们明白了“教”的目的、“教”的本质,那相信每一次的试卷分析课将是一道和谐的教学风景线。对于考试,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去看待,其次,对于分数,应该让同学们对此既不必耿耿于怀又不要不加重视,那么问题就在于引导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个工作应该在一开始就做好,而不是等到学生出现了问题之后再去引导,恐怕这时候已经晚了。成绩的分析主要就是让同学们明白每一次考试的意义,从中让学生去吸取经验,这是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最具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如果这项引导做好了,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气氛也会被随之带动起来,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涨。因此可见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多的重要,当然这项宝贵的教育财富,老祖先在20xx多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礼记》读后感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看书可以是我们的见识增长。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就应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明白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明白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了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礼记》便是其中的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正值青春叛逆期及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大片、西方节日、西方的价值观开始扰动着中华大地,迷茫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经历了坎坷及发展,个人也经历了社会的洗礼,如今祖国强大,经济发展,文化自信也提上日程。

什么是礼?孔子说:“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君子无理不动”这几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礼记》涉及内容广泛,是体现儒家“仁”的各种社会规范,在古代是维系社会人群生活秩序的重要典范。当然,也出现违礼之争。最著名的是宋朝“濮议之争”。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

在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之中,北宋的文武大臣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司马光、王珪为首的"台谏派",读书笔记m在这些人看来英宗既已嗣位仁宗,就应该和生父保持距离,对其应该改称皇伯;另一派是以韩琦、欧阳修所领导的的"中书派",他们主张"所生、所后皆称父母",英宗虽嗣位于仁宗,但濮安懿王毕竟是生他养他的血亲,对濮安懿王应该有别于其他的诸侯王,应称为皇考而不是皇伯。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

最后,曹太后下诏:“濮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韩氏、任氏并称后。”

礼记读后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三百零五篇。最初被称为《诗》,被汉代的读书人奉为经典,它的内容原来是歌典的歌词。《诗经》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经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诗经》是贵族教育中普遍的`文化教材,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被焚毁,但由于它易于背诵,古人普遍熟悉,又得以流传。

读了《诗经和礼记》让我明白了好书(好的知识)会被后人一直流传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帮助后代人了解前代人的发展历程。

我觉得吕老师教我们画思维导图既帮助我们很快找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描写事物的词语和文章的写作方法;还能帮我们快速写作文,写作文时先画出导图,看着导图,联想细节,给作文添枝加叶完成作文。妈妈说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会让我受用终生,可以让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条不紊,更有计划性,这种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一直延续。我喜欢吕老师教我们的这种学习方法。

《礼记》读后感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读后感。”“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