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论文(热门20篇)

时间:2023-11-27 08:27:31 作者:飞雪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请注意,这些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只是一种写作的示范和启发,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写作时,大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观点。希望这些范文范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大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学论文

摘要:

从广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投资主体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狭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公益市场参与者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关键词:投资;心理;股票。

投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时常的接触到它。比如说:你在做生意赚钱后,你会考虑这笔钱该去干吗?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好的地方就是银行。因为我这样既可以赚钱又可以让钱生钱,这是民众的投资心理。而对于股民而言,他们投资的对象是那些有前途的公司,有前途的行业。为什么这些股民会有这样的选择吗?因为他们受到投资心理学的影响。

有一则古老的华尔街格言说:市场是被两个因素驱动着――恐惧和贪婪。很多人会说,贪婪在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泡沫期间主导了市场,而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则是恐惧情绪控制了人们的行为。尽管这话说得没错,但这种界定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人类的头脑和情感如此复杂,仅用恐惧和贪婪情绪来解释人们在决策中所受到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

证券投资心理学这门最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新型学科,反映了科学发展向着基础与应用并重以及有关学科相互吸收融合共进的时代潮流。从心理学来看,投资心理学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部门,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与当下人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息息相关。投资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瑰宝。投资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经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点。而针对股民而言,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要贪婪,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投机。”投资作为一种金钱与数字的游戏,其有“投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吗?不可否认,投资是一门科学,投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财富知识的基础然后再做出理性的判断。但投资也是一门艺术,不是说只要你永远超人一等的智商就可以了,它还需要你具有超人的胆量,敢于创新的精神,具备某种直觉某种悟性。

也许,你会觉得投资是一种取巧的生财的方式;也许你会把投资与赌博划等号;也许,你会对投资有一种恐惧或者不信任的感觉。那么,我会觉得你的投资心理没有摆正!刚刚在你的眼中的只不过是投资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投资是你针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赚钱渠道作出判断之后而作出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你必须要克服过度的自信和缺乏信心两种极端心理。同时又必须掌握对自己心理的调节,进而达到调整自己的情绪,思维,意志等心理过程的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考虑投资时,你的周围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更有可能有许多人的劝告,阻扰,还有嘲讽,偏见等等。此时此刻,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放弃任何一丁点商机,也许其中会有挫折,但是真真的财富往往就在那么小小的挫折中。

投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在投资中我们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不同的人对于投资的目的不同,但不可否认我们都想做那个大赢家,想在投资中无疑需要自身的努力,而投资心理学则会教会我们更好的投资,因此投资心理学对我们的发展尤为重要。期待我们在投资中走的更远吗,飞的更高!

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投资者的性格特征呢?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投资者的性格特征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证券营业部中经常会看到某些个性鲜明的投资者,如1996年的大牛市,没有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前,有的投资者就专门追涨杀跌,那时的股票一天涨20%-30%是常有的事。到1996年年底,居然有两只股票一天涨100%以上,追涨杀跌就是这种股民的性格特征之一;有的投资者年年解套年年套,总是喜欢在高位去追买热点股票,形成一种习惯性上套,被套住了从不愿认赔割肉,等待来年解套以后,又忍不住杀入其他的股票,最后又被套一年,这也是一种性格特征;还有的股民总是能买上黑马股,总是骑不住,要么赚点小钱被震荡出来,要么不赚钱或赔点小钱,然后仓皇出局。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一贯性操作偏差。这些一贯性的操作偏差形成了不同投资者的独特性格。某些性格特征在某些投资者身上屡屡出现,真的是像命运一样难以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尽管气质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但性格却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心理特征。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会难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为什么会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性格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由于性格的因素造成的。因为每一次被套的股票都不相同、或每一次股市下跌的原因都与上一次不同,似乎每一次失败者与性格没有关系。其实,这恰恰是症结所在。所以,我们认为《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对我们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的作用甚至于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证券投资心理学,李小梅,证券导刊,20xx.10。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学论文

婚恋心理包括很多方面,夫妻感情、婆媳关系、其他家庭关系等的处理,协调。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我们所爱之人,很少有在认识我们之前就被塑造好了的。为什么要有男人和女人呢?他们是那样的不同,不能相互理解,但又互相爱恋,必然相互伤害。有时候我想,设计男女这一套程序,唯一的可能是以这样的激烈的冲撞来帮助我们学习,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变得更宽容,有领悟力,不狭隘。

迄今为止,我的这段感情已经6个多月了。十分高兴在这学期选到《婚恋心理学》这门课,并且可以用婚恋心理学的知识来诠释爱情。

起初是我追的他,一直示好,总是在他身边出现,用婚恋心理学的知识来说这叫“曝光效应”,出现频率多了就增加了喜欢程度。由于男友是较内敛温和的性格,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使他接受我。后来老师讲到,求爱时间长会更幸福。我想这是有道理的,不要因为寂寞空虚或者流行趋势轻易的去恋爱。

恋爱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男友是害羞少言的人,也不怎么表达自己情绪,什么事都是一个样子。我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没有亲密情感的体验,总是患得患失。有时会夸大自己对其他异性的吸引力,以此来制造他的嫉妒。想试探我们的关系,看看男友是否会在意。希望他对自己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承诺,有所反应,从而更加努力地保护和维持我们的关系。结果当我尝试与其他异性暧昧时,发现效果和我所想相距甚远,男友的反应很不好。这使我非常后悔、于是立马停住,向他做承诺表衷心。

通过对《婚恋心理学》的学习和男友交往过程中的摩擦,懂得了与其害怕表达自己的需要,把它们伪装起来,最后为得不到满足而失望,还怪对方没有满足自己。还不如明确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因为亲密关系不是猜谜游戏,恋人在认识、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得学会理解差异、处理差异。不同意对方并不会破坏关系。回避矛盾并不能解决问题,当我对男友做的事情不理解或者不喜欢时,会开始问对方为什么要做,在交流中了解清楚。问题一旦出现就要尽快着手解决,不然厌恶的情绪越来越重,最后冷战、制造壁垒来抵制另一方。《婚恋心理学》教我真诚地去听男友关心和抱怨的问题,而不去评价他。杜绝理所应当的心态,坦诚的和他交流并且表达自己,成熟的去爱。

和男友关系不断改善,现在是“稳定交往阶段”,从起初的“焦虑∕矛盾依附”进化成现在的“安全依附”。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不同的性格,站在对方角度想,相互尊重和迁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解。鼓励男友的个性显现。渐渐发现男友只是感情比较隐蔽,并不是冷血动物。当我用宽容和耐心察觉到这些隐蔽,我感到很幸福。

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物质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好好的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未来。照现在这样稳定地发展下去,我们等毕业了就先订婚,然后两人一起奋斗。

刚毕业那一两年可能会稍微辛苦一点,要更努力。心中有爱,我们愿意吃苦。过了三五年,通过我们的认真和踏实,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等到双方都准备好了,不怕婚后失掉自由,愿意向对方、向社会、向子女负责时,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婚了。

婚后住在一起,在家庭琐面前,避免无效争吵,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不斤斤计较。人置身于生活之中的局限性,是各自的自私和软弱。丈夫有了缺点,要学会宽容。过分责怨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在早晨临出门上班前的4分钟以及下班回到家后的4分钟,都是我们身心最疲惫的时刻。在这两个阶段,对方若提出个问题,自己也许会没好气地回答,一场争执就在所难免了。因此,我和丈夫会约定不要在这两个时间段做任何认真的讨论。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给对方一个简单的问候或亲吻,这样有助于避免争吵。共同分担日常琐事。日常琐事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但它们增强了相互的信任。

保鲜爱情,在婚后生活中也要和恋爱一样,每天都要说“我爱你”;要有接吻、要在沙发上拥抱;性生活每周2—4次;即使在工作中,每天也要有规律地保持联络;每年有几个令人惊喜的周末、几次度假;也允许对方单独与朋友外出。

等我们习惯婚姻生活了,我们得生孩子了。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我们会为生孩子勤于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在怀孕期间,不忘对丈夫的关心和爱抚,以防他出轨。产后丈夫正沉浸在新爸爸的喜悦中,我要迅速恢复身材。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会咨询参考双方家长意见,毕竟他们是过来人,懂得比我们多。

承受巨大压力或疼痛时,要陪着丈夫一起。如果不行,让他带上我的照片。要使他意识到我的支持有多重要。

孩子顺利成长,婚姻也稳定时。这时候如果出现外来的诱惑,我希望我和丈夫都能保持初心,不被横生的枝节扰乱了心,忠于彼此、忠于家庭。我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对丈夫疏忽,坚持关心照顾,坚持和他谈论他的工作,会去他公司接他,参加他的公司聚会,下班后一起去他和同事常去的饭馆酒吧,偶尔带些点心给他带到办公室。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防止他在工作时间和同事出轨。丈夫出差时因为孤独、寂寞、xing饥渴,防止他出差时出轨。出差前和他分享一些新奇有趣的性点子,给他强而持久的性感刺激,这样他在面对美丽女郎的时候,还能保持对我的热情。

偶尔一起尝试一些刺激的活动,做一些打赌游戏,重现以前浪漫的有意义约会的场景,学做小叛逆、引诱对方,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对方、不断发现他的优点,庆祝他的有意义的时刻,为他的努力和成就感到骄傲高兴。

慢慢的我们都三四十岁了,这个时候生活琐事积累成怨,让我们多出枯燥。在争吵时要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如果丈夫做了不对的事情,让他知道尽管我不喜欢他的做为,但我仍无条件地爱着他。就事论事、不伤及无辜、不翻旧账、不留积怨。吵架不是为了打败对方,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告诉丈夫,和女性交流有助于男性健康,让他知道我的唠叨是在表达爱,爱有多深,唠叨就有多久。多一些宽容,要看到我唠叨背后的情感需求。丈夫认真倾听,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对我的日常工作给予足够的赞赏,避免心理上的空虚和寂寞,就可以有效消除唠叨的困扰。跟丈夫诉苦时,先提重点,然后分享过程,这样才不会让对方因抓不到问题的重点而不耐烦;丈夫要知道,对妻子而言,唠叨是种情绪纾解过程。

不管未来生活怎样,我们都将如我此刻写下的一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度过七年之痒,度过中年危机,把孩子养育成人、共同照顾双方父母。

谢谢《婚恋心理学》使我能对自己爱情做这样一个规划。在这门课的学习中,以及最后写这些字的时候,我触动很多,亦受益匪浅。这些对爱情的讨论和诠释,对男女双方关系的促进,对爱情的规划,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化心理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有关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不仅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xx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xx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xx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类对其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续的过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经历了由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到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共同保护的认识历程。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不论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本身,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规划之初就应在国际视野下对遗产地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把握遗产地的文脉和地脉,重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化心理

关于它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

纵观近几年的研究历程,学者们多致力于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及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性别歧视的思想根源、及心理基础的研究并不深入。

文章首先对性别歧视做简单的界定,以我国的中庸思想为基础,剖析性别歧视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对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透视人类对于男女两性问题的独特视角和特殊心理机制,也建设性的提出了男性性别歧视存在的表现。

旨在为性别歧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歧视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

性别歧视、劳动歧视、地域歧视、乙肝歧视、身高歧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发现了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宪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从一个抽象而空泛的规定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性别歧视作为常见的歧视形式,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性别歧视的界定。

“性别歧视(sexism)”,指基于人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

这一字眼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美国的女性主义者受“种族歧视(racism)”一词的启发而创造的词汇。

关于“性别歧视”的另一个权威定义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二、中国以中庸为思想基础的性别歧视。

我国进入父系氏族之后,也一直存在这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

但与西方完全对立的性别歧视不同,我国的性别歧视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中,一直提倡阴阳合一,阴阳并济的中庸思想。

也就是说,在人性方面,男性和女性分别代表阳和阴,也就带有他们不同的特征和品质。

例如对男性的特征概括为强壮、刚烈,女性的特征则概括为宽容、忍让、内敛等,细究起来,也只是个人修养实现的价值不同而已。

如果细品我国的古典著作《论语》和《老子》你会发现,虽然都是提倡“阳”为主,“阴”为辅;以及“三纲六纪”、“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但是也同时提出“等级制度”和“孝亲”制度与之综合,以求阴阳互补,别中有和,不失偏颇,并借此补偿女性在另一方面所受的压抑。

但与之相映,男性在获得一定主权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被赋予了更多地压力和责任。

在身体劳作与权力名誉之中,获得性别意义的潜在平衡。

这也就是具有中庸特色的性别歧视观。

性别歧视在我国的根本体现就是,以男人的视角来体察世界、丈量事物。

拿汉字举例,我国的语言中,有很多以“女”字为偏旁的字,上面都表现着男性对不同女性的看法和他们衡量女性优劣好坏的标准。

概括下来,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有关性别制度,表明“女性角色和关系”的一套完整的语言符号,如婚、姻、嫁、娶、妇等;第二类是一些反面的品质及态度,直接同女性性别相关联,如妒、媚、嫌等,第三类是男性对女人品行及容貌的评价词,如娇、好、媛等。

这类词大多与女性身体相关。

细究这些文字背后的意义,女人的好坏都是用男人的眼光和视角来评判的。

但其间并不是完全排斥、对立的关系,也融入了相当程度的爱和尊重。

例如“好”字,女人有了孩子,就要得到一个相当正面的评价。

也就是说,在中国,性别歧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孝亲观念中留露出的男性对“母性”的崇尚,不禁让女性得到了更大的关爱,也让他们在社会中享有更多的权利。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在初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男女同等享有土地”,还是到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开始高举“男女平等”的大旗,甚至是到了新中国,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都是在男性的帮助下进行的。

因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妇女解放最初的诱因都是男性对女性的关注,它们无论是在思想基础或是组织形式上都不可避免的深深打上了男性化的烙印。

也就是说,中国的性别歧视观并未将男女双性对立来看,而是以中庸思想为基础,在宣扬男尊女卑的同时强调两性的协调互补,所以,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由男性主导,并将其当做社会革命的一部分是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依据的。

但如果从其反面入手,你也会看到,男性也在这种大众视角下被戴上了牢牢的枷锁。

处于孩提时代,父母就一定开始将定型强加于男童身上,要求他们具有男子气概。

到了恋爱年龄,也应该主动追求女性。

步入社会后,必须具备冷漠、勇敢、果断、独立自主等举止和观念,才能被社会接受。

与女性交往,男性需要展现绅士风度。

到了法定年龄,男性必须应征入伍,保家卫国。

结婚后,男性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

这些无形的责任,与赋予男性的主权相辅相成。

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平衡。

三、女性性别歧视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一)言语歧视。

1.第三人称代词用作所指的使用。

在汉语的书面语中,一般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和“她”,分别代指男性和女性。

但是,在性别不确定或泛指时,人们习惯于用“他”。

如:“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他是很需要关怀的。”男女混合组成群体,用来指称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时,仍然用代表男性的“他们”来进行指称。

如:“洪常青和娘子军的女战士们星夜固守着山头,他们面临的危险和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汉语中有时也会出现“他”和“她”并用的情况,但在排列上依然是男前女后。

2.女性姓氏及称谓。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类型,夫妻之间本应是地位平等的,但古时丈夫称妻子为“贱内、贱人、拙荆、糟糠、内助、内子”,女子也卑卑怯怯地自称“奴家、卑妾、贱妾”,却要称丈夫为“良人、官人、老爷”。

女性在出嫁之前随父姓,嫁人之后随夫姓。

古书上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女性婚后都会变成“张氏”,“王氏”,“祥林嫂”,“阿庆嫂”。

时至今日在农村,妻子仍被称为“婆娘、屋里的、做饭的、俺家的”,妻子却管丈夫叫“当家的”。

即便是在今天现代文明相当发达的一些地区,仍有传统的遗留。

比如香港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陈方安生、范徐丽泰,凤凰卫视的新闻记者吕丘露薇、陈鲁豫,这些名人的名字念起来很别扭,因为她们把丈夫的姓氏冠在了自己的姓名前,虽较之过去的无名无姓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是依附男性的一种表现。

在社交称呼中,原本既可由男性又可由女性担任的职务、官衔、称号等似乎有将女性排除在外的倾向。

如果女性有幸荣登宝座,一定要在职务或称号前加“女”字以示区别,如女市长、女主席、女博士、女教授、女企业家、女作家、女英雄、女劳模。

3.男女名词的排序。

在长期的语言习惯中,对男女两性的语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于是汉语中出现了这样的词语:“男女、夫妻、夫妇、子女、公婆、哥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岳母、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男男女女、男耕女织、男欢女爱、男婚女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不男女不女、男盗女娼”等等。

4.女性名词内涵意义的贬义化。

女性名词内涵的贬义化是随处可见的。

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形象上,女性都更多地跟不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汉语中常用“母老虎”、“母夜叉”“狐狸精”、“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娶来的妻,买来的马,由我骑来,由我打”等来贬低女性。

(二)就业歧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遭遇性别歧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业机会中的性别歧视。

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人才招聘中,用人单位人为地设置性别限制,导致女性就业机会减少。

第二,职业待遇的性别歧视。

据福建省女性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低于男生,有8.3%的女生认为实际签约情况与就业理想不相符的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本身;第三,发展机会的性别歧视。

相对男性来说,女性的职业生涯较短,工作的连续性较差,特别是由于人为的歧视因素,女性获取高层次职位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

(三)恶意的行为歧视。

恶意的行为歧视是指以恶意的态度甚至猥亵、暴力的形式出现的歧视行为。

如性骚扰、家庭暴力。

性骚扰是性别歧视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性行为滥用权力,在工作场所、学校和其他公共领域欺凌、猥亵、恐吓、猥亵、侮辱其他人的行为。

最初的性骚扰主要指在职场中男性上级或同事对女性下级或同事做出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力量的强弱悬殊或地位的明显不对等,导致受性骚扰的女性常常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前性骚扰的涵盖范围不限于工作场所,而是扩大至所有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家庭暴力则是发生在私密领域中的侵害行为。

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首次将以家庭暴力为表现形式的性别歧视揭露出来,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

四、男性性别歧视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关于性别歧视的研究,巨大部分书籍集中于讨论语言及就业等方面对于女性的其实,并对此做出种种分析。

然而,事实上语言及就业乃至婚姻等方面对于男性的歧视也同样存在,只不过没有前一种歧视那样引人注目。

在此,我想结合国内外的资料来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言语歧视。

1.性别排他性语言。

这类语言的特点是将男性排除于某个概念之外。

如我们称自己的第一语言为“母语”,称我们曾经就读的学校为“母校”,类似还有“母亲河”,“祖**亲”等等。

同时,如果谈到某一时间,人们总是将女性视为受害者,而忽视男性也是受害者之一。

另外,在外语中有“sexism”一词,词典无一例外的解释为基于性别的歧视尤其指对于女性的歧视,可见当我们将性别骑士的某头指向男性时,性别歧视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

2.性别限制性语言。

人类社会总是将两性置于由其所定的社会角色之内并期待他们具有相应的特点。

这种由一系列内涵所构成的期待称为性别定型。

性别定型的最大弊端在于限制了人们行为的其他可能。

因而这些不符合性别定型的男士,也就被冠以不雅之名。

例如,现代社会关于“丝男”,“娘娘腔”等称谓词比比皆是。

这也无疑造成了语言上的歧视行为。

3.负面定型化。

社会语言学认为,原型是关于某一事物的一系列特征,一方面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所指对象,而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原型并没有确定界限”的观念并没有充分的认识。

所以也就不免产生负面的定型化影响。

这一现象,首先可以从一些习语中看出来。

如“(everymanhashisprice)男人都可以被收买”,“(deadmentellnotales)死人不会告密。”,“包二奶”等。

(二)就业歧视。

近些年,虽然女性的就业压力很大,但是有一部分男性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例如男护士很容易遭人诟病,特别是妇产科的男医生,也不被大家理解。

早些年,老师行业基本被女性垄断。

虽然近些年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是统计我国教师的男女比例,你会发现,这一不平衡现象仍旧普遍存在。

再就是秘书行业,同样也被大多数女性所垄断。

因而,这也在无形中造成了对男性的性别歧视。

(三)婚姻歧视。

现代的婚姻观,给男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女性对与之婚恋的男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

例如,现在对于结婚对象,女性多会提出“有车,有房”的要求,结婚后,要求男性做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要求男人拼事业,有成就,等等。

这一做法本身就是男性性别歧视的具体体现。

五、从中国特有的性别歧视模式中看人类的特殊心理定式。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

所谓的性别歧视,也就是以男性中心眼光评价一切。

因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为了迎合男性的心理需求。

也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这一模式下,男性所抱有的特殊心理。

从男性的视角入手,可以简单地将女性分为两类:女人和母亲,如果再细分下去,女人又可以分为自己的女人和别人的女人。

那么对于不同种类的女性,男性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也自然留露出对不同女性的迥异的态度。

而女性呢,她们将男性视为天,视为生活中的一切,所以对男人也有着特定的需求。

但在女人的眼中,父亲和丈夫是没有太多区别的,她们只是把他们当做一切去依靠。

因而也有了“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的说法。

在男性的世界里,他会简单的把女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母性,是用来崇拜和尊敬的;而另一种是女人,是用来触发男性原始冲动的。

在女人的行列里,男人又会不自觉地把女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女人用来“宠爱”,也许这种宠爱会被不同的男人赋予不同的意义,但总体来说,这是一种出于爱的本能的行为;而另一种是不属于自己的女人用来“玩味”,这里的玩味包括欣赏或是玩弄,其中也包括很多内涵。

此外,在男性的视野中,他们将大部分社会责任拦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们会出于对弱势的善意,制定一系列规定,如规定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的`理由是照顾女性;让女性更多地从事内勤、秘书等辅助工作的目的是发挥女性耐心、细致的特长;将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赋予男性的原因是便于女性更好地照顾孩子和家庭……这也就是所谓的善意的歧视。

在男性看来,这是一种善意的关照。

但却无形中造成了性别歧视。

而在女性的视野中,她们对于男性过高的期许,也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性别歧视。

那么,人类这些心理定式是如何产生的呢?现总结如下:

(一)经济因素。

在人类社会初期,女性也占据过氏族的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到来,使得女性从主导地位退下来。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男女两性的分工有了明显的差异。

在这一时期,男子从事国家大事、正统之事、籍田农事,而女人则只能从事采桑,织布等工作。

到了宋代,由于女性的特征在社会分工中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女人除了在家相夫教子之外,还从事一些技艺娱人的活动。

这也更大程度上承认了男性的主导地位。

但也给予男性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虽然现在女性已经逐渐进驻职业领域,但根深蒂固的分工思想,已经侵透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也就造成了男人对于女性分工固定性的独特看法。

这也就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制度与宗教礼仪。

奴隶制时期,父系氏族为了巩固男权的统治地位,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障男权利益,桎梏女性思想的制度和宗教法典。

而男性也在这一制度中被要求具备“治国、平天下”的能力。

(三)典籍文化。

中国人的思想来源大多是卓著的典籍和圣贤的言辞。

追溯我们千百年来的宗教典籍,遍布了男女差异的言辞。

女性本身就是宗教活动中较活跃的分子,这种宗教文化就很容易对女性产生影响,在女性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种思想也就逐渐的流传下来。

在加上圣贤们留下的思想和言辞,在学者崇拜、推崇的同时,也必定效仿。

正是这些圣贤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历代男女的生活和思想观念。

(四)民俗教化。

民俗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

但却深深的影响着很多人。

中国根深蒂固的亲属称谓、祖宗祭祀、家谱和丧葬习俗,无不对男女两性的思想和地位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女性的德性,被标立为:温顺,驯服;而对母性的光辉,则被称为是:温暖、慈爱。

对于男性的德行,则被标立为:男子气,有责任,勇敢。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为两性差异的存在提供思想基础。

再加上文学与艺术的强化,在传统文学中,女性的形象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良母、贤妻、佳人、荡妇四类。

男性也被归结为:白马王子,父性男人,下流男人等几个类别。

各种艺术塑造的功能迥异的女性和男性的形象,就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对彼此的不同要求。

也可以从用词中,了解到他们面对不同种类的异性时迥异的态度。

文学与艺术也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性别歧视的心理暗示深植于人们的心中。

结语:在了解了性别歧视的传统渊源,及性别歧视模式中男性的心理定式之后,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是:努力在社会各领域摒弃性别歧视的陈腐观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男性的视角。

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在其中赋予更多的爱与尊重。

努力促进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发展,从而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r].温海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已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已的经验对当事人心理健康进行判定;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评估。

健康的判断;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二、大学生的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高等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自卑有两种表现:一是与他人比较,觉得在知识、能力、体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别人;二是面对要做的事或试图达到的止标,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认知特点是:低估自已,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吸看到完成任务的困难,而忽视有利条件。把自已的成功归因于机遇,把失败归因于无能。在外表和家庭条件方面夸大他人的优势,贬低自已。这样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绪压抑、心境烦乱、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忆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已,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已,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处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四、大学生的情绪心理大学生的心理也需要释放,他们在学业、情感、经济等方面受者困扰,压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应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解决压力的正确途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开些,不要钻牛角尖,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闷气,抽闷烟,甚至喝闷酒,这都是不应该的。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时,由于现在的大学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环境,我们要适应他们,就要自己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这是一个过程。总之,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自己乐,同时要做一粒快乐的分子,去调动你周围的积极因素,使你总可以在一种积极的环境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你自已的潜力。

五、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论文

:结合茶园的具体功能特点和价值需求看,完善的茶园功能布局不仅是对茶文化体系的展现与诠释,同时也是对人们生活诉求的有效发挥与表达。因此,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优化茶园的功能价值,同时也是满足茶叶产业科学发展、整体创新的本质性要求。本文拟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入手,结合智能茶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通过融入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从而分析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

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体系建设将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完善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理念实际需要的融入,同时也是整个茶园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在融入环境心理元素和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也为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茶园景观设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茶园的观赏品质,同时也能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但是就目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相关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元素的不足,加上景观设计理念中缺乏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茶园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与整个设计活动开展实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但是就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需要看,融入文化元素内涵,展现生态绿色特性已经成为当前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茶园作为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为多样立体的元素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要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都实现了设计素材与具体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立足时代特性,尤其是要准确感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社会大众根本诉求为基础要求,进而实现茶园经营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时代前进的具体特征看,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带来了整个产业的革命性变化。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融入和全面应用。对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是一项形式多样、全新特点的活动,因此,融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该设计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更好利用各种元素技术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通过具体探究设计诉求,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整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对传统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思路进行整体改造和全面优化,尤其是要将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融入具体的价值需要和时代内涵,从而满足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客观来说,景观设计作为茶园的重要外在展现与表达,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诠释,更是茶园整体观赏效果提升的重要的要求。就整个时代发展的整体特征看,完善的景观设计活动,需要融入具体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注重完善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机制,尤其是要通过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要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凸显生态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整个生态价值的最佳呈现。当然,对于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而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要素看,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景观元素与设计内涵的全面统一。

环境心理学是从生态环境应用与心理学认知相结合的理论,而该心理学理论是从心理视角来探究和认知在整个社会环境、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说,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是整个环境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系统论视角看,社会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是整体统一,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各项事物的布局,能够实现整个环境营造的最佳效果。对于环境心理学应用来说,其通过优化多样化元素内容,尤其是将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整体需要,尤其是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茶园生态设计来说,其本身就是客观生态环境与人文需要的整体性融合,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整体适应性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展现。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随着该理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该理论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其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理念和绿色内涵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与生态社会关系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整个理论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诉求的要求不断深化,做好环境景观设计活动就更为成熟。

环境心理学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对生态元素应用价值成熟的重要表现,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整个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优化设计元素的选择,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众需要与茶园功能价值角度出发,探究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化活动,更是茶园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样元素内容应用其中,从而提升消费者在整个茶园参观体验中的实际感知度。对于茶园来说,良好的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茶园的绿色理念,完善的景观设计机制,实质上也是茶园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为智能茶园的价值提升提供全面推动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来具体看待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实际上是整个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认知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要求,不仅是环境诉求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实际消费理念的必然抉择。就目前多数茶园的经营状况看,其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特别是缺乏文化元素和时代技术元素的综合融入,进而限制了整个茶园的发展层次,从而无法与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元素,其不仅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体系,同时也能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看,完善的茶园建设机制包含着多种元素的应用,信息技术和景观设计活动的充分融合,实际上也实现了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多元化要素的过程,客观上也是茶园这一茶文化传承载体功能价值发挥的重要过程,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而形成智能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随着茶叶产业经营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园在运营过程中,其元素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当前整个时代赋予了其新的更多特色,比如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就成为整个茶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环境心理元素,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元素的有效发挥和应用。

[2]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04):144-146.

心理学论文

视知觉心理学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从视觉和知觉两方面来认知、了解事物。视知觉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皮肤接触来感知、理解事物,所以,视知觉具有明暗视觉、视觉范围、视觉惰性和闪烁感等特性,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促使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来感知艺术、美术等。总之,视知觉心理学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事物。

二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对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借助视知觉心理学相关内容,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设计美术作品的色彩、教学背景音乐、教学视频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1.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原则。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所看到、触及的事物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在进行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视知觉心理学的作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保证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受活动的图像、多彩的图片、美妙的声音所感染,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中。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以保证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设计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应用于美术课堂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对于有效性原则的遵守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突出视觉效果,保证所设计的课件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

2.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

第一,页面视觉语言的设计。在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进行小学多媒体课件页面视觉语言设计时,首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小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视知觉心理学相关知识,设计面、线、点。

(1)面的设计。对于面的设计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颜色的冲击性,合理地配置整个页面的颜色。

(2)线的设计。线的粗细、长短、形式、颜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页面中加入线,需要注意线与面的有效结合,凸显线与面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理。

(3)点的设计。点能够使人视觉集中,可以用于强调教学重点。在页面上,点的位置、大小、颜色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进行点设计时要明确通过点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再确定点的大小、颜色、位置。

第二,动画和动物图像的设计。运动的图像和动画在教学中可以准确地、形象地表达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通过动画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进而选择适合的动画来搭配,才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动画相得益彰,达到教学效果。运动的图像是通过视觉来影响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能够吸引学生的画面。运动的图像可以将声音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选用一段视频,放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学生所听到、看到的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可以积极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也可以消极负面地影响学生心理。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从针对性、有效性等原则出发,合理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2]王玮.形式与规律——试论视知觉心理学研究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xx(2)。

[3]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目前状况与改善的深思[j].辽宁高职学报,20xx(1)。

论文化心理

摘要: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就业性别歧视;文化机制;先进性别文化。

分析妇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首先必须明确性别歧视的基本内涵和界定。

这是关于性别歧视的权威定义,它高度概括地阐明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

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存在,我国也不例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这场深入到制度与结构层面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女性的就业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企业拥有用工自主权、女性“性别亏损”、社会文化的传统性别观念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原因,就业过程中女性遭受性别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女性就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女性就业难;女性就业质量差;从总量上讲,女性失业人数比重较大;再就业困难;女性劳动权益问题凸显。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做出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能提供借鉴,对于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能起到促进作用。

二、一个文化的分析视角。

(一)性别分工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女人能力低于或劣于男人不是先天原因,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女人与男人的差距是社会习俗束缚的结果,是社会文化强加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提出了“女人是被塑造的”观点,论证了男女性别的分工和差异是由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在男性优位的社会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以来占主流地位的性别生物决定论的假说,为性别是社会文化建构的观点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按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女性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女性实际劳动时间(职业劳动+家务劳动)高于男性,闲暇时间少于男性。

这样的生活运行模式不仅使女性难以有更多的时间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素质,亦使她们对职业的投入不足和自我期许降低。

这种性别的社会角色削弱了女性在就业竞争中的能力。

那么,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机制如何运行呢?当体力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时,男性在物质生产领域独占鳌头,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使父权制成为统治社会的主要制度,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

汉代即有民谚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3]。

在靠天和人力吃饭的农业社会中,男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被看作是社会或家庭的栋梁,女性被认为只能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重男轻女思想由此而生,父权制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

父权制强调男性与生俱来就具有支配性和独立性,富有攻击性,而女性则与生俱来就是温柔的、顺从的、情感依赖的。

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制度规定公共领域只能由男性管理,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和摆设,该制度在儒家文化中表现最为严格,男尊女卑是我国传统性别文化的核心观念。

《诗经》所记载的民歌中,“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4]即男女从降生之时,便有床(贵)与地(贱)之分,璋与瓦之别。

男孩一降生,其角色就被定位于养家糊口、拥有决定权、处于支配地位、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女孩被定位于关怀和照顾老人孩子、以家庭为重心、处于辅佐和服从地位的角色。

这一分工制度造就了男性对权势、声望和财富的崇拜,也造就了女性与公共领域的隔绝,机械延续着女儿、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

这一方面使男性拥有更多的权力、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女性只能从男性手中获取权力、财富和地位,形成/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格局,女性不得不把自己的职分降到次要的从属的角色,[1]这种性别分工制度使现代的核心家庭“以父母地位不对称”为特征,即男性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的劳动价值不受重视。

在男孩和女孩形成身份的过程中,逐步对父母的角色有了区分。

儿童在有关男性和女性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以及期望,以求同他所观察到的性别范型相吻合,努力使自己成为十足的男子汉或温柔女性,最终成为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个体。

此过程通过不断复制被历朝历代制度化,经由三千年的史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成为“吃人的礼教”,在人们的意识深层形成厚重的文化积淀。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蒸汽、电力和核能为动力的机器代替了人力(手工)劳动工具,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受到强烈的挑战和冲击,女性在公共生产领域大显身手,经济地位开始上升,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男性也逐渐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传统性别分工制度向性别平等制度转变,正如奥格本(-burn)认为,这种转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寻求新的均衡过程。

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引起的,性别歧视问题也不例外,所以三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女性以持家为主、男性以养家为主的男外女内男耕女织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在父权制文化中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始终是男主外女主内。

世代相传的性别角色强调男性在公共领域和女性在私人领域的责任,社会化过程使人们相信男性适合在外闯天下而妇女更适合呆在家里相夫教子。

文化形成了男人是养家人,女人是持家人的刻板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生理差别经由性别文化和制度化力量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的制约,最终被凝固为性别角色。

在农村依然表现为女性结婚后要从夫居,不能赡养自己的父母和继承自家的财产。

孩子只能冠夫姓,男孩继承家庭财产、延续香火,生了男孩说是“生了个读书的”,而生了女孩说是“陪钱货”。

民间流行的说法就是:“生个男子满堂红,添个女孩年年穷”。[7]。

这种性别分工制度要求男女扮演的不同角色强化了男性的支配地位,同时,性别社会化的机制还在不断加强女性的家庭角色,弱化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角色。

如果一名女性在事业上相当成功,而家庭生活却出现了问题的话,那么她仍然被视为一名失败者,因为她没有在人们普遍认为的女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取得成功。

转型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互交织,两性平等的立法与事实上的不平等同时存在,传统与现代的性别分工机制彼此缠绕,这对男女的角色、责任、资源分配、权力分配、社会评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因果相连的性别运作模式。

导致女性不仅在就业中处处遭受歧视,而且大多从事与性别有关的延伸性工作,其职业往往与幼儿园老师、护士、保姆、服务员等相联系,女性就业增长最多的是在“照顾性”服务业,而男性在高收入、高科技、高地位的职业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统计显示,在全国各级各类机构负责人的性别构成中,男性高达85.4%,女性仅占14.6%(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刊登的招聘广告中,所公布15个岗位中有12个岗位指明只要男性,而这些岗位清一色是管理决策部门的职务,如星级宾馆总经理、外贸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资产管理部长等。

这种在招聘时把女性排斥在管理决策阶层之外的现象,证明了工作场所男性优势和性别不平等的普遍存在,性别歧视并没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销声匿迹。

长期以来,传统的性别分工机制将女性的职业或能力固定化,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传统的角色定型,认为女性的主要责任在于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进而造成家庭甚至女性自己对自己的束缚。

“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性别角色规范规定了男女主要活动的两个不同领域,女性对家庭负责,其主要责任是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男性的主要责任体现在社会中,有一份体面的职业,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和社会尊敬。

女大学生尽管受教育程度高,仍无法摆脱这种长期形成的价值观,甚至一些有才华的女孩在“我不能”的阴影中放弃开发自身潜能的努力,许多女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同“女性不如男性”的观点,对于工作,也就缺少男生的那份豪情壮志和事业心。

与此相对应,社会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也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只能从事幼儿园阿姨、服务员等行业。

职业的不同导致社会对男女评价的不同,认为男人天生比女性能力强,比女性聪明,适合干大事业。

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以岗位不适合女性为由拒绝女大学生正是这种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的反映。

性别刻板印象把性别角色定型化,使它在压制女性的潜能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从而为性别歧视提供合法化依据。

女性长期不从事那些被男性垄断的职业反过来又强化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性别歧视的内化: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

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把理性的、勇猛的、主外的、独立的、擅长抽象分析的等归为男性特征,而把感情的、温柔的、主内的、依赖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等归为女性特征,这种刻板化的性别角色通过社会化过程使两性都顺从文化所规定的气质、角色、地位,导致了性别角色的差异。

从表层看,这一过程是通过女性认同传统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女性认可了性别角色差异,并默认了性别歧视。

但是,从深层看,社会化过程实现的前提是性别角色差异,性别角色差异的一个基本内涵是男人更适合社会就业,这一内涵通过社会化过程最终导致了男性优于女性的意识形态合理化,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传递将这种社会文化价值观凝结为一种社会的潜意识,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这使女性对性别角色的认同遭遇了比社会化更强大的机制。

社会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机制,这一机制依靠社会化过程加深了女性对传统性别的角色认同。

性别歧视的社会机制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潜在地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并做出价值评判。

功能主义者就曾认为,男人天生就适合“工具性角色”,通过外出工作满足家庭的经济需要;而妇女天生就最适合“表意性角色”,就是要待在家里并做一些家务劳动,满足家庭内感情上的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男女之间明确的劳动分工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安排。

随着社会进步和妇女社会地位提高,该理论已经遭到女性主义者的激烈批判,但由于这种传统性别分工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并被制度化,所以,它至今仍大有市场。

举例来说,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两性平等水平比较高的学术领域,男人们仍期望女性离开科研岗位在家生儿育女,承担主要家务的表现依然十分突出。

女性由于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受“女不如男”的观念的影响,加上这种影响所导致的不真实结果,让女性在了解男女有别时,也默默接受着“一性别优于另一性别”的歧视认识。

第二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同意“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观念的女性高达61.3%,有24.9%的女性认为/如果配偶的收入足够高,或者家里有大量钱财,自己愿意回归家庭做全职太太。

甚至女大学生或研究生作为女性中的一个小群体,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但由于本身有着/女孩所特有的各种心理、体力、思维方式的特点,也难免遭受世俗的偏见与歧视。

时至今日,妇女就业已极为普遍,妇女的独立已被社会所公认,但心理上的依附性仍然存在。

社会文化的这种规范性,在妇女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重视家庭胜于重视职业工作。

社会普遍存在着女性应当为家庭和丈夫牺牲自己利益的期望。

当家庭活动与职业活动发生冲突时,妇女往往是放弃职业活动,或者不得不尽量多做一点家务,使工作保持在中等水平。

所以,在选择职业时,妇女更多的是考虑工作轻松,而较少考虑职业成就。

妇女对自己收入的考虑,更多的是强调作为家庭收入的补充,而不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因而妇女不愿花更大的代价取得更多的收入。

妇女的这种选择模式不仅和企业的职工行业规范发生错位,而且在妇女的职业活动中也会发生偏差,难以实现妇女的职业成就。

社会文化对妇女的职业成就要求极少,如果妇女为了职业成就而忘我工作,她不仅难得到别人的理解,而且可能成为家庭冲突的根源之一。

在“夫贵妻荣”、“夫唱妇随”等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有才能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工作,更畏惧“女强人”的称谓。

三、解决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纠治。

传统的性别文化规定了传统的男女性别角色,传统的男性角色与获取成功的社会角色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传统的女性角色却与成功的社会角色的要求相差太远。

尽管社会已赋予女性新的社会角色,但女性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评价仍然以传统的性别分工要求为标准。

女性要取得事业的成功,不得不付出比男人多得多的努力,不得不接受双重角色规范的要求。

构成我国人口近一半的妇女,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权,有权利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竞争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但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可以感觉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象空气一样弥漫在每个人的周围。

因此,摒弃传统的性别文化糟粕,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为女性就业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建立以人为中心,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性别文化,这是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根本。

先进的性别文化以承认妇女的社会主体地位、承认男女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为基础,以立足现代,推进性别关系的和谐,推进男女共同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为目标,以权利的个性化、选择的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的倾斜为原则,并具有批判性、超前性和挑战传统以及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9]当代性别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共同发展。

它不局限于单独的女性解放与发展,而是立足在整个人类文化之中发展性别文化;它不致力于男女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而是寻求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确立女性的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平等受益、共同进步。

当今性别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在于从以女性为主体的意义上认识女性自身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针对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性文化的不平等状态而言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在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进步观念,倡导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共同分担家庭责任,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定势,让男人介入妻子分娩过程的照料和喂养孩子、照管孩子的工作,改变把生育和护理孩子仅仅看作是女性责任的观念。

使人们包括妇女自己提高对女性社会价值的认识,促进男女两性健康和谐地共同发展,为女性就业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瑞典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瑞典的家庭受到一系列涉及面很广的公共政策,如,劳动力市场和税务政策,以及其他同家庭有直接关系的,诸如托儿所、育婴假期、子女生活费补贴标准等政策的影响。

这些政策使得瑞典妇女就业率猛增,到1986年为止,25-54岁的瑞典妇女中,有89.8%的人都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家庭育儿假保险也许是瑞典有关鼓励妇女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所有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

(二)倡导男女气质的多样化和双性化。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农业社会的划分,米德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与气质》一书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文化一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男女性格模式,这一模式就立刻使男女行为相互制约。

例如,如果文化要求男性具有支配性、自信和攻击性,男性则要求女性具有服从性;当他遇到与自己一样的妇女时,便对自己的男性角色产生了怀疑,这就是为什么与男性规范最为一致的男人,对具有男性气质的人最为仇视的原因。

就能力而言也是如此,如果社会将某种才能分配给男人,强化了男人的社会责任感,于是,男人自然而然变得强大起来;对于女性来说,她们也默认并且接受这一形式的存在。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普遍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性气质是刚强、成就取向和完成任务相关的行动取向,女性气质是温柔、关心他人和建立关系相关的亲和取向。

这种有关性别气质两性对立的、稳定的、固化的态度和信念经过三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积淀下来流传至今。

虽然传统的性别意识已经在整个人类意识中根深蒂固了,但我们身处21世纪,整个社会观念都在进步,时代呼唤一种平等的性别观念。

事实上,美国心理学家贝姆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至少有四种气质:男女双性化气质、女性气质、男性气质、中性气质。

没有任何一个男性或者女性的性别特质是单一的,每一个个体的身上都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性别特质,人天生就不属于某一单一的性别气质,而且从现实生活当中来看,事业成功的女性往往是属于双性化性别特质的女性,既具有男性的刚强自信、勇敢、雄心勃勃的一面,又具有女性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的一面,这种性别特质往往能够做出跨性别行为,对社会有更强的适应性。

所以我们不要从传统的性别意识去规范男人和女人,要倡导男女气质多样化和双性化的观念。

事实上,改变社会传统的性别意识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举例说,过去小孩取名字包含更多的性别的特点,如给男孩子取的名字有:刚、强、壮等,给女孩子取名字比如花、草、洁、静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是中性的名字,这说明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在调整和改变。

同时,男孩子可以玩布娃娃,女孩子也可以玩枪和炮。

正因为现实气质的多样化,而不仅仅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种,所以需要包容和多样性。

要想彻底攻破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女性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视野开阔、有创造力、既坚强勇敢又温柔体贴的人才。

只有这样,两性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4,53.

[2]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5).

[3]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5.

[4]袁梅.诗经·小雅·斯干[a].诗经译著[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5:500.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39.

[6]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87.

[7]任聘.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214.

[8]陈方.青年女性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态度及其相关因素[a].蒋永萍.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47.

[9]周群英.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心理的论文

通过对比多媒体案例和文本案例的教学效果,探讨了多媒体案例讨论法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并对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设计进行了讨论。

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全班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心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给出几个其他情景下的类似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的论文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加剧,职业女性在发展的机遇面前也同时面临着挑战。职业女性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既是单位的骨干又是家庭的栋梁,她们要参与社会工作,还要照顾老人抚育子女,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每天在为事业、家庭、子女而奔波的同时,还要在上下级、同事、姻亲等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角逐,是最繁忙最劳碌的人群。于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日益成为目前困扰职业女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及社会环境因素,使女性成为心理疾病及心理因素相关疾病的易患群体。

据统计,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近年来发病迅速增多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多种神经症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如焦虑症患病率女性就是男性的2倍以上。

一、在职业女性中作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群中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身心疲惫:90%以上的被调查者感到身心疲惫,特殊的职业环境造成的高紧张度、高风险度、高责任度无疑是其主要成因。众所周知,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点,不仅在岗时要保持高度紧张,而且下班后也不得不常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如术前要考虑病人的手术方案和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补救措施,术后要牵挂病人的反应和并发症,每天数十种几百片药物的查对,终年无定时的紧急情况召唤,睡眠质量差,常年没有完全的精神放松,是导致医护人员心身交瘁的主要原因。

压抑感:医护人员常年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护理人员常年目睹的是血、尿、粪、脓,耳闻的是呻吟、哭诉,每日交往的人群是心理和生理双重受损的病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和不良情景因素的长期刺激,成为威胁医护人员心身健康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强迫倾向:从心理卫生角度看“强迫症”是一种疾病状态,但由于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人命关天”的理念,操作规程的“强制性”特点,专业“查对”制度的严格性,使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强迫观念,以至“强迫倾向”在部分医务人员中有所表现。

二、职业女性除了工作以外,在家庭中还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

婚姻方面:

恋爱中的女孩。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进入恋爱阶段,树立正确地恋爱观是关系到今后生活是否幸福的关键。如今“80后”的独生子女正在或者已经进入婚恋年龄,这代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恋人之间的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万一失恋又该怎样尽快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都是摆在女孩子面前的重要问题。

婚姻中的女性。当一个女孩步入结婚的殿堂,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从此以后她就不仅仅是享受人生的权利,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面对自己的爱人,还有他的家庭和他的社会关系,双方零距离的接触,会让过去没有发现的缺点暴露无遗,此时可能会有失落、无奈甚至气愤,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因此婚姻需要经营,才能使婚后的生活仍然幸福依旧。

子女教育方面: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家长负有责任,这必然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女性往往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总认为在孩子的问题上考虑得越周到,做得越仔细越好。因此有意无意地对子女以过分关注并因此产生过度焦虑。过度焦虑就是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细节,都表现出不必要的担心,家长的过度焦虑必然表现为行为上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过度焦虑导致对子女的高度关注,也会造成子女自我重要感过强,独立能力差,这种过度焦虑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明显的负作用,影响子女个性形成,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孤寂,缺乏热情,最终形成闭锁狭隘、冷漠自私的个性。

三、如何缓解压力。

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当机体面临激烈竞争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产生诸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免疫力降低等;在心理方面产生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就会出现沮丧、麻木、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身体上产生疲惫不堪的感觉,使机体出现多系统平衡失调,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甚至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

如何解压?

(1)要学会自我调适,所谓调适就是“和顺舒适。”

同样性质、同样大小的刺激对个体的作用呈现出程度差异,有些人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出现较轻的适应困难,还有些人则安然无恙。这提示我们,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社会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同时还受许多其他心理中介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例如个人素质、社会支持、应对策略以及控制感等。

另外要有一颗平常心、一颗感恩的心,不要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平,生活亏欠自己太多,生活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要看到身边还有许多不如自己的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没有灾难、没有战争、没有瘟疫、没有妻离子散,这就是幸福。正是因为没有这些灾难,我们可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去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去欣赏人间的风情万种、美丽风光。

(2)以正确心态积极面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压的心理准备。大家都知道,电脑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文档和病毒,就会运行很慢,会出现许多问题。以正确心态积极面对,就是要求自己及时删除垃圾文档,及时查杀病毒(不良信息,不良情绪)。要善于自省,对他人宽容,多付出,善于利用时间等等。如果心态积极了,你的内存和硬盘就不会有问题,你做什么事情都能踏实入局,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3)加强情绪锻炼。

注意情绪锻炼,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要学会克制愤怒,消除怨恨,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学会适当地发泄和积极地转移情绪。

(4)有自知之明。

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切忌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不从心的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5)学会分解压力。

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积极寻求支持,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减压方法:

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户外活动最能减压。多参加爬山、春游等户外活动。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5.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6.运动消气。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7.嗅嗅香橙。国外的研究橙发出的气味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橙的气味仅仅有助于女性克服紧张情绪,对男性的作用却不大。橙发出的气味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8.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9.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10.养宠物益身心。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11.泡热水澡。水温高约在37℃到39℃左右的热水澡,可有效地放松绷紧的肌肉与神经。

12.及时宣泄。找人倾诉,向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诉说。

心理健康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备受关注,其心智的健康发展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心理健康疗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内心表达的需求,为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儿童心理绘画疗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绘”画、“说”画、“同”画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开放乐观、积极自信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儿童心理绘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健康的心理能为家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阳光地成长。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巨大价值被逐渐认可,传统的谈话式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用模式。然而,小学生年龄较小,有时将话憋在心里不说或者想说却不知如何表达,谈话式心理辅导便无法开展后续疏导。儿童绘画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其绘画的天性,在绘画中表现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真实地呈现心理问题。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儿童绘画为载体,能够更真切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根据象征意义的绘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运用儿童心理绘画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准备。

(1)营造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安静、舒適的绘画环境是孩子进行儿童心理绘画创作的前提,绘画环境影响着孩子的绘画内容及绘画风格。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能让孩子感到安全,从而真实、大胆地释放出内心的情绪。可以在宽敞的美术教室或音乐教室中开展儿童绘画,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走动,具有艺术气息的教室布置能激发孩子描绘的天性和本能。在这般支持性的环境中,孩子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心理绘画,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及内心诉求。

(2)提供多样合适的绘画材料。绘画材料对儿童的艺术表现及创作兴趣产生重要影响。丰富多样而又适合小学生的绘画材料能够帮助其更真实、准确地表现内心情绪。色彩的选用、搭配及表现手法都暗含着孩子的心理情感。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颜料、白色卡纸、彩色卡纸、铅笔、橡皮、尺子等丰富的绘画材料,保证绘画材料的多样性,适应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动作协调水平及特殊需要,为其创作真实、丰富的心理绘画提供物质保证。

(3)建立信任接纳的治疗关系。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对孩子的创作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适时指导与孩子的有效修正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恢复内心创伤,宣泄不良情绪,建立健康的心理情感。在学生创作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其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接纳、被信任的。在分析理解心理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绘画,正确理解其绘画所暗含的象征意义及心理空缺。

(4)保证充裕必要的.绘画时间。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开展,学生创作儿童心理绘画的时间应当得以保证。在充裕的时间内,学生能够完整地在绘画中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感受,反之,其表现的情感将是不完整的。绘画时间的充裕性并不等于时间可以无限期延长,否则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开展儿童心理绘画治疗之前,教师应告知学生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绘画,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或宣泄情绪,一般绘画时间控制在25-30分钟。

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儿童心理绘画的有效策略。

儿童绘画是折射学生心理的一面镜子,他们乐于借助美术这一形式,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故事。

(1)“绘”画——播种积极自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理绘画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其动态,给予适时的引导。例如:学生在绘画中使用单一的黑色来表达家庭图,教师应让其通过不断地观看画面效果,并将五颜六色的生动画面图与该画进行对比,帮助其认识到单一色的沉闷、压抑,学会用多种色彩表达自我,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回忆家庭中的点滴幸福,用鲜艳的颜色表现美好的事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心理绘画的同时,即是在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情绪型学生往往将自我的不足和缺陷扩大,表现出自卑、抑郁,教师通过色彩的运用及图形的重构指导学生学会面对现实,有勇气和信心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做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孩子。

(2)“说”画——沐浴开放乐观的阳光。教师应树立“问题就是问题,儿童不是问题”的心理辅导观念,努力帮助学生将问题情绪与自身分离。例如:当学生创作完心理绘画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绘画。教师可以提问:这幅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样的颜色和图形你有什么感觉?画中的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怎样,他们会说什么话?通过类似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将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安全宣泄。在倾听学生“说”画的故事中,了解其生活中可能经历的事,通过与画面中的人物对话,帮助其缓和心境,常回忆生活中幸福的时刻,遗忘不幸的苦难,引导学生做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孩子,学会悦纳自我。

(3)“同”画——绽放安全温暖的花朵。儿童心理绘画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有效心理疗法,学生通过色彩、图形、布局、大小等表现自身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真实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及情绪。作为教师,我们应准确地抓住儿童心理绘画的突破口,及时了解学生的错误意识及不良情绪,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倾听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真实渴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建立安全、信赖、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xx(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论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深入性,我校于20xx年11月22~26日举办了题为“滋养心灵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的主要活动有学生和家长的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及心理影片展播,旨在营造全校心理健康氛围,加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性高,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纪实。

11月22日在升旗仪式上,学校心理教师秦艳霄的讲话拉开了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的帷幕。同日下午,初一、初三年级各班举行心理主题班会。初一年级班会主题是“初中生活,我准备好了”,初三年级班会主题是“心新向荣”。本次初一、初三的主题班会均由各班的心理委员主持,班级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有效解决了心理困惑。

11月23日下午,心理教师尚玉宁为全校学生做了有关感恩和如何调整考试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列举事例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同时介绍了考试的目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学习查找知识的薄弱环节,利用考试进行。

总结。

和反思。本次讲座对广大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调适自我起到了一定的排忧、解惑的作用。

11月24日下午,全校学生观看了电影《叫我第一名》。它讲述了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人,凭借着对人生的乐观心态与追求梦想的执着,如愿成为人们眼里妥瑞症患者不可能从事的职业——教师的故事。此次电影展播,帮助学生们学会了从容地正视、接纳自己的缺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激发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增强了追求梦想、坚持到底的信念。

11月25日是本次心理宣传周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多位专家为全校学生提供权威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测试和咨询,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11月25日下午,达博教育向我校爱心捐赠心理实验器材。捐赠仪式由宋晋安副校长主持,达博教育及我校多位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宋晋安副校长表示我校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来回报社会的厚爱。

11月26日下午,我校邀请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了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刘老师采用体验式的方式,使家长在活动中感受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笑声中反思、收益,改变与孩子沟通的心态和方法。

本周全校学生参与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作品类型包括心理格言、心理漫画、心理健康教育徽标、心理情景剧剧本等。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意性。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经评委组决定,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项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创作才能和个人风采,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心理教师秦艳霄的指导下,初二年级各班心灵导师(心理委员)联合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战胜恐惧、告别孤独、微笑每一天、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主题。展板内容丰富,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

二、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特色。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向全校发出通知,要求全体师生全力配合开展工作,保证了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校园网站也就本周活动进行了相关系列报道。

2.普及性高、参与面广。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学生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心理影片展播。每天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而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针对性强。对于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选择了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参与此活动。11月初我校心理教师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并向每位家长发放调查结果和建议,同时家长给予学校反馈。本次参与讲座的初二年级的家长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亲子关系需调整的那部分人;初三年级各班由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每班选择5名需要调整亲子关系的家长参加讲座。此次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需要帮助的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能。

4.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我校各年级各班设置了心理委员两名,心理教师定期召开培训会和座谈会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心理知识的讲解和助人自助技能的指导。旨在由心理委员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同学、朋友间的心理辅导,化解他们的人际矛盾,解除心理困扰,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培训会上,心理教师就如何制作心理展板、如何支持召开好心理主题班会等对心理委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本次活动周中,心理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他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围同学积极踊跃参与活动,协助学校更加有效、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邀请校外心理专家。邀请校外心理专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服务,是本次心理活动周的特色之一。周四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专家孙爱娟、司晓东、严静和稽亚萍老师为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现场咨询。周五的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

三、心理健康宣传周效果。

1.营造了良好校园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形成了人人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消除了对某些心理学知识的误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由每班心理委员负责,联合宣传委员及其他学生,结合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需求,在经过调查、整理资料、设计展板版式后制作,如:《我爱我自己》通过“心中的瓶子”“wethink”“量一量你有多少水”“如何爱你自己”和“爱自己爱别人”五个板块阐述“学会自爱”这一主题,其中针对“爱自己”和“自私”两个概念的不同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消除了大部分学生对“爱自己”认识的偏见。

现场心理咨询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发展、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有心理困惑可以求助心理老师。纠正了一些对心理学认识的误区,消除了一些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取得一定的效果。

3.增强了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逐渐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服务。活动结束后主动求助心理老师解决心理困惑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多。这些表示学生希望在心理咨询后提高自身心理自助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化。

4.提高了家长亲子沟通的能力。我校精心挑选200余名需要帮助的家长,针对他们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召开家庭教育讲座。讲座后,专家和心理教师一起为家长做了现场咨询,解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困惑。家长们表示:讲座很实用,既使自身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又学到了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5.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课间,各年级学生兴趣盎然地参观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并学习展示的内容,他们纷纷表示展板内容丰富,与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看后受益匪浅。在心理影片展播后,学生们表示,看到患有妥瑞氏症的人都可以保持乐观心态去追求梦想,自己有什么理由退缩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纠正了一些学生平时存在的、常见的心理学认识误区,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6.扩大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多家报社、媒体对我校心理活动周工作进行报道,大力赞扬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很有意义,对我校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本次心理活动周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我们相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困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明年的心理健康宣传周将会更加精彩。

心理学论文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实效性,其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原则和教育实践等,也应该随着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趋势,它充分肯定人的潜在能力和自我价值,倡导尊重个体,重视鼓励与肯定,这些理念尤其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能够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供借鉴和引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一、引言。

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以及质性研究方法等),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和强有力的生命力量,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将目光关注在普通人身上,探寻正常人的潜能和寻求幸福感的能力。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趋势,属于心理范畴,心理学是一种专门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的头脑,及我赶快去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它作为塑造人的思想的一项伟大工程,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内化过程离不开人的积极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自觉不自觉地揭示出教育对象的某些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有机的契合点,二者在工作对象上、功能上和理念上存在有机契合,这一点为积极心理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同积极心理学都与人密切相关。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人的幸福感,培养人的良好品性,使人的存在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促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积极思考,形成积极的应对问题和困难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同样也是人,出发点在于培养人塑造人,用积极正确的思想武装人,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感,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渗透和影响人,增强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

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这种对个体的尊重,实际上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人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体现的同样是尊重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平等待人、尊重人”。尊重个体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这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有很多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其工作方法,工作模式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而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取得实效,必须尊重人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贴近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优良的德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体现在其研究内容上,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研究内容重点涉及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观幸福感和主观情绪体验,这种强调各项内容的主观性就足已说明了积极心理学对个体的尊重。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人们更关注自我需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等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求,包括能力需求关系需求自我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可以导致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会促使人的进步。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功能一致。

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促进工作对象,拥有阳光心态。积极心理学重视引导,从而使工作对象接受和内化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一点上二者一致。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活动和工作过程中,积极心理学关注工作对象的改变和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通过尊重、理解、关心人的方式,把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灌输到教育对象头脑当中,使其对教育内容产生内化和认同。积极心理学尽管是应用目前比较完善的心理学方法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但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个体的发展与完善,这一点是脱离不开教育功能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教育方法,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信仰,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积极心理学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教育方法上同样重视对个体的情绪疏导与引导,积极心理学通过理念倡导和实践活动引导个体走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积极心理学在引导途径中,重视个体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觉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过程中,也同样看重个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认同。总之,无论是教育目标还是教育方法,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共同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6).[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3]郝宁.积极心理学:阳光人生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心理学论文

目前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培养合格的技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就现在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来说,还存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公共心理学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体系安排不当、教学方法单一、学时安排不合理、师资安排不规范、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上,所以要从多方面角度来解决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二、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改革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与对知识的领悟提高,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体系必须改变传统心理学教学内容,改为以注重教学实际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同时根据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来增加相应教学内容。根据我院在教育教学上的根本需求,还应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重要标准包括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也是学校教师必备的技能。但是,就目前教育心理学教材与公共心理学教材上涉及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知识都很少,这就导致现在许多教师在这方面的技能严重欠缺,比如,如何测定试题的难易度、区分度,如何根据不同的考试选择合适的题目,如何评价一份试卷的质量等等,这些都要求技工院校老师具备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知识。

(二)技工院校公共心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我国教育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发展,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平等、互相交流、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在技工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实现其课程价值,必须注重公共心理学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中的改革,从而改变以往单一、简单化的教学模式。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实现以下几方面:注重教法与学法同步进行、平衡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细节教学,抓住重点章节,发展独立个性;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摒弃单一教学;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切勿只传授心理学知识。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潜能为目标,加强科技化教育,注重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的实践教育,运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技工院校在保证学生公共心理学教学课程质量的同时,开设公共心理学试验课程,让学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帮助,真正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培养。我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新的教学方法:自我描述、心理分析、故事编写、心理剧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实践操作等。从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心理学教学质量。

(三)变革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教学评价是公共心理学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唯一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单单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是非常片面的,必须采取多方面、多样化的评定标准来制定学生的公共心理学成绩。所以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应体现在考试评价体系变革之上。合理的考试不仅是心理教学改革的一部分,还是心理学改革的重要保证。考试变革主要包括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上,要注重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思路、掌握能力上,机械式内容的试题要相应减少。充分调动技工院校学生对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与喜爱,并达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整体素质。在考试方式上,技工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增加学生平时各项考察比重,如课堂发言情况、读书笔记、听课情况、作业与论文以及实践操作成绩等,考试成绩可占其中一定的比例,从而制定综合分数。教师平时对学生应做到合理公正,不断鼓励,详细记载学生平时各项成绩。

结束语。

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教育课程改革是多方面的,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德智体对学生的教育应受到技工院校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公共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地位,老师对公共心理学课程不断提出改革的意见及方案,并且把具体的实施办法应用到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参与到技工院校公共心理学的教育改革上,才能使我院公共心理学教育课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公共心理学课程贯穿于其它课程当中,如何能让公共心理学教学应用到其它教学任务当中,也是公共心理学需要完成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价值。

心理课论文

心理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它会生病。它也是人们身上的某个“器官”,时刻都在运转,也难免会出现故障。所以心理课就是一门调节我们的身心,预防和治疗“身体”病症的课程。于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每个大学生的必闯的一道关卡,挑战并克服心理障碍,告别脆弱的自己。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苦修的我们在这门课上和其他大学的学生一样,感触颇深。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我们必须用警察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思维因由“如何做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转化为“优秀警官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警察是属于高危险、高压力、高应激的“三高”职业,“俩眼一睁忙到熄灯,俩眼一闭提高警惕”。而强健的体魄正是从事这一行业的重要保证。没有身体素质的保证,其他方面的素质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攀爬四米墙的课程结束之后,我曾想过:假设每位队员的平衡能力、力量和耐力等素质都足够优秀的话,在相互配合时,整个团队所发挥的效能将更加显著,并且没有了多余的动作,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会更少。以后在与罪犯做斗争时,也能在最短时间将其制服,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损失,防止引发社会恐慌。每位警察都应时刻牢记:追捕逃犯时,对方不会因你跑得气喘吁吁而被抓住。只有有了过硬的体魄,过硬的本领,我们警察才能克敌制胜,成为群众百姓心中真正的“人民卫士”。身能行之,便能有效打击犯罪;身能行之,便能保一方平安,守一方净土。

同时,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不但要有过硬的体质,还要有过硬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学习,身为警察,必须时时刻刻都在学习。这是一个思考、积累的过程。研究过往重大案件,归纳出其特征,积累经验,培养出警察的思维,有助于找到案件的突破点。我们应关注西方警界同僚,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留意狡猾的犯罪分子,在与其斗志斗勇的过程中,他们会偷偷获取我们的技术知识,从而实行反侦查,故此,我们应主动去了解他们的世界和内心,摸清楚他们的犯罪模式,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观看完《人骨拼图》这部影片后,我们对警方先进的技术仪器感到震撼。如今,社会上一旦有了新的犯罪模式,犯罪分子的犯罪效能将会提升的非常快。地域分布排查、声控智能查询、物质成分分析等等,这些高科技手段无疑是警方快速破案的一大助力。因此,对于我们警察来说,提高自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要学习老警官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也要学习当代执法的规范要求和专业知识领域的更新面。

常言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1不竭动力。

如今各种新型犯罪也开始渐渐露出水面,例如电信诈骗。当我们处理电信诈骗案件时,会发现以前的调查办法行不通了,因为犯人是通过虚拟网络实施作案的,我们查不到指纹,看不了监控,更不能四处走访了解相关信息。我们也只能另辟蹊径,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遥控追踪。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发明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推动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公安事业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就必须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其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公安机关不仅要努力创造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这样才能和敌人做长期斗争。

由于受我国教育的影响,如今培养警察处于一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模式,拉大了警察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这对警察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是百害无一利的,一定要将平时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培养模式,创造并掌握新型技术和破案方法。

在警察心理课上,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感悟,我们收获最多、最重要的则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精妙的团队合作。

在心理课户外活动中,我们体验了从2米台阶上倒摔的游戏。有人体会到了戊戌君子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勇气;“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这里的信念,归根到底也就是作为警察应有的自信和对同伴的信任。还有人说,他学会了冷静和镇定。在警察这一行业,面对犯罪分子的威胁时,镇静是最好的办法。保持头脑的冷静才能进行理智的分析,并且抓住时机,一招制敌。无论是勇气、信心还是冷静,都是源于自己的心,诞生于强大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我们警察完成本职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其一切活动都会受到心理的影响和作用。由于警察是一个与危险的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和不分昼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所以是当前社会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而现在正是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对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严重削弱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不仅对警察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都会产生损害和不利影响。

据人民公安大学的一项调查,目前仅有3%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优秀的水平,37%的民警达到良好,34%的公安民警处于一般状态,26%的公安民警处于心理异常的行列。这一系列的统计数字表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一般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还有我们在工作时受到的误解和诽谤,百姓的不理解,还有上级要求我们快速破案的压力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比较压抑郁闷。长期受强烈刺激的影响,就会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

在《人骨拼图》影片中,女主阿米莉亚警官在勘察现场、收集证物时,观察力敏锐,能对血腥现场周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想象。所以第一个方面,是我们警察个人的观察、思维、记忆、应变、想象和操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直接影响侦查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优秀的警察,必须同时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提高侦查水平、办案能力,在保持活跃的思维的情况下沉着应战,从容面对各种情况各种复杂条件。

第二,是民警身心承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民警的精神状态、自身形象和工作效果。在心理课2米倒摔的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害怕和紧张而导致动作变形,使得在下面保护的同学所受到的伤害更大。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维持我们公安民警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压力和挑战的重要保障。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和勇敢、坚定、顽强、敬业、奉献等心理素质。

所以,我们必须具备心理稳定能力。所谓心理稳定能力即“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种心理状态既适用于平时执勤工作更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警察的工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警察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只有快速反应、策应及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防止因自己工作失误而激化矛盾,造成事态升级扩大。对区域性突出的治安问题,要因地制宜,及时开展时间短、力度大、小规模的区域性打击行动,稳住治安阵脚。一方面要坚持原则,快速出击,依法处置,及时平息,另一方面又要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表现类型的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用谋略,方法灵活,不拘一格,妥善处理。当然,这一切行动都是以前大的心理素质为基础,这也说明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当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或面对的场景比较恐怖时,个别警察会过分紧张,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我们这些大学生警察,会表现出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甚至浑身发抖,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实施处置行动,心理承受能力差。那我们应该如何消除和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出无所畏惧的心理素质呢?针对此类情况,专家建议采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这类警察,如参观革命烈士和英雄纪念馆,使英雄勇于献身的形象在其头脑中深深扎根。

最后一点,我要谈的是——团队合作与协调。

攀爬四米墙和“穿越火线”是最能体现团队合作能力的两个游戏。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唇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作为警察,出勤、办案、抓捕行动,无不体现着团队合作。现在单一警种已无法很好的完成侦查、案件侦破工作。更多的时候,刑警,治安警,特警、交警等警种进行联合行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案件进行侦破。比如,《湄公河大案》以公安机关侦破“湄公河‘10·5’案件”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基础,讲述了中国公安机关在老、缅、泰三国警方的支持配合下,成功侦破杀害中国船员一案并破获重大国际贩毒团伙的故事,案件的成功侦破,除了离不开中国警察忠于职守、坚忍不拔、敢于担当之外,还少不了跨国警务合作的功劳。

可以说,合作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心灵的交汇。现在,大家都要走群众路线,办事依靠群众。在新疆有很多民族极端份子,新疆警察为了抓住他们,费尽心思,幸好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为警察指路,当向导,他们会联合起来,与警察一样,绝不姑息任何分裂祖国的人。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也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协调好警民关系,所谓大力出奇迹,只有当警察与群众团结一致的时候才能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才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是部分与整体、个体与团队的关系。世人皆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体由部分构成,而一旦部分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整体离开了部分也就无法成立。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正所谓五根手指捏成拳头才有力量,做任何事都必须树立全局意识,使部分组合成整体,使个人凝聚成团队。我所属的团队只有十人,有的体质强壮,有的个子高,有的善于幽默诙谐,有的擅长出谋划策,有的独具创新,有的会一手好字„„我们在同化的同时又做到了非同化,团结一心的同时又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这一点对我们团队的运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对一个警队来说,讲团结应更注重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熏陶。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狼,是陆地生物中最高的食物链终结者之一。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我们必须学习狼的团队合作精神。图腾中的狼性,是值得人们景仰的。狼的勇敢智慧、强悍进取、团队精神、竞争精神以及战斗牺牲精神等等,与我们公安机关所倡导的警察精神极为相同。狼性具有现代性,应该大力弘扬。

身为一队之长,当得到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应第一时间在脑中构思完成任务的方案。考虑到各个队员的长短优缺,作出最优配置。防止队员之间在同一擅长的领域出现碰撞,使得整个团队的进度被拖慢了。由此可见,团队合作是一种智慧,发挥团队力量便是管理者的用人艺术。领导者必须协调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做到1+1>2,使整体的功能最大化。成功青睐于那些懂得如何将人们团结起来,利用创造性和多样化思维创造奇迹的人。”篮球之神”迈克乔丹率领公牛队获得6次nba总冠军的奇迹,也是要靠团队才能创造的!在国内,it巨头联想集团为了应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提出要打造一支如狼似虎的团队,简称“打造虎狼之师”——这其中的团队管理的精髓也让我们警察团队中的指挥员心向往之。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在五个手指中,大拇指之所以能够成为老大,不是因为其长得粗大,也不是因为其排在手指的第一位,而是因为大拇指其它许多特征使大家不得不承认其老大的地位。首先,大拇指虽然独处一隅,从不与其它手指站在一列,但其与其它任何手指都能保持和睦的关系,这是其它手指做不到的。其次,在工作的时候,大拇指可以和任何其它手指合作,就连平时作用不大的小指,在与大拇指合作的时候也可以干许多事情。不仅如此,大拇指还谦逊、随和,从来不主动表现自己,也从不去争取戒指之类的东西以表现自己。大拇指不干活儿的时候,总是在地头沉思,只有在表扬别人的时候才挺起胸膛。失去大拇指的时候,其它手指的做事能力和做事效率会明显降低。是大拇指使所有的手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的确如此,在五个手指中,大拇指能够稳居老大的位置,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协调合作能力!我们警察队伍中的领导者实在应该人人都争当大拇指!

让每个警察都牺牲自我并不是公安机关团队精神的形成所要求的,相反,它是建立在发挥队员个性能力、表现特长基础上的协作过程,并且只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明确的协作意愿作为燃料,才能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对公安机关整体来说,讲团结就是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主义精神。

以上,便是我们小组的共同心得。我们都以做一个优秀的共和国警官为目标,此课程将成为我们筑梦路上的强大动力。在今后,地表最强战队依旧会多人一条心,共同进退,同甘共苦,期待我们有一天,能再次相聚在那高台上,高唱那首《追梦赤子心》。

号角吹响,地表最强!

心理课论文

本学期心理课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课程,发现心理课给我带来了许多有用的待人处事的方法。老师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我们授课,如看电影,自我授课,互动。在这之中,让我们去发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心理环境,让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处理与同学,朋友,老师,父母之间的关系。教会了我很多心理学的东西,同时也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确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未上大学之前,我总是很憧憬大学生活。但当我真正成为一位大学生时,我的新鲜感也随之而去了。因为来到大学后,我发现这里有很多东西需要你去适应。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眼花缭乱的学校活动,还有最重要的学习。所有的事情一起涌上来,似乎让我们一下子还来不及接受。但是学校开办的心理课却马上给我们点出了很多建议,缓解了我们的压力,让我们迷茫的大学生活渐渐变的清晰起来。

学习心理学,可以让你更加了解自己和别人。你会知道自己和别人做出某些行为,其背后的心理活动到底是什么,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脾气以及有何不足的地方哪个。同样也可以用来了解他人,通过他人的的行为推断其内心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世界。

如上次的自我授课。老师让我们自己找人组成小组,以小组形式来讲述一下心理现象。活动开展的很好,有的同学甚至自拍视频来讲述大学宿舍生活的一些矛盾和解决方法,让我们很好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是如何学会去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去了解他人,如何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更好的处理遇到的问题。要善于用心去观察别人,通过别人的一些行为去推断其内心活动,避免与他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更好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

而开展这么的活动中,看电影给我带来的反响更深远。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两部电影《美丽人生》和《肖申克的救赎》,都给我们指出了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这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每当看完一部之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都让我为这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活动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

《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安迪从一开始被误判无期徒刑到最后花费20年的时间挖了一条隧道逃出监狱,这一过程中,在我看来,主角的心理发生了很重大的改变。起初,他是很反抗的,因为他知道他是无罪的,但天意弄人,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必须接受现实。在他向瑞德购买小锤子时,他的心理已经改变了,他不再反抗,而是默默接受。但是默默接受的背后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大秘密,他已经决定挖隧道逃出这没有希望的“笼子”。这20年里他忍受过别人凌辱,过这非人的生活。但是他的心理去再也没有在动摇过,希望是他活下来的唯一动力。他如此的坚持,都源于心底的信念。他的心理过程的变化,却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示。他从一个自闭的人,到尝试着与他人交谈,到成为监狱里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学会了如何去与人相处,如何不动声色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转眼间,学期已经到了尾声,心理课也即将要结束了。这一学期,心理课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它更多的教给我如何去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待人处事之间,学会去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事情,学会去理解他人,用心考虑问题。

心理论文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心理课论文

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大,长时间得不到释放的话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实践课。

论文。

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人格。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丰富的物质福利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但同时寻求健康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响甚广。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观,也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追究。

一、积极心理学与健康人格观的基本含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2]。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健康人格观。

确定健康人格的个性模式,是心理学家曾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学家曾对心理健康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

尽管这六种有关健康人格的观点对充分发挥潜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绘虽不完全一样,但总的说来,它们对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把握自己的生命,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

2.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一般说来,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他们并不着意伪装自己。尽管他们能够扮演社会的角色,以适应别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把这些角色同他们的真实自我混淆起来。

3.心理健康的人坚定地立足于现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过去之中。他们能较快地摆脱失败和冲突的阴影,坚定地面向未来和立足于现实。不少理论家强调朝向未来的目的对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怂恿我们用未来代替现在。

4.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而不是降低紧张的重要性。增加紧张是通过接触日益增多的感觉和形象的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静和稳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验。

5.心理健康的人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把自己奉献给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关心他人。他们的情绪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败,经常保持愉快的体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幸福。

6.心理健康的人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与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过分考虑他人的意愿,因此对待严重的打击、挫折显示出相对的镇静态度。

7.心理健康者的人际关系积极稳妥,他们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

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大学生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3]。在培养大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可见,具有积极情绪的大学生,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同学和老师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大学生积极而健康的人格。

(二)积极自我认知与健康人格。

积极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由于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夸大自己的缺点,则很产生自卑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便容易使大学生眼高手低、目中无人、产生骄傲自大情绪。骄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健康人格。

(三)积极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动地适应与改造现实环境的积极行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标准之一。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会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采取积极行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尤其是锻炼大学生在有矛盾冲突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时的适应能力、独断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四)积极的社会支持与健康人格。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所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分担责任、提供建议、传授技巧和提供物质帮助等。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朋友不仅能够支持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提供爱、关怀以及披露内心世界和宣泄的机会,而且能够使青年获得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大学生健康人格系统的重要环节。如在大学生教学中应包含如何体验社会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获取他人支持等内容的训练科目,通过训练让大学生学会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321-327.[4]sheldonm,kingpositivepsychologyis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5]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0-126.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实践课论文推荐,当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的去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

心理课论文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

引言。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据不少学校的调查统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病占休、退学的人数比例相当高,多数学校达到30%左右,如对北京16所大学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因精神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下面是一则笔者遇到的案例。

一、案例事件。

杨某,是笔者的同班同学,在一大上学期一直是个正常的男生,会吉他、篮球,进了歌唱队,得过唱歌比赛奖项,同时是班里的篮球队,和篮球队获得了各种冠军。高考成绩也是在班里名列前茅,上半学期的期末成绩也是班里的前列。按道理说,笔者在他面前是个什么都比不上的人,他应该是个阳光、快乐、到处受人欢迎的男生。可是,到了大一第二学期,他开始了独来独往,和宿舍人的矛盾日益加剧,到某天居然到了试图用凳子砸舍友的地步,若非班长在现场挡住,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到了两天后,他开始爆发,不仅在自己宿舍闹个鸡犬不宁,白天还到女生宿舍找一个对方不认识他的女生,扬言要找她上床,若非辅导员、书记、保安等一群人赶到现场阻拦,后果也不堪设想。结果是心理工作的老师初步判断是有狂躁性精神疾病,他父亲过来带他回家休学。这对笔者来说相当震惊,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阳光男孩竟然会和精神疾病这个词扯上关系,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反思。

二、工作反思。

现在,精神疾病是大学生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心理状况的好坏不仅决定着身体机能,更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因此,笔者认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有几点笔者还要加强认识,比如在在本学期发现杨某开始抑郁寡欢后,笔者身为副班长应该及时自己或者找心理委员和他聊聊天,多多和他沟通,打开他的心结。在生活上,应该坚持多和杨某聊天玩耍帮助他减轻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对于班级的活动,也要引导杨某参加,可能他活动参加多了,人一忙就不会想太多。特别是在他觉得心情郁闷,应该及时诊断出是心理出现异常,帮助他走开心理的困境。

三、大学生精神疾病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费孝通先生说过: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改变。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如今,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制度变化等,给正在成长着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如对这种变化适应不良,就会出现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性格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特征对于人体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的转变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特殊性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经常保持乐观、豁达、自信的心境,对于喜怒哀乐等消极情绪,能够主动调节。但是,对于内向、寡言少语的同学,他们不喜欢倾诉,有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面,长时间缺乏倾诉的渠道,会导致心理扭曲和畸形,影响身心发展。

3.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不仅表现在茁壮成长的身体,更包括健康的心灵。有四种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的心理畸变:第一种是溺爱型。父母过度宠爱,对子女一味溺爱娇宠,容易产生任性蛮横的不良品质;第二种是放任型。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忙于挣钱,忙于生活,忙于玩乐,缺少最基本的沟通和交流;第三种是专制型。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对于子女管教严格,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第四种是期望过高型。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形成反差,会使子女学习压力增大,引起自卑、厌学等消极情绪。以上这些教育弊端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阶段,高等教育尽管已经摆脱了高中的“填鸭式”和“轰炸式”模式,但是成绩仍然是衡量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重要标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围绕着学习会有不少问题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如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的不适应,而产生无兴趣的问题;对大学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产生的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科学用脑的问题;因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成绩下降造成的自尊心受损而引起的考试焦虑等问题。

四、大学生精神疾病防范对策。

1.建立信息渠道,加强专业学习。

辅导员在学生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新生进行心理摸排,发现问题尽早治疗。建立寝室长周报制,召开专题会议,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辅导员还应该建立起班干部和党员的预警机制,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多倾听,多了解,多关切,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辅导员一定要加强指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多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要多听,多学习,多钻研。特别是要增强班干部的心理学方面知识,一旦学生出现心理波动,就能够尽早了解症状,寻找学校帮助。

2.班干部及时上报辅导员或心理老师,注重与辅导员沟通的班干部队伍是一支高效率的队伍,能指导好班干部的辅导员也是具有丰富学生经验的前辈。所以,班干部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听取辅导员对事件的分析和指示,制定应急预案。学生干部工作无小事,每一个做过班干部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义。每一个同学都牵涉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在做学同学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和辅导员的沟通。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出现精神疾病时,和辅导员进行交流,把学生的近况和症状告诉辅导员,等辅导员联系并获得家长的支持,及时给学生治疗,这才是对同学负责任的表现。

3.创造良好氛围,预防重于一切学校应营造科学、民主、有序、协作、积极、文雅、充满爱心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学生在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炼意志,从而铸就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应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的心理起不同的作用。学生家长也要行动起来,在家庭中营造尊重、宽容、和睦的家庭氛围。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远离精神疾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每个辅导员的义务和责任。这就要求辅导员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解决大学生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校刊、板报以及校园网的作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号召同学加强心理建设。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唯有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员切实负起责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家长关心爱护孩子,四方合力才能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远离精神疾病的危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