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皮球三年级教案设计(实用15篇)

时间:2024-04-11 15:04:04 作者:LZ文人

教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认识9个生字“煦、环、犁、耕、俨、嘴、棚、厂、盲”。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慢条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品质。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1、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我画什么》。板书:3我画什么

读题。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他们想画什么呢?

1、听录音,听清:小朋友们用神笔画什么?

2、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俨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读通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填空:

五个小学生羡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检查反馈

(1)检查字词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1、轻声读课文3——15节,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读读,填填:

例:(卷发)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张小丽()的王斌

————————————

2、交流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书:卷发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师:作者通过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态特征来描写五位小主人公。

小试身手:你能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吗?试试看:

()的()()的()

————————————————————

3、文中的几个小学生分别想用神笔画什么?找到句子多读两遍,读正确。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句子。

(1)“慢条斯理”的语气怎么读?

(2)提问:“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丽为什么这样?读出语气。

(3)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是因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9——15节。

7、想象说话:如果你有神笔,你想画什么》

这些小朋友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啊,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1、根据注释填写适当的词语:

(1)“我呀,”周明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挡风遮雨。”()

(2)“我……”张小丽想要说又停住了。()

2、想一想,写一写

(1)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画什么?写几句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童话的教育意义,体会爱的博大无私,培养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荣辱观。

2、过程和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能力。

1、体会文章的主旨,探讨作者寄寓的愿望,培养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荣辱观。

2、想象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

一课时

(课前预习:1、学生在课下阅读天文方面的书籍,了解星座的有关知识;2、收集关于星星的故事;3、带领学生观察星星,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

1、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将你不会读的的字词或认为应该注意的在书上画出来,读完后请教小组其他成员)

2、反馈检查:(1)你会读吗?试一试。指定两个学生读,读后写拼音,其中四学生到讲台上写,确定无误后全体齐读两遍。

干涸一瞬间唾沫清澈咽

(2)词义理解:注意词义相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

喜出望外瞬间清亮清澈干涸干枯捡拣

3、学生接力读课文,读完后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课文叙述的故事。

4、复述故事。

同学们,现在我们对文章叙述的故事已基本了解了,下面咱来认真地研究课文,试着找出托尔斯泰在故事中所寄托的深一层的含义。

1、来找一找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的变化是什么?

五次:变出了水、变得端端正正、木的变成银的、银的变成金的、变出七颗钻石和清澈新鲜的水流。

2、试找出每一次发生变化时故事中的情节。

为救母亲找水被绊倒将水倒给小狗一些病得要死的母亲把水让给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

3、请分析这些故事情节中所发生的原因。

一次为:对妈妈的爱急着为妈妈送水用爱心对待小狗母亲对女儿的爱把爱心给路人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作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你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好梦:找到水――欢乐噩梦:找不到水――悲惨有奇思妙想的要大力表扬]

2、假如说,当过路人讨水喝的时候,小姑娘没有将水罐递给过路人的话,故事的结局又会怎样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故事的结局,与原文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两种做法,两种结局:为人民服务光荣,背离人民耻辱。课文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水罐的神奇变化;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愿大家像北斗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为人民服务,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间将更加温馨幸福,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神一、变出了水来――为母亲找水爱

奇二、绊倒水未洒――急送给母亲心

的三、木的变银的――倒给小狗喝的

水四、银的变金的――母亲让女儿&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相关课件等。

一课时。

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

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出示)中国救援队,真棒!

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出示:中国救援队)——多么响亮的名字!

(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

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出示“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出示)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1、教师以播报的形式,边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边朗读(出示)第二段。

目睹了这一幕幕,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想说什么?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多读读,再用心体会体会吧。

1、(尝试以记者的身份进行播报)

让我们也来当回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到达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去看看吧!谁来现场报道一下此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消息。

2、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出示)

(1)、速度快。

(2)、不顾危险,不怕困难

(3)工作细致

同学们知道抢险救灾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提醒学生去看看可后的资料袋)

要快速投入。

对,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呀。

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你从这些救援队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感觉救援队员的速度非常快。)

请你说说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一下飞机……就……一下车,就……)

指名读,齐读。

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危险和灾难,为什么救援队员们的行动还这么快呢?从这几句话你还能体会出什么?(这也可看出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接着谈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了什么?(我还从课文的这几句话体会出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糟糕,救援队员面临的困难很大。)(出示句子。)

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此时,你还有哪些新的感受?(我从散发的臭气,“叠饼状”,余震还在不断发生)感觉到危险可能随时再次发生。(课件出示句子)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危险的情况,我们的救援队员并没退缩,他们紧接着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有的……有的……)

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心里怎么想?(我想救援队员们当时一定很着急,想尽快搜救;我看出他们搜救时很仔细;我体会到他们责任感很强。)

让我们再细读这几句话,想想他们这样做时心里在想什么?

课件出示:(当……当……)(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们在想: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搜救,不放过每个角落;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我们一定要努力,力争能搜救出几个幸存者。)

你们的想法真是深刻,我想这一定能代表救援队员此时的心声。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精彩瞬间吧!(出示救援图片,感受救援的场面)

是啊,救援队员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呀!作为现场记者,你还有哪些新的信息要报道?课件出示:观众朋友,你们知道吗?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可亲可敬的队员说些什么?(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真是好样儿的!救援队员们,你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指读课题)

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齐读(出示)第三自然段。

(二)感受“搜索犬”的棒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1、请自由读读课文(出示)第4自然段,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生默读,划相关的句子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搜索犬“超强”的杰出表现?从它的身上体会到什么?

“超强”之所以能有这么超强的本领,与救援队平时对它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3、课件出示搜索犬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特殊的队员吧!

让我们一同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的喜悦吧!

大声齐读(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这样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也难怪,联合国的官员这样评价(课件展示)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阿尔及利亚,并载誉归来,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搜集的关于救援队的其他感人事迹。

现在,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或想法,想对救援队员们说说吗?

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的赞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附板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速度快

不怕危险 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 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能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树的年轮。树冠的的有关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制作电脑课件:年轮和树冠;课外阅读有关年轮的科普知识。

一、观察课件,导入新课。

1、 展示树的形貌。年轮的课件,让学生观察树冠南北两面的疏密形态,年轮的圆圈及其宽窄形状。,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树的资料,从科学知识的角度介绍观察的画面。

3、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 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 找三名学生接读全文。(边读边解决读中遇到的词句问题)

2、 默读,思考:从小槐树和老槐树的谈话里,你了解树的哪几点知识,并在课文里划出记号。

3、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根据学习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体交流)交流后,把几点简略的写在笔记本上。

三、分角色朗读。评读。

1、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体验角色,揣摩朗读语气。)

2、 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评读。

四、读文画画。

读读课文中年轮部分的谈话。再弄懂年轮后,画出年轮图,并标出树龄和方向。教师找几幅图展示。

五、布置作业。

画好年轮图,回家给父母介绍年轮知识。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

生:平分就是分成相等的两份。

师: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生自由谈。)。

(再板书生命)看了“平分生命”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

生:“平分生命”一定含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说得好,那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学生读书)。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老师想提的问题是什么?再读读书,猜一猜,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

生1:老师,您也许会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2:“平分生命”赞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生3:文中小男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都想猜出正确问题,老师微笑不语)。

(学生很意外)能说说吗?

生:读了文章,我很感动,喜欢这个小男孩。

生:我觉得这个小男孩很了不起。

师:和老师想法一样,你喜欢他什么呢?

生:他很勇敢。

师:概括得好,请同学到文中找找表现男孩勇敢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师:把你画的语句读给小组同学听,读后还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人小组合作时,要互相帮助,按1—4号顺序说。

生:小组内交流。

师:同学们推荐刚才发言最出色的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发言)。

······。

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师:画好之后,咱们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之后,我们会知道更多。

生1:我画的句子是: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句话可以看出小男孩甘愿为妹妹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伟大情怀,他以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仍不忘向妹妹微笑。

生2:“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这是小男孩的话,这句话是小男孩颤抖地问出来的,因为他以为自己活不长了,他年仅10岁毕竟害怕死亡,这句也表现他对妹妹深深的爱。

生3:“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师:小组讨论一下。

师:犹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这仅仅是短短的一会儿,是亲情促使男孩下定了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后点了点头”看似简单,细品,就会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力量。

师: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图片感受一下贝贝的表情及心理变化。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男孩害怕、勇敢、惊喜等心情,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说一说。

生1:兄妹亲情,平分生命。

生2: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

生3:有爱才不会孤单。

生4:只要有爱,才有美好的一切。

生5:亲情是勇气的源泉。(众生鼓掌,师点头微笑)。

师:亲情是可贵的、伟大的,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浓浓的亲情包围,讲一讲你或别人充满亲情的小故事吧。

生:讲故事(略)。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充满了情与爱。回家以后,请将你感受到的亲情传达给你的亲人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幸福的。

以疑促读营造情景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一开始,教师富有新意的导入,以聊天的形式将学生轻松的带入文本,以疑促读,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创设这样的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都愿做老师的知心人,又都想成为“问题专家”,调动了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中,创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学生的合作交流恰到好处,给予了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课堂充满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本节课情景教学的设计,我认为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兄妹亲情的伟大。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对亲情的爱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太阳》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一、读思。这是自学了解梗概,感知课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不加干预,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思,有不懂的,相互之间可以讨论;思而不解的或议而不明的留着质疑。

二、引发。这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掘课文内蕴,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根据课文特点,教学时,可作以下提问:

2.分析思考的提问:煤炭是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这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4.总结归纳提问:你怎样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提议。这是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理解,训练求异思维以巩固知识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生怕学生提出一些“离题万里”的问题,生怕打乱教学程序,影响教学效果。相反的,应该善于组织争议,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争议,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在“争”中明事理,在“议”中通文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精神。

为此,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展开议论:(1)提自己对本课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议太阳远、大、发光发热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提文章结构层次上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议“地球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太阳”这一课文内在联系的主线;(3)提课文写作上弄不清楚的地方,议如何运用数字说明、比较衬托、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相结合的方法说明某种事物的.表现方法;等等。

总之,要让学生大胆“提”,放开“议”,教师作适当点拨。只有这样,让“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创造力”(陶行知语)。

四、写练。这是学以致用,变知识为技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为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物,想一想与自己的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仿照本课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中,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必要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肯学、会学,发挥创造思维的作用,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读写能力。

《太阳》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给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知识。我在备课时是以教师用书为依据,通过深研教材,最后把本课的教学重点锁定为: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用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有: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取知识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几点,感觉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地方: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读课文,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由一人主持,其他人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有的学生完全不去主动思考,依赖别人给出的答案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此时产生的思维的火花是可遇不可求的灵感的闪现,是最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教学本文涉及到的说明方法的时候,我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单易懂。我就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入手,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读这些句子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即所涉及到的数字一定要准确。

在学生弄清楚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之后,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运用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让学生先把句子读正确而后在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的位置,再练习课文内容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对于这两种说明方法不做过深的讲解,只要求学生能够知道、了解,在阅读的时候遇到能够找出并区分这两种说明方法即可。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说明方法的时候,由于事先对说明方法的说明力度不够,所以学生出现了“打比方”和“作比较”混淆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会把怎样让小学生比较清楚地区分这些说明方法作为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老师先用比较直观的方法跟孩子们渗透,然后再引导孩子们通过文中的语句去体会,去感悟,去区分。

常言说:教无定法,只要得法。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时,要给孩子适当的点拨或示范,让他们有较明确学习方向,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词语卡片。

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绘声绘色讲故事。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1)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1、比一比,再组词。

唤()两()冻()。

焕()俩()栋()。

三年级的语文设计教案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1、认读词语:

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

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用书中出现的一句话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师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读能力0。

2、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学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学生2: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

学生3: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读。

师: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交流:天空美吗?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天空的美。(生:一碧如洗,并结合图片和文字让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义,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加深理解)。

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过渡:北大荒不仅没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还多姿多彩。它的多姿多彩体现在了哪里?

生1:体现在了傍晚时西边天上的流云。

生2:体现在了流云的颜色上。(师对这位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

生3:流云的颜色很多。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书中说到的流云的颜色都有哪些?

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

师:除了书中所说到的流云的颜色,想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呢?

生各抒己见。

师:颜色好多呀!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颜六色……)。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师: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也很快,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转眼间。

4、体会比喻句在这里的作用,并理解词语“抖动”。

5、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天空的景色真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1、看图,进行说话训练: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生看图进行说话。

2、结合小河图片,理解词语“清澈见底”。

3、思考: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小河很安静?

生:静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看,安静、清澈的小河把谁吸引来了?

生:小鱼。

师:小鱼在水里游的很快活。

师:让我们也像小鱼一样,畅游在这欢乐的小河里吧,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1、了解原野的特点——热闹非凡。

生交流:广场、电影院、旅游胜地……。

3、思考:

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交流。

生集体朗读和描写原野热闹非凡有关的句子,再次体会原野的热闹以及农民丰收的喜悦。

过渡: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师板书:物产丰富),请同学们齐读第5段。

1、生齐读第5段。

2、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的意思。

秋天庄稼成熟了,风吹大豆发出的响声像铃铛一样,地里一片金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到了。

3、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生想象,交流)。

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师引读)。

北大荒的秋天可真美呀!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仿照第四段写一段话。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见底美。

原野热闹非凡。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1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一)单元三维目标。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背诵部分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部分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背诵部分课文;“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背诵部分课文;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9---10第五单元15----17。

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名人故事会。

3.秋天的快乐。

4.观察中的发现。

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自编童话故事。

第一单元教材计划。

第一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由四篇课。

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和复习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

难点:第二种解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层有4个教室.。

(2)每个教室有6盏灯.。

(3)每箱“可乐”有12瓶.。

a.12个教室装几盏灯?

b.4箱“可乐”共多少瓶?

c.3层有多少个教室?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

这三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求的是什么?

条件:(1)有5箱热水瓶,(2)每箱12个,(3)每个11元.。

问题: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在学生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由条件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两种解法的两种思路:

师: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这里有三个条件,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一个问题?

生:根据每箱12个和5箱热水瓶,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板书:5箱有多少个)。

师:知道了一共有多少个,再根据每个11元,可以进一步求什么?(板书:一共卖多少元)。

这是一种思路,再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根据这三个条件,还可以先求什么?

(学生们讨论一下)。

生:根据每个11元和每箱12个,还可以先求出每箱卖多少元.(板书:每箱卖多少元)。

师:求出了每箱卖多少元,与5箱结合,又可以求出什么呢?

(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分步列式解答.。

订正时,老师板书补充完整.。

(1)每箱卖多少元?(1)5箱有多少个?

11×12=132(元)12×5=60(个)。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32×5=660(元)11×60=660(元)。

答:一共可以卖660元.。

师:我们把这两种解法,列成综合算式可以吗?请同学讨论一下.。

讨论后请同学回答.(板书)。

11×12×511×(12×5)。

=132×5=11×60。

=660(元)=660(元)。

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种解法加括号是什么意思?(先求5箱有多少个)。

师:想一想,这道题怎样检验?能不能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检验另一种解法?互相讨论一下.。

然后请同学口述检验:(第二种解法5箱热水瓶共有60个,每个卖11元,共卖660元,和第一种解法答案相同.第一种解法,每个热水瓶11元,每箱12个,共卖132元,有5箱共卖660元,和第二种解法答案相同)。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复习题已知条件(1)(2)与问题c,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口头叙述,老师出示)。

学校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安装6只日光灯.一共安装多少只日光灯?

(默读题、审题)。

师:根据这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共安装多少只日光灯,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用两种方法解答,观察计算结果是否相同)(指名写在玻璃片上)。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6×4×36×(4×3)。

=24×3=6×12。

=72(只)=72(只)。

学生做题,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两个小队割青草,每个小队割3捆,每捆重8千克.一共割多少千克青草?(用两种方法解答)。

老师对上一题解答时出错的同学、重点辅导,看是否真正掌握了.。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8×3×28×(3×2)。

=24×2=8×6。

=48(千克)=48(千克)。

订正后,进行选择练习.。

3.选择正确算式.。

(1)大生的集邮本里,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贴5张,6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

a.3×5×6。

b.5×3×6。

c.5×(3×6)。

d.6×3×5。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0人,每人种3棵树,三年级学生一共种多少棵树?[]。

a.3×40×4。

b.40×4×3。

c.4×3×40。

d.3×(40×4)。

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连乘应用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思路不同,结果相同.。

作业:思考第100页第4题.。

小资料〔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第四步是进行检验,书写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和复习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二)学会找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三)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为什么要先求总数和怎样求总数.。

难点:找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连续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学习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你们愿意学吗?下面我们先看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投影出示)。

工人们修一条长120米的路,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师: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涉及哪三种量,已知哪两个量?求的是什么?

120÷15=8(天)。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师:同学们可以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回答.。

生:例题是三个已知条件,例题和练习题的问题相同,都是求几天修完.。

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题意,请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投影出示线段图)。

生:还要知道总工作量.(这条路有多长)。

师:在题目中能不能找出总工作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请你们用分步和综合的方法,解出这道题.。

(有些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1)这条路长多少米?综合列式:

12×10=120(米)12×10÷15。

(2)几天修完?=120÷15。

120÷15=8(天)=8(天)。

答:每天修15米,8天修完.。

订正时,学生可以两人交换,投影出示,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师:我们把例题的问题改变一下,(在黑板上出示)。

工人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

(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12×10÷6。

=120÷6。

=20(米)。

答:6天修完,每天修20米.。

订正时,要求说出每一步是什么意思.老师同时板书.。

(三)巩固反馈。

做一做:

1.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根据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可以求出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再根据这本书共有的页数与实际每天读9页,就可以求出需要几天读完,中间的隐蔽条件是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综合列式:12×6÷9。

=72÷9。

=8(天)。

答:8天可以读完.。

订正时,讲一讲每一步是什么意思.。

师:理解“小华和小刚读同样的一本书”是什么意思?

独立解答,然后讲一讲每一步是什么意思.。

12×6÷8。

=72÷8。

=9(页)。

师:下面看一组题,请说出这组题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然后迅速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站成12行,每行站多少人?

1.30×16÷24。

2.30×16÷12。

(共同点,“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中间的隐蔽条件,也就是总人数)。

师:请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独立解答下面的题.。

综合列式:

16×10÷8。

=160÷8。

=20(千克)。

答:大箱每箱装20千克.。

作业:第113页2,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和复习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二、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三、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设计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xxxx。

幻灯片、打击乐器。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1、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2、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课后练习“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引导学生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使这一节车厢节拍准确,进一步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和复习三年级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两种方法解答连除应用题.。

难点: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乘应用题,请大家看这道题.。

(投影出示复习题)。

三年级同学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15×3×215×(3×2)。

订正时请同学分别讲清算式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默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线段图投影片.。

请同学在作业本上解答,几个同学写在玻璃片上,订正时用.老师在学生做题时,行间巡视,个别指导,做到胸中有数.订正时,每人看着投影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老师板书)。

(1)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90÷2=45(人)。

(2)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45÷3=15(人)。

(1)一共分了多少组?

3×2=6(组)。

(2)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90÷6=15(人)。

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请同学分小组说一说、互相启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请别人解答.(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师:如果真的理解了解题思路,那么我们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请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几个同学写在玻璃片上)。

订正时,老师板书.。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90÷2÷390÷(3×2)。

=45÷3=90÷6。

=15(人)=15(人)。

同时讲清每种解法的思路:

第一种解法:用90÷2表示求每队有多少人,再除以3是求每组有多少人.。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检查呢?

(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

做一做:(投影出示)。

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再检验)。

师:默读题、审题.先用分步计算,再综合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根据班上好、中、差三种类型同学,分别给他们玻璃片,订正时老师选用)。

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

336÷7=48(元)12×7=84(个)。

48÷12=4(元)336÷84=4(元)。

336÷7÷12336÷(12×7)。

=48÷12=336÷84。

=4(元)=4(元)。

答:每个保温杯4元.。

订正时,请同学说明解题思路.。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请两个同学互相叙述一下检验的过程.。

(三)巩固反馈。

1.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43个同学,一共栽树258棵,平均每个同学栽树多少棵?

选择正确的列式写在作业本上.。

a.258÷2÷43b.258÷(2×43)。

c.258÷43÷2d.258÷(43×2)。

订正时请说明解题思路.。

2.对比练习.。

(1)百货商店卖出3箱上衣,每箱20件.每件1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作业:第104页第1题.。

小资料〔解答应用题的检查和验算〕。

解答应用题的验算,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二是对有不同解法的应用题,可以选用另一种解法求解,看两种解法的答案是否相同.。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