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发展与平衡(优质22篇)

时间:2023-12-15 06:03:01 作者:琴心月

优秀作文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能够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变得有趣和深刻。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环境发展心得体会

环境发展是当前全球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行动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消耗资源已经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第二段:加深认识。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投身其中。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洁海滩、植树造林等,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实际意义。我亲手见证了自然环境被垃圾污染,动物栖息地被人类破坏的情景,深刻意识到环境灾难带来的可怕后果。

第三段:行动实践。

在行动上,我开始从自己做起。我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购物时使用环保袋,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我还积极参与本地的环保组织,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此外,我主动宣传环保理念,向周围人传递环保意识,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第四段:进一步探索。

通过这些行动实践,我深入了解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保护既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关乎可持续发展与人的未来。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压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我们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向。

第五段:总结。

保护环境是一项需要长期付出和坚持不懈的事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为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守护环境的道路上,没有完美,只有不断前进。只有我们每个人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才能共同推动环境保护进程,并为地球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为环境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得体会,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平衡与发展的作文

水,本性阴柔;火,本性阳刚;阴阳相协,才能刚柔并具,这是自然之理。倾斜与平衡亦如此,看似矛盾的的倾斜和平衡,亦能达成完美的统一。

狂风暴雨中,路边的树木往往很难被刮倒,而那笔直挺立的桅杆、广告牌等却常常被刮倒。是因为,在疾风中,树木能够将自己的身躯倾斜,这样不但能够保持自己的身躯平衡,还能够减少风的阻力。而那些笔直挺立的桅杆等不懂得使自己倾斜,故不能维持平衡。倾斜不是畏惧大自然可怕的力量,而是为了寻求平衡,更好地去与之抗衡。倾斜与平衡,亦进亦退,一张一弛,亦是生活之道。

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其倾斜的角度让人为之担心。然而它却倾斜地屹立了一年又一年,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巨变。比萨斜塔在建之初,也是和大多数建筑物一样,拥有挺拔的身躯,华丽的外表。人们本以为它能平衡地屹立多年,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使比萨斜塔渐渐倾斜。人们本打算对其进行维修,却发现倾斜的比萨斜塔拥有了比之前更完美的平衡力。就这样,比萨斜塔倾斜而又平稳地屹立在那儿,成为世界一大奇观。倾斜与平衡的统一,使平凡的事物变得不平凡。

生活中,坎坷挫折不断。曾经的挺拔身躯,学会了倾斜,掌握了平衡。失意时,倾斜是暂放痛苦,倾斜是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平衡了心态,幸福亦会随之而来;取得进步,倾斜是不骄傲浮躁,倾斜是再接再厉,平衡了成败,“胜不骄,败不馁”,亦常在;与人相处时,倾斜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倾斜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平衡了距离,即使是天涯相隔,亦能亲密若比邻;追寻理想时,倾斜是“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适度,倾斜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旷达,平衡了眼光,美好的理想可望亦可及。

倾斜与平衡。倾斜是一时的谦逊忍让,平衡了一生的乐观心态;倾斜的是与人相处时礼让三分,平衡了一生难忘的友谊;倾斜是放下痛苦,平衡了快乐常伴。

平衡因倾斜而存在,倾斜又是为了更好的平衡。

倾斜与平衡,矛盾而又统一。

环境与发展作文

人类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有光辉的历史之后,在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缺点的时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保护环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那种牺牲环境以求发展的路再也走不通了。

请看下一组资料: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0年的30年间,全世界森林就减少一半,年损失率为1%-2%;全世界每年水土流失240亿吨,土地沙化、碱化,失去耕种能力;全世界每年用去燃料70亿吨,然后排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20亿吨。“伦敦烟雾”正在世界各地出现,酸雨已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连珠穆朗玛峰的积雪中也发现了污染物质,南极企鹅的肝脏中也有ddt成分,全世界每天有3万人因饮用污染的水,而患病死亡……这一切,都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毁坏环境的发展,将使人类遭到灭顶之灾。

昔日绿草茵茵,近日乌烟瘴气。近年来,人们生活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在我们不遗余力地改造自然的同时,环境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曾几何时,我们能畅游西湖那清澈的湖水、品味栖霞山年年飘落的枫叶、沉醉于紫金山千年不移的气势。而今面对着这些支离破碎的景观,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环保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悲哀地呼吁人类从此就停止生产、停止发展呢?显然,用智慧创造了一切的人类,生存一刻,就不会也不可能停止发展,坐以待毙。积极的态度是全人类共同承载命运,通力合作,继而迎接环境的挑战。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奠定了合作基础;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又向我们发出了“人类自己拯救自己”的号召。我们相信,像创造财富一样,人类也一定会满怀信心地在改善生态环境中求得新的发展。

中国,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在这场关系人类生存的共同行动中,当然是丝毫也不能懈怠的。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谨慎地使用资源,竭尽全力地保护环境,不为增长的数字困扰,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为目标,为逐步实现中国古已有之的“天人合一”的美好理想而斗争。

有人说:“当地球上剩下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鳄鱼,最后一只熊徒劳、哀鸣地寻找配偶时,人们会看到自己的结局。”只要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这场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斗争中,都能拿出切实的行动来。

环境发展心得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话题。而在环境发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几个方面的重要思考和心得,以下是我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环境发展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环境问题的根源往往是人类自身的不负责任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抱怨环境糟糕,而不采取具体行动来改善,那么环境的状况也不会有所改变。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是环境发展的基础。例如,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都能够对环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环境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在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法规。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对于环境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政府与个人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够使环境发展事业取得较好的成效。

第三,环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不是个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学校、社区等各个单位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发展的行动中来。例如,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排放污染物;学校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区应该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等。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环境发展事业的长远目标。

第四,环境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引导。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环境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例如,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环境状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科技的支持和引导对于环境发展事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环境发展需要不断的教育和宣传。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公众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人们的环保行动。例如,学校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和意识;媒体可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增加公众对环保问题的了解。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宣传,我们才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行动起来。

总之,环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引导,以及不断的教育和宣传。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环境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环境发展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并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责任心强的公民,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通过实际经历和反思,对于环境发展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环境发展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深刻。为了加深人们对环境发展的理解和重视,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每个人可以做出的贡献。

其次,环境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监管。政府在环境领域的监管和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制定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政府还应当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只有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监管,我们才能够确保环境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再次,环境发展需要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对环境负起责任。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垃圾分类等。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如义务清理环境、参与植树造林等。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我们可以为环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环境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例如,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工业废气的清洁处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废水的治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倡导和支持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让科技为环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环境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的高度重视。虽然我们在环境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一直保持持续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环境发展的力度。

总之,环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以及科技的推动。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平衡与发展的作文

活动方法:两个幼儿一组,相对站立。两人都伸出左臂(或右臂),手相握。游戏开始,两人边说:“小转椅,转呀转,说转它就转,说停它就停”边顺一个方向转圈走动。说完最后一句,两人要马上站稳并用另一只手相互击掌。

规则:念完儿歌要马上站稳,用另外一只手互相击掌。

提示:此游戏可两两三三分散玩。

游戏熟悉后要求闭眼睛,击掌时可以睁开眼睛。

迷迷转。

----平衡能力。

环境的发展与平衡作文

[摘要]主要探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涵、范畴、特征及其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现状并阐述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意义。它对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内涵特征,现状意义。

(一)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决策,就是决定政策、策略和办法;它是在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作出选择。它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行为过程。本文探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主要是是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政策和法律,对未来活动的方向、目标、原则以及程序、途径、措施所作出的选择决定。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就是在决策中,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决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全面考虑,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环境效益。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是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原则在决策上的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科学化、法制化。

综合决策制度是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协调,是尽可能地保持和维护最佳的综合利益和效益,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结合,即是对代内人类利益和代际人类利益的兼顾。

(二)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在要求。

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领导决策的全过程。在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考虑生态规律,预防因产业结构或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实施该项制度,要求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长远、整体利益,照顾、调整各个方面的权益。在制定区域开发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行业发展等宏观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政策和计划时,应当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在要求是:

1.要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把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力争最佳综合效益。

可持续发展已涉及到各级立法、政策制定和在决策中对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综合考虑。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要对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全面部署,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保证环境保护与其他工作的比例适当,协调发展。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目的就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与最大化。强调综合决策和综合平衡,要求各级政府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2.各级领导干部和综合决策部门应该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自然规律、以及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应该将综合决策与环境计划、规划、区域综合开发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与改善结合起来,认真搞好规划工作、计划综合平衡工作,生产力布局等全局性工作。为了保障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应坚持综合考察、综合评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整治的方针。在一个行政区或自然区,应该对该区域内的所有社会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虑。

3.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计划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加强计划管理。

坚持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国家指导下的宏观调控与管理,逐步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制定国土总体规划时,要统一、综合考虑其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管理等问题,应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做出合理安排,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要制定科学的合理开发资源、能源的规划、保护环境的规划、节约资源能源的规划和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方案,制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区域建设、财政税收、能源分配、商品交换等各项政策。

4.要建立健全的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资源的考察、调查、评价、信息、统计、监测、登记许可、现场检查等各种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和执法,从行政管理组织和法律制度上保障综合决策的实施。

5.建立完善综合决策的法律保障机制。颁布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为了搞好综合决策,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建立重大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决策科学咨询制度、决策的部门会审制度、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决策的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决策的教育培训制度等有关的综合决策制度。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日趋复杂,使得社会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追求成为时代的要求。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决策体制、方法和过程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现了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发展、定性决策向定量决策发展、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发展、决策者管理者研究制定政策向政策研究机构研究论证政策发展等现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集中体现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趋势。

(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多政策、交叉性、渗透性、综合性的特征综合决策涉及到许多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法律的、环境的等各个领域的问题。

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决策学、法学、环境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不是像传统的决策凭着领导人个人的知识、经验、才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不能凭单一学科就能解决问题。而需要集众家所长,要融会多学科的知识,提供全方位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系统的论证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2)它具有更大的信息吞吐量。

决策不能靠经验所能胜任,做好综合决策,要大量获取新知。

识、掌握新理论。对环境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加以考虑,把握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影响环境的各种制约关系。复杂环境问题具有多因子、全方位,既有眼前问题,又有未来问题,既有现时损害,又有潜伏性、长期性损害,既有局部损害、又有全局损害,必须根据大量的材料知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择最优方案。

(3)具有多目标多功能综合决策的性质。

传统的决策许多是一个目标、一种功能的决策,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具有多目标决策的特点,如三峡工程,有防洪、防旱、发电、航运、水产、旅游等多种目标、多因素和多功能,有利与弊、优与劣的权衡。有当代利益又有后代利益,有环境问题、也有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还有移民问题,许多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还得考虑国力负担、经济上是否合理、技术上是否可行、如何解决战时防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否找到另一种替代解决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

例如,对三峡工程的决策就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范例。1986年原水电部集中全国各方面专家412人,分14个专题进行论证。经过三年努力,14个专家组完成专题论证报告,1991年8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审查意见,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是必要的,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对环境生态保护也采取了相应措施。1992年1月国务院审议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同意兴建三峡工程。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最后确定采用三斗坪段方案,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坝顶高185米和一级开发、一次建设、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

(4)着眼于更加广阔的背景。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面临广阔的背景,有地理环境、国土资源、经济发展、地域风情、旅游文化等,涉及到人们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要考虑当代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既要考虑代内公平、又要考虑代际公平,要面向现在,更要面向遥远的未来。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淮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关系到地区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权衡利益,通盘考虑,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更需要战略眼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面向未来。

(5)强调公众参与性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前提和基础,它涉及到各家各户和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事业的成功也有赖于公众的积极参与、监督。公众参与也是公民维护自己环境权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它是环境民主原则的体现和落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高,要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宜人,公众参与环境活动、环境决策、监督的热情会高涨,呼唤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进步的潮流,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

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适用范围。

强调综合决策和综合平衡,要求各级政府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各级政府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在制定区域开发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行业发展等宏观规划,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政策和计划时,应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

(一)立法上:制定、修改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应该考虑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框架,使环境与发展政策成为行动的重要手段。如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条例》,或《关于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办法》等。

(二)在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方针上实行综合决策,把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纳入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规划中,从宏观上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重大计划决策中,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11月国务院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中,要求“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三)在政策、规划和管理的各个层次上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决策。

制定政策、规划和管理的各个层次,对中央政府来讲,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规划能力,制定全面、科学、可行的规划,将环境资源工作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和重要任务,加强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发挥规划的统筹安排、协调平衡、引导和约束功能。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我国现有的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管理机制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在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采取重大行动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

(四)编制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化规划、区域开发、开发区建设、流域规划等实行综合决策。例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依据《环境保护法》第22条规定:“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城市规划法》规定,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许多城市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在老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中,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建成一大批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

(五)在制定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牧业、交通、旅游、能源、城乡建设等部门或专项规划、计划、办法中贯彻综合决策。

(六)在制定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经济、技术政策。

中实行综合决策。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把各种产业、各种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重要的因素考虑,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

(七)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的重大项目时实行综合决策。

(八)可能对环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决策。如推广重大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核电等对环境有重大的重大事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重大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6月通过,1月施行的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8条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主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在决策中,使用有效的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合理定价资源,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将环境和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征收环境税费、资源补偿费、排污收费,要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决策过程,使有关统计指标和价格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价值,以便综合反映发展的可持续性。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

要扩展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在国民经济中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因素等。在决策要使经济政策要与环境政策相协调,应将环境社会效益纳入经济活动的成本-效益的评估之中。经济发展部门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成本。在评估经济成就、政绩时,应考虑付出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要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上解决“短期经济行为。”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中“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抓紧解决好粮食、水、石油等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国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远景目标时,考虑到环境因素确立了环境目标。例如,3月15日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系列预期目标。纲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十五”期间森林覆盖率从“九五”的16.6%提高到18.2%,城市绿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再造碧水蓝天,改善生态环境的美好理想。十五期间计划环保投入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1.3%比“九五”提高0.27%.

“十五”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到20,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确立了我国环保目标:到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基本改变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比较明显的改变。

四、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现状。

(一)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战略与政策。

在1949-1982年的31年中,我国实行了五个五年计划,但都没有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从1982年开始,我国第一次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环境投入被纳入计划工作中,投入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在1992年环发大会之后一个月内,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等十大对策。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强调:“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调整现有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广泛协商和合作,建立协调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使各部之间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必要时建立新的组织协机构,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策》(198月3日)强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决策时,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为了贯彻实施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和《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国家环保局主持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它强调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将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协调起来。提出的第一个行动方案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是中国发展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此《环保议程》十分重视综合决策问题,并且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环保管理政策、环保经济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以及环保国际合作政策等。这绝不单是环保部门的政策,必须要强化综合决策的机制,做到:(1)把和环境与发展相关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放到国家和地区机构的关键部位中去。环境政策必须渗透到国家计划部门、经济部门、社会发展部门和科技教育等部门之中,要让国家机构的关键部位直接承担环境政策的责任与义务。(2)强化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巩固体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改变部门分割式的机构设置格局。认识到“我们面临的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源于部门间职责的分割。”(《我们共同的未来》)。

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两大发展战略,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向对各项资源开发活动,经济开发区建设和重大经济决策的环境影响拓展。”标志着从1996年开始,我国将抛弃传统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追求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决策时,必须考虑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根据上述目标,制订本辖区切实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坚决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将辖区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并形成制度。”

速有效控制污染的加剧和蔓延,采取了超常规的急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的行政强制行动。表明了我国政府保护改善环境的决心。

江泽民主席在3月15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对区域和资源开发,要进行环境论证,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程序,使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19国家环保总局将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监督和共管、环保投入、公众参与等4项制度列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纲要》。,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强调西部开发要吸取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教训,一开始就要高起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10月,第二届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包括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等多方面的内容。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五”计划建议,把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务院2000年11月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各地抓紧编制生态功能区划,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应该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20,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强调,“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地区、流域间重大环境问题,审议重大环境政策等重要事项。”

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一些实践。

如今,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已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和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了体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如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时,把环境保护贯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把减少污染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把环保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新兴产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1996年以来,全国关停了8.4万家污染严重、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力度之大是空前的。

近几年来,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以及企业发展等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环保问题,朱f基总理指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妥善处理移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污染,保护山林,保持水土;库区企业搬迁,要与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决不能按原样搬迁,形成新的污染源。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先治污,后引水”;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施工,将成为我国第一条“生态铁路”。

为了保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加强决策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决策者的责任。如在建设项目上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在评选先进时,实行环保问题否决权;在选拔干部和考核政绩时,把环保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惩处,对犯有破坏环境和资源保护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我国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正向着具体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我国综合决策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在政策中的规定多是原则式、倡导式、宣言式的规定,没有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在我国行政决策中实行起来也有一些难度,在实际决策中真正贯彻综合决策的原则,实施综合决策的法律制度的单位、部门、事项很少。地区分割、部门分权、本单位利益本位的现象影响并阻碍着综合决策。

综合决策没有形成制度,综合决策的各种程序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可操作性。

综合决策没有形成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可操作规则。在许多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容,至多也是一句原则性的规定,如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发展计划之中,也没有“实施细则”对作如何“纳入”作些可操作性的规定。

但也应该乐观地看到,我国党和政府正是日趋于重视“综合决策”,政策与法律的规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具体,正朝着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立法正趋于建立和正趋于深化。

我国综合决策的立法正趋于建立并在不断深化,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废除都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法律都有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规定,向着法律的“生态化”方向发展。《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十分重视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绿色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思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正成为各级决策部门的决策方略。

特别是20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不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评,而且要对规划进行环评,这就使得决策部门在决策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决策的后果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的措施,这就在“源头”上控制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以及污染的频繁发生,从而使综合决策有了坚实有效的法律保障。说明了我国有关综合决策正趋于建立和正趋于深化。

(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地方立法和实践比较活跃。

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综合决策的立法和实践活跃。为了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

广东省政府针对全省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状况,于19。

99年6月向全省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必须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综合决策水平。要求:“从现在起,各级政府要通过编制本辖区的环境保护的规划,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区域开发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时,在组织重大资源开发项目之前,要进行环境承载能力的论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配置,要严格按政策和法律法规办事。

2001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发文要求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粤府办[2001]46号文)的要求,“建立综合决策机制”,“要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以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与发展科学咨询制度、部门联合会审制度、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流域、区域环境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有关环保的重大决策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等七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时,要准确估量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力避决策失误。通知中指出,必须将“制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计划,制定环境、资源、能源、产业、城乡建设等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开发区域国土整治,实施重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应用重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经济社会发展活动”纳入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范畴。2001年,吉林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通知》;1998年,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和省环保局出台《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政处分办法》;2000年,北京市环保局和市监察局出台《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追究行政责任的暂行规定》;2001年,上海市环保局和市监察委员会出台《关于对违反环保法规人员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若干规定》等。

以来,我国涌现了像大连、张家港、深圳等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这些城市通过加强和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初步做到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

五、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法律制度的意义。

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社会成员的前途、命运和生活休戚相关,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福祉和命运。

政府决策对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决策不当或失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决策不当甚至失误是环境污染严重发生的最为直接和最具作用力的因素。一个愚昧的决策可能污染一条河流,危害一座城市,毁掉一座古城堡,危害远比一般刑事犯罪严重。人大常委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认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也危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安全。追其根源,无不是在制定国民经济的重大政策和规划决策时不考虑环境影响所致。”

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而综合决策法律制度则为综合决策提供了法律保障。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实施,是决策者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决策制度、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深刻变革。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上升为一项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这是决策方式的重大进步,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重大。

(一)实施综合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内容,从源头落实、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责任,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决策层次上的具体化和制度化。实行综合决策制度,将有效地推进我国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如何促使和保证政府决策中的环境保护因素得到强化,使政府决策成为“绿色决策”是必须着力和预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

(二)它是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蔓延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措施。

这吸取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历史教训。综合决策由环境污染事后补救、末端控制的被动反应模式向事前预防、源头控制的主动行为模式转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从宏观上对决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政策源头。

(三)它是政府转变决策方式、实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综合决策要求改变由决策部门单一决策的思维方式,让经济、社会、环境各部门甚至社会团体、公众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地参与,由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转变,由某部门参与决策向各部门参与决策、转变。综合决策要从单纯依靠领导的明智、才能走向依靠制度的约束和法制的保障。该制度对国家政府机关及其首长的决策方式、决策程序提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明确要求。它使决策更加综合化、民主化、科学化。

(四)转变人们的发展观。

从单一发展观即由国民生产总值(gnp)统帅一切的发展观到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维复合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念主要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指标,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增长。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的严重问题。这种发展观念导致了决策的失败或失误。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观,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兼顾,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它标志着政府决策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单维价值取向决策向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多维价值取向决策的转变。

1978年-200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5%,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大,在世界居第6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举世瞩目,但也不能忘记经济增长背后的沉重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如果将这个增长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的损失扣除,得到一个“绝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真正有效的国内生产总值要比现在的数值减少3.7%左右。

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自然资源的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损失)约为2199.38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7%(国内生产净值ndp的4.2%)。换句话说,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ndp的4.2%)是以牺牲自然(资源、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六)综合决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科学地利用,投入到经济效益。

佳、社会效益好、环境效益良的地方和项目上去。不上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的项目。

江泽民同志指出:“综合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极大。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要从宏观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

(七)综合决策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

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长期实行的是外延型、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模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本高于世界平均值,远高于发达国家。传统决策中没有或很少考虑到环境因素、资源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无限制的从环境中掠夺资源和大量向环境排泄废弃物,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大大增加了经济发展成本。综合决策考虑到环境因素、资源价值,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

武汉大学・蔡守秋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系・莫神星。

平衡与发展的作文

同学们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科技的平衡发展。

首先我用爷爷的话作为本次演讲的开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很精辟,却道出全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这说明,科技与一个国家的成长有着直接的联系。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人类发展到现在,是头脑开拓,思想进化的结果,这个过程十分缓慢,甚至中间有许多的弯路。但古往今来,却有多少人的.思想穿越时空,到达过遥远的太空,深入过不可探测的海底,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创造,创造是人类成为自然的主宰者的一个原因,掌握科技,更是我们人类应该引以为豪的骄傲资本。

想象一下,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回到了那个男耕女织的年代。是的,没有了电灯,电视,电脑,没有洗衣机,手机,发电机,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会认为世界糟成了什么样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嘛,陶渊明一样育菊酿酒,补他的破篱笆,苏轼一样闲步前庭,赏他的白月光。古人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和速度很有限。所以,我们要感谢牛顿,感谢瓦特,感谢爱迪生,爱因斯坦,哥伦布,麦哲伦,等等的科学巨匠和那些勇于探索的人们。他们的贡献让我们偷了个大懒,有汽车代步,有电子e-mail,有自来的干净水……,我们的日子很舒适。但是,科技能够解除饥荒也能制造生化危机;科技能减少人的死亡,也能使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更巨大。一颗小小的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的水,一个5号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再没有农业价值。科技使我们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却使我们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有人预言,全球的石油资源在40年之内消耗殆尽,也许我们的下一代,在下一代,将没有资源可用。但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无可挽回,我们不可能马上停止开采资源,也不可能抑制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发现了世界,认识了世界,接下来,我们要靠科技来改变世界,靠科技拯救世界。

我们有太多的期待。期待强国能再生能源的科技无条件传播给发展中国家,期待我们能够使资源循环利用起来。我们有太多的抱负,我们要把世界连为一村,资源是地球的,不是你霸这我抢着就会多一些。我们相信这会成为现实,因为有你,有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

平衡与发展的作文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道家智慧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瑰宝,它和儒家思想分别作用于企业不同的层级。如果说“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更强调了企业中基层的执行能力和守业能力的话,那么“君无为而臣有为”的道家思想则是企业领导者高屋建瓴地制定企业战略决策所借鉴的重要思想工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所追求的是结果是最终达至“大道无形”,让企业发展从“不得不然”,到“欣然而然”,最后形成高速流畅的“自然而然”。

依势而为、阴阳调和的自然平衡之美,是企业发展最高境界。它让企业以最小的力量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向上成长的空间。

大道无形:企业的阴阳平衡。

企业中的“大道”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此,我们试图阐述的是一个不可道而又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潜规则:企业势能的阴阳平衡。“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唯有企业将阴阳的势力调节到微妙的平衡状态,才能获得企业发展的基业长青。

我们从阴阳平衡的角度去看企业发展,就会发现企业处在两种极端的状况下会出现问题:至阳无阴的企业或至阴不阳的企业。至阳不阴的企业片面强调硬性管理,如制度、绩效考核等,制度的僵化可能会导致人员的流失、创造力下降、应付危机的能力下降、人浮于事……而另一种极端:至阴不阳的企业则由于阳刚的力量缺失:如缺乏系统管理流程、没有制度或制度不严密、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目标不清、能量无法集中、人的惰性增强、互相指责。

不论是至阳还是至阴,它们真实的情况都是没有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导致阴阳失调。所以,企业最佳的状态是阴阳的力量达到平衡。只有当阳阴平衡的时候,企业就会充满创意,z结果――系统的平衡――会自然呈现,即下图中整合创造的部分将会自然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阴阳平衡的状态并不是儒家所说的中庸。前者是指既承认阳的存在,也承认与之对立的阴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既彼的线性对抗关系。而是允许多种选择答案的存在。只有允许各种答案的存在,能量才能在企业内外互为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动态发展的平衡关系。而后者:中庸则是指在所有的关系中,我选择一个不偏不倚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处理相关联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庸是指1到100之间,我选择50的位置来看待和处理所有事,它是静止局部的一种态度与方法论。而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儒家中庸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中庸也允许能量的流动与存在。它与阴阳平衡的理论是共通的。平衡论是一种全局观和动态看待事物的方法,它意味着:我允许所有的对立、斗争的存在,它们可以互相对抗、排斥、作用,在这种运动的关系中,各种力量都不断地进行消长和转化。它应对、处理的是企业全局、宏观的矛盾。

平衡与发展的作文

这些人的心态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要想平衡,就像在翻滚的巨浪中求得船行安稳。而惟有心中有秤,即有己的做人准则,才可能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一份平衡心态。

抚望今昔,多少人的境遇随命运的洪流而起伏,但他们中的一些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们心中的秤杆始终平直,从而使他们不曾丧失自我。

而范仲淹,从一个贫家少年直到官封丞相他前后的境遇可谓判若云泥。但是,身居高位的他所顾的依然是天下苍生。高官厚禄不会让他变质,因为他心中有一杆为国为民的秤。而在今天,物欲的诱惑之强烈是前所未有的,城市生活的纸醉金迷,让多少农村青年心中渴慕,甚至不平。但是,徐本禹,这个繁华都市中的大学生,却独自走进了贫瘠乡村中那摇摇欲坠的小学校舍。

论区域林业发展的平衡问题

物质利益是一种关系,即市场主体创造和享用外界物质对象,为自己谋福利的关系.物质利益原则的基本内容一是物质利益是每个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所追求的基本的、根本的'利益.没有物质利益,市场主体无法继续存续;二是每个市场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己的物质利益;三是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点.林业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物质利益是林业经营者(市场主体)追求的基本的、根本的利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投劳、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获得物质报酬.林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是商品,如果实现不了价值或者其劳动成果被剥夺,必将影响林业经营者和社会对林业的投入(投资、投劳),其后果将导致林业长期的落后.

作者:祝夕平作者单位:安徽省林业厅刊名:安徽科技英文刊名:anhuiscience&technology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环境发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怀着紧张而又轻松的心情走上了演讲台,紧张是因为我深知肩上扛着一份重任;轻松是因为我坚信xx的未来会更美好!大家都意识到要树立xx的新形象,把xx建设成为国内外商家最愿意投资的城市,就要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所谓投资软环境是指那些处于不可见状态,具有一定的人为特征且极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环境,具体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人人都是经济发展软环境。关注今年高考的人一定知道,浙江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一枝一叶一世界》。是啊,一沙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只有懂得见微知著的人才能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宜人先生讲过这样的一件事。年轻时,他和老伴去过一次苏州,在这个人称“天堂”的城市一天他俩为了赶路,便背着大包拎着小包排在站道上。车来了,人们鱼贯而上。这时,一位即将上车的当地人回头伸手挡住后面的乘客,对他和老伴说:“你们请,你们是客人。”他和老伴匆匆上车,对着车窗外大声说“谢谢”。站在身旁的一个小姑娘低声说:“不谢,不谢,你们是客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老先生到过许多城市,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流光溢彩的景点,不是独特风味的美食,而是那句“你们是客人”。现在,每当人们说起“苏州”,那一老一少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老人家的脑海里,于是,那个城市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便越来越美丽。事实上,每个城市的硬件大同小异,看过之后,随着时光的流失会逐渐淡忘。能使人铭刻在心的,惟有那里的软环境。

我不由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两个报道,有一位韩国投资商应邀到某地考察投资环境。途经一个小县城,汽车开进一条狭窄的山路,突然发现对面开来一辆轿车。这辆轿车见是外地牌照的车便主动让路,退到几十米远的三岔路口,并热情为韩国商人指路。对此礼遇与热情,韩国商人感念于怀,最终选择了这个地方投资兴业。还有一位台商准备到山区投资办厂,可一直没有选到理想的合作伙伴,便到市场上采购了一些地方风味食品准备带回台湾。店主从交谈中得知他回家之前还要周转几个城市,就提醒他这些食品的保质期仅为一周。这位台商被店主诚恳的举止感动了,当即表示愿与他联合开发风味食品。

读过流沙河的一篇文章,文中说:“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坐几分钟的公交车即可。”我信。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城市的形象往往是从最细微处塑造起来的。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反而会起到关键作用。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张笑脸,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却会让客商满意。吸引投资者的不仅仅是硬环境,还包括淳朴的民风、讲道德守信誉的市民。司机让路指路,店主以诚感人,的确是小事一桩,但在投资者眼里却是“以小见大”,看出的是这个地方的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

一个人自己品质和风格,一个省份、一个城市也有她的品质和风格,我们xx的品质和风格谁来塑造?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xx人!所谓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就是要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创业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建设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人人有责。可以说,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都是软环境。我们每个xx人民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件事做起,我们要把建设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当成自己分内的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的事业,只有靠我们的辛勤工作,才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们的事业,只有靠我们的奉献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是的,我们都是这个社会普通的一份子,也许我们不能驰骋疆场,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立足本岗,兢兢业业。也许我们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但我们手牵手就能铺筑平坦的大道;也许我们只是一块毫不起眼的砖头,但我们肩并肩就能构建牢固的大厦,也许我们很平凡,但我们相信,无数平凡的奉献必将铸就不平凡的明天!

物质与道德平衡共发展作文

当一袋袋拾来的废品井然地列在阅览室门口;当沾满灰的拾荒者洗净手品书卷缕缕墨香;当最平凡的图书馆变得温暖人心;我们才会明白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与秩序有多么重要。

花开次第,有色彩的衔接使它们美得出众;群鸭戏水,列队的小鸭终得春江水暖的沐浴;青山连亘,无序也不得奇景映入眼帘。物如斯,人亦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因众人懂得公共道德,懂得遵守秩序而得以共同发展。刻刀屡屡划过被岁月斑驳,点染了的过往。一片片竹篾书尽曾经。从有朝代的那天起,大臣上朝,百姓过堂,都要有个规矩,有个秩序。宋朝岳家军以军纪严格著称。当兵要有当兵的道德,而列队之事更是如林般森严。视线放远,即使是桃花源中有假想社会,那些俨然的屋舍,来往的农民也都是代表。倘若人人都失去公共道德与秩序,金銮之上好似戏台;军中无顶梁支柱,无道德之人扰乱军心;桃花源也不曾是梦境般令人向往。

然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正需要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与秩序。而具体来讲,守秩序也可称作公共道德。那么公共道德的好坏取决于什么?20xx年日本大地震,震后的商场成为人们避难的场所,而人们都自发地坐在了停止的电梯的同一侧,好方便有急事的人从另一侧通过。在中国,有多少次张灯结彩的庙会成了踩踏事件这种悲剧的发生地;马路监控中定格的画面有多少是百姓横穿马路翻越栅栏;有多少次新闻的焦点都是成堆的垃圾污染了河水……现在,我们称前者为好的公共道德,后者为差的公共道德。因此,素质的高低表现为公共道德的好坏,而它也正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多少。

目前,我国正对青少年——祖国的希望普及素质教育,加强文明建设。校园正是开展工作的好地点。很多孩子已经静心排队购物,扶老人过道,自觉捡起地上物品。与此同时,他们的精神也将感染周围的人,将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

废品的放置体现着道德,逸散的书香象征着文明,那温暖的场所闪烁着光芒。

让我们邀请道德秩序回家,似迎千万春光无限,点亮前程的希望,共建美好文明祖国!

高考学科平衡发展心得体会

高考,作为人生的一大关口,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做到各科目的平衡发展则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高考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探讨如何实现高考学科的平衡发展。

第一段:科目的选择。

在高考前的三年中,学生们开始选课。而如何选择科目则是决定高考成绩的关键之一。对于理科生来说,如果要保证高分,那么应该选择好物理和化学科目。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则应选择好语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能够选择的科目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选择科目来增强自己的学科平衡性,避免出现过于依赖某一个特定科目的情况。

第二段:选择学习方法。

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提升学科平衡性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学生在准备高考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大量的知识点,但是并不利于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我自己的学习中,我会使用归纳总结和解析的方法,去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原理和说明,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并从各个方面去考虑某一个知识点的细节,从而避免了错误出现的情况。

第三段: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增强学科平衡性的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进一步开阔自己视野的人来说。阅读的多样性,能够让我们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种方法可以在高考前,也可以在大学期间都可以使用。同时,用阅读的方式去摄取知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段:思维的提炼。

高分成绩并不是说可以只记住知识点,而是在考试时,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思维提炼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决定好每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而不是去记住答案,从而通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究,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透彻。

第五段:平衡的总结。

作为一个追求平衡发展的学生,我们应该多去尝试并摸索适用于自己的平衡方式。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观察,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那么,适用于自己的平衡方式就是最佳的方法。在平衡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在高考时所得到的成绩也更为稳定和可接受。

总之,在高考中,保持科目平衡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学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注重每一个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平衡,避免产生单科目过度依赖的情形。同时,使用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精选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精益求精的思维能力,才能真正获得学科平衡的提升。

物质与道德平衡共发展作文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初中生平衡发展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全面发展呢?在我实践和探索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善于时间管理。在学习任务繁重的初中阶段,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我每天都有一个作息表,规定了每个时段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可以帮助我合理安排时间。例如,早上的时间我会利用来做早操和自习,下午的时间用来做课外活动,晚上的时间则专注于复习功课。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帮助我平衡学习和生活,还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其次,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但也不能忽视兴趣爱好的培养。有些同学认为培养兴趣爱好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其实不然。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动力,并且还能培养我们的兴趣和个性。我对音乐非常有兴趣,在学习之余,我会参加音乐社团,学习乐器和合唱。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我在音乐方面的才能,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再次,保持积极的心态。初中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如果我们总是消极抱怨,就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负担。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通过保持积极的心态,我能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再者,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难免会遇到,有时自己难以解决。这时,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家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会给予我们最真诚的建议和帮助。我发现,和家长进行诚实的沟通,不仅可以帮助我解决困难,还能增强我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实现自身的发展。

最后,要注意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更好的发展。初中生活紧张,很容易忽视身体健康。所以,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和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均衡。此外,还要适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身心健康是我们能够平衡学习和生活,并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

初中生平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善于时间管理、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心态、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注意身心健康,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平衡发展。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成长和进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1、以推进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县政府根据《xx市第四批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对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2个单位重新制定了审批事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能够现场办结的,全部由授权窗口直接办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1503项,全部按时办结,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亲商为服务重点,完善奖惩制度,选树创业典范。对原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县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加强城市建设,打造环境品牌。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县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单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

2、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审批周期仍比较长。二是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让那些有意向到深泽投资兴业的客商愿意来,来了以后留得住,真正为我县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增加后劲。

3、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深泽是石家庄地区的边远小县,人才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4、人文环境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投资环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服务质量的竞争上,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改善的焦点和重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二是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尽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入园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2、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进一步增强亲商、安商、扶商的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良好氛围。二是要充分发挥县政务中心的作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集中、限时审批,真正实现“一个头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三是要积极建立健全与企业对话的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及时收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监督政府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县招商部门要及时召开政策说明会,将应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及时传达到外来投资企业,让企业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权”和“知情权”。

3、重视制度创新,整治执法环境。一是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认真推行检查准入制。建议对新上建设项目推行“封闭运行”的制度,进一步减少随意性检查、收费现象的发生。二是健全完善行风评议监督机制。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形成给企业多服务、多沟通、多出主意、少找麻烦,“一切围绕经济转、一切为着经济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推行一次投诉查实惩戒制度。企业或群众投诉执法人员有不规范执法行为等问题,经调查属实,被投诉人确有过错,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立即调离直至辞退。

4、重视文明创建,进一步整治人文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生动局面。二是继续加强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整顿,认真清理乱搭乱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容城貌。三是按照实现“四个深泽”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精品城市,给外来投资企业进一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

对于影响我县投资环境的一些重大问题,县人大会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做法,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作出不懈的努力。

初中生平衡发展心得体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青少年的平衡发展。作为初中生,我也深深意识到平衡发展对于塑造我们的未来意义重大。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积极探索如何在学业、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方面取得平衡发展,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平衡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时间。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阶段,学业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会根据课程难度和时间要求优先安排学习时间。在时间紧张的时候,我会采取分段学习的方式,集中精力完成一部分任务,然后休息放松一下再继续。同时,我还会合理安排其他方面的活动,如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以保证全面发展。

其次,平衡发展需要明确目标及规划。在初中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发展自己。我会在开始每个学期前,设定一些目标,如争取进步班,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等。明确目标后,我会制定相应的规划,列出具体的行动步骤,以确保能够完成目标。同时,我还会不断调整和修正目标规划,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再者,平衡发展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初中生涯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阶段,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当任务重、压力大时,我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时的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同时,我也喜欢寻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励,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平衡发展的实现。

另外,平衡发展需要适度放松和休息。过度的学习或活动可能造成身心的紧张和疲劳,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当我感到疲倦时,我会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放松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打篮球等。同时,我也会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维持身心的健康。

最后,平衡发展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初中生活中,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和学习方式。比如,我对文学和写作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会参加学校的写作社团,积极参与各种写作比赛。同时,我也会探索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如制作复习计划、利用笔记、思维导图等。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任务。

综上所述,初中生平衡发展是一个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通过科学规划时间、明确目标和规划、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度放松休息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平衡发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只有平衡发展的初中生才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环境工程发展前景

环境工程一般指的是水污染处理工程、大气污染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噪声污染处理工程等。随着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从业人员的5%计算,将需要50万人。而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人员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环境工程专业适用于从事环保专业工程(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物理污染防治、污染现场修复等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知识技能: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前景:工作好找,待遇不高

环保职业被人们评为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红红火火的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专业人才受到冷遇,这是因为在具体的环境治理行业,往往投入大于产出,赢利微小,除环保咨询业务与环保技术服务业每年的近期亿元人民币的盈利外,其他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的状态,因此,与此相关的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是叫好不叫座。

这个专业在毕业后应争取去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因为大公司的专业理念和技术水平可以让新人迅速的积累到有关的工作经验。一般的小公司则很难花费成本和精力培养新人,也缺少这个环境和能力。根据一项针对数百名环境工程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的薪资一般在1500元/月到3000元/月之间,不发达地区的类似岗位工资则普遍在800-1800元/月。环境类岗位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钱”。一般设计院招聘的环境工程师,都要会注明需要5年以上设计工作经验。

环境科学涉及面广。加上“绿色科技”的兴起,可从事的行业非常广泛。一旦环保人才走俏,年轻的“环保板块”能够像曾经的it业、投资银行业一样打造一大批成功的“绿色”金领人士。

就业方向:

技术类岗位:学习能力更重要

目前环境工程主要工作方向还是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三废处理,水处理分污水和给水处理,涉及行业门类较多,目前就业适用面较广,烟气处理是目前最热门与抢手的,薪水很高。

环保行业的概念比较广,有环保管理,如环保局和环境监测部门;有环保设施运营,如水处理站,各企业环保监督管理部门;有环保工程公司,做工程承包;有环保设备生产制造,如专业设备制造厂;有环保技术咨询,如设计院和环保技术公司。

技术咨询和工程管理是此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就业选择上,依照行业发展趋势,首选在外企做环保技术支持和项目管理,其次选择做研发,最后才是在企业内部做环保管理。

事实上,大多数已进驻中国的外企在这两大主流方向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盈利情况也很不错。这些企业对高级人才的招聘普遍要求具有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对应届毕业生在管理方面的素质也相当看重。因此,不愿意脱离本专业而有志于做技术的同学,可以从现在开始自学“项目管理”等课程。(motivational model http://)另外可以多接触行业杂志,他们会带来更多更流行的技术和理念。如果能有去一流企业实习的机会那千万不要放过。技术和先进设备看十遍书都不如亲自操作或见识一回。而且,团队合作和管理思想也只有你在实际工作中才可以真正有所体会。

销售类专业:专业性弱,选择面大

大多数环保产品的销售岗位在招聘时,企业会要求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拥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可以给客户以专业的解说,同时也可以承担一些售后服务的职能。

目前人才市场提供类似岗位的增长速度远远快过技术类岗位,很大一部分是环保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等岗位。但这类岗位在刚上手时大体会有这样一个特点:工作累,待遇低——基本上所有行业的销售岗位都差不多。

目前高级市场职位是职场上的高薪宠儿,这些职位一般都要求五年甚至更长的市场职业经历,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优秀的策划能力和市场意识。如果大学生在学校就具备一些销售技能,竞争力无疑大大增强。而且做销售以后转行的机会会更好,毕竟销售原理在任何行业几乎都是可以通用的。

《环境工程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生平衡发展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个人发展方面,都需要实现一个良好的平衡。作为初中生,我们更需要注重自身的平衡发展,既要注重学业,也要注重实践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合理规划时间是平衡发展的关键。初中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很多同学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只有合理规划时间,才能够保证学业进展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执行,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学习。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加入学校的乐队、舞蹈队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提升了自我修养。

其次,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平衡发展。爱好是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兴趣爱好,生活才更加多彩。初中生,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专注于培养和发展。通过兴趣爱好,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还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我的一个同学,他在学校表现很优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却总是缺乏自信和社交能力。后来,他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社团。通过经常参加训练和比赛,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乒乓球水平,还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渐渐地变得开朗和自信。

再次,注重身心健康才能进行平衡发展。在忙碌的学习和活动中,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日常的锻炼和休息。我每天都会坚持锻炼身体,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此外,我还会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减少疲劳对身体的影响。只有身体健康,才有精力去进行各个方面的发展。

最后,与人为善,懂得合作是平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都需要和各种人相处。与人为善,善待他人,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升自我价值。在学校或者社会团队的合作中,我总结出了几个原则:首先,要倾听他人的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其次,要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形成合力;最后,要积极主动,乐于助人,帮助团队取得成功。通过身体力行,我发现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懂得合作与分享的人。

总之,初中生平衡发展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需要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多方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注重身心健康和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只有追求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成长并充实自己的生活。

高考学科平衡发展心得体会

高考是每个学子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关卡,而要通过这个关卡,则需要在学科上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保证学科的平衡发展。本篇文章就是对我在高中时期的学科平衡发展的心得体会的总结与分享。

学科平衡发展意味着在所有学科中都能够取得平衡,而不是在某一门学科上得分很高,但在另外一门学科上得分很低。这样的平衡发展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高整体分数,从而增加考生的竞争力。其次,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后,可以培养全面的学习能力,从而使自己在未来的学业、工作中更加有底气。

要实现学科平衡发展,需要考生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实现平衡发展的策略。首先,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选择以及平衡分配所有学科。然后,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在每个学科都有充足的时间。此外,要注意分配学习重心。做到抓重点,放轻松,这样可以在相应的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要注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刻苦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科平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实现学科平衡发展并不容易,过程中并不是一片平静的海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分配时间和进行合理的学习计划。而实践中,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通常会面临时间不够、学习压力大等问题。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钻木取火不择手段”,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学科平衡发展,就需要做出一些牺牲,比如减少娱乐时间,增加阅读量等。

第五段:结论。

学科平衡发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且可以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分配时间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如果我们认识到重要性并且有信心,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实现学科平衡发展的目标。最后,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物质与道德平衡共发展作文

过于悲观失望的人,老是想我没有这,没有那。因而常常唉声叹气、#fromend#痛苦烦恼。我们要对他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着你拥有什么。

过于乐观自信的人,老是想我这也有,那也有。因而常常幸福快乐得无法形容。我们要对他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着你没有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既不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过于乐观自信;不卑不亢,不瘟不火,保持一种平衡,也就是所谓中庸。

一种观点是,为人要低调,要谦虚一些,不要过于张扬,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太低调,太谦虚了,就会失去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失去很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真的别人处处都比自己强,悲观失望的心态自然就会产生;抑郁烦躁,痛苦不安,就会随之出现。这样的人生,必败无疑。例如,宋王朝面对强敌,就是在不能有所作为,不敢有所作为中,逐渐走向灭亡的。

另一种观点是,为人要乐观自信,要当仁不让,要敢于毛遂自荐,要敢于班门弄斧,这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于嚣张、张狂,没有自知之明,那么不但会贻笑大方,还会搅了自家或人家的好局,只会落得人人厌恶。这种人,也往往听不进别人的任何话,失败、悲剧,在所难免。刚愎自用、沽名钓誉的项羽就是这样的例子。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