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理发师教学设计(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6 12:14:11 作者:XY字客

教学计划的制定还需要注重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看看以下这些教学计划的范文,了解一下其他教师是如何编写教学计划的。

二年级音乐《理发师》教学设计

1,了解理发店各种常见的用具,知道他们的用途。

2,喜欢模仿理发师,体验经常理发真好。

(认知准备)去理发店理过发,在角色游戏中摆弄过理发用具,巧虎动画片段。

(材料准备)玩具理发用具、部分实物理发用具、巧虎片段。

教学重点:知道为别人美发、理发的人称作理发师。

教学难点:了解理发用具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教学过程:

1、观看巧虎片段(理发店)。

2、说说理发店是干什么的?专门为别人剪发和美发的人我们称他是谁?

归纳:理发店里有理发师,理发师是为人们剪发和美发的人。

3、介绍理发工具。

逐一出示玩具理发用具,请幼儿讲讲这些理发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梳子——梳头发;

剪刀——剪头发;

剃刀——男孩剃头;

刮刀——刮细发根、胡子、修眉毛等;

吹风机——吹干头发,做头发造型。

1、请个别幼儿扮演理发师,为需要理发的幼儿理发。

2、讨论:理发师是否按照顾客的要求及性别,正确使用理发工具的。

游戏“理发店”

二年级音乐《早上好》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感情读出来。

3 .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 .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导语

孩子是世界各国的未来和希望.成人应该对孩子关爱有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平安宁、幸福自由的成长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拴球的孩子们,早上卿(板书课题)。看看作者在诗中对全世界的孩子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受

1 .打开书,把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把你认为难读的语句和读不恤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谊。

2 .把这首诗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一听,互相评议,把全诗读通顺、读流利。

三、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1 .分小节来读一下这首诗。(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小节顺序来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 .在刚才读诗的课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先在小组里谈一谈你们的理解,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再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投影出示思考问题:

( l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悄?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 2 )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他这种感情?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全斑交流。

4 .教师指导、归纳、明确。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全世界孩子的美好祝愿,祝愿他们能拥有一个和平安宁、自由美丽的成长环境,表现了他热爱和平的感情,也体现了他善良、博爱的宽广胸怀。诗中的“我愿”、“我要”、“我希望”这些词语所领起的诗句.就是作者感情的直接表露。此外文中“信任”、“善良”、“和平”这些词也是作者感情的表白。

( 2 )作者主要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感情。先把“我”的歌比做一群鸟儿飞到孩子身边,接着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写了这支歌表达的种种愿望。

( 3 )作者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常能拥有一个美丽如花的环境,水远不要发生战争。人类应致力于科学研究,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理解了“鲜花”、’‘子弹”、“卫星”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的含义,就不难理解这几句诗的含义。

五、激发想象,引起共鸣

1 .指导朗读,激发想象力。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朗读体验,升华情感。通过多次的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六、总结、拓展

1 .教师小结。作者用问候和祝愿的方式,亲切而又深情地表达了热爱和平、希望世界各国的儿童能拥有一个和平、安宁、美丽自由的成长环境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善良、博爱的宽广胸怀。

2 .欣赏诗的共。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诗的节奏、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 .拓展。构建和谐社会是21 世纪的主题,你能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吗?

冀教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第四册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他们都与各种形式的时间活动密不可分。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延长、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1、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课堂中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形式上,教学方法上,作一些有效的尝试,以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2、注重个体的发展,但更要做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3、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创设学生聆听的机会,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鉴赏的能力,并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美。

4、鼓励和培养学生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的意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质。使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使学生形成有独立见解的个性。

5、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融入相关单元内容的多元音乐元素,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服务。

6、结合教材的器乐进课堂,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第一课《春天来了》2课时。

第二课《难忘的歌》3课时。

第三课《童趣》3课时。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3课时。

第五课《兽王》2课时。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3课时。

第七课《小音乐家》3课时。

第八课《静静的》3课时。

第九课《飞呀飞》2课时。

第十课《跳起舞》3课时。

游戏宫有趣的运动会2课时。

二年级音乐《理发师》教学设计

1、感受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引导幼儿用跳跃、轻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3、学习借助图谱、节奏创编,合作表现等形式,提升幼儿音乐的操作性水平,促成幼儿快乐的学习。

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词。

掌握跳音及连音的唱法。

1、布置理发店场景,课前排练好一段理发的情景表演。

2、图谱、与歌词内容对应的图片、节奏图。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今天大街上可热闹了,我们一块去看看吧!(律动《逛大街》)。

二、基本部分。

1、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听,理发店里传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瞧瞧去。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理发师边唱歌曲边表演)。

2、运用图谱记忆歌词。

(1)出示图谱,通过提问呈现歌词内容。

师:刚才理发阿姨在理发时唱了一首歌,你们听见歌曲里唱了谁?

师:他们理发时用了什么工具?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2)教师范唱,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师:理发师在理发时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仔细听我唱一唱。

师:理发师灵巧的推着剪刀,那发出的声音应该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引导幼儿用跳跃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咔嚓咔嚓”)。

(3)根据图谱朗诵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看图谱范唱。

(2)请个别幼儿点图谱,其他幼儿整首跟唱。

4、创编节奏,巩固歌曲。

1)师:刚才理发师理发时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如果你来理发,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幼儿创编的节奏型再次表演歌曲。

三、结束部分。

游戏互动,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师:你们理发的本领都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玩玩“理发店”的游戏吧!请你们找一个小伙伴商量商量,看看谁先当理发师,谁先当顾客。

讨论:当顾客的小朋友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二年级音乐《金铃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挂图。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二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能听辨出唢呐和喇叭的音色。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听唱法、练习法、合作表演、启发引导……。

钢琴、打击乐器、课件。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学会分享与同伴在合作中的快乐。

一、情境导入。

1、导入: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活动活动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

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下面我就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如果你听出来了请用动作来告诉我。(再次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

二、新歌教学。

1、复听。

问题:音乐我们听完了,那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这段音乐是二拍子的`。)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感受到的呢?(拍手拍肩等)。

2、再听。

问题:那下面我就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湖南的小朋友是用什么乐器来为它伴奏的。(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

这首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来为它伴奏的?(用喇叭和唢呐伴奏的)。

是的,今天老师为大家要介绍的就是这两种乐器。它的名字就是唢呐和喇叭。(出示唢呐和喇叭的图片)。

(1)读歌词。

a学生跟教师分句读歌词。

b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读歌词。

(2)学生听录音默唱歌曲。

(3)学生小声跟录音演唱歌曲。

(4)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5)师生接唱。

a、师生接唱。

b、学生分男女声接唱。

(6)学生集体演唱歌曲。

(7)解决难点:

小朋友指出哪一句还不会唱,老师指导解决。

教师重点解决:

(8)集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创造表演。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2、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伴奏来表演一下,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指导表演动作,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老师和同学们边唱歌词边舞蹈)。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歌名字叫《唢呐配喇叭》,还认识了两种乐器,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

2、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下,真正的唢呐演奏。(播放视频唢呐演奏曲)。

五、组织下课。

最后,让我们吹起喇叭和唢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一同来唱歌一同来跳舞)教学反思:

教唱本歌曲之前我出示课件(乐器唢呐和喇叭这两种乐器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歌曲涉及到的乐器,从而引出所教歌曲《唢呐配喇叭》。歌曲虽然简单,但学生唱好唱准并不容易。因此我将通过多层次、不同方式的听唱法,进行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慢慢熟悉旋律。接着教唱歌曲。歌曲中的衬词“里乐拉”是表示两种乐器竞相吹奏的乐声,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有趣。教师轻快、有弹性范唱这句,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比说教更具有说服力。接着师生、生生接龙唱,提示学生第一个“里乐拉”唱时强一点,第二个“里乐拉”时弱一点。让学生了解对歌曲运用力度对歌曲进行细微处理。紧接着教师教学简单动作,学生进行联系模仿。最后加入打击乐,全班在音乐表演中结束课堂。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5--8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培养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弹簧秤1台,重1克物体若干,每个小组两包盐、1枚1角(新版)硬币。

2、教师使用各种常见秤,天平1架,1角硬币1个,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一看。

观察两瓶饮料,哪瓶重一些?

2、掂一掂。

观察两件物品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呢?

生体验说感受。

3、称一称。

秤就是用来称出物体的重量的工具。

二、联系实际,导出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到过什么样的秤呢?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吗?

斤和公斤是我国比较常用的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单位,可在国际上通常是用克和千克作为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操作感悟。

1、认识“克”

出示一枚一角的硬币(新版),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

简介天平的用法。

师生合作称量。

举例: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其他物品吗?

2、认识千克。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袋的食盐,掂量一下它有多重?

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加起来呢?

请同桌把两袋盐都放在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方便袋中,闭上眼轮流掂一掂这1000克重的盐。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还了弹簧秤来称这食盐,谁知道弹簧秤的用法?

生介绍用法。

同桌合作称量。

生汇报:两袋食盐的重量是1千克。(板书)。

总结出1000克等于1千克。

生掂一掂1千克左右的物体,相机检验。

三、看书质疑。

下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开,认真阅读85~86页,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同学们不但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秤,还学会了称量物体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合作称一称刚才我们要比较的那袋大米和黄豆的重量。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读出水果的重量。

2、写出体重。

3、写信。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一看、猜一猜、做一做等方法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而且解决了很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谁愿意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今后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音乐能够模仿各种钟表欢快的走动,并能描绘工人们愉快的劳动情景。

2、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3、通过乐曲速度、旋律的变化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记忆乐曲的主题,积累音乐形象。

聆听、讲解、编创。

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教师演唱歌曲《这是什么》请学生猜出歌曲当中演唱的谜底。

生:钟。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都了解哪些钟?

生:,有大钟、小钟、报时钟、布谷鸟钟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在钟表店里》(出示课题)。

三.新课。

1.初听:

师:设问(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到了那里)。

生:好像来到的钟表店里,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2.复听。

师: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如果听到了请你模仿中的样子轻轻晃动身体。

生:边听边轻轻晃动身体。

师:你能模唱出这段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音乐主题么?

生:学生用不同的衬词哼唱自己记忆中的主题。

师:主题旋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故事?

生: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师:这段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四次)。

四.分段欣赏。

1.聆听第一乐段。

师:设问(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可以听到钟嘀嗒嘀嗒走动声、大钟打点、工人们愉快劳动的情景。

师:设问(大钟和小钟打点时在声音上有什么区别呢?)。

生:大钟声音响-低-粗-打点慢、小钟声音轻-高-细-嘀嗒声很快。

2.聆听第二乐段。

师: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乐段的音乐优美抒情。

师:设问(你们聆听了这段音乐,乐曲描绘了什么?)。

生:工人叔叔阿姨们在休息、唱歌等。

3.聆听第三乐段。

师:设问(这段音乐与前面那个乐段的旋律音乐相似?)。

生:与第一乐段的音乐相似。

师:设问(乐曲的结尾是怎样的?)。

生:乐曲的结尾音乐在弱中结束。

五.完整复听。

师:让学生们完整聆听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

六.小结。

小学二年级音乐《金铃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

二、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赋有感染力;在歌词中又向学生介绍了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等知识。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一、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师:那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呢?

(师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

(师根据乐句做不同的拍手动作)。

4、师:你们能发现老师的表演有什么特点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师告诉学生相同的乐句拍手动作一致的特点,并请学生根据音乐来模仿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开头就出现《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并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旨在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歌曲作下铺垫)。

二、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师:你们知道刚才第一位小音乐家带来的是什么乐器么?

师:那你们知道吉他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吉他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它的音色)。

师:吉他的音乐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书上表现吉他音色的乐句。(师弹琴请学生来唱)。

2、师:第二位小音乐家也迫不及待地想来展示了,你们看,她带来了哪种乐器?

师:你们知道她带来了哪种乐器么?

师:那你们知道小提琴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小提琴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小提琴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去学学书上表现小提琴音色的乐句。(师弹琴生唱)。

3、师:第三位小音乐家早已做好乐器表演的准备了,你们看,是什么乐器呢?(师用绳子表现圆号)。

师:知道是什么乐器么?

师:那圆号的故乡在哪里知道么?(课件出示圆号的外形图,师简要介绍圆号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圆号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来学学圆号的音色吧!(师请生找出书上表现圆号音色的乐句,并弹琴请学生来唱。)。

(设计意图:用课件介绍乐器,旨在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三种乐器的特征,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三种乐器;用先听乐器的音色来学唱歌曲,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真正的用聆听法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师:三位小音乐家要出场为我们演唱歌曲了,让我们用歌声来迎接小音乐家。(播放录音范唱《我是小音乐家》)。

2、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纠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唱,但是在老师唱的时候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听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区别。(师提示连音与跳音的含义,并提示通过看师的动作来区别连音与跳音)。

(设计意图:用动作来提示学生跳音与连音的区别,旨在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掌握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旋律的对比,同时很好的解决了难点,也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师:我们来加入动作表演吧!(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一段)。

5、师: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唱唱第二段么?(师弹琴请生唱第二段)。

6、师:完成了前两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师要提出一个新的任务,你们看到“我吹起法国号”这个乐句了么?老师想在这个地方锻炼一下你们的嘴皮子,看谁的嘴皮子最快。(师弹琴范唱,请生模仿,直到唱对为止。)。

7、师:你们三段都会唱了么?下面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三段完整的来唱一唱,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在遇到乐器的乐句时,我们用演奏乐器的姿势来完成。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设计意图:用与前面不同的动作来表演,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乐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一)。

8、用多种形式来演唱,但乐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齐唱。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组唱、领唱与齐唱,旨在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二)。

四、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当中肯定能产生出一个音乐家,下面老师要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愿你们的音乐梦想在歌声中实现!(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在音乐中开始在音乐中结束,旨在增加课堂的音乐性,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

设计理念:

这课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但这是课解决问题与以前学的解决问题不同之处是,学生要根据三个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而以前都是两个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能根据解题思路,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并理解分步算式与综合的算式的同异处,所以会列式解决问题不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能理解题的意思,找到解题思路是本课的重点,并能根据算式说清解题方法。本课还出现了小括号,当要改变运算顺序时,就必须要用到小括号,让学生理解小括号的运用,能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本课要解决的内容,并让学生感悟到要用到小括号的必须性。根据以上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圣诞节到了,小朋友们要庆祝这个节日。(出示主题图)瞧,小朋友纷纷到面包店去买面包来过节。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书中呈现了三条信息: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了8个面包。)。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三条信息稍做修改一一在黑板上用纸条展示出来: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一队买了22个面包,二队买了8个面包。

3、师:根据这三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根据两条信息提一个问题,也可能会根据三条信息提一个数学,只要与解决最终问题有关的数学问题都一一呈现出来。(板书:还剩多少个?)。

师:我们一起把三条信息和一个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二、探究新知,找到解决策略。

(一)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师:“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请小朋友把你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写好后,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

(二)展示解题策略多样化。

1、师问:谁愿把你的方法来给我们展示一个?

预设有以下几种方法,板书如下:

(1)54-22=32(个)(2)54-8=46(个)(3)8+22=30(个)。

32-8=24(个)46-22=24(个)54-30=24(个)。

(4)54-22-8=24(个)(5)54-8-22=24(个)。

2、师:小朋友真棒!想出了这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谁来说说第一个方法你是怎样想的?第一个算式,你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根据回答,板书:被一队买走22个后,还剩多少个面包?)。

问:第二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板书:被两个队买走后,还剩下多少个?)。

师再问:是这样想的小朋友请举手,算式都是这样的吗?(列出第4种算式的小朋友可能会举手说“我的算式和他不一样。”)让那个学生说一说他的解决思路。(再叫几个也是列出(4)号算式的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比较(1)和(4)和算式,说一说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然后发现其实质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写法上不一样而已)。

师小结:他们的方法是先解决被一队买走22个后,还剩下几个?再解决被两队买走后,还剩下几个?这样的想法可以写出两种算式,我们把这样的算式【指(1)号算式】称为分步计算,把这样的算式【指(4)号算式】称为综合算式。写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边说边板书大括号)。

师: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谁来说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齐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先解决:被二队买走8个后,还剩下几个?再解决:被两个队买走后,还剩下几个?)。

师小结:这样想可以吗?也可以。原来面包店有54个面包,先算被一队买走了后还剩下几个面包,也可以先算被二队买走后还剩下几个面包,最后都是解决被两个队买走后还剩下的面包。

说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说一下这个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重点理解(3)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这个算式谁来说一下,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先解决: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再解决:被两队买走后,还剩下几个面包?)。

师:这个方法与我们刚才的两种方法都不同,他先解决的是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再用总共的面包减去被买走的面包。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学生通过思索发现这样的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认识小括号运算规则。

1、认识小括号。

师:前面两种方法,都是即有分步计算的算式,也有综合性的算式,那这两个算式能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吗?请小朋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试一试,列出综合算式后再算一算。

反馈:

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板书:54-22+854-(22+8)。

师:小朋友想出这样两种算式,小朋友,你认为哪个算式对呢?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并说一说为什么?如果你认为不对,也说一说理由。

反馈:把刚才在小组讨论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经过讨论学生会发现第一个算式看起来对,可是一计算就有问题了,结果与原先的答案不一致,说明这样的算式是不可行的,然后再来讨论第二个算式小括号的作用。)。

(让学生大胆猜测小括号的作用。)。

当学生猜对时,师:小朋友真聪明,加上小括号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部分。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算式,没有小括号,要先算什么?有了小括号要先算什么?

3、专项练习小括号运算规则。

要求: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计算下面各题。

23-15+623-(15+6)。

43-12-743-(12-7)。

要求:你能给它加上小括号吗?可以怎样加,说一说加上小括号后先算什么。

48-23-9。

三、巩固练习。

(一)尝试练习。

出示书中练习一中第2小题。

1、找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问:你能找到它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吗?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做一做。

3、反馈:说一说解题思路,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4、运用小括号在解题中的作用。

学生运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二)专项练习,选择题。

1、出示图。

四个答案选择:a、58-6-7=45(只)b、58-6=52(只)c、7-6=1。

52-7=48(只)58-1=57(只)。

可以选择哪个答案,说一说为什么?

a、98-24+13=87(页)b、24+13=37(页)c、98-24-13=61(页)。

98-37=61(页)。

选择哪个答案正确说一说为什么?

第一个答案不正确,怎样改让它变正确。

(三)综合练习。

出示多个信息,请自主选择三个数学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以动物世界的运动会图,以这个为情境载体:

小兔说:“我们小兔队总共有34名运动员来参加运动会。”

其中一只小兔说:“有12名小兔队员去参加拔河比赛了。”

又一只灰兔说:“有9名小兔运动员去参加跑远比赛了。”

一只小松鼠说:“我们队原来有24名运动员,走了8名。”

一只小鸟说:“看,又来了15只小松鼠。”

要求: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丛中选择三个数学信息,然后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总结。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还剩下几个?

(1)54-22=32(个)(2)54-8=46(个)(3)8+22=30(个)。

32-8=24(个)46-22=24(个)54-30=24(个)。

(4)54-22-8=24(个)(5)54-8-22=24(个)54-(8+22)=24(个)。

先解决:被一队买走了22个后。

还剩下几个?

再解决:被两队买走后,

还剩下几个?

先解决:被二队买走了8个后。

还剩下几个?

再解决:被两队买走后,

还剩下几个?

先解决:两队一共买走了多少个?

再解决:被两队买走后,

还剩下几个?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2、表演歌曲《其多列》。

1、通过《其多列》的演唱的、感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哈尼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和乐曲进行节拍,初步做到均匀、正确。

1、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儿童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正确打出歌曲的节奏。

3、为歌曲创编舞蹈和歌词。

课件、电子琴。

1、创设情境师以提问的形式开始本节课。

2、通过短片让学生认识一下各个民族。

3、请同学们认真记各民族名称,让同学们比一比谁是我们今天的记忆之王。

1、师出示哈尼族乐器并向同学作介绍。

3、生用自己语言来描述歌曲内容。

4、师再次放音乐并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5、节奏创编练习:师板书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作讲解后,让学生用跑来代替八分音符用走来代替四分音符,然后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进行儿歌节奏创编。接着将《其多列》的歌词按节奏读出来。

6、师播放儿歌《其多列》生小声跟唱。

7、随老师的范唱学习二、三段词,如学生记不下词,可用动作辅助(老师可教几个动作,也可让学生即兴创作)。

8、学生随音乐完整、整齐的演唱歌曲。(老师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中出现的不同——尤其是姿势及演唱方法)。

9、熟练的唱下之后,可进行小组及个人的表演,鼓励学生不仅可以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歌唱,还能勇敢自信地进行独唱。

10、舞蹈创作表演,让学生自己根据儿歌进行编舞并上台表演,师评选出舞蹈小明星。

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边读边想象。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语言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出来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拼读,并采用分组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巩固字音。

4、指名给生字扩词,并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5、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苹果树上的词语,学生“摘苹果’。

黑沉沉一动不动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清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语言机播放朗读,边听边找一找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时的景象,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上记号。

3、指名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雷雨前(1-3)。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四、书写生字。

1、写字指导。

(1)观察生字,说一说你想提醒小朋友们哪个字要注意什么?

(2)指名交流,其余学生补充。

(3)教师补充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2、把生字整整齐齐地写在课本的田字格内。(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写得好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生字认读。

2、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板书: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二、仔细研读、多元感悟。

1、研读“雷雨前”

(1)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

a、课件出示句子对比: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一只蜘蛛从网上落下来,逃走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b、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哪句?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的妙用。)除了蜘蛛逃走,其它的动物会有什么反应?(如:蚂蚁搬家、蜻蜓低飞、小鱼游出水面。)。

c、想象:一阵大风吹来,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说一说,合理即可。)。

d、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课件演示画面。讨论: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的突然变化?(指名试试看。)。

照样子说词语,并用词语说话。

越来越亮--闪电越来越亮。

越()越()--。

(3)指名有感情地赛读课文。

2、研读“雷雨中”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一说:你观察到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的?

(2)同桌合作读第4-6自然段。

讨论:雷雨中天气是怎样变化的?(指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

(3)想一想:“渐渐地”说明了什么?(指名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提醒学生感悟天气变化。)。

自由读--分组赛读--评一评。

3、研读“雷雨后”

(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感受。

(2)自由读第7-8自然段,说一说: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打开窗户,()的空气迎面扑来。()出来了。一条()挂在天空。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3)课件出示几组美丽的彩虹图。(学生欣赏。)。

说一说: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1、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用他的双手创造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你愿意做一个细心的小朋友,用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更多的乐趣吧!

2、留意观察天气变化,写一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8雷雨。

雷雨前乌云树叶蝉树枝闪电雷声。

雷雨中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

雷雨后天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

……。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天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教学反思。

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二是反复诵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1.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

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钢琴、录音机、课件。

1.学唱歌曲《好娃娃》。

选用谈话法导人,让学生谈谈各自在家里怎样对待爷爷、奶奶等老人。通过谈话,营造一个愉快、温暖的“家”的氛围,从中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歌曲教学采用听唱法,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再根据歌词内容随乐即兴表演,为下面的音乐戏剧表演作好铺垫。歌曲演唱要求自然亲切,热情括泼。

2.音乐戏剧表演《好娃娃》。

以五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音乐表演活动以突出“家“的氛围。

(1)分组,每组组成一个“家”。

(2)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3)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

(4)创设情景,各个“家”分别边唱边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