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实施方案(模板13篇)

时间:2023-11-25 16:46:15 作者:念青松

实施方案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实施方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国科发火20xx102号)精神及大赛方案要求,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导下,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赛事并制定安徽赛区实施方案。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1、主办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指导单位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3、支持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人社厅

4、承办单位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简称孵化器协会)

5、协办单位

各市科技局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杭州银行合肥分行

徽商银行合肥创新大道支行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芳晟创业投资基金(北京)

仙瞳芳晟基金(北京)

主任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兰玉杰副主任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大赛的整体方案策划、指导、协调并确定重大事项。办公室下设四个组。

秘书组承担大赛的具体事务和组织工作。

项目组负责参赛项目报名、资格审查及初审等工作。

会务组负责大赛会务、赛场安排、协调,专家接待等工作。宣传组负责与省重点媒体单位联络沟通,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赛区创新创业氛围。

由组委会聘请成功创业企业家、创投专家、金融机构及行业知名专家等组成,负责参赛项目评审以及大赛选手的创业指导和辅导等工作(人员待定)。

安徽赛区赛事分设团队赛和企业赛。参赛企业应为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非上市企业。前三届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获得名次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企业无产权纠纷。

1.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20xx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

安徽省参赛创业团队、企业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报名注册,并按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

报名时间:20xx年5月1日-6月15日

报名截止后,由安徽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根据参赛条件,对报名注册的参赛企业、团队进行形式审核和资格确认。

确认时间:20xx年6月1日-6月30日

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和流程组织安徽赛区赛事,通过逐级淘汰方式产生优胜企业和团队,并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分配的晋级名额推荐进入全国比赛的企业、团队名单。晋级企业需接受安徽赛区组委会组织的尽职调查工作,不接受尽职调查的企业视为退赛。

1.初赛:时间:20xx年7月1日-7月20日

组织天使投资人和机构评委对报名企业参赛商业计划书进行初评,符合条件企业和团队参加赛区复赛。

2.复赛:时间:20xx年7月20日-7月30日

对进入复赛的企业和团队进行相关赛事培训。晋级企业按照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7个领域进行复赛,组织评委现场评选,从复赛的`企业组选取前35名、创业团队组取前10名进入决赛。

3.决赛:时间:20xx年8月1日-8月15日

对进入决赛的企业和团队进行相关赛事培训。晋级决赛的35家企业和10家团队进行决赛。组织评委现场评选,赛出安徽赛区企业组、团队组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企业奖、优秀团队奖。

3.参赛企业按照抽签次序,依次进入所在分组会议室参赛;

4.小组赛事完成后,评委对结果进行合议。根据合议情况最终确定进入决赛企业和团队。

二、三等奖及优秀企业奖、优秀团队奖;

3.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分配的晋级名额,分别从企业组、团队组按获奖排名推荐优胜企业、团队进入全国赛。

评分标

(一)安徽赛区将评出团队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企业组

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3、6名),优秀企业奖20名,优秀团队奖5名。

(二)安徽赛区决赛评出的获奖企业,将获得以下政策支持:

1.符合相关科技计划要求的,予以优先支持;

2.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3.杭州银行合肥分行予以创新创业贷款支持;

4.优先推荐给创投机构、金融机构;

5.企业所在地方科技部门给予相应配套政策支持。

(三)入围全国赛的优秀团队

1.获得创业导师的创业辅导;

3.获得创业政策、创业融资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4.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

限公司、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云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红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火花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纪元时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誉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牡丹江南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宜兴江南天源创业合伙企业、合肥市中兴合创半导体创业投资基金、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朗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闽商股权投资集团、合肥兴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和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创业实施方案

目前,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其关键问题是自主创新人才缺乏。在我国,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高校改变教育理论,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创新性、创业性的集中体现。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只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即可,实则不然。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专业教育全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理论和模式。环境工程专业是一种工程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朝阳专业,在以往我们只关注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很少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那么现在我们如何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呢?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技术经济的飞跃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高等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变革,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优化的课程体系来达成教学目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多元化知识结构,也就是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某一专业方面的专精。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合理结合,在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导的同时,也要强调知识的普适性和广度,拓宽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变传统的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要及时吸收环境工程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把教师们的研究课题和项目通过案例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研究性,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测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地改进和提升,环境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监测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把握在基本监测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先把老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老方法的不足,以及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老方法的不足,最后再把最新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并要让学生对新老方法进行对比和思考,那么在以后碰到相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知道如何来进行改进创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我们进行大学教育,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习一点专业知识就行,还要让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可以把显性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隐性能力上。教学内容确定好以后,这些内容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呢?如果还是以满堂灌的形式来传授的话,对于再认真的学生也只是接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已,思维开拓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针对不同课程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它的工程应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针对这门课,我们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教师把相关的基本理论给学生进行介绍,然后给学生项目,让学生们在课外查阅资料进行设计和计算,再然后在课堂上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各组设计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让学生对项目的设计进一步优化,教师对优化后的项目设计进行点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在对设计逐步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总的来讲,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整个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来实施的。

大赛实施方案

本文目录。

一、活动目的。

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深刻贯彻落实“三生教育”。经学校研究,决定于5-6月份在我校开展首届“三生教育·模拟销售大赛”活动。

本次大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三生教育”,提高综合能力,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学校就业创业实践中来。“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活动主题。

振翅现在 翱翔未来。

三、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xx学院招生就业处。

2、承办单位:xx学院大学生就业促进会。

3、大赛组委会成员。

顾 问:    xx学院副院长。

筹委会主任:    xx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

筹委会副主任:      。

筹委会秘书长:闫锐锋     。

筹委会成员:,,   就业促进会全体成员  各学院分会长。

四、参赛对象。

玉溪师范学院在读学生。

五、比赛流程。

初赛时间:-5-9到-5-14。

初赛地点:自由选择。

复赛时间:-5-20到-5-29(期间抽取两天,星期一或星期五)。

复赛地点:食堂门口。

决赛时间:-6-2。

决赛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

第一阶段:各学院筛选(5月6日下午7点前)。

第二阶段:校级初赛(-5-9到-5-14)。

初赛流程:学生自己选择自己销售的商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合法的销售,地点不限,5月14日前报送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数量,金额。经大赛组委会评定后,前20名进入校级复赛。

第三阶段:校级复赛(-5-20到-5-29期间抽取两天,星期一或星期五)。

复赛流程:学生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销售的商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合法的销售,地点:食堂门口或田径场门口,5月29日前报送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数量,金额。经大赛组委会评定后,前6名进入校级决赛。

第四阶段:校级决赛(xx年6月2日)。

抽签安排:6月1日下午5点到抽签。

决赛安排: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

决赛流程: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选手依据所抽母入场。

第一环节“职场风采”

选手依次上场。

自我介绍。

销售理念及未来展望。每位选手规定时间为3分钟,超时扣1分。

赞助商活动。

第二环节“模拟实战”

选手上台后选取销售商品(随机抽取),向就业促进会的工作人员进行销售,展示自己独特的销售方式,展示自己的应变能力专业能力、良好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口头和书面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和销售潜能、个性特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仪容仪表、逻辑思维能力等。每位选手规定时间为8分钟,超时扣1分。

第三环节“分享销售心得”

选手上台分享从选拔到最后决赛的“销售心得”。每位选手规定时间为3分钟,超时扣1分。

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比赛进行中的其它事项以主持人的安排为准。

评分标准: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第一环节占20分,第二环节80分,每位选手总分100分,最后取评委的平均分为准。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4名。

一等奖 证书+现金500元+纪念奖品。

二等奖 证书+现金300元+纪念奖品。

三等奖 证书+现金200元+纪念奖品。

优秀奖 证书+纪念奖品。

七、注意事项。

2、大赛主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的权利,大赛承办方拥有本届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3、参赛过程中如货物丢失,由参赛者承担。

4、本届大赛的比赛规程如有未尽事宜,将及时修订,请参赛选手及时留意大赛指定网站的相关报道。

首届“三生教育·模拟销售大赛”组委会。

xx年4月20日。

返回目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据凤县文明办【xx】8号文件精神,凤冈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凤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决定联合在全县中小学学生中开展“祖国好·家乡美--多彩贵州美丽家乡”书画比赛活动。

活动方案。

如下:

凤冈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凤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祖国好·家乡美--多彩贵州美丽家乡。

1、小学组:除龙泉一小、龙泉二小、龙泉三小以独立单位参赛外,其余学校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参赛单位,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作品报送。

2、中学组:凤冈一中、凤冈二中、凤冈三中、凤冈四中、凤冈职校、各乡镇中学和民办中学为独立参赛单位,由相应学校负责组织、指导和作品报送。

3、申报数量:各参赛单位分别选送书法作品5-8件、美术作品5-8件上交。

小学组、中学组,按照书法、美术分类进行,分项设奖。

1、紧扣活动主题,围绕凤冈县风土人情进行创作,内容积极向上,个性鲜明、创意新颖,主题突出,体现地域、民族特色。

2、书法作品书体不限,4尺(135×67cm)宣纸以内(竖幅),不装裱,只收毛笔书写作品,草书、篆书另附释文。绘画作品方式不限,尺寸:42×29cm。

3、作品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对入选作品,主办方有现场复审权。

4、作品需在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通讯地址、学校、年级、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等事项。指导教师要注明姓名、工作单位(每件作品只限一名指导教师)。

本次书画大赛设奖为:

小学生组书法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名。

小学生组美术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名。

中学生组书法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名。

中学生组美术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5名。

获奖作品颁发获奖证书,获一、二、三奖的作品颁发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报送到市文联,参加市级评选活动。

4月1日——5月15日,制定方案,发布通知,广泛宣传,动员学生参赛。

5月16日——5月31日,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创作,初评作品,按照规定数量报送作品到县文联。

6月1日——6月10日,组织评委评奖。

6月15日,评选结束,总结、颁奖,报送获奖作品到市文联。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联系人:张世顺,联系电话:,负责联系和督促。

县文联联系人:冷启方,联系电话:,负责联系和收集作品。

各中心学校、中学(含民办中学、职校),要狠抓落实、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书画创作,按时择优选送作品进行报送,对作风拖沓、效能低下,不按要求完成组织、指导工作的单位,将进行全县通报。

凤冈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凤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xx年4月7日。

返回目录。

一、   目的:

经教科室研究决定,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使每位教师能有熟练的教学操作,特开展教师技能大赛。

二、   参加教师:各综合组全体任课老 师。

三、   比赛时间:

四、   大赛组委:组长、教科室、评委。

五、   参赛项目:(抽签打乱顺序)。

英语:日常口语对话。

科学:三到六年级下册实验题目(每年级做十个)。

音品:唱歌或跳舞或朗诵。

六、   评选办法:选出一等奖、二等   奖、三等奖。

七、   各组要求参赛者要有照片上传。

返回目录。

“教师即课程。”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打造一支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已经势在必行。为发掘教坛新秀,培育学科新人,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深入探索的优良习惯,学校拟于xx年秋季学期举办“麻城三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希望能够通过这项活动,引导全校教师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深入探索,全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活动可行性,明确比赛内容,制订操作方案;

(2)依据各组教师人数,按8︰1比例确定各组参赛人数;

文科11人=语文4人+英语4人+政治1人+历史1人+地理1人。

理科12人=数学4人+物理3人+化学3人+生物1人+体艺信1人。

(3)制订比赛内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1、比赛内容:自我介绍(时间3分钟,分值3分)。

考核内容: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评分依据:普通话标准、语态自然亲切、自我认知客观全面。

2、比赛内容:抽签答题(时间3分钟,分值3分)。

考核内容:教育理论水平、思维灵活程度。

评分依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序。

3、比赛内容:案例分析(时间3分钟,分值3分)。

考核内容: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阐述问题能力。

评分依据:分析问题深刻全面、解决问题有理有据、阐述问题有条有理。

4、比赛内容:板书(时间1分钟,分值1分)。

考核内容:书写水平。

评分依据: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初步时间安排。

10月中旬:确定比赛内容、比赛形式、考核内容、评分依据、奖励方案。

10月下旬:各组确定参赛人选,学校确定考查内容、评委名单。

11月中下旬:召开参赛教师会议,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各组选手积极准备。

11月下旬:学校发布相关考核范围、考核内容。

12月中旬:分文理两组进行决赛。

(5)人员安排:参赛选手、相应组员、评委、相关工作人员。

(6)地点安排:学校多媒体教室。

xx年10月12日。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构建成为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你想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吧!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个良好的开端。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待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

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纳入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并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二级学院主要依靠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开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

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产业园、常州市创意产业园、常州软件园、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由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的制约,学校将在学分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并为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6.发掘社会资源,建立专家指导机制。

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建设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协助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资深教师、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构成。

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专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

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注重选配或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

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

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全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要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草稿)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河南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设备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行政、团总支负责人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积极选聘一支由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培训和交流,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

(三)课程体系建设。

1.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2.加强创新创业教研室的建设。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到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探索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逐步提高创业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3.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教育》(或《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开展实训教育,针对创业学生提供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

4.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纳入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修够一定的学分,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四)实践活动建设。

1.充分发挥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相关竞赛的育人作用,提高赛事组织工作水平,扩大学生参与面。

2.举办学院层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大赛实践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创新创业类的学生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组织这些社团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沟通、交流和发展。

3.举办创新创业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教育家和我院成功创业学生、成功校友参与论坛,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五)基地建设。

1.创造条件为学生前期研发提供帮助,建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2.广开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3.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校中厂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创造条件免费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创业项目后期生产提供帮助。

(六)文化建设。

1.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网站、校园广播、上景(注:院团委的)等自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2.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学习实训场所要通过宣传展板、广告栏、橱窗等阵地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让这些场所既是学习实训的场所,又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场所,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七)保障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院和各系部要逐年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为有创业愿望的学生申请商业贷款或风险投资提供支持。

(八)考核评价。

1.加快完善教师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建立对各部门、各系部、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确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定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3.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跟踪机制。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途径。全院上下要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个良好的开端。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

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纳入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并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二级学院主要依靠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开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

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产业园、常州市创意产业园、常州软件园、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由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的制约,学校将在学分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并为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9.加强创新创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建设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协助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资深教师、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构成。

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专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

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注重选配或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

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

9.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全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要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你想知道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吧!

“长春市(20xx年)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由共青团长春市委、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春电视台联合举办。大赛旨在进一步倡导创新创业文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和带领一大批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重点培育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创业企业,助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业型城市建设。

一、大赛时间。

20xx年3月12日—20xx年11月20日。

二、大赛主题。

青春飞扬激情创业。

(一)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培养青年创新创业意识,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拓宽青年自主创新创业的渠道。

(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青年就业创业的有关部署,提升青年创业能力,有效引导和促进广大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三)建立功能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及健全的组织网络平台,积极提供政策解读、资金帮扶、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切实提高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和青年就业创业成功率。

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春市委。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长春电视台。

承办单位:长春青年创业园。

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

大赛组委会:由大赛主、承办方有关领导组成,负责大赛领导工作。

孙亚明长春市副市长。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赵心锐共青团长春市委书记。

王志强长春电视台台长。

石威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姜晓东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

路良魁长春电视台副台长。

大赛秘书处:由大赛主、承办方有关人员组成,为大赛组委会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宣传推广、培训辅导、大赛评审、会务与活动等工作。

董鲲鹏共青团长春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

刘长乐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伊长春电视台专题节目中心主任。

刘叔杨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助理。

大赛联络处:

徐宇红联系方式:88787889。

宋庆宁联系方式:88776425。

五、参赛范围。

全日制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创业青年或创业团队。

六、赛程安排。

大赛整体分为宣传报名、初选、初赛、复赛、决赛、项目推介和倡树典型六个阶段。初选采用书面评审方式,以参赛者(团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为准。初赛和复赛采用答辩方式进行评选。决赛以电视大赛的形式进行,现场确定比赛结果。

第一阶段:宣传报名(03月12日至06月30日)。

利用媒体和团组织的力量,对大赛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大赛知晓率,为大赛进行全面预热。组织参赛选手报名,收集整理、审核项目计划书及参赛者基础信息。

第二阶段:项目初选(07月01日至08月10日)。

深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调研,根据项目实际反馈情况,由项目初选专家组对所有资料完备的项目进行初审,确定进入初赛项目。

第三阶段:初赛阶段(08月11日至08月31日)。

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创业计划书编写培训,参赛选手修改完善、递交创业计划书;大赛专家评审组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进入复赛项目。

第四阶段:复赛阶段(09月01日至10月10日)。

大赛组委会对进入复赛的项目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参赛选手(团队)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大赛专家组对复赛项目进行评审,并确定进入决赛项目;进入决赛的团队需在长春青年创业园完成工商注册工作。

第五阶段:决赛阶段(10月11日至11月20日)。

大赛组委会在长春青年创业园设立联络处,组织对进入决赛的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创业者(团队)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参赛选手参加创业大赛节目录制,组委会确定比赛最终结果并进行表彰奖励。

第六阶段:项目推介和倡树典型阶段(12月至20xx年3月)建立创业青年与导师和风投机构的对接机制,帮助青年做好项目开发、设计、完善和实施;倡树宣传创业典型。

七、参赛要求及报名方法。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具备创业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创业项目。具体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项目;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2、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创业项目体现可操作性、相对超前性、新颖性。

4、参赛团队需对参赛项目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授权委托,科技成果来源不限,可为自行研制或购买,无知识产权纠纷,科技成果可转化性强。

5、创业项目投资预算合理。

(二)报名。

时间:3月12日—6月30日。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咨询电话。

报名网站:

电子邮箱:

(三)材料报送。

网上报名后需提交创业大赛报名表,参赛选手身份证复印件,创业计划书2份。在校学生需提交学生证及其复印件,以及校团委开具的在校证明。已毕业者需提交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报送地址:长春高新区硅谷大厦1021室(硅谷大街1198号)。

长春高新区锦湖大路1357号914室。

全日制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材料需报送至校团委,由校团委统一报送至大赛秘书处。

八、大赛奖励设置。

大赛设立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十项,优秀奖20项,大赛组委会将为每项获奖项目分别颁发奖杯、证书,并在社会上进行宣传推介。

对落户长春青年创业园并签订入驻孵化协议且完成工商注册的获奖团队(团队中大学生持有股份不少于30%),将给予以下的创业扶持政策:

(一)创业资金扶持。

一等奖,无偿资助创业扶持资金人民币20万元/项。

二等奖,无偿资助创业扶持资金人民币10万元/项。

三等奖,无偿资助创业扶持资金人民币5万元/项。

(二)配套优惠政策及措施。

1、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在符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申报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支持申报创新基金,并优先给予资金配套。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300万元专项孵化资金,对符合其政策扶持的获奖项目,优先给予扶持。对列入“长春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项目,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服务。

3、孵化服务计划。

长春青年创业园将为获奖项目,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导师、运营指导、项目申报、企业诊断等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同时为获奖项目提供一定面积的优惠孵化场地(第一年免费,第二年减半)。

4、科技资源平台。

获奖项目可获得长春青年创业园免费提供其公共技术平台开放服务、优先获得其提供的市场拓展、供应链整合等机会。

5、项目推介。

大赛组委会将择期举办项目推介会,重点向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推介大赛入围项目,并组织力量做好其他参赛项目的跟踪工作,努力促成创业投资的成功介入。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意创新意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勇于开拓的创业者,经研究决定,学院每年将举办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计划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大赛简介。

(一)活动名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计划大赛。

(二)活动时间。

每年11月底,12月初。

(三)活动宗旨。

活动旨在通过大赛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热情和动力,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化“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

(四)活动主题。

(五)参赛对象。

全院在校大学生。

(六)主办部门。

院团委、院就业指导中心、院思政部。

二、活动要求。

(一)参赛要求。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者必须是我院在籍的学生,如冒用他人姓名申报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作品要求。

2.参赛项目需立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

4.参赛作品字数在3000-7500之间,作品必须符合本次大赛的主题和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创意新颖;文笔流畅,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与现实联系紧密;能充分展现参赛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创业新人形象。

(三)项目计划书评分细则。

1.清晰性:考虑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合理。(10分)。

2.完整性:是否包含项目计划书所需的各个要素。(10分)。

3.实际性:现实项目设计目标的途径是否考虑到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特质、社会环境以及相关的因素。(10分)。

4.变动性:目标是否具有弹性或缓冲性,能否依循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10分)。

5.具体性:项目设计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是否具体可行。(10分)。

6.前景发展性:是否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可行性,设计是否具有事实依据。(10分)。

7.持续性:对于市场每个发展阶段是否持续连贯。(10分)。

8.可评估性:设计是否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目标,能否随时掌握市场的执行状况,能否为设计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10分)。

9.全程性:拟定计划时是否考虑到项目发展的整个历程,并作出全程考虑。(10分)。

三、活动流程。

(二)决赛。学院将在每年11月底,12月初对各院(系)选报的参赛方案举办院创新、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参赛选手现场陈述作品,评委对选手提问,最后由评委根据选手现场表现及作品进行评选、打分。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决赛得分最高的方案。奖励:获奖证书+奖品。

二等奖2名:获得相应排名的选手。奖励:获奖证书+奖品。

三等奖3名:获得相应排名的选手。奖励:获奖证书+奖品。

鼓励奖若干名:所有通过初评的参赛者都获得鼓励奖。奖励:获奖证书。

五、注意事项。

(一)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三)学院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的权利;。

(四)学院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所致的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院团委、院就业指导中心、院思政部。

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国科发火„20xx‟102号)精神及大赛方案要求,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导下,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赛事并制定安徽赛区实施方案。

一、赛事名称。

二、主题。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三、大赛目的。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四、组织机构。

(一)参与单位。

1、主办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指导单位。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3、支持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人社厅。

4、承办单位。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简称孵化器协会)。

5、协办单位。

各市科技局。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杭州银行合肥分行。

徽商银行合肥创新大道支行。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芳晟创业投资基金(北京)。

仙瞳芳晟基金(北京)。

(二)安徽赛区组委会。

主任。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兰玉杰副主任。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大赛的整体方案策划、指导、协调并确定重大事项。办公室下设四个组。

秘书组承担大赛的具体事务和组织工作。

项目组负责参赛项目报名、资格审查及初审等工作。

会务组负责大赛会务、赛场安排、协调,专家接待等工作。宣传组负责与省重点媒体单位联络沟通,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赛区创新创业氛围。

(三)专家指导委员会。

由组委会聘请成功创业企业家、创投专家、金融机构及行业知名专家等组成,负责参赛项目评审以及大赛选手的创业指导和辅导等工作(人员待定)。

五、参赛条件。

安徽赛区赛事分设团队赛和企业赛。参赛企业应为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非上市企业。前三届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获得名次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一)创业团队组参赛条件。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企业无产权纠纷。

(二)企业组参赛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20xx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

六、安徽赛区赛事流程。

(一)报名。

安徽省参赛创业团队、企业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报名注册,并按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

报名时间:20xx年5月1日-6月15日。

(二)资格确认。

报名截止后,由安徽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根据参赛条件,对报名注册的参赛企业、团队进行形式审核和资格确认。

确认时间:20xx年6月1日-6月30日。

(三)安徽赛区赛事安排。

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和流程组织安徽赛区赛事,通过逐级淘汰方式产生优胜企业和团队,并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分配的晋级名额推荐进入全国比赛的企业、团队名单。晋级企业需接受安徽赛区组委会组织的尽职调查工作,不接受尽职调查的企业视为退赛。

1.初赛:时间:20xx年7月1日-7月20日。

组织天使投资人和机构评委对报名企业参赛商业计划书进行初评,符合条件企业和团队参加赛区复赛。

2.复赛:时间:20xx年7月20日-7月30日。

对进入复赛的企业和团队进行相关赛事培训。晋级企业按照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7个领域进行复赛,组织评委现场评选,从复赛的企业组选取前35名、创业团队组取前10名进入决赛。

3.决赛:时间:20xx年8月1日-8月15日。

对进入决赛的企业和团队进行相关赛事培训。晋级决赛的35家企业和10家团队进行决赛。组织评委现场评选,赛出安徽赛区企业组、团队组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企业奖、优秀团队奖。

七、评选规则及评选标准细则。

(一)复赛规则:

3.参赛企业按照抽签次序,依次进入所在分组会议室参赛;。

4.小组赛事完成后,评委对结果进行合议。根据合议情况最终确定进入决赛企业和团队。

(二)决赛规则:

二、三等奖及优秀企业奖、优秀团队奖;。

3.根据国家大赛组委会分配的晋级名额,分别从企业组、团队组按获奖排名推荐优胜企业、团队进入全国赛。

评分标。

八、比赛奖项及支持政策。

(一)安徽赛区将评出团队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企业组。

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3、6名),优秀企业奖20名,优秀团队奖5名。

(二)安徽赛区决赛评出的获奖企业,将获得以下政策支持:

1.符合相关科技计划要求的,予以优先支持;。

2.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3.杭州银行合肥分行予以创新创业贷款支持;。

4.优先推荐给创投机构、金融机构;。

5.企业所在地方科技部门给予相应配套政策支持。

(三)入围全国赛的优秀团队。

1.获得创业导师的创业辅导;。

3.获得创业政策、创业融资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4.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

九、安徽赛区评选机构。

限公司、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云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红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火花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纪元时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誉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牡丹江南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宜兴江南天源创业合伙企业、合肥市中兴合创半导体创业投资基金、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朗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闽商股权投资集团、合肥兴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和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创业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草稿)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河南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设备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各系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行政、团总支负责人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积极选聘一支由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培训和交流,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

(三)课程体系建设。

1.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2.加强创新创业教研室的建设。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到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探索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对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逐步提高创业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3.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创业教育》(或《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开展实训教育,针对创业学生提供孵化环境和扶持保障。

4.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纳入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修够一定的学分,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四)实践活动建设。

1.充分发挥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相关竞赛的育人作用,提高赛事组织工作水平,扩大学生参与面。

2.举办学院层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大赛实践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创新创业类的学生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组织这些社团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沟通、交流和发展。

3.举办创新创业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教育家和我院成功创业学生、成功校友参与论坛,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五)基地建设。

1.创造条件为学生前期研发提供帮助,建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2.广开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3.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校中厂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创造条件免费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创业项目后期生产提供帮助。

(六)文化建设。

1.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网站、校园广播、上景(注:院团委的)等自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2.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学习实训场所要通过宣传展板、广告栏、橱窗等阵地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让这些场所既是学习实训的场所,又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场所,耳濡目染,入脑入心。

(七)保障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院和各系部要逐年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为有创业愿望的学生申请商业贷款或风险投资提供支持。

(八)考核评价。

1.加快完善教师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建立对各部门、各系部、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确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定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3.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跟踪机制。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途径。全院上下要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创业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规划纲要。以育人为根本、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创业为动力,主动适应企业及海南城市带经济发展需要;以社会评价、企业满意率和就业稳定率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标准;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优化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努力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等技能型人才,为海南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构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出既掌握通用电子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又具有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良好综合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打造优质精品特色课程。依托长期合作的企业,打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逐步完善专业内涵建设。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大赛分为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一二星级组设总台综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三个规定项目,三四星级组设总台综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调酒服务五个规定项目。

比赛标准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制定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定稿后编印成册,在选手正式报名时下发。

比赛裁判工作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负责。

本次大赛要求全市所有星级饭店参加相应组别规定的全部项目的比赛,提倡其他宾馆饭店组队参加大赛。

要求各旅游饭店每个规定项目选派选手不少于2人,不超过3人,城区饭店直接在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报名,各县市区饭店由县市区旅游局统一组织报名。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选手个人单项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对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饭店团体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计分办法以选手单项第一名计10分、第二名计9分、第十名计1分计算,各饭店单项获奖选手分值之和为该饭店团体总分。

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经旅游饭店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研究,参赛费用150元/人,其中参加调酒项目的选手另交100元酒水费用。参赛费用选手正式报名时交纳。

七、比赛地点:桃花岭饭店。

1、大赛筹备及观摩会:xxxx年xx月xx日下午14: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大赛筹备动员会议及中西餐、客房操作观摩会,参加人员为各旅游饭店总经理、领队、全体裁判员,选手代表亦可列席参加。

2、参赛选手报名: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为参赛选手正式报名时间,报名时交纳参赛费用,领取《大赛标准汇编》。

3、现场操作热身展示:xxxx年xx月xx日上午9: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中西餐、客房现场操作热身展示,各旅游饭店领队、选手代表自愿参加,全体裁判员到场。

4、大赛决赛:大赛决赛时间为xxxx年xx月xx—xx日。其中8月17日下午15:00各参赛队领队在桃花岭饭店报到、抽签,召开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会议,xx月xx日上午8:30举行大赛开幕式,xx月xx日下午16:00大赛闭幕式。

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在市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大赛盛况、成绩突出的选手和饭店进行报道和表彰;各单位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造势,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决赛期间,城区各饭店要在饭店内外显眼位置悬挂条幅、设置宣传栏,为全市大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创业实施方案[]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创业实施方案[]

我们进行大学教育,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习一点专业知识就行,还要让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可以把显性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隐性能力上。教学内容确定好以后,这些内容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呢?如果还是以满堂灌的形式来传授的话,对于再认真的学生也只是接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已,思维开拓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针对不同课程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它的工程应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针对这门课,我们可以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教师把相关的基本理论给学生进行介绍,然后给学生项目,让学生们在课外查阅资料进行设计和计算,再然后在课堂上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各组设计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让学生对项目的设计进一步优化,教师对优化后的项目设计进行点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在对设计逐步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总的来讲,环境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整个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来实施的。

创业实施方案[]

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广大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责任,加大对教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在自己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理论、环境、需求和政策等的研究,编写教材和发表论文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果。

2.鼓励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鼓励一批教师积极开设创新训练类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保证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开设并讲授创业课程和实施专门化的创业培训。保证各院系有一批经验丰富、积极热心的优秀教师能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参赛项目提供指导。保证有一批专兼职工作者为学生创业活动和实践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培养一批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强化对学生日常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3.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及考核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将国际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实践经验等融入课堂教学,并通过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催生学生创意。深入实施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改革考试办法,突出考核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效果,促进学生实践式、体验式学习。

4.吸引校外师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选聘一支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金融投资专家等组成的校外师资来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一支创业导师队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创业团队配备优秀导师并进行创业指导、创投指导和咨询服务。探索建立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系统育人、协同育人的新机制,使学生深入了解市场与资本,引导学生将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紧密结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培养方案。做好20xx年新一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明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调整课内外学时分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求新。增大选修课比重,完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强化个性化培养。建立一批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和一批优质的国际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

2.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高现有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创业课等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增设新的创新研究、创业动力、创业实践、创业管理、创业法律等类课程。自行组织开发或引入校外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类mooc加以共享利用。选聘优秀校外师资开设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举办系列创新创业类讲座。完善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建设。

3.实施创新创业能力认证。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的技能和能力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为参加规定内容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生颁发哈工大创新创业精英培训证书。

4.实施科研优势转化。依托哈工大的科研优势,及时将优秀科研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高水平教师开设创新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队伍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攻关和创新能力;依托导师的科研课题来开展毕业设计;通过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依托哈工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英才培养计划”等,发挥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优势,培养工程应用型和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这些计划的根本任务。

(三)完善实训实践体系。

1.通过创新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全面开放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所、设备和环境支持。提高实验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特别是探究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比例,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2.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推动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通过选题、制定计划、收集处理信息、活动探索、制作作品、交流成果等系列活动,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实践创新、团队协作、领导决策、解决问题等系列能力和素质。在成功实施一年级创新项目的基础上,完善大二创新实验项目、大三创新课程设计项目、大四创新毕业设计项目等内容,使项目学习的模式贯穿整个大学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催生创新创业成果。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鼓励学生跨校、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参赛队伍,发挥群体智慧,并安排导师做好指导。整合校内竞赛资源组织各类大赛,建立学院、学校、校外等多维度竞赛服务体系。通过竞赛让学生与校内外、企业等优秀人员交流切磋,不断完善项目和团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催生优秀项目和成果。

4.建立项目评选奖励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和创业方向引导。积极挖掘并依托国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发布的创业项目指南和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从需求反向推进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定期组织哈工大“丁香会杯”创业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最具潜力的项目,予以表彰并资金奖励,支持改进优化和后期研发。

5.完善优秀项目推介和孵化机制。定期组织创业项目进入创业园的入园答辩会,及时将优秀创业项目引入创业园孵化,将项目变成创业成果。积极向企业推介优秀项目,支持企业对项目和团队进行考察和指导,进而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努力将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梦想变成现实。通过学校层面积极争取省市等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促进项目对接、落地转化、知识产权交易、项目融资,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提高孵化成功率,努力实现产业化。

(四)健全平台体系。

1.建设优质实验室并实施开放。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保证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均能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开放管理,为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服务。

2.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并利用好15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8个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争取外部资源,完善基地条件,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保证“场地、人员、经费、制度”四到位,发挥基地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学生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完备的软性服务。

业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拓展学生创业思维,培养创业能力。建设哈工大创新广场,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指导,开辟创业活动空间,提供创业初期各种软件硬件服务、实训和社会创业资源对接等。

4.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根据创客团队和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构建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创业咖啡、展示大厅和机械电子加工平台等创新创业活动场所,打造功能齐全、配套支持到位、服务贴心便捷、创新创业联动、技术资本融合、资源连贯畅通、学业创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五)营造环境氛围。

1.建立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大力支持现有的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建设;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组建一批新的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创意交流分享、创新成果展示、创业政策宣讲、成功案例分析、创业榜样座谈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2.搭建创新创业学生交流平台。依托“创客周”、“学术报告大赛”、“学术论坛”等活动开展创新交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定期开展创业家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真人图书馆、创业训练营、创业能力测评、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活动,打造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3.组织丰富的创新创业讲座。选聘知名公司、企业、研究所等单位的创业企业家、技术专家、投资经理以及国内外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来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和报告,与学生交流体会,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4.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建设哈工大创新创业网站,构建国家政策宣传、创新项目匹配、创业企业展示、课程预约学习、创业导师对接和创业一站式服务等不同模块为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等提供信息服务,为学生打造创意交流分享、创新成果展示和创业孵化服务的网络平台。

5.强化常态化的引导和指导。加强院系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鼓励辅导员自我创新的基础上,系统培训、强化辅导员队伍对学生创新性学习、创新创业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服务能力,让辅导员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领路人。

(六)强化管理和保障。

1.强化制度保障。根据社会和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并纳入学业考核要求,优化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对于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在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等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支持学生休学创业,实施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监督、评价、反馈、改进等质量保障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实践的系列规章制度。

2.强化经费保障。设立专项基金,为师资聘请、教学组织、学生活动、创业孵化等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支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和优秀项目奖励基金,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积极争取政府拨款、企业和个人捐赠,为学生创业项目推介、孵化、产业化等提供启动资金和引导基金。

3.强化场地和环境保障。加强创新基地、创业教育基地、创业实验室、创新广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的建设。协同校内、省内和国内优质的生产加工平台资源,争取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各部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政策落地。优化免费一站式注册、法律咨询、财务代理等经营服务,为创业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指导服务,努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创业实施方案[]

目前,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其关键问题是自主创新人才缺乏。在我国,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高校改变教育理论,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创新性、创业性的集中体现。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只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即可,实则不然。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专业教育全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理论和模式。环境工程专业是一种工程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朝阳专业,在以往我们只关注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很少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那么现在我们如何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呢?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创业实施方案[]

通过专业改革,以行业为主导,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开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适合行业需求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及完善学校模拟生产线,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中,培养掌握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调试与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企业、销售和维护服务部门,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

具体指标为:

具备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和就业待遇优势明显。

(二)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岗位需求构建教学内容,以项目型、任务型构建教学单元包,通过电子小产品制作,采用边做边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学工交替化的立体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融合本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将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组织专业教师开发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1~2本、并编制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等,完成教学实习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设计评价标准等体系架构。

(三)专业发展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结合专业特点,聘请职业教育专家、企业的科研人员、高级技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改造、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职业实用人才培养为核心,为学生实训、实习及专业课教师培训提供平台;提高办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实训条件建设目标。

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突出体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训环节,达到示范与辐射作用,建成省级一流、开放式的实训基地,保证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求。具体如下:。

1.添置专业实训新设备,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2.引企入校,在校内建立电子产品生产线,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了解、体验企业的生产管理。

3.各实训室的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实践实训开出率达到100%。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